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认同;职业倦怠;医院人文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护理人员作为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有报道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较低,并且大多数护士存在职业倦怠,其职业认同感不高,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1]。因此,本文对医院人文环境对提高护理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40名二甲医院的护士为研究对象,护龄1~30年,平均(15.5±8.2)年,年龄22~53岁,平均(36.5±9.4)岁,医院科室:10名为监护室、10名为急诊护士、15名为儿科、18名为产科、10名为骨科、30名外科、57名内科。
1.2方法 运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对护士执业倦怠情况进行测评,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低个人成就感(8条目)、去人格化(5条目)以及情感耗竭(9条目),总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的总分为6分,其中39分为低度倦怠。同时,运用自制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护士职业认同感进行测评,包括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自我反思(3条目)、职业挫折感(6条目)、职业社会交往技能(6条目)、职业社会支持(6条目)以及职业认知评价(9条目),共30个条目,运用1~5分进行测评,其中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运用t检验组间比较,以P
2 结果
2.1护士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受到医师评价的影响 相比较医师轻慢消极评价而言,医师正向评价的职业认同评分高,且职业倦怠评分低,对比差异显著(P
2.2护士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受到管理者激励肯定的影响 不同管理方法对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影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3护士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受到患者及家属肯定的影响 与消极偏见相比,患者及家属肯定能够降低职业倦怠评分,提高职业认同分,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有报道显示,影响护士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关于医院人文环境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患者与家属肯定、管理者管理方式以及医师评价作为医院人文环境的几个侧面,对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感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医师轻慢消极评价相比,医师正向评价的职业认同评分高,且职业倦怠评分低,可能与医师鼓励可以增强护士成就感和满足感,调动工作积极性有关。同时,患者及家属积极肯定、管理者激励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低个人成就感、情感耗竭、自我反思、职业挫折应对以及社会支持等维度评分,尤其是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肯定,能够消除认知误区,减轻职业倦怠感,使职业认同感提高[3]。此外,为了缓解护士职业倦怠,提高职业认同感,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合理安排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②重视人性化管理,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③培养责任意识,提高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影响护士职业倦怠和认同感的因素有很多,重视护理管理,能够使护士职业倦怠感得到缓解,使职业认同感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夏芳,王莉.医院人文环境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5,20(13):344-346.
[2]陈红琢,张彩云,班佳佳,等.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5,9(7):77-80.
篇2
一、补充图片,图解环境问题的概念
教材解析:“环境问题的概念”部分,教材呈现两幅景观图(图41 大气污染、图42固体垃圾污染)。图片虽然直观,但对概念的理解帮助不大,可补充图1“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用图说明:人类社会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对地理环境施加各种影响。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从(自然)地理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向(自然)地理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环境问题是(人类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超过环境再生能量或者(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从而使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并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该图使学生在了解人类社会和环境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有利于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环境问题的分类和产生原因。
二、加工图片,剖析环境问题的类型
教材解析:“环境问题的类型”部分,教材以“树状结构图”的形式呈现。该图很好地呈现出环境问题的四大类型,但该图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提出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知识点没有提供恰当的延伸契机。故可在原图的基础上加工(如图2)。
用图说明:加工后的树状结构图明确了某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到底是“索取大于再生”还是“排放超过自净”,有利于学生在探讨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思路。针对“索取大于再生”这类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根本思路是:减少索取,促进再生。针对“排放超过自净”这类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根本思路是:减少排放,加强自净。
三、以图为媒,探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材解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的教学目标为:根据相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师可结合《选修6》对本节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基本思路为:某环境问题的概念―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以案例教学模式为主,详细分析一个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其它案例。现以“大气污染”为例,探讨具体实施过程。
1.利用景观图直击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指洁净大气被有害气体和悬浮物质微粒污染的现象。本环节利用教材图41“大气污染”、“雾霾中的天安门”(如图3)这两幅景观图片加以诠释。
用图说明:大气污染是学生身边的案例,采用景观图加以展示即可。与其它类型图片相比,景观图更直观、更能带来视觉冲击。
2.巧用活动图探究大气污染成因
通过教材图41“大气污染”、图47 “煤燃烧过程的生成物”、图48“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引导学生找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用煤产生的烟尘。在此基础上总结:大气污染成因的分析应从污染源和自净途径两方面入手(如图4)。
用图说明:教材用图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煤和汽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了解导致大气污染的化学物质。补充图4可为探索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提供思路。
3.运用结构图总结治理措施
在成因探究的基础上,明确治理途径应“兵分两路”。一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为增强自净能力。该部分可设置学生探究环节,探究目标:针对大气污染产生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可利用树状结构图加以总结(如图5)。
