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East As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lways the focal point which the scholars pay atten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withdraws certain East Asian other countri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Chinese similar characteristic and the question, the union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nomic environments, analyzes these question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proposes our ponder and the suggestion.
关键词:产业组织外向型结构转型
key word: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xport-oriented structure reforms
一、导言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风云变化,除了国与国之间实力的较量之外,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作为东亚经济圈的一个重要的成员国一直活跃在构筑东亚各国互惠合作的大舞台上,从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到今年1月1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都表明中国和东亚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合作的战略发展也越来越走向成熟。本文正是想借东亚尤其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以便总结教训、扬长避短获得更大的飞跃。
二、东亚概况
东亚,又称“太平洋亚洲”,从地理上讲,指的是欧亚大陆太平洋岸的边缘和半边缘地带,包括亚洲东部的大陆、半岛和海岛。而一般所指的东亚,主要是由中国和日本两大国及若干边缘区的小国和地区组成。广义的东亚还包括东南亚,即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诸国。就东亚的重新崛起而言,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东盟这个范围内,大体上属于汉字文化圈影响所及的地区。除了日本以外,东亚各国大都是在二战后才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并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相比,至少落后100年,但是东亚的现代化进程却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吴建华,2004:1)
三、特点与问题
(1)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强调对外贸易
东亚的大多数国家除了地理优势之外,更多的是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如地域狭窄、国内市场有限等。因而在经济起步之初以及发展的前期中更多的是依靠外向型的经济注重对外贸易,这一方向的选择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得大多数东亚国家都借此得以起步扩大了在世界的知名度,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飞速发展后,各国逐步发现事实上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东亚国家仅凭加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有利于扩大份额但是所获得的收益不过是用量来弥补质上的不足,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贸易中占优势,攫取了大量的利润。而在中国身上我们似乎也发现了这一发展路径的影子,虽然我们一直高呼要用三驾马车来共同协调地拉动经济发展,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要重点关注高新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但由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较于其他国家一直维持在低位、高新技术研发的普及程度有限、再加上结构转型的时延、国内民生保障没有完善到位,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是重外轻内,重量轻质。事实上,这种不均衡经济发展战略早已暴露了其巨大的弊端只是在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而已,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使得我国尤其是沿海一些主攻外贸的企业举步维艰。
(2) 产业组织
东亚大部分国家的产业组织形式都以中小企业为主,唯独日本和韩国凭大企业集团挑大梁。虽然日本和韩国的大企业实力雄厚在经济发展之初起过带头作用。但是大企业在经营体制与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等诸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以韩国为例,韩国的大企业集团在长期的政策金融体制下,习惯于大量负债经营,财务结构逐渐恶化,终于陷入债务危机,导致大企业的接连倒闭,并成为97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线。同时在新的环境下仍然注重规模的扩张,疏于技术改造,竞争力与经济效益下滑。面对日韩的大企业模式让我们不禁联想起我国的国营企业的经营模式,长期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经营体制僵硬,捧铁饭碗的工人吃老本,忽视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最终不是破产倒闭就是转制经营。事实上,国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不仅给当前的国有企业经营一个警示,也给其他企业的经营敲响了警钟。
四、结论和讨论
面对前述所提及的问题本文也总结了一些应对策略,但是“大船掉头难”,中国作为一个承载着13亿人口的经济体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较快转型是难以实现的,而且许多政策的提出不过是留于形式止于口号并没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因而我们对于改良也不能过于急切,不能总想着一步到位,我们需要切实将每一步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在改的同时不断总结,吸收教训和经验。
首先针对前述第一点,我们认为,当前主流观点主张扩大内需,发展由国外转向国内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要扩大内需还需要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百姓的工资是涨上去了,但是涨的速度远不及压在百姓身上的“几座大山”―住房、医疗、教育。面对高房价、高学费、看病贵,百姓只存款不消费也是情理之中。因而在鼓励群众消费,改变观念的同时仍要完善城镇居民医疗社会保险,扩大覆盖范围,规范保险的程序,打击挪用社保金等不法行为。建议在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建立像社保医保一样的基金保障制度,因为光靠家庭负担、银行借贷、慈善团体救助是无法解决高教育成本问题的。
其次针对前述的第二点,我们主张,当前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完善企业的硬实力基础,适时调整企业规模,更新生产技术和设备,摆脱对政府政策的依赖以市场为导向正视竞争。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的软实力,确立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主体地位,营造企业文化激活员工的竞争意识,承担社会责任打造企业品牌。
参考文献:
[1] 吴建华.《东亚现代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篇2
本文是作者在2002年“史论坛”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的基础上写成的,文章根据清代经济史课题组多年的成果,比较全面了清代前期封建经济的特点与水平,是会议讨论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该文为本坛首次在网上发表。本坛同时将陆续发表与“再评价”有关的文章和资料,供读者研究。
提要: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史·清代经济卷》,参以师友与时贤的研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诸方面阐述了清代前期封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水平。作者认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在清代前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不仅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制度形式、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其间有新的因素显现。但从更广阔的范围看,当时的生产与交换以家庭劳动为基础,落后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与交换的经济,落后于近、,落后于资本主义。
关键词:
清代前期、经济发展、家庭劳动、雇佣劳动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绪论》的开篇中说: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有重大发展,诸如粮食生产、农业和手的商品生产、市场一体化,以及财政制度、租佃制度、雇工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均大大超越前代。清代社会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笔者在此所关注的,只是它的特点和水平。
这里,笔者根据《中国经济史·清代经济卷》,参以师友和时贤们的研究,试行撮要归纳为12条,分别叙述如下:
一、 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总量与家庭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清代与前代一样,以农立国,但土地的垦辟有很大成就。康熙二十四年耕地约600万顷,嘉庆十七年增加到近800万顷,前夕估计在800万顷到850万顷之间。人口也从顺治年间的一亿多,增加到前夕的四亿一千多万。只此两项已可见清代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粮食产量,考虑到复种的发展、玉米和番薯的引进,总产和亩产都有增长。据郭松义教授估算,前,全国平均亩产239市斤,粮食总产量274 509百万市斤,人均占有粮食653市斤。如果把全国划分为北方旱作区和南方稻作区,则北方平均亩产114市斤,总产量60 123百万市斤,人均占有464市斤;南方平均亩产344市斤,总产量214 386百万市斤,人均占有737市斤。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总体上要高于北方。这个估计并不包括粮食而外的商品性农作物,如棉花、蚕桑、苎麻、烟草、甘蔗、茶叶、蓝靛、花生等等的种植均有发展,其中棉花、烟草、甘蔗、花生等的种植,发展尤为显著。据估计,清代前期商品性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大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10左右。至于清代前期的手工业和商业,都有空前的发展,下面有专条论述,这里暂时不提。
这里要说的是全国人口的构成。据郭松义教授估计,前,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10。其中,大概自耕农占四成到四成五,半自耕农占二成到二成五,佃农占三成五到四成,农业雇工占百分之一、二。这里农业雇工不包括临时打短工的人数。非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10。其中,大概手艺工匠、矿工、航运工人等占三成,地主绅衿占二成五,商人和小贩接近一成五,各级吏役兵弁占一成,盐灶人户占一成,从事牧畜业和游民、下层求食者各占百分之五、六至七、八。此外,在前夕,全国的城镇人口不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6%,人口的城市化比例还是很低的。
仅仅根据以上的两类数字,我们就可以推论,中国封建经济到了清代前期,已经发展到了它的高峰。不过,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是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雇佣劳动虽然已经存在,但数量不大,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还低,作用并不显著。所以,在劳动生产率时,就不应该采用适应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计量生产和交换的概念和,而应该采用适应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计量生产和交换的概念和方法。因此,李伯重教授提出了农民家庭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他认为,应该按照一个农户在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量计算,包括农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自给部分和商品部分,统统在内。他说:农民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其劳动生产率并不等于农夫和农妇二人劳动生产率的简单总和。这是因为合理的经营规模和合理的劳动分工,能
够使农夫和农妇的劳动更好地彼此协调,以及使得农民家庭中的辅助劳动力更好地得到动员,从而产生更高的综合劳动生产率。这里要申明一句,清代前期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不大。纵然如此,根据他的估算,清代前期农民家庭劳动生产率还是有所增长的,而不是停滞或者下降的。李伯重教授是根据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江南的情况估算的。因此,随着江南地区先进技术和生产结构向四方扩散,受益地区的农民家庭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应该是更为显著。
在家庭劳动生产率普遍增长的基础上,清代前期的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商品性生产、自给性生产总量都分别达到了上的高峰。
