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贫困论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资源贫困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资源贫困论

篇1

关键词:农村贫困大学生;地位;社会原因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和人数也在快速增加,伴之而来的就是农村贫困生的交费难、就业难等诸多难题。这些难题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此也多有研究和论述,但他们主要是从经济资源匮乏所引发的物质、心理和精神的问题来进行研究,却很少考虑到农村贫困生社会资源匮乏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困生的难题,离不开对农村贫困生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深层剖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匮乏除了导致农村贫困生产生物质、心理和精神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源的匮乏还会影响到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平等。相对前者来说,后者从当前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不平等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分层理论的涵义和作用

(一)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

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把社会成员按某种标准进行区分,并通过这种区分来观察社会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社会分层的实质,是指社会资源即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分配不均等等,而特定的社会分层状况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

(二)法国学术院的院士皮埃尔·布迪厄的消费理论,是目前社会分层理论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流派。

布迪厄对社会流动作了很强的假设,这个假设认为,社会是一个再生产的机器,社会结构决定了社会的再生产,父亲原来是哪个阶层,到了儿子,甚至孙子辈,大多还在哪个阶层。资本主义进入成熟阶段后,社会结构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社会再生产的功能是很强的。表面上,大家是通过教育之类的东西进行自由竞争,但布迪厄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再生产机器,你是什么阶层,就决定了你进什么样的大学。上层家庭的子女比较容易受到好的教育,而好的教育又能使人获得比较好的地位。社会学研究社会分层,就是要掌握分层的规律。

(三)社会分层理论的作用。

社会分层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政策、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推动改革的发展是有着现实意义的。高流动率促进了公平的竞争,在全社会提高了效率。中国在古代搞科举制度,是把教育作为流动渠道,这是很优秀的制度,因而中国当时能超过其它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科教兴国,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级政府也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因此整个社会应该确立以教育作为流动的主渠道。教育的普及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二、农村贫困生劣势地位形成的原因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转型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社会阶层,逐步形成新的社会分层体制。农民阶层在这个社会大变迁中得到的实惠并不多。无疑,这个阶层和处于社会地位较高的强势阶层相比,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资源相当匮乏,而这种匮乏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下一代子女的成长。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他们所在的社会阶层提供资源的限制,在获取高等教育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以及将来择业和后续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的不平等。

(一)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布迪厄认为,教育获得与其父亲的社会阶层特征和教育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影响到个人的教育获得。在这里体现的就是他们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升学机会上的不平等。具体如下:

1、高考前,他们所获得的教育投资是不平等的。从小学到高中,他们的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师资还是环境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这意味着农村大学生必须以较少的教育投资获得与城市大学生同等的智力产出(高考成绩)。

2、社会资源的匮乏导致信息资源的封闭,影响考生获取丰富的信息。报考志愿需要参考各方面的信息,主要是家长、老师的建议。但他们的父母是农民,知识文化观念的局限对信息灵敏度反映慢,不可能给子女提供好的建议。农村贫困生在社会关系网中也没有更多的信息资源。信息获取劣势导致他们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经济资源匮乏导致农村大学生高考志愿的选择缺乏余地。热门专业、名牌院校的分数和学费往往高于一般学校和专业。有研究指出,录取到同一高校农村考生的平均分要高出城市考生20分。原因就在于农村贫困考生受到经济资源上的制约,即使有比较高的分数也往往倾向于报考一所考取机会大的学校。所谓的院校、专业选择反而是其次的。总而言之,嵌入在农民阶层的家庭,在经济、社会资源上的缺乏势必影响到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为了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在中学阶段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在学习上,丢掉了锻炼能力的机会。进入大学后,以前能力的缺乏所引发的问题开始显现。表现如下:

1、进入高校后,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在必修课学习都非常刻苦,因为他们需要理想的成绩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和父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他们中很少有人花钱辅修双学位,考资格证书更是很少有人问津。经济资源上的匮乏使他们在拓宽知识面方面望而却步。事实上,这些以外的学习课程往往可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所获得的学历证明同样有助于将来的就业竞争。

2、参与社会工作的能力不足。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像社团组织管理、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而且还可以拓展自己的人际交际圈。这些对于将来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很必要的。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努力学习却牺牲了培养这方面的机会。

3、应对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足。人际交往不仅有助于锻炼个人的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且可以扩大个人的社会交际圈,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但是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有经济的,也有社会的,还有个人价值观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经济资源的缺乏,社会资源的匮乏、受性格原因和人际交往技巧的影响,使他们在培养自己的社会关系上存在诸多困难。

无论是从学业成绩、社会工作还是人际交往来说,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由于起点的不同和整体素质的差异,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中都存在诸多的不平等。面对这些不平等,他们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赢得与别的同学同样的机会。

(三)择业竞争中的不平等。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能力和社会资本两方面。而这两方面,农村贫困生显然都不占优势。

1、人力资本的不足。个人能力是对人力资本的表述,包括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才干、技能和资历等。但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唯一可以证明他们能力的便是“学历资本”,而人际交往、组织、策划管理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并且“学历资本”也多是他们的主修课程(及所学专业),相对于那些有辅修双学位和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学生来说,他们并无优势可言。他们所处的这个农民阶层由于在前面两个阶段无法提供给他们充足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使得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和其他阶层的大学生相比,明显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果说在校内的差异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平等则清晰起来。

2、社会资本的欠缺。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网络关系以及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而资源可分为“信息”和“影响”。即个人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资源的能力。进入大学的农村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强势大学生相比,由于父辈和制度的原因使他们缺乏一种纵向的“社会资本”,在校期间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也并没有使他们获得更广泛的人际圈子;横向“社会资本”的缺乏使得信息资源的获取显得很匮乏。总之,纵向和横向资本的缺乏必然影响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四)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前三个环节的不平等无疑会导致农村大学生择业生涯发展的不平等。

1、首先由于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未能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个人的性格和爱好等因素。致使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用自己的优势能力参与职场竞争和事业的开拓。

2、由于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未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也在客观上影响到未来事业的发展。

3、农村大学生大多数是要依靠家庭举债或助学贷款的帮助才能完成学业。因此,毕业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地还清债务和助学贷款。为了还债,他们很难有魄力涉足那些风险大但收益高的领域,比如:自主创业或出国深造。

4、家庭负担的不平等。众所周知,城里大学生的父母大多数都享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工作后的城市毕业生不仅无需用自己的工资资助父母,而且还享有父母更多的经济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帮助。而农村大学生不仅很难得到父母的帮助而且还需用本已不高的工资来赡养父母。如果能结合我国养老保险现状来分析,这种不平等就更加明显了。目前我国是用在职人员交纳的养老金来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工资。也就是说,农村大学毕业生要和城市毕业生一起交纳保险金,而这笔保险金最终是要用来支付给城市学生的父母的。而他们自己的父母却还要用自己本已不高的工资来赡养。

由此可见,教育不平等贯穿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发展机会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又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一个阶段的顺利发展关系到下一个阶段。机会的不平等影响了过程的不平等,而过程的不平等又直接影响到就业的不平等。教育结果上的不平等关系到个人社会流动的方向和将来的社会地位,而社会分层体系的形成间接影响到他们后代的教育不平等。

三、思考和对策

社会分层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帮助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解决改革中存在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笔者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对农村特困生的劣势地位做了系统的研究,其目的就在于要从根本上揭示出农村特困生劣势地位形成的原因,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提高认知水平

