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篇1

一、综合

初步核算,*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8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01.40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362.77亿元,增长13.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5%,上升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9%,下降1.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65.4%和34.0%。人均GDP达6107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约合7976美元,继续居全省第3位。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增值税17.86亿元,增长23.1%;营业税17.01亿元,增长33.4%;房产税3.39亿元,增长8.7%;企业所得税7.01亿元,增长22.6%。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2.82亿元,增长17.5%。其中,教育支出16.46亿元,增长39.4%;科学技术支出2.08亿元,增长4.9%;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1.42亿元,增长6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4亿元,增长22.2%;医疗卫生支出3.79亿元,增长49.7%;环境保护支出0.97亿元,增长5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0%。在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中,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衣着的价格分别上涨10.3%、5.2%、4.7%、1.3%、1.2%和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的价格分别下降了1.1%和2.3%(见附表1)。生产领域中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8%。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CPI偏高,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实业投资增长乏力;高耗能产业生产增长迅速,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4元,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7.19亿元,增长8.4%;牧业产值5.79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23.16亿元,增长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8亿元,增长2.3%。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156公顷,比上年调减151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905公顷,与上年持平;甘蔗种植面积2519公顷,比上年调减686公顷。水产养殖面积27046公顷,比上年增加747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5.70万吨,减产1.0%。甘蔗产量25.01万吨,减产23.1%。蔬菜产量13.6万吨,减产7.4%。水果产量15.72万吨,增产51.5%。

全年水产品产量18.3万吨,增长4.63%。其中海洋捕捞1.17万吨,减少7.8%;海水养殖2.44万吨,增长2.1%;淡水养殖14.52万吨,增长6.4%。全年肉类总产量28841吨,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22236吨,增长4.0%;禽肉产量6357吨,增长15.1%。生猪饲养量59.43万头,增长12.9%。其中生猪存栏26.47万头,增长19.3%,生猪出栏32.96万头,增长6.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7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2%,拉动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6.18亿元,增长20.9%。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3.3%,民营企业增长2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0%,股份制企业增长24.6%。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为276.53亿元,增长24.3%,轻工业为189.64亿元,增长16.4%。轻重工业比例由上年的42.4:57.6调整为40.7:59.3。

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增加值384.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138.87亿元、117.22亿元、39.18亿元、47.88亿元、14.98亿元和26.29亿元,分别增长25.5%、22.4%、10.7%、28.0%、22.4%和15.7%。

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50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产值1.89亿元,增长13.7%;集体企业产值16.33亿元,增长2.6%;股份制企业产值646.64亿元,增长23.9%;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产值1772.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5%,增长17.3%。轻工业产值964.44亿元,增长14.7%;重工业产值1479.13亿元,增长21.4%,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的比例由上年的41.2∶58.8调整为39.5∶60.5。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的102种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加的有59种,其中增幅较大的主要有:电饭锅、组合音响、移动通信手持机,增幅分别达到181.1%、105.7%和94.0%;产量比上年减少的有43种,其中减幅较大的主要有:传真机、玻璃纤维纱、铜材和显示器,分别比上年减少73.3%、72.7%、58.2%和39.9%(见附表2)。

*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0.6,比上年提高25.2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本贡献率10.3%,资本保值增值率126.4%,资产负债率62%,成本费用利润率5.3%,全员劳动生产率124396元/人年,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5次,产品销售率97.6%。实现利润总额105.47亿元,增长70.8%。其中,盈利企业实现盈利118.79亿元,增长63.8%;亏损企业345家,同比增加10家,亏损额合计13.32亿元,下降23.9%。

年末全市拥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60个,与上年持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0.86万平方米,增长5.3%;房屋竣工面积229.21万平方米,下降20.7%。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43.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3.06亿元,增长10.0%;更新改造投资25.06亿元,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130.27亿元,增长98.6%。商品房销售面积321.97万平方米,增长71.2%;商品房销售额205.71亿元,增长13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1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投资155.35亿元,增长4.5%,其中制造业投资136.34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187.64亿元,增长73.2%。全年在建项目856个,增长23.9%。其中,新开工项目513个,增长20.4%。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54.42亿元,增长18.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7.05亿元,增长16.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28.21亿元,增长24.7%;汽车类零售额29.03亿元,增长33.1%;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6.45亿元,增长1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4.30亿元,增长11.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7.31亿元,增长30.3%;日用品类零售额1.68亿元,增长13.3%。

六、对外经济

完成进出口总额398.69亿美元,增长21.5%。其中,出口额184.73亿美元,增长24.5%;进口额213.96亿美元,增长19.0%。贸易逆差为29.2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11亿美元。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0.94亿美元,增长23.1%;加工贸易出口146.07亿美元,增长24.7%。从商品种类看,机电产品出口151.46亿美元,增长2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1.03亿美元,增长33.9%。从企业性质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54.32亿美元,增长24.6%;内资企业出口30.41亿美元,增长23.7%。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出口分别增长26.4%、38.1%和17.9%。

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61宗,比上年下降2.7%;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16亿美元,增长1.9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增长24.8%。

截止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341个,合同外资额214.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1.92亿美元。工商登记注册的实有外资企业4395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17.45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2%。其中,公路13.03亿吨公里,增长13.7%;水运104.42亿吨公里,下降1.5%。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61.68亿人公里,增长8.6%。其中,公路59.84亿人公里,增长13.0%;水运1.84亿人公里,增长7.0%。港口货物吞吐量3712.6万吨,增长4.3%,其口集装箱吞吐量63.1万标准箱,增长19.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14.28万辆,增长17.6%。其中,私人汽车9.10万辆,增长27%。民用轿车保有量7.49万辆,增长26.7%。其中,私人轿车6.25万辆,增长30.4%。

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1.15亿元,比上年增长9.8%。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7.58亿元,增长14.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4亿元,增长11.1%;电信业务总量75.24亿元,增长14.6%。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新增7.43万户,年末达到91.44万户,增长9.2%。移动电话用户(含储值卡)新增7万户,年末达到244万户,增长3.1%。

