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调研范文

时间:2023-07-23 09:3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技术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技术调研

篇1

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过程中,产业技术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存在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升级的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研究产业技术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十分必要。一、我国产业技术升级特征及其影响目前对产业技术升级尚无一个完整和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产业技术升级与狭义的技术进步相近,包括:(1)新产品的出现;(2)启用新工艺、新装备;(3)新型材料、新能源的使用;(4)减轻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5)提高人员素质;(6)产业组织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业技术升级的核心是生产率的提高。(一)我国产业技术升级特征1、对外商直接投资等外来技术依赖性较强。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存在过度依赖外部的现象。如2003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支出是购买国内技术支出的7.47倍。近些年我国设备投资中的约60%以上依赖进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三资企业”。然而外资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使我国一批产品提高了档次,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产质量、提升了产业结构,近年来还出现了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趋势,并产生了一定的“外溢”和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恃资本、技术、品牌、营销等优势,不但占据了高附加值环节,而且挤压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国产业升级的进程。2、内资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弱。一是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不足,设备更新改造投资与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还呈下降的趋势。作为装备提供者的机械行业自身的装备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仅为13.7%,机械产品达到当代国际水平的不到5%。不少企业设备陈旧、老化,带病运转,以致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二是研究开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足。R&D占GDP的比重虽然近两年大幅上升,2002年达到1.23%,但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科技成果商品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尚未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产品设计、关键部件、工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三是高技术产业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四是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上不相匹配。技术创新绩效低下的国有企业占据了技术创新资源的主体,技术创新绩效和激励较高的非国有企业却占有较少的技术创新资源。3、分工机制不健全也阻碍了我国产业技术升级的步伐。尽管近几年以来,产业组织呈现集中化和专门化的倾向,然而由于存在着诸如社会信用程度较差、地方保护等许多反分工因素,致使本应进行分工的部件或环节,企业不得不自己生产;本应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技术买卖却很难实现。分工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企业分享不到分工协作的好处,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也导致了上下游企业配套能力差,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我国产业技术升级特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工业化进程加快,但生产业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以技术引进为主要特征的技术进步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推进了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升级特征,但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已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从就业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高达49.1%,第二产业只有21.6%。与国际比较,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也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第三产业就业水平偏低,处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主要是生产业发展不足。2、制造业内部虚高度化:名义高度化较快,实际高度化不足。我国制造业的名义高度化较快。一是制造业在GDP和工业中的比重较高。2003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为36.8%。这一比重大大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与中等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相当;二是工业内部结构中,重加工业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具有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上升很快;三是出口商品结构中,机电产品正成为出口的主导。但进一步分析,我国工业结构的实际高度化不足。一是所谓技术密集型部门或机电产品在生产和出口中的比重上升,是依靠外资企业或“三来一补”来实现的,国内企业主要承担的是技术密集型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工序,而实际技术密集程度和附加价值都比较低。二是与国际比较,从上下游部门之间比例来看,我国高加工度产业发展不足。三是相同的部门内比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附加价值较低,尤其是加工程度相对要高和附加价值高、生产率增长快的机械类工业,我国的增加值率明显偏低。即使是高技术工业,附加值也不高。据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研究结果,全国高技术工业增加值率2001年为24.86%。,比工业平均水平低9.69个百分点。3、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难以为继。一是自然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量大。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废渣和尾矿综合利用率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仅30%。主要工业产品能耗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如火电煤耗高出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出21%,水泥综合能耗高出45%,乙烯综合能耗高出31%。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供给压力明显上升。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富铁矿、铜、锰、铝土矿等储量不足,供求缺口较大。这不但影响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有可能影响我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和军事战略及政策。二是生产过程中排放废物量大,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恶化。4、工业比重增加,但工业对就业吸纳能力下降。我国工业结构升级主要依靠引进和采用劳动节约型技术,工业有机构成快速提高。1981―2003年吸纳1个就业需要的固定资产净值增长了19倍,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受阻,甚至在近几年劳动力向农业回流。二、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技术升级的要求(一)提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撑,为经济增长拓展空间1、提供技术支撑,克服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瓶颈”。技术积累和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演进的基础。面临着关键性技术供给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的状况,一是缺乏适应我国人口大国国情的适用性技术,二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升级的需要,特别是难以满足对高档次商品和先进技术装备的需求。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长时期依赖以基本建设投资和外延增长为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来调整供给结构,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开拓新的空间。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增长。一方面,发展高技术产业是适应需求升级的变化的需要,一些技术创新能够产生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形成新产业,甚至促成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最终提高传统产业的增长质量和竞争力。(二)改善国际分工地位,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保证1、实行产业技术升级,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必须大力发展先进设备制造等发达国家处于垄断地位的部门;在分工产业链上,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从低端价值环节逐步向高端价值环节延伸;在出口产品结构上加快由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向多层次的结构转变,尽快提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比重。2、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减少对国际技术和装备的过多依赖。为避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受到制约,甚至被长期锁定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末端,防止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受制于人的状况,我国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尽量减少对国际技术和装备的过多依赖。

3、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争取更多参与国际分工和进行国际合作。(三)提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1、提高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和节约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节约资源、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条件。如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用高性能的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部分替代,或者降低消耗水平;使用信息技术以使新型产品更为轻便、耐用、易于维修,从而节省大量物质资源和能源。同时,通过淘汰那些污染严重、高消耗的落后工艺和装备,采用和推广无害、低害、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以实现在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性能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2、选择适合国情的产业技术和技术升级路径,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简单地依靠引进技术通常导致劳动力使用的减少,因此,我国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对技术功能进行细分,根据国情,重点开发和利用能发挥劳动力优势的技术,如新产品开发、提高质量、改善性能、开发替代产品等不同功能的技术。同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升级应重在改善产品设计,塑造品牌效应,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四)提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形成持续创新的机制产业技术升级不仅是各个产业部门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同时要求能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对产业技术有不断更新的能力,有持续不断实现产业技术升级的机制和动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以及促使这种能力生成、持续的机制和系统,才能发挥产业技术升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技术升级的良性互动。三、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国家对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要有战略设计现阶段我们在中低档产品生产上有很高的竞争力,但我们不能长期定位于产业低端、低附加价值的国际分工地位。目前尽管我们在很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市场价格影响很大,然而这些产业的市场极易饱和。而与此同时,有不少行业具有明显的动态规模效应;也有很多技术密集型产品是不完全竞争、垄断性很强,若能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或战略性进入,便可改善市场结构和贸易条件;还有一些领域的贸易受到政治的影响。我国如果固守比较优势,仅仅发展完全竞争性产品,与发达国家那些不完全竞争性、技术密集型产品相交换,那么所处地位是不平等的,甚至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再者,比较优势并不完全由初始资源禀赋所决定,也可由后天培育形成。如在许多产业的国际分工中,竞争优势和分工是由研发活动所产生的优势所决定。因此,应制定适合我国要素具有多层次特点和大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二)强化政府在降低创新风险、推动技术扩散方面的作用技术创新既有外部性,风险又高,在基础研究阶段尤为突出,企业往往不愿从事这些研究。有鉴于此,技术创新和研发资助几乎是每一个发达国家都采用的政策。技术密集型企业在投融资方面,也与一般产业具有明显的不同,要求有比较良好的技术市场和风险投资体系。因此,政府在克服风险、补偿外部性、创造新市场和创新制度方面的能力便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同时,技术创新要成为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力量,关键在于推动技术扩散。而要处理好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关系,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技术引进、吸引外资及自主开发的关系迅速提高技术水平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的重要目的,但外商有其自身的利益和战略。因此,从竞争对手中获取技术通常是有条件的,这既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战略、策略有关,也与东道国实际技术消化能力有关。国际经验也表明,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有可能使企业技术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升,而由此提升价值链的企业则很少。同时,技术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贸易的领域。2001年美国商业部总共收到1294件对华技术出口申请,其中72%被通过,3%被拒绝,25%不予受理,即被美国政府否决的对华技术转让项目竟高达28%。因此,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需要在政府支持下,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并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外资加快技术转移步伐、提高转移技术的档次。而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西方国家放松对相应技术的管制。所以,我们在处理技术引进、吸引外资及自主开发的关系方面,既要积极吸引外资、提高引进外资质量,通过外资和技术引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技术升级,同时更应该保持自主发展的权力和能力,并做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相结合,最终实现由以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开发转变。就是说,从技术引进起步,逐步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良,并以此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搞自主研发要有长远打算,政府加大对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四)辩证理解发挥比较优势与改善国际分工地位问题从企业个体来说,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指向。但从国家来说,努力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应是国家政策的基本方针。世界贸易趋势表明,不但需求弹性高的产品比重上升,而且那些基于新市场、新技术的新产品更占据了世界贸易增长额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战略性贸易理论表明,当跨国公司处于垄断地位而没有竞争对手时,垄断企业就能获取垄断利润;而当引入竞争、或通过产业政策支持国内企业的战略性进入时,能够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这将给本国国民带来福利,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因此,改善国际分工地位,一方面,应强化具有高增长率、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另一方面,传统优势部门的技术升级要选准方向,从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转向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技术含量、培育品牌、提高附加价值,否则强化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部门有可能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五)处理好产业技术升级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关系一方面,既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决定了产业技术升级的水平和速度,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能力建设又可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另一方面,产业技术升级在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使一些从业人员因不能适应要求而被“挤出”劳动力市场。因此,在推进产业技术升级过程中,应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艺与劳动密集型工艺的关系。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多吸纳就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全员素质。只有高素质的职工、高强度的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和开发水平,才能真正发挥出后发优势。四、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及相关政策建议(一)确立多层次发展,多种模式并存的战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遵循多层次发展、多种模式并存的战略。一是积极发展适应国内需求升级,立足国内市场,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部门。二是发挥比较优势,尤其是加快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边际部门的发展,通过有效竞争和资产重组,培育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同时,调整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技术升级战略和竞争战略。改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条件,为整合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形成设计、研发、品牌和营销网络提供支持,促进竞争重点由成本和价格竞争向提高档次、设计水平和品牌竞争转变。三是根据国家战略,对一些“战略性行业”或战略性进入进行扶持,争取在高技术部门实现局部突破。四是支持零部件、基础元器件的发展,促进专业化协作水平的提高。五是对具有高成长性而缺乏技术优势的部门,实施“请进来”的战略。

