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成就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发展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住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住房特征;成就;挑战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9-0062-07
提高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是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热衷于建房,落后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由于长期缺乏规范化管理,建房热所引发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农村居民居住状况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居住目标和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此外,还存在着住房攀比,资源浪费,配套不全,环境脏乱等一系列问题。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合理规划村宅布局,如何有效扩大公共配套设施覆盖面,如何优化人居环境,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满意度,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1]和其他统计资料的数据挖掘,对中国农村居民居住条件的变迁、存在的问题进行全国范围的分析,并提出可供选择的对策思路。
1农村居民住房状况内涵及评价指标
住房状况是关于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水平及其各种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人类居住发展乃至人类生活发展的一个综合概念。因此,住房状况的优劣需要从多个方面评估,包括住房质量、配套设施、公共服务与环境等的供给和保障情况。国内研究中,以前在衡量农村居民住房状况时,只有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钢混、砖木结构住房面积等面积指标,这与过去住房水平总体较低,住房仅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国情有关。但随着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人们追求的居住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追求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数量与质量并重,已逐步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因此,近年衡量农村居民住房状况的研究中,就不再单纯使用面积指标,而是构建了包括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居住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2-4]。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中,往往是从住房的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三大特征来衡量住房的品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结合全国年度统计资料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本研究主要从住房特征角度来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的住房状况。
住房特征可从住房的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三方面来衡量[5]。结构特征是指住房内部的建筑面积、权属、结构、建造年份、内部设施等;邻里特征是指住房所在社区的内部环境、周边的商业配套、医疗配套、教育配套情况等;区位特征则是从整个区域范围的角度进行评价,包括交通便利程度、信息获取便利程度等[6]。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中的住户表中2006年末拥有的住宅情况、居住住宅情况和生活设施和物品以及村表中的“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类型和数量”等数据,建立住房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以衡量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的住房现状(见表1)。
2中国农村住房建设的成就
2.1居住空间不断扩大
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居民建房的欲望十分强烈,住房支出基本呈线性增长。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8.1 m2;至2011年末,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2 m2,翻了四倍多(见图1)[7]。
2.2住房品质越来越好
在农村经济逐步发展的带动下,农民通过发展种养业、外出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农村住房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新建住房逐年递增,住宅品质越来越好。平房逐渐转向楼房,竹草土坯、砖木结构逐渐转向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2006年,全国农村住房中楼房的比重为30.5%,
砖混和刚混结构的住房比重为45.4%。住房状况得到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房屋的抗灾性能(水灾、风灾等)逐步提高。
2.3宅内生活设施逐渐完善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迫切向往与城市一样的居住条件,室内配套设施也逐步向城市靠拢。许多农村居民家庭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还安装了空调和卫生厕所。普查资料显示,中国自来水普及率达48.6%,89.7%的家庭没有饮用水困难,64.9%的家庭主要饮用安全净化水和深井水;12.8%的家庭拥有水冲式厕所。
2.4公共设施日趋配套
普查资料显示,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有所扩大,给农村居民出行、就学、就医、娱乐和购物等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交通方面。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25.0%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
(2)教育方面。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
(3)医疗方面。50.2%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4)文化业余活动方面。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57.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
(5)购物方面。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0.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5-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
2.5村居环境大有改善
近年来,中国以新农村建设、集镇建设为载体,使农村旧貌换新颜,逐步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一般的农村住房都具有生活居住、农作物生产加工、贮存、晾晒等功能和区域,住房的简单使用功能相对完善,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本次普查的19391个镇中,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
3中国农村住房面临的挑战
以上数据分析显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住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居住水平得到了超前发展。然而,农村居民的居住状况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居住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住房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亦逐渐显露,我国农村住房建设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阶层差异显著、土地资源浪费,基础设施和村居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等众多挑战。
3.1农村住房区域发展不平衡
3.1.1东、中、西、东北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东、中、西部、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不同,农村住房呈现不同的形态,存在显著的差异(见表2、表3)。从农村住房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析来看,中国四大地区的农村居民住房无论在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和区位特征上都很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均拥有住房面积、人均居住面积、住房的价值等结构特征都比较好,且卫生、医疗、文体、商业、教育、通讯、交通等各项配套设施都比较完备。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住房的结构特征在四大地区中是最差的,人均拥有和居住面积都是最低的,且平房、老房子居多,2000年以后建造的房子较少,水源多是深井水,炊事用能源多用柴草,取暖基本都用火炕和暖气,绝大多数村都用旱厕或简易厕所。邻里特征和区位特征尚可,98.1%的村村内已通公路,99.7%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
中部地区农村常住户的住房拥有面积和居住面积低于东部地区,位居第二,绝大多数住房的价值都在10万元以下,住房结构以砖混和砖(石)木结构为主,饮用水源主要是深井水和浅井水,炊事用能源主要是柴草和煤,中部大部分地方没有取暖制冷设施,旱厕和简易厕所比较多,水冲式厕所的比重很小,其余的卫生、医疗、文体等设施较西部地区完善,但与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住房的结构特征较差,无论邻里特征还是区位特征,都是四大地区中最落后的。超过60%的住房为平房,多是砖混、砖(石)木和竹草土坯结构的住房;水源比较丰富,以深井水和浅井水为主,炊事用能源主要是柴草和煤,有近一半的住户没有取暖制冷设施,有20%的住户使用火炕,基本上都是旱厕和简易厕所。交通、卫生、医疗、商业、文体设施较为落后。农村通公路最少的只有64.5%的村通公路;村内有卫生室比重最少的仅有11.1%;村内完成改厕的比重最低的为5.8%;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比重最低的只有0.5%;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比重最低的青海只有3.5%。
3.1.2省际发展不平衡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居住水平差距非常悬殊。列举部分可见一斑:人均拥有住宅面积最大的上海市为61.98 m2/人,最低的黑龙江省只有
21.05 m2/人;人均居住面积最多的上海为50.55 m2/人,最少的宁夏只有17.46 m2/人;钢混砖混比重最高的上海为72.77%,最低的竟只有22.40%;上海市使用净化处理水用户的比重高达97.78%,而使用净化处理水的比重最小,只有3-64%;获取饮水困难的比重高达55.7%,上海市使用管道水的比重最高,为98.3%;使用水冲式厕所的用户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而新疆、宁夏使用简易厕所或无厕所的比重居然有94.57%和89-07%。
同样,从反映农村公共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的各项指标考察,各地区差距也非常悬殊。北京、上海100%的农村通公路,而农村通公路最少的,只有64.5%的农村通公路;村内拥有卫生室比重最高的是江苏省,为92.8%,而最少的该比重仅为11.1%;实施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庄比重最高的是上海市,为99.7%,最低的湖南省为3.1%;村内完成改厕的比重最高的是上海市,为95.9%,最低的为5.8%;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庄比重最高的是江苏省,为51.6%,最少的只有0.5%;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庄比重最高的是北京市,为62.2%,最低的青海只有3.5%。
3.2农村阶层间住房差异显著
