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其一,时间的连续性。这里我们提到的时间的连续性有别于语文教育界提出的语文教育“终身性”原则,因为这里的语文教学我们专指狭义的学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的连续性。从学前班开始,学生就已经开始了本民族语的规范化学习,甚至时间可能更早,而这种学习从学前班开始,到高中毕业结束。除了继续学习中文和中文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可能继续进行这种规范化的学习之外,大多数人均走向非正规化的学习。而每一年级的学习都是上一年级学习的继续和下一年级学习的前提,中间有些环节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能跨越和提前的。
其二,内容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历来争论颇多,至今也仍未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已从最初吕叔湘的“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字”转到“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言语的形式还是言语内容”。仔细分析这两种情况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前者和后者提出的其实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内容和形式何者为先的问题。
“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既然是工具学科,那么学生只要具备了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意味着学生掌握了这一工具,因而强调语文学科体系的科学建构,这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科学化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而“人文论”者则认为语文不仅是工具,它是母语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强调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重视语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整合,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个性的养成。通过语文学习,将着眼点放在“立人”方面,因而强调语文学科教学要从人出发,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和归宿,这对于学生学习体系的合理建立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其三,方法的有效性。现代语文教育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它的高效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方法的继承与革新。现在我们在强调传统的语文学习手段的同时,探讨和尝试使用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语文课程信息技术化(即多媒体教学)等学习方式,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由于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无不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其耗时长且低效率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合作意识的培养更显示出其紧迫性与必要性,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但合作学习对个体个性发展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自身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自主学习是我们最终要培养学生掌握并终生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最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但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校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而且学生在校期间的自主学习的随意性大、难以调控的问题亦不易解决。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语文教学已是当代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其高速、快捷、立体、综合、交互、大容量等快餐文化的特点不但吸引教师,更吸引着学生,但对内容选择、对师生双方自制能力、对学习成绩的测评等方面的要求都是高标准的,而这种素质要求是现在我们许多师生所难以达到的。
其四,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要以课程标准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充分发挥其激励的功能,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篇2
一个文本是不是只有一种解读结果?文本解读究竟存不存在“标准答案”?这是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很可能会直接导致语文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冲突。
对于文本阅读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会直接影响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选择,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阅读经验和阅读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阅读本身的认识和理解。
我的观点是,文本个性解读是人类精神真正得以解放的必然选择,也是日益民主化的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础。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文本的本质应该在于表达出作者沟通的渴望,因此,必须考虑作者的意愿和想法,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忽视语言作为一种独立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存在的力量,对于作者和读者所施加的影响。而语文教学努力实现的,应该是规约中的解放、传承中的创造。
二、文本个性阅读如何成为可能
阅读行为由于阅读动机、阅读发生的文化背景以及阅读者对于阅读的理解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阅读生态。不过关于阅读,有一些问题在今天应该是可以形成共识的——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作者的价值。它是文本形成的前提,没有作者的努力,这些词语和句子不可能连缀在一起,形成一种表达特殊意义的结构,而且至少应该承认,作者在尽所能地表达自己希望表达的意蕴。其次,我们还应该承认,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可以被人们所利用,同时也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如果我们忽视了语言的“内蕴结构”,就无法真正理解语言所传递的内涵。第三,我们同样也必须承认,读者作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个体,可以独立而自由地理解文本所传递的内容。
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文本中是否有这样的“裂隙”,容得下读者的心灵实现个性化的解读呢?事实上,这样的“裂隙”是确实存在的。首先从作者的写作角度看,一方面,前设观念、词语的个性化理解、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特定的交流氛围都可能是作者视为当然的一些内容,但在读者看来未必那么明确。另一方面,作者对于自身的了解也存在盲区,那种下意识的选择,同样会让读者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其次从语言的角度看,语言是独立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存在的,有时候语言本身还规定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方式,在一些情况下,不是作者选择了语言,而是语言选择了作者,如果我们忽略了语言这只“看不见的手”,我们就不可能深入到文本的深处把握更多、更有意义的信息。但是,不同的人由于各人生存的环境、个体禀赋的不同,对于语言的理解也是存在差异的,而这样的差异,恰恰是读者可以利用的“裂隙”,正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第三,我们应该尊重读者之间的差异,文化环境、个性、阅读时的“语境”都会有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也使得阅读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结果。
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本的个性阅读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但这种发生是有条件、有前提的。它是以作者对文本控制的力度和方向为基础的,是受制于语言本身的“内蕴结构”的。
三、语文课程与个性阅读
个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实际上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具体说来,个性阅读强调的是阅读的结果会带有阅读者个性的影响;而个性化阅读则是强调阅读的过程,必须是带有个性干涉的。所以,我们究竟是允许个性阅读,还是追求个性化阅读,是研究本课题必须回答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语文教学应该接受个性阅读,但是并不专注于培养个性化阅读。
个性阅读在现实中是可能发生的,但语文教学是否应该促成这样的阅读发生,就需要讨论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阅读行为的特质;另一个问题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我们必须明确阅读教学的价值指向,才能够很好地回答语文教学中的个性阅读问题。
