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经济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经济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经济前景

篇1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

二、居住区的含义与规模

(1)居住区的含义。居住区是居民生活在城市中以群集聚居,形成规模不等的居住地段。(2)居住区的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白德懋在《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又称居住组团)。一是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二是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三是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明确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的性质和规模是为了在规划设计中有共同的语言,便于配备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但我国地域辽阔,城市大小不一,人民生活需求水平不同,而且居住区规划的理论还在继续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多种多样的居住形态,因而不要简单化、模式化,不强求划一。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篇2

【关键词】小区环境设计;小区户外活动特点;园林建筑作用

一、与小区园林环境有关的各种人群的心理分析

小区园林使用的人群范围很广,从花甲之年的老人到刚出世的婴儿,活动也较复杂,因而在设计时应仔细分析各种人群的心理和活动的特点,力争创造美观,实用,宜人的园林环境,提升居民的户外生活质量。同时在楼盘的开发阶段,还担负了促销的作用,因而还要迎合开发商个人的喜好,兼顾风水要求。下面是各种人群的户外活动的特点分析。

1.匆忙的上班族

他们的户外活动时间较少,很少专门在小区停留,主要的活动局限于匆忙的上下班路径。因为匆忙,路径应该便捷而轻松,以降低工作的压力。因而两点之间保证基本上直线到达的同时,应避免枯燥的直线形式,路径线条应柔和,植物配置应尽量保证一定的绿量,点缀多些开花灌木和香味植物;而路径的铺装多使用天然材质,如锈石,洗米石,文化石等,色彩要柔和自然,式样应自然休闲。

瑞枫花园的香味园就处于一个三栋楼半围和的空间,三面都有楼梯口,显然就是一个交通要道。我设计时本着因势就形的原则,干脆就把花园设计成为一个以三条充满花香小路为主题的香味园,甚至将主要通道设计为“花之廊道”,一个充满花儿色彩,姿态,和香味的通道,即使是匆忙的上下班的人,也可以充分感受自然的气息。

2.家庭主妇

这里的主妇,主要指那些较多时间去买菜,做饭的妈妈婆婆等。他们要为家人的三餐而外出采购,有时还要带上小孩,因而回到小区已经非常疲倦了,他们需要便捷的休息设施。同时他们的时间会稍有松动,在休息的同时,还会有些相互间交流的需求。因而,我会为他们在必经之路设计一些方便就座,聊天的小平台,凉亭等。比如在路边凹入2-3米,设计半围和的曲线坐凳,即使拿着很多东西也可以马上坐下休息。

我在瑞枫花园的香味园,就在路边设计了凹入的平台,甚至直接在花之廊后面主路扩大为平台,而玫瑰园和竹园的主景点就是直接将必经路段设计为小广场,四周坐k环绕,在这里通道变成了交流和休息的场所,单调的外出活动变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沟通。

3.已退休的老人和学龄前的儿童

他们才是在小区停留最久,户外活动最多的人。通常老人会带上孩子一起在户外散步,游戏,聊天,而且学龄前的孩子时时都需要大人的看护,所以很多适于他们使用的设施都要以“孩子,家长”为中心来进行设计,要既有孩子游戏的设施,也要有供大人休息聊天的设施,而且相互之间还要保持视线通透,可以相互观望。另外因为使用者行动都不是很便捷,因而要考虑易达和安全。色彩上也应柔和,轻快,尺度不宜太大。

4.学生

他们是个独特的群体,精力充沛,户外活动己经不用家长陪同,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破坏力”。球场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若有较开阔的草坪,就很可能变成他们踢足球的地方了。对他们的活动,要引导和防备兼具,既要防止他们过多干扰年龄小的孩子活动,也应适当引导较小的孩子观察他们的活动,以便孩子们相互间的交流,模仿,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而,若条件许可,会尽量使二者的户外活动区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达到隔而不断的效果。

二、园建的运用

园建往往是小区的点睹之笔,设计适宜的园林建筑往往会成为花园的焦点。如果细心对人流进行分析,安排得当,更会形成社区居民休息,聚集,交流的场所,可以大大提升小区居民的户外生活质量,对常用的园建设计心得总结如下:

1、亭

通常,我会将亭作为一个半开放的空间来进行设计。因为普通的亭不能容纳太多的人, ―般是1到4人或静坐休息,或聊天,或下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他的功用也会有细微的区分,现分析如下

A. 把它作为一个完全静态的设施来处理。

亭在中国园林的意义里有“停”的意义,意思是一个坐下来赏景,看月,听雨、与自然静静交流的地方,他通常会被使用者冠以诗情画意的内涵。基于此种功能,我常将亭作为一个较内向的空间来处理。将其置于高处或水边,在周围设计杜鹃山坡,灿烂的花灌木,或是清朗开阔的水面,有时是潺潺的小溪绕亭而过。同时还可以配置带香味的植物,增添静坐赏景的情趣。这种含义下的亭,入口应半遮半掩,它的到达应有蜿蜒的小径,有意外,有惊喜。不能一起步就一览无遗,表达宜含蓄而不宜直白。

B. 把它作为一个交流的场所。

亭是中国人很喜欢的户外设施,它本身造型很美,四周通透, 植物的色香姿态可以与人完全亲近。同时它又能遮阳挡雨,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又很舒适。三五朋友小坐亭中,下棋闲谈,为多数人向往的户外活动。这种情况下,亭就应该易于到达,但又不至于太过嘈杂,它的位置应该“闹中取静”,因而它只适于在园路一边,,通常应适当上1-2级,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受到过多的干扰。

