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12 04:3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散步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散步教学设计

篇1

(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增强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最近,老师看了一则公益广告,感慨颇多。你们有兴趣欣赏一下吗?

(课件展示视频《大家都在忙》)

师:看完短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问题)

师:是啊!关爱老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天就让我们随同莫怀戚先生一家去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对衰老生命的呵护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收获那份永恒的感动!

(设计意图:在课堂导入阶段,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后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1)给生字、难字注音。(2)想一想本文围绕着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2.认读字词

3.抢答(屏幕展示问题)

(1)散步的人有?(作者,作者的母亲,作者的妻子和儿子。)

(2)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3)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4)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用原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分歧)

(设计意图:用动画的形式展示问题,学生回答完后,点击屏幕显示答案,答案不单包括文字,还配以图片,让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本文人物、时间、地点的印象和认识。)

4.引导学生“说事”

5.明确文章大意

文章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南方初春田野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最终“母亲”迁就了孙子,改走小路的事情。

(三)深入文本,读文寻情

师:你们听得很认真,值得褒奖,但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还需多读。请看清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屏幕显示要求:朗读时把握好语气、语调,注意停顿)

1.小组讨论

(1)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呢?(妈妈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那么,“我”如何决定的呢?(走大路)“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3)假如,“我”当时决定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会怎么样呢?

(4)文中能表现“我”孝敬母亲的句子还有那些?

师:其实,一个家庭要想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家庭和美,还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下面,请分小组交流一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看出这家人的相亲相爱?试着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人物。

2.回答问题

例如:“我”孝顺;妻子贤良;母亲慈爱、谦让、有涵养;儿子乖巧、可爱;这是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和谐的家庭、令人羡慕的家庭……)

(设计思路与意图: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显示在屏幕上,小组之间竞争,比哪一组回答的词最多,答案直观显示在屏幕上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开动头脑,思考近义词。)

(四)品味语言,探寻美点

师:这篇文章之所以感染力十足,是因为它的语言。如果我们细细咀嚼、品味,会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赏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并与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

(提示:(1)把握好角度:遣词、修辞、句式、情感表达、写作方法等角度;(2)交流时请用上“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或“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它……”等句式。)

师:请同学们说说喜欢的句子。

(屏幕显示示例:我喜欢的句子是“她的[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因为这句话描绘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学生积极发言)

师:这篇散文太美了!美得让人沉醉!这里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这里有崇尚美德的人,这里更有动人心弦的情!老师也深爱这篇文章。我最喜欢文章最后一段,尤其是最后一句话。

(五)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1)屏幕显示文章最后一句话,全班齐读。

(2)师: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我”背“母亲”是尊老的表现,“妻子”背“儿子”是爱幼的表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一家人尊老爱幼。

生:母亲老了,容不得什么闪失;孩子太小,不得不小心。

(3)着重谈“整个世界”,顺势谈谈“以小见大”手法。

师:是啊!中年一代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他们既善待衰老生命,又呵护幼小的生命!有了他们,我们的传统美德才能得以发扬,我们的家庭才能日趋和谐!他们真了不起!

(六)畅谈收获,畅叙亲情

师:那么,三十年后,各位同学也人到中年,你们会以文中的“我”与“妻子”为榜样,善待老人,勇敢地挑起那份沉甸甸的担子吗?

师:是啊,这篇文章内涵丰富,阅读品味之间我们仿佛进行一场高尚的旅行。同学们,旅途中你一定受益匪浅吧?请谈一谈你的感想。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学生积极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我们应尊老爱幼、珍惜亲情。我们要做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们还应热爱生活、关爱生命。我们要留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平凡小事,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饥饿时母亲送来的一块面包,失落时父亲的一句安慰,寒冷时,奶奶送来的一件棉衣,这些,都饱含深情。

师: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就一定能感受到平凡世界中的和谐、美好。善于发现的你们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亲情了吗?你们想借此机会表达一下对家人的爱吗?

(同桌交流,学生畅叙亲情)

(七)课堂总结,深化情感

师:不经意间,这节课已接近尾声了。这节课里,我们作了一次愉快而高尚的旅行。我们领略到了如诗如画的景物之美,我们体会到了古朴动人的人情之美,我们也品味到了秀美隽永的语言之美,我们还学习到了以小见大的技巧之美。

师:亲爱的同学们,请珍爱亲情,传递亲情,勇于担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让社会更和谐!最后,将一首歌曲送给大家,愿爱住万家!

