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资源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院 人力资源 后勤 社会化

实行全面的后勤社会化改变了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帮助医院降低了后勤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后勤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帮助实现了医院人力资源的配置,从而提高了医院的竞争能力。

1.后勤社会化的具体实施

1.1实施后勤社会化的第一步就是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对医院后勤机构的工作岗位进行了削减,把一部分编制岗位设置为后勤监督,其他部分的岗位都用来吸收具有丰富经验和海外先进技术的人员,大力引进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保证医院的医疗实力,从而优化医院人力资源的配置,使后勤机构更加精简干练,以最少的人力发挥最大的效用。

1.2对后勤人员的引进要严格把关,并进行相关培训。每一个企业雇佣员工都要签署合同作为约束,医疗机构也不例外,每一个后勤人员都要佩戴相关证件上岗,要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比如,与食品有关的岗位员工一定要持有健康证、上岗证等。每一年医院的后勤要负责督促员工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对于某些特殊的岗位要进行特殊的培训和考核。这样做的目的,既能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又能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

1.3运用低廉的用工成本壮大后勤队伍。企业的用工成本占医院的15%~20%,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廉价的用工成本壮大后勤队伍。例如,一家医院雇佣800名员工为医院提供后勤服务,而按照传统的编制,后勤人员的数量仅仅200多人,这样一来,后勤的人力成本就有所降低。后勤公司可以承包医院的各类物业管理项目、医疗辅助项目等等,充分地保障了医院的后勤工作。

1.4要实现医院后勤的社会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我们可以将医院的后勤业务交付给一些专业的后勤企业来完成。例如,可以将挂号、护理、运送等业务都交给后勤企业来处理。后勤企业可以组成一个三十人左右的后勤小组,24小时在医院待命,哪里有需要就及时赶上去,例如,负责运送病人去手术室、传送检查报告、药品消毒等等,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为医护人员分担了很多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使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好本职工作。

2.实行后勤社会化对医院的影响

2.1使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例如,一家医院的在职员工2000名,而卫生技术人员就有1900名,全部工勤人员仅仅100名。而此医院招聘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有524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088名,中级以上职称的1026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有429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医院的员工在学历和职称上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2.2减少医院后勤的服务成本。医院每进入一名新职员,就要增加将近10万元左右的经费。如果我们还是实行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医院每年支出的经费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虽然,国家承担一部分的费用,但是,医院本身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是实行后勤社会化以后,可以帮助医院节省很大一笔后勤开支费用。医院不需要自己组建后勤队伍,因此也不需要解决住房、交通、子女等问题。后勤费用的不断降低,为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3为医护人员减轻了负担。医院大大小小的运送任务达到几百万次,而每一次运送都要耗时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全部由医院的医护人员来完成这些运送任务,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耽误了救治更多病患的时间。实行后勤社会化以后,为医院的医护人员分担了很多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医治病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2.4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后勤社会化以后,医院的业务数量不断增加,急诊人数和住院人数都在不断上涨,但是后勤人员的数量却没有增加很多,增加的人数多为一线临床人员,因此,这些都归功与后勤社会化所发挥的效用。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得到改善以后,不仅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社会效益也得到良好发展。在大量的压力下,医院还能够保证医疗质量不下降都有赖于后勤社会化的功劳。因此,实行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中后勤社会化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3.结论

实行全面的后勤社会化能够帮助医院合理人力资源,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引进高技术和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组建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把一些低学历和低技术水平的岗位分离出来,可以有效节省医院的编制岗位,为更多高技术人才留出岗位,进一步帮助医院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才能利于不败质地,后勤企业的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供完善的服务,从而才能降低人力成本。即使后勤人员在社会后以后与医院没有直接的雇佣,但是,坚持为病人和医院提供良好的服务是他们的职责。所以,作为一名后勤服务人员一定要有一颗为人服务的心,改善自身人力资源的同时,间接也优化了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

因此,实行后勤社会化对于医院的人力资源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又能保证医院和后勤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使双方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建设;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27-04

可以从很多方面开展对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的研究,本文尝试以社会资本为分析框架,说明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社会建设需要发展社会工作,构建社会工作制度,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

当代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从布迪厄等人开始,在科尔曼、帕特南、福山和林南等学者的努力下,研究逐步理论化并引起广泛的关注。综述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可以将社会资本的定义按其讨论的层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在这个层次上,社会资本是个体获取资源的人际关系网络。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真实和虚拟资源的总和。对于个人和团体来说,由于要拥有的持久网络是或多或少被制度化了的相互默认和认可关系,因而它是自然累积而成的。”第二类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强调社会资本的公共产品性质。科尔曼强调社会资本的结构性质和公共产品性质,他认为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有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等。第三类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这类观点与集体行动和公共政策联系起来。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他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这三个层面的分析是根据讨论问题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三者并不排斥,一个分析层面出现必然会带出另一个分析层面。任何给定的问题都需要在三个分析层面上进行分析,以便对作为社会结构主要过程的社会资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衡量社会资本高低的指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微观层次看,个人的能力(包括对社会网络的获取和运用能力)、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与所需资源的距离及获取途径等都会影响社会成员社会资本的提升。因此,帮助社会成员发展或恢复社会功能,挖掘潜能,会有效提升其社会资本。第二,从中观层次讲,人际关系网络的大小和紧密程度是影响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虽然社会资本不等同于人际关系网络,但对人际关系网络的运用,是提升社会成员社会资本的重要甚至基本的途径。而这种社会网络,不仅包括社会成员所处的初级群体,还包括次级群体(或称正式组织)。第三,宏观层次的社会制度环境和社会结构。一个国家的公民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家制度以及社会结构,如政府一市场一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同时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也会直接影响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享受到的民主、公平和自由等重要的社会资本内涵。此外,一个社会的公民道德和价值观念会影响社会资本的积聚,倾向于合作、信任、互助和谐的社会价值体系更有益于提升社会成员乃至整个社会的社会资本量。

