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时间:2023-07-23 09:3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篇1

关键词:总部经济;企业总部聚集;产业乘数效应;知识型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088-02

1 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的迁移、聚集现状

1.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迁移入驻

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的扩大及其对中国战略地位的调整提升,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不断增多,截至2006年底,已超过600家。为了进一步管理这些生产链、控制更大的市场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科研资源以进行本土化创新,这些跨国公司又不断将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投资性公司、办事处等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总部环节向中国转移。成立地区总部、集中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很多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在华事业的必然要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以其国际地位、雄厚的经济实力等成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的主要聚集地。如上海就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4家,其中国家级地区总部15家。占在华总数将近一半。这些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也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不断入驻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的政策,以鼓励总部经济的发展。2002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和若干意见,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地区总部。天津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明确表示要采取多种手段“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天津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这些政策都极大地鼓励了跨国地区总部的入驻,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发展。

1.2 国内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的迁移运动

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迁移热潮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一大批企业集团纷纷将总部向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迁移,正是由于这些中心城市拥有相对较丰富的企业总部所需的高端战略资源。湖南远大、山西经纬纺机等将总部迁入北京,东方希望、浙江杉杉、江苏春兰等分别将总部迁到上海,温州市短短几年间就有500多家民营企业(主要是企业总部)迁到上海;乐百氏、健力宝分别将总部由广东的中山和三水迁往广州;东风则将总部由湖北十堰迁至武汉等。这些企业在原地虽然具备企业生产所需的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所需的人才、科研、信息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等战略资源却非常匮乏,因此这种总部的迁移客观上是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而采取的自发行为,同时也孕育了中国总部经济的悄然萌发,并推动我国在这些聚集城市的总部经济的形成。

2 企业总部的聚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企业总部或者地区总部作为一个功能组织从企业整体中独立出来,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市,在空间上表现出总部聚集的特征,显然也是一种集群,是产业的总部集群,只不过这时发挥集群效应的主体是企业的一个功能组织而非某些产业或企业。

产业乘数效应。乘数(Multiplier)指每单位外生变量的变动带来的引致变量的变动情况,产业乘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特定产业或企业投资作为初始诱因,带动若干产业在该区域聚集并维持扩张趋势,由此实现该区域产业经济总量的倍数增长。我们可以将产业乘数表示为:U=T/I=1/(1-8)。其中,U 表示产业乘数;I为特定产业或企业投资变化量;T表示该区域产业聚集总量变化量;δ表示区域内总部产业关联度。产业乘数的大小与产业关联度δ成正相关。一般而言,特定产业或企业从两个方面来发挥产业乘数效应:①前向关联的产业乘数效应。前向关联是指通过供给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由此产生的产业乘数效应即指对以本产业或企业的商品或服务为直接需求的产业部门的影响。②后向关联的产业乘数效应。后向关联指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由此产生的产业乘数效应即指对为本产业或企业提供直接商品或服务的产业部门的影响。

2.1 总部及地区总部集群带来的产业乘数效应

在该模式下,以企业总部这种功能组织作为“诱因”而带动其关联产业的产生并在该区域聚集。并由此实现该中心城区乃至整个区域产生经济总量的倍数增长,这就是总部集群的产业乘数效应。同样,这种产业乘数效应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方面来激发该乘数机制,使其得以运转。

总部前向关联产业是指以总部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为投入资源和直接需求的产业,也即总部下游产业;总部后向关联产业是指为使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得以正常运转而向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也即总部上游产业。这种关系构成了企业总部的产业关联网络(见图2)。在该产业关联网络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与总部相关联的产业基本上属于其发展所必需的服务业以及依赖总部资源而发展的其他产业。企业总部与这些产业或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极强,也即总部与这些产业的关联度8较大,其产业乘数u因此也较大。

发达国家的实证也表明,在特定区域面积不变情况下,吸引更多企业总部的入驻创造的产值远比吸引更多的一般性企业入驻创造的产值要大得多,也即总部集群对该区域的产业乘数效应要远远大于一般产业聚集带来的产业乘数效应。这不仅因为企业总部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从事的是管理、决策、研发等知识性劳动,履行着资源配置、资本运营、外部公关、业绩管理等诸多从属职能,也因为与总部关联产业的较大关联度而为其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还因为以下这些原因:第一,有实力按照总部经济模式布局的企业,一般而言规模较大,其总部或地区总部作为控制中心、投资中心或者其他职能中心。所创造的产值通常都超过一般性企业;第二,总部的入驻带动了新的关联产业迁移。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都会带动几个、甚至十几个与之有紧密业务关联的公司随之迁移。从而在新的总部成员周围又形成了新的关联产业聚集圈。由此导致的区域产业乘数效应呈几何放大;第三,总部与总部之间很可能存在或后期形成合作关系,其关联交易量较一般企业要大,对该区域产值贡献或产业乘数效应也就更大。

2.2 总部产业集群效应中服务业的显著地位与作用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整体上尚未形成“三二一”格局。到2004年底,我国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仅占31.9%。然而,我国几个经济发达、总部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其服务业的发展较为成熟充分,为总部的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商务配套服务(见图3、图4)。

服务业的发展、发达为吸引并发展总部经济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总部经济的发展也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两者互为条件,互相推进。这种带动作用主要又体现在

(1)跨国公司对服务业投资力度的加大,使之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逐渐出现“产业服务化、服务知识化”趋势。制造业是外资投资中国的一个重要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外商对制造业的投资仍居于主体地位。但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服务业领域逐渐成为外商和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2004年,投资于北京的合同项目中。有67.66%属于第三产业,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占总金额的62.84%,上海的这一比例分别为58.84%和44.61%,较过去和全国水平远远高出,出现了“产业服务化”趋势。

在投资不断趋于服务化的同时,在服务业内部逐渐出现“知识化”趋势,外资在加大对服务业投资的同时,尤其加大了对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研发与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型服务业的投资。知识型服务业在外商和跨国公司的投资中优势不断加强。投资量和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提升奠定了产业基础。