过去,人们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工作的表面,却忽视了社会深层次原因的挖掘。当代中国市场转型产生的社会分层,体现的是不同经济体制转轨所引发的权力转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流动。基于职业基础划分的社会分层越来越强调职业对个人社会地位的影响,而职业的基础来源于个人所受的教育。在中国,受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影响,高等教育是一个潜在的社会地位。于是,对来自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说,保障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并享有和非贫困大学生同等的参与社会竞争能力,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稳定的关键。

(二)警惕“新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回归

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有强烈的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期望,这种期望就转移到自己子女身上。所以,在农村有很多的家长不辞辛苦积攒钱,就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消费。但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打破了以前的“铁饭碗”。大学生毕业实行双向选择使得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这里面不仅包含个人的原因,而且还有社会的原因。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困难,实质上是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在当前社会处于不利地位。于是农村中的“新读书无用论”又开始回归。这其实是农民对就业制度改革的沮丧反映。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农村贫困生的就业。

(三)打破户籍壁垒

高等教育的不平等归根结底是社会的不平等。从制度设置来看,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分离使得城乡户口在就业、教育、福利保障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别往往使得农村学生要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努力。因此,应尽快打破户籍壁垒。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此已有表述,只不过,笔者希望力度更大一点、速度更快一点。

(四)加大特困生的帮扶力度

农村大学生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发展机会方面已经承受了很多的不平等。这种状况作为社会深层次的症结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的改变。但众多农村特困生所面临的困难却容不得半点的耽误,这就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对此应有足够的关注,特困生的帮扶力度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助学贷款是国家用来帮扶特困生的主要措施,但目前依然有很多省份和高校的特困生还没有机会申请到助学贷款。助学贷款面临的尴尬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对特困生帮扶过程中还有不少误区急需纠正。如:将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助学金的发放普遍与学生的成绩挂钩,将那些成绩平平,家庭条件又很差的学生完全排除在帮扶之外,而且这类学生的比例又不是少数,这样做合适吗?对农村特困生的帮扶急需政府扶持、专家参与、学校重视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以职业分类作为划分社会分层的依据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个人择业需要同时考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受教育则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因此,保障高等教育的平等就显得至关重要。政府和教育界应该认识到资助高校贫困生不单单只是解决经济资源的匮乏,而且更应从社会平等的角度出发,在各个阶段采取措施保障他们各阶段的教育平等。

参考文献

[1]李强.变迁中的社会分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篇2

关键词:农村精准扶贫;路径选择;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1

我国正在实现全面小康,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经济的总量不断增加的高基迪隆N夜实现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比较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直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对策。但是在扶贫过程中出现“拖靶”的情况,想要实现精准扶贫仍有一定的难度。

一、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分析

1.把握好精准扶贫的总体思路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要实现精准扶贫,做到精准地选择贫困对象开展扶贫策略。到2020年想要完成扶贫这一项任务,就一定要遵循精准扶贫的原则。一、确定精准扶贫对象,让贫困的人生活改善。二、在选择扶贫的路径时要做到精准性,以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正确的扶贫路径,保证脱贫的路径是准确的。所以,在扶贫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2.强调集体所有制

在制定精准扶贫的计划时,已经提出了集体所有制[1]。因为与个人相比,集体所有制的抗风险能力更强。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使农村成为贫困的地区,只有将大多数人和全村人团结起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农村的发展,实现脱贫。只有农村整体的经济收入增加,才能有效地保障农村个体的收入,实现脱贫增收才比较现实。同时在贫困村的发展规划中还应该考虑如何让脱贫的农村不再陷于贫困。更加强调集体所有制,发展集体经济,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多的增收路径,从而有效地保障集体成员的经济收入。

3.提高贫困户的市场的相关意识

贫困村一直陷于贫困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先天的地理位置比较闭塞,自然条件较差,同时农村人民的自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没有长远的远见,缺乏市场意识。所以,集体要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在集体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贫困户发现市场的意识,使得市场意识提高,让贫困户有能力寻找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并利用机会实现脱贫,真正地摆脱贫困的境地,实现经济增长。

4.精准扶贫时结合生态保护

实现扶贫策略,促进农村人民脱贫并不仅仅局限于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更是要提高贫困人口的总体能力,最终实现全面脱贫[2]。我国的发展方式在不断地变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生态保护这一方面,从而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为我国的扶贫开发新的道路。当前形势下,要求我国的精准扶贫在遵循生态保护的创新型理念,结合生态保护扶贫的产业模式实现精准扶贫。同时,扶贫不只是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扶贫的质量,实现一种高层次的扶贫。

二、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1.产业扶贫

根据贫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扶贫路径,对于一些条件以及基础比较好的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产业扶贫和绿色扶贫等,使得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家庭生计能力有所提高。在进行产业扶贫时,要鼓励单个的经营转向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大力地支持农业产业的大企业,让其做好带头的作用,做好扶贫工程。其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实施“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开始“连着扶”工程。让贫困户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在经营活动中给其报酬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扶贫资金入股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政府进行适当的资金补贴,让贫困户入股,进行利润分成。最后,对于意愿比较强想要发展产业的个体贫困户,可以进行产业扶贫资金支持,使得其发展产业的信息增加。

2.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据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贫困户没有内生的动力。有5%的贫困户需要学业救助,有15%的贫困户没有解决住房问题,需要住房补助[3]。贫困的程度深使得扶贫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想要实现精准扶贫,取得长远的效果,政府比较做好牵头的作用,各个部门间进行合作,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合力,帮助扶贫,使得贫困户尽早地走出贫困的境地。整合社会资源可以防止项目的重复申报,还能防止资金流失,最大限度地利用扶贫资金和部门的项目资金。

三、结语

实现精准扶贫,带动贫困农村地区人口富裕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扶贫过程中要做到精准扶贫,选择精准扶贫的路径。把握好扶贫的总体思路,强调集体所有制,进行产业扶贫,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效益最大化,最终促进贫困农村脱贫,使得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5,26(09):69-76.

[2]周明富.“片区精准扶贫的路径与选择”[J].中国扶贫.2014,89(07):36-45.

[3]李昆鸟.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意涵、实践经验与路径优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78(09):66-73.

篇3

关键词:心理贫困 就业期望值 经济能力

曾几何时,大学扩招圆了不少学子的求学梦,提高了国家整体国民素质,但随之而来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供大欲求”现象的出现,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更是严峻。

目前我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为25%左右,其困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为5%―10%左右。在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许多高校,贫困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更高。在偏远地区的某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这一群特殊的人才资源在就业这个大历练场处于就业难的位置。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与他人比较带来落差,心里素质不健全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的程度越来越深,这种表现为个人自卑、自闭、不合群、敏感和对现实和未来的焦虑。因为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贫困生面对家庭经济现状的压力和个人生活的窘迫,甚至与非贫困生比较带来的失落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很多人很放弃自己的梦想,陷入自卑、自闭的状态,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对未来迷茫。在就业中,体现出来不自信,不确信的自己的能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专长,从而在就业面试中畏首畏尾,不能自如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2、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错位

就业期望值就是大学生毕业时对自己即将可能从事的工作的薪资标准、工作环境、发展潜力等的基本预期。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就业机会,文化氛围、教育设施、医疗水平和保障体系有很大的差距,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山区,他们对这些感同身受,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考学跃龙门”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将目光投向经济发达城市薪水高的三资企业或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目前我国就业曾出现过某个单位某个就业岗位一千名毕业生报名竞岗的局面,过高就业期望值与就业现实错位现象,这无疑增加贫困生就业难度。