而西式的亭常常作为某条轴线的端景,是整条轴线的。我在瑞枫花园的玫瑰园中,以拱形花架(未实施)为起点,在中轴线上布置了玫瑰花步道,休息小广场,小喷水池(后来施工时考虑清洁的原因改为玫瑰花坛),和特色花盆,最后以一个西式圆亭为端景,为了烘托圆亭,我还特意将圆亭的标高升高了三级。这样作为端景的亭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2、花架,廊,景墙

花架,廊,景墙,因其的线性特性在园林空间中起着独特的作用。相对于亭的围合性,花架景墙对空间的分隔更为灵活,适用性也更广泛。我在实践中初步总结如下几点;

A. 空间的分隔和渗透

花架景墙在空间的分隔方面适用性非常广泛,既可以用于大型的中心广场、也适于中小型花园,如瑞枫月园中的月影墙和花架,它将花园和停车场分隔开来,同时利用景窗达到景物的相互渗透,于月影墙和花架宽仅1.8米的狭道形空间中毫无压逼之感,却另有种月影清辉,花影摇曳的景致,完全得益于景窗造成的空间渗透了。

B. 通道的作用

花架,景墙在分隔空间的同时,有时还有通道的作用,它可以强调、连接两个空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瑞枫香味园中的花之廊道,是个变相的景墙,它强调了全园主题,还界定了香味园的开始。同时,它还是个真正的通道,一个充满了花的美丽和香味的通道,它让匆匆而过的通道变成使人停留的地方,增加了景深,丰富了花园的内容。

3、水景

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景观元素,它宜虚宜实,动静皆宜。即可以营造月影清溪的景致,也能创造飞流瀑布的气势。现将它的主要运用归纳如下。

A. 以虚村实,扩大空间。

小区的园林用地较小,且处于实用的考虑,会在较近的距离设置较多的园建。多数时候,像亭这类的园建是不太够2-3倍视距的。这时除了运用植物的分隔之外,最有效的莫过于用水了。我在水园的石亭设计时,因为入口到石亭不够5米,且石亭顶显得较笨拙,除了将柱脚加大为梯形以取得平衡外,利用一个小小的戏水池,从而以虚衬实,消除了石亭给人的大体量感。

B. 创造动感,增强气势

篇3

关键词:小区;景观;照明

引 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生活小区的灯光也由单纯照明演变为景观照明系统工程,人们不仅仅追求灯光的亮度能提供夜间基本照明,更重要的追求视觉和身心感受.改善建筑物的功能效益和环境质量,并能增加环境空间美感、节约电能,同时还能抑制眩光的产生、避免光污染等,使景观照明与其它因素来共同营造优雅而自然的环境,创造和谐的环境空间气氛和意境,在该种情况下景观灯光设计也逐步成为一门系统科学而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1、景观照明的分类

重点照明:该类照明是指在公共活动场所适当位置而设置的能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特色灯具,用该类灯具来突出建筑小品、庭院或道路的出人口等细节性的东西或是某建筑需要突出的部分;

工作照明:其为小区室外照明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由需每日开启的门卫工作等等常用设置和仅在举办活动等特殊情况开启的必备设置,设计中对于常用设置的工作照明应避免其对其他照明效果破坏的影响;

环境照明:其是为小区内人们生活提供光线,能够看清周围环境的照明设备,该种照明应该为柔和的并且弥漫在空间的,而不能专门对某些工作场所和某个地方设置的照明。

2、照明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作为城市整体照明部分的景观照明项目其既要体现所处的局部区域的特色又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每个小区或节点的照明既应体现出各自的特点还应与区域景观风格及形式协调。因此在景观照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从不同的空间尺度模式来确定其定位与风格,既能保证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统一又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2 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小区景观照明设计不仅要考虑灯光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观赏的效果同时其不能破坏景观白天的效果以及其安装可靠性、维护的便捷性和运行的安全性等,即应充分实现技术与艺术相统一,避免因照明灯具安装而影响了原有的建筑美感或由于照明灯具安装角度和位置不合理而增加施工及维护难度,甚至对行人造成安全威胁等。

2.3 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小区景观照明设计中应最大程度的采用符合绿色照明条件的技术、材料和产品,尽量采用节能性好、稳定性好的新光源,既能从源头上实现节约能源又可采取一定措施提高照明效率,同时在管线布置敷设以及灯具安装方面应考虑人的安全及防火、防盗性能;在开关控制上应尽量采用定时自动控制并通过性价比来决定灯具类型等以保证其经济性等。

3、主要景观照明设计

3.1 中心景观广场照明

由于中心景观是小区内人员活动中心因此其也是照明设计的重点,设计中首先应保证其照度以保证夜间该部位的照度高于周围建筑物;在光色上应充分考虑到休闲游乐性也可充分采用彩色灯进行美化;在灯具选择上应做到美观大方、造型生动并应尽量避免眩光,以及产生光污染;由于该部位为人员集中区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灯具及管线的安全性。

3.2 主干道路灯设计

小区主干道照明灯具多采用高杆灯或庭院灯,设计中应注意其高度应根据路灯的布置方式、路面宽度、灯具配光及光源功率等因素确定,灯具间距应与其安装高度相统一,高杆灯间距一般在30m左右,庭院灯间距一般在15-25m左右,设计过程中应结合景点及路径布置以保证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并应尽量采用节能灯,灯具选型应结合整个小区内的建筑时代气息,达到选配协调、美观、舒适的效果,既能从空间与平面上勾勒和美化小区景观也能够让夜间行人有良好的安全感。