(二)建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坚实技术基础我国产业技术升级不仅要着眼于解决现实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为未来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一是跟踪国际高技术前沿,实现高技术产业某些领域的重点突破,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二是对国民经济发展能起到显著推动作用的关键技术,要走自主创新与引进相结合的路子,加快重点产业主要技术和重大装备的迅速提升。三是政府应支持对重点产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以行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体系,形成重大平台技术的联合开发、利益分配和成果转化机制。四是重视系统集成技术。集成创新是一种成本低、周期短、风险小,而具有重大商业价值的创新方式,应予以高度重视。(三)推行引进消化型与自主创新型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升级模式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模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要推行“引进消化型”与自主创新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做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移植创新。同时,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自主开发的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逐步增加。近期重点实施引进技术本地化战略,并从单纯的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转向引进与自主创新并重。(四)采取差异化的产业技术升级策略我国应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和技术特性,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技术升级策略。如在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须集中力量在若干重点项目上形成突破,以保持相对的技术独立与技术领先;在我国有一定优势的高技术领域,要集中必要的资源,力争尽快形成若干关键技术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技术和市场已高度国际化的高技术领域,应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通过提高技术学习能力,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迅速发展;在我国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领域,鼓励系统集成国内外技术,实现国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占领国际市场;在技术创新活跃、投资规模较小的技术领域,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形成高技术创新小企业创业群体;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所需要的共性技术领域,瞄准规模市场需求,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实现产业素质的提升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要认真分析技术类型,大力支持有利于就业的技术升级,如新产品开发创新,新市场开拓创新,通过材料、工艺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技术创新等。在这方面,深圳比亚迪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发展之初,它们并未盲目花大价线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而是通过改变生产作业流程、分解生产线和合理选择生产技术以充分使用劳动力资源,从而获得了低成本优势,并在不断的资本积累中,实现产业结构和技术基础的不断升级。此外,基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与绩效之间的不匹配性,对于具有资源优势和激励劣势的国有企业,应通过深化所有制改革和强化市场竞争,使之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对于具有明显激励优势和资源劣势的民营企业,应通过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技术资源分配体制,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投融资体制,使高效企业获得技术创新资源;对于既有技术创新激励又有资源优势的外资企业,应注重其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五)着力发挥我国制造业综合优势,促进产业技术升级首先,发挥我国产业基础较强,产业体系比较齐全,能够产生广泛带动作用和技术外溢效应的优势。其次,发挥生产能力及各种要素的组合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第三,发挥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可以容纳多家企业,有利于促进竞争、迫使企业加快转移先进技术的优势。第四,发挥我国科研水平和各个层次工业技术水平在发展中国家较强的优势。从航天技术、核工业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到各类消费品工业技术等各个层次,我国都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产业技术专家、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科研教学基础。发挥较强科技能力的优势,促进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并使之与国内技术开发能力形成良性互动,尽快提升我国产业自主开发能力。(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一是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重点支持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公共品特征较强的技术,如国防技术、人类生命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等等。 在可竞争性产业技术领域,重点资助竞争前的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对国家竞争实力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基础性研究和产业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面广、社会效益大的产品和工艺技术研究开发的推广。二是改变支持方式,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七)培育技术创新主体,建立新型合作竞争关系一要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以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二要鼓励合作开发,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制定和实施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开发计划,努力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形式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方式,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联合开发。三要通过重大攻关项目整合有关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建立起政府、科技界、企业之间的多种方式的技术联盟。四要积极探索国际技术合作。创造条件,争取加入各种国际技术合作计划,鼓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八)发展技术市场,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业技术扩散一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民间技术转移。加强技术市场的制度建设,建立全国信息共享的交易网络,形成综合性和多功能的技术交易平台。二要鼓励和规范技术服务机构。现阶段实行政府和民间相结合,健全政府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发展民间技术公司,为技术交易提供全面的服务。三要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形成技术成果利用和扩散的新机制。要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促进国家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向社会的转移,并创造条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制定促进研究成果转移、扩散和商业化的相关政策。四要建立军民互动的创新体系,实现军民产业技术共享的机制。通过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挖掘民用技术满足国防需要的潜力;通过“军用启动,带动民用”,促进民用产业和军事工业的融合。(九)建立吸引和发挥优秀人才作用的机制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关键是人才,要通过实施人才工程,加快建立能够吸引和发挥优秀人才作用的机制,建立起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专家队伍、技术工人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建立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积极探索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机制,鼓励对企业优秀技术人员采用股权、期权等各种分配激励方式。(十)实施优惠政策,鼓励技术创新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制定符合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求的融资、信贷与税收政策支持体系。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强国际间合作。通过与跨国公司共同组建技术开发中心,在较高层次上开展合作。鼓励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机构,实现技术外取。三是培育创新群。政府应着眼于技术系统和创新群,而不是单个创新能力;减少交易成本、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条件,为创新群的产生提供土壤。通过促进、培养创新源、创新实施者、创新产品第一用户间的联系和结合,推动形成动态的技术积累过程,为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提供不断的技术来源和推动力。(十一)加快体制创新,推动专门化分工协作制造业的发展应按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路子。要突破企业信用、财政包干、地方保护等体制性因素的障碍,加快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建立有利于专门化分工协作的信用体系、金融投资体系和财政体制。

篇2

一、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听取县可再生能源办情况汇报,至韩村实地考察,听取基层管理技术干部、持证技工、村民代表和沼气用户的反映和汇报,与县、乡、村各级干部座谈等方法,圆满完成了此次考察。该项考察在我市尚属首次,为分析秸秆生产沼气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探索秸秆生产沼气蕴藏的巨大潜力,解决沼气发酵原料短缺的瓶颈问题,促进沼气在农村的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调查资料和数据。

二、上韩村基本情况

上韩村位于翼城县里砦镇,距离县城18公里。全村344户、1172人、人均收入5171元。全村耕地面积 2780亩 ,其中果园面积1900亩、粮食种植面积680亩,是翼城有名的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

上韩村共有养殖户62户,其中生猪养殖户51户,生出存栏1120头,年均出栏生猪3000 头;养羊户11 户,存栏500余头。

三、上韩村沼气发展情况

上韩村沼气建设始于2005年10月,当年新建沼气46座,2006年建池40座、2007年51座、2008年44座,合计全村共有沼气池181座。由于建池质量较好、管理措施到位,目前上韩村的沼气使用情况非常稳定,全村181个沼气户中,除5户因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无人管理导致沼气停用外,其余176户均可正常使用,使用率超过97%。

在181个沼气户中,从事养殖业的有48户,他们的发酵原料以猪粪、羊粪为主,还有43户虽然自己不养猪,但可以从别人的养殖场获取猪粪用于沼气生产,另外87户,因为缺乏猪粪而采用了秸秆发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户数占到总户数的48%,使用率超过90%。