(2)总部的不断聚集对知识型服务业产生旺盛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从而通过“厂商控制力”效应增强城市经济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厂商控制力”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金融、信息、会计、法律、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逐渐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在社会上成为独立的为厂商服务的机构。这些厂商服务机构在大城市集中起来,大城市不但通过这些厂商服务机构来为城市以外的工商业服务,也通过这些厂商服务机构来控制城市以外的工商业,进而控制城市以外的经济活动。这些厂商服务机构现实中很大程度上是指城市的知识型服务业。

篇2

【关键词】企业 银行 经济发展

一、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性质

是指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之间通过建立有组织、多形式、制度化的合作,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的有形化和具体化,有效解决政府、银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密切相互关系,推进政银企互动,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政、银、企“多赢”的目的。

二、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的组织体系,成立政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工作结构。

第二,建立日常联系机制。机制成员单位建立日常联系机制,畅通联络渠道,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议题包括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大产业项目情况等;经济主管部门向银行机构介绍首都企业融资需求及面临的困难;银行机构对政府工作的需求和建议,推介创新产品和服务,金融市场信息等;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提出融资的具体要求,帮助银行及时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情况,促进银行业与实体产业协同发展。不定期联席会议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分专题随时召开。

第三,建立协调联动机制。(1)加强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听取金融管理部门对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发展的建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区域金融业发展情况,研究重点问题,制订工作方案并联合推动实施。帮助银行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解决应由北京市解决的重大问题。(2)加强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听取银行发展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协调落实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市与区(县)一条龙、一体化、一站式立体金融服务体系。(3)加强与银行业协会的定期联系,借助行业协会的平台和窗口,为银行提供信息、培训等服务。(4)加强银行和企业的沟通交流,为银企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1)建立政银企信息交流和融资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2)不断丰富和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及时交流银行的创新产品、业务发展动态、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及企业诉求等。(3)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手段,逐步构建成员单位专用网络信息链接平台,方便成员单位及时交流信息。

第五,建立奖励创新和风险共担机。探索建立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奖励机制和政银企风险共担与补偿机制,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

第六,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评价机制。会同人民银行、银监局定期编制金融发展报告,综合分析银行业的经营发展情况等,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探索建立银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评价银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鼓励银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服务,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银行服务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对接,搭建银行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快速通道。

(二)有利于引导银行业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引导和鼓励银行信贷资金服务本市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和促进银行业为首都文化创意、节能减排、新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以及中小企业、“三农”及社会民生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三)有利于鼓励和支持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开发金融产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银行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并在京先行先试。加强研究,探索政府资金使用新模式和规避金融风险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积极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深度和有效结合的方式,激发银行服务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银行同业合作,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联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市金融局和北京银行业协会等机构超前谋划北京市金融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研究解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在京银行开展业务交流,分享先进服务和管理经验,提升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氛围,促进首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有利于引导银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进一步促进银行与北京市各类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创造性地开展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深化银行业对北京实体经济的认识,促进金融与北京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银行关注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四、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运行

成立政银企沟通交流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制的日常工作,按季度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不定期依小组成员需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整理并印发会议纪要;负责小组各成员间信息的收集和;负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开发、运行与维护更新;负责与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各工作小组成员定期向工作小组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和材料,研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议召开不定期联席会议等。

五、目前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状况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 区域经济 国民经济

一、带来了区域内部经济的增长

由于地区经济自益性的增强,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研究具体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首先研究其经济增长问题。而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可见要表述为经济增长加经济社会进步等于经济发展。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量的个性,而进步是其质的特性。所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应注重增长问题的研究,才能运用其运动规律,通过产出总量的增长,为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全球化发展使传统的发展战略所需的政策工具日益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传统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的重要性降低。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无论在主观需要还是客观条件上,我们都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通过积极吸引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并与自身资源相结合,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对区域内部产业结构推进起了巨大作用

从进口贸易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作用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口贸易通过需求信号刺激区域供给机能发挥作用,推动区域新产业的滋生和成长,进口区内所没有的产品使消费者偏好逐渐向这些新产品转移,导致区域内需求结构发生变动,当这种需求刺激信息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吸引区域内投资于这类产品的生产:二是进口贸易通过引进国内外的技术或引进生产线,可以加速区域产业的成长。引进先进技术将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活的生产力因素,从而使区域经济活动集聚和吸纳功能不断增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系统优化功能的发挥。

值得指出的是,出口和进口不是孤立的对区域产业结构起作用,凡是成功地实施外贸推动经济起飞和发展的国家或地区,其进、出口之间都有很密切的经济联系。区域内部可有效地利用进、出口把区域内相对落后地区产业结构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较高的互补关系,不仅可以极大地实现地区的比较利益,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提高了区域内部就业水平

解决就业问题,不应是一个被动安排现有劳动人口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努力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过程。根据贸易和就业的关系,当出口大于进口时,按照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贸易顺差越大,一国国民收入增加量就越大,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在通常情况下,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战略会促进就业较快的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就业资源不可避免地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要把就业放在世界范围内考虑,通过各种措施扩大国际交换,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争取把更多的就业岗位配置到我国来。就区域内部的情况而一言,“发展是硬道理”并不简单等同于GDP增长是硬道理。GDP规模再大,若就业规模没有相应的、按一定比例的增长,那么社会稳定就无法保证。因此,面对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相对稀缺的区域内部,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开放服务业,巩固传统市场和开拓新兴的市场,积极吸引FDI,这样可以利用工业国的剩余资本,为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劳动力丰裕是区域内部的优势,通过扩大劳务输出可以减缓就业压力。通常在进出口贸易中扩大劳务输出有两种措施:一是隐性劳务输出,在出口商品中提高物化劳动含量,在进口商品中提高技术含量,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生产,充分利用对外贸易增加就业机会,通过国际贸易扩大潜在的就业含量;二是显性劳务输出,即劳务出口,让劳动力在境外工作或进入国际劳务市场,后者发展潜力很大。