社会资本对于个人、群体和社会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对于个人而言,其社会资本存量与其地位、收入、荣誉、安全、满足和幸福的获得关系密切,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是人的发展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对于群体而言,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群体内成员的合作意识,群体内的成员由于共享相同的规范,容易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从而有利于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互惠行为。对于社会整体而言,社会资本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和谐稳定的秩序和良好的社会治理,社会资本是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黏合剂”。

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改善民生,民生问题用社会学术语来说,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如何从政府、市场和社会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从个人的角度说,社会成员个人的实际能力有很大的差别,他们获取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因此有多有少。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社会的制度性安排存在的某些不合理,也使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分布上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当前的民生问题集中体现为由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带来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不合理,或者说是由于社会成员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存量不足而导致的民生问题。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是通过各种途径使社会成员有比较充足的社会资本,有比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弱势群体之所以处于弱势,关键在于社会资本的缺乏,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的缺失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断裂。所以加强以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需要提升个人、群体及社会的社会资本,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而社会工作在帮助人们连接社会资源,提升个体、群体和社会的社会资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社会工作在提升社会资本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最先起源于西方社会,是在解决工业化与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与社会融合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价值目标,充分肯定个人的至上性和价值的崇高性,强调人和人以及社会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社会工作帮助其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摆脱贫穷、克服困难的过程,既是对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个人、家庭的协助的过程,又是对造成这种不公正后果的社会制度和环境进行调整的过程,社会工作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

篇3

1 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养老保险档案是城乡居民权益的一种保障,因此需要管理人员提高重视程度,从档案材料的收集到档案的生成,必须遵循法律,相关部门要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查,以此确保每个城乡居民的基本权益不受到伤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后期管理十分重要,为了确保其具备基本的法律说服力,在其管理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管理,依据国家下发的法律文件来执行。档案管理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水平的高低,因此做好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对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次,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资源,对其进行管理,也可以说是对社会资源的管理,而且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还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做好该项工作,对整合其他社会资源具有一定的作用,为更合理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提供了帮助;最后,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不得不说,目前我国的在城乡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层次不分明,涉及到的内容不统一,如果现有的状态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建立规范化的制度规范,不仅可以保养城乡居民的基本权益,对维护社会和谐也有一定的作用,因为人们的权益得到了保证,彼此之间矛盾就会减少,这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养老保险档所拥有的社会性、公益性的特点,就要求当前我国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做到档案信息采集公正,档案管理有层次性,后期核查实时快速的优点。

2 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现状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且随着我国对内改革的逐渐深入,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式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比如从纸质化管理时代逐渐的电子化管理时代,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是值得称赞的方面,但是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还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管理不够科学合理,管理环节不明确,因此处理业务时,显得十分混乱;此外,信息数据统计不够全面,很多信息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工作都不够科学,致使管理中,有关信息数据统计片面,甚至丢失数据的情况也是有发生;另外,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也是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致使繁杂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再加之,信息记录侧重点不够明显,上述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以此尽快让我国的城乡居民档案管理走向正规化以及现代化。

3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若干建议

3.1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档案管理混乱的现象,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一套全面的支撑制度,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需要进行规档管理的流程十分熟悉,对于那些重要的纸质档案的管理要排列有序以及做好保存和维护等工作,对于那些极为重要的档案资料还必须做好备份处理。工作人员还要求熟练掌握最基本的档案备份、保存以及相关记录、查阅的知识,从而为维护好整个档案资料的完整以及确保整个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3.2 实现全面覆盖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管理,就必须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全面覆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实施:一方面,对适龄老年人以及去世老年人的信息进行增补。科学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需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因此,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最基本的档案管理是最为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正因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灵活性欠缺这一制约因素,所以对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档案单位和档案管理人员则需要不断及时的对档案信息进行补充和修正,切实落实每一位参保人员的生活状况,做到对参保人员信息随时可查询,信息随时可归档的系统化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而就整个社会结构而言,老年人所占的比例逐年扩增,这就要求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关键信息上的无缺失以及老年人养老保险数据库的系统化的要求。

3.3 注重现代化科技的应用

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己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加大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迫切。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不仅是现代信息社会对老年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档案管理者在将来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必然努力方向。因此,就需要要将电脑、网络管理等高科技管理手段应用到广大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依靠电脑来取代手写,以网页管理来代替布告通知,运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来减少人工送件,从而更多的解放人力物力,将其应用到更需要的场合中去。

篇4

一、文献回顾

失地农民再就业是国内外学者在农村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为厘清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文借鉴美国学者柯亨和阿拉托的相关研究成果,依据国家、经济领域、市民社会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支持系统划分为政府支持、市场支持、私人关系支持,并从政府支持因素、市场支持因素以及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展开文献回顾。

有的学者关注到了政府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如,B. N. Floyd(1982)、Gail M. Shields和Michael P.Shields(1989)指出政府认同和资金扶持直接决定了失地农民所能获得的就业岗位①;Linda Wong(1994)强调了在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过程中政府角色的重要性②;Gnanzhong James Wen(1995)通过分析现代中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储蓄、投资机制,认为征地补偿制度的完善对失地农民更好地实现再就业有着重要影响③;费淑静(2006)、周志雄(2007)、胡加荣(2007)通过分析当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指出政府提供的资金、信息、职业培训帮扶等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有重要作用④;Carmelo Mesa-Lago(2009)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强制失地农民参保以及为他们提供基金和注册缴费等资金支持,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保障⑤;L. Kironde(2002)强调政府征地补偿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重要性⑥;王洪(2008)、李梅(2010)等学者通过比较货币安置、社保安置与就业安置等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发现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支持不足,指出对失地农民缺乏正确引导是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重要因素,并提出资金与技术支持是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关键⑦。

