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02:4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展拓展训练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开展拓展训练方案

篇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教育事业的崇高目标,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开拓视野,不断探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拓展训练以体能活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完善人格为目的。高校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实施过程提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建议,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96

1.高校实施拓展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1.1拓展训练以学生为主,以体验式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先行而后知”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强调“从做中学,从做中思”的体验式学习理念。通过很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游戏,让学生体验生活哲理并从中获得启示,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2.1有效地校正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的偏差。学生最终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社会需求大量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却出现就业难的现象。拓展训练改变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被动职前培训为毕业前在校内的主动积极的职前培训,为学业与社会之间搭成一个平台,找到结合点。

1.2.2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作用。拓展训练不仅提高了体能素质,为精力充沛地迎接竞争与挑战打好基础,而且增加了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了抗挫能力和拼搏精神,达到提高就业和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

1.2.3对学生首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认识自身潜能,认识群体作用,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2.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 2011级云南工商学院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网络资源和搜索引擎,查资料,翻阅论著。

2.2.2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以2011级学生的体体质、心理状况设计问卷题目。共15题,对校内共发放问卷827份。回收817份有效问卷。817份有效率98.8%。

2.2.3数理统计

问卷指向明确,采取归纳统计方法。对问卷问题数据逐一进行分析。

2.2.4结果与分析

2.2.4.1你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情况:

调查表明:7.5%满意;55%一般;37.5%差。说明了中学期间学生没有完整科学的进行身体培育,达不到此年龄的体质标准,应加强身体素质提升。

2.2.4.2你对拓展训练有了解吗?

调查表明:2.5%了解;20%了解不多;77.5%不了解。说明拓展训练对学生是一个新鲜事物,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应该加强宣传。

2.2.4.3你想参加拓展训练吗?

调查表明:92.2%想参加;7.8%不想参加。说明学生对拓展项目非常感兴趣,愿意接受此项目。

2.2.4.4感到大多数人都不信任

调查表明:在心理上12%的学生有对大多数人部信任;48%学生认为有条件的信任;40%认为可以信任。证明该部分学生在潜意识中“以我为中心”缺乏信任感,缺乏团队精神。

2.2.4.5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调查表明:18%认为难以完成任务;55%认为可以完成;27%认为不确定。缺乏自信心,有自卑感。

2.2.4.6感到孤独

调查表明:21%自我封闭,有孤独感;70%在集体中无孤独感;9%偶尔。说明与人交往能力、互动精神不强。

2.2.4.7感到害怕

调查表明:11%遇到困难时感到害怕,心理脆弱;42%不害怕;47%无法确定。说明缺乏历练。

2.2.4.8难以作出决定

调查表明:13%遇到新问题,无法判定和决定;56%从众心理;31%能作出决定。说明大部分学生缺少综合判断能力

2.2.4.9不能集中注意力

调查表明:34%不能集中注意力,心理状况不稳定;60%可以集中注意力;6%说不定。说明心理状态不稳定。

2.2.4.10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

调查表明:8%经常出现与众不同的想法;86%从众心理;6%说不清。说明应加强判断事物的能力。

2.2.4.11感到苦闷

调查表明:7%经常性感到苦闷;11%偶尔会出现苦闷情绪;82%一般不会。缺少相互倾诉或沟通的渠道。

2.2.4.12教育部在学校推行“阳光工程”每天一小时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调查表明:27.5%能坚持;38.5%偶尔;12.7%不能坚持;21.3%不知道。说明不能全面落实增强体质的措施。

2.2.4.13你对目前体育课教学的满意程度

调查表明:32.7%非常满意;55.9%基本满意;11.4%不满意。说明课堂教学有大力提升的空间。

2.2.4.14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

调查表明:77.4%使身体健康,心情愉悦;21%掌握技能;1.6%其他。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期望。

2.2.4.15对目前课堂教学内容以外的体育运动项目兴趣

调查表明:54%感兴趣;36%一般有兴趣;10%无所谓。说明学生有其他运动,有广泛的兴趣与追求,为开展拓展运动奠定良好基础。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大学的教育功能是学生的个体纳入社会化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应完成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针对人文素质培养上缺失,应从学生最基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加强培养力度。

3.1.2学生体质偏弱,教学形式的刻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偏颇,严重阻碍了健康成长,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多功能性,让体育教学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阵地和途径。

3.2建议:

3.2.1产生学生身体素质偏弱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小学期间,应试教育主导了整个教育过程,体育教育没有完全得到合理的落实。

3.2.2学生在中小学期间,体育教材“竞技体育”主导教学过程,没有完全按照人体生理成长过程的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科学的培育。重技能轻体质的现象相当严重。

3.2.3拓展运动时一项既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户外、带有强烈挑战性的运动。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开展此项运动的前提条件。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相互补充,力求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4、对策

4.1加强体育教师拓展训练的理论和实施能力培训

体育教师大部分在大学所学的体育学科专业教学知识基本都没接触过拓展项目,可以说是空白。从云南高校调查中可以看出96.5%的体育教师在学校中从没有接触过拓展项目,有25%的教师在网络上有所了解,2%教师有过实施拓展训练的经历。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影响已经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议在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一定学时的拓展训练选修课教学。让体育教师在校期间能过接触到拓展训练,同时对开展拓展训练的高校教师从理论和实施能力进行专业的培训。

4.2加强拓展项目建设,培育拓展训练项目为学校体育的亮点。

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条件,地形和各项建筑等资源都非常有利于拓展训练的开展。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地形,筛选符合项目和内容进行开展。实施队伍的培训,拓展实施课程安排,场地建设和资金保障。逐步把拓展训练培养为学校的体育亮点。

4.3加强拓展训练实施前主体-学生培训,以提升拓展训练的综合效果。

拓展训练以人本主义理论为价值取向,非常注重学生这个主体。学生在校能够参与拓展训练的次数受场地器械限制,应在有限的课时能够让学生最大化通过训练达到目标。通过加强实施前拓展项目相关宣传;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拓展项目专项身体素质培养;进行实施前心理培训等形式提升拓展训练的综合效果。

4.4认真制定详细的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拓展训练方案

制定符合学校学生的训练方案,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参训学生,根据学生的专业、身体和心理进行课程设计。从培训主题、实施时间、实施地点、参训学生人数、人员分配、训练装备等制定训练方案。

4.5确定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

现在的教育形式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价值观、人才观。不能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不断强化教学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拓展训练强调通过学生训练发生素质变化而不是通过具体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证书的形式。

