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6-0007-03
泰勒认为:“如果我们要有组织地、理智地研究教育计划的话,首先就必须明确教育目标。”他在此处所提到的“教育目标”就是课程目标。课程是一种具体化、活动形态的教育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的首要成分,它具体指示着课程的进展方向,标示课程的范围,提示课程的要点,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教学评价工作,是实现课程宗旨的重要保证。本文探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认为,“课程目标是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黄政杰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方向或指导原则,是预见的教育结果,是学生经历教育方案的各种教育活动后必须达成的表现。”廖哲勋认为:“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可能达到的国家所期望的水准。简而言之,课程目标是一定学段的学校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虽然每个学者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有一些差异,但也有一致之处,即指的是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课程目标是以观念的形态存在的,预先产生和存在于教育者和学生大脑中,成为引起教育、教学和学习行为的原因,指导或规定师生的行为,协调和组织师生的行动,以实现预期的结果。课程目标具有三大功能: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明确课程与教育目标的衔接,从而确定课程设置的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现状及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相比还处于起始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
在调查科任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明确,占总人数的15.1%;64人认为课程目标非常不明确,占66.6%;认为一般的有20人,占20.2%。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力求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清和不切实际。它要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提出的仅是有普遍意义的观点,那么它对课程内容的标准选择,课程计划与教学的展开,以及课程评价,很难提供具体的指导。例如有些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机能,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而有的学者则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按照学生所要经历的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加上正向的、良好含义的修饰词来描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这些提法作为课程目标无可厚非,但是怎样去理解他它们,全凭自己的体会,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明确化。
(二)课程目标不系统
在调查课程目标能否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能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占15.1%;认为不适应的有73人,占73.7%;选择一般的有11人,占11.1%。可见有73.7%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能适应每个年级学生的需求,没有系统性。所谓系统,就是自成体系的组织;系统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整体。由于课程涉及的领域繁多、结构庞杂,因此课程目标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复杂。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具有系统性,能够把组成课程目标的若干子目标始终围绕课程设计、按照课程规律组合成目标体系。然而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没有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层次、学习任务的分析结果,以及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课程目标无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需要层次性,其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种具体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各种课程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个单元目标的实现,各个单元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课时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总目标的描述上,对各种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次划分不清楚,甚至没有划分,并且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缺乏联系。而在具体实施课程过程中,有的教师重视总目标,把握整体性,而不是量化的指标,很难操作;有的教师则很重视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很强,但又比较零零碎碎,没有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优化的策略
左藤三朗等学者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应涵盖学生、社会和知识三方面来源,符合教育目标、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学者罗顿(Lawton)认为,从事课程设计时须从三方面考虑:一是知识的本质,二是儿童的本性,三是社会的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揭示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是我们科学而合理地开发课程的基本前提。这些都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点,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应该是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环境、常见的重大发展事件以及心理疾病等展开的,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学技术与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必须是具体的、可评估的。
(一)课程目标要明确
明确的课程目标具有导向和调控作用。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要实现目标的明确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明确、不能含糊,不能引起歧义;第二,课程的一般目标与课程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分开。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是一般目标的细化分解,课时目标包含在单元目标之内,单元目标包含在一般目标之内。因此,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要具体。
(二)课程目标要系统
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系统值得我们借鉴。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历程,而这种行为的变革可以进行分类和分层次,层次是积累性的,人学习的行为过程总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前进。目标分层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保障学习的效果。从横向看,不同学生达到的目标在层次上也存在个体差异。人生来具备多种智力潜能,每个人的智力优势和整合方式各有不同,不同的智能的组合表现出的差异性导致了人在兴趣志向上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行为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层次性。课程目标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的学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如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层次性,每一阶段的不同学年、每一学年的不同单元也应具有层次性,各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形成纵向层次结构;同时还需注意要将一般和具体目标衔接好。
(三)课程目标要有操作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直接把情感、意志、个性等当作教学目标,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认识目标的达成,而在于将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实际可行的、可训练的行为。因此,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原理应当具体化为各种行为表现及特征,变成可观察的、可以通过一定测验和方法来评估的,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加以训练和改造的行为目标,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不会流于形式。
(四)课程目标要有发展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即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然而,总目标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目标,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来实现。课程目标要随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提高,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再到高中阶段,后一阶段的目标应在前一阶段上有所发展,水平从低到高有所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制定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3.
[2] 黄政杰.课程设计[M]. 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1:186.
[3] 廖哲勋.课程学[M].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4.
[4]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55.
[5]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211.
[6] 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77.
[7] 夏征农等.辞海[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2011:2300.
[8]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新版)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51.
