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河北省尚村以传统皮毛加工业起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其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传统经营模式,对环境和当地人的生活发展产生了负外部性影响。华北地区近年来水污染、雾霾问题频频出现,为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为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尚村县皮毛加工产业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尚村依托皮毛加工这一传统特色产业,形成了包括硝染、制裘、制革、皮件加工、系列裘皮服装加工、獭兔编织、毛纺等方面,门类齐全的加工体系。硝染制裘业已成为尚村的主导产业,享誉海内外。
在尚村,多数皮毛加工企业为初级的皮毛硝染企业,也存在少数大中型企业,而且作坊摊点数量庞大。其中大型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裘皮服装设计、出口业务为主,定位高端市场,打造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而中小型企业则以皮毛硝染业务为主,向国内市场提供制成品或者向国外提供生皮。这类企业在尚村占多数,吸收了大部分的劳动力。而作坊摊点主要从事动物的宰杀、取皮、刮油等初级工作,一般无完善的厂房或固定地点,工人也缺乏相应的保护与卫生措施。
二、尚村县皮毛加工产业存在的负外部性
1、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
首先是对于城区环境的破坏。由于许多摊点是露天加工生皮的,会产生大量动物尸体、油脂以及其他废物,产生大量垃圾,影响居住环境。
其次,产生了巨大的水污染。皮毛的传统加工中的各个工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水,中型硝染及制革企业每天约排放400吨污水,可见水资源消耗之巨大。并且还需在水中加入用铬盐等化学试剂进行加工,由于处理能力有限,污水破坏水域、土壤。
由于加工用水水温一直保持在26度左右,大量化学物质挥发,加之大量动物尸体腐败,使得化学物质及细菌等随空气传播,造成空气污染。
2、对从业人员健康产生的负外部性
首先,从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中小企业及作坊摊点,从事初级的皮毛硝染、加工工作,这些工序需要在生产中添加大量的硫酸、硝酸等腐蚀性物质,而在这些企业中职工的保护措施往往比较薄弱,缺乏全面的防护。而且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小,企业内部的设施不够完善,许多化学原料露天摆放,对于工人也形成一种潜在的危害。
其次,这些中小型企业使用的设备比较初级,并且技术的升级、设备更新速度都很慢,而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低、后续的培训不足,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使得自己的健康难以得到保障。
3、对社会发展产生的负外部性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地以皮毛加工业以及皮毛的销售为主,但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部门不完善,缺乏配套的生活、商务设施。街道上售卖裘皮制成品、生皮以及加工辅料的商店很多,但是餐馆、超市等场所不足,日常生活不便。
皮毛加工工业的职工学历较低、缺乏技术培训,这种情况不利于职工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技术改造。更不利于个人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进步。
另外,产业支柱单一也影响了当地青年的就业观念。大部分人选择从事皮毛加工业是因为别无他选,可见当地过分依赖皮毛加工业,产业集中,岗位选择少,青年的多样性发展受限制,城市发展缺乏活力。
三、建议与对策
1、对当地政府的建议
首先,当地政府应为皮毛加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政策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引导其绿色健康发展。
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并完善相关政策规定。严打偷排企业、不达标企业,提高企业自备污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关闭环保意识极差的企业,制定环保模范企业的奖励制度,为企业树立模范典型,提高当地污水处理水平。制定制度规范,要求企业增强职工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调整工作强度,保护职工正当利益。
其次,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当地企业,居民,工人的环保教育,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公开监督工作信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舆论力量。
最后,当地政府应加强尚村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清洁街道、加强教育投资,改善当地的居住环境。并且开发新产业,服务群众生活,增加就业选择,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2、对尚村地区皮毛加工企业的建议
1)对大型企业的建议
大型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等方面远优于尚村其他企业,应利用其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力度,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带动整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绿色生产。
2)对中小型企业的建议
中小型企业由于员工整体素质比较低,阻碍了技术设备的更新。因此,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及时更新技术设备。
中小型企业还要增强吸纳资金的能力,以壮大规模。建议中小型企业采用向银行贷款、引进投资、加强合作、建立股份公司等方式扩大资本。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产上实现专业化、清洁化,在提高经济效应的同时,降低负外部效应。
最后,中小型企业应为职工提供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以保障工人的权益,调动职工积极性。同时,应当改善工作环境,生产过程中实现对污染的处理,既保障工人的健康,也利于增强治污效果。
3)对家庭作坊的建议
尚村地区的家庭作坊,可以借鉴“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几个小型的家庭作坊通过自愿联合,建立劳动合作社。统一租赁加工场所,购置生产资料,并进行统一劳动,以提高其劳动效率,实现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降低劳动成本。同时,能够提升劳动环境,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改善当地街道环境。
参考文献
[1] 常修泽.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和内在支撑[J]. 前线. 2008(07) .
[2]李香兰,冯玲玲. 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思考[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04).
[3] 刘小铁,欧阳康. 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 当代财经. 2003(11).
