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篇1

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思维得到拓展活跃,不再被动接受教师讲解。这样的效果必须借助于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启发引导等多种途径,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踊跃发言、深入探究。另一方面,笔者还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氛围设置需要,插入一些趣味性的花絮,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得到放松和释放。例如让学生上台以自己的学习经验技巧为基点,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是如何学习理解、如何巩固提高、如何实现高效学习的,或者在一些复习教学环节,直接安排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教学,这样的模式既避免了语文教学的枯燥,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加生动的平台,使语文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更浓的兴趣,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创新作业设置模式,使其更加素质

高效作业是巩固语文学习成果的有效载体,也是检测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重要方式。在作业设置中,教师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是作业难度、容量上要体现差异性,因为高中生语文学习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势,这样的差距一时难以改变,教师只有适应这样的差异并在教学中有效兼顾。此外,作业的布置要依据学生学习状况、能力情况,设置不同的难度和作业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够保护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作业设置形式上要创新,不能完全局限于书面形式,还要向能力素质方向发展。例如可以布置学生开展一些社会生活调查,要求学生对某一类知识点的学习规律进行总结梳理等等。这些方面的作业设置既体现了能力培养目标,也彰显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原则,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更加高效,更具针对性。

三、创新考核评价模式

篇2

和孤立的句子相比,一个较为完整的语篇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上下文语境,而对于一些语法点而言,这些学生所能够获得的语境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些语法点的涵义,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将一些容易混淆的语法知识进行辨别和区分。因此,在语法教学设计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较为完整的语篇来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从而能够有效地实施语境语法教学。比如,在对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点,即时态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语境语法教学的方法,先为学生设置一个具有针对性的语篇。这样,通过这一个语篇,学生可以体会到某种时态运用的较为真实的语境,并且也能在语篇中接触到大量的有关该种时态的例子。因此,学生就可以将某个时态的语法规则,以及其具体的含义和用法进行结合,从而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理解某个时态的用法,并且提高自己在实际的语境中真正运用该时态的能力。比如,在讲解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这两种时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的一个语篇:LittleRobertaskedhismotherfortwocents.“WhatdidyoudowiththemoneyIgaveyouyester⁃day?”askedthemother.“Igaveittoapooroldwoman,”Robertanswered.“You’reagoodboy,”saidthemotherproudly.“Herearetwocents.Butwhyareyousointerestedintheoldwoman?”themotherasked.“Sheistheonewhosellscandies.”通过阅读这一个语篇,学生可以体会到运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真实语境,并且能分辨出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之间的差别。整体而言,通过语篇进行语法教学远比通过一个个孤立的句子进行语法教学更为有效。

第二、利用现实中的真实情境来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

为了尽量避免传统的语法教学的弊端,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自如地进行语法学习,教师还可以在高中语法教学过程中利用现实中的真实情景来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从而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相关的语法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掌握语法。比如,在讲解高中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点虚拟语气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虚拟语气的含义和用法,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设计语境:“Boysandgirls,now,let’simaginethatifyouwere80yearsold,whatwouldyouthinkanddo?”通过设置这一情景之后,学生便可以想象当自己80岁时的情景。由于这是一个虚拟的情景,因此,学生便可以利用虚拟语气来进行会话。在会话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解虚拟语气的使用场景,还可以重点把握虚拟语气的有关法则,可谓是一举两得。

第三、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广泛运用,教师在平时的高中语法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这是因为,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文字、声音、图像的一体化,从而能够打破语法规则的枯燥性,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动态的环境中,不仅能够关注这些语法知识,还能掌握有关语法的用法。比如,在讲解情态动词can、could、may、might和must时,由于这几个情态动词都有表示可能性的意思,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设置几组简单的动画,并且每一个动画要展现不同的场景。在讲解must表示可能性的用法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动画场景:学生A准备去找学生B,正好发现学生B的家里的灯是亮着的,这时,学生A用情态动词must进行了表达:“Hemustbeathome.”通过这个场景的设置,学生便可以掌握在什么的情景下可以使用情态动词must,并且能明白must和其他几个情态动词在表示对某事的猜测时的区别。