有的学者强调了市场支持因素中企业吸收劳动力状况、职业技能培训等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重要影响。如,Michael P. Todaro(1969)通过分析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型,指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和职业培训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具有重要影响⑧;Juha Kettunen(1997)指出失地农民在原本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接受额外的企业培训会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⑨;Tito Boeri(1998)认为企业就近吸收劳动力能有效改善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⑩;汪慧玲、王富贵(2009)根据西安失地农民再就业状况调查,指出应加大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吸收能力,以及对失地农民劳动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李凤兰、李飞(2009)认为现代教育不足、社会保障缺失等是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应为失地农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以劳动法为主的法律培训等;胡于成、朱英杰(2009)强调企业的就业机会对失地农民转型的重要性,提出商业用途占用土地的企业,除了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对占用土地进行经济补偿外,还应该对失地农民提供优先就业的机会;刘波、陈夏芬(2011)通过分析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强调企业提供的职业培训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重要性;Carlos Chiatti和Isabel Shutes(2012)指出了在市场化进程中各种类型的保障就业工作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重要性。

有的学者分析了私人关系对再就业的影响。如,Peter Blau和Otis Ducuan(1967)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了社会网对职业方面的影响;Mark Granovetter(1974)强调了个人关系网络在工作和事业中的重要性,指出关系的强弱决定了个人能够获得信息的性质以及达到其行动目的的可能性 ;Nan Lin(1999)等人把结构层面的社会资源、社会关系网络引入地位取得研究中,指出人们的社会地位越高,摄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就越多,工具性行动越理想。在此基础上,有的学者强调了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如,孟祥斐、华学成(2008)认为私人关系和再就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私人关系的范围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失地农民的各种活动,良好的私人关系状况能为失地农民提供良好的就业渠道;张青(2010)通过分析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中的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指出就业机会取决于个体所有社会资本的质量、特征以及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地位訛;周琳琳(2011)认为人脉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失地农民在就业过程中应扩大人脉,弥补二元社会造成的社会资源劣势;郭素玲(2011)认为就业资本状况是影响就业的关键,会从不同侧面影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胡仕勇(2013)认为就业帮助者的职业与个人经济条件会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学者们既往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研究基础,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既往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较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各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的比较研究,也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各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的具体定量分析,较难为政策制定提供清晰的参考意见。为此,本文基于湖北省四市2227名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多元统计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社会支持系统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比较了政府支持因素、市场支持因素以及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力,同时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失地农民再就业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议和措施。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最初出现在社会病原学中,用于研究心理失调的社会原因。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始广泛关注社会支持领域研究,集中于从社会互动关系、社会资源的作用、社会行为的性质等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一是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认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二是从社会资源的作用来定义社会支持,认为社会支持来自于社会关系的帮助、人们联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三是从社会行为的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基于研究对象的特点,本文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支持,认为社会支持体系是指来自于政府支持、市场支持以及私人关系支持的各种社会资源。

(二)研究假说

基于文献回顾与概念界定,本文将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因素分为政府支持因素、市场支持因素以及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状况取决于社会支持提供的各种就业资源。如果政府支持因素、市场支持因素以及私人关系支持因素提供的资源较多,则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状况就相对较好,反之,则比较差。本文建立以下有关假说:

假说H1:社会支持体系对失地农民再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假说H2:政府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假说H3:市场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假说H4: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三)变量设计

本文的因变量为失地农民再就业状况,用“已实现再就业”与“未实现再就业”来进行测量。失地农民再就业状况与调查对象本人对新职业的满意度、家人对新职业的满意度以及新职业适应的困难程度等进行了信度检验,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863、0.829以及0.894,说明失地农民再就业状况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

本文的自变量为社会体系提供的各种资源,具体分为政府支持因素、市场支持因素、私人关系支持因素三组解释变量。第一组变量是政府支持因素,主要包含政府征地补偿状况、就业安置制度实施状况、再就业资金支持状况以及再就业技术培训支持状况等变量。第二组变量是市场支持因素,主要包含企业吸收当地劳动力状况、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状况等变量。第三组变量是私人关系支持因素,主要包括人脉范围状况、帮助者职业相关程度以及帮助者社会地位差距状况等变量。相关变量的含义、赋值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一)数据来源

根据调查研究的可行性原则,结合抽样便利性与可操作性原则,调研组以湖北省武汉、襄阳、荆门以及恩施四市为调查地点,开展了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状况的调查。为保证样本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调查采取了简单随机抽样和多段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式。首先在湖北省四市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每个县进行编号,然后通过抽签的形式获取样本县的代码。接着,在被抽中的样本县中,再次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样本镇的代码,再依次获取村的代码。最后,在样本村中,根据抽样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原则,按照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片居的农民家庭。这样的抽样方式很好地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调查员采取结构式访谈的形式,按照问卷内容收集相关资料。针对失地农民发放了2300份问卷,剔除缺乏关键信息的问卷以及废卷,最后共回收有效问卷2227份,有效率为96.83%。

(二)样本基本特征

样本的基本特征如表2所示。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性别比分别为58.8%和41.2%;从年龄结构上看,适龄劳动群体(35—55岁)占总体样本的82.8%;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及以下教育背景占样本总体的60.4%;从婚姻状况看,已婚占样本总体的96.5%;从家庭年收入上看,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样本总体的63.3%。总体上看,失地农民样本主要体现出适龄劳动群体、低教育水平、有家庭负担以及低收入等特点,与既往文献中失地农民样本结构较一致,也比较符合在农村中观察的结果,因此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四、结果与分析

(一)失地农民再就业描述性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再就业总体状况并不好,认为“已实现再就业”的样本占总体的23.7%,认为“未实现再就业”的样本占总体的76.3%。结果表明在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上任务艰巨,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大量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以及城镇化进程。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解释性分析

