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1

摘 要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由于对我国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原因,使得我国的矿产资源日益紧张,在矿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应用,不利于矿业经济的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对此,本文将对我国矿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等问题进行重点探讨,旨在改进我国矿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矿业经济 发展形式 效益 策略

引言:目前,随着全球对经济发展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矿产资源的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在矿产资源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彻底打破传统的单纯开发、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尽快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增长型的转变,这样才能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矿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促进我国矿业经济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一、矿业循环经济的涵义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传统的矿业经济发展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根本需要,迫切需要提高矿业经济的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矿业经济的增长质量,彻底抛弃传统的矿业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在目前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策略选择上,矿业循环经济是最有效的。矿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对矿产资源的综合与有效利用,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目前现有的矿产资源及产品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客观规律进行勘查、开采、加工、消费以及循环再利用的过程,实现与社会进步和全球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二、我国矿业经济发展中的存在主要问题

(一)矿产资源总量较少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矿产资源消耗量也在持续攀升,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储备量却非常有限,每年新勘测出现的矿产储量远远低于每年的正常消耗量,这使得我国不得不大量进口矿产资源。据统计,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支撑性作用的矿产大约有45种,预计到2020年仅有6种会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此外,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天然气、石油、铁、铜、铝等矿产资源将严重依赖进口,缺口将超过50%以上。

(二)矿产资源回收率低,造成大量浪费

由于受制于开采技术和矿业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矿产资源的回收率比较低,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据统计,我国矿产企业的综合回采率在50%以下,对伴生、共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非常低,并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使我国因此遭受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严重制约了我国矿产经济的发展质量。

(三)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

由于我国的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规划,过分追求眼前利益、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加上个别地区政策的不利引导,使得我国的矿产资源的滥采乱挖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

(四)缺乏有效的管理,矿工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大中型的矿难事故时有发生,一方面是由于矿工素质较低、缺乏技术创新造成的,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目前,我国矿业经济存在着严重的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很多矿业信息都没有公开,也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管理体系,无法对我国的矿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供需形势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与指导。

三、转变我国矿产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对策

(一)深入贯彻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

与传统的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相比,矿业循环经济倡导矿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逐步构建出从矿产资源到产品、再到产品的再生利用的反馈式流程,具有典型的高利用、低开采和低排放的特征。因此,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一方面可以降低资源的开采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更好的保护,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矿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矿产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呼声的越来越高,要想真正将矿产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进行深入的贯彻与实施,仅仅依靠政策的制定和口头上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对矿产企业而言,需要根据具体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企业上下矿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及时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观念,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对提高矿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增加科技投入,增加我国矿业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

传统的矿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但这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矿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此,勘测、开采等部门要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在增加科学技术在矿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的同时,积极推进我国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首先,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和科学研究,加大对伴生矿、共生矿、贫矿、尾矿的开采、开发和利用程度,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要借助科学技术,有效处理好矿产开采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三废”排放等问题;再次,要鼓励矿产企业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积极推进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四)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

为了尽快实现我国矿业经济由传统发展方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关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综合利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对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做出有效的引导。对此,政府部门要紧靠矿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勘察评价、开采规划、资源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通过优先发放许可证、降低或减免资源税费等政策调整措施在矿产企业之间形成合理的经济关系格局,降低矿产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付出的成本,提高企业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的收益,变企业发展方式的“被动转变”为“主动转变”,开创我国矿产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矿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矿业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多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尽快实现矿业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为我国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我国矿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绍进,王家祥,刁兴建等.淄博矿业集团建设节约型企业的举措.

煤炭经济研究.2006(9):90-93.

[2]侯宇刚.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经济效益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煤炭工业.2011(10):20-21.

[3]王研.辽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考.辽宁经济.2008(8):14.

[4]龚西征.切实转变矿业经济增长方式 服务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浙江国土资源.2008(12):28-30.

篇2

一、发展矿业总部经济的意义和目标

(一)重要意义。矿业总部企业是对其在一定区域内所投资的全部或部分企业行使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规模比较大、实力比较强的法人机构。矿业总部经济是矿业总部企业充分聚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力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经济形态,具有知识含量高、专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等显著特点。加快矿业总部经济发展,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我市率先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市拥有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区位条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投资环境,应抓住当前历史机遇,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以引进矿业企业总部为核心,努力构建矿业投融资平台、矿业信息交流平台和矿业权交易平台,提升我市矿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和整体竞争力。

(二)总体目标。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政策框架、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矿业总部经济集聚区,吸引矿业领域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竞争能力强的本土矿业企业总部,特别是鼓励依法设立资源勘探和资源加工一体化的矿业企业总部,实现总部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规模效应明显增强、财税贡献明显提高的目标,把我市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矿业总部企业的认定条件

(一)矿业总部企业按照经营模式包含加工类矿业总部企业、贸易类矿业总部企业和服务类矿业总部企业。

(二)矿业总部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在市中心城区注册并办理税务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统一核算;

2.企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3.控股企业或分支机构不少于3个(其中在市中心城区外的不少于2个),且在市中心城区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4.年纳税额(市、区实得部分,下同)达到规定数额,其中:贸易类和服务类矿业总部企业在500万元以上,加工类矿业总部企业在1000万元以上。

(三)矿业总部企业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市中心城区矿业总部企业申请表》;

2.本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3.下属2个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隶属关系证明(均为复印件);

4.《市中心城区矿业总部企业税收贡献核算表》;

5.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本企业上年度财务报表(复印件);

6.其他必要的相关证明文件。

上述文件材料注明为复印件的,在申请时应出示原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企业公章。上述文件材料未注明为复印件的均需提供原件。

(四)在原市矿业领导小组下设市矿业总部经济发展办公室,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矿业总部经济发展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主要负责总部经济政策制定、规划编制、立项运作、认定条件及重大问题的协调、服务和指导等工作。

(五)矿业总部企业申请程序

1.企业申报。企业从市政府门户网站、市经信委网站下载申请表格,并按要求向市经信委提供各类有效证明材料进行申报。

2.初步审核。市经信委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税务部门对申报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核算,提出企业纳税核实意见;财政部门根据税务部门核实的企业纳税情况,提出是否给予财税支持的意见;市矿业总部经济发展办公室综合提出审查意见。

3.审定。由市矿业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审定企业名单。对审定未通过的,由市经信委向企业作出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

4.公示。将审定通过的矿业总部企业名单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日报》等进行公示。对公示有异议的企业,由市经信委会同有关部门重新审查。

5.授牌。对审定企业发放矿业总部企业牌匾。

(六)矿业总部企业自领取牌匾之日起应承诺3年内不将其注册地址迁离市中心城区,不改变其在市中心城区的纳税义务。

(七)单独达到矿业总部企业标准且其上级企业注册地在市中心城区的企业,建议与上级企业一同申请。独立提出申请认定总部企业的,相关税收贡献不再重复计入在市中心城区的上级企业。

(八)矿业总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1个月内将相关情况报送市经信委,市经信委汇总后报市矿业总部经济发展办公室审核确认,公告并重新换发牌匾。

三、加大对矿业总部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用地支持

1.保障总部企业用地。在每年新供用地中,提供一定比例的工业项目用地用于总部企业投资新上工业项目,并按国土资源部规定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方式,按规定程序提供给总部企业。征地报批过程中,在必备申报材料具备、其他前置条件承诺在一定时限内补齐的前提下,先行进行总部企业用地预审。