改革开放前, 国家凭借强制行政手段,平均分配农村住房资源,农村社会成员对住房资源的占有基本平等。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开始被引入农村住房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农村社会成员的建房自有所扩大,各地农村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买卖房屋、宅基地的灰色市场现象。由于受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政策、房屋商品化政策以及农村宅基地和建房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层次的农村居民获取住房资源的机会和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住房消费的实际水平出现了较大差别[8]。住房已成为衡量农村社会成员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机会状况的重要社会指标之一,并日益成为关系农村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资源配置核心[9]。在农村社会不断变迁过程中,农村社会成员住房消费的差异还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当前,农村住房分层结构是一个从低到高依次由无产
权房阶层、有产权房阶层和多产权房阶层构成。一方面,少数高收入者、管理层大量占有住房,造成住房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少数底层农村居民却没有住房。全国99.3%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其中92.5%的农户拥有1处住宅,6.8%的农户拥有多处住宅,仍有0.7%的农户没能拥有住宅。而农村住房贫富差距较大的,1.32%的农村家庭拥有3套以上住房,6.35%的农村家庭拥有2套住房,但仍然有1.35%的农村家庭没有住房。在首都北京,有3.15%的农村家庭没有住房,8.77%的农村家庭拥有2套以上住房。从普查中农户拥有住宅估价,全国18.72%的农户拥有5万-10万元的住房资产,47-43%的农户拥有1万-5万元住房资产,25.25%的农户拥有不足1万元的住房资产。住房价值的差异,在湖北、贵州、广西、重庆等地表现得尤为严重。湖北省18-88%的农户拥有5万-10万元的住房资产,44.13%的农户拥有1-5万元住房资产,33.09%的农户拥有不足1万元的住房资产。可见,住房差异表现出来的贫富差距将导致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3.3农村住房浪费现象严重
3.3.1一户多宅现象存在,住房空置率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在农村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一户多宅”现象仍或多或少存在。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6.8%的农村家庭拥有二处及以上住房,其中比重最高的是河北农村住户,占13.78%,其次为广东、海南、浙江、天津、山东、福建、北京,分别为12.95%、11-93%、11-20%、10-76%、9-76%、8-93%、8.77%。
3.3.2建设用地超标,土地浪费严重
国家住房与建设部在测算全面小康标准居住目标时,《中国农村全面小康标准研究》指出,“2020年农村居民的居住面积人均以不超过40平方米,户均不超过140平方米为宜”[10];同时,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政府研究室联合制定全面小康标准时,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研究》也指出,“2020年80%以上农户人均住房面积达20 m2” [11]。但是,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浙江农村居民户均住房面积达175.46 m2,且49.4%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在50 m2以上,80.9%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在25 m2以上,已远超上述标准。显然,农宅面积的超标与中国保护耕地、缩减占用农地建房的基本国策相违背,应予以及时控制。
3.3.3不合理的住房更新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农村居民在新建住房后又保留原有住房,原有村庄成了“空心村”,这加剧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据典型调查,浙江较富裕地区,从1970年代的草房、砖瓦房,到1980年代初的两层外廊式楼房,1990年代初的独立式小住宅,再到21世纪的花园别墅住宅,如此快的住宅更新速度明显不符合住房更新的应有速度,而这种更新多是以原有住宅闲置为基础的,直接造成了土地资源甚至是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
3.4农村住房安全隐患较多
住房的安全隐患包括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重力崩塌、山体滑坡等,气候灾害包括洪涝、台风、沙尘暴、雨雪冰冻等,虫灾如白蚁灾害等。
目前,农村住房建筑工程上主要采用四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砖混、砖(石)木、竹草土坯结构。抗震抗火性能最好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然后依次是砖混、砖(石)木,最差的是竹草土坯结构。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住房结构以砖(石)木结构(44.32%)和砖混结构 (39.38%)为主,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仅为6.04%,仍然有2124.51万户(9.61%)的农户居住在竹草土坯结构住房中。就各省而言,31个省(市、自治区)中,27个省份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比重在10%以下。而地震多发的云南、甘肃、四川等省,农村住房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却非常少。据云南省统计,全省870多万户农户中,约20%的农村民居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需拆除重建,约60%的民居需进行抗震加固改造①。竹草土坯结构住房在西部和东北地区部分省份占很大的比重,新疆(54.31%)、(44.15%)、云南(38.87%)、甘肃(36.23%)、青海(36.07%)、黑龙江(33.84%)等地占很大的比重。这些耐火等级低的土木建筑,通常也是火灾隐患。
泥石流、山体滑坡、重力崩塌等地质灾害,亦是农村住房安全的几大隐患。
此外,在中国沿海地带或者内陆濒临大江湖泊平原地区,还经常遭受台风或者洪涝灾害的危害。
3.5公共设施和环境配套不同步
农户在热衷投资住宅的同时,却较少关心公共设施和环境的投资,导致农村呈现“只见新屋,不见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不同步发展景象。
3.5.1公共设施配套不足
农普资料显示,中国22 108万户农村家庭中有2265万住户反映获取饮用水存在困难,占10.3%。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家庭享受不到管道水。只有23.1%的住户饮用水经过净化处理。此外,只有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
3.5.2村内环境存在脏乱现象
在本次普查的19391个镇中,仅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仅20.6%的村完成改厕。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住房问题解决方略
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与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技术、自然、精神等多领域,是一个整体、共生、协调的概念,也是一项长期、渐进的持续工程。
4.1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城乡住房质量、城乡居住环境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低所致。当前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大多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落实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观,通过城市扶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等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消费,提高居住质量,切实解决农民住房问题。
4.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只有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缩小各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国家应积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支持农村住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加大财政资金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完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现农村居住质量的全面提高。
4.3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彻底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因此,要建立“各级财政补助、村级积极筹集、农民群众出资、社会各界捐助”的多方参与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应明确规定各级财政新增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一定比例必须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把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同时,要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村级文化室、卫生室、体育设施等建设力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较为便捷的文化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另外,还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用整体发展眼光,促进农村住房与配套设施的协调发展。
4.4科学编制县市域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加强中心村建设
在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加快编制县市域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用县市域规划取代原来的城镇规划,有利于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乡功能,增进城乡联系,整合规划资源,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明确中心村的布点,使其与村庄规模调整与撤村建居工作相结合,搞好村庄规划与县市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政府还应加强规划和管理,大力提倡农村集中居住,鼓励节约用地,对于农民新建住房设置严格的面积和户型规定。一方面,鼓励农户向集镇和中心村迁移,对一些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欠发达地区的农居,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农居,宜采取异地迁移模式。另一方面,要对旧农居用地进行复垦还耕,盘活存量用地,以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
4.5实施农村住房累进物业税
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住房投资过度,一户多宅、人均面积超标现象严重。建议政府征收农村住房累进物业税。考虑到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负担能力有限,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辅减免税收政策,如对农村居住用房免税,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免税等。这样不仅能控制农民摊大饼式的占有宅基地现象,同时也可以补充房产税收入,使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4.6科学选址、动态监测,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加强监管,消除安全隐患
