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发现自己与正常儿童越来越不同,进而导致其出现自卑心理,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正常活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也会刻意的回避,特别是对于一些聋哑、盲童来说,他们总是回避与他人的相处与活动,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生理上的缺陷,如果听之任之,就会造成这些特殊儿童脱离社会的发展轨道,导致其出现自闭症的症状。
2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2.1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我国的重心放在了培养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与增强特殊儿童教育团队上。及时、科学地培训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使其特殊教育能力与专业知识都有所提高,使其能够充满爱心、耐心地去教育特殊儿童,使特殊儿童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爱,引导他们多与社会、他人沟通、交流。
2.2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大部分的特殊儿童都会出现不能适应社会与缺乏对自身的认识能力的问题,对于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科学合理的引导特殊儿童认识自身的重要性,进而使其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例如,在处理“特殊儿童如何正视自身缺陷”问题时,教育工作者应当避免其他儿童用“瞎子”、“聋子”对其进行称呼,同时也要指引特殊儿童勇于认清自身缺陷,勇敢的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对于医生的治疗、对于未来的生活有信心,才能逐步进入社会正常的轨道中去。
2.3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既要懂得对特殊儿童的身心格外关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从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其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创造一个科学合理的平台,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人合作,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入生存能力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当懂得只有将实际生活与理论教学结合到一起,才能够真正的使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结合到一起,才能真正的使其能够更好的进入到社会正常的运行轨道中。在教学活动中,使特殊儿童体会其中的乐趣,并为其努力创建快乐、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够缓解特殊儿童的某些自卑、消极、敌对的情绪,还能加强特殊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
3结语
篇2
一、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关系到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关系到人的发展,而儿童期是人生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从性质上说,各种身心发展障碍,都会涉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教育的根本宗旨上说,维护智障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智障儿童人格健全发展,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容忽视已成为共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智障儿童心理与正常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规律存在一致性,但由于他们智能上的不足,发展迟滞,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与人格特征方面都与正常儿童有一定的差别,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正常儿童。如我班学生路静、孔令苗重度智障,典型的疑似唐氏综合症,语言发育存在很大障碍,口吃含糊不清,并有口吃,声音低哑,语音节律不正常,行为方面也存在障碍,常傻笑,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任性,多动,甚至有时候有攻击,尤其孔令苗在平时显示有畏缩倾向,路静伴有紧张症的姿势。在运动方面的障碍,我给他们上体育,劳技课时,他们的动作非常简单,常对一些简单动作做重复运动,在劳动技能方面,如穿衣服,扫地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不稳。马苏若萱、董恩甜、丁斌,重度智障,有言语障碍。因身体原因,经常流口水,个人卫生习惯又差,身上总有异味,同学不喜欢和她接近,导致她们自卑,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自信心,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他。情绪非常不稳定,易冲动、爱笑、爱哭。对于李宇轩、韦栋元、张博?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行为障碍,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感知速度减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所以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更迫切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情绪教育入手,注重环境引导,多方配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培养和控制积极健康的情绪是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通过教育活动使智障儿童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培养健康的情绪,预防和转化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情绪宣泄和释放。如通过游戏、谈话、情境表演等形式,学会表达情绪,克制和宣泄不良的情绪。也可以帮助智障儿童疏导负性情绪,如愤怒时可以听音乐、作画、进行运动等;悲伤时找朋友倾诉;焦虑时,可以进行自我放松等。我班学生李宇轩为中重度智力生,情绪非常不稳定,易冲动、爱笑、爱哭。有较好的语言表达、理解与领悟能力,主要采用认知心理辅导的方法。辅导的主要任务:争取他的信任;采用谈心法,倾听他的心事;让他讲讲自己的心事与同学相互不和的心情;让他自己分析当时的想法与采用哭闹这种行为的错误,帮助他能够正确认识到采用哭闹、冲动行为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更加看不起他,同时认识到易冲动、爱笑、爱哭。不讲理的坏处。计划每周约谈 1-2 次,每次5分钟左右。经过一个月的约谈后,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加上安老师的监督与配合,他慢慢改掉了不讲理的习惯,能努力做好个人的卫生。每周到校后情绪逐渐稳定,不再哭闹。
2、优化生活的教育环境是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物质环境通常指在生活和教育场所,必要的物质设备,适度的空间条件,能够为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提供物质保证。作为教师,我尽量给学生营造多种潜能发展的班级环境,在教室的布置中,推行“一块语言板、一个玩具柜、一个生态窗、一个休闲角”,有利于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精神环境指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彼此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精神环境近似无形,但能从多种角度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长期处于不良氛围下智障儿童容易形成冲动、愤怒、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表现,甚至导致生理机能的失调。我班学生孔令苗、路静尤为突出。人际结构稳定,气氛轻松愉快,关系密切、和谐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在心理健康上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精神环境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原发性的影响。
3、家庭、学校和社区相互配合是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协调配合。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家长进行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可以定期为家长举办讲座,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支持学校和社区开展针对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双方共同研究和学习相关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采用适宜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还可以组织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共同参与融合活动。如我们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周活动、体育文艺艺术周活动、合唱比赛活动、融合运动会活动,爱心手拉手活动等。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措施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活动中进行。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各种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如心理教育故事会、合作性和益智性游戏活动、情景剧表演、角色扮演等,将“我洗小手绢”、“小小值日生”、“今天我当班长”、“他是我的朋友”、“我最喜欢……”等系列活动,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课,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还可以通过教育康复训练,促进智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如利用义务劳动日使他们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同时提升其自我价值感。也可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如歌舞比赛、联谊会等,使智障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身心,同时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定期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围绕一个主题或智障儿童最关心、最困惑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表达想法和意愿,提出建议,教师充当倾听者和服务者,为智障儿童创设轻松、快乐的环境氛围,目的是让学生缓解压力、寻找快乐,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丰富其精神生活,促进其潜能的发挥。
三、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注意的问题
1、参与
对智障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堂教育环境,没有真情投入的感受,一堂心理健康课可能对他们毫无意义。为此,在课堂上要有多重感觉的恰当刺激,引起他们的兴奋。如在教学《妈妈的生日》时,我从询问学生的生日开始,引发谈话的兴趣,接着转而又问,你们知道妈妈的生日吗?大部分学生没有回答出来,于是我采用调查、采访、讨论、写生日卡、送妈妈生日卡、为妈妈过生日等多种形式,一步步将学生的情感调动、升华,达到了增进学生与母亲之间感情的目的。
2、分层
教学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于智障学生尤其如此。在心理健康课中要做到设计的环节包容性广,应突出不同层面学生都有所感触或领悟;参与面广,每类学生都有表达的要求;选择性大,每一类学生都可能选择到自我展示或参与形式;开放性强,要淡出课堂的境界,形成教育的开放性的“环境”。
3、体验
篇3
[摘要]留守儿童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无法改变留守的现实,也无法解决留守家庭的现实困难,那么正确指导留守儿童的家长,与留守儿童家庭沟通,做好留守儿童的家长工作,是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建立留守档案、开通心理咨询渠道、共享教育资源、提供适时援助等都是一些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只要教师具有高级同理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家长和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尊重、理解、平等、真诚,走近家长,读人心,读社会,会倾听,一定能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共识,使留守儿童的世界充满阳光。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长工作;心理健康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留在家中生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有的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祖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对我园留守儿童的调查,目前2~6岁的“留守儿童”占幼儿园幼儿总人数的14.0%,其中,55.5%的留守儿童是父亲外出,6.5%的留守儿童是母亲外出,38.0%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44.4%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7%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这些孩子由于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留守儿童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无法改变留守的现实,也无法解决留守家庭的现实困难,那么正确指导留守儿童的家长,与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做好留守儿童的家长工作,是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那么,留守儿童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又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家长的工作呢?