3、知识层面受限、经济基础受制约,综合能力不高。

由于贫困生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不同,他们在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面和文艺特长方面和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入学后,由于家庭经济和个人自尊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选择将所有的精力用于校园课堂知识的学习,要在学习中战胜他人,他们往往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这群特殊的人群因为他们既无经济实力,也无广泛的人脉关系,也无更多地精力进行人际交往,更无法去专业性强的企业实习。这些因素间接就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与企事业单位招聘需求的能力要求有一定差距。

(四)社会资源少,竞争不公。

社会资源缺乏。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成果,是社会的进步。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用人单位公正选才方面存在缺陷,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就业身份的限制,贫困生可以支配和使用的社会资源有限,难以获得可以适合其需求的工作。不少国有企事业单位确实存在近亲繁殖现象;一些垄断或政策垄断的优势行业,在招用大学生时,常常是对内多、对外少,甚至只招收内部子弟大学生,成为行业不正之风的新表现;很多企事业单位人才十分短缺,可人事部门没有调节力度,双向选择变成了单项选择,人情关系的分量超过了知识和能力;有些在校表现不好、学习差的学生,尚未毕业就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而有的优秀学生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职位,父辈和家庭背景使许多贫困生输在起跑线上,这有违择业的公平性,使他们没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五)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目前业严峻使“一张文凭,多种证书”已成为当今大学校园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报考的项目越多,花费也越大,无疑进一步增加贫困生的经济负担,另外,毕业生求职成本不断提高,从制作、电话费、参加招聘会门票,加上往返路费、食宿费等,对一些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这些钱甚至超过全家一年的收入,使他们无力承担,由此也使他们在就业中失去许多公平竞争机会。

二、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1、紧抓思想素质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高校应设置专为贫困生开通的“绿色通道”,加大贫困生就业扶持力度,在心理健康、学业资助、就业指导上进行“温情”关怀,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系统,体现公正严明,帮助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金线、精力投入到的专业课学习、课外活动和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杜绝标签式资助,提倡“温情人文”资助,照顾到贫困生的尊严。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帮助他们做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对个人拥有的资本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2、注重知识积累,增强就业竞争实力。考虑到贫困生的受教育背景,除过应试教育所要求的的科目,他们的其他方面比较薄弱,知识层次不全面,综合能力不高。要增强就业实力,其一要制定稠密的学习计划,对薄弱的科目,要加强学习,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朝自己的目标前进,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最终完成知识积累。其二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大公司特别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贫困生应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理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增强就业竞争软实力。

3、完善就业体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贫困生创造好的就业环境。政府要完善就业政策,规范就业市场 ,理顺人才选拔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正确舆论指导。企事业单位在人才选拔过程中体现社会公正,做好“择才而用”,“择人而用”,健全。高校要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通过解读国家的文件政策,积极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干,实现自身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高校和贫困生个人的努力,改变贫困生“就业难”现状,人才资源和教育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四生”;非物质资助;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08-03

一、地方高校“四生”概念界定

地方高校“四生”即指:学习困难生、心理障碍生、经济贫困生、违纪失范生。学习困难生:指在专业学习中由于学习视野比较狭隘、学习习惯比较差,或智力发育不良、知识经验准备不足、感知或运动障碍、情绪或行为发生困难、家庭环境不好、学校教学方法不善、社会环境不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等生物、社会文化、心理三方面的多种不良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专业学习成绩比较差,专业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生:指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导致各种异常的学生。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异常行为。经济困难生:指部分或完全无力支付学习费用、生活费用的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违纪失范生:主要指违反教育规范的行为,包括违反正式教育规范(以法律、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对违反者有特定惩罚的规范)和非正式教育规范(不成文,但能为高校及学生普遍理解并接受的规范)的行为。

二、地方高校“四生”形成原因及非物质资助的策略

1.学习困难生的资助。学习困难原因:①学习认知的偏差,主要表现:一是学习问题表征能力不强;二是智慧技能障碍行为,模型构建不顺利、概念规律习得不得法;三是认知策略障碍行为问题和解决策略选择不适。②教师教学评价的偏颇。基于可操作性强的目的,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还主要停留在以考试成绩为核心标准。在实践中公民的社会财富拥有量和社会声誉、名望评价高低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正相关。学习困难生往往在除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方面表现比较出色,因此有必要完善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减少学习困难生。③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内化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高校学习困难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过度使用网络、不注重学习积累、易受干扰等。非物质资助策略:①学习动机导向资助。贫困生学习认知偏差直接导致学习动机不明确,甚至出现厌学和逃学,严重的会养成学业自卑。②多元化评价资助。一是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学生成长记录相结合,全面记录、反映学生的成长之旅与综合素质情况,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情况,让他们欣赏自己的特长,从而避免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心理压力;二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量与定性,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贫困生获取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并通过评价增强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激发工作热情,帮助教师不断成长,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辅助功能。

2.心理障碍生的资助。心理障碍成因:①认知偏激。高校贫困生在认知上很容易更多关注事物的消极面,忽略事物的积极面,由此带来的负性情感体验尤其强烈,从而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潜能。②负性生活经历与体验。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各种样的负性事件。有少数人在面对负性生活经历与体验时处理不当,导致在心理、情绪、行为等各方面发生异常变化又没有得到及时引导,最终出现心理障碍。资助策略:①认知纠偏资助。首先要普及认知知识。认知知识包括:人个性差异的认知知识,个体知觉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想象的直观性和模糊性存在差异,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性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确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自我调适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自行调适避免认知偏激,走极端。②负性生活纠偏资助。负性生活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成长以来形成的“自我中心”趋向迷失。大学里教师、家长围着转的学生“以我为主、自我中心”的学习氛围不存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培养较好的调整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

3.经济困难生的资助。经济困难原因:①财富的原始积累不够。由于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等原因,多数学生自出生就面临家庭财富的原始积累严重不足,家庭消费能力低下,这种状况延续到第二代、第三代……导致不断出现新的经济困难生。②社会资源占有缺失。社会资源的占有量是衡量一个人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志。家庭对社会资源的拥有和支配通过经济基础体现,贫困生的家庭因经济基础薄弱而导致社会资源占有的缺失,给子女带来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最终形成了原因不一的经济困难生。③灾难对家庭资源的枯竭消耗。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相当不完善,家庭和个人应付生活意外的能力很低,一旦有灾难出现,就可能消耗家庭原先所拥有的所有资源,而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资助策略之一是财富原始积累能力的资助。经济困难生最大的需求,也是最能打动学生心底的需求就是要尽快摆脱经济困境,拥有一定社会财富。因此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帮助其以此获取社会财富是对贫困生最好的资助方式;优势资源倾斜与共享资助。高校在分配教育资源时,一方面坚持均衡与共享原则,另一方面必须给予贫困生一定的倾斜,帮助贫困生获取较多的优势资源。资助策略之二是资源再生产资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家庭资源再生产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管理、资本和科技水平。在管理、科学技术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资本,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较大的成功,首先靠的就是资本输入。经济贫困家庭在管理、科技、资本等任何方面都不占优势,其社会再生产能力明显低于经济优势家庭。因此高校给予贫困生最实际的非物质资助就是要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和学生提高社会资源再生产能力。

