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停车场管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停车场管理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停车场管理规范

篇1

【关键词】 达州市 停车问题 配建标准

一、引言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我国城市居民的私家车数量也有了飞速增加。以达州市为例,截止2013年7月底,达州市私家车拥有量达157017辆。随着私家车的增加,小区停车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此引发的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成为社会和物业管理的难题。

相比上涨的油价和拥挤的马路,更让生活在达州市的车主们揪心的是找车位。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达州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主要为各单位、小区配建的停车场,城区内尚无专用的大型机动车停车场、库、楼等社会公共停车设施。目前有39个建设项目配建了地下车库,批建面积为137800平方米,实际作为车库使用的面积为103250平方米,加上各小区地面配建,共计停车位4570个,但这仍无法满足市民停车的需要。达州市城区“路窄车多”,要找个便利的停车位更是“难于上青天”!虽说在城区有路边停车场供车主停车,但是本来就不宽敞的市区道路加上路况拥堵,根本无法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停车难的问题仍旧未解决。生活在达州,停车难,究竟难在何处呢?为了深入了解达州市居民停车的现状,笔者对达州4个行政区的8个典型住宅小区的业主随机发放问卷调查500份,有效回收480份,并对愿意接受访谈的业主进行深度访谈;走访小区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人员;通过网上查资料和走访政府有关部门了解与停车位有关的政策和制度。

二、调查结果

1、小区车位数量与车辆数量对比

从小区停车位数量与车辆数量对比(如下表1)发现,停车位供求矛盾突出,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问题。在达州市,由于主城区修建时间较早,规划并不完美,并且许多早期修建的楼盘并没有考虑到停车这一因素,因此导致达州目前面临停车不易的难题。在调查的8个典型小区中,62.5%的小区出现了严重的供求缺口,没有出现缺口的小区都是新建小区,大部分业主都还没有入住,所以调查的数据还无法反映真实的需求情况。此外,笔者在达州市达川区各大楼盘销售现场,随机走访了20余位有购房意向的市民,其中约有六成均有购车打算,也就是说,私家车的增长还将保持高发展势头。

2、地上停车位车满为患,地下停车场却存在闲置

所谓地上停车位,是指利用小区道路、公共场地、公共绿地等空间用作的停车位。从上表可以看出,地上停车位使用率达到280%。与地上车满为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下停车场却存在闲置,除地下车库停车位少的使用率可以达到100%外,其他小区地下车库均有闲置现象。

3、业主对物业公司在停车管理方面满意度不高

在被调查的480名业主中,在被问及对物业公司在停车管理方面是否满意时,有25%的业主对住宅小区的停车管理极不满意,65%的业主认为一般,仅有10%的业主表示满意。而业主反映主要问题集中在停车管理不规范、处理纠纷不及时、收费不合理、车位分配不公平等方面。

4、因停车难引发的其它社会问题

停车难问题已经很困扰人了,由停车难引发的其它社会问题也让业主觉得十分头疼。根据被调查业主提及问题的频次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如下表2。

三、小区停车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1、私家车增长过快,停车设施严重滞后

目前达州市私家车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有的家庭有两辆甚至更多。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而停车空间却是有限的,这种矛盾就引发了小区停车位不足的问题。达州老城区的中心广场、人民公园、农贸市场等人流集中地附近的公路上,基本上都密密麻麻地停放着私家车。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日趋增长,公共场所和小区机动车停车矛盾日益突出,车位数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之间仿佛打了一个“死结”。据调查,不论是旧小区还是新建小区,都存在停车设施滞后的现象。具体原因如下。

(1)大部分旧小区没有停车位规划。1998年以前,达州的私家车还属于奢侈品,很多家庭根本没有买车的打算,对停车位更没有什么概念,所以90年代以前建的小区,在设计时就没有设计停车位。但是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私家车数量猛增,使得停车问题很快凸显出来,由于没有停车位,业主只能把车停在过道或是绿化带上,这样给业主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

(2)新建小区配套设施标准偏低。1998年国家规定住宅小区必须配建停车位。达州市也于2009年6月21日在《达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中提出新建住宅小区必须按住宅每户建筑面积的不同配建停车位,见表3。

停车位配建标准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但是这些停车位依旧满足不了小区业主日益增长的停车需要,私家车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标准所支持的力度,所以停车位紧缺问题依然存在。

2、小区停车位所有权归属不清导致收费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0%的业主能接受现在情况下的车位租金,但仍有25%的业主认为停车收费太高,难以承受。现阶段达州市停车位销售并不理想,一个地下车库动辄一二十万,让很多购房者难以接受。而且96%的业主所购买的车位只有短期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在停车位权属法律模糊不清的情况下,除了可能会出现地下车库管理、维修问题,还会导致地下停车费远高于地面停车费,有的甚至会出现几倍的差距。业主们考虑到地上停车费用少且停车方便,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停在地上停车位,结果是地下停车位大量闲置,地上停车位却车满为患,有的甚至占领消防通道,给小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产生纠纷

住宅小区停车位本来就不足,加上物业公司的管理欠缺,造成小区停车位存在诸多问题。调查发现,曾因停车问题与物业公司发生矛盾的业主就有48%,这成为小区停车矛盾的主要矛盾之一。主要表现如下。其一,在购房初期,70%的业主认为物业公司在车位分配上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其二,物业公司不征得业主的同意,擅自将小区公共用地改建成停车场地然后租给业主,收取租金;其三,对小区业主的乱停乱放,物业公司只采取劝说、告知等方式,对大部分业主没有约束力,不能解决违规停车的现象;其四,物业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在接到业主投诉后,仅有20%的物业会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大部分情况是表面答应却毫无作为。

4、业主素质不高,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一些新建小区停车设施比较完善而且也能正常运行,但也存在停车难的现象。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有些业主为图方便,将车乱停乱放,抢占他人停车位或是占用公共通道。停车问题的合理解决涉及到业主和物业公司的配合,即需要物业管理的有条不紊,也需要业主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停车难问题得到解决。

四、治理小区停车问题的对策

1、合理控制居民私家车拥有量

以现在私家车增长速度来看,如不采取措施合理控制私家车的拥有量,短时间不可能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从欧洲的经验来看,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市民拼车出行,或鼓励市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购车税、燃油税、交通拥挤费等措施,提高市民私家车的使用成本,从而抑制市民私家车的拥有量。

此外,可以借鉴日本的优秀经验,规定个人或单位在购买车时必须提供拥有固定车位的证明,这种固定车位可以是自有的也可以是长期租赁的,否则交管部门将拒绝上牌照,这样就可以通过停车位数量来限制汽车数量的增长,真正做到有位才有车,一位一车。

2、用动态发展的思路调整停车位配建标准

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求相关部门用动态的、发展的思路,提高新建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不仅满足当前业主的需要,还要满足业主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建议可以按照适当超前的原则,根据小区总产数的80%设置停车位规划标准,由于不同类型的小区居住人群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停车位配建标准,例如,《烟台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中规定,新建住宅划分为三类,住宅配建停车场标准为:一类居住用地按每户1.2―1.5个机动车位设置,二类居住地按每户1―1.2个机动车位设置,三类居住用地按每户0.7―1个机动车位设置。

3、多方配合引入市场机制增建停车位

当前住宅小区停车场由于产权不清、收费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开发商建设停车场的积极性,加剧了停车难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加强对建设地下停车场的支持和鼓励,建议可以给建设地下停车位的开发商一定的政策优惠或补贴。通过减免税费或提供资金、土地等资源鼓励发展停车服务业,鼓励在小区周边空地兴建机械立体停车场。日本的机械立体停车场占70%,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库型从二层简易升降式发展至目前垂直升降式、升降横移式、巷道堆垛式等大规模集成车库,每年安装投运的停车位达10万个以上,而在中国机械车立体停车场目前只占2%~3%。综观各国,机械立体停车系统是未来停车方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此外,还可以由交警、城管等部门在物业管理公司的配合下在小区周边道路规划建设夜间停车位,充分利用市政道路资源,缓解周边小区市民的停车难情况。

4、提升物业公司停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停车环境

对物业公司而言,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关键是制定好小区停车管理规范。停车管理规范制定的主旨一定是要方便业主,因此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程序都要公开,充分发动业主自己来讨论规范条款。在制定好停车规范后,物业公司就严格按照规范实施停车管理,科学划分地上临时停车位,及时疏导停车位,巧妙利用车库死角等地方,节约利用不多的停车空间,在征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合理规划小区道路停车位,满足小区业主的停车需要。在业主管理方面,物业公司要加强对规范停车的宣传,建议可以通过跟社区居委会合作,通过发传单等方式对业主进行劝导和教育,促使业主自觉遵守并维护停车规范和秩序。

此外,由于小区服务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针对停车收费实行政府指导定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适当提高地上停车收费标准,促使业主自觉地将车停入地下停车场。

(注:本课题由四川文理学院社区服务发展研究创新团队(编号:川文理2014112-10)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传明: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8).

[2] 战晓静:济南市居住区停车位的建设与管理初探[J].住宅产业,2008(5).

[3] 王之文:对住宅小区停车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篇2

关键词:机动车停车问题改善措施

1引言

随着泰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日益提升,汽车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小汽车正快速进入千家万户。机动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交通拥堵现象频发,也引发了严重的停车问题。日益增多的小汽车不仅占用了道路等有限的公共空间,有的还侵占、破坏绿地,乱停、乱放带来了交通和消防等安全隐患。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私人轿车消费政策的出台及各种型号轿车争相上市,我市私车消费将会加速发展。小汽车的激增必然带来停车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泰安市发展的“瓶颈”。

泰安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在“十一五”规划中,市政府提出“把泰安建设成为以泰山为依托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以现代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强市,蓝天、碧水、青山的最佳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2009年泰安市委书记杨鲁豫提出: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全市工作中心要向着“强市”努力,向着“名城”迈进。而现状城市“停车难、停车乱”的状况已经对城市环境和景观带来了不利影响,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建设有序、高效的城市停车系统来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更好的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停车服务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难题。

2泰安市停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停车现状

2.1.1中心区停车位与机动车比较

中心区现状人口规模约23.5万人,约占泰城人口35%。泰城现状机动车(不含摩托车)拥有率约为99.5辆/千人,按平均水平推算,中心区机动车保有量约23415辆。根据调查统计,泰安市中心区各类停车设施共提供规范的划线停车泊位13117个。车均停车泊位拥有率仅0.56个。实际上,由于中心区机动车拥有要高于市区平均水平,因此中心区的停车泊位供应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2.1.2分类建筑停车情况

 中心区居住区泊位情况

1995年之前建设的居住小区大都没有配建专用停车位,现有停车位大都利用道路或空地划线或者“见缝插针”式的随意停车,配建标准大都低于0.15个车位/户;

1996~2000年建设的小区配建车位标准大都在0.15~0.3个车位/户左右,且这些小区配建的停车位大多为地面车位,很少有地下车库,而地面停车库也较少;

2000年之后建设的居住小区配建标准明显提高,一般在0.3~0.6个车位/户左右,部分小区建设有地下停车库,但地下停车库的比例较低

 公共建筑泊位情况

根据调查,正常工作日中心区实际停放的机动车量为8259辆,中心区实际的合法停车位为8196个,这说明即使在正常时段中心区的停车位才勉强可以满足停车需求,而高峰时段的停车供需通常高于正常时段,停车矛盾将更加突出。

2.2停车问题总结

(1)停车泊位总体供应滞后,配建泊位、公共泊位短缺

 现状停车泊位总量供给严重不足。

根据停车发展较好城市的成功经验,一般城市停车位总量与车辆拥有量的比例在1.2~1.3左右,可见,泰安中心区实际停车位的供应与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缺口。

 建筑物配建车位标准较低,建设较为滞后,难以适应发展要求

根据调查统计,泰安市居住小区平均每户配建的合法车位仅为0.1个/户,与相关规定要求以及实际需求相比存在明显不足。而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的实际配建标准也明显不足,平均约0.3个/100平米,

 公共停车场建设滞后,近几年公共停车位增长缓慢

泰安市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建设速度较慢,2007年市区拥有社会公共停车场8个,停车位约1600个,三年来的变化不大,只有局部的调整。