四、上韩村沼气生产模式

猪—沼—果模式:即猪粪生产沼气,沼肥还田果园。

粮—沼—果模式:即粮食秸秆生产沼气,沼肥用于苹果生产。

这两种模式都对农业废弃物进行了充分循环和利用,取得了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潮流。

五、秸秆生产沼气的方法和步骤

1、新建池启动时添加秸秆的方法

(1)原料准备

准备新鲜、干燥的玉米杆2m3、猪粪3m3、白色塑料布、沼液若干。

(2)秸秆粉碎

把玉米杆粉碎,长度1~3cm为宜,而且秸秆越碎越好。

(3)混合堆沤

把猪粪和秸秆进行混合堆沤,一层猪粪、一层秸秆,每层以10~20cm为宜。注意,粪堆底层必须铺垫塑料布,以减少发酵原料中水分和热量的流失。

(4)沼液浸泡

秸秆堆好后,在正常产气3个月以上的沼气池中抽取沼液若干,均匀泼到秸秆堆上,标准以把秸秆泼湿,但不外流为好,最后用白色透明塑料布覆盖发酵。

(5)入池产气

秸秆堆沤期间,要勤于观察,当发现秸秆上面产生白色菌丝时即可投料进池,具体做法与其它沼气池进料方法相同。

2、正常运转中的沼气池添加秸秆的方法

正常运转的沼气池,也可添加秸秆作为发酵原料。但要注意,在不同的时间,操作方法要有所区别:

(1)5~9月,气温较高,秸秆分解发酵速度快,这时如果需要添加秸秆作为发酵原料,可直接添,无须进行池外堆沤。另外,这几个月杂草茂盛、数量较多,可直接把杂草粉碎入池,也是很好的发酵原料。

(2)10~4月,因气温较低,秸秆分解发酵速度慢,如果直接在沼气池中添加秸秆,容易造成结壳现象,不利于沼气生产,所以这几个月添加秸秆时,最好进行堆沤处理,堆沤方法同上。

3、入冬前沼气池添加秸秆的方法

要保证冬季沼气池能正常产气,就一定要重视冬前补料。

具体做法为:10月份准备秸秆2m3,粉碎堆沤,堆沤方法同上,这时加料,无须再添加猪粪,堆沤完成后,在10月20号进池。进料前一定要先出料1.5m3,然后进秸秆堆沤料2m3,如此可维持冬季3个月沼气池正常产气。

秸秆生产沼气在我们村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作物秸秆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在生产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油葵盘子、玉米芯以及野草等都是很好的发酵原料,所以,沼气户在沼气生产中不必局限于秸秆作为原料,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灵活应用。

六、秸秆生产沼气的成本分析

秸秆运费约每立方米10元,秸秆粉碎每立方米人工费10元、电费约1元,秸秆堆沤投料人工费200元,堆沤用塑料布4Kg约60元,此外需30A型4千瓦揉搓机一台,1200元。上述各项费用多为农户自筹。

篇3

有机农业是一种可以避免多种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当前以有机农业全面代替传统农业生产仍有较大难度,①但是在对水质影响较为显著的沿湖库周边地区推广有机农业仍是有效避免氮磷流失的重要途径。此外,相对于精准施肥、缓释肥而言,有机农业在农户中具有较好的认知基础。因此,本文对影响沿湖库地区农户对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采用意愿的各种因素展开研究。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属于广义的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关于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1〕其中关于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例如病虫害综合管理、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农户采用行为,也有较多研究。〔2〕具体到有机农业技术,随着20世纪90年代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其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相继展开。Burton等(1999)基于二元Logit模型研究了英国237农户采用有机农业农艺的影响因素,发现女性、年龄较小的、环境组织成员、从其他农户处获得相关信息的、自给自足型、家庭成员较多的农户采用有机农业农艺的概率更高,而受教育程度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3〕Anderson等(2005)也基于二元Logit模型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75农户有机农业采用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是否自行销售、总销售额、耕地面积对有机农业采用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影响不显著。〔4〕Genius等(2006)基于三变量顺序Probit模型对希腊237农户的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政府补贴、环境意识、信息收集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农场专业化程度、年龄等具有显著的负影响。〔5〕Gopal等(2011)基于二元Logit模型对泰国Mahasarakham省172农户的有机蔬菜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妇女领导角色、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推动、社区与农民组织推动、培训、对有机产品价格满意程度、虫害强度减少变量等均呈现显著的正影响。〔6〕

Naoufel(2011)进一步研究了道德和社会关注因素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用行为的影响,〔7〕而Doris等(2011)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早、中、晚期农户有机农业采用行为的不同影响。〔8〕比较而言,国内关于有机农业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李锁娜等(2006)从宏观上定性分析了江苏省有机农业地区发展差异原因,认为环境既不是唯一影响因素,也不是主导因素,经济和政策因素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9〕袁涓文等(2009)以贵阳W村为例,对农户采纳有机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项目推动和培训对农户采纳有机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10〕整体来看,国外多应用二元Logit等计量模型进行定量研究,从其研究框架设计来看其越来越关注更为深入的问题,但是不同研究者关于影响因素的选择则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国内方面相关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沿湖库地区农户问卷调研,获得其采用有机农业的意愿及其相关特征,并通过二元Logit模型研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户采用意愿、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提供参考。

二、理论假设

有机农业是一个可持续的农业管理系统。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将有机农业定义为“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②本文将有机农业简化表述为:不使用化肥而使用有机肥、不使用现行高毒农药而采用生物农药、不使用灭草剂而采用机械或人工拔草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地,本文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成为传统农业。一般地,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资金、劳动力投入较多,产量较低但是产品价格较高,整体收益较高,同时其产品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波动幅度较大,并且有机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各种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农户技术选择行为主要是经济因素驱动,即作为生产单位的农户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理性经济人;〔11〕同时,农户行为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方面,由于有机农业具有资金投入与劳动力投入较多、收益较高但风险较大的经济特征,与这些特征相关的因素都将影响到农户选择有机农业技术的经济利益并最终影响其对有机农业的选择概率,从农户个人、农户家庭、外部因素等三方面识别此类影响因素。非经济因素方面,对于有机农业而言,环境友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健康是其重要特征,由于环境影响的外部性而没有涵盖在经济因素内,但是这并不能否定部分农户出于环境或者健康因素的考虑而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因此环境因素有可能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产生影响。

(1)农户个人特征。农户个人特征影响着其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认知、劳动力机会成本等因素从而影响其对有机农业的采用意愿。具体来说,相关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等。性别因素。一方面,女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从而有可能愿意选择有机农业生产技术,Gopal等(2011)的研究表明女性担任领导者的家庭更愿意采用有机蔬菜生产技术,〔12〕Burton等(1999)也得出了类似结论。〔13〕另一方面,与男性相比,女性更为厌恶风险,这不利于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因此,性别因素对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影响取决于这两方面因素的相对大小。年龄因素。一方面,年龄较大的农户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同时因其对我国过去不使用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熟悉而对有机农业较为了解,并且相对而言其对健康因素关注较多,这些因素都使得年龄较大的人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另一方面,年龄较大的人一般不愿意做出改变,也就不愿意调整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这降低了其对有机农业的采用意愿。受教育程度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科学认知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一般地,受教育程度对农户选择新技术具有正向影响。如林毅夫(1992)利用湖南省五个县的500户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户杂交水稻技术采用行为,发现农户的教育水平对农户采用杂交水稻的概率有显著的正效应。〔14〕Genius等(2006)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15〕然而,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一般其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这又不利于其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因此,受教育程度是否增加有机农业采用概率取决于这两方面作用的相对大小。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也会影响农户的新技术采用行为,因为通过培训可以直接了解某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收益,从而增加其选择新技术的概率。Gopal等(2011)研究发现参加培训可以提高农户选择有机蔬菜的概率。〔16〕关于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意愿,与不曾参加过培训的农户相比,曾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户更愿意接受新的技术,也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技术。

(2)农户家庭特征。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农户的经营特征将直接影响到其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或者意愿。较多经验研究表明:生产经营规模大小、家庭收入、家庭对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小均对农户采用技术有着显着的影响。农户的经营规模因素。以耕地面积表征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的经营规模。一般地,农户的耕地面积越大,由于不同生产技术对其成本与收益影响越大,其对有利于提高收益的新技术的采用意愿越高。林毅夫(1992)在研究农户采用杂交水稻技术中发现,农户的耕地规模对于农户采用杂交水稻的概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17〕Anderson等(2005)发现耕地面积对有机农业采用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18〕不过Genius等(2006)发现农地规模并无显著影响。〔19〕家庭收入因素。一般地,收入较高的农户,其资金的机会成本较低,同时,其对健康等因素关注相对较多,这均有利于其采用有机农业技术。Anderson等(2005)发现农场总销售额变量对有机农业采用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20〕另外,非农收入比重较高的农户,农业生产在其收入中的份额较小,其对农业收入关注较少,因此非农收入比重可能会降低其有机农业采用概率。不过Genius等(2006)研究发现非农收入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21〕农户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因素。由于有机农业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家庭不愿意采用。相反地,风险承受能力较大的家庭更有意愿采用有机农业技术。由于风险承受能力难以定量表征,现有研究中涉及的比较少,本文以“可承受的最大产量损失比例”表征其风险承受能力。本文选取耕地面积、人均收入、非农收入占比、风险承受能力4个变量作为影响农户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农户家庭特征变量。