篇2
【关键词】经济建设 经济统计 重要性 应用
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统计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统计学、金融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量化的数字衡量地区性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性、精准性的数据基础与分析证据。
一、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量化经济基础
经济统计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数据建模、数据识别等内容,通过量化的数字,可以对当地的经济基础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考量。
进行经济基础的分析,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的依据,而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每一分钟数据都呈指数性增加,若没有经济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面对浩如烟海的数据,分析人员将难以下手。利用经济统计,能有效地对庞杂的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分析,使得数据能更好地反映出当前情况下,经济基础的整体情况与特殊表现。
(二)促进经济的发展
要实现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其前提在于准确地把握当前经济基础与经济状况。通过经济统计,能有效地对当前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在分析后,再利用经济统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方法。
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需要准确的发展政策与发展方案。而适合当前情况下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发展方案并不是拍脑袋形成的,而是需要在对当前经济进行准确分析的前提下,结合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发展内容而制定的。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通过经济统计对当地过去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标杆地区、标杆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采用其优秀之处,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
二、经济建设下经济统计的应用
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远远不局限在当下,还包括过去、未来的经济建设,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长远性的作用过程,值得不断地思考与探索。然而,就我国当前经济统计的现状来看,仍然处于一个较为浅显的阶段,经济统计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未能很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统计的方法未能得到全面地更新,许多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及时与市场中先进的观念、技术进行接轨;另一方面,我国对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研究的主体也较少,国家相关专家对经济统计研究的投入相对于国外来说仍然较少,使得经济统计未能及时跟上世界上先进的相关理论。因此,加强经济统计的应用,是当前亟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完善经济核算体系
经济统计要服务于经济建设,离不开我国的经济核算体系。首先,通过经济统计,更新我国经济核算方式、核算方法,使得经济核算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核算对象与核算内容。其次,经济统计通过与当地金融证券、非金融市场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对当地整体经济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对经济核算体系进行调整与重组,使得经济核算体系更为适合当下经济建设的需要。此外,通过向政府相关机构、部门提供相应的统计支持,有利于政府相关机构、部门从制度、条例上对当地的经济核算体系进行宏观调控。
(二)加强对经济统计的研究
在经济建设下,对经济统计进行应用,不仅仅包括将经济统计实实在在地实施、分析,也包括对经济统计本身的研究。研究的过程也是应用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加强对经济统计的研究,应当扩大对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是十分广泛地,可以从不同的行业、层面、产业入手,如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区别性分析,又如对第一产业中不同行业的区分性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对其中一个方面进行具体、系统的分析,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只有保证了数据的完整与真实,才能以此为基础得出科学的结论,为经济建设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近年来,我国不同行业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既有快速发展的,也有逐渐衰落的。因此,在进行经济统计过程中,需要紧密联系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把握。从横向方面来看,在进行经济统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当下经济的整体情况,还需要对国外相似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对与分析,以获得更为综合性的数据,对当前的经济情况进行更为客观的分析。从纵向方面来看,应当分析过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重视数据处理
经济统计的基础就是数据,因此,要更好地进行经济统计,必须要重视对数据的处理。数据处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分类、整合、分析等整个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的数据整理过程。为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应当从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技巧、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全面进行提高,使得数据能实现高效、准确的处理,为经济统计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小结
经济统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们仍需不断提高对其重视程度、加强对其的研究与应用、从各方面为其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经济统计成为经济建设的助力剂,不断地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静宇.经济建设环境下经济y计的应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0).
篇3
【关键词】重庆 高等教育 经济贡献
一、研究方法
一是以投资收益率来衡量投资角度的高等教育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研究教育的投资效益亦称教育投资外部效益,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教育或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与教育投资的比较,即教育的社会经济产出与教育投入的比较。教育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与教育成本之间的比率就是教育的收益率,主要是通过教育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舒尔茨把不同教育程度的毕业生之间的工资差别作为计算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根据。计算时,首先计算出相邻各阶段学校毕业生平均收入的差额,以这一差额与某一阶段的人均教育费用的比率表示收益度,还可计算社会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教育收益率=(本级毕业生工资-前级毕业生工资)/本级教育投资×100%
二是通过重庆高校的年招生量、学费、其他费用估算高校每年多收学费、学生在校消费,再用我国的产出乘数来匡算高等教育可拉动的投资与最终消费。以此衡量消费角度的高等教育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三是通过统计重庆高校与国有大型企业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或经济实体的数量、累计已转化科技成果、高校科技企业产业销售、上缴利润来衡量科技成果转化角度的高等教育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二、研究结果
1、重庆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由重庆市人才大市场实习与就业基地与各高校创业协会联手进行。调查人员在重师、西师、重大、西农、工商大学、工学院等6所高校共发放5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16份,调查内容包括月薪、首选单位和行业、就业困难原因等十余个方面。其中对毕业第一年的月工资要求:800至1200元的占46%,1500至2000元的占27%,2000至3500元的占12%,3500元以上的仅占7%。由此可以估算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大致为1500元。
重庆各大学的学费一般为3200~5000元/年,以平均数4100元计。其他支出:30%的学生月花费200元~300元,50%的同学月花费300元~500元,少部分学生月花费在200元以下或700元以上。平均值约为360元。
重庆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则为800~1000元。
代入舒尔茨公式可得,重庆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为21.3%。
2、重庆高等教育对消费的拉动。重庆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学费、人均消费及对投资和最终消费的拉动情况见表1。
3、重庆高等教育的科技成果转化。2006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新组建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累计达2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32个,其中国家级中心2个。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技术市场合同成交2682项,成交总额56.8亿元。全年受理专利申请6471件,增长3.4%,授权专利4590件,增长27.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04件,增长31.2%,授权246件,增长38.2%。
三、政策建议
根据经济越发达教育投资收益率越低的一般规律,通过与同样为直辖市的天津市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25.07%相比,重庆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的21.3%说明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是相对发达的。据统计,20世纪90年达国家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为12.3%,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为20%。重庆当前的经济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无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也说明重庆的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仍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高等教育规模还可以扩大。由于扩招引起的就业问题,关键是改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企业的用人观念。根据国外的就业情况,本科学历在生产一线的比例很大,从事研发的基本上是研究生学历。相对于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本专科毕业生只要经过适当的具体操作培训,其工作能力应该超过前者。随着经济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的降低,本专科毕业生在工资方面也会更具优势。当然,招生规模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过度的扩招将会适得其反。按照当前GDP每年8%~10%的增速,我国大约要半个世纪才能成为发达国家。1998年美国的在校学生数量为1420万,占人口总量的比例为5%;我国2006年在校学生数量为2500万,占人口总量的比例为1.9%。以此为基础估算,每年的扩招比例应为1.8%左右。
