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范文

时间:2023-07-23 09:4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

篇1

关键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原则;发展路径

当下,国家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林业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减排作用突出,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林业生产不稳定,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讨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路径显得尤为关键。

一、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原则

1.坚持将生态效益作为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等速度不断加快,水体污染、河流干涸等形势日益严峻,且酸雨、干旱频发,严重阻碍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尤其是大气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1]。这就要求各地区在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要坚持将生态效益作为基础,发挥林业作为环境建设主体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林业具备双重属性,不仅要承担生态建设责任,还要从事经济建设。在过去处理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相互关系上,人类走了很多的弯路,一味建设经济而忽略建设生态,或只注重生态建设而忽略经济建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鉴于此,在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就务必要将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有机结合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在建设生态体系的同时考虑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尊重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二、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路径

1.建立健全林业分类投资模式

最近几年,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林业的投入,使林业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较高。然而长时间以来,各地区林业发展主要依赖中央的财政投入,无法满足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需求,所以急需构建以中央为主体、地方为配套、鼓励私人投资的林业分类投资模式。具体做法有:依据当地森林资源的种类及数量,明确公益林的投资主体;参照当地森林覆盖率的大小,明确适应当地森林资源的投资规模;针对公益林在当地林地面积中占据较大比例的地区,应把国家确定为当地林业投资的主体,地方政府则要配合投资。另外,要依据经济效益的高低及主要的受益者,合理区分各地区商品林投资主体。商品林的主要效益受益对象是营林者、地方政府,因而商品林投资的主体应是地方政府。其中,个人有较高收益且适合私人投资的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应大力挖掘个体及民间闲置资金等私人部门的投资潜力,以私人投资为主、政府少量补助为辅,缓解政府资金压力;个人收益较低的薪炭林、用材林,则应将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通过分类投资模式的建立,为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撑。

2.推进林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一方面,注重建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种苗对林业经济发展而言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超前性的工作。各地区要将建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作为基建项目,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技术等力量建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提供高科技、高标准以及高效益的种苗,推动基地林木种苗生产与管理再上新台阶,促进林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封山育林是在林业经济发展实践中践行生态经济原则的有效方法,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封山育林能为改善林种结构、林分结构、提高单位蓄积量等提供路径。同时,常绿阔叶林拥有很强的系统性、稳定性,不仅抗干扰能力强,且生物量大,生态防护能力强,是顶级的自然演替群落[2]。通过进一步增加封山育林力度,森林群落将朝着自然演替的路径健康发展,建成演替顶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3.科学利用与全面保护相结合

森林是有机整体,为长期永久利用森林资源,人们不仅要科学开发并利用森林资源,还要全面保护。如果一味利用而忽视保护,势必会造成森林资源枯竭,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反之,如果不利用只保护,这在经济尚不十分发达的国情下难以确定保护效果。所以在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要对采伐森林资源的量进行严格控制,大力保护既有森林资源。同时,全面增加造材、制材、采伐以及木制品加工等剩余物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原木;走综合发展、立体开发的道路,把森林保护、木材产业发展、综合利用森林资源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科学经营公益林,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提升林地的生产力,从而增加森林蓄积量,采伐利用无法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林木。

4.完善构建林业生态文化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包括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弘扬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深刻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营造良好的尊重、善待、热爱自然的氛围。二是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使其对促进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有利,从而依托科技进步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去那么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满足林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将强化生态道德教育视作突破口,推进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立起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大力宣传生态典型,强化全民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促使全社会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结语

在实践中,各地区要回顾发展林业经济的历程,严格遵循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原则,探索并实施更多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措施、路径,从而调整林业结构,完善林业分类投资模式,推进林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全面保护以及科学利用,依托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激活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帅群.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策略[J].现代园艺,2016,(10):162-163.

篇2

关键词:城市建设 生态伦理 生态价值观 生态利益 社会正义 生态文化

城市建设所涉及和应对的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性、经济性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生态伦理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共生的问题(王如松等,2000)。城市可以看成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每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共同支撑这一复合系统持续、协调运行。城市建设如何运行?生态城市的伦理精神如何得以体现?生态伦理所起的“杠杆作用”如何发挥效应?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各子系统之间综合功能的整合。

一个生态城市不仅仅有技术层面等外在规定,从更深层面上,应体现为城市积极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从伦理学视角来看,就是指整个城市的伦理精神,这种城市伦理精神透过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融合形成整个城市的价值合理性,这样的城市才是和谐、生态、安康、幸福的。如果生态城市建设不与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只局限在技术层面,那么,所谓的生态城市建设充其量只能是生态硬件建设,缺乏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即缺乏伦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价值之间的有机共生、辩证互动。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指出:“生态伦理是否需要的问题,公众对此辩论甚为热烈。事实上,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假使没有一个生态伦理来保护社会的生物基础及农业基础,那么,文明就会崩溃”。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实施是公众生态意识提高的反映,而这种意识的文化基础则是生态价值观教育。缺乏生态价值观的主体认知仅限于自然利用性价值——没有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的权力。对此,有必要从城市建设的生态伦理问题出发进行剖析,对生态伦理的内在根源进行把握,从而进一步分析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观教育。