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758.13万人次,增长3.9%。其中国际游客204.89万人次,国内游客553.24万人次,分别增长1.0%和5.0%。酒店平均开房率66.9%,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全年各主要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615.42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营业收入4.46亿元,增长3.5%。旅行社组团国内游86.04万人次,增长15.2%;出境游22.28万人次,增长46.5%。实现旅游总收入144.88亿元,增长4.2%。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02亿美元,增长3.2%。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88.04亿元,比年初增长20.8%。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549.01亿元,增长28.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1.86亿元,增长4.0%。年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83.23亿元,比年初增长29.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2.02亿元,增长15.1%;中长期贷款余额429.34亿元,增长40.1%。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72.76亿元,增长59.8%。

年末全市共有15家企业分别在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合计1046亿元。其中,在深、沪两地上市的企业12家,比上年增加2家;市价总值达929亿元,比上年增长301.4%。年末共有证券营业部14家。

全市共有各类保险营业机构(含网点)96个,比上年增加5个。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6.86亿元,同比增长47.2%。其中,寿险收入18.41亿元,增长57.9%;产险收入8.45亿元,增长28.4%。保险密度(人均保费)1850元,增长53.4%,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3.03%,比上年提高了0.72个百分点。赔(给)付金额4.04亿元,增长18.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2.79万人,在校生7.91万人,毕业生1.58万人,分别增长19.2%、20.0%和122.5%;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0.77万人,在校生1.85万人,毕业生0.46万人,分别增长33.6%、19.6%和5.1%;普通中学(含初中和高中)招生3.05万人,在校生8.76万人,毕业生2.61万人,分别增长3.2%、4.1%和7.0%;小学招生2.06万人,下降2.2%,在校生13.28万人、毕业生2.16万人,分别增长0.3%和4.3%。全市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3.3%。14.6万名*户籍中小学生享受12年免费教育,免交学杂费和书本费7715.7万元。

全年申请专利2217件,增长4.7%。其中,发明专利458件,增长14.2%。专利授权量1657件,增长32.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0件,减少20.6%。截止年底,全市经广东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25家,新增39家,经认定和年审通过的软件企业194家,新增27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5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8%。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3家,省级17家,市级11家,各类工程中心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有1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8个市级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公共实验室10家,比上年增加4家。三灶镇、井岸镇被广东省认定为技术创新专业镇。截止*年底,全市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7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0个;拥有各类名牌(产品、商标)称号的企业共有51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公共图书馆3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52万册。有线电视用户54.4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0万户,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年发行各类报纸5579万份,刊物375万份,出版图书品种217个。唐家湾镇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总数628家,实有病床572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903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的医师、助理医师共3173人,注册护士3504人。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实行全民医保制度。免费婚、孕检全面实施,并在全国率先将外来女工纳入免费孕检范围;试行"大病统筹救助、中病进入保险、小病治疗免费"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小病治疗免费"已在农村整体推进;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转轨。

全市共有24名运动员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皮划艇、赛艇等6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7金2银3铜的优异成绩。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90元,增长9.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422元,增长20.8%。全年城镇居民现有住房建筑面积人均30.7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6%。农渔民人均纯收入7622元,增长8.8%。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66台,冰箱99.5台,空调器241.5台,组合音响56台,家用电脑88.5台,移动电话225.5部,家用汽车22.5辆。

全市纳入劳动用工管理的用人单位31126个,职工人数54.2万人,其中农民工32.8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9912个,24907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76%。截止年底,全市五项险种参保人数达28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9%,其中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66.8万、58.9万、72.9万、60.4万、30.5万人,同比增长均达12%以上。五项基金当期征收32.9亿元,支付16亿元,历年积累75.3亿元。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止年底,全市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4万人,参保率达66.6%。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541宗,死亡158人,受伤1529人,直接经济损失1184.9万元。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7.5%、8.1%、32.8%和37.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37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86.71%;工矿企业事故死亡17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10.76%;水上交通事故死亡4人,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2.5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7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7.28、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1.85,均比上年有所降低。

十二、人口与环境保护

篇2

20*年,在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形势恶化、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等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全国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我县经济增速也出现一定程度回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更加凸显。全县经济社会总体呈现“经济继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总体协调、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增幅回落3.3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2亿元,分别增长16%和23.1%。其它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较好。(附表一)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实现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2亿元,增长9.8%。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5万亩,总产量10.93万吨,增加0.42万吨。农、林、牧、渔业均保持较快增长。“双五万”工程继续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明显增大,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51亿元,增长11%,其中规模工业销售产值295亿元,增长17%。工业结构趋于合理,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占比提高3.4个百分点;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等新型工业发展迅速,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51.8%。大企业带动效应明显,企业总体效益进一步好转,规模工业利税总额15.9亿元,增长37.3%,比同期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增幅高20.3个百分点。工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三产发展增势明显。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4.1%,占全县GDP比重27.7%。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亿元,增长20.54%;各项贷款余额96亿元,增长15.25%。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亿元,增长14.4%。成功举办第六届房交会。出台并实施《*县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县迎春南路商业街业态规划》。

(二)三大需求总体平稳,投资消费结构趋于优化

投资保持合理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7.41亿元,增长13%,其中限额以上项目65.57亿元,增长20.8%,占投资总额的84.7%。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48.55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93.25%,比去年同期增长8.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实际完成47亿元,增长16.7%。全年新核准(备案)工业项目288个,计划投资76.36亿元。三产投资增速较快,限额以上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6亿元,增长12.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3.92亿元,占52.2%。

*

消费拉动效应明显。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5亿元,增长21%,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个百分点,消费拉动GDP增长的能力不断增强。批零贸易业实现销售总额44.5亿元,增长21%。商品房销售面积32.73万m2,增长26.1%,销售额11.76亿元,增长39.8%。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家居及服务、交通与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类消费增长较快。

外贸出口保持增长。全县外贸出口供货总值172亿元,增长13.7%,其中自营出口总额6亿美元,增长40%,增幅比年初预期目标提高30个百分点。自营出口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结构性的增长,外需萎缩对我县外贸出口企业的冲击较大,除精细化工、水电设备行业的大企业自营出口大幅增长外,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若扣除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因素,自营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三)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

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深入开展“十百工程”、“联乡结村”和“清洁*”等活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年地方财政用于“三农”资金5.03亿元,增长24.5%。全社会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98亿元,完成农田水利工程量315.2万立方米;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47945亩;完成下山移民1110户、2232人;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造田造地1000亩、宅基地整理1200亩;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100%;等级公路、客运班车行政村通车率均达到100%;全年新增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整治村58个。

