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知识体系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工程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工程知识体系

篇1

物流成本(LogisticsCost)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的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一般认为,施工工程项目中设备、材料成本约占工程项目造价的60% ~70%,与此相关的物流费用约占工程项目造价的5%~8%左右。同时物流活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资金占用成本的比例和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工程物流又被称为承包工程的第三方利润源。在物流成本对企业的利润贡献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如何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力,已成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对物流成本控制能力进行了分析,但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首先,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还处于落后状态。虽然不少施工单位对自身物流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真正理顺,体制设计缺乏科学性、前瞻性,与社会物流的发展与分工不协调,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整合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严重。物流一体化难以达到的目标,企业物流中心的构建还存在很多困难。其次,物流成本还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中,而是被分解成不同部分,缺乏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来反映物流成本。因此,企业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来完整地计算物流成本,更不能单独真实地核算出来,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的真实全貌。而建筑施工企业的物流流程更为复杂,其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涉及方方面面。

基于此,本文依据武汉市某大型建筑施工公司,从其物流环节过程来寻求其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定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作初步的探讨。

二、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影响要素分析

第一,采购物流成本控制。企业为了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反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供应商的评价选择。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采购环节上,由于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和市场风险缺乏深化的认识,采购工作存在简单化、不规范化的倾向,许多的物资采购招标活动不够规范,尤其是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供应商准入制度,这都人为地增大了企业的供应风险,提高了采购成本。另外,采购方式的选择,采购计划的编制等对采购物流成本的控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运输物流成本控制。所谓运输费用是承运单位向客户提供运输劳务所耗费的费用。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的比重较大,有调查结果表明,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40%左右,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索。运输费用的控制就是要加强运输的经济核算,防止运输过程中的差错事故,提高运输决策的科学性。在物流运输决策中主要体现在: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运输计划编制及运输能力配备,安全运输等问题,整体协调来保证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性。

第三,存储物流成本控制。所有的企业都希望将库存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又必须保留一定的安全库存,以保证快速满足需求。现代物流控制中的存储费用控制能力主要取决于仓库管理水平、仓库货物损失、仓储设备水平。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估计生产计划的原料需要,物料之间的配套时间没有基本的批准标准,为保证供给,施工企业采用的安全库存大,冗余库存一般达到5%-10%以上,库存资金浪费严重,库存周转慢。而且某些施工项目结束后剩下的冗余库存无法被后续施工利用,堆在仓库常年无人问津,成为死库存,责任也无法追究,使库存成本增加。

第四,现场物流成本控制。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0%~70%,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势必要求加强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的材料种类繁杂,数量多,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杂乱,木材、水泥霖雨、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物料的二次加工损失严重,一次利用率低,在施工现场多次搬运和丢失浪费等现象,都产生了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和经济损失;同时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机械设备管理不善,机械设备故障不断,状况较差,平时维护保养不足,导致施工设备利用率不高和机械的非正常损坏,影响施工进度;另外,施工场地规划不合理,有些施工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落后,造成项目成本增加。

三、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

在建立物流成本控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尽量做到全面、科学、合理、实用,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方案的可比性,指标的系统化,并反映评价的目的要求。因此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物流系统特征值指标,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的产生主要来自材料采购费用、装卸搬运费用、储存费用、现场管理费用等。因此,建立物流成本进行控制指标体系也要从这几方面着手,即采购物流成本控制、运输物流成本控制、存储物流成本控制、现场管理成本控制。

第一,层次分析法。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将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影响要素评价指标分为三个层次:总目标层(A)、准则层(B)、判别层(C)。其评价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其次,构造判断矩阵B。判断矩阵的含义:相对于上一层某要素,本层次各个要素重要性两两比较的判断值。其具有如下性质:bij=1且bij与bji互为倒数。构造判断矩阵B如下:

B=(bij)n×m=b11 ... b1n ... ... ... bn1 ... bnn

篇2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QFD;质量屋;知识重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57-02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是面向市场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一种计划过程,是质量工程的核心技术。QFD自本世纪60年代末由日本质量专家水野滋(Shigeru Mizuno)和赤尾洋二(Yoji Akao)提出后,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都取得了显著发展。实践证明,QFD是产品设计与开发全过程质量保证的系统方法;正确地运用QFD可以实现市场、创新、设计与开发、制造和顾客满意的综合集成。通常QFD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产品规划、零部件规划、工艺规划和制造规划。QFD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之为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HOQ),在QFD中具有基本和战略的重要性,这是由于它是一个具有下述特征的重要阶段:作为“顾客的声音”(Voice of customer,VOC)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声音”(Voice of technician,VOT)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得QFD系统中其他阶段能够通过它展开其过程和制造等规划。一般HOQ采用矩阵形式表达可以将顾客需求转换为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

QFD理论作为一种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的分析方法,在国外主要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餐旅业以及教学上。在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面,Murgatroyd认为该理论可以用于远程教学,进而改善教学服务,减少课程设计的时间,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以QFD为基础,评价了MBA的课程设置情况,以期得到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目标;Wisconsin-Madison University运用QFD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切入点,设计了本科的课程。总之,QFD理论在国外的应用十分广泛,而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上。QFD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尚属起步阶段,目前主要应用于企业经济、计算机软件开发、航空航天、建筑科学等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冯良清,2012)、高教质量管理(雷平艳,2011;秦敬民,2009)、课程设置(董春芳,2013;安轶龙,2012)等方面。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质量管控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支撑,应用质量屋理论和方法,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有效衔接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效果的密切度。

