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23 09:3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 创新 突破口
1.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与思路
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各地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应把握以下原则:
1.1因地制宜和敢于创新原则
各个县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开发的重点。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点,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从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一是观念创新。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永恒的主题,树立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观念。二是制度创新。坚持农村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修改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县域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三是领导方法和方法创新。创建服务型政府,变直接干预为提供服务,便忙于应酬为超前筹谋,做到心中有数,追求实效。
1.2走开放带动和城乡互动原则
放手引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并购资金,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鼓励农民进县城,聚集镇,走出去,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兴业的热情,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选好并推出好项目,全力以赴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城乡互动解决现阶段“三农”问题,繁荣农村经济,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之对县域经济的投入,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富裕。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源头抓起,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增强县域创新能力
第一,创新思想观念,提高市场化程度。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首先,应扩大交流、博采众长,树立开放的观念;其次,应除旧布新,具备不大胆进取的精神,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树立创新的观念;再次,应勇于挑战,树立竞争的观念;最后,讲求实效,树立效率的观念。
第二,创新体制,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提高县域内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吸引、凝聚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高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积极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开发领域,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2县域三大产业一体化发展
第一,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县,重新整合生产要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提升竞争力。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县域,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协作,促进共同开发。在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特色戏,努力形成以果业、畜牧业为龙头,各种特色经济合理布局、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整个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质量和效果。选择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使之成为产业化的脊梁;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有资金实力、有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改造,注入资金,引入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鼓励引导城市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增添新活力。
第三,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健全和完善县、乡、村和民间农技组织共同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带薪参与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3着力发展民营和劳务经济
第一,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普遍改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引导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二,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切实加强与省内外特别是发达地区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有条件的还应逐步拓展国际劳务输出的渠道。同时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规范和完善城镇管理,强化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空间,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农业与非农业的二元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4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乡村城市化道路
根据区域空间发展的结构状况对发展不平衡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从而使大城市形成区域的经济中心,充分发挥它们在区域中的辐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各类城市在功能上的互补形成城市化的网络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有机结合;再次还可以通过城镇体系发展区域经济,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村现代化以及城市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许经勇.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特殊群体与发展县域经济[R].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06
[2] 李松志,刘叶飚.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发展障碍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
[3] 孙柏军.内蒙古宁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篇2
本文对陕南县域经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概述了关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人才培育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特色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并对之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陕南县域经济;研究进展;述评
陕西,地理上被秦岭山脉横断,北面是关中和陕北,南面是陕南。陕南从东往西,依次包括商洛、安康、汉中三地,共有3区25县,土地总面积 7.59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6.87%;总人口839.2万人(2010),占全省22.47%。“十一五”期间,陕南大力落实突破发展战略,所辖各县经济突破发展均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陕南本身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化程度很低,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加之支出逐年扩大,财政自给率却很低,因此,近年来虽然陕南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对于全省而言,各项经济指标均十分落后。据2010年统计数据,全省三大区域,关中县域GDP占全省县域的41.2%,陕北占42.8%,陕南仅占16.0%。关中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省县域的26.5%,陕北63.8%,陕南仅占9.7%。2010年,全省“十强县”中,陕北7个,关中3个,陕南空白①。
陕南县域经济落后的现状,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和思考。近年来,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得以展开,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综合其研究进展,我们可以将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概括为三大路径:
一、人才培育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众多关注者都曾建议把加速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因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生产要素一是人才,二是资金,三是技术和信息。很多县域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资源配置难以得到优化,科技的推动效用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效益转化,从而制约了实时有效的信息畅通和人才、资金的高效流转,致使县域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对于陕南而言,相当时期内,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人力资源,从其来源上来说:一是出自本土,二是由外引进。然而在县域经济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陕南发展环境制约,如用人政策、社会保障、薪酬福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推动县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所必需的优质人力资源很难得以凝聚。而由于人才紧缺,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管理、机制、思想等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由于缺失主体,很难落实,成为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沈燕(2006)撰写发表的《陕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一文,是最早关注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文章;同时她也是集中关注人才培育对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者之一。她认为,人力资源因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而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必然因素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推动农村教育改革,整体提高陕南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将是实现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文中,她提出了改革发展农村教育的三种途径:一是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二是因地制宜的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是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培养实用型人才。[1]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培育陕南本土人力资源,优化本地人口质量,有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育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本土现有资源之外,能否全方位开发培育人力资源,引进留住高素质外来人才,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在推动本土人才素质优化升级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能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环境和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陕南县域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这一研究领域目前还十分薄弱,急需政府和学界更多关注。
