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 矿业三废危害严重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被称为矿业三废。三废对环境是污染矿区换的主要因素。矿产资源在开采、加工和冶炼、运输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污染大气,导致矿区气候条件异变,影响生态平衡。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矿业废水会污染河道和地下水、破坏土壤性质,影响植物生长。另外,矿业开发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和尾矿,侵占土地资源,影响矿区的植被恢复。
1.2 土地资源被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剧了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矿产资源开发,破坏地表和地下水系统,土壤水份流失,造成土地盐碱化。堆放的尾矿,不仅造成土地占用,还会对土地造成化学污染。
1.3 水资源破坏严重
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地表水的下渗。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会改变地下水的走向,严重的将会导致地面河面断流。同时,矿业废水直接排入矿区河道,也会造成河水污染和河道堵塞。
1.4 生物多样性受影响
矿产资源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具有不可逆性的。矿区植被、土壤、水质、空气的破坏,都会导致矿区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在生物多样性消失后,有部分生命力较强的物种仍然可以生存,但是由于矿区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要恢复多样性将十分困难,即使恢复了,植被的质量也相对低劣。
1.5 诱发地质灾害
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矿区水系统和植被系统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甚至带来泥石流、山洪暴发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开矿过程中的地下开采,容易导致地面下陷和地表裂缝,严重的甚至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2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矿山环境治理问题已经逐渐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些年来,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在矿山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足。
2.1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成就
(1)制度建设方面。国家层面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地方政府部门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一些地方性法规,促使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环境评估方面。在此前的环境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估工作,对我国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又了基本了解,为后续的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3)在治理手段方面。在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治理中引入了市场机制,丰富了矿山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效率。
2.2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存在的不足
(1)环境治理技术有待加强。由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起步较晚,导致我国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整体水平偏低,环境治理技术相对落后。
(2)制度建设有待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加强了对矿山管理制度的建设,但法律体系仍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3)管理不足。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环保意识不足,导致对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缺失,放任开矿企业进行粗放式、掠夺式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3.1 鼓励科技创新
在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应当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技术。加强对矿业三废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究,积极采取新技术,争取实现对废弃物的绿色处理和再利用。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支持,鼓励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明和推广,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环保事业的产业化发展。另外,在矿产资源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当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综合成本低的开采工艺。
3.2 加强矿区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加强对矿区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对矿区环境保护具有正面作用。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典型案例的曝光,将有效提高矿区人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同时,对典型案例的曝光,也是对采矿企业的一种监督和提醒,显示出政府环境整治的决心,如果企业、个人和政府都能够参与到矿区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矿区的生态保护问题将迎刃而解。
3.3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脆弱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应当坚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矿山地质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要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准入门槛。
3.4 加强矿区资源保护监督队伍建设
一支强有力的矿山地质环境监管队伍,是确保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目前,我国部分地方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队伍建设尚不完善,其监管能力和水平都有限,对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应当加强监管机制和监管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监管机制的监管能力和监管队伍的素质。
篇2
[关键词]河流 水资源 水环境 生态环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TV1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067-01
水利工程的兴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重大活动,在工程的兴建过程中和建成后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如防洪、发电、供水、排灌、航运、养殖、旅游等,从而充分体现了水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多重作用。这也正是人们在兴建水利工程、充分利用河流水资源方面迄今为止一直保持高度积极热忱的重要动因。总之,水资源利用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这一点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无可非议的。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由河流蓄水所带来的环境、泥沙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开始调查分析和研究河流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方面的许多负面影响。到了70年代初,有关这方面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经验交流和国际学术会议迅速增多起来,并且逐步引起了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更为可喜的是,进人21世纪后。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更为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近两年更加加大了各方面的监管力度,对突出影响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利用项目给予了曝光、停工或者要求重新论证,如四川的田湾河水电站、杨柳湖水电站等。故此,本文拟对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作一些探讨。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具有渐近性、综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复杂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河流蓄水引起水量损失,枢纽下游水质恶化,污染混合能力减弱,对无脊椎动物的危害,库区淹没与移民以及引起库区内小气候改变等等。
1. 1河流蓄水对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水的蒸发量、渗透量、降雨量的改变,继而引起水流流态的改变,而这一改变造成了无脊椎动物的不适应,一些适应性差的无脊椎动物逐步走向稀少或灭绝。其次,水库对水温具有调节作用,同样也改变了某些生物完成其生命循环的周期规律,给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异。第3,由于下游河道的冲淤,河床质变化,改变了无脊椎动物生存所伴随和依赖的微生物环境。第4,水位(或水深)变化和河道冲淤,将造成滩地等浅水区扩大,引起细菌、蚊蝇、蝗虫、螺等生物繁殖,传播病疫,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在无脊椎动物受到影响的过程中,由于动物对河流原有的水深、流速、流态、温度等环境早已习惯,因此,最先反映的是不适应,随之是难以生存,或迁徙,或减少繁殖,最后,造成无脊椎动物种群减少。
1. 2蓄水淹没与移民
河流蓄水必然导致上游的淹没,其淹没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蓄水的高程。显然,平原型河流蓄水淹没的影响要比山区型河流严重。由于蓄水淹没,使得淹没区内的居民要搬迁,耕地要放弃,文物古迹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淹没区内的生态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居民迁移是影响程度较深、范围较广、历时较长的问题之一,因为它所牵涉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问题,而是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搬迁、补偿、安置就业、新区建设等。如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所建设的一些水利工程中,有的工程的移民问题长期难以彻底解决,影响期长达30余年。由此可见,蓄水淹没与移民问题必须在工程投人兴建后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否则,将给后几代人留下遗难。
1. 3蓄水对库区小气候的影响
由于河流蓄水后形成了比蓄水前要大得多的库区水域,通过大水面的吸热调温作用,将会引起一定的库区小气候的改变。这些变化有如温度改变、湿度改变、降雨、雾气等,其变化方式有如增降、滞后、延时等等。显然,库区小气候的变化会给库区周围的植物生长、动物活动和人们生活等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2相应对策
