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3 09:3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民参保登记;统计应用;经济效益
一、统计学的普遍性与全民参保的相容性
统计思想发展至今,已成为探求各门科学真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应用领域已发展至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经济等多个领域,统计学在社会保险中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十八届五中全会统一部署在全国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工作。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通过信息比对、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避免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重复领取待遇,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对于现代政府来说,统计学是达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目的制定长期或短期计划一种应用工具,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要取得理想效果,必须用好统计学这一必备工具。
二、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的统计应用
通过对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统计理论渗透于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下面从具体的实施步骤中来阐述统计是如何服务于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
(一)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准备阶段中的统计调查方案。1、确定调查对象。全民参保登记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因此应以村(居)为单位,以全部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2、设计调查表。确定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需要采集的信息,按照综合性、具体性、规范性的要求设计《个人信息采集表》,必填项目包括: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参保状况、学历、就业信息等,其中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为后续摸清参保基数、社保卡应用、社保账单邮寄工作奠定基础。另外,从整个人社业务范围考虑,可以将学历信息、职业资格信息纳入调查范围,运用高拍仪采集相关证书的照片信息。3、确定统计调查方式。经过多年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地已经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经办平台,统计调查以村(居)为单位采取入户调查再逐级汇总上报的方式,由村(居)协理员根据常住人口入户采集信息,《个人信息采集表》由村(居)民个人填写,年纪较大或不识字的由协理员,由镇以及负责信息的汇总与录入。4、调查组织方式与经费预算。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由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成立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为该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统筹协调和保障任务、措施、人员、经费、设备“五到位”,指导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二)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实施阶段中的统计信息整理。1、按照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路,应开发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系统,整合城乡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信息,通过与公安联网,建立全省统一的、以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人员信息集中管理,有利于通过统计分析实现各类社会保险已参保和未参保人员的动态管理。2、督导检查与组织保障。建立全民参保登记信息调查工作的质量责任制,协理员对本村(居)采集信息数据质量负责,如果发现数据不实、有空项、字迹潦草的必须返工。区、镇一级要成立督导组,深入村户,监督《个人信息采集表》填写采集情况,指导相关工作。3、对人员信息的查缺补漏。人员信息采集以入户调查为主,同时在区、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信息采集窗口,人员在办理人社业务的同时可以补充录入基本信息和证件资料。
(三)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完善阶段中的统计分析评估。1、实现金保工程与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资源共享,按照统一的数据字段对数据进行归集,横向上与各类保险中现有的登记信息进行对比,纵向上与部省级平台数据进行对比,全面摸清本地区人员参保状况,通过对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摸底,摸清未参保人员底数,可以对未参保人员进行精确定位,并对未参保人员数据进行分析,分类施策,进一步规范用工及参保行为,从源头上全面提升了扩面征缴工作水平和实际效果。2、通过对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定期对参保登记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有关数据分析报告,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对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向省一级部门书面报告全民参保登记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等。3、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实现参保登记单位、人员的全员管理、动态管理、精准管理,通过查询对比,避免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重复领取待遇。4、挖掘对社保基金的预测分析能力。通过对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分析,进一步发挥全民参保登记基金监控的积极作用,为基金动态分析、预算、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为制定科学的保险基金运行提供。
参考文献:
[1]刘汉良.统计学教程[J].上海财经大学1997.