1 建立留守档案
在开学初,幼儿园各班级通过填写家庭联系册、家庭问卷调查、家长会、家访以及其他途径掌握了解班级中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从中再筛查出留守儿童对象,逐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指导。而建立较完备的留守儿童档案,对于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作用。我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样式如下:
2 开通心理渠道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从心理上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背”上留守儿童的“名声”。社会上有大量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将留守儿童定义为时代的产物,归纳进“弱势群体”,太多的关注和议论使部分家长存在心理顾虑,以至于在正常与他人交往时或入园之后,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受到他人的歧视或欺负;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说自己是留守儿童,认为留守儿童是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人,从小在心理上受到伤害;有的是怕老师因为孩子是留守儿童不给予孩子关心或照顾等等。这些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家长个人心理上对“留守”的拒绝和对孩子的保护。主要表现为:不太愿意填写老师发放的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不乐意参加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专题讲座,不乐于参加幼儿园组织的留守儿童“亲情弥补”游戏活动等。在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中尤其以祖辈的这种心态最为突出。
“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那就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家长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思考别人的问题是做好留守儿童家长工作地基础。要想做好留守儿童家长的工作,同理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既会教孩子又会帮助家长,能与家长沟通的教师才是具有魅力的教师;既能同理学生又能同理家长,教师能和家长形成共识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针对留守儿童家长身上所存在的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先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入手,从“心”入手是开展工作最关键的第一步。主要策略如下:
2.1 积极开通幼儿、家长、教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幼儿园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让大家正确认识留守儿童问题,了解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专家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后,使教师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加科学化,从而有能力建立幼儿园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2.2 沟通是最优先的事。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网络沟通都是途径和方法。日常工作中,教师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利用来园、离园时间、电话的形式、家长会、家教知识宣传栏、网络聊天等,及时与家长沟通,亲切地与家长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加强心理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园信息,并注意留意家长的性格、心理状况、家教观念等,做到对家长情况心中有数。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感受到集体中老师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教师将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尊重理解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传递给家长之后,一般会解开这部分家长的顾虑和心结,向老师敞开心扉。打开了第一个大门,教师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幼儿园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引导和教育。
2.3 关注留守儿童,实施科学教育,落脚点在幼儿,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教师必须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掌握针对不同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当教师摸清班级留守对象后,根据实际情况投入一定的精力去观察了解这些孩子,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孩子个性特征、性格爱好等。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享受着与同伴交往的快乐,获得了家庭之外的幸福体验,在和谐的集体中身心健康成长。
3 共享教育资源
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很多的,因为心理问题导致智力发展、身体发育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其他儿童有很大的差距和不同。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笔者对黄冈老城区留守儿童调查和反馈的信息,对我园留守儿童的观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80%以上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善于与人交往,不独占、不自私、独立能力强,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智力发展正常,与其他独生子女或非留守儿童并无差距甚至发展更好。幼儿园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鲜活事例,让其他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共享这些教育的资源和成功的家庭育儿经验,给广大家长提供借鉴和启示。育儿经验交流会,让家长的现身说法:举行班级家长培训会,让家长介绍教育方法;幼儿园家长学校专题交流活动或举办育儿成功经验交流专刊,让家长主动参与学习;邀请优秀家长担任教育志愿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给孩子们上课等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教育效果最大化。
4 提供适时援助
“留守儿童”是社会现实,是有别于非留守儿童的较特殊的群体。家庭环境、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自身发展、生活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别,使不同的孩子有着各自的发展空间,使不同的家庭需要不同的“援助”策略。尤其是在留守儿童中有一些“特殊儿童”,他们有的明显表现为内向孤僻、不合群、不愿与别人交往,生 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缺乏安全感等;有的自私霸道如专横跋扈,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等等。而造成这些特殊儿童的原因与家庭环境和监护人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援助”方法,目的在于指导和帮助家长建立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儿童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与条件。
4.1 观念上的“援助”。人最难改变的是观念,尤其是老年人。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于孩子年龄小,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于是许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可怜,对孩子给予无限关爱,把一切事务都包办下来,过分保护和溺爱,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也有的老人从安全原因出发,觉得孩子在自己手上责任重大,万一有什么事不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于是对孩子的行为采取简单地限制,不准外出玩耍,缺少正确引导。说教、包办、溺爱、过度保护等等。
针对这些家长的特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家长学校组织专题讲座的形式,从理论上对家长进行引导,从为孩子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案例进行剖析。②以年度评选“优秀爷爷奶奶”、“优秀爸爸妈妈”的形式,表彰科学教子的家长。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具有科学家教理念,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发展。③教师针对问题、针对个体,采取一对一专门指导。观念上的“援助”是最根本的、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援助。
4.2 方法上的“援助”。俗话说,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家访或电话,提醒孩子的父母,如果他们都外出,则要更注意改善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时间不能相距太久,经常用电话或其他形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如果是父亲或母亲单独外出,则要注意弥补另一半亲情对孩子的影响,可以利用节假日增加相聚的次数。有的家长因独自带孩子,缺少教于的方法,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教培训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等,让家长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导致孩子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有的还可以让家长随时来园,参与孩子的活动,既增进亲子关系,又学习观摩教师的教育方法。
篇4
台湾心理学家郭为藩为特殊儿童做出了如下定义:特殊儿童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中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借助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经统计,我市特殊教育学校设有三个专业:聋童班、盲童班和培智班,其中以聋童和盲童占比例最大。这些特殊儿童中只有10%是先天性残障,有90%左右是由于后天生病没有及时就医或者误用药物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后天残障。由于其生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这些儿童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自卑、敏感、多疑等。同时,聋童和盲童由于各自不同的生理缺陷,彼此又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多数聋哑儿童在患病初期只是单纯患有听觉障碍,声带并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儿童学语言早期是通过听到声音而进行模仿,如果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又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就会失去学习语言的环境。大多数聋儿是由于在0-6岁的语言发展关键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导致语言能力发展退化。如果在6-12岁还没有得到及时的补救,12岁之后语言能力就会完全丧失,成为真正的聋哑儿童。聋童的心理有以下特点:(1)在心理上存在一种对外界的不信任感,一方面他们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所在,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2)自我封闭与心理不设防同时存在。例如聋童一般不会对聋哑人产生戒备的心理,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而认为健全人群和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对其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盲童一般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力障碍,丧失或几乎丧失视觉能力。他们的听觉、触觉、平衡感等都超过一般的健全儿童,具有高度发展的听觉空间定向能力,能精确辨别声源的方位,并可以根据声响的回音来躲避障碍物。他们的皮肤触觉灵敏,能凭手指辨认盲文。他们的嗅觉也较健全人敏感度高,可根据气味来判断熟人和熟地。盲童的心理有以下特点:(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觉得痛苦。他们可以听到任何声音,却看不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所以他们会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这个世界的样子,有些盲童会因此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他们的心理会比普通儿童更为复杂,达到成人难以理解的境地。(2)他们渴望与普通儿童交流,渴望获得更多关于世界的描述,但同时又十分担心别人对他们的嘲讽和歧视。
二、原因分析
1.家庭的原因
在和教师的座谈中,我们发现家庭对特殊儿童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因素的直接原因。在特殊学校,学生都是寄宿生,老师会尽量给学生以关爱。而回到家里之后,家长的冷漠或者排斥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况。
很多家长对自己家里有一个特殊儿童觉得很丢人,认为自己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却遭到这样的“报应”,进而会产生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有的时候他们会把这种情绪转嫁到特殊儿童身上去,对孩子冷漠、怨恨。而部分家庭会为了“补救”这种情况而选择生第二个孩子,这样家庭的注意力就会自然而然转移到健全的孩子身上去。由于受到亲人的冷落,部分特殊儿童会进一步产生自卑感,有一种“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的悲观情绪。
2.社会的原因
时至今日,社会上歧视、排斥肢体残疾人、聋人、盲人甚至对其恶作剧的现象一直没有消除。究其原因,人们之所以表现出对他们的轻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他们缺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东西,也就是健全的身体,并因此缺乏了社会适应的部分能力。一般人感觉很难与他们交往,自然而然就会排斥他们。此外,许多人还持有反对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理念,有一些特殊儿童被家长安排和健全儿童一起跟班就读,结果往往变得更加敏感、自卑、内向。原因是他们在普通学校里面没有与之平等的伙伴,还可能会遭到歧视和嘲笑,这对特殊儿童的心理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大部分特殊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困惑:自己在学校辛辛苦苦把学生培养出来,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后这些教育成果却处于“土崩瓦解”的状态。对特殊儿童的继续教育没有跟上,社会对特殊人群的认可和接纳程度也有待提高。所以很多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忽然失去了学校里一味对自己关爱的氛围,会觉得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引导,有些特殊儿童就会陷入茫然,甚至有的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3.特殊儿童教育的独特性