图5大气污染治理
篇3
环境教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初中单独设课的学校不多。笔者所在学校承担了扬州市"十五"立项课题---《农村初级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其中评价指标是研究内容之一。
1.注重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运用所学环境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环境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环境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时,主要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归纳、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想、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主要了解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回答环境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能否利用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源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通过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例如:对学生提出环境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农村环境问题及保护"一节内容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2)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当前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主要措施;
(4)有关当地(农村)环境的图片、报道和漫画。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如我国当前农村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教材上所提到的外,学生们还讲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环境污染:如医疗垃圾、恶臭,鸟类、青蛙、蛇减少,室内污染、秸秆焚烧等等。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什么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和自己的体验,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方面的水平和差异。如"农村中环境污染有垃圾、白色污染、废水、残留农药、化肥"与"农村中环境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乡镇工业污染"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差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2.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着重了解他们对环境问题观察、思考、分析等常用环境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环境问题的观察是否敏锐、细致、全面,分析的方法是否恰当、合理,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环境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和观测、调查、访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3.注重评价学生在环境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我们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兴趣与好奇心;体会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情况。
例如在教学"河流和湖泊的污染"一节时,展示漫画《五彩河》,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当前河流和湖泊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表述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河流和湖泊遭到污染的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漫画或创作一幅公益广告,并解释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的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4.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形式的检测外,我们还采用编辑手抄报、设计公益广告、进行环境问题调查、环保建议、口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多样化的具体评价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在具体的评价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模式:
1.开、阅卷结合的书面考核。闭卷考试答题时不能查阅任何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题时比较侧重记忆型,兼顾思考型。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开卷考试答题时,可查阅参考书、笔记及有关书刊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题时着重理解型、思考型和应用型,在答题中允许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充分发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答案、更好答案、新意答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答案。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2.编辑环境手抄报、环境知识宣传材料,设计环境公益广告。其内容作如下要求:(l)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事件介绍和评价;(2)及时展示当前最新环境科技成果的新闻快递;(3)向公众宣传环境知识;(4)生动有趣的环保故事、人物、漫画。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3.撰写环境调查报告或环境小论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实践,自己选题、自己访问、调查、搜集信息资料,撰写调查的报告和小论文,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这种方法是属于综合性评价。不但检验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考核了学生的调查、写作等综合能力。
4.口试。采用的方法是由教师准备好20个环境题目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去准备。考试时将20个题制成考签,由学生任意抽取,经10分钟的准备后可带提纲根据自己掌握的环境知识回答试题,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补充提问,然后评定成绩。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等级制。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并通过补充提问,让学生即时调节自己的答案,有利于水平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考试的深度和清晰度。但实践中发现,口试的操作工作量很大,只能在实验班进行,对于同时教几个班的教师无法采用。性格内向、表达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不能发挥真实的水平。
篇4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环境、人口、资源、粮食等诸多问题的挑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化、森林植被的大面积毁坏、各种有毒有害废物的污染以及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问题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既直接影响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更制约和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早在党的十五大就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公民有良好的环保行为。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实施环境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1)普及教育和社会的需要。初中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界的最后阶段,从普遍性的角度考虑,对初中生进行基本道德、基本素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是社会的需要。环境保护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积极主动的参与,而每个公民依法都应当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有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的关键。