[9] [英]丹尼斯.罗顿.张谓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
篇2
老年性黄斑变性(ARDM)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视网膜退行性变,从而造成的不可逆性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疾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龄人,严重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和生存质量[1]。黄斑变性是公认的难以治疗的眼科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具有一系列的缺陷,如复发率高,不能彻底根治。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患者由于担心病变难治及视力丧失,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而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可加快患者的恢复[2],因此,我院探讨了健康教育在改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现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临床确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9.03±1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8.36±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特定的药物治疗。而试验组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适当的健康教育。主要健康教育措施如下:
1.2.1口头讲解 讲解以聊天的形式进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对患者的疑惑给予热情耐心的解释,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2图文宣传 通过多媒体设备和发放健康教育小手册等方式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让患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的病情以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熟悉治疗的流程,并向患者了解每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其配合要点,让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2.3出院健康教育 加强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指导患者定期复查视力,眼压及行眼底等专科检查。注意用眼卫生,切忌过度用眼,加强对眼的自我防护,避免意外损伤,教会患者识别视网膜脱离的异常症状体征。当眼睛突然出现视力下降、视力缺损、视物变形,黑影飘动或视物遮挡时,应立即到医院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3]。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实施护理干预后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测量[4],收集资料。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视力与焦虑发生率的关系 见表1。
2.2两组患者SAS自评分比较 由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的SAS自评结果和治疗成功率对比可知,试验组即健康教育组患者的SAS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黄斑是人体维持色觉、形觉及立体视觉等中心视力最重要的部位[5],黄斑病变直接威胁人的中心视力,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有重大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的进行性丧失对生存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视力功能的眼底病变。在许多西方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黄斑变性已成为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在很多亚洲国家也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6],因其发病原因不明,患者担心病变难治及视力丧失,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
健康教育的方法各异,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的目的也从最初的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现在的使患者建立健康行为[7],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可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克服对病情的恐惧,也可以通过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疗手段,从而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健康教育可以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使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以乐观的心态投入到积极的治疗中,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篇3
我女儿5岁,被诊断患了皮肌炎。请问,皮肌炎是什么病,怎么治疗,平时怎么护理?
读者 陈艳梅
陈艳梅读者:
皮肌炎是一种对皮肤和肌肉伤害较大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比较集中在5~14岁,女孩患病率是男孩的两倍,容易导致钙质沉着和血管炎,造成残废和器官受损。
皮疹和肌无力是最常见的皮肌炎早期症状,二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患者面部以眼睑为中心出现紫红色浮肿性红斑,在指关节、肘、膝关节处也可见红斑;肌肉发生炎症和变性,引起肌无力;某些患儿可因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而拒绝走路和运动,年龄较小的儿童表现为烦躁,需要家长抱着。随着疾病的发展,爬楼梯和下床都可能成问题。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多在三年内逐渐恢复。除了积极接受治疗,孩子平时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肌肉损伤;家长可多给孩子按摩,以防肌肉和关节挛缩;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食物,防止呛咳。紫外线照射会加重皮损,故应尽量避免日光直射,外出时要戴帽子、手套或使用防晒霜等。
医生 刘敏行
长了蒜头鼻该不该矫正?
我女儿今年13岁,因为长了一个难看的蒜头鼻而自卑,整天用夹子夹。请问,蒜头鼻算不算畸形?对健康有害吗?该不该矫正?
读者 周近琼
周近琼读者:
蒜头鼻从外观上看是鼻头大、鼻翼宽而且肥厚、鼻梁低,就像一个蒜头。蒜头鼻主要是由于鼻头部皮下脂肪和纤维组织厚,鼻翼软骨增生,鼻翼软骨角度过大及后缩造成的。蒜头鼻虽然也算是一种鼻部畸形,但并不影响身体机能,对健康没有危害。选择做蒜头鼻矫正手术的人,大多数是出于美观方面的考虑。
有人认为蒜头鼻会导致打鼾,其实是误解。打鼾主要与睡觉环境、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心脑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打鼾的概率较高,体型较胖者也较容易出现打鼾的现象,却没有证据表明打鼾与蒜头鼻有关系。
如果选择做鼻部整形手术,可以考虑自体软骨隆鼻术,即取出造成鼻头肥厚的多余软骨进行隆鼻,使鼻头缩小,鼻梁自然挺拔。除此之外,矫正手术还有鼻头软骨切除术、鼻翼软骨内收缝合术等。
如今非常流行的美鼻夹不会对美容有帮助,而且,美鼻夹夹鼻子很容易使鼻头皮下组织挫伤、软骨损坏,进而引发炎症和肿胀,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鼻黏膜受损,影响嗅觉、呼吸等,建议不要尝试。
有人担心,手术切除部分鼻部软骨缩小鼻头后,软骨还会增生,矫正的效果不持久。其实不必担心,因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做软骨切除是不会再长的。鼻翼缩小的方法只能是切除内收,手术护理得比较好的话,是永久性的。所以,建议您的孩子18岁以后再做整形手术。
医生 黎晖
经期减肥术真的那么灵吗?
我今年27岁,身体较胖,用了很多方法减肥,效果都不佳。有人建议我利用经期减肥术,具体方法是经期节食、经期吃辣、经期暴走等。这些奇怪的方法听起来就让人恐惧,但为了减肥我什么都想尝试。请问,经期减肥真的那么灵吗?别受了罪却收不到效果啊!
