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林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林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农村;林业;经济

发展农村林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同时发展农村林业经济也为粮食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发展林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林业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随着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各地农村通过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实行农林间作、套种等立体林业开发措施,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茶、桑、干鲜果品、森林蔬菜、食用菌类、中药材、竹藤和花卉等生产,林业种植业产值在农林种植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由传统的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的野二元结构冶向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并举的野三元结构冶转变。野三元结构冶种植,是在确保粮食生产,统筹兼顾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种植格局。在构建种植业野三元结构冶体系中,林业的作用非常重要。

2林业为粮食生产提供生态安全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历年不完全统计,年均流失土壤50亿t,损失耕地7万hm2,造成生态恶化,洪涝灾害连年发生,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在含蓄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发展林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一是森林改善环境的功能,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研究表明,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增产15%~20%[1-2]。二是农村林业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农田防护林和实行野四旁冶绿化,不与农作物争水、争田、争肥,林中落叶及林下微生物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三是国家相继开展的生态工程及绿色通道建设项目,是农业发展的有力促进因素。国家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等生态工程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生态治理,改善了生态与环境。沙地变成了农田、牧场和果园,过去受风沙侵袭和干热风危害、产量低而不稳农田受到林网的保护,粮食产量普遍增长,使退化、沙化的草场得以恢复。实施的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将林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建立了一批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好。在阻挡风沙侵蚀和降低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保护公路、铁路、河渠、堤坝,保障通道畅通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增加木本粮油和绿色食品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和丰富食品结构

林业在增加优质木本粮油产品和绿色食品供给、优化和调整食物结构、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耕地少、人口多,因此粮食的安全供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林业不仅在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确保粮食稳产和增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提供木本粮油、干鲜果品、森林蔬菜及食用菌等绿色食品,对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和改善国民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可食性生物资源,野生淀粉植物约300种,如橡子粉;已经开发利用的木本粮食100多种,如板栗、柿子、枣等;野生油植物约有400种,初步查明含油40%以上的约有300种,能够食用的约有50种,如光皮树、核桃、油茶、橄榄、文冠果等。叶蛋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豆科植物有1252种,禾本科植物约有1200种,主要有刺槐等。此外,油橄榄、棕榈等经济林可以利用条件较差的宜林荒山荒地种植,投入比粮食生产成本低,效益较高,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可观的优质木本粮油产品。

4林业为畜牧业生产安全提供生态保障

林业与畜牧业发展密切相关,牧区防护林,特别是速生灌木林可以维护和改善牧区草场的生态状况,增强抵御风沙干旱灾害的能力,为畜牧业的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发展牧区林业,以林育草,以林保畜,保障和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林业的发展对于农区、农牧交错区和纯牧区的畜牧业发展具有不同的保障作用。在半农半牧的农牧交错区,发展林草间作,以林育草,以林保畜。一般林地幼林阶段可以林草间作,割草舍饲,成林后可以在林下放牧,林地就是上好的牧场。林下种草放牧还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森林可以抗寒防暑,为畜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防风沙和抵御寒冷,又是防暑的有效屏障。因此,林牧结合是促进牧区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可靠保障。

5农村林产品加工业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机会

林产品加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林业发展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农村林产品加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森林资源的深度开发、多层次加工利用,已形成了木材加工、造纸、人造纸、林产化工、林果及饮料生产、山野菜、食用菌、饲料工业等加工体系及产业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增收机会[3-4]。

6参考文献

[1]吕彪.龙江县六合村生态园区建立模式的效益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6(5):54.

[2]卢林,王二强,庞静静,等.园林树木冻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07(3):33-35.

[3]彭扬,丁党生.论林业在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长江论坛,2009(1):32-39.

篇2

关键词 临安市;山区;农业特色经济;休闲农业

一、引言

临安市位于浙江西北部,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北靠安吉,地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689平方公里,占86.2%,森林覆盖率76.6%,是浙南典型的山区市。临安市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之称,并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市。临安市政府一直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名市、经济强市为目标,一方面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通过实施“东竹西果“的区域布局,培育了竹笋、山核桃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该市环境质量,政府借机引导群众进一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凭借与杭州毗邻的地域优势,临安市成功地发展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业,成为了杭州的后花园。临安市走上了特色农业促环保、生态优势促经济的良性发展之路,该市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成功经验具借鉴和推广意义。

二、临安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逐步做大做强传统农业产业

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来源于自然环境、资源、技术、文化等因素。临安市是典型的山区市, 九山一分田,山多田少,临安市正是立足于其丰富的山区资源特色,规避农地较少的发展瓶颈,深入挖掘传统产业,重点发展了竹笋、茶叶、蔬菜、瓜果、山核桃、畜牧、花卉、苗木产业,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发展格局,2004年实现农业产值18.3亿元,目前产值超过全市总产值77%,占农民收入构成的80%。

在发展重点农业产业过程中,临安市特别重视对其山区自然资源的利用。

1.重视高效益特色经济林木发展

山核桃、香榧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临安市最具特色的经济林木。临安市政府看到了这两种高档经济林木的开展潜力,因此将发展山核桃、香榧等特色经济林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在开发原有山核桃、香榧等野生经济林木的同时,政府鼓励和扶持农民加大经济林木的种植。2005年临安市山核桃面积40余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0%,产量占总产量的49.8%,山核桃生产经营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核桃主产区13012户收入超万元,2159户收入超5万元,农户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山核桃,山核桃已成为浙西北山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支柱。