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知识体系设计

构建知识库的前提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基础工作是进行知识重用。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出发,将人才培养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层、素质层和能力层。把对象M、特征c及关于c的量值v构成的有序三元组E=(M,c,v)作为描述对象的物元模型,其中M、c、v称为物元E的三要素,该模型是一维物元。对象和特征值是一对多的关系,以对象M、n个特征

参照可拓物元方法(黄柯,2015),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三种物元,分别构建知识物元、素质物元、能力物元模型,其中知识物元的特征可表述为通识性、工程性等,素质物元的特征可表述为专业性、胜任性等,能力物元的特征可表述为创造性、实践性等。

三、基于质量屋的人才培养知识重用质量控制

1.顾客需求分析。物流人才需求呈现多样性、个性化和动态性的特点。对物流人才需求表现在性能、功能和环境需求等方面。例如性能需求指物流人才具备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实操业务技能,功能需求指物流人才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实践和应用能力较强,环境需求指物流人才能随环境灵活变通,能动态反馈提升。通过质量功能配置(QFD)把顾客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技术要求,从而建立物流人才需求物元。

2.质量屋构建。搭建质量屋的屋顶、天花板、房间、地板、左墙、右墙六个模块,分别构建知识、素质、能力质量屋,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洞察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及分辨需求的重要程度提供了系统的处理手段,参照知识库进行实例匹配和可拓变换,最终实现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知识重用与质量控制,如图1所示。

四、结论

在已有的研究中,以质量屋为研究工具主要集中在产品规划和服务型行业,教育行业特别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管控领域并不多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质量管控为目标,探索质量屋理和方法在人才培养质量管控的研究,扩展质量屋方法的应用边界,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管控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决策支持工具。

参考文献:

[1]张志文,罗天宇,王康康.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体系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5,(11):96-98.

[2]韩煜东,张子健.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159-163.

[3]刘金林,曾凡明,吴杰长.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第一任职需求与课程标准的映射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4(38):10-15.

[4]王秋莲.基于可拓理论的产品绿色设计知识重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167-171.

[5]黄柯.基于可拓创新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1):135-136.

篇3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技能、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应用技能的结合,辅以基本素质的培养,提升应用能力。在应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开展实习实践,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旨在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模式的基础

    在探索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时,从实际出发,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造学生的创新能力[6]。在基于理论、实验、实训三大物流学习平台,构建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技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于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理论知识是指专业或行业所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理论与知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突出自身特色,授教切合实际的专业知识,使得整个理论平台体系面宽齐全。避免重复讲授和相互割裂,使得课程不成体系。课程内容按照不同的需求设置,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满足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探索的好奇心,从而更加认真、稳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学生在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应对英语、计算机熟练掌握。这种方式对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体系的物流“准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实践能力较差。通过实验教学的物流综合模拟实验、物流实训实验以及相关的实验网络课程可以改变学生实践能力差这一短板。然而要满足这一需求,建设实验平台,完善实验设备至关重要。支撑实验教学的各个软件如供应链管理与优化软件、物流模拟教学软件、物流仿真软件等,通过这些软件对物流实务过程模拟,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协助,结合课堂所学,提高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建立稳定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参观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信息技术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要求。在参观、认识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再通过生产实习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透彻地剖析问题,再以实验平台,仿真模拟现实岗位流程,找到症结所在,并尝试解决问题,提前为毕业实习进行岗位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模式的构建

    根据三大平台的作用,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色,提出了基于理论、实验、实训三大平台的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促进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优化理论教学。授教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书本内容以实验的方式过程化、具体化。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弥补理论教学单一死板的缺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理论教学加深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强化理论学习。实训岗位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地从实践中了解物流的整个流程,不断地深化理解,使得学生的认知从实践切实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得益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辅助实训教学,实训教学细化实验教学。从模拟物流实务实验教学到实习基地岗位培训,实验教学让学生提前岗位培训,而岗位实习中更加细化了实验教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把从实验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放置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加深入探讨和研究专业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理论、实验、实训的三大学习平台,相互促进补充,结合三大平台的优势,构建了“理论+实验+实训”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从理论上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在结合岗位培训,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岗位,在应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开展实习实践,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让其发挥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社会效益。“理论+实验+实训”人才培养模式,从各方面锤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具体建议