篇2
一、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阿城区紧紧围绕“工业强区”战略,牢固树立“有项目才有发展、有大项目才有大发展、有重大项目才能跨越发展”的思想,立足现有,挖掘潜能,引进和扩建了一批投资额度较大、带动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新建、继建大项目,培育和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城区确定2009年为“项目会战年”,确定了11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67.2亿元。为快速推进大项目建设,阿城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大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大项目包保“定责任人、定服务内容、定工作进度”三定措施,从项目前期到审批、开工、投产,全程跟踪协调服务。对投资额度大、经济效益好的,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区级领导、一个推进小组,集中力量推进,初步实现了“以大项目保增长,以好项目带增长,以新项目促增长”的目标,形成了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推进大项目建设的工作格局。截至9月末,11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1.9亿元,其中5个省重点推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7亿元,8个市重点推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4亿元。投资超10亿元的亚泰水泥熟料、英国ABF公司酵母及酵母浸膏项目,投资超亿元的阿钢二轧生产线技术改造、鑫北源电站三期、小岭水泥熟料、秋林里道斯肉灌制品等项目将于年底前达产见效,大唐发电、中康集团、天津裕川置业集团、建华管桩、哈尔滨传人食品、天和纺织等企业与阿城区签订了投资协议,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同时,阿城区本着“发展第一、服务第一、效率第一”的原则,坚持不懈地狠抓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能取消的就取消,不能取消的简化手续,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时限。所有行政收费实行阳光操作,上级政策允许的能不收则不收,能少收则少收,最大能力地减轻企业负担。阿城区将所有的行政许可、审批及相关的收费事项全部纳入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事项,全部实行联合办理,做到一套资料申报,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完成审批。阿城区规定,来阿城投资落户开发区的项目,所有手续全部由开发区全程代办;落户新华新区的由新华新区全程代办;落户乡镇、街道的由区招商局全程代办。为加大对破环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的打击力度,阿城区制定实施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九不准”规定,对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厉问责,严肃处理,切实为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如今,“人人关心项目建设,人人服务项目建设”已经成为阿城全区上下的一种责任和共识。
二、着力改善民生,促进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阿城区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大改善民生投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是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年初至9月末,为13 958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 084万元,为9 595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05.6万元。继2008年春节区财政出资112万元为1 999户无电视机的困难家庭购买21寸彩色电视机之后,2009年春节区财政又出资50万元为4 492户困难家庭发放“爱心饺子”4 500箱;各单位为特困户送米面油等慰问品价值100余万元;为城镇低收入和农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61.5万元。出资280.75万元,为997户城镇特困户每户发放救助金1 000元,为322户农村特困户每户发放救助金800元,为3 173户城乡贫困户每户发放救助金500元。为城镇低保对象发放购药代金券35万元,为143名困难人员发放医疗救助金22.3万元,出资1.9万元为971名困难优抚对象办理了新农合,出资7.4万元为274名城镇困难优抚对象办理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是扎实开展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农村困难户建房救助工作。阿城区今年计划改造农村泥草房1 500户,实际完成1 552户,新建建筑面积12.71万平方米,拆除4.82万平方米。阿城区2008年筹资717万元为农村600户特困户、贫困户(含低保户、残疾户、优抚户)帮建住房,今年又筹资800万元对743户特困户、贫困户进行建房救助,每户补助1万~1.5万元,出资60万元为76名重点优抚对象修建了住房。三是加强就业再就业服务。阿城区以“政府促进、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为指导,不断健全就业服务网络,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年初至9月末,阿城区城镇新增就业3 554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08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30人,为4 346人发放社保补贴581万元,为1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阿城区聘用了63名大学生为民生协管员,每月工资800元,设置了城市行政执法、街道城市管理、街道和社区民生、社区综治维稳和环境卫生等十大类220个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四是加快敬老院整合和敬老服务中心建设。2008年,总投资1 500万元的阿城区第一敬老服务中心建成,设有床位500张。目前,位于阿城区小岭镇的第二敬老服务中心也即将投入使用,设300张床位,整合了阿城区山区5所敬老院,孤寡老人的供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五是着力改善卫生环境。阿城区按照哈尔滨市“三优”文明城市创建的要求,今年投入546万元维修城区主巷路6.74万平方米,投入697万元新增绿地4.57万平方米,投入88.9万元用于城区亮化建设,投入1.1亿元建设了城南116兆换热站,投入1.55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已开始运营,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六是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阿城区今年投入1 500万元建设了4 578平方米的区直幼儿园;投入1 050万元建设了阿城一中宿舍、食堂;2008-2009年,投入 1 723万元建设了5所、11 754平方米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综合楼,解决了1 000余名偏远农村学生的食宿问题;投入240万元维修中小学学校28所、74 757平方米;区财政匹配70%为1 583名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158万元;区财政出资710万元对城区居民给予热费补贴。
篇3
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将维护消费者权益年主题活动确定为“消费与发展”。*各级工商、卫生、农牧、质监、药监等部门要认真落实这一主题活动,从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消费入手,致力于改善消费市场环境,提高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指导消费者特别是农牧区消费者科学文明合理消费,扩大内需,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各级工商、卫生、农牧、质监、药监等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始终把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置于服从和服务于*当前稳定和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思考。通过切实加强食品市场监管执法和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等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引导科学合理消费,增强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是加强农牧区市场监管。