(3)外部因素。影响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外部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有机产品价格、有机产品消费市场、人才与技术支撑,相关信息的获取等。本文选择距离大城市距离的远近来综合表征这些外部因素。一般地,大城市具有如下特征:居民收入较高且对健康更为关注,相应地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较大;大城市科技水平较高,可以有力支撑有机农业发展所需的相关技术和人才;大城市对环境质量关注较多,对其周边农业生产的环境要求较高,更有可能采取更大的鼓励措施使农户采用环境友好的技术。因此,距离大城市越近,越接近较大的有机产品消费市场,也越有较好的技术支持,同时信息获取也更为便利,因此,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农户更有意愿采用有机农业技术。不过,Genius等(2006)研究发现,与城市的距离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的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行为。〔22〕本文以“是否靠近大城市”作为外部因素的综合表征。

(4)环境因素。理论上,市场经济中的农户将按照经济利益驱动选择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外部性的环境因素较难直接影响其行为。但是,现实中,部分农户可能因为其更为关注环境问题而愿意采用有机农业技术。本文以农户对“种植业是否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回答作为其环境意识的表征指标,以研究环境意识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三、模型与数据

1.模型构建

基于二元Logit模型研究农户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因变量为农户对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意愿,如果回答愿意采用,则定义y=1;否则y=0。设y=1的概率为p,则y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y)=py(1-p)1-y,y∈{0,1}其中,p是各种影响因素即自变量的函数。二元Logit模型设定p与自变量的关系如下:P=exp(β0+β1X1+…+βkXk)1+exp(β0+β1X1+…+βkXk) (2)其中,β1为系数,Xi为自变量,即农户采用意愿的各种影响因素变量。其中,βi的符号表征了自变量Xi变化对选择概率p的影响,如果βi为正,那么自变量Xi的增加对选择概率p有正向影响。对(2)进一步变形可得:1n(p1-p)=β0+β1X1+…βkXk (3)其中,等式左边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即机会比)的对数,根据等式右边,可以发现回归系数βi为自变量Xi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机会比对数的改变值。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得到参数估计值,基于得到的回归方程,还可以预测一个具有某种特定特征(以一组自变量值表征)的农户对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概率。

2.调研与数据

调研地区选择。本研究对北京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和山东沿南四湖地区农户进行调研。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主要饮用水源,为了保障水库水质,密云县工农业发展受到严格环境限制,有机农业成为密云县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经济的重要思路,鱼、蜂蜜、杂粮、蔬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益,但在粮食等大田作物方面尚有较大改进空间。南四湖地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过水区,2009年其水质为IV类水,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总磷、总氮,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氮磷流失对南四湖水质形成较大影响。而南四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环境友好属性较差。调研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农户对有机农业技术的采用意愿;第二部分为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环境意识变量。对17个村落250位农户进行了问卷调研,得到有效问卷231份。调研农户的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摘要。可见,调研对象平均年龄为50.63岁,即调研时在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平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水平,而曾经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户仅占31%。从收入来看,平均的非农收入占比达到了71%,即农业收入已经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环境意识来看,调研对象的平均环境认识为种植业对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从调研过程来看,被调查者多认为周边的工业企业或者养殖场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四、结果与分析

基于SPSS16.0对调研数据进行二元Logit回归,从回归结果可见,调研对象年龄、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和地区虚拟变量回归系数较为显著,且均为正向影响。

(1)年龄变量对农户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该变量回归系数为0.045,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年龄越大的农户,越愿意选择有机农业技术。这与Burton等(1999)研究结果相同。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技术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年轻的农民多进城务工,其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较高,相对来说,年龄较大的农民则因务工机会少而使得其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所以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生产;其二,根据调研发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年龄较大的人,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从事的农业生产与当前倡导的有机农业有较多相似之处,对有机农业较为熟悉,因此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

(2)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对其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该变量回归系数为1.214,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收入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选择有机农业技术。这与Anderson等(2005)研究结果相同,也与理论预期相符。

(3)地区虚拟变量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影响,该变量回归系数为1.75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位于密云的农户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这也与理论预期相符。位于密云的农户,更接近大城市,接近有机产品消费市场,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人才技术支持,信息获取方便。同时北京对密云传统农业发展有较多限制而对有机农业大力鼓励发展。相比之下,沿南四湖地区的微山县工业经济较强,附近农户多到城里打工,对种植业更愿意采用省时省力的传统农业;调研中有农户说曾试验过有机农业,但是技术比较复杂难以掌握所以后来又放弃了,这也说明密云县因临近北京而有较好的技术支持从而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

(4)环境因素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的影响,该变量回归系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环境意识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的采用意愿,某种程度上说明即使部分农户认为种植业对水环境有较大影响,也不会采取更加环境友好的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这说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没有纳入市场体制,农户不会因为污染环境而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农户在选择生产技术时仍然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与环境意识尚无法影响其行为选择。此外,其他自变量回归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性别、受教育程度两个变量的理论预期并不确定,所以结果与预期基本相符。

五、结语

其一,年龄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方面因为年龄较大的农户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因为年龄较大的农户从事过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生产而对当前有机农业较为熟悉。从研究结果来看,当现在较为年轻的人若干年后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人员后,而其对有机农业采用意愿相对较低。因此,可以预期未来推广有机农业的难度会相对较大。

其二,人均收入也对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主要因为人均收入较高的农户资金的机会成本较低同时对健康效应更为关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将相应地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这为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其三,密云县的农户比济宁市的农户更愿意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因为位于北京周边的农户,更接近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可以获得更好的人才与技术支持、信息获取更为方便,同时城市对周边农业生产有更严格的环境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的有机农业发展需要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来拉动,因此培育并壮大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有利于有机农业技术的推广。

篇4

    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工作目标(1)围绕贵州省黄磷清洁生产产业链、贵州省中低品位磷矿利用及湿法磷酸循环经济产业链、贵州省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与我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相适宜的标准体系,包括:生产技术规范系列标准[1];安全生产和环保节能管理系列标准;资源综合利用副产品系列标准;磷复肥产品系列标准;基础磷化工产品和精细磷化工产品[2]系列标准;磷化工检测方法系列标准;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管理系列标准;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2)调查理清我省磷化工产业技术标准现状,研究分析目前磷化工行业急需制定和缺失的标准,针对产业发展对产品技术标准需求,组织补充制定急需的地方标准和提出5年内标准制修订计划。(3)搜集整理国际、国内有关标准,重点收集代表磷化工产业发展方向的国际先进标准。(4)编制出版《贵州磷化工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供磷化工生产企业及其下游产品生产企业、科研、销售、服务单位,以及各检验机构和职能监督、行业管理部门及标准管理部门使用。为磷化工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的原则(1)与国家标准相衔接,紧贴贵州磷化工产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2)满足规范磷化工开采、生产、加工、销售的要求,确保质量、安全、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3)体现贵州磷化工产业的特色和发展方向。(4)重点立足于有一定覆盖面的,有助于行业整体提升的技术及规范类标准的清理和制定。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初步框架在对磷化工相关标准进行初步查询的基础上,2012年5月本院组织召开了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研讨会,邀请省内骨干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化工协会等行业专家对磷化工技术标准研究工作进行指导,专家们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梳理,对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修改如下: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初步框架图(图略)。