二、 土地分配中出现的分散趋势显著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分配情况,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清代,大规模实行暴力强制以改变土地分配状况的现象,只在清初发生过。清初圈占民地为旗地,以及施行更名田政策就是其最突出的表现。此后,虽然各地还时有强占、强买的现象发生,暴力因素在土地分配中的作用是越来越不明显,越来越不普遍了。改变土地分配状况的机制,一般说来,是通过分家继承和买卖、典押和转让。随着地权和佃权的分离,佃权像地权一样进入流通过程的现象日益普遍化,因此,所谓土地分配状况,就不止包括地权的分配,还包括佃权的分配。这时候,国家,还有宗族,对于地权和佃权买卖、典押和转让的干预也大大地减弱了,土地买卖的自由程度是空前地提高了。可以设想,与佃权和地权流通相对应的,是一个相当庞大的货币流通量。地权和佃权与商品货币关系如此紧密联系,形成了土地集中与分散,地主、自耕农、佃农新陈代谢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运行机制。这是历史上土地买卖的重大发展。
土地分配的因素很多,比如官田、旗地的民田化,宗族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地租转化为高利贷和商业资本,高利贷和商业资本投入土地,等等。这里只谈主要的两个。一个是农业生产中剩余的积累速度。从上说,农业生产剩余分配在地主和农民手中,扣除了地主和农民全家的消费基金以后,剩下来的都可以作为积累基金,用于购买土地。这一兼并土地的力量还是随着地主制经济的发展而增强的。但是,这一兼并土地的力量受到了一个使土地分散的因素的制约。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里通行的遗产多子均分制度。一户人家,不管有多少个儿子,都可以分得其家产的一个部分。所以,通过遗产多子均分制度,一个大土地所有者可以分成几个小土地所有者,一个小土地所有者可以分成几个穷困人户。在所说的这两个因素中,一般说来,积累农业生产剩余、兼并土地的速度是缓慢的,而分家析产则大约30年一次,是比较频繁的。清代前期,30年内使土地增加一、二倍的家庭是不多见的,而参与分家的兄弟超过一、二人的家庭则是相当普遍的。准此而论,土地的分散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清代前期的土地分配,虽然是时有集中,时有分散,此地集中,彼地分散,发展极不平衡,但总体看来,并不像传统观点认为的那样,是十分集中、日益集中的。根据江太新教授的研究,土地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存在的,同样,土地高度分散的地区也是存在的。这两者都属于极端现象,不可以据以概括一般。一般情况是,土地的40%到50%集中在地主手里,土地的50%到60%掌握在农民手里,亦即土地是分散的,至少不像传统观点认为的那样集中。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分散的趋势还有所发展。清代前期,人均土地占有量下降,绅衿地主衰落,庶民地主增加,自耕农普遍发展,每户地主和农民平均土地占有规模日益缩小,都是土地分散化的具体表现。三、 租佃关系的演变与佃农中农化趋势的
在地主制体制下,地主的土地,除了极少量自己经营外,绝大多数是用来出租以收取地租的,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化。但是,具体的租佃形式却是随着的发展而变化的。清代的情况是这样的:严格隶属关系,亦即劳动者作为土地附属物的佃仆制度,只在部分地区存在,而且日益趋于衰落。明清时代的新型租佃关系,即摆脱了严格隶属关系的分成租制度和定额租制度,在向前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佃农支付代价取得耕作权的永佃制度和押租制度。这三类租佃关系,标志着租佃关系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它们的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当然也是不平衡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类型,可以看出:
佃农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方面:在严格隶属关系下,进入租佃关系的劳动者是一无所有,他们住主屋、佃主田、葬主山之后,就丧失了自身和家人的自由,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依附农。摆脱了严格隶属关系的分成租制和定额租制下的佃农,他们多少不等地具有土地而外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分成租制下,他们所有的不多,还要靠地主补足。在定额租制下,他们可能具有全部经营资本,经济实力,一般而言,较之分成租制下的佃农,要殷实一些。至于永佃制和押租制下的佃农,他们不但自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且还有能力支付佃权的代价,他们的经济实力,与分成租制和一般定额租制下的佃农相比,是更为殷实的。
主佃关系方面:在严格隶属关系下,劳动者处在地主的直接统治之下,没有人身自由,不得自由离开土地,不得自由出雇,不得自由婚嫁,他们处在低下的等级地位,到封建法庭上不得与地主平等相对。摆脱了严格隶属关系的分成租制和定额租制下的佃农就不同了,他们取得了与地主平等的地位,可以自由离开地主的土地,自由出雇,自由婚嫁,他们虽然还要听从地主的役使,但与佃仆一类相比,是少得多了。至于永佃制和押租制下的佃农,由于他们的经济实力较强,无求于地主,纳租而外,两不相问,他们的经济地位和地位,一般而言,比前此是好多了。
分配关系方面:从严格隶属关系到享有佃权的佃农,他们应负担的劳役地租部分,是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而减少的,到了享有佃权的佃农,其劳役地租部分,一般而言,都消失了。交纳分成租的佃农,随着分成向定额的转化,应纳的实物地租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削减。当然,也有分成向更高定额的转化现象,但大量的是减少而非增加。享有佃权的佃农,由于享有部分所有权,可以保留一部分地租在自己手里,应交纳的地租数量,当然会相应地减少。如果考虑到佃农工农结合体生产的发展,则定额地租在佃农家庭总产量中的份额,更可能是下降的。结合这两个因素来看,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个时代的地租剥削率,不应该是上升,而应该是下降的。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满有把握地说,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变化,佃农中农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永佃制和发展了的押租制就是佃农中农化的最显著的标志。
四、 农民经济向商品性生产和手生产倾斜以及农民小商品生产者化
明清时代,佃农和自耕农是农民经济的主体。在地主制经济体制下,农民经济是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的结合,又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兼业化的二元经济(二元经济是马克NFEB3教授用语)。农民经济的这一双重结合,在清代的显著变化,是向商品性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倾斜加强。农民经济的这一双重结合又是以自有或佃入的土地作为基础的,从而,清代前期土地占有的分散化又促进了倾斜的加强。通过上升运动和辐射运动,农民经济的商品性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日益普遍,农户的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率有明显提高。因此,在农民经济中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商品生产结构。方行教授指出,它包括:自给型生产、半自给型生产、为温饱的交换型生产、为利润的交换型生产四种。他说:从清代前期的情况看,第一种类型的生产还占有一定的比重,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更是这样。第四种类型的生产虽有增加,但为数仍然很少。只有第二种类型的生产有比较普遍和大量的增加。第三种类型生产也有明显增加,但它在整个农民生产中的比重却仍然不是很大。这就是说,清代前期农民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给性生产为主,商品性生产为辅的农户有大量增加,自给性生产为辅,商品性生产为主的农户也有一定增加,但为数并不很多。李文治先生根据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不同类型,对农户产品的商品率分别作了估计。他认为,以中等户计,买布而衣的种粮户,产品的商品率约为30%到35%,以种粮为主兼营植棉纺织的农户,黄河流域20%到40%,长江流域23%以上,以植棉及蚕桑为主兼事纺织的农户,60%到80%,棉蚕以外其他经济作物同粮食作物混合生产的农户,一般在30%以上,50%到60%者占大多数,高者可达80%。商品率是相当高的。有的学者因而强调此时小农已转化为小商品生产者。我认为这种说法,以之说明少数地区的情况,或有可能是正确的,以之概括全局,就有点太夸张了,应该说此时小农正在向小商品生产者转化,正在小商品生产者化。
这里需要回答一个:此时,这样的农民还是封建地主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时的农民还没有摆脱农民地主相互循环依存的圈子。地主由于分家继承和遗产多子均分制度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大地主变为小地主,小地主变为自耕农,而自耕农又可以通过勤奋劳动,积累财富,购买土地,转化成为地主;或者,经营不善,抵御不住天灾人祸,丧失了自己原有的土地,不得不佃种地主的土地,转化成为佃农;或者变成一无所有,不得不受雇于地主的雇农。由此可以看出,地主经济的发展是以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其基础和条件的,而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分化必然导致地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这要算是一条。在这种情况下,小农经济的性质取决于它所从属的地主经济的性质,从而小农经济构成了地主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地主制经济下,农民和地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所以,农民经济和地主经济组成的单位经济实体,并不是稳定的、恒常不变的,而是处在经常变动和新陈代谢之中。地主制经济的生命力就是依靠这一变动不居的新陈代谢来维持的。五、官营手工业衰落,以兼营为主要经营形式的家庭手工业普遍发展,少量手工业工场出现在整个明清社会生产中,农业而外,还有次于农业的手工业。农业和手工业构成当时国民经济的两大生产部门。明清时代,手工业经历了一个从官营手工业占统治地位到民营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发展过程,此乃前此所无的变化。
明代官营手工业占统治地位。官营手工业是依靠强制手工业者劳役来经营的。明初,国家把手工业者编人匠籍,称为匠户。隶匠籍者按例不准分户,世代相承,永充不变。匠户必须向封建政府提供一定的徭役,然后才有为自己的作活时间。劳役形式分为住坐、轮班和存留三种。凡籍隶京师就近当班的工匠为住坐,籍隶各行省赴京应役的为轮班,留存本省地方官局服役的则为存留匠。成化二十一年明政府改变征发轮班服役制为出银代班制,嘉靖四十一年规定轮班工匠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由劳役改为以银代役,叫匠班银。至于住坐工匠以及存留工匠,则没有什么变化。在这一制度下,明代官营手工业,如矿业、瓷器业和造船业等获得了突出的发展。
清代顺治二年,清政府废除了匠籍制度。此后,官营手工业规模缩小。官营手工业和公共工程中使用的匠役,改为一种计工给值的雇募制。对民间丝染织手工业者,则用承领机帖、轮值等方式加以控制和利用。又,随着匠籍制度的废除,清政府从康熙十八年至二十一年间改变了矿业政策,特别是对于供鼓铸制钱原料的铜矿、铅矿和作为银货的银矿,准许各省任民采取。对铁矿、煤矿也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政策。因此,清代矿业手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采矿冶金业看,尤为明显。铜矿乾隆盛时大约年产铜1 500万斤左右,贵州铅年产最高达1 574万斤,前全国年产铁5 000万斤以上。矿业中间,使用雇佣劳动不少,但个体户仍然很多。据董孟雄教授,云南铜矿业中,正是在个体专业户中,发展出了炉、石曹、炭、马专业户组成的联合经营。
铜矿业中的现象并不是唯一的。据徐建青教授研究,在发达的江南丝织业中,许多工序都独立为社会分工的一个行业。在景德镇陶瓷业中,瓷土、制坯、绘彩、烧窑形成几大行业,每一行中又分为一系列专门工作。井盐业中,有井户、汲户、笕户、灶户,还有牛户,专为使用者提供牛力。佛山铁器业中分为土针、铁镬、铁砖、铁线、铁钉等行业。甚至造船业和造纸业等行业中,也有类似情况。这都表明工矿业中,行业内分工发展。但的内部分工,除少数行业外,并未有相应的发展。
清代前期,构成城市手工业主体的仍然是独立的个体手工业者。除两京外,还形成了某些手工业的重要产区。如苏杭的纺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景德镇的制瓷业等等。全国各大城市和市镇中差不多都存在着磨坊、油坊、机房、纸坊、酱坊、铜作、漆作、铁作等大大小小的手工业作坊。乡村中,有手艺人走乡串户,在那些不便的偏远地区,他们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此外,随着乡村手工业的普遍发展,有一些手工业者集中到城市和市镇中来,虽然他们未必都同农业割断了联系,但毕竟具体地表明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一些不适宜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行业中还出现了少数的手工工场。
清代前期,发展得最为普遍的是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手工业,不但增加收入,还可以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和农业闲置劳动力,是最合理的经济结构。这种结构这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突出的表现是,棉纺织业由江南扩散到华北、华中、华南,桑蚕业也在江南、广东、四川普遍兴起。全国各地,许多农家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选择有利的副业进行经营。农民家庭经营手工业的越来越多,并逐渐形成了以家庭手工业为基础的地区性分工。不过,以农民家庭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如棉纺织业中纺与织的分工,并不脱离农业,仍然与农业相结合。这是在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业化,是与专业化并行的发展趋势,它们结合起来,与上面提到的行业内分工发展、企业内分工欠发展一起,构成了清代前期手工业发展的时代特点。
概括地说,清代前期手工业的发展,虽有生产技术、生产结构上的变化,但生产工具方面的改进有限,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的数量增多。除少数行业外,手工业行业内的社会分工虽有发展,但还有限。手工业与农业和商业的结合密切,并从属于农业和商业,手工业成为主业的情况不多。虽然如此,地看,清代前期手工业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是毫无疑问的。
当时出产的棉布、丝绸、茶叶、食糖、瓷器、铁器、白铜、锌和船舶,在国外所到之处,都可说是抢手货。前夕,英国需要购买中国的手工业品,无以抵偿,就运来鸦片和白银以平衡贸易。但是,手工业产品的广大市场还是在国内。
六、市场的形成,市场上物流的增长,市场一体化与封建的繁荣
明清,中华大地上一个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正在形成。它通过新的陆路线的开辟,内河水路交通延伸到偏远的上游地区和沿海航线的联结,把东北、塞外、西北、西南、沿海以及周边地区同内地紧密联系起来。它也把基层市场、集散市场、中转市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事实上,基层市场、集散市场、中转市场是相互联结的,根据联结的构成不同,大体上可以区分为集市、市镇和城市。