4.6加强拓展场地管理,不断创收、以场养场

通过拓展场地使用实施过程各项制度建设,加强拓展场地管理。合理使用拓展场地资源,使之更好地为学生、社会发展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拓展训练消费市场可以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校本身所拥有的师生和教职工、另一类是校外对拓展训练有需求的社会公众。针对这两类消费群体的需求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王长权 《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平衡计分卡体育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16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MethodsBased on Balanced Scorecard IdeasHAN Xuefeng(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metho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how to implement thereforms in the trainingmethods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Twelfth Five-Year Plan" on the full implementationof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ntent of reformbecome a spor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the subject of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is paper,management of the "BalancedScorecard" theory to sports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thods and problems depth study, explore and analyze its main contents inPE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thods, and then study the proposed deepening the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thodsreform, promote th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 balanced scorecard;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method当前高校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如何在教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通过深化改革教学测评指标体系、方法和内容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培养,成为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本文结合管理学中平衡计分卡的思维和方法,对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现状和改进方式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优化体育教学测评指标以推动体育教学训练方法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相关启示与思考。

1 平衡计分卡思想与体育教学训练方法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d Card),是美国学者罗伯特・S ・卡普兰和戴维・ P ・诺顿1992 年研究提出的用以科学、全面评价企业业绩,并指导企业推进战略实施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法。它在以往企业业绩评价主要依靠单一财务指标的基础上,改为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来全面评价企业业绩。具体讲,一是财务角度,衡量怎样能在财务上使得股东满意;二是顾客角度,衡量怎样能赢得顾客认可;三是内部业务流程方面,衡量必须擅长哪些业务才能使得股东能力和客户满意;四是学习和成长方面,衡量应当具有怎样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目标。人们形象地将平衡计分卡比喻为飞机驾驶舱中的仪表盘,全面、直观地显示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飞行高度、速度、距离以及方向等各方面信息。

平衡计分卡的出发点是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愿景,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将目标化为行动的指引框架,且各自都有自身具体指标和行动方案,大大增强了目标综合性与方案可操作性。在应用实践中,平衡计分卡引入了三个新的管理程序:明确战略目标与发展愿景,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跟踪测评,根据测评情况针对性制定发展规划和改进措施,其核心是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更加努力以追求卓越?

平衡计分卡带给人们最大启示在于,它由单一维度考核转向全面关注影响目标实现的多维度要素,运用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综合目标实现,依托多维度测评指标体系,据此针对性地制定发展与改进计划推进实施,来追求全面可持续发展。

体育教学训练方法是体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指根据体育教学训练目标,结合各项体育项目的特征和体育运动规律,通过构建科学完备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准确跟踪、衡量学生各方面训练进展与成果,进而针对性实施教学指导与训练的方法论。它主要包括确立体育教学训练目标、构建测评指标、实施相应指导与训练三个环节。其中,科学确立体育教学训练目标是基础,它决定了体育教学训练活动开展的根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合理的体育教学训练目标应当统筹考虑体育教学短期和长期目标、单一训练项目成绩和体育素质全面增强等;科学构建测评指标体系是关键,它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连接作用,一方面它将体育教学训练目标转化为可观测、衡量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它通过指标跟踪分析为妥善安排和制定体育教学训练活动的指导和实施方案提供了直接依据;体育教学训练活动的分项指导与训练是重点,它决定了各项训练活动开展的途径、方式和节奏等,科学的体育教学训练活动是以教学训练目标为指引、以测评指标为手段并以其评价结果为依据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实施方案。

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方法中,人们往往过多地关注于特定阶段、单一项目的单项成绩达标与否及成绩优劣,而忽视了学生全面体育素质的提高及为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训练。笔者认为,为加快推进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有必要学习借鉴平衡计分卡思想及其主要内容,加强其在体育教学训练方法中的应用,创新丰富体育测评指标体系和训练方案,推进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方法改革。

2 体育教学中的借鉴平衡计分卡思维构建四位一体的测评体系与训练方法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战略安排,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目标应当是注重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不仅是单一体育训练活动的成绩提高。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单纯关注短跑速度、跳远距离等单项运动项目成绩、将其作为体育教学训练终极目标和主要方案的做法,已不能充分适应在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要求,有必要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维,创新推进体育教学训练方法改革。这就要求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的体育教学目标,优化改进体育测评指标体系,并据以科学优化体育训练方法,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方法论体系。

体育测评指标方面,自从学生体育素质与技能的评价指标产生并付诸体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以来,对其批评就从未间断过。因此,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针对体育技能评价指标的改进主要包括调整和补充两种思路。显而易见,平衡计分卡即是综合采取了补充的思路,即在企业业绩单纯财务指标衡量的基础上,增加了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三个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使得测评体系更加全面、更有助于分解落实战略目标。借鉴平衡计分卡这一思路,笔者认为,尝试构建涵盖速度等主要类型单项体育活动成绩、力量、技术及情绪等要素“四位一体”的测评体系,用以全面衡量和指导学生体育素质提升,并据以科学制定训练内容与方法是一条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创新改革思路。其中,速度等主要类型单项体育活动成绩是核心,力量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情绪是重要影响因素。以短跑运动教学和训练为例,作为典型的“速度―力量型”项目,影响其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包括速度、专项力量、短跑技术和情绪。传统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人们过多关注学生的速度,通过各种方法努力提高速度,而忽视了对专项力量、技术和情绪的训练与教育。首先,短跑训练中的专项力量,是指在完成短跑专项技术动作时使肌肉力量达到高度水平的能力。专项力量若薄弱,将导致途中的短跑技术动作变形、支撑腿完成着地到强有力后蹬所用时间过长、步频变慢等,这些都会影响短跑成绩。通过采取上肢与下肢力量训练、一般耐力练习、腰腹肌练习、级跳等有针对性的专项力量训练,使肌肉收缩方式、用力性质、动作幅度等与专项技术结构相类似,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是短跑训练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其次,从技术方法看,短跑技术是在专项力量一定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短跑成绩的手段。在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各阶段如能熟练掌握科学方法有助于显著提升运动成绩。通过针对性地开展起步提速、抗阻力练习、变速跑、摆臂、调控步长、冲刺爆发力等方法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重要支撑,是短跑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后,从情绪面看,短跑运动中调整并保持乐观放松的心情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项重要因素。在短跑过程中保持放松的心情、积极乐观的心态、集中注意力去全身心投入做到身心合一有助于在既定体能和方法情况下的最佳发挥取得最优成绩。日常训练中有意识地进行情绪调整训练、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和调控技巧,是短跑训练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由此可见,速度、专项力量、短跑技术和情绪四位一体的测评指标是衡量学生短跑训练水平高低的主要竞技能力指标,是全面准确衡量训练情况的科学测评指标体系,也是据以开展全面素质训练的教学依据和指引。基于上述四个维度科学测评学生训练过程情况并采取科学方法针对性实施训练,是确保学生取得短跑优异成绩的可靠保障和有效手段。