虽然高等教育的产出乘数低于各个部门产出乘数的平均水平(2.67),但教育所带来的最终经济效应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以2006年为例,重庆高等教育带来的投资和最终消费增加值估计为3800万元,按重庆市当年工资水平19215元,可以新增1977个就业岗位。若扩招规模保持稳定,则每年可解决近2000人的就业问题。
同北京、上海相比,重庆高等教育的科技成果转化仍有待加强。2006年北京、上海、天津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金额697.3亿元、344.43亿元、58.86亿元,重庆则为56.8亿元。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整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是直接相关的,要加强高校的科研能力应加大研究生的招生比例。
关于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从重庆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看,结合重庆的当地情况,重庆的高校学费相对偏高。虽然相对发达国家的情况,重庆高校学费还有上升余地,但结合国内及重庆当地的条件来看,学费应该适当降低。也就是说,在扩大招生数量的同时,适当降低学费。据研究,当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成本弹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在当前的私人教育成本水平下,10%最高收入户高等教育需求的成本弹性系数为0.330,10%最低收入户高等教育需求的成本弹性系数为0.738。这表明,高等教育私人成本提高同样的幅度,对来自不同收入阶层的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对私人教育成本的变化越敏感。适当降低学费,既可进一步发挥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又满足了社会不同阶层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 闫露:多角度研究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海教育,2001(4).
[2] 魏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1999
[3] 杨东平: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2005-1-21.
篇4
关键词:城郊结合部;经济发展新动向;金融创新
一、调查情况介绍
(一)调查点情况的介绍
城乡结合部,又称为“城乡边缘带、“城市边缘带”、“城乡连续区域” 、“城市蔓延区”、“城市阴影区”,“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连续建成区与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和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市,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
(二)调查背景介绍
1、农村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促进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高度关注而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所有这些措施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
2、经济新动向发展更需要金融支持
一个健康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安山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为活跃的一项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作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人均占有金融机构数少,农业贷款数量在整个金融机构贷款中比例偏低,更加需要金融的支持。
3、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功能需要金融支持和金融创新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和农村接壤的区域,有着其信息方面的优势,也有着其交通便利的优势。而发展现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强大的金融主持,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金融制度创新和发展,通过城乡结合部,把城乡经济发展信息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村经济达到最高效益。
(三)调查方法
1、入户访谈
我们为了更好的了解安山镇的实际情况,到目的地后,与当地的办公室主任进行了一次简单交流。主任针对调查课题,结合当地苗木发展状况,给我们提供了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村落进行入户访谈。
2、问卷调查
我们在出发之前设计了四份分别针对个人、企业、银行和政府的调查问卷,经过对街边居民的试调查,分别对问卷的相关细节做出了修改,并划分了问卷发放的具体范围和年龄层。我们将之前设计的共200份个人问卷分别沿着镇政府大道挨家挨户发放,在安山镇居民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经过整理,筛选出187份符合条件的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百分比为93.5%。
3、开座谈会
我们针对安山镇的经济发展新动向和金融需求这两个问题分别于银行、企业和政府负责人开展了座谈会,共同交流和讨论当地特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搜集整理意见。在活动的最后阶段,用我们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以及专业的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仔细研究分析。
(四)调查对象
我们选取了安山居民、村委书记、苗木企业家、银行负责人、政府为主要调查对象,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新动向和金融需求为主要调查内容,所选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为我们提供了调研思路,为调查提供了重要细节。
二、调查现状及分析
(一)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1、居民贷款一般用途
团队在对安山居民贷款对一般用途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将资金用于苗木生产,而又相当一部分的安山居民将资金用于了建房,在医疗和学费以及婚丧方面需要贷款需求较少。由此可见,安山居民贷款对主要用途是生产和建设。
2、居民申请的贷款能否按期归还
在对安山居民申请对贷款能否按期归还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的居民都能做到按期归还,只有少部分的农村居民不能如期归还。这一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农村居民都能做到按期归还,但是还存在一部分居民在归还贷款的时候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3、居民一般借款期限
居民对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和一年至三年的占有相当一部分,而贷款期限在三年以上的也占了14%。这表明居民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他们渴望较长时间的贷款期限用于自己的生产建设。
由此可见,在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安山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不发达,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低,农民靠天吃饭的基本局面尚未改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对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决定了安山居民自有资金不足,对金融的需求依然停留在存贷款方面,对资金规划理财等金融服务的需求量不大,传统金融需求占据农村金融需求的主导地位。
(二)武汉市城乡结合部金融农村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1、金融信贷条件太严,缺乏信用环境
目前,农村信贷必须提供信用担保或抵押。在安山当地,个人或者企业需要贷款则必须拿房屋或者土地作为抵押物,同时还需要1―2个公务员作为担保人。但由于经济实力薄弱,提供抵押担保比较难,很多农民会因为无法满足条件而放弃信贷,从而使个人经济及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受到限制。根据团队的调查的问卷显示,仅有26.8%的农村居民会选择担保或抵押贷款。
2、信贷程序复杂,服务质量差
服务无小事,服务要从心做起。调查中约有64%的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认为需要改进,不管什么行业都应该要求事无具细的做好、做全、做透,这样才能给人一种信任感,有利于完善农村信用环境。
3、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安山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部分农民从事苗木花卉及相关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领域的工作,对金融种类的需求日趋多样化。而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安山镇的个体经营者,他们在问卷中提出的建议反映了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种类单一,仅经营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还不能实现跨市、跨省的电子汇兑功能,更缺少承兑汇票、票据贴现、信用卡、网上支付等业务,难以提供高效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金融产品与农业发展的需要相去甚远。
(三)武汉市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新动向现状分析
1、制约当地苗木发展的因素
在当地苗木发展中出现的这几个问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一,种植密度过大,商品性不高占23.1%。苗木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种植苗木的数量,苗木密度将直接影响生产苗木的质量和数量,适宜的苗木密度是培养质量好、产量高、抗性强苗木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安山街的苗木种植普遍存在种植密度过大、商品性不高的问题,致使经济效益不明显。第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占24.5%。大部分苗农仍沿用过去粗放的生产经营形式,花木生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率较低。第三,生产品种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占29.1%。全街苗木花卉栽培品种虽多,但亮点不多,没有核心产品。
2、苗木政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81.25%的人认为政府对苗木产业影响很大,有9.38%的人认为政府对苗木产业的影响一般,而7.29%的人认为影响很小,另外,还有2.08%的人表示不知道。