(2)初中物理教学的特殊性。物理教学在内容方法上都与环境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联系。初中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学习后,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因此,可从知识结构的内容上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现实情况的差距。目前,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特别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社会对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有关的统计资料和我们的实际调查不难看出,作为祖国未来的初中生群体,他们对环境问题中的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现象有所了解,但缺乏科学的认识。环境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对国家的重大环保政策还不够了解。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国情教育和环保教育,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其与现代环境教育相适应。
二、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些途径
中学物理教育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环境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一
个方面,其实施过程应当遵循教学规律,与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及兴趣相结合。
(1)寓环境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考虑到初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我们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对教学大纲充分的理解,明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挖掘现在教学中包含的环境教育的好材料。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章节就是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噪声污染、废气污染都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寻找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揭示物理与环境的关系。还可以多种形式和方法渗透“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环境教育的内容。如在讲“乐音、噪声”时,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如《泉水叮当响》、《莫斯科效外的晚上》等,把学生引入音乐的王国,再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课题:听了这首曲子,大家体会到乐音是丰富多彩的,人们把欣赏音乐当作一种高雅的享受。然后再结合头排糖厂发出的噪声,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比较,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结合生活中的重要典型实例,积极引导、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对人而言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教育主要是借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并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产生新的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使人们在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环境教育是增强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环境问题发生。其中有不少涉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一些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样能提高教育的效果。例如,头排糖厂酒精厂与头排中学仅一墙之隔,噪声污染、废气污染深深毒害着全校师生员工,解决的办法有在生产设备上进行改良或搬迁,增高隔离墙,多种植绿化树。
(3)开展有意义的与物理相关的环保活动,培养环保行为。
环境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环境意识,积极参
与环保活动。要使学生懂得一个国家社会环境质量的好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环境质量的好坏有赖于国民的环境和环保行为。我们除了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外,还可利用每次课外活动时间和学校的一些
篇5
江阴市暨阳中学张建菁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的功能是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要求,在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学设计中要贯彻的指导思想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达到如下目标:
1、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养成探索问题实质和事物本质的良好习惯。
2、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和求知欲望,培养收集和利用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课前准备
1、确定主题,选择伙伴: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供若干与本课教学密切相关的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在确定自己的选题的同时选择伙伴。在《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主题下,又细化为“大气篇”、“土地篇”、“水篇”、“法制篇”、“行动篇”等;教师在学生选择之后是个调整过于集中或分散的小组。
2、接受培训,指定计划:教师在预见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培养。如:在“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主题的研究中,学生个人或小组在接受如何查阅文献、网络资源,如何进行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社会调查,如何进行数据归类、统计和分析等方法的基本常识和指导和培训之后,选定研究方法、明确分工、制定详尽研究进度。
3、收集材料,实施研究:学生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搜集、整理、综合分析利用信息,尽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提出个性化的观点和结论。如“大气组”可以采用统计、比较数据的方法,将江阴市2002年;2004年某两个月同期的大气质量比较分析,并横向联系生物、地理等学科相关知识;“水组”可以来用实地考察和对地理教师进行访谈的方法,分桥江阴市水资源丰富但乡间河流污染严重的现状,并提出建议;“土地组”可以采用上网、剪报等方式搜集有关“沙尘暴”问题的知识、资料、图片等信息。
4、形成成果,交流完善:学生在依据研究方案进行实践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和修改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随时关注、适时指导;注意与相关学科教师建立联系,并积极提供条件,组织交流。
三、课件制作
1、充分利用网上已有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利用校园网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
2、师生均采用FRONTPAGE或POWER-POINGT制作演示文稿;教师侧重在教学难点、课堂流程、主菜单的设计制作及音像资料的剪接上。
3.教饰将师生作品、重要环保网站、网上信息进行链接,便于课堂上充分合理利用。
四、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作好铺垫,明确主题。
一上课就组织学生观看“绿色奥运”的电脑画面提问:“体育盛会为何冠以绿色?”