农村集市,包括市、集、场、墟,是小农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的农产品、手品的出售,生产资料、手工业原料乃至口粮的购买,随着小农经济向手工业和商品性生产的倾斜,越来越离不开集市。小农经济的商品化程度越高,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强,农村集市的也就越来越突出了。据许檀教授估计,明代农村集市在10 000左右,清代中期发展到至少22 000到25 000个,清末超过30 000个。集市密度和开市频率都超过以前。农村集市是商品物流的起点和终点。在此基础上,起着集散市场和中转市场作用的市镇随之而发展起来了,大市镇也随着中、小市镇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了。市镇中最多的是地方供需型市镇和商业转运型市镇。此外还有手工业者集中的产品产销型市镇,以及三者兼备的综合型市镇。市镇与市、集、场、墟不同,有基础设施,商铺林立,人口众多,有经常性的集市。清代前期,在集市和市镇空前增长的基础上,城市也有显著的发展。特别是沿江、沿海交通枢纽型城市,如广州、上海、天津,重庆、汉口最为突出。也有例外,比
如随着沿海、沿江航运的发展,运河航运衰落,沿运河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如临清、淮安就式微了。此外,还有由于生产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如南京、苏州、杭州、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山东的博山镇,但为数不多。上述农村集市、市镇和城市由四通八达的商路联结起来,组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是清代前期封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这个市场网络中流通的主要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竹本、盐、铁器、茶、丝绸等。其中长途贩运的粮食,据邓亦兵教授估计,每年可达8 000万石,布疋据徐新吾先生估计,每年超过3亿匹。《的资本主义萌芽》估计,前全国年产盐约32亿多斤。流通中的商品数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然而,更应该注意的,也是更重要的是,据晚近学者们,在不同城市中粮价变动的同步性相当高。这表明市场一体化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为商品流通服务的机构——钱庄和票号。在这个市场网络中活动的商人群体也空前庞大,形成了晋商、徽商、陕西商、宁波商、山东商、广东商、福建商、洞庭商、江右商和龙游商等十大商帮。在许多城市中都新设了商人会馆。
根据以上说明,清代前期,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上述商品粮不过占粮食总产量的11%,布匹也不过是总产量的一半稍多一点。许多商品仍然是自给有余的剩余产品。自给自足的经济部分不但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总量也有不小增加。自给产品和上市商品基本上都是包括佃农和自耕农在内的小农和小手工业者的产品。因此,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重复一句,清代前期的生产和交换是以个体家庭劳动为基础的,雇佣劳动不占重要地位。所以,不论是自然经济的增长,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反映的都是小农经济的繁荣,地主制经济的繁荣,和封建经济的繁荣。这里,是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都与封建经济有着本质联系的角度来审视封建经济的发展的,这样看也许更加符合的实际。
七、工商业经营中出现了近代化或化的因素
明清时代工商业中,除了独家独资经营、自购自造自运自销的工商单位外,合伙经营的现象,愈来愈为普遍,而且,随着工商业规模的扩大,合伙的形式和经营方式也随之而有所发展。
据徐建青教授的研究:合伙的初级形式是劳动合伙。合伙人身份平等,多半自带工具,共同经营,不置备共同的财产,收益按人头或劳动分配。进一步的是劳动与资本兼有的合伙。合伙人既出资金又亲身参加劳动,置备有共同使用的工具和财产,收益分别按投资数量与劳动数量分配。再进一步的是资本的合伙。合伙人只投入资本,并不都亲身参加劳动。有的亲身参与管理,有的并不参与。这后一种情况下,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就分离开来了。不论合伙人是否参与管理,合伙人都共负盈亏。收益依投资数量按比例分配,一般称为“股”或“分”。这后一种合伙形式,只是资本的合伙,已经摆脱了与劳动合伙的联系,可以称之为股分制合伙。合伙开始时多发生在同姓宗族亲戚之间,后来才出现在异姓之间。在股分制合伙形式
下,出现了土地入股、人力入股乃至字号招牌入股的现象。这需要作些说明。
先说土地入股。在冶铁、采煤、铜矿、制盐业中,合伙出资人租佃矿山土地,将收益的一部分分给矿山地主。这一部分,在京西煤矿,一般是收益的1/6,在云南铜矿,一般也是这样。这大概是传统的惯例。1/6并不是土地的价格占总股本的比例。这实质上是以土地入股,所取得的矿山地租。当然,如果矿山地主另外又以资本入股,其分配所得就兼有矿山地租和投资收益双重性质了。
再说人身股。在较大规模的工商业中,需要有专门人才进行经营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主管人员,称为经理等等。这类人不出资本,不出土地,而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经营管理获取一份报酬。这份报酬以股分所得的形式出现,不像后来的工资。这种股分称为人力股、身股。接受这种股分的人,一般说来,并不意味着对拥有所有权,在企业亏损时也不承担责任,一旦违约或退出企业,所接受的股分也就随之而被勾消了。由于这类人出现,出资人不再参加经营管理,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就分离开来了。在晋商经营的企业中,人身股,或称股俸制,首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里,出资人称为财东,财东将资本、人事全权委托经理负责,一切经营活动并不干涉,日常盈亏也不过问,静候期终决算报告。经理的人身股由财东确定,各职能部门的职工的股分则由经理确定。这种人身股的总和在分红中的比
例可以相当的高。说不清在什么时候,形成了股息、红利、花红三者组成的分配制度。股息是股分的应得利润,也称股利,后来按固定利率分配,形成所谓官利。股东提取股息后始能分配红利和花红。红利是股东所得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花红是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分给董事、监事和以额外报酬的形式分给职工的部分。
在合伙制下,也有以字号招牌作为资本参加合伙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原有独资店铺无法继续经营,招集资金,改为合伙经营之时,这时,商业信誉已经被视为无形资产了。
此外,股分合伙制的集资方式还是相当灵活的。在四川井盐业中,投资者事先并无投资数量的限额,而是随着工程进展的需要陆续投入的。如果原有的投资集团无力继续投资,还可让第二集团继续投资。前者只提留不再出工本的股分归己,让出若干股分归第二集团,由第二集团承担继续投资的责任。这样,每股的投资量并不是相等的,但最终却是按股平均分配。
总而言之,不同的合伙形式是适应经济发展、资本集中对企业形式、企业管理的要求提高而出现的,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多层次发展。它们在时间上是继起的,在空间上又可以是并存的。在这中间,集资方式、管理方式、分配方式等等的发展,实开近代企业之先河。不过,发展缓慢,到前,股分合伙制也不曾发展到近代股分制企业。
八、赋役征课制度的完善化与封建国家对劳动者控制的松弛化
明代的赋役征课制度繁琐复杂,流弊日益突出,明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实行一条鞭法,即将赋、役、丁口银等等征课项目,折银、归并、简化。明代的一条鞭法,实际上是将各个征课项目简化,而非总归为一。名为一条鞭,实为多条鞭。但是,改革并没有成功,只能说是试行。清代一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一条鞭法,并且有所。具体地说,清政府陆续将四差银全部摊入地亩,实现了赋役合一、役归于赋。又将丝、绢、麻、棉、红花、马草全部折银和摊入地亩,将土贡物料的绝大部分也折银摊入地亩,城市中废除商役等,只征商税。此外,又将力役之征,治河、修城、修仓等等工程,以及临时夫差,实行官购物料,对民夫实行官为雇役。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上完成了赋役归并,形成了赋役征课时的地赋和丁银两大项目。这就为摊丁入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决定:“嗣后编审人丁,据康熙五十年征粮丁册定为常额,其新增者,谓之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首先把丁银数额固定了下来。接着,雍正初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地,将丁银均摊于地粮之内,造册征收。此后,赋税正项出自田赋,完全改变了田赋、差役、丁银和土贡物料分征的格局。这就是摊丁入地、地丁合一。由于地亩增长变动不大,地丁合一实际上使得清代赋税正项的总额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样一来,税制统一、简化、货币化和定额化的鲜明特点就完全显露出来了。地丁合一取消了丁银,最终使编审人丁制度失去必要而被废止了,从而,清政府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
这一赋役征课制度改革的效应是有重大意义的。袁良义教授指出:赋役制度的改革,免除了贫苦农民和手者、商人、作坊主的无偿劳役,削弱和消除了他们对封建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把佃户、雇工人和小自耕农从类似农奴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自由迁徙的农民和雇工;使手工业者、商人、作坊主获得较前此广阔的发展天地。
九、依附关系的松弛化与劳动的自由化
明清,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对劳动者人身的束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封建国家,地主和雇主。
清初,封建国家废除了匠籍制度,解除了手工业者的劳役负担,手工业者获得了解放。清前期,实现了赋役征课制度的改革,使手工业者、商人、作坊主、自耕农、佃户、雇工人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这些,上面都提到了,这里不再重复。
这里要说的是地主、雇主对佃户、雇工的束缚也松弛了。这也是重大的变化,需要作些说明。
关于地主佃户之间的关系。根据经君健教授的,明王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就把宋元两代所有关于佃户身分低于佃主的全部废除,从而置佃户于凡人等级之中。佃户摆脱了比地主低下的法律地位,甚至出现了禁止地主役使佃户抬轿的法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佃户的利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明代主佃之间完全平等了。佃户见佃主需行以少事长之礼,佃户不得编入乡约等规定,都表明他们身分仍然低下。清政府继承了明朝的政策,承认佃户为凡人而非贱民,并将其作为清代法制的出发点之一。在这项政策的贯彻上,清政府较为彻底,它多次指出社会上将佃户视同奴仆的非法性。从顺治到雍正初,陆续颁布禁令例案,禁止地主不准佃户迁移、随田买卖佃户、霸占佃户妻女、勒令佃户服役、反对佃户子孙参加以及私刑佃户等等。清代在保甲制度中也不象明代乡约规定那样歧视佃户。雍正五年颁
布条例,承认民田佃户具有凡人等级身分而非地主个人的私属。与此同时,国家也保护地主的土地私有权,并助其实现收租权。清政府在保护地主土地私有权和收租权的同时,要求在上体恤佃户。乾隆五年将报灾时不赈济佃户改为赈济佃户。上述雍正五年的条例,从法治方面,完成了佃户对地主个人之间人身隶属关系、依附关系的解放过程,开始了确定主佃之间以纳租为主要表现的经济关系的时代。但在实际生活中,主佃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这就是清末法律学家所说的主佃之间与平人不同。
关于雇主与雇工之间的关系。明清法典中都有关于雇工人等级地位的明确规定。雇工人指的是编制在雇主家长制统治下的一个低下的社会等级,终明清之世,都无改变。但雇佣劳动者与雇工人等级之间的关系,在各个时期是并不相同的,不是一贯制。粗略地说,从明王朝建立到万历十六年,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在内,都被视为雇工人。从万历十六年开始,短工取得了同雇主平等的法律地位,从雇工人等级中解放了,大概在同一时期,手工业和商业雇工也不再被视为雇工人。但农业长工显然还被视为雇工人。从雍正年间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长工不再作为雇工人对待,开始从雇工人等级中解放。乾隆五十三年颁行雇工人律新条例以后,以有无主仆名分作为区别是否属于雇工人范畴的标准,不再考虑长短工的区别,实际上,多数长工也不再作为雇工人对待了。这个条例可说是长工解放的重要标志。不过,从万历十六年起,从雇工人等级解放出来的长工和短工,仍被视为雇主一家,处在雇主的家长制统治之下。一直到光绪初年,没有主仆名分的雇工才不再被视为雇主一家,从雇主家长制统治下解放了出来。如果把属于雇工人等级的雇佣劳动者称为等级雇工,那末,摆脱了雇工人等级而仍属雇主一家的劳动者,是由等级向非等级过渡的雇佣劳动者。万历十六年以后,这两类劳动者一直并存着,才结束了这一并存的。
总起来看,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封建国家和地主、雇主加在劳动者身上的束缚在日益松弛化,亦即劳动在日益自由化,是无可怀疑的。
十、资本主义萌芽与由传统社会向近代或社会过渡的诸种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热潮过后,再来审视资本主义萌芽,也许可以客观一些。我们肯定明清时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估计不高。
根据徐建青教授的研究,在手工业中,商人支配生产的形式有:一种是商人以借贷或预买方式控制小生产者,在农产品加工业中最为常见;再一种是包买商形式,即商人向小生产者提供原料,收购产品;第三种是商人直接投资开办工场,雇工经营,即商人雇主制。在清代前期的手工业中,无论从范围上,还是形式上,商人支配生产的程度还不高。在前,在十几个手工行业中真正称得上是工场手工业的只有四川井盐业。不过,一些商人开设的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也可称作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丝织业、铁器业、盐业中的包买商制也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一种形式。此外,在云南铜矿业中,有政府放铜本支持生产,产品由政府按一定比例收购,可称为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前,这些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都还处于微弱发生的阶段,在各行业中均未占统治地位。
在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形式有:1自耕农、佃农雇工经营商品性生产;2地主雇工经营商品性生产;3商人租地雇工经营农业。不论什么人经营,这些都是雇工经营。这时的农业雇工还处在由等级性雇佣劳动向非等级劳动过渡之中。至于雇工多少才算是资本主义萌芽,没有一个标准。雇用一、二个劳动者的经营,恐怕算不上是脱离了家长制经营范围的、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萌芽形式。不管标准定在那里,都还要考虑超过地租的余额,亦即利润的有无和多少。上述三类雇工经营方式,以及把雇佣和租佃结合起来的过渡性的分益雇役制经营方式,都视这个余额的有无和多少为进退。在清代前期,这个余额还没有摆脱地租的限制,所以上述各种经营方式虽有发展,但并没有普遍开来;有时候,雇工经营不利,还往往退回到租佃经营或家长制经营,反映了这些过渡性的经营方式的优越性并不稳定。