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建设若干总部基地,工业用地应当向园区集中。在规划企业用地的同时,规划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鼓励在总部基地或其他具备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总部楼宇,为总部企业提供总部办公用房。

3.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申请单独或联合建设总部楼宇。总部企业单独建设或联合建设总部楼宇的建设项目用地,土地供应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并在出让公告中列明规划设计要点及竞买资格条件;总部企业单独建设或联合建设的总部楼宇,自用办公用房(不包括附属和配套用房,下同)的建筑面积应不少于总建筑面积的70%。

4.总部企业单独建设或联合建设的总部楼宇和购买政府投资建设的总部楼宇物业,已经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未经批准不得出售或转让,不得改变用途。总部企业租赁政府投资建设的总部楼宇物业,不得转租,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二)财税支持

1.从2011年起设立矿业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对矿业总部企业的奖励、补贴等。奖励(补助)资金由财政部门初审,市矿业总部经济发展办公室审查,报市矿业领导小组审定。奖励(补助)资金由市与区按城区体制分享比例分别承担。

2.企业纳税奖励。对企业缴纳税收按市、区实得部分实行累计定率奖励办法: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按40%给予奖励;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50%给予奖励;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55%给予奖励;超过2000万元至3000万元的部分,按60%给予奖励;超过3000万元的部分,按65%给予奖励。

3.个人纳税奖励。对矿业总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即董事长、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下同),根据其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按市、区实得部分的60%奖励给个人,同时在计算企业纳税奖励时予以扣除。

4.办公用房补助。在市中心城区购置总部自用办公用房的,按每平方米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企业的补助不超过100万元,补助分3年支付;在市中心城区租赁总部自用办公用房的,按年租金的30%给予3年房租补助。已享受购房、租房补助的矿业总部企业办公用房在享受补助期内不得对外租售。

5.申请纳税奖励应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本企业纳税证明复印件(加盖税务部门公章),并附企业据此制作的在市中心城区纳税情况明细表等资料。申请购房补助应提供房屋所有权证、购房合同及购房发票等资料。申请租房补助应提供备案登记的房屋租赁合同和租赁发票等资料。企业所提交的资料需用A4纸按顺序装订成册,并提供电子版,除注明提交原件外的其他材料可提供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并核验原件。

(三)金融支持

1.市政府定期召开“矿业总部企业金融服务论坛”,加强政银企资金方面的沟通、协调和联系,通过提高贷款额度等方式支持矿业总部企业的发展。

2.在立项、融资担保等方面优先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申请国家政策性贷款。

3.引导矿业总部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合作、引进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四)政策服务

1.开通“绿色通道”服务。比照本市重大招商项目有关规定,对矿业总部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认定为总部企业的,将其列为重点跟踪服务对象,实行优先办理、专人指导等服务措施。

2.支持引进和培养企业优秀人才。加大矿业总部企业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重点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适用人才,引进人才按《市人才引进暂行办法》(郴发〔2010〕12号)享受生活补贴、住房补贴、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本地高校为矿业总部企业培养适用人才,鼓励矿业总部企业与境内外优质教育机构建立人才培训平台,在重点领域引进高质量的培训机构和项目。对矿业总部企业人员因公出境申请,人力资源、外事、公安等部门予以优先办理。

3.提供规费减免和便捷通关服务。矿业总部企业在建设期内,按规定由本市收取并支配使用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在本市权限范围内能免则免,不能免的按最低限额收取。配合做好通关协调服务工作,为矿业总部企业及其下属企业货物进出关和开展服务贸易提供便利。

4.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完善写字楼、停车场、高档宾馆、会议展览等商务设施条件,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和商务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专业配套服务体系,为矿业总部企业提供良好配套服务。加强城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加快矿业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强化与总部企业沟通机制。实施总部企业对口服务,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总部企业制度,及时了解并掌握总部企业需求,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市场监管、引导自律、培训服务等方面职能,协助做好总部企业引进、培育等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反映行业动向,提出政策建议。

(三)加强总部经济发展工作的研究和宣传。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要加强对总部经济的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总部企业统计分析体系和统计核算制度。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总部经济的宣传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有关政策和工作进展情况,在全市形成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其他事项

(一)本意见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与本市其他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属于同类型的,不得重复享受。

(二)企业弄虚作假,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总部企业财政补助或奖励的,撤销其补助和奖励,责令退回补助和奖励所得,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触犯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三)被取消矿业总部企业的,享受的有关优惠政策相应终止。

(四)各县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发展矿业总部经济的优惠扶持政策。

篇3

关键词:矿业经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13-01

1 全球矿业经济发展近况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主流,经济的全球化会促进矿业的全球化,但是由于全球矿产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单独一个国家或地区无法实现矿产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分配,只有国际化才能实现矿产资源最佳配置。矿业经济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全球矿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全球矿业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全球化,一方面表现为矿业资源加速从矿业资本输出国向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流动;另一方面,掀起了矿业企业兼并整合的浪潮。矿业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为:像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跨国勘探、开发,矿产品跨国加工和销售,矿业公司跨国购并和上市,矿业资金跨国流动,大型矿产勘查和开发项目多国多家公司联合投资以及矿业信息国际共享。

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开采矿产资源所带来的矿业环境保护,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企业大力进行技术革新,做到严格管理和执法,以提高矿山环境保护整体水平。

2 我国矿业经济的特点

目前我国矿业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二元结构”,“二元结构”中的一元是“国有大矿”,国有大矿的起点比较高,但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比较慢。通过分析可以得知,目前国有大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社会负担沉重,税费负担过高,煤矿国有体制改革较为落后,最终获得的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国有大矿的发展发展缓慢。

其中“二元结构”一元是“乡镇小矿”,它的起点比较低,但是近些年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依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技术陈旧,管理不科学,投入不够,后备资源短缺,可称之为“难以为继”。“国有大矿”和“乡镇小矿”之间存在着非良性的竞争,而乡镇小矿凭借劳动对资本的极限式替代,使其在竞争中具有低成本优势;反之国有大矿则有着高成本劣势,竞争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这种状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在乡镇小矿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将会导致一些国有大矿被迫关闭、破产。双方竞争会使我国矿业经济出现激烈的振荡,虽然现在矿业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得矿业经济总体表现为生产能力总体下降趋势的波动,最终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任其发展和自发的调节,我国要付出矿业经济振荡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的高昂代价。现在的发展是以两者整合为主,目前山西等一些煤炭大省准备整合小型的煤矿,使得煤炭的发展进入正常化、规范化,同时可以进行绿色发展矿业经济。当然经过振荡之后,两个单元会走向结合,重新塑造中国矿业经济结构,再走向正常的发展之路。

3 我国矿业经济仍需宏观调控

中国矿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宏观调控,一种较好的联合的方式是以“国有大矿”为核心企业,以使得“国有大矿”与“乡镇小矿”的联合,以其他国有矿业企业和乡镇矿业企业为紧密程度不等的成员企业,组建以地域关联,以矿种关联为基础,以产权联结为纽带的矿业企业集团。

在联合之后的矿业集团的内核心企业,这样可以使得紧密层企业、半紧密层企业及松散层企业的内部,实现“在非关键工艺环节”劳动力合理充分替代资本,而发展成新的二元结构矿业经济模式。在联合后的矿业企业集团内部,可以通过集中选冶、加工,将先进技术和资本含量高的机械设备集中配置。