从经济利益转向生态利益:生态城市的伦理问责

城市是一个以人类行为为主导、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生态过程所驱动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面临的一个基本价值问题是如何看待城市中的自然,即如何看待这些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和其他生灵的价值—是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还是对人有用的工具性价值?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该坚持怎样的生态伦理原则—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利益是对自己的幸福不可缺少的东西”。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河中,人们对利益的解读产生偏差,利益被片面地认同于经济利益,并且以此作为衡量一切存在物的价值或评判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尺。在奉行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的“经营城市”理念的支配下,“经济优先”、“发展优先”的思想和对GDP不断上升的追求,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生态利益的优先牺牲。经济利益实际上成了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杠杆和文明发展的最高目标,其他目的都沦为从属的、可有可无的东西(霍尔巴赫,1999)。究其缘由,除了像土地这样的生态要素可以物化为商品,并用商品货币形式来衡量价值以外,其他的生态要素以及关联要素通常难以用商品货币的形式来衡量价值。这一推理从字面上得出了“只有商品货币才有价值”的悖论。与生态利益相比,经济利益作为一种直接利益,能够很快地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因而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它所带来的价值和成效需要长时间才能凸显,虽然它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甚至能够保障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却因不能直接表现为经济利益,因而常常被忽视和放弃。

如何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做到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厘清第一种生态价值观—“伦理-经济生态”。法国学者巴斯夏提出了“和谐经济论”的著名命题,认为经济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和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人的行为及其动力的和谐,即“需要-努力-满足”的行为动力模式。这一模式与韦伯、贝尔、查尔斯以及现代的和后现代的经济理论对伦理-经济关系的研究相结合,勾画出伦理-经济生态价值合理性的建构所需要的理念和载体,即生态经济共赢的发展理念和生态伦理建设的有形载体。

城市建设中生态伦理的功能,不是消解主体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的欲望,而是要合理地调节物质生产和利益分配中的各种关系,使主体的经济行为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合理性,而且具有实质上的合理性。通过生态经济建设,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形成宜居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的融合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从经济利益过渡到生态利益的根本标志。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生产,降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化解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这一理念是生态经济价值合理性的具体体现。

新教伦理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因为它在把谋利理解为“蒙恩”的同时,更理解为“天职”。在这种理解下,谋利处于宗教伦理的规范下,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努力就获得了价值的合理性。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由市场经济所导致的伦理精神还处于转轨和转换时期,因此市场经济的价值难题只能在伦理-经济生态中得到合理现实的统一,其有形载体无外乎“需要-努力-满足”这一动力反馈机制。谋利的合法性与必要性是需要的品性,谋利的合理性是努力的品性,节俭是满足的品性。加快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破解城市基本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优化发展途径,营造发展优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一有形载体是生态价值可行性的具体体现。

从政治正义走向环境正义:生态城市的伦理精神

社会正义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判断,其实质是社会赋予公民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都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实现,意味着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司法的公正(尹国均,2008)。笔者认为,所谓的其他利益包含生态利益,而生态利益又涉及到一种公正,即环境正义。更进一步说,这种环境正义包含群体、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所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乔治·弗雷德里克森,2003)。作为国际环境正义运动的先驱者,美国社会学家Bullard指出,要解决生态问题,就要将环境问题与环境正义联系起来。但是,囿于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城市建设将公平正义局限于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的分配,忽视了在环境利益的分配上贯彻“公平原则”,同时达到环境保护和环境正义的目的。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权益的分配与责任的承担之间的不对等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有失公平公正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污染物多,而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重新选择生活环境,以补偿城市生态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害;普通市民没有能力重新选择生活环境,更无力应对城市生态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因此便成为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随着城市工业布局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地区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逐渐转移到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污染逐步向农村转移与扩散,恶化了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存条件。

可见,环境正义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准则。生存环境的差距与环境的不公,不仅拉开了公众的物质生活层次,更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恶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环境不公不仅会影响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直接损害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反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环境领域的公平正义与政治领域的民主正义密切相关。民主政治是环境正义的前提;而环境公正是政治平等的重要构成和实现条件,更是“伦理-政治生态”在环境领域的纵向延伸和特殊表现。传统的伦理政治一旦在现实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运作,一旦把伦理与政治放到一个有机的生态中考察,其合理性就受到质疑。如何构建生态城市中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需要厘清第二种生态价值观—“伦理-政治生态”。健康互动的伦理—政治生态的建构,有待民主的伦理精神和伦理性格的培育。

日本的环境正义专家户田清认为,人们在享受环境利益、遭受环境损失以及在环境责任分担上的不平等源于社会结构中的精英主义,环境问题上的不公正起因于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当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消除环境问题上的非正义,就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正义。从政治正义走向环境正义,是城市建设中必须建构的生态伦理精神。

伦理-文化生态:探寻生态城市的根源性力量

过去指导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追求完全客观地将事实与价值分裂的“科学性”,这就造成许多建设成果是违背生态和环境原则的,甚至是反生态的。为此,重新树立环境与生态的价值取向,是解决城市生态伦理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生态伦理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伦理革命。这场“革命”的表象是坚决反对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导致公众对生态伦理认知上的偏差,认为“建设生态伦理,就是少吃少喝,甚至于不吃不喝”。在面对生存的压力,受多种利益的驱使时,公众也趋向选择有利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道德规范,而忽视接受生态伦理思想的熏陶。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在演变过程中具有隐蔽性、积累性和长期性,造成的后果具有突出性、间接性和全局性,鉴于此,由生态环境意识内化为生态德性尚需时日,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环境治理效果。在生态城市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问题,利益的平衡、价值的选择等均需通过行为方式的选择得以体现。在这一选择过程中,文化将发挥深层次的作用。伦理是文化的生态因子,伦理生态是文化生态的一部分。伦理的文化本性与文化定位,不仅是生态城市的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的前提,也是实践合理性的基础。如何实践生态城市中伦理精神的现实合理性,需要厘清第三种生态价值观—“伦理-文化生态”。人伦原理、人德规范、人生智慧、人文力四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伦理的文化本性。

伦理精神生态的“文化诠释”需要加强生态伦理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教育。罗尔斯顿曾说,生态伦理是一个人道德境界新的试金石。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积极开展生态伦理道德知识教育,才能提高市民的生态觉悟,才能使广大市民自觉遵循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才能履行好对生命和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变人的思想与行为,而生态伦理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则在于改变公众对自然的傲慢态度,其终极意义在于让这种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态度与思想的转变落于实处,从而发挥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功能。

