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7-23 09:3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经济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转型;金融互联网技术;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
一、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现状
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两面性,我国经济形式的发展也存在着成绩和问题。从召开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有了超过了十倍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些都是人民可以共享到的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威胁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市场经济多元化。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实施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趋势,多元化的经济必然会导致竞争的加剧,市场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无形杠杆,它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仍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合理进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势必会带来机遇和挑战,我国国有企业和各种大中型企业要及时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让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更为健康规范。
2.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走势。社会转型,就意味着一场社会变革。在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经济结构向复杂的经济结构转变。如今,我们已进入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代表的第三个阶段,虽然市场经济还处于规范和调整阶段,但总体趋势还是在向前发展。社会转型对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在这个特殊时期,贫富差距问题成为了经济发展中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经济越发展,贫富差距的距离拉的越大,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着问题和阻碍。
(1)经济结构不合理。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包括地域结构,城乡结构,以及分 配结构等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并长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2)地域结构重复。近年来,我国不同地域的企业在生产内容,生产样式等方面都存在相似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有些企业投机倒把,进行不良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
(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也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超出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
(4)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于受到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众多资源的浪费。
二 、未来10年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精心部署,鉴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我国要重点促进金融互联网的一体化发展,同时在生态文明建和粮食安全等领域还要继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综合国力的整体跃升。
1.金融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金融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金融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金融系统逐步具有了市场化的特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机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金融系统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加速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2.提高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如今,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已令人堪忧,环境污染仍在加重,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不能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老路。可以说,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因此,我国必须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加大对粮食生态产业的投入。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是确保我国粮食生态安全的根本,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重视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保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要确保我国的粮食生态安全,就必须坚持“科技兴农”的战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推动重要农业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工作。
三、 结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的阶段性特征,这就需要我们要审时度势,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争取做到稳中求进,又快又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目前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由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与过去不一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作为我国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城市,上海在扩大开放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和外部风险不断加大。2007年,上海的外贸依存度达到176.5%,其中出口依存度达到89.8%。这说明上海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上海已进入一个基数较大而后增速趋减和贸易摩擦加剧的时期。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和潜在的市场风险也可能进一步加大。特别是随着上海金融、证券等服务业领域的开放,资本流动性和市场投机因素也会增加,竞争对手有可能达成默契或形成“战略联盟”,利用产品质量、食品医药安全问题对上海产品进行牵制、压制和遏制。由于上海抵御摩擦、分化遏制、抗衡风险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在不断加大。
(二)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弱,世界金融危机波及的风险在不断加大。近年来,上海的银行系统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尽管信用扩张使不良贷款比例有所下降,但其比例仍处在较高水平。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传导,经济增速回落和信用扩张后的收缩,有可能使企业兼并、破产增加和还贷能力下降,容易引发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增大金融风险。
(三)金融危机引发美国经济技术性衰退,使得上海面临金融危机的风险转移威胁,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遭遇严峻挑战。风险不能消灭只能转移。目前,上海面临西方国家采取“策略性衰退”方式转嫁损失的风险。一方面,“策略性衰退”采取多印钞票,投资和投机上海,廉价收购上海资产,加大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事实上,上海已成为资金寻求新的投资或投机的最佳市场。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总部不断聚集上海,各类金融风险也逐步在积累。一些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机构将上海作为融资平台,将资金风险最终转嫁到上海。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上海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市场风险的跨境传递也更为迅速。譬如,外资银行在沪设立法人银行,我们虽能在监管、税收等方面带来利益,但并不能杜绝金融风险跨境传递。一旦这些机构出现经营危机,其母公司就可将风险转嫁给国内市场。
(四)作为具有雄厚工业基础的创新型城市,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引发“双重经济波动”,使得经济发展面临更大困难。当前,上海面临世界金融危机与发展阶段性转变的“双重挑战”,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1)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进一步放缓将使我国出口产品需求增长放慢,从而制约上海的出口增长,使得上海产品的外部需求出现过剩的风险。(2)随着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带来了产业替代断裂的威胁。如果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总是落后于制造业,就不能顺利支撑上海经济未来的持续发展。(3)随着总体产业技术水平提高,越来越难以继续依靠引进技术来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自主技术储备不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暴露无遗,如果不从根本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上海的技术供给将难以适应产业技术升级加快的需要,很可能将面临技术供给的“瓶颈”制约。(4)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需要进行大规模融资和发展委托关系,但缺乏社会化融资体系所需要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信用体系。(5)结构升级往往伴随着企业兼并、破产和重组,容易引发企业资金链断裂,加大金融风险。这几方面的问题,有可能引发全局性的经济风险。
(五)作为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工业城市,上海近年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在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尚未完成、工业部门加快结构升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机器排挤替代劳动以及世界金融危机和上海经济下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上海创造就业的能力和实际就业需求量将明显下降,使得就业与失业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1)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影响,部分企业近期有可能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现象,上海将面临新一轮下岗失业大潮的严峻考验。而在未来几年里,上海每年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超过150万人,上海劳动力总量庞大和就业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劳动者的就业心理压力加大。(2)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新兴产业部门拥有更高收入增长弹性和市场需求,而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如职中、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由于不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技能,表现为“短缺”与“过剩”并存。(3)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使得部分出口依赖型企业倒闭停产,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上海挖掘新增就业岗位的难度越来越大。(4)近年来,上海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多达15万人,而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如果这些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使潜在的矛盾显性化,有可能滋生违法犯罪、请愿、游行等集体行动,危害公共安全,引发社会动荡。