    建立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工作方向

    编制调研提纲编制《贵州省磷化工企业调研提纲》,组织对本省磷化工企业和骨干、典型企业的生产、管理及标准情况的调研,收集企业现行有效标准、工艺流程图及其他相关资料。形成行业基本信息数据的分类汇总报表和调研工作总结报告。标准梳理组织对磷化工标准做进一步的梳理汇总。(1)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及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类标准:分五类情况进行梳理,一是已有国家行业标准的;二是有成熟工艺需要编写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实施技术推广的,如:瓮福正在制定的《磷酸一铵(萃余酸生产结晶状磷酸一铵)生产工艺标准》地方标准;三是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已采取的技术、方法、措施比较有效,有待进一步规范,便于在行业内推广的,如《磷石膏安全环保堆存规范》;四是为保护岗位员工操作安全、保护员工职业健康,有安全隐患,急需制定的安全操作规范和作业场所管理规范,如:无水氟化氢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五是通过标准的制定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或节能降耗,淘汰落后的标准需求。(2)产品及检验方法类标准:分6类情况进行梳理,一是已有的国家、行业标准;二是有产品没有国家行业标准的,如:威顿晶磷的《电子级三氯氧磷》;三是有产品但由于生产工艺不同,已有的国家行业标准不适用,如:瓮福正在制定的《粒状硫酸铵》地方标准,;四是有企业标准,但制定的标准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标准,需要上升为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五是有新开发产品或新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没有产品标准的,如:瓮福正在制定的《磷酸一铵(结晶状)》地方标准。六是有产品标准但检验方法不能满足检验要求,不适于本省产品的情况。七是有产品标准但标准规定不完善,不能保护消费者利益。如:现行《普钙》标准,由于没有规定水溶性磷的比例,被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急需修改。(3)销售、包装、运输、储存类标准。分类情况进行梳理,一是已有的国家、行业标准;二是有助于提高销售管理水平、规范售后服务行为,为用户提供安全使用指导,如:某种肥料的施用指南;三是能够有效提高产品安全防护和运输储存效果的标准或规范等等。通过梳理,提出《需制定、修订标准一览表》,组织行业专家确定急需制定的标准及五年内需制定的标准计划。确定体系框架确定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根据调研汇总有关意见,拟定出需纳入地方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提出体系总体方案设计和体系框架,征询专家意见,确定体系框架。标准检索查询根据产业状况和国内发展及需求分析。对重点磷化工产品国内外先进标准检索查询,特别是了解国外相关法规、管理要求,对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技术标准水平比较,作为制修订标准的依据。提供部分国外标准译文及标准信息查询途径。标准制修订组织对拟制修订的标准目录进行任务分解,协调和落实各标准制修订任务的牵头负责人和牵头单位。原则上产品及生产技术管理类标准的制修订项目以企业为主制定,由骨干企业牵头,安全、环保、节能、职业健康标准以职能管理部门为主牵头,企业参与,各类标准的清理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磷及磷化工质检中心)均应落实人员分工负责配合。也可以按专业分组进行,如:磷化工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工作组;安全、环境保护、节能及职业健康标准及规范工作组;磷矿石、磷精矿及含磷肥料工作组;精细磷化工产品工作组;磷化工产品包装、储存、运输、销售服务标准工作组。

    组织保障措施

    标准体系制定工作由省质监局组织,成立标准体系制定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标准体系制定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贵州省磷化工产品骨干生产企业。成立专家组:负责指导体系编制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参与标准的评审。以磷化工骨干企业的专家为主体组建,吸收研究院所、大学、协会、学会的专家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检测技术机构的技术骨干。具体的编制和协调沟通工作以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磷及磷化工质检中心)负责。

篇5

1、宜昌地区磷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对化工人才需求的分析

1.1宜昌地区磷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宜昌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磷化工的优势。我国已探明磷矿资源分布在泉沟27个省自治区,其中湖北、云南、湖南、贵州和四川是磷矿富集区。湖北省磷矿资源储量目前排全国总储量前三位。而湖北的磷矿又集中分布于宜昌,分别于夷陵、兴山、远安三县区交界处,分别由16个矿床(段)组成。现累计探明储量超过20亿吨,占湖北省总储量54%。宜昌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宜昌建成“全国重要的磷复肥和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宜昌目前形成了以宜昌东山开发区、猇亭化工工业园、兴山磷精细化工园、远安化工园、枝城化工园为核心,同时以宜都的楚星和欣龙化工、远安的东圣化工、当阳的华强化工、长阳清江化工厂等县市为产业延伸,形成了整个大宜昌的化工格局。在这些化工企业中以兴发集团、宜化集团、三新磷化等七家湖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骨干企业为支撑的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磷化工企业42家,总资产539.66亿元,从业人员三十多万人,其中部分磷化工企业的产品在全国、全球占有一定地位。如:宜化集团磷酸一铵是全国同类单体设备中最大生产装置、兴发集团三聚磷酸钠年产量居全国第一,六偏磷酸钠年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全国最大的二甲基亚砜生产企业。集群发展速度加快,磷化工在宜昌仅次于水电产业,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宜昌已形成了猇亭化工园、兴山磷精细化工园、远安化工园、枝城化工园;企业规模以宜化、兴发上市公司为主导,三宁、东圣、新洋丰为骨干,其他中小企业为补充的格局。宜昌楚磷工业园被授予“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1.2宜昌磷化工企业对化工人才需求的分析。本地区化工企业较多并且非常集中,对化工人才需求旺盛。企业对一线技术员和一线操作员的学历要求普遍为大专层次,特别像我们这种高职院校的化工专业毕业学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高职化工专业人才是企业需求的主体。在我们调研的许多企业的负责人表示高职化工专业的学生普遍比本科学生更能胜任化工生产的一线操作、更能在企业留得住。除个别关键性技术岗位和研发类岗位外,一般来说,高职就可胜任。但我们的毕业生在工作几年后相当数量的人成为了主操手、工段长、班长和车间主任。2005年毕业的康静还成为了宜化集团的矿石采购部的部长。2006年我们专业有36人在同一时间被宜化的猇亭分厂招聘、2007年有26人被枝江山水化工同一时间招聘、2008年和2009年的毕业生全部进入了兴发集团的白沙河分厂和刘草坡分厂、2010年和2010年毕业生整体被宜化双环分厂“打包”招聘。由此可见在宜昌地区,化工行业的高职人才的市场是供远远小于求。

2、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高职专业课程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教育生命所在。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大纲时候我们调研了大量的企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去考察具体生产过程、工艺和一线操作事项。同时聘请了企业的技术专家为我们的专业委员会成员,最终使我们的化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设置上均与企业的需要为基础,适应了企业对磷化工生产一线人才的需求。

2.1加强符合宜昌区域化工行业经济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我院应用化工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基础课,在第二学期开设化工设备、化工仪表自动化、工业分析等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煤化工方向的合成氨生产技术、磷化工方向的精细磷化工生产技术、盐化工方向的纯碱和烧碱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了给学生讲授从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到化工生产专业知识的转变过程。但即使是专业基础课中我们也融入企业生产一线的知识,在教学中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例如:无机化学在讲到第五章氮族元素时候我们会重点讲授磷及磷化合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即包括课本上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还包括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黄磷、三钠、五钠和次磷酸等一系列产品。在有些物质命名上例如:Na5P3O10课本上标准命名为三聚磷酸钠,但是在企业习惯叫做三钠,像这样情况我们在课堂上也会教会学生命名为三钠;像在企业讲到压力时候都是喜欢换算成公斤,在我们课堂里面我们也会给学生在讲授化工反应设备压强时候换算成公斤;像在配置化学药剂时候,企业习惯用质量和体积来计算,这样在我们专业课教学中我们也不会死扣课本给学生讲授摩尔来计算物质含量。总之,我们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宜昌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特点,适应了企业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要求。

2.2构建符合宜昌区域磷化工一线生产岗位的课程体系。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磷化工生产和服务的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我们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一般的磷化工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外,更多地要求学生具备磷化工生产一线岗位的要求。要能够应用所学的磷化工生产基本理论、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指标影响因素、生产设备和磷化工生产中DCS控制技术来解决在磷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与本科教育中所讲究的学科专业、系统性、完整性不同,我们的高职化工专业的磷化工生产技术课程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在为学生提供“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着重培养从事化工生产一线岗位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3]近三年了我们开设了宜化、兴发定向班,使得我们的磷化工生产技术课堂教学按照宜化集团、兴发集团真实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来进行。使得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更多的原汁原味的企业一线生产的口味。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生产现场的过程以图片、视频和实物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实现了磷化工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对接。同时我们还每学期开展“专家校园行”活动,聘请磷化工企业技术专家给老师和学生进行专题讲座。邀请专业委员会的企业成员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开发。把磷化工企业生产岗位所需知识和岗位技能作为教学重点,使教学内容紧密贴近磷化工生产岗位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

篇6

一、当前我国农副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普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当前,虽然早就进入了科技时代,但是,我国大多数进行农副业生产的人仍然是农民,并且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在这部分人中,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科学文化教育,但是他们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在农副业生产过程中,都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不单是农民,就是专门管理农副业生产的干部,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不太清晰,为了完成任务,或者使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他们根本不管是不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他们所制定的农副业生产计划常常是盲目的、错误的,不但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且也没有对计划进行过可行性分析。