四、加大了FDI的引入

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资金短缺是不发达经济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任何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支撑,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量资本的流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成为资本流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贸易量越大在现实条件下与其可得的外资流入量就越多,但在不发达的区域内部,其出口向资本品转换能力很弱,使之在获得资本品的国际借贷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大量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不但弥补了省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带动了产业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地区之间利用外资的差距比较大,发展很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加速,区域内部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获得了相应的支持与倾斜,在利用外资方面得到了重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形势更趋多样化,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弥补和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促进了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从上面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以上几个方面的作用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反过来又可以综合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区域内部地区开放经济体制下利用外贸作用机制促进其经济发展的表现。我们要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探讨区域内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利用外贸促进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 国际贸易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5~56.

篇4

1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原因

1.1区域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的加快哲学观指出,矛盾具有特殊性。而我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上,每个不同地区都具有自身的天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区位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也不例外的都具有各自的区域短板和发展局限性。于是区域合作便应运而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迅速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总量。并以此为引导实现区域间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交流。

1.2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是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的血脉联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展提供了便捷之路。截止到目前根据资料显示,我国高铁里程达到世界总里程的一半,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0%,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政府政策的支持除了近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以及长江经济带以外,我国三十年来发展成熟的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国家级特区,上海浦东、重庆两江、甘肃兰州等国家级新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4人口的跨区域性流动人口流动是自古以来都有的“天然”现象,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科技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样化和频繁,而人口流动也越来越容易和便捷,尤其是农民群体在城乡间的往来流动占绝大多数。这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人力支持,为较落后地区带来了思想变革的先兆。

2我国区域一体化及法律治理中的问题

国内经济一体化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种政策性支持和调控,例如逐步取消和打破阻隔各地区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等等。同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点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是无法圆满地从彻底上解决问题的,除了政策性支持和引导之外,政府应寻求和积极力促各地区间的更普遍和更深层次上的互补双赢与合作,建立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律治理模式,但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2.1缺乏统一遵守的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没有根据各地方的利益诉求去建立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个区域的政府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并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各地政府为了各自政绩而忽略区域全局的建设,强化各地方的资源配置和重复建设,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市场分割的盛行,由此可见利益分配问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问题[2]。我国当前区域合作主要通过区域合作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基本上是单一领域的合作协议,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的协议约定,因此难以形成真正有效并可持续性的区域合作机制,最终难以实现共同利益。

2.2缺乏区域政府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我国部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主要通过制定行政协议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虽然引导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措施代表的只是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性的、长期制度化的机制,更遑论符合法律精神的违约责任认定机制和解决纠纷机制[3]。如果缺乏区域间争议解决机制,会严重限制政府间的合作。

2.3限制了社会公权力的作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忽视了公民参与治理的作用,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与民众息息相关,公开是区域一体化法律治理的重要要求。法律治理的公开机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各区域之间政策运行的透明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促使各地区之间及时获取信息,学习实践经验,形成合作和互动。通过发展区域中多元素和多主体的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体,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权力的作用。

3法律治理模式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区域合作效益的最大化,而法律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治理模式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治理是行政管理中的新型沟通合作理性,在权利运行方面,治理是关系到上下、水平方向的互动管理过程,各地方政府进行协商与合作,制定共同目标,共同实施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与职责[5]。每一种社会治理模式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法律结构,法律治理模式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3.1硬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硬法治模式指的是确定的、可预期的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基本价值观念,从而满足社会法治化的需求[6]。但在区域法律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运用硬法,也没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硬法治理。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中硬法很多时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3.2软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软法治模式指的是由区域各地方成员协商一致,共同制定发展经济的规章制度,软法律虽然不具备强制力,但是各个地方成员必须遵守,具有约束力[7]。软法律模式的缺陷就是过于理想化,在当下社会无法真正实现民主与法治,各个成员从自身利益出发,如果一方不遵守协议,会造成其他损失。

3.3混合治理模式混合治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软法和硬法的优势,能够充分实现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硬法和软法的有效结合使法律治理更具多元化和有机化,软法有利于回应社会对公平、法制的需求,硬法能够确保区域中各个地方的遵守程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法律治理的重要手段。

4构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

4.1法律治理的实践轨迹区域行政协议和区域性组织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期的法律治理机制,其中行政协议指的是各个政府机关之间缔结的协议,行政协议不仅用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内容也逐渐向合作和发展转变,逐渐成为重要的法律治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进行统一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的改革,破除各地方立法,因此我国在改革法律治理的过程中对地性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和协同立法,并采取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的领导方式,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了区域行政协议、区域合作组织、区域协作立法、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等五种法律治理方式。

4.2法律治理中的政府首先要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体系,借鉴国际上欧盟的成功经验,注重基础条约的重要保障作用,并广泛运用于我国区域中各地方内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法律制度进行引导,各个区域内的各地方是公平、平等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立法进程,明确各个地方政府在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职责,避免地方保护主义。通过立法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区域一体化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各区域间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各区域的领导集体组织,并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应要相互协调,逐步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机构,并制定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逐渐形成本区域长期的发展模式。最后要不断完善司法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地化解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各项矛盾,如果无法有效地确定责任的承担主体就会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司法纠纷解决机制中建立有效的司法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解决各地方政府、公民与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矛盾与纠纷,促进矛盾的有效解决。

4.3法律治理中的公权关系法律的制定在于反映民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应充分体现社会公权关系,充分体现民主协商性在法律治理中的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题更加多元化,公民能够代表公共自治区的广泛民意,与此同时,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应更加开放,向社会与公民的各项利益诉求开放,最终法律治理机制更加注重商谈、合作,注重与各个地方的沟通与对话,强调共同的认同和共识,促进区域各个地方的共赢。

