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旅游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旅游安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篇1

(一)企业管理不足,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一是旅游客运市场普遍存在“挂靠”现象,车辆归私人所有,这些车辆往往出现维护不到位、监管不到位、驾驶人私自拉客等现象。二是客运公司为获取更多利益,一些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也投入营运,这些车辆往往毛病重重,如一颗定时炸弹,给旅客安全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在旅游旺季,客运企业为了保证充足的驾驶人,临时从各地招聘、调派人手,还有许多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不过关的驾驶人通过“走后门”上岗,导致驾驶人对旅游路线、景区路况不熟悉,缺乏预见性,遇紧急情况操作不当引发车祸。

(二)交管警力有限,排查监管困难。一是山区景点具有路长且偏远、景点多而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交管部门警力有限,不能时时蹲守,刻刻巡逻。二是交管部门常处于孤军奋战状态,旅游客运车辆登记、道路运输资格证排查、问题车辆路面监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清除等工作量大,对旅游客运监管有限。

(三)景区山路复杂,雨天受灾严重。如今的旅游越来越趋于回归自然,远离喧嚣都市的山区景点更受欢迎。以贺州市为例,较为出名的4A级景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及一些3A级景区如贺州石林、十八水都在较偏远的山区,沿途道路崎岖,多急转弯、陡坡路段,通行条件复杂危险。若遇上长时间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往往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坍塌等地质灾害。文|邓奕丹刘祝妹

二、加强管理建议

(一)宣传是根本,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意识。旅游客车事故频发根本原因是人们安全意识薄弱,应针对性地继续加强宣传。一是组织民警深入旅游公司、客运企业进行广泛宣传,针对旅游客车检查存在问题及驾驶人超速超员等突出违法行为重点宣传,增强旅游客运公司负责人和驾驶人的安全意识。二是加强旅客自身安全防范保护意识。可以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轮番宣传,大力传播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警示旅游黑车、问题客车的危害性,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旅客安全意识。三是动员群众通过110、122电话、微博、微信、短信、QQ等平台举报旅游客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旅游客运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客运是主体,严格督促企业,健全安全责任制。一是旅游客运公司要严把驾驶人招聘关,对年龄超过60周岁、3年内有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未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的驾驶人不予录用,交管部门对审查出的不符合条件的驾驶人一律清除,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二是旅游客运公司要根据《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加强对营运驾驶人的管理,经常组织营运驾驶人学习业务知识、职业技能和有关道路运输的法律法规,坚决抵制违法行为。三是交管部门会同交通运输、安监部门加强对旅游客运公司检查监督,对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安全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整顿仍不达标的,坚决撤消相应经营资质。

(三)排查是重点,加大排查力度,保证行车安全。事前预防是堵塞安全漏洞、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之策。一是建立旅游客车及驾驶人档案,全面掌握车辆车牌号码、旅游路线、车辆型号、核定载客人数、驾驶人姓名、联系电话、住址、驾龄等信息,实行跟踪管理,禁止车辆带病上路。二是定期对旅游客车进行审验排查,包括车辆违法记录、车辆技术档案、车辆结构、尺寸变动情况、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车记录仪情况、客运经营者为客运车辆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情况,审验符合要求的,在《道路运输证》审验记录栏中注明,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或办理变更手续,彻底杜绝问题车辆的安全隐患。三是加强对旅游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排查道路是否存在塌方、山体滑坡等问题,及时道路隐患消息、疏通道路,保证过往旅游客车安全通行。

(四)管控是手段,制定整治行动,加强路面管控。本地旅游“黑车”大多是使用年限超8年的二手车,无运输资格证、无营运资质、无正规旅游运输单位标识、无年检等,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打击旅游黑车势在必行。一是要深入调研,根据本市旅游线路、旅游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治行动,在事故高发点、急转弯危险路段合理部署警力,采用不定点、不定时的突击方式,全面打击旅运黑车。二是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在旅游高峰期,要车车排查,辆辆核实,保证路面监管到位,形成严抓狠打、重管狠罚的高压态势。三是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高科技监管含量,保证电子监控设备覆盖旅游线路重点路口、路段,完善客运车辆GPS系统、监控系统,加强车辆动态监管。

篇2

关键词:国内旅游者;安全认知;云南;旅游安全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136-04

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旅游安全也是影响旅游决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国内旅游者旅游安全认知的视觉,深入调查和研究与云南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为云南旅游业提供参考。

一、旅游安全的概念

广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现象中的一切安全现象。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也包括人类活动中与旅游现象相关的安全事态和社会现象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现象。

狭义的旅游安全是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旅游活动各环节中的安全现象,也包括旅游活动中涉及人、设备、环境等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安全的观念、意识培育、思想建设与安全理论等“上层建筑”,也包括旅游活动中安全的防控、保障与管理等“物质基础”。[1]

二、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安全认知的实证研究

旅游者安全认知是旅游者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关注与反应,不同旅游者因其个体的差异性而对旅游安全表现出不同的认知。为了能更准确地评价国内旅游者对云南旅游安全认知的情况,笔者于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通过委托旅行社、主要风景区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来昆国内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

1.被调查国内旅游者的人口社会特征

根据有效问卷中国内旅游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将其基本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2.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安全认知实证调研统计结果分析

(1)国内旅游者出游旅游安全关注认知的分析。 旅游安全关注是指旅游者对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知程度。调查显示:有107名旅游者很关注出游安全,占总比的53.5%。有93人比较关注出游安全,占总比的46.5%。没有人做其他选择,这表明绝大多数旅游者对自己的出游安全是关注的。

(2)国内旅游者旅游安全问题影响认知的分析。在对旅游安全问题影响的调查中,认为“旅游安全影响极大”的有129人,占总比的64.5%。认为“旅游安全影响不太大”的有47人,占总比的23.5%。认为“旅游安全影响较大”的有24人,占总比的12%。

(3)国内旅游者旅游安全信息途径认知的分析。 在对旅游者旅游安全信息来源的调查中,有137名旅游者的旅游安全信息来源于新闻媒体,占总比的68.5%。有30名旅游者通过亲友介绍的方式了解旅游安全信息,占总比的15%。有18名旅游者亲身经历过旅游安全事故,占总比的9%。有9名旅游者在旅游安全信息来源中选择了“道听途说”,占总比的4.5%。另有6名女性旅游者选择了其他,占总比的3%。