针对前文所分析的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学科体系,开展理论研究;在高度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基础上,采取得力工程措施解决已有问题;加强科研攻关,对已有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新问 。
2. 1开展理论研究,建立学科体系
进行河流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过去,我们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依据和遵循的是一门《水利学》,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大多是充分地突出其有利的一面,从而很少或几乎看不到其将会带来的问题或危害。加之,水资源的利用往往在最初几十年内,的确是利大于弊,并且的确为人类造了福。然而,经过数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运行后,其问题、弊端甚至是危害便逐渐显露出来,这时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许多专家学者在进一步拓展水利的同时开始关注”水害”,中国工程院潘家铮院士率先提出建立《水害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证。
2. 2采取得力工程措施,保护水资源
采取工程措施,可以对上述河流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地防止或减轻。
在减少水量损失方面,一方面可采取措施减小资源水向大气水的转化,即减少蒸发损失。这些措施有加强库区绿化,保护植被,发展水库渔业、水生动物养殖业、库岸水面植物种植业及开发运营水上旅游景点等,这些不仅能遮挡水面,减小蒸发面积,降低蒸发率系数,进而减少蒸发水量,维护库区生态,而且还能向市场提供水产品,获得社会及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则采取措施减小渗漏损失,如防止库岸水土流失,保护植被等,以减小渗漏面积和渗透系数,降低渗漏损失。
2. 3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已开始得到人们的认识,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增长,对问题的认识将会不断加深,且随着时间向前推移,新的问题还将出现。因此,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十分重要。首先,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流域生态环境模式或水利工程自身的水库生态环境模型,在建模中产生并提出一系列重点攻关课题,以供研究。如怎样进一步减少水量损失,保障河流水质,构筑无脊推动物的模拟生态,做好移民安置等等。其次,是通过科研攻关活动的连续不断开展,推动解决河流水资源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工作的不断向前,开创新思路,寻求新途径。同时,通过科研攻关,提出生态环境的改良或再造措施,不断引导生态环境从不利向良性转化。
3结语
河流水资源利用是一项效益显著的公益事业,是为子孙万代造福的事业,但在发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量损失,水质影响,生态改变,淹没与移民等。随着水资源利用和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必将得到更广泛深人的揭示。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制定,通过工程措施、科学研究和全民意识,使各项对策得到真正落实。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解决,进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管理对策
Abstract: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work,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under the premise of mak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do the 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the curing of nursing is Paramount. The author will work in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of possibl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related ecological balance disruption ques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series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建设新农村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当中,其不仅仅是确保城乡共同发展的奠基石,也是以城带乡的重要战略,同时更是将我国战略性发展目标的一种具体化表现。当前,我国在对新农村进行建设的时候,其主要的体现方向往往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展开的。但是由于当前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时,往往会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这便为建设工作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在这些问题当中环境问题是一项比较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结合相关知识及多年工作经验,系统地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找出合理的管理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1基础设施的提供,大力改善农民生活现状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之前,首先应该对农村的用水交通、用电和通讯等问题给予解决,因为这些都属于基础设施,可以说它们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对于农村的一些学校也要进行改造处理,特别是对于学校的卫生和教学等环节,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点所在。
2提供有力的公共服务保障,进一步做到未雨绸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无外乎是为了确保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确保当前所实施的福利能够全面对为农民带来帮助。所以,提高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加强对农村的卫生环境建设,大力制定相关的农村社保制度,从农村中的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进行着手,进而做出一系列的建设改革。
3加强改革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制度
现阶段,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对相关措施和治理手段给予完善,还有相关的保障制度和管理方针给予健全的优化,努力提高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建设,大力提高对其法律援助,进而确保新农村的建设及日后发展有法可依。
二:环境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
1生态破坏:
现阶段,许多地方在进行新农村建设,需要拆除旧的建筑时,常常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将一些古老的植被破坏,然后换成建设工作中所用到的绿化设施,这样不仅会造成文化遗产的流逝,同时也会在改变生态的同时带来其他连锁性的破坏。
一些领导不注重建设地段的实际土地量,按照自我的想法对工程进行建设,这样不仅会导致农业用地的流失,同时还会将人口矛盾激发出来,进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前提相背离。
另外对一些危房进行改建、乡镇的企业进行扩展与改建、农村周边的山体进行采挖、交通道路进行修建时,都会造成生态破坏。
2环境污染
①土地污染:建设工作开展时,一些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肥严重流失,再加上一些施肥环节的不合理,进而导致了土壤污染。
②水污染:农药的过度使用、施肥的不合理、农牧养殖业排放的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等都给农村的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
③垃圾污染:垃圾污染主要包括固体废弃物、家畜的粪便,以及一些生活垃圾,还有一些城乡企业在生产时产生的废弃物等。其中,由于这些废弃物无法得到有效且及时的处理,时间一久会造成第二次污染,这对该地区的农民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三:管理对策
1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管理的方针对策,严格制定规范合理的建设计划,在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前提的同时,做到环境保护的完善性。
①在对一些乡镇企业进行发展建设时,首先应该对其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评价。一些项目在进行改建或者是扩建的时候,必须对周边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在不破坏其环境的同时进行改建与扩建,这不仅可以提高当前的经济,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措施。
②提高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将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进行融合,确保环境被保护的同时提高经济的发展。而在建设新农村时,大力将其固有的自然景观优势作为提高经济的一个契机,并结合当地固有的风土人情等特点,积极展开一系列的规划与组织,建设合理且优越的景观区,大力实施旅游开放制度,进而确保环境被保护的同时经济稳固发展。
2地区的各级政府提高对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对于税收和价格等环节给予一定的优惠处理,做好经济补偿工作。其中,比如对一些提高废物再生力度与再利用的企业进行税收降低处理、对于一些利用有机肥,合理化施肥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与贴补,提高其对环境的保护积极性与决心、对于一些废弃的农膜和电子废弃物等固体垃圾进行再回收。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关键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在农村营造出一个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热烈气氛,增强全社会的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农民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养殖,对受损生态进行恢复和重建,对农田、林地和草地逐步实施优化的生态-经济-社会的人工生态设计,从源头和过程防治化学、生物化学物质的污染。
5建立集中处置机制,推行垃圾就地处理。在乡镇、村建设建设简便易行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科学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尽快在农村建立环卫队伍,为农村配备保洁员、垃圾收集车和垃圾桶等,做到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生态处理、综合利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久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如何有效地将建设工作的效率提高,合理地总结出新农村建设当中存在的诸多环境问题,并科学合理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这将是确保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落实,确保我国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1] 周其文,王小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09).
[2] 高明和,董淑萍,兰希平.走生态路建设新农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03).