5结语

篇5

一、经管类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1.经管类设置理念滞后,不能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管类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属于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不仅包括高职教育专业的调整与完善,还包括相应的评估、论证、审批、监控等一系列系统而复杂的课程开发和实施。从目前一些地方高职教育现状来看,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水平都很难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不仅高职教育教育思想比较落后,专业设置的理念也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专业培养目标趋同、扎堆开设投入少的专业等诸多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就业率,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对于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更跟不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变化。然而,一些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忽视区域经济的“需求导向”,不能够以经济建设为参照物设置专业,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进行对接茫然无序,不仅跟不上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而且还习惯于扎堆开设投入少的专业,这些专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在学用一致率、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却很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经管类高职教育要在专业设置上寻求解决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策略,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需求保持一致。以有效解决技术结构层次低、培养的学生不能服务区域市场的问题。

2.经管类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鲜明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只考虑招生市场需求。具有人才市场的职业性特征,却忽略了区域经济的就业市场需求,忽略了社会需求的针对性,因此,导致我国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专业结构失衡,专业设置过分追求功利性,迎合一些人追求未来就业舒适性的心理,导致虽然是一些“热门”专业,但是,却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管理人才供需失衡,人才培养不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设置同质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一方面社会急需一些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产生一些“人才稀缺”现象,另一方面,一些高职学生毕业即失业,高职教育失业率的提升。这种“人才失业”尴尬的局面,把区域经济发展与经管类高职教育管理人才培养割裂开来。另外,一些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忽视专业衔接以及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需求。虽然一些高职院校也在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树立终身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专业设置上,却是杂乱无章、事与愿违,不仅没有统一的专业设置标准,同时,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没有统一的专业名称,导致一些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产生交叉,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的空间,影响了学生进入对口专业学习。也阻碍了一些专业的发展速度,不仅影响了教育资源,还造成了人才无序浪费。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产业化特色不够鲜明。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不仅不考虑办学条件以及生源的状况,还不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既不能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设置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同时,也不能够立足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专业的开设,为了好招生、好分配,迎合学生和家长的就业心理,一些高职院校频繁替换专业,这不仅造成专业设置周期过短,而且还导致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专业设置产业化特色缺失,不仅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影响到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二、经管类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发展趋势

1.经管类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的契合点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适应性”是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的最佳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一个重要的属性。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经管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更应该彰显“区域性”的地方特色。自高职教育产生之日开始,我国高职教育就是源自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而发展。可以说,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第一线、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方面,高职教育立足于本区域,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也就是说,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技术服务具有定向性质,在服务方向上,高职教育具有更强的区域性和适应性。目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正逐步从疏离走向紧密,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贡献,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帮助和支持高职院校的物力和财力,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不仅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谋求自身发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的一个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只有找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才能够体现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促进高职教育良性发展。

2.经管类设置发展趋势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发展趋势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宽化趋势;二是专业综合化趋势;三是专业实体化趋势;四是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当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和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专业覆盖岗位群集,区域人才市场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加速了应用型人才的流动。专业宽化,为学生就业后继续学习,发挥更大的潜能奠定基础。专业综合化趋势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体现专业内涵跨学科体系,培养一专多能、精一兼数、多工序轮换的需求。现代化高技术企业,多机床操作、多仪表看管等已经成为运转现场的一大特点,因此,专业综合化趋势是从不同角度共同考虑的必然结果。所谓专业实体化,主要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还要考虑其专业可以为生产经营与咨询服务,成为综合实体,为区域经济生产、科研、技术服务。因此,经管类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中,不仅要利用自身条件积极开展科技开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还要依靠专业师资和设施设备等,为经济社会更好地服务,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呈现上述发展态势。专业实体化,不仅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还扩大了专业服务功能。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中,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是高职教育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重视行业协会,在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共同建立技能认证体系,制定行业技能标准的重要标志。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也是高职教育专业改革值得注意的趋势。

三、区域经济发展下经管类高职教育专业设置

经管类高职教育要与社会接轨,就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紧贴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重视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体现“区域性”特点,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架构相匹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一定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适应性,一个是针对性,要建立一种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的要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优先发展学生愿意学、相对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同时,还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建立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体系,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少老专业将不断淘汰,新的职业需求需要职业教育不断突破己有的经验和模式,强化专业评估,改变封闭、单一的评估模式,完善专业设置评审程序,建立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就业预警机制,逐渐淘汰、合并对学生就业前景暗淡、人才需求日趋饱和、不符合当前经济需要的专业,同时,重点扶持那些学生就业前景优良,发展空间巨大、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契合的新兴产业专业,以增强专业适应性和发展性。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下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还要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质量,彰显专业特色,推进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深化专业建设的内涵。同时,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学生服务社会、提高实践能力搭建平台,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度,不断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促进高职教育有序健康发展。

四、结语

篇6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the circum-Bohai-Sea economic rumble strip, Qinhuangdao occupies the important economic status in Hebei province and even in China. Under the broad market prospect, it shows the disadvantages of shortage of high skilled applicable talent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play a good rol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Qinhuangdao area, and the computer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education and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关键词: 秦皇岛;区域经济;高职计算机教育

Key words: Qinhuangdao;regional economy;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73-02

1 秦皇岛区域经济与高职计算机教育相辅相成

①秦皇岛的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水平。高职教育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因此,它更多地依赖区域经济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河北沿海经济发展的“一线地区”,秦皇岛肩负着河北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历史任务,这为秦皇岛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秦皇岛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经济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随着企业的技术革新,对员工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各高职院校就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提出改革,不仅要及时为秦皇岛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人才,而且要培养更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②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对秦皇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当前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高职教育应适时地抓住机遇,积极投身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主动承担起社会赋予它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拥有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能够依托院校自身的设备和大量图书资料,较快掌握计算机科技发展最新动向和社会上计算机人才的最新需求,将先进技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进入社会服务区域经济。秦皇岛市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了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与服务功能,从而促进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经济繁荣发展。