第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 渗透 语文教学

毫无疑问,中学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学校运行的中心工作是学科教学。那么,该如何处理实际教学中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呢?我认为:正如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好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里这样提到:“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因而,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在灌输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诗言志”“文载道”,语文教学当中的很多文章本身就蕴涵着深厚的道德教育,因此,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渗透了。

一、 “三爱”教育的渗透。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爱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起码的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语文课文当中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课文里描写到的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1、通过学习赞美中国人取得的成就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学习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学习表扬爱国者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爱校尊师教育的渗透。

1、爱校教育的渗透。

在讲解《人类,可以为所欲为吗?》以及《重读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我重点提到了环保。然后从这个话题把学生引导到绿色校园方面。我说“学校,是每一个学生的另一片天空、另外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这里有欢声笑语与澎湃激情,也有着各种激烈的竞争,在学校里我们能学到更多东西。相信大部分的同学都会喜欢自己的校园。而喜欢,不仅是语言上的,还要是行动上。那么怎样才能在行动上表现我们对校园的热爱呢?”联系刚才所讲的环保内容,学生提到了以下的一些具体做法:保护好学校的环境,爱护学校的公物以及校园的一草一木,不随便丢垃圾……

2、尊师教育的渗透。

语文课文当中韩愈的《师说》这样写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尊师,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韩愈尚且如斯尊重老师,而处于新时代的我们难道还比不上古人吗?

(三)、爱自己教育的渗透。

《清塘荷韵》中提到“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 ,《蝼蚁壮歌》里面,小蚂蚁为了不葬身火海,想尽办法逃命。在讲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我抓住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对生命的重视,来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身体发肤,受诸父母”,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爱护自己才是。可是,现在有很多学生,一点也不爱惜自己,染上了各种陋习,如到游戏室通宵玩游戏,到酒吧酗酒,抽烟,甚至有的人还沾染上了。蝼蚁都尚且偷生,更何况是我们人类呢?这种不爱惜自己的行为,实在应该为我们所鄙视。

二、“三情”教育的渗透。

(一)亲情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虽然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但大多数人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很少真切的来体验一下父母的拳拳爱子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加强对亲情这方面的教育。

(二)爱情教育。

早恋,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来说也不是个什么很新颖的话题了。对于学生的早恋情况,我们当老师的,既不能不管,也不能硬管。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然后让他们去判断这样的行为是否适当。而在语文课文当中,也有这些讲述爱情观的内容。

(三)友情教育。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可见朋友真的很重要。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交朋友,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和朋友相处也变得很重要了。

1、宽容。

老子说“报怨以德”,我们也常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宽容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品质。宽容待人往往能化敌为友。

2、诚实。

诚实对人,是交友的基础。即使开始时对你怀有敌意的人,只要你能抱着真实和诚意去和他接触,就一定能换来他的好意。相反的,待人不诚,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3、守信。

关于守信方面的教育,我们的俗语里面就很多都有涉及到了。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又如“守信之人,言不妄发,说到做到,不矜不伐。无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厌弃,不如牛马”再如“言必信,行必果”等等。

三、“三礼”教育的渗透。

篇4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篇5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必须首先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只靠外力“逼迫”则会处于消极、被动甚至厌倦的状态。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乏学习意识,其中,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采用活动课的方法,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现实社会。在课堂形式上,通过讨论、视频观看、生活大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高中二年级《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如何让“人生出彩”、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同学们都急切想知道,教师再告诉他们,这些问题,《哲学与人生》将为大家做出回答。只有学习《哲学与人生》,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才能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辩证思维素质,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这一信息输入到同学们的脑海里,便激起了他们思想上的波澜,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愿望。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节课都要力争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惊叹理论的博大精深,由此产生一种深感自己在这方面知识贫乏而渴望探求的心理,进而一次又一次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