4 树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已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中有些专家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称为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象征,因此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高效率地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了新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满足当前的需要,同时又不以减少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为基础。

矿产资源的节约型、高效率开采是矿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且确定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篇4

关键词:矿业城市 经济转型 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统计,目前我国有四百多座矿业型城市(城镇),这些矿业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但支柱产业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城矿关系不顺、部分矿工生活困难则是其面临的共同困境。如何在社会经济分化组合的格局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确立在区域甚至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及目标是每个矿业型城市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矿业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通常把采矿及其相关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这是矿业型城市发展初期体现在产业结构上的一般规律,但当经济和城市发展到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时,就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矿业实施升级改造。矿业型城市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产业层次,要注意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

一是矿业型城市的政府。政府是矿业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主导,政府部门要制定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支持科技研究,发挥协调作用,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的结合。在重视科技投入,支持高新技术项目的科技攻关的同时,政府更要下大力气促进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产品的水平和质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企业。企业是经济转型的主体,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要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加大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经济优势。

二、摒弃单一模式,培育新兴产业

矿业型城市在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最常见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单一,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矿业城市在经济上严重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单一且超重型化,产业链条短,产业间横向协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二是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三是经济体系封闭单一。矿业城市大多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区位条件差,经济体系处于封闭状态,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在处理以上问题时,政府应发挥主导性作用,加强政府对产业转型的规划与引导,加强对规划的科学论证、执行与监督检查。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矿业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矿业型城市应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潜在优势,使经济由单一向综合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兴产业,主要靠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尤其是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相关多元化战略可以将已有的专门技能和创建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结合起来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矿业型城市必须转换生产要素的利用结构,由单一的矿产资源转为多元化的生产要素资源,在矿产资源枯竭前尽可能开发利用劳动力、人力资本、资金、技术、信息等可再生资源,实现要素利用结构的升级,为矿业型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打下坚实的要素基础。

三、实施深加工战略,适当延长产业链

矿业型城市以往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大多数矿山生产设备、采掘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竞争无序,资源的集约化合理利用尤为不足。很多矿产的采、选、冶“三率”指标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不足,以原矿产品为主,深度开发不够,尤其是优势矿产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基本没有,严重制约、阻碍了矿业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矿业型城市要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加工工艺水平和矿产品深加工能力,开展“三率”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尽快扭转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资源开发模式,弥补深加工产品短缺的不足。同时,要注意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偏短的问题,改变以前只对资源初级利用的状况,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转变矿业型城市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向纵深发展。

四、拓展以城带乡的发展之路

矿业型城市应把农村产业的发展作为战略重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矿业型城市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持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利用财政资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重点支持一批农村加工骨干企业以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带动农户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同时还要通过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措施鼓励社会其他力量进入农业农村发展领域。

在支持农村经济的过程中,矿业型城市还须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扎实稳步推进乡村道路、清洁饮用水、水利灌溉系统、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防疫、基础教育等农村和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型城市大多地处老、少、边穷地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方式,通过易地扶贫及劳务输出、产业扶贫、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开展扶贫工作。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

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不仅能增强矿业城市的经济实力、带来城市就业率、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提高,而且能改善产业结构、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矿业型城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尤为滞后,这为矿业型城市发展非公经济及其以非公经济特征的第三产业提供了可能与机会。

矿业型城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除提供优惠政策支持、搞好服务外,还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按照市场规律特别是企业成长规律的要求,引导企业加快创新和改革。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已到了一个转折时期,必须加大非公有制经济质的提升力度,使其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进入质与量兼顾的、有机统一的新阶段。

六、发展循环经济,开发二次资源

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其特点是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对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低度开采,高度利用,低量排放的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和谐有序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是解决中国矿产资源危机、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矿业型城市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治理废石尾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解决矿产资源危机和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长期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矿业城市拥有大量的尾矿、冶炼渣、粉煤灰、煤矸石、废旧金属、废水等。近年来,我国在粉煤灰、煤矸石及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已形成煤矸石发电、制砖,粉煤灰制水泥等新型产业,一些矿业城市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已达到100%。

矿业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结合自身特点推动节能减排,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矿业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还要坚持抓好环保工作,实施废水、废气、废渣的环保治理和尾矿库、采空区复垦。建议国家出台对“三废” 治理,尤其是矿山尾矿资源化利用等补贴和减免的具体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①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②孙雅静. 矿业城市转型模式的国际比较[J]. 开放导报,2004(1):96―99

③王亚飞. 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对策探讨[J].中国矿业,2008(7):25―27

④汪安佑. 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4(4):7―11

⑤朱训.21世纪中国矿业城市形势与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矿业,2002(1):1―5

⑥刘纯彬,张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5)

⑦熊刚.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J].中国环保产业,2004(1):14―15

⑧董锁成等.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5):12―17

篇5

摘 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可以提高企业效益。本文首先论述了在广西务必要进行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其次指出了广西应该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从而引进了循环经济理念,阐述循环经济对这些产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最后,还提出国外的经验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主导产业;循环经济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其经济发展处于中低下水平。然而随着国家政策对于西部地区的关注度提高,广西的经济发展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产业结构的转变中,广西的产业结构和全国的“二三一”模式的长期稳定局势相去甚远,产业结构扭曲、逆转的情形时有发生。

虽然广西的整体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在也比较符合大的形势,但是产业模式依旧没有转变成低成本、低消耗的集约型经济模式,而是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要实现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务必要提升产业等级。

此外,对于一个国家以及一个地区而言,主导产业因为其自身不仅可以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也能对其他相关产业和部门产生辐射效应,所以,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能够大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经过相关学者的分析,广西宜优先发展电力产业和水力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制糖业、黑色和有色金属采选矿业、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培育其为主导产业(韩永彩,张红艳,2009)。

这些产业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我们必须在关键领域重点发展循环经济,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此外,循环经济通过改变企业的生产函数模型,起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

本文将分为六个部分谈论在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即从源头节约资源,通过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将污染物的排放量最小化。其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没有大规模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把一种线性的经济模式转换成环形的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在生产中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十分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我国现在快速发展工业化、生产领域环境污染突出的形势。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列入“十一五”规划,说明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

二、广西省的主导产业

(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

如上所述,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

(二)广西省应该选择的主导产业及其特点

广西宜优先发展电力产业和水力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中制糖业、黑色和有色金属采选矿业、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培育其为主导产业。

下面,具体谈及制糖业、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1.制糖业

制糖工业是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带头产业,以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基本形成甘蔗一制糖一糖蜜一酒精一酒精废液一复合肥、甘蔗一制糖一蔗渣制浆造纸两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链。其中,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利用产值与食糖产值的比例基本达到平衡。

食品加工业中的制糖企业在广西的发展比较良好。其作为主导产业,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2.矿业

广西是我国的矿业大省,因此研究矿业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省内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

以锰矿为例,广西的锰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产业链没有规模化,深加工工艺没有达到标准,技术开发能力较弱等原因,浪费了这一原本能够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资源。

而且,由于植被被破坏,地下水被污染,使得周边的农户十分不满,因为这影响了他们的农田。矿业的发展却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得不偿失。

由此看来,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矿业是当务之急的一件事。

下面以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这家公司的前身为“广西凤凰八一锰矿”,地址在来宾市。来宾市的水电、火电资源开发非常具有前景,是广西最大规模的能源基地。同时。来宾市有33个门类的区域性工业体系,冶炼电力蔗糖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为成熟模式的三大产业。(李赋屏,2005)