二、上海社会经济的风险产生的背景及其趋势
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上海存在着各种风险的诱因变量和本因变量。因经济结构失衡与社会结构失衡而长期积蓄的矛盾和风险,可能在这一时期随时找到突破点而爆发出来,由风险转化为灾难,打断社会演进和转变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国际国内的社会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使得上海引发社会经济风险的隐患不断增多。
(一)上海社会经济风险的本因变量与诱因变量分析。任何社会风险都是本因变量和诱因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从风险理论的角度分析,制度变迁导致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震荡,产生大量不协调性、不适应性(滞后性)、效率损失、公平公正不足而社会代价补偿滞后等问题,这是诱发上海经济社会风险的本因变量;而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通胀”与“紧缩”的持续与反复以及经济下滑等因素诱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已成为上海社会经济风险的“诱因变量”。本因变量和诱因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上海社会经济风险的发展趋势。
从本因变量的角度分析,上海社会经济风险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经济社会潜伏的深层矛盾及其发展转型过程中诱发的风险。其主要包括:(1)经济发展取得了可观成果,但社会发展相对欠缺,而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需求变化进一步凸现出社会发展不足,导致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表现为政府集裁判员和运动员、调节者和经营者的角色于一身,体制性因素使得政府“引火烧身”,而政府将本该由自己承担责任的“公共产品及服务”领域部分或全部让给了市场,政府“缺位”现象严重。二是政府社会性支出的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由此损害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扩大了社会差距,加剧了社会性的焦虑和紧张。社会事业发展不足最终会积聚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使得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指向政府,从而对政府的合法性与社会稳定构成威胁,这是上海社会经济诸多矛盾激化的深层原因。三是社会政策存在缺陷。上海的经济发展在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化和进城就业机会的同时,而政府却尚未建立满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人员”需要的社会服务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摩擦和社会冲突。此外,上海还存在容易被忽视的子女教育、社会承认、职业满足、参与程度和社会选择等一系列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经济不平等的后果,又是延续经济不平等的原因,从而构成系列风险的因果链。(2)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整合潜伏着矛盾。如果不注重解决这些问题,城乡各类就业群体必然进一步分化,进而发展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和抗争。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隐含着一个很大的就业矛盾。一旦农民工长期得不到就业和发展培训的机会,就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被推到“边缘”地位,被排斥在社会主导产业和主流社会之外,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弃儿”,丧失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格和机会,成为社会结构中最不稳定的人群,上海蕴藏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此外,由于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社会结构也将发生较大波动,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差别相继产生,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加剧,这一阶段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心理容易失衡、社会容易失序的敏感时期。如果处置不当,就必然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另一方面,是由社会代价支付与补偿失衡引发的风险。目前,由于社会发展的成果没有实现共享,而社会发展的代价却主要由社会普通民众特别是贫弱群体来承担,社会代价的支付主体明显错位。(1)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上海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普通民众的相对社会地位非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就业难。失业及下岗人数在上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虽然有工可作,但极不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开始显现,一些出身普通民众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其生存处境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显得越来越艰难。二是就医难。上海居民虽然享受基本医疗保障,由于个人要承担小病医疗部分及大病医疗费用的一定比例,随着医疗价格的迅速上升,也面临着各种困难。三是住房难。近年来,上海商品房价格连番上涨,且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严重缺乏,其结果是普通民众尤其是贫弱群体解决住房不足的愿望变得不可企及。从普通民众承担着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代价的客观事实中不难看出,一方面,下岗失业者、低收入者和收入水平下降者、边缘人群或者弱势人群是社会代价支付的主体,也是对社会现状不满意者的高风险人群;另一方面,社会的高收入人群、主流人群或者强势人群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赢家。社会代价支付主体的错位,已经变成造成上海社会危机的催化剂,它的迅速积累甚至有可能演化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或者当出现突发性事件时,这些不满情绪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2)社会代价支付方式不断转嫁引发社会冲突。社会强势群体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仅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其享有种种实惠,而且通过种种手段,向普通民众转嫁各种社会风险,使其成为社会转型代价的主要支付者。譬如,资方通过最低化投资成本,最低化人工成本,侵害职工的劳动力价格权,延长劳动时间等手段,向普通产业工人或农民工转嫁经营、投资等各类企业风险。(3)强势行业(如垄断行业)、强势产业(如朝阳产业)、强势职业也存在向弱势行业、弱势产业、弱势职业转嫁社会代价的倾向。而强势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嫁社会代价这种情况可以视为转嫁情形的集中体现。
从诱因变量的角度分析,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使得上海的经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当前,突出表现为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金融危机不断加剧,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使得上海面临的经济社会风险更加严峻。(1)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上海面临日益严峻的经济风险。由于关税或其它贸易壁垒逐步减少,国内产业加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上海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对部分行业特别是对金融业的冲击力较大。随着外资银行全面介入上海银行业务,高端客户逐渐流失,中资银行的储蓄增速也随之下降,导致中资银行的流动性迅速降低,并有可能发生支付困难,从而在某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引发“挤兑”和社会恐慌。(2)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国际资本流动的负效应渐现。就长期国际资本流动而言,它寻求的是高回报和低风险,当其大量进入后,往往形成“透明化”和“问责制”的运作模式。一旦国际资本控制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这些公司就必须采用国际财务管理方式和信息报告标准。与此同时,事件和行为必须不断向国际社会披露,公司和政府造成的错误和失误将受到国际资本的无情制裁。这无疑加大了受控企业的运营风险。而就短期资本的跨国界流动而言,也会给上海经济埋下不稳定的隐忧。因为,随着上海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和资本账户管理难度的增大,短期资本流动的自由度将不断增加,从而增加新的金融风险因素。(3)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上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矛盾会进一步突出。目前,上海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经济技术基础仍处于劣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跨国公司有目的、有步骤、有手段地对上海市场和企业的全面进入,如果上海不能有效提高技术水平,缺乏国际竞争力,就很难有效地应对外资的进入,这就潜伏着很大的经济风险。
(二)关于上海近期社会经济风险的性质界定。从风险灾难的形成过程来看,上海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风险,不是近期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能量积累型”风险。从经济社会风险的“能量”积累的规律来看,社会经济重大风险的“能量”积累过程,是一个由一般性的社会危机到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最后发展到特别严重的社会危机逐步演变的过程。从风险灾难的后果及其性质来看,近期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风险,既不是指一般矛盾,也不是指一般冲突,而是指潜在的、是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着重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社会冲突和激烈社会对抗的危机因素。其特点是,多种诱因交织在一起,而且各种诱因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叠加,形成一个临界点,由量变到质变,然后因某个突发事件“引爆”,最终酿成危机。这种突发性因素既可能是外部的突发性因素,如目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也可能是自然灾害,还可能是政府决策失误等因素。有些本来在局部性的、区域性的、某一个环节上的问题,但是,由于政府官员处置不当或决策失误而迅速扩散,形成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风险,进而演化成具有严重社会危害的危机事件。
(三)上海社会经济风险的可能趋势。风险的诱因变量和本因变量这两类因素可能的变化,决定着上海近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问题存在着三种可能的趋势:第一种可能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诱因变量明显或严重变坏,本因变量大致维持目前状况不变。于是,就几率而言,上海一般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第二种可能趋势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诱因变量明显或严重变坏的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本因变量也出现变坏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风险。第三种可能的趋势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风险诱因变量全面严重恶化的同时,社会风险本因变量也出现全面严重恶化的情形,于是,上海有可能出现最为严重的、颠覆性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应当看到的是,由于上海近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经济下滑、失业及其它社会问题的严峻挑战,上海近期发生严重的、颠覆性的社会经济重大风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我们能够未雨绸缪,有效应对,其发生的几率仍比较小。这是目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上海不存在发生特别严重的社会经济风险的基本条件。上海民众目前的基本生存条件不存在难以为继的可能性,相应地,民众也不会产生绝望的心理状态,经济秩序不可能完全丧失,政府对于社会的控制能力不可能完全丧失。因此,从目前的状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判断:(1)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发生一般性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说一般性风险与危机的爆发,是未来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现象。(2)较为严重的风险,或者说,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比较重大的风险,其发生可能性是存在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注。(3)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别严重的、带有颠覆性的重大风险,其发生的几率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如果我们对上海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风险放任纵容,或者处置不当,或者应对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得力,等等,就完全有可能导致未来上海发生特别严重的社会冲突和激烈的社会对抗。因此,能否及时识别、积极防范和有效应对上海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风险,显得特别重要。