如果把资本主义萌芽看作是传统社会向近代或现代社会过渡的因素之一,那么,要提到的因素就不止上述生产领域里出现的萌芽。在流通领域里出现的市场的形成,市场一体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工商业经营中的股份合伙制、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官利分红制度的发展;商人集团的崛起;财政管理体系中的赋役征课制度的完善化;租佃制度中的佃权与地权分离与佃农的中农化;小农经济向手工业与商品性生产倾斜,亦即小农小商品生产者化;在封建等级制中劳动的自由化,如此等等,上面都提到了,这里只不过是把它们归总起来,一并考虑。这样一来,就把资本主义萌芽考虑的范围扩大了。我认为,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社会的近代化、现代化,本来就是同一个范围的问题,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罢了。
十一、家庭劳动与雇佣劳动以及家庭劳动优越性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
上面说过,清代前期生产与交换的是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雇佣劳动不占重要地位,这是清代前期封建的一个根本特点,那末,家庭劳动优越性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就是事关全局的一个重大了。
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小农和小手者,十之八、九经营的是兼业化的二元经济,亦即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经济。这里,小农兼营手工业,小手工业者也不脱离土地,他们的区别只在兼业中的主业不同。在这类经济中,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劳动成本是难以分别的,而且,其商品性生产部分又可以自给性生产部分作为底垫,所以,生产者只要能在扣除货币支出的成本以后,还可以得到多少一点收入,那怕最低的价格,他也可以接受。出售的产品的价格可以低于其价值,而且经常低于其价值。无论是农产品,或者是手工业产品,都是这样。对此,马克思曾提到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使市场价格提高到同他的产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相等的水平。这就是兼业化的二元经济产品价格的一个特点。使用雇佣劳动的专业化经营就不同了。这类经营可能具有大生产和分工
专业化的优势,但在劳动成本上同家庭劳动兼业化经营有很大的区别。粗略地说,当时,雇工应得报酬包括工钱和工食两个部分,工钱部分占整个雇工应得报酬的30%到50%;或者,更多一点。家庭劳动的经营,只支出工食,不支付工钱,而雇工经营不但要支出工食,还要支付工食以外的工钱,两者劳动成本的差别是不小的。如果雇工专业化经营所带来的优势,不能抵销其劳动成本的增加,则雇工专业化经营产品的价格就难以同家庭兼业化经营产品的价格相竞争。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生产力水平上,家庭产品在价格上是有竞争力的,它体现了兼业化二元经济的优越性。也因此,雇工经营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这就说明了,生产同类产品的专业户,以及雇工经营的同类专业户,难以大量地、普遍地出现的原因;这也说明了地区性分工有所发展,而专业性分工难以同步发展的原因;当然,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出现了,但未曾发展起来,原因也在于此。这就是以家庭劳动为基础的兼业化的二元经济的优越性的负面作用。至此,家庭劳动优越性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都说到了。
但是,从更广阔的范围看,雇佣劳动给生产力发展开辟的广阔空间及其优越性是不能忽视的。此时的英国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大量使用雇佣劳动,农业中的雇工已占人口的1/4到1/3。英国的雇佣劳动比的自由。这些都是清代前期所远远不及的。笼统地说,从家庭劳动与雇佣劳动,传统与近、社会,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从多个角度两相比较之下,清代前期中国社会经济是落后的。落后于资本主义,落后于近、现代社会,落后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与交换的经济。如果拿上述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剑桥欧洲经济史和方坦纳欧洲经济史所叙述的同时期的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比较,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客观事实。
十二、从更广阔的范围看问题
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清代前期处于封建社会的下降阶段,亦即腐朽、停滞和衰退的阶段,没有生命力之可言。近年来,通过各个方面的实证,我们发现,实际情况完全相反。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清代前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一句话,它还有活力。而且,同既往的中国封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清代前期,中国封建经济无疑是发展到了它的高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篇3
关键字: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特点;形势
一、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分析
1、经济金融进入复苏和缓慢调整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持续进步,世界经济也处于逐步深化调整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成册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美国经济复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工业生产水平恢复较为缓慢,产能利用率依旧较低,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失业率依旧较高。而欧元区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其复苏的力度十分有限。新兴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普遍遭受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2、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确
由于国际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全球股市产生了相应的分化。世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然而其复苏是不平衡的。而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趋向明显分化发展。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持续居高发展,市场发展缺乏支撑,在短时期内依旧需要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支撑。然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新颁布的货币供应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向。而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趋于缓慢,然而受到通货膨胀压力,较多国家需要颁布货币紧缩政策。全球流动性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聚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通货膨胀管理的难度。货币升值压力增加,同时资产泡沫也有所增加。
3、经济再平衡难度较大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再平衡具有较大的难度。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处于长期的发展阶段,要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现象,需要主要经济体消费、储蓄以及投资结构的推动以及调整。其关键以及核心在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超前消费以及透支消费结构体系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强制性调整,然而随着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要实现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4、宽松货币政策负溢出效益影响加大
主要经济体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欧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给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太高资产价格,从而帮助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家庭资产负债表,降低利率以刺激国内投资以及消费,压低汇率以及拉动出口,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际上具有十分明显的负溢出效益。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利益竞争,提升了资产泡沫;另一方面,流动性泛滥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最后,若是资产泡沫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为了应对经济发展的滞胀局面,则被迫进入加息通道,从而将逆转流动性过剩现象,充分暴露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对实体经济复苏产生影响,并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4、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对经济不平衡调整的冲击
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发展现象受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发展影响。这种经济不平衡,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其根本的原因可归结于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以及追逐利益的结果,也是全球产业转移以及重新分工当中,国际资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廉价要素的结合发展。在全球化趋势无法逆转的背景下,资本、要素的不对称分布,难以扭转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将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较快以及明确的成本优势,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进一步的强化。世界经济的在平衡发展需要调整各国的发展方式以及治理结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实现推动消费并且逐步摆脱过度依靠投资以及出口拉动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对经济利益的重要调整,需要大量的投入。若是不改变当前以美元为主的国家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依旧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整发展阶段。
二、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
1、发达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为了有效应对债务危机而实施的财政紧缩政策使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为了有效推动经济的复苏发展,主要的发达国家将持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2、增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管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可了解到,持续大规模的资本流动扩大是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资本流动利弊并存,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和管理,各国政府也应加速监督管理以及改革的发展进程,逐步完善金融框架体系,提高对资金流动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我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为严峻,宏观紧急面临调整。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依旧不足,发到经济体的私人需求乏力,美国依旧面临失业率增加困扰,并且欧元面临财政紧缩压力,日本则持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
要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趋利避害,则应抓住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机遇,首先,通过扩大内需,保证投资的合力增长,同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尤其是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在推动城镇化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建立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发展机制。同时,还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发展战略,培养我国商品以及服务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尤其是通过体制改革以及政策的配套发展,持续形成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 丁斗.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与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J]. 国际政治研究. 2010(02) .