二、发展特色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
很多学者认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在于县域产业是否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而特色经济由于是某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发展成型的,具有市场独占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内外、区内外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因此进入政府和研究者的视野。发展特色经济,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也被学者们引入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领域。
王高建(2008)在研究陕南贫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问题时,认为陕南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的原因除了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思想观念陈旧等传统制约因素之外,还在于陕南县域缺乏产业整合,没有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因此,他认为,应该立足于陕南丰富的生物、林土特产、生态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陕南突破发展的现实选择[2]。王瑞祥、杨文杰、杨雪梅(2008)也认为,县域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陕南经济区发展的薄弱环节,于是在分析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陕南应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以形成与陕北的革命圣地旅游,关中的历史文化旅游相区别的特色旅游经济[3]。
可见,特色经济是构建在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资源、特色技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因此,今后研究者们不仅应避免着眼于陕南单一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这一视域,而应更多从更广阔区域优势的角度,选择和培育特色经济,避免区域内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真正实现陕南各县区级优势的互补和重组,并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规范。这对于指导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篇3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是个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学科
理论角度为其把脉分析,提供意见和建议。学术由陈树生团队共同研究而出的《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研究——农村职业教育的视角》,以农村职业教育的独特视角,并依赖于多个学科作为理论视点来为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把脉,分析其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国家级期刊对于职业教育和县域经济相互促进式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和措施,可以说充分实现了教育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实践的紧密切实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我国现有国情来看,县域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县域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由此,西
部县域经济的竞争和长远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的力量。但是,我们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在
全国范围内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并且西部自身条件中也有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
自然资源分配不均,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素质差等等。其中,劳动力素质问题尤需引起关注,所
以,发展职业教育,对技术等知识较为缺乏的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就势在必行。陈
树生团队的成果正是从这个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宏观分析,并分别
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
行了深刻剖析,进而从职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和发展策略:
从外部力图实现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型,从过分、单一地重视普通教育,忽视甚至歧视职业教育转
为对职业教育的日渐接受和重视;同时,确保政府等相关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经费保证也是改变
职业教育发展的落后现状。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而言,我们要不断优化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
统一协调影响职业教育水平的各个影响因子,从而达成职业教育的最优化发展;另外,职业学校
要开设出“面向市场、学校自主”的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市场对
于职业人才的培养和选用也应该更多地和学校建立对接渠道。这样,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建设,
职业教育通过人才的培养这一渠道就能够发挥出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往对于县域经济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在经济学和职业教育学范畴中展开
篇4
关键词:灵石县;县域经济;产业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68-02
引言
自从有了县的设置和县的记载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县的治理,就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础。据统计,全国县域经济的GDP为5.7万亿元,占全国经济的GDP的54.5%,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湖北省达91.8%,而比例最小的上海市也达到57%。县域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的县域经济如今已普遍发展起来了,其中不仅有许多成功的先例,也有不少失败之举。
一、灵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距山西省省会太原市150公里,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市,东靠沁源县,西连交口县、孝义市,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辖8镇10乡319个行政村、598个自然村、15个居委会,共有农业人口15万余人。
(一)农业的发展
灵石县位于晋中盆地南端,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为主。灵石农业其实是雨养农业,全县统计数字2005年耕地面积36.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其中,水浇地2.2万亩,94%是旱地,随着农业调产的进一步深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浇地数量还在下降,灵石靠天吃饭的旱作农业格局,导致了基本农田的锐减和粮田面积的不足,县委、政府及农业部门加大科技力度来提高亩产水平,再加上国家政策对扶持农业起着积极的调动作用,才使得全县粮食生产量基本稳定在5 000万公斤以上。
(二)工业的发展
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8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300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285亿元,跨入山西省综合经济实力20强县之列。21世纪之初,灵石县实施“民营兴企、科教兴县、龙头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全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非煤高新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产业,延伸拓展文化旅游产业。
灵石县为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是享誉国内外的“精煤之都”。丰富的石膏资源,为全县的石膏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灵石还是全国碳素产品的主产基地之一,此外灵石县还有质优、价廉的煤焦产品优势和赤铁矿资源优势,拥有硫铁矿生产企业25个。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发展迅速,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产业、信息传输广告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发展。2008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8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6.2亿元。
二、灵石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灵石县是靠矿产资源发展的城镇,是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目前,开发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硫铁、石膏等,以及与其相关的资源,与其他产业的协作程度相对薄弱,对外主要输出各种矿产资源。县域工业产业区域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突出,产品竞争力低。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最强,但灵石县第三产业发展校慢,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中心集中在第二产业,从而影响了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农民的素质低下,限制了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的转移,也限制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人数。
(三)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老化