读者 王玉津
王玉津读者:
经期减肥术是伪科学,不但不能减肥,而且对身体有危害,不可尝试。流行的经期减肥术主要有以下六种方法,下面一一分析:
第一,经期节食法。一些女性朋友认为,在经期里,女人身体代谢速度加快,如果狠狠心节食,就会使脂肪快速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其实,这种极端的经期节食法不但不能让体重降下来,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当经期一过,身体就会产生强烈的进食欲望,会不自觉地进食大量的食物,而大量的脂肪和热量远远超过了新陈代谢的最高限度,就会转化为赘肉囤积在身体上,反而让自己越减越肥。
第二,经期吃减肥药。吃减肥药是近年来较为盛行的一种减肥方法,很受女性朋友的青睐,但经期吃减肥药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减肥药是通过抑制肠胃消化来实现减肥的,如果在经期大量服用,会导致体内荷尔蒙分泌出现紊乱,肠胃消化代谢功能微弱,不但不能减肥,体内皮下脂肪量甚至会逐渐增多,体重也会慢慢地增加。另外,经期吃减肥药还会引起月经不调。
第三,经期吃辣。辛辣食物对肠胃的蠕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些女性朋友误以为,在经期吃辛辣食物,可以促使消化功能更旺盛,从而将脂肪快速地消耗掉。其实,经期是女性一个月中身体最脆弱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过多地吃辣的食物,会使肠胃受到强烈刺激而不断收缩,反而会让整个代谢的速度减慢,有时甚至会出现痛经。所以,在经期不适宜进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在经期想通过饮食来减肥,最好的饮食方法就是吃一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的清淡食物,例如绿色蔬菜、鱼肉等。
第四,经期做肌肉运动。运动是减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一些女性在经期内也坚持运动,而且认为这时的高强度运动事半功倍。其实,在经期内进行轻缓的运动的确容易让体重下降,但是如果采用了错误的锻炼方式,反而容易让肌肉变得发达,身体变得粗壮。女性朋友要分清楚哪些运动方式是锻炼肌肉的,哪些运动能消耗脂肪。一般情况下,肌肉锻炼并不能消耗脂肪,只能帮助塑造肌肉线条。在经期内,最好的减肥运动是有氧运动,例如慢跑。
第五,经期捶打腰背。女性朋友在经期内通常会感到腰酸背痛。有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减肥资讯说,在经期内可以多多地用双手捶打腰背,这样不但可以舒缓身体的酸痛感觉,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代谢,达到显著的瘦身效果。其实,女性在经期内出现的腰酸背痛,主要是盆腔充血导致的,如果在这个时候用力捶打腰背的话,会让盆腔受到一定的刺激,导致经血增多。当然,捶打腰背也不能促使新陈代谢更旺盛,更难以减掉身体上囤积的脂肪。
第六,经期内喝茶水。喝茶对于减肥有良好的功效,许多女性朋友有喝茶的习惯,在经期内也不间断,甚至认为在经期内喝茶对减肥有神奇的功效。事实上,这是误解。在经期内,女性体内血液循环加快,如果在这个时候喝茶,茶中的单宁酸成分会阻碍铁元素在肠胃中的吸收,不利于肠胃的蠕动和代谢功能发挥作用。久而久之,身体会因为缺少铁元素而引起贫血。
医生 田雨生
治疗乳痈能用抗生素吗?
我分娩三周了,奶水很足,可是前不久感觉胀痛,还有发热感觉,到医院检查,是患了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医生要给我注射抗生素,还开了口服的抗生素,我都拒绝了,因为我担心对宝宝不利。但是乳痈怎么治疗呢?治疗乳痈能用抗生素吗?
读者 罗群英
罗群英读者:
中医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多发于哺乳2~4周,症状是胀痛、全身恶寒、发热。乳痈的早期症状是乳汁蓄积,妈妈们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患于未然。
治疗乳痈首先是保障乳汁的通畅,因为乳通则痛减,结块就会消失。早期的结块其实是蓄积的乳汁,时间一长就难以再通畅。许多患者对疼痛难以忍受,希望尽快消除症状,但除非出现高热、血象升高等症状,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因为过早、过多使用抗生素,一来会使乳汁明显减少,二来使阻滞的乳汁更难排出。
在乳痈早期,建议尝试中医药治疗。中药清热解毒、通乳消肿效果良好,另外,中药外敷、按摩通乳对治疗乳痈也很有效。乳痈早期未成脓,患者未见高热,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也可继续哺乳。如不想在发热期哺乳,应定时排乳,为日后再哺乳做好准备。为缓解乳胀,有些女性使用吸奶器吸奶,但过大的,只在、乳晕处吸乳,力度不够,乳汁仍然蓄积。正确的排乳,应将轻轻托起,用适当的力度从的外周向处进行挤压排乳,尤其有结块处,应反复揉和挤压。
乳痈影响哺乳,所以重在预防。先天性内陷是患乳痈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陷说明先天发育有缺陷,同时,内陷容易使污垢沉积,继而感染引发乳痈,所以内陷者应该在妊娠前进行矫正。
有的女性并无内陷也发生乳痈,则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如佩戴不合适的胸罩。有12~15条乳管口,乳管口的开口非常小,如有化纤物将其堵塞就可能造成乳汁不通畅。有的母亲对哺乳的时间没有概念,使乳汁长时间蓄积在中,蓄积时间长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另外,婴儿含乳时间过长也有可能引起感染。这些细节对诱发乳痈都有影响。
由于妊娠期也可发生急性乳腺炎,故在妊娠中后期,的保健就应得到重视:每天用热水清洗,有先天性内陷者,可以选75%酒精进行清洗。后期(妊娠七八个月后)可以适度地用手挤压,力度要轻柔。
医生 沈萍
老年人常服安眠药有害处吗?
我父亲今年68岁,患有失眠症,久治不愈,每天都要借助安眠药入睡。请问,老年人常服安眠药有害处吗?
读者 孟慧玲
孟慧玲读者:
患有较严重失眠症的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睡眠中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因而适当服用安眠药对身心健康有一定帮助。患有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短期服用安眠药可以减轻疼痛,消除紧张、烦躁等心理症状,增强体力,有利于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然而,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对身体也会有许多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天遗留镇静作用。晚间服用安眠药,特别是服用剂量较大时,第二天会出现遗留镇静现象,表现为打瞌睡或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指肌肉力量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出现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等。
2.安眠药耐受性增加。长期服用安眠药,剂量会不断增加。
3.依赖性增强。服用安眠药易成瘾,戒除十分困难。
4.出现戒除综合征。长期大剂量服用安眠药,突然停药可出现谵妄性失眠、昏迷、厌食、焦虑和抽搐等症状。因此停用安眠药必须缓慢进行,逐渐减量。
5.过敏反应。某些对安眠药敏感的老人,常会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6.对内脏的副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安眠药,对肝肾功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失眠不应首选安眠药,而应以生活调理、健身运动等方式帮助睡眠;如果失眠严重影响生活,以短时服用安眠药为好。已养成长期服用安眠药习惯的老人,应当逐渐减少剂量,最后停用。
医生 吴珺
老年人如何科学饮奶?