(多媒体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八)创新作业,感恩亲情

(1)可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给远方的父亲发一条感恩的短信;为操劳的母亲捶一次背;替年迈的爷爷奶奶洗一次衣服……

(2)写一首感念家人的小诗。

篇2

关键词:三步教学法;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网络教学;过程管理

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要内容之一。熟练掌握高级程序设计的知识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对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基于此,笔者提出了由引导学生学习到督促学习,最后到检验学习的三步教学法,并对实验教学班和普通教学班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具体调查,验证了该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一直在研究和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但有的时候教师教学生不愿学,教学就出现了问题。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解题编程的实践中探索其中的规律,构架属于自己的课程和知识体系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学习能力和探究心理以实现上述目标,是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1-2]。

二、三步教学法在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

(一)第一步:引导学习引导学习就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素材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非工科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巩固、加深和拓展自身已有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培养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中解决信息系统问题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重点和难点,避免教学内容的机械性复述,还要把应用与实践的内容融入教学[3]。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第一,通过把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使单一课程教学向专业联通转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习到知识以外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第二,使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实践项目相结合,使学生看到知识的适用性。让学生在编程的实践中探索知识,避免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在重点、难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构架课程的知识体系。把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实际的案例传授给学生,把教材内容中没有的、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经验问题通过案例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扩展,使学生对前沿内容有所了解,看到知识的先进性。(二)第二步:督促学习督促学习就是通过教学过程的预习、课堂、课后作业等步骤管理、督促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力争做到课前、课上、课后每一步都有监督、有管理,形成有效的、持续性的评价[4-5]。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前把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要求课前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必须通过分析和整理,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性项目以及项目需要的知识基础,使学生的预习过程有目标、有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课堂讨论也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抓住重点、理解难点,把知识学深学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反馈,通过作业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巩固,进行持续的学习效果评价。(三)第三步:检验学习检验学习就是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双重评价,要具有科学性。综合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使考核内容更客观,更能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系统的全面评价[6]。通过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易于量化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能够对教学效果进行直接、准确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使过程和结果并重,让学生在科学的评价中主动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三、教学效果对比

笔者对实验教学班级期末考试成绩与传统教学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图2所示。由图1、图2可见,传统教学班的学生成绩集中在70~80分,而实验教学班的学生成绩多集中在80~90分,成绩明显好于传统教学班。实验教学班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学习手段的利用和知识的掌握优于传统教学班。

四、三步教学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网络教学的三步教学法在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但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①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过程管理存在时间、精力方面不足的问题。②非单一的期末考试考核方法,容易产生人情分,需要提高教师的素养或者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五、结语

篇3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研究为什么不倒翁扳倒后还会自己站起来。

教学难点发现物体平衡是否稳定与重心及支撑面的关系。

〔评析:教学总体意识体现了面向社会、发展学力〔注〕、培养品格的教育思想。重点明确,难点清楚。目的,既包括了文化科学素质内容,也包括了心理素质内容。注——学力:指知识、技能、理解,也包括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等。〕

教学过程1.演示:出示不倒翁,扳动不倒翁。(教师动作夸张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这个玩具·什·么地方与众不同?(语气慢些,注意重音,讲话前后都停顿几秒钟。)

3.活动:让学生试一试、想一想,不倒翁什么地方特别?(全体学生都要参与、亲自体验。)

4.学生汇报各自的见解。(只要是有关不倒翁与众不同的看法,不管是形式的还是本质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错误也是思维的结果。结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并思维。)

〔评析:发现问题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骤。让学生会发现问题,是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方法的需要。〕

5.讲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说明你们很聪明,爱动脑想问题。其实老师从你们所提出的问题中已经明白了,你们还想知道不倒翁为什么扳不倒,对吗?这是个秘密(用神秘的语气),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秘密。

1.观察分析不倒翁的内部构造,得出上轻下重是不倒翁不倒的一个原因。

(1)提出问题:不倒翁的秘密在哪里呢?让我们先来猜一猜好吗?

〔评析:猜想即设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有设想。

自然课中把这种创造思维活动纳入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需要。〕

(2)讨论:不倒翁与众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猜测,使学生通过发言享受思维的乐趣。)

(3)点拨:从同学们的猜想中,老师知道了大多数同学都能在不倒翁的内部构造上寻找不倒翁扳不倒的秘密。那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大家一起想办法验证一下。

(4)学生讲述各自想到的验证方法。(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最后得出拆开不倒翁进行观察实验是最好的验证方法。

(5)组织学生观察。让学生拆开不倒翁看里面的构造,发现里面放置的橡皮泥。

(6)讨论:不倒翁扳不倒与放置橡皮泥是否有关?

(7)学生实验、观察并互相研究:放与不放橡皮泥,不倒翁有什么不同?放置位置不一样,不倒翁有什么不同?

〔评析:组织学生猜想、观察、讨论、实验,让学生参与认知全过程,重视学生的行为体验,对学生施行会学习教育。〕

(8)归纳:在不倒翁底部放橡皮泥,就增加了不倒翁下部的重量,使不倒翁的重量分布不均,“上轻下重”是不倒翁不倒的一个原因。

(9)对话:

师:“上轻下重”这个结论我们是怎么得出来的呀?

生:是拆开看出来的。

师:对!不拆开看不行。还有呢?