(2)地面停车比例高,停车秩序紊乱,停车环境不佳

泰安市目前的停车位大部分是地面停车,比例高达70%。大量的地面停车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尤其是公共建筑大量的门前和路面停车不仅影响道路景观,而且对道路交通秩序和通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发展要求相矛盾。

(3)停车位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不完善,收费制度尚不健全

停车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缺少专门的机构对停车管理进行协调,造成了泰安多年来的停车管理水平不高,管理队伍人员不足,停车管理的覆盖面不广等问题。

(5)公共停车场利用效率不高,存在闲置现象

由于泰安市社会公共停车场主要是为旅游服务的,因而旅游高峰饱和度较高,而正常工作日利用率较低,闲置现象较为严重。

2.3停车问题症结分析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的问题往往是由于过去的认识和建设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系统分析总结泰安停车问题的症结对于面向未来发展需求调整停车策略、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对泰安当前停车问题的症结总结如下:

(1)对停车问题认识不足,是导致停车问题的重要原因

过去我国城市机动车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的状况,城市对小汽车快速进入家庭后带来的影响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导致我国很多城市在停车发展战略上发生偏差。过去我国大多城市建设中往往“重动态、轻静态”,对于作为交通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停车设施重视不够,远没有像道路那样受到应有的关注,因而造成停车发展历史欠账问题突出。

(2)建筑配建标准不高,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停车泊位供应不足

泰安市原执行的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基本是1989年实施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中的配建标准为指导的,该标准制定时我国城市机动化发展水平较低,因而该标准相对也不高。在实际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建设开发单位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在规划建设管理上,没有把停车场的审批、建设与监督、验收有效的协调起来,导致本来就偏低的配建标准实际执行也大打折扣。

(3)管理力度不够,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管理执法力度不够。对于各类建筑物停车配建缺乏竣工验收制度;对于违规占用、改变停车场性质的单位处罚监管不够。在违章停车处罚上也较为松散,没有达到处罚与教育并重的效果。

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工具。

(4)停车收费的价格机制尚未建立,停车场建设的产业化进度也难以实施

免费停车已经成为市民的习惯,没有合理的价格机制的激励和制约,建设开发单位对停车场建设热情不高。市民现代交通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随意乱停车现象十分普遍,不仅是主次干道、支路,凡一切可利用的城市空间(包括公共绿地、体育活动场所、居民院落)都成了停车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改善措施

3.1形成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和停车管理机制

停车发展政策包括:基本车位拥有政策、停车位差别化供应政策、公共停车位收费政策、停车需求管理政策等。

建立高效、协调的停车管理体制;明确停车发展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相互配合的内容;建立政府部门和停车企业之间的联系桥梁。

3.2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扩大停车供应,建立停车资源调节机制,提高设施利用效率

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并根据城市交通发展的变化情况及时修订,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对于新建、改建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停车配建标准,扩大基本车位的供应,建筑物不仅需要满足自身的停车需求,还必须满足其吸引的客流产生的停车需求;

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审批与检查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停车建设违规行为和车位使用违规行为;

鼓励建筑配建停车场对外开放,提高泊位使用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比如商务写字楼可将夜间空余出来的停车位租给周边小区的居民,而白天小区可将空闲的车位出租给周边商务写字楼的有车族。这样既可以解决小区业主停车难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商务写字楼上班族停车难的问题;

地面停车场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应注意对其美化,避免“砼的海洋”。设置可渗透的绿化生态型停车地面,种植对汽车尾气吸附能力强的花草树种;鼓励停车设施向占地少、安全性能好、存取方便的立体机械化型式发展;

对缺乏规划配建停车位的既有居住小区,近期在保证交通与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小区内通道、出入通道、退让空间以及周边非交通性街巷划设夜间停车位,并进行有效管理,以满足居民基本车位需求;建议结合绿地改造建设花架式停车位和树阵式停车位,具有一定遮荫效果,白天可以供人休息,晚上可作为停车泊位,从空间利用的角度来讲,节约了土地资源,又不减少绿地指标。

3.3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智能化的管理体系

建立交通管理执法单位、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单位及停车使用者广泛参与、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停车管理应包括居住、公共建筑、社会公共、路边停车等在内的全方面的停车管理;停车管理逐步覆盖城市建成区。

加强停车秩序管理,鼓励停车经营者举报和处理违章停车,对交通矛盾紧张地区违停拖车。

近期重点突出路内停车位和建筑门前停车位的违章停放现象,通过管理规范市民的停车行为,转变市民随意停车的意识。

逐步推进停车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停车管理,并与动态交通监控系统互动协调,通过停车管理实现“以静制动”。 引进先进的停车咪表技术取代目前落后的人工管理来科学化管理中心区路边停车。应用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IPMS)为驾车者提供停车泊位的信息,逐步建立城市或局部区域的停车引导系统,从而改善停车难的状况,提高市中心区交通系统的效率与功能。

3.4建立合理的停车收费体系,促进停车位的高效率使用

制定与泰安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充分发挥其价格杠杆的调节功能,通过调控停车需求调节市民的停车和出行行为、改善中心区交通环境。

停车费率体现空间差别、时间差别和车型差别。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车型采用不同停车费率;对路内路外、地上地下车位采用不同停车费率,体现不同车位的使用方便程度,充分发挥各类泊位的利用率;在停车供需矛盾较大的地区、路段和时间里,可采用费率递进的收费办法,提高泊位的周转率;并通过限时停放加强路边停车的时间控制。

3.5建立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停车换乘体系,缓解旅游高峰停车矛盾

位于城区范围内景区采用停车泊位适度供应的原则,保障日常的停车需求;

对于旅游高峰停车需求以停车换乘为主,换乘停车场的建设应与公共交通相配合,通过引入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效率,满足游客换乘后出行的可达性要求,进而提高公交出行的吸引力,减少小汽车大量停放对中心区环境、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

换乘收费机制应采取低价或免费停车经营管理策略或一票制方法,鼓励停车换乘。

3.6推进停车产业化发展,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步伐

通过制定恰当的激励政策,主要包括减免土地出让金、减免营业税和规费、贷款贴息或利率优惠、关联开发等方法,鼓励停车设施建设与经营的民营化,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实现多元化停车建设模式,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共停车设施投资建设。

篇3

物业管理服务风险类型及防范

物业服务涉及客户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事就找物业服务公司,解决不了或解决得不满意

就是物业公司服务不好,有时甚至开口就以不交物业服务费相威胁,出了事故就向物业服务

公司索赔,这是物业服务公司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也就是物业管理服务风险。我们要防范各

种物业服务风险,就先得从分析这些风险来自哪些方面,有何种防范措施来规避物业服务风

险。物业管理服务风险主要包括治安风险、车辆管理中车辆的损坏及丢失风险、消防事故和隐患风险、物业及公共设施设备造成的风险和公共环境不安全因素造成的风险等。

治安风险及防范

所谓治安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外界第三人的过错和违法行为,给物业管理服务范围内的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造成人身损害、丧失生命和财产损失等风险,导致了物业管理服务风险。目前因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人口流动率日益增高,社会各层次的收入差距日渐增大,该社会问题产生的治安问题已明显体现在物业管理服务行业里。入室盗窃、抢夺、抢劫和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各类事件相继发生在各个小区,给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和风险。怎样防范治安风险

?可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1、首先应明确物业服务单位的法律地位和职责。每一个物业都是社会的组成单元,都面临社会治安问题。应该明确的是包括每一个物业的治安是由公安机关自责的,物业服务单位的义务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物业项目的公共秩序。这一点作为物业服务单位和业主都应明确,物业服务单位仅仅是依法成立的公司法人主体,不享有超过法律规定的任何行政管理职权和行政处罚权。物业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都不具有超出普通公民的任何特权。因此,物业服务单位的治安防范义务是在一定限度内的、有限的义务。

2、物业服务单位在明白自身法律地位职责的基础上,物业服务单位应在自己一定限度内、有限协助公安机关维护辖区物业的公共秩序,防范治安风险。防范治安风险,针对不同管理服务区域的具体不同情况,制定相对完善和实用的制度,组建和设置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实施和执行制度规定。制度中应明确对辖区物业往来人员的管理,制定关于定时安排人员巡逻和巡视,针对治安事件的处理程序等。鉴于每一个不同性质的物业及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对于人员的往来管理是有区别的。住宅小区可以采用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凭密码和智能卡进出,来访者采用登记或经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同意后进入。大厦是以办公为主的商业区域,因为人员进出过于频繁,进出人员数量过大,逐一登记制度是不必要和难以落实的,多数采用对从大厦搬离物品进行登记,并凭当时在业主或合法的非业主使用人八住时预先所留的印鉴或签名确认。往来人员的登记和管理是由固定岗位的工作人员完成的,同时必须配备相应的其他人员进行定时的流动式巡逻和巡查工作,对已进入小区或大厦的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协助公安机关制止和防范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事发现场,以实现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公共秩序的职责。物业服务单位应根据物业的不同情况与业主委员会协调共同组织一定数量的业主,结合自愿原则,建立业主防范体系,配合和促进物业服务单位的治安防范工作,既针对非法侵害行为,也可以监督和发现物业服务单位工作漏洞,最终形成不同层次的防范体系。作为物业服务单位在严格依据经过业主大会确定的各项管理规定,履行了自己义务,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物业服务单位不再承担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因第三人非法侵害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赔偿责任。

3、在目前物业服务行业中,有一部分企业将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物业公共秩序的工作委托给专门的安保公司,协商约定对外支付一定保安服务费,由保安公司根据物业服务单位的具体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保安人员,按合同约定提供物业服务单位要求的服务。该做法实际也是物业服务单位与其他主体分担法律风险的措施。但众多的保安公司往往在合同中要求排除因小区盗窃和抢劫事件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而法律目前对保安公司的的义务尚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聘请专业保安公司分担法律风险变得极为有限。

车辆管理风险及防范

所谓车辆管理中车辆的损坏和灭失主要指在物业辖区内的停车场经营车辆停放服务过程中,车辆发生车身受损、车辆灭失等情况。车辆停放服务是由辖区物业管理服务附带产生的附加服务,通常由物业服务单位接受开发商或辖区业主委员会的委托进行停车场的经营管理,并收取车辆停放服务费。车辆停放期间车辆外表可能被儿童包括其他第三人用器具划伤,也可能会被其他停放车辆有意或无意碰撞而损坏,也有可能在停放期间被盗窃或抢劫,这些就是车辆管理的风险。怎样防范此类风险,可从两方面着手:

1、从停车场硬件建设及维护来防范风险。停车场经营管理需要向公安机关依法取得许可证,向物价部门取得收费许可证。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前提是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符合法律规定。物业服务单位必须确保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同时须负责相关停车场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保养;将停车场车辆停放服务的内容制作成公示牌,放置在停车场显著位置,明示停车场经营单位是否承担车辆的保管责任等,停车场内因维修工程等原因可能造成停放车辆损害时,应以指示牌等形式向车辆停放人明确告知,并将可能造成车辆损害和危险的区域进行单独围拦来隔离,明确禁止车辆停放在上述区域。

2、从车辆停放管理软件上防范风险。在停车场硬件完善并符台要求后,还应制定车辆停放管理制度,对车辆的出入严格管理。停车场的工作人员对进入停车场的所有车辆发放停车凭证,该凭证可以是一次性的停车票,或者是多次反复使用的停车卡。该停车凭证应由物业服务公司或下属管理处加盖公章,停车凭证上应记载车辆牌号、进入停车场时间、发卡的经办人,对车辆明显已有的损害和破损应记载在凭证上;同时对停车场停放服务的具体内容和车辆停放人应注意的事项记载在该凭证上,告知车辆停放人。当车辆进入停车场后,停车场工作人员负责对车辆的停放位置和停放秩序进行规范和指挥,及时制止不规范的停放行为。防止造成停放车辆的损害,履行自身的管理职责。车辆驶离停车场时,停车场管理人员应向车辆驾驶人员收取停车场发放的凭证,并仔细核对凭证上记载的车牌号和其他情况是否与车辆相符。当不一致时,应及时核对车辆行驶证件、驾驶人员的证件,与发放凭证的人员联系确认是否在记录中存在错误。确认驾驶人员后,予以放行;收取停放服务费,给予收款凭证,收款凭证上应记载停放的时间和车辆的牌号。如果车辆停放凭证丢失,应由车辆停放人持车辆行驶证件和驾驶人员的身份证前往管理处或物业服务单位,办理相应的凭证挂失手续,重新领取车辆放行凭证。上述管理规范程序就是风险防范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确保停放车辆车身不被损害,确保停放车辆的完好。如果车辆停放人,有意不按停车场的管理规定停放车辆,而停车场已进行明示告知,管理人员已进行劝止,停放人拒不纠正导致损害的,应由车辆停放人承担责任。