三、防范上海社会经济风险的应对策略
防范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风险的关键,是要充分把握关系到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当前,防范上海社会经济风险,首要任务是以启动内需为重点,“保增长、保民生”。具体对策思路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针对金融危机的可能威胁,对宏观调控进行相机抉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转变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厘清政府在这一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要根据借款人的不同信用,分离低收入阶层到房屋租赁市场和廉租市场,健全个人及家庭财产的申报及登记制度、税收监管制度,限制预售期房的按揭贷款及开发贷款。二是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设计,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将遏制房价泡沫与控制银行风险相结合,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严防贷款质量下降。同时,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虚假按揭”现象。三是改革住房公积金组织及管理体制,尽快组建政府支持的住宅抵押贷款银行及住宅抵押按揭贷款证券化机构已经迫在眉睫。四是着力加强对热钱的流入流出监管,控制资本流入,防范投机资本的冲击。
(二)要实行引导科学发展的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强化产业信息引导和预警,增强产业政策与土地、信贷、环保等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的产业和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或税收减负,加大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服务业在上海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完善土地一级市场出让制度、住房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管理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内需启动步伐,鼓励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投资需求。主要着力点将放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促进经济增长由过去过分倚重“外需”向“内需”转化。一方面,积极研究国内市场的变化,主动抓住东部沿海产业、资金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升企业竞争力。着力拓展长江三角洲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消费潜力较大的区域市场,增进区域经济互动,强化区域合作,促进内贸良性增长,以更广阔的市场腹地支撑上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升上海的经济辐射和聚集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对城郊商贸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务实地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扩大工业消费品下乡试点范围,挖掘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鼓励保护有利于消费的投资需求。
(三)把扩大就业和解决失业问题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优先地位。把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1)把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和评价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2)市、区两级政府要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调控失业率,增加财政用于公共投资的项目,带动社会投资,刺激经济需求,扩大就业机会。(3)把扶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种税费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为多种形式就业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4)保护就业弱势群体,把工作重点从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转到扩大就业上来。一方面要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提供有效的培训,提高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重返劳动力市场。此外,要彻底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规定,并严格防止反弹。(5)鼓励非正规就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发展国际上通行的家庭办公、家庭咨询公司等;扶持受政府或公共机构业务委托的民间机构和非营利团体等。完善相关的法律资格、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税费优惠等地方性法规、制度、政策等。(6)完善政府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增加政府对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岗位购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将扶助就业困难群体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工作制度化,实现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面向全社会的公平覆盖和规范统一。
(四)尽快出台民生政策。这些政策包括:(1)通过税费减免,进一步减轻居民医疗、教育、住房等支出负担。(2)增加离退休人员特别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水平,提高城市最低收入标准和贫困群体的补助标准。(3)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转移支付,对低收入阶层发放消费券补贴,凭消费券直接领取实物。(4)加强市场监督,搞好对关系民生的主要食品涨价的备案核准管理,防止生活必需品的过度涨价。(5)进一步加大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全面落实一系列扶持粮食、生猪、奶业及禽类生产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确保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促进郊区农民稳步增收。(6)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规范社会代价的补偿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各类就业人员参加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吸纳非国有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困难企业及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办法,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包括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体系,完善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福利政策等。二是加快建立农村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重点扶持郊区县的县医院和中心镇卫生院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同时,以农民自愿为原则,鼓励参加商业保险,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险补充制度。三是关注城市贫困群体,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城市贫困群体的扩大和在上海城郊结合部出现贫困人口聚集区。主要是关注下岗职工的生活。政府不仅要为城市居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并切实执行,而且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上涨的实际,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五)抓住政策调整机遇,完善外贸政策,积极支持上海企业参与国际资源投资。一方面,要运用出口退税政策,适度扩大出口退税政策的适用行业,确保出口稳定增长。主要是调整政策导向,由鼓励出口为主向强调进出口平衡转变,由区域性优惠为主向产业优惠为主转变,增加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抓紧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产业标准和出口商品质量标准,完善出口品牌促进体系,引导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进一步降低企业“走出去”门槛,简化审批手续,鼓励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应抓住国家鼓励对外资源投资政策调整机遇,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资源加工型企业如宝钢等企业走出去,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对外矿产资源投资,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促进产业链条的国际化延伸,缓解上海工业资源品短缺压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hi138\Com]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 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 年) 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hi138/Com]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 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 年。
篇4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旋律
从改革开放至今,可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外向型发展阶段,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机遇与挑战。
1.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个世纪末,为中国“引进来”的战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重点引进国外的资本与技术,对经济中的短缺性给予弥补,促进企业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更新换代,为经济起飞做好准备。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口产品单一、出口市场单一、出口收入来源单一的脆弱的发展水平。中国产品出口的创汇能力极为有限,靠当时以农产品、初级出口所赚取的外汇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工业制造品的落后,外汇收入低下,国内企业供给不足等困难,政府依据国民经济的状况,调整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引进来”的“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即利用有限的外汇资金集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替代最终制成品的进口,以国内企业自身的生产来满足国内市场的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依据中国经济发展客观存在的瓶颈,政府实施与之相适应的货币汇率政策,即人民币价值高估和相应的进出口贸易政策,鼓励中国企业在汇率有利于降低企业进口成本的条件下,将有限的外汇收入集中用于适宜国内发展生产的企业引进适宜的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改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及其生产效益,促进改善国内的整体投资环境。