(4)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安全状况认知的分析。认为云南旅游安全状况比较安全的旅游者有16人,占总比的8%。有25名旅游者认为云南旅游安全状况是非常安全的,占总比的12.5%。认为云南旅游安全状况一般的旅游者有146人,占总比的73%。有13名旅游者认为云南旅游安全状况是“不太安全”,占总比的6.5%。

(5)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活动六环节安全认知的分析。在对云南旅游活动六个基本环节的调查中,有10名旅游者认为旅游餐饮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5%。有22名旅游者认为旅游住宿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11%。有26人认为旅游交通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13%。有52人认为旅游景区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26%。有56人认为旅游购物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28%。有34人认为旅游娱乐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17%。

(6)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安全问题原因认知的分析。有关云南旅游安全存在问题原因的调查显示:有35人认为是法律法规不完善,占总比的17.5%。有97人认为是旅游管理问题,占总比的48.5%。有18人认为是旅游设施设备问题,占总比的9%。有19人认为是自然气候造成的,占总比的9.5%。有14人认为是居民敌对,占总比的7%。有17人认为是自我防范不够,占总比的8.5%。

三、基于国内旅游者安全认知的

云南旅游安全存在问题分析 上述实证调研结果:认为云南旅游比较安全和非常安全的两项旅游者只占总比的20%左右,占总比73%的旅游者认为安全状况一般,相对于国内其他旅游城市来说,旅游者对云南的旅游安全状况评价并不高,这也反映出云南旅游中确实存在诸多在安全上让旅游者不满意的问题。

1.旅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旅游安全法律法规是旅游安全保障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尚没有旅游业的基本大法――《中国旅游法》,亦没有专门的旅游安全法律,涉及旅游安全的相关条款只散见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立法之中。即使现有的旅游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力度亦受到各种影响,效力有限。[2]云南省在旅游法尤其是旅游安全法律法规方面同样存在着不健全甚至空白的问题。

2.旅游行业安全意识淡薄

本课题的另一项调研表明,虽然有80%的旅游企业领导相信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仍然有16.5%的旅游企业未设置任何与安全相关的部门或处室;14.7%的被调查企业没有制定任何的安全规定;31.2%的企业没有制定专门的旅游安全处理程序。15.4%的旅游企业没有专门的旅游安全设施设备;13%的旅游企业员工未进行过任何安全培训;2.8%的旅游企业从未与公安、武警和消防等安全部门建立联系,21.1%的偶尔联系;13%的旅游企业不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保险。这种缺乏应急机制、将行业企业部门管理体系始终建立在一种常态的假设之上,缺乏危机意识、安全意识的状况是无法应对旅游危机和突发事件的。[3]

3.旅游安全管理缺失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 除国家旅游局外,旅游业正常运作还需要其他诸如旅游景区的主管机构、当地旅游局、建委、林业厅、消防等主管机构的协作,这些部门形成了旅游安全管理的机构群体,能较有效地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但因为主管机构多且分散而形成多头管理和管理的“真空地带”,造成旅游安全管理的低效。首先,旅游企业内部虽有部分企业(尤其是饭店) 设立了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但至今仍有16.5%的企业没有设置任何安全管理机构或无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4]其次,旅游企业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多是负有治安保卫性质的保安部,这类保安部占被调查企业总比的45.4%。由于这类保安部不具有专职的安全管理职能,从而出现管理职能上的不清晰。再次,虽然有76.1%的被调查旅游企业与公安、消防部门建立了联系,客观上形成了旅游安全联动系统,但这种联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只是一种隶属管理关系,一旦发生旅游安全问题,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5]

4.旅游活动各环节安全问题丛生

由云南省旅游管理部门的旅游者投诉统计结果可见,旅游交通和导游服务向来占有很高的投诉比例,这也与此次对旅游者的调查相吻合。在对云南旅游活动各环节存在安全问题最大的六大环节调查中,占总比13%的旅游者认为旅游交通存在安全问题最大,排列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占总比28%的旅游者认为云南购物存在安全隐患最大,排列第一位。占总比26%的旅游者认为旅游景区存在安全问题最大,排列第二位。购物中旅游者最担心的问题是强买强卖和买到赝品;旅游景区最担心的问题是保安不力、导游欺骗和设施陈旧;交通方面最担心交通事故、抢劫、盗窃和路况差。其他方面,诸如餐饮中的上当受骗、疾病传染;住宿中的盗窃、人身侵害和骚扰;娱乐中的偷窃、敲诈、无救援保障、娱乐设施和黄赌毒也都是旅游者比较担心的问题。

5.旅游安全设施设备滞后

落后的安全设施设备已成为旅游安全的一大重要隐患。调研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设置安全监视系统,没有危险地带警示牌,没有索道、栏杆防震系统。这种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造成的设计不合理、投资不到位以及维修不及时的问题,严重威胁着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尤其在旅游的旺季这一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表现得更为突出。

6.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偏低

虽然此次调查未直接涉及从业人员,但从旅游者对云南旅游活动中司机、导游、强买强卖、欺骗等问题的担心中已折射出从业人员的素质确实存在问题。至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虽然在旅游旺季、重大旅游活动等特殊时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可能影响旅游者生命安全的环境因素给予高度的关注,也会在这些特殊时期自觉地加强对旅游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检查,但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时,由于考虑到旅游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和对企业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会出现掩盖旅游安全事故的倾向,调查中有近半数的企业在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时不愿或不主动对旅游者履行告之义务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第二,在对员工专门的安全培训的调查中,虽然有87%的企业进行了安全培训,但培训内容多局限于操作层面甚至流于形式,致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普遍偏低。

四、云南旅游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鉴于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旅游安全法和云南省相关法律不健全的现状,云南省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在旅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构建过程中,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积极参考国内外相关旅游安全法律体系,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和完备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旅游业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尤其对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更应制定安全的技术标准,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旅游投诉有效预防机制、投诉受理网络和快捷处理工作机制。建立处置社会突发事件和灾害性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将旅游安全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并对实践起到积极引导作用,进而提高安全管理的运作效率。[2]

2.提高旅游行业安全意识

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应意识到旅游安全问题的破坏性,应重视旅游旺季、重大节日、重大旅游活动等特殊时期的安全保障,关注可能影响旅游者生命安全的因素,加强对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和安全检查,通过宣传和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旅游安全意识。此外,还应纠正旅游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对旅游安全主观认知不够甚至认知错误的问题。由于旅游安全问题产生的负面性较强,致使安全事故发生后,出现不上报的情况,这种错误行为对掌握安全动态、及时妥善处理和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完善安全环境造成极大的障碍。