篇4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对策

一、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现实状况

我国开设物流课程时间较晚,不少高校虽然增设了繁多的物流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但成效并不明显。中职学校是继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后,为补充社会物流人才需求不足相继增加的物流专业,其物流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尚缺少规范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物流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主要有《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网络技术》、《物流系统工程》等。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则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课程编排存在重复性,学生因为教学内容的重复,往往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现有的教材体系更新速度慢、理论知识与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二、当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目前,学校物流专业教师讲授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些重要章节虽选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教师因为缺乏物流企业相关的数据资料,导致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演示工具,缺乏实际案例的充分说明,限制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物流专业教师要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发现问题、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内容空洞,教材编写周期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深入发展。例如与《物流信息系统》有关的企业局域网技术已经从“有线”转向“无线”,WEB技术更强调移动。但是,物流教师因为自身专业素质的落后,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为零,导致教学内容空洞,没有生趣;为学生配置的专业教材中也很少涉及前沿技术问题,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很难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匹配。只有在教材的使用和编写问题上找到新的出路,才能保持教材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发展。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设置应以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倡导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教师要通过选定物流信息技术相关实验项目、物流案例或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物流信息技术的目标;学生要根据个人能力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物流信息,提高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教师要增加学生实践课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物流企业,学让生真正接触物流企业第一现场,掌握具体的管理流程,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综合目标。

4.专业师资缺乏

中职学校中,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师资队伍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师水平差别大,专业素质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范围涉及了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技术、EDI技术、GIS技术、GPS技术、条形码技术、POS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各个领域,范围广、内容多。虽然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具有物流师资格证书,但缺少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专业知识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明显不足。

5.实训设备水量少,使用频率低的

中职学校为满足物流信息技术的教学,新建了物流实训室,添置了诸如RFID设备、手持式条码扫描仪、固定式条码扫描仪等物流信息技术实训设备。但由于采购和维护成本昂贵往往采购数量很少,要想让每位同学在实习期间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机械设备,参与管理流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折旧率高,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与之对应的设备维修费用也相对较高。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就会增加经费开支,耽误学生的实训时间,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成本。

三、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策

1.更新教材内容,缩短教材建设周期

教材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武器。教材选编和教材建设的周期对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而言明显偏长,这都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要想改变现状,学校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选用上应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权,以出版市场的成熟教材为主,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获取更多前沿信息;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搜索引擎等途径获取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充实多媒体光盘内容,让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有更多的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教学内容,更容易掌握知识。

2.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物流企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操作和管理的机会,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物流信息管理流程。学校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信息系统利用率较高的物流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从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得最新的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并从中发现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可以熟练操作ERP(企业资源计划)仿真软件,熟练掌握企业信息化理论、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及ERP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3.提高实践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如何提高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使用效率,降低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是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考虑租赁企业设备进行实践教学,或将实习地点从学校向物流企业倾斜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其既可以满足物流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又能满足物流企业的部分日常工作需要。但如何鼓励物流企业帮助学校提供或者更新技术设备,以及降低物流企业接纳学生实习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是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面对的问题。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加强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培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积极引入企业物流信息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同时鼓励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着重培养高校教师在物流企业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丽.《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0)

[2]宾 厚,邹筱,肖军.高职学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物流教学,2007(9)

篇5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世纪的我国物流教育将会与经济实践一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能力的多方面要求,过去仅注重知识传播的那种教学思想将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新教学思想,将来的物流教育应侧重于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物流管理内涵及学科属性

1. 物流管理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时间的及时性、路径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组织方法,减少物流的成本,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物流的全过程。

2. 物流学科属性

物流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物”的流动规律,现代物流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应用型新兴学科,是一门汇集了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精华的交叉学科。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研究物质实体流动的理论、规律和方法。其内容从物流理论到应用,从物流技术到管理方法。因此物流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

二、现代物流教育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

1. 物流管理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在世界经济市场化、市场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物流的国际化,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现实,这也正是在知识经济影响下物流业发展所呈现出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将大大加快。未来的物流业竞争是全球一体化竞争,物流市场也必然是全球连成一体。中国的物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不仅要面对大量进入中国的外国物流企业,而且还必须走出去,与国外的物流企业竞争,这种国际化的趋势要求未来我国物流教育必须注重国际化的内容。

2. 物流管理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上,各类高等学校不仅要强调多元化,还要突出特色,必须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功夫,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宽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因此,课程体系也将向综合化发展,整个课程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相互割裂或重复讲授,课程内容将依据不同的培养要求而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必然趋向综合,教学内容整体性也必然得到加强。

3. 物流管理教学内容的实用化

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用技能。传统的物流管理教育在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显得较为薄弱。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也就是说,加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必须要加强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4. 物流管理教学内容数量化

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中,定性分折的内容占主导地位,而定量分析较少。而在现代物流管理实践中,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物流活动同数量化分析方法结合得十分紧密,物流业务管理和综合评价都离不开数量分析。因此,未来的物流教育要强化定量分析,加强学生数理知识,尤其是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我国物流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物流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物流研究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国的物流人才培养与中国物流的发展速度极不相称,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层次偏低。受过系统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技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物流人才总量与需求量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2. 尚未形成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目前国内的物流教育现状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是由于刚起步不久,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大量需求,另外由于各高校培养方案各异,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尚未形成满足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体系。

3. 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在物流专业的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方面力度不够大,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这就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型的物流人才。特别是在我国参加新经济的竞争中,迫切需要新兴的物流人才,因此传统的物流课堂教学模式亟需改进。

四、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即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快、开拓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共性,更要突出个性,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线。

2. 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培养具有完美世界观和高尚道德情操、广博知识和熟练技能、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强健体魄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个大目标下,我们确立了一般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立足宽口径、厚基础,强调学科交叉,体现三个特色:一是重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突出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现代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三是强调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努力培养适应未来、适应国际化人才竞争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 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具体地说,为满足上述目标的物流管理人才应当具备以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系统的物流管理理论基础和全面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基础知识;较强的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