3.3 喷泉及水景照明

目前部分高档小区在内部设置了大片水景及喷泉来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水景一般有喷泉、跌水等静止和流动型两种,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静止水面和池塘采用浸在水下的投光灯具照明,流动式瀑布照明灯具则可装在水流下落处的底部,踏步式水幕则可在每个踏步前设置管状灯具,通过灯光颜色来改变使局部景观更加生动活泼等。

3.4 草坪及雕塑照明

小区内草坪灯的主要作用是起点缀景观环境的作用,其特点是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单灯功率小等,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根据时间段、季节的不同对其采取分项、分组控制,实行有主次功能的分组分别开关等;小区内雕塑、凉亭等小品可采用局部投光灯的照明方式,并应充分了解景观设计师的总体构思,对景点确定其主次,以便于对整体思想、内容以及照度水平、照明方式、光源及灯具、照明设备等进行确定。

4、供电、控制、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1)室外单相220V支路线路长度不宜超过100m,220/380V三相四线制线路长度不宜超过300m,并应进行保护灵敏度的校验和电压降的校验。2)安装于建筑内的景观照明系统应与该建筑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一致。安装于室外的景观照明中距建筑外墙20m以内的设施,应与室内系统的接地形式一致,距建筑物外墙大于20m宜采用TT接地形式。3)室外分支线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4)水池照明应采用交流电压不应大于12v供电,并做辅助等电位联结。5)在灯具安装位置方面,尽可能的做到“见光不见灯”效果。

篇4

关键词:现代住宅区景观设计 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居民结构日益呈现多元化。使得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设计的核心越来越趋向于引导“家园”形象的形成。首先要营造亲切平和的空间感受,规划合适的规模以利于配套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并且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环境意象,便于增加居民对小区的归属感,因此住宅区的规划与建设要着重研究并确定合理的建筑空间尺度。其次,在住宅区环境设计中,且让人工的痕迹少一点,自然的成分多一些,努力塑造出简洁温馨的视觉形象。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的优势。让自然的本原的东西得以充分利用.把自然更好地融人到景观设计当中,让人们不出家门就能轻松地接触自然,享受自然。同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造住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

一、住宅区设计原则

住宅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的宗旨是不断满足人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休息游览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健康的、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的原则、人性化的原则和当地文化与特色的原则。

1、居住环境生态设计原则

(1)住宅区环境建设应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尽可能将它们组织到住宅区的生态环境中去。新增的植物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多样化植物种类,避免植物种类间的直接竞争,使之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种群稳定的复合群落结构。建造具有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改善住宅区的生态环境。

(2)住宅区环境设计应尽量结合现有的溪流、湖泊、池塘等水文特征,减少对原有自然排水的扰动。努力达到节约用水、控制径流、补充地下水、促进水循环并创造良好小气候环境的目的。

2、居住环境人性化原则

(1)环境设计最终是为人服务的,设计必须符合人的需求。住宅区居民使用绿地的行为可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锻炼休闲与交往活动;群体与个体活动;安静与喧闹活动;儿童、青少年、中年与老人活动,这几类活动常常交叉进行.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活动类型.使居民各得其乐,让人性得以充分发挥。

(2)根据居住区的功能分区和居民生活上的需求,进行绿化规划布局时,必须根据小区总体特色及分区功能,搞清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根据使用区之间性质差异处理动和静、内部与外部等逻辑关系,从而保证整体的秩序性而又不破坏其各自的完整性。重视居民的需要、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居民的行为出发,通过居民的使用来实现居住区的社会价值。

3、当地文化与特色

设计应符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体现当地的价值观。了解当地的生活,才能有符合当地生活的公共空间设计。住宅区景观设计应遵循“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理念、将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有机结合,为人们创造诗意的场所和个性的空间。

二、 景观设计

景观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住宅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但要求美观大方,更需要实用。居住区的一草一物都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到每处景观的实用性。

1、硬质景观设计

开阔的广场、华丽的铺装,白色的景观柱,木制花架、亭子。应有尽有。但广场位置不合理,距离住宅太远,导致广场的使用仅限周围一些居民,再者,偌大一个广场没一棵树,而到夏季是人们户外活动最多的季节,导致使用率大大降低。要是在广场周边或者一定的范围加上带座椅的种植池,池内栽植落叶大树,夏季枝繁叶茂可供乘凉.冬季秋叶落尽可晒太阳;亭子的位置也应选择比较安静、围合的空间;还有,建议留出单独的“晒被场”。另外,景观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宅间距离,规划成组团布局,在每一个组团里都设置出足够的空间和小品.使每个区域都拥有自己的景观中心和活动中心,更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既满足需要,又形成了每个组团的特色景观标志,具识别性能。

2、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植物的选择注意植物的生态习性(抗污染性,吸粉尘,生长速度,耐荫性),形态特征(乔木,灌木,树冠大小,树形,叶色);植物的种类选择尽量突出植物特性,体现植物一年四季的自然生长规律。在植物的配置上,除注意植物的乔灌草高低错落搭配之外,还要注意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严格遵循设计规范。距离建筑窗户处尽量避免栽植大乔木,特别是速生树种和常绿乔木。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即使在遵循标准设计距离5m条件下,也由于过于生长快速而影响到住宅的安全;常绿的植物则使窗户被挡,夏不通风,冬不透光,严重影响了居住。在窗户处尽量不要种植大灌木,严重遮挡了一楼住户的采光、透风。