本文研究所考察的是失地农民再就业状况,且假定其选择只有两种:“已实现再就业”与“未实现再就业”。对于此二类选择问题,在综合考虑自变量类型的情况下,本文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其模型形式为:

其中,Pi为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概率,α为常数项,χj表示第j个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自变量,m为自变量的个数,βj是自变量回归系数。失地农民已实现再就业的概率与失地农民未实现再就业的概率的比值为事件发生比,对其进行对数变换,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的线性表达式为:

为比较不同变量组之间的影响力,国内部分研究选用似然率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简称LRT),但从统计应用范围来讲,该统计方法具有明显的不足,因为不同模型中自变量的数量明显不同。目前国外Logistic分析方法在嵌套模型(Nested Model)中,通常采用LRT方法,但是针对类似论文的非嵌套模型(Non-nested Model),通常采用的方法为BIC(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其表达式为:

BICk=-G2+DFk*lnN

其中,G2为与虚无模型相比之下的似然率,DFk为模型中自变量的数目,N为观察值的数目。一般说来,BIC的值越小,模型的拟合优度越好,或者说BIC的绝对值越大,模型的拟合优度越好。

本文利用STATA12.0统计软件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验算政府支持因素,市场支持因素以及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在模型回归过程中,首先将可能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政府支持因素引入模型,得到模型Ⅰ;其次将可能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市场支持因素引入模型,得到模型Ⅱ;再次将可能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引入模型,得到模型Ⅲ;然后将论文设定的全部自变量(包括政府支持因素、市场支持因素、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共同引入模型,得到模型Ⅳ;最后为确保数学模型的稳健性,根据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结果,剔除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解释变量,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得到模型Ⅴ。各Logistic模型均以失地农民未实现再就业为参照组,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1. 研究假说验证。表4中模型Ⅴ的拟合优度检验,反映出社会支持体系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Sig.=0.013),社会支持体系中政府支持因素、市场支持因素与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均有变量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另外通过模型Ⅳ与模型Ⅴ拟合优度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的BIC值相差不大,从而可以得出模型Ⅴ的稳健性较好,社会支持体系为失地农民再就业产生了影响,提供了各种就业资源,即研究假说H1成立。

表4中模型Ⅰ的拟合优度检验,反映出政府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Sig.=0.041),即研究假说H2成立。但是通过模型Ⅰ的BIC值(-35.126)与模型Ⅲ的BIC值(-96.457),可以看出相对于私人关系支持因素,政府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较弱。

表4中模型Ⅱ的拟合优度检验,反映出市场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未产生显著影响(Sig.=0.067),即研究假说H3不成立,反映出市场支持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着明显的缺位现象。

表4中模型Ⅲ的拟合优度检验,反映出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Sig.=0.021),即研究假说H4成立。通过与模型Ⅰ的BIC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影响较强,同时模型Ⅲ中各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而且发生比值较其他组别相对较高,说明目前失地农民在寻找新职业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社会资源来实现再就业。

2. 政府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在政府支持因素中,再就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培训支持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而征地补偿与就业安置制度实施状况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1)再就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培训支持状况。再就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培训支持的发生比(eb)分别为1.120和1.223,即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政府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培训支持每提升一等级,实现再就业的概率就相应增加12.0%以及22.3%。由此可见,政府对失地农民技术培训支持的效能要高于资金支持,政府应更重视失地农民再就业中的技术培训。

(2)征地补偿与就业安置制度实施状况。征地补偿状况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政府应更重视失地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失地农民领取征地补偿等经济补助,更多用来消费,而不是用于就业与投资,这给失地农民未来生活保障带来了很多的隐患。在湖北四市的个案访谈中,项目组发现了不少因过度消费征地补偿而沦为贫农的个案。同时,就业安置制度实施状况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政府工作中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3. 市场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尽管市场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未整体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但是在模型Ⅱ与模型Ⅳ中,企业吸收当地劳动力状况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而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状况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1)企业吸收当地劳动力状况。企业吸收当地劳动力状况的发生比(eb)为1.097,即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企业吸收当地劳动力状况每提升一等级,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的概率就相应增加9.7%。虽然发生比值相对较低,但是引入企业规模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吸收劳动力能力。这与汪慧玲和王富贵(2009)、廖正涛(2009)等人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

(2)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状况。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状况在模型Ⅱ、Ⅳ中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但是通过频数分析可以发现,调查样本中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的比例仅为8.27%,说明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状况本身就存在较大问题。

4. 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在私人关系因素中,人脉范围、帮助者职业相关程度以及帮助者社会地位差距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而且呈现正向相关。表4中模型Ⅳ、Ⅴ显示,帮助者职业相关程度变量的比率比值(eb)最大。

(1)人脉范围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脉范围变量在模型Ⅲ、Ⅳ中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失地农民人脉范围越大,再就业效果就越好。但通过模型Ⅲ、Ⅳ中eb的比较发现,人脉范围的比率比值均小于帮助者职业相关程度与帮助者社会地位差距,表明在社会资本中,社会资本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2)帮助者的职业相关程度与社会地位差距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帮助者的职业相关程度与社会地位差距在模型Ⅲ、Ⅳ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帮助者的职业相关程度越高、社会地位差距越大,失地农民再就业效果就越好。在社会网结构中,帮助者的职业相关程度表示“经度”,社会地位差距表示“纬度”,呈现出社会网络的两个维度。帮助者的职业相关程度越高、社会地位差距越大,则意味着失地农民社会网结构的“经度”与“纬度”值越大,社会网络质量越好,失地农民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的就业机会就越多。