2.促进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临安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境内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现有竹林面积99万亩。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高强度经营,导致大量竹林退化、污染严重、病虫危害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竹农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因此政府加大了在竹产业上的投入,通过对重要竹品种---雷竹的退化机制研究,促进退化林地的改造,同时深入研究和选育新竹种,开发了观赏竹的种植和繁育,并加大了竹产品加工工艺的研究投入。通过努力,临安市成功地开拓了竹笋产业发展空间,既保持了原有的竹产业规模,使临安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竹篮子,全国水煮笋加工出口最多的县(市),也保障了临安竹产业的可持续和新型化发展。

3.促进其他农产品的山区特色化发展

在将山核桃、竹笋等产业培育成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临安市因势利导,利用山区的特有优势,推出了高山蔬菜、高山花卉苗木等项目的开发。

临安市内海拔在500~700m的农田面积有682.6hm2,海拔700m以上的农田面积有153hm2,累计835.6hm2。而海拔500m以上山区为夏季冷凉区,是发展高山蔬菜和花卉的理想区域。由于紧靠沪、杭、甬、宁等大中城市,临安具独特区位优势,为高山林特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方便。目前临安发展的高山蔬菜有番茄、四季豆、四季香菜、菠菜、辣椒、莴苣、日本生菜、西芹、马兰头等大众菜、优细菜以及蕨菜、香椿等特色菜。高山蔬菜质优、天然的优势既补充了大中城市“夏淡“、“秋淡“市场,又迎合了目前饮食上的环保要求。而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农地,凉爽的气候非常适宜生产反季节盆花、鲜切花和优质种球。目前临安此类农地有近万亩,发展了以石斛兰、一品红、仙客来、大花蕙兰、蝴蝶兰等为主的高山反季节盆花,以球根花卉百合、唐菖蒲为主的高山种球繁育及其鲜切花栽培,以及以三色堇、一串红等为主的高山播种育苗培育的反季节花坛花等。临安高山花卉业的发展是农业特色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已成为农民就业和创收的新渠道。

此外,临安在畜牧业发展上同样利用了山区特色优势,走“林牧复合“之路,在森林中生产绿色动物产品。如“森林牧业“基地潜川镇,发展了森林散养蛋鸡和竹鸡、黄麂,并将猪、鱼、鸡的养殖结合起来,走生态养殖之路。新的养殖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结构的集约化饲养模式,并能合理利用山区的闲置山地、林地、荒田、山塘、水库等自然资源,有利于生产出绿色、质优、价高的动物产品,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以科技为依托,走农业生态经济产业化之路

通过政府的引导,临安市确立了立足山区特色,发展山区农业特色经济的方向。但是对于传统产业如何提升与优化、如何发展环境友好型新型产业是临安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过程中两大问题,这也是国内山区县市的共性问题。在实践中,临安市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农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使农村和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

1.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重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林木和竹笋是临安传统特色产业,在迅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如山核桃生产存在缺乏新品种,树木躯干高、难以采摘,童期长导致培育期间加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核桃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以及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等,影响了山核桃产业的提升;香榧栽培品种单一、繁殖技术落后、造林成活率低,以及生长周期长等问题也限制了其规模化栽培。而竹笋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竹林的退化问题。

为了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临安市围绕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开展了多项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

首先,重点研发与推广山核桃新选品种、拉枝整形矮化、生态培育等技术,同时,推广应用榧树高接香榧技术,大力发展香榧。推动了临安山区特色经济林栽培良种化进程,实现生态、高效、安全栽培。此外,还对经济树木产品的深加工以及附属产品的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以加工业带动栽培,为经济林木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针对雷竹的退化,提出包括品种更新、土壤改良等相应的改造措施,建立了雷竹改造示范基地。同时还开展了夏、秋季优良笋用竹繁育和推广,观赏竹的繁育和推广,开发了笋加工产品产业化的相关技术,对笋产品的杀菌工艺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竹产品质量,并为竹产业扩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竹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此外,集成农林复合经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对提升与优化传统产业也起到了明显作用。

2.构建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

我国山区经济发展往往受制于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技意识等因素。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有效转化对山区特色经济的开发和壮大尤为重要。

临安市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点,紧密结合了主导特色产品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了一系列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如山核桃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级牧业、竹笋、竹制品等5个科创中心。同时还形成了大量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和名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挥这些组织的人力和技术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并提高了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

(2)初步形成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下属农技服务机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农业主导产业协会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等五部分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目前临安拥有各类龙头企业近50家,农业、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20余个。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促进了特色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3)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中融入了各方力量。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临安市还通过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的媒介作用,构建了以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政府、农民、科技人员全方面参与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培养农民技术员等途径,开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和方式,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科技意识强、懂技术、善创新、会经营的现代科技型农民。

(三)延长山区特色经济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1.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的名牌建设

在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加工业在临安也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形成了生产和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2年全市已有7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值达到30亿元,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二产比重上升到80.2%,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就有34家。

随着临安农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日渐加强。政府和企业均加大了对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成功打造了临安市山区特色产品的地方品牌,使临安山核桃、笋制品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发展农业休闲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由于经济林木、竹笋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减少了对林产品的依赖,临安市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又促使临安人将目光投向新兴的农业休闲产业。临安山区特色经济从农业延伸至加工业,现在又进一步向第三产业拓展。

临安市具有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多项殊荣,并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同时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南京、宁波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生态市,旅游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真山真水真空气“的旅游品牌已经形成,临安正逐渐成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

2005年,临安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18个休闲观光农业专业村和一个乡镇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度假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3万人次,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临安市山区特色明显,在森林动物养殖业、高山蔬菜花卉种植业等领域均具有进一步发展山区休闲产业的潜力。随着人们回归自然、享受清新环境以及体验农家生活的追求日益流行,临安市山区休闲产业将成为最具有潜力的开发项目。目前临安的农业休闲产业以“农家乐“为主,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36户。今后除“农家乐“发展形式外,休闲农庄型、农副产品基地型等农业观光产业形式也将在临安市逐渐发展壮大,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的途径。临安市的山区特色经济与旅游业走上了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结束语

