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总结

篇1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篇2

一、在教研内容上下功夫,转变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改落到实处。

教研活动每周一次,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教研组有效地运用这宝贵的一个多小时,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让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取得哪怕是一丁点的收获。教研活动不是被简单地读读报纸、学学一两篇教学论文所替代。针对新教材、新大纲的出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们,要想教好书,就有必要将大纲吃透,教研组在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教研组还采用播放电子幻灯的方式让教师了解我国教育的未来前景。除此之外,教研的内容也更丰富充实,让每位教师参与进来,经常地将最新的教育信息输送给教师,迅速转变了以往陈旧的观念与模式。例如,就今年区教研室申报的课题“语文评估办法的多种形式”,各教师提出意见,献计献策;再如从观念上改变以往初语课堂内重分析轻语言的模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落实到课堂内,落实到学生身上。

二、严肃教研时间。

如果将教研活动切实地开展起来,那么每周一次的一个多小时对我们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动时间就成了开好会的关键。教研组每次的活动时间提前在黑板上公布,到点准时开会,决不让时间在无谓的等待与闲聊中流逝。

三、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出成绩。

随着教师人才的流动,教师队伍也将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我组青年教师人数正逐年增加,教研组采用多种方法让这批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

1、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2、鼓励青年教师多上研讨课,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教改思路渗透进教学中。

3、老教师做好“传帮代”的工作,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4、多次请区教研室的李老师、苏老师来听课、指导。

通过以上举措,教研组已经有诸如杨凌云、谢竞、王倩、胡传妍等一批刚进校没多久的年轻教师担负起了学校语文教学的重任。他们的一系列对外公开课均获得了区教研室领导的好评。

四、加强说课、评课的质量。

1、说课

以往我们忽略了说课的作用,即便是说,也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等方面的设计,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今年我们致力于改变旧面貌,加强说课的质量。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说课,只需以重点说课和微型说课这两种方式阐明你的教学意图,例如在哪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了你的什么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贯彻的。

2、评课

教研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评课氛围,决不光说好听话,大家都从帮教的角度上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今后我们还将把这种好的风气保持下去,同时还鼓励每位教师均能发表看法,在评课中还能体现出创新意识。

五、健全教研组档案管理办法。

教研组材料包括文件、学习资料、组与分组记录本、语文活动开展的图片以及每学期的计划、总结等,可以说内容很多也很杂。我们吸取了以往的经验,平时就注重材料的积累,专人保管。教研组在办公室已设一保管柜,存放所有资料,钥匙由组长负责,组与分组记录本则交由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负责记录保管。

六、组织教师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录相,拓宽教师视野,了解教学前沿的最新动态。

篇3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共2页,当前第1页12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篇4

关键词:结合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97-01

1.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为了对当今新课程理念进行适应,加强对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自身效率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应用教学艺术,使学生能够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引导初中生能够积极地参加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增加初中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感知,初中语文课程自身的内容含量十分大,也比较枯燥,再加上其教育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将理论性很强的初中语文课堂开展的生动有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创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工作。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后来对我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创造兴趣要从小培养,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创造的激情和自信,成为其终生受用的追求认识真理的志向和源泉。面对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何老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通过讲故事、听名人轶事、猜想故事结尾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同学们都感兴趣的活动中,何老师对他们进行了适时的启发和引导。

2.2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近些年来,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展,充分认识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并且成为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和优先考虑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兴趣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因此,快乐教学和愉悦教学是教师们一直在不断深入探讨以及研究的话题。如果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传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初中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并且在情不自禁中取得好成绩,优化导语设计、实施情景教学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等等措施都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如果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只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初中生会感受到十分痛苦,并且学习效率很低。如果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变通,把初中知识融入到情节里面,使初中生成为语文教学故事中的主人,这个时候,初中生就会对学习十分感兴趣,同时加深了初中生对于语文教材的探索和理解,进而能够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以及效果。

2.3提升举例频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举例频率能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初中语文知识并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怎么样才能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举例子就变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在举例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前文学的热点问题,并且要引出其他大的学科内容,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热情,更加能够对初中生所特有的好奇心进行满足。在初中语文教师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将其和地理以及历史等等知识进行结合,使初中生能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增加自身其他学科的知识,再通过其他学科知识来促进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仅符合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自身的要求,更加能够使初中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有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举例子是语文教师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挑选一些具有启发性以及精致的例子,这样才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维,进而对学生进行启发。同时,要使初中生能够明白所举例子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初中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

2.4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备课。除了要将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并且采取举例子的措施之外,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备好课,做好开展初中语文课堂之前以及初中语文课堂之后的工作。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进行有效的备课工作,通常情况下,备课都要按照语文教师进行备课课程的标准以及备教材这两个基本环节来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能够从本质上帮助初中教师对语文教材深广度、教材体系以及教材知识层次进行了解。语文教师备教材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语文教材与各个单元、每个知识重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结构体系以及教材编写意图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选择一些时事,或者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找一些初中生比较关心和注意的话题,这样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课后的作业,初中生在学校初中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知识变得十分鲜活,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些全新的作业形式,比如说通过对学生邻居或者居民小区实施调查,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初中生要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开展辩论赛等等作业,这些作业锻炼了初中生行动、思考、分析以及设计等等方面能力。

3.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初中语文教育面临全新的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所在,要顺应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来对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俊霞.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 学周刊,2013,No.17810:50-51.