能力结构:语言文字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母语和外国语的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对物流管理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系统分析能力――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特别是重视调查分析能力和数量分析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强调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软件和网络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国际化能力――全球市场一体化、物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现实,这也正是在知识经济影响下物流业发展所呈现出的必然趋势,这种国际化的趋势要求未来我国物流教育必须注重国际化的内容。

4. 人才培养方式

通过“通识课公共平台+学科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及设计”学科知识体系模块的课程设置,实施宽口径培养。本着因材施教、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思想,不断完善学分制,同时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拓宽专业面,突出能力,注重创新,使之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五、结语

普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主要力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性较差。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各高校对此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与探讨,针对教学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应用型特色,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应把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教学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同时也为终身教育做准备、打基础。因此,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宜宽不宜窄,不能把专业看得太重。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 that China's logistics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ut of touch with social needs,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personnel logistics personnel cultivation model, and elaborates the contents, target, form and features of each innovation model.

关键词: 培养模式;物流人才;个性化

Key words: training mode;logistics personnel;personalized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53-02

0 引言

伴随着“物流热”的在我国的兴起,物流行业正式进入我国,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物流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国设立物流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有300多所,在校物流专业的学生大约有100万人,但是这个数字并不能够满足我国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结构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一致,导致可从事低端工作的毕业生大量存在,而具有综合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中高端人才却凤毛麟角。所以如何进一步确定差异化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物流学科的建设,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解决理论和实际结合的问题,使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能够满足各类企业的各层次需求,使人才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专业建设当务之急,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物流人才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 我国物流教育是自2003 年才开始普及的,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的专业,但是,从部分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中,不难看出,许多高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非常宽泛,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次,差异化的细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将来能够从事哪些工作,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论证,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学生不受市场欢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和跑道,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制约了物流专业和物流行业的发展。

1.2 缺乏完善成熟的学科体系 较之国外先进成熟的物流学科体系相比,我国物流学科课程体系也处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进程中。许多学校在开设物流专业时,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设置了课程体系,但细究起来都缺乏建立物流专业的可行性分析,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思路混乱,课程之间的关系结构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等都是常见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在本科生阶段的教育良莠不齐。

1.3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物流专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尚短,物流专业教师的缺少是很多高校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师结构的组成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其他专业教师转行到物流专业的教师,还有从某些企业的物流相关部门转行进入教育行业的。此类教师的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的欠缺是致命伤,一些在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在实验课程中倒是会有很大的施展空间。二是近些年刚毕业的国内外的硕士、博士投身于高校教育中。此类老师虽有很夯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结构,但严重缺乏企业实践的经验。因此,我国高校应该投入资源,培养全能型的物流专业老师,有效的优化学校资源,增强师资力量,是未来发展物流专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1.4 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实践环节 物流专业区别于一些其他管理类专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要求很强,而我国高校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还较为传统,教学中常以课堂理论学习为主,学生较少接触实际工作环境。这样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直观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当遇到到实际问题时,又不能灵活应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为物流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使得理论教学活动难以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导致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还要花很长时间去适应企业运作,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2 构建个性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2.1 明确各层次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 近些年,物流行业以其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当今各行业炙手可热的第三方服务商,无论是工商企业,还是政府机关和各类科研机构,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不同的针对性和侧重点。这就使得各高校必须要针对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培养,比如,可分为进修类,就业类,其中进修类又可分为国内考研和国外深造,就业类也可分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公务部分、自主创业等细分类别。针对不同学生的毕业方向选择,对社会各层次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同时根据社会的真实需求,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制定分层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每一个大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积累,能够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满足社会各层次各行业对于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好的为我国的物流业的快速而健康的发展而服务。

2.2 基于供应链思想构建物流管理专业授课体系 所谓供应链管理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在核心企业协调下,本着共赢原则、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

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特征表明,现代物流管理的实质与供应链管理趋同: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强调系统性、整体性、集成性、协同合作;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与供应链管理涵盖内容也极为接近,在流程上侧重需求分析—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在研究对象上强调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益高效率流动。而供应链管理是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内在逻辑条理清晰,体系完善,因此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中借鉴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与思路,优化整合授课内容,构建起基于供应链思想的物流专业授课体系是可行且必要的。

此种课程设置体系的优点在于:首先对于学生而言,脉络清晰的课程体系利于学生明确每门课程学习目标以及不同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由点及面,既有专业性深度,又有综合性高度,建立起物流与供应链的系统思维;其次对于教学单位与教师而言,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优化整合教学资源,避免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与冲突,教师发挥优势,各尽其材,使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最后,对于物流管理学术研究而言,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结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为构建物流管理专业授课体系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研究思路。