小区园林绿化大多存在以草坪为主、树木较少的问题,这是因为开发商为了一次性节约投资。然而草坪的后期养护费要远远高于其他植物,而且其释氧固碳能力大大低于其他植物。大片的草坪对于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存在后期养护投入很少,以至使小区的绿化质量比较差。在这方面建议可以通过执法部门强制实施,这样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得到维护。在此,建议小区的绿化植物不需要名贵的植物,可以选取一些乡土树种,对于开发商来说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达到了绿化效果。

三、 住宅区中的安全设计

1、道路

现在小区的道路设计已经实现了车流和人流的分离,改变了以往人车共道的情况,一来人行安全,二来汽车尾气不影响休闲场所的环境质量。有些小区把停车场设在地下,进行地面绿化,这既可增加绿化率,又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值得提倡。

2、铺装

广场铺地在住宅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平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等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以下几种: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在装饰混凝土广场中砌人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

华丽光滑的大理石、瓷砖、磨光花岗岩等铺装材料,美观又大方,但在设计时如果设计使用不当,会造成安全威胁。这些材料大多用于装饰地面,采用拼花的形式,若两块40cm×40cm的光滑材质拼在一起,一般的人一步跨不过去,正好落在80cm范围之内,雨雪天或表面稍微有点水,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台阶采用的材质禁止表面光滑,且与其衔接的铺装颜色越容易区别越好,这样不至于行走时因为忽略而造成事故。

3、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内要树种树型丰富,色彩明快,比例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飞絮的树种。配置的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心理,色彩丰富,体态活泼,以便于儿童记忆和辨认。

对于儿童活动区,儿童接触较多的是游戏器械和砂坑。因而,游戏器械的边角面避免突兀、尖锐,地面一般设置安全地垫,避免儿童跌倒、滑落时受到伤害:砂坑需要注意边沿软质或圆滑处理。但是据调查,现今很多儿童活动区都采用水泥界石或者用仿木木撤围合,边角未做任何处理.这样对于幼儿来说是很危险的。

4、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注意无毒,无刺,花果无强烈气味和过敏,无衣物污染,特别在人体易触及的活动场地周边。

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的园绿化设计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要营造高质量的环境,使人们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在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时要不断创新,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庄巧玲,张素梅.小区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25(04):36-38.

篇5

关键词:景观设计物质元素精神元素 环境景观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ccelerat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city resident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residential areas, put forward more and more high request,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anhui hefei city urban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the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came, for you refer to.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the physical elements spirit element environment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合肥市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环境优美,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9085.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到40.2%、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在整治昔日“庐阳八景”的基础上,又新建成十大自然景点及一系列绿色公园,加上城内城外数十处街区游园相匹配,使全市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景的花红树绿的世界,尽管这样,合肥市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也十分重视。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由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构成的住宅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而且其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朝着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共享性和均好性、文化性、一步一景与季节变幻相映衬、强调环境景观的植物布局与水景点缀相结合、鲜活风情与建筑特色相匹配、赏心悦目与实用价值相依附等方面发展。本文将简要分析这些新趋势,以供大家参阅。

一、使用新型环保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 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重视色彩的表现;复合材料的使用;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另外,还必须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和特定地段的需要等因素。

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应用建筑废弃物,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这样不但能建造起伏蜿蜒的实景,也能节约成本。

二、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已从追求欧陆风情式(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发展为回归历史的趋势。现今,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开始提倡现代造园手法与古典园林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三、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和均好性

目前,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共享性和均好性,在环境景观规划时,根据城市的气候特点、居住者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要求不一等情况,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到这些优美环境,已成为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景观设计时,应追求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如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坪等绿化植物的比例;应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四、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目前,崇尚中国文化历史及地方区域特色,已成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如今,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升温和地域特色,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开始朝着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发展,而且还充分利用居住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五、强调环境景观的一步一景与季节变幻相映衬

目前,园林规划已经从简单的植物铺陈发展到现在的应景设计。这种景观特色主要体现在植物上,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无限的风光,而不断变幻的景观、季季不同的园林,能让社区保持更多的新鲜感与活力。 应景能带给居住者更多的审美情趣,每走到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过不同角度领略小区的景色,不会感觉乏味,这就是一步一景。当前楼盘景观设计运用得最多的是营造缓坡 ,让人感觉面积增大了,植物绿化面积也更多了,小区园林更有层次感。另外,在小区的绿化上,用在四季植物中配有常绿植物,不但能让一年四季的景观在园林社区里得到更好呈现,也能满足在冬天净化空气的需要,使不同的阶段都有美的表现手法,让居住者感受到季节的自然变化。

六、强调环境景观的植物布局与水景点缀相结合

目前,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已从大型水景的流行变为点缀式水景的广泛运用。据调查,有大型喷泉和景观泳池的居住区是2000年左右开发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开发商和居住者把居住区水景的多少作为判断园林好坏的标准。尽管合肥市处于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可以引用自然水来作为循环水系统,但由于大型水景的后期维护费用相当高昂,这种用大型水景的造园方式也逐渐不被采用。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提出节能节水等计划,且部分城市的水费也在逐年上涨,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开发商和景观设计师们不再把水景多少作为环境景观设计的目标,在设计上变为“以绿化为主,水景点缀为辅”,即植物布局与点缀性水景并举,则成为现代楼盘造景的新风尚。