这一系列措施使中国企业大量地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装备了生产资本,提高了资本质量与效益,快速解决在此之前长期供给不足的短缺性状态,并以“引进来”替代了最终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大量节省了外汇,扩大了国内紧缺的耐用消费品的供给,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为中国企业提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服务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良性循环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引进来”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充分显示出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与效率,提高了中国对国外资源的吸引力,使“引进来”的外资规模逐步发展到2002年的500多亿美元的水平,跃为世界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证明,实施“引进来”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时机,为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机遇,使企业的生产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快速转为以出口为导向的深入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市场需求,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连年攀升,到2003年年底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500亿美元。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带动,使中国的对外创汇能力大大提高,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逾4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为世界第二。“引进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成就推动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带动着各个经济领域的繁荣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近年来,中国国内社会储蓄水平连年增长,社会教育普及发展,参与经济活动意识、金融投资意识不断提高;各种投资市场不断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规范市场的经济行为;企业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社会化集资、社会化生产以及社会化经营,加速形成资本社会化的规模与实力。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引进来”发展战略实施十年后,国内市场出现了轻工业和家用电器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由此推动了外向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促使企业将过剩的生产能力及成套设备投资于国外的需求市场,激励着企业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迈进。
制度经济学理论已经为我们阐明,政府推动的经济制度的变革将充分发挥出全社会的生产潜能。突出表现在,一是释放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潜能,提高人民参与创造物质财富的机会,使人民尝到改革开放的甜头;二是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市场化运作激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进国内外的技术、设备、科学的企业管理与经营经验,使企业不仅在生产与经营收入方面获得显著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促使企业的运营机制与企业资产的扩充意识与要求大大提高。他们不满足于商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将国内外市场同时运作;而且要求在有商品需求的地方通过直接投资办厂深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生产或服务。例如,蒙牛集团,2002年的中国企业冠军,就是通过“引进来”利用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无菌技术管理,把传统产业的牛奶和冰淇淋卖到美国,卖到香港和澳门,产品占据了香港和澳门10%的市场份额,分别超过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奶制品企业。作为服务业企业的“小肥羊”也是如此,涮羊肉原本是中国传统产业,一旦引用了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连锁物流的企业管理,一夜之间就成了2003年的百强企业冠军。企业只有善于“引进来”,才能更快“走出去”。从实践中看,中国企业中走在跨国经营前列的中国银行、首钢、海尔、中化进出口总公司、TCL、中海油、京东方等等,都是在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中做大做强的。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信息,截止2003年末,中国非金融类海外投资企业达7470家,平均海外直接投资规模越来越大,2002年为280.86万美元,2003年为409.1万美元。企业的发展进程证明,“引进来”与“走出去”是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2.在入世前后,中国开始了“走出去”的初期发展,由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本实力,技术创新及内部化经营的相对弱势,宽限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需要在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中得到发展。
面对广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并轨开始,就为企业扩大进出口的规模与速度从思想意识到政策措施上都大开了绿灯;中国市场更加开放,中国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对外直接投资也很快从几十亿美元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
2000年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中国实施“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对外多双边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宽松,中国的对外开放市场变为双向开放市场,对外商品贸易流通市场变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市场,贸易投资的限制条件大大减少。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的进程中,要求自主经营,并获取对外独立经营权。企业走向国际经济活动的第一线,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经济活动运行的主体和排头兵,企业经济主力军作用更加突出,政府则发挥着支持、监控和提供服务的辅助作用。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已走向政企分开的发展目标,标志着中国企业要依靠竞争实力走出国门,在融集资金、投资决策、组织生产、经营和研发上都需要具备独立的运行能力,走上了与国际并轨的发展道路。面对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市场环境,考验着中国企业自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从企业的发展观念和战略决策到经营管理,产品与技术的品牌,企业的人才素质,企业抵御风险和创新的能力都经历着多种挑战。企业实力的增强成为“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条件。由此,以企业为龙头的“走出去”战略必然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对外经济战略的主旋律。事实证明,中国企业通过“引进来”升级换代,只有能够“走出去”,才会发现更大的社会价值,才能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展观不断升华,才可能越做越大,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支撑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引进来”发展成就的继续,是“引进来”发展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继续,是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继续,是社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备与之相适宜的经济战略的继续。
事实上,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有企业到海外投资,但多是建立海外销售机构,规模小,赢利少,管理机制落后,挟款外逃现象严重等等。实践说明,就多数中国企业而言,与国际企业竞争差距依然很大,因而,企业在“引进来”的基础上发展,与“引进来”相结合“走出去”发展是最适宜的战略选择。
进出结合 深层次发展
中国的经济改革逐步从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过渡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政府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发生着渐进的互换,在经济制度上的变化已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朝着国家政府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创新过渡,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在深层次上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经济发展战略也需要深层次的发展。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发展战略正符合中国经济和企业深层次改革的实际需要。
1. 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全面流动性。
中国自加入WTO后,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空间推动着中国市场经济向深层次发展,也推动着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变革继续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系统、有保障、有效率的网络化组织机构,形成国际国内市场快速便捷的内部化运行机制,真正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效益型企业的发展要求效益型的要素配置,实现效益型的资源配置就要求市场机制与市场配置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求市场的统一性和流动性,特别是企业资产在国内外发展,更需要通畅便利的流动资源促成效益的实现。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经营模式的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企业这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发展要求与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需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兼顾性。
中国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高收益企业、稳定低收入企业和赤字企业并存的“三级分化”现象十分突出。这根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依然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产业差别,以及发展速度的差别依然突出。这种二元经济特征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从企业主力军的群体看,既有海尔、TCL、光明乳业等那样的国际化企业,也大量地存在缺乏竞争实力的众多的中小企业,工业与农业部门企业的发展差别、技术差别与管理差别更是明显。在这种客观条件下,方方面面的二元性特征都客观地要求有与之相适宜的对外开放性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一要依据中国的客观发展需求;二要具有兼顾性。只有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适应差别性特征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要依据差别性的总体程度与发展需要,国内国际环境因素的变化,有所侧重地实施以“引进来”为主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或实施以“走出去”为主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非均衡性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既能够激励在城市或发展迅速的沿海地区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让能够“走出去”的企业首先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载体,在世界市场上满载中国所需的技术、管理与信息,生产与销售的成就驶向中国,成就中国,助中国之威,立中国于世界之林;也同时在中国相对落后,劳动剩余密集的中西部地区、农业地区依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以“引进来”为主的区域性开放战略,调节地区性、差别性、短缺性的经济发展需要,并将随着发展变化,促进内陆广大农业地区和企业发展资源产品、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加工贸易的出口;逐步与城市或发展迅速的沿海地区有实力的企业并行于国际竞争市场。由此,利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农业机械化、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二元经济向一元化、国际化、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开放发展战略决策所必须考虑的。
3. 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协调性。