2 做强秦皇岛高职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十二五”规划给秦皇岛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一圈、一带、一区、一批”的四大战略重点[1]。其中,“一带”即打造包括河北沿海秦、唐、沧三市的“沿海经济隆起带”。通过高铁、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交通廊道把三市相连,逐步把沿海地区发展成为临港产业带、滨海旅游带、海洋生态带和沿海城市带。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做支撑。作为信息时代的人才,计算机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优先发展计算机知识技能教育应提升到重要战略地位。“十二五”战略的实施,为秦皇岛高职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发展已成为了我们当前的紧要任务,也是历史赋予高职教育的使命。

2.2 高职计算机教育与秦皇岛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秦皇岛处于环渤海区域的中心,紧邻北京、天津发达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和紧密。秦皇岛的区位特征决定了其与高职计算机教育必须协同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方面,合作的区域更为广阔,合作形式更为丰富,在各种合作中,网络应用必不可少,计算机知识技能需求越来越大。

2.3 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短缺

“十二五”期间,在“旅游立市”的前提下,秦皇岛市提出要重点发展成套装备、汽车配件、造船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大力开发数控机床、港口机械等专用工程机械和成套装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其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这些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而高职院校及时推进各专业计算机知识技能教学改革,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掌握计算机知识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刚好弥补人才短缺的劣势。

3 推动秦皇岛区域经济与高职计算机教育互动发展的对策

紧扣秦皇岛区域经济脉搏,做实计算机高等职业教育,从而使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这必然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因此,以此为出发点,从加强政府调控、优化各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结构、依托校企合作等角度深入探讨秦皇岛区域经济与高职计算机教育互动发展的对策,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2]。

3.1 政府加大调控力度,促进高职计算机教育与秦皇岛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政府部门应从政策上进一步优化教育体制,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秦皇岛市对人才的培养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沿海强省的要求,尤其是具有高级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较低,适应性教育尚需加大步伐,这也就要求政府要优化教育体制,完善运作机制,为秦皇岛区域经济和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互动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合作办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和科技经费的支持,构建企业和地方院校的创新平台,引导地方院校和区域产业集群企业主体间的协调合作,实现它们的共同发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地方企业与地方院校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3.2 优化各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构建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必须依据地方产业人才需求,在投入和发展上进行统筹规划。秦皇岛高职院校的各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要以秦皇岛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校的专业和课程。依据秦皇岛市重点发展旅游、港口、临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目标,在各专业更多更好地渗透计算机知识技能,从而适应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3.3 依托校企合作,有效推进工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具有必需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产业技能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3]。因此,加快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依托行业企业,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计算机教育必将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也必将愈加重视发展高职计算机教育。因此,秦皇岛的高职院校必须以此为契机,立足自身特色,并以秦皇岛的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加强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创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钱驰波.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04).

篇7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22-03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决定着中职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也反映着中职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质量。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推进专业课课程改革是提高中职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专业定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

明确专业定位是推进专业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总结中职办学实践可以发现,一个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定位的依据就是相关产业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需人才的专门化方向与标准,也就是区域化、校本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南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濒海靠江,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受益于周边地区,尤其是上海和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南通地区的工业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海洋工程、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这一变化使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区域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精细化、智能化的行业分工,在机电行业,原先以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技术、机电设备装配与维修等为主要专门化方向的分类已经被现代化的工艺流程和智能设备生产制造业重新整合,基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基于这一变化,南通地区中职机电专业的定位应由过去以培养加工制造类人才为主调整为培养三个方面人才:数控加工技术专门人才,以满足精加工生产需要;机械制造加工产品检测、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机电设备特别是智能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方面的专门人才;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专门化人才。

二、课程设置――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引领

课程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最主要载体,直接反映中职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任务之一就是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优化和调整,包括专业课主干课程的设置、教学课时的确定、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学习强度的安排。从中职的办学方向来看,这些内容都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下进行专业课程优化,提高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吻合度。以机电专业为例,依据南通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可以对专业课程进行如下优化,见表1。

三、教学内容――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

通过产品或项目来整合知识技能,重新组织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学生专业与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可以按照职业发展的一般能力要求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确保学生达到既满足职业生涯需要,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基本文化知识、方法及心理素养等;以关键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理论够用的基本要求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增加实用操作类知识,构建起宽基础的专业课程模块;增加职业群课程所占的比例,按技能过硬的基本要求,以就业(上岗)为主要目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构建职业群模块。

专业教学内容的确立,首先要进行机电专业领域职业群、工作任务分析,形成机电专业能力素质体系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对机电专业群链各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筛选,确定典型产品或项目作为机电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现专门化方向。

四、教学模式――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

南通地区是油泵的重要生产基地。如N761-15油泵是一家企业的新开发产品,该产品主要分为机油泵盖、机油泵体、轴和齿轮四个部件。学校可以围绕这四个部件开发项目课程,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等专业课程、实训课程融入这四门项目课程中,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实行项目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学校聘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到课堂(生产车间)现场指导,让学生感知、掌握专业生产技能。另一方面,营造情境式的学习课堂,学生通过岗位轮换,体验不同的工种岗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岗位适应性。

五、评价机制――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参照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其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即中职学生能否适应区域机电企业的用人需求。

建立专业课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确立专业课程评价的实施基础。南通市通州区有机械商会,中职学校可以联合机械商会建立起人才培养的市场跟踪机制,根据企业反馈的毕业生工作岗位适应与发展情况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对接行业企业生产管理体系,变革专业课程学习评价的标准。一是以产品(服务)的生产标准来对接学生的学习作业规范,并采用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明确的质量表述用语来评判;二是以员工的企业标准来对接学生的学习纪律规范,以改良版的5S管理体系进行学习现场管理;三是以经理的创业标准来对接学生的学习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