伦理-社会生态:实践生态城市的价值观教育

市民社会作为特殊性领域的社会,是自然伦理分化的结果。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已经不是自然社会的伦理实体中的“家庭成员”,而是基于各自特殊需要的市民社会的“市民”。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是内在于市民社会的伦理精神的基本矛盾。伦理精神以至善为价值目标,一旦由自然社会进入市民社会,伦理的善就是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共同体的关系中的善,即社会至善,其价值合理性的现实体现是人的行为的正当性和社会秩序的合理性(樊浩,2007)。于是,伦理-法律的生态互动、必须与应当的辩证整合,是市民社会中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建构的基本原理。透过道德与法律的价值整合,伦理精神便由市民社会向政治社会辩证发展。在政治社会中,对伦理-社会生态的建构及其价值合理性影响最深刻的,是伦理精神的政治品质和制度品质。因此,“伦理-社会生态”是实践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三种生态价值观,其养成教育需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中理解、建构、确证、把握伦理精神的现实性和合理性,追求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从“经济自我”转化为“生态自我”

马克思主张,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在丰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超越自然和历史的必然性并不断向自由和解放迈进的过程。人与自然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不仅包含着如何使自然界成为人类的“创造性基础”,而且包含着如何使人类自身成为“合乎人类性的存在”,两者的辩证关系使人类社会统一于“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从而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最终得以实现。既然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城市生态环境,把爱和奉献扩展到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一切生命体,通过更加宽广的生态层面来履行生态德性,使得公众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素质和质量,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把“经济自我”成就为一个“生态自我”,将自然、经济、人类、社会看作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整体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将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诉诸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全面进步,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统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二)确立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正义观

人们通常所说的正义主要是一种“分”的正义,即指社会成员在其所处的法律制度和道德体系中各得其所地分配资源,从而实现正义原则;反之,则是不正义的。那么,如何将这一传统的正义观改造为新正义观,进而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如何从政治正义走向环境正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处理好生态城市建设中政治正义和环境正义的关系;二是如何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三是如何正确处理好谋求眼前利益与将来利益的关系,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关系问题。作为城市生态环境道德主体的人类,应该既对人类成员施行政治民主,也对非人类的存在物施行环境正义,做到兼顾政治民主与环境正义。

(三)提升生态城市的生态德性

环境行为影响的滞后性和间接性影响了公众从自身的行为来判断是否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影响了社会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及时奖励或惩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生态伦理道德的约束力。生态伦理道德是形成生态德性的重要条件,生态德性是生态伦理道德的内化,是公众对生态伦理规范的自觉认同、接受和践行。如果仅仅以生态伦理道德规范为主要手段来调节公众的环境行为和态度,就显得苍白无力,而生态德性建设可以较好地弥补这种不足。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诞生在西方,引入中国的时间不过30多年。所以,有必要参考借鉴国外生态伦理教育在走向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避免生态伦理教育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实践的二元分裂,培养兼具环境技能与生态伦理良知的实践者(韩立新,2006)。

(四)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

人类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他一切缺乏理性的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利用价值);人类是所有价值的源泉,道德规范只是用于调节人类之间的行为准则,非人类的其他存在物不属于人类伦理体系的成员;人类是非人类存在物的主宰者,应该通过征服自然来奠定并巩固自己的“中心”地位(余谋昌等,2004)。在这一系列狭隘的价值观视域下,人类对自然界展开了无情的控制和掠夺。可以说,当前之所以出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方法论在实践中推进的后果。事实上,要建设生态城市,要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生态问题,率先应该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应该把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类延伸到自然,展现更宽广的道德情怀和修养。

“生态伦理学之父”利奥波德曾指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要把社会觉悟从人延伸到土地”。用这一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就是要把市民的道德关怀从自身扩展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扩展到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每个构成要素,扩展到存在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每一位成员,即将人类以外的其他一切生命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对象范畴。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更为合理的价值观,其主张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与和谐共生原则,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中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这种城市生态伦理观念要求确立的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取向的生态整体利益观。

将生态伦理与实践相结合。生态伦理思想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拓宽原有交叉学科的视野,使学科交叉更加广泛,增强生态城市建设的道德属性,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建设好生态城市,须逐步将城市共同体的伦理观渗透到市民的审美情趣中,树立与城市共同体的伦理观相适应的审美观,即一种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完整为美的生态中心主义的审美观。通过对市民的知识、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生态伦理教育目标得以向实践飞跃。外在的要求和规范会逐渐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一种信念和追求,从而有利于生态道德能力的形成。所谓生态伦理道德能力,是指对生态伦理知识的吸收、消化、运用并加以提升和发展的能力。

生态城市由绿色建筑发展而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属于根本的观念问题,不解决这一问题,生态社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就很难深化和推广。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伦理知识的学习和生态道德能力的培养,生态伦理规范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成为市民的习惯,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和转换,并逐步达到“自省”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周启星,胡聃.城市生态调控方法[M].气象出版社,2000

2.[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M].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99

3.尹国均.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Bullard R D.Environmental Racism and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A].In Merchant ed. Sociology Key:Concept in Critical Theory[C].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1994

6.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王韬洋.有差异的主体与不一样的“环境”想象—“环境正义”视角中的环境伦理命题分析[J].哲学研究,2003

篇3

在四川开展建设“生态文明特区”的伟大实践,需要坚持主动性、系统性、创新性,又需要抓住要点,有组织有系统地推进。

在规划阶段,努力促进城市与农村一体规划,预先考虑生态系统重建与设计、低环境影响工业生产过程、环境友好型社区等重要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预先考虑提高能源效率,重视使用清洁技术,尽可能地在源头减少工业污染;在经济恢复过程中,建立小额信贷(微观金融)体系,鼓励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农业生产上,建立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和贯彻落实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最终实现生态和谐、经济繁荣、文化多样、创新蓬勃的新型“生态文明特区”建设,实现中国人民数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型社会。