鉴于地区优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良好,来宾冶炼厂已为广西最大的火电基地。

该企业用了近20年的时间,在采矿地点,一手管建设,一手管环境治理,建立起冶炼高炉、糖厂、水泥厂等等必要设施,然后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整治探井13493个,探槽1007个。又先后累计投资8533.5万元用于治理冶炼、制糖、水泥所产生的“三废”。同时,每年将15万吨冶炼废渣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加以利用,实现了矿业和糖业的二个系列的闭合循环。(李赋屏,2005)

这一切的作法都在某个方面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而以后,该企业的所在地可以建成一个生态工业园区,甚至可以开发旅游业。

三、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所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涵义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其中,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可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系统化较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升级的外在表现就是从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产业结构中以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的初级产品部门,到第二阶段,即制造业比重急剧上升。就广西而言,没有将第一产业中的林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主要是因为林业的后向关联太小。在制造业中,广西可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

笔者认为,广西区类在要优先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之间的发展也要协调,就像农业的发展要为工业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工业反过来又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和技术。而在广西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三次产业的关联较弱,互相渗透的程度也较弱。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产业优化升级。

(二)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意义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大不同的概念。本文一直谈论的是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涉及的方面太多。下面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因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三)广西的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现状

广西要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需要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于广西的三次产业结构现状,笔者认为,大致如下:第一产业发展滞后,无法起到支撑其余两大产业快速发展的作用。第二产业中有要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目前其结构效益不高,反哺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以及带动第三产业的能力有所欠缺。第三产业虽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例如旅游业、商业、餐饮等服务业,但是结构层次不高,未能适应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四)广西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面临的问题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三方面,即要素的供给、市场的需求和环境的满足。广西的资金、技术及劳动力素质等要素的供给状况满足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而在接受外商投资、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配套设施不完善,虽然引进了资金和先进技术,但是依然无法进行跳跃式发展的问题。

(五)广西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建议措施

上文已经提到了影响产业结构的三方面因素。然而,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的是“创新”。

创新导致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即引入新的生产函数来增加产业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广西应该在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而积累经验,推广到其他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改变以往落后的生产模式,推动产业向高级发展。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一)依据国情,选择循环经济的出发点或突破口

如日本资源匮乏,发展循环经济则从资源的减量化和再资源化入手。

现在我国应该把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提高资源产出率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和重点。节约资源,从输入端减少物质量,其结果就是废弃物排放的减少或避免,选择符合“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防控”这一循环经济的本质。

(二)出台相关政策

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将政府依法管理纳入循环经济体系,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我国已经实行了一些环保经济政策,如排污许可证制度、减免税制度等。

(三)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欧盟国家有一系列法律法规;而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同时,还要建立起有效法律监督机制。

(四)循环经济需要技术的支持

科技能够支持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如德国的资源产出效率和利用率之所以位于世界前列,是由于其技术水平高,因此,中国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五、总结

总体而言,现在循环经济在广西的发展势头良好。

笔者认为,广西应该在主导产业,如食品加工业中的制糖业、有色金属和矿业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进新的生产模式,提升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然而,当单个产业充当主导产业的角色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几乎不再可见,越来越多场合是由一组产行业形成一个“主导产业群”。如由钢铁、电力、机械和化工等重化工业组成的主导产业群。广西省类目前不适应这种重化工业的主导产业群,也同样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群,因此还是发展传统的具有优势的制造业,同时注重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的发展,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第三产业的发展,可发展特色旅游业,以带动区内的经济发展,

所以笔者的观点为,循环经济应该在主导产业优先发展起来,以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可推行到其他非主导产业,在这些非主导产业内找到适应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所有这些产业,无论是第一、第二产业,都必须提升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贺力平等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曹旭.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分析[D].辽宁:辽宁大学,2011.

[4] 韩永彩,张红艳.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广西主导产业选择[J].科技创业,2009,(1)

[5] 李赋屏,广西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5.

[6] 任正晓.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7] 任晓宇,覃顺梅.广西产业结构分析及宏观政策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2).

篇6

关键词:企业战略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的研究 融合 战略与区域经济相融合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有了较大的改变,区域经济也从最初的“非均衡”发展转向了“统筹和谐化”的发展。而企业如何在短短几十年中良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策略的改变,如何将经济改革带来的应下降到最小,如何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跟上发展的步伐,这是几乎每一个想要做好做强的企业都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现如今信息、网络、科技为企业发展主导因素的情形下,企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战略和区域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一)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性

企业战略是企业进行自身整体性规划的过程,它贯穿了整个公司,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指路牌。与此同时,企业战略又可以分为营销、职能、业务、产品、品牌等多个方面。它对公司的全局发展和长远发展有这指导性的意义作用。是企业健康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潞安矿业集团为例。对于潞安矿业集团来说,他们的企业战略在企业成立之初便已明确的建立――“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这是潞安矿业集团最基本的战略思想。而潞安矿业集团在多年的经营和发展中,企业战略的主导思想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但是,潞安矿业集团却及时正确且因地制宜的建立了更加详细又符合时代潮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战略,这就是――“高端化、低碳化、国际化,循环型、创新型、效益型”。从潞安矿业集团在2008年12月产出全国第一桶钴基煤基合成油以来,该集团一直秉承着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集团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以及由高碳能源向低碳利用转型。而也正是潞安矿业集团战略的正确性,才能够使潞安集团煤矿企业中独占鳌头,更是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由此可见,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与核心,一个企业想要更好更有效率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

(二)区域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同时受到内部与外部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经济综合体。而由于受到区域和范围的限制与影响,区域经济往往要同时考虑到自然条件(如水分、光照、土地、地质、灾害、热量等)、社会条件(战争、政策等)、人文条件(宗教、习俗、传统节日等)、技术与人力条件(人力资源、高新技术发展)等的影响。当然,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往往还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等的影响。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并不如它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易懂。与此同时,区域经济由于其变化多样且变化快速,企业的经营者常常需要花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及时的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向,而且,想要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无论是国外的企业想要进军国内的市场,还是中国本土企业想要在国外占有一席之地,最基本的区域经济调查是不可省略的。

再次以潞安矿业集团公司为例,在该集团建立之初,集团只是一个以煤矿为主要发展项目的企业。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之下,其受到当地的区域经济和我国“对环境一再重视”政策的影响下,企业及时的改变了自身的经营方针,把单纯以煤矿为主导的企业发展格局,转变成了以重点发展煤、油、硅、化、电等五大主导产业,同时进军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煤层气、物流贸易、金融服务五大辅助产业的多样化产业格局。与此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号召,潞安矿业集团投巨资引进国外既环保又高效的设备,力图成为一个绿色环保企业。假如企业并没有及时的发现煤矿行业的经济走向,也没有重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策,那么潞安矿业集团的发展势必不会如现如今般这么让所有煤矿行业所倾羡。

二、区域经济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通过上文对区域经济和企业战略的分别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区域经济和企业战略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相辅相成、共生相生的关系。在一本经济学书上曾经指出,区域经济是企业进行个性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想要走区域战略发展的道路,“企业个性发展”是必然的选择。而不注重区域经济,也不根据区域经济调整企业经济战略,不走“企业个性发展”道路的企业必定会被淘汰在经济发展进步的洪流之中。