篇3

【关键词】拓展训练;体育教学模式

一、高校体育课实施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价值

(一)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拓展训练实施时过程中,教练会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教练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整个活动的总结、讨论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练在训练前把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安全事项向学员讲清楚,教练在过程中在做适当的引导,在活动后做适当的总结。高校体育课采用这种学习与训练方式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以跑、跳、投之类的一些内容为主,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触这些内容,虽然学校体育工作者一直在致力于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改变却收效甚微,学生已经厌倦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拓展训练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器材,这些都是学生在以前的体育课当中所没有接触过的,现在的学生好奇心都很强,采用拓展训练教学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群体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由于升学、就业、人际关系处理等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近些年学生因升学失利、考试失利而自杀的案例很多,这都是由于学生心理问题而造成的。拓展训练中的许多项目都是精心设计,以心理挑战为重点,具有开发性、挑战性,这些项目有时候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这些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素质训练可以让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这些练习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的学生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在练习项目的成功和失败中培养学生真实、稳定的自信心,所以,通过拓展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拓展训练是体育的社会功能的延伸,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注重团队合作,很多项目都是集体团队项目,需要彼此之间的默契配合、沟通交流才能完成。拓展训练通过设定的一些项目,让个人和团队经历一系列的考验,来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彼此合作的团队意识。通过这些团队活动,受训者更能敞开心扉、相互信任、忠实地反映自己,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和配合。

二、高校体育课实施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教师业务水平要提高

拓展训练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项目,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教练不但要具备诸如登山、野外求生、山野救护等基本的户外专业技能,还要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要想有高质量的课程就必须要有有高质量的教师。教师的业务能力、业务水平能达到拓展训练授课的基本要求是高校体育课实施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一切内容,朝着“一专多能化”的方向发展,针对课程设置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一知半解不但收获不到课程应有的效果,还会丧失学生对自己的信任。

(二)课程设置要结合学校学生特点因地制宜

首先,不同的大学生群体有不同的特征,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生活学习环境的学生在拓展训练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很重要。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结合学校学生群体的特征与需求在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与最能表现训练效果的课程。

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应有所不同,在进行课程设置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该以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训练项目为主,不能简单粗暴地直接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必须要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以适应高校教学标准为基本要求,考虑学校场地设施的实际状况,设计出有特点、有趣味、有意义的课程方案。

(三)教学模式评价体系要创新

教学评价是整个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模式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检测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评价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的教学评价才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建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在更大空间上的发展。

因此高校体育课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要开展特色评价,建议采用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模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把平时小课堂评价、学期末考核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采用这种多种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有利于形成评价方式的“优势互补”,让老师可以听取到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三、结束语

把拓展训练引进高校体育课堂对学校、老师、学生都是非常有研究价值、实际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未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拓展训练一定会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要把高校体育课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实施好,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做到适应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还需要学校体育工作者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 当今社会,高校体育教育已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也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起到了重要的塑造和培养作用。学生抗压能力的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的建立,这些都依赖于高校的体育教育。拓展训练是形成这些优秀品质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大学体育中融入拓展训练的课程,既是这个社会的发展的趋势,又是体育教学的另一种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拓展训练 作用 意义

一、拓展训练概述

拓展训练的起源可以追溯于二战期间的英国,是其为了培养战争人才所创立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行拓展训练的目的开始发生了变化,并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应用。而现如今我们所指的拓展训练,是一种在这个时代颇受欢迎的学习和训练方法,在一种体验中达到个人能力和认知的提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参与者的团队意识和不断拼搏进取的精神,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及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当代高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他们更追求当下流行的,富于挑战性,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同时又希望在完成这些项目的同时,达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他们更希望能将体育与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拓展训练,便能达到学生的这些要求。拓展训练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将趣味性带入到了体育的课堂之中。使学生们在完成一个又一个训练项目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解决困难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现阶段,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基本没有对拓展训练的设置,甚至于教师对拓展训练的内容及作用的了解都是极少的。因此要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很好的融入拓展训练,就要首先对教师自身进行培训。高校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对于拓展训练的相关理论以及其训练的目标有所了解,对训练项目的内容及主体有所掌握,做好深入的理论研究。然后实地调研,了解拓展训练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理论的指导,深入研究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将四者结合起来,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思考,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案。现如今由于还没有开展过拓展训练课,所以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没有可以直接学习的参照物。在师资上,硬件配置上、课程内容设置上、拓展训练中的教学管理上,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更需要体育教师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充分的利用内部以及外部资源服务于拓展培训。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的作用及意义

(一)实现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单一且学生的接受性不强,使得学生对体育教学越来越没有兴趣,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改善体育教学体制,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适合现代体育改革的要求,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在实践之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拓展训练其特点具有内容的丰富性,授课形式比较灵活、实践的方法多种多样,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在训练中提升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团体协作能力。当代高校学生都是在家长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虽然具有很强的学习知识的能力,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却很薄弱。拓展训练可以弥补学生这方面的不足,在训练中让学生意识到尊重和关爱他人,与别人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目标,一同分享成功的感受和失败的彼此鼓励,给学生一个共同奋斗的经历,增强彼此的信任,体会个中滋味。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人才应具有的优良素质。学生是民族未来的脊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想在教育中尤为重要。拓展训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激发个人的潜力,创造条件和机会为实现其目标做努力。给学生提供了这个一个空间和契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四)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人才的重要条件,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正式提供了这样一个成长平台,让学生尝试不同以往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面对困难时,学会克服恐惧,调控内心的想法,协调和外界的各种关系,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战中不断的突破自己,养成果敢,坚韧的性格。学生在拓展训练中,不仅提升了自己,也懂得了为他人着想,体谅和理解他人,从而会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和谐,也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

四、结语

在高校教育中引进拓展训练课程,相比较以往的大学体育教育,有很大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是一种体育教育的改革,也将对以后的体育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推进现代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事业。使体育教学由以往的单一形式,转变为内容丰富,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体育教学的功能更具有广泛性,特别是竞争压力巨大的今天,身体建设、内心建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加重要,充分体现了育人的作用。

总之,由于拓展训练自身具备所具有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必将在未来体育教育事业中迅速崛起,它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进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推广是时展的必然。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应把握住体育教育发展的脉搏,适当合理的运用这一项目,深化我国的高校体育改革事业。

参考文献:

[1] 吴秀美.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运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报.2007.22(2).