在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要进行村庄的科学选址,对于较易受自然能灾害影响的村庄,首先应鼓励整个村庄以合适方式整体搬迁,对经济困难户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贴。对于整体搬迁有难度的村庄,地方政府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建立起完备的应急预案,保证在灾害来临之前农村居民能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强农民自建房防灾抗灾的能力,提高农民的住房质量意识。加大对农民住房质量的监管力度,组织技术力量定期对村镇建设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农民新建住房要经过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划审批,有正规设计图纸,施工队伍必须经过正规技术培训,建房过程要有必要的质量监督,切实改变农村建房无规划审批、无设计图纸、无工程监理、无资质施工的“四无”现象。
4.7建立政府管理下的宅基地市场,规范农宅流转
完善农宅产权和流转制度,为农宅顺利流转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建立以永续使用权为核心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明晰宅基地的产权。建立政府管理下的宅基地市场,规范农宅的流转。此外,还应该通过各种相关配套政策如减免流转过程中的税费、对空置农宅适时开征房产税,鼓励和督促迁出户、一户多宅户、超占户卖出空置的住宅;对购买住宅的农户,则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加以限制。按照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宅基地市场,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王瑛,王静爱,等.中国农村居民住房现状分析[J].经济地理,2006,(12):198-200.
[3]易成栋.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省际差异分析[J].农村经济,2006,(12):103-106.
[4]姚剑平,黄洪琳.浙江农村居民居住质量状况分析[EB/OL].(2008-9-12)..
[5]Freeman A M. Hedonic Prices, Property Values and Measuring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 Survey of the Issue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81:154-174.
[6]Dubin R A, Sung, C H. Specification of Hedonic Regressions: Nonnested Tests on Measures of Neighbourhood Quality[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0,27:97-110.
[7]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8]曾武成.农村住房消费问题研究:一个阶层分析的视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21-24.
[9]卢福营,刘成斌著.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十个村庄的实证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年版,2005
篇2
[关键词] 推拉理论;城镇化;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083-02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据《我国城市发展报告》的蓝皮书指出,1996—2005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人,2006—2009年,每年新增的城镇人口数量大约为1500万人。截至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亿,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
(二)城镇化发展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大为改观
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36.2%,与工业化率的差距缩小到4.1个百分点;2003年,城市化率达到40.5%,超过工业化率0.1个百分点;2005年城市化率达到43.0%,比工业化率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开始稳定超过工业化水平。200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3.9%,高于工业化率0.8个百分点,到2008年已经高出工业化率2.74个百分点。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并且差距在逐步扩大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整体水平仍呈东高西低态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城市化发展水平看,2008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为55.9%,西部城镇化率为38.3%,东西相差17.6个百分点。具体到省、市、自治区,除四大直辖市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广东省已经达到63.37%,最低的只有22.65%,两者相差近41个百分点。而且,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东部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扩大趋势不但未有改变,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城市过分注重数量和规模,忽视质量与效率,只要速度和规模,不要质量和效益,不顾成本。有的城市人口过度聚集,超过了城市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大城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大城市过度膨胀,小城市和小城镇发育不足;“城中村”、“垃圾围城”城市品质较低等问题大量存在。
二、推拉理论视角的动力机制
(一)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是英国的经济学家雷文斯坦(E.Ravenstien)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动力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主要有技术替代对劳动力的排挤,农业收入的资本积累,市场分配中农业收益较低和农产品深加工的需要等;另一方面是城镇的拉力,表现在城市经济的高回报率和聚集性特点,就业机会选择余地大,生活条件优越等。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
如图1所示,农村通过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则通过在为农村提供工业品,提高生产力,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拉动城镇化进程。经过推力和拉力的结合,城镇化呈现出两种表现形式:内在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变,这更多地归功于城镇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外在表现为城镇变大农村变小,这根源于城镇不断地在人口、地域和生产力方面向农村扩展。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农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
做好农牧业建设发展工作,对于农牧区发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城镇化的初始动力。(1)城市化需要农畜产品的稳定供给。庞大的城镇人口需要大量的农副产品来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肉、蛋、奶、蔬菜、粮食等农畜产品的需求不仅需要数量上的保证,更需要质量上的不断提高和不同季节的稳定供给。(2)产业升级需要农牧业发展支撑。(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力发展农牧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涵就是要促进民生的改善,要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为目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百姓收入,挖掘百姓提高生活水平的各种需求,提高农牧民消费能力。
2.工业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惟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可为城镇化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它还是城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能为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除此以外,工业的发展还是巩固城镇的物质基础,是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推动农村向城镇过渡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首先,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交通、通讯、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娱乐、饮食、商业、信息、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育程度,本身就是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指标,只有加快对这些部门的改善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城镇化问题,改变农村面貌;而且这些产业往往不受耕地资源的局限,发展领域广,就业容量大,积累资金快,能为小城镇建设积累资金,使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等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其次,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贫乏,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农产品生产利润率又较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并存,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拉长了产业链,促进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李扬扬:关于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三、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工业化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三农”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还是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一)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对我国的农民工,特别是对其中的年轻一代在城镇落户口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目前面对农民转为市民的迫切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民工就医、受教育等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进户籍制度和廉租房制度的改革,这是扩大内需和维护稳定的必要条件。建议在改革户籍制度方面,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允许并鼓励人口自由流动,促进农村剩余人口转移。
(二)鼓励民间投资
不管是工业还是第三产业,若想推动城镇化发展,则必须放宽市场投资的准入,创新投资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新机制。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存在,与城镇化结合,增强投资的内在约束,提高投资效益。现在有些城镇已经开始发展村镇银行,目的就是要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资渠道,探索城镇化建设资金的吸纳方式。
(三)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机制
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应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因此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参考文献]
[1]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9).