生:是试了几次之后得出的。

师:这个“试”科学上叫实验。观察实验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科学家也是通过这样的方法研究问题的。

〔评析:对于低年级学生,既教其知识,也要循序渐进地教给他们学习方法。〕

2.观察分析不倒翁的外部构造,得出半球形底面也是不倒翁不倒的一个原因。(过程略)

1.说说一些物体不容易倒的原因。

2.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课的。(先通过活动发现不倒翁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然后猜想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最后由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3.出示投影片,听配乐故事。我是一个不倒翁,听说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我。因为我的对手无论用多么大的劲扳我,也不会把我扳倒。告诉你吧,我的身体有两个秘密。一个是在制作我时,工人叔叔把一个很重的东西放在我肚子的最底处,使重量集中在我肚子里最低的位置;再就是我圆溜溜的大肚皮像皮球似的,无论你用多大劲扳我,都能使我肚皮里的重物作用在我的大肚皮上。这就是你扳不倒我的两个秘密,现在我都告诉你了,你一定要记住哦!希望今后我们做个好朋友。

1.准备下一节课制作不倒翁的材料。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搞一个小发明、小制作。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者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融于教学实践中,对小学自然教学进行大胆改革的探索精神。

1.重视认识事物的方法训练教学。本节课的两项主要认知活动,都是由组织学生发现问题开始,并按“发现设想验证”程序,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的。这种设计渗透了认识程序教学思想,使学生懂得了认识事物的一般程序,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要求,对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学习的素质非常必要。

篇4

1.学生与教材

这个教学实例中涉及的班级是江苏省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的高职(二)四班,班级共42人,学生英语水平为5~7级。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是高职二年级英语课本,所选的教学内容是Unit 10 Bees。

2.教具与教学时间

该节课需要的教具是黑板、多媒体、录音机和一些表示小组得分的贴条。下面将会介绍到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时间为15分钟,是一堂45分钟的课的一部分,是一个微型教案。该节课是这篇文章的第一课时。

3.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用于小组计分的贴条;设计好一张关于蜜蜂分类的表格,制作在多媒体课件中,并影印多份,发给小组;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6人,围坐在一起。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话题为Bees。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能归纳出每段的段落大意,能读懂全文;了解蜜蜂的分类和每种类别的任务分配。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从蜜蜂身上,明白人生的价值,培养责任感。

教学步骤。学生已经听过课文录音,并回答了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下面是对接下来的15分钟课堂教学步骤的安排。

活动一:Analy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finding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时间:2分钟)

这个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让学生在文章中把句子划出来,然后请个别学生逐一回答,当然要先看看有没有volunteers。在回答过程中,检查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教师会说“Good job”;如有错误,教师说“Never mind, thank you.”再请其他学生帮忙纠正,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回答对的学生,可以为本小组赢得一张计分贴纸。在全部问答结束后,教师把答案呈现在黑板上,文章清晰地布局能帮助学生掌握英文写作要领。

活动二:Fill in Blanks.(时间:6分钟)

According to part 2, please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types of bees, filling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the given words or phrases.

the Queen unfertilized eggs drones female worker bees 30 to 40 thousand fertilized eggs a small number(图1)

图1

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是课前事先设计好的,体现了蜜蜂的三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和蜜蜂分类的常识。每个小组一张表格,每组选定一位学生负责填写,其他学生在文中找出需要的信息。要求全体学生要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教室,看学生时候按要求完成。

同时进行竞赛,最先准确完成的三个小组可以得到一张计分贴纸。最后,教师把正确答案投影在多媒体上,这已经在事先准备的课件中做好了。

活动三:Discussion.

Every group chooses one kind of bees, analyzing its work, resposibilit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family of bees.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m? And report the result orally.(时间:7分钟)

这也是小组合作完成的活动。每组的组长负责汇总组员的陈述。要求所有学生结合文章中关于每种类型的蜜蜂的工作、责任进行介绍,自己思考它对整个蜜蜂群体的贡献是什么。组长要把要领写下来,最后做口头表述。

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如词汇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蜜蜂的奉献联想到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的口头表述是为后面的作业做铺垫,也是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过程。

接下来还要通过各种练习来加强对文章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留给学生的作业是:描写一种类型的蜜蜂,谈谈它的工作和对蜜蜂群体的贡献,并说说你从它身上学到了什么人生道理。

下课之前,教师让每小组自己计算小组得到的计分贴纸,得分最高的小组会得到教师事先准备的小奖品,作为奖励。

三、教学原理分析

教学目标的体现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已经涉及,整个教案设计体现的教学原理如下。

1.意义学习原理

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

在上述教案设计中,文章的主题是蜜蜂,这是个学生了解的话题。对于动物孩子们天生就有喜爱之情,因此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也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就做到了引入的新知识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活动一是归纳各段落大意,是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的活动;活动二是填空,学生了解了各段落大意,又得到了一些关键词,学生就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完成这个练习;活动三是讨论,是在活动二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所以,三个活动,一环扣一环,可以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帮助他们消化吸收新知识。

2.奖励期望原理

奖励期望原理是指人类进行某种活动或采取某种行动都是受到某种“奖励期望”的作用,这种奖励期望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非口头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而这种口头、非口头或长短期的奖励保证了人类活动的产生。