4.违纪失范生的资助。违纪失范原因:①成就动机的不当转移。成就动机理论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P.C.Mecleland)认为:人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合群需要。其中成就需要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违纪失范学生并非生来就是胸无大志,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其他环境影响,导致成就需要和成就动机不恰当地转移。②学习优劣与财富丰瘠的失衡。在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优劣与财富是正相关。但我国正处在发展阶段,普遍出现学生学习优劣与毕业后所获取的财富多少没有直接相关,也就是目前流行的所谓:“学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却掌握大量财富的现象普遍存在。③非正式(班级)群体的不当归属。人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方式进行,两种方式都会对社会管理产生较大影响。非正式群体指: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引导得好会大大促进社会管理。但是在现实管理中,非正式(班级)群体与其他非正式群体一样,始终贯穿于高校管理。违纪失范生大多就属于这一特殊群体。资助策略之一是成就动机正确归因与恰当转移资助。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违纪失范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激发其学习需要和兴趣,提高成就需要与动机,引导他们恰当转移动机,最终提高违纪失范生的成就动机和正向行为。因此对于成就动机不当转移的学生来讲,教育的核心即是引导和辅助他们重新培养成就需要,激发成就动机。资助策略之二是学习与财富观念更新资助。“学而优则仕”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一直持续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这种观念不但没有消退,反而得到了发展,由原来的“学而优则仕”的单一观念,发展到“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富”、“学而优则贵”并驾齐驱。这样一来民众对学必须仕、富、贵等充满了期待,而一旦学而优后并没有直接带来民众所期待的结果,一下子便对“学而优”失去了兴趣。因此,地方高校在教育中对学生关于社会、家庭、民众财富观念更新予以资助,提高学习的快乐,让民众了解学习不仅仅是带来财富,关键是能带来精神的快乐,提升国民的素质!资助策略之三是营造高尚归属感。由于“违纪失范生”一般都喜欢加入非正式群体,而非正式群体中存在大量的(班级)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对学习困难生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地方高校中“违纪失范生”往往同时又是令教育界头痛的“问题学生”。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加强正式群体的建设,提高正式群体的荣誉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特别加强对非正式(班级)群体的教育与引导,营造高尚归属感。从全国和广西高校分布情况来看,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75所,其中长江以南的仅有9所,占12%;广西区直属高校共有10所,占全部76所高校的13%;广西地方高校有66所,约占广西全部高校的87%。不论从全国还是从广西来看,地方高校“四生”比例也明显大大高于部、省(区)直属高校;地方高校整体上学风明显要差于部、省(区)直属高校;地方高校的财政能力明显比不上直属高校。因此和部、省(区)直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对“四生”的物质资助投入方面压力更加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四生”的非物质资助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金源云,李国强.大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类型及其矫治[J].教育探索,2012,(7):143.

[2]孙彤.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22.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313.

篇5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21-02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开始进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它具体表现为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步启动,在实现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完成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多元化社会的转变。社会的转型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从1999年开始,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经济和就业问题,中央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8年,我国高校录取学生108万人,1999年高校扩招后录取学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2001年,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首次突破50%,录取人数达260万人。①截止到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60万人。高校扩招对提升国民素质、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2003年开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开始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更是高校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据统计,高校贫困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5%,特困生的比例大约占10%-15%,在西部及边远的贫困地区,贫困生的比例甚至高达50%,他们构成了大学校园中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1]当前,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更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弱势地位,他们既没有经济支撑,又没有可以依靠的社会资源,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受歧视、就业签约难、竞争力不够等问题。[2]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本人以自己所在的高校为样本,对贫困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期望能够为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略尽绵薄之力。

二、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本人通过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首先,由于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或经济收入较低的城镇家庭,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他们能够用于学习的经费投入也有限,这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知识储备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其次,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上不是很顺利,由于他们人际关系能力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更好地展示和表达自己,很容易导致就业面试的碰壁。此外,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没有长远或现实的职业生涯规划,由于他们背负着急于找到工作的想法而容易导致求职过程中的紧张和盲目心态。

(二)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从国家宏观角度看,由于我国就业市场需要解决的就业人数总量大的原因,导致我国就业形势整体还比较严峻。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致使毕业生人数的陆续增加,预计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仍将处在一个高峰期,再加上社会闲置劳动力、以及遗留下来的没有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这给整个国家的就业造成了很大压力。[3]综合这些客观因素,给本来竞争力不是很强的贫困大学生更是雪上加霜。

(三)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针对性教育不强

学校能否对贫困大学生的针对性教育是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因素。首先,部分学校只是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而对他们的心理方面的辅导和帮助不够,这样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现象比较普遍。其次,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缺少针对性,这使得贫困大学生对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比较迷茫。第三,学校能够提供给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实践机会较少,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较差。

(四)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各种社会困境

除了以上因素外,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还面临着各种社会困境。首先,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会增加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现象。其次,现在大学生求职所花的费用一般都比较高,特别是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工作,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贫困大学生造成了直接的就业影响。此外,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也不乏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际网络,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没有过多的社会资源可以使用,导致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尴尬困境。

三、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除了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外,还需依靠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自身方面

第一,贫困大学生要客观面对就业难的现实,认清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贫困大学生要在竞争中获胜,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贫困大学生应该积极的分析自身的差距,要更加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增加就业竞争力。第三,贫困大学生要努力克服自卑、盲目攀比、焦虑的心理,消除自暴自弃和悲观的心理状态,在就业的过程中尽量表现阳光和自信的一面,努力表现出“人穷志不穷”,从而获得用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

(二)政府方面

在帮助和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力量中,政府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应该逐步创造和完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保障体系,积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对贫困大学生的针对性不强。政府应该加强统筹,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制定专门的配套措施。[4]其次,政府也可以适量的拿出部分资金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以及帮助贫困大学生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实践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最现实需求。第三,对于符合创业条件的贫困大学生,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如从事个体经营的,从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一段时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通过各种鼓励性措施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大学生创业。

(三)学校方面

学校的针对性教育力度,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和明显的作用。在帮助和扶持贫困大学的就业方面,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学校应该从根本上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切实针对性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比如,在大学一年级,针对来自教育基础较弱地区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免费开展一些英语补习班,提高他们的基础学科水平,为顺利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其次,学校贫困生资助中心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对贫困大学生的来源、个性特点等基本情况应该做好建档和动态管理。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一帮一”的扶持机制,使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能够得到关心和帮助。第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关注他们的就业心理,解决他们对就业问题的困惑,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和调试自我,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来面对就业过程中各种艰难和困苦,使贫困大学生不仅能从生活上脱贫,还能从心理上脱贫。

(四)社会方面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就业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困境,而解决这些困境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首先,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要给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设置过多的障碍,应给予他们一定的包容和理解,多角度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其次,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组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增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第三,社会各界应该更多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全社会应该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包容,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而事实上,贫困大学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也会知恩图报,更加努力的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贫困大学生既是很多贫困和特殊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国家不可缺少的宝贵人才资源,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给予贫困大学生就业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正确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只要我们深入调查和了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现象的关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

注释:

①本数据来源于百度词条:大学扩招.baike.省略/view/919193.htm[DB/OL].

【参考文献】

[1]商晓梅.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Z1).