山西的煤矿行业就是这个事情最好的证明例子。在我国经济制度尚未健全的时期,山西的煤矿行业曾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由于山西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矿资源,所以在我国初期,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纷纷加入“采煤大队”的行列之中。一时间,山西的煤矿行业的发展大跨步的前进,与此同时,山西煤矿行业的秩序也发生了混乱,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如此混乱的秩序下,许多人在这混乱的环境中大赚了一笔。然而,这样的“好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制度的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许多人在不规范的煤矿企业中丢去了性命,没有再次加工与清洁的煤矿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山西民众由于煤矿的过量开采与燃烧,纷纷得上了难以医治的病痛。于是,国家开始改革,山西甚至全国的煤矿行业管理办法纷纷出台,煤矿行业的区域经济战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有全局意识的人察觉到了这类变化,纷纷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行企业的改革升级,希望更上国家煤矿行业的发展。部分心存侥幸的人不愿意花费资金在这看似“没有利益”的改革上面,所以在不久之后,这类企业便被无情的淘汰。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对企业战略的制定的影响是巨大的。企业应该及时察觉到区域经济政策的变化,在区域经济变化之前,就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资,科学的预测将未来可能存在的情况,尽企业最大的可能性,使企业走在经济政策变化之前。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比竞争者更有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续的较量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企业战略的制定

战略制定需要具有前瞻性。俗话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企业想要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势必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因为经济的发展同样也遵循“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旁人还未发现商机之时,明智的预测并判断市场未来而发展,在做出决定之时,果断的加大投资,努力拓宽企业的发展道路,在企业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企业做到全方位发展,开创多条企业收入项目渠道。而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不断的壮大。这里同样在列举潞安矿业集团的例子。在这个煤矿方面发展势头良好时,企业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在其他行业,如物流贸易、金融服务、建筑建材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同时在煤矿这个老本行上,潞安矿业集团企业一边努力的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一边提高企业自身的科创水平。而也正是这一系列的举动,潞安矿业集团企业的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十二五”末,企业的资产总额一度达到了25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建成“双两千亿企业”。企业也从传统的煤矿企业,发展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源企业,该企业更是成为中国一个有实力进入全球500强企业的一员。

四、结束语

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想要在企业治理上面取得较高的成效和效益,那么便离不开一个科学的企业战略。而企业战略又是受区域经济影响的。所以,只有在企业战略建立与调整之时,是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融合,那么在战略制定与调整上,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减少“改变”带来的影响。所以,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研究不可缺少。

参考文献:

[1]杨建梅.企业战略研究的系统方法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9):2271-2279

[2]邵雪廷.企业文化特质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4):173-176

[3]肖健华,林健,刘晋等.区域经济中长期预测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6(4):97-103

[4]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等.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12,(2):18-21

[5]罗志辉.区域经济调控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20(7):31-35

篇7

从新疆区域经济的总体战略出发,并结合新疆矿业的实际,新疆矿业发展战略是: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实施以矿产资源逐步转换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坚持依靠以科技兴矿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加快矿业发展步伐,以形成结构优化的支柱产业群体为目标,推动矿业企业走勘探开发一体化、产业化、集团化、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开发实力和经济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是指始终要以市场为前提,坚持市场调配矿产和社会资源(矿业、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的原则,促进矿业开发,并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所能提供的一切机会和可能发展新疆矿业。矿业资源可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受到全球性市场的竞争和挑战。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和若干有色金属战略资源,从来就是全球性战略竞争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的发展构想,即根据国际和国内的市场需要,既要积极开发国内资源,同时要巧妙地利用国外资源,以补充国内资源供给的不足。因此,矿产品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新疆的矿业开发和发展需要在开放的大市场中进行定位,并寻求相应的机会。新疆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已成为我国矿产和能源的重要生产和发展基地,也是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这样,新疆的矿业开发和发展,就要从更广阔的视野上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思想。

l、提高矿产品的竞争力和效益。矿业发展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以提高矿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求得效益的最大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要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二是进行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使工程建设和公司的运作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三是要形成依靠科技进步的机制。

2、矿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矿业是国家垄断性的产业,由国家单独投资。在当前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矿业投资主体将呈多元化的趋势。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一是引进投资,以外资独资或中外合资为主;二是以国有资本金为主体,建立股份公司,并向市场进行社会筹资;三是由区外企业独资或控股经营。除上述形式外,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前提下,矿业开发的高投人、高风险、长周期和高回报的特征,通过市场经济的动作而实现风险共担、效益共享。

3、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新企业必须进行的制度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竞争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作用的发挥,要着力体现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上。截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过去,矿业由于受到国家投资的主体控制,没有形成矿业权市场。我国实施矿产资源法,为矿业权进人市场提供了法律保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矿业开发和生产;另一方面,要以矿业权作为财产权参与市场流转。矿业权进人市场,既有利于社会资本进入矿业生产领域,使矿业资本短缺的局面得到缓解,也打破了矿业的国家垄断格局,使具有矿业权的企业既可自行组织生产,又可以依法进行矿业权流转,在流转中增值,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强化勘查,为矿业开发和发展提供雄厚的基础

地勘业是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是矿产开发的先行步骤。资源是基础,没有资源,发展矿业就无从谈起,要寻找和探明矿产资源,地质工作必须先行。继续加强基础地质和矿产普查工作,为矿产开发提供可靠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使矿山建设有探明的矿产储量作为依据。当前新疆矿产资源勘查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是国民经济加快发展,对能源和固体矿产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已探明可供开发矿产储量消耗很快;另一方面无论是能源工业还是固体矿产原材料工业,都面临后备基地严重不足、资源不清、投人不足的被动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各级领导应对加强地质勘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今后,能不能找到充足的接替资源,将决定能不能保证矿业立足新疆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地质勘查。因此,加强地质勘查工作,不断发展和探明一批可供开发的矿产地,实现找矿的新突破,使矿产开发有充足的资源基础,这是发展矿业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是落实“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要举措,对于振兴新疆经济,加强西部地区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通过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不断发现和探明可供设计的矿产资源储量,才能争取国家对新疆矿业开发的较大资金投人,也才能进一步吸引国际国内的资金。地质勘查是地质的基础工作,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这一支持既是立足当前需要的投入,更是着眼于长远的战略性投人。对新疆讲,矿业开发和发展在相当程度取决于地质勘查的程度,而对勘查的投人又决定了未来矿业经济的发展。

三、以科技为先导,实现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现代矿业开发已越来越依赖于矿业产业的科技进步,规模经营、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都离不开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先进的工艺流程,离不开技术创新和规范的科学管理。可以说,在矿业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都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新疆的矿业目前处在开发的初期阶段,资产存量还未达到相当的程度,为今后的产业科技进步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新疆的矿业产业,除石油和若干矿产外,太多处在初级经营状态,以高消耗,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方式维系着。这反映了新疆矿业科技水平的低下,也反映了依靠科技进步的机制还未完全形成。要使新疆矿业产业向集约化效益转变,对科技进步的投人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有效措施,其中包括勘查、勘探和开发的各个环节。同时,在生产经营中科技进步要与产业结构、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同步进行,并形成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态势。在新疆未来的矿产资源转换过程中,既要着力于量的增加和转换范围的延伸,也要着力于转换程度和质量的提高。无论是量的增加或质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存量优化或增量建设都需要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和基础性作用。新疆矿业的科技进步,必须实行自主开发研究与技术引进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根据新疆的特殊地质构造和成矿条件,需要在技术与人才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研究,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和科学规划方法,自主提出矿业发展规划和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另一方面,新疆矿业勘探和开发所需的先进装备和先进的工艺流程大部分来自区外,技术引进是新疆矿业科技进步的最直接途径。自主开发研究和技术引进都不是绝对的,在实施过程中,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对自主开发研究讲,要在随时吸收地质找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的基础上;切实提高自主开发研究的起点和水平。对技术引进来讲,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探索和技术经济分析,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四、以效益为中心,加强矿业企业管理