“生态文明特区”的经济开发应该是以知识为主的开发发展。就是在经济开发的过程中,预先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和文化等因素,突出知识创新在经济开发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清洁技术发展低污染、低排放和低能耗的低碳经济。

以知识为主的经济开发需要特别处理好如下几个要点:

利用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德国、挪威、瑞典等欧洲一些国家最近的经验告诉我们,环境保护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相反还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机会。德国的中小企业在最近的统计时段,利用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机遇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特区”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观念,变负担为动力,视挑战为机遇,这样不仅能将特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更能将其产业结构建设成低碳的绿色产业。

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结构。许多人认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是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其实不然。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小企业仍将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主导力量。因此,“生态文明特区”应该从政策制度、法律法规、财政税收等多个方面着手,建立起一整套鼓励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共同开发以及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结构。

篇4

>> 突破低碳瓶颈:动静脉产业协同及发展模式比较 突破技术瓶颈 实现低碳发展 突破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 突破职业发展瓶颈 企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区域发展如何突破瓶颈 突破公关行业发展瓶颈 创新突破公关发展瓶颈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能否突破瓶颈? 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瓶颈及突破路径 安全·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初探 发展低碳产业 建设低碳城市 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产业转移的“瓶颈”该如何突破? 突破产业瓶颈集聚优势资源 烟台草莓,亟待突破产业瓶颈 以模式创新突破行业渠道瓶颈 重庆发展须突破人才“瓶颈” 突破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王崇梅.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日本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3):12-14.

〔4〕刘红林,苗永旺.静脉产业与中国经济——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J〕.生态经济,2009,(4):150-154.

〔5〕张士强,张杰,任一鑫.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竞争关系与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64-167.

〔6〕〔8〕赵国党.循环经济背景的静脉产业发展:模式转化抑或可持续〔J〕.改革,2011,(2):35-40.

〔7〕王军,岳思羽,乔琦.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J〕.环境保护,2006,(11):30-33.

篇5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发展架构;生态环境架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制度环境架构

中图分类号:D4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8/09-0114-04

作者简介:宋洁尘(1976- ),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经济学博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在农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同时,伴随经济发展过程,实现乡村社会组织的再造,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与互动,乡村经济、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从架构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分为四部分,即经济发展架构、生态环境架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和制度环境架构。

经济发展架构是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和核心,该架构又可以细化为中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即中观层次的农村产业架构和微观层次的企业架构。在农村产业架构和企业架构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架构和完善的组织(包括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架构加以支撑。如何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架构和企业架构则依赖于塑造农村经济发展的创富主体架构。也就是说在农村地区要培育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群体。

生态环境架构是新农村建设的自然基础。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支撑经济发展架构稳定运行的自然前提。

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可以细分为乡村社会文化架构与乡村社会的组织架构两部分。乡村社会文化架构的更新与重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也是构筑新农村建设更加宽阔的产业空间的现实途径。乡村社会的组织架构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市场经济的锤炼下培育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群体,从而奠定经济发展赖以持续的社会基础。

制度环境架构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推动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不断建设和完善的对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重要战略举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制度措施,将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可操行性的制度、规则层面。

一、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架构

从一定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架构是建立在农村完善的基础设施架构基础之上的。这种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架构可以分为软硬两个方面。离开基本的道路交通、水、电、通讯、市场、农田水利等硬要素,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架构将成为空中楼阁;而非直接生产领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样是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架构赖以完善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自然灾害的突发应急机制等更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往往把侧重点集中在完善农村基础实施架构这样一个狭窄的领域。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在于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为基础,构筑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架构。

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架构的构筑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特色与稳健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结构,实行市场的错位竞争依然是构筑产业架构过程中客观、务实的选择。农业不同于二、三产业的重要特征是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紧密关联,而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这为实现区域差异化的产业架构奠定了自然基础。链式拓展原则: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架构重点依然需要以第一产业为依托,侧重于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不断充实二三产业的内容,形成产业架构的基本骨架。链式拓展的过程实质是遵循产业内在前后向、侧向产业关联不断完善主导产业配套系统的过程,也是提升农业增值空间的过程。集群创新原则:围绕产业架构的基本骨架,培育符合资源禀赋条件、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产业集群,并且通过互动激发创新,实现农村区域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内在动力源泉。

产业架构功能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经济发展的企业架构之中。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企业架构主要体现为公司+农户类型,但是由于公司和农户之间市场力量和利益趋向的差异,市场竞争的结果往往使得利益发生扭曲。这种利益分配上的扭曲,制约了“公司+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也说明农村的企业基础架构需要更新和变革。新农村建设企业架构重塑的重点是在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利益协调与缓冲的中介,引导和培育基于农户自愿互利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各种专业性或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户与公司之间有效沟通和相互竞争的纽带,实现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这也是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基本经验和农村企业架构的主要形态。

产业架构的完善和企业架构的转型需要由一定的经济主体来执行,其中的执行者即构成经济发展中的创富群体架构。创富群体架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二是通过产业链的关联效应与农户建立经济联系的城市工商业企业家。只有这两类群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创富群体,普通农户只是直接完成产业链不同环节分工的一颗“棋子”,真正起组织生产,协调产业内、产业间分工,开拓市场,推动新产品、服务的创新等高端功能,都需要由创富群体来完成。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笼统的规定为农户,只会混淆不同群体的本质界限和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架构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架构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二是如何合理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三是如何在利用过程中在更高水平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首先,提高认识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思想基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新农村建设的自然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生态环境架构的建立和完善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扭转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状态,避免资源和生态环境继续遭受破坏性开发,为农业、农村经济走上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创造生态环境基础。特别是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将生态环境架构的完善放在突出位置。