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16省道与320国道连接线工程(*西环线)、20省道*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富春江一桥维修加固工程顺利完工。富春江二桥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综合码头散货作业区启用。建成港湾式停靠站50个、公交候车亭20个、客运场站1个。县城至富春江镇路灯工程、洋塘至旧县街道给水管道工程完工,城乡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市政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新城和综合体建设全面启动。凤川—江南新城规划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县城商务区建设总体进展较快,12幢现代化综合楼宇破土兴建。滨江区块全面完成拆迁工作,《*滨江区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完成,励骏大酒店动工兴建。分水江休闲旅游度假综合体规划方案已通过评审,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杭州潇洒休闲运动公园综合体前期进展顺利,女足训练基地已开工建设。

(四)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活跃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加快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行项目代办员制度和项目审批一审一核制;滨江拆迁安置小区建设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实现我县企业上市零的突破。金融改革深入开展,大力创新金融产品,设立县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富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全面完成村集体资产融合工作,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户参保率达100%;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心镇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强。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全年全社会科研经费支出达4.5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30.54亿元,增长140.2%;新产品产值率为11.5%,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申请专利577件,专利授权421件。全年立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新认定省级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8家;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命名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2家。*分水制笔创新服务中心列入中央补助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我县与浙江大学建立全面科技战略合作关系。

开放型经济取得新进展。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专职招商队伍,专业招商机制基本建立,按“主攻省内、拓展省外”原则,开展驻点招商,实施“飞地”招商。全年新引进项目140个,协议资金67亿元,增长17.1%。其中协议外资1.72亿美元,增长19.2%;实际利用县外资金41亿元,增长28%,其中外资8100万美元,增长23.7%。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促进企业发展。杭州*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成功收购美国费格内窥镜技术公司62.5%的股权,开创了我县企业在发达国家投资合作的先河。

(五)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和谐社会加快推进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颁布实施《*县生态功能区规划》,省级生态县创建通过预验收。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项目14个,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县城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富春江镇、分水镇等3个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横村镇污水处理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完成主体工程;百江镇、钟山乡垃圾中转站全面建成,全县“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城处置”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初步形成。两江漂浮物打捞处置工程扎实推进。杭新景高速公路沿线小冶炼企业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圆满完成。实施“清洁*”三年行动计划,城乡面貌得到较大改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4.25%。全年新增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乡镇2个和生态村20个。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据初步统计,全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5%,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削减10.13%和8.93%。

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巩固省教育强县成果,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实行同城待遇;实施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制度;成功创建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创建省教育强乡镇2个,全县13个乡镇(街道)全部成为省教育强乡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和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富春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全年创建市级卫生强乡镇7个。全面推进文化名县建设,叶浅予艺术馆新馆完成主体工程,杭州越剧二团顺利迁建。省科技强县、省体育强县通过考核验收,成功创建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和3个省体育强乡镇。

篇3

【关键词】广西十三五规划;规划数据;规划移动应用

一、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公众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规划业务办理、数据存储与展示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展示的内容不够丰富以往的规划更多的都是展示已成稿的规划全文,很少有对规划进行解读后再展示,其他的规划内容如规划的项目、数据都少有涉及;而且展示的形式基本上就是文字或者是图片,没有更多新颖的展现方式去吸引读者去了解。2、规划展示的渠道比较单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兴起,使用手机进行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数都超过了传统互联网,所以仅在电脑上展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更多社会用户的需求。3、民众不能有效的进行参与互动政府做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后不能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上,还需要让社会各界给出他们的意见,让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这是目前各类规划展示系统所没能做到的。4、不能有效的辅助决策目前大部分的规划展示类系统都是在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文本或统计图表调整后进行展示,展示的信息是五年规划实施完成后的成果,这就导致了一项规划只有到了实施完成后才能知道规划的效果如何,没有能够及时的对方向进行微调,从宏观上减低了规划的可控性。

二、建设内容

规划立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繁复、形式多样、关联复杂,对于展示和应用不能起到很好的帮助,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对规划的梳理。所谓立标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展示和应用的标准,方便以后的继承和发扬。数据保障:根据已经确定的规划数据体系,由广西各级发改部门整合自身的资源,整理归纳现有规划数据,同时按规划纲要数据标准对规划文本进行数据转换,形成有效的规划纲要数据,为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统筹管理:由自治区发改委统筹各区县发改部门的数据采集、转换工作,统一调配资源,保证各项数据采集的顺利进行;通过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系统对各类规划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动态管理数据:由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后台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其中,通过接口管理可以有效管理各类接入的接口,并为接入系统配置不同的调用权限;通过数据源管理可以显示各系统采集得到的数据,方便对数据的管理与调用。

三、总体架构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系统建设采用多层技术架构,分为表现层、应用层、数据资源层、数据支撑层、基础设施层、标准与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与运维体系。1.表现层,针对用户而定,将用户分为社会公众和规划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可以利用PC、移动设备或微信查看规划信息;规划管理人员可以通过PC对规划信息进行管理与。2.应用支撑层,主要针对功能进行分类,按照功能的使用场景,分为规划移动应用子系统、规划数据展示子系统、规划数据库子系统。规划移动应用子系统用于管理移动端应用,并在移动端应用上展示规划信息。规划数据展示子系统用于规划信息的与PC上的展示。规划数据库子系统用于规划管理人员进行规划信息的采集与管理。3.数据资源层,主要针对数据库的应用,按照数据类型的分类,将数据库分为规划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项目数据库、资讯数据库。

四、总体业务流程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的业务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采集、转换、、管理和统计分析。第一步,规划数据采集。由各级发改部门收集规划数据,如规划文本、规划视频、规划图片、规划解读等数据,收集完成后按照自治区规定的规划数据标准体系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标准的规划数据后上报到区级发改委部门。第二步,规划数据管理。数据采集完毕后集中进行录入,整理并丰富数据库的数据,同时对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转换和优化。第三步,规划数据展示。从规划数据库中抽调数据,按照规划模板的样式进行微调,到各终端上,终端包括PC客户端、移动端应用和微信端。