按照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沃·伊瑟尔的观点,文本本身具有“隐在读者”和“召唤结构”两个方面。简单来说,“隐在读者”代表了作者的预设,“召唤结构”则意味着向读者开放的可能性。正是这两个方面的交相作用,才造就了文本的意义的产生。也就是说,在文本阅读中是有某种确定性的东西存在的,但同时也有许多的“裂隙”允许甚至鼓励读者带有个性特征地介入,而个性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这样的确定性与个性的交互作用之中。
我们必须知道,和日常阅读行为相比,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更关注阅读过程中读者阅读经验的积累。作为教学的阅读和日常阅读行为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我认为,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阅读,应该体现出语文课程本身应有的价值。从课程的本质属性来看,应该完成的任务有二——完成人的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人的个性化。语文课程就是从语言文学等方面实现这样两个目标的,所以应该兼具培养规范阅读和个性阅读两个方面的功能。从以上分析得知,语文课程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目标,是和阅读行为本身的特点有关的,或者说,阅读行为的特点恰好与教育的本质存在着同构的关系。
更进一步说,阅读也存在着不同的功能,由于写作的目的不同,作者对于读者的控制也存在着程度的差异。研究认为,可根据读者的动机不同,也可依据读物的性质不同,将阅读大致分为理解性阅读、记忆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等多种。实际上由于阅读动机的不同,对于阅读最终的结果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不同特质的文本,在教学要求上也应该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明显的结论是,由于个性阅读本身就是阅读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所以当然应该是阅读教学关注的内容;但另一方面,作为促成正确的阅读行为发生的教学,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作者在文本中为实现意义的传达而做的控制与规约。
同时更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实际发生的阅读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前者是学习阅读的过程,而后者是阅[(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读实践的过程。目前,语文教学界有“阐释学误人”的倾向,即运用阐释学的理论去诠释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殊不知,阐释学中所强调的阅读,是相对成熟的&l dquo;阅读实践”,而不是“学习过程中的阅读”。所以,承认阅读行为中个性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建立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的联系是正确的,但是,过分强调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是不恰当的。
四、语文教学与个性阅读
由于语文学科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作用既要让合理的阅读行为发生,又要鼓励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培养个性,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地体现阅读文本的教学价值。分析一个文本的教学价值,必须同时考虑文本特点、课程价值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这三个维度。
首先谈文本特点。要考虑写作目的,事实上,由于写作目的不同,作者对于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的控制力度和控制方式是不同的。简言之,在论说性或者说明性的文本中,作者为了使得自己的表达更能够被读者接受,在语言策略选择上会表现出更强的控制性。而在文学文本中,因为需要读者的共鸣,所以会更多地容忍语言本身的“内蕴结构”和读者的生活感受的介入。从历史性的方面考虑,一些历史文本,曾经或许有强有力的控制性,由于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现在变得有更多可以让读者介入的空间,或者反之,由于一再被征引,现代文化越来越强烈地影响读者对于文本的接受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我们不考虑这样的特点,以一种模式来处理所有文本,则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讨论课程价值。文本的解读同样受制于课程设计本身。典型的例子是《荷塘月色》,在苏教版教材中安排在高一,而在华东师大版教材中则安排在高三。又如《老王》,在上海的教材中排在高一,强调的是平民意识,而在全国教材中则安排在八年级,强调对他人的关怀。所谓课程,简单说就是教学的过程,如果我们撇开课程设计本身的科学性不谈(比如对《老王》的认识,我认为无论是上海的教材还是全国教材这种安排都不太恰当),课文出现的阶段以及这一阶段课程的具体要求都会影响到教学中对于阅读的目标与要求的设计。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凸显课程设计目的的方面。这种阅读干涉,在实际教学中也是不能回避的。
第三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说文本中有“隐在读者”和“召唤结构”交互作用产生的文本意义。“隐在读者”是作者的预设,其中包括作者对于语言的选择与组织,以及与假想的对象交流的过程。这其中又有两个问题是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关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能不能敏锐地感知作者选择和组织语言背后的动机与目的;另一个问题是作者选择的假想读者在生活阅历、文化背景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至于说到“召唤结构”,则是作者的“留白”,是对于读者完成建构的期待,表现出作者对于读者的信任,但是这种期待能否得以实现,还取决于读者的心智是否成熟以及他的阅读背景。所以,不同的学生在这个方面的理解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如果我们选择了与目前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认知水平完全相当的文本,则阅读教学无法发生;选择远高于目前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文本,则阅读行为不仅不可能发生,更遑论阅读教学了。
另外,我们也不能够忽视文本阅读教学的语言学习功能。语言学习的本质是语用规律的学习,文本中的语言学习存在一个逻辑假设,那就是作者的语言是成功进行交流的范式。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恰恰是要强调阅读结论的确定性的。否则语言学习就不能够实现,语言规范的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认为,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教材编纂、教学设计)者一定要极其认真地对待文本的价值分析。正如沃尔夫冈·伊瑟尔所分析的文本本身具有“隐在读者”和“召唤结构”,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这样两个方面的存在,这是阅读教学区别于日常阅读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辨别、了解文本的内部结构,是教学设计者必须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
其次,促成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发生,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觉得必须给学生阅读的“标准答案”,将“标准答案”作为传授的具体内容。实际上,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直觉的产生,才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阅读教学不应该对阅读结果进行控制,而应该关注阅读过程。作者在文本写作的过程中,一定是对于文本的语言有所控制和设计,而教学应该关注的是学习者是否能够自觉地感知到这种控制和设计。
第三,个性阅读的发生,实际上存在于文本与读者两端,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应该保证读者进入文本的“裂隙”的[(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合理性,或者是进入“裂隙”的方式的正确性,以避免“误读”或者“浅阅读”的发生。这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考验,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的保证。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如何与文本“相遇”,以保证其中逻辑关系的正确性。
五、结论
1.个性阅读是阅读行为的一般特征,是由文本的内部结构决定的。或者换句话说,正确的阅读行为都应该是个性阅读。
2.文本在构成上有一定的控制性,虽然文本的交流功能不同,其控制力度、控制方向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控制存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前提是它们都应该是“哈姆雷特”。文本的个性阅读必须以承认这种控制的存在为基础。
3.阅读教学中的阅读行为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行为有相同点,但是也存在差异:阅读教学中的读者,是“学习中”的阅读者,是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读者,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若将两种阅读行为中的“读者”概念混淆,对于阅读教学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4.阅读教学应该关注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而所谓经验,包括:(1)对于文本中的控制的自觉;(2)合理地将自己的阅读经验、人生经验与文本中的“裂隙”发生关联(建构)。
5.阅读教学关注阅读行为的合理性,阅读中的个性解读是合理的阅读行为的必然结果。而在阅读中过分强调阅读结果的个 性化差异性,未必符合阅读教学的特征。所以,要防止在阅读教学中过分强调“个性化”的倾向。
【参考文献】
[1]蒋成瑀.读解学引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篇3
第一,本源性知识便于分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知识的共有特性,用最短的时间牢固掌握更多规律性强的知识。