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政府政策对当地人对政府有关苗木的政策还是很满意的,政府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声望。而接着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苗木发展未来的一个趋势,我们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您认为本地苗木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通过沿街访问,我们发现90.32%的人都对苗木政策有很大的期望,对安山镇苗木发展的情况有这很大的信心。
三、对安山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安山金融制度创新,完善城乡结合部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1、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机制
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由监管体系、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构成。现在讨论的比较多的是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监管体系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目前,我国形成了“一行三会”为主、地方政府金融办为补充的金融监管格局,但仍存在着监管真空,需要进一步完善。
2、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村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在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就是要真正理顺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达到以增强服务功能的目的。要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功能的定位。继续大力推广和改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扶贫小额贷款等服务种类和方式,合理浮动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充分满足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需求,从而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3、健全农村金融贷款抵押担保机制
一是要建立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的担保机构,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担保机构并存。二是要增强担保公司实力。担保公司要增强发展意识,通过品牌建设增强自身实力。三是要完善担保运作机制。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多种担保方法,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抵押、权益抵押等担保形式。四是要完善担保监管制度,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4、拓宽政策性银行金融服务领域
拓宽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 其职能不应仅局限在只是进行粮棉油收购业务, 而应当在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作用, 为农村发展提供低成本资金, 对农业生产与流通进行必要的保护与支持, 并引导商业金融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信贷支持, 优化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在继续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收购作用的基础上, 支持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以及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支持农民种养业等, 更深入的服务于农民、农业和农村。
(二)推进安山经济发展新动向政策建议
1、规范管理流程,推进集约经营
把小育苗户集中起来,连片形成大基地,相互学习,制定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管理流程,形成适合本地气候、水源特点的操作模式,及时传递经营信息,共同提高经营水平,促进苗木生产上档次。同时完善设施,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有针对性的加强公共性的水务排灌服务系统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短板;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定期组织苗农参与公共技术、专业技术培训,定期市场信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外向度,在重点道路路口、高速出入口加大江夏苗木企业品牌宣传力度。
2、培育品牌,鼓励花木企业实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
根据苗木的生物学特性、育苗环境育苗目的,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适当增加优良品种,将全区的以香樟、广玉兰、杜英等为主导品种的规模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向大规格苗销售发展。
3、建立完整的销售渠道
以安山为中心,带领周围乡镇,组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形成安山品牌。在统一的市场体系中,可以有主市场,有配套市场;有综合市场,有专业市场;有批发市场,有产地市场;有季节性市场,有常年性市场,逐步使安山花木产业成为全省领先的花木大市场。同时,多到外地设立销售窗口,尽快进入网络销售。
结束语
我们深入到实践地,通过一系列的走访、问卷、座谈等调查方式,分别从政府、银行、企业、个人四个方面对安山镇的经济发展状况、金融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发展新动向进行了深入探索。我们发现安山镇的金融需求不足,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银行政策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由于苗木种植周期性。而对苗木产业作为安山镇的特色经济,为整个安山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经过几天调查,我们对苗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希望安山镇能够借助苗木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造福于人民。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安山镇整体经济状况的了解,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希望为安山镇经济的发展献上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李艳红.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3):21-24
篇5
1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的概念
现代林业生态观念,其实质是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依照自然发展的科学规律,建设并完善目前国内的林业生态系统。其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观念,不仅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同时也在经济发展中有所体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管理则是指运用管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建立完善的、系统化的林业产业,使得林业能够具有生产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平衡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的内容
(1)在对当地的林业进行管理之前
相关人员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林业的管理进行整体规划,之后将其分为若干部分进行具体操作。有些管理部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或者矛盾,而有些管理部分则并无明显的联系。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所划分的部分进行细致的管理,在注重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将经济效益考虑在内,对投入与产出比进行深入分析。
(2)在对整体规划进行合理划分之后
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各个单元的作用、重要程度等,对实施管理的顺序进行确定,从而能够提高现代林业管理的水平。
(3)对于不同地域的林业管理
其所使用的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而且细致的了解,其中包括植被的种类、当地气候的变化情况、温度湿度等。之后再综合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在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4)在进行实际管理期间
其管理方案往往不止一个。因而在对管理方案进行确定时,应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生态建设的作用大小进行讨论,对经济效益的多少进行计算,从而确定最为合理的管理方案。
3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的意义
第一,加大现代林业生态化的管理力度,能够实现对动植物的保护,最大限度的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资源。第二,加大现代林业生态化管理力度,能够满足对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人们的需求,使得人们改变原有的消费模式,向着生态旅游、生态消费的方向发展。
二提高现代林业生态化管理的建议
(1)在进行林业生态化管理的过程中
应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吸收相关人才,增加管理中的技术含量,提升林业管理的竞争力。
(2)管理技术的创新固然重要
然而没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进行匹配,则其管理水平将依然处于滞后的境地。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重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相关知识以及生态观念的培训,使其能够对现代林业生态化管理有着全新的认识、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其工作效率,加速现代林业生态观建设进程。
(3)在对当地的林业进行管理之前
相关技术人员应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其中包括当地的降雨量、植被种类、温度变化情况、土壤结构等方面。在综合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之后,对管理模式进行最终确定。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对当地人口的数量、层次结构、受教育的程度等进行掌握,从而能够真正了解当地人们对林业的要求,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针对性。
(4)在林业的管理过程中
应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林业是其对生态林业进行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因而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定期为其进行除虫工作,并注重火灾的预防,增加荒漠中植被的覆盖面积。
三结语
篇6