前不久,我将在农村的父母接到城市与我一起生活。他们都已70多岁,身体健康。我在家里备了牛奶,要求他们天天喝,可他们没有喝牛奶的习惯,不是忘喝就是多喝、少喝,我说多了他们又嫌我唠叨。所以,请医生给点权威的意见,老年人如何科学饮奶?
读者 代辉
代辉读者:
老年人天天饮奶是个好习惯,不过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1.每天饮多少奶?老年人常饮奶,可以获得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A、乳清酸及其他多种营养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增强体质。但饮奶不是多多益善,老年人每天应喝1~2杯牛奶,每天喝2杯奶就可以满足50%以上钙的需求。
2.何时饮奶好?一般来说,只要需要,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以饮奶。但是,饮奶的速度不要太快,不要集中一次喝两大杯,分开喝有利营养均衡摄入。
3.饭前饮奶还是饭后饮奶好?按一般规律,就餐时或餐后饮奶比较科学。因为在餐前饮奶有可能影响正餐,如果在距离晚餐前一小时饮奶的话,有可能影响晚餐的胃口。餐后饮奶更科学,如午餐或晚餐后饮上一杯酸奶,使人口感清爽,还能促进消化。最好不要在临睡时饮奶,以免引起胃部饱胀不适。有的人早上空腹饮一杯奶就去锻炼也不科学,最好在饮奶时加一些主食,如一片面包等,可以使营养搭配更合理。
4.豆浆能代替牛奶吗?豆浆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所含蛋白质也是优质蛋白质,但是从补钙的角度来看,豆浆不能替代牛奶。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提供的数据,每100毫升豆浆中含钙10毫克,只相当于牛奶的1/10。
5.饮奶肠胃不舒服怎么办?有些人饮奶会胀气或腹泻。这种情况在我国老年人中比较多见,大多数是由于小肠中消化牛奶的乳糖酶缺乏所致。如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改喝酸奶或低乳糖奶,也可以试试从少量饮奶开始,几个星期后会促使乳糖酶的分泌来改善喝奶胀气的情况。
6.饮奶时能吃钙片吗?饮奶时对吃钙片没有严格的禁忌,但是最好不要放在一起吃。牛奶是含钙丰富的食品,加上钙片,有可能一次钙的摄入量过高,这样不利于钙的均衡吸收利用。同时,不要把含草酸高的食物和牛奶放在同一餐或同一时间吃,这样会减少钙的摄入。含草酸高的食物主要有菠菜、豆类、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草莓及甘蓝菜科蔬菜、酒精、咖啡、无花果干、羊肉、核果、红茶等。
医生 唐宝民
节欲能改善质量吗?
我结婚7年了,一直未能生育。医生诊断说,我丈夫的质量不高,建议我们节欲,以提高质量。请问,性生活的频率和质量有关系吗?一周几次的性生活频率才能保证质量?
读者 赵杰
赵杰读者:
通常情况下,为了优生优育,医生常会建议育龄夫妇,性生活不要过于频繁,一周三次左右即可,以保证质量,因为太频繁的性生活会导致质量下降。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人工授精所用应在节欲2~7天后提取。
以色列的医学研究人员做过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发现,参加试验的3506名数目较少的男性,在节制性生活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的浓度、健康概率以及活跃程度出现较大的差异。浓度的最高点出现在节欲一天之后,随后开始迅速走低;活跃性最高点也同样出现在节欲一天之后,随后会慢慢下降;健康概率在节欲后1~2天内达到最高点,并保持了7天之久。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由于量少而不育的患者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应该在节欲一天之后提取样本,或者进行性生活。此外,研究人员还建议,节欲时间一定不要超过十天,否则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 幼儿园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心理健康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均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尤其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内容选择就是其中核心问题之一。
一 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来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当前,我国尚未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因此,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析将以对其核心概念,即“幼儿心理健康”的考察为切入点。关于健康的定义,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的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7年提出的:“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我国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使用了相似的定义:“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至今尚未有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研究者普遍认为不能将关于成人心理健康的界定直接推广到婴幼儿身上,婴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
国外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界定相对清晰。如美国0~3岁任务联合机构(Zero To Three Task Force)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在家庭、社区和文化背景下,儿童从出生到5岁才形成亲密、安全的人际关系,体验、调节和表达情绪,探索环境和学习方面一直发展的能力。总之,国外研究者普遍认同幼儿心理健康基本等同于健康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心理健康(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与早期社会―情绪发展(early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可互换使用。因此,国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主。从内容来分析,《指南》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适应、情绪的表达和调控两方面。这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也是相吻合的。
二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不清,存在概念混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均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界定模糊的现象,表现为:在当前少量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中,大多偏重心理学,侧重对幼儿异常心理和常见的行为问题的介绍、诊断和治疗,这些内容对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笔者认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问题预防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做出区分。此外,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片面地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诊断、个别心理辅导与治疗当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至于时常觉得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
第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零散,缺乏有机整合。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开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相关知识零散见于学前卫生学、幼儿园健康教育等课程。致使幼儿教师普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认识不清,常常出现重身体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教育活动或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活动数量十分有限;其次,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凌乱分散,除健康领域课程之外,大多体现在其他领域课程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幼儿园教育之中(如性教育的缺失),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这导致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一,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为主线,适当扩展。我们已经明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为主。如张辉娟建构的幼儿园心育体验课程内容包括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两项主要内容。此外,研究者普遍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内容涵盖了幼儿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情绪情感、性教育、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一项在上海实施的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比和朋友”课程包括了感情、沟通、建立和破坏关系、消解冲突、面对改变和失去、面对新环境的策略六个单元。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侧重于预防幼儿可能在未来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而非解决幼儿已产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针对全体幼儿,侧重于预防。对于个别化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予以个别辅导,而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教师不应也难以承担相应的治疗任务。及时识别并通过家园合作、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来解决这一问题才是更好的选择。
第三,具有共性的、时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值得学习。虽然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都有其价值,但是价值大小不同。如针对儿童遇到的共性问题 “我是从哪儿来的”、“不开心怎么办”等内容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就比以仅仅发生在少数幼儿身上的“攻击”为内容的活动显得更有价值。还有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如过度依赖电视、电脑而出现的“电视孤独症”,大多数独生子女自私自利、耐挫折能力差等都可以纳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来。
第四,同一主题的教育内容可以在拓展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背景下反复开展。很多教师在找寻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困难。事实上,为广大学者所认可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绪情感教育可以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反复开展,但是在组织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如情绪方面的教育内容大概应遵循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这样的顺序。
参考文献
[1]郑晓边.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建人.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3):12~13
篇5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萌芽其实在数千年前就有了,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却较晚,1984年少数高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1986年班华教授首次提出“心育”的概念,而直到1993年,我国才有第一个学校心理学的专业组织,之后慢慢扩散至中小学。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时期是个体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于过渡阶段,叛逆心理强烈,情绪管理能力较差,自我概念发展不成熟,是心理敏感易迷失的时期。然而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二、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只有20余年的时间,然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工作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显示出或正在形成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形式化现象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本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运动的一大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仍有一些中小学未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仅将其视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我们应该看到,中小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与创造的空间,也同样需要心理的支持和心灵的沟通,而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前提。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健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不拘泥于形式,如角色扮演心理剧,教育游戏等等。王曦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对于心理学概念的生搬硬套,强制要求背诵或者增设考试,这些做法不仅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的片面化