临安市立足本地的山区特色,并配套了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利用了多方面的人力和资源优势,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农业特色经济之路。虽然临安市目前依然存在着生态农业产业化不高,畜牧面源污染较严重等问题,但不能不说临安市的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与临安市情况相似的其他山区县市,可以借鉴临安市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等方式,挖掘本地的地方特色产品,使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和依托。

参考文献

[1]周玉祥,临安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和体会 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

[2]陈初尉 黄海明 陈英霞 临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杭州农业科技 2006年第5期

[3]周应堂 韩美贵 农业特色经济理论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年总第27期

篇3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发展对策;陕西石泉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265-01

1 基本情况

石泉县辖11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5.13万人,总耕地面积1.94万hm2,其中农耕地1.31万hm2。2015年农业(种植业)产值55 40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 214万元的48%。全县共建有10个农产品市场,其中县城2个、镇级农贸市场8个,基本满足石泉县农产品供销,还有3家小型茶叶加工企业和200余家粮油小型加工企业。

2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 种植业整体发展滞后

种植业产业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自然状况,种植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标准化桑园、烟草、茶叶、大棚设施栽培产业经过多年的示范建设,目前仅在少数乡镇、少数重点村有一定基础,规模、产业及区域布局雏形初现;大部分乡镇、村差距很大,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和区域布局及产业化。

2.2 农耕地逐年大幅度下降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扶贫迁移、新农村建设占地扩大[1-2],石泉县农耕地由1996年的1.84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1.26万hm2,减少0.58万hm2,年均减少527.27 hm2。随着农耕地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6年的3.15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2.35万hm2,减少0.8万hm2,年均减少734.55 hm2。农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持续减少使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种植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也受到制约。

2.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石泉县是山区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农民经济基础差,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少,全县仅3 533.33 hm2旱涝保收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减产、涝也减产,种植业受自然条件、气候灾害的影响太大,缺乏保障。

2.4 农业规模化程度很低

大部分农户种植规模小(

2.5 农业产业化缺乏政策扶持保障

现有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未真正落实到县级,地方财政更没有能力进行扶持。农业产业化缺乏资金投入扶持引导,发展缓慢。信贷资金扶持乏力,特别是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困难,企业缺乏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力,设备简陋,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

2.6 农业产业化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种植业农产品除茶叶基本形成产、加、销产业化雏形外,优质粮油和瓜果菜均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户除自产自食外,销售原粮、油菜籽、瓜果菜鲜产品缺乏粗加工及深加工能力,农产品不能升值产生经济效益,农民收入增产缓慢,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推动力。

3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

3.1 巩固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农业。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稳定粮油作物面积,主攻单产,保证石泉县粮油自给。要巩固和适度扩大经济作物产业区域布局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单产及单位产值。

3.2 增加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

利用国家增加农业投入和农业产业化扶持的政策,组织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加强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科技扶持力度,对已有发展基础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的乡镇、村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产业发展科技扶持,促进区域布局的适度扩大和种养水平的提高,尽快形成“一村一品”区域特色产业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3 抓农业产业区域建设重点,实现率先突破

根据各乡镇、村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制定种植业产业发展规划,分别进行农业产业区域建设开发。原则上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选择一项有基础、有发展条件的主导产业进行开发建设,区域布局形成之日就是“一村一品”建成之时。

3.4 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种植业生产力水平

引进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名优特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无公害养植关键技术,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种植实用技术大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要以强村大户为重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产业区域布局内重点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农业科学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效益。涉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做好良种及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植物病虫、种植技术指导、物资配套等技术服务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下转第270页)

(上接第265页)

3.5 利用市场功能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三大要素是市场、技术、效益,三者缺一不可,要重视和利用市场引导功能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培育和经营农业产业化就要高度重视产品销售这个关键环节。政府和有关涉农部门要做好产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及营销工作,农业产业的产品“既要生产得出来,又要卖得出去”,更要有经济效益,“三个轮子”一起转,产业化建设目标才能实现。特别要重视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依托经销大户把生产的农产品销向外地、销向大城市甚至出口。农产品产地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是取得市场准入的门槛,拿到准入证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和大超市销售,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时必须通过“两个认证”,做好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I销工作。

3.6 培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牵引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区域布局。当农业产业建设种植规模和产品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后,仍然出售原始初级产品时,产业发展就会受阻甚至夭折。在建设开发初期就要注重培育小型加工企业,将原料产品转化为初加工产品,实现第一次升值。通过小型加工企业的滚动发展和优胜劣汰,培育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服务,扶持其发展。达到“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项产业”的目的。

3.7 加强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

目前,县城2个农贸市场已经不能适应石泉县农产品贸易需求,场地狭小、交通拥挤,购销双方均为不便。建议新建农贸市场,以适应农产品交易的需求,努力为内销和外销农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的贸易平台。

4 参考文献

[1]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8-15.

[2] 郑会军.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92-96.

