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流程范文

时间:2023-07-23 09:3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工程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工程流程

篇1

【关键词】电气工程;安装;工艺流程

本工程中主供电系统为110kv,30mva。经过GIS设备将110kv电压输送至110kV/6.6kv的主变压器上。之后由6.6kv的开关柜向每个电气室分电,所以在本工程的安装工艺中,安装GIS和主变压器为工作中的重点。

1.安装GIS设备

1.1 GIS性能参数

GIS设备属于气体绝缘性质的开关,在此供电工程中,主变电站的进线侧我们采用SF6作为绝缘灭弧介质。与油断路器比较,SF6有灭弧速度极快,断流性能强,电绝缘性优良,没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需要检修的时间周期长并且可以频繁的操作,已经成为了未来高压断路器的研究方向。

1.2安装工艺流程

GIS设备由PT、CB、CHD、LA等构成,因为这些单体的外形不规则,有的部件又十分重,而GIS室中因为不具备吊车条件,给安装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另外安装高压设备最重要的工作是保证设备的干燥和洁净。因此整个GIS的安装流程如下:

①安装前检查:与土建工作配合,做好基础的预埋件工作,检查作为CB基础的预埋的工字钢是否符合规定,工字钢必须比混凝土建造的基础底面高10mm。

②安装之前的准备:首先第一步是安装的准备工作,安装的环境要清洁,电源准备妥当,各种设备备件准备到位,在安装开始之前不要先将设备包装打开,降低设备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以防止设备中进入灰尘。第二步,安装吊运设备,三是查看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要求准备相应的工具。

③安装设备主体:a、用吊运设备把CB吊运就位,使之母排中心与GIS室保持在一条直线上。b、安装气体至油套管及GIS。将GIS吊运到合适位置,将GIS分别和三相套管联接,之后再联接变压器,检查垂直度和水平度。c、安装穿墙母线排。d、安装CHD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按照图纸的尺寸定位。要彻底清洁CB气密法兰面,要在安装的时候才能打开各个气室保护盖。以防止进入杂质和灰尘。

④安装空压管道。进行GIS的各个气动部分和空压机的空气供应管的配管工作。a、使用球状的白布清洁管道,管道内部一定要清洁两次,每清理一次换一次白布。b、按照实际的方位切管并煨管。

⑤检验空气的泄露性。按照线路图调整阀门的开合状态,运行空压机到额定的压力,检查12小时的泄漏量是否超过了标准值。

⑥检测主电路电阻值。检测当100A直流电流通过主电路的时候,各相应部件电阻值,检测的电阻值应该小于厂家实验室参数的1.2倍。

⑦更换吸湿剂与内部检验。吸湿剂更换要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不高于80%,并要一次性更换完毕。内部检测内容为:绝缘子状态,壳体内是否含有杂质,螺栓、螺母状态,导体表面的状态等。

⑧外壳的接地与基础的处理。检测GIS壳体的接地端与接地线之间的距离。除去预埋工字钢的铁锈。将临时焊接点永久性焊接。

⑨抽真空。确定GCB与GIS的压力要低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检测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确保真空泵性能良好。确定各阀门的关闭状态,开启真空泵。

⑩检查SF是否泄漏,并进行模拟实验。

2.安装变压器工艺

(1)检查基础。检验混凝土基础与图纸尺寸是否相符。注意混凝土基础中心与图纸的吻合度。

(2)联接GIS和变压器的主体。因为变压器太重,施工现场又不具备吊运条件,所以必须先搭建平台,并用吊车将设备吊运到位。变压器就位后,使用千斤顶把变压器器支起,使CB三相中心与HV套管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安装上HV套管并联接GIS与变压器。最后固定变压器主体,将相应的接地端子接地。

(3)安装变压器零部件。①安装散热片,注意冷却用风扇所处的位。②安装主油枕。安装主油枕是一个难点。需要经过反复的测量。③安装OLTC。④安装HVN.LV套管和N.G.S。⑤检查主油箱的内部情况。

(4)抽真空。抽去运输中充的MOFPT和氨PT 的安装位置。

(5)油过滤与循环。因为当时施工在冬季,温度低,油过滤过程要先加热,去除油中的潮气。温度表一直处于70℃上下。为提高效率,要选择比较适合的管径,并缩短变压器油箱同滤油泵之间的管道距离。

(6)安装空压管道。进行GIS的各个气动部分和空压机的空气供应管的配管工作。a、使用球状的白布清洁管道,管道内部一定要清洁两次,每清理一次换一次白布。b、按照实际的方位切管并煨管。

(7)检验空气的泄露性。按照线路图调整阀门的开合状态,运行空压机到额定的压力,检查12小时的泄漏量是否超过了标准值。

(8)检测主电路电阻值。检测当100A直流电流通过主电路的时候,各相应部件电阻值,检测的电阻值应该小于厂家实验室参数的1.2倍。

(9)更换吸湿剂与内部检验。吸湿剂更换要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不高于80%,并要一次性更换完毕。内部检测内容为:绝缘子状态,壳体内是否含有杂质,螺栓、螺母状态,导体表面的状态等。

(10)外壳的接地与基础的处理。检测GIS壳体的接地端与接地线之间的距离。除去预埋工字钢的铁锈。将临时焊接点永久性焊接。

(11)抽真空。确定GCB与GIS的压力要低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检测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确保真空泵性能良好。确定各阀门的关闭状态,开启真空泵。

(12)检查SF是否泄漏,并进行模拟实验。

3.结语

作为电气安装工程中最总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变压器与GIS安装工作技术含量高、要求高。各工种间要协调合作,同时即便安装条件成熟,也不要忽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某种人为因素也可能对整个安装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官大强.谈谈电气安装工程如何配合土建等工程施工[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A):200-200.