在15分钟的教案中,教师在学生回答对问题之后,及时地给学生以肯定“Good Job”;在学生回答错误之后,没有批评,而是说“Never mind, thank you.”这些话语都会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明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计分贴纸,只要学生回答对问题就可以为所在小组赢得一张贴纸;只要小组合作准确又最快地完成活动任务就可以得到一张贴纸。贴纸是成功的象征,学生在整个竞赛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有了成功的感觉,回答对问题的学生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都竭尽所能地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多作贡献。

这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什么是自我价值。这些经历,对于学生今后踏上社会都是有益的。

3.交际能力原理

交际能力原理的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篇5

(第一课时)

执教:全椒县章辉小学

陈良付

教学目标

1.会写“簸、涯、莺”三个生字。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的意思,培养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3.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是有关黄河的图片,欣赏了这组图片,你能想到哪些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2.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一起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二、回顾学法,自主学习

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明诗意——品意境——悟感情

2.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词语: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一)解题意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浪淘:波浪淘洗。题目的意思是大浪淘沙。刘禹锡的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

(二)知作者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浪淘沙九首》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三)诵古诗

1.指名朗读古诗。

2.示范朗读。

3.指导朗读节奏。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5.齐读。

(四)明诗意

1.自读古诗,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交流。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2.逐句交流诗意。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挟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4.齐读。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五)品意境

1.出示图片,结合1、2两句谈感悟。指导朗读,读出黄河九曲绵长的曲折和裹挟泥沙汹涌奔腾的气势。(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2.出示图片,结合3、4两句谈感悟。指导朗读,读出诗人逆流而上、一往无前、直冲霄汉的豪迈气概。(诗人欲上九霄的气概)

(六)悟诗情

1.这首诗前两句歌咏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后两句诗人有景色联想到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自己的处境,进而驰骋想象。他想到了谁?为什么?

2.交流。牵牛织女是神话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表达了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作者以此寄托了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四、拓展延伸

1.学习《浪淘沙》(其二)

2.总结积累: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感受到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后请大家再收集有关描写黄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吧!

板书设计

浪淘沙

雄伟壮美的景象

篇6

关键词 “三大构成”;园林设计初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0;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34-02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Three Constitutes” in Prelimin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JIANG Yan-ji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Abstract “Three Constitute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ield.According to the main issues emerging from prelimin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eaching innovations and reform of “Three constitutes” from the aspects of outlining content,design of experiment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approaches,evaluation system,so that students can set a base for better study an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professional.

Key words “Three Constitutes”;prelimin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teaching reform

园林设计初步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引导学生进入园林设计思维的启蒙,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必备基础的专业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园林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园林设计表现技法,更重要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造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程的教学,尤其是针对“三大构成”的讲授难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素质的目标。

1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现存问题

1.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协调

我国现有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参考教材深受建筑初步的影响,虽经多次改版,但沿用内容陈旧,年份久远。总体内容繁多且与其他课程重叠性大[1],而相对学时较少,学生对课程知识难以消化。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园林专业为例,现该课程总学时为56个学时,其中理论与实验各占24学时。教学内容分为5章,涵盖了园林设计基本概念、园林设计基本构成要素、中外园林史、园林设计的表现技法、园林构成与园林设计入门等知识和理论。相对应以巩固理论知识的实验课时为7次,每次4学时,不足以让学生通盘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反而使课程内容侧重点不明。

1.2 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不强

自20世纪80年代,包豪斯设计教育理论传入后,逐渐形成现行于我国设计教育的“三大构成”[2],成为设计教育的必修基础知识。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中以最大篇幅讲授园林设计与构成,其教学内容更似于生硬结合了园林设计基本概念与艺术设计的“三大构成”,所谓的“构成”缺乏对本专业的针对性。单纯的构成理论教学枯燥呆板,使学习晦涩难懂,学生仅停留于教条式的效仿,对形式美法则只能生搬硬套,无法产生与本专业的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实验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的脱离

园林设计初步实验不乏线条练习、抄绘练习、园林表现技法练习(包括钢笔淡彩和水墨渲染练习)和小型园地的测绘与设计,实验目次较多而总学时数较少。其中针对“三大构成”的实验项目少、学时少,并且与实际设计关联性不大,难以达到更好辅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效果。

1.4 学生的专业素养不足

本专业面向招收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美术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对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理论学说和园林植物学等知识缺失,对三维空间感、尺度无具象体验,从而对所学课程与园林专业联系感觉疏离;而“构成”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学生较难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并向专业形象思维转变,发挥创作意识。

2 园林设计初步教学改革的探索

园林设计离不开平面形态组合、园林空间的营造和园林色彩运用,“三大构成”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依据,因此必须强化“三大构成”在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中的重要性。