篇4

1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1 农产品面临的需求约束制约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普遍的经济增长缓慢、短期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等因素,使市场上不被需求约束影响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少,农业生产的成本却不断提高,而农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种养殖的风险不断加大,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农民增产不增收。

1.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民的非农性就业收入

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困难;加之城乡医疗、教育、卫生等基本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差距,城市企业失业人员激增、毕业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对农民工的歧视等都严重影响农民的转移性就业收入。

1.3 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保护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完善

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的支农资金比重偏低、总量不足、结构有待调整。尤其在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环节等基础性、战略性、社会公益性项目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的启动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融资面临严重困难。

1.4 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与财政投入以县区为主,这种分级办学制度加重了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民的经济负担,城乡教育均衡无法实现。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条件相对较差,农民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差别,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1.5 关于农业和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急需完善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虽然逐渐完善,但流转的配套办法仍需完善,要解决好土地流转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合作经济和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农民参与程度低、发展实力薄弱、发展步伐缓慢。农村经济结构急需优化。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办法6

2.1 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推进和优化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确保粮食稳产,提高粮食品质,保证粮食供应充足等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必须放在战略地位。因此要严格控制基本农田不被侵占,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持续推进和优化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鼓励和促进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和相关产业链发展,要保证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扩大出口,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2.2 实施农村人才发展战略以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

把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做法。要制定完善的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和培训质量监督,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鼓励和号召大中院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尤其是涉农专业的各类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学习、待遇、职称等后顾之忧,保证他们能够安心于农村经济发展。

2.3 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并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

要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为重点,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对农民就业的培训指导,取消形式上的事项审批、限制条件和各种收费。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探索城乡一体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参与城市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归属感。

2.4 健全财政支持和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

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递增机制,强调投入总量的增加,随时优化调整支农资金的使用结构、方向和使用方式,让农村财政资金真正发挥用处。要强化政府的指导和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要合理布局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创新金融管理方式,开发适合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金融产品,优化审批发放程序,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和信用评价办法,提高农民诚信意识,控制农村资金外流。

2.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加强公共财政对农村和农民的普惠力度,尤其要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的投入,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等,加大政府对农村保障资金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篇5

    吉林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现有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98%;人均耕地0.21公顷,是全国平均的2.18倍;土地肥沃,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3%~6%,高者达15%以上。非常适合进行土地租赁后的集体耕种,并开展循环经济模式。

    1.土地租赁的经济实质为土地有偿使用

    (1)实现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增强了农民对土地集体所有观念,可有效的对土地使用进行约束。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法人代表,有权对所租赁的土地进行监督,从而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保护,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等短期行为。(2)充分的体现了土地的价值,加强了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同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承租单位会采取各种农业生产技术,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既提高土地产出率又带动了农村科技进步。(3)稳定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为乡村一级地方政府提供了农业内部积累的资金来源,大大有利于集体开展农田水利等基本农业设施的建设,而这是老式承包责任制的量出为入的“提留”所不可能做到的。土地租赁后由承租进行开发使用,使那些以土地为借口的乱收款滥摊派失去存在的条件和依据,真正减轻了农民负担。

    2.商业化集体耕种循环经济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生产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是利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态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1)作物种植以我省主要作物玉米为例,它作为世界的三大谷物之一,既是重要的口粮资源、畜牧业饲料,也是食品工业、纺织、医药以及新能源的重要原料。一直以来在吉林省都被大面积植。王守臣副省长在会议上指出,2011年吉林省玉米产量达到530亿斤。玉米产量占吉林省粮食产量的70%以上,占全国玉米总产的15%左右。预计明后两年吉林省平均每公顷土地每年可产玉米30000市斤,即15吨,每公顷土地种植费用,自耕4000元左右,雇耕7000元左右,现市场玉米价格为1市斤1元左右,每吨玉米价值为2000元;每平方公里土地含有100公顷土地,即可产出玉米1500吨。通过土地租赁集体耕作每平方公里可盈利:1500吨×2000元=300万元100顷×4000元=40万元300万元×20%=60万元60万元—40万元=20万元集中耕作每平方公里可盈利20万(2)养殖业发展在进行玉米精加工时会产生30%左右的糠,每株玉米秸秆与玉米的比约为10:1即,秸秆125吨,根据所承包的土地面积计算养殖数量,初步按承包200平方公里计算。猪饲料200×1500×30%=90000吨90000/每只消耗量=可养殖猪的数量牛饲料200×100×125=250万吨250万吨/每只消耗量=可养殖牛的数量(3)沼气的使用根据沼气厌氧发生原理,猪粪与牛粪是最适合做原料的,根据养殖的数量确定沼气池的规模,大量减少由于废弃秸秆燃烧而造成的大气污染,可根据国际《京都议定书》第一附加协议的内容减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由于建设沼气发生池为国家鼓励项目,可获得大量的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同时大量减少当地秸秆焚烧,将其用于沼气的生产,而沼渣沼液又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回用于土地获利。

    二、土地租赁带来的效益

    1社会效益

    集中进城,大量农民进城,离开个村屯所在地,集中到可以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方面有所提高,并可以大量减少疾病传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解决养老,由于并非是永久占地,每年的土地所得可为老龄化家庭提供稳定的养老收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以农转工,当地大量年轻人可以进入当地各种相关的农业产业单位上班,提高家庭收入,提高技能成为技术工人,解决社会技工缺少问题。

篇6

[关键词] 平原农区 林下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06-01

林下经济作为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兴产业,在林业生产中对巩固造林成果、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对于平原农区,如何做到不砍树,能致富,合理利用林地,做大做强林下经济,我们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发展模式及建议。

一、太康县基本情况及林地特点

太康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现有人口139万人,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耕地171万亩,有林地面积50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有28万亩。由于地处平原农区,我县林地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围村林下的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6.1万亩。这部分林地大多是在废荒低、撂荒地的基础上形成的,承包权分散,很少有承包权集中面积10亩以上的。且林相不整齐。受人为活动影响大,土质板结,地力低下。二是规划农田林网沟、河、渠、路下的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6.5万亩这部分林地主要是集体所有,林相好,地力较好,人为活动影响小。三是县境内十三条骨干河道的护岸林形成的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3.3万亩。这部分林地地力高,但随人为活动形成不同的林种,离村庄较近的地方,多为杨树中龄林或幼龄林,离村庄较远保留很多刺槐纯林。四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栽植的经济林。约1万亩。这部分林地多地力肥沃,水分充足。大部分适宜发展林业经济。