灵石县的乡镇企业大多数都是集体投资兴办的,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问题。有的村干部兼任企业的负责人,因此,企业的决策权、经营权在乡村。国营企业的改制及个企、私企的出现,使乡镇企业的优势逐步减退。
2.自身障碍重重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灵石县乡镇企业经营者大多数素质不高,经营、财务、人事管理方面的人才短缺,高中及初中以下占绝大多数。企业内的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技术能力较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生产加工技术偏低,技术改造经费少。
(四)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模偏小
目前,灵石县管辖8镇10乡,城镇人口100 555人,镇域人口超过3万人的有4个,镇区人口超过2万人的有3个,离经济学预测的合理的城镇镇区人口规模3万—5万人有一定差距,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城镇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产业支撑不强
产业规模较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少;科技含量较低,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缺少高科技产品;产品档次低,缺少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促进灵石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产业结构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1.第一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优质、高效、绿色环保为前提,突出区位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具有特色的产品扩大规模,专业化种植,优化农产品的区域结构。其次,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是农业经济中发展最快、潜力巨大的产业,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水平。最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综合集成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通过示范引导,扩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处于以科技为先导的基础上。
篇5
关键词:DEA;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056-02
一、DEA方法概述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交叉领域。由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开始创建并命名。1986年,自Macmillan首次将DEA方法用于区域经济研究,随后DEA方法被纷纷引入到其他区域经济评价工作。DEA方法使用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随机规划等数学规划模型,进行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及输出的“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问的相对有效性。
二、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目前,湖南省共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其中88个县市是县域范畴的经济主体。县域占据全省96.6%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省91%的人口,提供了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GDP占全省的76.3%,地方财政收入占58.5%。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省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在各级贫困县中,湘西南地区占贫困县总数的65%,其中大多分布湘西自治州、永州、怀化。而这些地区中的经济中,农业占了较高比例,但是此地区的农业产业都处于初级化程度,目前还是采取粗放性经营模式,产品交易市场没有建立完善,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同时也没有形成产业加工链。该地区的GDP总量与其他湘东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相比,差距有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湖南省区域经济整体协调。
从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看,越是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也就越健康,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组合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及建议
县域经济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目前很多研究只是对某些产出经济指标单独进行差异程度分析,并没有从经济发展效率的角度对各经济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难以综合反映各区域问经济效率的差异。
篇6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福州市
福州市现辖6个县,2个县级市。2012年末,8个县(市)常住人口428.51万人,土地面积10182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的58.9%、85.1%。近年来,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县域经济规模已占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福清、长乐和闽侯入榜2012年度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闽侯、罗源和连江入榜2012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2年,福州实现县域GDP2143.97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50.8%,比2008年提高1个百分点。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54.54亿元、1149.51亿元、639.92亿元,占全市比重为96.4%、60.0%和33.1%。
2012年,各县(市)GDP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最快的是平潭,增长18.1%;其次是长乐和闽侯,分别增长14.8%和13.7%。2008-2012年平均增速最快的是罗源,增长18.0%,其次是闽侯和平潭,分别增长16.7%和15.4%。
县域人均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12年县域人均生产总值5031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86.3%,比2008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12年,人均GDP最高的是罗源县,达71651元,其次是长乐市63119元、闽侯县49521元和福清48902元。
县域财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03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9.3%,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7.0%,分别比2008年提高6.4和2.3个百分点,2012年,共有4个县(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20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工业主体地位明显提高
各县(市)GDP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平潭呈“三二一”结构,连江、永泰和罗源呈“二一三”结构,其余5个县(市)呈“二三一”结构。近年来,各县(市)以工业为主导,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趋突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9.2:47.7:33.1调整为2012年的16.5:53.6:29.9。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分别回落2.7和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5.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主体地位明显提高。2012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959.95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64.3%,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57.0%,比全市工业贡献率高14.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纺织化纤、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石油化工等工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南北“两翼”集聚优势凸显,2012年,南北“两翼”四县(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7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4.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58.7%。
3、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呈下滑趋势
近年来,福州重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五大战役”的不断推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投资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2012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39.18亿元,是2008年的3.65倍,占全市比重从2008年的42.4%,大幅提升到2012年的59.4%。2008-2012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高达38.2%,比全市年均增速高11.1个百分点。在各县中,平均增速最快的是平潭,增长125.5%,其后是闽侯、连江,分别增长40.3%和35.5%。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2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624.51亿元,是2008年的2.03倍,占全市比重为27.1%,比2008年提升0.5个百分点。2008-2012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9.3%,增幅比全市年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00亿元的县(市)共3个,分别是福清(201.61亿元)、长乐(106.17亿元)和闽侯(105.89亿元)。
外贸出口呈下滑趋势。2012年,县域出口总额77.22亿美元,是2008年的1.23倍,占全市比重为40.2%,比2008年回落6.0个百分点。2008-2012年,县域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5.3%,增幅比全市年均增速低3.8个百分点。
4、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随着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县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854元,长乐和连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12年,4个县(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 5个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其中3个全国百强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共有4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福清和长乐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2012年,福州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比重达16.5%,占全市一产增加值比重高达96.4%,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占全市75.5%,而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的58.7%,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偏小,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层次上,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与发达地区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精深加工二次增值产品少,高技术、名牌产品更少,全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38家,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企业6家。