2.1 教学内容上的改革

基于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形成“三大构成”教学内容为核心,减少与之前学习内容的重复,概括与后续课程连接的知识点,做到精简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如可省却园林制图常识的详细讲授,而改为在实验项目操作中要求学生体现对园林制图基本知识的掌握,以承上;浓缩中外园林史章节内容,改为结合经典案例的介绍与学习,了解世界园林体系和现代园林代表流派,为大二将学习的园林史作铺垫,以启下;园林表现技法的教学可与同一学期开设的园林手绘实训课程并行,以课程间的合作实验项目训练巩固对园林表现技法的掌握,达到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园林设计构成要素、园林设计的立意与布局以及园林设计入门等知识点,可结合实际案例讲学,避免理论说教,并注意引导与后期的城市绿地规划、园林设计等核心课程的联系。调整后的课时安排,可用于对“三大构成”与园林关联性的教学讲授、讨论和课堂练习,调整课堂节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2.2 实验内容与专业应用的接轨

课程实验是园林设计初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堂实验设计,使理论和实验在教学中能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掌握造型理论和方法技巧。作为技术应用型专业,园林专业在实验设计上应更注重理论与专业的结合,理论转化在专业上的应用。传统的“三大构成”实操性教学被形式美法则所约束,单纯地重复与模仿平面构成范例,为“构成”而构成。以致学生思维固化,作品重形式而轻立意,缺乏创造性意识[3]。“三大构成”中的造型理论应该在课程实验中作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形式训练而不是僵化的套路,因此在园林设计初步的实验设计中应重现包豪斯教学对形象思维的启发意义。

在平面构成实验设计中,借助骨格对成形的辅助作用,结合小型的校园景观方案设计平面图练习,训练学生平面图形组合能力和专业平面图构图思维。此实验被切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表达学生创作立意的平面图形变化,一个是切实的方案设计,二者必须有创作关联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创作平面构成设计作业时,先对场地进行了解与分析,2个部分的创作在实验过程中是需要同时进行的。这种训练避免了“三大构成”纯粹图形训练的缺陷,引导学生从由一般抽象逻辑思维向专业形象思维转变[4]。

立体构成实验常常以制作二点五维构成模型入手,要求学生用不同材料练习体、块形体的形态组合。在本门园林设计初步立体构成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对园林空间构成的认识和对尺度的把握。在实验设计过程中,以江南古典园林的漏窗艺术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创作中式园林局部景观模型。白墙为实,窗洞为虚,白墙为纸,前景为画。在此实验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对材料的运用,模型的构思,还需要对传统中式造园美学有基本理解,对园林空间的尺度有一定把握,学会园林空间的虚实过渡,空间的渗透与层次的变化。学生在模型的制作中体验材料的特性,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课程的兴趣。

色彩构成实验在掌握色彩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色感、色彩面积和色彩对空间环境的创造上的作用的理解,特别是园林景观中对植物色彩的运用。以色彩构成中“空间混合”的知识点来设计色彩构成实验,要求学生对以色彩的“空间混合”的方式去分析经典园林案例中的主要景观节点的色彩构成与关系。在实验中,学生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色彩分析,总结色彩在园林空间内的应用,分析色彩在人视野中所占面积与比例、色彩在园林中呈现的形状与肌理、前景色与背景色的关系,体验优秀园林设计师通过用色、配色营造特定空间氛围。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元化

园林设计初步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培养其设计意识,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讲授,使用案例教学法直观且快速地让学生理解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知识点;结合课堂实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理论与应用结合更紧密;在实验前使用体验学习法和现场直观教学法,使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事前的认识和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学手段也应不拘泥,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基础上,以手写板辅助教学重现并提升传统板书的直观、快捷、清晰的表达效果。充分利用社会信息化服务平台,如QQ、微信及移动政务系统,定时更新教学信息,进行提问答疑与分组交流,加强师生课后的互动。

2.4 评价体系的丰富与优化

鉴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也应该进行相应改革。园林设计初步采用综合考核模式,摒弃单一的考试考核来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考核和课堂表现构成,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由体现本课程主要知识点的6个实验项目构成,共占据3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种方式能够避免片面地由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全面地考察学生在整个课程中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动态的评价体系。

3 教学改革的试行成效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4个教学班同学表达对抽象内容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转变了过往的思维模式,建立了园林设计思维模式,并对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改变了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角度,对美学和艺术的鉴赏能力有所提升;通过多个实操的实验项目,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分组讨论和分组任务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统筹能力;方案汇报的形式加强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作品的展览交流有效促进同学间相互借鉴和学习。在进入大二的专业课程学习时,学生普遍反映园林设计初步的专业基础训练能较好地将“三大构成”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在图纸表达、方案汇报、综合方案设计等方面有较明显的进步[5-7]。

4 结语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是学生迈向专业学习的奠基石,是培养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设计思维的重要课程。而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构成表现能力,使之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向专业设计表达过渡,“三大构成”必然是园林设计初步教学的重要部分。针对现今“三大构成”在专业课程上的不适应,需要重组理论教学的内容构成,不断创新实验设计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评价体制,使课程目的更明确,才能加强抽象造型理论与园林专业的关联性,并较好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的能力[4]。

5 参考文献

[1] 刘滨宜.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重大转变与对策[J].中国园林,2001(1):7-10.

[2] 陈岩.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看当代三大构成教育[J].艺术与设计,2010(9):146,148.

[3] 杨慧丹.包豪斯教育体系在中国的选择性误读[J].创意与设计,2015(2):89-91.