二、太康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2013年8月份,我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409万亩,其中种植面积7186亩,产值2108万元。林下养殖面积2923亩,产值3650万亩。森林旅游面积300亩,产值842万元。

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不同林地的特点,以充分挖掘林地潜力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目标,我们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采取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1.围村林地

对承包权分散的林地,鼓励农民发展林——菜,林——药模式。承包面积在五亩以上的林地,发展林——菜,林——药,林——禽,林——畜模式。比如朱口镇朱大千行政村,对围村林地进行规划,林下种植黄花菜200亩,亩收入800元,对承包权集中地两片林地,发展林下养殖樱桃谷鸭。

高朗乡官庄村郭宏伟牵头成立了“高朗乡官庄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柴鸡4万只,产值200万元。

2.林带林地

林带形成的林地多为集体所有,权属集中,易于发展林——药,林——菜模式。林下栽植黄花菜,金银花,易于管理,经济效益高。

3.河道林地

由于河道林地地力较高,水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多种林下经济模式。一林——禽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林下杂草作为家禽的天然饲料,还可以利用水里的生物作为家禽的饲料,家禽饲料充足,活动量大,生长快,肉质好,见效快。城郊乡蜜蜂刘村养殖大户刘均义,承包200亩河道林养殖肉鹅,现存栏10000只,年出栏3000只,纯收入20万元。二林——药,林——菜模式。利用河道林充足水资源,林下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的小青菜、生菜、菠菜。加快循环周。三林--游模式。利用围绕城区的涡河自然河道风光,依托近郊优势少康墓历史文化景点,规划出五公里的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直接经济效益达100万元。

4.经济林地

经济林地由于土质肥沃,耕作条件好,可以发展多种模式模式,林下种植大豆,辣椒,红薯蔬菜等作物。比如老冢镇港李村600亩石榴经济林下全部栽种大葱,经济效益显著。

四、发展建议

1.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2.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要充分发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优势,培育种养大户,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原则,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拓宽林间种植、养殖类别,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4.加大政策、科技、资金扶持力度

篇7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金融约束;破解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0-0087-03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现代化道路。农村经济发展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必然选择。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集约、高效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农村经济质量型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就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而言,劳动、土地的供给相对充足,资本、技术的供给稀缺。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资本要素,特别是农村金融资本对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的约束性影响十分明显。只有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发挥金融资本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的作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健康发展。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回顾

在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农村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理论视角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经济的条件、农村金融影响农村经济的路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相关论述为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经济的条件。在现实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门槛效应”,即农村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组建,常常存在很高的固定进入费用和交易成本。只有当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长能够支撑上述成本时,农村金融的运作才有利可图,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才能持续进行。也就是说,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增长是农村金融中介和农村金融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莱文看来,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实体经济所能承担得起的金融类型,农村金融体系的进入成本随其复杂程度而上升。当农业生产力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低时,低收入难以支付金融发展的成本,便不会产生“复杂”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往往只能维持低水平的金融形式。只有当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形成较复杂的农村金融体系。

2.农村金融影响农村经济的路径。经济理论中,多个模型从不同视角描述了金融作用于经济的过程,其中,哈罗德-多马模型、拉塞姆模型及AK模型具有较大的影响。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储蓄率和资本边际产出率,农村金融可通过提高储蓄率和投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拉姆塞模型认为,理论上存在着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农村金融可以通过提高不同时期消费的替代弹性、技术进步速率,减少广义折旧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帕加洛运用AK模型分析认为,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资本,假定农村经济产品既可以用于农村投资,也可以用于农村消费。当农村经济产品用于投资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通过农村储蓄率、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来完成;当农村经济产品用于消费时,则农村金融除了可以通过改变不同时期消费的替代弹性和折旧率作用于农村经济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在分析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过程时,如果不存在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系统的影响,便可将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引入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中,进而探究其相互作用的要素及其过程。

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影响。依据帕特里克的分析框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分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规模经济的实现,从而使农村金融需求扩大、金融交易扩张,分摊了农村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固定成本,降低了交易费用,推动了金融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的发展增加了农村金融资源的存量,提高了经济主体参与金融活动的能力,最终通过提高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投资效率和技术进步,以及不同时期的消费替代弹性和折旧率等因素,通过资本积累、市场扩张和技术进步三个基本因素实现经济增长。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金融约束的成因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要素的投入和利用,对我国大多数农村而言,正规金融机构的银行贷款和非正规金融的民间资本借贷应是农民获取资本要素的主要渠道,但事实上,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农业产业投资效率的低水平回报、城乡要素配置不均衡等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金融资本并未进入农村和农业领域,甚至农民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取生产所需要的金融资本。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因素主要有:

1.传统的二元金融体系对农业生产的约束。一方面,农村正规金融无法有效运转,往往很难监督农民们使用贷款做什么。若用于消费,则增大了还款风险。与此同时,还存在农民可能的“策略性赖账”,若还款不符合农民的利益,则可能故意不还贷。另一方面,非正规金融在现行制度和经济条件下虽是合理的、理性的金融安排,但也只能维持小农经济式的简单再生产,无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正规金融失灵,而内生于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非正规信贷,也只能部分地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风险和成本问题,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它们只能提供短期的、小额的非生产性信贷。此外,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是亲友间的无息或低息借贷和高利贷,且高利贷占绝对比重。高利贷虽然对维持小农经济的简单再生产、防止“环节断裂”起到关键作用,但过重的利息负担实际上构成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使小农经济几乎没有扩展的空间,并可能引发许多非经济问题。