篇5

一、以人为本、挖掘资源、建立生活化的校外英语实践基地

家长是学校丰富而又宝贵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不但能沟通英语课堂内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无疑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新的生长点。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我们努力使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思想上达成共识,同时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制定了“Experience happy English,improve day by day”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旨在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百姓生活。充分发挥外教及“特聘教师”的作用,用好“基地”,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形式,抓住每一个锻炼、提升学生的机会。

二、大力开展互动、开放的、富有文化氛围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而且它注定要使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用新的课堂观、教学价值观,从本学科出发,充分开发相关的教育资源,使课内外相互沟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构建起互动、开放的校外课堂。

首先学生活动的时间有了保障,学校里、社区中便会热开了锅:宣传海报、招生简章、招聘现场会、PK大赛,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英语话剧团”、“英语小虎队”、“英语心理剧社”、“五彩石”英语唱诗班、“五彩石”双语电视台、广播站、Future Star工作室等都应运而生。在教师的积极辅导下,利用各种基地,指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生动而有意义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1.把热爱献给家乡活动

沈括故居距离我校仅两百米,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我们结合语文教材的教学要求,坚持组织学生参观沈括故居,了解沈括、研究沈括。我们和“梦溪园”签订基地协议后,去沈括故居活动的次数和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活动中我们发现沈括故居作为镇江的窗口单位,每天需要接待各方来宾,可他们只有一个主任兼职做讲解员,负荷不了实际工作,于是,我们又训练了一批“中英文小讲解员”,有力地支持了沈括故居的接待工作,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五彩石”双语电视台、广播站的学生们与沈括少年科学研究院的小院士们通力合作,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和训练方案。我校的四名外教和英语老师都纷纷行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大家一起上网、翻译、整理、一对一进行练习。通过与孩子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攻克了词汇难关,从发音、拼写到灵活运用讲解,受到了各方好评。各社团的成员还以“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院”、“学习型社区”为主要形式,拿着我们的校本教材“JUST DO IT”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简单英语会话活动。

2.把友爱献给他人活动

“英语小虎队”是学校一群英语基础好且活泼、热情、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学生组成。“We are happy,because we are helping others”一直是他们的行动口号。我们就以英语综合实践课为抓手,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过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交流中,体现英语的语言功能交际性,帮助更多的外籍人士。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始终保持很高的兴趣,积极配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情景表演环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模拟实际可能出现的生病去看医生的情境,并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和解决处理的方法。学生表演生动而贴近生活,自由发挥,将英语运用得恰到好处。

3.把关爱献给自然活动

六一国际儿童节,我校举办了首场英语话剧表演“Happy English,Happy life”。“英语话剧团”的孩子们事前通过对镇江市气象台、水环境保护基地、瑞金农科园的参观、采访,了解了现在的生态环境,自编自演了“Get up,we are on the move”、“Welcome home”、“Return the green coat to the earth―our mother”、 “Birds ,friends for life”等节目。

三、动态生成、以情促情、努力提升英语教师的科学素养

篇6

一、完善组织网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专干队伍建设。街道残联现有15人组成的专干队伍,划片区覆盖全街道残疾人工作。今年残联出台《骆驼街道残疾人工作项目化管理方案》和《骆驼街道残疾人专干工作考核办法》,加强了对专干队伍的管理考核,严格执行专干例会制度,对专干进行思想教育和各类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专干政策熟悉,技能熟练,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二是健全残联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计划制订和落实机制。将残联工作内容列入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月度工作计划,做到月初有计划,月底有小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按创建要求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康复等一系列工作、扎实推进残疾人工作网络服务大厅。三是细化残联工作网络。充分发挥街道肢残分会的作用,完善《联志报》信息考核制度,调整版面,丰富版块。

二、落实优惠政策,做好各类服务保障工作

1.扎实做好各类救助保障工作。一是开展大病救助工作。有18名残疾人经审核获得大病医疗救助,共计68582余元。二是开展特困救助工作。有43名残疾人经核实困难情况获得了4.58万元特困补助,及时缓解了他们生活困境。三是对贫困残疾人进行定期补助。第一季度共补助178人,金额52056元。四是对残疾车整治人员进行自谋职业补贴,第一季度补助18人10400元,第二季度补助16人9400元。对18名残疾车车主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全额补助共计84700元。五是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提高残疾人扶助力度。到目前为止,全街道享受重残低保政策的有55人,共计补助金额为144900元;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238人,补助金额530601元;托安养工程共计79人,补助金额75945元。

2.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帮助23名条件符合且有养鹅场地的农村残疾人每人每年申请了100只小鹅苗。为6名轻度智障、肢体残疾人提供公益性岗位,积极推进沙河阳光家园建设。

3.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程。依托城乡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网络和残疾人家庭搭建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工作平台,全面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一是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通过社区卫生康复站,定期上门指导肢残者、智力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二是加强精神防治康复,健全精神卫生随访制度,定期回访、医疗救助,共为169名精神病人办理了免费服药。三是围绕区残联实施残疾人小康工程目标,对74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筛查,完成复明手术27人。对19名视力残疾人进行了助视器验配。对37名听力残疾人进行了助听器验配,大大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对24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轮椅、助行器、拐杖等康复器材。

三、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一是积极组织文体赛事。举办了首届“残联杯”全区门球邀请赛,共邀请了区48支兄弟门球队伍参加。开展“爱心携手,共赏新城风貌”活动,组织助残志愿者陪同10位行动不便,久不出门的残疾人乘坐三轮车沿途参观海尚广场、新区府及箭湖广场等新城景观。组织辖区内14周岁以下特殊儿童家庭开展“亲子乐淘陶”活动,21名特殊儿童在家长和残疾人专职干事的陪同下进行了陶艺创作,在2小时的活动中,完成了创意笔筒,小熊、小狗等一系列充满创意作品,度过了欢乐的亲子时光。二是积极参与上级赛事。积极筹备7月份区残疾人运动会的参赛工作,组织残疾人运动队伍,制定训练方案,认真组织集训。

四、加强宣传力度,开展残疾人慰问活动

一是以庆日为契机,开展宣传和慰问活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14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慰问总金额9800元,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2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慰问金额16000元,六一节慰问14周岁以下残疾儿童21人,金额4200元。二是在第13个全国“爱耳日”,邀请社区医生在三江超市门口举办广场活动,共发放资料150余份,并为老年人提供听力检查、量血压、中医搭脉等义诊活动,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和支持。