消防风险防范

消防事故和隐患其实也是物业公共设施管理服务风险之一,但由于消防设施自身的特殊性,同时消防往往影响广大业主重大生命财产安全,将此项风险单独列明有利于物业管理服务风险的防范和广大业主公共安全利益的保护。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养护以及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能够发挥正常功效满足消防部门处理消防事故的要求。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不善、无消防用水供应、消防报警系统失灵都可能导致重大人身和巨大财产损失,物业服务单位面临如此的风险不仅要承担经济赔偿的民事法律责任,直接责任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还可能因此而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l、物业的消防问题是关系到广大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管理事项。物业服务单位首先在接手物业时,尤其是针对新建的物业,应查验是否已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取得消防验收合格证。在物业未取得消防验收合格证之前,物业管理单位可以提前进入,但业主不能办理入伙手续。即使是开发商要求入伙,物业管理单位应坚持不办理入伙手续。如果在此情况下,为业主办理了入伙手续,发生消防事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物业管理单位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业主入伙后,在二次装修过程中,物业管理单位审查业主申请装修项目,是否影响结构安全,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消防要求。同时在装修过程中,应监督业主是否按照消防要求配备消防灭火器械、在装修现场应严禁明火等:监督业主在装修过程中,是否损坏公共消防设施和器械。对损坏公共消防设施和器械的行为应及时制止,造成重大损坏或后果严重的,物业服务单位应向消防主管部门报告,由消防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3、物业服务单位在进行物业服务过程中,对物业辖区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械进行日常维护和养护。消防设施的维修和养护事项已委托给专业消防公司的,对消防设施需要中修、大修等以及根据消防部门检查的整改意见需整改的,应依法律规定的程序,经业主大会同意,从维修基金中开支。

4、在辖区物业发生消防事故时,物业服务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报警,并协助;消防部门进行事故处理;确保消防设施、器械完好和功能正常;相关人员能够熟悉和掌握消防设施的正确使用。

设备风险防范

物业本身及公共设备和设施的管理不善都可能造成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此项管理服务义务是物业管理单位主要的义务之一,同时因物业、公共设备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分散性特点,随之而来产生了风险的频繁发生。物业本身主要包括房屋本体及属于物业管理服务范围的房屋建筑物的附着物、坠落物和悬挂物:公共设施和设备包括供水、供电、安全报警系统、排水和排污系统、配套的娱乐活动设施等;概括地讲可以认为是辖区物业内不属于业主个人所有和承担管理责任的其他部分。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全体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物业本身及公共设备和设施的管理是物业服务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物业公共设施、共用设备管理以及维护方面潜在的隐患也是物业服务风险的主要方面。为防止上述风险,物业服务单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首先,物业服务企业与开发商或业主委员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应当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查验,与原开发商或业主委员会、原物业服务单位进行交接过程中,应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底和记录,了解以往曾出现的故障和隐患,各方进行书面确认,这些记录和情况作为以后防范风险的参考资料。对于交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损坏和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责任和修复费用的承担主体。

在办理物业承接验收手续时,物业服务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接收下列资料:(一)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验收资料;(二)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三)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四)物业管理所必须的其他资料等。

在各方交接的过程中,向新的物业服务单住移交上述全部资料,是原开发商、业主委员会和原物业服务单位应履行的法定和合同义务,如果不履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已没有过错的除外。物业服务单位根据上述规定,应首先明确自己的服务责任范围,服务责任范围决定风险责任承担的范围。建筑物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业主自己入住的由业主自己维修和养护的范围,相应的责任和费用都由业主承担;如业主阳台放置的物品或者悬挂的物品坠落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的,由业主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如果证明是受害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由受害人承担责任。在此情形下,无论是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的过失行为造成或者是业主未成年子女,来访的未成年人的行为导致的损害,业主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物业服务单位分清上述责任,是防范自身风险的举措之一。

3、提高物业服务单位工作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尤为重要。工作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指导他们日常的管理服务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没有工作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一切防范风险的措施都将成为纸上谈兵。

为防范风险,物业服务单位必须对所管理的全部建筑物公共部位、共用设施和设备,按照经业主大套通过的各项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工作,保持建筑物公共部位完好,共用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房屋公共通道所属的窗户和公共天台、通道应定期检查是否完好,是否需要更换,考虑在大风等特殊天气时,是否可能发生损坏,从而导致人身和财产损害,造成物业服务单位承担法律的赔偿责任。

为培养物业服务单位工作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除对工作人员按公司管理制度进行培训和规定操作训练外,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同行业和其他物业服务单位已经发生的教训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直观又深刻。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对照案例分析自身服务行为的潜在风险之处,加以纠正和规范。作为物业服务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管理处的主任不仅需要知道规范的管理制度,还需要知道为什么制定如此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在物业管理服务中控制和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

作为物业服务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将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在日常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中,有的物业服务单位都已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往往过多流于形式和表面,没有与法律风险的防范结合在一起,造成对风险防范不是很有效。物业服务单位和各项制度的草拟应加入法律专业人员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各项工作的管理流程设计也应征求法律专业人员的意见,将风险控制真正落实和渗透到具体工作的每个环节中,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法律风险,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随着社会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物业服务单位应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为企业提供法律专业服务;除对物业服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提供法律专业意见外,针对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和事故,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应对和处理,还应征求律师或法律顾问的意见,将法律专业知识与物业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证据保全工作,依照法律规定采取谨慎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日后分清责任做好准备工作,避免责任和损失的扩大。事件发生后,相对人已通过律师发函或通过诉讼、仲裁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物业服务单位需要将时间内的所有资料移交给律师或法律顾问,并由当时的经办人将事情的主要情况介绍给律师或法律顾问,由律师或法律顾问负责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和应对,以避免由于法律专业的不足,造成进一步的不利和责任的扩大。

4、在建筑物及公共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管理中,物业服务单位全体人员应特别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按照民法通则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由于建筑物及其他设施或附着物、悬挂物和坠落物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诉讼,举证责任由建筑物或设施的管理人和所有权人承担,通俗地讲就是损害发生后,不是由受害人向法庭证明损害发生的原因,受害人只需要证明损害结果和该结果是由建筑物或设施导致的。而物业服务单位在法律上有义务证明自己在管理过程中是没有过错或损害的,结果是由受害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如果不能证明这一点,法庭将依法推定管理人和所有权人负有过错责任。物业服务单位所管理的房屋共用部位和公共、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人是物业的全体业主,受害人很难向所有人追索,而且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也难以操作:同时根据物业服务单位与开发商或业主委员会的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通常由于容易发生损害的设施设备区域,应建有相应的监控设备,对现场进行监控和录像,定期存储。另外物业服务单位平常对房屋、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等应进行书面和现场施工记录,如果是委托其他专业公司和人员完成的,应签订有关合同,保留履行合同的所有证据,以证实自己已履行了义务,可以向该公司追索,以降低物业服务的风险和赔偿责任。

5、物业服务单位将物业服务中涉及的电梯、绿化、清洁等专项管理,委托给专业的公司,由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上述分项发包形式也是物业服务单位防范风险的措施之一。

物业服务单位在专项管理分包中,选聘电梯.绿化、清洁等专业公司时,首先必须审查承包公司的法人资格和专业资质;电梯维修保养专业公司不具备专业资质从事承包工作,不仅是违反法律规定,被法律所禁止。同时分包给没有专业资质的公司,物业服务单位负有明显的主观过错。如果设备造成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害后果,物业服务单位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其次,在物业服务单位与专业公司的承包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专业公司在承包期间因维修保养不善造成设施本身的损坏或给第三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的,由专业公司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一些物业服务单位为追求更大的经济利润,自己单位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情况下,委派单位内部人员从事电梯设备等日常维修、保养。形式上采用挂靠有资质单位的名义,每年交纳一定的管理费。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实际上承担了巨大的法律风险,上述做法是不可取的。

6、在公共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管理和养护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和损害事件,应向有关部门报告,由相应的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并作调查报告,对事件和损害发生的原因进行认定;该原因就是日后各方,包括法院认定过错和责任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唯一依据。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当时不进行调查和认定,在诉讼过程中由于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太久,很难查清和证明原因;而法院也不是专业机构,只能依法委托专门的机构进行鉴定,但时间太长、现场已不存在,专业鉴定机构也无法鉴定,物业服务单位也将不得不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后果。事件和损害发生后,应积极面对,暂时的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责任也是无法摆脱的。

公共环境风险防范

物业公共区域的绿化、消杀、环境污染的整改和公共区域施工等规范管理都是消除公共环境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必要工作。

物业因公共设施维修工程或其他供水、供电、有限电视、网络、通讯等单位施工需要,在公共场所、辖区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物业服务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或由物业服务单位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等,避免造成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害的。

物业服务单位在上述情形下,因维修物业或者公共利益,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与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签订协议,对物业辖区施工现场管理和风险防范、法律责任分担问题进行约定,降低物业服务单位的法律风险和责任。施工结束后,应当将-陆时占用、挖掘的道路、场地,在约定期限内恢复原状,消除风险和隐患。

物业公共区域的绿化和消杀工作是维护物业辖区良好生活环境的保障之一。但物业服务单位在上述工作中,应注意避免由于上述工作本身给广大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带来的潜在风险和隐患。在绿化养护时,物业服务单位往往时新种植的草坪和其他植物,采用围栏方式阻止行人通过,以实现养护的目的。用来围栏的很多采用带刺的铁丝,而该铁丝在黑夜时,行人很难看清楚,容易造成行人被绊倒或摔伤。对于物业服务单位在公共区域设置的临时物,首先必须考虑所使用的障碍物本身是否会造成对他人的人身损害,应选择安全的障碍物,例如可以将铁丝更换为光滑的原形竹竿,加以夜间反光材料;其次,在障碍物前需要设置明显的提醒行人注意的标识,告知行人注意和绕行。在消杀前应在物业公示栏告知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消杀的时间安排,注意未成年人和宠物的安全;消杀过程中,对作业的区域

应适当加以封闭,暂时阻止行人通过:消杀完成后的一定时间,应在作业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提示和告知标识,避免因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

对辖区物业中商业用途的房屋管理也是物业服务单位面临的难题之一。商业用途的房屋如果用于进行饮食业,会给辖区尤其是周围邻近的业主带来一定程度的油烟和排污、气味的污染。物业服务单位在饮食场所开业前应审查排污染、排油烟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文件;开业后,继续跟踪监督和管理,针对其他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的投诉,应及时调查取证,及时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无效或拒不整改的,应依法向有关部门以书面形式反映情况,提交政府部门处理和处罚,因为物业服务单位不具有行政处罚的权利。而拖延和不作为,可能发生新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针对物业服务单位发现的,在管理范围区域内的业主个人所有的物业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时,物业服务单位应书面通知责任人及时维修养护,要求业主给予配合;同时将上述情况书面告知给物业辖区内的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委员出面协调,督促责任人履行自己的义务。在采取上述措施都无效的情况下,经业主大会同意,可以由物业服务企业维修养护。相关费用再由责任人承担,向责任人追索。

篇4

为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优化城市功能配置,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意见。

本意见所称城市地下空间,是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土地空间。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公共优先、综合利用、质量第一、确保安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的原则。

三、市政府成立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委。

各区人民政府和市建设、规划、人防、发改、城管、国土资源、住保房管、环保、公安交警、消防、绿化、国安等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关工作。