特殊儿童的教育具有难度大、进度缓慢、易反复等特点。教育者在长期的努力和付出之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慢慢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枯竭感,导致很多从教者渐渐地放弃了对特殊儿童的耐心教育,干脆听天由命,“破罐子破摔”。
三、对策研究
1.特教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从感性走向理性
特殊教育的教师应持有一种“以人为本”的态度,尊重生命。而不应以一种同情怜悯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更不能用一种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在一种同情的环境中成长。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依赖,逐渐认为自己是需要被同情、需要被关注的,这就不利于特殊儿童的正常社会化。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要从感性走向理性,从伦理走向科学。特殊教育不是慈善教育,而是一种育人的教育。
另外,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心理毕竟有所区别。如学生偷东西。在普校里面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品德问题,因为健全学生应当能认识到这是违法犯罪的事情。但特殊学校的学生因为受到视觉障碍和听觉障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很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只是单纯觉得好玩,或者一种补偿心理在作怪。所以处理特殊儿童行为方面的问题时我们要慎之又慎。
2.学校需建设可供特殊儿童心理宣泄的场所
特教学校的校园环境除了满足特殊儿童日常的需求之外,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特殊儿童建立一个可供宣泄情绪的场所。特殊儿童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正常地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艺术的途径,例如盲童可以通过吹拉弹唱的文艺活动来宣泄心中的不快。聋童则可以通过一些体育运动来排解心情。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就会形成一种郁结,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在特定场合爆发,形成强烈的人格。所以特殊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设置一些专门的教室,配备相应的设施,来引导学生宣泄不良情绪。
3.特教学校要创设适合特殊儿童学习的教学环境
(1)拓宽教学途径,提高特殊儿童的认知水平。特殊学校工作量大,学生学习进度缓慢,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是一个比较难抓的问题。而特殊儿童难以理解抽象的事物,与人交流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对他们的心理教育难度也很大。人的心理健康与人的认知水平关系密切,影响人心理健康的消极情感正是通过认知活动的“折射”而产生的。聋童听觉丧失,不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但我们可以发挥他们视觉能力正常的优势,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来向他们展示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想象能
力。而盲童的视觉能力丧失,但听觉能力是良好的,我们可以给他们播放音乐,并通过多渠道的讲解来帮助他们认识他们想象中的世界。
(2)特教教师要重视身教在教育中的作用。由于特殊儿童的认识能力发展的局限性,言传在一些时候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曾有一位特校教师在组织学生出去和社区搞活动的时候,发现学生把吃剩的零食果皮扔得到处都是。于是这位老师也像学生一样开始吃东西,然后把果皮扔到地上,学生觉得很奇怪:老师怎么会这样做?这时老师就问学生:你们觉得这样好看吗?学生答:不好看。老师又问:你们觉得这样做合适吗?学生答:不合适。最后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这样做是错误的,还主动把地上的垃圾清扫干净,达到了单一的说教不能达到的效果。
(3)充分发挥特殊儿童的特长。特殊儿童只是在具有部分生理缺陷,在其他方面和普通儿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在有些方面的能力超出了普通儿童。这就需要特殊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独特能力。例如:有些聋童绘画能力很强,具有很强的色彩感受,也有部分聋童虽然听不见,却具有很好的乐感,《千手观音》的表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盲童具有非常敏锐的听觉,可以根据手机按键的声音判断按键的数字。学校应该在教学和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特殊儿童的各种职业能力。诸如外出调查、参观、参加普通学生开展的“一助一”活动。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不能因为有些人歧视自己而更加自卑,还要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培养学生的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我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盲人按摩培训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很多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开办了自己的按摩室,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4)正确使用评价机制,延长特殊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因为特殊儿童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是相对单一的,如盲童主要是靠声音传递信息,聋童主要是靠视觉传递信息,单一的信息刺激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所以特殊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大约是在15分钟左右,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成功意识可以使人保持进取的精神状态,可以增强自尊、自信和自我意识。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大胆鼓励。要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点燃他们心中自信的火花,清除内心的“障碍”,使他们体会到自己并不比健全人差,增强自信。对一些注意心理障碍比较严重的学生,先要求其能安静地坐着,逐渐过渡到安心学习。哪怕他们只能坚持十来分钟的安静时间,教师也要适当给予鼓励,以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克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鸿雁,聋哑儿童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4)
[2]邓文,聋哑学校聋生心理危机分析及干预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1997(4)
[3]李祚山,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特征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
篇5
【关键词】假装游戏 聋童 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游戏是儿童自愿进行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活动。假装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游戏类型,是儿童根据实际感知在非真实的游戏情境,公开的有意识的不含欺骗目的的按照假装的属性做出的假装行为。[1]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假装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但是关于该游戏的聋童教育价值的研究文献却很少。从聋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看,他们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假装游戏不仅适合普通儿童,同样适用于聋童,并且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等都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健康的教育价值,以期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促进聋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假装游戏的特点
假装游戏依赖于第一手或第二手的经验,用一个现实的物体代表另一物体,或者赋予一个物体新的特征是模仿性的。[2] 假装游戏一般至少有两个人参与,通常需要语言描述、肢体表示,并且这些语言行为要与情境一致,此外还需要真实物体的材料和玩具作为替代物。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参与者通过想象和交流达成的共识也极为重要。相关研究发现,假装游戏涉及几个重要的认知技能,如社会参照、解读意图、分离、符号化假扮、角色扮演等。[3] 由于想象成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假装游戏一般也是从相似物的简单替展到复杂的角色扮演。角色游戏既有独立自主性,又有合作性,整个过程操纵权掌握在儿童自己手中并且受儿童个体自身的经验影响。
三、聋童的心理特点
首先,聋童认知发展严重滞后,由于他们听力丧失,无法感知到需要通过听力而获得的东西,难以理解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统一性,于是其信息加工的理解性与整体性便受到制约,使其感性知识贫乏、凌乱。聋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很差;记得慢忘得快,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思维发展水平缓慢,思维内容具体,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对概念的理解不完整,思维发展的落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智力的发展。
其次,聋童的听力丧失使得他们语言发展迟缓,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聋童的想法和需要只能通过外部表现来表达,他人收到的信息并不完整,因而给予的反馈也就不充分,从而造成交流困难,与主流社会互动方面严重受阻。就是因为与人交流的缺乏,聋童的交流经验极为贫乏,交流起来不自然、不流畅。同时,由于生理缺陷,聋童对社会认知有偏差,对接触社会心灵上有畏惧心理,有明显的社会回避现象,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使其容易感到害怕与焦虑。一些专家学者通过聋童的实际表现,总结出他们的一些个性特点如孤僻、自高自大或自卑、急躁、主观片面、猜疑心强、自我中心等。[4] 他们的情绪无法通过语言等方式宣泄,所以聋童多易发怒好冲动,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聋童自身社会常识的缺乏,使得聋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欠缺。
四、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长期以来,假装游戏在普通儿童的教育中已被广泛应用,而将其用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研究却很少。笔者通过对假装游戏的研究以及对聋童在实际活动中游戏能力的考察发现,假装游戏同样适用于聋童的教育,并且对聋童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假装游戏对聋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ergen等人指出,假装游戏能促进儿童元认知、问题解决和社会认知等相关能力,以及诸如读写、数学和科学的学术能力的发展。[5] 但是对于聋童的认知发展该游戏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在假装游戏中,聋童可以通过对材料与所需要的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获得某种相似性,最后选择代替物,这使得他们的分析概括水平逐步提高、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假装游戏以物代物的象征过程需要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成分的参与,而聋童恰好在这方面较弱,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和发展聋童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假装游戏对聋童情感及个性发展的作用
在假装游戏中的聋童可以相互选择玩伴和游戏内容,准备游戏材料,制定游戏规则,任意摆弄物体,表演人物形象,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如果成功了,他们会感到自豪,感到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如果失败了,他们也不会有负担和压力,还会重新游戏。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他们经历着各种情感历程,由于平时他们的情感体验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可以通过此方式把喜怒哀乐宣泄出来。[6] 这样,他们可以体验到快乐成功的情感,可以去宣泄压抑、悲伤的情感,还可以学会怎样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游戏情境中,聋童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去完成游戏的任务,还要克服怕羞、胆怯的心理,大胆地去表演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信、责任感、积极的情感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良好的品质,这对他们今后的认识活动起到动力维持、引导、定向、强化等作用。
篇6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58-01
一、婴幼儿阶段的早期教育
婴幼儿是指0-3岁的孩子,早期教育要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和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在感知、认知、运动、语言、情感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在其干预和引导,婴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机构中的保育员可观察孩子的脾气、性格、兴趣,让孩子通过眼睛、鼻子、耳朵等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颜色、气味、味道、形状等各种特性的认识,经常与孩子“说话”、“提问”、引导他们发声和发笑,尽早开发语言功能,教2-3岁的孩子看图识字、听音乐、做游戏,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体能、想象力、社交能力,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正确的思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一起吃饭,听唱儿歌等活动,获得日常生活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积极正面的亲情体验。