2.普遍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模式

在农副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导致农副业生产也没有计划性和可持续性,大部分农副业生产仍然采取传统的粗放、被动的生产模式。农副业生产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地域性和浓郁地方特色的生产活动。不同的地区,其农业生产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地区在组织农副业生产时,常常是盲目地模仿外地的生产模式,而不去考虑本地的生产特征,寻找适合本地的生产模式,从而给农副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3.普遍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

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必然导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在农副业生产的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基建规模都搞得不错,但是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方面却相对比较保守,很多农民或者农民企业家宁可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少收获一点,也不愿意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在他们看来,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本身就是一件冒险的行为,是不划算的。他们宁可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少收入一点,也不愿冒险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多收入很多。因此,在广大农村,很难引进或者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还有的地区虽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缺少相应的人才,从而导致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大量闲置。

4.产业化水平普遍较低,

尽管我国的农副业生产规模巨大,相关的企业也不少,但是真正成为龙头企业的却非常少。大多数农副业生产相关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也没有特色产品或者不存在较强的竞争力,而且科技含量比较少、产品质量不太高,更不要说是什么品牌效应了。这样的企业,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或者支撑的能力可想而知。

5.生态日益恶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资源数量锐减,质量连续下降,土地沙漠化严重。“废水、废气、废渣”正在严重污染着农副业生产环境,使用工业污水进行灌溉的现象比比皆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据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每年要使用农药120多万吨,污染农田约1.4亩;植物秸秆、动物粪便、农副业加工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面对这些状况,大多数地区的农副业生产不是停顿整改,而是变本加厉,更加疯狂。

二、我国农副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1.大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首先要对管理农副业生产的领导干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更新他们的理念,改变他们的思路。通过他们去带动和教育广大的农民和农业企业,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进行农副业生产。其次,在农副业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大科学调研的力度,通过认真调查分析,努力制定可行性生产计划,争取所有的生产计划都能做到可管、可控。

2.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模式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模式,首先必须加大生产设施建设,生产设施是农副业生产取得丰收的保证,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本地的气候特征、土壤特征等,引入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技术,从而提高农副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其次要大力利用本地资源,合理制定适合本地农副业发展的生产模式。

3.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

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首先面临的就是思想上的冲突,面对这个难题,广大农副业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分析生产中的各种矛盾,通过示范和引导化解存在于人们心中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其次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操作使用上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引入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争取让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

4.发展生态农副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发展生态农副业是实现农副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生态农业,不但能够使过度消耗的农业资源得到缓解,而且还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农业污染,而且还可以培育和生产特色产品,提高农副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

大力推行农副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副业建设的需要,是保持人与社会之间、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大力推行农副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国的农副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从规范管理、计划落实、科学指导着手,生产计划、技术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

一是规范了计划管理,下发了生产计划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计划的严肃性,严格考核,整体落实,确保了各项任务指标明确,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二是规范了全厂10个工艺环节的管理,明确了检查的地点、方式、方法等,全年环节检查近128次,所有检查做到了及时分析、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确保了各工艺环节的稳定与正常,

三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煤质进行分析与预测,制定了产品生产组织方案,为领导决策及调度指挥提供了依据,较好地解决了四月份4万吨11#和10#混合煤入洗,9月--11月11#与2#劣质煤的同时入洗以及全年近25万吨的10#煤入洗,全年入洗11#煤近20吨,做到了月月有方案。

四是加强了现场的技术指导与把关,每天对全厂所有工序现场检查一至两次,1/3工作时间在现场,对重点岗位进行现场监督,分片分责任人指导,对出现的问题现场进行解决,多次积极组织召开了产率、尾灰、矸石污染的专题讨论会,对各种煤质特性、生产现象及操作情况不断进行总结,做到了在现有工艺条件、设备设施下,生产指标的稳定。

五是重点对跳汰、浮选、过滤、离心机、配煤工序进行了过程监控,积极组织了各级人员参加的工序活动,激发了职工参与技术管理的热情。

2、以技术攻关、强化两机操作为手段,在产率、稳定率上做文章,保证了效益的最大化

一是针对精煤产率、综合产率低的问题,积极进行了多种生产组织方案的制订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行了11#煤单洗保产率完计划、中煤保热值4800大卡,10#煤单洗保产率最大、配洗保硫分稳定,2#煤正常入洗保产率完计划、中煤热值保4500大卡,2#劣质煤保精煤产率最大、中煤灰分放开等一系列生产生产组织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各个时期煤种不同带来的产率难题,特别是4月、5月、6月、12月份利用煤质较好的契机,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产率,确保了全年产率指标的完成。

二是针对跳汰机、浮选机分选特征及产率的配比,灵活地采取了级差生产,同级生产的方案,得到了最佳精煤产率。

三是针对浮选机抽出率低、尾灰低的问题进行了专题整治,严格执行“一次选净、二次选精”的原则,科学调整了尾灰考核方案,对浮选药剂、尾灰进行了严格考核,减少了一、二次尾矿跑料的现象,同时对滤液存在的细泥含量高、入料量不稳进入浮选机问题进行了整治,对浮选一层地下室来料及水洗地下室来料改造了管路流向,杜绝了外来粒度对浮选机效果的影响。

四是针对跳汰机矸石污染高,精煤损失严重的现象进行了专题治理,采取了加高矸石段溢流沿、矸石段铺设人工床层、加强矸石段操作防透筛现象等多种降污方法,将矸石污染稳定在8~10之间。

3、开展技术改造、小改小革,促进洗煤生产能力可持续性发展

一是针对煤泥水系统薄弱,无法适应增产上量的需求,进行了压滤机风压净水改造,安装了压风机、风包及相应配套的阀门管路,对压滤机中心孔残存液进行风压净水,减少了控水和卸料时间及运输系统事故影响,提高压滤效率22。

二是进行了洗水平衡调节系统改造,在2#和3#之间串通了直径500mm的焊路,两池可自行调节,实现了洗水快速平衡,满足了生产的正常用水,减少了系统补水慢带来的运行费用增高的问题。

三是针对浮选机抽出率低、泡沫发虚等问题进行了浮选一段脱泥改造,在浮选机前两室加喷水,脱除泡沫中的细泥污染,减少大泡聚集及泡沫发虚现象,降低了二次浮选和过滤机的负荷。

四是组织编写了洗煤厂自动配洗配装技术改造鉴定书,于10月27日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术项目鉴定会,获得了国际先进项目的鉴定认可及焦煤集团科技大会一等奖。

五是组织编写了ISO9002:20__版质量体系文件,并组织实施,于6月21日通过了山西省质量审核中心的换版认证,并获得了证书,使质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

六是进行了__洗煤厂重介改造可行性的研究,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适用于__洗煤厂的生产技术管理软件,提高了生产技术管理的科技含量。

4、坚持限额使用、四项审批、节超奖罚制度,加强成本管理,求得最大节约

一是坚持执行限额使用制度,每日对各单位材料消耗及出库情况进行统计,宏观把据材料消耗情况,每5日与职能科室及车间进行核对,传递材料消耗情况,并结合生产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及各单位消耗情况,下达材料限额领料单,严控材料的领用,同时严格控制各类材料费用的相互挤占、挪用;

二是坚持执行四项审批制度,即材料计划的预审批、大材的投入审批、大型钢材焊管使用审批、专项工程材料审批,使成本消耗计划到位,使用明了,对于各项审批结果,均做到了专人管理,现场核实。

三是坚持执行了节超奖罚制,每月在综合性管理考核中,对材料进行节奖20、超罚10--15的考核。

四是坚持做到了成本控制每五日一小结,每旬一分析通报,对超耗严格分析,寻找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五是坚持开展技术降耗工作,特别是针对今年以来,煤泥水负荷加大,各专用材料如煤油、仲辛醇、滤布等的投入加大,积极分析,采取对策,严控加入量,实施多点加药,并在滤布的回收复用上做文章,剔除煤质原因外,最大限度减少了专用材料的投入。

5、开展星级建设、旬检月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综合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是作为洗煤厂星级建设办公会,制定出台了洗煤厂星级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考核标准、考核办法,推行了四项制度,在班组建设中,动态管理,积极引导,从班组制度的完善、目标的规化、人员的素质培训上给以指导,保证了班组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累计表彰星级班组155个,涌现出压风机班组、浮选生产甲班等出席矿的四级级班组。

二是将生产技术管理纳入质量标准化建设及旬检月验制度中,做到了技术管理与安全管理的统一协调,达到了以检代培、以检代会的目的,做到了动态 与静态管理的统一协调。

三是协同职工学校组织了7月份带班长以上管理人员不少100课时的培训,参培人员达89人次。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了一季一次的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组织了集团公司浮选司机的比武,带队参加了焦煤集团公司组织的浮选司机和跳汰司机的技术比武,并取得了浮选第三、跳汰第四的好成绩,提高了职工素质,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学技术的热情。