2.缺乏有效的现代商业性金融供给。现代金融体系必然以信用为基础,以商业性的金融服务为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资本供给、补充、配置的作用。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主要以正规金融机构作为资本供给渠道,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金融资本主要集中在工商业领域,集中在城市,即使是农村积累的储蓄资本也多数通过投资、储蓄等途径流入到城市中,这种格局不但未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充足率,反而削弱了农村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本要素供给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的经营趋利行为使其必然把大量金融资本投入到国有企业、赢利较快的工商业领域,除国家政策性的农业贷款和专项资金外,正规金融机构的资本很难投放到农业和农村。当前,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还处于转型和逐渐融合的阶段,民间借贷资本活跃但难以监管,容易对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就农村经济发展而言,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借贷资本为获取高息,有可能在承诺契约作用下进入农村,但其高昂的成本却时常是农村经济所难以承受的。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不完备,加上农村经济增长绩效和金融资本投资低回报的约束,导致农村金融资本供给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经济增长的资本要素缺乏和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从而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与现代金融资本不匹配。一方面,现代金融体系不完备限制了农村获取足够的资本要素;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的小农生产组织形式无法支撑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产生劳动力的剩余,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以提高农业的效率。而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转移得很不彻底。暂时离开农村的劳动力对小农经济仍心存眷恋,农户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并非只是出于经济收入的考虑,其寄托于土地上的东西太多,农户的非农收入只是一种必要的补充,而不可能替代农业收入,这使得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雇佣劳动者。建立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农村社会,既没有为现代商业金融提供必要的信用基础,也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小农经济本身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又难以扩张规模,其相当窄浅的经济剩余无法有效平抑以往年度的损失,也难以为以后年度的损失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性金融显然难以适应萌生于这种小农经济的金融服务需要。

三、破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金融约束的对策

金融约束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本要素短缺,进而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下降。对我国农村经济而言,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要素数量充足而质量较为低下,技术要素稀缺。在技术水平相对低下的生产条件下,足够的资本要素投入有利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在短期内可弥补技术缺陷。长期而言,技术进步对生产的贡献是根本性的,但资本要素的投入却是不可替代的。我国农业生产长期维持低水平的供求均衡,资本要素短缺和利用效率低都是重要的约束因素。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必须摆脱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约束,创新金融发展模式,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大力培育和发挥农村微型金融作用;积极利用社会资本,降低农村金融资本运营成本。

1.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理论上讲,金融存在“需求拉动”和“供给引导”两种发展模式。“需求拉动”模式认为,金融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果。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村市场规模的扩张和分工、交换的扩大,进而形成、促进了农村市场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供给引导”模式强调,农村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融资需求的产生,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需求拉动”模式和“供给引导”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般而言,“供给引导”型金融模式在农村经济增长的初期处于主导地位,当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需求拉动”型的农村金融模式将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早期的“供给引导”模型中,宏观制度环境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宽松管制,尤其是允许真正市场主体的准入仍是相当重要的。在农村经济和金融陷于低水平均衡难以持续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新的金融安排,这种金融安排应通过制度设计将“供给引导”与“需求引导”模式结合起来,形成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资本竞争、合作、补充的“分层式”金融创新安排。一是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发挥国有政策性银行的融资平台作用。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看,土地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本注入,这就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充分发挥国有政策性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二是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在信贷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农村合作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可发挥这些组织在资金担保、融通中的作用,更大范围和程度地以联合抵押、担保的方式获取数额较大的金融资本,并在规范民间借贷运作、降低借贷风险方面发挥监督作用。三是农民生产经营和生活中所需的小额应急资金,可通过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解决。

2.发挥微型金融的独特优势。就土地碎片化状态的家庭经营而言,农户借贷所得资金可作生产和非生产两种用途。就生产性资金需求而言,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农户的生产很容易出现暂时的资金短缺,而对于脆弱的小农来说,生产的任何一个链条断裂都可能会导致其破产,及时的资金补充极其重要。作为非生产用途的资金几乎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而是在婚丧、建房、行礼等事情上消费掉了,这也是早期学者认为农民具有非理性的一个原因。但考察农民的行为特点会发现,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对生产、投资和消费都有一种特殊的、谨慎的计算方法,而他们的目标函数并不是利润最大化,而包括了经济利益、声誉、信任等综合内容。上述需求在现有的金融框架内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构成了内生出新的金融安排的动因。

微型金融是满足农民生产经营需求的便捷、有效的方式,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生活中数额较小的资金短缺问题。微型金融在解决传统金融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成本、高风险问题上有独特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小额信贷通过筛选机制的设计,有效地将富人排除在外;小额信贷制度不仅能降低单位信贷的交易成本,且在缓解放贷者和借款者之间信息约束的同时,能有效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违约的发生;另外,连续贷款、动态激励、还款计划、抵押替代等贷款技术的创新,显示了小额信贷灵活、富于创新的生命力,也预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乐观前景。

3.大力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我国农村现存金融体系中占绝大部分的是亲友间的无息或低息借贷和高利贷。亲友间借贷经济上的成本虽然比较小,但“人情债”却很大,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借钱。求助高利贷也是农户不得已的选择,对于农业微薄的收益来说还是显得太高,仍然不可能经常发生。一个市场化的、适当的利率才可能对经济产生持久的支持,这依赖于不断降低的交易成本、信息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化解等。农户的借贷需要往往追求方便快捷,不允许有来来回回的谈判,层层的审核和繁琐的手续,金融安排必须能够符合农户信贷的这种特点,尽量降低借贷关系发生的交易成本。作为促进贫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之一,社会资本起着帮助穷人摆脱环境束缚和利用其他资本的杠杆作用。通过促进个体或集团的参与和合作,社会资本能使其他形式的资本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同时有利克服一些政府和市场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不对称信息、交易成本、集体行动的困境等。这是因为金融交易是以未来的保证为前提,金融合约或信贷合同是信用密集型合约,而社会资本恰恰通过信任这一重要机制影响信贷。同时社会资本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它能将其他资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此外,让小农走出家门用借来的钱赚钱需要他们跨过许多心理障碍,改变传统的生活观念,形成现代意义的金融意识,这需要市场经济因素进一步向农村渗透,以逐渐促使农民转变观念。