下半年工作思路

1.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在组织建设上,要深化村、社区残疾人组织网络建设,努力使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上更加活跃。在队伍建设上,要认真组织残联干事学理论、学业务,增强对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残疾人工作队伍。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大胆创新残联工作机制,拓展残疾人工作领域,不断探索工作方法,增强残疾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优化服务,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构筑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扩大社会保障内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落实残疾人参加养老、医疗、康复、托养、安居、助学、就业等社会保障的配套措施,努力实现残疾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全覆盖。以完善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为中心,以困难残疾人家庭为重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助学扶贫、结对扶贫、救济扶贫等,运用多种形式扶持残疾人,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努力提高贫困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同时,以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展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根据政策落实按比例就业,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积极开发适应残疾人劳动特点的公益性岗位。

篇7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保师强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03-02

上世纪末,随着国家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变革,非师范院校参与了教师培养,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其办学优势受到严重冲击。一些高师院校开始关注社会产业发展,拓宽自身办学面向,开办社会急需的非师范类专业。关注非师范专业的发展和提升非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各地方高师院校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一体两翼”:地方高师院校的生存法则

1.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打破了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单一化格局,同时,它也使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面临挑战,生存危机逐渐显现。一方面,师范院校要在其原有教师教育领域继续彰显特色,以期在与综合性大学教育培养竞争中有所超越;同时,它又不得不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领域,以期在与同类院校的竞争中立于上游。在这样的“夹缝式”发展中,几乎所有的师范院校都选择了转型或阶段性转型。有调查显示,在现有的38所以师范大学命名的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中,除9所为“多学科”外,其余均为“综合性”[1]。可见,发展非师范专业既是高师院校的主观追求,也是师范大学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2.推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向,明确办学定位,调整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功能,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使自身的办学实力得到有效提升。作为原先单纯以培养师资为目标的高师院校,一直以来对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关注甚少,其社会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原有学科优势和地域优势,发展非师范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极大地缓解地区创新人才需求不足的矛盾,使学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

3.促进区域精神文化繁荣的客观要求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成为高校的第四大使命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期待。大学既是教育机构,也是文化机构。地方大学不仅是地区文化的品牌,而且也是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的助推器。然而,现实中地方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还很薄弱,增强服务地方精神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应该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区域文化的相对集中地,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较好的师范校园文化,依托传统优势,开办非师范专业,为地区培养文化发展的引领者、传承者、服务者、研究者和践行者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形成品牌文化的客观要求。

二、“师强非弱”: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之“围”

1.“先天不足”:非师范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非师范专业自诞生之初就对自己的“身世”有所顾虑,一些非师范专业是在原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如“物理学”为师范专业,而“应用物理学”则为非师范专业;另有一些非师范专业是在原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转型”而来的,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初为师范专业,但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师的饱和和学生就业面的拓展,专业办学方向作出调整,将其改为非师范专业;还有一些非师范专业是在原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分裂”而来的,如英语专业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和扩大就业领域,于是就出现了同一个专业的师范和非师范两个方向。不难看出,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自其产生之初就似乎有些营养不良,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其边缘化的地位没有被修正。

2.“师非不分”:非师范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

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具有“依托性”、“派生性”、“市场性”等特点,对内在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和教研科研等方面与示范专业存在较大差距;对外,其与综合性大学或专业性大学相比,在办学经费、实践基地和实验设备等方面更是不能同日而语。加之高师院校办学理念模糊,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差异性研究不够、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论证不足,最终造成人才培养的“师非不分”,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受“边际收益最大化”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处于劣势。

3.“点到为止”:非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性不足

高师院校在多年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和较科学规范的师范生实习方案和考核办法。但是,非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却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经费投入不足。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步履维艰,人均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导致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只能点到为止。其次,指导管理不严。很多高师院校没有考虑到非师范专业的特殊性和技能性,往往套用师范专业实习的管理模式,指导说明不到位、过程监控不到位、考核验收不到位、制度规定不到位,最终导致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实习环节大大缩水,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不够。

4.“纸上谈兵”:非师范专业教师实战性缺乏

近年来,随着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其师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第一,原有师范专业教师转型困难。由于非师范专业的依托性,其主要师资来源于原有师范专业,甚至将一些教师从师范专业明确划分到非师范专业,以期提高非师范专业的师资力量。但是,这样的师资转型呈现“表虚化”的特征,即教师只是完成教材的转变或教研室的转变,其传统的师范教育理念和方法并没有实质改变,这些教师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匮乏,更多的指导还是“纸上谈兵”。第二,新专业教师引进困难。面对地处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高师院校,无论从地域环境到发展空间,从福利待遇到经费支持,都在短期内难以吸引非师范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第三,现有师资队伍面临“五低”即“数量低(双师型教师)、年龄低、职称低、学历低、成果低”的困难,这样的师资结构制约着非师范专业的发展。

三、“保师强非”: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之“为”

1.依托师范优势,注重非师专业学生的人格养成

高师院校在多年的办学积淀中已经形成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园主流文化。浓郁的师范文化和深厚的人文精神,使得置身于师范校园之中学习和生活的个体,处处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实现主体心灵的浸润和人格的升华。高师院校应积极依托师范文化,将其人格培养目标渗透入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非师范专业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充实,增强非师范生的心理归属感,通过主题活动、榜样示范、精神陶冶等方式,培养非师范生“知耻尚勇、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职业精神。

2.更新传统观念,提升非师专业的社会适应力

改革现状,理念先行,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将成为转型成功的重中之重。必须打破固有观念,充分认识“师非不同”,形成非师范专业办学有选择、有差异、有承弃的理念。第一,加大投入,提高非师范专业的受重视程度。学校应增加对非师范专业的关注程度和建设支持力度,在年度预算中设立“非师范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校内实训场馆建设和设备购置、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增加非师范生人均实习经费等。第二,面向市场,立足地方,调整非师范专业建设方向。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的开设应充分经过地区调研和市场论证,扎根地方求生存、服务地方求发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寻求区域办学合作,发掘地方文化底蕴,增强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第三,明确目标,优化课堂,形成非师范专业培养方案。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改知识型为应用型、理论型为实践型、预设型为生成型,提升非师范专业的社会适应力。

3.制订科学方案,增强非师专业课程的职业联通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载体,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对非师范生培养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现有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与原相关师范专业存在很大程度的雷同,这使得非师范生的专业特质没有得到系统培养。高师院校应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依据产品和职业资格标准,深入分析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以培养非师范生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共同研发、协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实践考核等内容,真正做到课程与职业的联通与对接。学校可通过开设“职业心理学”、“创业实践指导”、“创业技能培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职业理论知识。通过增加专题实践性课程,研究型课程,提高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实验课程比例,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大选修课比例,课程设置尽量文、理渗透,开放兼融,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凝练需求规格,实现非师专业实践的岗位对接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应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应加大对非师范专业实习实践和技能实训的投入力度,各非师范专业应结合职业人才需求规格,有针对性地凝炼本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内容,制订非师范专业职业技能训练方案,将职业技能训练方案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同步执行。加强校内专业实践,积极开展校内模拟实践,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学分所占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30%,使非师范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做到四年连续性、层次性递进。加大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强调实践基地的稳定性、针对性和实战性,聘请实践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担任学生的兼职导师,确保对学生基地实习的全程指导。学校可以设置“岗位创新学分”,包括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创意策划的完成、产品技术的革新等,该学分可以冲抵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程学分,激发和激励非师范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和创新创业潜力。