四是编制下发了《洗煤厂20__年综合管理考核方案》,明确了洗煤生产经营的大点,将全厂的经营管理统一化、制度化,并于7月份进行了修订完善,使洗煤厂生产经营有章可依,各项管理考核条理规范。

五是在开展安全五项整顿中,对全厂45个岗位作业标准进行了修订,79个岗位运行记录、检修记录进行了规范,并在现场操作中,积极下现场纠正了职工的不正确操作行为,保证了安全整顿现场的治理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仍不完善亟待加强,虽开发了洗煤生产技术管理软件,但由于开发费用问题,无法正常使用。

2、成本管理仅仅停留在控制考核上,没有切实与生产实际、动态管理、技术降耗等结合起来。

3、尾灰、矸石污染两大指标,仍不稳定,制约着产率的提高。

4、科室人员少,工作条理性差,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__年工作思路

1、总体思路

以稳产、增运为目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手段优化多煤种入洗,努力提高产率,保系统环节最大适应,精细成本控制,实现成本效益双盈。

2、重点工作

⑴生产技术管理信息化、工作程序化

一是依靠洗煤厂生产信息化管理实施,实行对关键岗位、重要生产技术指标液晶显示,使各级管理岗位人员及时了解生产信息。

二是借助ISO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方法形成包括入洗原煤、生产方案、过程控制,信息反馈在内的生产技术管理程序化工作法,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真正推广实施,解决现场中技术管理、技术指导薄弱不到位现象,进一步提升洗煤生产技术管理。

三是定期组织召开洗煤生产工程技术人员例会,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技术改造、小改小革及下一步对策进行讨论,并实行一会一题培训制,切实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⑵优化生产方案,加强工序管理,保能力最佳

一是利用生产技术管理软件,科学分析矿井1#、2#及外调10#、11#原煤特性,做好产品的优化方案,在保精煤产率最大的同时,兼顾综合产率,积极消化高硫煤。

二是抓好五个工序点的日常活动,将活动与考核挂钩。

三是针对煤种复杂、煤泥可浮性差的现状对外与厂家、科研院所联系,调研M--COL浮选改质技术和新型浮选药剂,以及煤泥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以提高煤泥回收率,解决长期以来煤泥回收率低,二次倒运成本高、污染高的问题。

⑶做好技术改造方案,阶段性组织实施

一是做好浮精脱水系统改造方案,改造浮选现有脱水系统,采用加压过滤工艺,解决浮精水分高,影响总精煤水分的现状,积极做好工艺技术的调研,提供改造初步设计等。

二是做好运输系统提效改造,包括改造原选前给料系统,解决设备维护费用高、事故多,无法调节给煤量,影响生产效率的现状;改造精煤仓上配煤设施,减少转产倒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在铁路1道专用线安装调度绞车,解决机车带装,装车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在228回煤系统增加破碎工序及备用叶轮给煤机,解决228煤场回煤能力不足的问题。

⑷合理控制成本消耗,坚决杜绝无序浪费

一是进一步实施岗位核算、全员理财,可控成本指标分解到岗到人到设备,并严格监督兑现不必要的投入和无限制的投入。

二是抓好专用材料的消耗,从技术角度上降低消耗,如做好煤油、仲辛醇的雾化,滤布的回收,压滤浓缩机清水层与药剂消耗的互控等。

三是抓好大材的投入,坚持严格审批制度,除安全补欠外,可投可不投入的坚决不投入,避免无畏的消耗,并坚持大材投入验收制。

四是建立责任损失赔偿制度,杜绝事故损失。

篇8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药材生产 单元教学模块 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053-02

课程群是为了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而这一逻辑联系多以专业或学科为中心,本文进一步细化,以专业技术模块下的单元模块为准。

广西近年提出打造若干千亿元产业,包括医药制造、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养生健康长寿业等。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中药材生产是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学习掌握的专业核心模块两个单元教学模块之一,该单元模块的教学活动涉及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是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岗位群中多个工作岗位要求掌握的内容。因此,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对中药材生产课程群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调研确定目标就业岗位群,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中药材生产课程群

依据中药材生产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初加工”的实际工作流程构建课程群和进行课程序化;以调研为基础,根据岗位工作的典型任务分析确定药用植物栽培课程群。具体的课程群构建见表1。

课程群共包括7门课程,其中专业基础教学模块中的微生物基础、药用植物识别课程为先导课程,开课顺序为第一学期开设微生物基础、药用植物课程,第二学期开设植物营养与肥料、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三学期开设药用植物种苗生产技术课程、中草药组织培养课程,第四学期开设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菌生产技术、中药材产销与加工。课程设置及序化体现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增强,根据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果,设置学习领域,构建课程群,使课程目标明确。二是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达成,如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除保留原课程外,进一步将原课程的药材初加工、种苗生产等内容单列出来作为新课程,做到课程细化,符合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切合专业所依托行业的生产实际情况。三是实践性强,细化后的课程群中每一门单独的课程都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带来了具体的生产问题,这种带着任务教学,以解决具体生产问题为切入点的课程设置,实践性强,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大,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通过课程群中各门课程循序渐进的展开,最终形成学生从事中药材生产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技能,通过分面成点,达到以点成面的目的。

二、围绕课程群建设教学团队,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下构建的新的课程群,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活动的生态,面对新生事物的出现,有教师表示不理解,不支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原有课程各任课老师已经熟知,教学轻松,课时有足够保障,如原药用植物栽培课程,原设计课时为124课时,内容包括种苗生产、田间管理、肥料农药、初加工等繁杂内容,部分章节与其他课程重复时,对这部分内容任课教师浅尝辄止,建立新课程群后,原有内容分离出来,教师课时量减少。二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要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原课程体系包括生态学,而新课程群将生态学内容中的野生植物生境调查内容增加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中,药用植物栽培课程加入植物生境调查与引种驯化栽培内容,即野生变家栽,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三是分离出来的新课程,由原来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变为一门课程,增加了知识相对完整的要求并需要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与生产进行对接,同时这门课程与职业岗位有对应关系,如药用植物种苗生产技术课程对应种苗工职业资格认定,教师认为授课难度较大;四是部分新课程无开课先例,全国范围内无可用教材,给教师压上了校本教学编写的担子,还是以药用植物种苗生产技术为例,国内无现成教材,可借鉴的教材有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农作物种子种苗生产技术等。

针对以上困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建新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同时争取各方支持,打破教研室和系部界限,根据学院教师专业背景调研材料,广泛沟通,深入交流,从课程群改革对专业建设及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出发,最终消除“行政”壁垒,打破了有限教育教学资源条块分割的局面,建立了对应新课程群的教学团队,盘活了师资资源,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深化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改革,根据新课程群进行教材建设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不同,课程群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课程内容改革。单门课程建设一般只需考虑自身的系统性和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内容的组织形式;而课程群建设一方面要处理好群内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相互重复、界限不清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照顾模块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形成层次分明、界限清晰、有序衔接的系列课程。如原有课程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内容以桉树组培过程为主线组织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改成中草药组培育苗课程后,课程内容以珍稀濒危药材品种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项目,以解决贵重药材栽培用种为问题切入点,要求同学带着问题学习,实践教学为主,同时课程教学过程中生产的铁皮石斛苗、紫锥菊苗、白芨苗等贵重药材种苗,要求炼苗移栽,用于后续课程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的种苗材料进行移栽,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以GAP为指导,实践教学中要求选择具体广西适栽品种,试制订品种SOP和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栽培出来的药用植物,提供给中药材产销与加工等课程为教学材料,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有序,激发了学生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感到了实践教学与现实生产和未来工作联系紧密,是一次就业前的实用技术培训和专业素质训练。在教材编写方面,组织教师编写了药用植物种苗生产技术、中草药组培育苗技术、植物营养与肥料等校本教材。

四、建立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课程群建设环境

以课程群建设主持人为总负责人,以各课程主讲教师为骨干,带领课程群内全体教师,开展课程群建设各项活动,营造团结、合作的团队气氛,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安排与落实;以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定期听课以及召开课程群研讨会的方式,进行经验交流;以专业群中相关专业获得的资金为资源,加大多专业共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学术交流,以科研促进课程建设,组织课程群教师申请上级单位教研、科研项目,以科研提升课程群教学团队的整体学术水平;以共同的事业结合个人的发展为激励机制,通过课程群建设和团队科研合作,提升教师职称,使教师个人发展与学院事业发展紧密联系,以共同的事业激励人,开发人的潜力。