总之,打破农村经济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摆脱金融资本的约束,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发挥农村微型金融和社会资本的作用。在农村资本供给中,无论是采取信用社、小额信贷组织、乡村银行还是商业银行的形式,只要能够做到符合农户的利益和信贷需求,能够利用当地的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制度设计尽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就有可能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进步的强大动力,切实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篇8

创新抵押担保,助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发挥好林权抵押贷款助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农发行丽江市分行主动与玉龙县和永胜县人民政府协商,促成玉龙县人民政府以划拨方式将玉龙县国有林地、林木63255亩,划拨给玉龙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玉龙县加乐片区土地收储整理及基础设施开发项目贷款担保抵押。该林权经丽江市森林资源评估中心评估,评估估值54239.96万元,按50%的抵押率计算,可抵押贷款27119.98万元。永胜县人民政府以划拨方式将永胜县国有林地、林木56355亩,划拨给永胜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永胜县城城郊片区土地收储开发整理项目贷款担保抵押。该林权经丽江市森林资源评估中心评估,评估估值40175万元,按50%的抵押率计算,可抵押贷款20087.5万元。以上项目通过林权抵押担保,顺利实现了融资,为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后劲。

增加有效投入,增强农村抵御抗灾能力

2009年以来,丽江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农发行丽江市分行审时度势,从增强农村抵御抗旱能力出发,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加大了对水利设施及湖泊整治项目的投入。在多方磋商的基础上,促成宁蒗县人民政府以划拨方式将宁蒗县国有林地、林木69617亩,划拨给丽江泸沽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宁蒗县泸沽湖的环湖路、泸沽湖沿湖(云南境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贷款担保抵押。该林权经丽江市森林资源评估中心评估,评估估值58442.6万元,按50%的抵押率计算,可抵押贷款29221.3万元。有效解决了泸沽湖综合治理项目的资金需求,不仅提升了泸沽湖旅游品质,而且有效防范了水土流失,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发行丽江市分行支持建设的腊姑河水库建设项目,是云南省政府2011年度督办的40件重点水源工程之一,其经济社会效益突出,在连年大旱的背景下项目的建设更是举足轻重。玉龙县人民政府以划拨方式将玉龙县国有林地、林木102339.4亩,划拨给丽江市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腊姑河水库建设项目贷款担保抵押。该林权经丽江市森林资源评估中心评估,评估估值87456.42万元,按50%的抵押率计算,可抵押贷款43728.21万元。通过林权抵押担保方式突破担保抵押瓶颈顺利实现融资,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篇9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农业;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283-02

经济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这是当前世界经济变革的主要潮流,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途径。低碳农业则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的农业发展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随着农田大片的开垦与种植造成自然植被减少,生物种类逐渐减少。加上农耕时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农田环境污染的进程。要想发展低碳农业,就必须实现农业发展方式从高碳型向低碳型的转变,就必须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本文中的低碳农业是指一种耗费能量低、生产效率高、固碳能力强、污染排放少的农业发展模式。

一、中国农业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经济结构急需调整,传统农业是依靠土壤和水的灌溉为依托的,但是这种农作方式将接近或达到土壤承受的极限,因此发展低碳农业就显得尤为迫切。对于“国家粮仓”河南省来说,发展低碳农业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

(一)政府应当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低碳农业是中国新时期提倡的农业发展方式,通过节肥节药、节水灌溉、土壤固碳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拥有13亿人的中国来说十分必要。政府在低碳农业发展中该如何定位呢?有学者认为,政府充当着支持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角色,首先是推进低碳农业的积极支持者,政府应该全方面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给予行政的、政策的、科技的和法律的支持;其次是推进过程中的引导者,引导农业经营机制和组织形式的优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再次就是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参与者,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规范着农业企业、农户、中介组织等市场主体在推进和完善农业低碳化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协调好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确保低碳农业的生产经营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耕种过程的投入成本该如何解决

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才有可能形成。这里“看得见的手”就是政府要发挥的作用;“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当政府投资比例在70%以上时,农户投资意愿较强,达到45%左右;在政府投资低于50%的情况下,农户意愿投资在20%表现出较大差异,投资积极性普遍较低;随着政府投入加大,农户投资意愿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在如今的耕作过程中农民的投入成本却在日益增加,农药施用量增长过快,化学肥料成本明显增加,而相应的粮食增产量却在减少。如果高投入却没有相应的经济效益回报,则必然会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就是政府在其中承担一定的投入比例,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大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农业低碳发展应该选择何种模式

当前,国外已经有了较为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比如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日本的循环农业、美国的精准农业等,这些农业发展模式既能提高农耕效率,又能实现节能减排,是很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但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以河南地区为例,有学者提出可以按照以下几个农业模式来发展低碳农业:(1)节水农业。改造当前农业基础灌溉设施,对成片大块的农作物的灌溉主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表现为农作物喷灌、微喷灌、滴灌等技术。(2)节肥农业。为强化肥料的有效利用,进行科学施肥,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等方法实现。(3)固碳农业。将农业由碳源向碳汇进行转变,改善土壤固碳能力,通过免耕少耕、合理施肥、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等来实现。(4)替代农业。如采用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采用科学育种替代普通作物种子;采用农家肥替代化肥。另外还有立体种养的节地模式、种养废弃物再利用模式、节能模式等均可应用于低碳农业的生产中。