5.建立激励机制,促进非师专业师资的双师型发展

面对现有非师范专业教师“理论性”成分过高,教师“纸上谈兵”多于自身实践经历的现状,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实战“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培训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应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走下去”等途径组建一支“专职+兼职”、“文师+武师”的非师范专业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从原先的知识型、传授型向智能型、创新型、全能型转化。首先,高校应划拨专门经费,用于非师范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请进来”,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同时,从业界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水平的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其次,出台相关政策及建设办法,激励和鼓励广大青年教师“走出去”,采取委托培养、短期进修、国内访学等方式,参与各种行业培训、职业讲座等;再次,鼓励教师“走下去”,即非师范专业的教师每三年至少去企业实践半年,通过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和生产实践等,增强其自身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力争实现“将课堂设在车间里”。

篇8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教学内容;演变

1983年,为了推进竞技体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制了《运动训练学》,同时注重在《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完善过程中,从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方法、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等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编撰,由此来彰显教材内容体系价值,且就此达到运动训练目的。例如,杨烨的《运动训练学导论》、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等,均是教材内容演变的体现。以下就是对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体系的详细阐述。

1 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体系演变

1983年,为了推进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过家兴先生在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编写了《运动训练学》,且于1986年、1990年、1999年、2012年期间,将出版权分别交付于北京体育学院、人民体育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函授)、人民体育出版社。其中,2007年杨烨等人,在《运动训练学导论》编写过程中,更为注重将受众群体定位于研究生,以此来实现对高素质运动人才的培养[1]。而在2012年,《运动训练学》编写过程中,为了迎合当前竞技体育领域发展需求,在教材内容体系变革过程中,对运动员选材、项群训练等做出了删除处理,且注重丰富运动智能训练、知识能力培养等层面的内容,由此来增强运动训练学科实践效果,引导学生在教材内容体系的引导下,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等层面的训练,达到最佳的科学知识学习状态。

2 《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对比

《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对比分析行为的展开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从第一节角度来看,1986版、1990版《运动训练学》在编写过程中更为注重对竞技体育地位或作用的介绍,而2000版、2006版,深化了竞技体育形成、发展等层面的分析,即各版本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第二,从第二节内容来看,1986版、199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介绍了运动训练的目的、特点、内容等,而2000版、2006版,更为关注运动训练学任务;

第三,从第六节角度来看,1986版、1990版,介绍了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而2000版、2006版,在教材内容编写过程中为了实现对运动人才的培养,更为注重从技术、战术、心理、智能等角度出发,对运动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阐述,以此来满足运动员选材需求[2];

第四,从第七节角度来看,1986版、1990版,阐述了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结构等内容,而2000版、2006版,在内容编制过程中,基于阐述运动训练结构的基础上,明晰了在运动计划安排过程中应从多年、年度、周课等角度出发,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

3 完善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体系策略

(一)强化教材内容定位

在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体系完善过程中强调对教材的定位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在《运动训练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应明晰运动训练为竞技体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即竞技体育涵盖了运动训练学、运动员选材、体育管理学等多项内容。同时,为了拓展《运动训练学》价值,在当前运动训练学定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智障运动员等特殊群体,且从“科学学研究”、“元研究”等角度出发,对“运动员伤病理论”等层面的内容作出深入的探讨,由此达到最佳的教材内容定位状态。例如,2000年,美国“运动训练杂志”在内容定位过程中,即将中心主题定位于“运动伤害及防护”角度,达到了最佳的定位效果[3]。此外,在《运动训练学》定位过程中,为了应对传统教材内容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注重在教材内容编写过程中,将运动伤害恢复中,药物膳食、中草药等防护手段理论知识融入到其中,丰富教材内容体系,达到最佳的教材内容编制状态。

(二)完善教材指导理论

在《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编制过程中强调教材指导理论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在指导理论完善过程中应注重从战术、技术、运动形态等角度出发,引进先进的指导理论内容,且基于“人整体一元化”原则的基础上,加强运动实践训练,由此达到最佳的教材内容编写状态,满足运动人才培养条件;

第二,在《运动训练学》编写过程中,为了打造良好的学科教学空间,应注重在指导理论健全过程中,完善一元训练理论和二元训练理论,同时注重在指导理论引进过程中,遵从“进步原则”,且将精神训练、关键性训练、动作技术训练等内容纳入到其中,对运动训练活动的开展做出正确的引导,达到最佳的运动训练效果[4];

第三,在运动训练学指导理论完善过程中,亦应注重将“专门化、具体化”作为训练范式理论基础,同时结合运动训练需求,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理论内容,同时推进“二元训练”向“一元训练”的转换,满足科学性训练条件,达到最佳的《运动训练学》编制效果。

4 结论

综上可知,在当前《运动训练学》编写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科学性欠缺等问题,影响到了运动训练学学科价值的发挥。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运动选材需求,当前教育机构在《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体系调整过程中,应注重从完善教材指导理论、强化教材内容定位、关注特殊人群、规范若干定义等角度出发,丰富教材内容体系,达到最佳的教材内容编写状态。

参考文献

[1]张磊,孙有平.从混沌走向秩序:30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发展――兼评2012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得”与“失”[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24(12):66-71.

[2]孙德朝.在模糊中追求清晰:对近30年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11(01):106-113.