2.3 整合教师资源,实行个性化专业指导 个性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效果,就是要让大学生们能够正确地选择最合适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很多学生们在面对选择时需要专业老师的建议,而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任务是由辅导老师负责的,所以,高校可以尝试整合专业老师和辅导老师的资源,实行一系列的个性化关于大学生毕业方向选择的指导和活动。既可以组织诸如座谈会、讲座、经验交流会等群体性的指导活动,也可以通过设立定期的答疑时间、一对一的指导、邮件、QQ等多种个体沟通方式建立一种学生与专业老师、辅导老师有效交流的平台。这种个性化指导的优点在于能够极大的发挥专业老师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从专业角度出发的建议和指导,比如,研究生的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各类工商企业的发展情况、不同层次所需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等鞥。另外,此种方式应从大三,甚至大一就开始运作,让学生们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选择,早做选择,早做准备,早做努力,更加充分的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培养和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厚积而薄发,满足市场各层次的需要。

2.4 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是国外先进的一种工程项目设计思想,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系统实践能力等均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中相对综合性的课程(比如:国际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可以引入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并与管理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和应用。此种方法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先是在课程各章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第二个部分是在整体课程上采用CDIO的工程教育方法,即课程讲授伊始,就提出一个关于整个课程相关的项目设计的要求和背景,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整合课程所有知识点,结合之前所学科目的相关知识,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方案,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通过PPT演示汇报各自的项目设计方案,使学生们切实掌握了物流的系统性,具有针对实际的物流项目,将知识融会贯通,提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设计应用能力等,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我国物流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2.5 加强物流实践基地建设 物流是一个要求实践性、应用型极高的产业,因此,高校的物流专业也格外的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综合来看,主要存在两种途径:一是,各高校建立模拟实验室,诸如:第三方物流系统操作、ERP沙盘模拟、配送中心设计与规划软件、分拣系统沙盘、国际贸易软件、国际结算软件等软件和沙盘系统,此类课程可以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的物流功能模块的实务流程的实际操作,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发生的问题给予分析和解决,既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又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实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社会资源,寻找合适的企业资源,建立长期的对口实训基地,这样,学生们既能够得到真实的体验,企业也可以从中寻找到合适的人才。各高校在物流专业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物流实验室建设,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我们可以加强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为我国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桂丽,李发宗.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物流技术,2011(30):143-145.

[2]吕玉兰.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物流技术,2011(1):133-134.

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物流管理;教师企业实践;岗位群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6-0039-04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院校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知识本位的学术(普通)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后者侧重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建构。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不仅具有比较完备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现场教学以及指导培训能力、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的实际,借鉴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经验,教育部等部门于2016年5月颁布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指出,组织教师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定期到企业实践,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举措。《规定》还对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组织与管理、保障措施以及考核与奖惩等方面做了统一规定。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新型专业,发展快,体量大,虽然自设立起就瞄准了日新月异的物流行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物流产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但由于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复合型产业,涉及经济、管理、机械、信息、工程等多领域,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能适应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客户开发与管理等多个位群。这对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对物流行业没有充分的了解,更缺乏在物流企业工作的经验。可见,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由于其广泛性和特殊性,迫切需要探索个性化的教师企业实践策略。

二、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传统,尤其是自2016年5月以来,许多职业院校依据《规定》制定了教师企业实践实施办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学校对教师企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

自《规定》颁布以来,不少职业院校也提出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实践,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具体实施办法,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使教师企业实践难以落到实处。加之,学校对教师企业实践缺乏有效性评价,企业实践效果好的教师得不到褒奖,效果差的教师未受到处罚,挫伤了教师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另外,一般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比较多,物流类专业在高职各专业中偏文科性质,这也导致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企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建立起良好的物流企业实践经验交流学习的氛围,而良好的学术氛围会对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忽视教师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

要提高教师企业实践效率,就必须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1]。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差异决定了企业实践需要不同的内容、方式、组织、期限、考核和奖励等。例如,男教师和女教师对企业实践方式(如集中还是分散、驻企还是通勤等)就会有不同的愿望,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的教师对企业实践内容的需求会有很多不同,尤其是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其要求会大相径庭:具有高级职称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物流企业实践过程中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流程的优化等问题;初级职称的教师可能关注的是物流各个环节的基本操作流程,更想了解的是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的运用是怎样的,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职业院校在制定教师企业实践方案时较少顾及教师的个体差异,主要从满足教师企业实践的共性出发,甚至完全抄袭其他院校企业实践方案,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师企业实践岗位随意性强

物流行业所涉及的岗位群众多,岗位群之间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专业技能差异大,不同岗位群所对应的专业课不一样,不同专业课要达到的课程目标(包括技能目标)也不同。因此,讲授不同专业课的教师在企业实践的内容和环节也应该是不同的,每位教师的企业实践应该在与其所教专业课对应的岗位群上进行。目前,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并不熟悉与其所教授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更不知晓这些岗位的职责。教师企业实践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企业实践深入了解理论知识是怎么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然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起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四)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由于我国物流产业形成的历史比较短,以小型物流企业居多,岗位分工不细,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不高,整个行业尚处于粗放式经营时期。企业从劳动力市场招聘的普通劳动力就能胜任大多数岗位,且多数情况下教师企业实践并不能给企业带去立竿见影的效益,导致物流行业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是依靠学校领导和企业高层的私人关系搭建起来的合作,但是这种靠双方高层信任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有赖于双方所具有的自我约束机制,不利于物流管理教师企业实践的健康发展。事实上,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市场行为,但是目前缺乏市场机制下的合约治理框架,除此之外也没有政府层面的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支持,导致教师企业实践一直处于畸形发展的状态[2]。