[3] 黄河.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07).
[4] 韩德军,刘建忠,肖丹.新农村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及运行模式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0(06).
[5] 肖庆聪,张弘,张丹丹.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05).
篇4
关键词 农户;经营行为;农村生态环境;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 F323.22: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3-002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05
着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在不断关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于是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侯俊东等[1]采用实证研究发现农户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归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转嫁污染五类。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也有学者开始探讨农村环境问题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除了城市污染转移是外来因素,乡镇工业污染是以企业为基本单位产生之外,以上所提到的大部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都或多或少的与农户的经济行为有关[2]。为此,从农户的经营行为动机出发,分析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热点问题[3]。农户作为农村生产中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位,其生产经营行为关系到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影响到农村的生态系统保护与整个农村的可持续发展[4]。Hu[5]指出农户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恶化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传统农村经济中,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力低下。农户在选择生产项目和生产规模时,主要考虑的是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且,重经验轻技术,生产中多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肥料多以有机肥料为主,因而生产经营中造成的污染较少,生态系统保护较好。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来,农产品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户生产经营目标逐渐变化为利润最大化目标,农户生产经营方式也转变为现代集约生产类型,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加上我国特有的农户生产禀赋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特有的农户生产经营形态。可见,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已经到了息息相关的地步。因此,从农户入手,研究并优化我国农户生产经营行为模式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两型社会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主要利用一般计量模型建构了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及其五种表现形式(即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转嫁污染)的数理模型,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分析,给出合理政策建议。
1 文献评述
农村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更多的是以农业污染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在此领域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工程技术措施、理论角度、经济管理措施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角度探讨如何防止农业污染,而对导致农业污染的原因分析不足,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户是防治农业污染的主体[6] 。
近年来,学者们也开始研究农户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如陈利顶、马岩[3]从理论上探讨了农户的经营行为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李海鹏[4]研究了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面源污染效应。宋建辉[6]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户经营行为与农业污染的关系及防治农业污染的对策。赫晓霞、栾胜基[7]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了解了农民在不同的行为方式下的所面临的农村环境问题。邱长溶、郝爱民[8]分析指出建设节约型农业的关键是优化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洪音[9]以土地沙漠化发生的三个典型区域类型为例,采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的生态经济行为进行了调查,揭示了农户生态经济行为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这些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在进行计量分析时,大多是以农业污染作为生态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虽然,农业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但是着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与日俱增。为此,本研究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背景,依托侯俊东等[1]实证研究得到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五种表现形式,深入揭示农户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拓展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体系。
2 研究方法
2.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农户经营行为是指为了满足自身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做出的农业投入与管理的反应或决策,主要包括农户生产投资行为、消费行为、择业行为和储蓄行为等[10-11]。在此定义基础上,学者们通常认为应从农户的角度把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而,通过访谈发现,农户的经营行为始终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土地有强烈的依赖关系,一般将土地作为生活的重要保障。再加上,农户处在社会较低阶层,其行为的选择往往被迫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妥协性,农户总是在现有的社会、经济等外部条件的约束下来确定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实现该目标所采取得手段。于是,受利益驱使,一般会通过经营行为,追求短期的增产,忽略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将选取表1所示变量来衡量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
将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转嫁污染五个方面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分别用Y1、Y2、Y3、Y4、Y5表示)及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Y)作为衡量农村生态环境的指标,参考已有的研究方法,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来分析农户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环境及其具体表现的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
y=α+β1x1+β2x2+…+βpxp+ε(1)
其中:y表示农村生态环境变量,Xi(i=1,2,…,p)表示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变量,ε表示机扰动项。
2.2 数据来源
基于方便回收的考虑,采用实地调查法。为了使调查
地点具有代表性,课题组在地点选择上采取了分层抽样方法,共选择了8个城市,如表2。
进而,根据问卷调查便利性,以及抽取城市的地形、通达性、土地类型和经济水平4个类型选取的现实情况,选取了新洲等8县市的22个村作为调查村,对村里的农户再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50份,基本信息如表3。
3 研究结果
首先通过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标准化并对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但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介于1.033至1.558之间,明显小于2.5,故不会导致多重共线性。进而将分析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
不同农户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规避这一差异,故在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时,将农户人口统计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从整体上看,模型2、4、6、8、10、12通过显著性检验(p
(1)劳动力投入行为。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户的性别、年龄、家庭常住人口、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收入等农户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农村生态环境总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工业转嫁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大部分变量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的影响也不显著,这与侯俊东等[1]实证结论一致。不过,研究还发现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收入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显著的负面影响(β=-0.242,Sig.=0000;β=-0160,Sig.=0000),这说明农户越是依赖农业,收入就越低,农业面源就越高;家庭常住人口对生活垃圾污染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089,Sig.=0018),家庭人均收入对生活垃圾污染有显著的负面影响(β=-0.106,Sig.=00009),这说明家庭常住人口越多,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越多,而人均收入越高,生活水平也就越高,所造成的生活污染也就越低。
(2)农户文化程度。
农户的文化程度对生态环境总体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105,Sig.=0015),并且对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
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工业转嫁污染均有显著影响(β=0151,Sig.=0000;β=0115,Sig.=0007;β=0168,Sig.=0000;β=0143,Sig.=0001;β=0157,Sig.=0000)。由此可知,文化程度越高,他们越能意识和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3)经营规模。
农户经营规模主要由农户耕种的土地面积指标来体现,经分析发现,农户经营规模除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正面影响外(β=0111,Sig.=0006);对生态环境总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均没有显著影响。
(4)农业投资行为。
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自用比例指标上,自用比例越低,则农业投资力度越大。以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对生态环境总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均无显著影响,而对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有显著的负面影响(β=-0135,Sig.=0001;β=-0098,Sig.=0016),即农业投资力度越大,为了提高产量而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水质污染的情况就会越严重。
(5)经营组织行为。
农户的经营组织行为主要由有机肥施用情况、有机肥每亩平均施用量以及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三个指标来体现。从总体上来看,有机肥施用情况、有机肥每亩平均施用量以及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均对生态环境没有显著影响。从个别指标来看,有机肥施用情况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β=0125,Sig.=0002;β=0088,Sig.=0029)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对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不施用有机肥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且这些没有施用的有机肥也加剧了生活垃圾污染;有机肥每亩平均施用量对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水质污染有显著的负面影响(β=-0159,Sig.=0000;β=-0085,Sig.=0036),而对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均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有机肥使用越多,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水质污染情况也就弱;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则对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水质污染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076,Sig.=0058;β=0121,Sig.=0003),而对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则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会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水质污染。