四、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与人民防空专项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相衔接,并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下工程与地表建筑相协调的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和布局,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地下空间的区域,环境保护,防空、防灾,文物保护及其他相关内容。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对地下交通,城市地下管网,防空、防灾场所与设施,地下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设施等作出具体规划。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当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门章节,具体落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要求。

五、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应当按照规定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条件(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提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或核发选址意见书时,应当明确地下空间的开发性质、规模、范围和连通方式等要求,并对商业、办公、娱乐、仓储等经营性开发利用提出具体要求。

对结合地表建设工程进行地下工程建设的,应随地表建设工程一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对结合地下建设工程进行地表工程建设的,可随地下建设工程一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对独立开发的地下交通、商业仓储设施和能源、通信、人防工程以及地下停车场(库)等地下工程设施,应按有关规定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六、地下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应当依据规划要求以及相关规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符合地下空间对人防、环境保护、交通组织、消防、防水排涝、安全和设施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其使用功能与出入口设计应与地面建设相协调。

有关部门在审批地下工程设计文件时,应当明确与其他地下空间连接的预留接口,并根据地下空间规划明确地下空间各层的高程控制。对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其设计须报人防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对不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应当依法兼顾人防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空功能,其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应当有人防主管部门参加。

地下工程建设涉及地下连通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履行地下连通义务,并确保该工程的实施符合人防、市政工程等专业设计规范的要求;先建单位应当按照规范预留地下连通工程的接口,后建单位应当负责履行后续地下工程连通义务。

七、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其使用权可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以划拨或有偿使用的方式(含出让、租赁等)供应。

人防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符合划拨用地规定的,其使用权可以划拨方式供应;经营性用地和不符合划拨条件的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其使用权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有偿使用方式(含租赁)供应。

八、地下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申请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地下工程必须按照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经批准的施工图进行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兼顾人防需要的地下工程建设还应当符合人防建设的要求。

地下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和防护措施,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地表空间和地下空间的承载、震动、污染、噪声和相邻建筑物及地块的安全,不得破坏地下管线功能,不得影响地面交通运输,不得妨碍地表规划功能,不得对相邻的合法建(构)筑物、附着物造成损害。

九、国土资源和住保房管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办理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下建(构)筑物权属登记,颁发相应权证,并在产权证中注明“地下空间”;属于人防工程的应注明“人防工程”。对独立开发的已建人防工程,可按上述原则予以确权,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住保房管主管部门颁发相关权证;对依法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待国家有关法律明确其所有权归属后再行确权。

十、有关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范,并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

地下空间建(构)筑物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遵守地下空间管理规范,履行地下空间的日常管理、维护和更新义务,建立健全地下空间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使用安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地下空间的使用性质。

地下空间的物业管理参照国家、省和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开发建设利用地下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

对地下交通、城市地下管网等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地下工程和主要用于防空、防灾的地下工程,应当以政府投资为主,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对地下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设施等地下工程,应当在政府的指导下,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防空防灾场所与设施、地下停车场(库)、地下过街通道等地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在土地出让金、相关税费等方面予以优惠,具体政策由市建委牵头另行制定。

十二、因抢险、救灾等紧急需要,市、区政府可依法征用地下建(构)筑物及设施或要求其权利人提供便利,其权利人不得拒绝。

十三、由市建委牵头,负责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信息共享机制。除涉及国家安全等需保密的信息外,建设、规划、市政设施、人防等主管部门应当对各自管理的地下建(构)筑物和管线、设施实行信息资源共享。

十四、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家库,积极发挥在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加快培养和引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门人才。加快制定和完善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研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广应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

篇5

一、工作目标

1、城镇管理规范有序。辖区道路、公共场所、居住区和城乡结合部清扫保洁到位,无垃圾乱倾倒、乱堆放,无卫生死角,车辆停放有序,无占道经营现象。

2、基础设施规范整洁。场镇道路、市场及其附属设施完好,环境洁净有序,绿化美观。沿街建筑物、店面无乱张贴、乱涂写。

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群众积极参加城市管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

二、工作内容

以县城为中心,以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以及停车场等为重点,着力治理乱停乱放、乱张乱贴,实现城镇管理制度化、常态化。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和教育。因存在县城发展速度与城市配套设施建设还有差距、市民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的观念还有待提高的情况,我们将从逐步转变市民观念着手,通过会议、宣传栏、文明劝导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树立市民“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积极投身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来。

(二)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加强集贸市场的卫生管理,彻底清理辖区范围内的垃圾死角,尤其是小街小巷,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清除河道、沟渠两岸的垃圾污物;取缔违规占道经营、沿街流动摊贩,清理店外摆放和小广告乱张贴、乱涂写,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停乱摆和不规范的牌匾、广告;加强“门前五包”管理,清理门前堆放物;配合县执法局全面整治街路、学校、广场、车站周边和步行街、居民区内的各类违章占道现象。

(三)加大队伍建设。用好用活网格员队伍、文明劝导员、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化全覆盖,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教育抓起,逐步转变市民不好的行为理念,形成全民参与的新格局。

四、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通力配合。镇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城市管理工作,由社区办负责组织协调。镇属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分别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牵头抓好工作开展,确保工作顺利、有效推进。

篇6

流动服务车、流动配件车、GPS、条码扫描器等,这些设备的配置,都是为了提高服务的反应速度。

是的,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然而,消费者才是服务的承受者,服务的质量如何,也只有消费者才有最终发言权的。当消费者家里使用的家电产品出现问题时,快速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是做好服务的第一步,也是化解消费者心中怨气的关键。

然而,加快服务反映的速度,不是简单说教的事情,而是依赖于厂家、商、零售商、服务商各个服务实体将服务管理标准化和产品化,需要厂商做好内部及与外部衔接的流程设计和管理,并通过持续的强化培训,才能最终实现提升服务速度。品牌商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考核体系,督促服务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品牌的美誉度。

而作为卖场,提高服务的反映速度,一种方式是对外部合作服务商的良好合作整合,做好利益分派、流程管理、责任考核;另一种方式在自己的公司设置专门的服务安装维修部,为消费者保内保外的产品提供专业的维修以外,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代用机等超出消费者期望值内的超值服务项目。其实终端卖场只要利用好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的机会,还可以带来二次销售的,可谓一箭双雕。

篇7

一、目标任务

根据省和市的工作部署,以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为抓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快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改善市容市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到2013年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安全、完好;城区主次干道整洁、有序、优美,大道、人民路、南北大街达到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标准;社区环境卫生、整洁、安全,物业管理健全、规范、常态,60%以上的社区基本达到省级市容管理示范社区标准;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周边干净整洁、道路通畅、环境优美,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市,建设和谐、文明、美丽。

二、整治重点

此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8月下旬开始,为期三个月。重点整治市容环境、社区环境、交通秩序、物业管理、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建筑场地、公共设施、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户外广告、违法建设摊点棚亭等十项工作。

(一)市容环境整治

1.整治内容

(1)取缔主干道两侧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和出室经营;规范道路两侧车辆停放秩序;清除乱堆乱放的杂物,严禁沿街乱挂晒、棚亭乱占道和乱搭乱建;

(2)对照市容管理示范路标准,重点整治大道、人民路、南北大街、招商街、古田西路等5条道路;

(3)与主干道两侧沿街商(店)家签订市容环境卫生目标责任书,并督促、指导、检查商家履约;

(4)提高城区污染河道的水环境质量,清除水面漂浮物、岸边垃圾,实施重点河道的生态整治;

(5)对“12345”政风行风热线上反复投诉举报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问题进行整治。

2.整治标准

(1)城市主干道容貌整洁,道路平整;临街建筑物及围墙(栏)整洁美观,无乱贴乱画;道路两侧无吊挂、晾晒物品,无破旧、脱落、空白广告,无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车辆停放有序;

(2)示范路的建筑物立面整洁,门窗防护设置不超出墙面,各类管线设置整齐并作美化处理,无破损、无油污、无乱张贴、无乱拉挂;沿街市政公共设施维护良好,路面秩序井然;

(3)主干道两侧市容环卫责任制签约率和履约率≥95%;

(4)河道水质清澈,岸坡和水面无垃圾,河道绿化补植、修剪到位,建成区河道有效治理率达到90%;完成一支河、四支河等重点河道清理疏浚和生态修复工作;

(5)市容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的投诉件办复率达100%,办结率≥95%。

3.牵头部门:城管局

责任部门:住建局、水利局、食药监局、环保局、工商局、镇、市容包保路段责任部门

4.完成时间:10月31日前

(二)社区环境整治

1.整治内容

(1)取缔扒翻种植,拆除乱搭乱建,取缔乱堆乱放,纠正乱停乱靠;

(2)清理卫生死角、积存垃圾,保持正常保洁、垃圾收运;

(3)清理散养家禽,规范宠物管理;

(4)保持高压态势,及时制止和拆除违法建设;

(5)整治油烟油污,取缔违章广告;

(6)对小区内道路进行维修或翻新;新增(扩)建公用车库和停车场;调整和维修全部路灯;实施楼道亮化改造;落水管全面更换;改造疏通下水;增补亮化、监控设施。

2.整治标准

(1)绿化完好,环境整洁,广告设置规范,车辆停放有序;

(2)22个社区环境达到省级市容管理示范社区的标准;

(3)违建防控人员安排到位,巡防机制健全;

(4)小区内道路平整,无破损,无明显坑洼积水,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路灯和楼道灯安装到位。改造提升1~2个小区。

3.牵头部门:镇

责任部门:公安局、住建局、城管局、规划分局、电信公司、供电公司、移动公司、挂钩联系社区责任部门

4.完成时间:10月31日前

(三)交通秩序整治

1.整治内容

规范交通秩序,重点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查处违规占道、逆向停车、占用盲道等现象;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整治电动三轮车和人力客三轮车营运秩序;新增停车设施,规范停车管理。

2.整治标准

(1)合理划定路内停车泊位,新增地下停车场,强化停车管理,保障道路通行顺畅;

(2)出租车上下客在设有临时停靠标志的停靠点即停即走,不得乱停乱靠;公交车辆按规定时间、线路运营;

(3)严禁电动三轮车上路行驶、非法载客;规范人力客三轮车营运秩序,严禁无证营运、车容不整,严禁非法拼装动力装置。

3.牵头部门:公安局

责任部门: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镇

4.完成时间:11月30日前

(四)物业管理整治

1.整治内容

(1)加强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抓好9个试点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制定业主委员会考核办法,指导和监督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并全面推广;

(2)做好道路、排水、排污、路灯、监控、电梯、绿化、游园、泵房及消防设施的维护;维修更新小区内体育健身器材;

(3)整治老旧小区,推行物业化管理;

(4)整治小区内车辆停放乱停乱放;

(5)加大物业费收缴力度。

2.整治标准

(1)对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实行公示,物业管理人员统一标识、挂牌上岗;

(2)符合条件的小区全部组建业主委员会,对已有的业主委员会进行改选;

(3)基础设施及健身器材符合安全条件,满足使用功能;

(4)小区封闭、外墙出新、管线入地、雨污分流、照明亮化、绿化提升;

(5)小区内车辆按指定位置停放,大型车辆进停车场;

(6)物业费收缴率90%以上。

3.牵头部门:住建局

责任部门:公安局、城管局、体育局、镇

4.完成时间:11月30日前

(五)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

1.整治内容

整治农贸市场内及其出租房屋的卫生死角、暴露垃圾、污水横溢等环境卫生问题,以及农贸市场周边200米范围内的占道经营、乱搭建、乱停放、乱拉挂、乱堆放、乱贴画等环境秩序问题。

2.整治标准

(1)规划定点的农贸市场达到“一落实、三提升”,即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提升设施配套养护水平、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市容秩序管理水平;

(2)非规划定点的农贸市场达到“三有、四无、五统一”,即有环卫设施、有保洁人员、有管理人员;无卫生死角、无流动摊点、无占道坐吃、无违章搭建;统一经营时间、统一经营区域、统一经营设施、统一经营标识、统一经营管理;