一、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水电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设备与高素质的建设队伍,给当地封闭的社会带来了冲击与活力。水电站带动当地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对外信息交流。同时,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使当地农民提高了法律意识与经济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不仅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寻找法律依据,对政府的其他建议与要求,也通过学习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围绕工程建设,规范劳务市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让当地政府认识到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观念的重要性。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工程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中,通过电站的建设,兼顾电站建设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大批建设人员涌进工程建设所在地,对各种物资和食品需求量大增,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当地在发展蔬菜、瓜果生产,以及种养殖产业方面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确实做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水电开发建设可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借用发电企业在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延伸电力产业链,促进电力产业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较具优势的产业群体。水电开发建设使用本地劳务、建材等都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还有围绕库区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推进生物、旅游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矿电结合上可以加强合作。 同时,积极通过当地企业参与优质资源的开发,对于培育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使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能更好地结合,促进协调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电站的开工建设,通过内引外联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使地方基建、运输、产品加工、以及餐饮、培训等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地处偏远,水电工程所在地城建步伐一般都比较落后,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后,往往都能积极带动市政建设投资力度,使地方城镇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教育、通讯、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条良性出路。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的认识是:西部地区有优势,优势在矿产、水力、特色农业;也有劣势,劣势在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农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差、人口较多且素质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定程度上劣势大于优势。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在发展观上存在两种认识:
一种认识是:西部劣势的根源与现状国家有责任,国家投资东部多,西部投资少,西部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条件,国家欠西部地区,西部干部群众有―定的怨气。由此,希望国家多投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上对西部调整、倾斜,如围绕水、电、气的资源开发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西部除政策外主要是缺乏资金,等待输血。对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方面坚决支持,但也有把项目当“唐僧肉”,寄予能“多分一些”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运作不太适应,一定程度上失望大于希望。
另―种认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首先带给西部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建设人员的生活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大型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等等,对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冲击,这种开放的、市场化的、主动创新的、追求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至关重要。
篇7
关键词:建设项目 管理现状 对策建议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现状
(1)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过分热衷于招商引资,给每个政府部门都下达了招商引资的任务。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有的领导对环保工作过分干预,造成环保部门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难的问题。
(2)有的企业老板环境意识差,未批先建,往往在企业建成投入运营办理营业执照时才办理环评手续,这样的项目往往选址不合要求,做环评也只能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环评单位工作质量差。有的环评报告照搬照抄,缺乏科学性与真实性。建设项目的实施结果和环评结论相差甚远,引发了公众对环评的不信任。部分环评单位开展环评的指导思想不正确,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拿人财钱替人消灾,就完全按着建设单位的意愿开展评价,失去了环评选择最优方案、为环保部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的意义。[1]
(4)在环评过程中,人情观对环评工作影响很大。有的审批部门碍于情面,对本该做报告书而做了报告表或本该做报告表而仅作登记表的项目进行了越权审批。降低了环评的等级,从环评管理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落到实处。
(5)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不到位。“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有的企业将“三同时”制度不能落实到位。即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不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有的仅做到两同时或一同时。
(6)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存在很多问题。从执法实践看,相当多的建设项目未经验收即擅自投入生产。究其原因,有的是企业环保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而不能验收,有的是企业逃避环保验收,有的是环保部门未能及时组织验收,还有的因为生产负荷未达到验收要求而长期不能验收。环境监察部门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环境管理,也负责验收后的日常监管,但却未参加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中间衔接不好[2]。
2、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机制,树立科学发展观,将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对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指标由单纯GDP转向绿色GDP”。
(2)加强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未进行环评土地部门不办理土地手续,工商不发营业执照,电力不给送电,银行不给贷款。彻底改变以往环保部门唱独角戏、环保执法难的局面。
(3)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布局应与所在区域、流域的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避免对当地环境敏感目标造成影响。导致当地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或生态功能急剧退化。
(4)对于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得以周期短、时间紧或特殊性为由,降低环境保护审批要求或环境影响评价级别。建设项目运营过程中,其选址、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时,其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应按有关规定做相应调整。
(5)关于新、改、扩建项目:一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超总量的地区不予审批;二是落实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对未完成削减任务的地区,不得审批;三是超额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地区,经环保部门同意后,可用于总量调剂。
(6)凡属国家、省、市明令禁止建设的“十五小”、“新五小”项目;国家产业政策列入淘汰类、禁止类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重、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予批准、核准或备案。对属于产业政策限制类的已有项目,允许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达到产业政策规定要求。
(7)严肃查处违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就擅自开工建设、不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防治设施未经验收就擅自投产的行为予以重点查处,严格按照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有关条款,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8)强化环评单位的法律责任。对未能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未能认真执行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整体要求,对项目建设过程及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没有进行充分慎重分析,导致环评结论错误的,视不同情节给予取消评价证书、证书暂停使用落实整改等处分,对责任人要取消环评上岗资格。环评单位应对评价结果经过项目建成后的回顾性评价负有法律和经济责任。[3]
(9)加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严格把好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关,加强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工作,督促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未经环境保护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生产)。对建设项目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建设单位未经环境保护验收就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依法予以查处。
(10)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这是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的一个重要举措。应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增加建设项目环保前置审批条件考核的份量,确实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4]
参考文献
[1]李建斌.试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现状及其对策。黑龙江环境通报[J],2006,4,18-20.