加强农牧区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农牧区市场秩序、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服务农牧区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解决*农牧区市场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牧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无证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不合格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假使假等各类违法行为,强化对违法线索的梳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加强社会监督,改善消费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篇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或者暂时退出劳动岗位,带来本人及其家庭经济和生活的困难,需要国家提供生活保障。社会成员在年老、体弱、疾病、伤残、遭遇灾害等情况下,也需要国家提供物质帮助或者给予救济,以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形式日益多元化等严峻挑战。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今后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保障最初只覆盖工业工人,随后依次逐渐扩展到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公务人员和农业工人、个体劳动者和小业主,甚至工薪劳动者的配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之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必然要求。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年龄结构老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未来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的现实情况,再考虑到国家层面上的社会保障资源严重不足,经济不景气时社会保障支出反而会急剧增长,因此,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时候,支付起点应相对低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从整体上只能享受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
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情与国力,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国家建立的基本保障制度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解决国民在遇到收入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问题,尚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补充保险或政府鼓励的基本保障以外的其他保障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要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往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这种模式既不公平,也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基金以备未来之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社会保障既能体现自己养活自己的原则,又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备将来使用。这就要求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篇5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防汛抗旱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根据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建设,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水平,确保防汛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各村庄、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关注民生,按照“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防汛指导方针,扎扎实实的落实好各项防汛措施,确保工程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降雨年籍不均的特点,今年汛期来的较早,很可能是一个丰水年,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各村、各单位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洪,做到以防为主,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要端正工作态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切实将防汛工作提高到维护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健全工作班子,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
根据<<防洪法>>,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村党支部书记对防汛工作负总责。为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党委政府研究,镇里成立了由镇长任指挥的共21人的镇防汛指挥部领导班子,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检查督促全镇各辖区内的防汛工作。各村要成立防汛指挥小组,根据工程检查情况,落实防汛责任制,对重点防汛工程,要有领导分工,有技术责任分包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做到责任、人员、物资、措施四到位。
三、落实措施,加强防汛安全检查工作。
各村、各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的防汛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各项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安全情况;防汛物资准备及防汛队伍配备情况。检查过程要认真细致,严禁走过场,对检查出的险工隐患要抓紧处理,切实提高防洪工程的安全标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制定工作预案,提出应急措施,并落实严格的工作责任,确保不出责任事故。要加强工程的安全监测和巡查,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坚决打击乱采乱挖行为,确保河道工程行洪安全。要加强雨情、水情、灾情的测报及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地测报雨水情和灾情,决不允许漏报、瞒报、谎报。
四、搞好防汛队伍的组建和防汛物料筹集,切实做好抗洪抢险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