以效益为中心,其目的在于,一是确保矿产品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保证矿业开发有高的经济回报率。矿业经济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经济。因此,对矿业经济讲,以效益为中心要自始至终贯穿于决策、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新疆矿业产品远离国内需求的主要市场,面向国内市场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高运输成本的困难。这就需要对矿业初级产品进行适度加工,尽可能地降低运输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同时,提高效益,既要重视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宏观的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

1、对新上矿山建设项目,必须做好项目立项前的风险投资研究,以适应多渠道投资结构和高风险、长周期投资的特征,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因此,要做详细、科学的投人产出分析,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和科学的决策机制,确保矿山建设的规模建立在可靠的资源保证基础之上。

2、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推进矿业科技进步,通过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协作,提高生产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

3、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资源利用程度。

4、建立和完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抓好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

5、矿业企业要做好生产发展规划,并重视扩大矿山储量,加强周边的地质找矿工作,努力发现新矿源,尽可能的延长矿山企业寿命和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以效益为中心,既要重点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其中包括生态效益、带动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等方面。

五、建立集团化、大矿业发展的新体制

新疆的矿业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以条块分割结构为特征,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各自为政,相互封闭,行业的部门垄断和进行地方封锁导致了有限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造成了生产的重复和冲突,很不利于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势资源的转换。因此,应当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迅速改变原有条块分割的矿业开发格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矿产资源为纽带,以优势资源转换为目标,遵循“依托行业主力,依靠社会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分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调发展,各展优势,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具有抗风险,达到较高科技水平的集团化大矿业新体制。

1、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摆脱各自条块的管理体系,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政府应主要是制定资源规划,做好基础地质工作,加强资源管理,进行协调和监督,实行宏观调控,执行国家矿业法规政策,保护环境和进行环境监督。

2、把企业的改组、改造与打破行业条块分割结合起来,实行强强联合,强弱兼并,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3、在集团内部,强化以矿产勘查为基础的观念,实行探采结合,建立勘查与开发一体化,科技与生产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矿业企业管理体制。

六、走矿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基于矿产资源的不能再生和新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矿业开发和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矿产资源的持续供给,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工业污染为必要条件,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矿业要在发展的前提下,协调勘查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和保证合理的开发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实行矿业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立法和执法,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矿业企业的自觉行动,并发挥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1、矿产资源必须重视和实施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从新疆、全国,甚至从全球的角度去配置新疆的矿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是对资源的最大保护措施。为此,要实行“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方针,对新疆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统筹规划,实行保护性的合理开发,保证新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加强资源保证程度的分析和研究,保证矿业生产与地质勘查有机结合和矿业经济的有序发展。

3、在矿业开发的决策中,必须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个重要因素,在技术经济评估的同时要做好环境评估。

篇8

【关键词】西部地区;地质勘查;工作改革;分析

1 当前西部地区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的困难

对于西部大开发来说,目前的地质勘查工作存在着一定困难:

首先,西部地区存在交通不便、缺乏水资源、生态环境差等突出问题,同时西部地区地质勘查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也比较差,职工收入偏低。其次,西部地区的地质勘查程度较低,对勘查工作投入的人、财、物较少。同时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其商业地质市场发展极其缓慢,导致地质勘探经济发展难以适应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虽然西部地区有储量很高的矿产资源,但受交通、环境的限制,以及地质勘查程度偏低的影响,导致难以有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最后,西部地区本身经济基础薄弱,难以为矿业产业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推动。

对西部地区来说,上述因素既制约了当地矿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与施展空间。只有抓住机遇,跟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脚步,才能实现地质勘探业的再次发展。

2 西部地区地质勘查工作改革分析

2.1 扩展西部地区地质勘查的工作领域

2.1.1 提高地质勘探基础性工作的程度,加强其战略性工作

目前西部地区地质勘探的基础性工作程度偏低,现有地质勘探工作覆盖面积较少,一些区域尚未完成地质勘探调查,甚至一些区域才刚刚开始地质调查工作,所以西部地区的化探扫面与重力扫面工作远未完成。当前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精度低且服务单一,难以满足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西部地区战略性的地质勘探工作项目受经费等原因的限制,难以正常开展。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发挥战略性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先行以及导向三种作用,通过不断提高西部地区战略性地质勘探的工作程度,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大力支持。

2.1.2 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制约了它的发展。所以西部大开发要想加快步伐,就需要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加大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为各项地质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工程地质工作与基础地质工作。所以在建设基础设施时,应与国家的重点设施建设相结合,优先对重要矿区、经济区与国家重点工程、重要基础建设做好综合地质调查工作。

2.1.3 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利用

西部地区多为干旱与半干旱区域,水资源短缺严重,尤其在西北地区对地表水的利用已经高达70%,再次开发的潜力不大。由于目前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利用率只有28%,所以开发潜力很大。水资源的开发与其有效利用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方针。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缓解当地的饮水困难。所以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利用,首先应该加强对缺水地区的找水工作与防病改水工作,确保当地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地质工作者应该不断努力建立一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相协调这样的良性系统。

2.1.4 对矿产资源的勘查

西部地区本身具有一大优势就是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其矿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产业是构成其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对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具有的潜力与远景进行全面评价。争取发现新的矿床与矿产资源富集区域,促进当地的矿业发展。

2.1.5 对地质灾害的防御、调查

由于西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较为特殊,容易多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损害了当地的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威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所以第一,应不断加强对当地地质灾害的防御、调查工作,对重点地区、重点工程加强其地质环境的综合调查评价;第二,对当地存在地质灾害威胁的市、县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第三,对重要经济区域、重大工程区域、重点城镇、大江大河、交通干线等加强其地质灾害评价;第四,提前做好对大型矿产基地与大型水能基地等可能开发的重点工程的地质综合评价;第五,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流域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2.2 积极推进当地地质勘查工作改革

2.2.1 以科技教育为重要支持

当前的地质工作已经从供应矿产资源扩大到其它产业,涉及了许多领域,如农业、林业、工业、医疗卫生、水利以及旅游等方面。市场需求量大,应用空间广阔,随着其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对于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术水平,加强与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联系,建立一个新的地质勘探边缘学科。以此为基础,地质勘查就更需要新技术的推动。所以应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方法、技术水平。

2.2.2 加快建设野力军,推动地勘工作发展

由于当前国家现有的地调局的地调队伍难以胜任西部大开发的地勘工作,西部地区的地勘工作还需要借助省级以及行政地勘队伍的帮助才能完成对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地勘工作。由于缺少高技术地勘者,地勘装配陈旧,难以投入足够的人、财、物到地勘工作中去。同时并未与地调局的直属野战军融为一体。所以应该加快建设野力军,推动地勘工作发展。