七、强调环境景观的鲜活风情与建筑特色相匹配

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已经着重强调充满乡土味的设计特征与国内外知名机构相结合。现今,随着居住者的眼界与景观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其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开始追求品牌价值和品质感;且开发商已意识到园林景观比户型设计带给业主的感觉更直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商一方面不断创新园林设计,使现代的园林和建筑遥相呼应,所有的造景都围绕一个主题,提出了夏威夷风情、北欧森林、西班牙风情、印尼风情等概念景观,如以热带风情为主题的居住区,以棕榈类植物和水景为主;以打文化牌的园林景观,以古典雕塑为主等,使居住者直观感受到整个小区的居住氛围。另一方面花重金让国外知名设计机构为园林布局造景,成为了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发展趋势。

八、强调环境景观的赏心悦目与实用价值相依附

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已从简约式园林发展为名贵树种的大量引进。现今,逐渐被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所应用,由于名贵树种、稀缺植物不仅可更好的衬托居住区的品质,为居住区增色;还能使居住区引起轰动效应,因此其开始成为目前居住区园林发展的新趋势。目前, 很多开发商的首选便是高大的古树。 但当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不应进行盲目的堆砌,而应按照植物群落来布局。周围的建筑类型对栽种何种类型的树木有很大的决定作用,这就是应景的设计手法,如古典风格的楼盘适合种植芭蕉树,现代建筑体则适合几何形状的乔木等等。让人赏心悦目又能给居住者创造实用价值的树种才是最可贵的造景方式,过分追求稀缺品种或者洋品种并不是健康的楼盘园林发展趋势。

九、景观设计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首先,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

其次,景观设计要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建筑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趋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因此应将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展现居住区整体的持久魅力。 另外,最好要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用建筑去巧妙的围合和分隔空间。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分隔,即层次感,其是评价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处于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为其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使各层次之间有平缓的过渡。

十、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合肥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候,不仅仅体现了回归历史的发展趋势,还结合了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展现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共享性和文化性,并且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能够顺应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潮流,创造了优美的居住区环境,这样不仅直接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还能消除都市的喧嚣,松弛神经安抚情绪,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进而从整体上可提高城市环境的景观质量。相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会有更多的新趋势出现,使之创造出具有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时尚等特点的优秀景观。

【参考文献】[1]《城市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教程》赵衡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篇6

长宁竹海酒业;厂区景观设计;景观主题

一、绪论

主题是创作的灵魂,是精神和情感的载体,在景观设计中,主题得到了广泛运用。景观主题挖掘是厂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层面,这不但可以强化企业的总体理念,而且可以形成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形成厂区旅游氛围,吸引外来旅游者进入企业,这对提升企业形象和推广企业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竹海酒业酒厂地处四川宜宾长宁县,毗邻著名的旅游景区蜀南竹海,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已占地150亩,年产白酒达一万吨。依托长宁特有的气候条件以及生态地窖,秉承生态酿酒的理念,现已开发出多种系列的白酒品牌,成为四川省白酒制造业“十佳成长型企业”。

二、厂区景观主题挖掘的几个层面

(一)地域风情。不同的地域会孕育不同的生态条件、自然条件以及民俗风情。白酒生产离不开水、土壤、粮食和窖土,通过这些生态物质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酿造白酒所需的有益微生物。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地域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文化景,在生态环境和人文风俗的相互作用下,酒文化才能源远流长。将地域文化融入景观规划中,不仅可以体现独特的景观特色,而且可以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产品内涵。所谓企业产品是指企业中有目的的劳动生产物,既包括生产企业的有形产品,又包括服务行业的无形产品。产品都为人使用,因此就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情感等等因素融合在了一起,从而产生了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在人类生存历史中一直有着重要位置的生活必需品如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就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酒文化在中国更是源远流长。在景观设计中,无论是提炼产品本身外在的形态、材质、色彩、还是其内在的精神寓意等作为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都会体现出厂区强烈的主题氛围。

(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其中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简称vis)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视觉化形式。因此在景观设计中通过设计手法将企业文化进行物化体现,通过雕塑、小品等景观元素体现出来,并注重在色彩、形式上通企业vi的呼应和结合,从而可以达到在景观规划中体现企业文化的目的。

三、关于长宁竹海酒业厂区景观主题挖掘的探讨

(一)地域文化挖掘。在项目设计中,充分挖掘了长宁县以“竹”为特色的地域文化。竹海酒业本身就开发了竹海映像、珠海和谐、竹海尚品等多个与竹海有密切关系的系列酒类,在景观规划中,结合厂区区域规划,在人行交通主轴上开辟了一条竹酒文化结合的景观走廊,辅以雕塑、景墙等景观小品,图案以传达竹文化和酒文化为主。此外,在绿化种植方面,将不同竹类植物运用到了厂区之中,其中重点营造景观走廊两旁的竹类植物景观,形成一条竹子夹道,竹叶掩映的生态走廊。

(二)酒文化的挖掘。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对于酒文化的挖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白酒酿造过程展示,这里主要是通过景观设计,强化厂区生产流线,在不同的车间周围营造植物景观和点缀主题景观小品。二是提炼酒文化元素,其中摘录名句名诗、名人名景。其中和宜宾有密切关系的名人是黄庭坚,其被贬到宜宾当政期间留下了不少关于酒的佳话,如宜宾流杯池公园的曲水流觞和碑刻篆字。这些元素经过提炼后通过景墙、景墙、浮雕的形式进行体现。

(三)企业文化的挖掘。“生态酿造、自然之道”是竹海长宁酒业的企业宗旨,在酿造过程中,采用生态五谷、经数十年之久的生态老窖,在配合长宁竹海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进行白酒酿造,所以长宁竹海酒业的一个核心品质就是生态。同时本次项目设计过程中,厂方领导也要求未来的厂区要规划成为具有旅游性质的,体验型的生产厂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重点体现生态的理念,厂区中规划了大量的绿地空间,主要搭配乡土树种,并特别注重竹子的运用,此外为了取得酒的意念,景观中引入了多处水景,配合雕塑、景墙的造型,表达出“酒”的寓意。