(6)农户环境关注度。
通过分析发现,农户环境关注度对生态环境总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水质污染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138,Sig.=0001;β=0115,Sig.=0003;β=0073,Sig.=0063),对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则没有显著影响。
4 结论与启示
基于调研数据以及构建的模型,通过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
(1)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农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户生产目标、行为特征等内部因素以及市场机制、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均会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作用于外在环境,最终导致环境恶化。然而,实证结果表明,除农户文化程度及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显著的关系外,农户经营行为的其它变量与其对农村总体的生态环境状况感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关系。显然,现实与理论间存在明显的矛盾,这可能是由于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初期,农户对其长期从事的农业经营行为会造成污染的认识并没有得到改变。为此,政府、非营利组织,乃至于市场都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户的生态意识。
(2)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自主经营权在农户,在现有利用模式和政策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对周边环境维护提供了大量环境功能,却无法对农户产生经济利益,在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下,农户在生产中主要考虑自身经济利益而忽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效应。
(3)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的劳动力投入行为、文化程度、经营规模、投资行为以及经营组织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水质污染影响较大,这进而说明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注意自身在追求经济利益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自身行为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的负外部性最终还是需要大众来买单。
(4)在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恰当的农产品自给率,可以减轻过量施肥或者其他过度的生产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发展生态农业也是控制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较为理想的经济方式。生态农业的应用与推广,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水平,有利于污染的有效控制。另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是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且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同样有利于控制污染。调整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的方向,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合理施肥信息,加强农民专业组织的建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侯俊东, 吕军, 刘杨. 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差异及启示[J]. 生态经济, 2011, (6): 27-30. [Hou Jundong, Lv Jun, Liu Yang. Cognitive Dif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o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ousehold under “Twooriented Society” [J]. Ecological Economy, 2011, (6): 27-30.]
[2]赫晓霞,栾胜基. 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环境变迁的响应关系研究[C] //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5: 2305-2311. [He Xiaoxia, Luan Shengji.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 Households Economic Behaviors and Rural Environment Change [C] // Proceeding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Beijing: 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2305-2311.]
[3]陈利顶,马岩.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7,16(2):691-697. [Chen Liding, Ma Yan. Farm HouseholdsBehaviors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7, 16(2):691-697.]
[4]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Li Haipeng.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 An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Studies [D]. Wuha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viersity, 2007.]
[5]Hu W. Household Land Tenure Reform in China: Its Impact on Farming LandUse and Agroenvironment [J].Land Use Policy, 1997, (14): 175-186.
[6]宋建辉. 农户经营行为与农业污染关系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Song Jianhui.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Farmer Management Behaviors and Agricultural Pollution [D]. Baod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2008.
[7]赫晓霞, 栾胜基. 农户经济行为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J]. 生态环境, 2006, 15(2): 377-380. [He Xiaoxia, Luan Shengji. Impact of Rural Household Economic Behavior Types on R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6, 15(2): 377-380.]
[8]邱长溶, 郝爱民. 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对我国建设节约型农业的影响[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 59-62. [Qiu Changrong, Hao Aimin.The Influence of the Farmer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n Chinas Building a Savingoriented Agriculture [J].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 (3): 59-62.]
[9]洪音. 沙漠化典型地区农户生态经济行为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研究[J]. 生态经济, 2008, (10): 146-149. [Hong Yin. Research on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Eco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and Protecting Ecoenvironment in Desertification Representative Areas [J]. Ecological Economy, 2008, (10): 146-149. ]
[10]马鸿运.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第一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Ma Hongyun.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in China (1st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 Press, 1993.]
[11]赵石.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农业, 2003, (6):21-22. [Zhao Shi.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J].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2003, (6): 21-22. ]
Effects of Farmer Household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n Rural
Ecoenvironment
HOU Jundong LV Jun YIN Wei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concern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and allocation of the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affect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system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650 respondents of farmer households from Wuhan Urban Circle and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valid sample, this paper, by means of econometric model,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the farmer households on rural ecoenvironment and their five representation fo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come source and per capita income per family in labor force input behavior hav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family permanent population and 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per family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respectively; (2)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of the farmers, the better they realize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s; (3) the larger the scale of operation, the more serious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meanwhile, they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other four forms; (4) the more th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the more serious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rural 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increase in yield; (5) in the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will result i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se unapplied organic fertilizers aggravate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The more the organic fertilizers applied, the wors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 rural water pollution.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tion in agrotechnical training will reduc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mainly affect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while in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he airnoise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erred pollution.
Key words farmer househol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 rural ecoenvironment; twooriented society
收稿日期:2011-10-31
篇5
关键字: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解决方法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a double-edged sword, on the one hand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but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but also caused som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raffic conges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other phenome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owns urbanization, need to change th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ke it towards a more healthy direc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urbanization is discussed, and the methods of solving them.