要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根据工程抢险需要,做好防汛物资的核查,尽快对防汛物资进行补充更新,确保足额、及时落实到位;要本着专防和群防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抓好抢险队伍的组织和落实,重点抓好专业机动抢险队伍建设,搞好设备配备、培训和演练,提高抢险技能和技术水平;出现重大汛情、险情或灾情后,各级防汛责任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根据责任分工,要加强信息调度和组织协调,搞好抗洪抢险指导,并根据险情发展,搞好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调配,确保抢险救灾顺利进行。
各村要在6月20号前组建好防汛队伍,备好防汛物资。要根据镇防汛指挥部的部署,按照本村的实有户数和实有人口,每户收交两根2米长、小头直径不低于10公分的木桩,每人收交三条编制袋。防汛物资要登记造册,重点存放,专人负责,不得挪用,对往年的防汛物料要认真进行检查,对已腐蚀变质的要及时更新。
防汛常备队、抢险队、后备队要编组登记防汛,常备队要进行岗前培训,应急演练,从现在起上岗,实行昼夜值班,24小时有人在岗,做到令行则动,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各村庄遇到重大险情时,要在第一时间迅速上报,提前安排好群众转移路线,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转移路线、地点,原则上要求,地势低洼的村庄向地势较高、有安全保障的村庄转移,靠近河道的村庄向离河道较远、有埠陵的村庄转移。
篇6
农业方面: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任务相当繁重。
经济方面:发展方式还未根本转变,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存在。
基础设施方面:全乡以交通、水利、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严重制约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综合方面:和谐发展压力较大,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机关服务效能和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二)加强和改进村建设的主要建议和措施
农业经济方面:
以农业产业化为第一主线,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以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和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核心,重点实施粮食增产示范工程,经济作物增效示范工程,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循环农业示范工程,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工程等五大示范工程;做强做大东塘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适度推进新兴产业,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围绕农民增收抓好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创建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2.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和边贸经济发展规划,策划并申报能引领东塘乡经济爆炸性发展的大项目,建设好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建立县工业园区的东塘板块,开辟新税源。
3.按示范农业的要求合理规划全乡农业资源,抓好水利冬修,确保现有水利设施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实施好已列项开发的农业项目,还管护好农业项目,确保已实施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
社会综合方面:
以改善民生为第一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上获得大提升。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抓好各种补贴发放,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生活补助。进一步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维持参保率100%,使农民病有所医,教育引导农民提高保健意识,以防为主,预防疾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进一步加强城镇化建设,继续加大乡政府周边环境整治力度,重点抓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加大卫生事业投入,不断改善就医条件,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
篇7
除了数量要满足需求外,对粮食及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民众已经不再满足“吃得饱”,更需要“吃得好”、“吃得健康”,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有关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问题。显然,这些要求,仅靠现有耕地数量和农业生产方式是不能满足的。
“扩量、提质、增效、持续增产”战略方针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工程。其中“扩量”、“提质”是保障途径,“增效”是根本目标,“持续增产”是发展方向,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部门、社会各界、科研院所通力合作,积极构建耕地开发与保护,粮食增产与稳产的政策框架体系。
在今后10―15年内,需要做实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综合科技、创新研发。通过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攻克耕地“扩量、提质”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耕地扩垦数量的精细规划、空间布局,时间安排与种植结构调整等,并结合传统农业的精华,创新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的无害化、标准化、精细化、规模化,实现耕地和农产品生产数量和质量的稳步提升。二是高科技农业科技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将高科技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耕地资源,还能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能耗。三是统一领导、统筹组织、通力联合协作。我国农业人口众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地区间差别大,需要结合生态高值农业建设,由政府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各有关部门通力联合,稳步推进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发展,耕地保护目标最终落实。四是在上述原则下,重新制定工程实施规则。建议由相关部门、大专院校和企业联合,讨论制定试点项目的落实区域,并由相关省份具体负责实施,同时就当前的各项工程实施经验进行总结,编写或修订相关的工程实施技术指导,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应开始进行生态高值农业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等工作,不断推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典型模式及配套技术,保证我国农业不断持续稳定发展。
篇8
关键词 压缩型工业化国家;人口红利:中间技术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035-05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压力将更加严重,中国就业压力将进入新的高峰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业与环保、社会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以更加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对改革、稳定和发展形成巨大压力。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以张坤为代表的学者率先提出中国经济存在“压缩型”特征[1],这种特点表现在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层面,对中国人口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1 压缩型工业化社会的一般特征