2.2.3 对地质勘探的有关单位进行大力改革,发展地质勘探经济

对于转变地勘工作、建设市场主体、建设地勘市场体系以及建设野战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该系统工程应与西部地区的地勘单位企业化道路进行有机结合。地质勘探单位应该把经济的发展作为改革的基础,所以应加大力度促进本地地勘产业与非地勘产业的发展。通过改革增强其经济实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促进其不断成长,为地勘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从而促进地勘工作的发展、转变。

2.2.4 加强建设与基础建设相配套的设施

第一,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市场体系进行完善。西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对地勘单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地勘单位既要瞄准市场,也要积极争取资源与国调补偿费项目,其中市场主要指的是国家的基础建设市场与矿业市场。同时充分考虑水资源、地质灾害以及生态环境资源,确保地质工作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

第二,促进矿业权市场的发展。由于西部地区在矿产勘查、开发中投入的力度有限,所以应努力培育矿业资本市场与矿业权市场。强化矿业权保护法人的财产权,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国家的相关法律提供给矿业权市场一定的法律保障,对建设矿业权市场并不断完善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对西部地区地质资料进行管理机制改革。通过建立关于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数据库,实行对该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此同时,应该突破原有的资料管理制度限制,对非战略性的一些地质资料进行开放,为来此投资的矿业者提供服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再次投资。最终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发展虽面临一定困难,但也带了机遇,只有抓好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加快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步伐。通过发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与地质勘查的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振华,徐荣华,艾立志.“十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和勘查投资分析[J].中国矿业,2007(06).

篇9

【Abstract】The so-called leading industry refers to an area in which the economy ca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reg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The choice of leading industry is a certain index system,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used to choos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oice of the leading industry in Qinghai province, and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economy.

【关键词】 青海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Keywords】 Qinghai industry; leading industry;choice

【中图分类号】F127;F121.3;F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49-02

1引言

由于青海省是矿源大省,因此长久以来,其经济发展方式依靠开采资源进行加工,但是这种模式需要很高的投入,而且消耗人力、物力极大,产量却不尽如人意,因此,重新对工业主导产业进行选择成为重中之重。让主导产业带动周围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青海省经济的共同发展,论文主要从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入手,并对工业主导产业的绿色经济发展进行简单说明[1]。

2 青海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要点

2.1 确保工业产业规模的合理性

在进行选择时,需要确定该工业产业的优势以及产业地区专业化如何,这里就需要该产业的产值在该地区内总产值中占的比重,和其在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如果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此数值可以作为衡量区域产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以及优势比较的指标。

2.2 确定区域竞争力

这需要计算该产业在市场的占有率数据和劳动生产率数据,该产业在国内工业产业中的优势与竞争力都可通过这些数据反映出来,以此还可判断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2.3了解产业关联度和增长潜力

感应度系数。感应度能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推动作用的大小。

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是用来表示该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力的大小。通过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个产业的需求程度,从而观察到该产业部门的市场前景。

2.4 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通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其上升率来判断该产业的技术含量以及上升情况,众所周知,从劳动生产力看,观察到这个产业的生产水平如何,及其创造的收入水平如何。而生产上升率代表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3 青海省工业主导产业的确定

通过以上步骤的运算,我们得出了以下八个可以作为青海省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对象。在这11个指标的数据分析中,其他采矿业的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太小,远小于1,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太小: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近年来发展比较快,但是规模都比较小,区位商远小于1,也没有多少的市场占有率,由此可以推断在青海省的发展情景不太明朗,这两个产业都无法起到带头作用,因此都不适合做主导产业。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确定出青海省的六个工业主导产业,主要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煤炭开采业。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工业主导产业都涉及矿石资源,以矿石为原料进而生产制造相关产品,在这过程中如果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发展绿色经济。

4 工业产业绿色发展需面对的问题

青海作为连接、新疆地区和内地桥梁,保卫着我国西北部的生态环境安全。青海矿产丰富,种类上比较齐全,除了常见的煤、石油、天然气,铁、铜等还有盐湖类矿产资源,例如钾、镁、钠、锂等,而且存贮量很大,这些除了常见的这些矿产资源,还有许多少见的有色金属等,我国的经济如果想要更加长远地发展,这些资源储备是必不可少的。如今,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地深入,青海省也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省的大型企业中,有三大产业是以矿产资源为原料,其中有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两大优势产业分别是冶金和建材。由此可见,矿业开发已经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首先要推进的。下面就工业产业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2]。

4.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矿区环境绿化太少

废弃矿山太多,许多企业的开采回收率很低,只去挑选一些含量丰富的M行挖采,至开采差不多时就会进行丢弃,回收率太低,许多矿产资源被严重破坏浪费。其中采煤区域要更严重,地面已近出现严重的塌陷情况,采矿期间一些尾矿、废渣等都没有做进一步的处理,随意摆放,当地草场被污染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青南地区的砂金开采过程中,开采过的路面基本地表草木都被破坏,除此之外,废渣废水的随意排放,对空气、水源土壤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些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去自我净化。

4.2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

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开展,最主要的原因是矿山区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且采用单一的开采方式,以及传统的开采技术,容易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最常见的是草原植被的破坏、地表水以及水源遭到污染、空气中存在粉尘以及有害物质、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植被破坏主要是砂金开发造成,岩金堆浸会对水源造成污染,石棉选矿则会产生粉尘,造成空气污染,采挖煤矿则会造成地面下沉。如何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目前青海省发展绿色矿业急需解决的问题[3]。

4.3 交通与运输的不便制约发展

青海的位置相对比较偏远,而且交通设施较为简单,运输距离长,成本高,人员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青海省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现今的第二欧亚大陆桥,青海都不是在他们的主干道上,而国内其他省市之间,各大工业产业机构也是不断在竞争,这些竞争更是对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5 青海省发展绿色工业的策略分析

5.1 加强总规划体系的建立

秉持“生态立省”的原则,对各地企业环保意识进行提升,并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尽可能地让绿色开采的理念可以贯彻到开采的各个环节中。因此相关部门在对矿业发展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依照该省矿业资源与自然环境的特色,合理规划和约束开采行为,循环利用各类资源。

5.2 注重开采环保意识的体现

对于已经被开采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也制定合理的治理与复绿规划。不断完善环保制度,才能加强落实环境保护制度,实行保护工作责任制。在部署地质勘察工作时,要具备全局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环保预算比例可以得到提升,尽可能地确保矿山复绿过程中的资金可以得到充足的提供。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勘察评价时,相关人员要把目光集中在矿床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研究上,这对于科学研究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在勘察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采取规避措施,使得矿区地质灾害出现的概率最大程度得到降低。

5.3 加强监督管理

矿山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贯彻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中,监督勘查单位按照标准执行勘查方式,不断加强勘查水准,落实社会责任,打造良好的勘查工作氛。将“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严格贯彻到环境保护中去,在勘查单位完成项目勘查工作后,监督单位需要督促对应单位完成环境恢复工作,对于地质康茶项目与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一同检查验收。在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时,需要融入经济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时刻关注矿山资源的存储量,对矿山企业利用情况与保护环境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矿产资源消耗量可以纳入监理考核标准中去。

5.4 运用示范工程带动循环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可以将西宁与柴达两个区域作为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中心,选取青海省内国家级的绿色矿山试点企业为标杆秉持“循环经济”为指导理念。遵循“再勘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打破“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生态脆弱”的恶性循环,对典型资源区域进行充分把握,在提供充足资金的基础上,进行高标准、高强度的要求,将环境成本与矿业开发产出资源联系起来,让经济效益带动建设基础设施,让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分析青海省盐湖化工不同工业产业的发展特点,建设具有特色的盐湖矿产类型经济产业链,将矿产资源的附加值提高,将循环经济贯彻到矿业开发的全过程中。

6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绿色工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解到绿色工业是和很多的要素进行共同作用的,所以就需要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之上,快速发展自身的产业经济。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新的启发,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一些反馈意见。

【参考文献】

【1】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走近青海国土资源[R].2011.