由于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准确,很多学校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咨询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对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开展的,忽视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整体,归根结底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把握不够准确。
三、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中小学领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经过考试鉴定,对升学考试也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这就致使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不了解在学校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也就使得课程的开展流于形式。梁芹生认为,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是决定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成效的关键。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俗化
为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灌输相关知识概念是必要的。但在教授这些心理学相关理论时,教师应该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使传授的知识通俗易懂,符合中小学生接受的水平,以免学生因为知识晦涩难懂而放弃。由于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较晚,很多技术和理论借鉴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相对完善的欧美等国,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是弥补当前从业人员资格偏低的有效途径。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进行工作的基本要求。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的全体化
实践证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同时要重视个别差异。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都可以看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中小学生全体,而不只是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四、总结及发展新思路
1.总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仅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20余年来,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扰。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度,加强课程设置的通俗性,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以及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使大众对其服务对象为全体中小学生有更深刻的领悟。
2.发展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后,逐渐形成一股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在越来越强调成长和发展性健康教育的今天,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用于当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将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1997,(2).
[2]余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3]魏成菊.心理健康教育管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篇6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77-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中职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通过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发挥了它的社会服务功能。但由于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中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着特殊性,并且出现了心理特征偏离常态的现象,并严重制约了其培养对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研究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为中职生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
一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并从心理现象不同的维度出发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总结分析。
当今社会,中职生往往被视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上缺乏经验,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使得部分中职生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郑亚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严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烈、盲目追求个性、自控能力较差。周小红在《浅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培养思路》中指出,除了自卑心理严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烈等问题外,中职生还存在虚荣心强、适应能力差等心理问题。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周小红还调查研究了中职生的积极性心理特征,发现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人际维度,这一结果表明中职生发展最好的是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这为中职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切入点和启示意义。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也有不少学者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李梦卿和徐燕萍采用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的方式对辽宁、安徽、湖北、山西、广西、云南等东、中、西部七省(自治区)1100名中职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在抑郁、自尊、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就业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张阿敏的《关于中职生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一文通过采用青少年问题行为自评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74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普遍存在问题行为。除了在心理问题类型方面进行研究,还有学者对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研究,邹玉玲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25.50%,其中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24.27%,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67%,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6%。
国内学者对中职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显示当前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较多,是一个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
二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内学者从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相关教育的缺失等方面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进行了诠释。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在职中高一和高二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危险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生理发育迅速,而心理发育迟缓,身心发展失衡,形成生理“早熟”和心理“晚熟”现象。他们精力旺盛,感情丰富,但又具有冲动性,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王海霞在《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中指出,面对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中职生大多还没能形成自我同一性,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对未来无所适从。中职生的迷茫心理和因身心发展的失衡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本来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得以解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这两种教育不仅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反而激发了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形成。
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来看,部分学校刻意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身心特点,采
用不当的方法教育学生,对学生体罚、心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偏激、自卑的心理。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体系不完善、形式单一、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不能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从家庭教育的层面来说,不好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和香月在其硕士论文《邢台市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亲子间沟通的缺乏、父母对孩子过低的期望及放任自如的教养方式都容易导致中职生出现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高红琴在其《对我国中职生家庭教育的反思》一文中也指出,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是当前中职生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魏克芹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有意伤害、自杀、吸烟等危险行为都有显著的负相关。另外,宝炎兵在其硕士论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中指出,作为社会心理环境的社会风气对中职生的心理也有不良影响。
三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
1.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