联合国开发署环境专家D・O・Conner指出,早期发达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完成的工业化,在东亚国家却只花了数十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显著缩短,这种缩短的工业化被有关专家称为“压缩型工业化”[1]。压缩型经济社会典型特征是工业化进程超速发展,产业结构急剧转变,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问题复杂。
1.1 工业实行“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
工业的快速崛起是“压缩型”工业化社会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在工业突然而快速地替代农业,与“非压缩型”工业化国家相比,缺乏自然成熟的过程。如:英国的工业革命自18世纪开始,到 21世纪仍处于工业信息化阶段,而工业后进国[2]则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如韩国1965年的GDP中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5%,1990年已迅速上升到了45%,同期农业部门在GDP中的比值从39%下降到9%;我国自50年代开始工业化,到2005年,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20.9%上升到47.3%,与此同时,农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从50%左右下降到12.4%
1.2 人口膨胀与结构性失业并存
工业发展初期,经济快速增长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人口出生率急剧上升,随着世界工业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方向的发展,工业产业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下降,而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使就业与失业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以我国为例,从1952-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超过10‰,总人口从57 482万人激增到130 756万人(2005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导致就业问题出现。从“九五”期间开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出现失衡,下岗失业人口大幅上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入“十五”,就业与失业问题更为突出,不仅总量供求失衡,而且结构失衡。
1.3 人口增长结构演变历程缩短
从东亚人口发展史上看,后进工业国家的人口结构变化(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再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所经历的时间仅为发达国家的1/3。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低生育阶段,标志着我国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根据联合国(2002)预测[3],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从10%增至20%,各国所用年数为:中国20年(2017-2037);日本23年(1984-2007):德国61年(1951-2012):美国57年(1978-2028)。
2 压缩型工业社会的“人口红利”特点
2.1 “人口红利型”经济期的缩短
发达工业化国家“人口红利”期出现的时间与工业化进程大致相同,持续时间为100年左右。由于后进工业国家经济增长“追赶效应”作用,人口急剧膨胀,“人口红利”期迅速到来,持续时间缩短。以我国为例,由于政策和社会因素,在经历20世纪50~60年代生育高峰期后,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了“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最多持续60年(见表1),而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在60年内完成工业化过程尚不可知。人口抚养系数[5]在短期内赶超发达工业国家。如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抚养系数比为0.7~0.8,到2000年,抚养系数比降低到0.6左右,同期发达国家人口抚养系数比仅下降了0.039,基本稳定在0.55左右。人口结构的黄金时期也被“缩短”,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减少,经济发展必定受阻。
2.2 “压缩型”工业化与“人口红利”期的交织
“压缩型”工业化带来的人口老龄化负效应将使社会总储蓄开始减少,继而总投资下降,通过乘数作用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人口抚养比上升、劳动力资源开始减少、日益庞大的养老金使政府开支增加。
显然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一定的“社会积蓄”才能支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费用”。因此,经过充分工业发展和财富积累的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都较为富裕,如英国等发达国家从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转变用了80年,同期人均CDP为5 000~10 000美元,而后进工业化国家完成这种转变只用了发达国家1/3的时间,我国完成这种转变用了大约20年,人均CDP只有1 000美元左右。这种“未富先老”正是“压缩型”工业化国家所独有的。
工业化后进国家的“追赶效应”和“结构效应”使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节奏快、社会转型幅度大、经济畸形发展,致使在“人口红利”期内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获得“人口红利”,相反却出现了“压缩型”综合性的问题:自然新增劳动力+城镇失业劳动力+城镇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与产业结构改变、城镇化和因过快工业化导致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后进工业化国家独特的人口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人口红利”将迅速转变为“人口负担”。
2.3 人口“红利”中存在泡沫现象
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只是获取“人口红利”的必要条件,社会要享有“红利”还需要与本国劳动力资源相匹配适合的制度环境、政策措施、人文环境和足够的工作岗位等,这些条件和“人口红利”一起构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源泉。
大多数后进工业化国家为了尽早获得“人口红利”,在工业化起步阶段鼓励生育,如战后日本人口在1947-1949年出现了持续三年的生育高峰期。这三年共出生约806万人,出生率由1945年的23.2%猛增至33%~34.3%,我国在1952年人口出生率高达37%。同时各国政府大力发展教育,1990年,日本大学毛入学率为29.6%,2003年大学毛入学率达到了47.7%,同期韩国大学毛入学率从386%上升到77.6%,新加坡从18.6%上升到48.3%,中国从3.0%上升到7.5%[6],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但当我们考察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时却发现,从1990-2005年,尽管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569亿元增加到3 951.59亿元,增长了5倍多,但是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全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从2002年最高点3.32%下降到2005年的2.16%,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教育投入占GDP 4%的水平,这种急于求成的教育发展模式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低下和教育层次的单一化。同时,由于后进工业国急于实现产业现代化,是知识技术引进的主要国家,急需技术创新,导致对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需求,而本土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要求实用性中档人才,这种多样化的需求与本国单一的人力资源素质不相匹配,导致大部分劳动力资源没有形成与本国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本,出现了“人口红利”泡沫。