六、专业拓展――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

所谓专业拓展,就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细化中职机电专业门类,开发出适应企业生产需求的机电专业专门化方向。与以往相比,南通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又使得机电产业分工更为细化,一些新兴、主导产业分布于多个行业,机电专业人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开发出更为适宜的专门化专业方向。

以南通市为例,目前模具加工与制造专业因其较强的劳动强度正在向其他地区转移,学生专业学习的意愿不高。近年来,南通地区承接上海及苏南等地产业转移,加工制造类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加工设备的数量迅速增加,设备的生产性能逐步更新,加工机械零件的精度、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有了新要求。同时,随着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宇智能管理专业成为机电专业需要关注与大力开发的重要方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区某些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又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以不锈钢加工产业为例,其产品早已不是人们原有意识当中的不锈钢生活器皿,其产业群链已经延伸到大型的建筑装饰、广场等公共场所的艺术形象等领域。机电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应企业,可以是车间生产一线的机床加工工人,可以是产品工作室的普通设计员,还可以是在工地现场进行施工、美化的技术员。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机械加工技术,还要掌握CAD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建筑施工的一般性常识与技能,甚至还要具备美学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27-02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内涵

“机制”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的重要性在于机制能自动发挥作用,即只要一启动机制,事物就会向着机制所规定的方向前进(杨莉莉、杨宏起,200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则是指协调目标、协调主体、协调客体、协调工具以及协调程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与工作方式。其运动原理就是:区域协调主体运用协调工具,按照一定的协调程序,作用于协调客体,最终实现预定的区域协调目标这样一个过程(楼洪豪,2008)。实际上,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仅包括区际间的协调问题,而且也包括区域内部的协调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引入防灾减灾因素后区域经济内部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问题。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主体分析

郝寿义等(2008)认为,能够实现一定经济空间(经济区域)组织和运行的最少类别的微观承载对象即为区域经济主体。现代空间经济是一个社会化大生产型经济,各类参与者在其中活动并发生相互关系。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或自然人的集合)和各种法律实体。

1.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协调主体的一种类型,这里的“政府”是指具有经济职能的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或机构,在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关系中获得主体资格。它体现了经济性与管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设置原则上讲,它应遵循职权法定、权限适当、权责对称等原则。由于转型期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处于一种“政府主导”的制度约束之中,政府必然是最重要的一类区域经济的协调主体(贺代贵、蒋悟真,2007)。

2.市场主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离不开市场,而市场的运行离不开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任何区域来说,企业、居民显然应该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体,发挥相应的功能。

3.各种非盈利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参与的个体众多,除包括消费者、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外,还包括各类非营利组织(NPOs)。如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NGO)。一般来说,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反馈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贺代贵、蒋悟真,2007)。如工商业者协会、消费者协会、工会、资产评估机构、交易中介机构等等。从特征上看,具有中介性、公共性、民间性。各种非盈利组织是政府与普通市场主体的连接者,是区域经济协调主体的一股重要的力量。

4.区域协调组织。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能否做到协调发展有赖于区域协调组织功能的发挥。这一区域协调组织可以由各级政府现有的部门来承担,也可以由NGO等组织来承担,也可通过设立相应的专门区域协调机构来实现这一功能。

三、防灾减灾条件约束下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分析

1.政府。毋庸置疑,在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各级政府依然表现为“强势政府”。作为强势政府,则必然是区域经济协调中最重要的协调主体。中央政策和地方政府通过运用自身的力量和意志,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来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灾害的发生对政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对区域的经济、社会的破坏性影响。灾害有自然引发的灾害和人为引发的灾害之分。人为引发的灾害对政府的危害会更大,这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而这继而又会影响到政府及官员的政绩。

2.企业。政府的协调行为最终必然指向具体的市场主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一个主要方面其行为及运行绩效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依赖于本土特殊资源的企业,有时几乎是毁灭性的。

3.居民。灾害的发生,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对于身处灾害区的当地居民来说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甚至还可能必须背井离乡,承受巨大的心理、社会成本与压力。此时,则需要借助于外力,如人、财、物、技术以及由政府或其他组织采取组织移民等方式来抵御灾害造成的伤害。

4.非赢利组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非赢利组织也必将会受到政府协调行为的影响。作为第三方的非赢利组织,虽未遭受直接利益损失,但其独立、公正、非赢利特性、科技实力等方面的特性,使其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如充分发挥其在环境承受力的评估、监督等方面的能力。

政府协调行为的绩效大小,最终需要通过具体的非赢利组织和市场主体的生存及发展环境的改变来体现。理想的协调关系应该是政府及时地从非赢利组织和市场主体获得反馈,纠正或修正自身错误或不合适的协调行为。因此,应当充分发挥非赢利组织和企业、居民参与政府协调行为的规划和变动的积极性,使其能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监督权,以实现协调行为的最佳效果。

四、基于防灾减灾的区域经济内部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根据前面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理解,一个完善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应该包括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手段、协调程序等要素(孙海燕,2007)。

图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遵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促使防灾减灾的良性循环(鲍文,2008)

图2防灾减灾良性循环

1.明确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长期以来,中国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衡量和地方政府及官员政绩的考核,主要是看经济指标,其中又以经济指标中的“速度指标”为核心。这种考核办法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和急功近利行为,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客观上又诱发了灾害的频发,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与完善衡量地方经济发展与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科学方法与标准,应该通过立法、监督等手段对各级政府的权力进行适度限制,引导地方政府及官员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改变目前仅以GDP作为各级政府及官员考核指标的考核机制。

2.促进信息透明化,实施有效监督。信息透明化程度低,是目前制约政府政务公开的主要因素之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使公共信息、公共决策透明化。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居民、新闻媒体的监督渠道并不十分畅通;行业协会的半官方性质等均显示出中国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要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首先,要保证监督渠道的畅通;其次,信息的透明(包括政府决策信息、资源承受力评价等公共信息);再次,要积极引导、扶持,努力提高企业、居民、尤其是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非赢利组织的监督意识与监督能力。

3.适度开发。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代表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引发的深层次启示之一是政府、企业对各地的开发应适度,一定考虑到当地资源环境的承受力。要建立适度约束机制,对资源环境进行评级,明确其是否适合开发,并确定其适度开发的强度。建立完善的资源环境开发预警机制,限制不适当的开发活动的进行,规范资源开发行为。

参考文献:

[1]贺代贵,蒋悟真.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体及制度探讨[J].经济前沿,2007,(1):24-27.