学生观一边看电脑画面,一边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分析“绿色奥运”原由,明确本节课主题——环保问题。
(二)参与实践,探索新知。
师导生学共同理解“人类环境的含义”和掌握环境的分类的依据。
第一步:教师展示“环境要素”的课件,图片:长江、泰山、白云、森林、长城、北京故宫、铁矿石、东北虎、水杉、银杏树、卧龙保护区、苏州工业园区等。然后让学生在A、B两个大圈中进行分类。
第二步:学生观看画面,积极思考、讨论,并利用电脑进行人类环境分类的练习,并说出理由是什么?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把环境进行了分类,最后归纳为几大类: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矿产资源、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第三步:教师再对这几种类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出环境的内涵: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介事物,即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交流讨论,经验共享。
同学讨论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表现、危害
1、教师通过电脑画面,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一个过程。播放录像《中国沙漠化》、《水的呼唤》、《地球母亲的皮肤怎么了?》使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2、安排学生分组汇报有关对大气、水、土地等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适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说出不同的意见和见解。
(四)实践创新的精神,及时补充相关材料。
学生:观察电脑画面,领悟懂得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个过程,感受环境问题的具体体现。然后:各小组代表调出网上资料或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分别汇报有关大气、水、土地等方面环境问题的原因、表现、危害;其他同学注意借鉴,同时能够补充、质疑。
(五)总结归纳突破重点、难点。
教师:通过概括叙述汇报成果,总结归纳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对难点进行“借助成语——具体事例——理性认识”的重点分析。
学生:借助教师提示,参与分析、讨论列举具体事例,真正理解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直接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六)联系实际,巩固迁移。
教师:引导学生列举身边存在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分析其危害,增强环境意识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性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学生:列举身边存在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分析其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
五、课例点评
1、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奥运会”和“绿色”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通过“环保”这一概念把它们结合起来。本节课以学生的小组调查作为教学切入点,并适时选用学生身边的经常接触的事例,使问题产生于真实的情景,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教师顺势提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所以情景学习环境最适宜于转向真实生活问题的解决。
2、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概念形成模式的学习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教师以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各种环境材料为依托,层层深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既体验了环境概念,又强化了对环境问题形成的过程的理解。这样学生有机会去探索、去思考。这样,教师的注意力就不仅仅放在学生的回答上,还要更加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真实反映、思维过程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学生不同的认识风格、思维方式、探究能力等个别特征。同时,把学生搜集到的环保方面的典型事例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充分交流,以进一步验证已有的认知。在这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体验、理解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这堂课给学生提供了开放、融洽的心理氛围,为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思维以及他人互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课堂上的学习比较接近生活中真实、复杂的学习,使学生自己有可能去寻求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篇6
论文关键词:地理 教学 环境
论文摘 要:对初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日益重要。对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探究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就“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不力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还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发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环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社会环境;地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81-01
地理学科本身的诸多特点,使其在实施环境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知识有关。
一、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功能
高中地理新教程中把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空间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作为地理教育观点的重点,而这些观点引导着学生关心人类的生存和全球的变化,热爱人类共同的家园,使环境教育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具体来说,地理学科环境教育的功能体现在:1、运用空间观点说明环境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地理学是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学问,空间观点主要是对于地理现象中的分有格局及其空间格局的基本认识,而环境问题及其发生与空间关系紧密相关。人类对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利用既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也带来了局部地域性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等。另外还出现了许多环境污染事件,如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汞污染事件,以及局部的水体污染和海上石油污染。这些环境问题引起的后果触目惊心,运用地理学环境问题整体性观点,便会发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环保问题刻不容缓。2、运用人地关系的观点阐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系统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然地理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学习明确地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是人地关系不协调造成的,从而有利于找到环境问题教育的最佳切入点。3、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回答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可特续发展的观点是人们面对全球性的人炸、资源、能源储备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而提出的,它是人地关系的最大追求水准,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地理学科是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学科,强调人类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是学生明确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有利于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功能的实施渠道
要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外,还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采取课堂和课外向结合的教学形式。1、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地理教育渗透环境教育的最经常、最有效、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教师主要是根据《标准》传授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针对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冲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采用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达到教学效果。例如:讲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要不要发展核能”等有争议性的问题时,可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以便拓展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地图、电视、电影录像、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以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未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使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在组织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中,应突出应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多样性,也可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班会、模拟活动,讨论会、知识竞赛、创作漫画、编辑地理小报,报道国际环保典范、环保新闻以及环保好人好事,另外,在生态主题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同、世界防止荒漠化日和干旱日)开展宣传纪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环保的自觉性。3、开设环境问题专题讲座。邀请有关专家或环境管理人员做有关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专题讲座、报告以及学术讨论,把环境保护的新概念,新知识介绍给学生,通过提问与答辩,活跃学生思维,同时讲座的内容往往结合材料做例证,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并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和方法。4、参与环保的社会实践。为了达到环境教育所要实现的知识,能力目标,并最终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并把形成的的环保意识付诸于行动,学生必须参与到环境规划和环境活动的实施中来,只有通过实际的参与,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有关知识,可以这样描述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学习情况,“我听说了,但是我忘记了”,“我看到了,于是我记住了”,“我做了,因而我理解了”。这种实际参与,才是正规教育中保证环境教育取得最有成效的最重要形式。
篇8
高三地理后期复习是在前期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在前期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质的飞跃的一个重要阶段,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呢?