二、学龄前阶段的教育
学龄前是指4-6岁的儿童,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设立学前班,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开展以游戏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儿童社会适应性,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激发儿童早期智能。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采用示范、引导等实践教学法,鼓励儿童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兴趣爱好,满足其自身心理需求。情绪、情感的激发,自我价值的体现,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如模拟小超市活动中,你采购,我售货,他服务,儿童通过身临其境地学习,更大限度体验交往的乐趣。从而感受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观念,在人际交往方面要使用文明用语,培养文明礼貌的小主人翁意识。在满足儿童心理、生理认识需要的同时,也提升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应依据“融合教育”的原则,尽可能使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福利机构在做好课业辅导的同时抓好孩子的德育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于发展与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培养孩子的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自觉意识,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各类有益活动,对儿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利用游戏、个案访谈和团队活动等形式,开展符合机构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卑,懂得感恩和回报。对青春期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进行青春期教育,引导儿童掌握青春期相关知识,帮助其顺利渡过青春期。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质。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开展“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竞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组织体育和各种比赛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典型,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将来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特殊儿童教育
1、视力障碍儿童特殊教育。对盲童的教育应尽早开发其听力、触摸感觉等能力以补偿其视觉缺陷,贯彻“语言和具体形象紧密结合”的原则,培养盲童对事物、空间、光感等的辨别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其离开福利机构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打好基础。
2、听力语言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对聋儿应利用残余听力,进行语言训练,尽早开发触摸感觉等能力以补偿其听力缺陷,贯彻 “教学过程与形成语言相统一”的原则,通过配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参加语言训练等方法,辅助聋儿学习用口语与人沟通的方法,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为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打好基础。
篇7
智障儿童又称作弱智儿童。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级的阶段的称智力发育迟滞,从特殊教育的角度统称智力障碍。”
二、智障儿童存在的身心问题
(一)生理问题。有的研究明确的表明他们的身体素质明显不如常态儿童,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智力落后影响了他们的活动,进而影响到身体素质:二是测量时,他们可能没有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智力障碍形成原因不同,其身体形态就可能不一样。
(二)心理问题。智障儿童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他们有如下一些心理问题:感知觉迟钝、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机械记忆力尚可;语言能力薄弱;抽象思维能力极差;容易兴奋;意志力差;情绪变化快;对人多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性格极其孤僻。
从上述说明可见,智障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个心理活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低下。但是,他们也会因为智障程度的不同及其他一些原因,显示出较大差异。同时智障儿童由于脑功能受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表现了与正常儿童不同的个性特点。而且缺乏适当的社会行为或伴有明显的社会行为障碍,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干预很重要。只有尽早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与干预,效果才更好。
三、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与干预
(一)智障儿童的教育疗法。教育康复的目标是让智障者最终能回归社会,并融入社会,以避免与社会脱离。律淑芬等人研究的114例轻度智障儿童,经20个月的内容包括感知动作训练、生活训练、基础文化知识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说明轻度智障儿童具有提高智力的潜在可能性,经教育康复后智商增长速度可达到正常儿童,而幼儿园效果最好,说明教育康复越早、效果越好。若能继续对他们进行教育康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完全可能回归到正常人群中来,从而减轻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
(二)智障儿童的医学疗法。据调查,约95%的智障儿患有其他的身体或精神疾患,因此充分运用医学手段对这些智障儿童伴有的躯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对于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质量是十分有益的。刘绍曾等对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智障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按摩方法刺激神经、皮肤和肌肉,采用被动活动、主动活动等手段发展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恢复和发展肢体的功能。结果发现,上述医学手段对于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学习的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三)智障儿童的体育疗法。刘绍曾等提出,通过体育活动,智障儿童反应速度、注意力、记忆力提高了,智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黄南洁等根据智障儿童的个体特征,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通过心率指标来控制有氧锻炼范围,而且认为运动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处方较为适宜。董静等提出,体育运动和良好的心理是可以促进智力发展的,尤其是对学前特殊儿童智力的发展作用更加明显。学前特殊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大脑发育,人的智力发展建立在人脑这个物质基础上的。对于智障儿童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改善智力水平综合疗法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四)智障儿童的音乐疗法。罔明认为,音乐可以有效地引导情绪反应,促进记忆力和交流能力以及社会和运动能力,智力障碍者对音乐的反应明显比其他教育或治疗方法更为积极。音乐治疗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发展过程的治疗法。吴巧云在实际工作中的亲身体验证实,音乐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在精神科疾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配合药物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杨宇还提出,音乐可以改善注意力,活跃思想,启发和丰富想象力及创造力,可以改善情绪,塑造人的个性,增强自我信心并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等作用。张义泉也证实,音乐疗法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疗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身心疾病,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对智障儿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智障儿童的游戏疗法。王顺妹经实践证明,游戏在智障儿童心理康复和行为矫正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游戏能帮助治疗者正确诊断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游戏能满足他们的安全需要,使他们对他人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调节他们认识和情感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宣泄不良情感,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体验成功。
篇8
[关键词]《青少年积极人格问卷》;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品质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家里,处于正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据2013年5月10日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10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算,可以确认0-17周岁的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以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2005年全国1%的抽样调查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242万;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1]。湖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规模占到全国的7.13%,湖南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农村儿童的半数。这表明“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确已十分巨大,且处于一种持续增长的态势。”[2]随着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的扩大,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学习、道德、安全、心理等问题上。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积极心理学家关注的是日常的激励和友爱。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研究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3]。本研究侧重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等理论的指导下,对当前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的湘北、湘南、湘中、湘西、湘东各抽取了4所中小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量,总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61份问卷,有效问卷802份,其中男生410人,女生382人,缺失10人;四年级275人,五年级293人,七年级110人,八年级121人,缺失3人;非留守儿童494人,留守儿童287人,缺失21人。
(二)研究工具
根据Seligman编制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修订了《中小学生积极人格量表》。该量表有5大分量表,15个积极人格因子:(1)关系品质:社交智慧、善良慷慨、合群性;(2)活力品质:好奇心、美的领悟、思维判断;(3)协作品质:领导力、合群性、(4)约束品质:自我控制、情绪管理、谨慎审慎;(5)超越品质:耐挫力、独立性、希望乐观、生活适应性[4]。测试共68题,包括3道测谎题。经信效度检验,该自编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的系数为0.826,重测信度为0.42,信度良好,各个维度与总问卷分的相关系数为0.68~0.80,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6~0.62,信效度达到统计学标准,可用于大规模的中小学生相关积极人格发展调查分析。
(三)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状况
总体而言,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得分为全体被试儿童的前27%,且在这前27%的人数中所占比例比较高,得分均接近45%,而在后27%的得分中,留守儿童的所占的比例均分在33%,低于我们的预期值(见表1)。因此,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并非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另外,由积极心理品质得分的百分数也表明,平均有43%(最高达到51%)的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处于前27%内,平均有33%(最低28.5%)的得分处于后27%内。这说明,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但也还有1/3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
为了解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以积极心理品质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在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交智慧(t=-2.161*)与善良慷慨(t=-2.586*)两个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其他方面的因子差异不显著。男生在耐挫力、独立性、社会化、自我控制、思维判断的得分高于女生,但是在其它因子上要低于女生,特别是在善良慷慨和社交智慧上要普遍低于女生。
(三)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比较(M±SD)