以汉字教学为例,初中阶段要掌握3000左右的汉字,识记量大,汉字的意义复杂,但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而言,汉字只是生硬的符号,识记很不容易,加之电脑打字广泛使用,提笔不会写汉字的情形十分普遍,使得很多学生的作文错别字满篇,无论怎样重复进行听写读记的训练,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耗时费力,收效不佳。但若借助汉字本源性知识――“六书”,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汉字7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教学中如果将这些形声字归类整理,辨识运用,就会一次性辨识很多形似字,这样会用很少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会很多汉字,而且能牢固掌握。例如这一组形声字,形旁或叫义符都与字义密切关联,“燎(用火)原”、“(用目)望”、“嘹(用口)亮”、“潦(与积水有关)倒”、“镣(金属)铐”,运用本源性知识通过比较很快就能辨别清楚;又如 “武”字,学生容易多写一撇,如果告诉学生这是个会意字,是“止”和“戈”合意,这个字记录了古代战争用“戈”割掉敌人的脚趾来显示军功的历史,“戈”的一撇被挪移到上方变成了一横,其他带“戈”字旁的字,如果一撇没有挪移就必须加撇,这样学生就不会写错了;“旦”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很难弄清楚,如果明白这是个会意字,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那么学生自然理解“旦日”、“元旦”、“危在旦夕”、“坐以待旦”、“旦种暮成”、“连宵达旦”、“毁于一旦”等词语中的“旦”的含义。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它有出处,有产生的背景,背后都有故事。如果抛开成语背后的故事来教学成语,学生容易错用或乱用成语。比如“滥竽充数”,如果学生知道它讲的是南郭先生混在宫廷乐队中“吹竽”蒙事儿的故事,自然不会把“滥竽充数”写成“滥鱼充数”,知道故事中没“鱼”什么事儿;又如“悬梁刺股”的“股”,学生往往写出“骨”,如果让学生查阅成语讲的是什么事情,一准儿记牢靠了,不仅如此,还能从故事中学到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岂不是一举多得?
有了对汉字本源知识的基本了解,不但对新知记得牢靠,而且理解也会更加深透,辨析字形识记汉字也就变得意趣横生,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也了解了传统文化。当然,汉字随着历史变迁而演变,出现了一些特例,教师还要提示学生注意。
由此可见,本源性知识可以弥补死记硬背的不足,让学生活学活用,便捷而轻松。
第二,本源性知识易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便于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起源于劳动,早期的诗歌多是劳动歌谣,诗歌与音乐密不可分,相当于今天歌曲配的歌词,但又自含音韵节奏。所以,古代的诗歌富有音韵美,而这种美只有唱读才能体会。古诗的音乐我们无法了解,不能还原最初的吟唱旋律,但是如果凭借出色的朗诵水平配乐朗诵的话,诗歌的情感、意蕴、节奏会自然而然流进学生心中,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唤起他们心中相似的体会和感受,使他们不禁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深情演绎,不用逐字逐句讲解,不用死记硬背,每一个字都无可替代,每一句话都种在心中,诗中那人宛如自己,诗中那物历历在目,那情那景好生熟悉,“不思量自难忘”。
朗诵是诗歌学习乃至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是回归本源的有效做法。以读激情导趣,以读促解深味,以读促说促写,才是富有语文味的教学。名篇佳作唯有美美地读、忘情地读才能体悟到文章的无限情思和丰富内涵,读出诗文中的情景,读出作者心中的甘苦,甚至感受到作者行文间不经意的一个皱眉或一次自得的微笑。这样,课文就变成了“美味佳肴”,学生才能对她感兴趣,才愿意去自主探究,深入品味,使得语文情感教育功能、审美情趣的培养都落在了实处,接上了地气。阅读理解要阅读理解,只有读了才能理解,如果不重视读就要理解,目标达成难以实现。
第三,本源性知识是学生从被动接受、机械模仿到自主学习、创新运用的催化剂,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环节。
既是本源性知识,要运用它,自然要追根究源,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有的学生列举老舍的作品如数家珍,可是老舍原名叫什么,学生怎么也记不住。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安排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弄清楚“老舍”一名的由来自然了熟于心。学生自然会探究出老舍原名舒庆春,把姓拆开做他的字“舍予”,“舍予”就是舍去自己,表现老舍立志做个无私忘我的人,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反映出他的质朴。这样的做法,不仅学生记得牢,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也印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古文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其实,掌握了相关的本源性知识并适时运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知识就是阅读理解的本源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古文也好,现代文也罢,都要带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古人虽然离我们远,但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一样的,都要生活,都有喜怒哀乐,读古文的时候就要不断唤醒学生类似于作者处境下的心境与想法,运用常人的逻辑,常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感悟。
就像阅读理解《桃花源》,如果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本源性知识,将陶渊明生活的社会幻化成一个充满争斗,尔虞我诈,压迫、自私、贫穷的家庭,你是其中的小小分子,陶渊明描绘的理想境界――桃花源为什么是与世隔绝的,又为什么能够被发现,既然被发现了,为什么再访时了无踪迹等,自然不难理解了。
二是文章是由人而写,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尤其是作文时的处境,知人论世,是破解古文学习难题的重要一环。
例如,《论语》产生的年代虽已久远,但是古人和今人都要讲话,都要交谈,《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言为心声,了解孔子政治思想、教育主张对理解他的言论是必不可少的。
又如,屈原追求光明而投江自杀,陶渊明弃官归隐、醉情田园,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欧阳修极力推崇与民同乐,我们都给予肯定,这是为什么?学生很难理解。知人论世是准确理解文章的必要前提。了解作者生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个性、经历,可以从作品中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理解偏差,这正是我们阅读的目的之一。
三是借助对古人的生活状态、文化常识和一些典章制度的了解,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高效快捷。
篇4
一、“乐”在轻松的课堂教学中
之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绘声绘色’地讲,学生辛辛苦苦地听,一节课下来,老师满身大汗,学生却是满脸的疑惑。这种被动的学习氛围既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牵制了课堂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而生本教育的课堂却完全改变这一现状,它首先表现为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不再是唱独角戏的演员,而是变成退居幕后的“导演”,甚至变为“旁观者”,他是学生研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是知识的开发者和质疑者,是学生的学习顾问。而学生却从幕后跳到台前,成了课堂上的主角。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大展拳脚,各显神通。教师也乐得优哉游哉,沉醉在欣赏学生的表演之乐中。其次表现在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可以创设一中舒适、轻松的气氛。例如把学生的课桌摆为便于讨论的圆环形、方形,学生不必举手就能随时发表意见,而不是严肃地脸朝着讲台。这看似简单的课桌摆设变动,却能使学生乐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再者体现在课堂小结上,一堂课的内容讲完了,学生究竟知多少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完一课后都有一个小结,这个活动一般都由老师来完成的。在生本教育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总结一堂课的得与失,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参与教学,师生之间便实现了沟通理解。
下面就我上《伤仲永》这个教学案例来体现轻松的课堂教学带给师生的无穷乐趣。
在上《伤仲永》这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了一颗非常珍贵的种子,由于诸般爱护,既怕它晒死,又怕它被飞鸟啄掉,以至迟迟不肯播下去,最终导致了优良种子的死亡。这故事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他们很快反馈出这颗良种的死亡原因是缺乏大地的营养,少了后天的培养,因此也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种子如此,那先天优秀聪明的人呢?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又会怎样呢?这一下子就达到了引题作用。接着,我结合文言文的学习关键开展了朗读竞赛,让同学们就自己读得最棒的地方朗读出来让大家欣赏。很快一双双稚嫩的手有力地举了起来,A读第一段,B读第二段……C同学刚坐下,D同学就站起来说:“我认为C同学读的太棒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节奏把握好,很有感情。”N同学却认为说:“我认为C同学对‘民然众矣’这句话读的不太好,没有读出那种可惜的感情”……学生们就这样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你讲一句我讲一句,在交流协作中把握 了拗口的文言文的读法。第三步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理解课文内容竞赛,把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提交集体交流。讨论一开始,整个课堂立刻热闹起来了,只见一张张小嘴不停地讲着、说着,激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几分钟后就有小组成员上黑板写问题了,一题,两题……不到几分钟,写了满满一黑板,我快速浏览后,就进行了归类,并逐类地辅导学生交流解决。结合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和课文的重难点,我又导引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去交流 探究,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交流协作,全文的重难点很快就给学生突破了。