[2]付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新华出版社,2005:88-89.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建设;城乡差距;研究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建设,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农村经济与小城镇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小城镇的加快建设,而小城镇的建设可以有效地缩短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差距,从而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过去,我国农村经济具有分散、规模小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基本保障,通过小城镇的建设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及基础设施,可以将周边农村的经济、劳动力以及技术水平等汇聚到小城镇当中,从而提高小城镇的经济效益。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只有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从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使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针对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小城镇建设进行深入分析。
1.小城镇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小城镇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连接的桥梁,此处的交通相对比较发达,资源也比较丰富,并且在小城镇当中还设有学校、医院以及信息网络等各种基础设施。总的来说,小城镇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分析,小城镇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桥梁工程,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大中城市的浸润,可以将城市中的生活方式等各个元素直接引入到小城镇当中,从而拉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其次,小城镇也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集散地,它能够将农村的各个要素集中起来,并实现一体化发展,它能够将周边农村的各个生产要素全部聚集起来,从而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效益,也可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小城镇的建设。(2)具有聚集作用与辐射作用。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它可以将经济、人口全部聚集在一起,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增长极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当小城镇在最开始发展的阶段,这种增长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等到其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之后,这种增长极的作用就会逐渐小贱,而扩散效应就会逐渐增强。另外,在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小城镇与其周边的建设。(3)小城镇可以有效的吸收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大多数农村都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并且长期都处于失业的状态,国家应该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从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面来看,只有使富余劳动力想歪转移,减轻农村劳动力所占据的人口比例,这就能够有效的错金农村的经济发展。而小城镇的建设是众多乡镇企业的聚集地,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4)可以促进农民的消费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很多农民的消费水平都不高,这就无法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想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品,一方面需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以此来刺激其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完善市场中的商品,达到供给平衡,小城镇的发展能够将农村居民全体聚集起来,这样可以将他们的消费需求明确的显示出来,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商品。
2.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县域统筹规划
县域经济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三者间要做好科学的规划、论证和衔接。小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其产业布局以及经济结构要与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目标相结合,坚决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小城镇要根据各自的地理、资源、人口等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并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一环,为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浙江,很多乡镇的经济就是作为整个县域经济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流程,形成了“一乡一品”、“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小城镇应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人口规模,科学规划、合理制定建设规模,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使用效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那些效率低、污染重的企业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做到经济和环保的双赢。
2.2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小城镇是联系城乡的纽带和桥梁,具中心城市的补充功能,同时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所以.小城镇规模的确定,不仅应根据其所管辖的区域范围,还要根据其所处的区位、与中心城市的关系和距离;同时,在产业定位、空间结构布局、建筑风格及所提供的生活氛围等方面都不能简单模仿大城市,而是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小城镇要想形成地方特色,就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项目,努力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群;同时,促进镇域内的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优化配置,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2.3重视规划、合理建设、有序发展
小城镇建设要重视规划,应以现有布局为基础。集历史、地理、人文要素为一体,来确定规划建设的方向。一是要科学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建立县城一建制镇一村集镇三级模式,将规模过小、公共设施不足的乡就近并人建制镇。二是要做好总体规划,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规模、目标和框架。三是要做好详细规划,营建出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对于专家编制出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一旦评审通过、批准,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小城镇建设应合理有序,总体上实行严格控制村集镇,适度发展建制镇,重点建设县城的建设思路;形成布局合理,呈分级式、阶梯式建设态势。总之,小城镇只要按科学的规划进行合理有序的建设,就能避免重复投资、滥用资源、无序竞争、市场混乱等消极因素;就能充分发挥城镇互补功能,为城市和农村服务。
3.结束语
目前,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小城镇也不断发展起来,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上述,简单阐述了小城镇建设的渠道,以此来发展农村经济。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越来越强,从而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
【参考文献】
篇4
农村城镇化发展虽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造成了农具存放、管理等方面的诸多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进一步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非常有必要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但可以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更可以有效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农机资源配置结构、完善农机管理服务体系,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解放,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农机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现如今,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大阻碍之一就是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必须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体制,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一体化工农城乡关系,促使广大农民共同参与和分享现代化成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是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新生力量,更是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的重要举措。
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1.1促进新农机推广
近年来,为了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我国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实施了许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使得一些比较大型、性能优良但价格昂贵的农机逐渐走进了普通农家,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它是引进新农机的主力军,是带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动力,促进了众多新农机的推广。
1.2促进农机新技术推广
自我国成立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始,农机专业合作社一直都是推广农机新技术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众多先进的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的研发需要新技术的支撑,只有先推广了农机新技术,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扩大农业机械化覆盖范围。而在这方面,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众多地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一马当先应用农机新技术进行试点耕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更解决了秸秆焚烧等问题。
1.3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将原本松散的农机经营者有效地组织了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改变了以往农民一家一户的零散耕种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同时还有效解决了农机大规模作业与普通农户小规模作业之间的矛盾。再者,农机专业合作社集中大量投入使用了先进的大型农机,大大降低了农民重复购置农机的成本,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促进了农机经营效益的提升。
2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分散经营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我国农村自从实行以后,土地的经营模式由原来的集体经营转为了分散经营,无论是种植品种、种植结构还是种植方式等,都依照农民自己的意愿而来,不再有统一要求,这使得大型农业机械与小地块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在部分地块上大型农机难以发挥出作用,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制约。
2.2农村道路桥梁狭窄制约了大型农机的应用
从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看来,大部分农村的道路和桥梁都过于狭窄,而如今的农业机械又越来越往大型化发展,这致使大型农机难以在狭窄的道路桥梁上行走,因此也就难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应用效果大大降低,更加阻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发展。
2.3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内部许多管理机制尚不十分完善,这大大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其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大部分是农民,他们的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眼界思维普遍偏低,不足以满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加之自身经营管理理念也比较落后,因此导致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
3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农机专业合作社,例如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印发宣传图册、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电视广播等等,从而不断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营造一个社会支持、政府重视、农民积极参与的氛围,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2扩大建设规模