[2]李清.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及其救助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

篇6

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当今中国底层青年改变地位、向上流动的机会都在减少,社会资源在集聚,体制障碍让社会流动机会减少、流动成本提高。

1.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是阶层固化的动力阶层结构,实际上是社会资源在不同阶层上的配置状况的体现。中国社会结构呈金字塔型,上层是稀缺的。少数社会阶层控制绝大部分社会资源,反过来为了得到更多、更稳定的利益,必将保卫着、垄断着、固守着资源和机会优势,拒绝还利于民。

2.教育公平的恶化阻碍了阶层间的正常流动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它的收入和教育是正比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2],这就是“教育的收益”。但中国青年阶层在国内继续教育的动力不足。愈演愈烈的“择校风”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向有钱、有权的阶层子女倾斜,高校扩招后全面收费以及就业难的出现,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向上流动也越来越难了。放弃高考、留学移民热潮,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不同群体对阶层固化的应对。教育提供社会流动机会的功能渐趋减弱,青年群体不愿按照日益板结的社会体制,复制父代的模样,于是逃离社会游戏规则或是提早退出教育投入。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高考全国弃考人数接近100万,2012年9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报道,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占全球总数的14%,位居世界第一,且中国留学生有“大众化”、“低龄化”的特点。

3.体制下元身份的差异决定一个人地位有两种因素,一是先赋性因素即家庭背景;一个是后致性因素即个人努力。社会本应该“使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有足够的权力(物质条件)以便得到相同的能力而与所有其他人并驾齐驱”[3]。中国已形成包括户籍制、机关事业与企业的多轨制在内的“人造隔膜”体制,人为制造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基本国民待遇的差异化。“人造隔膜”促成强势集团子代因家庭先赋,“子承父业”、集体世袭,挤占、剥夺弱势家族年轻一代的向上层流动的机会,引发了阶层分化与固化的双重趋势。

4.民主与法治的不健全权利的劣势恰恰是公权肆无忌惮的根本原因。当权力的约束机制不健全时,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权力的私有化,公权力沦为个人谋利的工具,如权力随便进入市场,不仅可以在市场上换成黄金白银,还可以换取子女职业的继承,这样的一个结果必然造成对他人正当权利的损害。所以,权力的膨胀总是伴随着权利的侵害。当前,公权力不能有效、合法行使,致使民众权利受损是造成阶层关系紧张,可以说权力与权利的失衡是当前公权力行使中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贫困的代际传递恰恰是权利不足和机会缺失而陷入贫困陷阱不能自拔。

5.市场体制的不健全一个健康的社会取决于权力、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的平衡。在市场和社会发育程度很低而权力独大的情况下,最后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失控;在市场和权力的力量很强而社会发育很低的情况下,则会形成权钱结合的治理模式[4]。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国家的“转型陷阱”主要是指裙带资本主义,即商界和政界不道德的结合,通过权势和关系网寻租致富,在成为既得利益者后阻碍改革以固化阶层利益。这会使他们的特权与关系网利益超然于市场经济的应有秩序,让社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社会,青年争取地位上升的手段更常规,比如考试、文凭、职务晋升等,其结果是社会变得更稳定。当今中国社会对青年精英普遍持怀疑态度。无论是年轻公务员的提拔晋升还是年轻富豪的上榜,社会一致显示出“不出(身份)所料”的态度,普遍没有尊敬。比如干部家庭的子女更易获得政治精英的身份,虽然现实更多地是入口处的不公平,也就是父母是干部的青年确实更有机会进入公务员系统,但若想升到更高的位置,个人能力和其他际遇更为重要[5]。但“身份取向”让公众在观感上有强烈的印象和被剥夺感。

6.底线权利的保障机制的不健全福利不仅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项基本契约,更是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使人们建立起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国家福利目的在于“保障国民能象人那样的生活,以及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确保人的尊严:其主要是保护帮助生活贫困者和社会的经济上的弱者”[6],国家对社会权的给付义务,是以“最低核心”[7],即要求国家应且只应以保证公民享有健康且文化性的最低生活水准为限度。当今中国没有形成“兜底”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保障机制,使底层青年改变地位的机会易夭折。

二、如何撬动壁垒,促进青年向上流动通道畅通

1.形成橄榄球型的社会结构在没有特权,充分竞争的市场分配制度中,收入分配和人的才智、体力相关。而人的才智、体力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两头小中间大。因此橄榄球型的收入分配社会是比较自然的。但是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植还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自然的必要干涉。在这个结构中,中间“大肚子”部分是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事业有成,收入较高,工作稳定,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素养较高,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不希望社会发生任何混乱,它是社会的“稳定器”和“过滤器”。从根本上说,中产阶层的发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有关。国家必须让利于民,通过分配制改革、创业鼓励机制、产业结构调整等,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中产阶级。

2.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改革是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其背后的实质是社会权利分配的大调整。当然,“全赢”的局面———即社会每一个集团都获得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上升———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公正配置。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是要通过市场和再分配机制实现。市场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在交换中,尽管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商品,但并非用暴力去强制占有它,而是“相互承认对方是所有者,是把自己的意志渗透到商品中去的人”。平等和自由“在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8]95。商品交换也只有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正是在这种“相互平等的交往”中,“自由和平等”就“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8]197。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为打破“阶层固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高等教育推动化解阶层固化不同阶层的家庭对子女教育的经济支持和精力投入差别很大,精英阶层对子女学习习惯、学习计划的统筹等非认知技能的培养,都或隐或显地实现了精英阶层的代际生产。在教育的过程中,优势资本实现了叠加,对不同阶层的子弟而言,大学的门槛并非“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大学教育既然主要是公共财政支持的,就必须是“有教无类”,不能偏好优势阶层,就必须着眼于培养“潜在精英”而不能培养“现成精英”[9]。在大学招生中强制设定农村学生的最低比例不仅不违反公平正义,反而是最大的公平正义。

4.法治社会的建立完善的司法制度,能够有效调节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集团的利益,有效遏制富裕者的财富过快增长和保障社会弱者利益,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都能受到公正的法律保护,实现社会公正。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公权力退出市场、司法独立。通过建设法治,使得社会公众能有序参与政治发展,社会公众的权利能得到有效保障;社会诉求与愿望能在民主的制度下得以实现,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能在法治的框架下公正解决;违法必须受到惩处,不存在“法外施恩”,不搞“下不为例”。近些年来大量政策包括农业税全免、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都无法对社会阶层的分化形成冲击,很大原因是,目前很多制度在设计上都在积极保护弱势群体权益,但政策执行在基层走样。因为权力失去制约,使权力者在进行资源分配或再分配时,无视和破坏规则,贪婪地将公利转为私利,践踏弱势群体权益。

5.公民社会的构建多元的社会主体必然有多元的利益,因此一个公正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整合必不可少的机制。民众具有表达自己利益和进行博弈的权利。培育“自由、平等、竞争”的社会意识。当前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与社会弱势群体缺乏利益表达机制密切相关。“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6.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在一个社会中,跨过贫困线以后,社会自然产生分化,总有一部分人会先富起来,但如果社会制度、政府政策、行为都不能保持社会有一个合理的机制和规则,原来的优势阶层会利用优势将优势进一步扩大、固化,底层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公共权力可以一方面通过立法确认和保护社会主体发展的平等权利,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选择机制、甄别机制;另一方面,社会多元价值主体,使政府的政策难以兼顾成为现实,但政府最起码的是要健全对底线权利的保障机制,防止社会资源的过分集中。

篇7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4-180-02

对群众进行精神扶贫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明确,精准扶贫对应的是粗放扶贫,它针对不同环境,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救济、管制的一项工作。社会工作人员在进行精确扶贫工作时,自身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顺应时代的发展局势,提出“精确扶贫”的思想理念,建立与国人共勉的社会风气,最终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以建立。本文作者认为若要使人社部门的职能高效的发挥出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实施就业扶贫政策