第二,全面认识农业发展的价值是合理利用农村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增值空间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农业一直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部门来看待,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的直接经济价值。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推动下,农业的直接经济价值的地位不断下降,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基础地位的不稳。实质上农业作为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双重过程,其对自然生态的依赖以及由此对自然生态的潜在贡献是农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农业在生产直接经济价值,同时,还附带生产环境价值,这种环境价值恰恰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屏障。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价值是农业生态的社会文化价值。与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形态不同,农耕文化恰恰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的文化形态,而前两者都在技术至上理念的支配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然生态强烈的反馈效应。农业生态的社会文化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崇尚回归自然潮流的推动下,农业生态的社会文化价值将得以确认并发挥其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作用。

第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确保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创新农业生产形态是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

农业的发展,科技进步是关键。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水平仅为45%,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低,仅为30%。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不断创新农业生产形态,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将成为新农村生态环境架构更新与完善的现实途径。

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

新农村建设社会文化架构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一是社会文化基础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人文精神作其支撑。用中国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上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人的生活态度,培植了一方人的文化精神。社会文化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以从近年来浙江民营经济的崛起与浙江文化、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越人“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国语・越语》),“吴越多秀民”(《安庆府志》),越人“人性惠柔,善进取”;“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宋史・地理志》)。说明江浙人由于山川自然的影响,“陆事寡而水事众”,在常年对水的征服中,铸就了冒险精神与慷慨气节,形成了一种既空灵、飘逸又雄俊、耿介的个性。同时,浙江又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发源地、集聚地和西学东渐的重要传播区,这也使得浙江人既有“明故求理”的探索精神,又有“贵在实行”(朱舜水:《舜水遗书・大安东守约问》)的求实作风,有着刚柔并济的潜质和“海纳百川”的亲和力。正是这种内在的文化品质,铸就了浙商的崛起,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二是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之所以说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是周边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互相交融与互动的两大趋势。未来的发展是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科技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科技化,文化、经济、科技三位一体化的发展。而且未来的生产力是文化生产力。以农业生产为例,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与互动越来越密切,从而出现在传统意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派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如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这些新的产业形态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农业本身的产品功能价值,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力迅速扩张的动力源泉。

因此,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架构的内容:一方面是树立符合现代市场竞争需要的文化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将区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经济与文化的交融,碰撞出发展的契机。同时,有必要正确认识与挖掘乡风文明的更深层的含义,将社会文化架构的建设放到一个更加宏观的、突出的位置,为经济发展架构的稳定运行提供精神动力。

乡村社会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架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变革。由目前单向、控制与服从的被组织状态,向尊重农户自愿选择,诉求与反馈双向互动的自组织状态转化,发挥自组织的效率和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变革依赖于行政权力(准行政权力)控制为中心的内在脆弱型社会组织架构。建立新的以创富群体为核心,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维系纽带的稳定的社会组织架构。由单一的行政权力控制向经济利益控制为主,行政控制为辅的转变,不仅有利于形成乡村稳定的社会结构,也有利于激发创富群体的积极性。

四、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架构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架构既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伴随经济发展架构不断改革和完善的对象。

长期以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始终主要体现为政策上的倾斜与支持,这也形成了人们对政策的过度偏好。但是政策本身只具有导向性,而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性。也就是说,单靠政策的支持已经难以支撑新农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必须着手建立和完善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完整、连续、权威、具有法律约束性的相关经济和政治制度,来激励和约束新农村建设过程涉及的相关主体,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是完善针对三农的经济制度。也就是建立其规范农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与政府之间财政与税收关系、城乡关系、产业间关系等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

如农村税费制度,单纯取消农业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费大于税的现实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都需要通过税收制度的调整,规范农户与政府利益分配,创造良好的激励与约束关系。

再如政府农业投入与补贴制度,投入与补贴投向哪些具体的领域,中央政府与区域政府各自究竟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工与配合,如何区分不同区域进行适度的投入与补贴而不是一刀切。

还有如何保障农民迁移与流动就业,城市支援农村具体途径是什么?如何确保城市发展对农业用地的占用过程中,农户利益的补偿?工业反哺农业制度、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篇6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1.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定义

有关“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含义,在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的阐述,但是这种新型的旅游景观一定是要具有相关的价值的,而这种价值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主要强调乡村的特征,这种特征把乡村和城市的景色截然分开,具有自身独特的景观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不但要演绎出一种乡村风情,表现出一种乡村的特色,更要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人和自然该如何相处的问题,也就是保护生态平衡,让自然资源可以持续的被利用。所以,这种景观带有综合的性质,主要包含生产景观、乡村聚落、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以及那些可以进行观赏的景观。

2.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

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各种景观进行规划,需要了解很多学科的知识,主要是规划整体的景观要素,要想取得成功的效果,必须要关注到景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综合考虑乡村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条件,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实践,只有这样才可以合理恰当的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

2.1生态性原则

旅游业在在发展的同时,会造成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乡村景观自身的运转也要符合生态要求,做到环保、低碳、绿色,尽量达到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构建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污染,不能给自身以及周边带来负面作用。以生态的原则对景观进行规划,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尽量打造恬静的旅游景观区域,形成适合旅游的环境,这样可以提高景观的质量。

2.2经济性原则

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及改造乡村旅游景观都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经济的因素。例如,在乡村生态景观中开展采摘园这个项目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规划时不但要对采摘点进行合理的设计,还要想出在淡季也可以吸引游人的方法,不断的增加收益。对景观进行设计要注重经济性,也就是保证旅游经济以及生产经济都可以发展起来。