[2]朱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的问题及对策.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2004,16(1):44~45.
篇8
----建立共存共荣的协作关系
按照学院和基础课部的要求,2014年8月20日,由邓xx、杨xx、xx组织的调查小组,就高职院校如何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到xx市xx世纪城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社会调查。重点调查了一家建材市场,该公司名为居然之家建材营销有限公司xx金源店,该店经营面积超过一万平米。居然之家成立于1999年3月份,该公司在2009年的经济萧条期反其道而行之,迅速扩大市场影响范围。至今全国已有48家分店。在中国建材行业素有北居然南红星之称。
居然之家表面看起来是一家建材销售市场,其实质可看成第二物业,它从金源物业租赁房子,然后分割成店面再转租给各建材商户,甚至可以看成是一家资本运作公司。该企业自身并不生产任何建筑材料,也不直接销售任何产品。其员工由两大部分组成,公司内部员工和商户自己请的销售人员。其内部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既需要管理商户及他们请来的销售人员,也要为其提供服务。
我们走访了两名公司高管和五名普通员工,首先向他们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与该公司业务相关的几个专业,如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专业等,并就高职院校如何为企业服务,如何加强校企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现就调研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共同探讨的主要问题
1、问:贵公司新员工招聘方式是校园招聘还是通过其他方式?
答:任何一个企业对新聘员工都抱有这样的理想看法,希望招之则来,来之能战。向同类型企业挖人才是首选,但目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扩大自己的规模以求长远发展,人才短缺,互挖人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大部分都是通过校园招聘,又因为公司扩张太快,一般新员工也是边做边学。
2、问:直接让新员工上岗,有哪些利弊?
答:让新员工直接上岗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弊端。有时候甚至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我们采用这种方式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可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我们的员工一般很少流失,可以说从另一角度降低了公司的损失。
3、问:您认为贵公司的招聘员工有些什么特别的要求?
答:对员工的要求,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国家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势必要对现有资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我们企业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我们这个行业本身不生产任何产品,但是我们善于合理配置资源,公司努力吸纳优势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我们只做管理和服务。鉴于这类工作的特殊性,我们的员工必须具有很强的管理和沟通能力;要有一定的战略眼光,会发掘优势资源;而且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最重要的还有就是“执行力”,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
4、问:贵公司有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吗?象我院这样的高职院校可以为贵公司提供哪方面的人才或服务?