中国经历了25年的改革开放, 意味着更深层次的变化,最终要实现地区不分沿海内陆,城市不分大小,企业不分强弱,普遍面对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要求中国有能力通过“引进来”推进和繁荣经济,稳定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要求利用“走出去”,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内外双赢的局面。在国际对比中,中国连续的贸易顺差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反响强烈,对中国贸易出口的各类商品实施反倾销,非贸易壁垒日益增加,中国企业的单纯商品贸易出口变得愈加艰难。由此,中国需要企业以“走出去”,通过直接投资不仅要继续商品贸易的发展,还要有助于资金、技术、信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国内外相通市场的组合与配置。因此,“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适时的战略转折,单一地“走出去”战略极易造成企业跟风,有碍于实现海外投资效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乃至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入世,签署了《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TRIMs)的多边框架协议,进一步承诺中国深入持续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对外国企业“引进来”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经营具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经济更要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简捷而少限制为条件,因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符合中国开放经济深入发展的自然选择。
4. 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处于关键的调整机遇之中,“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利于利用国际机遇,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加速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中国内部市场的潜在性使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具有长足的发展空间。然而,国际外部环境处于关键的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之中,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上游还是下游的地位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国际性的跨国公司纷纷在国际生产的大链条中寻找着有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地位。对于中国企业发展而言,国内外市场都是重要的发展与开拓的空间。由此,中国企业既需要不失时机地在本国市场上与国外的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又需要看准国际市场的发展机遇,在中国商品需求量大或可利用资源丰富的国外市场上,投资发展,以当地化发展带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地位。中国企业如果只着眼于国内市场,忽视了国际市场可能的发展机遇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企业的发展都将留下遗憾。因此,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便于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国内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交替与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双重作用,并不是追求“引进来”与“走出去”在片面意义上的平衡,而是依据经济增长的需要,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中实施不平衡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由此,需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与结合,推动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战略实施的目标。
在中国宏观经济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相应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依然存在相互矛盾不易协调的一面,即有利于“引进来”的经济货币汇率政策不能同时有利于“走出去”,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不一定有利于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有利于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措施,又不一定有利于国内贫富差距的缓解,要想兼顾二者是极其困难的。从政策措施的实践看,在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升值条件下,即期效应有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降低成本,却因为即期提高外商投资中国的成本而影响“引进来”;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却不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从长期效应看,对外投资和商品进口的增加使外汇资金的流出大于流入,可能从国际收支顺差转为逆差,减弱外贸部门对国内各部门经济的带动效应,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此,在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应依据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实践的变化,以及国际经济的变化因素及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传导机制作用的影响,将“引进来”与“走出去”主次交替并相互结合以适应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总体目标,适应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注重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主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主张无限度地扩大贫富差别,障碍生产力的发展潜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交替”是为了主次突出、政策措施具有灵活性、在实施上能够相机抉择;“结合”是为了兼顾发展,既体现长期性、综合性、全面性,又显示非均衡性、带动性与兼顾性。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交替与结合与中国现阶段乃至更长期的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相吻合。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性,以至三元经济结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有能力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与结合的调整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目标。第三元经济作为包括政府的财政收支(2003年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收入的19%)和国有资产收支(2003年国有资产的收入占国民经济收入的40%多)在内的国有资产,在市场机制和不断增殖的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使企业有能力、也有责任在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参与和促进落后地区或生产部门的投资与发展,平衡国民经济在生产部门间的不协调,缓解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差距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适应,“西部开发”就是这种战略措施的实践。生产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国家推行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正是由于中国广大的发展迅速的工业企业和占国民经济较大比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依然起主导作用,他们的经营与管理的发展方向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当中国的主导企业群体的发展是以“引进来”为主导发展的时期,即生产资本处于相对弱势,中国就要实施以“引进来”为主导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为这些主导企业的发展服务;当中国的主导企业群体进入“走出去”的扩张性投资与生产的发展时期,即生产资本处于相对强势,中国就要实施以“走出去”为主导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这种灵活性与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长期发展阶段是正相适应的。
从目前条件来看,中国具备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交替与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能力。
其一,入世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可逆转地推入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之中,中国在多边框架协议中的承诺使自己与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以及经济机制都提出了更加宽限的要求。
其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制造产品既存在优势,也存在弱势,但都有必要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中国制造”具有劳动力要素带动的产品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也同时存在技术、质量、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相对弱势,为使“中国制造”国际化、全球化发展,企业要求生产要素的流入与流出更加便捷。
其三,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使中国有能力推动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国内储蓄和外汇储备的连年增加,生产技术的相对剩余,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与多元化的发展都推动和拉动着中国走向世界。
其四,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具挑战性、竞争性和防御性;国际间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渗透越来越紧,外国的保护主义政策与措施越来越复杂,这意味着中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国外当地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更为普及,它有利于中国产品的品牌推出与销售以及生产的优化。
其五,中国一贯奉行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与发展中国家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寻求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具备良好的地区外部经济合作的基础,周边的临近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国民待遇水平、生活消费水平更加趋同,这为生产经营的经济外向型和效益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六,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成就博得众多国家的瞩目,西欧与北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与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有条件欢迎外国企业的进入,同时企业也有可能加入到国际生产链之中。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与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在政策和措施上,要防止因“引进来”而过多地支付国民资源,因“走出去”而过多地流失国民资源。为此,中国企业只有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国际合作中的具体决策管理水平,才能与国外企业相匹敌。
首先要以企业发展为主导、市场经济机制为保证,政府调控为辅,发展和扩大企业对外经营自限,完善法律制约机制,使企业生产优化组合,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效益。
其次,在当前中国经济深化改革的条件下,仍然以“引进来”为基础,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成功地吸引和吸收外资;同时强化“走出去”意识和行动,大力培养“走出去”的人才,以保障“走出去”的成效。
其三,推动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着眼国际市场,科学分析投资环境,确保投资吸收能力和投资效益。从投资地域特点看,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随着移民的流动,带动投资的流动,从周边国家逐步向其他有利于投资合作的地域渗透,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客观上要尊重这一发展规律。