(一)优化就业政策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每年毕业生的数目不断升高,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对工作的工资及待遇的要求较高;二是政府没有及时的推行有效的就业政策。因此人社部门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就业扶贫政策,解决掉大学生就业难这个实际问题。目前,就业服务工作一般都是在发达的城镇开展的,社会部门要调整就业服务方向,将就业服务向偏远农村扩展,使大学生毕业后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对我国的农民工而言,实施就业扶贫政策包括将我国农民工纳入优质就业服务体系,将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的就业环境进行改进,鼓励当地农民工返乡就业,对这些农民传授工作经验,另外社会工作部门还可以构建城乡有序进城务工体制,使输入地和输出地能够衔接上,政府部门尽最大努力维护贫困地区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二)开发就业岗位

社会部门对于特别困难的扶贫对象应该开发公益性岗位,以解决特殊群众的就业问题,人社部门可以开发乡镇、以及社区环保绿化等多个社会公益性岗位,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使贫困群众得到与其相适的工作环境。

(三)摸清贫困人数

社会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扶贫对象的个人信息归总到数据库中,实现扶贫对象的实名制管理。要根据不同环境下的致贫原因,精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的基本生活情况,人社部门的工作需要做到底数清晰,有明确的执行任务。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对象进行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等工作。

例如,2016.03.15,是第十个国际社工日,今主题思想被设定为“发展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当天下午,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部门,芙蓉社区民生办与巢湖市德颐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国际社工日宣传活动,社会部门在几天之前集聚贫困地区的群众,使他们在社工日聚集在活动现场,现场通过悬挂横幅,图片展览的方式展示社会工作部门为贫困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在此同时,社会部门组织社工在广场为贫困群众免费测量血压血脂和血糖,进行视力眼光等工作。对经济条件差的群众,人社部门对其采取为他们发放纱窗纱布、大米,捐赠日常生活用品及小电器的救助措施。另外,社工日当天,武汉市南湖街华锦社区组织亲情“小棉袄”活动,人社部门带领20多名一共进行扶贫济困,抵达乡村探望贫困居民,为45个贫困户送上鸡蛋、大米等生活必须品。

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对于农民工来说,职业技能培训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本着简洁,实用的原则,这样才能体现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特殊性与专业性。利用最短的时间让农民工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理论知识,并获得基本的实际操作技术及技巧。

(一)与需求结合

人社部门应该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台账,掌握扶贫对象的就业情况,以及待就业人口的工作需求。对农民工而言,首先对他们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待他们农业技术基本功深厚后,对农民进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培训。尤其要指出的是,人社部门要积极开展电业商业的培训,使其做到与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最终达到使电商行业与经济市场接轨的效应。同时人社部门还应该对农民加强物流,保姆,车床方面的技能培训,使贫困地区的群众拥有一技之长,以解决生活的基本物质问题。

(二)多种形式办班

人社部门应该积极主动的在扶贫地区开展学校与企也的联合培训,鼓励培训机构与相关企业或产业联合,相互辅佐,培养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员。例如在县,镇以及城乡建设一批培训实习基地或者养殖业示范户,使贫困群众参与进来,在劳动中使群众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扶贫对象在基地实行培训,通过培训的途径带动新产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人社部门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新型职业教育培训,确定对贫困群众的管理和扶持体制,使扶贫对象带着明确目标去参与培训,最终实现提升农民实践技能,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宗旨。

(三)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社会主义部门对贫困群众培训结束之后,要鼓励他们参加扶持教育活动,工作人员及时向群众提供与他们相适应的工作岗位,组织专家到现场解答群众的困惑及问题,为贫困群众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或者意见。我们知道,要彻底的实现精准扶贫,就需要以人才作为基础,人才是企业的顶梁柱。因此人社部门要认识到,只有在贫困地区培养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才能使精准扶贫的模式得以形成,才能使群众真正的摆脱“脱贫”。另外在扶贫地区奋斗的基层一线干部,应该全力对艰苦地区的群众发放经济补贴,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

例如今年社工日中,上海市人社部门委派专业社工及民政干部上门对贫困地区人民进行相关的等级建档,扶贫工作启动以后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培训活动结束后,针对个别贫困户启动“让爱到家”的社工帮扶项目,对他们进行个别的指导工作,使扶贫工作达到精准的效果。在这个扶贫后续服务中,社工可以运用专业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帮助贫困对象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己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以及摆脱困难的能力。

三、 扶贫资源配置精确

在社会工作部门进行扶贫项目的实践中,他们发现,扶贫资源配置是否精确是扶贫项目顺利进展的关键步骤。将物质资源与社会资源配置的结合,使配置的物资不再单一。我国的扶贫工作的形式主要以救济式扶贫为主,表现为政府或者人社部门为贫困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资,例如粮食,衣物等等。我们发现这种救济式扶贫不能使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有时候甚至让贫困群众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依赖。因此,在20世纪末期以后,国家将大量的扶贫基金投放,使之与社会资源配置相互衔接,例如对贫困村,贫困县的人畜饮水设备进行全面的改造以及更换,使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基本的改善。另外人社部门根据扶贫对象的自然资源状况,重点产业进行扶贫制度,每个贫困县需要设立1~2个龙头企业,通过对投放基金对产业进行扶持,去壮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这样也能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另外应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初级医疗保健 。人社部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劳动力就业培训,也会提高扶贫效率以及扶贫绩效。

四、 深入基层,给予贫困对象情感上的支持

贫资源配置精确的前提条件是,人社部门要做好识别贫困对象的工作,使扶贫资源合理的安家落户。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从思想上尊重贫困群众,体谅他们的难处,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摆脱贫困的信心。

例如,在今年的社区日中,金桥花园社区的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带领专业的社工来到低保户陈美娣家进行探望。陈美娣的儿子是一个精神三级残疾患者,年迈的仇美娣面对这丧偶的同时,还要承担着照顾残疾儿子的经济负担,她的内心是坚强的,也是压抑的。社工们像以前那样拎着关爱品来看望这对母子。在工作人员的嘘寒问暖中,我们知道陈阿姨的儿子病情有所好转,她让大家不要担心她们。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及社工表示,她们会一直关注陈阿姨母女的生活,希望她们遇到困难时候及时找社区帮忙,人社部门会与她们共度难关的。在与陈阿姨的闲聊过程中,社工深入了解了这对母子的日常生活内容,并站在陈阿姨的角度思考了许多的现实问题,给予陈阿姨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安慰她放宽心态,告诉她车到山前必有路;鼓励她多出去走动,多与人沟通排解烦闷;多晒太阳提升体质等等。离别时候,社工看到了陈阿姨脸上欣慰的笑容,那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点点满足和快活。因此说,社工给予贫困对象情感上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五、加强村级管理

人社部门开展精确扶贫这项工作,使村级管理制度得以有效的加强。自从精确扶贫工作开展以后,农村村委换届频繁的现象得以延缓,我们发现村里的账务不乱了,变得交接有序。村委会的相关制度也变得明确了,例如对村委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工资待遇都有了具体的规章制度。另外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地区,他们对应的村委会报账的流程也通畅了,更加切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村委会人员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该村的居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这样使社会部门看到的群众档案更有现实意义,人社部门也能根据村委会上报的信息,对贫困居民实施救济,及时解决贫困群众当前的问题。除此之外,精确扶贫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村委会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社会工作部门对群众开展技能培训时,重点要加大对村委会干部的培训力度,他们作为贫困群众的领导者,应该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活阅历,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以及技巧,应该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有一定洞察力和推断力。在培训村委会干部时候,应该鼓励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与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带领贫困群众去创业,去开拓,告别贫困村,贫困县。