轻轻松松的一堂课,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乐于自己去追问、去探寻、去创造,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现自己,使学习成为有意义、充满乐趣的活动。因此,收获也是非常大的 ,到最后小结时,100%的同学都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一道理,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学习的指南。张文超同学还把方仲永才能的‘泯然众矣’与王安石变革的大背景来谈,这虽然有点牵强附会,但可以看出这同学自主学习了相当多的背景资料结合起来。李燕同学更是语出惊人,她认为如果方仲永的父亲把目光放远些,好好栽培一下方仲永,那他以后会赚到更多的钱。都有现代意识和独到见解啊!一节课尚且有这么大的收获,你说学生能不喜欢内上语文课吗?
二、“乐”在学生自主学习带来的收获及能力的提高上
俗话有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一年来的生本教育实验,我班的语文学习形势喜人。
(一)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地提高
正由于课堂教学符合了学生发展的心理,因此,极大地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要我一走进教室,“老师,这里为什么用‘她’而不用‘他’?”、“老师,我认为课文里‘旋’字写错了,”“老师,我认为这首诗还应带有伤感之情”等等,学生的问题不绝于耳。同学间为堂上的问题或作品中人物争论不休的情形更是随处可见,语文周刊、文学作品更是学生爱不释手之物。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这一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愁学不好语文吗?
(二)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向外拓展。仅仅半个学期,学生涉猎的 课外书有文学、天文、科学,有讲道德、友谊、信心、珍惜时间等等,阅读收获本写了满满一大本,有感而发的文章也写了几十篇,名言警句收集了过百条等等,这些无不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潜能无限和自我发展。
(三)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篇5
一、 语文课堂为何要“让学”
1. 素质教育所需。“以人为本、多元文化和自主选择”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教育价值和基本理念。”“让学”关注学生的幸福体验,关注学生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与素质教育所追寻的目标一脉相承。“让学”,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有力保障。
2. 有效教学所需。有效教学不是取决于教师有没有教,而是取决于学生有没有学。而学生的学习是需要空间的,在教师步步跟进的狭小空间里,学生不可能有完整、从容的学习,更不可能完成具有一定学习容量的核心任务。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并进行自主建构,同时生成新的信息并组合新的意义。“让学”,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是教学本质的一种回归。
3. 语文课改所需。不可否认,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影响,使得大多数语文课和其他课一样,被异化为一种沉重的灌输和简单的传递,加上语文课堂充斥着的“伪阅读”、“伪对话”、“伪活跃”,使大部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被剥夺,思维的空间被压榨,语文学习的热情被扼杀。“让学”,为学生保障了言语实践的机会,是语文学科课程的自然选择。
二、 语文“让学”课堂的目标
语文“让学”课堂努力创设一种有规则的自由活动的氛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体验,能积极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体味语言的分寸、质地和美感,提升言语智慧,培育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最终达成传承经典文化,发展语言能力,形成独立人格的目标。
这里的“自主学习”的内涵包括:一是“自控地学习”。学生有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对学习能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二是“自觉地学习”。学习是主动、自愿和自发的,学生明白学习是基于责任和义务的学习。三是“自信地学习”。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有一定的学习技能、有效的学习策略、持续的学习力,学习有主见,不唯书,不唯师,敢质疑。四是“自由地学习”。学生可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有较多选择的机会,能充分发挥“自学”“互学”的作用,教师不作过多地干涉,只在适当时候、一定范围内予以支持。
三、 语文“让学”课堂的表征
1. 课堂有静谧
一是“静思”。学生在静悄悄中经历思维的茧缚、冲撞、顿悟、蜕变。二是“静听”。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静静聆听的习惯,让其明白静听的价值,并通过多种方法来开展静听训练,如复述、比较、总结别人的发言、提出不同观点等等。三是“静写”。要变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为学习语言表达,紧扣文质兼美的阅读课文设计写作活动,可以参照课文句式、段式、表达顺序仿写,根据文章主旨、内容、细节、语言进行续写、扩写、缩写,根据文章体裁进行改写,也可以写写点评、读后感。
2. 课堂有书声
一要丰富朗读形式,提供朗读的机会:齐读、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范读、赏读、仿读、评读,要变着法儿让学生参与语言的“实战演练”。 二要夯实朗读基础。要将朗读要求一步步落到实处。如最基本的读正确,在此基础上,再要求“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最后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传达出来。三要扩充朗读材料。除了语文教材,我们要拓展一些文本,如经典古诗词、哲思美文、小韵文、诗歌等等,这些文本词汇丰富,音韵和谐,情感真切,思想丰富,意境深邃,表现力强。声情并茂的诵读,使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会成为一样亲切而有温度的东西。学生在口诵心惟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染,积淀语感,奠文字之基,养浩然之气。
3. 课堂有留白
语文课堂必要的“留白”, 是一种以少胜多的策略,是一种智慧的退让,可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度自由的空间,有助于他们乘上思想的翅膀,主动地探究,用自已积累的知识和独特的生活经验去“补白”,去“自得”。
篇6
一、运用“学生本位”教育模式,突破新闻写作教学的瓶颈
目前新闻写作学科多数高校使用的教材,都以理论为主体编著的。教师在教授新闻写作理论时,很容易成为一言堂,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和“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完全背道而驰,因为新闻写作能力是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新闻写作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采访和写作中。但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学生只记住了理论而没有提高写作能力,也就无法培养出实用型的新闻人才。
2004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李希光认为好的新闻教育应该是:教学永远为新技术和新知识敞开大门;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传播知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最好的关系状态;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教师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理解和认识新闻报道的复杂性和观点的多样性;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宣传、意见、事实三者是有区别的。①李教授的这些理念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具有适用性,对于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具有启迪作用。
二、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处理好三大关系
学生不能很好的吸收课堂知识,甚至不愿意听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程内容不能引发学生兴趣。怎样使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求知,让学生想听要听想参与学习中去。推行“学生本位”的理念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罗克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②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从破除教师权威开始,特别是像新闻写作课程,只要新闻作品反映了客观现实,承担了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好的新闻作品。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权威自居,搞“一言堂”,不许学生提出异议,现在的90后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面对这样的教师,他们往往反感,也不会因为老师的“权威”而产生崇敬感。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抱着互相学习、平等互敬的态度面对学生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处理好教学中指导与教导的关系