2、产业结构层次低,服务业发展缓慢
虽然近年来,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仍不尽合理,体现在农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缓慢。2012年,全市县域产业结构与2008年比,一产和三产分别回落2.7和3.2个百分点,二产提高5.9个百分点;与2012年全市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高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5.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2012年,福州县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9.9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33.1%,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为22.9%,比全市服务业贡献率低17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有县域经济承接市区“退二进三”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更主要原因是县域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服务业企业单位少,规模不大。2012年,列入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调查联网直报的县域重点服务业企业数164家[1],仅占全市调查单位的15.7%,单位数最多的福清32家,最少的闽清只有9家。
3、城镇化水平低,阻碍产业结构调整
2012年末,福州县域常住人口达到428.51万人,占全市的比重为58.9%,县域城镇化率42.3%,远低于全市64.8%的平均水平。8个县(市)城镇化水平均低于50%,而且区域水平差距大,最高与最低水平相差高达14.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不到40%的县仍有4个,城镇化率最低的县只有35%,县域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
4、对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
现阶段,福州已形成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但是县域出口规模长期偏小、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的状况改变不大。2012年,全市县域实现出口总额77.22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6.5%,出口依存度(出口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仅22.7%,低于全市水平8.9个百分点。5个县的出口依存度在10%以下。同时,县域外资引进力度不够,2012年,县域实际利用外资0.12亿美元,占全市的1.4%。实际利用外资达500万美元的只有1个,低于100万美元的4个,个别县利用外资为零。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赋予“郡县治,天下安”新的内涵。当前,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海西战略正在实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福建省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委发〔2011〕3号,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州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扶持壮大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茶叶、花卉、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营。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引进战略投资者兴办一批龙头企业,合作重组做大一批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在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上求突破,建设发展福清、长乐、连江等地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民创业园的同时,着力扶持一些重点乡镇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区。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树品牌、创名牌,依靠名牌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转型升级为途径,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是立足县域现有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以技术改造、创新发展为突破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现代工艺,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着力推进企业集群化,发展提升江阴、滨海、青口等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可门临港工业集中区、闽侯经济开发区、闽清白金工业区及罗源湾、长乐宝钢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园区,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并围绕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支持县域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较强的产业集群。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实际问题。中小企业是保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县域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以壮大服务业经济总量为目标,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生产业。一是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加快生产业发展。应以服务于制造业特别是产业集群为立足点,针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多、共性需求大的特点,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生产,主要包括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培育更多的生产企业,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外包。制造业企业服务外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应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将非核心竞争业务外包,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同时,要调整相关税收政策,为推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外包创造条件。
大力发展生活业。一是对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生活业进行改造提升,优化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提高流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二是拓展消费空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家政等服务消费。三是加强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鼓励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促进农村商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
城镇化进程中,能加快信息、资金、人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有效地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一是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吸引投资等方式,开拓资金渠道,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产业化,按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土地市场体系,发挥土地资产效益,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小城镇功能,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和产业向小城镇流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以长乐为例,金峰镇经过旧城改造,逐步形成商贸重镇;营前街道重点推进不锈钢企业发展;漳港街道地处机场周边,着力发展临空经济;松下镇以建设深水码头为契机,发展港口工业;江田镇依托滨海工业区,着力打造工业重镇;梅花镇发展水产养殖。三是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城乡空间和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步伐,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和资源整合,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提升城镇产业承载能力,增强园区集聚发展能力。四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帮助农民解决进城务工和就业的困难。拓展就业渠道,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促进就业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助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招商基础和区域经济协作平台,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专业化招商的新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产业链式以商招商,网络平台招商、委托中介机构招商等,继续抓好亲情招商,吸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投资兴业。二是扩大对外贸易,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县域对外贸易发展策略中应该实现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方式提高其附加值和赢利能力的竞争方式。认真落实扶持外经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扶持重点出口企业。三是坚持项目带动,切实增强发展后劲。要发挥大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搞好项目规划,落实项目责任制,形成规划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机制,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谋划、启动、建设更多的重大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 释】
[1] 重点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中年末从业人数50人以上或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全部服务业法人企业.