篇8

社会资本是区别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潜在与社会结构中的一种资源,社会资本能够使贫困者在获取所需资源时,减少成本投入,使其获得某种程度的社会保障,这体现了社会资本的社会支持和保障功能。从政府相关部门正式支持网络看,社会资本能够体现以下几种功能:其一,为脱贫提供经济支持;其二,为脱贫提供社会支持;其三,为脱贫提供政治支持。社会资本对脱离贫困的推动体现在体系之内的支持与保障,因此,对于贫困区域的脱贫,社会资本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西部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社会资本分析

1.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现状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辅助西部民族地区进行脱贫,积极提供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本,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鉴于自然、文化、地理、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地区贫困现象任然十分严重,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分析2005~2014这十年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民生数据资料可知,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现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国家扶贫攻坚计划资料看,所有贫困县中,西部民族地区占据60%以上,贫困现象的覆盖面积广,并且贫困的程度很深,很大一部分属于特殊贫困;其二,受限于外部诸多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较高,贫困人口所占人口总数的比重较大,并且享受国家扶贫政策而脱贫的部分人口一旦受到冲击,返贫状况发生率高;其三,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资本、物质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原因导致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分布失衡;其四,除物质贫困之外,诸如医疗、卫生、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贫困现象同样比较严重。

2.微观层次的成因分析

微观层次是从贫困者角度分析,以个人为研究对象,微观的社会资本在个人获取收入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个人物质、精神收益的保证,因此,从这一角度将,微观社会资本存量关系着个人贫困程度。在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社会资本受限于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稳定性,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和活跃性不足,使得该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过于稳定,无法改变贫困现状。在微观层次上讲,西部民族贫困地区贫困恶性循环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三点。

第一,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者理念和社会网络过于封闭,主要受限于地理环境所致,偏远地带使得经济和社会发展无法持续,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很少,缺少足够的社会网络,导致社会资本处于封闭状态,影响了贫困者的社会资本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第二,西部民族地区人们认知具有高同质性的特点,这因为他们长期的生活状态导致他们对圈外人表现出极度不信任,进而缺少必要的交流。他们的社交圈子多集中在家庭、家族、地缘等,使得他们的交往半径狭小,认知呈现较高的同质性。这种认知的高度同质性导致社会资本缺乏创新,社会资本单一化,不能提供更多的帮助。第三,贫困者缺少足够的社会资源,较为封闭的社会圈子使得社会资本的获取十分困难,这就造成自身可利用的社会资本有限,弱化了社会资本的支持作用,延续了贫困状态。

3.中观层次的成因分析

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关注社会资本特定网络的结构化,是社会单元组织人力资本以及组群单元促生决定一个社会成员待遇地位的社会差别。从这个层面分析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是区域社会资本存量不高。其一,作为小群居单位的社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结合上面微观因素分析可知,中观的社区资本同样处于缺失状态。西部民族地区社区资本缺失主要表现在信任缺失、社会网络弱化上,非同质的人群在一个社区内生活并未形成同质的社区,不同质的人群各自封闭,对社区资本的贡献不足,导致了社区资本缺乏,给脱贫致富带来困难和挑战。其二,西部民族地区二级组织十分缺失,二级组织通常指带有结构社会资本性质的基层团体组织,能够起到一种社会支持的作用,该地区这样的组织严重缺乏,造成脱贫的支持力度不够。

4.宏观层次的成因分析

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宏观层次上,社会资本主要是嵌于整个社会体系中的,甚至更大的文化、规范体系中的方式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资本的宏观层次是国家化的、法律化的又非正式化的制度,比如文化、信仰、价值观、历史传统、行为规范等。首先,;历史文化传统影响该地区社会资本的存量和使用效率,虽然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享受全国同等的政治、法律、民族、宗教等权利,但限于历史区位因素,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上较为落后,无法充分享受国家赋予的平等权利。同时传统文化观念较为固守,在西部地区集中表现在圈子主义、熟人信任,这种传统的封闭式观念制约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造成人们思想僵化。其次,政府社会资本缺乏在该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政府效率低下、政府行为不规范等都会造成政府社会资本缺失。另外,受限于宗教、民族与历史遗留,该地区制度性社会资本也严重缺失,影响了反贫困的效果。

二、社会资本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管理途径

1.提升贫困者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两种不同的资本形式,二者相互关联影响,一定程度上,社会资本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促进社会资本的增加,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提高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可增加社会资本,继而为扶贫、脱贫工作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提升人力资本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民族观、地域观、生育观、教育观、经济观等方面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保守落后的思想,推动本区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从教育入手,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社会资本的保有量。教育投资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入手,增加这两方面的投资力度,为设计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

2.构建贫困者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网络是构成社会关系的纽带,它能够将不同地域、民族、层次的非同质人群或组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社会合力,可极大增大社会资本。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可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正式网络主要来自政府和社会正式组织,并且应该是双向模式,而非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应使贫困者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重新建立互动模式的政府各级部分支持网络,重建全民互动的政府部门外的正式支持网络。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是具有紧密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或团体组成的社会资源。比如建立贫困者的自组织系统,构建贫困者的自组织系统还需要扩大第三部门参与支持网络。

3.增加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存量

群体组织是社会资本生产的载体,群体社会资本能够为内部人员提供强大的社会资本支持,使成员变得更强,反过来说,成员的强大也增加了群体社会资本的存量,因此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增加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存量可以使更多的贫困者享受到社会的支持,进而改变贫困状态。主要做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思想上培育普遍的信任,比如扩大贫困者的社会参与,建立更多的中间组织,加强道德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贫困群体组织化赠权,组织化赠权是提高西部民族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社会资本的一项有效方式。

4.培育和强化政府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存量的多寡决定该地区的社会活力及治理绩效,丰富的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进而改变该地区的面貌。首先,通过改善社会资本环境,从根本上未社会资本积累提供基础,比如注重传统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将强贫困地区政府的传媒建设。其次,从制度上加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制度建设,比如创新该地区扶贫体制,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国家扶贫形式的结构,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反贫困的绩效评价体系。重视法律的强制性,建立扶贫、脱贫的法制体系。完善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贫困者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篇9

【关键词】困难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就业帮扶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08-02

在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难,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都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困难毕业生由于经济的窘困、缺乏就业竞争力、为其就业提供帮助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其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如何保证高校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困难毕业生本人及家庭的安定,同样也关系到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笔者看来,困难毕业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是指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来自单亲或父母双亡的家庭、城镇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的毕业生。这一类困难毕业生的特征是经济困难,缺乏在人力资源市场中找工作的经费支持,因为缺钱,限制了其积极主动的求职行为。另一类是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是指毕业生在心理、身体、学业、综合素质等某方面处于弱势的毕业生,这一类困难毕业生的特征是在求职竞争中处于相对的弱势,结果往往受挫。

一、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种,包含社会和高校方面的因素,也包含困难毕业生个人的主客观原因。

1.社会和高校方面的原因

(1)目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对于高校困难毕业生而言,由于经济、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就业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

(2)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性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将就业指导列为必修课,但依然采取合堂的课堂教授方式,指导具有普遍性而缺乏针对性。课堂教学的内容注重就业理论,缺乏实用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程的实效性不佳。就业指导并不能完全解决困难毕业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3)政府与高校对高校困难毕业生缺乏就业专项援助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但一些高校和地方仍然缺乏对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专项援助。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需要国家加大资助力度,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缓解经济压力、完成学业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高校困难毕业生个人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