一、认真研读国家考试中心的《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动态
在《考试说明》发下来之后,一定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因为高考试题是依据《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命题的,分析《考试说明》在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教材内容上的差别,这样才能在复习中做到有针对性。
二、研究两题--高考题和模拟题
(一)研究试题应有的思路
1.考查目标是什么?(立意)
2.给了什么材料?(情境)
3.设问的角度是什么?
4.解题的思路?
5.解题的技巧?
6.做题时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二)做题的思维过程:情境、设问阅读材料、分析设问、明确立意调动运用知识技能回答问题、完成立意。
如(2007年宁夏卷)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增强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
分析情况:
1.立意:四大洋的空间位置、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区域空间定位的思路和方法: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等做题能力。
2.情境:世界区域图。
3.设问:选择题。
4.思路和方法: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空间定位。
三、上好两课--复习课和讲评课
1.复习课:梳理知识、归纳原理、规律
在高考中,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应用,要学会地理思维方法,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并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核心。
自然地理部分需要掌握的基本地理规律:
(1)地球运动规律:地球自转及意义和地球公转及意义。
(2)大气运动规律:大气运动、大气环境和主要天气系统。
(3)地壳运动规律:地壳物质循环、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学说。
(4)水体运动规律:洋流分布规律、陆地水的相互转化、水循环规律。
(5)自然带分布规律: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及运用,应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和反思,要注意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人文地理的复习重点:
(1)人类生产活动、城市布局、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区位分析,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制约因素、区位因素的变化。
(2)结合实例,运用区位分析方法,分析该地区的区位条件,并进行评价。
(3)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成因、危害、治理。
(4)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
(5)其他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热带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国际性水域污染。
(6)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7)中国主要环境问题。
区域地理部分则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要学会运用系统地理原理综合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2.讲评课:矫正知识缺陷,整理解题思路
(1)讲评前,教师要认真研究试题、研究学生学情、研究教法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错因、自我常识纠错。
(2)讲评时,教师要讲审题、思路、误区、拓展,学生要二次思维,评价做题效率,联系教材。
(3)讲评后,教师要矫正练习、个别辅导,学生归纳总结错题本或总结本。
四、合理设置专题、训练思维能力
(一)专题设置原则
1.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求多、求全)。
2.要有针对性、有效性。
3.重点是过程与方法和解题思维训练(不应是知识再重复)。
(二)几种类型专题
1.主干知识专题:重点在地理知识迁移应用。
2.能力训练专题:重点在地理思维方法训练。
3.技能训练专题:重点在掌握过程与方法。
(三)主干知识专题举例
1.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3.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工业、城市、交通)。
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5.区域可持续发展。
(四)能力训练专题举例
1.获取信息能力(审题训练)。
篇9
关键词:环境行为;国内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07-03
国内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比欧美及日本的研究至少落后20多年的时间,目前来看,国内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学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变得日益强烈,发表的相关文章也逐年增多且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在环境问题的研究中,环境行为方面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后,对国内学术界开展的环境行为研究作如下梳理。
一、关于环境行为概念的探讨
行为与意识相比,更具有可观察性与可测量性。关于环境行为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也一直是个争论不断的话题。从以往的期刊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境行为有时会被等同为“环保行为”、“环境友好行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或者“生态行为”等概念,这些只是环境行为的一个方面,而环境破坏行为同样是环境行为的一种,并且也是应当引起我们重点关注与考量的方面。
孙岩在其博士论文《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采用了HINES等对环境行为的界定,并根据中国的情况对其进行了修正,并定义为“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实施的对环境具有正面影响和意义的行为”。她将环境行为区分为四类:说服行为、财务行为、生态管理行为、公民行为,同时提出影响环境行为的三类变量:环境态度、个性和情境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岩此时倾向于对环境行为的正向界定,即强调环境行为是有意识的避免或者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而没有将人们的无意识方面以及环境破坏行为包括在内。这与她在《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一文中对环境行为的定义并不一致。在此文中,作者采用了广义的定义,即指能够影响生态环境质量或者环境保护的行为。它可以是正面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也可以是负面的行为。或许,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孙岩对其先前环境行为界定的进一步修正。