2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自学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要求地阅读教材、感知教材的基本内容、找出疑难、理清脉络、为学好新知识作好思想上和心理上准备的活动。它是教师发给学生的一把去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师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在一切知识中,关于方法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如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一是鼓励学生“同伴互助”,让学生之间多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是自然的、无障碍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互助活动,一帮一活动。二是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给出阅读书目、参考文章和相关部分的思考题,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思考题目应当覆盖相关内容的主要部分并且难度适宜,使学生不通过自学就不能作答。实践表明,学生大多是循着思考题的引导进行自学的。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读懂困难还是较大的。有的学生看了一节后,还不知道教材到底讲了些什么,不会分析和归纳教材中讲的问题。教师若不及时地加以引导,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已产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①精读课题;②细读课文;③深读小栏目。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动手、动脑、动笔。

3变“教会”为“学会”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态伦理道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因此培养学生们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尤为必要。学生生态伦理道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中的,因此也可以认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一、在文本研习中熏陶

语文新课程在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教材中编排了非常多关于人与自然方面的文章。这些课文在为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意识,为学生们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传承了大量关于大自然的名篇佳作,这些美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无疑是极好的素材。例如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春江花月夜》就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一名句进行赏析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刘希夷所作《白头翁》中“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来引导学生感悟古人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与感受:生命与宇宙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展示,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哲学思想。而诗人风格独特的审美体验与人生感悟更是让学生获得了很多启迪。

总的来说,引导学生进行这些文本的研习,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对自然美的世界加以感悟,并树立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这对于学生建立起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在阅读讲练中渗透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材料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渗透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就近几年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来说就极具特色。 2002年全国卷阅读题《沙尘暴》、2007年四川卷阅读题《瓦斯的开发与利用》、2007年全国卷阅读题《关于保护生态多样性》、2008年湖北卷阅读题《关于湿地》这些文章都是向学生们渗透生态教育的好文章。因此,教师在知道学生做题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生态教育的影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提升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学生进行古文翻译训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选用国学经典中与生态伦理道相关的文章进行训练文本,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古汉语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生态伦理道德修养。如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等,学生通过学习或多或少的都可以了解到孟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在实践活动中体会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主张,语文课程应该同其他课程、书本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高中语文教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了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的接触社会、认识自然,以实现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效果。正因如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更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以体会,建立起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学习《像山那样思考》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围绕这一课文要求的学习目标与人文内涵来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生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在无意识中也会提高学生对于生态环保方面的重视,乃至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当中去。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相关学习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宣传语、广告词,让学生来做出赏析、点评,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创作进行评比。这样一来,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精神得到了培养,而且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总而言之,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态伦理道德,不但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眼界、丰富社会经验,而且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也有良好的效果。实践中感悟是校内外沟通的大融合,这一举措势必会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高中语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体会也会深深的影响到其自身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邵建新,朱永芳.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02)

[2]朱永芳.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J].教育.2010(01)

[3]冯景龙.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双语学习.2007(08)

[4]江红.关于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 2005(12)

篇7

1 引言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美学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项内容,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提供帮助,尤其是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可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将美学教育与语文课程有机结合。

2 高职语文课程中进行美学教育的作用

2.1美学教育满足高职语文性质的需要

美学教育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与美相关的内容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独特的审美能力[1]。语文课程作为连接学生与美学教育的重要桥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也能够给学生带来在情感上的满足。语文不同于其他科目,相对于数学、化学这类严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语文更具有主观、情感等特质,尤其是语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经过漫长时间的逐渐积累才形成和沉淀下来的。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不能与其他短期培训机构一样,要注重建立完整、适应时展的教育体系,不仅强调教书,还要注重育人,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教育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我国自古教育就一直侧重品德、道德的正确引导,而后进行技能的培养的传统。因此,使美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性质相呼应、加强美学教育是满足语文教学性质的需要。

2.2美学教育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素质

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选择就读的,例如:高考失利等。所以,学生对自己没有进行很好人生规划,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懒散、懈怠。针对学生这种情况,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更加注重强调道德等人文内容的培养,语文课程相比较政治课的枯燥、乏味,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落到语文学科上,在对语文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生活态度,为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2]。

3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的有效措施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强调专业技能,高职院校进行美学教育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不能够盲目教学,要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对其进行改革。