Key words: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blems;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作为发展中大国,城镇化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将农村的人口转移,而是需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结构的根本变革,还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康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城镇化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城镇产业结构不断变革的过程,更是城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城镇化是将城市文明不断想乡村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处理好这种文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地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素质也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城镇化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地凸显,下面本文就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城镇化进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城镇化过程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过程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城镇化是一个涉及面较广且综合性较强的过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土地,要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又不能够造成土地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但是实际情况中,由于城镇化的规划管理者错误的理解了城镇化进程的真正含义,片面的追求土地的转化和城镇景观的规划设计,使得大量的农田土地受到威胁,出现了浪费严重的现象。同时,由于城镇化中用地结构的不合理,建设布局出现混乱的局面,加之一些形象工程的大搞乱搞,威胁了土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出现了污染严重的现象,而用污水灌溉农田,田地周围堆积废弃物等污染物,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地的污染,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二)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大规模集中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进步,也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由于城镇的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而人口的过度集中增加了人口密度,超越了城镇能够容纳的最大人口限度,这样将会增加城镇的环境负荷,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城镇人口大规模集中,还会造成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等的排放,加剧环境污染的程度。生活污水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具有恶臭味的弱碱性水,其除了有各种化学危害物外,还会伴随着细菌和病毒等,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生活污水将会排到江河湖泊,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加剧城镇的环境破坏程度。城镇化发展必然离不开工业的发展,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会产生“三废”,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由于城镇化建设中领导者片面的追求工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忽视了对于工业“三废”的处理,威胁到了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城镇的固体废弃物对于生态环境的威胁也很大,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不断集中,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将会更多,成为制约城市环境的一个重大隐患。
(三)城镇化过程中的热岛效应明显
热岛效应是城镇化发展中不能够避免的,是人们活动对于城镇气候影响最为突出的特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中的建筑物增多,建筑物、道路以及各种设施等会在夏季产生聚热效应,加上工业中排放的废弃、生活中产生的热量等都会使得城镇的气温总体上生,和城镇外的气温产生一定的差异。城镇的热岛效应将会产生环流,在城镇中心气流将会辐合上升并在空中向四周扩散,造成大面积的污染。
二 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城镇化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上文中从三个大方面对这种不利影响进行了论述,下面本文就针对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一)城镇化进程需要遵循生态发展的规律
城镇化的发展要在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要能够从城镇环境的容载量以及资源的保证能力角度考虑,在城镇化进程中要确定好城镇的规模、发展方向,合理的调整城镇的产业布局,使其能够适应生态发展的规律,能够和生态规律协调发展。生态规律的遵循不能够停留在书面上,要真正做到贯彻落实,为此需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有规章的保护,能够更切合实际的遵循生态发展规律。除此之外,对生态发展规律的遵循还需要合理的进行生态景观的配置,调节城镇的生态平衡。
(二)城镇化进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向,树立好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正确的意识作为保证,城镇化发展进程要想和环境和谐发展,最大限度的保证生态环境,则需要在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向,树立起环保观念,并且将这种观念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做好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实现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为此,作为城镇化进程的管理部门,尤其是管理干部和决策者,需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学习,并加强对每个城镇化建设者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得其在进行城镇规划时能够处处以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和谐为准则。其次需要加强对城镇企业负责人的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促使他们改变目前企业发展严重污染城镇环境的现状,实现城镇企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最后需要加强对普通民众环保意识的宣传,并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完善这种宣传,使得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环保思想和环保理念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健全舆论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大家的参与意识,这样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提供更多更完善的建议,也能够利用全民的力量促进环保理念的提升。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法律强制力保证城镇化进程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相处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律的贯彻落实对于保护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问题凸显,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有些相关规定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说需要不断地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修订,对于城镇化发展中凸显的实际问题在法律中能够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使得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结束语: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反之城镇化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文章中也从三个大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也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城镇化进程中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实现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璐璐 廖柏寒 论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2期
[2] 周煜斌 我国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佳文 谌永红 小城镇环境保护对策探讨 环境科学动态,2003年第04期
篇6
【论文摘要】从我省的流域开发现状和特点出发.探讨我省流域综合规划环评的几个重要问题.讨论其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我省山多谷深。河网密布,河流(除汀江外)基本上都是在我省发育并独流人海。由于降水量充沛,因此,河流湍急,水动力条件好,自净能力强。但是近年来。随着水电站的不断开发,我省主要水系都进行了多级梯级开发.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河道型水库。
单南平市已建、拟建的水电站就有101l座之多。水流从湍急河流.变成了静止的湖面,生态环境和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很大,自净能力减弱。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我省河流主要有以下十大功能。即饮用水功能、水能发电功能、交通运输功能、水产养殖功能、旅游景观功能、工业生产用水功能、农业灌溉功能、城市纳污功能、生态功能、防洪排涝等十大功能。因此,作为流域综合开发必须要有整体观点,统筹协调地表水的各种功能.实现和谐发展。
流域综合开发具有对环境有利和不利二个方面.例如一个200万KW的水电站与火电站相比可节约原煤5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4万吨、氮氧化物4.4万吨、CO 1150吨、废渣140万吨。因此,水电开发的有利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流域开发又会带来生态破坏和自净能力下降等负面影响。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任务是讨论其对环境不利影响及其对策措施,发扬有利影响,减少不利影响。
我省各主要流域综合规划基本内容包括水资源利用规划、水电规划、防洪排涝规划、城市供水规划、灌溉规划、航运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规划环评针对该流域规划的内容进行评价。重点放在水电规划的环境评价中。
规划环评的重点是流域开发中对累积、二次和间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使流域规划对环境的累积影响最小化。即在时空尺度上累积度最低;在空问上的分布累积区最小。在时问上的分布范围;累积频率最低。根据本次对流域综合评价结果主要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省流域开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1.1我省河流的水电开发程度过高。超过了国内外的控制水亚。根据钱正英等“人与河流和谐发展”一文的介绍。国内外对开发程度分类。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完全或基本保持自然状态的河流系统: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基本上未建具有控制能力的水工程.开发利用程度小于10%,这在我省已基本没有了;
第二类:人工化与自然复合的河流系统:人类活动有一定影响.流域中建有一定有控制能力的水工程,开发利用程度一般在4o%以下。这在我省也已很少;
第三类:人工化河流系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工程控制程度较高。天然河流已改建为不同类型的人工河流系统,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开发利用程度在40%以上。甚至高达70%以上,这涵盖了我省的绝大多数河流:
根据本次评价统计结果.我省主要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都在40%以上。有的河流如汀江甚至高达88.2%;在梅溪干流的78.6公里河段中建了2O个电站:古田溪的达才溪在约5公里的河段中建了5个电站。其密度之密是少见的。由于河流的梯级开发活动.其自然功能正在或已经退化.如果要求对我省河流基本恢复其原有状态与原有的自然功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从工程设计、统一管理等方面,对各电站的开发、利用和改造作分类指导,并提出改造和管理的要求。这是这次规划环评的成果。