留守的不同类型是留守儿童内部差异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体现在父母是否有一方在家等方面。单留儿童是指父母中有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双留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儿童。在此以留守儿童的不同类型为自变量,以积极心理品质为因变量,对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留、双留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交智慧(F=5.50,P=0.00)、美的领悟(F=2.89,P=0.01)、谨慎审慎(F=4.08,P=0.00)、社会化(F=3.34,P=0.01)方面差异显著,而在耐挫力、合群性、好奇心、自我调节、独立性、领导力、生活适应性、希望乐观等因子上面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单留儿童在谨慎审慎、美的领悟、独立性、希望乐观、生活适应性、领导力、社会化、合群性、社交智慧等因子上面的平均分都要高于双留儿童。而在耐挫力、生活适应性上面,双留儿童与单留儿童的得分要高于非留守儿童。由事后检验得知,双留守儿童在谨慎审慎(F=-0.82,p=0.01**)、社交智慧(F=-2.51,p=0.00**)、美的领悟(F=-1.13,p=0.00**)上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的差异。单留儿童在社会化(F=-0.39,p=0.045*)上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性差异。而单留儿童与双留儿童在美的领悟(F=-0.78,p=0.04*)上存在差异,在社交智慧(F=-0.84,p=0.208)、谨慎审慎(F=0.03,p=0.927)、社会化(F=0.41,p=0.101)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三讨论
留守儿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因“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导致了学习成绩不理想,内心比较封闭等问题,进而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5],所以留守儿童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
(一)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较好。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中得分占全体被试儿童的前27%,且在前27%的人数中所占比例比较高,得分均接近45%,这表明不宜轻易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防止将留守儿童污名化。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我们要为留守儿童营造积极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更要重视留守儿童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潜能的激发,“充分挖掘‘留守’蕴涵的积极因素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6]。研究数据表明,有约1/3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处于后27%低分组范围内,主要表现在生活适应性、耐挫力和希望乐观等方面,因此,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留守儿童积极乐观、生活适应性以及耐挫性的训练,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
(二)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交智慧(t=-2.161*)与善良慷慨(t=-2.586*)两个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其它方面的因子差异不显著。男生在耐挫力、独立性、社会化、自我控制、思维判断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但是在其它因子上要低于女生,特别是在善良慷慨和社交智慧上要普遍低于女生。其原因可能是女孩比男孩更能善解人意,在语言上也具有先天优势,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寻求社会支持。故女生在善良慷慨和社交智慧上得分更高。因此,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要加强对女生耐挫力、独立性、思维判断等方面的培养,对男生则要加强移情能力与社交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三)不同类型特征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在美的领悟、谨慎审慎、社会化、社交智慧上面,单留儿童、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单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只有在社会化上差异显著,在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此结论和崔丽娟所得的结论有一定差别。崔丽娟的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生活适应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且非留守儿童要显著的高于留守儿童[4,7]。人们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更何况现在是电子信息及交通极其发达的社会,电话、网络等缩短了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心理距离,而高铁等交通工具则大大方便了外出打工的父母亲回家探望留守孩子。特别是单留儿童,大多数是与母亲留守在家,由于有母亲的陪伴而没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双留儿童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的思念非常深,虽然也经常与父母通电话,但其他的照顾者始终不能替代父母在儿童心目中的位置。更何况父母不在身边,把孩子交给其他人抚养,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会让儿童产生较低的自信心,在各方面不能够很好地发展,从而造成双留儿童在许多方面要差于单留儿童或者非留守儿童。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尽量留下妈妈或爸爸在家照顾儿童,使儿童不会因为缺失爱而在各方面受到影响。
四结论
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整体上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人际协助、友善仁慈、坚韧性、希望乐观、思维判断、审慎勇敢、领导才能等方面差异显著,而在家庭支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双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双留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但是单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则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2]王秋香.论农村留守儿童生态性社会化模式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3):13-17.
[3]SELIGMANM,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14.
[4]崔丽娟.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36-38.
[5]董颖,李维江,成夏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以浏阳市澄潭江镇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2):24-27.
[6]杨铮传.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调查与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1):40-45.
篇9
摘要: 近十年来,国内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艺术教育治疗、特殊教育、校园心理辅导、灾后心理干预、精神疾病辅助治疗、成瘾患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在治疗性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健全人格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今后中国的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会对艺术治疗模式产生影响,因此,在理论研究上应注重艺术治疗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艺术治疗的相结合;以及在实践方面应注重艺术治疗师的组织、教育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 B8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3-0092-06
一、引言
在人类历史上,艺术一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对人类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艺术治疗(Art therapy),即是指通过表达性艺术来进行心理诊断与治疗。其中,表达性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电影、书法、戏剧、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1〕。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AATA)对艺术治疗的定义为:“利用艺术媒介、艺术创作过程和当事人对所创作艺术作品的反应,实现对个人的发展、能力、个性、兴趣以及内心关注点与冲突点的反思的服务。艺术治疗提供了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的机会〔2〕。”狭义上来讲,艺术治疗通常只指绘画治疗。
艺术治疗中的“艺术”最早可追溯至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而近代艺术治疗则发端于21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精神治疗运动。此运动主要受到Freud、Jung两位心理学家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艺术治疗在西方国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得到确立。艺术治疗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当中,比如神经症、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治疗对象有智力障碍者、成瘾患者、癌症患者等〔3〕。在我国,艺术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十年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均有所发展〔4〕。本文综述近十年国内艺术治疗的应用和进展情况,并指出未来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可能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国内艺术治疗实证研究的发展现况
(一)教育领域
在教育领域,艺术的治疗功能为人所熟知,如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是因为艺术和教育都有着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目标。
1.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
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整合艺术治疗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资源来帮助学生的心理成长。国内外均有研究证明,在学校正规课程中,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能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挥促进作用〔5~6〕。我国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了如何将艺术治疗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之中。
2002~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7〕。通过五年的研究和实践,学者们认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创痛的经验转化为深刻的艺术学习。这项研究探索了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两个领域的交融点,突破了以往艺术教师不能担任艺术治疗师角色的观点。沈建洲的《浅谈艺术治疗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通过对两个案例的探讨〔8〕,说明对儿童而言,美术是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其中的情感体验的直接方式之一,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多了解一点艺术诊断和艺术治疗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帮助儿童健康成长。林晨《美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认为,从实际教学的案例中发现,绘画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对情绪的调节,使其情感能健康发展,这有益于大学生在人格、自我意识方面的健康成长〔9〕。苏琪、张琳《艺术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一文认为,在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中,教学的重心并不是学生艺术水平的提升,而是学生内在的心理经验的变化与改善〔10〕。相应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设计合适的艺术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在欣赏或是艺术创作活动中实现内在心理经验的整合与发展。
概言之,美术教育可以帮助促进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健全的人格发展这一观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的认同。
2.与特殊教育结合——艺术教育治疗
在特殊教育领域,欧美等国家已将艺术教育应用于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儿童、残障儿童以及患有器质性疾病儿童等的治疗中。欧美等国家的学校、社区、医院均设有艺术治疗室。艺术治疗已成为特殊儿童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和教育方式,它能帮助特殊儿童增强自信与自尊,使其与教师和正常儿童建立更融洽的关系。该项治疗目前在国内还很少应用,但还是有一些研究成果值得关注。