(四)景观主题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为了形成园林型厂区的氛围,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规划出了“一轴四节点”的景观结构。一轴即景观主轴,景观主轴沿着厂区大门、景观走廊、文化广场一线展开,将整个厂区分为两大区域,一边为生产车间、一边为办公区域、食堂和员工宿舍。四节点即厂区大门入口区域、景观走廊、文化广场、位于职工宿舍区和办公楼之间的休闲庭院。对于生产车间周围,处于消防、生产、防火的需要,主要以植物景观为主。

厂区大门入口区域体现酒文化和企业形象,重点在厂区大门塑造,大门总体造型运用直线条和体块组合,体现工业性和现代感,局部立面上融入酒、竹等浮雕造型,体现酒文化和地域特色。景观走廊运用竹类植物夹道,在沿道两边设置文化景墙,重点体现酒文化和展现企业特色,同时在功能上注重人车分流,既有车行通道,也有人行漫步通道,满足人们旅游观光。文化广场是厂区主节点,广场中重要的一个艺术表现是将曲水流觞融入广场造型中,辅以水景、立体浮雕,树阵、景墙、地面拼花、花坛等,通过不同景观元素组合,体现出企业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的融合,从而成为厂区的特色区域。位于职工宿舍区和办公楼之间的休闲庭院满足职工休闲、运动、休闲的需要,景观元素主要是搭配植物景观和设置廊架、座椅等设施。

四、结论

篇7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getting to the population to city centralism fast development period. I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come into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in construction elements and design concept, put forward the main points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analysis, and expound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of landscape design. To improve the natural ecological awareness, make the person is in harmony with nature.

Keyword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7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元素及设计概念

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较强的新兴学科。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指住宅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其构成元素有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居住区的环境景观,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景观设计师的目标,就是将居住区的景观环境与住宅建筑有机融合,为居民创造经济上合理,生活和心理功能上方便舒适、安全卫生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1.1精神元素

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中的精神元素,指精神范畴的内容,是人们心理上的需求,是环境景观在人们心中的感受、在心理上产生的共鸣。精神元素带有地域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职业、地位、文化观念的居民,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要求都各不相同。精神元素的内容包括居住区景观环境的主题、立意、居住区环境的历史积淀、人文精神,这些都是通过物质元素来体现的。

1.2物质元素

居,神,这些都是通过淀、人文精神,这些都是通过物质元素来体现的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中的物质元素,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空间中的。通过对人们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刺激而感知、体味到的。其中包括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正如吴良镛教授在《广义建筑学》中指出:“人类的居住包括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其人工的构成部分。二是其自然的构成部分,两者综合起来,便构成了‘居住环境’。”

1.3自然元素

自然元素是指居住区基地内原有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包括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大树、古树、山坡地形,河湖水体,原有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在设计中,要强调对这些自然环境资源的尊重,并加以充分利用。

1.4人工元素

在保护和利用自然元素的基础上,根据居住区基地的具体条件,通过人工的手法,创造出的令人舒适又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分为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软质景观是指花草树木等自然植物所构成的植物景观。硬质景观是指居住区内除植物景观以外的环境景观元素。

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

2.1 绿化种植景观的设计

居住区绿地是人们活动、游憩的重要场所。植物在绿地景观中犹如建筑材料可作为地面、天花板、墙面等,其变化极为丰富多彩。植物又不同于建筑材料,它们富有生命,会随着季节生长、开花、结果。它们是活的建筑材料,被称为软质景观。它们与硬质景观的建筑等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形成生动的居住绿地景观。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②植物配置。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鲜明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极大丰富和美化着自然环境,并有制氧、滤尘、遮阳、挡风、灭菌、防噪声、调节温度和湿度等作用。每一种植物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其造型、色彩、落叶期和花期等各种因素,合理地搭配,使每个季节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2]。配置时应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2.2 道路景观的设计

居住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设计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内;在空间形态特征上,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设计时结合住宅楼的入口、停车位、廊道做拓扑变形,扩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同时结合绿化、铺底划分空间,作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性公共场所,即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同时道路也起到景观欣赏的路径作用。

居住区的道路系统设计时,要分级明显、构架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分流合理,考虑便于居民出入以及消防和救护等需要;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保证居民区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步行路和路侧的植物种植要形成绿荫带,且景观道路要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使人经过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

2.3 建筑小品景观的设计

小品在景观设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体量不在于大或小,而在于除要体现本身功能外,还对环境起点缀作用。根据功能,可分为五种:①建筑部位艺术化小品,如室外楼梯、走廊等;②室外工程实施艺术化小品,如出入口、挡土墙等;③公共设施小品,如垃圾箱、路灯、指示牌等;④活动设施小品,如儿童游戏器具、休息亭等。

活动设施,尤其是儿童游戏器具的场地设置要特别注意,一是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二是远离主要的交通干道、停车场和地下车库的排风口,三是地面最好铺设防滑、防撞的橡胶垫,以保障儿童安全。

雕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传统的雕塑多在绿地的中心部位或结合水池、喷泉设置,成为视觉中心。现在的雕塑无论在造型、材料、色彩,还是设置位置都比以前有较大的发展。造型既有具象的又有抽象的,既有真实的又有变形的。位置有些看似十分随意,如在休闲步道上设置一组妈妈推着婴儿、夫妻手挽手的散步等真人大小的雕塑,真实地反映生活场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类雕塑虽只起陪衬作用,但在造型上是以理性的方式塑造场景与装饰空间,在功能上烘托气氛与增加情趣。