[2]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 共克时艰推动经济复苏[J]. 中国统计. 2009(02) .
[3] 林新波,李小平.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9(02) .
篇4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设计 特点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我国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住宅建设作为能耗量较大的产业,必须要积极新型的建筑材料,这样才能够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由于其各种优点在国内外住宅建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钢结构的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也未国家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其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相关工作人员还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拓展钢结构的应用范围。
1现代钢结构的建筑特点
1.1预工程化程度高,建设成本降低,工期缩短
钢结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实现了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提高了建筑预工程化,使不同材料、不同形状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同时钢结构建筑的预工程化使材料加工和安装一体化,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并且加快了施工速度,使工期能够缩短40%以上,从而加快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周转速度,使建筑能更早投入使用。
1.2建筑与结构的设计与功能一体化,使建筑更富有功能化
在钢结构建筑中,结构成为形象构成的重要因素,结构的形体,构件,节点从很大程度上导致并制约着建筑的形象。建筑与结构的设计与功能只有做到一体化,才能使建筑更富有功能化并创造出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钢结构建筑。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场投标方案中有许多方案都体现了钢结构建筑的这一特点。例如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可开合式方案,在体育场大屋面的中央设置两个半圆型的玻璃顶面,同时相对旋转、平行滑动完成大屋面的开合;又如中国建设设计研究院场馆方案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形象完美纯净,功能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还有日本朱式会设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折叠式方案,屋顶由悬臂的钢架结构支撑,可在30分钟内完成开闭的动作,确保全年比赛及活动不受天气影响。
1.3能够满足超高度和超跨度的要求
钢材组织均匀,接近于各向同性匀质体,强度高,弹性模量亦高。其密度与强度的比值远小于砖石,混凝土,木材,在同样受力情况下钢结构自重小,从而可以做成跨度较大和高度较高的结构以及灵活的结构形体。现在人类已具有建造跨度超过1000米的超大穹顶与高度超过1000米最高至4000米的超高层建筑的能力。并且钢索与膜结构相结合形成索膜结构体系更能满足建筑对跨度的要求,使这在型建筑成为樗性建筑,比如日本东京后园棒球场屋盖是钢索与气承膜组成的索膜结构,面积达28000平方米,英国政府为迎接21世纪而兴建的樗性建筑伦敦千年穹顶大型综合性展览建筑也是索膜结构体系,其穹顶直径达到320m。
1.4原材料可以循环使用,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钢结构对于资源,能源都非常短缺的我国意义尤为重大,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砌体建筑与混凝土建筑大国。钢材是一种高强度高效能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再循环价值,边角料也有价值,不需要制模施工。目前国际上引人瞩目的新型住宅品引入我国,其环保节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4.1该类型住宅采用全封闭式保温隔热防潮系统,温度变化小,热损失低。不论冬夏,都具有舒适当居住环境。室外零摄氏度时,室内仍可以保持17摄氏度以上;以室外温度达到30摄氏度的情况下,室内温度仅为21摄氏度左右。
1.4.2与砖混结构住宅相比,可节能60%以上,冬夏季空调设备可节约耗电30%以上,结构的废旧利用为100%,与砖混结构比较, 同样楼层净高条件下,钢结构维护墙体面积小,节约空调所需能源,减小维护费用。
2在住宅设计中运用钢结构的具体分析
2.1钢结构住宅的主要构成
钢结构住宅通常由楼梯、门窗、屋顶、楼层板、装饰外墙、轻质墙体、维护骨架以及支持骨架系统等几个部分构成。钢结构的形成的方式有多种,可是用在住宅设计中的主要包括巨型机构的加子机构、错层桁架以及钢支撑框架等,其中钢结构主要通过耐火钢、防火喷漆以及防火板外包等方式进行防火。而钢结构住宅的结构通常运用的墙板主要有夹心板、太空板、轻混凝土板以及水泥刨花板等,其内墙通常会采用稻草板、石膏板、轻砼板以及水泥刨花板等。
2.2结构的选型和布置
住宅钢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概念设计,其在结构的选型和布置阶段尤为重要,对于部分难以实施规范规定以及精确性的状况可以按照整体结构与分结构体系之间存在的力学关系、工程经验、试验现象、震害以及破坏机理等方面来取得设计的思想,站在全局的立场来确定钢结构的细部措施以及布置。钢结构的形式主要有塔桅、轻钢、索膜、网架、框架以及平面架等,并且其技术与理论均逐渐成熟,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者是没有选用一些适用简单的形式、结构以及设计方法,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房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钢结构。
2.3钢结构材料的要求
要充分发挥出钢结构的各种优越性能必须要具备比较适合的结构体系的立面处理以及设计方案。同时还要选用比较合适的楼面、内墙以及外墙材料,这样才能够保证钢结构的耐用以及经济性能。,此外,在选用钢结构材料时还要具备可以为开发商所接受的性价比,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不断降低材料的成本。
2.4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以及住宅产业化的基本要求
钢结构的工业化程度比较高,适合在工厂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同时还能够把隔热、防水以及节能等先进的成品充分结合在一起来成套使用,并把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融于一体,使住宅产业化水平大大提升。在住宅设计中利用钢结构可以满足新型住宅的要求,进而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要求以及审美要求,在钢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空间、尺度以及造型的转变设计出不同的房型,同时生产厂家也可以高速度、高质量以及高精度的完成,为住宅的设计提供良好的条件。
3钢结构住宅发展前景
住宅产业化是我国住宅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这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钢结构住宅体系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而与之相配套的墙体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它属绿色环保性建筑,可再生重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必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前途。
钢结构建筑的科技含量很高,结构本身往往就是建筑表现,钢结构的表现与工艺不仅是实现形象构思的必要手段,而且对建筑形象的影响极为显著,这就决定了结构构思是形象构思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审美观的改变必然使得钢结构建筑不断地去扩展自身的表达语汇而寻求发展。我们所提倡的是:抛开风格要素,从结构理性主义出发,从现代的和传统的从多风格流派中吸取精华,创造出技术和艺术有机融合的钢结构精品建筑。
目前国内的建筑业生产效率较低,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钢结构住宅属于高技术高效率的产业,加快对钢结构住宅的研究,将促进建筑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并将带动建材、冶金、信息机械尤其是钢铁企业的发展。
应该看到,我国钢结构住宅正得到大力地发展,但从建筑、结构设计到制作安装,各个环节我们都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作为设计人员,应在工作中应该脚踏实地的积极创新;专业研究人员则应对钢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技术主管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及市场的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成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基础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人们对住宅舒适度以及美观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钢结构可以随着人们的审美观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功能要求,来设计造型、空间以及尺度各异的住宅,并且生产厂家可以高速度、高精度以及高质量的完成,这样就可以为人们提供经济又美观的住宅,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薛发,国内钢结构住宅的墙体发展状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09.
[2]蔡玉春;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现状与进展[J].钢结构.2005-01.
篇5
文章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其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竟争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一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分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做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竟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做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人一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人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方面
篇6
关键词:能源利用;存在问题;技术优点;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崛起,温室效应和臭氧层枯竭等威胁这人类的生存,这些都与各国的能源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而我国的能源紧缺、能源利用率低、浪费能源等问题直接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长,致使大气层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导致了大自然无法保持正常的生态平衡。本文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对水源热泵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改善大自然的环境。
1水源热泵的技术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把高品位的能量作为低品位能量使用是不等位交换,是一次能源的浪费。热泵是利用那些温度太低而不可能被其他的设备加以利用的热量的唯一系统,是一种从低温热源吸取热量,使其在较高温度下,作为可利用的有用能源的装置。热泵技术正是开发和强化高质量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是我们获取可再生能源,维护生态平衡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水源热泵,是将蕴藏于江河,湖泊,深井水,地表水中的大量不可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量提出,采用热泵技术原理,变成可以直接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水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即室内制冷制,热系统和室外的冷热源系统。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地下水,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相当的辐射能量,并且水源的温度都十分稳定,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将建筑中的能量转移到水源中,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而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能量,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种。水源热泵机组可利用水体的温度,冬季一般为12~22℃,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的温度高;而夏季一般为18~35℃,水体的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能效比也因此提高,水源热泵机组可供暖,空调,同时还可以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代传统的锅炉加空调二套甚至更多的装置。
2 有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地下水的开采可能带来的问题。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期先觉和必要的条件是在所建的建筑物周围需要有充足的地下水或者其他水源,在目前已应用的水源热泵系统中,大多采用地下水来提取热能,如何解决取水井与回灌井的水位平衡问题,以及由于回灌井的回流速度,能否给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造成安全上的,质量上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2),目前已经运行的水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室外冷源大多为地表水与地下水,采取打井的办法,根据建筑物面积及供热,供冷负荷的不同情况,至少要打二眼及二眼以上的井,即有取水井又有回灌井,在满足机组所需的水量的前提下,取水井与回灌井的数量之比,取水井与回灌井在不同水位时的间距以及取水井与回灌井井壁所需材料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
(3),水源热泵最大的问题在于结合实际情况,提供一个稳定的水源,同时要解决好地下水的回灌问题以及冬季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中储藏的能量。目前工程中基本利用自然回灌,由于自然回灌只是重力做功,而取水时动力做功,要维持水系统的平衡,确保取出的水全部回灌,取水井与回灌井的比例一般采用1:2或1:3,这不仅增加投资,而且在部分负荷下回灌井利用率低,有时还因为场地的原因无法满足打井的要求。因此,能否解决即减少投资,减少井位,同时要保证井水的回灌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水源热泵的发展与应用。
3 技术优点
根据我国国情,人口众多,能源有限,水源热泵技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比传统的供热空调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其技术特点主要是:
(1),环保节能。利用地下浅水做供热空调的冷热源,也可以作为供应生活热水的热源,省去了燃煤,燃气和燃油带来的空气污染,省去了锅炉房和冷却塔,节约占地,同时也避免了冷却塔的噪声和霉菌的污染,符合环保的要求。
(2),一次投资经济。水源热泵的一次投资仅为其它中央空调的1/2~2/3,省去了锅炉房,换热站及冷却塔的费用,虽然增加了部分打井的费用,总体看,初投资的费用降低的比较多。
(3),节能经济。能源利用率高,投入的单位电能可能得到的热能较传统的供热空调方式大,运行费用节约1/2~1/3。我们在评价水源热泵性能优劣时常用的是其性能系数,即cop值。它的定义是系统输出的高温热量与所消耗的能量的比值,水源热泵在供热时cop值可达到3.5~4.0,制冷时的cop值则高达6.0左右。由于水源热泵的cop值较大,决定了建筑的供热,空调费用较低,一般情况下冬季运行费用在10~15元/平方米,夏季空调费用在8~11元/平方米。在过渡季节可以直接使用地下水作为空调的冷源,保证建筑内空调所需的温度,不使用制冷机,大量节约电能。
(4),运行可靠。机组的运行情况稳定,几乎不受天气及环境温度的影响,机组主要运动零部件少,维护简单,主机运行寿命可达15年以上。
(5),灵活安全,利用水源热泵位冬季建筑物供暖,夏季向建筑物供冷,并可以提供生活热水,真正做到“一机多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机组可灵活安装在任何地方,节约空间,系统末端可有多种选择,无储煤,储油罐等卫生及安全隐患。
4 水源热泵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告诉增长,社会购买力不断增强,水源热泵的投资对其应用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源热泵的技术更加成熟,同时使其成本继续下降,因此,水源热泵系统依靠其显著的节能环保性及投资的经济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虽然我国的水源热泵事业较之国外起步较晚,但是9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全国很多地区的热点,各地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水源热泵既节能又环保的供热空调方式是符合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绿色节能技术。国内的供热体制的改善,逐步向市场多元化发展,新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政策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鼓励,电力部门也应该抓住契机,占领市场鼓励和支持水源热泵的开发和应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快水源热泵的开发研制及应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水源热泵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张男,刘群生,李云苍,热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能源工程,2001.(4)。
【2】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3】马最良,吕悦,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田径;新特点;小学;对策
一、当前田径运动及其训练方式的新特点
1.当前田径项目发展的新特点
目前在田径项目训练及比赛的过程中,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科学化。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使得这个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体系。很多专业的训练对,都会要求队员进行长期的训练,在这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他们会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对队员的医务监督及恢复性的训练,并且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来对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计算和控制,以便于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因此,近些年来,在田径场上,一个个的记录被不断的打破,一大批的高水平运动员涌现出来。
另外在田径项目的具体项目之中,很多技术都出现了革新。在跳高比赛中,运用科学计算而是用的背越式跳高技术,使得其成绩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跳远比赛中,也使用了物理数学方面的计算,而使用了快速助跑的方式使得成绩有所提升。另外在剩余的田径项目,像短跑、铅球、跨栏及铁饼比赛中,都使用了科学的计算方面来进行对运动技术的测算,并采用更佳的方式来运用到比赛中去,使得田径项目比赛成绩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对比赛的技术做到了更加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对体育项目资金的保障,使得在田径项目中,运动员们所使用的器材在不断的改革及创新,越来越具有安全保障性,并且对运动员成绩的提升也有很多的帮助。目前在田径项目的跳高比赛中,都会使用海绵垫来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另外在田径场上所使用的塑胶跑道,使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另外对比赛成绩的测算中,也使用了一些像激光测距仪、电动计时器及起跑犯规器等现代化的设备来保证田径比赛成绩的公平性。
体育项目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增进了很多的科研服务,对田径运动的研究更加的深入,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在田径运动中,教学与科研以相结合的方式,来探索其中的不足与优势。使得田径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
2.田径项目的训练特点
目前在我国,田径训练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并且训练水平也有所提高。因为只有对运动员进行更为早期的训练培养,经过多方面的系统训练,才可以将运动员的水平得到更加的提升。
田径训练越来越趋于综合化,田径训练的水平要得以提升,就要使用多种的检测手段来使得运动员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另外在还要在比赛过程中进行对高负荷的检测程度,采取一些专项的训练,以便于达到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逼近于比赛的真实化。
另外对于运动员的训练周期中,会根据运动员的机体能力来进行相关程度的提高,使得竞技状态的不断提升,以便于以后可以进入到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之中。在田径训练中,要在训练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周期化的训练特点,要逐步进行,对运动员的成绩加以提升。此外,在现在的训练过程中,也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加以调整,以便于在比赛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对小学生田径项目进行训练的对策
1.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科学训练
田径项目分为很多个小的项目,这些小的项目中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生理状况特点加以训练。并且在对小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训练的科学性,不能够超过学生的身体承受负荷,要制定科学的计划,按部就班的来进行训练。
2.使用现代化的体育器材保障学生训练中的安全
在对小学生的体育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要锻炼其身体素质,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来参与到竞技体育中去,更要对学生自身安全的保障。因此,在对学生体育训练过程中,要使用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做到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安全的保障。
3.适当的安排训练的负荷量
在小学的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主要是以负荷量为主。对负荷量的适当安排,不应该在训练过程中,大幅度的变化其训练的速度及运动幅度。在初学的小学生的田径训练中,负荷不应该很大,要有计划的、慢慢的加大其运动的负荷量,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个适应的过程。
三、总结
现代田径项目的发展是比较快速的,一些项目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田径项目的训练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在小学生之中就加以训练。在对小学生的田径项目进行训练过程中,要更具学生的自身素质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薛原,刘文华,曾朝恭.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现状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6).
[2]马宣建.我国体教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3]成万祥,李玉章.阻碍我国男子跳高成绩提高的运动学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篇8
关键词:三农电商 ;通榆模式;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05-02
1 研究背景
“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对农业的重构,也就是通过信息流打通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互联网生态圈,从而解决供需双方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此时,农业互联网平台成了产业链的核心,融通了整个产业链的物质、资金和信息流,使得整个产业链共生、共赢、互利。我们聚焦于通榆县电子商务模式探讨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可行性和展望。
2 研究内容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陲,是世界公认的优质农产品黄金产业带,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瑞士高山奶酪等知名产品处于同一纬度。通榆县作为农业大县素来就有“葵花之乡”、“绿豆之乡”的美誉,盛产杂粮杂豆、打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破解长期以来的农产品销售困局,2013年9月底,通榆县招商引入杭州常春藤实业有限公司,在该公司主营通榆特色农畜产品,这也标志着通榆县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正式启动。在经营中,逐渐形成了一条具有通榆自身特色、以农产品原产地直供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此外,作为全国第三个“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淘宝示范试点县,阿里计划三年内在通榆县设置100个村级淘宝服务站点,推动项目在基础设施、物流通路、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期望吸引更多电商落户通榆从而带动通榆电子商务行业的整体发展。
通榆县电子商务模式有以下3个方面的带动作用:①加强农村宽带建设,实现电信村村通;②提高农民创新意识,吸引农民返乡农作;③吸引电商人才进乡,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3 通榆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优劣势分析
3.1 优 点
①资源整合高效。通榆县在供应链端不仅联合当地村落、乡镇以及一些有固定基地的深加工企业,而且联合当地合作社组成合作社联合社,从而可以实现运营商通过联合社影响合作社,又通过合作社影响农户的目标,打通了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让产业价值链不断增值。
②品牌化运作,拥有专业的第三方主体负责运营。通榆县为当地的农产品取了一个好名字叫“三千禾”,并直接进驻天猫旗舰店且成立了县域电子商务协会,帮助第三方主体运营。其更重要的魅力在全程产业链上进行标准化运作,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运营、统一配送、统一售后等诸多标准化尝试,并且独立的电商运营公司能保证营销的质量,流量的运作,品牌的运营,从而保证整个产业链最关键的环节能持续地创造价值。
③巧妙地借助地域特色找出差异化来体现农产品品质。通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会大大的增加品牌附加值,目前主要售卖来自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杂粮杂豆、葵花籽和具有国家地理标识的草原红牛肉等,通榆县便依托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打造出了“三千禾”这条突围之路。
④渠道建设价值高。通榆县品牌化的战略价值是可以带动产业群的,上游产地可以更加集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下游可以带动半成品、深加工产业及附属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最终收益的还是老百姓。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主导。要探寻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初期肯定会遇到诸多问题,而政府的参与则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保证了农民在新的产业链之中的利益,政府通过农村合作联社以及农村合作社作用于村民,起到了连接村民与电商公司的纽带作用。
⑥营销效应强。阿里作为交易服务商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网络模式的提供者,是直接与各方进行接触的公司,价值链上的任何一方都是阿里投资的受益者,与各方直接接触的优势是可以为平台带来巨大的流量,并且获取农村消费者的信任感,营销带来的正面效益大。
3.2 缺 点
①融资难。根据《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截至2014年底,我国有各类涉农电商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接近4 000家。但其中仅有1%盈利,另外的7%巨亏、88%略亏、4%持平。虽然通榆县属于1%的部分,但是面对农产品附加值低,物流、保鲜成本却居高难下的情况下如果得不到资本青睐,无法顺利拿到融资的话,那么通榆县涉农电商想要做的久远也实属不易。
②模式难以复制。通榆县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虽然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其他地区不能简单地模仿品牌化这条路,农产品实行品牌化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需要耕地有一定规模化和集约化,没有集约就没有效率,没有规模就没有产量,并且品牌经营需要特色,而大多数农村的农产品并不具备先天的特色。
③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差。阿里盈利的指标是开店数量以及支付宝交易额,单家第三方运营公司对一个地区的垄断经营与阿里的盈利目标有冲突,并且淘宝天猫的网货下乡,特别是农资产品的下乡与村民的生活习惯有冲突,不利于阿里最终目标的实现。
3.3 小 结