在新闻理论教学中,处理好指导与教导的关系至关重要。真正把握好总体指导,具体教导的原则。大学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兴趣的学习。课上教师将学生领进门,学生课下的学习也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没有引导的责任。学生课下的学习往往以课本为主,由于理解能力和知识系统程度等方面原因,很多学生对于教材的编排思路,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等不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理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梳理教材,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刘明华、张征著的《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写作教程》为例,其上编部分为总论,介绍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要求、角度、跳笔、语言等带有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遍性的内容;中编和下编则分别系统地介绍了消息和通讯的写作。此外,教材对网络新闻也给予了较多关注。在具体理论部分,以人物通讯为例,教材主要介绍了人物通讯的定义、我国人物通讯发展轨迹、人物通讯报道对象以及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需要强调的是写作要求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这样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就使学生清楚了教材的编排思路和重点难点,甚至能够复述出教材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破除了教材理解上的难度,学生便有了学习兴趣。
3、处理好教与学的互动关系
“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教”、“学”本就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自己,不顾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能接受,只为追求教学进度,单纯地认为教师职责只是“教”,学生职责只是“学”,为教而教,是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真正好的教学是“教”与“学”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多抛出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创新,敢于突破窠臼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抛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动手去做,比如以新闻写作教学中的导语的写作为例,给出以下材料让学生进行导语写作的练习。
“一个上海青年,他是位个体户,他名叫程铿,今年5月10日,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这位青年为总工程师,这位青年一无学历、二无职称。”③
一般说来,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很多种组合形式。如:
(1)以时间开头:今年5月10日,一位上海个体户青年程铿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尽管他一无学历、二无职称。
(2)以人物开头: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虽然一无学历、二无文凭,今年5月10日却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
(3)以人物的定语开头:一位一无学历、二无文凭的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今年5月10日却被北京一家研究所聘请为总工程师。
(4)以用人单位开头:北京一家研究所今年5月10日聘请一位一无学历、二无文凭的上海青年个体户主程铿为 总工程师。
针对以上导语,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发表意见,究竟哪种导语更具有可读性和新闻性,教师加以总结,不一定要有最终结论,这样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掌握几种导语的写法。
三、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建立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机制
1、让学生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去体会理论
新闻写作是一门理论丰富的课程,但它也是一门需要将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的课程,而新闻写作的实践无非就是撰写新闻作品。要提高新闻写作能力,除了鼓励学生到媒体实习,切身感受媒体氛围和日常运作,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学生的日常学习。以人物通讯写作为例,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基于人物通讯的这些特点,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具有新闻价值、具有故事性和可报道性的某一人物。很显然,仅凭学生自己的能力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采访一些有故事的人物,例如当地养老院的老人或退休的老兵,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或者教师利用自己的人脉邀请有丰富人生经历的人为学生做演讲,并实时提问,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采访氛围,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一举两得。
再比如,学生如果要采访一个在养老院工作的人员,可以去养老院做一周的义工,体验工作人员的辛劳与酸甜苦辣,那么学生在采访和写作的时候就会有方向感,也就能集中地把握主题。
2、让学生在经典新闻作品阅读和点评中去感知理论
阅读经典新闻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阅读各种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各种类型的新闻作品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自然能够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与专业写作知识,从模仿中开始,在创新中升华。这样学生在将来的新闻工作中才会“下笔如有神”。曾经有一个已经参加工作五年的学生说,他读作品的时候无论文学的还是新闻的还是其他书籍,他都要做笔记,记经典的词汇,经典的手法,还写读后感。后来他在写新闻的时候经常能够信手拈来,就得益于他平时的积累。有总结的阅读,有意识的阅读会构筑一个人博大的精神世界。
3、让学生在新闻作品的考核中去升华理论
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成果的最终标准还是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而不是教材中的理论。所以在课程的考核中,教师大可不必通过一纸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而是适当增加实践在考核中的比例,例如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历次新闻作品的好坏最终给学生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在考试前疯狂记忆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平常的写作能力培养的现象。
4、让学生在创新中培养写作能力
新闻界有云“新闻常新”。新闻写作最忌守旧。在授课的过程中灌输学生这样一种观念:任何著作或任何权威人士所谈的新闻写作技巧和方法,都不过是迄今为止实践经验的总结,他们不应成为束缚我们的框架,更不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能把它们看作不能改变的教条戒律。无论怎样模仿只是开始,真正的新闻写作还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其新的发展和变化,才能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之,“学生本位”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教育是一个大课题,其中,运用好“学生本位”教育模式,突破新闻写作理论教学瓶颈;处理好新闻写作教学中三大关系;建立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机制,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本位”教育模式的优势,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体育本质及其属性是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教育界、体育界多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体育本质、体育术语等问题的大讨论,到本世纪“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提出,体育界对体育本质及其内涵的讨论未曾停止过,对于这个问题的再思考,将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体育目的,确立培养跨世纪人才目标展开的教育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正本清源———概念、本质、属性及其他