篇9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提高全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确立了“加强体教结合,拓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平台,推动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业余训练发展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全民健身为平台,营造业余训练氛围

1、通过各单项体育协会活动,促进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开展。

我区现有注册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围棋、武术、跆拳道、体育舞蹈、长跑等单项体育协会13个和俱乐部10个,在我区的单项体育发展中起着基础推动作用。通过各单项体育协会活动与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结合与延伸,营造业余训练开展氛围,提高业余训练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增加学校对业余体育训练的支持与信心,扩大体教结合的深度。

2、积极倡导学生参与社会文化体育活动,带动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开展。

我区从年初开始,全年举办有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棋类等各项全区性体育活动20余项次。特别是在我区的“彩色周末”“全民健身日”等公益展演,都会有如跆拳道、武术、体育舞蹈等学生体育表演。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极大地烘托了赛场气氛,同时也带动了我区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

3、依托区位优势,吸引京津技术人才资金的投入,改善场馆设施的建设,推动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开展。

我区现有标准体育场地5个、非标准体育场地59个;体育馆4个、综合房5个、轮滑场3个、游泳馆5个、网球场2个(7块)、羽毛球馆9个(场地60片)。去年新增综合馆1个,羽毛球馆1个,改建区体育场内篮球场地5片,增建室外塑胶小篮球场地1个。社会性投资健身俱乐部3个,引资北京宝迪沃健身俱乐部480万元、凯迪沃健身俱乐部600万元在我区建设健身会所。通过依靠政府投入、企业赞助、社会各界支持以及体育场馆设施的商业化运营,我局去年投资200余万元对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武术馆、篮球场、足球场进行了修缮、维护。筹资800万元新建的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二、坚持“体教结合”的原则,以学校为基础,搭建业余训练开展平台

学校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扣“选拔苗子,组建队伍,基础训练,积极输送”这一主题,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依托教育部门和传统学校建立单项训练基地,把体育部门管理优势、政策优势与学校的生源优势、师资优势、场地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狠抓区少儿业余体校及其业训基地、区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和各学校运动队的建设,为业余训练开展搭建平台。

1、既要以人为本,读训并重,育人成才,全面发展;又要科学施教,科学训练,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成才率。逐步完善考评细则,强化督促指导,努力营造良好的业余体育训练工作氛围。

抓好体校日常业余训练工作,合理安排业余训练时间。平时训练每天晚上2小时,双休日下午3小时,节假日每天上午训练半天,这样就做到了读训兼顾。同时引导学生不上网吧、不去游戏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增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了学生体质。对刻苦训练成绩优秀的学生,采取鼓励表扬、免收训练费等奖励措施,鼓励其积极参加训练。对现有的学员进行登记归档,依据学生家庭住址及户口所在地实施造册。随时记载和掌握学员的训练情况,以利于学员成绩的提高和会员的输送与转接。经综合评定将被挑选学生列为重点后备人才,此后对其进行长期跟踪考察,定期测试,并给予适当照顾,达到保证重点的效果。对现有的乒乓球、足球、篮球、武术、围棋等项目开展梯队训练,科学选才,将为省、市体校各专业队及大学院校输送更多更好的体育后备人才。

2、改革体制,搞活机制,坚持走“体教结合”道路,抓好特色体育项目工作。以区少儿体校为基地,走出体校办体校,建立多元结合的“大业训体制”。

利用区少儿体校专业训练优势,深入基层学校,“请进来,走下去”,以免费训练、联合办学等形式,扩大生源队伍。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五点放学后,在区体育场对区新华路小学、二道巷小学和炸子市街小学1-4年级约80余名学生进行集中训练1.5小时,免费开展了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普及推广体育技能。同时还与其他各学校合作,选派教练员,协同各学校体育教师,利用学校大课间,普及业余训练工作。今年重点在我区工业街小学、东升路小学和相国庙小学建设羽毛球、武术、乒乓球、篮球等训练基地。

3、抓好传统项目学校和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以完善机制为重点,纵深推进体教结合。一是进一步强化体育和教育部门的会商机制,密切部门联系。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体教结合的激励机制。今年,拟联合出台《区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及突出贡献奖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体育教师培养后备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加强体育和教育部门共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协作机制。设立评定了区级传统项目学校9所,保证寒暑假和平时学生体育训练时间,做好项目普及和提高。今年将设立区少儿体校单项训练基地4所,进行挂牌。

4、开展好青少年体育竞赛,以学校体育为重点,以赛促训,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我区每年组织一次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各学校组织一次校运会。全区性中小学生篮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棋类等比赛活动也竞相举办。并且积极组队参加省、市级各项比赛。去年,区少儿业余体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小足球学员参加了北京“国安杯”校园小足球比赛和秦皇岛全国少儿足球夏令营活动以及市冬季滑雪活动。活动的开展,增长了学员的见识,提高了刻苦训练的自觉性。我区少儿体校足球队、羽毛球队与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北京董炯羽毛球学校共建“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和董炯羽毛球学校分校。我们拟在7月份与北京海淀区体校组织羽毛球夏令营,开展两校交流,促进学员技战术提高。

三、以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全方位推进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1、抓管理,健全管理制度。一是制定完善了《区少儿体校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教练员教学管理办法》、《教练员教学目标责任制》、《教练员训练补助标准规定》、《竞技体育奖励办法》《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训练,以制度促进训练。构建一套稳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少儿体校走上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实行分级管理体系,分类指导。每季度、每半年和年终按统一标准分级进行检查、考核、验收。三是认真作好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和武术等重点项目训练大纲的贯彻实施。

2、以肯干、肯学为基础,建立起以教练员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抓好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规定没有大专学历或市专业队退役以上的条件,不能担任业余训练的教练,在调整的基础上,积极进行选拔、引进和培养年轻教练,广纳贤才,充实教练员队伍。现有专科以上学历的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专职教练员8人。从驻宣高等院校聘请武术、足球等专业教练员10名,解决训练不足的问题。形成了以专职教练员为主体,兼职教练员为补充的教练员队伍,为开展好业余训练提供了人才支撑。今年暑假期间,将共同组织推进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程。

3、健全业训激励机制,扩大对外交流,积极锤练队伍,加强培训,提高教练员专业技术教学素养。实行教练员竞聘上岗,实行训练补助、奖金与参赛成绩、输送人才等挂钩。每周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支持教练员参加各类培训班,积极为教练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与北京体育大学、省局各管理中心进行对接交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方式,选送教练员跟班、跟队教学培训。请进高校教师和专业队教练,对全区体育教师、教练员进行理论业务培训和现场教学,提高了教学训练水平,同时又促进了业训工作思路的开拓、调整和教学训练方案的优化。我局聘请北京市海淀区体校教练员在双休和节假日不定期地到我区进行教学指导,以提升教练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区级体育工作职能呈弱化趋势,指导性下降。大多数学校对加强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中无要求,物资上没保障。个别学校因生源原因对上级业余体校选材不予支持,导致体育苗子不能及时得到更好的培养与输送等。二是学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运动项目开展较少,有待开发。我区青少年运动项目主要集中在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项目上,排球、羽毛球项目开展学校少,举重、摔跤、柔道、游泳等容易出成绩的项目因受场地器材设备和师资的影响一直未曾开展。有的根本就没有抓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想法,认为学校体育工作就是上体育课、开展课间操即可,亦或怕苦怕累怕出安全事故。三是体育事业经费紧缺。业余体校的人员编制、福利待遇、训练经费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和不足。绝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场地狭小、器材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基本没有可用的经费投入到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业余训练工作上。四是竞技实力不强。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篇10