对电站水库的筛选基本原则有以下几条:低水头(5米以下)的电站;装机容量低(小于5ooKW)的电站,超过设计时限的电站水库;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的电站水库;对饮用水造成影响的电站水库:涉及自然保护区的电站水库。对不合格的电站采用行政措施加以解决。
1.2生态环境用水得不到保证。梯级开发引起的大量的脱水段或减水段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汀江脱水段占开发河段的22.72.2%、回水河段占开发河段的69.o4%。
如由于大螟的阻隔,大螟下游会出现脱水段(或减水段),如古田溪的造成脱水段居民的用水(灌溉等)的困难;在人海河段还会产生海水入侵的问题。由于梯级开发造成了水动力的变化,降低了水体的纳污能力,河流的环境容量降低。如上世纪90年代的三明市的氮污染事件,下游的工厂排污的情况是正常的,但由于上游水库的下泄流量减少.使下游河段污染物积累,造成氨的浓度升高,引起大面积的死鱼。为了维护河道生态用水,必须保持河流的最小下泄流量。但大多数电站目前没有保证河流的最小下泄流量,甚至连保证最小下泄流量设施都没有。
因此,流域规划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及景观需水要求,统筹确定合理的生态流量.落实相关工程和管理措施,优化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实行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调度和运行模式,避免电站运行造成下游河段脱水段(或减水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水环境和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
1-3对饮用水源的影响日显严重。流域的梯级开发必然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库,河流由于它的流动特点水生生态系统主要以动水生物为主,梯级开发后水生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水中生物变成以静水生物为主,因此,在许多水库中藻类和水浮莲等会得到大量繁殖,有的还会有藻毒素产生,既对饮用水造成威胁,又大大影响景观,富营养化对饮用水源的水质和水处理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永安的饮用水源由于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饮用水源处理困难而欲搬迁,三明市的饮用水源也从沙溪河搬迁到支流东芽溪,目前三明市的集中饮用水源地都不在主干流上。
1,4翅游鱼类的翅游通道基本隔断。由于大垠的阻隔,翅游鱼类、水生生物的通道被隔断,因此鱼类的种群发生了变化。如建溪的胭脂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尤溪的鼋等翅游鱼类水生生物的通道,对翅游鱼类有重要作用的河流,但原在大垠的建设中没有建设过鱼设施、甚至没有考虑过过鱼设施的建设。因此,对翅游鱼类的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由于水库的建成,水产养殖业虽然得到发展,由此形成的养殖污染是不可忽视的。水产养殖一方面要求有优良的水质,另一方面又会排出很多污染物而污染河道。产生富营养化,成为一对矛盾。
1,5航运规划基本没有实施。梯级开发就其本意来讲是可以提高航运的等级.如沙溪梯级开发时原设计是提高沙溪口到永安的航道吨级。但实际全省除了水口电站有船闸的设施外其它电站都没有过船的设施,非但没有增加至航道吨级,反而连航运都中断了。
1.6存在低温水对灌溉的潜在影响。对有灌溉作用的河段,一要注意其脱水段(减水段)的水量能否满足下游灌溉的要求,二要注意水库的低温水会不会对农作物灌溉造成影响。但我省的垠高较低。低温水的影响还不明显。
1,7虽然个别的水库侵占的土地不大。但从全省看被侵占耕田林田还是很大的水库的库容侵占了大量土地、林地和湿地。有的侵占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区域,使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发生变化,形成对生物物种的威胁。耕田的丧失对农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粮食减产。
1.8对淹没区移民产生较大的影响
水库的淹没,引起一部分居民的搬迁。而居民的迁移处理得不好的话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移民的安置地又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1.9防洪排涝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对水利工程来讲,在设计中都有防洪排涝的的功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在防洪地选线时把湿地围在里面作为房地产的开发地,减少了蓄滞洪区,只注意工程防洪,不注意生态防洪。其次是注意防洪对排涝设施没有跟上,第三是业主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不按水利部门的要求调度。
2水电梯级开发过度的原因
水电梯级过度开发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造成的。
2.1与部分领导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关,以发展经济为唯一的目标,明知会发生环境问题,但为了有政绩,盲目发展水电站。
2,2水电站的开发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是收益是稳定且少风险。因此,在开发者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管开发活动是否合理.都很愿意开发。一些政府部门的人员人股更是推波助澜,利用行政的力量,通过环评和立项建设。
2-3开发者为了经济利益,减少投资,不建或少建对一些应有的环保设施.在运行时也不按环评时候提出的要求,如最小下泄流量来进行操作。
2.4造成盲目发展水电站与部分领导和群众的错误观点有关,认为发电站没有排出污染物,所以没有环境问题,或认为对环境是都是有利的。因此,发展得越多越好。不明白水电站的建设存在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加剧了某些环境问题的不利一面。
3对策建议
3,1对于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最小下泄流量.要采用立法手段来加以保证,并设立最小下泄流量的监控装置。单靠大部分的业主的自觉性是不殉的。
3.2应重视本次全省性规划环评的成果。并加以落实;继续开展下一层(小于500平方公里)流域的规划环评,因为更多的小电站是在小于500平方公里流域中开发的。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大。
3.3要解决能减小水库电站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方案。例如,目前大部分电站没有最小下泄流量的设施,应用什么工程措施加以解决:产生的富营养化问题应如何减轻等。
篇7
关键词:环境变化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Abstract: Chinese city of speed and its global impact has been or will soon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event of twenty-first Century, in the near future ten years, China's city level will reach 65% from the current 37%. ... but in small town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has led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 environment pollu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F299.22]
小城镇建设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小城镇的发展迅速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由此产生的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使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压力,为此,环保部门应积极探讨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一、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变化
就实质而言,小城镇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发生不断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从系统论来看,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会割裂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既存的联系。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农业生态问题可以理解为“流”的问题,即农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人口流高度密集。如果系统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地流入系统,而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向外界输出过少,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滞留或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如果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向系统外,而系统外的物质流、能量流向系统内输入过少,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能量补偿,将产生严重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问题。农村小城镇建设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更多的是缘于前者,即“流”的过分集中。一般来讲,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由于城镇建设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物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必然会形成生态问题。
(二)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形成,农村小城镇既是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又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乡村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略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随意排放,致使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农田污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小城镇建设导致的环境污染及其危害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导致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小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一)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农田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的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二)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铅制品等产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直接危害群众健康。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三)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人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自1979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亿多亩,如农村砖瓦业就是占耕地的大户。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1、加强小城镇规划注重环景保护。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要素集聚的过程,随着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必然带来污染的集中排放。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把环保规划纳入城镇建设整体规划。要注意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尽量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生态环境的特点,环境规划要有具体的工程项目支撑。树立规划的权威性,规划经审定批准后就必须严格实施,不能轻易变更,并且要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规划的分步实施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2、要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元化筹资方式,积极拓宽筹措社会发展资金的渠道,建立广泛长效的投资机制——政府举债、民间投资、轻负担、长时效的投资机制,并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市场化运作。以此解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问题。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将以劳动密集型及低加工度、低附加值为主的产品和产业结构逐步升级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产业结构;引导股份合作经济逐步向规范的股份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以提高企业结构层次和产业发展层次。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境保护工作解决对策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大兴土木,在这同时必须要注意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一旦对环境保护工作缺乏科学的规划以及事先的防范,很容易就会造成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加剧,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快采取措施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水平。[1]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足够的环保资金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中的环境保护一直都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对于农村的环保工作普遍都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因而也就造成农村的环保工作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农村中的很多环保项目都无法得到真正的开发,相应的环保宣传教育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并且一系列的环保设施都只停留在形式上,这些都导致农村的环保工作进展缓慢。