二、低碳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支持机制

低碳农业的实施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革新和突破,对于资金、技术及政策的要求既需要政府的主动引导,更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围绕低碳农业实施各环节中的政府作为归纳为科学引导、调优结构、组织创新、加快立法和科技创新五个部分切实保障低碳农业的良好发展。

(一)创造农业低碳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有效的方法,营造社会各界人士高度认同,积极参与低碳农业的良好氛围。(1)媒介宣传引导。政府应充分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意义、实施方法和发展途径,大力推广低碳农业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2)政绩考核引导。要把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纳入基层政府和党政干部绩效考核体系,通过政绩考核的指引,使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提升发展低碳农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3)政策、财税、法制引导。通过法制保障、政策倾斜、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以及资金扶持等,拓宽低碳农业发展之路,积极引导国内及海外投资者、民营企业家、普通农民积极地投入到低碳农业发展中来。

(二)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利于低碳发展

发展低碳农业,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调整农田管理措施。近些年,随着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农药品越来越多,农家肥使用量逐年减少,改变了传统的农田管理方式,使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大大减弱,加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应切实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要发展多种经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要稳抓传统产业,稳定农民收入;还要立足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另外也要注重“劳务输出”等非农业的发展。(3)调整农业能源结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对能源投入的需求不断增强。近些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非常不利,因此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能源投入结构,如增加电力投入,发展生物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利于农业低碳发展

当前,普遍认为发展低碳农业,推进低碳技术的科技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中心环节。那么科技创新如何推进呢?主要通过三点:(1)开发循环利用技术。这是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资源再次利用的循环模式。有些农田废弃资源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有机营养成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和饲料的主要来源,可循环综合利用。如农业废弃物秸秆既可以用做燃料,又可以用作沼气生物质能源,还可以用于造纸和编织行业、食用菌培育的生产原料。(2)研发清洁能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研发探索、积极引进太阳能发电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大棚设施、沼气等清洁能源,这样就能减少电、煤等能源的消耗,起到节能减排的显著效果。(3)创建低碳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当前的农业发展,对资源构成制约、环境受到威胁,为了加快建设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必须创建低碳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以资源利用更节约、废弃物利用更资源、生产过程更清洁、环境影响无污染为主,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进一步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四)完善低碳法律法规体系利于制度保障

低碳农业的极大外部性,即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所以,如何协调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国家在这方面担负着不可回避的责任,应通过各种立法为低碳农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和保证低碳农业的健康发展和普遍推广。当前,围绕农业低碳发展应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针对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碳排放等种种问题进行规定。依托当代农业发展国情需要初步出台一部综合性政策法规,在具体实践当中检验政策的可行性,然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以《低碳农业促进法》为首,其他相关法律为配套法的低碳农业法律法规,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进行规范。对于发展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可以根据各自的权限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行政规章,以促进本地区农业的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河南低碳农业发展机制和存在问题[J].经济导刊,2010,(12):8-10.

[2] 马晓旭.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1,(5):13-16.

[3] 唐华仓.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投入结构优化分析[J].中州学刊,2007,(4):21-23.

[4] 张开华.论中国低碳经济的支持机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1):19-21.

[5] 王珊珊.中国低碳农业方式的实现路径与评价[J].生态经济,2012,(3):10-12.

篇10

关键词: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发展

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要发展林业,也是为了顺应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发展林业经济的前提就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且无论从事流通林业还是生产林业的,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

1必然趋势

自2005年开始,林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就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集体的林业经营,包括多种经营形式,主要以家庭经营模式为主。不仅使农民成为了真正的主人,而且使包括收益权、处置权、经营权、所有权在内的权利都得到了落实。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农民的工作积极性也通过保护林地、发展林地得以实现,并增加了经济收入。现阶段,林区的主要经济模式就是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虽然比较分散,但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的一种新模式,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有效地分析信息,帮助获取更多的林业市场渠道。同时,对于新技术的引进还是很有帮助的。

2国内外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2.1国外情况

国外的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是国内更好的推行经济改革模式的参考。政府要帮助农村林业发展,首先就是制定政策,并对那些破坏环境的林业生产商给予惩罚。在国外,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协调各个部门。政府调整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主要就是宏观调控。在日本,农村的林业合作组织主要就是将生产前、过程、生产后等3个环节的服务进行优化,然后将当前的建设与长远的运行战略结合起来进行规划,这一点是我国可以借鉴参考的。

2.2山东省内外情况

将不同省市的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速度进行比较,山东潍坊市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加入到新的组织中的农村林业生产经营户已经越来越多了,他们有自己的销售渠道,通过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使更多的销售信息进行及时的共享,使销售、运输、加工、生产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了。

3培育和发展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对策和建议

要改革,就要推行新的经济体制,主要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农村经济,使我国的林业生产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1积极引导创办多种形式的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

目前,农村林业企业还没有掌握创办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技巧,且没有具体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保证农民经济实力的前提下,发展半松散性的组织,最好将服务和经济收益综合考虑。如农户自主创办的包括科技合作型、销售合作性、加工合作型、生产合租型等。

3.2规范现有的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

虽然改革后的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不适于所有的林业企业,但是对于企业现在已经具备的合作组织要进一步巩固。民间的经济模式并不是一点用处没有,相比其他的组织形式,民间自发的组织,群众基础好,开展工作比较灵活。

4结语

培育和发展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离不开农民的支持,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除了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外,农民的自我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具体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并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合作组织的模式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仲彝.关于经济发达地区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思考.上海农村经济,2014,(6):101~102

[2]梅莹.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理性思考—基于安徽省宁国市的调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4~5

[3]杨永军.关于培育和发展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思考.辽宁林业科技,2015,(6):61~62

[4]秦武峰,涂名一.农村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思考.荆楚学刊,2011,(4):7~8

[5]孙保华.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10,(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