五、小结与对策

基于湖北省四市2227名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本文通过比较的方式,运用二元 Logistic模型分析了社会支持视角下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私人关系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产生显著影响,并且私人关系支持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大于政府支持与市场支持的影响。(2)在政府支持因素中,再就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培训支持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中技术培训对再就业影响的发生比相对较大,而征地补偿与就业安置制度实施状况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明再就业保障状况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经济补偿未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发挥明显作用。(3)市场支持因素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企业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吸纳作用未发挥明显作用。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认为在完善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就业安置制度,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再就业促进机制。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过程中,应转变支持观念,从原有“输血”支持转变到自身“造血”支持,强化失地农民再就业责任意识。政府应从资金落实、技术培训与帮扶以及税收政策上,落实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制度,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同时,应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科学工作机制,以及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链。可在政府层面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委员会,同时发挥农村社区的枢纽作用,建立联动平台,构建动态性、系统性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链。

第二,改善企业缺位状况,增强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并针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解决和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等应切实履行其在失地农民再就业实现过程中的责任及义务,改善企业缺位状况。另外,企业应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加大吸纳周边地区失地农民的力度。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的支持,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培训,帮助失地农民掌握新的职业技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形成新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以实现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第三,提高失地农民职业培训质量,完善职业培训体系。首先,政府应丰富培训内容,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开发式的创业培训,加强对失地农民开展基本法律知识、权益保护、择业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失地农民良好的再就业意识。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失地农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求职愿望和预期收入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的职业技能培训,因人制宜地帮助失地农民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其次,应在失地农民比较集中的地区全面推开创业培训,为失地农民向土地富余区域农业产业转移提供技能支持。再次,应通过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县、乡镇为重点,村、社区为责任部门,同时配有专业组织进行决策与业务指导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服务基地。

注释:

① B. N. Floyd, The Rain Forest and the Farmer, Geo Journal, 1982, 6(5), pp.433-442; Gail M. Shields and Michael P. Shields, Family Migration and Nonmarket Activities in Costa Ric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89, 38(1), pp.73-88.

② Linda Wong, China’s Urban Migrants—The Public Policy Challenge, Pacific Affairs, 1994, 67(3), pp.335-355.

③ Gnanzhong James Wen, 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its Saving and Investment Mechanism: The Case of Modern China, Asian Economic Journal, 1995, 9(3), pp.233-260.

④ 费淑静:《城市化进程中山东省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周志雄:《论建立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制度》,《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5期;胡加荣:《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实证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⑤ Carmelo Mesa-Lago, Social Security in Latin America: Pension and Health Care Reforms in the Last Quarter Century,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2009, 42(2), pp.181-201.

⑥ L. Kironde, Comments on Management of Peri-urban Land and Land Taxation, Kampala: The World Band Regional Land Workshop, 2002.

⑦ 王洪:《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李梅:《推动失地农民“可行能力”建设——政策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1期。

篇5

办事处团委始终坚持“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宗旨,紧贴实际,扎实开展工作,现将有关青年中心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立足实际,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年和社区下岗青年外出务工逐渐增多,青年中心的辐射作用日益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农村青年和下岗失业青年渴望得到学习帮助、信息咨询、解决就业,提升文娱活动品位和频率,特别是农村青年信息来源少,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现实特点,通过对全处35岁以下农村青年和社区青年情况、社会需求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我处青年中心发展的长远规划:一是明确建设目标。通过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和其他效载体,广泛联系青年、开展服务活动,达到构建一个“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进、信息化管理”的乡镇、社区团的工作模式。二是规范标准、更新观念。结合我处的实际情况,把向青年提供市场信息、科技、文化、维权、教育培训等服务作为中心的工作内容,按照“一个组织、一个骨干、一个依托、一个网络、一套项目、一个章程、一个形象”的规范化标准,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理念,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建设青年中心。三是中心工作阶段化。把中心的建设工作分为摸底调查、宣传发动、制定章程、健全机构、配齐设备、完善功能、立足实际、项目联动、面向市场、稳步推进五个阶段。目前,已完成前两个阶段,有待继续落实和完善。

二、围绕青年需求,扎实开展中心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青年中心本着“先建设、后规范”的原则建立实施,尽管如此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一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青年中心无固定的经费来源。二是社会各界对青年中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是青年中心组织机构有待健全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宣传单、报纸、电视及青年网等媒体,加大青年中心的宣传力度,争取更多会员和单位加盟青年中心,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扩大中心服务内容。

2、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引导农村青年成长成才。完善协会相关制度,协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3、整合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手段。以“青年网”为平台,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建立青年人才库。

篇6

关键词:体验式活动;社会资源;自我保护

生命教育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并没有很好地渗透生命教育,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的更好成长。本文对生命教育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的渗透进行分析。

具体说来,将生命教育渗透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一、开展体验式主题教育活动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体验式主题教育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在开展相关活动时,教师可以分年级进行,比如对初一的学生讲解珍爱生命和认识生命的教育,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开展感恩生命的教育,对初三的学生则进行如何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教育。并在此过程中积极讲解各种知识,如如何看待青春期,如何防止艾滋病和等的健康教育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

二、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开展生命教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关资源,让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中得到生命教育,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掘社会资源,除了要利用学校资源外还要积极建设外部的生态环境,建立有效的学生活动基地,这样可以给生命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比如学校可以积极与自然博物馆以及科学技术馆等单位寻求合作,让学生在体验自然和生态的过程中认识到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让自己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技能和意识

体育课上曾发生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猝死的事例,这让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感到无所适从。通过听专家讲座及网上查询明白猝死原是可以急救的,“心源性猝死”是常见的疾病,要提前预防,合理锻炼,抓紧时间就可以进行自救和救护他人。在体育课中,给学生讲明道理,鼓励学生平时多注意身体状况,鼓励学生多参与到运动中来,树立自我保护与帮助他人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校园乐趣,才能更好地明白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费用; 大会计学科