当前我国仍需进一步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规模,以农机大户为主要发展目标,进一步丰富其经验、提高其技术,然后在他们的带动下组建规模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其次要以农村的能人及种粮大户为发展目标,充分激发他们在思路和创造力等方面的优势,优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结构,促进农业尽快实现现代化。
3.3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当尽快统一作业标准、收费标准、配件供应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公平分配利益,不断拓宽市场。另外还应加强人才培养,招聘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顺应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鉴于目前我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建设规模、完善管理机制,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作者:田存燕 单位:沙河市农业局
篇5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镇化不仅构筑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石,而且铺就了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业经济改革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先生早年提出过“小城镇,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党的十七大强调:“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些体现了党通过实现城镇化,城乡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路。这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总的工作要求,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可依托的平台,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战略性课题。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制约因素和相应措施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2.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农村城镇化可以打破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也实现地域转移,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城镇文明影响、改造、带动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村生态进入城镇,也可以有效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成为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的切入点。当前国内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使农村市场增长缓慢。
二、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只有全面正确分析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有效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1.认识不够,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关系研究不深,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5.强化文明建设以提升城镇居民素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解决对策方面
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迅速加快广大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便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创造社会环境条件。土地配置是农村城镇化最重要的基础影响因素之一,而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针对农居点用地零散、无序的现状,而采取的土地整治、改造等土地建设工程及其权属调整的总称,是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根本手段之一。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不仅是农村城镇化内在动力增强的需要,乡村社区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是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农民进入市场需借助适当的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适应了这一需求,在顺应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有效解决了市场化进程中“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缘起
1.经济社会全面加速转轨和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崛起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变和升级使得个体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弱势群体,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变得更加困难。作为农户和市场间的桥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便是一种自然。
2.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是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制度基础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定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催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直接因素。家庭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生产经营的自,这是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诞生的最基本前提。但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也有其局限性。如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不经济、交易成本高、市场谈判地位低等。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地域分散的特点,使农户天然地处于无组织状态,这种分散、小规模、兼业化的经营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就会日益显现出来。
3.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分工的细化,劳动分工的细化又催生了合作经济的产生。分工越细,市场的导向作用就越强。生产者只能服从于市场。于是,市场便成为农业再生产的实际组织者和协调者。而农产品生产者则成为市场的附属物。面对市场压力,家庭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间的矛盾便突现出来。一家一户的农民参与市场的交易费用极高,对市场的影响力又相对较弱,经常遭受工商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盘剥,在交易中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农业生产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影响市场的转变。通过联合形成压力,影响市场,通过合作扩大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因此说,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分工的细化导致了合作的需求,这成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1.组织规范化程度偏低。民主管理机制难以贯彻落实。由于合作经济组织的自发性及农民自身社会意识、文化程度的局限。在组织内部很难产生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民主管理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合作组织受益于民的前提。但由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产生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寻求来自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的庇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合作组织的最高和最终决策权往往集中在依托当地政府组织、村委会或是少数“能人”那里,社员大多会流于形式。而专事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则成为摆设,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设置。单个农户民主管理的权利也因此往往被剥夺,民主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机制不够完善。从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素质看,现有的管理人员教育水平较低,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管理制度看,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是不计报酬或低报酬的、业余时间工作的荣誉性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缺乏较好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管理者的工作潜能:从服务于民的具体内容看,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单一,眼光短视、水平较低。
三、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策
1.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但是,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初期,政府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合作组织的引导。一是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经济、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采取与农户实行资本联合、劳动联合、科技联合、销售联合等多种方式,牵头创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要针对技术服务型、专业合作型、股份合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帮扶,促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健康发展。三是要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机制的完善和规范运作。要引导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规范的章程。依法办理登记注册;帮助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行管理机制,指导各类专业合组织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帮助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分配机制、资产积累制度。通过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真正实现“入社(会)自愿”“退社(会)自由”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引导和促使农民合作组织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2.尽快制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给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与原则、业务活动范围、成立的权力和义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稽核以及注册登记、变更、解散与清算和行政指导牵头部门的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要从法律的角度加以明确规范。
3.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倾斜力度,尽快完善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税收优惠,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各级财政应安排专款,用于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启动资金和农产品的收购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
4.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
篇6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自身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外部的行政命令、教师群体的惯性思维等因素,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和专业完善。这种意识来自于教师的内在追求,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通过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加厚自身的专业文化底蕴等方式实现目的。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起步较迟,无论是在教育硬件资源方面,还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不仅不利于城乡统筹教育工作的开展,甚至还会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足以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效果。因此,教师应正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工作,积极面对存在的困难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影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工作环境有待改善
虽然我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工作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不少农村中小学的校园建设和城市中小学的校园建设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距离,例如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教学资源不够充足等。不少教师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会感到一定的失望,继而对专业发展也失去希望和信心,甚至会有部分教师脱离教师岗位去从事其他工作。在较为困难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既考验到教师的工作意志力,也考验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特别是在我国西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还出现断档的情况。年轻的教师越来越少,优秀的骨干教师也逐渐外流,令农村教学的质量更加不尽如人意。