从目前国内学者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发现,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界定多为增强学生的人际适应性、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健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重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苏锦玲的《在中职校的德育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的人格能够健全发展。赵登绍的《自我概念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一文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通过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当今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从“传统单一式”向“现代多样式”转变,从“消极矫正式”向“积极发展式”转型,从“求助救助式”向“助人自助式”转轨,从“单向灌输式”向“互动体验式”转向,从“零散平面式”向“整合立体式”转换,从“封闭自主式”向“开放渗透式”转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和共同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郭淑芹在《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改进德育课教学方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崔景贵和黄亮从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倡导学校建立以积极型、主体性、发展性、自助式、青春期、职业类、文化层、网络化和整合态为要素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唤醒家长的责任感、指导家长正确地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获得教育孩子的方法。赵登绍的《自我概念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从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应构建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树立实践光荣的文化氛围,完善实验实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提高自信心,以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王志洲等人的《中职心育课之“三激”模式建构与操作范式研究》中指出,要建立“三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师本着激活、激发和激励的原则来建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进而激励学生的心理成长。王海霞指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自信教育为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重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评价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些研究大多是理论层面上的,既有的调查研究也只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从研究思路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沿袭着“问题、原因、对策”的思路进行。但由于“对策”的提出只是以心理问题的假设为依据的,所以“对策”的时效性可能会降低。另外,微观研究较少。既有的研究虽然提出了中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策略,但是这些策略大都因为比较宏观而难以落实到具体方法层面。其次,中职生的心理特征还与社会影响有关。但是目前研究社会影响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较少,对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在中职生心理健康合力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在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教师应紧随心理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与发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实践,着力建构高起点、有特色、可操作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中职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丽.当代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
[2]邹玉玲等.全员参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校园心理,2010(4)
[3]郭淑芹.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学苑教育,2013(3)
[4]李梦卿、徐燕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管视与对策——基于对我国七省(自治区)中职学生抽样调查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4)
[5]魏克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6)
[6]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2004.7
[7]崔景贵、黄亮.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J].理论经纬,2013(7)
篇7
[关键词] 护理; 健康教育;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1.3+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56-01
在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使患者掌握日常护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1]。通过对我院患者所接受的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进行分析,现总结出健康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以及管理对策与各位同仁交流。
1 存在的问题
1.1 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也不够全面 虽然开展整体护理后患者的健康教育被纳入了护理工作范畴,但由于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目前许多护士的思想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阶段。把完成治疗、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看成护理工作的“硬指标”,而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当成“软指标”。而且有的护理人员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也不够全面,尤其是对健康教育程序的概念认知模糊。
1.2 健康教育缺乏技巧 病人刚人院,对环境的变化及角色的转变还未适应时,护士就行人院宣教,忽略了病人真正的需求;病人身体状况存在疼痛不适、呼吸困难等情况下,很易使病人对教育者及教学内容感到厌倦或抵触;对病人的感知能力、文化背景缺乏了解时,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1.3 教育内容与形式简单化 护士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语言指导多,操作指导少,方式单一,内容不适用,对不同需求的患者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患者个体化需要的内容,使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1.4 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临床护士普遍专业理论技术水平低,知识面狭窄,且知识结构陈旧.更没有接受过有关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培训。护士缺编又严重,而患者的护理需求又不断增加,整体护理引进后,护理工作量逐渐增多,护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及较频繁的大小夜班轮转,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繁忙时段护士根本无时间去对患者进行具体的健康指导,更谈不上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上述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
2 管理对策
2.1 转变护理观 护理人员要从狭义的传统的护理中跳出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上约束,进入全新的具有现代健康观,现代医学观、整体观、系统观、社会观、心理观、预防观的“大护理观”[2]。在未来的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3]。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工作持续、稳定、有效地开展。
2.2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 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工作。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积极倾听,尊重患者权力,语言有针对性,使用恰当语气、语调、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在患者沟通中,护士通过自己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及耐心,来创造一个充分信任感的气氛,并通过自己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增加患者信任感,与患者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护士才能准确收集到患者的相关信息,及时解疑答惑,解决患者所需。
2.3 掌握健康教育的时机达到有效指导 护士熟悉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另外,有些患者出于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类型及心理状态的不同,对健康教育时间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因此。护士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分时段进行宣教,避免在同一时间内一次性灌输,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4]。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2.4.1 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要培养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能力,就要学习护理伦理学、心理、人文知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并能学会关心他人[5]。在医院营造一种充满爱心的尊重,关心满足患者的需要为中心的文化环境,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关怀。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护理工作者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信念和态度,突破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的局限,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健康工作,担当起医院健康教育、健康保健、健康促进的重任。
2.4.2 规范训练提高开展健康教育能力 通过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班,提高基础理论水平。组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系统讲解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让大家深刻理解其概念的内涵,把握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特别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阶段性。另外要进行严格的专科训练,突出教育内容的知识性,通过系统的专科疾病知识的培训,使之建立全程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模式,从而掌握教育方法的技巧和原则,其重点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实现教育的个体性和针对性,设计出适合个体需求的教育计划。
2.5 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 避免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各病区制定专科健康教育路径,指导护理人员按计划和时间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路径,护士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逐项落实,以防遗漏,克服了以往健康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健康教育工作连续、规范、具体[6]。
3 小结
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与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健康教育时机、患者个体因素以及护士沟通技巧等因素有关,并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质量,护理部每月对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进行分析,探讨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边调查、边分析、边改进”对策,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专科知识培训;因人、因时实施健康教育;制定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引导护士掌握沟通技巧等,使患者健康教育有效性得到不断改善,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燕华.在深化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9(4):87―88.
[2] 黄平.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素质的培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40(8):71.