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因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随经济的繁荣而繁荣。从上古的“结绳记事”到今日涵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等具体专业的大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在微观层面已经逐渐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同时在宏观层面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日益突出。作为会计教育从业者和会计实务从业者,如何整体性看待已经内涵丰富并且未来将更加丰富的大会计学科体系,对于其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工作的合理定位与有效开展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Coase、Eggertsson以及Furubotn和Richter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论述为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阐释了大会计学科的有机整体性――大会计学科所涉及的专业和课程都是旨在降低企业经营活动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专业与课程之间的差别在于所侧重的领域和方面不同。本文的分析视角既能够解释大会计学科体系的发展历程,也能够用来预测大会计学科的进一步充实和未来发展方向,因而有助于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与制度

Coase等人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将交易费用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学解释现象的能力。这里的交易费用(也被称为交易成本)是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具体包括搜寻成本、协议成本、订约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等。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各种制度安排的出现都是以节省交易费用为目的的,并且只有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的机制和安排才能够持续存在,而那些可能增大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纵使短期内能够存在,但从长期来看其必然会被改变甚至消失。这一点对于一个具体的微观组织而言也是成立的:组织内的制度安排会影响交易费用(如果旨在减少交易费用的某种制度安排不完善,则会相对地提高交易费用),进而会影响经济体内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交易费用的增减变化会改变备选对象之间的相对价格比,从而影响决策者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组织之间的竞争就是制度的竞争,因为制度将决定交易费用的大小,从而决定组织的行为选择和经济绩效。因此,组织内的制度安排对交易费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制度安排的变迁和发展也将始终围绕降低交易费用而展开。

大会计学科体系的核心专业和课程的对象(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外部审计)恰恰是组织运行与治理的各种制度安排,与组织的交易费用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选择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来剖析大会计学科体系中各专业和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合适的。而且,通过比较大会计学科体系中各专业和课程所侧重的交易费用所在领域和方面的不同,还能够比较有效地建立起各专业和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基于这一分析思路,本文旨在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和制度概念为分析视角,有效整合大会计学科体系,以期丰富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领域的内容。虽然本文主要以企业这一组织形式为分析对象,但是相应的分析结论同样适用于政府等非营利性组织。

二、大会计学科体系的制度解读

今日的大会计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主线,同时也涵盖了国际会计、资产评估、内部控制和税务会计等分支。遵循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本文认为大会计学科体系所涵盖的专业和课程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交易费用而出现的制度安排,专业与课程之间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其旨在降低的交易费用所涉及的领域和方面不同。正是这种关系使得大会计学科体系所涵盖的诸多专业和课程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财务会计与交易费用

在课程设置上,财务会计具体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内容,其核心是记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其结果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披露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以使他们做出有效的决策。在财务会计中,企业往往被视为一个整体,所提供的信息也是关于企业整体的,即会计主体。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财务会计这一制度安排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引导整个社会资源在企业间的合理配置。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需要资源的企业是众多的,哪些企业应当获得资源,应当获得多少资源,对于企业自身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此时,作为引导资源配置的核心指标,信息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财务会计通过提供各个企业的相关信息,为社会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指标。通过对各企业财务信息的比较与分析,利益相关者极大地减少了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同时,为了使各个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或者说为了避免企业多获取资源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法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公认会计准则应运而生。因此,财务会计是一种为了降低在企业间配置社会资源的交易费用而存在的制度安排。

事实上,财务会计学科自身的发展和挑战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降低社会资源在企业间配置的交易费用的一个过程。以高级财务会计为例,其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对会计“四大假设”的挑战,比如合并会计报表是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挑战,物价变动会计和外汇业务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清算会计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这些挑战的存在增大了财务会计降低交易费用的难度,因而也成为了财务会计的核心和高层次研究对象。

(二)管理会计与交易费用

在国内的课程设置上,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是分离的,其中前者侧重于管理,后者侧重于核算。但是在国外的教材中,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在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既包括成本的核算,也包括基于成本信息的决策。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本文选择后一种界定来分析管理会计的作用。

与财务会计信息引导整个社会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相对应,管理会计这一制度安排的核心作用是引导已经配置到企业的资源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有效配置。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在企业层面也是成立的。但是企业内部存在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得资源。此时,同样需要信息来降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正是基于这一目标而出现的。通过提品成本和部门绩效等管理会计信息,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有了参考依据,极大地降低了这一资源配置过程的交易费用。因此,管理会计是一种为了降低在企业内部配置资源的交易费用而存在的制度安排。这种定位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管理会计只有在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产生,因为只有这时实施管理会计的成本才小于其降低的内部资源配置交易费用。同时,在会计实务中,也只有当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时,企业才会选择实施管理会计方法和技术。

(三)外部审计与交易费用

本文主要阐释外部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对象是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如前所述,财务会计信息对于整个社会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公认会计准则的出现提升了企业间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是为了保证相关性,公认会计准则往往也赋予了企业一定的酌量空间。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往往有较强的动机来粉饰对外报出的财务信息。这种粉饰可能是利用了公认会计准则赋予的酌量空间,也可能是超出了公认会计准则的规定。这些行为将扭曲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可靠性,从而将增大而不是减少社会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

显然,如果能够有一种制度安排来检验企业报出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否遵循了公认会计准则,则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增强财务会计降低企业间配置社会资源的交易费用。外部审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而出现的。通过对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能够较为可靠地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降低社会资源配置交易费用的作用。同时,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存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企业潜在的财务会计信息粉饰动机,从而间接地发挥降低社会资源配置交易费用的作用。因此,外部审计这一制度安排的存在将进一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作用的实现。

(四)财务管理与交易费用

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筹资、投资与分配,其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般意义上,财务管理侧重的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本身,而财务会计侧重的是对这些经营活动的记录,当然财务管理的过程也会用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