体育的本质是对体育这一事物是什么的解释。体育的本质属性是指体育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即种差)。对体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各种不同的体育观。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概念或者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必然会造成概念运用上的混乱,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应该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开展的对体育概念的大讨论,对促进体育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体育科学研究的沉闷局面,把体育推向了社会发展的前台。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运动就是体育的僵化认识,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本质的深思。但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本质的表述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有:身体教育或体质教育的“体质观”;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双质观”;体育就是运动的“多质观”;还有近几年提出的育人的“教育观”等等。虽然各种观点具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有的观点则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和偏颇之处,因此,很有必要澄清人们对体育本质及其概念体系的模糊认识。
“体育”一词代表体育活动的全部内容已在理论界得到基本一致的认可。即对其表述可为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自然属性发展。体育利用人的自身的肉体器官所进行的运动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而竞技体育不符合人类个体对象性活动的本质特点。体育活动是促进人类个体生理、心理活动发展的主要活动。研究体育的本质是包括对构成体育活动过程要素的各种变化和相互关系,以及体育活动过程要素与人类个体身体因素变化的相关性的研究。也就是说人类个体应该根据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的规律去主动选择体育活动,以更好地适应自身发展需求,而不是盲目地去适应各种运动,把自身身体作为手段。人类只是借助于体育的内容和手段,使个体自身发生符合体育目的的变化,体育活动过程消失在人的身体发展之中,体育的对象被加工,从而改变了自身状态。而根据体育的目标需要所选择的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内容,包括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则是由体育的特殊作用所决定,是其它方面活动所不可替代的。实际上可以说,体育概念、体育本质及其属性应是同属一个理论范畴,其相互关系为体育概念是体育本质的集中表现,对体育本质的把握,必须通过给体育范畴确定概念来体现。由于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人们只是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体育的本质,必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2人的自然属性———人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类个体最初只是一个“可能”的人,仅以生物实体而存在,缺乏社会人所应具有的主体意识,人体发展的快慢和发展水平主要受生理规律的支配和制约,这时个体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个体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形式,具有决定着人类作为一种物质的地位,也就是说人类的规定性是从个体上确定的,个体表征着人类的本质。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落实到个体的发展上,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实质。虽然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主要方面,但人的自然性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容包括人的自然个性的发育与成熟,体脑结构及其生理和心理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和人的基本活动能力等方面。这些内容正是构成人类体质的内容,是整个人类任何个体都需要发展的内容。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不能不受自然界的制约。因此,人类活动与自然界有着许多作用与反作用的密切联系。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在中国哲学中,注意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联与统一,强调事物彼此的共性。然而,从先秦就有的长生思想,以及几千年的气功养生长生实践,却证明中国人已经向自然和自然规定的人的生命极限挑战了。体育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即促进人的自然个体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提高人的生理功能水平,促进人大脑结构、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发展,使人的体能得到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属性———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受自然发展规律的支配,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旦生成,生物发展规律对人的发展来说,愈来愈退居次要地位。当今,人的社会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生产关系的人的发展是指在个体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发展生产力表现在个体身上其主要是指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健全的体魄不仅是作为劳动生产力的人的首要条件,而且也是社会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的才能获得多方面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个体不是自然状态下的劳动力,而是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多种技能的“发达的劳动力”,并能借助一定的交流手段———语言文字、文化系统、生产劳动等联结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人类共同体。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必将“化”得更高。人的社会化属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它意味着孤立的个人与社会相协调与和谐的过程和程度,这里既包括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也包括个人道德、心理、尊严等成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人们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长大已经自然完成了。但其实未必,社会交往和社会开放程度不足,也会限制它的程度。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体育运动以内容丰富,角色多变,在心理健康、拓展人际交往的空间、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培养自立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起到了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加速人社会化进程的积极作用。社会是由无数现实的人所组成的具体存在,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社会、各种活动当然应该是以人类个体为目的,把人当作人,而不是当成工具看的系统。可见,体育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要素,以人体发展为目标,以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系统。
4以人为本———体育本质的回归
人是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只有通过对象性劳动,使自然向着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运动,才能确立其存在本质,离开自然这个对象,人不仅不能实现其本质,就是其生命也无法维持。但组成社会的个体决不是脱离特定社会关系的生物学意义上抽象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由此而规定了其本质的人。那么,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体育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是一种手段,而个体身体的成长和发展对体育来说则是目的,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它只有同教育相结合而成为手段,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体育来说同样是一种目的。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本色;三味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用来形容眼下的语文教学中是最贴切不过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要教给学生什么?都不能明确告诉学生。很多时候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去上语文课,许多的知识,眼下已经不在考试范畴,是否代表可以弃之不顾,这不得不让语文老师感到困惑。
从我个人来讲,我喜欢语文,因为她拥有汉语言的独特魅力和广博的文化底蕴,她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而在学生看来,她除了读、背、记外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无法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语文课堂如何力戒虚、浮、花,求真求实?语文课堂,除了读,就是背,除了抄就是默。真的只是这样单一吗?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味是对语文本体的一种守护,表现为“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第二味是“人情味”,指语文课要有情趣,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第三味是“书卷味”,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要打造本色课堂,必须探寻语文三味,那么怎样去寻找呢?