五、功能架构

1.规划数据展示子系统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图像、视频、动画、全景、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展示技术,以科学、直观的表现手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及规划历史过程进行展示管理。2.规划数据库子系统对规划相关数据内容进行规划、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及共享,实现规划表现形式由文本向数字化转变,按照以规划信息为主体,关联地理信息、项目信息、图文视频信息的思路,完成规划大数据库的建立。实现规划信息展示和规划数据库管理的移动化应用,以富媒体的展现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十三五”规划体系的内容信息。主要展示渠道包括:公众服务移动端应用、公众服务微信端。后台主要管理功能包括:微信关注管理、数据分享管理、数据订阅管理、交流互动管理、移动应用终端管理、系统管理。

六、建设要点

1、规划数据体系业务梳理广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复杂,从它引申出来的各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市县规划更是数量繁多,同时规划还涉及到其他专家的意见和解读内容、各种工程项目,这些都是规划展示过程中需要进行梳理的重点,梳理出来后才能作为标准用于规划的展示与应用。2、规划展示移动化历来的规划都是以PC端的应用为主,很少有移动应用上的突破,本次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展示应用管理系统就采用了移动应用和微信端作为移动化的突破口。建设过程中,针对规划内容如何在移动设备上能够完美展现,设计人员采用了当前主流的移动系统框架进行开发,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移动应用的兼容性进行差异性的调整。3、规划数据个性化定制为了让各地市的规划数据能够更好的被社会各界接收,系统将采集到的规划数据进行整理后,专门对其进行了一轮个性化定制,主要包括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各章节内容进行单独的解读和包装,让数据更为精炼,同时专门对展示效果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内容主旨。同时还对广西14个地市进行了专业的地图数据制作,让规划展示能够落到地图上,增加展示的感染力。

七、运行方式

各自整理,分别采集。由广西各地市发改委部门各自收集本地市的规划展示数据,并根据自治区规定的规划数据标准体系进行数据转换,形成各地市完整的规划数据,最后提交区级发改委部门。集中录入,统一管理。区级发改委部门负责收集各地市上报的规划数据,通过接口获取更多的规划项目数据,连同区级的规划数据一起录入到系统中,并安排专人按制度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专人,多端展示。在获取完数据后,由区级发改委部门抽取相应的数据进行,人员要熟悉业务,了解系统,过程中要保证数据展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必要时能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优化和美化,展示的内容将同步显示在PC端、移动应用和微信上,实现多端展示的目标。

八、结束语

篇4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__县20__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__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20__年,全县人民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强县富民”总体战略和建设“两地一城”目标,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以目标考核为保障,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圆满完成“十件实事”,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__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综改攻坚年和项目见效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省、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两地一城”和全省经济强县目标,坚持“一二四十”发展思路不动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统筹兼顾,对标一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着力在生态立县、综改兴县、产业强县、立城优县、平安稳县上出实招、求实效,确保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和谐安定,民生持续改善,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确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经济发展预期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__%,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__%,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07%。

民生保障性指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__.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5%,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生态环保约束性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和安全生产完成市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如下六项工作:

(一)实施“百园立农”工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特色化为方向,重点抓好五点:一要扎实抓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建__马铃薯综合种植、纠偏古膳要道食品开发、__养殖等11个农业产业园区,努力培育一批种、养、加农业产业化标志性龙头企业。二要大力发展“一县一业”马铃薯产业。围绕建设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县目标,扶持壮大__、蓬勃、__等一批集育种、扩繁、推广、加工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努力打造马道头、__庄等6个乡带状主产区,使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三要稳步发展养羊产业。年内新建__养殖园区,扩建白羊牧歌、__养殖园区,完善__、__、__养殖园区和根源种羊繁育基地,全县新增棚圈面积8.5万平方米,努力建设年出栏100万只肉羊基地县。四要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重点完成人工造林和固沙造林2万亩、人工造薪炭林2373亩、干果经济林1200亩,矿区绿化8000亩以及环城公园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完成管家堡生态治理1万亩。五要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完成150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年内启动实施__村、__村、__村、__村4个地质灾害治理村搬迁工作。打造116个“环卫示范村”。

(二)实施“百企强县”工程,推进工业新型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是我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更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一要全力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年内重点配合同煤集团全力以赴抓好同发__窑、__两座千万吨煤矿建设,争取全面投产;__窑、__窑、__洼、__沟4座煤矿实现转产,__洼、__沟、__、__、__、__6座煤矿实现联合试运转。二要积极培育新型工业支柱。全力抓好总投资288亿元的__低变质烟煤清洁利用示范项目和总投资8.6亿元的__铁__山__窑煤炭储运站建设项目,争取总投资40亿元的__集团2×35万千瓦中海油煤制气配套电厂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__马道头煤电一体化2×35万千瓦发电项目获批,积极推进__庄风电一期5万千瓦发电项目。三要加强园区建设。按照“一县一园”的思路,切实发挥政府对园区建设的主导作用,__煤化工园积极申报省级开发区,扎实稳妥地开展园区土地房屋征收安置工作,研究解决项目建设用水、用电等问题,启动园区道路、管线和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相关

规划,优化园区资源配置,吸引更多的关联产业入园,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现代煤化工基地。四要狠抓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发展中小微型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政策落实难等问题。大力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完善马道头小企业创业基地。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三)实施“城镇提质”工程,加速县域城镇化。实施“大县城”战略是提高全县城镇水平的根本举措。要充分发挥县城和中心集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的聚集辐射作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古城保护。按照《__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规划》和《摩天岭长城风景名胜区建设规划》,加大对朱市街、钱家巷等保存较好的历史街区、居民区、商铺、作坊的保护力度,做好楞严寺佛乐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二是强力推进“大县城”战略。主动融入__都市区,编制智慧城市规划和管网专项规划,重点抓好汽车站两侧土地开发、旧城改造、汽车物流园区、北环路改造等工程。三是全面加快中心集镇发展。紧紧依托工业园区、现代化矿区兴起的有利契机,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中心集镇,完成__镇和马道头集镇建设年度任务,积极支持__镇申报全国重点镇。四是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年内将继续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廉租房2万平方米,启动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