郝振君、曹燕瑛的《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叙述了对10位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进行艺术治疗过程〔11〕,结果发现这10位中的大部分人的直观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邓慕芯《脑瘫儿童的社工介入点——艺术治疗》一文介绍了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社工为4名脑瘫儿童开展的一个绘画治疗小组〔12〕,另外还为10名长期卧床的脑瘫儿童进行了音乐治疗。经过治疗发现这些儿童在活动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响应,这表明不善于言语沟通的脑瘫儿童通过绘画、色彩和音乐,能表达他们的内心情绪及感受。陈琨的《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美术治疗的探索——儿童攻击的个案研究》就运用个案研究法对两名有攻击性的儿童进行了艺术治疗〔13〕,结果发现:(1)同是有攻击的儿童,可能有不同的导致攻击的深层原因,而投射绘画技术可以帮助儿童投射出他们内心不同的冲突和矛盾,以便人们找出其不同的深层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帮助他们。(2)在艺术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儿童的绘画投射发生了变化,它能帮助儿童将其混乱无序的心绪导入清晰有序的状态,从而促进了儿童认知、情感的发展,减少攻击的发生频率。张雯、顾昭明指出,绘画艺术干预活动包括了让自闭症儿童画自己眼中的自己〔14〕、他人眼中的自己或自己希望他人眼中的自己;让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一起创作家庭动物贴画;还可让家长带领儿童到户外郊游、散步,或是做游戏,然后将其活动过程采用绘画的形式让孩子记录下来等。并认为:长期利用艺术治疗能在多个方面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认为,艺术治疗因具有非语言的沟通特点〔15〕,可缓冲人的紧张情绪,使易出现封闭、不安情绪的孤残儿童更容易接受心理辅导帮助。周红《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一文具体探讨了将美术治疗应用于特殊儿童时,需要注意的以下几点:为儿童构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与儿童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并通过游戏来引导儿童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并尊重儿童自己对其美术作品的解释〔16〕。
3.艺术教育为校园心理辅导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刘中华运用艺术治疗测评工具“房—树—人”绘画测验有效地评估了宁波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17〕,并运用自由创作、色彩探究和绘画这三种艺术治疗和干预手段,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自我形象和改善人际关系。尚晓丽、周颖萍的《绘画疗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中的应用与思考》一文叙述了对30位大学生采用团体绘画治疗的方式进行团体辅导过程〔18〕。该活动包括:让学生自由选择三色卡纸并粘贴心中的宠物形状;描绘曾经居住过的城市;画最尴尬的自己;画出此时此刻的感受等。作者认为,通过绘画可帮助具有回避倾向的大学生真实地表达内心世界,从而提高其自我价值感和社交能力。团体绘画治疗的方式结合了团体和艺术的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陶琳瑾《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综述了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绘画治疗的应用价值,认为采用绘画治疗的方式有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19〕。易春丽、钱铭怡、丛中采用“画一个家庭”测验让30名大学生每人各画两幅能展现家庭的图画,一张是能展现现实的家庭,另一张则是能展现理想中的家庭〔20〕。通过对绘画的比较和分析,能够发现被试大学生对其家庭关注的重点所在,以及被试大学生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二)医疗领域
1.灾后心理干预
198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大地震,在震后心理救治中,Paul Joseph Dowling发展出了以绘画为主要干预手段的艺术治疗方案(art therapy project)。随后,1999年中国台湾地区发生了9·12大地震,赖念华根据华人的特点对Paul Joseph Dowling的艺术治疗方案做了修订并尝试在台湾采用该治疗方案〔21〕。有关学者指出:当最不能让人承受的时刻迫近时,人们难以用言语的方式来表达,有时候他们会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例如绘画。如果创伤记忆有视觉特性,那么通过绘画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呈现这些无法抹灭的印象的最有效、最原始的方法之一〔21〕。
张雯就是在整理修订赖念华艺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21〕,将该治疗方案应用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后危机干预中,并对灾区的不同群体进行了灾后的心理干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此外,卢勤通过对5·12汶川地震中的灾区人们进行团体辅导和艺术治疗,尤其是对一个在地震中有8名同学死亡的班级的同学进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的方案〔22〕,说明团体辅导和艺术治疗的方式是适合对灾区人们开展集体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方式。汲新波认为,“绘画是灾难过后的一种简单的、对无法抗拒的环境进行象征性控制并建立内部安全感的方法”〔23〕,并主要使用赖念华的“画说灾难——艺术模式减压”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对地震灾民进行了心理干预。刘斌志《论艺术疗法在地震灾后青少年精神救助中的适用性》一文探讨了将艺术治疗应用于地震后青少年的心理干预一般要经历建立关系、重现创伤经验、艺术治疗师的同理与回应、转化创伤经验以及重新积蓄力量等步骤〔24〕。胡知凡编译了Lenore Steinhardt于1989年写的《Six Starting Points in Art Therapy with Children》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国外绘画治疗的一些具体做法〔25〕,以期有益于国内灾后的心理救助。
2010年6月,由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了首期为期3天的“玉树震后儿童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培训班”。针对玉树5000余名大中小学生开展了“创造性艺术治疗技术连续培训”。一些教师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接受了此培训。一般灾后的心理救援与重建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因此有必要在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长期的艺术治疗活动,以帮助灾区儿童进行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促进儿童的心理重建。
2.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
艺术治疗可以作为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它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王琳采用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对一位有焦虑症的大学生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26〕。潘润德采用“房—树—人”绘画测验对6名来心理咨询门诊的面对情绪障碍的中学生进行评估〔27〕,以更好地找到这6名中学生情绪冲突的原由。闫俊、崔玉华对存在心理问题,但病情又处于稳定状态的5位患者(其个人又有心理治疗的要求)进行了一次集体绘画治疗的尝试,结果发现:患者绘画表现出来的情况与其内心状态是一致的,患者可以借助绘画和团体治疗的方式释放自已的情绪,并进行自我反省〔28〕。李梅花、赵小琴对124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发病早期或恢复期病人、神经症病人、心理障碍病人)采用艺术治疗方式,结果发现艺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29〕。孟沛欣等对86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干预分为6个疗程,每个疗程包括五个主题绘画任务,分别是涂鸦、人像、场景、感受(情绪)和团体共同绘画,每次完成一个绘画任务。结果表明,采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能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缓解,使患者的自我概念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30〕。赵玉波对120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艺术治疗,发现艺术治疗有效地促进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提高了其自理能力,降低了该病复发率〔31〕。
3.成瘾患者的辅助治疗
李仁鸿、罗俊明、吕明春对283名海洛因依赖康复者的333幅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333幅绘画作品中呈现出70多种象征符号,其中包括正面的意象和负面的意象,并认为,通过采用绘画治疗,使得治疗师及时的了解了戒毒者的心理状态,可促进其心理治疗〔32〕。
艺术治疗除了应用于教育领域和医疗领域外,也被应用于企业培训中。严文华的《心理画外音》一文就把图画应用在团队建设培训中。作者认为这种方式最大的益处是:很多人在享受作画过程中,能感受到轻松的团队氛围,让其在愉悦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33〕。这种轻松氛围本身就是团队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所以绘画活动的性质与团队建设的目标比较吻合。
三、国内艺术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应用范围的扩大
国外艺术治疗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精神医学至教育、危机干预及社区等领域,我国在实践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
1.教育领域
在教育领域,目前我国已有一些中小学正在开展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活动。通常的方式是由美术、音乐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组成教学小组,进行合作研究或教学。但艺术教育活动普及程度较低,主要以鼓励学生创作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34〕。另外,在学校正规课程系统中引入心理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譬如,艺术治疗教学的原则、实施过程、课程体系以及教师的素养等。笔者认为,未来艺术治疗将作为有效的辅助方式,应用于各类学校,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医疗领域
在医疗领域,艺术治疗是非言语的表达和沟通形式,不受年龄与教育水平的限制,因此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应用,使更多的人受益〔35〕。李士青的《艺术治疗学与现代医院环境设计探讨》一文阐述了在医院的设计中,应注意视觉形象的使用,通过这种艺术的方式能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从而达到促进其治疗的效果〔36〕。
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艺术治疗模式的影响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艺术治疗的传统模式。十年前美国艺术治疗期刊便以专刊形式讨论了科技发展与艺术治疗的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将如何直接影响个案与艺术治疗师〔37〕。现在又出现一种文学治疗的新方式——心理性作文,它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治疗师通过网络和患者进行接触后,发现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让患者以作文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增进双方的交流,达到治疗的效果〔38〕。这种治疗方式即是借助网络工具,如QQ视频、MSN、手机、网络日志等进行的。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将在远距离艺术治疗,数字影像科技的新媒材,艺术治疗电脑化等领域影响未来艺术治疗的发展〔37〕。
4.艺术治疗全球化过程中的本土化
在我国运用和发展艺术治疗,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在艺术的创作媒材方面,应根据各地的文化不同,选择民众生活中易取的材料。如中国的书法已在书法治疗中广泛应用〔39〕,而中国人新年贴的春联,也可以应用到媒材选择中,以增加媒材的多元化。
(二)理论研究的深入
1.艺术治疗的系统化和标准化
在艺术治疗中,绘画分析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常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需要在总结由临床实践中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绘画治疗的操作性定义及效果评价,以建立一套系统的绘画测验、诊断、治疗的原则和方法〔40〕。目前只有少数的绘画分析方法进行了标准化的修订,而大多数的绘画分析方法还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未来要重视绘画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处理,以使治疗师的分析更客观、更准确。
2.相关科学技术与艺术治疗相结合
20世纪以来随着神经认知领域的发展,科学界对于许多现象都提出了以大脑运作机制为出发的解释,利用新的研究工具,连“意识”、“直觉”等过去被科学家认为无法研究的现象,也都发现可能对应的神经处理机制。所以,以艺术为沟通媒介的艺术治疗,是不是有类似的生理证据来支持?当下的一些研究有:镜射神经元与同理心,脑波与绘画治疗,穿颅磁刺激与同理心等〔37〕。
(三)艺术治疗师的组织、教育与培训
1969年,美国成立“艺术治疗协会”,该协会负责组织每年的艺术治疗学术研讨会议和发表学术论文,并在艺术治疗领域方面提供专业培训。另外,在艺术治疗认证方面,美国有艺术治疗认证委员会ATCB和ATRBC。ATCB负责对艺术治疗硕士学历所需要的资质进行核准,并颁发艺术治疗相关的证书。而另一个艺术治疗认证委员会ATRBC则是评定和考核那些通过继续教育途径获得的艺术治疗证书的认证。在美国,艺术治疗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美国已有27个艺术治疗的硕士点得到认证。另外,英国的德比大学就设有艺术治疗的本科教育专业〔41〕。
对于艺术治疗的运用,亚洲地区的国家都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1998年,韩国第一个艺术治疗的硕士课程设置,目前已有十个艺术治疗的硕士课程,五个大学课程,十四个在职进修的课程项目,并且成立了六个相关的学会〔42〕。2004年,中国台湾地区艺术治疗学会(Taiw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TATA)成立。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第一所艺术治疗硕士课程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成立〔37〕。华人艺术治疗联合会(CAAT),则是由中国香港地区、澳大利亚、美国等注册艺术治疗师组成的专业性、行业性、权威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机构设置于香港。CAAT主要负责整个华人艺术治疗各专业的课程制定、培训、考核、认证、授权等工作,以及联合会会员资格认证、督导、继续教育等监督和管理工作。CAAT致力于艺术治疗导师的个人成长、培养以及艺术治疗各专业的普及和推广。其下设置各艺术治疗委员会,包括绘画艺术治疗、舞蹈艺术治疗、叙事艺术治疗、沙盘游戏治疗等委员会。相信未来国内艺术治疗在借鉴国外艺术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艺术治疗的发展趋势,和相关组织、艺术治疗师的专业教育、培训和认证,将会大大促进艺术治疗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总之,艺术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充满感性的色彩,它创造性地再现了生活的本质,弥补了现代社会过于追求理性化所导致的种种心理缺失。中国的艺术治疗尚在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衷心希望艺术治疗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祖承.艺术治疗〔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2):104-106.