虽然从内容上来看财务管理并不像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外部审计那样具有明确的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但是从目的上来看,财务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降低交易费用的过程。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从结果角度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阐释,而降低企业筹资、投资和分配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则是从具体方式和手段角度对财务管理作用的阐释。筹资、投资和分配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的降低将对应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的提升。比如企业资本结构的权衡、资本项目的选择以及股利分配的决策都是为了降低各个环节现实的和潜在的交易费用。追求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降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从行为结果角度的阐释,后者是从行为方式角度的阐释。因此,财务管理也可以界定为旨在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的制度安排或活动。

(五)其他专业和课程与交易费用

延续前面的分析思路,国际会计可以界定为旨在降低跨国经营时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或机制。通过对不同会计准则下财务会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国际会计可以进一步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引导世界资源在不同国家企业之间的配置。内部控制可以界定为旨在从企业自身层面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经营活动正常的制度安排。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同时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确保降低交易费用作用的实现。会计电算化则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推动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这一制度安排能够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税务会计则是为了降低企业和税收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而出现的制度安排。资产评估则可以解释为是为了降低资产利益各方的交易费用而存在的制度安排。

三、小结

有机地整合大会计学科体系,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整体性地看待相关专业和课程,从而促进会计教育效果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能够使会计实务工作者在全局意义上对其工作进行定位,从而提升其工作的目的性和效率性。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和交易费用概念,本文认为大会计学科所涵盖的专业和课程都可以界定为旨在降低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交易费用而产生的特定制度安排,而专业和课程之间的区别在于各自侧重的具体领域和方面不同。这一分析视角也有助于解释和预测大会计学科的发展――大会计学科的演进始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降低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交易费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Coase. Accoun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0,12: 3-13.

篇8

目前由于多数家长期望孩子能早于其他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有个较高的起点,导致幼儿教育走入一个误区,即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使幼儿大多养成脾气大、个性固执、不懂礼貌、心理承受能力差、叛逆心理强等不良的品行。可见幼儿园教育的偏重,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前品德教育失衡,极大影响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

二、学前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家孔子曾告诫人们:“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时期的培养。因此,在幼儿时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塑造幼儿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优秀的个性,使他们从小怀有感恩的心,懂得尊重,成为有文明、有道德的人,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学前品德教育不仅依靠幼儿园的力量,同时需要家庭环境熏陶和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三、德育在学前教育中有效渗透的途径

1.营造浓厚的德育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威力,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应当创设有效的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德育环境,使得品德教育处处体现。

2.在课堂中渗透德育,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习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指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得德育与教学有机结合。

3.德育在家庭中延续。学前德育应当充分调动家长的因素,在幼儿园与家庭双重努力下,使得德育教育有效进行。比如幼儿园课堂教学应当积极与家长沟通,安排幼儿完成一项家务活,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独立完成任务良好习惯。

篇9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不少高校已经日益重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等方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从总体发展来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因而,也存在以下问题:

1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 强调创业的重要性,忽视了创新素质的培养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较为重视对创业学生的培养,例如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竞赛、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邀请知名企业家分享创业经验等多种多样的创业教育形式,但在创业教育开展的同时,不少高校往往也忽视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素质的培养,对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创业为其“表”,而“里”在于创新,即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创新成为高校大学生内在的自觉品质,创业教育的成效性也必然会大大提高,因而,只有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业平台的完善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1.2 对社会资源的系统化整合不足

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它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任务,也是整个社会需要积极响应并参与进来的工程;同时,单纯的依靠高校来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这项工程需要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等力量共同参与进来,从而形成系统的合力因素。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在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中仍然不足,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乏与政府、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具体来说,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极为有限;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社会企业发展有效结合,造成企业界参与不足;社会各类组织机构又难以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造成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形成有效的助力。

1.3 较为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研究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实践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通过实践能够不断地发现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与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因而,对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来说,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都不能偏失。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集中于课程设计方面,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师资队伍配备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在理论的实践方面却鲜有成效,难以寻找出有益的实践路径,帮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提升认识,合理地思考和评估风险。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集中于各高校积极创办的大学生创业基地等,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设备、人员方面的支持,特别是缺乏专业的指导,使得不少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基地难以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1.4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角色定位不明确

从社会层面上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需要;从高校的长远发展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改变高校以往单一的学生考评体系的需要;从学生个体发展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起创新意识,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在此过程中学会独立、理性地思考问题,增强其对社会的观察力和对市场的洞察力。因而,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改变以往的大包大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重点立足于服务大学生群体,明确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度性建构激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在信息交流、区域沟通、技术支持、运营服务中承担起高校的服务者角色。

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构建的路径思考

2.1 完善制度建设,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与本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制度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与优化大学生的考评机制,激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热情。

2.1.1 营造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孕育出的学生气质也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因而,通过制度化建设努力营造出高校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当前,高校应该通过校园宣传媒介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舆论阵地,突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人物宣传;同时,奖励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秀学生,并对创新型成果进行校园巡回展示,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2.1.2 优化高校大学生的考评机制

改变高校大学生的考评机制,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纳入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并给予较为重要的权重系数,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定期对自身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做法进行思考与反思,鼓励大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真正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经验的分享与交流会,提高大学生自觉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的积极性。

2.2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与课外实践并举

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堂教学与社会的实践相结合,是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唯一途径。一是丰富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系统化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现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课程设置上要具有开放性、新颖性、创新性、实用性等特点,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要多元化、开放化,既有理论的研究与学习,也要有社会、企业等精英的讲学,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吸引力。二是积极探索有益的实践课程。实践是对理论学习的运用与升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的不足,当前,高校首先应认识到实践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课外的创新创业类竞赛,通过导师指导、个性化服务、学分奖励以及成果奖励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寻找与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通过立足于当地的区域经济,结合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及不同的专业条件,积极与政府、企业、社会开展合作,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更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鼓励高校大学生将自身所学专业紧密地与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模式和企业相结合,通过实践积累创新创业的宝贵经验。