3.1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独特的审美标准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其表现形式是什么,高职学生对美的理解或多或少会存在偏差,认为漂亮衣服这些就是美。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美,告诉学生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美的表现,例如:帮助别人、善良等都充分体现了美。另外,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不能够将美抽象化,让学生认为美是遥不可及的,需要强调美就在生活中,就在学生们的身边,每个人身上也具有美的特质。因此,为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教师需要通过文字的描述、肢体等多种方式,形象的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审美标准。

3.2引导学生学习经典文学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从教学开始,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作品,为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典文学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扩大文学覆盖范围,采取不同教学方式,例如:播放视频教材等,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经典之作中的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其中蕴含着许多内容。教师只要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受到那些与物质物质世界完全不同的气息,就能激发出蕴含在人文感受后面的强烈的审美愉悦[3]。

3.3促进学生审美多元化发展

语文学科包容性极强,生活中大多数内容都能够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始终是年轻的、活跃的、与时代相呼应的,尤其在社会多样化、美的表现多元化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语文教学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引导学生去领略不同的美,拓宽视野,鼓励学生将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美。除此之外,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语文在生活中发挥着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是非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使语文“教书育人”的教学功能得以体现。

篇8

在多年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多都由教师设计英语作文,并且给出写作要求,然后进行修改,最后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这一模式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程序,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自由,让其无法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起不到好的效果。高中英语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形成的过程,若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改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

根据以上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本人提出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下面就对改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加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视

学校、教师及学生,只有对英语写作教学引起重视,才能有效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高中英语写作是对高中英语知识的巩固,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判断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高中英语写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程序,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一个过程,所以说要想提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高中英语写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再只是教师提出写作要求,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长,用英语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改变教学方法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以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中,可以开展演讲比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在高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剖析语法以及句型,强调单词、句子之间的衔接。另外,教师还需要对评价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让学生进行自评,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清自身写作能力;还可以进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从他人的英语作文中反思自己的写作;然后再进行教师评价,教师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应当耐心帮助其克服。

(四)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积累一定的阅读量才能真正提高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阅读的数量,而且还要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从阅读材料中汲取写作的营养。教师还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把优美的句型、实用的表达记录下来,并能够在写作中对其加以运用,从而丰富写作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加词汇量和把握、理清写作思路,从而提高自身写作技巧,充分发挥英语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篇9

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指出:当0<e<1时,曲线是椭圆;当e由0逐渐接近于1时,椭圆逐渐变得扁平;当e=1时,椭圆成为抛物线;当e>1时,曲线变为双曲线,当e趋向无穷大时,双曲线逼近两条直线。进而我告诉学生,这是由于离心率的数学变化而引起的圆锥曲线性质的变化,最后结合这节内容给学生讲解质、量互变的观点。只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出数学中存在的这些哲学思想,就能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通过高中数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早在三千多年之前,周朝数学家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在讲解必修三中求最大公约数时,要告诉学生我国的《九章算术》中介绍的更相减损术要比外国的辗转相除法早很久。在讲椭圆时,可以结合时事,向学生介绍“神舟六号飞船”的运行轨迹,从椭圆得到的轨迹,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我国处于国际先例的科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插入类似的例子,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很大的帮助。要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先是非常聪明的,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国人,我是自豪的,我是骄傲的。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坚强性格

解每一道数学题都需要有细心和耐心。拿到题首先需要认真审题,然后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要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地把步骤写下来,通过式子这种无声的语言与别人交流。其过程非常重要,只有保证过程中不出问题,结果才可能正确。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说,大家解题也好做事也好,首先要重视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踏踏实实,结果才会美好。如果出现了意外,我们努力了,结果还是不如意,我们也不后悔。

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

数学中的转化化归思想、换元法等数学思想或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其理性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分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确定数学问题的条件或隐含条件时,应提醒学生关注问题的各个细节,洞察事实发生的底蕴,逐渐使学生养成处事的严谨态度。对每一个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要求学生必须实实在在地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求实的精神。在知识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动脑、动口、动手,亲历知识的发生过程,领略数学的品性风格。逐步养成科学态度的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或为人处事时,就会条理清楚,推理严密,一丝不苟。通过数学题目的训练,领悟其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将其方法运用于将来的工作中,将来面临危难时刻能够沉重冷静,面临众多问题摆在面前时也能够做到迅速知道需要先做哪个再做哪个,使工作井井有条。