3.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云南旅游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应自上而下设立一个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或部门,由专人负责,保障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有效控制安全问题。同时还应建立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由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和治安管理、社区医院、消防、保险、交通等多部门、多人员参与的社会联动系统,形成资源共享、社会关注旅游安全的局面。可考虑设立旅游警察,作为社会联动系统的主要执法力量。[3]

4.完善旅游设施设备

目前,国家对旅游业仅有少量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现实与旅游业快速发展及相关设施的庞大需求形成尖锐的矛盾,旅游企业尤其是一些景区景点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尤其要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对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积极引进外资,购买或及时更新旅游安全设施设备,有条件的还可以购买先进的旅游安全预警设施和安全处理设备,充分保障旅游者的旅行安全。

5.完善旅游保险、加强医疗设施保障

旅游保险是处理安全事故善后工作、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社会联动系统和旅游救援系统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改革我国现有的旅游保险制度,制定适宜于各类旅游者投保的险种,而不只是现行的《旅行社办理意外保险暂行规定》中的强制性险种――旅游意外保险,这样,可使旅行社在履行强制性义务的同时,由旅游者自愿地向保险公司购买除强制险以外的其他保险。此外,还应加强旅游地的旅游涉外定点医疗单位、保健疗养设施、康复专项旅游设施、旅游区内医疗站或医疗点等医疗设施的建设和保障。

6.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云南旅游安全管理和旅游活动中安全问题不容乐观的现状,与旅游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旅游安全对旅游业的重要性密切相关。旅游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的疏忽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对其实施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从业人员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应包括旅游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和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的技能两部分内容。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安全的保障,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做大做强,还有赖于旅游安全的保障。只有重视旅游安全问题,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旅游安全法律法规,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才能为云南旅游业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郑向敏.旅游安全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翟向坤.北京市旅游安全保障现状及对策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6).

[3]张进福.旅游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J].旅游科学,2001,(2).

篇3

为切实推进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市安委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11号)精神,结合我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40号)为主体内容,以落实旅游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控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范的组织协调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科学治理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工作,落实旅游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完善旅游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效防范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旅游经济安全、有序、健康的发展,为我县实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供坚实的安全工作基础。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旅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构。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旅游局、旅游集团公司指定具体科室,负责行业监管工作;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按照法定要求设立安全管理科室或落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景区(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安全组织机构要分别根据自身的职责和管理要求,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健全和完善旅游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行业监管,综合联动”的旅游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形成“相关部门联合抽查、主管部门重点检查、企业内部全面自查”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四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层层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谁负责”的原则,认真抓好责任落实。

(二)建立旅游景区(点)安全设施评估体系

加强对旅游景区(点)安全设备设施管理,根据我县景区(点)安全管理的着重点,确定安全评估体系6个评定项目:(1)危险地带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防护栏、水上拉网等)是否齐全有效;(2)消防、防火等设备(重点是室内旅游点消防设备,森林公园、风景区等防火设备)是否齐全、完好、有效;(3)闭路监控系统是否设立并正常运行;(4)游览游乐服务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交通工具、交通设施、游乐设施、水上游乐设备以及地面防滑处理、无障碍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规程;(5)特殊旅游项目的安全设计、评价、验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6)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设置是否合理。以各个项目的基本情况、现状评估、整改要求等为基本指标,建立安全评估体系,同时落实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确定整改完成时限。

(三)强化旅游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旅游饭店消防和食品安全督查考核。一是落实职能管理。落实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充分运用行业管理职能,坚持做到非星级饭店安全工作与评星挂钩,星级饭店安全工作与星级复评挂钩。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宾馆饭店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年度安全工作教育及培训,是否制定应急安全处置预案或方案,宾馆饭店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监控系统、公共疏散通道、公共聚集场所、服务区域内紧急疏散标志及消防器材等设施设备是否合格和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检查。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食品原料的进货渠道和制作加工规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预防,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加强旅行社安全规范经营。一是规范用车。旅行社必须用正规旅游车队的车,严格禁止使用“黑车”。二是健全“一团一报”制度。旅行社凡组团用车,须向旅游行业部门申报用车计划。三是规范食宿。定点的社会饭店必须具有一定资质,禁止到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社会饭店食宿。四是严格管理驾驶员。导游员与驾驶员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坚决防止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车,坚决防止旅游交通事故发生。五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无资质运营的旅行社进行非法经营,杜绝扰乱经营秩序和影响生产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

3、深化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建设。以创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为契机,深入开展旅游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以旅游企业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旅游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改和安全隐患动态监管为核心,以强化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和自改的主体责任为抓手,逐步健全全县旅游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是对旅游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对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督,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对体系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针对旅游企业不同类型特点,搞好分类指导和定期督促检查;四是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效果的落实,对安全隐患排查、报送、整改不力的企业,要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告处理结果。

(四)健全重大节庆期间旅游安全社会联动机制

积极运用“5·19”、“5·20”旅游日积累的安全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重大节庆期间安全社会联动体系建设。一是细化检查,建立节前安全检查制度。重大节庆前,主动组织协调公安、安监、消防等有关部门对各旅游景区(点)的旅游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指导景区增设安全标示,加固防护设施,对各个环节进行安全评估,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责任分解,督促整改;二是加强重大节庆期间的旅游交通安全管理。对全县干线公路路况、桥梁的通行状况进行详细、全面的专项检查,对景区重点路段、重要节点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更新缺损标志标牌,保证旅游公路的安全畅通;三是全员发动,提高重大节庆旅游安全保障能力。在通信保障、交通状况、景区设施、应急处置等诸多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完善工作预案,全社会发动,并做到人员的“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确保人员到位、物资到位、组织到位。

(五)推进旅游安全信息化预警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信息化预警体系,推进旅游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做好旅游安全信息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各旅游景区(点)建立旅游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保护机构和人员,改进安全设施设备。旅游主管部门依据对旅游目的地的气象、水文、地质等旅游安全状况的评估,向旅游者前往目的地旅游的安全信息;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移动通信渠道作用。加强对主要旅游景区安全监测,逐步实施对旅游团队的全程监控,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渠道及时旅游安全提示和预警信息,特别是对旅游设施和旅游区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向旅游者提供相应的资料和信息,做出明确的警示,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推进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完善旅游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明确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程序等相关内容;二是建立应急救援人员和完善设备。设立医疗室,有专职医务人员,备日常药品,急救箱,急救担架等器材和设备;三是落实应急救援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四、工作步骤