【参考文献】
[1] 巴图.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0(06).
篇7
关键词:县域经济 区域发展 辽宁省
1、引言
辽宁省紧紧把握国家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主题,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了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对于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描述
2008年以来,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辽宁现象”备受瞩目。
2.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根据《2011年辽宁省统计公报》,县域经济主要指标以高于全省一倍的速度增长,2010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8483亿元,占全省46.4%,其中超百亿元县(市)达到32个。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92.5亿元,占全省25%,年均增长41%,高于全省18.2个百分点,除长海县外其他43个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3亿元。
2.2“三化”建设扎实推进
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的“三化”建设深入人心。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产业发展空间已经形成,县域14个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县城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施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一县一业”初具规模。
2.3 竞相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
各县(市)政府自加压力、奋力拼搏、竞相发展。瓦房店、海城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跻身全国百强县前20强;东港、开原等一批强县迅速崛起,进入了全国百强县,走出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义县、建平等一批县(市)后发优势明显,增长势头强劲;辽宁省县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3、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辽宁省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与发达地区相比,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要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够合理
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评选结果:辽宁省10个,山东省26个,浙江省24个,江苏省29个,福建省8个,河南6个,河北3个。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辽宁省和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的差距都仍然很大。2.县域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比重偏高,工业仍偏重于资源型、粗放型和传统型,产业集中度低。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对农民的带动作用不强,农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缺少在国内、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和品牌。4.县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无论是产品出口还是利用外资,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5.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县域生产总值差距悬殊。
3.2存在着一些制约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主要问题一是融资困难。县域融资难度大,缺少有效的融资平台,尤其是基础建设融资出现严重困难;二是土地供应不足。随着各县(市)项目建设数量的增加和建设速度的加快,土地供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三是项目质量有待提升。各县(市)引进项目中高科技、高附加值、加长产业集群链条的项目不多,质量有待提高;四是工作体系不健全,一些市、县没有县域经济的专门工作机构,综合协调难度较大。
4、 促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一是整合农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一县一品”发展,加快种植业设施小区、畜牧养殖小区、渔业健康养殖小区和林地经济区发展,推动各县(市)确立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县、乡和村;二是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快引进和建设培养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事企业;三是提高农业产业化补助资金,专项扶持重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4.2大力推进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建设
辽宁省政府定下的目标是力争2012年有三分之一县(市)的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到2013年底基本实现每个县(市)有一个超百亿元工业产业集群。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布局产业项目。充分与县域的资源、区位、产业等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地的优势;二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结合项目每年对每个县(市)、安排一定数额的扶持资金,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加大省技改贴息资金扶持县域重大项目和产业集群的力度;三是鼓励已形成规模的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并支持有条件的县域发展新的工业产业集群,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4.3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一是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县城规划建设,优化农村城镇化的布局结构,发挥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采取由易到难,由城市郊区和中心镇梯次整村推进办法,推进形成一大批中等规模城市;二是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提高承载能力;三是深化配套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移到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限制,保障外来落户人口享有城镇居民同等权益。
4.4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以温泉旅游为重点,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业和旅游资源,将休闲业与乡村文化、民俗风情、特色农业有机结合,努力打造“辽宁旅游无淡季”,把辽宁建成中国温泉旅游第一省,使休闲农业成为我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是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辽宁省上下要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关系,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财政部门每年应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对休闲农业园区的景观设施、道路、给排水、餐厅、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促进全省休闲农业发展;三是加强部门协调。休闲农业管理部门和旅游部门要加强合作,建立沟通顺畅的协调机制,共同加强对休闲农业景区、园区、专业村、农庄的认证,使休闲农业认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推进休闲农业发展。
4.5努力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大县域经济宣传力度。实行典型引路,大力宣传县域经济发展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精神,全面推广开原市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深刻领会开原经验的实质,不断研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的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二是发挥部门作用,形成发展县域经济的合力。发展县域经济,既是各县(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应该成为全省各级部门的一个工作重点,形成抓县域经济的合力;三是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办法。建立科学的约束激励机制,增加生态调节系数。
参考文献:
[1] 朱舜. 县域经济学通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王怀岳.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0-265.