篇5

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程理念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学习原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在学习中才会表现出充沛的动力并能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更贯穿学生学习整个过程,并帮助学生勇敢地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的不足

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不仅给教学带来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给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带来不少困扰。由于部分老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导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课件统治课堂的现象,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由于多媒体课件都是提前制作好的,不具有可变性,在实际教学中不能随机应变。教学课件是教师提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好的,这种前提下制定出来的课件,不可能把课堂上所有问题都预想到,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总会出现超出课件教学预想范围的事情,对于这些突发事件教学课件就显得力不从心,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导致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情况,把学生的思路硬生生地往课件模式中拽,造成课件统治课堂、课件指导教学的尴尬现象。用课件开展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取代,严重妨碍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可见,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开展语文教学促进教学实际效果是一门不小的学问。教师既要合理利用多媒体的独特优势,为语文教学服务,又要避免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的过度使用,导致多媒体课件统治语文课堂的现象。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教师在长期摸索和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主动调整才能做到的。

篇6

我国若要实现由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则必须要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的改革,使其能够与当今时展的主题相一致。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进行分析,并对其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予以阐述,以提升国内初中语文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前言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的首要工作。教师们应当充分领会新课改的内涵以及当前时代的主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要将重点难点以及学生不懂的地方放在课堂上解决,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完成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1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前提

1.1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只有构建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才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有所保障,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新课标进行深入解读以提高对其内涵的理解,并发挥个人的主动能动性,将创新意识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构建中去。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其教育理念的创新,使教育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提高课堂的教与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将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们要做的是去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也是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因此教师们必须要创新其教育理念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1]。

1.2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兴趣对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时一定要一改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以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当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时便会主动去参与学习活动,其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这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2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措施

2.1教学目标及规划的制定: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当依据教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们的自身情况进行其教学目标与规划的制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将学生发展作为其原则,并制定高质高效的教学规划,以实现高效课堂的全面构建。首先应当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导入,初中教师应当依照新课改的标准进行语文课程的导入,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以及题材的不同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比较常见的有故事叙述法以及悬疑解答法等,以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大前提。其次则是要寻找有效地课堂突破口,由于语文教学本身在内容上较为多样且复杂,若要在短暂的课堂实践中实现全面深入的讲解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要寻找到合理的切入口,分清教学中的主次关系,从而做到对重点内容的重点讲解,以免出现主次不分的现象。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改变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应当将作者介绍、文章背景分析、文章中心思想总结等教学内容程序化,而是要使其与当前的新课改要求相结合,制定创新化的课堂教学方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

2.2情景化教学的应用:由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偏重于教师单方面的讲述,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传递,并没有激发学生的思考,这与教育的意义是极为不符的。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们则应当改变原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而情景化教学便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情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场景布置,将课文作为剧本,组织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各个角色,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通过熟记人物台词以及对白来逐渐加深其对于该角色性格特点的了解,并让饰演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交流,继而使学生能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皇帝的新衣》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应当教导学生通过台词以及人物举止来揣摩人物心理,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大致的通读并进行小组讨论,从而确定角色的分配以及具体的演绎方式,在最后则由彼此的交流与总结来提升学生们对于全文的理解和记忆[3]。

2.3教师评价与总结:初中的语文教学若要确保其高效性,则必须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挖掘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使其能够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而这则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表现活跃、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应当予以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则应当予以鼓励,增加其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对于不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则应当做好其心理辅导工作,舒缓其心理压力,聆听学生的心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应定期对其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于高效课堂构建中所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反省并予以解决,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3总结

由于国内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因此若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进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仍是一件复杂且漫长的工程,它不仅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具备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的文学储备,还要对新课改有深刻的理解,并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规划,加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从而促进高初中语文教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彭兴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89.

[2]王虹.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2,(35):95.