1、挖掘语文课本的内涵,寻找语文味
母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而语文课堂就是承担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地方。母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动情诵读、静心默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能力,“圈点批注、摘抄书作”是在文本的基础上延伸,“品词品句、咬文嚼字”是深刻挖掘文本内涵的结果,这和朱熹提出的涵泳读书法十分吻合。朱熹的“涵泳”的读书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作为语言经验的这种“语感”的习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其他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堂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任何先进手段都无法替代语言文字的内涵和魅力,因此深刻挖掘课本内涵,定能使课堂散发语文味。
2、启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催生人情味
过去的语文教学往往学生主体性参与不够,因此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只有自己去感悟文章情感,自主学习才能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学生们自主寻找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原因,他们和作者产生共鸣,自然能找到原因。同是孩子,同样喜欢自然,同样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它们当然能找到有趣的动植物、美女蛇的传说、雪地捕鸟这三个原因。注重情感熏陶,充满人文关怀,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溢浓郁的人情味,学生自然喜欢。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能应付考试,真正的语文课堂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课堂充满人情味。
3、焕发语文课堂的本色,追求书卷味
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亮点,而书卷味肯定是最大的亮点。书卷味的课堂要求教师能让课堂充满文化气息。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即是有书卷味的一课。在语文学习中必须涵养文化气息,从而得到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比如教学《中秋咏月诗三首》,从咏月诗中引导学生感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深刻地探寻月亮文化,既可以提升课堂文化内涵,又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更能在浓浓的书卷味中焕发课堂的本色。
篇9
关键词:生本教育 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倡导并主持实验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和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归宿点。它的核心是关于“怎样看待人”、“怎样看待人的教育”的理念的变革。作为一种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生本教学”不但弥补了“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它带给现代职业教育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转变,即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化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因此,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教育规律,通过课堂实践,探索和总结出适合本校的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基本策略,已成为摆在笔者学校每位老师面前的主要任务。
一、中职语文实施生本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经常出现“学生不乐意学,老师不乐意教”的现象,导致了教与学的恶性循环。学生不乐学,上课思维不活跃,回答问题应者廖廖;老师不乐教,上课照本宣科,毫无激情,让学生听起来乏味、无趣。教师们对层次偏低的学生群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纲要,对教材的处理力度不够,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学生的真正需求。
生本教育是对教育的重大改革。改革,首先应改观念,再改方式方法,这对中职语文教师不仅是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一次改进自我的好机会,而且是救活中职业语文课堂的关键。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有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将课堂变“活”。生本教育是全新的优质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释放学生,成就学生。
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生本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尊重现实,进行合理分组。“自主合作”在生本课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组分配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在小组中进行。为了更方便进行座位的编排及小组内的课堂交流,我们设定每组4人,讨论时只需要奇数排同学向后转即可进行交流。也可以以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学生主动推荐产生小组长,然后对小组长进行适当培训。这样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发挥最大潜力,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有效地体现自主合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小组长的培养;二是小组意识的培养;三是小组成员的稳定。
2.了解需求,合理布置前置作业。在布置前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深入浅出地、趣味性地设计任务,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甚至忘我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以《隐形的翅膀》为例,第一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前置作业一:“你知道《隐形的翅膀》是由谁演唱的吗?你知道她是哪里人吗?”(这些信息学生比较清楚,马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置作业二:“你最喜欢这首歌里的哪句歌词?请说明理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歌词有不同的领悟,他们会谈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思想和见地。)前置作业三:“你有自己的隐形的翅膀吗?请列举一二。”(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智力能力,所以会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充分展示。)
3.充分发挥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1)要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笔者的实际经验是,小组讨论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引导激发兴趣。全班有共同的问题,先是小组成员个体单独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观点,讨论出组内最具代表性的成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讨论。第二步是每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个任务,小组内再分解任务,各自完成,最后组成成果与其他小组分享。这样,每个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会有话可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要给予适当的指导。生本课堂提倡教师尽量不要干预学生的活动,但这并不是说绝对不要去干预学生的讨论,适当的干预还是需要的。因为学生的讨论有时会偏离讨论中心,有时讨论会没有结果,此时,教师就应当进行干预,给以适当点拨,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去解决疑难。
(3)小组管理要到位。要确定好小组长,充分发挥小组长在小组成员中交流、讨论、辩论、朗读及代言人的选派等方面的组织管理作用。划分小组要考虑到学生成绩、智力等参差不齐,注意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提供发言机会,提高小组整体水平。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学生形成“组兴我荣,组衰我耻”的观念。
4.重视感悟教学,设计好拓展环节。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应该明确首要的是学做人,然后才是学做事,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利用语文得天独厚的德育内涵优势,设计恰当的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引发学生的德育思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还是以《隐形的翅膀》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感悟环节。一个是:“你心中是否也有隐形的翅膀?如果有,是什么?”另一个是:“学了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悟收获?”学生对此类问题往往很有兴趣,思维很活跃,回答往往很令人惊喜。其中,一名学生在谈本节课的收获时说道: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双翅膀,一双隐形的翅膀,它会带着我们飞向未来。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翅膀退化了,甚至消逝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自信、用坚强去找回它,让它带着我们,走向更灿烂的未来。”说得非常感人,全班掌声雷动。