[2]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J].经济地理,2007,(3):362-365.

[3]杨莉莉,杨宏起.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8,(3):7-10.

[4]楼洪豪.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协调机制研究[J].求实,2008,(5):40-44.

篇9

关键词:文化与经济 内涵 动力 机制

区域文化的内涵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是第一个对文化定义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张佑林,2007)。这个定义包括了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英国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也分别界定了文化的定义。克鲁伯和克鲁柯亨合著了《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列举了1871-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随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亦纷纷对文化概念展开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金相郁,2004;双传学,2006),区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和逐渐积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情况、社会生产模式、人文、历史进程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区域文化具有独特性、共享性、整合性、凝聚性、开放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并具有自身结构运动的矛盾性和自身发展规律。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互动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不可分割,二者是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区域经济支持区域文化的发展,以确定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级别、性质以及区域人民的社会时尚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加快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构成“经济文化力(陈依元,2001)、文化经济力”的重点,是提高区域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

在高收入国家.经济和文化有明显的收敛趋势,即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李秀金,2006)。文化产业的繁荣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多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积极作用。首先,经济贡献。文化产品价值和服务的消费、文化从业者的直接生产力、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业人员数量和结构的变化都促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文化精神和观念。区域文化来源于长期的心理积淀,能够继承、转变、甚至重新塑造新的精神、价值观和观念,而文化精神和观念反过来又能够直接刺激和引导个人和社会组织的兴趣偏好、消费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王安琪,2011),从而影响主体的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如吴越文化中的创新、冒险精神成就了江浙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再次,联动作用。区域文化赋予了其它产业文化附加值,并促进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合发展,产生综合联动效应共同影响经济总量。如文化产业带动了农业、旅游业,广播影视业带动了音像、动漫游戏软件设计、家电、广告展览等产业及服务市场;最后,人力资本。区域文化的发展一来为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人数,二来通过文化教育、文化培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了全体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

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动力源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上级政府的需求,二是区域文化或经济单方面的需求,三是文化和经济双方的共同需求,动力源不同结果效应也是千差万别。结合我国实际,二者的互动是在区域文化与经济多重主体相互作用的内源性动力和上级政府的外源性推力共同作用下展开的。

(一)内源性动力

区域文化包含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中介组织、消费大众等多重内生主体,如图1所示,而这些主体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承载个体,区域文化和经济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推动二者互动发展的内源性动力。首先,文化企业、创意机构一方面将无形的文化转变为有形的商品、服务和衍生物,创造经济价值,提升文化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能级。另一方面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到既有商品中,使产品实现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张曾芳等,2001);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经验和交流渠道,培养创新、创意人才,推动区域文化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可发挥各自的科研队伍、设备和基地优势、服务的网络,结合研究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再次,大众传媒和金融、咨询等行业中介机构的有效管理与服务也促进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如传播互动的知识、信息和技术,参与重大合作项目的咨询论证,提高文化与经济互动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为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互动牵线搭桥等;最后,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是二者互动发展的“微观主体”。人们对精神文化越来越旺盛的消费需求、内生激情、无限的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和感染力,都成为了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

(二)外源性推力

外源性动力则是由区域上级政府对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进行干预而产生的。中央政府具有助推区域文化与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意愿和实力。就意愿而言,自然资源要素的禀赋差异造就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区域文化的发展却形成了区域竞争的“软实力”。 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对体系内各互动主体进行引导、规范和扶持。如党的十五大单独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首次专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意见,明确了政府在文化领域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责任(李宁,2009)。党的十七大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陈少峰,2007)。国内各区域在国家文化建设新思想的引导下也纷纷结合当地优势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种区域文化发展战略。

从能力的角度看,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快速、稳定的增长有力促进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仅为1132.3亿元,2011年则增加到了103740亿元,增长了将近92倍;另一方面,政府能为文化实力较弱的区域提供政府保护。如法国、芬兰等国家为自己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很多保护政策,比如限制美国进入其国内市场或采取配额等方式。此外,欧美、韩、日等国家文化的繁荣和高速发展呈现出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也对我国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机制体系

互动是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的交往活动,或是交互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动与反应过程(周绍杰等,2010),互动发展机制是区域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促进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必须建立互动机制,以增强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关联性,实现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优势互补与共同繁荣,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扶持机制和治理机制。

健全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主导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区域文化市场和经济市场一体化发展,引导要素交流共享、企业合作和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增强区域文化与经济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要素配置和利用的有效性,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但是,单一的市场机制并不能确保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尤其是区域文化发展弱势地区。因此,构建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机制体系时,既要把市场机制放在首位,又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避免出现“市场失灵”。

完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指区域文化和经济各个主体在互动发展过程中,遵循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在材料供应、设备使用和技术支持、融资、信息共享、人才流动、资源勘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外部经济联系和贸易等方面,搭建文化与经济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关系,实现二者优势资源的互补、共享或叠加。同时,要注意通过制度保障来实现公平互动。

搞好扶持机制。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扶持机制适用于区域文化发展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与区域经济主体参与合作的“对等”能力的区域。区域政府在发展规划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区域文化因素的客观要求,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如:实施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税收留成、优惠贷款、贷款担保、提供信息服务和帮助培训人员等。改善外部互动环境,提高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文化与经济共赢发展的目标。