2.3特色性原则

乡村旅游业想要顺利发展下去,必须要有特色,旅游景观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如何规划以及设计出有特色的景观呢?就需要综合考虑园区不同方面的特征,例如经济、历史、自然、社会、文化等,然后结合这个特征,找好自身的特色所在,让园区的设计可以与众不同,和大众化的景观规划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够将更多的游客吸引过来。

2.4参与性原则

如今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是让游客可以亲自的参与进来。农业园区比较适合观光游览,因此占地空间很大,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从城市过来的游客必须亲身体验园区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在农村生活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游客才可以真正的走近乡村,体会更外一种生活方式。

2.5多样性原则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也不管什么规模的旅游形式,都需要留给旅游者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对乡村生态景观进行设计时,要以多样性为基础,也就是在开发产品、设计路线、选择时间、确定游览形式以及消费水平时,尽量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可以让游客有选择的空间;而且对于在园区内各种品种的组合、景区内各个小区域如何分布以及资源配置方面要注重多样性以及丰富性。

3.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实施重点

3.1景观生态规划建立在产业适宜基础上

对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进行规划,也就是分析乡村景观的各种要素以及整个景观情况,以相容性为基础进行生态规划。对这种相容性进行分级,构建起判断相容性的矩阵,以此为依据,规划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以便于确立一种科学的行为体系。

3.2景观生态规划要充分规划乡村土地

根据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几项原则,如何充分的利用乡村土地进行良好的旅游景点规划非常重要。在此我们可以将将乡村景观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乡村景观保护区、乡村景观整治区、乡村景观恢复区和乡村景观建设区。在这几个区域合理的规划好之后,可以充分的解决生产土地和景观规划用地之间的各项矛盾,不仅仅给乡村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生态价值,还创造了新的产值,可谓是一举两得。

3.3景观生态规划要以乡村聚落为中心

对景观生态进行规划主要建立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是规划景观意象、功能以及性质,规划土地利用方面的景观生态以及景观平衡,规划聚落形态以及空间景观,规划聚落规模以及功能区,塑造聚落的风貌以及体系,规划道路交通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建设以及绿地系统,规划景观控制以及景观区划,规划灾害的控制等等。

3.4景观生态规划中融入田园公园式风格

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田园公园成为具有很多功能的主题园,它建立在乡村景观的基础上,具有自然、休闲、生产以及康乐的特点。乡村生态旅游更多的关注趣味性、参与性、趣味性。对田园公园进行规划,让生态旅游带动旅游业向前发展。

篇7

关键词:消费循环 消费剩余 生态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工业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同时以大工业生产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模式成为吞噬自然资源的黑箱,以高消耗为典型特征的消费社会成为当今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始作俑者,但是,与大工业生产体系相对应的企业理论在环境危机形成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如何等重大理论问题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导致传统的企业理论,都以在私人成本最小化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而这一点正是现代商业和工业体系运行的核心准则,不抛弃企业理论的这一核心准则,人类社会将继续被这一错误理论引向歧途和推进灾难的深渊。因此,在新形势下完善企业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消费循环的讨论

首先我们从所谓的埃尔里克等式(以著名美国生物学家保尔埃尔里克名字命名的):I=PCT

I为污染对环境的影响,P为人口规模,C为人均消费,T为GDP对环境的影响。换言之,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取决与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和产品生产的方式和技术。

埃尔里克等式揭示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显然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地球和它的生态系统使生命得以维持,并给经济系统提供各种物质投入。但地球是已定的,不能再变大了。经济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也必然是固定的。逻辑很简单:因为部分不可能大于整体。我们可能不喜欢这种制约,但我们无法回避世界经济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废物的积累不可能永远增长这一基本道理。那么是什么构成了地球对人类社会的支撑能力。多大的经济和人口的长期增长是可能的?我们也许可以在短时期内进一步增长经济,但已有大量的信号表明我们正在接近某种极限。下面我们把环境引入经济的发展中,对此进行一定的讨论研究。

在以往讨论产品、劳务的简单循环中,企业生产产品,将产品送到各个家庭供消费,获得货币。在另一端,家庭向企业提供投入,包括劳务、必要的储蓄和土地,换取以工资、利息和租金为形式的收入。由于这一循环是不完全的,所以看起来它的问题不大。它所遗漏的是:经济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它必须植根于或者嵌于自然界或者生态圈。因此,实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要认识并加在循环中的是两种流量:企业和家庭都要消费自然资料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之后,用过的材料、能源和家庭的垃圾被倒入生态圈。因此。更现实的流量循环必须表现这些重要的事实。把经济变量引入环境中去,换句话说,环境问题是外部负效应累积和放大的结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面的环境危机从宏观上讲是人类发展思想的错误,从中观上讲是荒谬的企业理论下的企业行为的结果,从微观上讲是错误的消费思想导致的消费模式和家庭消费行为的结果。

三、现代企业的行为准则与地球生命生存准则相悖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954年发表了《关于天体的公转》的论文,像太阳绕着地球旋转的学说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地球绕着太阳旋转的新观点,他的新观点,不同于早先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托勒密模式,从而导致了一场新的思想革命,产生了新的世界。

今天,在我们讨论地球和经济的关系中,我们的世界观也应该有类似的转变。现在的问题不是哪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旋转,而是,环境是经济的组成部分,还是经济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经济学家把环境看做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与之相反把经济看做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如同托勒密的日心说,经济学家的观点使人们对现代世界的理解陷入混乱,创造出了和它所依存的生态系统不相适应的经济。经济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造成不断增加的经济损失。有朝一日,它会压倒世界范围的发展力量,导致经济的衰落,我们这一代人所面临的挑战,是在环境退化导致长期经济衰落之前扭转这些趋势。