[3] 张素荣,刘景芳.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J].经济论坛,2004(19):38.
[4] 张爱棠. 中国县域经济问题[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224.
篇8
济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 县域经济 发展 对策
县域经济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其发展水平一方面集中反映出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强弱和经济的繁荣程度,另一方面还是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快慢的主要原因。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关系到中国改革的顺利进行。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几年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虽然有所增加,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增幅较大,对农村及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相悖。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逐步由分散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普遍推行“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客户”战略。这一行为取向无疑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其主流是好的,但是与当前县域经济的特点相背离,使县域金融的功能和作用趋向减弱。针对近几年中小的货币信贷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的事实和县域金融功能弱化的趋势 ,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寻求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观念上的突破,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供求现状
(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刚性增强。首先,县域经济必须要走“兴县”的战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重新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工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工业兴县”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改变扭转落后的农业、农村经济,就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走特色农业、订单农业之路。这就要适度调整压缩农业种植业的比例,加大养殖、蔬菜、林果业的建设。而林果业、蔬菜种植及养殖业的发展所需资金,要远远大于种植业。第三,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做为培育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第四,加强城镇建设。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对土地进行有效储备,统一收购,做好营运土地的文章;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城镇工贸园区的建设,增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都要有大量的资金做保证。
(二)县域资金分流严重,加剧了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矛盾。一是邮政储蓄增势迅猛,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外流,成为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的“黑洞”。二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县级行的贷款权限逐渐上收,致使县级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存贷款比例严重失衡,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 三是由于体制改革,高校扩招及学费价格的上涨,每年也需从县域抽走大量的资金。四是随着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的投资理念的提高,加之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造成部分资金流向股票债券市场。
(三)金融信贷支持做为县域经济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呈弱化态势。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和吸引外资成为县域经济资金供给的主渠道。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离开金融的信贷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便会因“缺血”而萎靡不振。但近几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金融的资金供给的主渠道作用呈逐渐弱化态势,总体表现是金融信贷投入总量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
(四)县域民间借贷相对活跃。民间借贷并非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其源远流长。民间借贷在支持县域农村经济方面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其负效应也不容忽视。 二、业加大支持县域力度的对策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主导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中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大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是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亟待解决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金融业必须顺应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围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发挥、进一步密切与地方政府和的合作,为加快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服务,并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安全,壮大自身实力。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意识。金融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业是服务行业,应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客户第一的原则。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既是金融业的职责所在,也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前提。金融业赚取的是存贷利差和各种服务的收费,在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同时,实质也是为自己创造效益。必须彻底根除衙门作风,了解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域经济的各种金融需求。同时,应主动寻找县域经济优质中的客户,推销贷款、推销其他的业务品种。要保证信贷业务的长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坚决克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老毛病。要抓好贷后服务工作,贷款的发放只是这项业务的开始,不是终结,良好的贷后服务,对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国有商业银行应逐步改进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我国新兴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好的做法,减少对基层行的干预,使基层行能够放开手脚,自主经营。改进有关的考核办法和奖罚制度,使其更为合理,更能体现促使基层行“提高资产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力”的原则,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抓大抓优扶小”的金融服务意识,在强化信贷管理责任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前机构改革,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县级机构划分为不同级次,适应下放贷款审批权,确定合理的授权、授信额度;对县域企业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特别是要针对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资金需求的特点,适时给予信贷支持,要像政府培植“税源”一样来培植“信贷效益”增长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对县域经济中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简化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发放程序,大力拓展消费信贷领域。
(三)、重新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职能作用,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好政府及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精心打造政府、银行、企业对接的“金融平台”,加强信息的收集、反馈和沟通,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金融监管,提供金融服务,适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人民银行要有针对性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注入县域经济的货币供应量;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实现市场退出后保留下来的县级机构,必须确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职责,确定适当的存贷比底限,地方财政应设立县域经济发展基金,国家从邮政储蓄中拿出一块资金作为配套,成立专门机构来经营运作;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理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篇9
[关键词]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作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89-02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而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最关键之举就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可以说,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是未来县域经济的主体。