[3] 郑淑君,张振路,何穗芬,等.医院健康教育服务部作用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37.
[4] 田君叶,刘均娥,穆红.骨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79.
篇8
关键词:体育教育 公共体育课 健康教育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81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多年实施,在全社会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健身氛围,但是我国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现状却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中出现的“过劳死”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健康教育的弱化和缺失。而高校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主要培养阵地,其公共体育课是培养知识分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投入。
1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缺失上的现状
1.1 正确健康理念的缺失
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公共体育课的地位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以及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也常常不够全面和深入。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对健康的理解主要体现在生理健康方面,容易将体育、健康、体质等概念混为一谈,而对于体育意识、健身观念、健身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认识常常容易忽视,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没有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念。
1.2 健康教育内容的缺失
在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上,各项教育活动主要是以运动技术为主,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体育技能为导向的,虽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理论课堂上会涉及到体育健康、科学健身方法、运动损伤处理等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但是显然不够全面,在大学生的体育课堂上,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的指导还是相对欠缺。此外,在课外实践课堂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快乐体育、休闲体育等项目则是相对缺失,很难满足学生在健康教育方面的个性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健康体育的良好发展。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都是高校公共体育课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容易造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很多实践已经证明,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亚于疾病的危害,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反而有助于疾病的减少或恢复。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多是以90后的独生子女居多,家庭和社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但同时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上的弱化,随着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比例的进一步上升,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悲剧。
1.4 健康教育评价机制的缺失
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旨在以恰当的形式,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教学的成果进行考核和确定,是公共体育课程得以实施和教学质量得以改进的主要途径,而当前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多是局部性的评价、静态的评价或结果性的评价,但,主要是考核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和达标程度,忽略了健康教育评价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2.1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 首先要实现教学中心从竞技体育向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变,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为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将竞技体育课程同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要充分认识到生理上的健康并没代表着真正的健康,只有实现生理、心理、精神、道德、生活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在整体上的健康,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2.2 构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设是强化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自体育健康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的颁布以来,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化、科学化。高校体育教师在优化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时,应当坚持以健康育人为重点,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和健康水平的课程内容新体系,个人觉得至少应当包括健康理论、体育理论、体育锻炼卫生、体育锻炼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以及医疗医院等方面的内容。
2.3 明确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基于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主,明确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健康意识、掌握终身体育方法、完善个人意志品格、修身塑形等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体系,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建立以发展个性、强身育人、增强健身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为中心的体育健康教育新模式。
2.4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当前高校健康教育中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或存在的缺陷,公共体育教学要强调“知、信、行”的统一, 着眼于学生的行为改变, 重点在提高学生卫生知识及提高个人健康技能。因此,对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不仅仅要对学生的运动技能等表面成绩进行考核,还必须对学生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求更加科学的检验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探索出能够真正适应我国高校体育健康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闫丽杰,卢春艳.高校体育教育中健康课程的弱点与盲点[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篇9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健康教育是指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卫生教育、安全教育、身体锻炼、心理健康教育等。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和途径是幼儿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 当前我国幼儿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
家长方面:绝大部分家长重孩子知识技能培养轻自理能力培养,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在知识上比别的孩子学的多就可以了,至于自理能力都由自己代劳,不给孩子成长锻炼的机会;绝大多数幼儿自理意识弱,饭后不知道把桌上的饭粒捡起来,玩完玩具不会自己整理等;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弱,相当多幼儿不会自己脱衣穿衣、不能独立用餐。
教师方面:目前,教师对健康的概念和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还不甚明确,对于健康概念的多元化认识不清晰,健康的观念还局限在生理健康上,停留在个人化的健康观念上,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健康观的多元性和整体性缺乏必要的认识。首先,忽视生活活动中蕴涵的教育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习惯于把生活活动单纯地看作是满足幼儿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要,是对身体的保育,而忽视蕴涵其中的教育因素;把生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片面地看成管理手段,而忽视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活活动中,忽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其次,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孩子由于家庭或是教育缺陷以及幼儿心理发展滞后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一些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异常现象。例如:自私、脾气暴躁、攻击性强等。但幼儿园现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大都采用单一的生理保健的保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轻视与忽视。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对这些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往往较少关注。
二、 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 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让幼儿的亲身感知体验,根据活动需要利用情景表演(包括木偶表演)、听故事和念儿歌等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形式,对幼儿讲一些有关健康的故事和儿歌,通过浅显的故事内容,让了解有关健康的知识。陈鹤琴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游戏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有机融合在各领域教育中,例如:如在绘画时,学习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涂色、画画等;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发展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了解科学小实验中的安全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在体育活动中,锻炼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遵守纪律、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 健康教育融合在幼儿园和家庭环境中
通过户外活动器械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创造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质锻炼的外部环境,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和幼儿园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活动让家长转变健康观念,不断完善健康意识,明确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电话号码"、"遇到坏人怎么办?"等内容,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 特别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摘要:“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就该倾向的成因及利弊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3-03
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场声势浩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体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改革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力图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就是诸多改革思路中的一种。
1 “健康教育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流行倾向
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诸如“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1]、“树立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2]、“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3]之类的观点非常流行,这类论调事实上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倾向,我们称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观点主要是:过去的体育课程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忽视了健康教育。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该是在课程中突出健康教育的目标,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课程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或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之路才是改革的希望所在。持这种倾向的人主张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在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因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主张在现有的体育课中更多地融合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做法的“健康教育化”程度相对较低;2)主张将现有的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并成一门新的综合课程;3)主张体育课程归属于健康教育[4],并力图将体育课改造成新的健康教育课,彻底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做法。尽管做法各不相同,但此倾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或附和,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流行倾向之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原因