从通榆县农产品电商模式可以看出,涉农电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改善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榆的“原产地直销计划”减少了流通环节,“去中间化”,因此推动了农产品领域的公平贸易。这样可以更多的让利给农户,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帮助解决农民“卖难”问题。由于农产品进驻网络平台这从终端需求倒逼生产环节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品质。但是通榆县的发展模式难以复制,特别是在耕地难以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地方,品牌运作方式难以实行,小规模散户又缺乏信任与竞争力,阿里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也被被外界所质疑,所以通榆县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功范例,整个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还有待观望。
4 发展前景展望与建议
4.1 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网点分布
现阶段虽然网店建设逐渐增多,但是分布不均,十分分散,都集中在江浙、中国南部地区,并且网点覆盖范围有限,建设成本与发展也是需要长远的期限,再者网点的利用率不可预期,虽然赶街网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继续的发展态势,农民的接受状态不可预期。
4.1.2 渠道建设
在农村上网购物最大的问题便是取货不方便,各大快递公司都只将站点设立至市镇级单位,因农村基础设施成本过大,若不是如阿里这样资金雄厚的公司都不敢贸然行动,农村的分散却又数目众多的地理分布、相对较小的人口密度、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和农村的消费条件都决定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大成本投入以及较长的资金回收期。
4.1.3 平台利用率
政府政策与市场大势下,虽涌现了许多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与网站,但是实际可操作性很低,真正对于农民有用的信息有限,多网站信息的可信度无法验证。
4.1.4 推广方式
农村单一的宣传渠道实际上减少了各个商家的宣传成本,在相对单纯的营销环境中更容易大面积引爆宣传,但是找到真正抓住消费者痛点的推广方式却不容易,因为越是单一的环境决定了消费者转变消费习惯的心理成本比较大,如何能让消费者放弃原有的消费习惯,就得充分分析消费者心理,在成本和消费者便利之间做一个平衡。
①资源整合。在实现农货进城方面的权威性数据库基本没有,现今农产品的收购方式还是中小经销商收购,往往出现村、镇、市三地三价的情况。并且农民对于农产品的价格信息的变化并不了解具体情况,也出现同一镇中相隔较远的村都出现不同的价格,所以要改变农产品产销模式,必须得有权威的农产品需求信息库,实现需求信息明朗化,而现今相关网站虽多,但是信息有用性太低,并且相关的定价方式、物流运送等若要明确也是个难题。
②易损易坏品的仓储与配送。近来生鲜物品比较流行,农村的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但是生鲜物品的仓储与配送成本非常高,不同产品对于配送的需求不同,造成了极大的配送成本,并且采购之后的生鲜类产品储存时间有限,一旦客流量减少便是极大的损失。
4.2 未来可行性分析
①人群接受度:新型交易方式便捷吸引用户,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农村网络消费潜力巨大,根据e商网的消息,农民对网购的接受率达到八成。②技术可行性:相关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己得到大量应用,平均成本显著降低。农产品企业的内部也必须建立必要的信息系统,以适应变化发展的需要。目前还有很多咨询公司提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这些都为农产品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供了技术支持。③经济可行性:目前各电商大佬鼎力支持农产品电商,从长期看,新的交易方式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低下及其所带来的回报必将超过技术设施的投资。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农产品保质保量的电商模式赢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综上,农产品电商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正确经营才是发展之道,在依据现有平台和政策的情况下提炼自身品牌价值,完善服务体系,才能摆脱政策依赖性,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4.3 发展建议――以AARRR模型为基础
AARRR(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模型适用于产品的营销,本分析旨在以通榆县的模式的成功为基础分析农产品走出乡镇应采取的思路,给其他农产品电商的未来提供可行的建议。
①获取用户(Acquisition)。依靠“淘宝”、“京东”等知名互联网平台引流,以政府信誉、地方特色为吸引,减少中间商,将当地农产品以短渠道、高效率的方式直接“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而且支持农产品也就是对农村扶贫的支持,有了这一口号也能激发消费者的同情心。
②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以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沟通工具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实时沟通,从而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吸引用户的“点赞”或“吐槽”。
③提高留存率(Retention)。以信息平台的数据汇集与分析优势,及时获取用户的满意度数据,针对用户口碑改善服务,从而增加顾客复访率。尤其对于店家的长期粉丝级用户应予以优惠。
④获取收入(Revenue)。品牌的建立可以大大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由于缩短了渠道,也就使得更多收益留在农民手里,真正帮助农村扶贫。
⑤自传播(Refer)。正向反馈网络效应的作用可以使用户数量呈指数型增长。
参考文献:
[1] 吴珍,邹义勇,王天武.通榆全面开启电商扶贫战略[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5-04-20002.
[2] 吴珍,高大伟,尹雪.借力电商“淘”脱贫困[N].吉林日报,2015-04-19002.
篇9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增长
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是“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各地依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资源情况及其他相关条件而形成的市场需求,具有自身优势和专业化特点的农业。我市依靠当地特有的地理、资源、区域优势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发展该市特色农业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大成效,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数村一品的生产经营新格局,由此也带动了该市生态农业,观赏旅游农业的大发展,营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具有新郑特色的经济效应。
一、我市地方特色农业主要表现
(一)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化生产
红枣是我市的名牌名优特产。“新郑红枣甜似蜜”,在明代已是妇孺皆知,名扬天下了。现如今,新郑市领导带领全市人民牢牢抓住这一宝贵遗产,理出了发展红枣产业的思路,即“围绕红枣搞开发,促进资源变财源”的名牌带动战略。采取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培养龙头,建好市场,打响名牌等一系列措施,在小小红枣身上做出了大文章,以枣精、枣片、枣茶、枣酒、枣醋等为亮点的枣产品将驰名中外的“新郑红枣”全方位推向市场,拉动了以红枣为原料的专业化的迅速形成,将原来单一直接进入市场的红枣“原”字号产品加工增值,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营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市有红枣生产20万亩,枣树490万株,年产鲜枣3000万千克,从事红枣加工的企业280余家,红枣品种及深加工产品有2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大中城市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出口量达600万千克。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基地研制的高科技保健新产品"中国人的咖啡"红枣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小小的红枣在全国唱响了新郑名誉,打响了新郑名威。新郑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的带动聚集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每年新郑围绕大枣产业创出的产值高达8亿多元。
(二)狠抓科技创新,集中力量发展无公害节水莲藕产业
新郑市政府根据市场需要、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利用独特的自然优势,在沙土地上搞节水设施,种植优质莲藕,走治沙、防风等综合治理之路,摸索实践在沙土地上建造混凝土水池,栽种节水莲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市发展节水莲藕面积已达5万多亩,建成6000余亩的节水莲藕示范园。去年年底,全市生产出的莲藕在20万吨以上,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化发展,区域化种植的新格局。种植莲藕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明显改善了气候,改良了土壤,使昔日沙岗变成了今日良田。我市东部沙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降雨量增加,空气清新湿润,引来白鹭、白鹤、野鸭等水鸟栖息繁殖。花开季节,晴天白鹭、蜻蜓飞舞,大批游客前来休闲、娱乐、观光,也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前来采风。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先后接待全国各地赏荷的旅游团体60多个,游客在万余人次。
(三)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扩大高产、优质、高效的林果业生产
我市龙湖镇具有丰富的果树种植经验,盛产樱桃和提子是该镇的传统优势产业。樱桃被誉为“春来第一果”,在龙湖已有2000年的栽种历史。提子是人们喜食的高营养食品,由于降雨、光照、气候、地形等条件独特,造就龙湖所产的水果圆滑晶莹、核小肉厚、外观艳丽、汁味纯美、营养丰富、品质特佳。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该镇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气候优势及地理区位优势,以双梅路为东西轴线,镇西部环乡道路为两翼,涉及13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了万米绿色提子长廊和万亩樱桃区,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增收5000多元。
(四)借招商引来科技,建好基地吸引农户
在孟庄镇鸡王村占地105亩的郑州市林果良种试验示范基地是我省名优特林果良种繁育基地,承担着郑州乃至周边地区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它是1996年孟庄镇的重点招商项目,由郑州林业总站投资200万元兴建的林果基地。走进基地,45亩的银杏林,使人目不暇接,大粒樱桃令参观者称赞不已。大粒樱桃在市场上销售,以每斤20元的价格成了抢手货,每亩樱桃能净赚10000多元。走进葡萄示范园区,美国特优玛奶提葡萄很是诱人。别的葡萄一年只结一次果,玛奶提每年可结果三四茬。古城村两年前在基地引进该品种葡萄10亩,从每年6月底葡萄上市卖到10月止,每亩收入12000元左右,是种粮食作物的近30倍。基地里不但育有大粒樱桃、葡萄,而且还有凯特杏、红太阳杏、斤柿等众多新奇品种和绿化苗木。为带动周围农户发展特色农业,该基地采取把品种引进,先繁育展示,试验成功后,采取定单形式,以公司+农户的办法与种植户签订保本价收购合同,实行"基地担风险、利润让村民"的办法,带动了农户建果园。在基地的带动下,方圆二十里的村民先后发展玛奶提葡萄3000亩、银杏100亩,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依靠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
目前,全市奶牛养殖场10多个,现代化养猪场5个,饲料加工企业10多家,养殖专业村100多个,专业户400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在我市新村镇地盘上的新郑市种鸡龙头企业---新郑鑫源种鸡场,以方圆数百里的新村、龙湖、郭店等农户为基地,分片建立肉鸡饲养园区,走公司+农户的模式,实行股份制管理,对下设的种鸡饲养场、孵化场、饲料场、综合服务队和肉鸡饲养园区资产进行统一评估,各部门独立核算,一体经营。该公司根据农民(参股人或参股集体)投资比例的大小,把标准肉鸡舍交给农民使用,进行肉鸡生产。公司统一提供种苗、饲料,负责技术服务、场地消毒,经营利润和亏损按投资比例共同均分,这样公司和农户建立了紧密连接,养户不仅仅再是一个普通的养户,而是作为一个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公司管理,公司各个环节利益与他们都息息相关,使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很是高涨,由此带动几百户农民参与养殖。该公司已成为漯河双汇集团、洛阳春都集团等大型肉食品定点加工基地,市场销售前景可观。另外,“订单型”农业在郭店镇崭露头角,农业势头发展良好,该镇做为上海百氏集团新郑土豆生产基地,1万余亩订单土豆全部落户该镇,农民看着大溜圆的丰收土豆不用走出村,便实现了全部销售,自然是喜上眉梢,积极性、主动性不言而喻。在辛店镇以高庄、铁炉村为中心的万亩药材花卉基地,以北靳楼村为中心的万亩杂果基地等,实行的都是"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为农户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在梨河镇黄甫蔡村规划出900亩土地,发展西瓜、辣椒、大豆、花菜套播种植,一年可达4种4熟,每亩纯收入达2000元。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已有124家,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300多个专业协会和村级服务站,组建7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壮大我市特色农业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以“特”取胜,用特色农业带动当地旅游业,促使资源优势变为旅游优势
(一)枣乡风情游
为进一步拓宽“新郑红枣”发展空间,弘扬大枣文化,我市利用天然的枣乡田园风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把大枣作为全市的绿色产业,开发观光旅游农业的新领域,适时推出了“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通过以枣为媒,旅游带动,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变“新郑红枣”的资源优势为旅游优势,据统计,新郑自1998年举办中华枣乡风情游以来,接待省内外旅游团近百个、8万余人,直接经济效益有1600多万元。枣农说,自从新郑搞了旅游,他们的枣、花生不但好卖而且价钱也上去了。如今,"摘枣刨花生吃农家饭"的新型田园风光休闲游在都市群中悄然兴起,为久居闹市的都市人找到了一个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暑场所。走进大自然,畅游枣乡情,情不自禁地融入焕发着勃勃生机的翠绿的植物海洋中,圆你一个轻松愉快的绿色假日梦。
(二)荷花风光游
走进郑韩荷花园,“碧荷风韵堪入画,乡村野趣更怡情”,在4万多亩荷塘上,荷叶青翠欲滴,荷花婷婷玉立,品种有婴儿红、睡美人、宝石花等30多个观赏类品种,品味着高雅优美的诗文,置身于十里荷花间,的确让人有种超凡脱俗,情景如画的感觉。在这里,闲来可坐在鱼塘边感受姜太公之乐,也可以水车为背景留住思古之瞬间;既可田间挖藕,感受农家耕作之乐;又可池边烧烤,体味村野怡人之趣。久坐后,跳入泳池感受蛙之矫健;身困时,躺在农舍体味风之习习。赏游荷花时,我市又独辟蹊径,在奇石怪岩上雕刻了《诗经、郑风》等21首优美诗篇,追寻那2500年前的古郑风情。“郑风苑”位于景色秀美的滨河公园和古老的郑韩故城之间,碧水清清,杨柳依依,荷叶田田,展现着万种风情,真是“览尽千层韵,洗去万世尘”!荡舟在荷花丛中,真正感受到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生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如果兴致未减,也可晨窥凌波仙子,日察碧荷婷婷,夜品荷香阵阵;更可春看“小荷才露尖尖角”,夏赏“风过荷举,莲障千重”,秋览“英蓉老秋霜”……