(二)师资日益稀缺
自从我国调整学校的布局之后,不少农村地区都出现了很多麻雀学校。这种学校现状导致这些农村地区在有限的师资上,开展着无限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不仅让教师感到身心疲倦,也在拖垮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因此而疏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目标欠缺,教师就会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其次,由于城乡师资不对称流动,也在让农村师资队伍日益稀缺。不少农村教师都盼望着能够到调到城市学校,因为城市学校的教师其薪酬和待遇都要胜过农村教师。城乡师资的不对称流动令农村师资队伍中的骨干教师在大量流失,不少优秀的师资都流向城市学校,这不仅会严重影响现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还会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缺乏一定的教学条件
在农村校园中,教师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情况并不常见,这种缺乏合作的教师文化也严重妨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再有,大部分农村校园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教师教学中无法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例如在查找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等渠道上较缺乏,这对于教师进一步提升和专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令农村教师的教学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成为平庸的谋生型教师。
(四)缺乏专业发展的机会
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仅仅依靠自身强烈的发展意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渠道和机会,例如进修培训、观摩学习听讲座等。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不少外出培训或者学习的机会都会因为名额数量,或者经费等问题受到限制,令不少教师失去学习培训的机会。教师即使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如果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引领,都会让教师的职业发展失去目标,久而久之,教师自身也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还会因此而放弃专业发展工作。
(五)教师的发展动力不够
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动力不够,这是妨碍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部分学校都采用量化管理模式对教师进行管理,所谓的量化管理模式,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成果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计分,这种量化评定还会和教师的薪酬待遇、教师的职称荣誉等相挂钩。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让教师功利心理严重,教学上采取应试模式,工作上关注现实利益。这种管理模式让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和结果,对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是否科学、合理却置之不顾,也无暇去顾及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促进农村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自身要三方合力,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帮助农村教师构建成长的环境和平台,让教师能够得到机会发展自身,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一)更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而教育理念需要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和不断自省总结得出。教师需要明白,教学工作的完善不仅仅是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自身进行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农村教师还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专业发展信心,高度认同自身职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技能和进行自我反省,相信一定会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进行反思,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和方式不断反思和完善的过程中,会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欠缺,并因此而改进和提升自己。
(二)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为了帮助农村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工作,学校可以根据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如在教研活动、教师备课、听课评课等各方面,分别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而不仅是靠量化管理来评价教师,让教师能够在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下积极工作,帮助教师有效提升专业发展。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和学校合作,建设相关的教师发展组织,帮助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机构由学校校长、副校长作为主要领导,通过明确的分工,细化责任,让学校能够通过组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引领农村教师有效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再次,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筹措资金及增加投入,在完善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功能教室等硬件设施,满足农村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应用,让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和接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三)积极为农村教师创造专业发展机会
农村教师开展专业发展工作,可以因地制宜,通过校本发展的方式,以观摩课堂、教学研讨等活动进行专业化的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多阅读、多反思来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1.观摩学习
学校要尽可能提供机会给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开展常规化的听课活动,并使之形成制度化,让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讨论,通过合作互助和分享交流课堂教学的体会,促进教师共同成长,这是有效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通过听课可以学习到其他老师优点,又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们在比较中、借鉴中得到成长,还可以使教师得到自我反省和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教师可以通过和其他老师的比较,去粗取精,扬长避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同时,教师间相互合作,交流经验,能深入理解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共同解决难题,找寻到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唤起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分析研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区域差异、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近几年来,城乡一体化思想正在逐渐受到重视,不仅是观念上的转变,也是政策措施的转变,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合理的发展策略。
1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1.1自然村落布局分散,城乡工作难以开展
我国各地区在自然环境、文化构成、风土人情等方面差异比较明显,造成部分地区农村自然村落数量庞大、布局分散,使得城乡发展难以规划,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分散的村落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给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近两年来,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村与村的距离正在缩小,但由于各村镇行政分割,在村镇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上难以共建共享,也给新农村建设发展带来了影响。
1.2村镇基础设施薄弱,城乡一体化交流不畅
我国村镇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最明显的就是交通道路不畅。很多地区的道路建设落后,质量偏低,路面破损速度快,公路改造和维修不到位;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的不健全,部分村落的排水系统、排污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匮乏,造成新农村建设质量偏低;代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在有些地区还尚未普及,不利于城乡信息交流,给农村和外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序发展。
1.3城镇建设缺乏合理规划,资源浪费严重
很多地区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热情高,胡乱划分土地进行建房,导致布局整体缺乏规划,村容村貌问题严重,部分农村宅基地审批环节不当,造成楼房建设用地的随意性,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管理和规划,出现农民个人用地和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矛盾性;垃圾处理、排污系统等公共设施无人问津,垃圾污染、土地滥用、不完善的道路建设,存在着大量的落后局面。加之农民缺乏现代化意识,不懂得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土壤污染严重和土地资源浪费,很多地区还出现了因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水资源污染和破坏问题,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很多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正在发生甚至恶化。
2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下新农村建设的合理路径
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技术、资金、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城乡结合相互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协调发展[2]。
2.1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首先,针对农村城市化地域差异进行区别对待,走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由于我国农村各地自然条件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农村城市化就要针对这二者的不同找出不平衡原因,并进行特别指导,建设特色新农村。其次,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为建设新农村奠定经济条件基础,走向新的发展道路。最后,挖掘本地区特色经济产业,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以点带面的发展农村经济。
2.2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更新农民思想观念,从基本层次上维护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引导其自主发展,防止农民被边缘化。所以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式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这就要求建立农村基础建设管理机制,基于农村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道路建设、公共设施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构建联系中心和各村落的干线公路,并对公路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和改造;完成村落之间的电讯和互联网覆盖,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条件基础,彻底扭转农村交通不便、交流不便的局面。
2.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小城镇是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过程,在农村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也也越来越大,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上有着辐射作用,对小城镇周围的农村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通过小城镇的建设,给农村区域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着力点。发挥小城镇的经济辐射作用,以它贴近农业、根植农村、服务农民的特点,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找到新路径。
2.4引进多元化投资机制,发展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引进不到位,通过多元化投资机制的建立,有力的突破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建设的资金限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投资多种资金投入格局,极大的改变农村建设的内需不足问题。合理的利用引进的资金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农村原有产业的运行模式,并逐步的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新道路,提高资金的有效性,让农民获益。
3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让更多处在现代化边缘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现代化、信息化的优越性,逐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文琦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文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审视[J].中国农学通报,2009,17:343-347.