篇10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衔接;对策

作者简介:谢国安,任教于广西武鸣县武鸣中学。

送走毕业班学生,笔者又拿起了高一英语课本。当有些教师满腔热情地给学生们上高中英语课本第一册(上)中的第一个课时的时候,笔者仍一如既往地开始了“高中英语课程学习前训练”,历时一周左右。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告诉笔者:初高中英语的衔接必不可少!正如前人所说:Educationisnotthefillingofapail,butthelightingofafire——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生命的火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广大普通高中的学生,从惨淡的初中阶段逾越高一英语阶段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高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极度薄弱的基础制约着高中生英语学习的进步

(1)说来令人吃惊,这几年,笔者在武鸣中学所教的高(111)、(112)、(137)、(138)四个班的学生中统计发现:音标完全过关的没有一个,绝大部分都未掌握到三分之一!

(2)四分之三左右的学生都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因此,从来不背单词的大有人在,听写成绩低得令人大跌眼镜!

(3)真正掌握词组的人不多,能够活学活用的更少。

(4)学习句型更没有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任务,死记硬背不成,干脆放弃!

(5)语法功底极差,因而影响文章理解,影响做题,低分接踵而至。

(6)听力、写作成绩非常糟糕,始终不得要领,成绩徘徊。

(7)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得分极少,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

积极性。

故以中考英语成绩三、四十分的惨淡基础面对那么繁重的高中英语学习任务,经过扩招后的广大普通高中学生英语成绩可想而知。

2.学习方法制约着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基础太差的学生们几乎没有什么成功学习方法可言,将初中阶段几乎无所作为的五花八门、因人而异的方法照搬到高中阶段,失败是必然的。

3.高中课程要求不同于初中课程

一般地说,初中课程也重视能力的培养,但更重视基础知识的应用。初中差生经过努力,英语成绩提高几十分的现象累见不鲜,高中英语重在语言综合能力的考察。学生们经常发现,高中考试试卷与高中课程似乎却风马牛不相及。不少学生在课本上花了很大力气,考试成绩有时不升反降,真不知如何是好。

4.初高中题型不尽相同

这几年,尽管初高中题目越来越靠拢,但题型、赋分、要求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5.初高中英语教师教法各有千秋。个性不同,初高中教师教法有差异;学识不同,表现的手法也不相同;育人环境不同,也影响着不同教师的心态。不少高中新生发现:现在的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大不一样了——节奏快了,联系多了,容量大了,要求高了……

面对这些令人焦头烂额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地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后果不堪设想。许多老师早就认识到这点,大家都在思考如何着手。

当然,面对一个学期繁重的英语教学任务,允许我们用于搞好衔接工作的时间并不多。其次,衔接工作也不等于从头到尾复习初中英语课程。那么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应抓哪些重点呢?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多年来,笔者是这样训练的: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方法

1.适当补初中英语基础

(1)如何背单词?——抓住字母(组合)读音规律

(2)如何记短语、词组?——“意义、组成、用法”三项缺一不可

(3)如何学习句型?——抓句型灵魂,即该句型体现词组、语法或交际应用中的哪一个?让学生模仿每一个句子造两个以上句子,巩固印象,而勿需死记硬背。

(4)如何学语法?——系统化地研究每一种语法项目的(定义、结构及应用句型),从而抓住其要领。特别要补初中八种时态,时态混乱,高中语法将无法学习下去。

2.高中英语课程特征介绍

(1)学习目标介绍:使学生学习高中英语课程前认识面临以下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