[4] 李文.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人教育,2008(6):88-89.

[5] 冯丽.《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探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1(4):92-95.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意;教学设计

教师在教学之前的构思教案、取舍角度、勾勒思路、优化细节、斟酌手法,这些策划,都可以称为“教学创意”。

一、谈谈创意的教学设计

1.从《散步》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通过镜头展现,说人、品情、赏景、析意,抓切入点:你是摄影师,将拍摄一组镜头,题为《散步》,你将怎样拍摄?背景:美丽的田野,远镜头:美丽的田野上有几个小黑点,特写镜头: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镜头展现年轻一对母子,说人品情,年老一对母子,赏景析意,写作一得,轻点一笔――概说事件;交代一笔――介绍原委;穿插一笔――烘托点染;简叙一笔――略写事件;巧析一笔――写出波澜;深化一笔――表达感悟。

2.从《乡愁》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五个步骤:(1)用心听读;(2)细腻品读;(3)优美解读;(4)比较联读;(5)推荐阅读。

3.从《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一线串珠,最感动的一句话:好好儿活,儿子怎么不好好儿活,母亲的好好儿活,母亲要儿子好好儿活,儿子的好好儿活。

4.从《荷叶母亲》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全篇术语点评的,学习方法:以物喻人――写景抒情;融情于景―― 一线串珠;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穿插――生动照应。局部课文集美的学习方法:背景的设置―主体的形象―心情的表达,细部描点揣摩的欣赏方法:比喻之美―句式之美―升华之美―抒情之美―点题之美―虚实之美。

5.从《春》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以读为线,培养朗读课文的能力、课堂笔记的能力、认识课文的能力、品析语言的能力、运用语言创意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的能力。第一课时读乐,(1)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了解作者背景;(2)感知性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形成课堂笔记。第二课时读美,(1)涵泳性朗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细细地涵泳品味,(2)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第三课时,类文阅读《春之声》诗文朗诵会。推荐阅读林斤澜的《春风》,感受不同的风格,明白还有别样的春的写法。

二、教学创意的讲究

1.教学创意讲究“新”

“新”字主要体现在“角度”二字上。因为“角度”好,“角度”与众不同,便有了个性,于是就叫作“创意”。如《土地的誓言》的教学创意:新在课型的设置,新在课文处理角度,新在对课文的充分利用,新在学生活动的方式,新在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角度。活动之一:厚重地铺垫,铺垫内容:作者简介。初读课文。利用课文练切入教学,切入课文内容: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呢?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学生活动,粗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浓郁的抒情性。活动之二:精心地剪辑,教师组织“精选”课文内容的活动。活动形式:分组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从《土地的誓言》中选三“块”完整的内容,形成课文诵读稿:故乡―土地―誓言。活动之三:激情地演读,教师组织不同形式的表演式诵读活动,让这语言的精华,让这热爱的深情,迅速渗透到学生心灵之中。教师进行学习小节。

2.教学创意讲究“简”

好的“创意”能够让人一眼看出它的简明,于是它就“可用”“有用”。“创意”离开了“有用”二字,可能只是“畅想”。教学创意讲究“简”,其实质在于:让教师的课堂活动精炼起来,让学生的训练活动充实起来。

3.教学创意讲究“实”

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学语文,作积累,练能力,少一些花架子。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大量减少:(1)大量减少课堂教学中非语言文字手段的使用。(2)大量减少课堂教学中的碎问碎答和教师的语言量。(3)大量减少就课文教课文而不重视学生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4)大量减少完全脱离课文语言环境的所谓“迁移拓展”与“清谈感受”活动。(5)大量减少所谓的“小组展示活动”。

4.教学创意讲究“活”

“活”,就是灵动,就是有变化。教学创意讲究“雅”,“雅”表示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手法要文雅、优雅、高雅。教学创意讲究“趣”,“趣教”之“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师别出心裁,将浅显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并在“趣”中进行语言教学、思维训练与情志熏陶;(2)教师开动脑筋,变换手法,将教学的过程撩拨得有趣。如,《秋天》的诗歌朗读设计创意:就诗歌的朗读进行“角色设计”与“角色分配”,并在此过程中尽情地品味、咀嚼、欣赏、揣摩。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精细化;技巧

随着新课改的进展,中学语文教学已经得到了显效进步,教师开始加强学生的字词和阅读训练,不断改进新方法,但是语文教学效率依然不高。有效课堂主要从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吸引力三方面来衡量。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既要吸引学生,也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知识。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精细化语文教学不仅强调教学过程精细化,还要求教学目标必须精准。教学时间是固定的,所以,一堂课程设置的目标不宜太大,设置的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对语文教学差产生影响。教学目标设计是提升课堂效益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精读,精读之后再自理己见。”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认真的解读教材,将文章蕴含的重点知识划分出来,选择文本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按照教学目标,将知识划分为:次要知识、基础目标和主要知识,提炼出知识的精华,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精细化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语文思维、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等方面出发。例如,在学习《蝉》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使用比较清新流畅的笔调描写了细微之物,然后再抒写哲理,既具有文章的特色,也存在交叉重复。所以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设置为:朗诵、品读文章,感受文章语言特色;了解先抑后扬和借物喻人写作手法的特点;体会生命的意义。有了精细化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明确、具体的掌握文章的重点内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