日益明显的趋势现实,如果子系统经济运作,不能与大系统-地球的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势必两败俱伤。相对于生态系统,经济规模发展得越大,施加给地球自然极限的压力越多,这种不和谐造成的跑坏就越严重。现代企业的行为准则是一种为了一己私立或追求利润最大化,将本应自己承担的生产成本转移到社会头上,结果使得环境恶化。这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妨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乃至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具体表现在:

1. 企业的发展只注重自然界经济性的资源价值

自然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自然界对于人类不仅具有经济性的资源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医疗价值、生态价值等。而同时,自然界对于人类的经济性资源价值又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更要珍惜它们的价值。

2. 企业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的成本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社会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在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确保其承担了相关的社会责任。长期以来,在企业效益评价的问题的研究上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主要是因为企业社会成本较难计量,这就迫切需要对企业社会成本计量问题进行研究,

3. 企业的发展以环境为代价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性开发也随之加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大气污染加剧,酸雨问题日益严重,淡水资源短缺,沙漠化趋势加剧,森林资源锐减,野生动植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臭氧层空洞愈来愈大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都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人们不得不反思人类社会将如何实现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四、企业应遵循的原则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如何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如何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从破坏生态的经济转入持续发展的经济,认识经济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只有调整经济使之与生态系统相适合才能持续发展。我们这一代人面临这巨大的挑战,是设计一种生态经济,一种尊重生态原理的经济。一个能够与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重新设计的经济,将稳定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得以继续发展。

1. 经济效益原则

顾名思义就是产生最大的经济收益。但是,我们在这里加入一个限制条件,即: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收入。我们主要是从企业对股东权益复杂的表现和企业对社会的主要经济贡献两个方面来评估的。其内容应该涵盖了与企业在经济方面有主要关系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企业在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基本表现。在这里把企业经济发展的优先度设为3,用E表示。

2. 社会效益原则

企业利用资源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会产生各方面的社会效果。作为社会的成员,企业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与她发生直接交易关系的其他企业或消费者,更要面对不与其直接发生交易关系的一般公众,其必须为自己的行动对一般公众和社会负社会责任,它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不应该超过社会所能接受的水平以及危害到他人。主要是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出发来考察企业在社会层面上所承担的责任。在权衡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以社会效果的显著程度来衡量企业的发展。为了消除外部不经济的现象,就必须使私人的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内部化。因此,把企业的社会发展的优先度设为2,用S表示。

3. 生态效益原则

过去的经济指标显示出了经济的巨大进步,但是当我们注意到生态方面的指标,那就难以乐观了,经济政策在造成世界经济的超越发展的同时,也正在破坏经济的支持系统。这里主要是从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企业的能源使用两个方面来评估的,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共有的“社会资源”,关系着我们这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产发展,企业的发展不应该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破环上,因此,把企业生态的发展的优先度设为1,即最为重要,用W表示。

4. 综合效益原则

根据以上分析企业的发应该考虑的是综合的效益,即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用C表示综合效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C=E+S+W

其中:E代表的是经济效益;S代表的是社会效益;W代表的是经济效益。

这个公式也体现了建设生态企业的基本原则,是生态企业的效益源泉。

在以往的经济与环境的讨论中,讨论者往往被局限于“是或者非”的框框中,人们经常讨论“生态企业到底值不值得”这一问题,便是其典型的表现。这就要求人们超越要么是、要么非的思维定式。企业管理者们需要质疑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对环境和社会进行投资,能够为股东带来综合收益。 以及如何经环境问题纳入经济运营的整体思路上来。而上文通过对企业综合效益指标的设计,我们主要来讨论经济—环境系统模型下评价一个企业的标准,从而为指导构建生态企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构建生态企业理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赫尔曼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

[3]厉以宁、张静铮,环境经济学[M].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篇8

为了适应我国当前林业生产力水平,现有的所有制需要不需要调整?需要作哪些调整呢?私人投资,私人入股,分红的性质是什么?在实际中我们政府应该采取那些政策杠子?社会主义各种经济成份的地位作用和性质?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包山”投资,雇工可以不可以?根据是什么?

2、农林牧结合和生态平衡问题

发展我国林业生产,必须走农林牧结合经营的道路。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好的典型,但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经济论证。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它具有多种功能。森林不但可为人们提供日益增长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了“生态效益”夕这一概念据国外计算森林的公益价值远远大于林价的几倍几十几倍乃至于20多倍。森林是人类社会有赖于生存的基本条件。森林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学科,怎样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搞好环境保护,需要解决那些政策和经济措施等问题,已成为森林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健全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问题

根据林业生产的特点,落实各种行之有效的责任制,这对进一步推动林业的发展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责任制是属经营管理劳动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使林业的生产关系如何适应于生产力水平的一种具体表现。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上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正是适应于我国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在集体经济内部关系的一次大的甚至是全面的调整。是符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从产品分配上看,又能更合理地调整了集体和社员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从而,大大地调动了集体和社员个人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挖掘了个人的才能和潜力。林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究竟如何落实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责任制?营林生产怎样“联产”法?现在全国各省有不同形式的林业责任制和好的经验,但不论在理论上还是经济效果上的论证都是不够的。怎么样的责任制形式?或几包几定?其经济效果为最佳,最适合于林业生产的发展,都亟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4、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

森林资源短缺,直接限制了其生态效益的发挥;森林资源短缺,削弱了其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短缺,也使得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成为泡影。总之,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林业解决森林资源短缺问题具有最高的优先权。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斥巨资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对森林资源增长,特别是森林面积增长,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着眼于长期发展来讲,政府主导的生态建设模式,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目前,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已从单纯地扩大木材采伐量转向到发展木材综合利用的轨道上来,这是解决木材供应紧张的重要途径,又是一种既经济又收效快的好办法。国外不少国家已把木材综合利用率的高低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木材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近年来世界的木材综合利用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品种上都以相当惊人的步伐向前进。