(3)未经批准的马路市场达到一疏一堵,即疏堵结合、合理疏导、依法取缔。

3.牵头部门:发改委

责任部门:城管局、食药监局、供销总社、工商局、镇

4.完成时间:11月30日前

(六)建筑场地整治

1.整治内容

(1)完善建筑工地周边围档和出入口硬化设施;

(2)完善出入口车辆冲洗、施工现场排水设施;

(3)规范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和扬尘控制;

(4)规范建筑垃圾处置;

(5)规范建筑施工围栏广告设置。

2.整治标准

(1)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围挡,城区主要路段、沿街建筑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m,其他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挡稳固、整洁;

(2)施工现场出入口应当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冲洗平台,禁止车辆带泥上路。施工现场应当设置通畅的排水设施,出水口应设置沉淀池。泥浆、污水必须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出,未经处理不得排入城市管网和河流;

(3)对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和易扬尘材料应采取网膜覆盖、固化、定期洒水或临时绿化等防尘降尘措施;

(4)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分类堆放并及时清运,确保日产日清。不得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3.牵头部门:建工局

责任部门:公安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

4.完成时间:10月31日前

(七)公共设施整治

1.整治内容

对广场、公园、游园、河滨走廊、体育设施、文化设施、亮化设施、下水管网、道路绿化以及公交站台等基础设施进行整治。

2.整治标准

路面、护栏、窨井盖无破损;行道树、绿化无缺损,无杂草,无明显病虫害,修剪整齐美观;滨河绿化、广场、游园和亮化设施完好、便民,文化设施设置规范,卫生整洁,各类公益宣传、安全标识醒目,实施定人定岗定责管理,设施维护、安全管理到位。

3.牵头部门:住建局

责任部门: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文广新局、体育局、镇

4.完成时间:9月30日前

(八)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整治

1.整治内容

清理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农业废弃物;疏浚河道沟塘;拆除乱搭乱建,修补破损路面,维修健身器材;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绿化美化水平、道路通达水平和村庄环境管理水平。

2.整治标准

一般村居达到一星级康居乡村标准;选择1-2个试点进行城中村改造,打造特色村居;基础设施与城区一体化。

3.牵头部门:镇

责任部门:住建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

4.完成时间:10月31日前

(九)户外广告整治

1.整治内容

(1)拆除主干道两侧(含绿岛、人行道)、重要街区违规设置的店招、灯箱广告、指示牌;

(2)限期要求沿街、沿路业主更新改造破旧、脱落、空白店招广告牌;

(3)全面清除主干道两侧建筑物、构筑物上违章设置的各类小广告(牛皮癣)、图文广告;

(4)对建筑围栏广告牌、重要节点显示屏、大型三面翻广告等户外广告进行亮化美化,分解落实公益宣传任务,确保公益宣传内容占版面20%以上;

(5)对各类广告的内容、用字进行规范管理。

2.整治标准

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乱张贴、乱涂写;主干道两侧(绿岛内)及沿街商家门前无违章设置广告灯箱;广告内容符合要求,无不规范的广告用字。

3.牵头部门:城管局

责任部门:文明办、规划分局、工商局

4.完成时间:10月15日前

(十)违法建设、摊点棚亭整治

1.整治内容

(1)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或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2)未按规定限期拆除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3)清理道路两侧、摊点疏导区周边乱堆放的杂物,规范疏导区摊点经营;

(4)清除空置、占用盲道的邮亭及其他各类棚亭;

(5)对各类烧烤、卤菜摊点棚亭按照统一时间、统一外型式样、统一大小尺寸、统一卫生保洁的要求进行整治。

2.整治标准

(1)2012年10月1日以前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市容的违法建设全部拆除到位;

(2)2012年10月1日以后的违法建设查处率100%,罚款到位率100%,拆除率95%以上;

(3)主次干道无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和出摊经营;摊点疏导区管理有序,环境卫生整洁;

(4)邮亭及其他棚亭设置规范,外形美观,经营有序。

3.牵头部门:城管局

责任部门:住建局、食药监局、工商局、邮政局、镇

4.完成时间:11月30日前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30日前)

1.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牵头部门对照省优秀管理城市创建标准及省市相关要求,认真排查存在问题和不足,制定专项工作计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

(二)组织实施阶段(11月30日前)

1.全面整治市容突出问题,尤其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2.各主次干道、重点部位(学校、公园、广场)及各社区环境整治基本达到省优秀管理城市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要求。

3.认真研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确保整一项、成一项。

4.全面巩固提升,打造特色亮点。

(三)考核验收阶段(12月31日前)

1.按照考核验收各项标准,市、区考核小组分别进行初验。在此基础上,对照市级考核验收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和完善,高标准完成“三创一整治”任务。

2.迎接省和市考核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相关区领导任副总指挥,区各相关部门、镇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保障组和督查组。各整治牵头部门要进一步细化整治方案,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专职其事,其他相关责任单位和配合部门要紧密协助牵头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长效管理到位。有挂钩联系社区和市容包保路段任务的部门,要主动融入十大整治,做好挂钩社区、包保路段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强化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要把宣传发动贯穿于整个整治活动的始终,做到报纸有文字、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及广大市民支持整治、参与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市民素质教育和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各整治组要及时报送整治信息,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编印简报,对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宣传和曝光。

(三)坚持依法行政,实施严管重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各项整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严格按程序进行。对在整治活动中不服从、不配合,甚至暴力阻碍行政执法的,坚决予以打击,为整治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篇8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1、进一步发挥市爱卫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促进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开展。爱卫会各委员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根据工作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落实和考评奖惩方案,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改善城乡卫生状况,不断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2、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动员爱卫会各委员部门、社会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爱国卫生运动,如卫生单位创建活动、卫生宣传活动。

3、各区及市直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镇、街道及市直有关单位爱卫会办公室设置专兼职人员不少于2人,市直有关单位,各社区(村)不少于1人,做到工作岗位不缺位,专职专责。各级政府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保障健康教育、病媒防制、农村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专项经费。改善爱卫会办公室工作条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信息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和影像记录设备等。保证工作人员的稳定和工作正常开展。

4、各级政府要将爱国卫生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指标,明确目标完成情况的奖惩制度并落实到位。爱国卫生工作要做到年初有实施计划、年内有安排部署、年中有阶段小结、年终有总结表彰。各级爱卫会办公室要重视档案资料(文字、影像、录音等)的收集整理,注重工作资料的积累,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保证各项工作档案齐全,分类管理,建档造册,保存完整。

5、市爱卫办要依照全国爱卫会、省有关文件法规,科学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农村改水改厕的督导协调工作。

6、在新闻媒体开辟爱国卫生专栏,设立爱国卫生热线,受理群众投诉,积极开展群众性卫生监督,对群众投诉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对群众强烈反映的脏乱差现象,新闻媒体要予以曝光并进行追踪报道。及时整理群众卫生投诉原始记录与办结记录相关档案。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调查,及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整改。

(二)健康教育

1、扩大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的覆盖面。在全市主要道路、繁华地段、公共场所、广场、游园、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单位内部、居民楼院等场所设置卫生公益广告及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设置大型喷绘、壁画、板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长廊;利用公交车、出租车播报器等传播健康知识,使之成为卫生宣传的流动课堂;在市区沿街墙体立面及景观墙书写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墙体标语;印制卫生宣传知识资料,向市民发放。

2、定期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市民群众的卫生防病保健能力,做到精心组织,不走过场。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活动,鼓励社会各界群众踊跃参加。促进社区与社区、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相互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3、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在开展健康教育学校、健康医院、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农户评选工作的同时启动创建健康城市活动。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做到有课本、有教案、有考核,利用“小手拉大手”、墙报等形式向学生传播健康知识;医院要利用橱窗、展板、讲座、发放健康处方等方式向患者及陪护人员传播健康知识;要定期向社区居民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社区做到年度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并根据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传播健康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促进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针对行业、部门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新闻媒体要坚持开辟健康教育栏目,加大健康教育节目播放频率,扩大视听覆盖范围,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和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4、坚决取缔建成区内烟草广告和变相烟草广告。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吸烟义务劝阻员的作用,积极开展禁烟执法监督活动。

(三)市容环境卫生

1.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每平方公里3座公厕(二类以上标准)、服务半径500-800米1座垃圾中转站、道路两侧交叉50米设置1个果皮箱的标准,完成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遵守国家各项强制性标准。

3.对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城市水系、户外广告、违章建筑、街道景观、市容环卫、社区(单位庭院)环境、重要窗口单位整治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区雕塑、夜景照明、建筑工地等进行建设和整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1)维修人行道板,修补道路坑槽,搞好桥梁维护,整治整修道路侧石、路沿石、人行道至建筑物之间黄土、路口间与道路间衔接、道路与单位大门口的衔接等,做到路面平整,人行道板铺装“纵到端”、“横到边”,路沿石和侧石稳固,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

改造电力、通信等检查井、雨污水窨井盖。做到各类井盖与道路平面衔接顺畅平整,解决好井盖被盗问题。

在不占用道路的前提下,对所有路名牌、公交站亭、公共信息栏、报刊亭、警亭、高压箱、交换箱体进行改造、更新、完善,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加强市区空中线缆规划和管理。一是对市区现有空中线缆进行统一归拢整理;二是对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中各种管线及设施建设做到管线入地、同步建设;三是彻底清理废弃线缆、线杆,净化城市空间。

优化城市交通管理,规范各种交通标识,及时更新刷洗交通标志和设施,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完善交通标识和技术设施建设。

(2)完善已建公园、广场、游园的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做到道路、广场平整、无积水破损,喷泉、照明灯饰完好、运转正常;绿地植物生长良好、修剪及时,草坪平整、均匀,无漏草、斑秃、干枯;园林绿地土壤疏松、土地平整,无杂物、脏物,卫生清洁,无死株、缺株、黄土及杂草丛生现象。

完善园林绿化管养制度,落实管养责任制,提升现有公园、广场、游园和道路绿化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城市道路行道树的管理,做到及时清理死株,补植缺株,抹芽除萌,修剪整形,达到内膛通透、主侧枝条分布匀称,疏密得当,树形美观;对行道树树穴的覆盖、绿化要做到树穴整齐,大小适宜,边线清晰,线条流畅,一街一景。

(3)治理河道。彻底解决城市外河道截污问题,市水利局、市建委负责对湛河河道的截污工作,做到河道水面清洁,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改造市区排水设施。做好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基本消除城市积水点;推广具有渗水功能的人行板道、渗(透)水砖在城市道路的应用;在确保城区防汛标准的前提下,对居住密集区敞开式沟涵进行封闭改造,并同步建设带状绿地。

(4)按照有关规定,对沿街户外各种未经审批的违章广告予以拆除。凡手续过期或证照不全的要限期完善手续,否则予以拆除。对于未按批准规格设置的户外广告要严格按规范设置,逾期不达标的予以拆除。在出入市口及市区显著位置设置高档次、高品位的公益广告。做到户外广告设置有序、规格适度、工艺新颖、形式多样、色彩和谐,门头牌匾制作要统一规格、统一标准;文字简洁明了,富有文化气息;霓虹灯管理要做到住户登记;对文字不全、灯体残缺的要立即整改修复。

(5)拆除市内各类违章建筑和有碍观瞻建筑。杜绝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各种违法建设。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城中村不得新批新建住宅。

建筑工地管理规范,周围架设1.8米高防护栏或文明墙,加大对建筑工地职工食堂、宿舍、厕所的卫生管理,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

(6)加大对占道经营治理力度。杜绝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现象;沿街洗车行要做到配套设施完善。排水设施达标,杜绝污水溢入人行道和占道洗车现象。整顿现有停车场,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现有停车场利用率;加大停车场规划建设,形成地下、地面、立体等多层次、多方位机动车停放格局;鉴于目前我市停车场建设滞后的情况,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确定适量的占道停车位,解决各种车辆乱停乱放问题。

对沿街建筑物立面粉饰进行统一规划,在保持既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追求整体景观的协调一致,充分体现粉饰效果。对重点地段、重要部位建筑物的装饰装修要做到档次高、效果好、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加大对市区“胡喷乱画”的治理力度。清楚建筑物立面附属物和楼顶各类堆放物品,有条件的要进行屋顶绿化和“平改坡”,增强建筑物第五立面空中视觉效果。