其四,提高资金的宏观监控能力与技术水平,努力推动监控机制下的非数量控制措施的建制。
其五,不断提高基础技术的研发水平和应用技术的产业化与效益化的发展,增加生产资本的质量与规模。
其六,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股份合作制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产权明晰,自主经营,风险自负的企业制度。
其七,加强企业内部化和计划化的完善与发展,强化跨国企业经营内部化机制与管理,保证企业内部稳定的供需关系,真正实现企业内部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内部化的运营体系。
其八,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推动金融创新,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促进社会资本最大化发展。
其九,“引进来”与“走出去”并用,增加财富积累并投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引进来”得益于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使国外大量的生产性企业移居中国,提高了中国生产资本的积累,使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优化调整了经济结构的;“走出去”则应有利于中国弱势产业的补充,既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投资积累,又有利于提高海外市场对国内短缺资源和产品的供给。
篇5
我国煤炭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虽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它对我国煤炭资源所造成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其结果是由于中国的煤炭企业发展的执行理念的过时,执行高耗费、低利用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所造成的。单方面寻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和生态的做法,不光阻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不可避免的使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遭到危害。因此,煤炭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思想,坚持以生态学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然后以改变煤炭开发与利用的方式来实践转变,将过去传统的单向流动经济活动,逐渐转变为新型的循环流动的模式,坚持以“一高两低”作为其发展方向,即高利用、低排放与低提取,使经济、社会与生态这三方,最终实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可分为以下四种:
1.绿色开采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发展核心是煤炭的清洁开采,在生产源头推行循环经济,即在煤炭产出的过程中提高煤炭的采出率,做到高产高效,合理开采在此过程中伴生的矿产资源,减少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并消减煤炭产出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借助于清洁开采技术,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保水开采等。
2.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某些煤炭企业都将煤炭资源作为其根本核心,利用一些先进技术作支撑,例如对洁净煤进行的转化与利用技术等,使之逐渐构建起了由煤到电、由煤到电再到建材,以及由煤到电再到化工等的发展新模式,这些发展模式较传统模式不但在资源利用效率上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这种发展模式被誉为“三效最佳联合”,即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三者间实现了最佳联合。
3.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将企业的废弃物继续进行加工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说当源头所产生出来的代谢物,要么对资源进行整合再利用,要么借助各项技术的支撑,形成另一个新的产业、亦或是与之相关的延伸产业链,从而有效降低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比较成功的例子如将矿井水当做工业用水,或是将粉煤灰及煤矸石等作为建筑材料来使用等。
4.生态和谐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开采区的实际情况,依照“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规则,将塌陷区改建为水上公园、人工湖等旅游景点,搞好生态旅游产业;或者在塌陷区建造水产养殖基地或者复土造地,发展生态农业。例如,淮北、唐山等矿区复垦,有效地利用塌陷地表发展旅游、养殖等产业。
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煤炭循环经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它能切实维护能源安全。当前,能源安全已是世界各国的竞争焦点,是国有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煤炭作为重要能源,更需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就成为了煤炭能源科学利用和减轻能源压力的关键;其次,它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过去,煤炭企业遵照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形成许多后遗症。以洗煤为例,全国每一年排出的洗煤废水约0.4亿吨、洗矸约0.45亿吨、煤泥约200万立方米,大都没有进行综合利用,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惟有把循环经济当作“基础”,使资源与能源的潜能最大化发挥,才可确保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与煤炭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外,它还可以促进煤炭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应高度重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抓住机会发展替代煤炭的产业,让经济发展对煤炭过分依赖的问题得到解决;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促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最大效益。以此为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必然是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电机”。除此之外,煤炭循环经济对于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讲,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必须将其在煤炭企业中坚持贯彻下去。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环境危机 生态经济 经济发展战略
一、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危机的关系
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危机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并且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环境危机的产生只会加重经济发展的负担,特别是当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牺牲环境利益甚至环境安全来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但如果将历史与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就会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是世界第2大经济体,目前占世界GDP的约10.3%,然而却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煤炭、钢铁和棉花,以及将近一半的水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榨取性的过度消耗甚至浪费的基础之上,并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由此可知,中国环境危机到达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虽然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但这可以说是挥霍本已面临枯竭的生态资源而拼出来的,这样的经济根本就无法持久,一方面,中国经济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它却唯独牺牲了中国人民的福利,不仅是牺牲了这一代人的福利,更掏空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二、应对环境危机提出的有效型经济发展战略
(一)国内外形势决定经济发展方向和定位
我们知道发展不均衡是动摇经济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内经济的两难问题凸显,环境危机和资金技术成为重大发展瓶颈。中国长期的单一出口导向,已使中国大部分过分集中于高耗能、高耗材的低端出口加工贸易中,由最先利用本国自身丰富的自然能源到最后成为向其他国家不断买进的地步,这其中的过程不知道耗费了多少能源,同时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环境危机直接给走在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敲了一个响钟,我们要找到一条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维护好国内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经济向度的分析中,环境危机是在人类经济的历史转变过程――即攫取经济、生产经济、商品经济、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生产、分配、消费的经济全过程中,系统的研究技术与技术异化,以及引起环境危机的成因,还有劳动的异化所引起的经济危机如何转变为技术异化所引起的环境危机。因此在分析环境危机所处的国际形势时,首先要看到国际世界最基本的四条原则:实力原则、利益原则、代价原则和风险原则。国际世界间所采取的任何战略,都离不开这几条基本的原则,每个国家的行动出发点都是自己国家的利益。而跟自身利益联系的最为密切的就是有效的解决环境危机,使自然环境资源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界的资源匮乏和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它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使人类改变了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反对了人与自然的相对对立,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面对当前的环境危机,站在全球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为我们找到了既适合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三、结束语
人口多,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规模较大,废弃物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所面临的环境危机问题也日益严峻。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我国经济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将越来越严峻,因此在改变发展方式的同时还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进而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增长。
参考文献:
[1]李晓西,姜欣,宋涛.可持续发展――资源和环境新挑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年
[2]冯健康.试论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理念[J];科学之友;2010年13期
[3]王孔雀.生态文明新论举要[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2期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低碳技术;碳源碳汇
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世界和我国关注的焦点,目前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以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间的矛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2010年3月15日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次提到,要重视低碳发展,主张从以消耗换发展的增长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宜人居住的生存环境,这是低碳经济时代必须具备的应对能力,这既关系到我国产业繁荣和国家竞争力提升,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健康和未来。
一、低碳经济的背景及认识
1. 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及经济结构逐步迈向生态文明正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我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2007年6月,中国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12月,我国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提以煤炭能源为主。