国家统计局调查发现,贫困家庭因上学产生的债务在4000元至4万元之间,而求职成本平均在4000元左右, 最多时达7000元。[1]这对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沉重的压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比较普遍的是缺乏差旅费,不能到外地求职和参加面试,部分贫困大学生因购置不起一套求职面试的正装,不能自信地参加面试,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支付不起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导致信息闭塞,其中部分最为困难的大学生甚至没钱打印简历和求职信。

(2)个人缺乏就业竞争力

困难毕业生进入大学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个人生活费用,他们经常奔走于各种打工场所,所从事的多半是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挤占了大量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时间。绝大多数困难学生,由于家庭贫困等原因,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沟通及不愿意参加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集体活动。因此,困难毕业生就专业知识和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而言,均落后于其他毕业生。

(3)困难毕业生能够为就业提供帮助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

家庭背景对就业有明显的影响。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曾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过抽样调查,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的岳昌君博士也认为,父母学历高、职业好,会对子女在教育和就业上更有利,这种“代际传递效益”在中国很明显,在全世界也普遍存在。困难毕业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其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很少能够为其提供就业信息或就业岗位,信息和岗位的获得几乎完全依赖于学校。

二、应对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1.高校和政府方面

(1)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

在对困难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注重指导的普遍性与针对性,对困难毕业生应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建立个人档案,提供一对一的帮扶,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其面试的方法与技巧,解决其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障碍和实际困难,向用人单位主动推荐等。

(2)高校应尽所能为困难生提供就业专项资助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交通费、服装费、通讯费、简历制作费等看似不起眼的花销,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来说则是不小的负担,会成为他们就业路上的障碍。很多困难毕业生还背负着助学贷款,如果不加强对他们的援助,会更加不利。

(3)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应做好困难生专项就业帮扶活动

《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并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等政策。同时,要主动联合当地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行动”和“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等专项就业帮扶活动,充分利用多方社会资源,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优先推荐岗位、重点组织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做好有针对性的帮扶。

2.困难毕业生自身方面

(1)要有一个合理的职业定位

多数来自于农村的困难毕业生,不能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做出合理的职业定位。十年寒窗花费了家庭大量的收入,困难毕业生想通过一朝就业马上就能得到回报,同时家庭的债务也迫使其将经济收入的高低作为就业首先考虑的因素。因此,急于找到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经济地位、高报酬的工作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求职视野,使困难毕业生丧失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困难毕业生应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先通过就业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考虑个人的发展,适当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在选择职业时既要考虑家庭的负担,又要考虑自身的发展;既要考虑到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服务于今后的职业发展目标。

(2)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认识,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是多数毕业生的通病。困难毕业生应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自己符合实际的职业阶段目标和总目标,了解要达到目标需要掌握怎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需提高自身哪些方面的素质。

(3)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多数用人单位更喜爱能够吃苦耐劳,具有拼搏精神,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身境遇的毕业生。困难毕业生应当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改善的意识,克服一味的“等、靠、要”。[2]企业的目的是赚取利润,它对员工最大的要求是能力和品德,是否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是衡量其是否能够被录用及将来企业是否给予员工发展机会的标准,不会因为大学生家庭贫困就降低对其能力的要求。因此,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才是获得职位和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人文关怀 激励管理

一、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及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

1.高校贫困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本质上是对人的尊重、关爱。本文所涉及的“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是指:尊重贫困生,注重其个性发展;理解贫困生,注重其心灵世界;全面发展贫困生,注重其综合素质提高。

2.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引入“人文关怀”概念,是对传统资助体系的一个发展,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是指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心理援助、成才帮扶、就业援助和帮扶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激励体系。

二、人文关怀理念对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启示

1.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机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高校贫困生是当前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制度、措施和方法应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真正以人为本。

2.营造关爱贫困生的舆论环境。

对贫困生进行人文关怀,还需要营造一个关爱贫困大学生的人性化环境。首先,社会媒体要加强对社会上助学帮困的先进典型、贫困生的现实生存状况、感受、勤奋、拼搏,尤其是毕业后回报社会的事迹的宣传报道,呼吁全社会共同帮扶贫困大学生,营造浓厚的关爱贫困生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着力营造“尊重贫困生人格,维护贫困生权益,关爱贫困生成长”的舆论环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宣传发动,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帮贫助困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级党团组织、工会及学生会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贫困生的活动,使贫困生切身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激励贫困生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学校要引导非贫困学生正确对待贫困学生,对贫困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心,消除对贫困学生的歧视和隔阂,与贫困生和睦相处、互助互爱、共同成长,使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形成团结融洽的关系,为贫困生成长成才营造愉快、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3.激发贫困生的内部心理动力,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自身的问题。

马斯洛认为潜能人人都有,它是人内在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人的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就会寻求高层次需要即发挥自我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大学生的高级需要主要有求知的需要、尊重与荣誉的需要、理想和成就的需要。因此高校的贫困生激励机制要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情。

三、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实现途径

1.经济资助激励机制——经济支持系统。

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强烈的需要,因此建立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机制是贫困生的激励和管理的首要环节,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窘境。高校应在进一步健全原有奖、贷、助、补、免的助学体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同时,加强与企业、银行的合作,加强信用管理、发掘社会力量,建立多渠道、多层面、多方位的经济援助网络,夯实贫困生资助的物质基础。

2.心理援助激励机制——心理支持系统。

相对于普通学生,贫困生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为焦虑、孤僻、自卑、敏感、脆弱、依赖、敌对等心理问题;在人格特质上多表现为内向、谨慎、人际交往障碍、情绪不稳定、社会团体活动参与度较低等特征;对未来迷茫悲观,社会适应性差、厌世等。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强心计划”,为学生设置疏导心理问题、历练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承受力的良好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心理引导,从心理上帮扶贫困生,使其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悦纳自己,敢于面对和正视贫困,避免纯粹的物质比较造成的心理压力。首先,要帮助贫困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进行多元的自我评价。因为个体的优势自我概念能够对弱势自我概念进行补偿,所以必须引导贫困生发掘自身的优势自我概念,从而补偿并提升其弱势自我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淡化经济差距在贫困生中的影响,取而代之以成绩、能力、态度、品质、毅力等多元的评价方式,使贫困生获得虽然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我在其他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的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帮助贫困生构建起自我心理支持系统。

3.成才帮扶激励机制——技能支持系统。

一是要针对一些贫困生学习的弱势,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践行先进性,开展“一帮一”学习帮扶活动,即要求每一名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口援助一名后进贫困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困惑,促使其提高学业成绩。二是针对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障碍,高校要举办一系列技能培训,并尽可能地为贫困生能力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如针对贫困生英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的问题,定期举办英语、计算机、普通话免费培训;针对贫困生社会实践机会少的问题,组织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还可鼓励他们参加校、院(系)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三是搭建校内与校外两个平台,一方面在校内积极设置多种岗位、多种服务帮助学生,与此同时大力开发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实习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就业岗位,为贫困学生搭建勤工助学、科技创新和爱心奉献一体化新平台。

4.建立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激励机制——就业支持系统。

高校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的优先推荐,培训实习的强化,心理辅导的实施等方面。一是要围绕贫困生的就业,大大拓展就业渠道,依托广泛的社会资源,利用寒暑假及大学毕业生实习阶段,积极打造“大学生实践见习基地”,优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过渡性见习就业岗位。二是邀请心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联系生活实际和理论法规,在就业形势的分析、求职技巧的引导、人生规划的制定及心理辅导等方面,对贫困毕业生展开针对,帮助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围绕提高贫困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加强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培训。四是出台和完善贫困生就业援助和帮扶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强化对贫困生就业援助资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志宏,朱宁,王丽娟.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

[2]王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