王芳(2007)认为,环境行为主要是指作用于环境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社会行为和各社会行为主体(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它既包括行为主体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包括行为主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后产生行为的环境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环境行为具有以下几点含义:“(1)人是环境行为的主体或曰物质承担者。这里的主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法人,也即它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2)社会客体,如社会情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对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构成了对人的环境行为的社会刺激;(3)环境行为是人对社会客体的作用所做出的反应,同时具有主动性、受动性和互动性;(4)环境行为具有适当和失当之分。”
崔凤、唐国建(2010)则认为,到目前为止,虽然还很难给予“环境行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作为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环境行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环境行为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第二,特定的环境行为与特定社会的各种因素相关,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甚至包括性别、年龄都对人的环境行为有影响;第三,环境行为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的,等等;第四,环境行为的结果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结合这四类特征,作者又将环境行为分为3类:(1)从行为主体的多元化态势来看,分为个体型环境行为、群体型环境行为和组织型环境行为;(2)从行为结果的差异来看,分为环境影响行为、环境破坏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3)从行为的实施方式来看,分为生产型环境行为和生活型环境行为。
由此可见,虽然学者们对于环境行为的理解与界定还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开始逐渐认识到不能从单一的角度来界定环境行为,而应从人类行为的多面向、多角度来探讨,从而将人类对于环境的一切影响和作用都界定为一种环境行为,这其中当然包括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破坏行为,也就是人们开始侧重于对环境行为更为宽泛的理解。
综合上述对于环境行为概念的学术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界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与界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仍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现在普遍的倾向是学者们越来越认同对于这一概念的广义探讨。不足之处是学者们往往偏向于从自己的认识角度来理解和界定这一概念,往往是各说各话,缺乏彼此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因此很有必要在学术界形成跨学科的探讨与融通。
二、对于环境行为的研究
人类的环境行为对于周围的环境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对于环境行为论题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分别从定量、定性两个角度展开了对环境行为的分析。
(一)对于环境行为的定量分析
唐军(2000)在《北京市居民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中指出,城市居民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保护环境,在环保行为的个体实践方面自觉性比较强,但当面对涉及他人的环保行动时,其行为的主动性较弱,并没有表现出与私人领域环境行为一致的积极性。沈立军(2008)通过对山西省大学生的调查发现,环境价值观对环境行为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中,环境态度可能是一个“中介变量”。孙岩(2006)通过选取大连市企业职工作为城市居民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不同环境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环境知识和环境责任感与4类环境行为都显著相关,环境知识对实施四类环境行为的预测力最强;随着环境行为实施难度的增加,各种影响因素对环境行为的解释力也在下降;环境知识和生活经验变量对环境行为的预测力要高于心理类变量的预测力;环境价值观与环境态度不相关、与多数环境行为相关;环境知识和生活经验变量不仅直接影响环境行为,还通过环境态度的中介作用影响环境行为;情景因素既是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又是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影响力的调节变量。
(二)对于环境行为的定性探讨
陈阿江(2000)通过对太湖流域东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水域污染问题主要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经济社会问题。利益主体力量的失衡、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化与村民自组织的消亡以及农村小区传统伦理规范的丧失是造成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建设是解决水污染的根本途径所在。在《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一文中,陈阿江以利益相关者为分析视角,通过分析污染事件中主要利益相关各方的态度与行为,来解释水污染的发生机理,指出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具有不同利益的主体间互动的结果。徐寅、耿言虎(2010)同样基于水污染这一环境问题的研究,发现在影响人行为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文化逻辑在于科学的“无意识”和“私”的观念,谋生手段转变的文化逻辑在于“生态道德”与“池塘伦理”以及村庄人的“生活面向”,从而又一次指出环境价值观对村民环境行为的影响。
洪大用、马芳馨(2004)指出,中国特定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同时农村的面源污染对于这种二元社会结构进行着再生产。王晓毅(2010)在《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一文中,鲜明地指出乡村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地方知识的被边缘化和自力的丧失,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二元社会结构对村民环境行为的影响。
谭千保、钟毅平(2006)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借鉴凯利(Kelley,H.H.)的“三维归因理论”探讨了造成农民的非理性环境行为的原因,将其分为个人归因、环境归因和刺激归因3个方面。王芳(2007)认为,环境的公共性是环境问题的要害。环境问题究其实质,正是由于社会行动者从个体利益出发引起的环境行为失当而造成的公共空间的环境破坏问题,是相关行动者一系列个体理的博弈构建出的一个集体非理性的结果。作者从传统文化的惯性、价值观的变化和制度的变迁3个方面对其加以分析。此外,田翠琴等(2011)从消费方式、日常生活习惯和消费文化3个方面分析了农民的生活型环境行为及其影响。