(四)强化财政税收管理,确保经济繁荣稳定。税务部门要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特别要根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的税收新特点,组织好煤炭主体税源的征收工作。要加强稽查管理,严厉打击偷逃税费的不法行为,坚决堵塞各种漏洞,努力做到财税收入应收尽收。财政部门要强化支出管理,量入为出,合理安排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金融系统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银企合作和沟通,努力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流通领域要切实加强市场和仓储设施建设,努力丰富市场供应,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52亿元。工商、质检等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整顿市场经营秩序,切实优化消费环境,确保市场繁荣稳定。

(五)强化资金筹措力度,有效改善基础设施。为切实改善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今年全县安排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市政建设的重点是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工程,开展十里河县城段治理二期工程等;交通建设的重点是积极争取实施南酸线改造、210省道县城段改线、高速连接线与中海油厂区道路建设工程。电力建设的重点是改造30个低压台区和37.5公里低压线路,完成110kv元坪变电站建设,满足重大项目、工业园区和西南部工矿密集区发展需要。同时,要全力争取引黄入左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为重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继续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个乡镇、10个村、4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为确保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要着重抓好四点:一是改善投资环境,力争在引进大集团、大企业上实现大的突破,合理引导民间资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放宽社会投资的准入领域,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紧紧抓住我省列为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的重要历史机遇,精心组织和筛选一批档次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项目,以优质的项目争取上级资金;三是努力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支出行为,加强监督管理,集中有限资金办一些大的事情;四是提高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严格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

篇5

(一)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据初步统计,全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或超过年度计划。

(二)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综合经济实力有新的提高。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提早一年实现了本届政府提出的目标。

经济运行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的全省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1.7%、11.6%、12.1%和12.5%,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这是我省经济自2003年进入两位数增长以来,季度同比增速保持较快较平稳的一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8.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5亿元,增长21.9%。

我省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2.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省工业增加值217.55亿元,增长2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6%。

旅游业步入转型升级轨道。

房地产迈上平稳发展阶段。

3.新农村建设起步较好。国债、财政、银行等资金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新建(硬化)农村公路2769公里。实现行政村全部通电话。文明生态村增加到6523个,占自然村总数的28.1%。

4.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6年37个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投资进度是近几年来较好的一年。

5.筹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加大。“三集中”扶贫机制成效显著,全省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和6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97个整村推进扶贫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6.重点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组建海南路桥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完成海南高速股权分置,改制关闭省属企业192家、安置职工1.23万人、改制面4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试点,西培农场并场队退场改革试点取得成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开始启动。深化水价、电价和油价改革,建立运输价格和油价联动机制,率先在全国实现经营服务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

7.生态省建设有新的进步。加强了电力、水泥“大代小”技改工程建设,对制糖、橡胶加工等传统工业采取了工艺更新和集中治污等措施,工业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8.社会事业得到加强。集中部分财力用于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9.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全省参加基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人数达到347.1万人次。城镇低保对象达到16.5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比全国规划时间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目前参合农民已达421.6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86.03%。全省农村居民8.59万户、15.3万人享受低保。

二、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按照充分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海南的要求,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积极进取的原则,建议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11%。

第一产业预期增长6%。进一步实施农产品加工行动计划、罗非鱼行动计划、农村沼气生态富民工程、畜产品出口基地计划、浆纸林一体化工程和花卉产业工程等,将带动农业较快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9%,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0%。2007年将开工建设的东环铁路、大广坝二期、华能西部电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乐东气田、金海造纸、大甲醇、福耀玻璃(一期)工程等一批大工业项目,神州半岛、清水湾、石梅湾(一期)、海棠湾、博鳌二期、新世界美丽沙等一批旅游房地产项目,为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健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3%。外贸出口预期增长15%。天然气、机电产品、肉鱼制品、聚脂切片、钢铁、化肥、木制品等重点地产品出口比例逐渐加大,为外贸出口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打下了好的基础。预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上涨2.5%以内。

三、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扩大以有效投资为重点的三大需求,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

一是引导投资稳定增长。预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8亿元、增长10%左右。

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继续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初步安排,2007年省重点建设项目60个,总投资规模13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8.5亿元,其中竣工项目8个,续建项目16个,新开工项目25个,预备项目11个。

三是改善投资管理。执行好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把好新上项目的市场准入关。

四是积极扩大消费和出口需求。

(二)坚持“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方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推进功能经济区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启动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具体规划好全省五大功能经济区,海口和三亚两大城市,16个县城及所有建制镇,主要工业、旅游和农业经济开发区,直至到城市社区和农村村庄,明确其范围、功能定位、环境容量、发展方向和政策。

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是推进“五网”工程建设。

交通网铁路:确保东环铁路开工建设。运营西环铁路。港口:加快琼北中心枢纽港和金牌港规划与建设。公路:加快推进海口绕城公路、三亚绕城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空港:续建凤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做好博鳌机场前期工作。

水网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计划一季度开工建设。做好大隆水库收尾工作,确保上半年竣工。电网督促南方电网尽快兑现承诺,加快实施联网工程建设。支持农垦剩余41个农场电网改造。争取开工建设华能西部电厂,加快推进核电站前期工作。信息网支持自然村及偏远农垦连队通电话、互联网进村入户、村村通广播电视等工程建设。气网做好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快乐东气田开发,规划环岛气网管线建设。

(四)用更大的力量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推进体制创新。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建立体制改革协同推进机制,组织协调好各项专项经济体制改革。

二是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五)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促进和谐海南建设

一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大对社会事业设施的投入力度。

二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有关职能部门大力协同做好就业、收入、住房、看病、上学、社保、安全、物价等民生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落实好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篇6

内容摘要:会展业是当今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会展业收入的乘数效应测算方法及其类型,并分析了会展业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间接与直接作用。

关键词:会展业 收入乘数效应 社会效应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会展业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全世界的会展业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之一,对其他经济部门和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投入产出的经济乘数效应

乘数又称为“倍数”,在经济学中是用来表示经济活动中某一经济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某个行业的投资或收入不仅能增加本行业的收入,而且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总量成倍增加。例如,某部门增加投资1000万元,则该部门的收入会增加1000万元。在新增的1000万元收入中,如果有4/5用于消费(生产性消费,如购买原材料、设备等),第二级部门就会增加800万元的收入;如果第二级部门在新增的800万元的收入中也有4/5用于消费,第三级部门就会增加640万元的收入。如此下去,形成一个递减数列。