篇8
关键词:化解;土地;纠纷;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320-01
一、存在问题
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土地纠纷的处理办度,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上访农户对国家有关政策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只是片面地从自身利益出发,越级上访,力图通过给上级行政部门施加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由于少数地方土地资源权属变更,以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陆续出台,新增人口和劳力等情况的存在,仍可能引发新的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三是有的地方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经费没有保障,调解仲裁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二、对策和建议
1.继续加大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严格落实土地承包政策。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继续让法律法规和政策下乡、进村、入户,不仅要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调解仲裁人员熟练掌握和准确把握法律法规与政策,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要让农民群众理解和领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农业主管部门对违法违纪案件要严肃查处。工作中,着眼于把群众上访问题化解在基层,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工作思路,变农民上访为干部下访,坚持排查和化解并重,使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2.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属地管理责任制、案件包保责任制、领导接待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和落实工作预案,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土地承包矛盾纠纷问题的排查和整改,继续接待和协调处理好农民因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而引发的上访工作。既要抓好一般性案件的处理工作,又要重点抓好越级访、群体访案件的督办工作和疑难案件的指导工作。对群众上访反映的一般性问题,按照工作制度,及时转交相关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对少数解决难度较大的上访案件,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法律政策宣传,积极主动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能解决的尽快解决,对依法不能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尽量向群众解释清楚,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征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减少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的发生。
3.积极建立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化建设。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加强调解仲裁体系建设,配齐配强调解仲裁员,搞好业务培训,完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以调解为基础、仲裁为依托、司法为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健全土地资源台账,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和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土地承包规范化管理。
4.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联席会议制度,保持相关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高压态势。在巩固农村资源纠纷集中整治和作风建设涉农问题专项治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级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按照抓重点部位、抓关键环节、抓突出问题的原则,健全“排”、“调”、“防”、“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成员单位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新机制、新格局。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各部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责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做到劲不松、力不软,促进工作早安排、矛盾早排查、问题早解决。行跟踪,落实案件包保责任人,促进上访案件的有效解决。
篇9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158-03
1 远程教育的内涵
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是由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提出的,他在其《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对远程教育的描述是[1]:
1)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分离状态;
2)教育组织通过规划、准备学习材料以及为学生提供支助服务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3)以各类技术媒体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此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
4)提供双向通信并鼓励学生交流对话,使学生从对话中受益;
5)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学习集体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学生通常是接受个别化教学而非集体教学,但并不排除为了教学和社会的目的,组织必要的集体面授交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推广实施以来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但当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并不理想,除少部分农村学校把远程教育资源深入到教学中外,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远程教育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该工程在继续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方面受到严重挑战。
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问题
硬件设备老化缺乏,软件资源配套不足
1)在硬件设备方面,一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配置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经过多年运转,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损坏或者运行障碍,且部分设备现已被淘汰而无法更换;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只有一个多功能教室,但是有十几到二十几个班,有限的设备无法满足众多师生的需要[2]。
2)在软件资源方面,部分地区的决策部门出现重视硬件设备、轻视软件资源的现象,导致远程教育的软件资源配套不足,比如:与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配套且适合的软件资源相对缺乏;农村中小学校的软件资源共享性低,利用率也比较低;等等。
相关部门人员对现代远程教育认识不足
1)部分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搞形式主义,以得到硬件设备为主要目的,而忽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支持下的教学实践活动,缺乏对农村中小学生远程教育的全面系统规划,这严重阻碍了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愿意改变,故不注重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此外,边远农村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进行远程教育中来[3]。
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 师资是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立的首要前提。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人才[4]:
1)教师信息技能培训不足,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还不会运用信息化环境进行备课和教学;
2)学校缺少既能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又能维修网络设备的教师,致使部分设备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或维修费用过高;
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技术水平偏低且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主要表现为:部分培训只走过场,形式化倾向严重;部分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部分培训的内容偏离实际教学需求;还有部分培训政出多门,重复培训现象较多。这些因素阻碍了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推广传播。
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条件相对较差,长期接受传统教育,不重视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学习。另外,中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自律性比较差,加之缺乏监管,部分农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容易偏离课堂组织,容易沉迷于网游、聊天等与课程教学无关的内容,从而偏离远程教学的初衷。这导致的结果是师生都不重视这门课,进而导致学生不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不能运用课件自主学习,因而不能很快地适应信息化环境。
保障机制不健全
1)经费难以维持与保障。一方面,农村远程教育资金来源有限,缺口很大,其主要靠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间投入较少;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设备的更新周期快,运行成本较高,特别是今后的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添置,经费来源无着落,这对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更是个新难点。
2)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能够建设远程教育设备和配备相关的软件资源,但是缺乏对设备和资源的良好管护,农村中小学校设备的使用和资源登记,数字资源接收、存贮和共享等方面管理不完善。
3)缺乏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检查与考核制度。对教师运用远程教学的情况缺乏监督,也没有奖惩激励,所以很多教师依然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适时更新增加硬件配置设备,加强软件资源配套设施建设
1)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投资,适时更新增加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设备配置,保证每个班级都能配备优质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同时,增加农村中小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满足当地师生的远程教学需求。
2)国家或省级的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不断研发与中小学教学同步且适合农村教学的教育资源,为避免重复建设,应对农村中小学校统一配发,各地市也应建设一批适合当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资源,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软件资源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软件资源的建设要做到:
①质量与数量并举;
②立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状况,针对青少年心理认知特点,使农村远程教育资源适应学生的需要;
③加强已有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重视资源的接收和利用,把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相结合。
提高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
1)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应完善相关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师生自主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对资源学习和使用的良好格局,以提高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2)指导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在“知识观”“教师角色定位”“教学环境”等方面对传统教育理论有重大的突破。可以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指导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环境下的教与学。
提高师资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1)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机制。各省统一规划协调各培训项目,避免培训的内容雷同,且保证培训机构的规范性。制订长期的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能力。此外要建立省、县(地市)、乡(校)三级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让更多的教师从培训中收益。
2)制定系统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且注重不同培训项目的衔接,要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接受能力,制定与其相适宜的培训内容,同时尽量避免培训内容的重复,保障较高的培训效果。
3)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考核应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让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并把培训成绩列入教师年终评比的参考指标,激励教师认真培训学习,提高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技能。
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信息化教学,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管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运用网络资源学习,促使其较快地适应信息化环境。但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自主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监管,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多样化的娱乐信息中。
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建立长效运行的经费保障机制。
①可由信息技术教育经费中列出一定比例费用,用于设备维护和资源建设;
②建立县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专项基金;
③呼吁社会组织投资;
④可由学校自行筹措部分资金;
⑤政府协调供电和电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用电、用网给予优惠,降低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行成本。
2)建立设备和资源的有效管理机制。完善设备和资源登记、使用制度,数字资源接收、存贮和共享制度,明确管理工作职责,有章可循;安排专人负责设备和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对设备和资源的使用做好记录,并定期检测维修;建立一支由教育局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学校管理教师与信息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及时排除设备应用故障,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检查与考核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检查和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教师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的评价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结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发展任重道远,相关的政府部门、各项目学校及在校师生都应行动起来,重视农村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教育机会的均等。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慧,刘中青.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现状及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8):36-38.
篇10
调查小组对高庄镇进行了抽样调查,采取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高庄镇中心幼儿园、桃李幼儿园等五家幼儿园与高庄、郭寨、坡里、洪楼、练庄等村庄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小组参观了幼儿园环境,包括卫生、餐厅、娱乐设施、教育设备等,与幼儿园园长、幼师进行了交谈。之后,小组走访了几个村庄,与村民进行了亲切交流。我们归纳高庄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如下:
一、高庄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高庄镇重视教育的发展,对农村的学本文由收集整理前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近几年,幼儿园数量急剧增加,尤其在高庄镇里,现有幼儿园8所。辖区平均每两个村一所幼儿园,而参加学前教育的儿童数量也比过去几年翻了几番。许多家长表示愿意让孩子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可以说,高庄镇是农村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反映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迅速。
二、高庄镇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家长观念依然落后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庄镇许多村民的观念开始转变。但面对学前教育这个新词,很多人仍然不能理解。甚至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什么是学前教育。只盲目的认为孩子应该上幼儿园,而上幼儿园的目的并没有弄清楚。具体表现为:
1、幼儿教育观念不正确
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讲,游戏可以说是他们平日里的主要活动。然而却有不少农村家长认为孩子每天做的游戏没有任何用处。家长在给孩子购买图书时,基本以唐诗 算术方面的书籍为主。而手工、绘画以及故事等方面的书籍却少之又少。很多家长都将教孩子数数、识字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只有极少家长会与孩子做游戏。上诉情况充分反映出了农村家长对知识的渴求及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轻视。
2、家庭教育方法欠缺科学性
在调查中发现,孩子在发脾气或是犯错误时大部分农村家长会采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如果道理讲不通,便会对孩子进行警告、斥责,甚至是进行体罚。虽然家长普遍认为对孩子采取讲道理的方法效果并不太好,但是又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家长严重缺乏行之有效地家教措施[1]。
(二)高庄镇农村幼儿园现状
1、幼儿园基础设施较落后
据小组调查发现,高庄镇许多幼儿园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全镇几十家幼儿园中,镇中心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比较先进。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普遍单一,缺乏安全性。小组发现,许多幼儿园所谓的娱乐设施只不过是一些滑梯和假屋等简单的几件。
2、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低下,师资配备不齐
农村幼儿园中的绝大多数人在职培训机会少,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落后,他们往往缺乏尊重幼儿独立人格的意识,把成人的意愿强加给幼儿;通常认为“好孩子”就是“老实听话”、“遵守纪律”、“不调皮捣乱”的孩子。同时,这些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与能力也相对不足,经常使用“惩罚”、“批评”等否定方式来对待幼儿,忽视正面教育。据村里家长反映,这些幼师水平一般,没有经验。不利于对孩子们因材施教,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三、完善高庄镇学前教育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小组进行认真分析和多方采纳村民、园长、幼师以及指导老师的建议后,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高庄镇农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意见:
(一)改善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现状的建议
1、采取多种形式树立家长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幼儿园应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正确方法,增强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首先,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长会等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内容和形式,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2、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知
幼儿园应当积极组织亲子活动和开放日活动,开展亲子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家园共同教育。以此来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真正作用。进而提升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并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3、促进家园教育并行发展
为了实现家园合作,应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并增强其对职业的认同感,充分调动起他们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家长一同制定幼儿指导方案 ,这样可以使家长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对于幼儿园而言,应抓住每一次与家长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并肩负起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的重任,以此来促进农村家庭教育发展。
(二)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学条件的几点建议
1、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投入责任
把学前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立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责任,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提出专项经费必须达到财政收入的比例,对于财政收入低的各级政府,要多方筹措资金,每年投入设立最低金额。
2、加强农村学前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关键是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幼教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失严重。提高农村幼儿园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设立专门的培养渠道,培养农村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