县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分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4月1日-5月15日)。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拟定工作要求。

第二阶段(5月16日-6月30日)。摸清安全现状,梳理工作重点,提出具体措施。

第三阶段(7月1日-9月30日)。分解落实责任,实施具体措施,建立工作制度。

第四阶段(10月1日-11月30日)。总结经验,自查整改,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牵头,旅游局、旅游集团公司安全组织机构认真抓落实,旅游企业和景区(点)全力配合,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强化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层层确立“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谁负责”的责任机制。

(二)认真组织,明确分工。围绕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进行细化、量化,实施过程要有项目、有行动,做到项目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完成时限落实,确保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

篇4

根据南旅发[2016]82号关于转发《xx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2016年xx市“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我局于今年6月1日-6月30日在旅游行业中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各旅游企业的积极参与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为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市、县“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我局班子组织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各旅游企业相应研究制定活动月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由于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活动开展有条不紊,效果良好。

二、广泛宣传,营造积极的活动氛围

为推动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生产行为,营造“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活动主题氛围,各旅游企业根据县旅游局的要求,在经营场所张贴标语,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大造活动声势。在活动期间,我们还组织各旅游企业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广西壮

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暂行办法》和开展“六个一”活动。通过组织学习和开展“六个一”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作意识,增强了从业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全面排查和消除行业的安全隐患

在活动月期间,我们还结合汛期的旅游安全防范工作,不定期对龙虎山风景区、定典生态园进行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6处,整治6处。通过整治,基本消除了景区的安全事故隐患,保证了旅客的旅游安全。

四、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规范旅游行业的安全管理

为规范旅游安全管理,在活动中,我们还着重检查了《旅游安全工作职责》、《旅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督促旅游企业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档案管理,使xx县旅游行业的安全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

总之,自旅游“安全生产活动月”以来,我们按照市县《方案》部署和要求,经过精心组织、积极发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积累了许多安全生产工作的宝贵经验,但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我们时时刻刻讲安全、抓安全,我们决心以这次活动月为契机,全面落实上

篇5

一、巩固制度,强化意识,健全旅游安全监管体系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思想上重视旅游安全工作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本保障。我局和行业管辖下的各旅游企业充分认识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把旅游安全生产作为保行业平安和促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领导。年初,我局召开了全县旅游行业安全工作年度部署会议,会议强调旅游行业的各级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安全的管理,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心理,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感性,及时研究和解决旅游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抓实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另外,我局由于工作调整等原因,部分人事工作进行了调动,我局也及时调整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确保安全工作不脱节。各旅游企业也十分重视,普遍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了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了安全责任制,使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和日常化,保证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明确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制,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为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任务,县旅游局下发了《*县旅游局20*年旅游安全工作要点》、《*县旅游行业20*年度旅游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县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及两会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县旅游局关于加强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县旅游局关于做好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这些通知详细明确地规定了今年旅游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有效地改变了各单位抓旅游安全工作存在无的放矢的现象,增强了各单位开展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为增强旅游系统各级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感,进一步落实责任,在年初我局与市旅游局签订了“市旅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县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县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县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之后,在全县旅游安全工作会议上,我局又与13家旅游企业负责人签订了旅游安全生产责任状,其中6家企业是旅行社,7家企业是武原镇上的旅游饭店,为了使安全生产管理不脱节,7月初,我局又与今年新设立的两家旅游企业补签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真正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旅游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

二、完善工作制度,抓住工作重点,防患于未然

(一)完善旅游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旅游局及县安监局、县食安委的有关工作要求,,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县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订了《*县旅游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同时,我局在指导各旅游饭店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之余,我局从预案上加强对旅行社、旅游饭店的安全管理,保证了当我县发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时,基本上能有效有序地组织救援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求各旅游企业坚持执行旅游安全重特大事故报告制度,在事故发生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县旅游局,同时报县政府,发生事故的单位负责人要及时奔赴现场,积极配合有关方面组织紧急救援。

(二)继续鼓励旅游企业积极投保,确保企业和游客的权益。

由于不可控因素多,因此旅游经营风险性很大,特别是旅行社组团外出期间的旅游交通安全。我们督促旅行社、旅游车队、景区(点)等积极投保适合自身特点的险种,达到转嫁风险和维护游客最大权益的目的。通过检查的情况看,我县各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险意识已相当强烈,全部实现投保,并能按时与保险公司办理年度续保的投保手续。各旅行社在游客报名签订旅游合同时,也能建议游客投保人身意外险。通过投保,降低自身经营风险,有利于维护游客的正当权益。

三、多渠道、多措施,抓实安全生产工作

(一)组织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今年,我局多次组织旅游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旅游企业消除安全隐患,今年旅游节与五一黄金周同期进行,为此,我局特别重视旅游节及黄金周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先后3次由局领导带队,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旅游安全大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旅游景区(点)的交通道路、景点古建筑、游乐设施(包括游艇、码头、木桥、拓展训练设施)、安全警示牌的设置等,星级饭店的娱乐场所、锅炉、压力容器、消防设备、治安及食品卫生等安全操作情况,旅行社导游安全责任卡落实程度,应急预案制定及旅游用车制度执行情况等,我们共组织检查3次,参与其他部门组织检查3次,共计6次,平均每月一次安全生产检查。通过大力检查和监督,同时在各企业的共同配合下,五一黄金周和旅游节都平安、有序,真正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二)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县政府、县防火委关于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的要求,我局今年根据工作安排,一是在全县旅游企事业间开展“三合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该工作从去年11月份开始,到今年4月份结束。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室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县政府相关工作要求,我局在全县各旅游饭店等场所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从而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在我行业的发生。

(三)强化环境安全保护措施,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我县旅游资源是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因此,保护环境安全,是我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局扎实部署景区山林防火工作。去冬今春,及清明期间,气候非常干燥,山林火灾形势非常严峻,我局及时按照“预防为主”方针,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白塔山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细化了责任分工要求,明确了林场安全制度和安全防火第一人,从而确保了白塔山林区去冬今春及今年清明期间安全无火灾事故发生。