(三)葡萄观光游
我市龙湖镇举办的“红樱桃龙湖风光游”活动,1万多亩“种在深沟人未识”的红樱桃一下子被游客惊喜的目光所包围,以往“提篮小卖”的农民如今喜滋滋地坐在园子里数钱了。走进新村镇新农公司的500亩葡萄基地,只见一望无际的葡萄挂满枝头,这里的葡萄采用套袋技术,完全实现了无公害生产。新村镇由此举办“提子葡萄节”,架起了果农与市场间的桥梁。到此观光游览,犹如进入葡萄的王国,一串串珍珠般的葡萄令人目不暇接。许多市民来到葡萄园,既能观光旅游,又能亲手采摘新鲜的葡萄,减少了市场流通的中间环节,受到果农和市民的极大欢迎。使葡萄观光游成为新郑的又一个亮点。
三、我市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面向市场
面对市场需求,把农民组织起来,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耕作方式,通过专业化生产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市场就是需求,供给就是生产。供给和需求一致,农民生产的价值才能实现,而需求是多样化的、批量的,农民只有进行有组织的专业化生产,才能脚踏实地地进入市场,避免因分散经营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技术,造成难以捉摸的损失。
(二)严格从实际出发
要把市场需求的实际及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实际两个实际结合才能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农民才能从中获取较大利益。“一村一品”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从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实际出发,适合什么就干什么,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不搞一刀切,不能强迫农民种这、种那,养这、养那,违背实际。
(三)充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
耕地是农业的基础,水是农业的命脉。可是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又是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而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业生产又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搞特色农业要特别注意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培育,也只有搞特色农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才能避免一家一户经营造成对资源的滥垦滥用。
篇10
关键词:人口发展;现状;特点;应对策略;麒麟区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108-04
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来看,麒麟区在人口增长类型、人口规模、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人口年龄构成、人口性别结构、人口素质、人口生命质量、人口城镇化水平、社会负担系数、家庭户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等方面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较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麒麟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结果来看,相关资料和数据都能够充分、客观地反映出近十余年来麒麟区的人口发展过程、人口现象变化的规律、特征及人口转变的历程。对此,本文通过收集麒麟区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整理并计算相关数据,对该区人口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并针对人口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城市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麒麟区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在2000年“五普”时,麒麟区人口出生率为16.24‰,人口死亡率为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44‰,到2010年“六普”时,人口出生率为11.5‰,人口死亡率为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1],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人口出生率下降了4.4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下降了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3.34个千分点。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648 956人[2]增长到2010年“六普”时的740 747人[3],增加了91 791人,增长14.14%。
(二)少儿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少比增长,年龄中位数上移,平均年龄升高,长寿水平提高,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水平升高
在2000年“五普”时,麒麟区0~14岁人口比例为23.48%,≥65岁人口比例为5.83%,≥60岁人口比例为8.94%,老少比为24.83%[4],年龄中位数为27.99岁,平均年龄为30.8岁,长寿水平为7.2%,预期寿命为70.45岁[2],老龄化水平为5.83%[4]。到2010年“六普”时,0~14岁人口比例为20.37%,≥65岁人口比例为7.52%,≥60岁人口比例为11.25%,老少比为36.91%[3],年龄中位数为33.23岁,平均年龄为33.99岁,长寿水平为9.93%,预期寿命为77.18岁,老龄化水平为7.52%[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十年间,少儿人口比例下降了3.11个百分点,≥65岁人口比例上升了1.69个百分点,≥60岁人口比例上升了2.31个百分点,老少比增长了12.08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上移了5.24岁,平均年龄升高了3.19岁,长寿水平提高了2.73个百分点,预期寿命延长了6.73岁,老龄化水平升高了1.69个百分点。
(三)少儿人口负担系数下降,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上升,社会总负担系数下降
在2000年“五普”时,少儿人口负担系数为33.21%,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8.25%,社会总负担系数为41.46%[4]。到2010年“六普”时,少儿人口负担系数为28.25%,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10.43%,社会总负担系数为38.68%[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少儿人口负担系数下降了4.9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上升了2.18个百分点,社会总负担系数下降了2.78个百分点。
(四)劳动适龄人口比例上升,劳动力数量持续增长
在2000年“五普”时,15~64岁人口数为458 760人,所占比例为70.69%;15~59岁人口数为438 547人,所占比例为67.58%[4]。到2010年“六普”时,15~64岁人口数为534 153人,所占比例为72.11%;15~59岁人口数为506 543人,所占比例为68.38%[3]。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15~64岁人口数增加了75 393人,增长16.43%,比重上升了1.42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数增加了67 996人,增长15.5%,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
(五)人口性别比下降,乡村人口性别比上升,城镇人口性别比下降,人口性比重呈男性大于女性的普遍性规律
在2000年“五普”时,人口性别比为105.89,城镇人口性别比为105.68,乡村人口性别比为106.08[4],到2010年“六普”时,人口性别比为105.21,城镇人口性别比为103.2,乡村人口性别比为108.77[5]。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人口性别比下降了0.6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性别比下降了2.48个百分点,乡村人口性别比上升了2.69个百分点。在2000年“五普”时,总人口数为648 956人,其中,男性人口数为333 756人,女性人口数为315 200人[4],男性人口性比重为51.43%,女性人口性比重为48.57%,性别比重男性高于女性。到2010年“六普”时,总人口数为740 747人,其中,男性人口数为379 781人,女性人口数为360 966人[5],男性人口性比重为51.27%,女性人口性比重为48.73%,人口性别比重同样是男性大于女性,且无论是城镇人口性比重还是乡村人口性比重都呈同样的规律。
(六)总户数和家庭户增加,家庭户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总户数由2000年“五普”时的192 761户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252 499户,增加了59 738户,增长了30.99%[3]。其中,家庭户由2000年“五普”时的184 827户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239 782户,一共增加了54 955户,增长了29.73%[3],家庭户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3.28人缩小到2010年“六普”时的2.88人[3],减少0.4人。
(七)城镇人口规模增大,乡村人口规模减小,农业户人口规模增大,非农业户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
从2000年“五普”到2010年“六普”,城镇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311 135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482 782人,增加了171 647人,增长55.17%[3];乡村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337 821人减少到2010年“六普”时的257 965人,减少了79 856人,减少23.64%[3]。农业户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441 736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498 432人,增加了56 696人,增长12.83%[3];非农业户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198 499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231 844人,增加了33 345人,增长16.8%[3]。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47.94%提高到2010年的65.18%[1],上升了17.24个百分点。
(八)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外来人口增多
少数民族人口由2000年“五普”时的26 356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37 109人,一共增加了10 753人,增长40.8%[3],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规模增长速度14.14%的26.66个百分点。外来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70 802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200 814人,增加了130 012人,增长183.63%[3]。
(九)文盲率下降,除了小学组,每万人受教育程度人数均呈增长趋势,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比重下降
文盲率由2000年“五普”时的9.48 %下降到2010年“六普”时的2.8%[2~3],下降了6.68个百分点。每万人受教育程度人数,大专以上由2000年“五普”时的403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931人,增加了528人,增长131.02%;高中(含中专)由2000年“五普”时的1 245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1 361人,增加了116人,增长9.32%;初中由2000年“五普”时的2 796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3 151人,增加了355人,增长12.7%;小学由2000年“五普”时的3 440人减少到2010年“六普”时的3 352人,减少了88人,减少2.56%[3]。1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496 588人[2]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589 849人[3],增加了93 261人,增长18.78%。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61 549人[2]下降到2010年“六普”时的20 777人[3],减少了40 772人,减少66.24%。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2000年“五普”时的9.48%下降到2010年“六普”时的2.8%,下降了6.68个百分点[2~3]。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比例由2000年“五普”时的12.39%下降到2010年“六普”时的3.52%,下降了8.87个百分点[2~3]。
(十)育龄妇女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学龄前儿童组和各个学龄组人口总量持续增加,高龄老年人口数量增多
育龄妇女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191 743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212 695人,增加了20 952人,增长10.93%[2~3]。其中,生育旺盛育龄妇女(20~29岁妇女)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66 971人下降到2010年“五普”时的52 131人,减少了14 840人,减少22.16%[2~3]。学龄前儿童组和各个学龄组(1~22岁人口)人口数由2000年“五普”时的229 041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240 481人,增加了11 440人,增长4.99%[2~3]。≥80岁的高龄老年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4 181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8 275人,增加了4 094人,增长97.92%[4~5]。
二、麒麟区人口发展特点及问题分析
(一)人口总数呈持续增长态势
人口增长得到一定的控制,但由于人口基数存在,人口增长惯性,育龄妇女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以及部分贫困地区出生率仍然偏高等原因,人口总数呈持续增长态势。
(二)人口年龄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已经从成年型转向老年型,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高龄老年人口比以前增多,这直接关系到高龄老年人口的赡养、照料、养老与医疗等问题。少儿人口负担系数下降,少儿人口抚养压力减小,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上升,养老压力增大,社会总负担系数下降,社会总负担减轻。劳动适龄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人口红利开启,劳动力资源规模扩大的同时,学龄前儿童组和各个学龄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给社会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