完善治理机制。治理机制是指多个文化和经济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一个稳定的内生秩序,以保障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长效运转(覃成林,2011)。治理机制虽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但往往通过其他三大机制对互动发展产生间接影响。治理机制的健全一方面可通过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促进各机制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可由政府设立或民间自发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机构,共同搭建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化运行平台。

四个机制各有所长,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有机的整体(见图2)。

参考文献:

1.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金相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三种解释[J].经济学动态,2004(3)

3.双传学.区域文化刍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6(6)

4.陈依元.新世纪经济文化力的竞争及对策[J].浙江学刊,2001(2)

5.李秀金.试谈区域文化的区域经济效果[J].求实,2006(2)

6.王安琪.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互动机制[J].商业时代,2011(13)

7.张曾芳,张龙平.产业链衍生:第五产业新说[J].江海学刊,2001(1)

8.李宁.国内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比较[J].学海,2009(6)

9.陈少峰.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2007(20-21)

10.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

11.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4)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均衡配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bstract: Human resourc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of the resources of society, it is to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nterprise, social resources, are concerned by many expert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Regional economy is refers to the certain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asks and direction of the "economic geograph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ow to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proposed based on correlation analysis.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79.23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现阶段资源流动已经达到全球化、市场化,单纯的自然资源已不能左右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内充足的自然资源,仅意味着资源可获取的便捷性与生产的低成本性,是单纯的供给方面的比较优势,不是市场竞争优势。现在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生产竞争、成本竞争,更是建立在人力资源创新基础上的全方位立体竞争。

目前区域经济范围内的制度、人力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从产业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次第转变过程属于大势所趋。相关研究证明,农业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为90%,工业经济则降低为60%,知识经济已下降到20%。由此可见,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区域竞争优势将更多的来源于区域范围内的知识、制度、文化等以人力资源为载体的无形资源,而非单纯的自然资源。

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弱势平衡状态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考虑,资源通常泛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结构实质上是区域资源在质和量上的时空分布和相关的比例关系,以及区域之间资源的联系。它包括区域内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在时间上的变化形式,区域承载力与使用情况间的关系,及至区域间的资源分配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是相对自由流动的,但另一方面,资源会在特定区域内聚集,聚集在哪些区域,就会促进该区域专业化生产体系的生成与区域优势的孕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资源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基础存在差异较大,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存在更大差异。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必然产生一种不均衡,在比较优势的强化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这种不均衡随着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而逐步减弱,直至不同区域经济增长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在区域经济空间形成一种弱势稳定状态之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依赖性明显弱化,区域经济发展就陷入一种困境。各区域纷纷把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化、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期望区域能够“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而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各区域经济行政主体只是选择对本区域最有利的策略,而未考虑其他区域经济的利益,这样对所有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局面。

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资源结构分布中的创新地位

首先我们讲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人的活动,由人的活动才引发、控制、带动了其他资源的活动。并且,在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是唯一能起到创造性作用的因素。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呈现的是人力资本收益递增规律,目前在国民经济中,人力资源收益的份额正在迅速超过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取,只能依靠人力资源来发展、进取、创新,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具有这样的能力。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脑力和体力的人,而是指能独立参加社会劳动、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真正的人力资源应该是能够与当地经济资源相结合,并能够在结合过程中,加速当地经济资源结构调整的劳动力。承认人力资源的创新作用,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出其发挥效能的条件,区域经济将摆脱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无所适从等困境,加速人力资源与当地经济资源结合的过程,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创新动力,这种创新动力必将会打破原来形成的弱势平衡,从而促使区域经济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

四、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动力策略

1.创新人力资源的划分标准。以往区分人力资源的标准是根据人力资源载体“人”的学历、资历、来源地等要素进行划分,强调了区域内经济资源适合人力资源的发展,并不是加速人力资源与当地经济资源的结合与改造,在这种观念的诱导下下,区域经济的差距反而会越来越大。

故此必须创新当前的人力资源分类标准,提升人力资源分类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人力资源的分类标准可以结合区域经济资源的现实状况。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当地的人力资源参与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可学习其他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实际优势。

2.完善人力资源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区域经济的可协调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源与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是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利益对人力资源最深的影响,它能满足人的需要,所以牵动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成为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的行为准则。人的欲望越强烈,奋斗的动力就越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压力,才有动力,劳动的效率就越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因此,区域经济协的协调发展重心应放在区域内人力资源的经济利益保障方面,建立人力资源的经济利益激励机制,根据人力资源的分类标准,制定出经济贡献目标管理激励制度,不搞平均主义,依据人力资源的贡献率,进行有效的激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人力资源创新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将通过资源配置优化和组合,达到更适于本区域经济优势发展的局面,通过打破原有的资源结构分布的弱势平衡,将会更有效的协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公平、公开的企业经营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中企业承担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资源结合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培育好区域经济公平、公开的经营环境。这样的经营环境,不但是对于区域内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更不是放任区域内企业自主经营,而是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本区域的政策;其次,逐步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内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第三,根据企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加大政策的动态扶持管理力度,扶持的同时,进行社会媒体公开,同时根据目标管理机制,对企业的扶持政策进行扩大或缩小动态管理。不能造就一批靠政策存活的企业,加强政策给予后的监督,根据其经营状态的优劣,随时进行政策的撤销和加大,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市场竞争气氛。

4.人力资源动态管理机制。它是对人力资源的过程管理,通过强化管理机制,可以增强竞争意识、加快人力资源优化整合、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第一,完善区域经济中行业、企业的可靠动态数据信息统计,科学合理地掌控人力资源的就业结构,从而加快区域内人力资源的新陈代谢。第二,加大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和方向的预测,及时的进行人力资源就业动态的调整。第三,加强人力资源本身的流动性管理,通过设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及时而有效地掌握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变动状况。

结束语: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过程,依赖于区域独特的人力资源与经济资源结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该运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激励人力资源主动改造区域经济资源,而不是让区域经济资源反过来适应人力资源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打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弱势平衡,从而有效的推动区域经济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