1 发展民营经济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民营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民营经济的领域不断拓宽,规模逐渐壮大,占县域经济成分比重逐步增大。从我国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来看,一个县域经济的民营经济成分的多少、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具体表现在:
一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助于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民营企业与农业产业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培育龙头,而很多民营企业起源于农村又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助于提升县域工业化的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实行了保重点的投融资体制,县域经济的投资主体落到了民众头上,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县域未来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弱。所以,县域经济要推进工业化必须依靠民营工业,一方面是依靠现有的民营工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是依靠民营增量资金,投资于工业,扩大工业的总量。
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助于解决县域城镇化的问题。城镇化首先应该是产业的城市化即要发展城市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有能力进行投资的主体就是民间力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也是民营经济。随着经济发展和自身的需要,民营企业更加向城镇集中,并形成工业小区,进而促进了城镇功能的不断完善。所以,民营经济就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内在活力。
(2)民营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和县乡财政困难两大难题的根本途径。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徘徊不前较为明显,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和县乡财政脱困问题,光靠农业本身不行,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而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使农民在未脱离土地的前提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县乡财政困难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振兴县乡财政的根本出路也在于发展民营经济。通过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借此培育县乡财源,做大县乡经济和财政收入这块“蛋糕”,增强县乡经济发展后劲。
(3)民营经济是增加县域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党的十七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而民营企业可以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也是城镇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主要场所。因为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民营经济,绝大部分属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规模较小,就业成本相对较低。在劳动力素质短期内难以适应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便于安排那些城镇下岗职工及年龄偏大、劳动技能单一的就业群体,也容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民营经济越发达,人们的就业渠道就越多。因此,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提高就业率,起到稳定社会,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2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只有全方位启动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县域经济民营化,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规模和实力,所以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1)不断改善和优化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障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县域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要扫除观念障碍,优化舆论环境。对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要从大的体制环境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职能部门的干部职工受到教育,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消除偏见和歧视。通过舆论倡导、树立典型,促进企业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要树立服务意识,优化执法环境。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弱化管理职能,优化服务质量。在提供方便、协助立足、促进发展三大方向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要坚决整治损害民营经济发展的“三乱”现象和不正之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私有产权和发展权,认真查处对民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一些必要的收费,实行归口管理,统一收费项目和标准。建立完善举报制度,切实加强执法监督,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要加强宏观指导,优化政策环境。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宏观上及时向民营经济提供行业和地域分布方面的指导信息,防止其盲目发展而导致的分散、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等问题。同时要注意培养行业的龙头企业,提高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为中小企业升级创造条件。要放宽民营经济从业对象、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企业冠名等限制,不断完善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热情,从而促进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中小民营企业借贷难问题,成为制约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大发展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要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表现为金融组织机构不健全。重构后的县域金融组织架构应该是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业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有机组合而成的功能互补、结构优化、运作有效的完整体系。建立专门以县域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面向县域民营企业等中小企业的专门银行。
二要加强信用担保体系。民营企业要拿到贷款,必须有担保机构愿意担保,因此必须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民营企业自身要建立起规范的财务制度,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征集企业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定企业信用评级的统一标准,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明确省财政对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给予信用支持,鼓励其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统一法人,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积极引导和提高县域民营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水平。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些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要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要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培训,组织民营企业家到高等院校系统地接受现代管理知识教育或参加短期的管理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要经常组织民营企业家到外地参观、考察,参加各类经贸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要教育和引导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努力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了解市场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民营企业家。
二要依靠技术创新做优民营经济。当前县域民营企业存在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优势不强的问题。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科技进步,广泛吸引和利用各类科技人才,加强新产品研制开发,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形成优势产品,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规模是基础,产权多元是核心,人才建设是关键,管理制度是保证。最终目标是实现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产权结构由单一化向股份化转变,企业决策由个人化向民主化转变,企业班子由家族化向专业化转变,员工管理由雇佣化向人性化转变,企业经营由作坊化向规模化转变。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创新管理方式,跳出任人唯亲、家族式管理的圈子,实行“能人战略”。要明晰产权,按照公司法来组建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规范企业运作,避免经营决策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引导民营企业注重培育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引导民营企业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搞好诚信建设,强化企业信誉。
参考文献:
[1]陈文伟.突破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困境的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41.