1.2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制
就目前来说,我国针对环境保护所制定出来的法律法规数量很多,但是其中针对农村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却明显的不足,对于农村特定环保问题的立法更是少之又少。[2]由于我国在农村环保上存在着较大的立法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农村环保问题的忽视,而立法不足必定会导致执法不力,这给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1.3缺乏有力的环保技术
环保技术的应用对于环保工作的开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农村环保问题在目前还缺乏有力的环保技术的支持,且环保技术在农村环保问题上的应用也十分有限:首先,农村已有的环保技术大都具有落后、粗糙、不成熟的特点,并且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也受到了很多的阻碍;其次,针对农村某个特定领域的专门环保技术基本上是空白的状态,比如水资源保护领域,这导致农村地区的环保水平十分低下,环保工作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成果。[3]
1.4农村的环保意识及其薄弱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人们的环保意识对于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环保意识的欠缺,使得农村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中总会有意无意的做出一些危害环境的事情,比如乱倒垃圾、砍伐树木等等,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对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必须要加快提高农村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开展。
2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
2.1加大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资金是保证农村环保工作得到真正实行的重要基础,只有足够资金的支持,才能够为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我国财政部在2008年的时候就针对农村环保问题设立了专项资金,要以中央农村环保转型资金为示范,加大政府、企业、社会与个人对农村环保工作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为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4]
2.2完善农村环保工作的相关法律
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将农村环保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并针对具体的农村环保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政策,比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等,制定这些法律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根据地域特点来进行,逐渐建立起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与运行机制,为农村环保工作奠定稳定的法律保障。
2.3大力普及新型环保技术
环保技术的应用是使农村环保工作质量得到保证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工作,就必须不断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出科学技术的支持作用,除了推广农村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实用性环保技术之外,还要大力发展沼气使用技术、太阳能技术、生态耕作技术等等,不断落实这些技术,推动农村环保工作的进步。
2.4加快提高农村人们的环保意识
首先必须要提高相关执法者与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其次要通过各种教育与宣传方式,加强农村人们的环保意识,帮助农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农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村的环保工作中来,并将环保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此外,环保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必须要长期的进行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要树立起终身环保的观念,不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做贡献。
3结语
综上可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才能够更好的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资金、法律、技术与环保意识的加强,不断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保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于春山,李传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1(11):11~17.
[2]温武瑞,王新,谢永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其对策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2010(03):17~21,26.
[3]仲菊,王本平.农村环保创新工作与和谐新农村建设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349~351.
篇9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shenyang area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main problems of shenyang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aised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从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五项指标进行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级别划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
1 沈阳地区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1.1气候干热化及土地荒漠化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并日趋加剧已是公认的事实。东北地区是我国气候变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沈阳市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边缘,气候的暖干化趋势在科尔沁沙地及周边地区更为明显,表现为气温上升,降水在波动中减少。趋于干热的气候变化已对沈阳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沈阳市西北部的康平、法库以及新民等地区,特别是科尔沁沙地南缘,是沈阳风沙危害和土地沙化的重灾区,沙化土地仍在逐年扩大。沈阳市1994年沙化土地面积24万公顷,到2004年34.3万公顷,每年沙化土地增加量约为1万公顷。如康平县局部地区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厚度不足10厘米,甚至有的岩石,沙漠化发展趋势明显。
据遥感调查资料,“十五”期间沈阳市水土流失面积19.452万公倾,占沈阳市国土面积的15.0%。水土流失程度以轻度侵蚀为主,侵蚀面积为15.830万公顷,占侵蚀总面积的81.4%;中度侵蚀面积2.920万公顷,占侵蚀总面积的15.0%;强度以上级侵蚀面积0.702万公顷,占侵蚀总面积的3.6%。水土流失类型以风蚀为主,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7.0%,水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3.0%。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以及辽河、柳河、绕阳河、浑河等主要河流两岸。
1.2水资源减少且地表水污染严重
多年来,沈阳地区水资源呈减少趋势,主要河流供水量减少,河流断流时间延长。2010年,沈阳地表水资源量为23.7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8.86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11.2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41立方米,约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不足辽宁省人均占有量的50%。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远大于天然补给量,采补不平衡,造成区域性地下水位明显下降,2010年枯水期,全市地下水漏斗区总面积213.69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大19.07平方公里。
2009年,流经沈阳地区15条地表河流中,只有王河、柳河、长河、拉马河达到国家地表水IV水质标准。其余辽河沈阳段、浑河沈阳段等11条河流均为劣V类水质。受被严重污染的地表水补给、点源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沈阳市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1.3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植被和土层遭到破坏。草地退化,载蓄能力降低。森林质量下降,一些人工林出现现象。植被退化加剧了土壤侵蚀速度和侵蚀强度,耕地和草地的土壤侵蚀面积最大。
沈阳市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由于长期开发已经遭到破坏,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基本不复存在。另外,现有的陆域自然保护区和湖泊湿地基本处于隔离状态,物种间缺乏生态廊道的连接进行物种交流,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1.4生态单元连通性差,绿化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沈阳市现有绿地之间缺少关联,植被结构单一,单块植被面积小,未能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目前沈阳市范围内共有7539个斑块,斑块密度达到了0.59。其中近自然与自然景观类型草地、林地面积较小。草地仅在康平、法库分布,并且不断减少。林地斑块之间平均距离较大,分布分散,连通性较差;天然林面积只占森林总面积的6.8%,人工林树种单一,林龄单一,生态功能低下。
1.5 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地力下降
沈阳市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小,耕地供需矛盾突出。以农家肥为主的有机肥料的投入逐年减少,导致近年来沈阳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每年以0.06%和0.07%的速率减少。化肥施用比例不均衡。同时耕作物的种植周期扩大、耗地连作频率加大,加剧了耕地肥力的下降。
目前沈阳市化肥(折纯)施用总量较稳定,基本保持在12.7~12.8万吨/年。与全国其它城市相比化肥用量较少,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县对化肥施用量的要求。但是化肥施用结构不尽合理,沈阳市氮磷钾化肥使用综合比例1:0.25:0.22,与全国平均比例1:0.31:0.13相比化肥施用结构仍然不合理。
2 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沈阳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1对农牧业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沈阳地区在地势上西北高,东南低。在强劲的西北风作用下,科尔沁沙地的扩张很容易突破康平。荒漠化发展进一步恶化了沈阳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草地和森林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农牧业的生产直接受到影响。