答:校园直接招聘到的员工一般都不能直接接手工作。但是由于企业发展的速度很快,公司急需人才。我们对员工的培训都是直接在工作中学习,边做边学。贵校的工商专业或市场营销专业可以为我们公司提供业务员,但需结合我们公司的特殊情况,因为我们公司的业务员不但需要做常规的商场管理还需要为商户提供服务,甚至要为商户策划营销活动;贵校的计财专业的学生,若是熟悉erp软件操作,就可为我们提供收银员或财务人员;熟悉水电安装的学生也可为我们物业部提供电工。目前,我们公司考虑能否降低新员工培训成本问题,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
二、企业对高职院校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目前中国传统式的高职教育对社会的用工需求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学校教的有多少是我们企业真正要用的?拿奖学金的优等生擅长的东西到了企业也许一文不值。比如,很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能每年在校都是三好学生,每次都拿奖学金,可让他去做个简单的市场调查,他们就不知所措了。而企业看重的就是这些。可以说高职院校与社会用工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有必要改变现行的培养模式,要贴近市场。
2、企业用工需求灵活,变化相对较快,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相对来说较为死板。企业需要某种类型人才,高职院校并不能马上培养出相应的人才,目前校园的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用工需要,或者说偏离了社会用工需要。高职院校需要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高职院校制度相对于企业来说比较死板,当时局变化,企业可以很快换血转型,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向企业学习。既然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服务,学生不能仅局限于向学校教师学习,企业的技师和培训师可能是更好的教师。不一定每次都是请局长、教授之类的人给作讲座,也许经验丰富的一线员工更能让学生茅塞顿开。高职院校要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必须实在点。
4、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更加倾向于会学习的综合性人才。比如,目前大部分学校工商专业的学生,暂时都不适合做我们公司的业务员。我们公司的业务部是公司的核心,任何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业务部转,反过来也就是说,我们业务部的员工需要熟悉其他部门的各项工作。当今社会会学习的综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香饽饽。
三、调查组对高职院校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以服务为宗旨,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新形势下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尽管我们只是重点调查了一家企业,但通过本次调查仍然很受启发。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高职院校要真正树立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主动“落地”。 每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等不同,其经济发展方向、规划目标、发展特色和重点也有较大差别。高职院校要深入、持久地了解当地需要,并切实行动起来,为当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赢得信任,要让当地政府、企业能感受到学校在“当地”,并对当地“有用”,而且值得依赖。
篇9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对地区矿产资源有较强依赖性,说明矿产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有了地区矿产资源的存在会有效加强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效性,大大降低区域发展的难度,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便利。但是由于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使用浪费、开采不完全、技术不到位等导致对资源的使用不彻底,对矿产资源二次加工达不到预期目的,资源在发挥其价值程度上较低,这些问题导致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具有可持续性,那么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停滞不前。由于区域的地理因素、环境因素,再加上对区域资源开发的管理问题,都可能对区域经济造成影响。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中,能否做好规划,计划能否有效实施,各部门之间能否做到相互联系各司其职,都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中,妥善处理和解决冲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区资源使用管理,将会使区域经济向良好方向发展。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矿产资源作为工业发展的必需品,对区域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社会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除了在常规地开采矿产资源以外,还在不断地在寻找更多获取能源的方式。目前来讲,矿产资源还是人们获取生产动力主要的能源提供方式,所以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彻底。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有促进产业良性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稳定区域生产生活等。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一方面带动区域矿物资源开采业的发展,为采矿业带来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矿产资源也带动区域发展经济投资和交通运输等,为人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不仅促进地方产业正常运作,同时有矿产资源充足的地区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对外进出口贸易,加强与外界合作,可以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连带影响。发展矿产资源出口可以缓解其他地区资源紧张,同时扩大地区经济效益,使地区发展加快,带动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为地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在为区域带来经济收入之后,区域就可以更快速发展各方面产业,将区域的矿产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区域快速发展作贡献。
三、提升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效性的建议
众所周知,对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也会给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影响人们健康等等。在我国许多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对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比如工业废品排入河水影响海洋生物生活,同时污染人们的水资源,影响人们用水健康。工业用资源排放有毒气体对空气也会造成严重污染。进行矿物开采和使用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节省在过滤工业垃圾方面的费用,忽视矿物资源利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不仅浪费了自然资源,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对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控制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一,为了提升区域矿产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要对区域的资源开发做好规划。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过度的开采和浪费矿产资源就是在破坏地球,破坏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规划,不仅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也能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要以资源的实际需求量为依据,结合当地区域矿产资源的实际储量,对其进行定量开发,坚决杜绝过度开采情况的发生;要积极引进先进开采技术,在提升资源开采效率的同时,避免低质量矿产的产生;要做好开采计划,提高开采图纸设计质量,保证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第二,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通过一系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办法的制定,来限制开采施工企业的行为;要加强政府对开采企业资质审核力度,对那些无证经营、无资质、乱开采的“小黑煤窑”进行严厉打击;政府要针对矿产资源的输出去向进行严密监察,一旦发现那些政府要求生产技术绿色整改的企业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依然采用传统烧煤的方式进行生产污染环境的行为要依照管理规定进行处罚;要制定奖励措施,鼓励那些通过技术创新对矿产资源进行绿色化应用的企业,以发挥其矿产资源有效利用的榜样作用。企业对于政府的政策必须严格遵守,政府除了在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之外,要加强监督审查力度,对违反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办法的企业要进行处罚和公示,严格把控企业对资源的使用形式和办法,重视矿产资源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第三,优化本区域企业结构布局,使本区域产业结构更加符合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需要,积极开发污染小或是无污染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周边产业。