国民收入增量:

由上可知,1000万元的投资,能使国民收入增加5000万元,增加了5倍。如果用Y表示国民收入增加量,I表示投资增加量,K代表乘数,则乘数的计算公式为:。

则上例中。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国民收入的理论,从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国民收入=投资+消费,则:Y=I+C,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I表示投资,C表示消费,那么:Y=I+C(C表示消费的增加量);从社会总供给的角度,国民收入=储蓄+消费,则Y=S+C,其中S表示储蓄,那么:Y=S+C(S表示储蓄的增加量),则:I=Y-C,S=Y-C,代入上述乘数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为边际消费倾向(MPC),为边际储蓄倾向(MPS),则: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就越小。反之,边际储蓄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边际储蓄倾向越小,乘数就越大。上例中,MPC为0.8,所以:

会展收入的乘数效应

(一)会展收入的乘数效应测算

会展收入的乘数效应是用来衡量会展收入在国民经济领域中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循环周转,给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增值效益和连锁促进作用。用来衡量这种连锁促进作用和增值效益程度的尺度,称为“会展收入乘数”。本文把乘数效应概念引入到会展经济活动的分析之中,从而产生了会展收入乘数效应的概念。借鉴乘数的一般计算公式,会展收入乘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K代表会展收入乘数,Y代表国民收入增加量,I代表会展收入的增加量。

如果会展收入流入会展举办地区的经济运行中,就会对该地区其他经济部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通过社会经济活动的连锁反应,导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加。如果这笔资金的一部分储蓄起来或用于购买进口物资,使资金离开本地经济运行过程或流失到国外,就会减少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注入”,也就是说,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物资倾向越大,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就越小。根据以上乘数原理,计算乘数的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其中: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MPM表示边际进口物资倾向。该公式也可表示为:,其中:L表示漏损率(包括储蓄、购买进口产品、纳税等)。

由此可见,会展收入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漏损率在会展收入中所占比例大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说明会展收入中用于消费流通领域的比例越大,漏损的比例就越小,则会展收入乘数也越大。如果漏损率越大,说明会展收入中脱离当地消费流通领域的比例越大,用于消费的比例就越小,则会展收入乘数也越小。例如,某会展地的边际消费倾向为70%,即表示在这个地区的会展收入中,70%的资金在本地区的经济运行系统中运转,而余下的30%资金是用于储蓄或购买进口物资,或是离开了本地区的经济运行,则:

计算结果说明,会展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获得了3.3倍于原始收入量的经济效果。如果把80%的资金投入经济运行,仅有20%的资金用于储蓄或购买进口物资,则会展收入乘数就为5,就可获得原始收入量5倍的经济效果。

(二)会展收入乘数的种类

会展收入的乘数效应,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加一笔会展收入,相应会引起该地区经济的增长,使国民收入总量增加,并反映出国民收入的变化和经济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常用的乘数模式,从不同侧面对国民经济产生相应的经济影响。

1.营业收入乘数。营业收入乘数是指增加单位会展营业收入额与由此导致的其他产品营业收入增加额之间的比率关系。该乘数表明了一个地区会展业的发展对整个地区营业总收入的作用和影响。

2.居民收入乘数。居民收入乘数是指增加单位会展收入额与由此导致的该地区居民总收入增加额之间的比率关系。该乘数表明了一个地区会展业的发展对整个地区居民收入的影响。

3.政府收入乘数。政府收入乘数,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会展收入额对会展举办地国家或地区政府净收入所带来的影响。该乘数用来测定会展举办地国家或地区政府通过税收从会展经济活动中得到的效益,即会展收入对政府税收增加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4.就业乘数。就业乘数是指增加单位会展收入额所创造的直接与间接的就业人数之间的比率。该乘数表明了一个地区通过一定量的会展收入对本地区就业产生的连锁反应,并导致对最终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5.进口额乘数。进口额乘数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会展收入额最终导致会展举办地国家或地区总进口额增加的比率关系。该乘数表明了会展举办地国家或地区随着会展经济活动的发展,会展部门和企业以及向这些部门和企业提品和服务的其他相关单位从国外进口设施、设备等数额的增加量与会展收入增长量的关系。

6.消费乘数。消费乘数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会展收入额所带来的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消费的影响。该乘数用来测定会展举办地国家或地区会展收入增加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促进作用,即对社会消费扩大的作用和影响。

会展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直接和间接效益

(一)直接经济效益

会展业是一个高收入、高盈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在20%至25%以上。大型会展的直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经营会展的直接收入包括:会展活动的入场券收入、参会参展费收入、场馆展台和会展设备的租金、会展服务收入、广告收入等。按一般规律,办展单位的摊位费、广告费比门票收入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九五”期间的场馆收入达5亿多元,平均年递增46.2%。从有关部门测算结果看,参加国际会议的人员,平均每人每天花费约6000元。以第六届国际汽车展为例,来自国外和境外的会展企业近300家,即使以每家企业平均来10个人的保守估计,每人每天吃住行花费100美元,加上展前准备和撤展,综合展期按10天计算,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300万美元。据全球最大的专业会议组织――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全世界每年举行的参加国超过4个、与会外宾超过50人的各种国际会议已达40万个,大型展览达4000多个,每年创造的市场价值达2800亿美元。

(二)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

1.会展业的产业带动效应,除了会展产业本身的直接收入外,还能带动旅游、住宿、餐饮、零售、通信、交通、物流、保险、金融、贸易等行业的发展,经济联带效益十分显著。2007年,全世界会议代表所订的机票占全球机票销售量的50%左右;1999年《财富》论坛在上海召开,短短几天时间,酒店收入就超过1亿元。会展业带动的经济效益有时不是用倍数就可以简单衡量的。一次会展中签订的贸易、技术合作以及投资协议可能大大超过会展业本身的受益,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据专家估计,发达国家和地区会展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9,即会展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会展经济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方,其带动效应有所不同,在美国,据美国展览研究中心统计,2007年美国举办了13000个展览,直接收入120亿美元,与之相关的社会综合消费约1250亿美元,会展的经济带动比例达到1:10。而中国内地现在没那么高,据初步估计是1:6,但这种带动作用正逐渐增加,如上海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6,间接投入产出比为1:9。发展会展业意味着各行业可以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从而大大减少国内资源的机会成本,有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而会展对于当地经济最本质的意义就在于更大范围的开放、更实际的比较、更精确的选择、更有效的配置,进而达到更有质量的增长,以增强经济安全系数。