1)基础要求:单词:3000左右;短语或词组:1000个左右;句型:1000个左右;语法:词法和句法;交际用语:41种情景。

2)技能要求介绍:听力:抓听前预读与预测,听中抓关键词句,听后及时选答,过后及时朗读录音原文。阅读:研究阅读问题六种题型即标题、主旨、细节、生词、推理、结论以及问题的定位、对策。书面表达:研究几种常见体裁、文章构段技巧、应用文格式与套话。说话技能:掌握几十种常见情景习惯用语,学习引起、维持、退出会话技巧。

3.高考题型简介:关注以下各题型的考点及对策。

(1)听力

(2)单项填空

(3)完型填空

(4)阅读理解

(5)短文改错

(6)书面表达

4.课文与高考题型关系的说明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1)高中英语总体目标分散于各个课文中;(2)课文中每篇课文提供零散的语言点(词汇、词组、句型、语法)。故课本学习应善于多册积累,多册综合,进而升华成各个高考题型技巧,半途而废则意味着知识断层和永远的失败。(3)各个高考题型考察的内容(部分语言点及综合语言能力)。

一言以蔽之:课本与高考题型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能丢课本,忽略了语言点积累;也不能迷信课本,在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做好语言点的系统、分类学习及各专题技巧的研究与训练,英语学习才能走上正轨。

5.教师与学生的磨合

(1)强化预习

1)义形式印发给学生,供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抓重点之用,也可利用现成的教学参考书。

2)提倡超前预习1个单元以上:主要预习单词、词组、句型及课文。

3)课前几分钟必听写并交叉批改,听写内容为单词、词组、句型三项。

(2)教师及时介绍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手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法建议: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手法,少走弯路。

(4)教师对早晚读书内容的建议。

(5)教师对英语专题训练及讲评的时间分段安排。

(6)教师理直气壮地宣传自己的成功做法,学生佩服你,就乐意听你的课,就会努力去适应你的做法。反之,如果他们怀疑你的能力,你的日子就难过了。

经过一周左右的衔接工作,夯实了高一新生的初中基础,了解了高中课程的基本特点,介绍了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师生配合默契,就为大容量和高效率的高中英语课程授课奠定了基础。

笔者有这样的感触:由于衔接工作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初始时,高中授课必定会稍稍落后,但如果学生们真正适应了高中课程的学习,预习工作做得扎实,师生就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普遍加强,省了查缺补漏的时间,也可因地制宜地适当加快进度,迅速赶上甚至超过其他班级的学习进度,而且质量应该不成问题。实践证明,扎实的衔接工作给学生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和光明的前景。

1999年至2002年,笔者所教的(111)、(112)两个班的英语成绩的演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做好彻底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工作,在每次段考、期考、月考中这两个班均名列年级前两名。2002年高考,高112班腾生获得全校最高分,两班平均分名列全校第一名,高112班上本科和重点人数,超过文科快班。

三、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注意点

当然,衔接工作不仅仅期限于高一新生开学的第一周,在高中长期的教学中都应该继续贯彻英语衔接教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走出阴影,实现英语腾飞!为达此目的,还应采取如下必要措施:

1.高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亚杰说过“有关教育和教学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联系的,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任何伟大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无疑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学习成绩和可持续发展。做好初高中的英语教学衔接工作,是每一个高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每位英语教师首先要提高整体素质,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其次要不断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钻透教材内容,合理使用教参,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其四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加强专业素养,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并苦练教学基本功。

2.构建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

实施英语课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状况,学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探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教学效果才会显著。另外,师生情感交流应不脱离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使语言学习上的成功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份责任,多一份耐心,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埋怨,多一些呵护,少一些打击讽刺;课下对于学困生,采用分层辅导的方法,各有要求,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觉得各有所学,各有所获。

3.防止两级分化,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做好教学定位的衔接,定位太低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相互熟悉对方的教材和教法,相互交流彼此的教学方案。

(3)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一是衔接阶段适当延续的教学方法;二要了解彼此教学方法的异同;三是重视双方的教学交流。

(4)做好学习策略的衔接,应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生;二是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5)做好学生评价衔接,掌握评价的基本要求,并学会如何评价。

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深层次研究,仍然是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与热点。不容置疑,正确处理好这个衔接问题终将推动和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并最终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这点对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