课程群是教学活动内容的实体,是联结教与学活动的结合点。加强课程群建设,从课程及其相关的教学环节入手,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过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是教学改革深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等院校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中,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药材生产模块课程群建设这个抓手,以教学为纽带,以开展科研工作为合作方式,以个人发展与共同的事业发展为激励措施,培养了教学团队,近两年课程群教师有2人顺利晋升副高职称,在课程群构建的基础上,有2门课程均以“工学结合进行某课程的教学改革”为题得到广西教育厅的教改立项资助,发表教学改革论文4篇,编写校本教学3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考试方法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技术应用、质量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了循序渐进的改革。形成的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应用到教学中,提升了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发现和探索知识的过程,是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所学知识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实际生产状况,实现了教学与行业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行业企业的肯定。

【参考文献]】

[1]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

[2]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3]徐丹.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8)

[4]黄莉敏,钟儒刚.构建基于技能培养的高师地理教学论课程群[J].教育与职业,2012(17)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58)

篇9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双元制种植类教学的意义

由于国情差异,双元制的嫁接不能完全适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尤其是学校实验实训设备场地不足和学生实习不能和企业生产相对接,企业师傅又普遍缺乏相应的带徒技能,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国情校情的职业教育之路势在必行。课题组在对农企业调研分析后发现,除了力所能及地建设校培训车间和调整种植培训内容外,积极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种植教学中的开发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能把文字、图形、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和种植课教学融合起来,通过三维动画设计和创建实体模型把植物的形态、环境、生命活动和植物生产技术动态地展现出来,因它不受季节、气候和受场限制,却又能把植物周年生命活动规律和植物生产活动完整呈现出来,能使一些枯燥的、抽象的、不便于实验的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直观表现出来,因此,课题组从1992年即开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种植教学培训中的开发应用。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双元制种植类教学中的开发应用

1.模拟植物生长环境和生命活动变化现象,构建实体模型

种植类教学,很多是抽象不可见的,比如在《植物生产与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种子的萌发过程和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微观过程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仅靠挂图说明学生很难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建种子萌发适宜的土壤湿度、通气、土壤温度条件和种子萌发、生长的连续动态过程;利用动画设计,如用红色小球代表受光量子撞击激发的电子,电子在一系列电子传递体中传递能量并推动光合磷酸化过程的动态演示,使光合作用具体可感,把微观生化反应展现给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培养了学生专业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企业实训奠定理论基础。

2.集中演示植物四季生活生产过程及相关生产技术,使学生知识系统化并化为技能

在双元制种植教学中,需要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并使学生拥有植物生产全套技术能力。教学中,一种植物生产技术理论是安排在一章之中的,教师授课时需边讲解边实物演示,由于大多植物生活生产是跨季的,教师授课实物演示时难以把植物四季生活及生产技术完整演示给学生,尽管种植实训按季节分段训练了该植物生产技术,但由于分段实训的植物生产技术间隔时间长,没有连续性,学生感到各个技术环节很难整合,总体难以把握,这是双元制种植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跨季植物实物讲授演示衔接和学生所学技术环节整合,课题组借助多媒体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在讲苹果园管理技术时《林果生产技术(北方本)》,由于讲授演示时因苹果跨季原因不能把苹果全年的生长习性和管理技术完整展现给学生,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苹果树四季生长模拟情景和生长管理技术,因为它不受季节、时令的限制,很好地破解了这一教学难题。为了再现解决过程,示例如下:

(1)创建春季苹果树花前施肥、浇水技术中所应用的肥种、肥量和浇水时间及技术情景模拟;创建花前复剪技术,熬制石硫合剂,计算配制及花前喷布技术情景模拟。

(2)创建人工授粉、花后肥水技术,疏花疏果技术,夏季苹果树拉枝开角、摘心技术,果实套袋技术情景模拟。

(3)创建果实除袋采收技术,秋季肥水技术情景模拟。

(4)创建冬季土壤管理技术、封冻水和冬季修剪技术情景模拟。

通过以上技术情景直观性、形象性地模拟演示,把时间跨度为一年的苹果管理技术按季节顺序集中展示,结合实训讲解,利于学生总体把握,系统掌握,使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大大提高。

3.通过人机对话,资源共享的延伸性学习,实现教和学的多元化发展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实现人机对话,资源共享,是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延伸性学习。教师充分利用校局域网,在网上设置交互页面,把教学课件资源、问题和相关的种植技术资料到网上,让学生操纵计算机让其给出回答,或选择浏览所需要的种植资料;学生也可以在网上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共同讨论,教师网上答疑反馈给学生,促使教和学的多元化发展,这样一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兴趣,掌握了知识技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三、双元制种植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合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只是种植教学中的辅助手段,不是教学主体,教师在种植教学培训中,切忌过分依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会导致学生学习过程参与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要正确处理计算机多媒体模拟种植情景和课堂实物演示技术训练的关系

实物演示和技术训练是学习好种植技术的关键。计算机多媒体模拟的植物生长生产情景尽管表现力丰富,但毕竟不是植物现实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技术操作,因此其可信度低,能用实物演示教学的,建议教师不要用多媒体模拟情景来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种植教学最大的作用是需把植物四季生长状况和相关技术完整表述出来,把植物微观具体化、动态化,揭示生命现象及本质规律。因此,教师需斟酌选用。

参考文献

[1] 宋志伟,张宝生.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C-0007-04

江苏省于2013年开展了由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进行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的试点工作。要求中高职院校要将开发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作为试点主要任务,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中职阶段一般要取得相关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一般要取得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合作进行了“3+3”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对该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课程衔接是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实质上就是两者课程相互独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教育状态。[1]中高职分段培养应保持中职课程的相对独立性与完整性,重点加强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与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化高职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首要任务是,根据生物化工专业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好哪些课程及实践环节由中职完成、哪些课程及实践环节由高职完成,以保证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遗漏,同时合理安排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实践环节的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二、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

(一)对接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生物化工专业人才需求、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专业教师先后分赴南京、苏州、上海等省内外40多家企业开展了调研活动,同时向毕业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在取得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专业建设团队认真归纳、统计和分析了调查数据;同时,通过每年召开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等专业建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该专业中职阶段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生物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具有一定继续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生物化工、食品、医药、环保等企业,能从事菌种培养、生产操作、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开展职业能力分析,确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在深入行业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确立了生物化工专业高职阶段的菌种培养、生产操作、分析检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5个职业岗位,分析了各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确立了《啤酒生产技术》等8门主要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生物化工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

(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界定中高职阶段知识、技能、素质、能力分阶段要求

在深入研究生物化工专业中职及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明确:该专业中职阶段应重点加强化学、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熟练使用显微镜操作技能,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训练学生文献检索、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习能力;高职阶段应增强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化学类课程应加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等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仪器分析、化工单元操作、分离提取等操作技能;微生物课程应加强学生菌种分离纯化,微生物扩大培养及发酵操作技能的培养。中、高职阶段专业课程开设及能力素质要求见表2。

(四)遵循专业学习规律,建立“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

为适应生物化工领域范围广、产品种类多、技术更新快及关键技术岗位从业人员要求高等要求,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毕业生群体调研并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后,构建了“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见图1)其内涵是:通过《英语》、《数学》等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及《生物化学》、《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生物化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然后开设《食用菌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模块课程,同时安排培菌工、发酵工等考工训练,以满足学生多方向就业的需要。

三、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成效

(一)以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探索实践“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中高职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实施难、学生岗位能力不强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在“多元融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探索实践了生物化工专业“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其内涵是:将四个“融入”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学生专业学习规律安排课程,按照学生职业技能形成规律安排实践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交互、知识与技能交互、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

(二)围绕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要求,开发了课程和校本教材

根据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衔接的要求,校企合作制定了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要求,调整了课程结构与内容。本专业教学团队已开发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等8门优质课程,其中《啤酒生产技术》、《生物化学》课程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标准建设,《生物制药工艺》课程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参与了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开发和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啤酒生产技术》、《酒文化欣赏》等共9部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三)课证融通,强化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培养

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群)要求为依据,将生物化工企业中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融入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实践。如菌类园艺工技能鉴定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理论成绩采用《微生物操作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两门课程成绩的平均分来代替,平均分在60分以上者,理论免考,不到60分需进行理论考试;实践考核按照职业资格应会要求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nnectiv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in Bio-chemical Specialty

LU Zheng-qing & YIN Rui & WANG Yan

(Jiangsu Food & Pharmaceutical Science College, Huai'an 223003;

Jiangsu Hua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uai'an 223005,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