二、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1. 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缓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靠煤、矿产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当前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高碳经济时期。由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成为能源消耗大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碳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下去。应用在低碳经济的低碳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难度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由于低碳技术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由于一些低碳技术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低碳经济发展。
2.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首先,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大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扩大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其次,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再次,能源资源禀赋的特点。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将长期存在。煤的碳密集程度较高,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所采用的能源基础设施的技术、设备能长期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低碳的燃煤发电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低碳经济发展瓶颈。我国在采取的减排行动中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仅仅依靠降低能源消耗中的碳排放。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加快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我国相应建立健全相关市场和监管体系,进入碳总量控制时代。我国设定行业的准入门槛,以及经济的激励政策,扶持低排放行业发展,减排技术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对高能耗企业,这种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将不复存在。技术和资金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1.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全球经济向着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低碳经济,有必要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低碳技术将成为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制定低碳技术战略规划,以及制定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的规划,其内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低碳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
2. 资金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我国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增加资金投入来使低碳技术创新。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一项具有大规模减排效应的技术。国家应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吸收、消化利用和二次创新。
3.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制度障碍,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以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完善的碳排放贸易制度,促进碳贸易发展;强化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加快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推动能源结构、价格体系调整,推动再生能源发展机制的运行,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创新。
篇8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而因其是在几千年的对自然界依赖非常大的农业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使得儒家文化从开始就崇尚“稳定”,即人与自然的稳定、人与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稳定,不仅对国人的伦理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也形成了其自身的精神内核:“重群体轻个体,重义务轻权利,重和谐轻征服,重人世轻鬼神”[1],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通过社会长期发展的积淀,以“和”、“义”、“忠”、“信”等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出来,并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
绥化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市,下辖三市六县一区。近年来尽管绥化市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绥化市所辖的10 个县(市)区资源差异很大,使得绥化市内部县市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马太效应”。既有肇东、安达这样的全省“十强县”,又有兰西、明水这样的全省“十弱县”。
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就是在绥化农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条件下产生于基层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实践活动,2006 年,绥化市下属安达市太平庄镇镇长陈福义向投资商宣传安达市招商引资的政策和发展环境,投资商出于市场辐射半径的考虑,没有看中距离市区较远的太平庄镇。但在安达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商最终把项目建设安置在安达工业园区,税收由太平庄镇和园区按比例分成。这个变通,不仅改变了太平庄镇的经济发展命运,而且开创了安达市乃至整个绥化市异地经济的新样本。而后得到上级的重视、推广和运用。2011 年初,新任市委书记朱清文在基层调研中充分肯定了太平庄镇的做法,并针对绥化当时农业经济发展资源与项目结合途径矛盾突出的情况决定将太平庄镇的做法加以推广,提出在绥化市范围内无论谁引进的项目,都可以放到该市的任何地方落地建设,享受当地的所有优惠政策,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全市优势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优势地区强势发展,劣势地区借势发展。异地经济的精髓就是针对行政区域内农业发展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的实际,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区域经济内优势资源共享。如今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已作为经济战略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写入文件,并号召该省条件具备地区推广异地安置招商引资企业的做法[2]。
2传统文化与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的契合点
2.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传统文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首先是因为农业生产是衣食之源,只有衣食无忧生存才有保障。荀子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3]179。绥化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弱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今后很长时期内还是要搞好农业经济发展。当前在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绥化市农业经济已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还要有更大的发展,这为传统文化与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结合从根本上提供了条件保障。
2.2提倡勤俭精神儒家文化强调的“使民以时”、“节用”等勤俭思想,养成了国人勤劳、艰苦奋斗、节约的品格。这种品格不但成为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囿于农业大市特殊发展环境,绥化人坚持发扬“吃苦耐劳、豁达乐观”[4]的绥化精神,促进绥化加快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成为绥化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节约经济发展成本,实现异地经济战略的思想根源。异地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不同市县降低项目投入成本和企业运行成本,共享优越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更好的服务环境。
2.3忠诚守信的处事原则“忠诚守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5]196 “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6]112传统文化关于忠诚守信的教导与当前绥化市大力发展异地经济的形势要求相一致。在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中,优势地区与劣势地区在项目引进、收益分配上要通过协议、合同来保障和约束各自的行为,尤其是优势地区要重合同、讲信誉,充分协调好资源配置的利益关系,才能共谋绥化的大发展。
2.4和谐的价值观追求传统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并已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但“和”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7]470“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7]472是说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世间万物,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当前,绥化市各地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需要域内优势地区带动劣势地区发展,劣势地区则需借助优势地区发展,而异地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绥化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不断提升劣势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与优势县市、乡镇之间的差距,达到绥化农业经济均衡发展,实现终极目标的“双赢”。
2.5注重人际关系交往“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8]203而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割舍的亲情、乡情、友情、血缘、亲缘、地缘、业缘这些中国社会的基础网络。从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中国社会的基础网络可以看成是一种可以利用而且必须加以利用的资源,比如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来看,除了遵守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利益法则外,充分利用国内甚至国外可以利用的亲情、乡情、地缘等纽带来发展绥化市的经济就是很好的条件和机遇选择。
3传统文化促进异地经济发展的途径
异地经济战略实施主体是绥化市内的各级行政单位,尤其是经济发展弱势区域的行政单位更是积极引进项目,落户合适地区,来尽快发展本地区经济。但是当前这种由各级政府主导的项目引进只是异地经济战略发展的初始阶段,下一发展阶段应当由政府主导向区域内的企业主导转变,这将是异地经济发展战略升级到更加市场化的合理要求,这一转变对经济弱势区域而言困难很大。因此,上一级政府的帮扶仍然必不可少,甚至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以便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针对异地经济的这种发展动态,借助传统文化来促进异地经济发展,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3.1维护权威、重义轻利、调控经济儒家文化的“三纲五常”就其合理的方面看,在处理国事家事上,必须树立一个“纲” ,即权威,发展市场经济也是必须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带来的经济发展弊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就绥化市当前发展异地经济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域内各级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从而借助政府的行政工作力量,来为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维护好政府的权威和引领作用,政府在有关发展异地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廉洁自律,重义轻利。这里的“轻利”,不是说政府不重视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是说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实公开、公平和公正,真正做好异地经济发展领路人和裁判员的角色。正如董仲舒所说“要重视道谊,不谋利益,不计功利”[9]269。作为政府一定要把“德本才末”的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摆正义利关系,使政府的行为与道义相符,不与民争利,而是要为民谋利。