〔2〕陆雅青.艺术治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
〔3〕魏 源.国外绘画心理治疗的应用性研究回顾〔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946-5947.
〔4〕何 静,蒋明全.绘画艺术治疗在中国发展的介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2):75-76.
〔5〕钱初熹.将创痛的经验转化为深刻的美术学习〔J〕.中国美术教育,2006,(4):13-18.
〔6〕钱初熹.以美术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灾后心理重建〔J〕.中国美术教育,2008,(5):4-5.
〔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成果公告〔EB/OL〕.(20071026)〔20110225〕.npopss-cn.省略/education/2007/20071026msjygg.htm.
〔8〕沈建洲.浅谈艺术治疗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7):13.
〔9〕林 晨.美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8,(11):200.
〔10〕苏 琪,张 琳.艺术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J〕.当代教育科学,2006,(15):49-50.
〔11〕郝振君,曹燕瑛.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J〕.中国特殊教育,2004,(5):27-30.
〔12〕邓慕芯.脑瘫儿童的社工介入点——艺术治疗〔J〕.社会福利,2009,(9):49-50.
〔13〕陈 琨.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美术治疗的探索——儿童攻击的个案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7:63-66.
〔14〕张 雯,顾昭明.艺术治疗在自闭症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9,30(10):929-930.
〔15〕王 丹.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社会福利,2007,(6):50-51.
〔16〕周 红.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5):68-73.
〔17〕刘中华.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绘画艺术治疗〔J〕.宁波大学学报,2008,21(1):135-140.
〔18〕尚晓丽,周颖萍.绘画疗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中的应用与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3):35-37.
〔19〕陶琳瑾.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393-3396.
〔20〕易春丽,钱铭怡,丛 中.大学生的家庭绘画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342-343.
〔21〕张 雯.灾后绘画艺术——心理辅导方案应用实例〔J〕.艺术评论,2008,(7):18-20,21-23,24.
〔22〕卢 勤.团体辅导在有同学丧失班级中的运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42-744.
〔23〕汲新波.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危机干预团体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0,(5):96-97.
〔24〕刘斌志.论艺术疗法在地震灾后青少年精神救助中的适用性〔J〕.青年工作,2009,(1):59-62.
〔25〕胡知凡.国外绘画治疗方法选介〔J〕.中国美术教育,2008,(6):13-15.
〔26〕王 琳.表达性艺术治疗大学生焦虑症一例〔J〕.校园心理,2010,8(2):137-138.
〔27〕潘润德.绘画治疗在情绪障碍中学生的临床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49-750.
〔28〕闫 俊,崔玉华.一次集体绘画治疗尝试〔J〕.中国临床康复,2005,7(30):4160-4161.
〔29〕李梅花,赵小琴.艺术治疗在改善精神疾病患者应对能力中的运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4):584-585.
〔30〕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心理学报,2005,37(3):403-412.
〔31〕赵玉波.艺术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应用的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6):443-445.
〔32〕李仁鸿,罗俊明,吕明春.绘画治疗在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13(2):124-126.
〔33〕严文华.心理画外音〔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3:196-199.
〔34〕钱初熹.国外心理治疗取向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7):44-46.
〔35〕何 伦.医学与艺术: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学关系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4,25(12):29-31.
〔36〕李士青.艺术治疗学与现代医院环境设计探讨〔J〕.医院建设,2008,(3):16-19.
〔37〕邱品惠,曾加蕙.二十一世纪台湾的艺术治疗〔J〕.台湾艺术治疗学刊,2009,1(2):13-18,19-22,23-29,30.
〔38〕周小佩.艺术心理治疗历史与现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7(1):116-119.
〔39〕费 明.传统文化工具与艺术心理治疗〔J〕.现代康复,2001,5(11):24-25.
〔40〕杨雪龙,童辉杰.艺术疗法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3,18(4):128-131.