(7)巩固和完善卫生清扫保洁、垃圾运输与处理制度,创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环境卫生监管力度。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环卫装备水平,提高环卫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环卫管理规范有序。

(8)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建成区内开展城市数字化管理试点工作。应用、整合城市数字技术,采用万米网格管理办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精确定位;创新城市管理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要形成城市管理的快速反应和监督反馈体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9)对沿街重要建筑及公共设施的夜景照明,陈旧的予以更换,档次低的予以改造,做到各具艺术风格、突出文化品位。对老化的原有路灯设施进行改造,完善路灯故障应急处置机制,提高路灯维修时效。路灯达到市区全覆盖。

4、加强集贸市场专项整治。改造市区现有市场,推进退路进场工作。

(四)环境保护

1、采取措施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一是加大燃煤锅炉整治力度,取缔燃煤小锅炉、燃煤大灶和露天烧烤。二是加快烟尘控制区建设。由市环保部门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保证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是开展机动车尾气监察工作,控制汽车尾气污染。严禁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彻底整治城区机动车污染状况。

2、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促进环保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对重点地区实施重点监控,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接到举报,要随时调度监察人员前往处理。

3、加大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完善城区污水收集系统,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4、坚持实施噪声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区域环境噪声。

(五)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媒以及张贴温馨消费提示等,广泛宣传有关卫生知识和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开展五小行业整治活动。取缔达不到卫生要求的无证单位;对有证特别是新开业的单位加强培训,提高卫生意识,督促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完善消毒设施,落实消毒措施。“五小”单位配齐配全消毒措施,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4、全面清查自来水厂和二次供水设施,做到防护措施得当,定期清洗消毒,检验报告及各种档案资料齐全。

(六)食品卫生

1.分层次、全方位地对食品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向每一位从业人员发放相关卫生知识资料。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卫生标准、要求。

2.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实行前置审批,在小饭店开业装修前,卫生监督部门进行指导,合理布局硬件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卫生监督,及时制止和纠正“有设备不用”的现象。

3.扶持集中消毒企业,在不具备消毒条件和不能坚持对餐具进行正规消毒的餐饮业推广使用由专业消毒公司提供的集中消毒餐具。

4.对小饭店进行分级管理,分级评定等级结果在小饭店门头标识,正确引导消费。继续实施放心早餐工程,方便市民群众。

5.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对“五小”单位的证照持有情况、卫生操作过程、基本卫生保持情况等实施日常的监管,发现一般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发现严重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6.建立完善统一的“五小”硬件标准和日常监管措施,尤其对小餐饮,要依照国家《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7.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督促完善卫生实施和卫生监督检测各项制度。有效控制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严格进货渠道,健全采购索证、进货检查验收、台帐、过期食品退市等制度。

(七)传染病防治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及内部考核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执业人员熟练掌握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管理、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危害、实验室检测等相关技能。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

2.医院要加强传染病管理,控制院内感染,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规范感染性疾病科和预检分诊点,医院感染科和发热门诊要规范门诊日志,落实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加强传染病人的管理,充分发挥前哨作用。

3.加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统一处置,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小诊所医疗废物的处置情况,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转运等制度,全面实现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和处理。医用废物处理做到专人负责,制度健全,执行规范,记录认真,符合要求。同时加大对社区楼院、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非法行医的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行医行为。

医源性污水的处理要严格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和《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严禁医疗机构将污水排入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地带内,污水消毒要选用安全有效消毒剂,定期开展污水中总余氯、粪大肠菌群、致病菌等有关指标的监测工作。

4.坚持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专人负责公共信息网络管理。利用监测信息数据库,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

5.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制定和落实全市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预防接种要求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规定科学、规范的实施。及时核查和整理适龄人群的预防接种卡(薄),做到资料齐全。

6.落实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杜绝有偿献血和医疗机构非法自采自供行为。加大对采供血及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监管力度。

7.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加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和人员培训。

(八)病媒生物防制

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邀请省、郑州市专家进行指导,开展多层次专业技术培训,注重病媒生物防制的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学习与引进,及时掌握和采用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新方法和新要求,

2、完善不同行业场所的病媒生物危害监测评估体系,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合理设置监测网点,提高监测布点的代表性,及时准确掌握全行业的鼠情虫情动态,为适时防制提供可靠依据。

3、积极采用绿色环保,高效低毒的卫生杀虫灭鼠剂和科学的杀灭方法控制病媒生物,定期开展卫生杀虫灭鼠剂抗药性监测和实际应用效果评价,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规范使用和管理杀灭器械、药物,查处违禁药物。

4、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长效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管理病媒生物服务机构,监督检测防治效果。

5、完善和规范档案资料,为科学有效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

1、要继续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继续实行届满复核制度,对卫生状况下滑的坚决摘牌,打造一批制度健全、卫生整洁的亮点社区和单位。

2、加大人居环境改善力度,拆除社区、小区、单位违章建筑、小灶台、遮阳棚;封堵垃圾道;坚决取缔市区内旱厕;粉刷居民小区、单位破旧建筑和沿街立面;结合实际增加绿化面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功能。

3、搞好窗口单位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文化、工业、交通、居民社区、风景旅游建设窗口单位的良好形象,做好窗口单位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使各项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4、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的重要作用,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有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方便、价廉的优势,以优质卫生服务吸引群众,服务群众。

(十)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1、做好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硬件设施改造,完善环卫设施,改革环卫体制。逐步把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纳入市容管理工作体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2、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村容整洁”的要求,整治城中村卫生环境,卫生全面达标并加以保持。

3、加大对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五小”、集贸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群众健康。

4、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对现有城中村进行彻底改造,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问题。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道和小巷,修建密闭式排水设施,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完善垃圾收集、运输设施、设备,同时建立清洁队伍,力争做到垃圾收集有容器、清运有组织,处理无害化。

二、保障措施

(一)实行领导包干制。建立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创建工作制度,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十项主要内容,各确定1名市领导进行承包,责任领导要对分包工作负总责,全程包干,一抓到底。即:包工作方案制定,包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包日常检查督导,包国家考核验收合格。

(二)实行网络工作机制。市政府同各区政府、职能部门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各区、各单位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做到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工作经费四落实。通过实行目标责任制,各责任单位要形成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头上有目标,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实行监督管理机制。把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重点监督与经常监督、职能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严密有效地监督机制。在媒体开设“曝光台”,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欢迎广大市民监督举报卫生热点难点问题。创建指挥部对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十项内容进行考核,做到分级管理层层抓,属地管理块块抓,行业管理条条抓,社区管理条块抓。主要领导主要抓(抓人、抓经费);分管领导具体抓(抓事,抓干活);专职人员专职抓(抓本职工作);执法人员依法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推行“日检查、旬通报、月评比”制度。由市爱卫会对各单位创建工作,每日进行一次明察暗访,每十天通报一次,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对行动迟缓、不能按期完成创建任务的责任单位,第一次下达整改意见通知,进行通报批评;第二次在新闻媒体曝光,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写出书面检查;第三次采取组织措施,对驻平单位要函告其上级主管单位,对责任人采取组织措施,并授予该单位“最不受人民欢迎单位”,并予以挂牌。

篇9

企业以及行业也给予我个人极大的鼓励,作为公司的经理。给予了莫大的荣誉:企业,如前所述,结予我这样一个展示自我机会和舞台,并不断理解我支持我鼓励我行业,亦一直给予关心,受荐担任市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并连续六年被评为南通市物业管理行业先进个人。

感谢公司董事会以及公司同仁们给予我这样一个展示自我机会和舞台。年是公司企业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首先。这一年中,公司全面推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推行先进的行业管理模式,科学定位,科学决策;创优良的企业品牌、树良好的企业形象;实行多元化经营,拓宽企业经营渠道,努力实现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和勤奋工作,全年实现经营收入万元(其中:物业服务费收入万元,其它经营收入万元)年利润余万元;房屋及公共设施完好率达%受理业主(使用人)报修起,及时处理率;处理业主(使用人)投诉起,次次有交代,件件有落实;业主和使用人对物业服务和物业管理的满意率达98%

公司在全市物管企业中屡屡受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年。被区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和“文明单位”大厦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整治”和“火灾隐患大排查”活动中,作为先进单位、代表市消防重点单位接受中央、江苏省两级督查组检查并获得通过。物业管理模式己趋于成熟,为做大、做强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度公司工作简概

一、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年初,述职人代表物业公司与董事会签订了《公司总经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其包含:公司总体工作目标(管理目标、服务目标、经营目标、责任人的权利义务、公司董事会的权利义务)、目标考评方法和依据、奖罚措施等;公司将总体目标迅速进行有效分解,组织中层干部乃至每一其它员工充分讨论目标分解后的公司责、权利,讨论分配与协调等问题,直到达成共识,然后,公司总经理与部门经理分别签订《部门经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部门经理梳理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纪律、检查方法并由每一岗位员工讨论修改后,由各部门经理分别与每一岗位员工签订《岗位责任书》。这样,各级都有明确的责任,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检查”,“做不好怎么办”,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进行检查和督促的责任氛围。

二、推行“三全”管理模式,注重管理实效,规范管理机制。

“三全”管理模式,即“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效管理”,它是物业管理服务过程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年我们为之做了一些铺垫和准备,并在年的工作中全面进行导入和推广。

通过全员管理和参与,全程监督和控制,全效的质量保证,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物业管理运行模式。“三全”管理模式还扩大了物业管理的服务领域,加强了与业主(使用人)的感情沟通;使服务更为细致,反应更为快捷;使物业管理无疏无漏,让物业服务有质有效;使物业公司的人员更精简、工作更高效。同时提高了南通银河物业公司物业管理效率、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银河大厦的物业管理注入了新的内涵。

三、推行品牌战略,强化服务意识,促进企业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利刃。品牌能让人们保持忠诚和充分信赖,好的品牌能够传达出企业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年,通过公司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公司的企业知名度、亲和度和美誉度有所提升。但我们依然客观的认识到“管理面积小、辖区(大厦)硬件不到位、员工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此三点是我们的弱势,是我们做企业品牌的不利面。所以,XX年的工作中,我们尽力扬长避短。首先以优质、温馨的特色服务,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定位。在优化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为业主(使用人)提供及时、方便、周到的服务,努力做到“让我们的每一项服务都成为一个闪亮的窗口”,在优质、温馨的服务中孕育品牌。

《大厦停车场汽车停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前,停车场车满为患,交通堵塞不足为奇。为了保证某业主凌晨5点汽车出行上海,当班保安、物管员、两位公司老总从凌晨1点忙到4点多,想方设法和堵车司机联系,保证了某业主按时去上海。

另外,公司从3月份开始,开展了“诚心、贴心、热心、尽心、精心”五个专题系列宣传活动:

①打造精英团队、构筑核心竞争力

②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引入宾馆式服务

③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讨论

④我拿真心换你心,不信东风唤不回

⑤爱心之光感人心,尽心尽力结硕果

五个专题,己在员工心坎上扎根,也在业主中产生反响。“五心”系列教育也结出了丰硕成果,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上精益求精。

年,公司在品牌形象的设计上着实下了功夫,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并以市场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消费心理为依据,正确设计和定位自己的品牌形象。目前,我们和常州一家媒体运营公司合拍的“银河企业专题片”业己开机。

四、加强共用设备设施管理,努力节省业主开支,保障工作生活秩序。

大厦使用的3台客梯,常出现关人、死机等故障,乘客怨声载道。今年,我们对电梯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向专业公司咨询后,向业主大会提出更换电梯控制系统的想法。为了节省支出,我们对控制系统改造进行了了解,通过招标的形式,比较和分析五家应标专业公司的改造方案,最后确认无电梯公司的控制系统,由电梯公司实施改造。电梯经过改造,运行故障明显降低,可靠性增强,电梯使用满意率大幅提高。

消防安全自动报警设备设施委外维保,一年需支付万元,年,我们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班加点、不计得失,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使消防设备设施保持良好运行;烟雾感应器送厂家清洗,每只清洗费用元,我们请厂方技术人员上门传经,安排5名员工专门学习清洗工艺,仅此一项,就能节省支出4000元。