5.以生为本,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教学。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应该和专业相结合,重视专业特点,才能发挥其在中等职校的真正作用。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专业的特点,补充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内容,巧妙地把语文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内涵、专业技能要求联系起来。要挖掘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渲染职业氛围,创设职业情境,布置职业任务,培养职业意识,让学生在职业活动的模拟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如在上《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课时,就可以设计一张职业考核表,从职业态度、职业能力、职业精神等方面,考核“我”的父亲在列车上的工作表现,并进一步引发学生联系本专业思考应该具备哪些工作素质。
6.及时点评,适当鼓励。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应给予及时点评。对于学困生及少发言者,教师还应通过适当的赞美给予鼓励。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一个月。”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发言能引起教师和其他学生的重视,特别是教师的肯定,并将此作为一种学习的动力。教师的鼓励、赞美很容易成为良性循环的起点。在讲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有一学生评价金鱼时用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笔者点评时高度肯定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后,该学生发言更加积极,而且经常会用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语句。
参考文献
[1]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 教育本该激扬生命[N].中国教育报,2006-6-28。
篇10
一、特色比较
(一)共同点
1.鄂版、湘版、北京版三套语文教材都是在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启动研制的,教材的编写吸收了教改的新思想和新成果,贯彻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逐步提高,给学生拾阶而上开辟了途径。例如:第一册(高一年级使用)第二单元的诗词选文以新诗为主,在难度上降低高度,在内容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应了学生的入学基础;在第三册(高二年级使用)的第五单元诗词鉴赏中,则主要选用了唐诗、宋词、元曲,难度系数有所提高,就是考虑到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语文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的实际情况。北京版语文教材在编写说明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指导思想,按照“侧重读写,兼顾听说,能力为本,训练为主,分合有序,重在实用”的思路进行设计与选材。具体要求中体现了“低起点、分层次、砸基础、重素质、讲实用、接高职”的原则。针对学生入学基础差、水平差距大的实际情况和就业与升学毕业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在教材结构上做了创新性的探索:基础语文部分采用综编形式,让全体学生得到较系统全面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分编形式设计了应用语文和文学鉴赏部分,使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得到较规范的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让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接受较全面的,各种文体文学作品欣赏的教育,为今后升学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因而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编写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
2.三种版本教材的开发都注重以科学规范为重要编写原则。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学生能力为重点,力求做到“学法与教法并重,基础与提高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尽管鄂、湘、京三地的地理距离较远,但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都很一致,使语文教材的编写在国家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从共同的教育目标出发,规定了学科教学内容,兼顾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兼顾了本教材与初中、高职教材的衔接,以及与同年级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符合教材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原则。
3.三地教材的设计都注重突出职教特点和地方特色。
①职教特点。北京版的教材编写者非常关注中职生对应用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根据中职学生在毕业前要通过论文答辩的现实要求,特别在应用语文分册中安排了“毕业论文”的学习。针对目前用人单位录取员工需要“面试”的情况,专门安排了“咨询与应聘”的内容。鄂版教材最大的特色是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热情不高的特点,将语文教材设计成“理想前途”“艺术殿堂”“文化名胜”“山水自然”“科技信息”等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关注的模块,既吸引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使他们接受了德育、美育的教育与熏陶。湘版教材在全套四册教科书的每册之中,都辟出一个单元,加入了应用文写作的内容。
②地方特色。三地教材在篇目选择上,都适当地把本省(市)的文化、地理、历史、名胜等内容选入教材。如湘版教材第一册的第11课是“彭大将军回故乡”(节选),第四册第七课《山那面人家》的作者是湘派文学的领军人物、当代作家周立波。鄂版教材选取了《香溪》(王昭君、屈原的故里)等一批代表楚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北京版语文教材适当选取了具有北京人文特色与古都风貌的文章,例如《北京名胜游记》《北京的胡同》《北京的春节》等。
(二)不同点
1.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上三套教材都做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单元组织方面各自呈现了不同特点。
2.选文系统特色比较
京、湘、鄂三套教材在选文上既注重选取名家名篇,又注意采用新人新作,古今中外兼顾,内容广泛新颖,难易适度,文质兼美,可读性强。而且重视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反映世界多种文化,注重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但是,此外,三地教材在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表现。鄂版教材鉴于中职学生就业教育的学习目标,在选文上加大了对社会民生、人伦情感、科技信息等内容的选取。湘版教材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的现实,更偏重于对接近现实、贴近生活有时代感和亲和力的作品的选取,对语文教材中大量采用鲁迅、郭沫若等时代距离较远作品的传统做法做了大胆改革。北京版教材为了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的需要,在对现代应用文写作进行专门训练的同时,还适量选取了古代应用文的典范文章,为学生提升职业文化素养创造了条件。
二、对完善北京版教材的思考
(一)关于教材发展方向的思考。纵观三种版本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重视对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是最显著的特征与共识。职业技术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是与社会职业生活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就业教育”。三地教材编写者都非常重视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语文素养,和作为就业者的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培养,怎样培养,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语文知识的“量”和语文能力的“度”,研究如何把握好语文知识的“必需”与“够用”,研究怎样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笔者认为,今后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以考虑在公民基本语文能力和职业语文能力二个层面上分别实施。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工作者,应在这方面加强研究,谋求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重新评价中职语文教材对受教育者语文能力素养的定位设计,开发出适用于中职学历教育的“基本语文教材”和具有多种专业背景、职业导向的“专用语文教材”。“基本教材”可以“层次化”,对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员做不同级别的要求;“专用教材”可以“模块化”,编写出综合化、模块化的新型教材,适合不同专业方向与要求的人员灵活选用。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中语文学科教育为专业服务的问题。使受教育者在具备基本的汉民族语文能力的同时,获得一定的职业语文能力,提高他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和获得、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国家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水准和劳动力质量。
(二)关于教材开发设计的思考
1.单元的呈现方式与容量。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材要适合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单元容量要适度。北京版教材是以现代文阅读写作、文言文阅读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组织单元的,每个单元的教学目的尽量单一、集中,并采用了以“学习指导”概括、以“语段”和“课文”印证,以“练习”训练的步骤和手段。但几年的教材质量监测反映:一些教师仍不能明确地理解单元意图,感到单元容量过大,不会有效利用“必读”“选读”和“自读”板块,不能正确使用“单元教学法”和“分层教学”,难以完成单元教学内容。与鄂版、湘版教材相比较,可以考虑进一步明确单元主旨,减小单元容量;单元要具备一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更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以适应各专业学生灵活选用;要减轻教学负担,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