5、林业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研究

加强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是提高林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当前,林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低而粗放,亟待整顿和提高。管理体制应如何改革?要建立那些规章制度?问题成堆,亟待研究。

6、中国式的林业现代化问题

林业生产实现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指标和经验,而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向自己发展林业的现代化道路。关于林业现代化的概念。标准、步骤、措施以及如何起步等,都是值得很好的研究和探讨的。

7、林业的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问题的研究

实行经济核算制是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细致的工作。这项工作目前十分薄弱石投资不讲效果,经济效果差其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投资经济效果。

8、小结

篇9

关键词:生态;小城镇;规划;未来发展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constantly, small towns have enter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phas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damage. Guangxi guilin area small towns as important tourist city,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make small town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een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guangxi guilin area small urba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planning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better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county to give priority to ecological towns planning necessity, ecological towns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wo aspect, ecological towns to the planning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discussion.

Keywords: ecological; Small towns; Plann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广西桂林兴安县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做好生态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和未来发展部署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广西桂林一带生态小城镇更好的发挥其优势,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好的规划,使其更好的发展。如何更好的对生态小城镇规划与未来进行探讨,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生态小城镇规划必要性

随着小城镇不断的发展,广西桂林兴安县也在迅速的发展。虽然这一带小城镇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却加剧了其生态环境问题。毕竟小城镇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形象及特色有直接关系,其生态环境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小城镇规模的大小。而生态小城镇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也是有一定关系的,人口规模的增加必定会加剧小城镇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在对小城镇进行生态建设时,既要考虑自然承载力问题,同时也要对人改造进行相应分析,从而能对小城镇生态承载能力有明确的认识,减少生态环境和小城镇不协调性。广西桂林兴安县小城镇经济主要以旅游为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地区的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其建筑也越来越多,再加上这一区域多处在漓江边缘,这一地区的建筑已经给小城镇生态环境带来一定问题。尤其是风景保护和城市特色之间的矛盾,目前来看新区的发展对山水景观也有一定影响,现在的小城镇风景保护区已经向四周扩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重视小城镇建设和山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将会使这一带小城镇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因此,有必要对生态小城镇进行相应规划,以便使小城镇和生态环境能协调发展。

二、生态小城镇未来发展策略

1.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

因广西桂林兴安县小城镇的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尤其以山水为主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而水土作为生态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基础,其开发和利用不仅关系着小城镇生态环境的发展,同时也直接关系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目前来看,这一区域虽然旅游业发展比较好,但是在小城镇城市建设中,并未将生态目标更好的和城市建设融合在一起。也未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这就使得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及经济建设不能得到协调发展。而广西桂林兴安县的小城镇生态建设是其发展的根本,在生态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不仅仅以漓江为突破口,还应该寻找新的突破口,以便使生态、经济和人协调发展。

2.对生态小城镇发展进行合理布局

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以小城镇为中心进行山环水绕规划布局,并处理好生态与功能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生态环境与工业关系,以创造出新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在小城镇工业区进行布局规划的时候,应该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考虑,毕竟其关系着小城镇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循环系统,尤其是广西桂林兴安城。而目前兴安成小城镇工业发展中,其工业规模小、生产技术先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也较低,再加上环保措施不当,使得生态小城镇不能更好的发展。小城镇工业毕竟是一个系统,其规划布局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统一,有必要对小城镇工业进行合理布局。为了更好将经济和生态环境结合在一起,规划中可以在远离漓江的地方发展工业及相应物流产业,使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也可以引进大城市旅游龙头企业,并将其适当的迁到小城镇中,使大城市的服务业、文化产业和当地工业能与小城镇生态文化联系在一起,以便使广西桂林一带的小城镇形成集多元化、和谐、生态为一体的新城镇。

3.加大小城镇生态环境管理力度

小城镇生态环境要想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相应管理,就应该以生态为基准制定相应环境保护规划。实际制定过程中,除了对生态环境进行考虑外,还应该协调好工业和生活区布局,同时也应该考虑绿化指标,以凸显地方特色。同时也应该制定环境保护量化指标,以保证生态规划工作有效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明确规定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农田保护范围等,以为小城镇生态规划有序进行提供有效依据。此外,还应该加小城镇生态环境宣传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当地领导和规划者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宣传,可以以广播电视台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而相应规划者可以走入基层对生态环境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生态环境意识,以保小城镇生态管理规划顺利进行。

结束语:

广西桂林兴安县以旅游而闻名于世界,同时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凭借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和文化优势,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而生态环境问题也随着旅游的发展而逐渐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走生态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兴安县小城镇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做好这一系列工作,就应该从生态小城镇实际出发,进行相应规划,以实现小城镇生态良性循环并促进小城镇社会经济、环境、生活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慧琼,李巧云,关欣,廖莎,刘乙玄.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研究进展综述[J]. 农业科技管理, 2011,(04) .

[2] 张锐,刘浩然.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构想——以我国小城镇建设为例[J]. 华章, 2010,(14) .

[3] 陈海涛. 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几个问题[J]. 现代商业, 2010,(18) .

篇10

科学的发展,不但为人类带来财富,也带来福祉。然而,今天人们在享受科技发达所创造的便利、舒适时,也开始为科学发展所困惑。由信息网络化所引发的全球化浪潮,打破了人们安宁恬静的生活,更多的隐私被暴露于世人面前;神奇的生物技术,使人们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科学发展带来的大规模生产,使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因此,科学史家确信,科学发展的结果确实具有两面性。

那么,如何趋利避害呢?

有学者提出借鉴经济学上赤字的评估方法,即社会发展是否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所能承载的科学发展限度之内。从该角度审视今天科学的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就显得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