3.2借文化体制改革之力,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异地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要素相结合,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绥化市目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还相对薄弱,但自从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来,绥化市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重要性已经提高到了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并积极采取措施来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如大力培育支柱型文化产业,辟建文化产业园,提升原有文化产业基地,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等。当前将传统文化中的和、信、义、忠、仁、廉等思想精神融入到这些绥化市发展与繁荣文化的措施中,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绥化人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吃苦耐劳、豁达乐观、顾全大局、团结奋进”[4]的绥化精神,从而更好地为绥化人合力谋发展、倾力干事业,开创异地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注入不竭的动力。
3.3落地企业要借助传统文化发展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由于异地经济发展的主体是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各类落地企业。因此,落地企业需要通过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要加强落地企业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因素就可以被借鉴,因为“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的”[10]。在异地经济发展中落地企业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 “诚者,圣人之本”[11]1;“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11]2。其次要建立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儒家文化思想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强调“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12]42 。尽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盈利才能生存,但企业却不能唯利是图,这对新落地的异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重义轻利才能为落地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后要做到以仁为本,服务社会。异地经济发展中落地企业取得了经济效益后,要以部分利润回报社会,更好地构建异地经济发展区域内经济社会和谐,这是传统文化“仁”和“和”的要求,同时也能树立落地企业的权威以及更好地促进落地企业与本地社会的融合。
3.4落地企业借助传统文化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企业中,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布帛精细,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13]252,就是说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商品质量和数量足量,童叟无欺。在异地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新落地的落地企业,还是已经落地较长时间的落地企业,为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应该严格生产环节,生产出货真价实的商品,提供给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绥化市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放大共享优势、缩小发展差距的异地经济发展目标。
篇9
>>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试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对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的探讨 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关于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视野下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浅谈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与甘肃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试论低碳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影响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榆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低碳经济发展与建筑设计 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方法 林业与低碳经济发展关系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建坤,周剑,刘滨,孙振清.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4):18-35.
[3]周杰,李金叶.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世界农业,2015(02):1-4.
[4]周杰,李金叶.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探讨[J],世界农业,2015(06):155-159.
[5]纪玉山,纪明.李金叶.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02):83-89.
篇10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
1.1自然地理存在差异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部分的沙漠、石川、冰川、草原等地理环境,而这些复杂的地理环境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无法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拥有平缓的地势,进行港口和海陆空交通网络的建设。这一现状不仅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活动开展的成本。
1.2市场经济体制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就呈现出逐步拉大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投入力度和发展速度都成了吸引海内外投资的集中区域。所以,就导致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无法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
1.3区域开放政策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优先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实行这一经济开放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外资,可以很快速地吸引,同时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2.1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要想从根本上缩小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变现阶段采取的财政政策,加大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政策支持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目标。为彻底改变我国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人力资源匮乏的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这一地区的财政支持的力度。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完善的专项补助拨款制度。简化现行的财政支付形式,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财政支付制度;其次,中央财政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根据实际的情况上调财政分配的额度。
2.2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给予宽松的财税政策
首先,税收制度必须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和资本投身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积极地与企业和人力进行全方位的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到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其次,加大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的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变目前中西部地区无法留住优秀人才的现状,为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中央财政部门必须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予以大力的财政支持,积极的鼓励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全民文化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地方公债可以尝试发行
很多地方的经济建设,以及发展都需要有着充足的资金,将其作为支持,当前我国债务问题,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央转移支付能力出现了不足,因此,整体上就导致出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这些人口的经济收入问题已经与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县级城市所出现的财政赤字问题,不仅对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政府部?T必须采取鼓励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共债务的方式,向全国人民筹措地区经济建设的资金,才能在解决经济建设资金的同时,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2.4划分制定优惠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其区域开发的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及重点开发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以优化开发区为主,而随着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于饱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高新产业减税,才能确保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不受影响。而重点开发区,则是现阶段政府部门给予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定位,而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予以充分的重视,实行减税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吸引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进入本地区,从而达到带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对于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在保护生态以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对地区内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予以税收和政策上的支持,才能确保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 上一篇:国有经济的发展
- 下一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