(四)强化食品卫生安全,抓实霍乱预防工作。强化食品卫生安全,抓实肠道传染病预防工作。,我局从切实保护旅游者及旅游经营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立场出发,及时采取措施,落实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是及时传达县政府会议精神,要求各旅游饭店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宣传、落实等各项防控工作。二是检查指导指导霍乱疫情防控知识。我局今年先后多次会同县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将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逐个上门指导,并进行了现场检查。三是为了使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我县旅游局以文件形式明确了旅游饭店有关急性肠道传染病的具体防控措施及工作要求。

(五)充分利用移动短信平台,做实安全工作。前年年底,我局开通了移动短信平台,今年我局安全生产责任科室又建立了移动飞信网络手机短信业务,该业务成功弥补了旅游企业收到安全工作通知无法短信回复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我局的安全生产短信提示工作更灵活了,安全跟踪落实力度更强,从而确保了全县旅游行业安全无责任事故。

(六)指导企业做好安全培训和演练工作。我局积极组织旅游企业中负责安全生产的工作人员参加县相关部门举办的重要岗位安全培训。一是我局积极组织县内旅游企业安全负责人积极参加县安监局组织的安全管理师资培训及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二是组织各旅游饭店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县消防大队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另外,我局还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旅游企业开展培训。一方面通过总经理例会的形式,为旅游企业总经理培训安全法规。今年6月份的总经理例会,我局组织企业总经理集中学习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另一方面积极指导各旅游企业分别举办各种形式的内部安全培训。如国际大厦组织新员工进行上岗前的“三董三会”安全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以安全生产月为载体,切实抓好旅游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我局结合全县旅游市场实际情况和市旅游局、县安监局关于抓好安全生产月有关工作的精神要求,认真部署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县旅游行业安全、有序地发展。

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为此,我县旅游行业深入贯彻、宣传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本着强化行业安全意识,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目的,在全行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讲求实效,注重宣教,督促各旅游企业将安全工作抓实、抓细。一是行业内及时部署落实了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工作意见和工作要求;二是在城北路上挂起横幅,倡议社会大众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营造“关心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三是结合安全生产月的开展,对各旅游企事业单位的设备运营、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等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从宣教安全意识着手,于6月10日开展了广场安全宣传咨询活动,共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五是根据省旅游局的工作部署,我局积极引导鼓励旅游企业网上报名参加全省总工会组织的“安康杯”知识竞赛。

五、加强行业内的安全考核,确保安全无事故

篇6

关键词:系统观 安全管理系统 旅游保险

在滑雪场经营中,安全是游客的基本需求,也是滑雪场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一旦出现重大伤亡,不仅会给游客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也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经济索赔和长期停业整顿的困境。因此,建立合理的游客安全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研究对象的界定

从旅游学研究对象来看,旅游安全分为旅游主体安全、旅游媒体安全和旅游客体安全。旅游主体的安全特指旅游者的安全;旅游媒体安全集中表现为交通安全和从业者安全;旅游客体安全则为旅游资源的安全,涉及资源的保护、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中的游客安全特指旅游主体安全。而游客安全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障游客在滑雪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杜绝人身事故的发生,而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同时从传统旅游学角度出发,笔者把对游客安全研究范围界定为在滑雪运动过程中,由于组织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游客的负伤和死亡,但不包括精神、财产方面的安全问题。

2 系统观引入游客安全管理的意义

面对现阶段滑雪场“脚痛医脚,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的游客安全管理现状,必须对其进行理念上的革新。系统观着重从整体上揭示其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结构和功能。将系统观引入到滑雪场游客安全管理中来具有以下意义。

2.1 有助于全面正确的认识影响游客安全的因素

从系统的有机联系性出发,滑雪场游客安全管理涉及了旅游主体、媒体、客体三大影响因素。主体影响因素主要有游客自身的活动行为、游客密度等;媒体影响因素则包括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场地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滑雪教练的执教水平等;而客体影响因素主要涵盖雪场布局、设备设施和气候天气等。这些因素彼此之间联系密切且相互影响,在对游客安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方面也千差万别,同时人们对它们的控制能力也不尽相同。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去认识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防性,更符合科学性原则,对指导工作人员全面认识游客安全问题和实施安全保障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2.2 有助于统筹各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

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游客安全管理工作是由滑雪场各管理部门共同合作完成,涉及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较多。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服务人员、滑雪教练、造雪工人、电工、设施设备维护人员等,设施设备则有基础设备、服务设施、造雪设施、滑雪器材等。同时,这些人员和设施设备分属于多个部门,隶属关系复杂,无疑中加大了安全工作的难度。从系统角度出发去认识这些部门的特征和职能,分析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与利益冲突,有助于管理者整体把握安全全局,明确各自的权责,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

2.3 有助于认清游客安全管理工作的阶段性

从系统的动态发展性出发,任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其管理上的侧重点。滑雪场的经营在一个雪季中可分为筹划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和收尾阶段,它的安全管理与之相应的被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各有侧重:筹划阶段要重视安全管理机制的设计,建设阶段把握的是安全设施的严格建设,运营阶段则须加强对游客和员工意识行为的监督管理,收尾阶段注重的是设施设备的后期维护保养与更新改造。同时在具体的安全管理活动中,我们也可划分出不同阶段,如在游客行为安全控制中,可以根据游客运动的时间顺序将行为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运动前行为管理、运动中行为管理和运动后行为管理。总之,从时间角度看游客安全管理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运用系统观去分析安全管理有助于管理者认清管理的阶段性,分清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

因此,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新型游客安全管理体系,即游客安全管理系统,将是滑雪场安全管理改革的重要选择。笔者认为,滑雪场游客安全系统是指滑雪场企业以保障游客生命安全为目标,从系统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系统、全面的概念和方法,把安全管理工作的各要素、各部门、各阶段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权责明确、协调合理、彼此促进的有机管理体系。

3 滑雪场游客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

从旅游安全管理的功能角度看,滑雪场游客安全管理体系是由安全预警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和安全救援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开放性系统(如图1)。安全预警系统是在事先有效警示游客与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控制系统是通过规章制度、督导等强制性和引导性手段,对企业、游客和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安全救援系统是指在事故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包括紧急援助行为和保险赔付等善后行为。