2.会展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效应。譬如:上海发展会展经济,受益的将是整个华东地区。目前,上海口岸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外贸总量的比重达四分之一,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周边地区。由于会展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展示,信息集聚性好,有利于降低经济运行中的“交易费用”。更为重要的是,会展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推动和催化作用。

3.会展业的扩大就业效应。据统计,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2000年德国展览业从业人员10万人,直接收益45亿马克,创造社会综合效益410亿马克,为社会提供了23万个就业机会。有“展览之都”美名的中国香港,每年超过1000万名的游客中,约有30%的人是参加各项贸易展览或会议的,有两万多家企业每年参展,有约20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每年在此签下订单,一年的会展收入超过74亿港元,同时提供了9000多个就业机会。欧洲16个最大的场馆为35.2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据经济与产业研究基金会(2000)研究,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59328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77026人,2000年悉尼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99500人。

4.会展业的社会文化效应。仅仅看到会展的商品展示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可以加速对区域增长极的培育,可以树立国家形象和城市品牌,而且可以把会展地的一些名牌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竞争力。世界性的会展活动在聚集人气、推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无形中也对主办地进行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免费宣传,这有助于提升主办地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我国举办的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展示了我国的崭新面貌,使与会客人看到中国有很好的投资环境,这一点可能比任何经济收益都要重要。这两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外商在华投资的增加,跟成功举办APEC会议有重要关系,因为在全球投资安全系数下降的同时,人们看到在中国投资的安全系数却很高,这使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

参考文献:

1.曾武佳.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

篇7

( 一) 民法的发展渊源

民法一词来源于公元前8 世纪至公元前6 世纪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的罗马法。罗马法的内容极为庞杂,其特点是民刑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其中最为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罗马私法,这是后世民法的主要来源,罗马私法在体系上比较完备、严谨,而且在立法技巧上也很高超,其在反映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有关内容规定上极为充实、完备、精辟。罗马私法中规定的一些民事法律制度对后世的资本主义民法发展起了关键作用,从而成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民事立法的依据。1804 年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资产阶级民法典,它规定的各项制度有许多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现代民法从1804 年的《法国民法典》开始,大陆法系是从《法国民法典》开始确立,而1896 年的《德国民法典》在全面吸收罗马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发展了传统民法,为大陆法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制定民法典时,转译法语DroitCivil,并用汉字第一次命名为民法。我国清朝末年,清政府委托沈家本等人为修订法律大臣,曾聘请日本学者松冈义正等人起草民法,于1911 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民法一词为我国法律采用。民法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重刑轻民的传统,民法长期不被重视,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使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繁荣和发展,促进我国大量民事法律法规应运而生,使我国民法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二) 商法的发展渊源

欧洲中世纪商法是近代商法的起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300 年的罗德海法,以及更早的迦太基人的航海贸易习惯至罗马私法高度发达时期。有关商贸领域的法已经相当的完备。11 世纪晚期,欧洲的胜利使得欧洲通向东方的商路开通,这就为欧洲大量剩余产品涌向东方市场提供了条件。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地中海海上贸易的发达和地中海沿岸一些新兴城市的商贸繁荣。西方商法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逐渐开始形成自身的基本制度但早期商法仍以商人习惯法存在。16、17 世纪,由于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欧洲大陆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富强,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从而导致商人地位的特殊性和商业活动的特殊化,商法开始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各国纷纷制定商法并迅速法典化。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颁布了1673 年著名的《陆上商事条例》,后来又颁布了《法国海事条例》,拿破仑时期将这两个条例加以修改并编为1807 年《法国商法典》。德国从18 世纪起以商人习惯法为基础,开始制定成文商事法。德国统一后于1861 年《普鲁士普通法》为基础制定了《德国普通商法法典》。英国也通过认可商人习惯法形成自己的商事法。西方社会商法的高度发展与发达的商品经济息息相关。商法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商品经济的发展远不及西方国家,以至商法不具有像西方社会那样的重要地位。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事法律法规立法也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如西方国家完备。

二、民法与商法在法的价值上追求的不同

民法从法的价值上讲追求的是公平,而商法追求的是效率。法的价值理念的不同使得商法与民法有了不同的地方。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并不是天生就分配好的,如果要满足不同人群对使用价值的需求,只有通过交易的行为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交易的实现最终将使资源向最有效的使用者手中转移,大量的交易构成了市场,市场的繁荣使得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作为调整市场交易关系的商法必然要把鼓励交易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市场交易行为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财富需要提高交易的效率,这个过程需要简化交易的相关手续,缩短交易时间,因为在商业实践中交易的速度或商品流转的速度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保障商事交易的便捷。市场交易在便捷的基础上更需要安全,维护交易安全确保交易行为的法律效用和法律后果的预见性,使得商法追求效率的价值特点真正得到体现。

三、商法的特殊地位在当代社会表现出的缺陷

商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社会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商法追求效率的价值取向逐渐受到了挑战。西方国家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曾一味强调高效率,产生了大量财富,但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财富在分配过程中两极分化问题变得极为突出,导致了社会阶层矛盾激化,社会的不稳定反过来又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逐渐恶化的趋势。环境的恶化限制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发展速度让世界震惊,但在追求经济效率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西方国家类似的问题,商法追求效率的社会价值取向仅仅从经济角度去片面考虑问题,其优先于民法适用的特殊地位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阻碍的趋势。