篇10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而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民营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分析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推进县域经济与民营企业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民营企业;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33-02
1 壮大县域经济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市辖区)2853个,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到了8.8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65.72%;全国县域生产总值达到24.14万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51.04%。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又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壮大县域经济可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壮大县域经济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表现如下:
1.1 县域经济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首先,县域经济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壮大县域经济必然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可以完善民营企业的服务体系。县域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力度,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形成了资金优势;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了制度保障优势。另外,县域经济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因为大多自然资源集中在县域,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而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资源,这就离不开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县域中大量的劳动力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支持,县域经济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
1.2 壮大县域经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县域经济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而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会给县域民营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县域经济中大部分企业是小企业,而大部分小企业又是民营企业,因此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县域工业化为县域民营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县域的民营企业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近,可以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突破口,通过产业化推进县域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就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市场。同时,县域城镇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新领域。县域城镇化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投资,而在县域中有能力投资的主体就是民营经济,这就给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1.3 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和成功经验可以得出,县域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县,城镇化进程就比较快,民营企业发展就比较迅速。县域经济发展能够能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和民营企业转移,这就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的购买力也会随之提高,从而拉动县域经济更快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繁荣农村经济,才能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和特色经济,才能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2 民营企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民营企业虽然不是县域经济独有的经济形式,但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民营企业发展而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庞大、行业分布广泛、经营灵活,具有可以同大企业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民营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财政的主要来源
由于民营企业大都具有创业投资成本低,所需技术相对简单,原材料容易取得,产品接近消费市场,布局上点多面广,渗透能力强等特点,因而民营企业容易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财源。民营经济上缴税金逐年增长,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2011年,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8%,民营企业上缴税收1.5万亿元,同比增长39.4%,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52%。民营企业不仅是县域财政的主要来源,而且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管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又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2.2 民营企业是解决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000万人以上,社会就业压力巨大,解决好就业问题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县域民营企业的存在为扩大城镇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机会。一方面,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分布于一、二、三各个产业之中,且大多处于县域城镇中,便于吸收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就业容量非常大。据统计,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其中城镇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到83%。民营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就越充分,如江浙地区不但当地就业率高,而且能够吸引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因此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有利于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以缓解就业压力,促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为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2.3 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民营企业产权清晰,经营灵活,能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主决策,在市场竞争中可根据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用工制度,这使得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最具生机活力和增长潜力的经济成分。据统计,2010年,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8%。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整个县域经济竞争力,这从浙江温州和义乌、珠江三角洲地区、福建晋江等地区的实践就可以看出,当地县域经济之所以十分发达,主要是由于民营企业发展较好,创业活动十分活跃。从下表可以看出,全国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在18个省市区有分布,其中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福建等五省份数量最多。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占GDP的比重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要高,“百强县”个数也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多。这充分说明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凡是民营企业发展好的地方,市场发育就越快,市场机制就越活,综合实力就越强,经济体制就越成熟,县域经济竞争力就越强。
数据来源: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概况,http://。
3 推进县域经济与民营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1)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壮大县域经济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反过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环境。第一,加强政策指导,把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纳入到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和完善发展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制定出符合各自县域特色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把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列入到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第二,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服务质量。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的功能,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的服务,加强群众监督,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各地政府要结合本县域的现状和本地的资源、气候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特色和优势,及时向民营企业提供相关的指导信息,给予民营企业必要的支持。
(2)广辟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融资体系。
广辟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金融工具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融资体系。第一,允许建立民营商业银行。民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额度较小,民营商业银行可以满足民营企业小额融资需求。第二,建立和完善各地政府管理下的民营企业担保体系。由各地政府出资成立民营企业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实行贷款担保,降低有关金融部门的贷款风险。第三,各地政府要发挥财政和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扶持范围。
(3)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有生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既能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又能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要发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按照公司法要求组建民营企业,规范股东的出资行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和政府的推动,建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二是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法人组织结构,由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给予确认和保障。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民营企业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营销、研发、生产、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民营企业要树立和培育企业文化,增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形成完善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政府也要加强对民营企业改制的督促和指导,帮助民营企业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尚爱英,杜林芝.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价格月刊,2013,(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