切入点是实现精细化语文教学的关键。细化是深化,并不是使切入点繁琐化。精细化语文教学强调,在选择好精细化目标之后,必须利用精细化手段实现目标,最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中学语文产生很大的魅力。

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细微切入点做起,利用比较简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选择切入点时,必须从生活实践出发,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切入。如从词语的表达、句式的运用、段落结构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有用的语文知识。例如,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可以从人物塑造出发,设计以下切入点:本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的对话?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唐雎和外交家的对话技巧表现在哪里?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体会唐雎的英雄气概,还可以深层次的了解人物特点。这种简单的教学切入点,不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将学生引入色彩斑斓的语文境界中学习。

三、引领学生细读文本

精细化语文教学特别注意文本的细节问题。文本细节是文章最打动人的内容,也是文章的精华。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字字未益忽,语语悟其神。”由此可见,在朗诵文章的时候,必须对文章的字词仔细斟酌,引导学生深刻理会文字背后的意蕴,仔细揣摩作者写作意思。

精细化阅读文本,并不是代替学生的作用,而是引导学生有效率的完成文本阅读,利用一定的知识技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品读文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文章的意境和思想,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只有按照此种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快速提高。例如,在《散步》一文中,虽然此篇文章的内容比较平淡,但是在阅读的时候,如果可以仔细品读文本,还是可以深刻理会文章意蕴的。作者在文章中经常提到春天来得太迟,实际表达的是自己对母亲的关心。描写春天的气息,主要表达的是人们对生命的赞扬。文章开头利用“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此句话表达的含义非常深刻,很值得咀嚼。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将内容写成“我们全家在田野散步”,作者写作的意图是什么呢?利用问题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在学习文章内容之后,体会亲人之间的感情,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

四、关注课堂生成效果

精细化语文教学对课堂细节比较关注。课堂生成效果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作用。课堂进展情况可以对反映教学设计的正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知,得到意外收获。精细化目标的生成和课堂具有很大联系,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条件变化,尊重学生阅读的权利,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宾变化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促进精细化语文教学课堂的形成。例如,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班级有的学生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的同学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并拿出依据证明。如果学生可以在讨论中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那么这次语文教学就是有意义的。如果学生比较沉闷,不发言,那么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正教学方法。

五、结束语

精细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文本知识的重视,利用生活中的细微物品,引导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关注,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配合。精细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详细阅读本文之后,给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目标,按照精细化原则,将学生渴望获得的、最需要的东西呈现出来。所以,实施精细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展示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品位语文学习的深层次含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挖掘语文学习的重点知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向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方向进行发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沈咪君.精细化教学是提升语文课堂效益的有效手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2]梅花.如何在新课标下做好语文学科的精细化教学工作[J].教师,2015(05)

篇9

一、以音乐为出发点,把握课堂教学的音乐性

潘老师首先用竖笛为大家演奏了舒伯特的《摇篮曲》,优美的笛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又唱了一首台湾摇篮曲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通过这三首摇篮曲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共同特点――温柔、想睡觉的感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对于作品的音乐特性重视不够,多是直接传授知识或感受,而缺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发现。我多次听过《走进傣族》、《云南映象》这样的课,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花了大量时间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却忽略了最为关键的音乐特性,偏离了音乐课的中心。新课程标准虽然提倡学科综合,但音乐课始终还是要以音乐为出发点,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感知和提高。潘老师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音乐感觉回归到了孩子自身。这才是以音乐为出发点的真正目的。

二、删繁就简,朴实无华

因为教学中始终紧紧围绕音乐的表现和体验,潘老师的教学做到了删繁就简、直抵本质,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和造作。比如在讲解“乐句”时,潘老师用了比喻的方法告诉学生音乐像我们说话一样,也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音符和节奏就构成“乐句”。再比如潘老师一开始用竖笛演奏舒伯特的《摇篮曲》,并用最自然的人声演唱台湾的《摇篮曲》,来吸引和感染学生,而没有使用原声光碟,甚至整节课都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台下听课的老师感叹:“啊,原来竖笛还可以吹得这么美”,“教学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三、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支点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一节课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寻找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这个“杠杆”,它可以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效果。潘老师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灵活多变、游刃有余。

当想让学生清楚歌曲有几个乐句时,她请同学们在每次乐句结束时拍掌;在给歌曲填写旋律音时,则用了听觉比较的方法,把舒伯特填写的旋律和学生自己填写的旋律用哼唱的方法相比较;在比较乐句的异同点时,采用视觉的比较方法,相同的乐句使用相同颜色,对比乐句使用不同的颜色……潘老师还力求告诉孩子们怎样进行比较。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就轻松自如、一目了然了。