篇8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

会议指出,在当前经济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当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是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认识不足。面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形势,如何趋利避害、转化不利因素、减少负面影响,缺乏必要的、积极的前瞻性研究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经济增长后劲趋弱。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增幅比一季度回落49.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48.5个百分点。②外贸出口形势仍较为严峻。今年以来,我市受禽肉封关的影响,造成出口受阻,创汇下降,至今周边国家还未对我市外贸的冻品开关。出口产品缺少高创汇、高附加值、高退税率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支撑。出口市场主要局限于日韩等地,制约性较大。③企业资金不足。一方面,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企业融资困难;另一方面,资产负债率和两金占用持续升高,资金风险压力加大。三是软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个别部门重罚款收费轻服务管理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有不规范、不文明、吃拿卡要等行为;“三乱”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个别地方社会治安秩序不理想,存在欺生排外、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现象。四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小富即满,小进即安,富而思进的敬业进取精神不强;有的企业追求眼前利益,对人才认识不足,临时工、技工用的多,大中专毕业生用的少;有的民营企业任人唯亲,产权封闭,没有走出家族化的桎梏;人才市场发育滞后,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和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科技人员难招、难留;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少数中青年,素质偏低,特别是农村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给农业“三化”战略实施带来困难。

会议要求,市政府要抓住机遇,强化措施,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面对宏观调控形势,谁能扬长避短,防范、化解不利因素,掌握主动权,谁就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实现大跨越。要积极组织力量,针对当前市场变化,不断开拓信息渠道,对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趋向、宏观经济发展、外部企业动态、生产资料市场等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超前分析,科学论证,及时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宏观调控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第二,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努力构筑布局合理、活力强劲的经济框架。一是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立市、强市”战略,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大范围、大跨度实施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努力培育优势产业群和核心企业群。二是积极发展融合型经济。借助半岛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加快推进我市与半岛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我市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三是以推进农业“三化”为着力点,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扶持大企业,培育小企业,快上新企业,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农业出口创汇生产基地,全面增强龙头辐射能力,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四是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科学规划布局、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市场管理等方法,加快三产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三,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创新开放局面。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统领经济工作全局的牛鼻子,围绕招商引资任务分配,逐级落实责任,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招商引资大格局。要将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第一线,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客户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要继续加大外贸工作力度,大力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保持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要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形成一批产品结构好、创汇能力强的企业群体。

第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一要切实解决好 行政管理和执法服务过程中政令不畅的问题。市政府要认真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及时修订完善各项措施,并将监督、实施责任落实到相应部门和人员,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切实保持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二要切实解决好资金短缺的问题。在继续抓好政策性融资的同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的广泛参与,激活民间资本。争取各类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强区域资金实力。加快企业股改和上市融资,做好得利斯、新郎、化工的上市准备工作,为成功上市奠定基础。三要切实解决好工业用地不足的问题。要强化土地利用效益,依法收回闲置土地,调整已批未用土地,分轻重缓急,优先满足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符合我市实际的项目和骨干企业建设用地的需要。

篇9

关键词: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区域旅游;共生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7;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102—02

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包括环大别山山脉的武汉市新洲区、黄陂区,随州市的广水市,黄冈市的所有县市和孝感市的大悟县、孝昌县、安陆市等县(市、区)。2011年2月17日,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初期启动,范围以国家和省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主,具体包括黄冈市的红安县、麻城市、英山县、罗田县、团风县、蕲春县、孝感市的大悟县、孝昌县8个县市。

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湖北省提出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是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结合湖北省省情实际,着眼于推进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因时、顺势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按照“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要求,把试验区建成全国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文化传播基地、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成全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生态保护示范区。

相对于湖北省内其他地区,大别山地区有独特的优势:大别山是革命老区,被誉为摇篮、将军故乡,曾有200万人参加革命、100万人牺牲;大别山生态独特,森林覆盖率达40%;此外,还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连接皖江城市带、长三角和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极强的先导性和带动性,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综合发展。大别山不仅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绿色生态资源,具有独天得厚的旅游发展条件。选择以旅游开发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选择,更是湖北省扩大开放、东向拓展、实现“弯道超越”的战略抉择。

由于试验区涉及多个行政区域的合作和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配置,因此,本文运用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探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区域旅游的发展战略。

一、共生的内涵与构成

(一)共生的内涵

“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是指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的现象。共生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域。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等。运用共生现象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关系,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从而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其向优化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共生”是指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旅游地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1]。

(二)共生的构成要素

从一般意义上讲,共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指构成共生体的基本能量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即共生关系,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关系。从行为方式看,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关系;从组织程度看,共生模式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关系。共生环境指共生关系存在发展的外生条件。在共生关系的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2]。

二、大别山区域旅游发展的共生分析

(一)共生关系的形成条件

共生关系的形成必须存在共生界面和共生机制,表现为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能量的联系和共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构成共生关系的条件包括: (1)参与整合的区域须具有相互兼容的内在性质和某种时间或空间联系。(2)在给定的时空条件下,区域间应存在某种确定的共生界面,即区域间旅游资源整合的媒介。(3)共生单元之间按某种方式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通常由共生单元内在联系的亲近度、同质度或关联度决定。(4)参与旅游资源整合的区域还须选择和培育共生环境[3]。

按照共生关系所需的一般条件,区域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须具备以下条件: (1)旅游资源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并且具有空间上的接近或联系上的便利性。(2)有经济、文化或政治上的联系,或旅游资源、市场等要素上的联系,区域内有若干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地,旅游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和配套。(3)同类旅游地的相似程度或异类旅游地的互补程度决定共生方式。同类旅游地之间强化共同优势,在合作基础上重新分工定位;异类旅游地之间优势互补,形成区域旅游的竞争优势。(4)必须具备一定政策法律支撑,具有发展区域旅游的大背景[2—4]。

(二)大别山区域旅游的共生条件

篇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精神,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居民购房的需求,各地应继续抓好经济适应住房建设。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计投资〔1998〕1474号)和《关于上报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计划和信贷计划的通知》(计电〔1999〕114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中央有关部门、计划单列集团上报了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计划和信贷计划,经汇总审查,确定了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计划和信贷计划规模,现予下达,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00年全国经济适用住房年内施工面积为24273.67万平方米,其中:续建项目施工面积10998.9万平方米,新开工项目施工面积13274.77万平方米;年度投资规模1889.37亿元,其中:银行贷款指导计划481.26亿元(含收回再贷)。

    二、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贷款计划为指导性建议数,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和《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评估、审核,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商建委(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在分解下达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计划时,应优先落实好续建项目的建设资金;新开工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待条件具备后,可分期分批组织下达。在实施过程中如需调整项目,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商建委(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和承贷银行省级分行进行。

    四、2000年下达给中央有关部门下属单位和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必须是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利用已取得合法使用权的存量建设用地,组织本单位职工集资合作建房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