3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绿化设计

3.1 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直到分户入口,都引入绿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要害点都能够接触到绿化,绿化环境不再只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3.2 植物配置 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在植物种类上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为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绿地应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开放空间。居住区绿地中的人工植物群落应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自然而营造的合适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少种植那些过于娇贵的植物,通过植物自然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会给后期的养护带来负担。居住区绿地应是为人服务的地方,应集中体现出城市绿地的价值,在植物种类上应达到一定的数量。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城市种类,因气候土壤的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面积10hm2左右的小区中的木本植物种类数应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的种植,还应有植物种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非凡应在植物配置上运用一定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在住宅的各个角落,应多种植一些芳香类的植物,如白兰、黄兰、含笑、桂花、散尾棕、夜来香等,营造怡人的香味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

4 结语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提高自然生态意识,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还要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求,为居民创造多种户外活动的绿色空间,便于居民的活动、休闲、交往。更要突出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使居民在居住区环境内就能感受到地方的人文精神,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上对居住区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以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外围保护带或旅游斑的外围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丹霞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丹霞地貌风景区独特的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丹霞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外围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和区域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丹霞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 模型[4](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Support 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丹霞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城市规划;水系景观区;设计建设;理论依据

城市作为人们的生活归宿和精神家园,不仅是人与自然共创的自然景观,更反映了所在地区的文化特征。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向前发展,人们在享受繁华与喧嚣的现代城市带来的物质满足的同时,对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品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能够规避环境污染、空间拥挤、精神生活匮乏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早已是城市规划建设中极其重视的问题。

水系是市内环境中的重要构成,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骨架网络,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性质布局。城市中的临水区域具备平衡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充裕的交流活动空间等功能,因而成为了城市空间中最具吸引力的理想生活地段。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存理念的不断更新,城市水系的景观建设也更加受到重视,成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措施。

一、国内城市水系景观建设现状

水是自然景观中最有灵性的构成要素,在决定城市特征方面有时要比城市建筑更为重要。我国城市水系景观区域建设的理论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发展起来。1990年钱学森率先提出了构建“山水城市”的概念。而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的刘滨谊教授则率先开辟了景观设计规划领域的理论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现代景观设计规划的三元理论。近年来,我国城市水系景观开发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很多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将水系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作为自身的重点项目对待,水系景观区域也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构成部分。成都市则采用了综合整治的方法,将府南河防洪、绿化、安居、道路、文化的功能集于一体,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城市建设经验。而北京市自1998年开始,便对市内水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治理,使得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建成了水清、流畅、岸绿和在有条件的河段实现通航的现代化城市水系。

二、城市规划建设对水系景观的影响

快速发展的城市给水系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例如市内河道和湿地的填埋,自然水系统的破坏。而水系的变化反过来又制约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面硬化,缺乏调节城市气候的功能

城市化发展已明显改变了已有的地形地貌,而在水系景观的规划建设中,基于加固河堤的考虑,通常采用了浆砌块石和混凝土将堤岸硬化的方法。这种设计形式在虽能发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坡岸稳定的作用,且能使河道坡岸显得整齐划一,但对景观区内的生态系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显著的。而且由于河道内蓄水能力较低,仅仅依靠人工水坝拦截和人工放水保持一定的水位,基本上无法完成对城市气候的调节功能。

2、水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

随着市区规划面积的扩张,常常导致水面积的减少。已有的数据表明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水面积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再加之水体严重污染、堤岸硬化工程、自然生态水量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内河岸线缩减、河道断流的现象,自然水中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大规模灭亡。不但使生态水体失去了自身的净化能力,也严重破坏了水系景观的观赏价值。

3、安全考虑不足,防洪排涝风险加大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和道路修筑工程中,生态水系和路面状况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路面硬化比例升高导致径流时间的明显缩短,同时增大了雨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多数河道都具有城市的排污泄洪功能,但河堤护岸常做了整体硬化处理,这种规划建设方法导致的最大安全隐患就是泄洪能力降低。因此即使在市区建设中花巨资修建排水管网系统,仍然会增大防洪排涝的风险,对城市居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4、亲近性较低,公众参与程度低

城市居民是水系景观区的真正使用者,只有居民广泛的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才能真正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空间。但由于水系景观区域的建设涉及规划土地等诸多方面,所以最终的设计方案一般都由政府部门牵头,依托设计单位完成。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局限,设计人员与广大市民缺少沟通,广大市民没有机会接触和参与到对设计方案的讨论工作中来,导致规划方案实施后总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三、针对城市水系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重视生态平衡,营造和谐景观

城市水系景观区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对建立稳定生态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城市水系景观区规划与设计时,应深入客观的分析生态失衡的原因,从多个方面来加以改善。不仅要解决河流水质的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要尊重河流的自然生态特征,以积极的方法恢复自然护岸,使得自然水系的生态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2、建立水系景观保护区

整治过程中严格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河岸建设成维系城市生态的绿色走廊。河道景观区域内的绿化应以适合生长的本地植物为主,辅以多样的物种相互搭配,并根据不同用地类型采取配套的绿化形式。以现有生态资源状况,在河道两岸设立保护区、恢复适合动植物栖息的自然发展空间,保证鸟类等生物具有较为独立、安静的栖息迁徙空间,旨在提供各类生物适合生态保育的生存环境。

3、搞好水系景观区域的人工造景设计

在漫长的河堤岸线上,若仅是以平铺直叙的行列树木为景观,难免会有些单调乏味的印象。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时应特别注意景观元素彼此之间协调呼应,形成主次和谐,特色明确的观景效果。同时,应当充分运用自然景色的四季变化,通过不同季节特征的植物,创造含有春夏秋冬各季特点的水系景观区。

四、结语

水系景观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涵义,在环境层面上,水系景观区的自然因素使人与环境之间达到了平衡、和谐的发展;在经济层面上,水系景观区具有高品质的旅游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潜质。在社会层面上,水系景观区不仅提供了富有特色的开放社区,同时也提高了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郝天文.城市建设对水系的影响及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5(31).