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改进措施

(一)尊重教师个体差异

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是改进教师企业实践的逻辑起点,因此要根据教师的能力不同、需求不同设计合理的教师企业实践内容、方式、途径等。先应该对不同教师之间的能力进行测量,把握物流管理专业课教师之间的能力差异。然后根据能力差异设计不同的企业实践起点和企业实践目标,并且要根据教师之间所教专业课的差异和需求偏好设计不同实践项目。例如,可针对处于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物流专业教师分别设计“掌握EMI和EDI等物流管理系统的操作和维修基础素质”的能力实践项目,“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会计和网络营销岗位”通用能力的实践等项目,以及各个岗位的专业能力实践项目,设计不同难度梯度的进阶岗位实践项目,以供教师在企业实践时进行选择。

(二)根据岗位群确定实践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群主要可分为运输岗位群、仓储管理岗位群、配送管理岗位群、物流信息岗位群、客户开发与管理岗位群等五个岗位群[3]。应针对不同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结合相应专业课课程目标,确定不同任课教师企业实践的具体内容。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一般有其确定的2至3门专业课(即常上的几门专业课),不同的专业课对应的岗位处于物流链条上的不同位置,教师企业实践就应具体确定企业实践内容,该了解的了解、该深入的深入。

(三)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发展中心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是提升教师企业时间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可以使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摆脱个人主体、企业规模和学院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打破实践规划、实践技能和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提高教师企业实践的效率。

美国学术委员会的一项教师发展决议案建议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其宗旨是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服务,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解决教师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校教师整体素质[4]。职业院校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在校内或者几所学校共同建立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发展中心,并给与恰当的激励,吸引教师广泛参与到教师企业实践发展中心建设上来。各高职院校参加物流企业实践教师和专家可以在这里进行企业实践经验的探讨,形成教师企业实践学习共同体,互相交流企业实践当中收获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遇到的困难,共同针对教师企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多方位、全面、综合的解决策略,相互学习,共同努力,提高企业实践的效率,提升教师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为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评价体系

职业院校应该认真制定教师企业实践的相关规定。可行且有效的教师企业实践评估体系是教师企业实践策略有效实施的关键。校企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评估体系,共同管理教师企业实践,为教师企业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果打下基础。学校应该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和相关岗位的特点制定企业实践成果评分系统,量化教师企业实践成果,明确教师企业实践应该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标准。评价体系的内容应在教师能力范围之内,超出的内容,教师必将无法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此外,对积极践行企业实践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经济保障,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成果评价评估体系,也可以使教师认识到企业实践对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和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将教师的企业实践成果纳入教师奖评体系,对企业实践效果卓著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评价体系,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五)创新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教师企业实践既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将其融入实际的教学中改进教学,还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利用其丰富知识体系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改进或优化生产实践环节。校企合作反映的是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校企合作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学校与企业这两种不同性质组织之间进行的合作,还涉及政府、行业协会及其他用人单位等多方的活动。因此,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共同构建一个能发挥各方政策和资源优势,同时又能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和职责的系统工程[5]。

职业院校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的鼎力支持,促成由地方政府、W校、企业组成的理事委员会,用法律手段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的合作办学机制,全面保障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顺利进行,从而整体上提高教师企业实践效率。物流类专业是朝阳专业,知识体系每天都在更新。学校要帮助企业树立人才培养意识与企业长远发展意识。企业应通过与学校合作,积极接纳教师到企业实践,利用教师的知识敏感度及时更新企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帮助企业努力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此外,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考取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证书,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和知识储备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争取更多的资源。

参考文献:

[1]邵光华.基于教师个体差异的专业发展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5):32-36.

[2]张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15-17.

[3]宋玲.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能力需求研究[J].物流技术,2016(3):188-192.

[4]陆国栋,孙健,朱慧.教师教学发展的融合理念与现实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4(6):32-34,46.

[5]陈胜,王虹.校企合作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及角色定位[J].现代教育管理,2014(3):82-86.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Teachers' Business Practic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ONG Shi-xue1, GAO Zhong-ming1, NI Shan-shan2

(1.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0, China;2.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China )

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 物流管理 教学 实践

一、建构主义教学内涵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扬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但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逐渐向“引导者”进行转变,学生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除此之外,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下,教学过程由知识的单项传递逐渐向教学经验与教学信息在师生之间的双向传递进行有效的转变。因此,教师在运用构建主义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能够对相对复杂的真实问题进行有效的提供,同时教师还应该认识到这些复杂真实问题的多种问题,在这一基础之上激励学生研究与探索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中,良好学习环境的创建也十分重要,这样一来,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之下就可以进行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它具有较强的应用型与实践性,将建构主义教学观念引入到物流管理教学之中,对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物流管理类课程特点与当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对于物流管理类课程而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综合性与实用性。