2.4 长期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存在使实际抚养系数高于理论数据
实际抚养系数计算公式中分子为0~15岁幼儿和65岁以上老人,该公式暗含的前提条件是充分就业。只有当社会自然失业率低于6%时,理论抚养系数才与实际相符。但当大量失业劳动力存在时,被抚养人口就不仅仅限于少儿和老人了。另一方面,后进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出生缺陷人口居高不下的问题,目前,我国每年有80万~120万的出生缺陷婴儿,15年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先天性缺陷人口也要从系数公式的分母中扣除,这时实际抚养系数往往要高于理论抚养系数(见表2)。
3 人口红利压缩的后果―大量持续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
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正是获取人口红利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可以通过生产和消费行为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人口基数大不应该是导致失业的直接原因,只有当它同不合适的产业结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出现劳动力供大于求现象。孤立地判断人口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不科学的,只有将他们纳入一个系统之内来考察,这样的判断才有意义。由于人口总量是既定现实,界定人口与产业是否适应就涉及到重新判断发展中国家现行产业是否适应人口的问题。
以我国为例,我国属于压缩型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在5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这种转变是部分和不均衡的)只用了几十年时间[8],就业形势也相应发生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经过一个短期的就业高峰,从1997年开始失业率开始进入风险区,并一直持续居高不下。对这个问题本文的理解是现行产业结构和我国的人口特征不相适应。
3.1 现代化的产业结构要求与劳动力现代科学素质[9]普遍低下不相适应
在国际产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后进工业国家也顺应潮流,大力发展自动化、信息化工业,一方面提高了本国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显示出后进工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后进工业化国家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低端,劳动力素质低下,基本上没有能力为本国要求现代化的企业提供必须的高技术产品,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生产,相反,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和大量人口的存在为发达国家的生产性产品和消费性产品提供了市场。因此,就业压力、人口红利期缩短、人口泡沫等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总量失衡,实际上是“赶超型”工业化过程中,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太快、太陡,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造成的。
3.2 生产性消费的盲目跟进
在自动化、资本化、信息化的全球性的呼声中,大部分学者一致推崇通过技术和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几乎各行各业开始千方百计地争取项目、更新设备,期望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通过解雇员工、增加投入来达到改资本广化为资本深化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种生产性高消费导致大量劳动力富余,一方面,由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使就业结构发生转变,一部分岗位永久性地消失;另一方面,由于高科技产品的生产知识含量较高,需要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技术人员,而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业结构无法及时调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工业不是在大量吸纳劳动力而是开始饱和吐出劳动力,第三产业缓慢增长的就业机会,难以容纳同时来自农业和工业外溢的劳动力。生产性的消费向发达国家产业盲目跟进导致了各产业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直线下降。
3.3 对西方理论的“非本土化”借用
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全球化趋势,但是实现这种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应该因国而异。
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替代劳动力所获得的巨大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后进国家希望通过模仿他们的发展模式达到本国经济的腾飞,甚至用急进的方式企图将“失去的工业化时间”抓回来。因此,相应出现了一批介绍和推崇西方理论的学者和官员。但是,引介理论首先要理解理论,而要对西方理论进行充分的理解必须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其出现时的社会整体背景。
早期工业化国家进行技术创新的背景是:①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生产能力低下,工匠们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弥补劳动力资源的不足;②技术创新路径自下而上,是自发创新,没有行政干预;③具有“欧洲特色”的科举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制度背景。工业革命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文化鼎盛时期,由于欧亚文化和生产力水平相差太远,欧洲社会无法直接模仿借用类似中国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只能通过手工艺创新来达到快速从学徒“升级”到业主的目的,因此,工艺技术创新成为手工作坊的生存之道,之后的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展开;④自由、开放的经济是技术创新的宏观经济条件。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人文背景与西欧大相径庭,如果只重视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忽视技术的同化和吸收,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假设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按照其价值定义为“一千英镑”技术,把发展中国家的本地技术定义为“一英镑”技术[10],如果发展中国家贸然引进“一千英镑”技术会给本地的“一英镑”技术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基础和国情,“一千英镑”技术不能马上被当地经济消化和吸收,大量劳动力失业和经济增长放缓将在一段时间里存在,社会稳定将受到威胁。
4 通过产业结构创新解决人口问题
目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是:早期工业化国家分阶段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同步爆发,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多而且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而且与本国国情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问题团”,现有的国外理论难以有效解决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家要使经济和社会持续地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以我国为例,可以尝试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道路解决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