篇10

关键词:煤炭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经济

1引言

淮南矿区位于安徽中北部,矿区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倾斜宽约30公里,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煤炭储量丰富,总储量占安徽省的74%,华东地区的5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咨询研究中心的专家认定,淮南矿区煤炭资源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源最好,也是最大的、唯一的煤炭资源,是一块难得的整装煤田,建设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基地,比较优势明显。

2004年,煤炭产量2982吨,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上缴税费10.7亿元。煤炭开采在本市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在矿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并存;经济结构单一;经济极化现象突出;产业结构不完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不高;造成许多“矿城”、“矿区”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本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煤炭开采带来的影响

2.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与国外煤炭工业和国内加工制造行业相比,中国煤炭工业形成了有特色的生态环境问题。其特点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并存,造成煤矸石、废水、废气和塌陷区“三废一沉”等环境问题;以资源消耗和生态损害为主,消耗大量的土地、水和环境旅游资源。

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引起了桂和荣等专家的关注,大量矿井水排放造成地下水资源流失,致使许多矿区矿业、工农业及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紧缺。煤炭开采地面沉陷损害了土地资源,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煤矿固体废物堆积占地,部分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工业废水、煤矸石等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

2.2对经济的影响

煤炭作为本地区煤电化三大支柱产业的龙头,2004年,煤炭产量2982吨,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上缴税费10.7亿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2.6万元。2005年目标是,总产3260万吨,利润1亿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3.7万元。煤炭开采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淮南地区的积极发展功不可抹。

但是,这种过重依靠煤炭的格局造成了淮南市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极化现象突出,体现为“二个单一”,主要表现为“二个单一”,即产业结构单一和经济成份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体现在煤炭及其初级加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经济成份单一,具体表现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在各种经济成份中占据绝对优势。

过多的依靠煤炭产业的经济结构,形成了本市经济随着国际煤炭市场的波动而大幅度震荡,不利于经济稳定。当前煤炭能源市场过热,行业收入差别过大,过多吸引了本地区的资金、人才和其它资源,对其它非相关产业和弱势产业形成较大冲击。

短时间过多的资金收入出现资本寻租。在短时间煤炭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一时难以适应,资金过多集中在少数几个“短平快”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房价上涨过快,带动物价上涨,出现经济过热的趋势。

行业的极化还拉大贫富差距,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208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4元,淮南矿业集团在岗职工人均收入3.7万元。造成淮南市行业收入差别上的天堑,行业收入差别的过大可能直接冲击其它行业的发展,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2.3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淮南市经济明显存在“两多一少”的结构特点,即以煤炭为主体的采掘业和以电力、化工为主体的初级加工多,而其它深加工产品少。

在淮南市,以煤炭及其初级加工为主体的煤、电、化等基本部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波及关联行业的发展。主要行业的规模发展较快,但门类与层次较少。与此同时,城市的其它行业和辅助行业发展不够。这种单一的行业结构,存在着以下二个方面的缺陷:第一,矿产品加工深度不够,资源利用面窄;第二,社会经济环境较差;第三,科技结构、人才结构单一。从而对城市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结构。根据淮南市统计局的数字,淮南市的煤、电、化产业的产值在乡及乡以上全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从1993年的30.6%增加到1997年的37.3%,这反映了非煤、电、化产业发展缓慢的状况。

煤炭开采是以消耗土地和水等资源为代价的。这些资源的消耗显著的影响了本地区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淮南市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99874.2hm2减少到2003年的96892hm2,11年累计减少量2855.2hm2。

2.4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煤炭开采的迅速扩张,随矿建城,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但同时,城市建设并没有相应的跟上,形成了百里煤城,城乡交错。城镇分散、布局失调、城市功能弱化。这种格局给市容、生活、交通和治安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过快的煤炭发展影响了本地区的生活质量。张桂芳对淮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1998年至2002年间所收治的煤工尘肺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后发现,煤工尘肺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合并真菌感染的死亡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矿区的环境不仅形成了尘肺、关节疾病多种职业病,危害职工的健康,矿区的环境污染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淮南采煤沉陷区范围大,约有1.7万余户、12.8万百姓生活在沉陷区内。

3对策

3.1做好长远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矿产资源的储藏量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因矿产资源枯竭而衰亡或转型,是矿业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矿业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焦作市是以众多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典型煤矿城市。但是,近年来,焦作矿区步入大规模衰减阶段,陆续关闭了位于城区的王封矿等多个矿区,其它开采区也面临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矿业城市大都要经历“起步-成长-成熟-衰退或转型振兴”四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如果非矿业经济发育不充分或停滞不前,受资源可耗竭性的制约,矿业城市会随着矿业经济的衰竭而走向衰亡;相反,如果非矿业经济在资源枯竭前得到充分发展并成为支撑矿业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则会出现矿竭城荣。

3.2保护环境,走生态发展道路

矿业城市必须坚决摒弃“先开发后治理”或者是“严格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而应走一条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协调发展道路。这就需要矿业城市不断加快资源型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步伐,构建清洁型产业结构体系和绿色产业结构体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使原来以黑色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逐渐向绿色生态的、轻重比例协调的国民经济体系转变,由“黑色生存经济”向“绿色生态经济”转变,由资源主导向科技主导转变,由“地下”向“地上”转变,由开发矿山向开发旅游转变,由加工矿产资源向加工农副产品转变,由黑色主宰向绿色主题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和生态化,突出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特色化。

3.3注重科技,走科技兴市道路

煤炭型经济特点关键是科技发展。我国煤炭业“十一五”战略任务第一项是在保证安全清洁生产的前提下,煤炭产量到2010年翻一番;要求开发总量与环境总量基本平衡。到2010年,SO2不超过1200万m3。第二项任务是生产清洁煤炭23亿吨,加强煤炭绿色产业建设,加大综合加工利用力度,如矸石利用率超过50%,这些任务离不开科学技术。

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科技。1990年8月,淮南市提出了“科技兴市”的决定,1993年2月,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1995年9月又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但是形式并不乐观。目前在全市68家国有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只有9家,仅占13.2%,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GDP的1.09%.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1.72%。

3.4优势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在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纵向发展和技术改造,扩展原有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从而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原有的产业优势转化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

在煤、电、化三大支柱产业继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寻求有技术优势、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3.5国有和民营、外资相结合

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促进未来城市顺利转型,民营资本本身具有资本小、转型快、外资资本掌握较高的技术的优势。合理地利用这些优势,协调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优化产权结构,双轨并行,大力发展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并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方面要从政策、法律法规方面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放宽市场准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导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和灵活化。

参考文献

[1]关于统筹产业发展[N].安徽淮南矿工报,2006-11-14.

[2]王振红,桂和荣.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

[3]张建平,牛冲槐等.寻求突破——淮南市跨世纪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何蓓蓓,刘友兆等.淮南市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03).[5]张桂芳.煤工尘肺合并真菌感染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03,(5).

[6]毛超峰.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J].资源与产业,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