1.综合性:在物流管理类课程当中,包含了相当比例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从其理论方法的角度来看,不仅包含了经济管理类的相关基本原理,同时又包含有一定程度的技术科学。正是因为如此,在开展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并在此基础之上从自然科学以及管理学理论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因此,物流管理类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实用性:对于物流管理类课程而言,无论是从方法角度还是从理论角度来看,它都是来源于实践之中,学习与研究者通过对其进行学习与研究,最终也是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因此我们可以说,一旦物流管理课程离开了实践,它就是雾水之源。综上所述,物流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当前状况下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教学偏于理论化:一般情况下,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材编写者都是教育工作者与这方面的专家,这些教材编写者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造诣,然而从整体角度来看,他们往往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这就导致了所编写出来的教材理论化较强,而在实践案例上则显得不足。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物流管理类课程中的一些经典案例被反复使用,缺乏新意。学生学习起来十分晦涩,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就目前状况来看,大多数学校的物流管理类课程教学,仍然是老师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即使在课堂教学之中对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引用,但教学方式本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由于学习起来较为被动,吸收效果不好,课堂效率不高。

3.实践环节薄弱: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之中尤其要注意实践环节的教学,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很多学校只是进行理论教学,或者有一些学校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物流实验室以及相关的系统平台,但利用效率并不高。因此,教学之中的实践环节薄弱是当前物流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物流管理类课程中的构建主义教学观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而言,学习理论知识是无可厚非的,只有学习与理解理论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之所以进行理论教学,主要是为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建立,需要注意的是,所建立的体系必须具有系统性、完备性与科学性。在理论教学的模块之中,需要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可以引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例如互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以及启发式教学法等,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对物流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与操作性进行有效的突出。除此之外,需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

构建主义教学观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案例教学法使用简单,取得的效果也很好,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最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法是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有效体现。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对教学班级进行一定程度哈桑的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精心准备的经典案例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三)企业调研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实践。实践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方面,学生要在相关的机房实验室进行有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实践联系;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当“走出去”,即去企业中学习。近几年来,物理管理行业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发展,这也为物流管理类课程的实践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并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更好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李梅.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物流管理类课程的实践初探[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2,(5)

[2]郑敏.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J].出国与就业,2011,(16)

[3]岳欣云,董宏建.建构主义之后――功能语境论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论争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篇9

(一)“汽车营销”学科交叉性较强,课程体系难以确定。“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很强,需要从业人员既懂“营销”又懂“汽车”。因此,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有的把该专业放到经济、管理类院系下,以经管类课程为主,汽车知识类课程为辅;有的将该专业放到汽车类院系下,以汽车知识为主,营销类课程为辅。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汽车营销”类专业上升到本科层次,又面临着学生是拿管理学学士,还是工学学士的问题。如果拿管理学学士,就要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主,汽车知识课程为辅。如果拿工学学士,就要以汽车课程为主,市场营销课程为辅,还要开设一定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所以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很好地针对市场进行汽车营销。(二)缺少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双师型等素质的汽车营销专业教师。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构成有以下几种:1.其他专业转岗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但缺少汽车与服务方面的系统知识,基本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2.汽车类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对汽车制造、设计及维修等方面有着整体的认识,但缺少如汽车营销、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保险、汽车金融等经管类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驾驭和胜任整个汽车服务工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该领域其他著名高校的外聘兼职教授。该领域的教师理论和科研水平较高,虽然能够提高该领域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并能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但缺少参与热情,不能作为教学的主力。4.汽车服务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师生提高实践能力,但由于企业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且人员数量不多。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一大紧要问题,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基本满足了“量”的要求,但在“质”上还相差甚远,特别是复合型、技能型的专业高素质教师更是捉襟见肘,培养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高素质汽服人才还任重道远。(三)实践手段。大多数学校汽车学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集中在汽车设计、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等方面,而“汽车服务”方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滞后,存在相当大的空白,大部分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四)校企合作。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汽车“后市场”,如:汽车销售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保险公司、汽车服务培训机构、市场调研机构等。此类企业(保险公司除外)在人力资本方面都有如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季时,毕业生需求量较少。二是管理结构较扁平,一般是三层结构: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毕业生在本公司的上升空间小、上升途径窄。三是人力资本使用追求短平快,希望毕业生来了后就能产生效益,不太愿意花较大精力培养人才。这些现状都导致企业对与学校合作的兴趣不大,使很多学校提出的“双元式教学”、“工学结合”等校企合作项目流于形式,最多是接纳教师观摩学习。顶岗都很难做得到。(五)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比较盲目,大多数学生对所选专业完全没有兴趣。笔者曾经做过调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因为兴趣而选择汽车专业的不足10%,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

二、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一)缺少高素质一线汽车营销人才。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客户的需求越来愈多、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等现状,使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二)具有“交叉性”知识体系的复合型汽车营销管理人才将更加重要。优秀的汽车营销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汽车方面、管理方面、市场营销方面及战略管理方面等综合知识及技能。(三)汽车营销相关产业将会迅速发展。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汽车营销人才的频繁流动将使汽车市场出现大量相关服务,如汽车营销大学教育、培训、汽车营销咨询、第三方调查等。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营销方向培养方案框架

篇10

[关键词]工业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化

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领域,它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导向,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等工作,使之成为更有效、更合理的综合化系统。随着中国工业的日益国际化,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既懂专业技术,又懂工程管理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如何开展与国外的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以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我国工业工程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作为工业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我们分别对美国、台湾、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国内较早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部分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的课程体系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与学校工程类学科建设的大环境作了相关分析,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构建一套国际化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国外及台湾高校的IE课程体系特点