四、注重音乐体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当教学活动从舒伯特的《摇篮曲》转换到格里格的《挪威舞曲》时,潘老师首先让学生边欣赏边感受,第一部分音乐主题像在做什么?(散步)当主题高八度演奏时又像做什么?(踮起脚尖走)第二部分的快速华彩乐段像做什么?(跑步)再现第一部分又像做什么?(散步)然后,潘老师就带领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在台上一会散步,一会小跑,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接下来,她又拿来一些篮球和排球,每人一个,按照音乐节奏拍球(篮球代表音乐主题旋律,排球代表高八度重复的旋律)。

在教学中注重音乐体验,把音乐与简单形象的动作联系起来,运用拍球来体验音乐的节奏,运用散步和跑步来感受音乐的速度…一这种结合是多么出人意料,又是多么巧妙啊!或许有些人会说,我们学校哪有这么多的篮球和排球?但是,学习音乐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笔盒、一双手、一张嘴等都可以成为有效的辅助道具。只要灵活运用,就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体验音乐、获得知识。

五、巧妙运用双语教学

篇10

关键词: 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 创新情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我认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教学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巧用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音乐、图画、录音等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并品味课文。《散步》这篇课文,记叙一家四口散步的小事,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我在教学中,为渲染温馨的家庭氛围,大胆引进音乐,在课伊始,我给学生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借音乐唤起学生心中感受,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就沉浸在爱意浓浓的幸福家庭氛围之中,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在感知课文这一环节,我安排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配乐朗读,要求其他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同时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仿佛看到了碧绿的田野、金黄的油菜花、忙碌的蜜蜂、飞舞的蝴蝶,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学生们轻松愉悦地进入意境之中,初步领略祖孙三代散步的其乐融融。借助音乐、画面、录音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对全文的感知既快又准,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

二、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但是这些问题必须是“半生不熟”、“高而可攀”的,对学生来说,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而又必须是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总之,只有“起跳”摘到果子吃,那才其乐融融,其趣无穷。“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就是说,一个好的问题,就如投在学生脑海中一粒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地思索下去,从而激活学生思维,领悟课文的深层内涵。教学实践证明:要想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关键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1.于无疑处生疑。

在学生读书不觉得有问题处创设问题情境。如《散步》一文中,“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个句子学生读起来觉得很普通,告诉我们谁在散步,往往不去思考蕴含其中的深意。我在教学时这样设疑:“我觉得文中‘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句是告诉我们谁在散步,那么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了,同学们想一想,我的理解对吗?”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相互讨论,凭自己的经验,谈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在生生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产生质的飞跃,读懂了作者匠心安排的“散步”,读出了“散步”的意义,领会了课文的主旨――尊老爱幼。巧妙地在无疑初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能丰富课文内容,同时学生懂得了学习语文不能浅尝辄止,要善于动脑,要善于揣摩深意。

2.问题要贴近生活。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含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含的深情。如果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学生情绪低落,学习索然无味,甚至会产生厌恶的心理。要让课堂活起来,要深刻地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就不能拘泥于对文本的分析。要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上一个台阶。所以课堂上需要教师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并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体验感悟这一教学环节,我做了如下的设计: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过你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你认为你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现在有没有解决的办法?鼓励学生自由言说,这就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体验,感悟,内化所得经验,学生在轻松的交谈中学会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以单纯的情感灌输取而代之,那么学生定会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体悟就不那么深刻了。

当然,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更重要的是要创设敢于质疑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认为应努力从教师的设疑布阵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提问。当然,学生从默默无闻不敢质疑到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质疑情境,慷慨地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

三、构建创新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1.改变情节,求异创新。

大胆改变原有情节,多设想几个“如果……那么……”。比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可这样大胆地改变情节,设置创新的情境:如果韩麦尔先生用极其慷慨的语言来代替这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作为小说的结尾,那么是不是更激动人心呢?学生进入上课的情景,从韩麦尔先生的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揣摩,明确: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作为结尾,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教师构建创新情境,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力求创新,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异创新思维。

2.扮演角色,迁移创新。

构建创新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当文中人物,扮演文中角色,以便学生进入课文,步入文中情境,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进行再创造。如在《羚羊木雕》教学中,在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父母”的咄咄逼人和“我”的被逼无奈之后,我追问: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们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你们希望演绎怎样的动情故事?然后,让学生合作即兴编演,教师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和想法完成,学生进入角色,进行再创造,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去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通过角色扮演,促使学生与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使课文所蕴含的情感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情感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整个过程开放又富有创造性。

3.发挥想象,自主创新。

新课标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战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如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秋天》的诗歌教学的重点是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但诗歌的意境美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就大胆地做了这样的设计:擅长朗诵的同学进行个性诵读;擅长表达的同学请用自己的语言选一幅画面进行描述;喜欢画画的同学用画笔把诗歌描绘的画面画下来。这些个性化的诵读、融入个性的自由描述、创造性的多彩的绘画,无不需要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插上想象的翅膀,将脑中零碎的意象组合起来,进入美妙的秋境中去。这单靠传统的简单机械的分析是很难让学生进入诗境的。

四、营造竞赛情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