2.1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应然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受学科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结果造成严重忽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等种种弊端。为此,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希望能够逾越“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樊篱。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最终选择了“健康”这一概念作为突破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健康”这一主题被引人体育课程当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促进健康的重要功能和目标被突出,“健康”这一概念成了体育课程的核心主旨。体育课程的这一变革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历史性突破,“体育为健康”这一新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很快得到诸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可和响应。体育课程作为一项教育过程,既然它的价值倾向和课程目标都已指向“健康”,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课程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一项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育过程了,更有一部分人认为体育课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健康教育。于是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举措了。
2.2 “体育卫生模式”惯性思维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就有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传统,人们习惯于将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放在同一层面或内容中考虑,这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5],人们称之为健康教育的“体育卫生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康观,突出了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有着“体卫”并称、“体卫”工作一起抓的习惯。“体育卫生模式”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一种普遍心理定势:人们习惯于将学生的健康问题归因于体育课程,每当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时总会去指责体育课程。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实际上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健康教育化”萌芽,只是在“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思想的束缚下,显露得并不明显而已,但这种传统至今一直体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许多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常由体育教师担任,体育教研组与医务室也常被设置在一起。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青少年健康下滑问题,在此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被得以强化,而“体质论”与“竞技论”体育课程的解构以及“健康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树立,更是为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于是“健康教育化”倾向开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张扬。可以说,“健康教育化”倾向与“体育卫生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是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强化。
2.3 国外体育课程理论迁徙的产物 我国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借签了大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增进健康的目标。将体育课程改造成有明确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融人体育之中成为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新西兰、日本等国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设为一门课程的模式更是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参考。在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开始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初中阶段)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而大学体育课程中也开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化”倾向在改革中逐渐生成发展,成为国外体育课程理论借签和引进的产物之一。
3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理性审视
3.1 “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长处 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无疑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倾向的优点在于它直观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理念,突显了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拉近了体育与健康的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提高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这种改革倾向还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不但纠正了以往的体育课程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甚至将运动技能的学习当成惟一的内容与目的的不足,强调了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体育课程仅偏狭于
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使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朝着三维健康拓展。这对改变几十年来在“体质论”和“竞技论”指导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倾向也比较贴近传统的“体育卫生模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同时又紧扣新世纪人类呼唤健康的时代主题。此外,这种倾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增加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和比例等都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此倾向不失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富有创意的切人点,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着促进作用。
3.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存在的问题
3.2.1 “健康教育化”倾向所存在的前提有待商榷 体育课程“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是以“健康”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着眼点的,它所存在的前提假设是:“健康”是体育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尽管“健康”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有豁然开朗之感,当前的课程改革也大打“健康”牌,寄希望于体育课程通过“健康”这一主题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然而,一方面健康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体育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部。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多种价值内涵,“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是否必然就是“健康”,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实际上“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它对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普适性,而惟独体育课程将其直接作为自己的课程理念,并将自身的根本价值取向定位于“健康”,这种定位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
3.2.2 “健康第一”只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 而“健康教育化”倾向则将理念直接演绎成体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反映出人们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简单化理解和机械套用。体育课程提倡“健康第一”的理念与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化”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健康第一”是一种时代的教育思想,一种体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包治万能的“药”[7]。“健康第一”的理念虽然揭示了传统体育课程的片面性,但并不能解释造成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诸多弊端的所有原因。“我们对‘健康第一’的研究,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能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主观随意性。”[7]因为推祟“健康第一”的理念,要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所以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使体育课程走健康教育之路,这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这种倾向有可能导致体育课程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的诸多要素。有了新的改革理念,但却缺乏新的手段和途径,缺乏相关理论成果的支持和推动,也暴露出体育课程自身理论研究上的贫乏。
3.2.3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面临动摇 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艺性的学科,这是当前人们对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征所持的基本共识。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身体认知,它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技艺性”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本质[8]。体育课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丰富多彩的技艺性学习有关。但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却有可能使体育课程原有的学科性质发生削弱或改变。持这种倾向的人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既然已经发生改变,那么相应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内容就应当改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就不能再集中在身体认知上,而应当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或至少要加强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尽管不同人的“健康教育化”倾向程度有差别,但一致的做法就是在体育课中增加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或比例。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减少,这对于受“应试教育”的挤压,课时已很紧张的体育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体育课看成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会严重削弱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而将体育课改造成健康教育课,使之成为一门文化课,则完全丧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也就意味着体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学科性质与课程理念及目标是不同的概念,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载体或手段,其学科性质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理念及目标的不同而随意发生改变。“健康教育化”倾向将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学科性质和特征混淆起来,不但会使体育课的“技艺性”特性丢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更加不感兴趣,同时也抹杀了体育对于健康促进的独特贡献。
3.2.4 健康教育课面临困境 在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课是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是其现实写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明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而是将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分散、渗透到以新更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当中。尽管新课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6],没有明确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在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实质上已经替代,更确切地讲是挤掉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程的更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健康教育课已经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已经在学校中消亡。由于新课程的误导,更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第一”理念的误解,一些持“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人则更是明确主张体育课应成为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导致在学校教育中本来就非常薄弱的健康教育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健康教育化”倾向使得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空前夸大,这不仅可能使体育课程自身的改革误人歧途,还可能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反而弱化了学校健康教育,结果造成与增进健康的改革初衷相悖。
参考文献:
[1]王爱萍.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J].安徽体育科技,2002(4):68-70.
[2]李小英.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宗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84―88.
[3)毕研洁.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70-172.
[4)杨忠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6.
[5]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