4.1 明确本国国情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国民现代科学素质普遍低下、地区发展不平衡、典型二元经济结构。为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通过学习和模仿西方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制度,实行了大规模的产业自动化,用机器代替人力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量,并将这种方式广泛地推广到工厂和农村,这一方面使我国在短期内经济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社会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低下,继而影响自动化的最初目的―经济增长,同时,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长期存在又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4.2 构建包含国家专有要素的本土经济学
我国失业理论的发展代表了后进国家学界“洋为我用”的觉醒历程,特别是后两种模式正是立足于我国实际、反思西方理论、独立思考后的结果,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有这样一种思维惯性:通过模仿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路径,考察我国实际经济社会中存在却相悖于他国发展路径的“不当之处”,给予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看似有道理却难以实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问题。经济和人口理论的作用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其中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主体,理论、政策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而不是通过改良社会去适应理论,然后按照理论设计进入另一发展模式。这里并不反对借用他国发展模式,但是首先应该选择真正适合本国的模式,且在实施前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去伪存真,选择其中与本国国情相融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对理论进行创新性的完善。
4.3 创新型产业模式为人口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创新理论是压缩型工业化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关键在于政府和学界思维方式的改变,对国际经典理论不迷信不盲从,采取审慎的态度对待“舶来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创建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
以人口问题为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失业等方面,走入了因果倒置的误区,从根本上讲失业、人口数量、人口质量等问题是相对存在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偏离本国国情导致的结果,并不是人口本身就存在问题。因此,研究不应继续纠缠于问题的表象,而应该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国民整体经济社会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盲目自动化,忽视了我国人口众多、正处于人口红利期的特点,无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舍本逐末,花费有限的资金外购昂贵的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力,导致失业现象大量存在,而且由于这种结构性失业是外生因素(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引起的,与早期工业化国家不同,很难在短期内通过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容纳失业人群(产业国际自由转移与劳动力要素的不能自由流动造成这一问题),即“一千英镑”技术摧毁了“一英镑”技术,经济和人口问题以扭曲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因此,只有建立适合本国的中间技术产业,即“一百英镑”技术型产业才能充分利用本国充裕的劳动力,使经济真正获得“人口红利”。这种中间技术型产业可以将科技含量高的“一千英镑”技术分解为若干能适应本地产业、本地技术和本土教育水平的新型“一百英镑”产业,这种新型产业一方面提高了本地“一英镑”技术型产业的技术含金量,帮助提升国内经济和技术水平,使发展中国家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另一方面,大量中间技术产业的存在能充分吸收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使社会能平稳地渡过产业结构转型期,使发展中国家延长“人口红利期”,充分享受经济与人口发展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坤.推行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复合型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A].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32.[Zhang Kun Recycle economy style is the essential way to solve our countries’ composite environmental problem [A].Zhang Kun Recycle economy theory and practice papers[C].Beijing:The environment and science press,2005:32.]
[2] 胡鞍钢.国情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74.[Hu Angang National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M].Beijing:The university of Tsinghua Press,2006,5:74.]
[3] 王文军,李蜀庆.建立循环经济解决压缩型工业化社会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2005,(9).[Wang Wenjun,Li Shuqing.Develop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 Issue in the Condensation Model Industrialization Society[J].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2005,(9).]
[4] 蔡防,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1,(10).[Cai Fang,Wang Dewen.China's sustainable economy increase versus the labor’s contribution[J].Economy Research 1991,(10).]
[5] 宋丰景.国内失业问题研究最新进展[J].经济问题,2005,1[Song FengjingThe latest research on the unemployment in China[J]Economy Problem,2005,(1)]
[6] 陈淮.我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主要指向[J].中国劳动,2004,(5).[Chen HuaiOur countries’main policy direction on the labor market[J].China Labor,2004,(5).]
[7] 姚裕群,莫荣.中国城镇失业率为7%已进入风险区[J].热点研究,2002,(10).[Yao Yuqun,Mo Rong.China’s urban unemployment ratio has reach 7%,and is going to risk area now[J]Hot Research, 2002,(10).]