篇7

1 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理念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学生就是观众。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随着老师的指挥机械的做一些重复的“演奏”。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观”中强调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又能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甘甜苦辣,自觉地掌握求知的方法,且能在这个品尝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中的情感融为一体,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这个要求就必须要我们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张扬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的尊重学生,无时不刻的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教师要突破陈旧的、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在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向学生传授一些所谓的学习技巧,什么分类归纳,进而总结,使得学生的学习只会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久而就之,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更不要说创造性学习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就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内容就是以文本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被动地学习。所以我们今天的教学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导语文教学。新课标中的“学生观”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就是要教师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潜能。它要求广大教师以一个配角的身份参与到课堂中去引导学生学习,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只有教师先转变观念,用新课标理念进行教学,才能给学生一片自主学习的新天地。

2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策略

2.1 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还是要讲精彩讲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坚决反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整体感悟绝不等于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中应处理好演绎和归纳的关系。 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归纳教学优于演绎式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中心意图都明确了,再分析不是浪费时间嘛。

2.2 重视人文特点,增强创新内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这种内在动力一旦充分发挥出来,就会表现为一种创造渴望,从而形成语文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3 初中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创新就是要创新教学内容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返璞归真

我国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形成了现如今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语文教育水平,能够提升个人的精神文化水平以及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近十几年来,外界对中学语文教育非议不断,指责语文教育当前的模式下效率低,教学效率、质量不如从前,语文课改模式层出不穷,使中学语文教育从迷茫中走出来,回归传统,进而解决中学语文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返璞归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一、“返璞归真”概念

返璞归真是指去掉外表的装饰,恢复事物原来本身的质朴简单状态。中学语文教育“返璞归真”是倡导真实教学、写本色作文,提倡“真语文”。中学语文教育所谓“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师“假教”和学生“假学”现象。表现在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没有激情。另一方面,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生记硬背,思想上不重视,无法领悟语文教育的内涵和精神。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水平,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学习语文成为一种爱好,领悟语文的真正蕴意。

二、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存在着“虚”

当今的中学语文教育普遍开设语文选修课,即把语文课程包含的内容,分一门必修课和多门选修课。中学语文选修课的开课内容和实际不相符合,小学选修教学内容属中学的范畴,高中的选修课是大学课程的范畴,部分教育区域为了方便统一管理,统一开设一两门选修课,把所谓的选修课变成了必修课,导致选修课形同虚设。学生需要同时学习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语文课时有限,虽然扩大了语文知识范围,选修课和必修课两门课都能学到,但是语文知识学习过于片面,不够扎实,对于语法的理解以及意境的把握会比较模糊。

(二)教学内容存在着“虚”

首先,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存在虚化,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是简化语法教学,忽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只是课堂上的知识,对文章作者当时创作意境理解不够透彻。其次,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没有固定的文本体裁组织模式,编排的教科书与语文教学精神不相符,单一的文章、诗词及文言文的教学,使学生每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受到限制,生记硬背的文章或诗词容易把语文课变成文化课,使写作水平不能够得到有效训练。除此之外,课堂上学生秩序混乱,答非所问,言不及义的想象都是当前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存在着“虚”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在指导思想、教学模式上比较固定,仍沿用过去的机械教条模式,教师的授课内容受到时间限制,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照本宣科,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不能够提起兴趣,久而久之,会对语文教学失去兴趣。教师在教研活动上的准备方面展示多于知识的本质,使得教学效果不够明显,不能达到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三、中学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措施

(一)改革课程设置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以汉语言教育为主要代表的中华民族母语教育,民族、本土、传统是语文教育的固有特性。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要继承传统,发掘传统精髓,将改革与创新结合起来。“返璞归真”主要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回归优良传统。积累与总结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坚持“多读多写、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多读多写”不是追求数量,强调一味地苦读、乱写,而是一种符合语文教学科学规律的准则。就“读”而言,要求大量读、反复读、精读、深细的研读,有助于加深理解与记忆。“写”同样需要大量写作、不断的改写。通过不断地读和写培养语感,收获体验和心得。

(二)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实际,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引导、鼓励,或支持学生的想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领悟语文的内容,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及心得。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通过自己查资料理解并有所感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表演节目等方式创造写作及所学文章的意境,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到真正的“返璞归真”。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除了“多读多写”,还要做到“巧读巧写”。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带动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当前学生的知识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要求学生在“多读多写”的基础上做到”巧读巧写”,保证语文的教学效率、质量、成绩,达到“返璞归真”的最佳境界。

通过对“返璞归真”概念的理解,分析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学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措施。了解中学语文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求做到语文教育“返璞归真”。要巧妙运用多读多写、巧读巧写,仔仔细细阅读、踏踏实实写作,从中体会心得。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实教实学的教学理念,挖掘精髓,回归传统,达到“返璞归真”的佳境。

参考文献:

[1]刘波.浅谈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教学指导[J].海峡科学,2014,08(12):97-99.