篇10
关键词:特教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它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情境下所出现的躯体、情感和认识的综合衰竭状态。
本人从2009年暑假开始在河南省10个地市进行了历时三个月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特殊学校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虽然问题并不严重,但已经具有普遍性。具体的数据是:在所调查的465名特殊学校教师中,3.8%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62.3%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基本上无倦怠感的教师占33.9%。
特殊学校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的事实,但具体到特殊学校教师个人其倦怠又有较大的差异。既然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源于社会、组织与个人,我们就应从这些方面主动有效地进行干预,以帮助教师有效地预防、缓解或消除职业倦怠。
二、改善大环境,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解决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给予关心和支持。社会应建立对特殊学校教师的合理角色期望,减轻教师职业压力,给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国家应通过各种政策的倾斜和舆论导向提高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声望,推动“尊师重教”风气的进一步形成;切实采取措施提高特殊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政府要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减轻特殊教育教师的负担;在组织制订政策法规时,应充分考虑特殊学校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对特殊学校教师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量做出明文规定;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特殊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学行政部门,在各级管理层强化人文管理思想;取消一些不切实际的改革;减少各种无价值的形式化的检查、评比和督导等许多违背教学规律的行为。
教师培训部门,应探索高质量的培训策略,包括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不仅要培训特殊学校教师的智力因素,教会他们教学技能,而且要培训非智力因素,唤起教师对特殊教育的责任感和兴趣;不仅要培训知识结构,而且要培训管理策略;不仅要培训教学能力,而且要培训人际交往的技巧。另外,定期举行特殊学校教师培训班,加强“人性化”管理培训,大到系统学习管理的基本理论,小到沟通策略的现场演练,以提高特殊学校管理者的现代教育管理能力。
三、改进管理,体现“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显著标志。学校领导层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产生根源,学校领导层还应充分认识到组织调节对克服职业倦怠的重要性。
3.1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教师是一个注重精神的群体。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应把民主平等作为切入点,以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为落脚点,以双向沟通与交流作为着力点来开展工作。在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尊重教师的价值,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并为教师的自我实现提供舞台。实际工作中,把专注于发现教师的问题调整为更多地关注优点和长处,为每一个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设法为教师“树碑立传”,宣传教师的业绩,提升自我成就感,还要积极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为教师提供情感交流和情绪宣泄的机会。
3.2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
有研究发现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以及官僚作风,职能部门的推委扯皮,会压抑教师的理想,限制教师的工作,诱发职业倦怠。本研究也可以看出,学校内部的组织管理对教师职业倦怠有重大影响。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包括许多方面,譬如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推行自主与参与式管理;完善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实现合理分配,使劳动强度与所得报酬相对等值;优化各级领导的管理方式等。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实现组织公平,达到教师心理的平衡。
3.3扩大自与参与权。
其一,实施开放式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教师的工作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工作。形式上的严格要求只会增加教师工作的压力感,降低满意度。学校应落实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教育教学权”、“评定学生权”、“参与学校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学校领导应给教师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的自由度,实行弹性工作制,鼓励教师自我管理,自主负责,避免使用所谓“强化管理”的高压手段,避免实施各种僵化的考核,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学校领导要信任教师,完全放手让教师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如参与讨论学校发展策略,分配制度、考评制度、奖励制度、晋升制度等,使教师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在教师自由讨论的基础上,学校领导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作出最后的决策。教师参与决策,会大大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3.4减轻工作负荷
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使教师有一定的时间来休闲和自我调整,将会改善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情绪状态。第一,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消除对教师管理的随意性,减少教学课时量、班级人数、文案工作、形式化的会议和无意义的检查考评;第二,优化教师配置,缩减教师承担的角色,而且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如班主任承担班级的管理事务,而生活事务和心理问题则分别由生活辅导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负责。第三,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改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第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师备课、教学、实验提供便利;第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集中性培训,减少因操作不熟练而导致的重复劳动的出现。#p#分页标题#e#
3.5关心教师个人生活。
目前,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对教师更多的只是使用,很少关心他们的发展。从长远看,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以及学校发展都是不利的。学校应关注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给教师提供各种方便。鼓励教师进修高一层次学历,并在工作量上适当照顾;创造机会,使教师参加各类级别、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进修,提高其业务水平;组织教师参加社区活动,向社会推出优秀教师,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学校不仅要关心教师的工作,更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个人的生活事件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程度上,明显的是离异者高于已婚者,已婚者又高于未婚者。可见,家庭负担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这一。从管理学的角度,关心教师家庭生活也能起到缓解职业倦怠的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应关注每位教师的生活状况,把他们的住房、福利、子女上学、本人职称评定等都放在心上,设法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总之,学校领导对教师应该是思想上理解,生活上关心,发展上帮助。
3.6拓展高层次需要。
教师要体验到职业生活具有意义,高层次需要必不可少。它是教师摆脱功利诱感,使平凡的工作得以升华,从工作中感受快乐的关键。只有那些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感、实现自我的需要,才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在满足教师物质需要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引导和发展教师的高层次需要,把平凡的工作与残疾儿童的成长联系起来,与个人收获的快乐联系起来,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从而感受职业生活的充实,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是有效避免职业倦怠的关键所在。
3.7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学校领导和教师本人都对业务水平比较看重,对心理健康考虑得很少,甚至知之甚少。有研究曾对多所学校调查发现,有焦虑障碍的教师占38%,并对一所学校进行干预,但干预工作开展非常艰难。一则一些高度焦虑需要治疗的教师并没有参加治疗,二则整个干预过程总有教师因工作而缺席,甚至因工作而中断治疗。事实上,特殊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着教学和教育质量。目前,对学校教师、学校领导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开展心理卫生的普及工作已是当务之急。
为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学校可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要为教师建立心理档案,使心理辅导工作主动、科学地进行;制定和实施符合本校教师实际的心理辅导计划;学校设立的咨询室也对教师开放,使教师拥有情绪宣泄的适宜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教师心理倾吐热线,建立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对话。
四、学会自我调节,维护心理健康
4.1正视教师职业倦怠。
首先,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因为“工作倦怠”正在袭扰中国社会[]。教师并非圣贤,而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不要过于责备自己。其次,更理性更现实地看待特殊学校教师工作。明白没有一项工作可以让人完全满意,以开阔的心境认识特殊学校教师职责的意义,不仅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且也在与学生的智慧与情感交流中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强化职业认同感。最后,懂得职业倦怠是可以干预和调节的,当出现倦怠感或有离职想法时,应把尝试调整自己作为第一步。
4.2主动应对职业倦怠。
第一,自我反省,修正人生坐标。期望值是教师职责倦怠的个体因素之一。有些教师的职责倦怠就是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大,而理想的目标没有实现,可能因为自己能力和知识不够,就应及时充电,着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也可能是因为目标制订过高,就应该适时调整不切实际的目标,或者把目标细化,落实到几个具体阶段,分步走。这样,每一个目标的成功实现,就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励自己朝新的目标迈进。
第二,改变认知,摆正工作态度。在社会急剧变迁、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课程的变化、教学方法和师生交往模式等不同于以往,这是必然的。如果教师固守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交往方式。而对特殊教育改革持怀疑或抵触态度,势必会对自己构成巨大的压力。荷兰学者研究认为,对改革的态度越消极越易遭遇情绪衰竭,导致职业倦怠。正确的态度是尽快抛弃熟悉的传统做法,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接纳新的教学模式和师生交往方式。
第三,不断充电,提升教学知识能力。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研究表明,个人教学知识能力与教师职业倦怠有较高的相关性。工作中教师有必要主动做出学习进修的阶段性努力,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在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技能的同时,完善教学理论知识结构与技能。尤其要重视学习掌握特殊儿童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有更丰富的课程管理和实践的经验。
第四,改变性格,学习交往艺术。具有良好性格的人是不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的。改变自己急躁,过于好胜,追求完美,不能客观评价自我等不良性格特征,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如乐观、坚强、幽默等。
另外,教师的压力一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不协调。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能离群索居,每个人也都有交往和尊重的需要。因此为缓解人际关系不良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教师还应该主动学习人际关系的策略,有意观察他人处世技巧,若有可能应参加有关培训,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尝试应用人际关系的技能,改善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p#分页标题#e#
第五,善于管理时间,发展业余爱好。管理好时间是对付压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确立切合实际的弹性工作目标;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确定工作的先后顺序,不要奢望一天内把所有工作做完;学会删除放弃一些不太重要或自己难以完成的工作;要学会关心自己,一天中无论多忙,都要尽可能抽出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放松一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把工作时间总是安排很满的教师,其思想意识、生活方式、言谈举止都会全新进入教师角色。这种教师角色不仅在学生面前充分体现,而且在同事面前也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教师的角色。尽管角色意识对于教学工作是必须的,但过强的角色意识不利于教师的交往,社会支持减少,个人生活遭遇障碍,心理健康受到威胁。正如心理学家Maslach所指出的“当你的全部世界仅仅是你的工作而无其他时,那么你的工作出现问题时,你的整个世界就会彻底地陷落”[]。因此,教师在工作以外有必要从事一些有意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多接受各种有意义的知识信息,多与各种职业层次的人来往,以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情趣,避免角色单一,更从容的应付生活与工作事件。
第六,释放情绪,扫除职业倦怠。当工作和生活遭遇压力时,可以寻找社会支持,也可以运用放松的技术。寻找社会支持的路径是广阔的,如向家人、朋友、同事和领导倾诉,向有关专家请教,阅读有关减压的书籍等。寻找社会支持既可以得到恳切的建议和帮助,也可以使消极情绪得以宣泄,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放松技术有做深呼吸,肌肉放松练习等,这是通过机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自我调控能力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锻炼是一种很有效的放松方法。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每天持续5到30分钟就可以换来舒畅平稳的心情,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能够有效地降低焦虑和抑郁。
“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教师正在逐渐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当工作倦怠正在袭扰中国的今天,重温世界教育协会主席麦克瑞曾经的感叹,发人沉思。为了教师身心健康,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缓解和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伍新春,曾玲媚.透视教师职业倦怠.中国教师,2003,4:17-20
2.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教育科学,2003,1:18-21
3.王晓春,怡群.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心理学报,2003,11:73-75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2-235
5.向祖强.论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克服.广州大学学报,2004,7:89-93+98
6.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教育研究,2000,5:17-21
7.刘秀丽.社会转型期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4:55-57
8.李军兰,于近仁.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状况的调整调查与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03,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