综上所述,学术界在环境行为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一些突破,已经开始注重对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探讨,并注意到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来展开。从定性角度来探讨环境行为,使学者们逐渐克服了只对研究对象简单描述的弊病,这样就有可能走到现象的背后来揭示问题的本质。但不足之处目前依然体现在方法的应用上,在有关环境行为的研究方面,学者们抑或用定量的方法、抑或用定性的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的较少。
三、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二者关系的探讨
行为是意识的外在表现。学者们在对环境意识进行界定时通常会想到环境意识要包括人们的行为规范、行为策略和行为倾向性等方面。有人甚至会说意识是行为的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那么,是否果真如此?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在学者们的研究中到底呈现出怎样的关系?结合以往的成果,笔者做出如下的梳理。
第一,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存在矛盾或不一致。
龚文娟、雷俊(2007)在《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关心及环境友好行为的性别差异》一文中指出,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普遍偏低。其中,抽象环境关心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但实际的环境友好行为比例男性却低于女性;在私人领域内的环境友好行为比例女性高于男性;相较私人领域环境友好行为而言,男女的公共环境友好行为比例都很低。钱淑娟,马艳等(2008)对游客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进行了探讨,认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群,其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都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于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间的关系却不能得到一致结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贺振燕(2011)通过对山西省城市居民环境意识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山西省城市居民的环境参与意愿与实际的环保行为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第二,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关系并不稳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刘建国(2007)的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和不同家庭收入的人群,其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分别影响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变量也不能一概而论。他认为,对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关系,不能像传统的结论那样笼统地认为是呈相关关系或不呈相关关系,而应更具体地来看不同类型的环境行为与不同类型的环境意识之间是否呈相关关系、如果呈相关关系则是呈什么样的相关关系等。
第三,环境知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村民的环境行为与环境认知不同步。
谭丽荣和刘志刚(2008)对山东农村地区居民的环境意识调查表明,村民对化肥农药的危害、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有基本的认识,但环境态度依然模糊,尤其是当真正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村民的行为决策往往出现一些偏差。宋言奇(2010)通过分析在苏州市选取的714个样本后发现,村民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环境态度的积极程度、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三者之间并不总是一致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较差的是40岁以上的群体、女性群体和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群体。环境态度积极程度以及环境行为自觉程度较差的是40岁以下的群体、男性群体、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群体。各个群体获取环境知识的管道以及关心环境的目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呈现出多维态势:矛盾或不一致、不稳定、不同步。对于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做两方面的理解:第一,由于学术界对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理解、界定及测量标准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所以研究结论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时相互间会出现矛盾或者很难比较验证;第二,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人们的意识与行为的复杂性本身,人们可能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做出与自己想法并不一致的行动,比如个人利益的权衡、情景的压力等等。
四、小结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由环境污染引发的频发,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环境问题也正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从研究者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来自相关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其中以环境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背景的学者居多;第二大部分是分管环境、司法等部门的政府官员以及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的基层政府的官员。由于研究者的背景不同,研究领域存在差异,因此看问题的视角和侧重点也就不同。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各领域的研究者彼此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对话,这就决定了有关环境问题研究存在某些片面性与不足之处。