篇9

1.注重教育教学的效益

在语文教育的课程中教学的质量是最为重要的,争取花较少的精力和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率,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比,并不能够“速成”。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要能够注重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能够注重学生字、词、句、段、篇的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积累。同时,以教育教学效益为基本指导思想,语文教师要全身心的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仅关注教学效果),从而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有效的促进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2.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所谓“反思性教学”,笔者认为即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后对于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思考过程。反思性教学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增强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初中学生与其他年龄段学生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与前一教育阶段相比,初中学生无论思维活动,还是内心活动均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但是,与高中学生相比,则还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使得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笔者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发现,要想真正地了解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加强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教学反思,也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刻进行自我的反思,发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适时适当地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另外,也可培养学生学习反思的能力。全身心地为学生做考虑,让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满意的程度。

3.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所谓“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没有范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由于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知识的扩充是必要的。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提升自我的素质,因为老师本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也会使教育风格更有个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浓重。在教学中讲究一定的策略性,也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手段。

二、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1.求知欲的点燃

学习有时是枯燥无味,首先,针对各个年级,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年级低一点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游戏与教学结合的方式,年级高的学生好奇心重,喜爱探索,可以采用质疑的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会到学习的乐趣。其次,以我们的生活为材料,构出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新课产生兴趣,这样能更好,更直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层面获得“双收”。

2.提问激发思维

在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和是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的提问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仅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且对于学生自己也有好处,那就是对过往学到的知识的复习,深入思考,做到温故而知新。此外,老师提出问题要具有讨论意义,让学生能够积极的思考,并能够踊跃的回答,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所有人参考,研究再讨论,这样学生的灵感便如火花一样迸发,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的开发性思维,从而达到一个培养学生的良好客观思考能力和良好思维品质的目的。

3.关注的生成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首先,动态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加多彩,让同学充分的融入课堂。在这过程着可能也会出现很多情况,这时老师必须冷静处理,努力的发现有价值的资源,进行适时的开导,让学生顺着老师引导的正确的这个点,更深入思考,由点到面,不断探寻。其次,老师不能对学生太过苛刻,一旦学生思维方向出现偏差就立即喝止,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不敢去想。要知道还在懵懂阶段的小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上问题,这是正常现象,作为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大胆想法先进行鼓励,这样孩子们就会敢想敢说,再来,当学生说出偏差想法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继续思考,这样便能营造出一个热烈交流的课堂来。

4.制定合理的教学流程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教学创新;改革

前言:

2003年以来,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之中。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学教学重点科目之一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更是越来越多,这也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面对这种环境,本文正是在系统的分析了国内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活动总结出了较为典型的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

1、我国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影响,造成我国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法相对较为陈旧,并没有相应的方法创新。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还是应用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根本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对于语文知识没有自身的理解与发展,这就造成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严重滞后。

1.2课程定位不当

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文科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需要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解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真正掌握初中语文的相关知识与学习方法。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定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情况。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和相关的教育人员认为初中语文就是简单的记忆,并没有任何深奥的知识,正是在这课程定位的影响之下,造成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多半没有尽心尽力,总是认为这些语文问题很简单,学生不需要追根溯源只需要识记相关的语文知识即可。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严重缺失和教学水平的不断下降,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弊端。

1.3教学理念落后

众所周知,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并没有切实的贯彻这一教学理念,仍然是以教师为绝对主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只是进行简单的配合和课下的记忆,并没有对初中语文的相关知识予以充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理念造成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落后,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进步与发展。

2、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简述

2.1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学

古语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就是说在实际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应该积极的加强合作,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当然这里的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让学生从老师那里更快更好的获取相应的初中语文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这是教学过程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其实这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合作学习或者小组学习的集中体现,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相互交换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式。

2.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创新尝试

在语文故事和小说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设置一定的情境,借助情境,巧妙地切入课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略到语文的别样魅力。通常来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课文中的情境更加多样化,不仅可以借助画板、音像材料,还可以制作专门的多媒体课件,供学生加深对课文情境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新课标九年级上的《智取生辰纲》时,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关《智取生辰纲》的一段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放映,让学生了解电视剧中的杨志和梁山好汉的表现,并与课文《智取生辰纲》中施耐庵的描述进行对比,从中分析电视剧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的差别,从而加深对杨志这个人物的了解,并从中分析杨志为什么会被逼上梁山。

2.3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学习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之中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初中语文知识相对较为简单,没有复杂的推理和繁杂的运算,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很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的相应的语文知识,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进行《孔乙己》的教学过程之中就可以运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众所周知,鲁迅的文章初中语文中涉及的很多,这就使初中生对于鲁迅的生平与情感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进行小组学习的前提。学生结合以往鲁迅作品的特点进行《孔乙己》的学习,分析出人物特点,得出鲁迅先生所抨击的对象,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的深刻,理解的内容也更加透彻,可谓是一举数得之举。

2.4积极利用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语文也是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初中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例如,在进行《阿Q正传》教学过程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电影的观看,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初中语文一个极其特殊的学科,在教学方法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这是现代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的实践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方式提出了一系列的初中语文教学新方法,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端继锋.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0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