篇10

(一)克难攻坚,全力推进省市对区目标考核任务

围绕市对区考核目标,区各部门、各建设主体全力以赴、通力协作,考核项目总体有序推进。加快交通路网建设,秋石三期主线工程拆迁工作全面完成,高架沿线征收工作有序开展,完成华丰路、笕丁路等9条主次干道征迁和建设任务,推进沪杭高速抬升工程前期工作。完善交通微循环,开工建设杨公路、桥头路等10条支路,杭玻路、天山路、规划一号路等7条支路基本完工。开工建设九沙河北侧绿地地下停车库、元宝塘公园地下停车库等项目10个,共计停车泊位1613个停车场(库)。改善老小区交通和停车条件,完成闸弄口街道天城、机神、濮家社区和采荷街道红菱、洁莲社区交通综合治理,新增停车位500余个。出台《杭州市____区城市道路建管衔接实施方案》,区城管局接收道路32条。完成红菱小区、芙蓉社区、五福社区等7个项目共计15.8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改造。加快实施河道综保工程,开工建设九沙河、横一港,加快九堡六号河、机场港、六号港三期前期工作。推进“四边三化”建设,完成艮山东路、道侧绿化、之江东路道侧绿化等工程,扩绿31万平方米。新完工地下空间超过45万平方米。

(二)强化服务,协调助推全区面上建设工作

作为区政府组成部门,我局除履行“三定”职责外,还积极承担统筹协调、牵头抓总职能,强化沟通协调,助推全区面上建设工作。

1.关注城建计划执行情况。今年,由我局和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及6个国有建设单位实施6类共237个项目,其中前期项目75个,总体顺利推进;征迁项目25个,顺利完成拆迁7个;出让项目8个,顺利完成出让土地3宗;开工项目35个,顺利开工11个;完工项目54个,已开工36个、完工14个;尾款支付项目40个。

2.关注重点区块建设。以艮北区块和九乔国际商贸城区块为重点,积极协助建设主体协调解决拆迁安置房及相关配套道路建设审批问题。协助区城建开发办加快红普路和兴建路建设,协调推进红普路地下管线建设方案调整审批工作,明确排污管道和临时泵站建设方案;通过与市建委沟通,协助国际商贸城加快开展两项拆迁安置房和3条道路初步设计审批工作,使工程审批进程不受行政审批改革过度阶段影响。

3.加大项目服务力度。随着规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市建委今年严查未批先建问题,拟对历年已开工但手续不完备的项目进行处罚,对工程建设和管理带来较大影响。我局一方面将积极与市建委沟通,尽量免除处罚,同时协助相关建设主体加快办理前期手续,认真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管理。

(三)积极谋划,推进重点难点工作

1.加快道路建管衔接。近年来,我区道路建设快速推进,由于项目前期手续不全、施工质量缺陷、周边地块开发、工程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部分道路建成后迟迟未能办理管养移交手续或私自开通后处于失管状态,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为此,我局积极统筹全区道路建管衔接工作,以九堡地区为重点,突出区级项目,加快道路移交。一是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底细。对2014年1月1日之前已建成但未移交道路进行了梳理,全区共梳理出108条(段)未完成移交道路,其中区级47条,市级61条,并对未能移交原因逐一进行分析。二是简化流程,规范推进。制定《杭州市____区道路建管衔接实施方案(试行)》和《道路建管衔接两年专项推进计划》,明确工作范围、工作流程、部门职责、招标办法,初步探索以机制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难点工作办法。三是分类协调,有序推进。积极发挥市、区治堵办平台作用,区级平台重点牵头推进区级47条道路的建管衔接,目前已协调完成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一期久福路、久盛北路、久锦路、支一路等4条道路移交工作,组织审查九堡经济适用房区块金堡街、通盛路、杭乔路、九乔街、仁爱路、金禾街、银堡街等7条道路提升整改方案审查。同时要求市级平台加大对市级道路移交协调力度,重点突出丁桥区域、钱江新城、运河区块的道路建管衔接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力争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二年基本完成。

2.谋划笕桥黎明旧城(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项目。笕桥黎明旧城(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项目由笕桥历史街区和黎明区块两部分组成。目前,笕桥历史街区启动时间长、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房屋危旧,黎明及周边区域断头路多、公共配套缺失、生活环境较差、历年经多次拆迁社会稳定基础较为薄弱,当地政府及群众要求综合改造呼声强烈。为更好推进笕桥历史街区及黎明区块项目建设,本着有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整体提升,有利于产业发展、社会和谐、环境改善,我们适度调整工作思路,统筹考虑,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支持,目前正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工作理念加快开展城市设计,预计11月底完成。

3.加快完善排污体系,尽早发挥项目功能。全区范围内共有

20个泵站,其中15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个(红普路泵站)建成未投入使用,4个(笕桥泵站、建塘泵站、同协泵站、和睦泵站)正在建设中。我区除了比较成熟的采荷、凯旋及部分闸弄口街道区域排污相对较完善外,其余地区排污基础设施均比较薄弱。为此我们加强统筹协调,以“打通节点、疏通全线”为总目标,通过历年的持续努力,预计到年底基本实现艮山路、同协路、三新路污水管等主干管网形成。 1.依法实施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一是开展新塘区块房屋征收扫尾。围绕征迁扫尾年工作目标,新完成住宅签约5户,非住宅1户,累计完成住宅签约731户,非住宅签约1户;应对复议1起、诉讼2起;做好已签约731户网上系统录入及资料归档工作。二是开展拆迁遗留项目扫尾。我区国有土地上拆迁遗留项目主要集中在钱江新城核心区、城东新城,针对涉及户数多(钱江新城共有居户64户,今年已签约3户,剩余61户;城东新城共有居户30户,今年已签约14户,剩余16户)、历时长的实际,我局指派3名工作人员参与遗留项目扫尾工作,加强行政裁决,助推征迁扫尾。目前有4户正向法院申请司法强迁,七甲苑4户正准备材料进行行政裁决。三是配合市前期办有序开展秋石快速路三期沿线成套住房收购和项目征收工作。秋石三期国有征收涉及5家非住宅,今年已签约2家,另2家因为规划微调暂缓征收,剩余1家仍在谈判协商中。涉及三叉社区东方灯饰市场和原消防地块11幢房屋正在拆迁谈判中。沿线15米范围内成套住房收购共涉及两街道六个社区276户,目前已完成摸底调查、收购方案拟定,工作计划编排、公司招投标等工作,即将入驻现场开始收购具体工作,计划年底完成阶段性工作。

2.依法清理权力清单。根据省、市、区有关要求,我局行政事项权力清单已开展两轮梳理,进行了“两上两下”,完成第三轮梳理上报工作,共保留权力事项298项(含建设、住房保障、人防、绿化),其中行政许可4项,行政处罚257项(主要涉及建筑业管理、质量安全监督、招投标、人防),行政强制1项,行政征收6项,行政奖励1项,其它行政权力29项。

3.依法承接行政审批事项。一是做好第一轮下放事项承接工作。根据《关于下发杭州国际商贸城____区块投资项目行政批权力下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积极做好国际商贸城内各类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工作,共承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18项。目前“现代项目”正在审批中。二是做好全面下放事项承接工作。根据《杭州市进一步下放建设工程项目相关市级审批和管理权限实施方案的通知》,积极做好建委、园文、住保、人防等各条线下放23项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努力克服市里“放事不放编、放事不放人”实际,本着“能批、快批、批好”的原则,立足依法行政、高效廉洁,从组织领导、人员调配、机制建立、专业培训、场地选择等方面做好审批准备工作。先后组织30余人赴建委开展为期4天涉及四大块23个审批事项业务培训。目前已从内部抽调4名专职人员进驻审批窗口。三是创新思路做好审批工作。针对目前工作人员少、专业力量缺乏、审批基础薄弱、保障力量有限的现状,尝试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由具有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院等单位派出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撑,协助我局做好行政审批工作。

(五)关注民生热点,强化房管职能

1.积极探索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针对全区实施物业化管理的381个住宅小区量大、面广、管理人员少的实际情况,认真履行对全区物业服务行业监督管理职责,积极探索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新路子。一是健全机制政策。针对全区新建成小区多、拆迁安置小区多、商务楼宇多的现状,牵头成立____区社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加强____区住宅小区(大厦)物业管理项目主任(经理)日常考核工作的通知》,协助区农居建管中心和区民政局出台《____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____区回迁安置社区建设实施意见》。二是发挥街镇主体作用。从有利于街镇属地管理、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服务社区居民角度出发,尝试将物业管理项目主任考核工作下放至各街道、镇,实施属地管理,积极发挥街、镇管理主体作用,加强其在日常管理中的发言权、监督权。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先后组织5次新《物业管理条例》学习培训会议,邀请市住保局专家精准解读新条例,全区共有500余人次参加了学习。开展新《条例》宣传进小区活动,共张贴宣传海报260份、悬挂横幅75条、显示屏播放滚动条例300条、发放便民服务卡9000余张。

2.加强全区房政管理。一是做好保障性住房受理。共受理、审核廉租住房__6户,受理经济适用房739户,公共租赁房764户,接待来电来访5000多人次,发放各类申请表格12000余张。二是做好房屋安全排查和国有土地既有建筑登记工作。牵头成立区房屋使用安全排查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____区房屋使用安全排查及城镇既有住宅房屋调查登记工作实施意见》,共完成城镇既有住宅调查登记3824幢,排查面积达22956万余平方米,共登记上报疑似危旧房338幢。三是加强房屋装修、租赁监管。严厉查处违规装修行为,办理房屋装修备案3616件,较去年同期增

长110.48%,立案查处违规装修170件。办理房屋租赁备案2419件,较去年同期增长48.22%。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群租”问题,积极向兄弟城市学习取经,起草《____区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实施意见》。四是加强直管公房管理。针对全区3万余套房改房公共部位和1600余套直管公房维修量,区房管站克服人员老化、新生力量不足等困难,积极做好公房维修、租金收缴、房改、户名变更等工作,共接办急修任务872件,收缴租金98万元,入库率99%。区房管站被市住保局评为“文明窗口”称号。 1.推动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区共有等级以上行业管理建筑业企业267家(223家建筑施工企业,32家园林绿化企业,12家监理企业)。其中一级企业47家,二级企业77家,三级企业89家。一是加强服务宣传力度。积极扶持我区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企业资质新申报、升级等系列工作,给予企业帮助、指导。全方位宣传我区建筑企业成就和优势,编纂《风云十年——____建筑业再出发》,有效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加强建筑业统计工作。做实行业管理基础,全面、及时、客观反映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我区建筑行业宏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加强行业管理指导工作。今年,我区成立____区园林绿化协会,成为独立于区建筑业协会之外的另一个行业管理组织。我局积极开展政策指导和扶持,主动倾听协会声音,指导协会注重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我区企业协调发展。

2.强化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前全区在建房屋建筑工程约1000万平方米,其中由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的项目为105个,面积为565万平方米。一是完善制度抓安全。完善并落实日常巡查制、定期督查制、重点抽查制、实时监控制、联动查处制、星期天工程师制。积极利用物联网、“星期天”工程师等手段,探索监管新模式。今年2月中旬安装启用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平台,接入本区一级施工企业8家,在建工程32个,监督人员在办公室可实时监控在建工地,第一时间提醒、处理有关违规行为。公开聘请20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双休日对建设工地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共开展检查135次,下发星期天工程师隐患告知单95份,有效保障节假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作。二是狠抓扬尘管理。制定下发《____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和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督查各建设工地规范施工管理,减少建筑扬尘。加强源头控制,大力推广使用预拌砂浆,严格禁止现场拌制砂浆,截止九月,预拌砂浆使用量已达3.3万吨,使用量在杭州主城区中排列第一。三是厘清职责体系。住建部从今年9月份开始在全国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全面落实《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我局根据要求厘清职责体系,健全监管机制,督促落实建设、设计、勘察、施工、监理五方责任主体及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

1.推进人防指挥中心建设管理。完成“千桃园”应急疏散基地指挥中心的装修工程,指导四季青街道民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顺利通过市、区人防办联合组织的竣工验收,使其成为我区第一个镇级指挥中心。