纵观美国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其课程体系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重基础方法的培养。涉及IE的基本课程主要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数学原理及基本方法,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机械、制造、设计、力学等工程类基础学科以及建模、数据处理、计算机知识等基本方法。第二,广博的选课体系。由于IE旨在培养工程类的管理人员,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设立多门限选课或任选课,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如密西根大学通过设立多样的IE类或非IE类技术课程,使学生能通过选择某一系列的课程,确立不同的专业方向。第三,管理和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纵观本科课程体系,我们发现每个学校均会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管理和工程技术结合的课程。较普遍的有人因工程、工程经济、质量管理、物流工程等管理和工程制造技术的综合课程。

2、沈阳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

第一,确立新的培养目标。工业工程专业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结合本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以面向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国际化工业工程人才作为新的培养目标。其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方向针对性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精”或“博”,而是“精”、“博”兼顾。针对我院的办学特色、优势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优势,确立“面向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业”作为培养方向大大地提高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二是人才培养面向国际化变革。人才国际化是工业工程发展的新要求。新的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国际化的培养制度、培养过程造就懂得国际惯例、适应国际变革、参与国际交流的创新性人才。这一点可以从新制定的培养规格中体现出来: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理论与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第二,建构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立上,我们充分地借鉴了国际知名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培养体系的特点,即“重基础、重信息基础应用、重实践环节、广博的专业课程设置”。新的课程体系继承了原有的利于创新的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学科基础课的设置上加大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分比重,增设了若干管理类的基础课程,调整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使其更与国际接轨。

二、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英语授课方法研究

英语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计划选取一系列工业工程的专业课程作为全英语和双语教学的试点课程,如《人因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学》等课程,摸索出“语言交流技能、知识获取、教材和考核”的英语教学模式。 在对这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我们的授课教师都是具有较高英语沟通能力的;在教学环节上即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设计、专题讲座、课程考核采用各种方式督促、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虽然全英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专业知识的传递效率,但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的。

三、建立以仿真为核心的国际化数字化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体系

工业工程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设置、评价和改善的一门系统工程学科。IE具有综合利用自然科学和实验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分析、设计、评估等功能和属性,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IE课程的实验特点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还需要大量的数字信息,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其需求。以仿真为核心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体系具有实用性强、高起点、有特色、投资相对少并适应多门课程要求的优点。

1、实验体系结构

根据IE专业教学实验体系的设计功能和目标,同时考虑各门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采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可以将整个实验体系划分为四个大的模块,分别为虚拟工厂模块、人因工程模块、物流工程模块、先进制造模块,通过各模块之间的联系来体现企业的物流互动、信息共享等,并通过不同的实验类型和实验方式来体现IE的系统规划、设计、评价和改进等功能。

2、实验体系的特色及效果评价

从教学实验体系的结构看,工业工程专业实验项目多,涉及面广,则该实验体系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一,处理好不同类型实验之间的关系。学生在IE专业课程开设之前还有其他制造类实验、实习和计算机应用实验,而且一般教学实验、综合设计型教学实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安排实验时,既要考虑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又要考虑实验设备、同时开出组数和实验学时等限制。实验设计尽量设成柔性可调,即根据不同学期和不同培训对象的不同情况,可以在开出各个单项一般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再开综合设计型教学实验。

第二,不同实验方式的结合运用。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体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IE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多种实验方式必须结合运用。打破“实验”必须在有仪器设备的实验

室完成的传统做法,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运行演示等实验方式。对于调查分析、方案评价、战略研究等实验,可结合课堂教学和作业,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第三,充分利用科研环境和网络环境。实验体系以仿真、网络化为主要特征,集设计、制造、控制、人因工程等为―体。大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凭借着仿真和网络化技术,真正使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就能体会现代先进制造模式及其运作方式,为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服务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可操作的环境。

四、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与国外大学,尤其是有一定知名度和悠久办学历史的相近层次的大学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吸纳国际先进的办学经验,开发一套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新途径。通过借鉴国内其他院校的合作办学经验,我们认为这种模式的成功展开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系列严格保证培养质量且又灵活的培养制度

第一,以学分为纽带的学位制度,国内的学分可以纳入到国外大学的课程学分体系中,即学分的互相认可。第二,系统的课程质量监督机制。为确保课程质量,采用一系列评审和监察工具:委任督导监察课程、建立统一的模块学习评审标准体系和毕业论文评审标准。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意见,适时修改课程内容。

2、设计内容丰富的教学过程

第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围绕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课堂集体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第二,紧密联系实际的高水平教学资料。每一个模块都需要独立编写一个针对当前该领域最新动态,紧密联系实际,理论框架完整的讲义,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讲义的编写以教师的授课思路为主线,重点突出、表达直观,大大地降低了因语言障碍引起的理解困难。第三,基于现实工业管理的声像资料。针对讨论的问题播放一些声像资料,使学生对讨论的问题的理解更直观深入、接近实际。第四,推荐一系列国际上该领域畅销的书籍,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应用情况。

五、师资的国际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