此外,沈阳地区历年初春都会出现“黄雨”“黄雪”沙尘天气,这与沈阳地区荒漠化有着密切关系。沙尘天气的出现不仅使环境空气污染加重,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强烈的风沙还会使交通运输、通讯线路、公共设施及建筑物受到威胁和破坏。
2.2水资源匮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水资源匮乏进一步恶化沈阳地区的生态环境,河道干涸,河床,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沙源,促使土地沙漠化扩大。
沈阳地区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没有充足的水源农业生产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们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水资源的缺乏还将威胁到水质,由于工农业生产排放的大量污染物的不到水的稀释,水质将会明显的下降,加重水体的污染,造成污染性缺水。
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沈阳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强化规划调控,协调建设管理,保障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要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注重保护资源环境,合理布局城市和区域内重要的环境基础设施。近期建设规划要重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安排必要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切实保障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项目的建设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发展、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2建立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提高人工固沙技术水平
建立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是防护林,然后是副林带,之后是草地,改善土地退化态势。同时加强改造天然牧场,发展人工种草,以草定畜,科学轮放,防止风蚀面积扩大。提高人工固沙的技术,在土地退化不严重的区域构建第二道生态防线,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
3.3 以循环经济的观念指导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大力减少城市污染
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标,推进城市节约用水。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加快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与再生利用设施,要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改、扩建污水收集系统,积极发展污水再生利用及污泥综合利用技术,全面实行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确立“环境消费”的意识,从源头上进行减量,减少污染排放,切实提高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
3.4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律目前还是空白。因此,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今后应加快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立法步伐,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仲夏.试论沈阳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2001
[2] 毕彤等.沈阳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环境保护. 2001
[3] 陈卫.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2007
篇10
一、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见生态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指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状况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因此对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描述主要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障碍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在:①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据我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②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③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加剧了洪涝灾害,恶化了生态环境,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达100万亩,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达10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50%。
土地荒漠化现象是一种土地的退化现象,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植被的消失,进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原本非沙漠地区出现了风沙活动现象。土地荒漠化的结果导致土地的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目前,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是全国耕地面积的两倍多。对草地的人为开垦、过量放牧使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全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新增沙化土地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沦为沙化土地),新增草地“三化”面积200万公顷,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1700亿元,接近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5%。
(二)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草原退化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1994-1998年),全国森林面积为15894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人均占有率世界排名100位之后,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年均出现森林赤字5400多万立方米,乱砍滥伐等原因每年毁林达151万公顷。1998年以来这种毁林势头虽然得以控制,但森林资源赤字欠账太多,森林资源严重破坏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全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都与森林赤字有关。预计到21世纪初,森林覆盖率将下降到8.5%,而草场总面积将减少20%,单位面积产草量将下降30%,草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三)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名第100位之后,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而全国80%的河流和45%的地下水资源被污染而影响使用。1995年参加全球统测的10个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了5个,1998年上升到8个,而据美国世界资源所1999年的公布结果,当年在世界1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9个。我国北方城市每平方公里每月的降尘量50多吨,有的地方高达100多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受酸雨污染的农田面积约4000万亩,到了90年代仅南方7省就造成农田减少1.5亿亩,而酸雨给两广川贵4省区带来的年经济损失达160亿元,2000年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四)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林、人争地和林、粮争地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围海造田、围湖造房的现象长期存在。森林、草地的减少,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涵养水源的功能大大削弱,一旦大雨来临,裸地很难吸纳水量,大量流水直下江河,造成江河水位暴涨;其次森林、草地可以覆被土地,保护土壤不被雨水冲刷,而在森林大量减少之后,水土沿江河流下,在水势趋缓之处淤积,垫高河床,缩小湖面。湖泊的消失,不仅使淡水生物的活动空间减少,而且使湖泊的调蓄能力大幅度减弱,增加了洪水灾患发生的频率。
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农民在利益的驱动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般来说,人们直接依赖自然资源获取必须的水,食物和收入。由于我国农业的不发达导致农业的收入很低,这种低收益诱导农民以破坏生态资源来获取更多的收益。越是贫穷的地区其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越高,他们通过使用免费的公共财产或开放的资源来获取利益,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制度根源与生态环境
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率,而不同的经济效率主要通过资源的配置来实现。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是环境和自然资源配置的两大手段,但有很多原因使手段失灵。理想的市场机制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但它建立在很多假设的基础上,在现实社会中这些假设不能完全满足,就会造成市场失灵,使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市场失灵的存在使人们向政府寻求方法,由于信息不足,政策时滞,公共决策的局限性而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败,可见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都存在着一定的盲区,我们应谋求两者的结合。
四、对策
(一)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
人的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的行为又直接受其思想的影响,因此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责任感,牢固树立资源节约,持续利用的战略思想,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改进资源的使用占有关系,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明确资源的产权关系,有利于明确责任,同时产权一旦明晰,有利人们保护生态资源,防止过度开采和利用,易于树立谁使用谁建设的观念,既能作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又能使资源得到保护。
(三)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
为了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应积极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以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科学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组合的特点以及其相互作用变化的规律,选择最优要素组合,以发挥资源的优化组合功能。要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实际要求,建立各具特色的持续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值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有限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使可再生效益获得更多的增值。
(四)全面发展,走生态农业之路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采用农业生态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良性循环的高效集约农业。生态农业主张提高太阳等自然能源的利用率与转化率,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在当前对资源破坏严重、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地区,要确实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草、水,进行资源重组,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五)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构建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 上一篇:社区经济前景
- 下一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