3.1 安全预警系统

篇7

关键词: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山岳型景区是指以山体景观为主要吸引物,并依托自然山体开展旅游活动的景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山岳型景区是我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山岳型景区的整个系统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敏感性和脆弱性,极容易发生各种安全问题,对游客安全造成威胁。

一.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管理现状

(一)存在的问题

1.游客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山岳型景区管理部门缺乏专门的游客安全管理机构来管理游客安全事件,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协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低,存在响应不及时现象,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融洽,致使事故处理效率不高,导致景区安全相关信息传递缺乏及时有效性,安全预防、救援等没有得到及时实施。

2.管理人员和游客安全意识淡薄

山岳型景区对管理人员、旅游从业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重视不够,安全意识培育不到位,会导致各种犯罪活动增多,对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景区的导游手册和导游图不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和游客行为规范不完善,针对性的进行游客安全引导还存在很大不足。

3.基础安全设施设备老化严重

山岳型景区的安全设施设备是确保旅游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山岳型景区开发较早,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以及安全设施设备的自然折旧,景区的基础安全设施和服务设施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旅游吸引力,同时也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灾害是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事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难预测和控制的安全隐患。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质地貌灾害、气候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同时,山岳型景区所覆盖的面积一般较大,安全管理部门难以对景区内的每一个角落实现监控。其次,景区内交通不便利,主要以步行和缆车为主,而缆车往往建于景区内节点间,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救援人员难以及时到达事发地点。

2.组织管理因素

山岳型景区目前采用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为局部管理模式,即在面对安全事故和危机时,山岳型景区能够采取一定的非常规手段有针对性地对景区安全事故和危机进行管理。但这种管理不是系统的,而是一个层面的。它忽略了安全管理的系统性,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处理的不彻底,影响了事故的整体处理效果。

3.资源保障因素

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管理的顺利开展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包括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保障。财政保障和物质保障不足,不仅会导致景区基础安全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却无力维护、更新的状况,还会导致景区安全管理人才的流失。人力资源保障不足,则会导致景区无法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无法进行正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解决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成立专门的游客安全管理机构

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管理机构应分为预警、保障和控制三个部门,并在重要景点和高危景点设立分支机构,负责景区游客安全的行政、执法和管理等职能。同时,景区游客安全管理工作还应打破各部门安全管理的局限,通过搞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和宣传教育,带动景区管理人员、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周边居民以及游客参与到管理中去,创造良好的游客安全管理环境,促进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不断完善游客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山岳型景区应针对景区自身现状积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法规体系,依托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与国家行政法规、规章相协调的区域性和地方性游客安全管理法规系统,并严格贯彻实施。同时,应制定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管理相关实施细则,从细节上对各管理主体及管理工作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细管理工作的内容,指导实际操作。

(三)继续加大设施设备投资和建设

山岳型景区应大力拓宽投资渠道,在加快建设交通、水利、卫生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应加强基本安全设施设备的建设,配备必要的安全救援设施,使安全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到位。此外,山岳型景区还应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来保障旅游场所的安全监控和防护、旅游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完善与旅游活动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的安全性,以此降低设施本身所固有的安全隐患。

(四)充分利用季节性预防安全事故

山岳型景区游客安全管理机构应摸清危险源,找出景区的季节性游客安全隐患,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在季节游客安全风险来临时,应从管理人员、作业流程、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检查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状况,重点防护区域是否进行警示或标识,应急救援体系的落实情况等,必要时利用景区管理局关闭景区或合理调节进入景区的游客数量,以避免或减少危险多发时节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 德克·格莱泽著.旅游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 张西林.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制初探[J].经济地理,2003(4):542-546.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安全旅游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基层基础强化年”、“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年”活动为主线,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以进一步夯实旅游安全生产基础为抓手,认真抓好旅游行业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健全安全监管、隐患排查整改和联动检查等工作机制,突出整治攻坚、求真务实,进一步深化各项安全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消除隐患的监管机制,加大对旅游事故的责任追究,全力打造“平安旅游”的良好环境。

二、总的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大责任事故,控制重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确保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嘉兴市旅游局及县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三、主要工作措施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2009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健全完善责任体系

强化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深化细化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办法,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评,推进旅游企业安全自我监管职责,完善与旅游企业签订责任书的内容,进一步明晰和落实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八项责任,同时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二)落实“基层基础强化年”,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落实“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就是要通过在旅游行业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通过抓好基层安全管理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把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练内功,强基固本,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素质作为全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内容,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单项考核签订责任书,列入年度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同时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努力形成责任到位,管理有序,奖惩分明的责任制体系。

二是抓好基层安全管理组织建设。开展基层安全管理规范化工作,完善和落实旅游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消除、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一整套的安全管理制度,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保障。引导在全行业形成安全生产合作组机制,推动全县旅游企业安全监管人员的互相交流和企业互查。

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等各种手段,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另外继续抓好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以会代训、互查培训等培训工作,使其能灵活掌握与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四是引导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进一步督促和引导企业落实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安全生产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有效使用和正常投入。提倡科技兴安,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实风险抵押金交纳等和各项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制度。

五是抓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继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及预警机制,指导、推动全县旅游企业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教育和训练,年内计划汇同消防等相关部门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各旅游企业也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各类应急预案的日常演练,增强实战能力。

(三)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年”活动,继续深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在去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在行业内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并积极配合安监、公安、消防和质监等部门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推进“除隐患、降事故、保平安”工作,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职责。

一是建立长效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落实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长效、规范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旅游企业日常安全管理。

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继续推动治理责任、措施、资金和期限“四到位”,排查整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继续在旅游从业人员中开展“我为安全生产找隐患”活动,提高企业自查自纠自觉性和安全生产自律性。加大《海盐县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监管暂行办法》宣传力度,通过加强部门合作,提高联合执法、监管监察能力,抓好行业内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旅游经济的安全稳步推进。

(四)落实专项检查,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1、做好假日旅游与“黄金周”安全专项监管工作,组织进行各重要节假日及旅游黄金周的旅游安全专项大检查,加强安全报表报送制度和节日值班管理。重点做好对星级宾馆饭店消防、旅行社交通、旅游景区(点)安全管理的检查,严防事故发生。

2、强化对各项大型旅游活动或节庆活动的安全监管。根据职责对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建立安全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等内容的检查,落实责任,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认真开展旅游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旅行社的旅游用车管理制度,检查旅行社在租用社会车辆时,是否选择信誉好的车队,技术性能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挑选具备一定事故防范和处理事故能力,经过严格的交通安全法规培训,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驾驶员。