在这方面,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主要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协助,以通过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本区域矿产资源经济优势作用的发挥,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而言,要积极引进其他地区矿产资源经济发展的丰富经验,加大对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投资力度,通过与其他地区合作关系的建立,帮助本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产企业构建完整的生产、研发、销售体系,大力推进本区域矿产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对物产丰富的我国而言,矿产资源凭借其自身独有的特质,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山西煤矿、迁安铁矿为例,其都凭借本区域丰富的资源优势在经济方面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在看到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对当地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对其经济的阻碍作用。为此,必须针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深入的研究与讨论,以提升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合理化、科学化,实现区域矿产资源经济优势的良好发挥。
作者:王磊 单位:秦皇岛市土地开发整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杨荫凯,杨刚强,宋志强,张明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判断与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6
[2]张伟,张敬,孙砚祥.2008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综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篇10
关键词:新疆伊犁;薰衣草;特色产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05
1薰衣草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
1.1背景与现状分析
薰衣草原野生于法国和意大利南部地中海沿海的阿尔卑斯山南麓一带,因地理环境在世界上形成了三大薰衣草区,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中国新疆伊犁。在法日等国,薰衣草产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在国内,经过新疆伊梨人数10年的精心培育,薰衣草在天山脚下伊犁河畔形成规模。薰衣草是一种名贵而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中国薰衣草种植加工的主要基地,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香料生产基地。
1.2特色产业理
新疆伊犁薰衣草产业以其地域性、优势性、规模性、历史性、民族性具有特色产业的特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推动当地城镇化进程,逐步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当地一大特色产业。
1.3研究价值
1.3.1学术价值
(1)通过对新疆伊犁霍城县薰衣草特色产业的研究,更为清楚地了解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产业链组织模式,经过思考和总结,为其今后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并上升为理论指导,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2)此次调研将在借鉴法国、日本等在薰衣草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所调研地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探讨不同条件下的薰衣草的产业组织模式。
1.3.2实践价值
(1)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对薰衣草的种植、加工、销售三个产业环节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为霍城县薰衣草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出建议。
(2)基于霍城县薰衣草产业现有模式下,探究企业经营效率与品牌效益,为薰衣草的品牌建设提出良性建议。
2研究内容
2.1霍城县芦草沟镇薰衣草种植情况
(1)农户种植。
①薰衣草种植环境、土质对产量的影响、年产量、每单位价格进行实地调研。
②薰衣草种子的来源(自制、自留、引种、固定公司购买)、肥料农药的使用情况。
③薰衣草原材料的品质测定、农药残留情况的“优劣标准”。
(2)基地种植。
①解忧公主薰衣草基地种植状况,种植自有技术情况与种子更新周期。
②探究基地种子及薰衣草品种结构比例和种植面积及种类对产品的影响。
③了解基地内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散户薰衣草采购标准。
2.2薰衣草加工方式探究
(1)农户加工。
在调研中,了解当地农户对薰衣草的处理情况,在自己出售的过程中,薰衣草是直接出售还是简单加工以后再出售,仍需要进一步调研。
(2)基地加工。
与当地薰衣草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获得相关数据,了解其薰衣草原材料收购时间、流程;原材料的处理及保存;薰衣草相关产品的分类、加工和研发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以及了解企业的技术更新周期及加工设施的配备情况。
2.3薰衣草产品销售渠道与营销策略探究
(1)销售渠道。
与当地农户与相关公司的走访,以及市场的调研,了解其目前主要的销售渠道,以及在销售过程中产品的配送和物流情况。
(2)市场占有率。
查找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对公司数据和当地政府统计年鉴的查阅,判断霍城县薰衣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营销策略。
通过与当地政府和公司的沟通,对薰衣草特色产业的宣传、营销方式进一步了解,包括旅游形象、产品质量、特色产业的推广方式等。
(4)产品品牌。
以解忧公主公司的产品为例,是否已经形成了其固有的产品品牌;以当地政府为辅是否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区域品牌。
2.4相关产业整合力度与扶持政策探究
薰衣草农户、基地在薰衣草花期外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大量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薰衣草产业与其相关产业脱节。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在薰衣草花期外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与外国薰衣草产业立体发展模式作对比,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加强本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促进产业间相互“推销”、相互合作,达到企业集聚效应。
通过与农户和企业的走访,了解政府在种植、加工、销售方面所提供的资金、技术等的具体的扶持政策。
2.5薰衣草特色产业对当地的经济效益探究
(1)农户。
通过与农户问卷调查,了解农户从薰衣草种植以及自身的薰衣草简单加工商品出售中所获得收入以及近几年的扶持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帮助。
(2)企业与政府。
通过走访解忧公主公司,了解薰衣草为该企业所带来的利润以及其特有的运营模式。
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交流,具体了解薰衣草产业在创造就业、推进当地城镇化进程中作用,为当地政府所带来的收入以及政府在特色产业不断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2.6我国薰衣草产业与国外的差距与不足
通过调研所获的数据与相关企业、政府提供的数据,整体把握新疆薰衣草产业发展现状,并借鉴日本、法国的薰衣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解决新疆薰衣草产业链中存在的矛盾提出可行性建议。
3研究目标
(1)通过实地调研芦草沟镇薰衣草种植过程,初步了解薰衣草种植的种类,品质,产量,技术以及现代科技运用状况,为我们研究分析薰衣草产业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2)分析企业加工流程、销售状况,找出加工过程和现销售阶段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企业深加工意识,找出利润更高的产品销售渠道。
(3)通过借鉴外国成功经验,改善企业加工方式,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打造新疆薰衣草产业的地域品牌,企业品牌,使新疆薰衣草a业走向一条成本低,利润高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4)借鉴法、日强国的薰衣草产业立体化模式,规范新疆薰衣草产品市场,从提高其与相关产业的角度出发,找出适合当地的薰衣草特色产业立体化模式。
4拟解决的问题
(1)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在新疆霍城县卢草沟镇薰衣草种植情况,企业加工方式,产品销售渠道三个主要环节中所发现的问题,分析各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2)根据此次调研结果,提高当地农户,企业发展薰衣草与政府政策相结合的意识,更好利用政府所提供的资金,技术,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使薰衣草产业有质有量的发展。
(3)形成新疆薰衣草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为我国其他特色产业地区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晓军.标准缺失制约伊犁薰衣草产业发展[N].中国商报,2013618.
[2]国内外香化信息.新疆伊犁成为世界薰衣草第三产地[Z].2011,(7).
[3]国内外香化信息.伊犁河谷薰衣草产品 乱象已生面临洗牌[Z].2008,(6).
[4]Lavender, K. L., Davis, R. E. & Owens, W. B. Mid-depth recirculation observed in the interior Labrador and Irminger seas by direct velocity measurements[J].Nature 407,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