2.提升应急能力和水平。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组织开展人员防护演练,共有9个社区250余人参加,通过演练使广大居民进一步增强人防(民防)意识。对全区29台防空警报进行全面“体检”,确保鸣响率100%。

1.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按区委活动办要求,扎实做好实践活动各环节工作。一是抓好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学习讲话和各项规定教材,观看教育影片,组织开展“我的群众观”大讨论。二是抓好问题查摆。坚持开门纳谏,深入查摆问题。开展“双万”和“周三访谈夜”活动,走村访户1200户,收集问题19个并全部解决。三是抓好整改落实。针对干部队伍中出现的问题,从制度着手,修订完善学习、工作、会议、财务等11项工作制度,对全局各项具体工作制度流程也作相应完善,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

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认真落实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努力构筑廉洁从政思想防线,树立城建干部队伍良好形象。一是强化廉政教育。组织观看《之害》、《倒在零口供下的拆违办主任》等电教片,邀请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潘海珍作预防职务犯罪主题讲座以及通过身边的典型案例强化廉政教育。二是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与区人民检察院建立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协作关系,全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岗位风险大排查,并对局中层干部、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开展谈话提醒教育。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区相关禁令,开展“正风肃纪、提能增效”活动。今年以来,系统内无一人因效能作风问题受到处理。四是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规范化建设。规范实时监督系统操作流程,制订出台《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实时监督管理系统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对项目实施阶段的9个环节加强监管,设置审签程序及“绿色通道”等特殊情况的处置方法,推进工作规范。

____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谋划之年。由于“十二五”期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行政审批的规范,项目开发周期更加难以把握,更加需要我区在____年,全力以赴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在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基础上,努力按照“早计划、早谋划、早前期”和重要项目“精准拆迁、精致配套、品质建设、规范验收、尽早移交”的推进目标,狠抓计划谋划,狠抓项目实施,提高投资效益。同时,继续围绕省市考核目标,积极争取市级资金,进一步推进城区功能完善,进一步推进生活配套优化,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规范。

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做好项目结合,统筹政策平衡,突出征迁扫尾,全力以赴抓好征地拆迁、建设和安置工作。一是征地拆迁工作。按照省市“三改一拆”总要求和城建计划总体目标,按照目标任务项目化,全力实施精准化征迁扫尾工作,持续推进钱江新城、城东新城、丁

桥新城、艮北、新塘等区块拆迁扫尾工作,谋划启动钱江新城扩容区和四季青五福区块、皋塘区块和笕桥黎明区块征迁工作,其中重点推进钱江新城扩容区红五月社区、七堡社区拆迁和四季青五福区块征地房屋补偿工作。____年征地房屋补偿任务初步确定为:住户1000户、企业80家、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交地3000亩。二是土地出让工作。根据土地征迁扫尾、控规调整、地块周边配套成熟度和城市建设融资需求,初步排定____年出让12宗,面积577.8亩。其中,正式计划7宗,面积323.45亩;机动计划5宗,面积254.35亩,预计可返还资金53.38亿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体系,积极解决静态交通,打通“断头路”、“断头河”、“断头管”,积极解决静态交通。一是要努力完善路网体系。配合市建委实施以“两纵一横”快速路为主的8条道路建设工作,完成环城北路地下通道、秋石快速路三期、八堡路、笕丁路、笕华路等5条道路,开工建设南都路、九源路、丁桥东路等3条道路,加快打通丁桥东路(穿铁路段)、华丰路(余杭段)两个节点,尽快完成沪杭高速抬升工程征迁工作。区各单位要结合区块开发,加快实施17条(段)主次干道,完成红普路(艮山路-德胜路)、红普路(九州路-九盛路)、园区路、兴建路一期、九乔路(东湖路-八堡路)等5条,开工建设红普路(九恒路南侧-农垦路一期)、红普路(九恒路南侧-农垦路二期)、九恒路、九华路、九福路、三官塘路、同协路、兴建路二期、九环路等9条道路,开展胜稼北路、九乔路(红普路西侧-杭海路西侧)、红普路(九盛路-和睦港)等3条道路前期工作,重点打通红普路,增强艮北区块、____科技园区和九乔国际商贸城之间的空间联系。实施35条支小路,完成杨公路、海景路、海益路、五号港弄、五号港路、规划支路六等6条支路,开工建设九星路、稼南路、新苑路等3条支路。二是要有序推进停车场(库)建设。积极解决城市静态交通,完成庆春广场西公共停车楼征迁工作,加快实施七堡单元F-G1/S42-02地块公园及社会停车场、笕桥万事利G22-02地块地下停车场、三里家园公共停车楼、石德立交西北角二期地面停车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公共停车泊位不少于2600个,其中完工不少于1600个泊位。三是加快实施河道综保工程。以完善排涝功能、打通重要节点为重点,重点推进8条河道,计划建设备塘河三期(钱家河-石大线)、备塘河二期(钱家河-铁路)、白石港、九堡五号河等4条河道,完工九沙河、机场港、六号港、九堡六号河等4条河道。四是加快启用排污系统。围绕笕桥泵站、和睦泵站、红普路泵站、建塘泵站、同协泵站等5个泵站和艮山路、同协路两大污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实施以艮山路、同协路周边区域为重点截污纳管工作,完善道路沿线污水收集系统,提升截污纳管率。五是做好城区绿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区绿化总体品质,完成长睦单元R21-01地块公园绿地、长睦单元R24-05地块公园绿地、红普路道侧绿化、横一港河岸绿化、九堡六号河岸绿化、笕桥机场港河岸绿化等7个项目,全年新增绿地面积不少于30万平方米。通过美化家园,提升公园、小游园的景观品质,开展好重大节日花卉布展活动,积极组织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全民护绿意识。

坚持抓早抓好,统筹安排时序,注重建设品质,稳妥推进安置。开工建设三卫安置房03地块(20万方)、红五月安置房二期(20万方)共40万方安置房,竣工彭埠单元R21-09地块(草庄黎明南,20万方)、彭埠单位R21-12地块(花园,20万方)、御道安置房(15万方)、章家坝南区块(5万方)共计60万方安置房,安置丁桥三期(600套)、赵家安置房(1020套)、普福安置房(1300套)、杨公江岸邻里(80套)。

通过实施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和道路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巩固生态区创建成果。一是通过政策整合,实施老小区综合治理。做好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物业改善和屋顶绿化三项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改善老小区交通条件、停车条件、居住环境和管理条件,提高老小区综合管理水平。实施闸弄口街道闸弄口、天杭社区和采荷街道江汀、静怡、常青苑社区等2个项目的老居住小区综合治理,完成旧住宅改造4万方、屋顶绿化1万方。二是围绕品质提升,实施道路综合整治。抓住明年秋石快速路三期完工和新塘路路面恢复的契机,积极争取实施秋涛路和新塘路整治工程,继续实施天城路整治工程,提升两大新城的功能和形象,改善城市面貌。新塘路按照景观大道标准实施,重点就路面断面形式、城市家具、智慧交通管理、建筑天际线进行综合改造提升。

____年是我区道路建管衔接工作攻坚年,各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按照《杭州市____区城市道路建管衔接实施方案》要求,全力以赴推进108条(段)建成未移交道路的建管衔接工作,基本完成47条(段)区级道路整改提升工作;依靠市级部门,推进61条(段)市级道路的移交工作,重点加快南都路、商贸路、胜稼路、八堡路、天鹤路、昙花庵路、车站南路、东宁路、相埠路等9条道路移交工作。充分发挥建成道路的交通和排水功能,提高城市建设投资效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对照“十二五”规划目标,积极谋划钱江新城扩容区、城东新城范家、皋塘区块、三里亭南区块、科技园区南区块、笕桥黎明旧城改造区块、常青区块等尚未启动拆迁区块的开发和建设工作。根据当前形势,深入分析区域开发条件,用足用好棚户区改造、土地出让金等开发政策,优化开发方案,按照先易后难、先主后次的原则,稳步分类推进剩余区块的开发建设改造工作。

按照保续建、保安置、保配套的工作要求,以项目化精准征迁扫尾为突破口,以重点区块市政配套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为抓手,加快征迁扫尾,加快工程建设,加快完善配套,加快形成功能,打响道路建管衔接攻坚战,重点围绕安置房开工项目、土地出让项目以及历年出让地块的建成交付项目,推进周边道路交通、排污排水、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一个农贸市场的基本生活配套建设。据统计,____年,区住建局、区城管局以及6个国有建设单位实施的6类项目共229项,计划总投资69.21亿元(其中市级资金10.86亿元,区级资金58.35亿元,见附表)。

区级城建工作要以重点区块建设为抓手,加快征迁扫尾,加快工程建设,加快完善配套,加快形成功能,加快资金回笼,确保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艮北区块要以省市重点项目、出让地块、安置地块、道路为征迁扫尾工作为重点,推进9条道路、1条河道、1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建设,实现建华拆迁安置竣工,建设红五月拆迁安置房和兴隆拆迁安置房;普福区块要完善居住区配套,完成1所幼儿园,开工建设邻里中心,出让地块1宗,完善区域污水支管;杨公区块要加快征迁扫尾,完善居住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实现杨公安置房主体结顶,完成3条道路、1条河道和1个地下停车库建设;九乔国际商贸城要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重点加快三卫社区3个地块的安置房建设和5条骨干道路建设,开展区域内出让地块、配套支路、学校和居住配套设施项目前期工作;____科技园区要加快绿谷·杭州浙商创新发展中心建设,结合道路建管衔接工作,实施道路提升改造,实现城市功能形象提升,道路完成4条、开工1条,谋划____科技经济园南区块;皋亭山风景旅游区要完成“千桃园”三期等项目征迁工作,开工建设龙居寺,加快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风情小镇”改

造,提升景区环境;水墩区块要全面完成水墩区块征迁扫尾工作,基本完成水墩安置房建设,加快配套工程施工手续报批工作;运河周边要加快新塘区块征迁扫尾工作,加快安置房建设,完成章家坝南区、西区、水湘农转居公寓二期市政景观专业管线配套及提升,完善区域市政和生活配套,建成1所幼儿园,加快9条道路、7宗安置地块和1宗出让土地前期工作;九堡经济适用房区块要加快落实建管衔接,全面完成九堡经济适用房区域内的10条道路整改提升工作;凯旋路沿线要做好区块拆迁扫尾工作,完成凯旋路“酒文化”特色街项目;笕桥历史文化街区要加快开展整体开发谋划和前期准备工作。表1——实施项目分析表序号项目单位____年实施项目数(项)占____年实施项目总数(%)____年计划投资额

(亿元)其中市财政(含市级指挥部出资)

(亿元)1区住建局5122.3%12.563.862区城管局73.1%5.032.703运河____分指挥部2711.8%2.842.844凯旋地区旧城改造指挥部(皋亭山景区建设管委会)208.7%5.480.005区农居建管中心2510.9%6.660.436区城建开发办3214.0%18.710.087杭州(九乔)国际商贸城____区块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管委会)4519.7%10.950.758____科技经济园管委会229.6%6.980.20合 计229100%69.2110.86 四、工作建议

____年,我区城建项目确定更需突出社会需求,工作推进更需注重项目绩效,建议在下步工作中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尽早谋划重点区块建设,提高城建计划执行率

根据今年全区城建计划执行情况,尽早谋划明年项目,稳步推进征迁、建设和安置工作,确保各项城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加强计划研究,尽快制定确保计划和储备计划,分析项目推进对策,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红五月、七堡等区块拆迁时序安排,研究确定皋塘、笕桥黎明区块等区块的整体推进方案,尽早明确各国有建设单位和各街道、镇工作目标,合理确定____年征迁工作计划,努力提高城建计划执行率。

(二)统筹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居住生活品质

区各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计划衔接,加强工作协调、服务和指导,统筹推进征地拆迁、安置、建设和土地出让工作。各街、镇要注重发挥属地职能,重视安置房和商品房周边的道路、排污管道、教育设施、公建配套等项目建设,及时掌握项目进程,早思考、早谋划、早沟通、早实施、早解决,确保房屋顺利交付使用,形成区域开发和征迁安置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