2.3 明确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服务者角色

高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推动者,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服务者角色。树立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服务理念,构建个性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高校应有效地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构建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专家库、技术信息资源库、行业信息库以及图书资料查询等系统,为高校的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服务;通过师资队伍的引进与培训,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指导;通过开放高校的研发资源,引进企业创新研发基地等方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还可以提供工商登记、财务、法律咨询、办公场地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从而构建起“教育培训、项目推荐、融资服务、孵化扶持、开业指导、跟踪评估、经营诊断、咨询服务等‘一条龙’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2.4 系统地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模式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个系统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政商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是适应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的道路。在构建“政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高校扮演着牵引各类资源的重要角色,高校应注重对政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交流沟通、寻求政策争取;通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出适合本校不同专业发展的产业实践基地,为高校大学生在专业发展方向上寻找产业合作的道路;通过广泛地开展企业合作,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的研发项目、经营项目有力结合,为高校大学生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平台;通过引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例如法律组织、商业培育组织、行业协会等机构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组织架构方面的咨询与借鉴,从而探索出一条以高校为主导,“政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模式,有力地推进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的高校大学社创新创业教育中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鉴于目前的人才培养现状,高校应坚持渐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能“一刀切”,而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色、立足的重要、培养的对象与目标分层次多元化地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

一、引言

长期以来,学生安全意识培养与防范能力提升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尽管学校通过组织讲座、播放教育片、开展征文演讲及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但是,学生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学生本人、家庭及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学校党委、校长室高度重视,由分管副校长牵头于2014年成立以学生工作处和各专业部分管同志为主的问题研究小组,在充分研究分析传统安全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尝试并提炼出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该方法实施两年来,学校安全教育成效显著、社会声誉明显提高。

二、认识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

(一)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概念

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是在安全教育内容项目化基础上,围绕不同项目设计活动方案并组织学生实施,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的一种体验式教育方法。

(二)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特征

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与学校传统安全教育方法比较,具有显著特征:1.安全教育内容项目化学校根据日常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要求,将教育内容划分为一个个不同项目,例如:交通安全项目、消防安全项目、网络安全项目、防溺水安全项目、预防安全项目和食品安全项目等,每一个项目明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时间节点和项目负责人,形成校本特色的学校安全教育项目目录。2.安全教育项目活动化学校组织专人并借助社会资源对每一个安全教育项目设计对应的教育活动方案,努力做到活动内容紧扣项目要求、活动形式学生喜闻乐见、活动组织易于操作。3.教育活动学生主体化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状态,让学生成为安全教育项目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活动体验中提升安全教育成效。

三、运用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

(一)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实施原则

为确保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取得实效,必须坚持以下三项原则:1.针对性原则中职学生能够意识到安全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日常学习、生活中却又因为防范意识淡薄、防范能力匮乏等原因导致各种安全事故发生。学校应当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学生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按发生频率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排序结果就发生频率高的安全问题优先设定教育项目,突出中职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2.开放性原则学校根据安全教育项目目录分别设计各项目教育活动方案时,不仅要充分挖掘本校教育资源,更要面向社会,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努力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争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走进安全现场,如交警队、消防队、戒毒所等部门,尽量避免关起门来进行书本式安全教育。3.科学性原则要对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充分论证,一方面要考虑学生活动兴趣与能力强弱,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活动为目的,提高活动影响力;另一方面,要考虑活动内容是否科学、流程是否合理,要多听一线管理人员意见、多听专家建议,努力优化活动方案,确保科学性与易操作性相结合。

(二)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实施过程

经过两年的探索,我校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取得了阶段性实践成果,其主要分以下四个步骤予以实施:1.确定安全教育项目学校对照校本安全教育项目目录,根据中职学生安全认知实际并结合不同时间段特点,确定学年拟开展的安全教育项目与实施时间。例如:三月食品安全项目、五月防灾减灾安全项目、六月防溺水安全项目、九月交通与疏散安全项目、十一月消防安全项目等等。2.制定项目活动方案根据确定的安全教育项目制定对应活动方案,方案要突出学生亲自体验与动手实践,以“身教”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危险并增强避险能力。方案具体包括: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校内或校外安全现场)、活动流程、人员分工(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社会人员角色)、活动要求等。3.组织活动方案实施活动前,学校必须将方案文本印发至班级并利用校会进行详细解读,让每一位学生清楚活动的安全教育目标、活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活动指导者(教师、社会人员)必须充分明晰自己的具体职责。活动中,指导者要及时帮助并督促学生完成安全教育各项任务,注意消除学生的畏难或轻视情绪,要规范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动作要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4.落实教育效果评价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及时组织安全教育效果评价,要让感性的活动过程迅速内化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能力。一方面,通过校会就活动整体情况进行点评;另一方面,通过班会由学生自己谈活动的感受、讲活动的得失。学校应当在上述评价结束后,围绕安全教育的活动主题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征文、演讲等比赛,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提高安全教育实效。

四、反思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

我校活动体验式安全教育方法实施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但是,回顾既往,我们发现该方法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一是学校设计并实施的安全教育项目难以覆盖安全教育全部内容;二是很多安全教育项目难以通过活动方式予以实施;三是活动体验方式教育方法实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四是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沟通协调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满足安全教育活动实施需要;五是学生在参与活动体验时可能存在各种安全风险等等。

(二)后期思路

一是要进一步充实安全教育研究与实践人员队伍,切实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逐步完善前期已经开发的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形成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安全教育项目系列活动案例集;三是加大社会资源开发力度,将更多的社会资源融入学校安全教育活动之中;四是强化活动后安全内化功能,及时将学生获得的安全活动体验真正转变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避险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乃平.中职生安全教育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彭奇林.学生安全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