[3]徐欣.浅谈山水城市建设中水系的治理[J].人江, 2001(1).

[4]闫石.开封水系工程中滨水景观设计研究.河南大学,2012.5.

篇10

        关键词:民族性  理解  设计责任

        目前的社会开始意识到民族性的重要,并且开始呼吁找到属于自己的民族的东西,提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但是这些做的远远不够,因为在从学校中就缺乏这样的教育,使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价值系统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新意义思想获得较为全面的理解。我们应该呼吁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是有它的价值,就是这些传统文化恰恰反映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精神。不光学生的教育是要从小教育,还应该在对社会民众有所指引。套用王受之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中国找不到中国的感觉、中国的气氛,这对一个把中国放在骨子里的人来说,可能是最悲哀的事了,但是要改变这一切真的很难。”①

        另外一点存在的问题就是对于失落文明精神气质的把握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反映民族的风格特征。就拿楚文化的设计而言,目前虽然有很多对其进行的研究和概括,也分析出楚文化的精神所在,但就设计这一方面来说还未抓住精髓。目前的很多设计方案都只限于表面的设计,大多是在出土的文物、葬器中寻找其中的符号元素进行融合设计。还有些设计甚至用错元素符号,张冠李戴,并且还理直气壮的告诉广大市民这是楚文化的设计,这些设计都是在误导群众,其实这并不是民族风格的本质。寻找楚文化的精神特点就应该从认真阅读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例如屈原)及所能找到的文献资料(各类考古发现等)寻找出楚地域所特有的宗教、文化品质、地域气候特征及独有的精神气质,从而为设计风格的拟定奠定基础。就像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或是美国的西部牛仔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具有明显的本土文化的特点,这就为他们的设计风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对于景观设计的设计风格也是存在地域差别,就拿最早的古典园林来比较,东西方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总结一下可以看成西方古典园林和建筑是在情趣和构图上表现一致,东方古典园林和起建筑就是在情趣和构图上存在强烈的对比关系,通过对比的关系求得整体的统一。再来看中国内部也有南北的区别,虽然在主体设计上有共同点就是都有追求“意境”。这是中国园林的最大特点,讲究写意。写意和写实的区别在于:写实是对自然景色的一个真实写照,而写意就加入了一种主观的情感。两者对比起来后者就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再回到国内的南北的区别是因为地域不同,生活习性不同,传统文化也有不同,这样就造成可南北园林的不同。总的来讲,北方园林是以皇家园林作为代表,在整体的布局中就比较严谨。南方园林则以私家园林为主体,对于整体布局就比较自由活泼,更为注重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由此做的对比就可以知道一个民族有自己的特点,一个地域也有当地的风俗习惯。只有认真仔细的对其地域的了解分析,才能做好具有地域特点的设计来,而且是从骨子里就透露出来的地域情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师们大量的吸收着外来生活文化,不管能否吸收,先吞下去再说。但就是这样的“不消化”导致了设计和文化的脱节,导致很多设计师的观念开始歪曲。特别是计算机对设计大力辅助,使得人们都过分的在钻研电脑技术而忽视设计本身。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就在书中写到“如果设计的用力之处总是停留在‘让今天的东西明天看起来显旧’以及给好奇的餐桌提供‘新奇果实’,那么它遵循的就无非是技术本身的形式。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设计的加入日益加强了这种倾向。”②大师对目前的这种倾向提出自己的忧虑,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要不断学习先进东西的同时不能忘记设计的本质。此外对设计师而言他的生活的外部世界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并经过大脑加以总结形成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是一点对设计的参考。参考点会经过提炼吸取成为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因此社会越是发展的快,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的学习自己的文化,这样才不会导致这个参考点过于的表面。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符合自己的国情,同时才有自己的特色。在《贝隶铭谈贝隶铭》一书中,他就说到:“我热爱学习新事物,古人说‘学不可以已。’”③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采访意大利知名设计事务所studio63(63号工作室)亚洲区项目经理萨姆的新闻。采访的内容主要介绍意大利的设计团队和国内设计团队的主要差别,值得我们借鉴。

        采访内容主要是说萨姆领导的设计团队是与国内的设计团队有所不同。他的设计团队有两组,一组是非设计专业人士,由摄影师、画家、雕塑师、记者组成的主创设计人员,而另一组则是专业设计师,他们相当于主创设计师的助手,负责把创意艺术落实到具体的方案中。而国内的设计团队则全是专业设计师全权。

        在作好设计的本身的同时时应该尽好自己的责任,设计师的责任是保护自然景观的多样化特征,自觉抵制各种利益驱动下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性行为,并且为了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应该是有必要树立景观多样性的观点来达到平衡和丰富物种。要做到这种多样性,设计师就必须要培养和训练自己对景观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和相关形式美知识。

注释:

①王受之.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