4、认真开展旅游饮食业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除做好日常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外,根据职责,重点落实各重要节假日、黄金周及大型旅游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严格卫生要求,谨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事故在我行业的发生。

5、继续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的专项整治。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为主线,根据嘉兴市旅游局和省、市、县政府有关要求,全力整治“三合一”企业,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减少事故发生。

(五)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旅游安全意识

篇9

一、基本情况

1-6月,受理旅游投诉案件1起(市质监所转办),已立案办结,并在规定时间书面上报市旅游质监所办案结果,结案率100%;开展景区(点)质量检查8次,旅行社业务检查6次,旅游星级饭店检查8次,旅游安全专项督查1次;接待旅游来访及电话咨询85起,编发“旅游质监信息”8期。

二、主要工作

(一)全力以赴,确保假日渡汛。今年是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后的第一年,针对假日多、假期短的特点,及时掌握信息,制订不同时期工作方案和各种预案,确保了假日经济平稳渡汛。

节前整治。节前,组织全所人员对各景区(点)进行工作检查,督促做好旅游接待服务准备工作,落实旅游安全防范各项措施;到旅行社(营业部)了解准备情况、提醒注意事项;对旅游星级饭店、餐馆进行卫生、消防安全检查。

节中维稳节假日期间客流量大,是旅游纠纷、投诉易发高峰期,旅游咨询电话也多。为确保游客和旅行社维权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进行周密部署。积极做好应急事件处理工作,围绕《*县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项应急和预警机制,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置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旅游秩序。假日期间,旅游投诉中心坚持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

(二)强化监管,营造良好环境。在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应对法定节假日等旅游高峰季节的同时,注重做好日常旅游市场秩序维护监管工作。

抓行业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行业安全管理;与各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促进旅游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积极协同质监、安监、公安、消防、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搞好安全整治;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抓规范服务。围绕奥运旅游年各项工作要求,进一步严格规范行业服务标准,要求旅游星级饭店加强前厅、客房、餐饮等质量监控,加强安保工作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旅行社要选择资证齐全客运车辆、安全舒适的宾馆饭店、清洁卫生的餐馆场所和服务优质的购物场所并配备业务素质高的导游人员;各旅游景区要加强环境管理,改进卫生状况,确保环境质量,要加强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功能设施的管理,规范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和公共信息符号,在危险地段增设警示牌;出台《关于加强旅行社管理的意见》,规范行业管理。认真开展治理“零负团费”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零负团费”行为;加强导游规范管理,督促旅行社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导游管理档案。规范导游活动,坚持要求持证上岗,严厉打击野导、黑导。

开展执法检查。不定期在全行业开展行业管理规范化、服务质量优质化、旅游安全保障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力促行业管理服务规范、优质、高效,旅游接待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篇10

关键词:安全评价;旅游饭店企业;绩效;现状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53-05

引言

安全评价概括地讲,就是综合运用安全科学原理和相关科学的方法,特别是系统科学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或危险性)进行分析、辨识和度量,预测和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寻求最佳对策,使系统达到事故率最低、损失最少、安全投资效益最高的最佳安全状态[1]。安全评价工作在中国开展时间不长,但该项工作的实施为中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许多学者对多种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

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饭店企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开展旅游饭店企业安全评价工作无论是对推进旅游饭店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还是为适应今后旅游饭店运行的高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已是现代旅游饭店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3~4]。但由于安全评价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仅有一些学者对城市旅游地、旅游栈道、旅游生态安全、滨海旅游地等做了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评价体系,因此,在实施过程当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5~8]。

为进一步了解旅游饭店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实际状况,笔者对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等九个地市的178家旅游饭店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其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的现状及所取得的效果。同时,针对目前旅游饭店企业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旅游业有关部门推进安全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9]。

一、调查方法、对象及研究内容

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2.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宁德、莆田、漳州、龙岩、三明、南平等共九个地市的178家旅游饭店企业(均为星级饭店)。

3.调研内容:包括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工作的接受程度、旅游饭店企业开展安全评价的目的、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所取得的效果,主要表现为旅游饭店企业在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工作的接受程度

根据调研的统计数据显示(见图1): 57.6%的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的接受程度的态度为很重视,25.3%的

图1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工作的接受程度

注:1为很重视;2为重视;3为无所谓;4为没有意义;5为很没有意义。

旅游饭店企业对安全评价的接受程度的态度为重视,只有0.8%的旅游饭店企业对于安全评价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表明大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已认识到安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重视安全评价后的整改工作。

(二)旅游饭店企业开展安全评价的首要目的

对安全评价首要目的的调研数据选项,图2的数据显示:(1)45.7%的旅游饭店企业认为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是为了提高安全水平,说明福建省大部分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旅游饭店企业自身的安全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2)10.4%的旅游饭店企业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开展安全评价的,19.1%的旅游饭店企业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安全评价的。

两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福建省仍有很多旅游饭店企业是由于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制政策而不得不进行安全评价工作,体现出有些旅游饭店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工作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还有部分饭店企业是由于市场竞争需要而进行安全评价工作。

(三)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

图3的数据显示了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提出的对策是否可行并有针对性,所占比例为44.7%。这说明在安全评价工作中,旅游饭店企业最为关注的还是所实施的评价是不是真正有利于旅游饭店企业自身的发展,这是旅游饭店企业安全意识提高的一种表现。(2)危险、有害因素能否辨别全面,所占比例为30.5%。这说明一些旅游饭店企业比较重视安全评价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且希望能够发现并解决所有的安全隐患。(3)评价报告能不能被通过的问题,所占比例为19.2%。这说明一些旅游饭店企业担心自身的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等硬件和软件达不到合格水平,从而会影响这些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4)安全预评价及评审所用的时间长短问题,所占比例为5.6%。因为安全评价工作完成后才能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评价报告一旦没有通过,旅游饭店企业就不能进行正常生产活动,因此,评价所用的时间太长,也会相应地影响旅游饭店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会给各方面带来很多恐慌。

(四)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所取得的效果

1.安全评价前旅游饭店企业的安全状况。对这一部分数据,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为169份。图4显示,进行安全评价前,绝大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存在一些隐患,所占比例高达74.5%,

图4安全评价前旅游饭店企业的安全状况

注:1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2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3为安全状况良好。