一、立足课堂教学,开设美德课程,进行学科渗透

1.传统美德走进校本课程。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美德课程的开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能够使美德教育系统化。我校在自编教材《中华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搜集和整理了一系列中华传统美德材料,包括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美德故事等,以年级为单位精编成册,每册包括爱国孝亲、诚信守纪、修身处世、勤学立志、自立自强等篇章,作为传统美德课程校本教材,题名“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供1~5年级学生使用,为课题实施提供了材料上的保障。与此同时,每周开设一节校本课程――美德教育课,班主任担任美德教育教师,从人员、课时、内容上提供保证。这样,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对校本教材的拓展阅读,系统地去感知传统美德故事,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杰出的人物和为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对自身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科课程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即通过各学科教学,把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教师不仅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更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情感体验,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取新知和丰富体验的过程。

教科书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美德教育材料,为此,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不忘对美德教育内容进行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以语文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oe”时,以自编的故事《小燕子回家》引入:“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她看到春天的祖国像一个大花园。她又见到了自己的伙伴:小姑娘、大白鹅、大公鸡。小姑娘正在为明天的歌咏比赛做准备呢,看她张大嘴巴()练声练得多认真哪。她要演唱的歌曲正是《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大公鸡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燕子,高兴得欢呼起来‘ooo’,腼腆的大白鹅不好意思地弯下了长长的脖子,样子就像‘eee’。让我们也到这美丽的花园里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吧。”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学生们聆听、模仿、展示,不仅掌握了“oe”的音和形,也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幼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二、拓展美德资源,创设传统美德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1.创设美德教育校园文化氛围,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优质管理文化的重要途径。为营造美德教育氛围,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承和发扬、美德和美育、规范和成长、体验和分享相融合,发挥潜在教育功能,走内涵发展之路,寓教育于方寸之间。

教师层面:作为管理者,我们坚信,任何人都可以在充满激情的工作中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与幸福,也都有收获成功人生的可能,但是工作的质量往往来源于面对工作时的态度,推诿、拖拉、寻找借口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希望“不找任何借口”成为大家面对事业时的严肃态度,成为全体教师做人成事的准则。因此,“工作中拒绝任何借口”成了我校教师自觉遵行的行为文化,每一名教师力争成为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学生层面:从掌握文明语言起步,把最基本的文明语言“请、您、谢谢、对不起”作为必备的交际语言;把最朴素的动作“鞠躬、行礼、示意、微笑”作为待人接物中传递的和睦举止;把“不打架、不骂人、不比吃穿、不乱花钱、诚实守信”等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作为最起码的道德认知和健全的法纪意识的保证;传颂“爱国、诚信、正义、为公、奉法、尊长”的美德故事,使传统美德精神深入人心;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将《论语》作为校本教材中文字凝练的智慧导语,让学生理解“君子”与“美德”的深刻内涵。

六个楼层的整体设计,寓美德故事图片与文字于一体,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引领,更是美德承载的最高境界,于无声中成为师生心灵品位的高尚追求。

2.让学生理解、融入美德氛围,涵养品质。

为使学生进一步融入学校文化氛围,我们在校园广播中开设了美德栏目,宣讲传统美德文化主旨及相关内容,让学生对美德教育入脑入心。同时,针对学生因分布楼层和行走路线所限而无法全面了解学校整体文化布置的情况,学校组成文化氛围宣讲小组(由学生担任宣讲员),以班为单位组织专题参观活动,达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三、分解美德教育目标,细化规范训练点

1.以“着力培养一个好习惯”为抓手细化文明礼仪,强化落实。

美德成块: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本着“小、实、活”的原则,出台了包含礼仪常规要求、劳动教育要求、公德要求、诚信要求、学习要求等的《朝阳小学学生成长系列要求》,把美德教育内容细化分解为阶段性的习惯养成目标和文明礼仪要求。在教育手段上坚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集和再现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景,以讨论、座谈、反馈的形式,情理结合,学生按具体要求去做;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每学期评选出文明学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和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文明班集体。

规范以点:将美德教育内容细化规范为一个个训练点,内容渗透到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起床、上学、回家、卫生、作业等方面对学生一天的行为设定相应的标准,分周训练实施,定期检查反馈,并以每周填写“笑脸卡”的形式记录学生行为变化的轨迹。通过《朝阳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方案》《朝阳小学行为规范训练细则》、校园“笑脸卡工程”等,将一条条规范立体化、形象化,提高了学生遵守规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规范内容走进学生的心中,内化为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行为习惯。学生们主动自觉地遵守一日常规,学校秩序良好。

2.开设礼仪讲坛,举手投足间传承文明。

我们立足校情,依据《朝阳小学学生成长系列要求》的要点,编写了《朝阳小学学生礼仪规范》系列校本教材,借助学校红领巾广播中的“礼仪与我同在,文明与我同行”栏目,开设礼仪讲坛。在落实措施上,以年级集会的方式上大课,开展礼仪要点的专题讨论,通过抽测、观察、知识竞赛、擂台赛、表演赛、问卷调查等方式,保证知、情、意、行等环节的统一,让责任与文明同在,理解与行动并行。

四、活动引领,制度规范

1.综合实践活动成为美德教育的载体。

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并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学生发展的联系,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开展“童话进校园”活动。我校学生中约有70%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多家境困难,父母多为低收入、重体力劳动者,无暇照顾孩子,亦无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此,我们开设了电影课,让童话、美德故事走进课堂,走到学生身边,实现美德教育立体化、日常化,从而有效地弥补了一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中华勤学故事》《中华美德故事》《二十四孝故事》《经典童话故事》等动画片、木偶剧,让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感悟传统美德,懂得敬老孝亲、自立自强。

(2)在校园广播中开辟“心灵品读”栏目,通过分享励志成功的哲理故事,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塑造美好心灵,并把哲理故事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道德行为找到了最有力的情感支撑。

(3)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师节组织敬师会、表彰大会,国庆节组织书画摄影展,清明节举办诗歌朗诵和故事会;六一期间,除举办传统的庆祝活动外,还组织开展“我心中的老师”演讲比赛、“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等。结合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举办“传统美德伴我行”手抄报比赛、“中华美德代代传”故事大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主题征文和班队会活动、“小小校园导游员”美德宣讲活动等。学生们还在科技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创造的艰辛,感受科技的魅力;社区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践行公益精神,感受参与和奉献的快乐……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成为美德扎根在学生心中的重要途径。

2.学校、班集体制度形成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