[8]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China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research group. From a huge population country step into a strong human resources country[M].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3]
[9] Kelley. Allen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 in the Third World,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8,126:1685~1728
篇9
【关键词】商业保险 社会保障 作用;
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各种结构不合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无法满足我国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因此重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重要任务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明确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并积极深化商业保险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满足多层次的社会保障需要,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而贡献力量。
1 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每个有机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和支柱,关系到整个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以及生育保险这五项内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则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以及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组成。这几项社会保障之间是相互联系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任务
商业保险相对于社会保险,又称金融保险。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的功能,是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应发挥其应有的强大保险保障功能,对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任务具体表现在,商业保险需要按照“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不断改进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加快保险业的发展,积极引入保险机制来参与社会管理,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以及各类纠纷,推进公共服务创新”的要求,并在保险产品的设计、保险服务手段的提升、保险网络的安排以及扩大保险覆盖层面等方面有所提高,从而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保险、保障的需求,为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发挥重要积极作用。
1.2 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目标定位
一是要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原则,运用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这三大功能和手段,按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要求来积极开展各项保险业务,不断提高保险的风险防范能力以及风险保障实力。
二是要坚持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保险与保障、短期与长期、责任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服从、服务于社会保障事业为己任,加强与各类社会保障机构的合作和联系,并始终把国家的利益以及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
三是要坚持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策思路,积极参与和支持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构进程,明确商业保险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位置。并积极加强诚信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协调各各面的利益和矛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保险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事业而服务。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商业保险的内在联系
在功能上,要处理好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互相影响,并互相促进。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具有统一的经济保障作用,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合作、补充以及共同发展存在一定的界限。即商业保险的发展以社会保险保障人们的最基本生活水平为条件。而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不可能也不允许超过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界限。同样,社会保险的发展也只能以商业保险保障具有投保资格的人们为条件。如果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超出人们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界限,商业保险则没有投保条件的限制。因此只要任何一方越位,都会给彼此造成压力,抑或影响并牵制对方的发展。因此商业保险发展与社会保险之间相互补充、此消彼长,促使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日益重视商业保险的作用,并综合考虑商业保险的因素,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作出更加合理的分工、协作和配合。
3 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3.1 创新发展商业保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途径
创新,首先需要有竞争意识,而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下则要强调内部挖潜。必须强化商保与社保两种保险人的竞争意识,转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充分发展两种保险来完善旧险种,开辟新险种。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资金运作为优势,扩大经营领域,密切关注农村保障问题,有效改进服务意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篇10
【关键词】新常态;政策支撑;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一、引言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中国式新常态则表现为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向创新和消费驱动式转变。当前,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拥有创新能力,才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2015年1月9日,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微企业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弱到强、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65%的专利、75%的技术创新、85%的新产品都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创造的。要加快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要重视小微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创新是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最有效的途径(俞哲,2012)。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固有的资源局限性,小微企业在进行研发创新时会遇到与大企业发展所不同的阻力,例如创新环境不佳、融资渠道过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人才缺乏和创新资源短缺等,小微企业难以通过自身的能力突破,很多小微企业因此难以持续下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微企业遭遇的资源难题,通过政府的力量可以显著改变小微企业的状态。来自政府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将对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十分有力的帮助,从而大大地增强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
二、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小微企业经营者缺乏战略思想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5年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创业企业)的经营者或企业家个人学习能力较低,获取知识和传递知识的能力较弱,组织、学习能力较差,并且没有进行对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思想。张玉明、刘德胜(2009)研究了企业家才能与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间的关系,发现企业家素质是影响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第一位因素。持有“战略管理是大企业所为,与小微企业无关”的观念,势必将小微企业发展置于困境(孔德议、张向前,2013)。
(二)小微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不足
随着传统观念的升级换代,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小微企业维持稳定发展,必须依赖企业人力资源发挥聪明才智,献计献策,为小微企业发展谋出路(孔德议、张向前,2013)。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制度不完善,小微企业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而且激励机制不到位也影响技术员工的稳定性。人才的缺乏和不稳定必然削弱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潜力(周彩云,2014)。
(三)小微企业缺乏研发创新资金
广西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课题组(2012)通过调查发现,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自身资金实力较弱,自有抵押能力有限,难以达到银行担保条件;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自身信用缺失,缺乏核心竞争力等明显缺陷,导致其融资时很难与大中型企业相竞争,很难得到银行的青睐。CHFS数据显示,企业规模越小,受到信贷约束的比例就越高。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受到信贷约束的比例只有4.5%,雇佣人数50人以下的企业遭遇信贷约束的比例却高达57%(甘犁,2013)。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新常态下经济“三期叠加”给小微企业带来的机遇
(一)经济改革为小微企业带来红利
2015年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再度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进行了深刻的描述,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更为合理,增长动力将更为多元,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必将为中小企业创造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改革红利。改革是最大红利,原因就在于能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二)经济结构调整给予小微企业发展空间
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强大动力。在新常态下,我国加快了创新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经济为特征的中国新经济体系。经济结构的调整给予小微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我国大力提倡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应抓住机遇,促进自身发展。
(三)“微刺激”为小微企业带来创新机遇
当下,中国政府开始采用“微刺激”政策来温和刺激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层面更多的是靠“微刺激”而不是以往的“强刺激”来稳增长。针对小微企业出现的各个层面的问题,政府通过出台具体的政策对小微企业进行支持,例如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除了国家层面的总体措施,各级地方政府也对相应地区出台政策支撑小微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创新发展。
四、推动小微企业创新驱动下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