从研究方法来看,以往的研究要么是在宏观层次上探讨,如对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宏观分析与描述,要么是对具体的个案的微观层面的分析,如对于某个环境事件的分析,缺乏中层研究,不能很好地将现有的中国经验做理论上的提升。在具体的研究方式上,不少定量研究多以以往的调查统计数据为分析资料。笔者并不是主张以往的数据不可用,而是考虑到当前的研究与以往的调查目的会存在差异,因此以往的问卷设计往往会偏离当前研究的初衷。在定性研究中,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一个村落或者社区内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深描,进而弄清人们的环境行为与内心意识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田野工作的不扎实,会导致对被研究对象的误读,从而找不到问题的本质所在。社会学家布洛维倡导“拓展个案法”,主张对个案进行拓展性研究,以期做到更为透彻的理解。当前我国有人类学工作者倡导用“厚描”的方法,展现问题的本真。
2014年春节后持续肆虐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严重雾霾天气为我们再次拉响了警钟。人们在惶恐之余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行为。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必须要面临的紧迫任务与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1] 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2] 武春友,孙岩.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J].预测,2006,(4).
[3] 王芳.理性的困境:转型期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探析――环境行为的一种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 崔凤,唐国建.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10,(3).
[5] 唐军.北京居民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城市问题,2000,(5).
[6] 沈立军.大学生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8.
[7] 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8] 陈阿江.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浙江学刊,2008,(4).
[9] 徐寅,耿言虎.城郊村落水环境恶化的社会学阐释――下石村个案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
[10] 洪大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4).
[11] 王晓毅.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J].学海,2010,(2).
[12] 谭千保,钟毅平.农民的非理性环境行为及其归因[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13] 田翠琴,赵志林,赵乃诗.农民生活型环境行为对农村环境的影响[J].生态经济,2011,(2).
[14] 龚文娟,雷俊.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关心及环境友好行为的性别差异[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15] 钱淑娟,马艳,刘文鑫.游客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探析――以南京中山陵景区为例[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8,(12).
[16] 贺振燕.山西省城市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9).
[17] 刘建国.城市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关系研究――以兰州为例[D/OL].中国知网,2007.
篇10
如果没有化学知识,就不能理解环境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没有环保意识,就不能依法保护环境。因此,加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迫切需要。
一、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灌输
环保意识
化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认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及其解决的方法。教材中讲述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中,有毒有害的气体有CO,Cl2,HCl,SO2,H2S,NH3,NO,NO2等;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是氟利昂;有工业“三废”的化工生产是硫酸、硝酸、盐酸、钢铁、水泥、石油和氯碱工业等。教材中最早涉及环保问题的是:硫酸工业尾气的处理。在这里,教师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要复习SO2的刺激性和酸雾的形成,介绍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和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哮喘事件,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引起震动,加深对防治污染的认识;进而启发学生讨论硫酸工业尾气中SO2的回收处理问题,怎样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原料,使学生认识到防治污染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化学教师要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做环境保护的有心人,经常收集有关环保问题的资讯和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的教学,应联系环境问题的事例,向学生灌输环保意识。结合课堂教学,或者以墙报、剪报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时讨论:“为什么要用无铅油?为什么要禁用含磷洗衣粉?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整治淮河、太湖、黄河的污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学生真正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而化为爱护地球环境,防治污染的自觉行为。
二、在实验中潜移默化
在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都有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如果随意排放到教室中,就有损师生的健康,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尾气和废液的处理。例如,做CO还原CuO时,把尾气点燃;C12,HCl,SO2,H2S,NO2等气体实验的尾气,要用NaOH溶液吸收,一旦实验完成,即时使其停止反应,防止气体扩散污染环境。学生做完实验时,除了尾气处理外,还要注意要求学生把废液倒入到废液缸中,经回收处理,确认对环境无害后才可以倒掉。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学生实验中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在认识和行动上潜移默化,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环保习惯,并且学会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和思维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