其中有10.2%的旅游饭店企业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只有15.3%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状况良好。因此,可以看出福建省旅游饭店企业总体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为此,非常有必要对旅游饭店企业运行进行安全评价工作,这不仅是对旅游饭店企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也是对旅游饭店企业自身安全运行负责。

2.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后取得的效果。

(1)企业对饭店地址选择、运行方案调整情况(如图5所示)。

图5数据显示:通过安全评价,绝大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对饭店地址选择、运行方案进行过较大调整,所占比例为79.1%,说明旅游饭店企业本身确实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改进;有部分调整的饭店企业占13.7%。通过旅游饭店企业的反馈意见获知,7.2%的旅游饭店企业是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饭店地址选择、运行方案也很完整,所以这部分旅游饭店企业没有进行调整。

(2)提出的对策措施在项目初步设计时的整改情况(如图6所示)。

对这一部分数据,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为164份,其中对提出的对策措施在项目初步设计时全部落实的旅游饭店企业有128家,所占比例为73.8%;部分落实的有36家,所占比例为26.2%;没有不落实的旅游饭店企业。可以看出,旅游饭店企业通过安全评价后,基本落实了评价机构所提出的对策措施,整体状况趋于良好。

(3)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水平、事故发生频率方面的改进情况分别(如图7、图8、下页图9所示)。

由上页图7、上页图8、图9可知,旅游饭店企业在实施安全评价以后,在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安全设施方面,有55.4%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设施改进很大,44.6%有所改进,说明旅游饭店企业很重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投入了大量资金;(2)安全管理水平方面,48.3%的旅游饭店企业在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改善,51.2%的旅游饭店企业有所改善,0.5%的旅游饭店企业没有变化,说明旅游饭店企业在投入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很重视软件水平的提高,重视培养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3)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方面,43.7%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明显减少,39.9%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有所减少,总体状况趋于良好,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还有16.4%的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依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对该现象,通过在旅游饭店企业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中,可以得出产生这种现象的两个原因:一是个别旅游饭店企业安全事故依旧多发,安全运行状况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二是部分旅游饭店企业本身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安全运营条件,采取了完备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评价前后均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五)安全评价机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调查数据,收到的有效数据为172份。由图10可知,旅游饭店企业认为安全评价所存在的核心问题是评价机构的收费问题,被调研的饭店企业反映所占比例高达60.8%,因为由此直接给饭店企业带来的是所要承受的经济负担,这一方面反映最为强烈的是中小规模的旅游饭店企业。其次,就是评价结论流于形式,所占比例为17.4%。

目前,许多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时总是使用单一的模板格式进行安全评价报告的写作,而很多法律法规标准可能根本不适用于某些旅游饭店企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

还有部分旅游饭店企业认为,评价机构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评价机构所评价的内容与星级饭店的实际情况脱离,评价人员的服务态度差等,这些不利因素也会影响旅游饭店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被调研的旅游饭店企业所反映的问题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周期时间太长,能否提高评价机构的办事效率以免影响旅游饭店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二是应适当地增加评价机构的数量以扩大其竞争的力度,以更好地为旅游饭店企业自身服务。

三、对策与建议

从对福建省旅游饭店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绩效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福建省还有相当数量的旅游饭店企业对饭店的安全评价工作的认知度不高;不少旅游饭店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并不是出于自愿接受安全评价工作。但是鉴于中国旅游业安全的严峻形势,在现阶段,还必须要按照政府的强制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推进饭店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笔者针对安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收费偏高。突出反映在很多中小规模的旅游饭店企业(尤其是经济性饭店),所收评价费用给一些旅游饭店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建议国家旅游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安全评价收费标准指南,使旅游饭店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增强其透明度。同时,考虑到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建议可以把权力下放到各个省份,根据该省份旅游饭店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安全评价收费标准细则。

2.安全评价耗时较长。安全评价耗时较长影响旅游饭店企业的正常运行时间,安全评价机构在保障安全评价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评价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烦琐的安全评价程序,避免影响饭店企业的正常运营。

3.安全评价间隔周期短。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反映安全评价比较频繁,且评价内容非常琐碎,应考虑在保证安全水平和安全性能的基础上把安全评价间隔周期适当延长。

4.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部分旅游饭店企业反映某些专业安全知识和问题在国内缺乏技术精湛的专家,应该增强对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技术能力。

5.安全评价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表现在安全评价机构方面,对此,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的安全评价机构都应该加强对饭店安全评价工作的宣传活动,使安全评价工作深入人心,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提高旅游饭店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6.安全评价报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应该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比较,避免分析、预测危险、有害因素单元时发生漏项等。

结论

1.旅游业的安全评价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安全评价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通过开展饭店安全评价工作,旅游饭店企业在安全运营意识、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安全事故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2.目前安全评价工作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收费偏高、安全评价耗时较长、安全评价间隔周期短、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安全评价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安全评价报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等。

3.旅游业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国家旅游有关部门应制定系统规范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旅游安全评价工作。如尽快制定和出台《旅游安全评价条例》等法规文件,使旅游安全评价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从而促进旅游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评价:第3版[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成连华,李树刚,林海飞.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66-69.

[3]P.Lois,J.Wang and A.Wall.Formal safety assessment of cruise ships[J].Tourism Management,2004,(1):93-109.

[4]Perry W.Hystad,Peter C.Keller.Towards a destination tourism disaster management framework: Long-term lessons from a forest fire disaster[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151-162.

[5]王丽华,俞金国.城市旅游地旅游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2):85-89.

[6]李若凝,王晶,程柯.云台山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75.

[7]赵莹雪,郑海燕.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初探[J].商业时代,2008,(28):101-102.

[8]宋建学,袁英保,刘.旅游栈道安全评价技术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129-132.

[9]樊晶光,王宝,等.660家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绩效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2):45-49.

Analysis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Performance in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of 178 Star Hotels in Fujian Province

GAO Ling,JING Xiu-yan

(Tourism Department,Minjiang College,Fuzhou 350108,China)

Abstract:To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assessment work and to learn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in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178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 from all sections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 safety situation of those hotel enterprises before safety assessment,the project site selection situation,the process adjustment situation and the measure correction situation during tourism safety assessment,and the improvement situation in safety facilities,safety management ability and accident frequency after safety assessment,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implementing safety assessment in hotel enterprises was obtained.Besides,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safety assessment were pointed out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 measures were presented in tourism hotel enterprises of Fujian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