[2]杨志光.110kVGIS和变压器安装[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20(3):69-71.

[3]冯莉.论电力工程中110kV电气安装工艺[J].大科技,2012(11):80-81.

篇2

关键词:珞璜电厂;二期;烟气脱硫;改造方案

中图分类号: TF7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本文为目前国内含硫量最高,脱硫率最高的大型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改造项目的改造方案。

1 工程概况

华能珞璜电厂二期工程2×360MW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装置于1998年12月随主机同步投产,为我国第一套部分国产化的脱硫(FGD)装置,由当时的华能重庆烟气脱硫公司与日本三菱重工共同建设。二期脱硫装置BMCR工况下燃煤设计煤质含硫量为4.02%,吸收塔脱硫率大于等于95%,锅炉ECR工况下85%的烟气脱硫,吸收塔脱硫率95%,综合脱硫效率为80%,烟囱出口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2037mg/ Nm3,排烟温度为92℃。

近年来,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提高,重庆在2010年将实施400mg/ Nm3的排放标准,同时受到电煤供应日趋紧张的影响,珞璜电厂长期燃用煤种含硫量最高曾达到过8%,最低也为3%左右。煤质的平均含硫量将保持在4.5%左右,原有设计煤种4.02%已经无法适应煤质的变化。以上两个原因造成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超标,为达到国家环保排放要求,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公司于2008年对其进行改造,2009年下半年完成改造,改造后的脱硫装置在燃用脱硫设计煤种(收到基硫5.13%)时,出口SO2浓度≤400mg/Nm3,脱硫效率≥97.2%。

现对其改造的方案和措施进行探讨。

注:脱硫装置的设计按石灰石中CaCO3纯度为90%计算。

3 主要改造设计方案

3.1 烟气系统

二期脱硫原设置MGGH,此次改造取消了MGGH。

增压风机的设计保证能够适锅炉负荷从35%--100%BMCR负荷工况下的正常运行,并留有一定裕度:风量裕度不低于5%,另加不低于5℃的温度裕度。风压裕度不低于10%。静叶可调轴流风机的电机选用变频电机。

3.2 SO2吸收系统

原有吸收塔为U形液柱塔,由于原有吸收塔只考虑85%烟气量脱硫,现改为全烟气量脱硫后,其塔的截面积不够,需进行扩容改造。

液柱塔:原尺寸11.4W×2.9L×9.57H改造为18.9W×2.9 L×9.57H。

液柱塔逆流塔原:尺寸11.4W×6.4L×9.57H改造为18.9W×6.4 L×9.57H。

液柱塔中间过流部分:原尺寸11.4W×2.2L×9.57H改造为18.9W×2.2 L×9.57H。由于场地受限,无条件再将塔扩大。

将原有平板除雾器更换为屋脊式除雾器:原尺寸11.4W×6.4L改造为18.9W×6.4L。

原有喷嘴437每套,增加为722每套。

原有喷淋管顺流塔23根每套,增加为38根每套;原有喷淋管逆流塔23根每套,增加为38根每套。

浆液循环量需增加,浆液循环泵原有流量7500 m3/h,扬程17米,数量3+1台,为利用原有循环泵,现在增加2台10000 m3/h,扬程17米的浆液循环泵。

氧化空气的量也需增加,氧化风机原有1台35000 Nm3/h,压头677mbar,现在增加2台30000 Nm3/h,压头677mbar的氧化风机。

塔内原有氧化空气管采用FAS形式,新增部分同样采用FAS形式。

6.3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将原有两台石灰石浆液泵增加变频装置,将原有回流管道取消,进入吸收塔的石灰石浆液量根据吸收塔进、出口烟气的SO2浓度及吸收塔循环浆池的PH值进行控制。

6.4石膏脱水系统

原有1台真空皮带脱水机,新增两台真空皮带脱水机,出力与原装设备相同。三台真空皮带脱水机满足两套脱硫装置满负荷时石膏产量。两台石膏水力旋流器、三台水环式真空泵,新增一套滤布、石膏冲洗系统以及滤液水回收系统。

4 改造后调试运行情况

4.1改造后调试运行情况及原因分析

华能珞璜电厂二期脱硫改造工程4#机组FGD装置于2009年8月4日启动开始热态调试,然后一直运行至10月1日停机消缺,消缺完成后于10月6日上午启动,设备全部运行正常;3#机组FGD装置于2009年9月5日启动开始热态调试,然后一直运行至10月10日停机消缺。至2009年10月27日两套脱硫装置这么长时间的试运行和调试,发现FGD装置脱硫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脱硫效率仅在93%~95%之间(设计值为97.2%)

主要有以下几个现象:

1,液位浆液池控制不到5.7米,原因分析:4#塔溢流管的排气管不规范、又太小,经常产生虹吸、溢流。

2, 末端3根喷淋分支管易堵塞,原因复杂。

3, 4#FGD逆流塔喷淋层有7个喷嘴因支撑梁遮挡(施工原因)而被封闭。

4, 老泵的磨损很快,两个月时间,运行电流已经下降了5~8%左右,原有浆液循环泵的叶轮和集流器磨损,目前A泵电流太小,多数时间小于50A。

5, 4#塔E、F泵(新增的两台大泵)同时运行,E泵电流变得偏小,原因分析:怀疑管道抢流。

6, 入口烟气温度、流量超过设计值,烟气流量在满负荷达到1343000 Nm3/h,烟气经常达到170度左右,在满负荷烟气流量超出设计值19%左右。原因分析:由于场地限制,吸收塔改造设计无场地再扩大,塔内的ug/limet ug已经接近为1,通常此值为0.7~0.8之间,现烟气量的大幅超过,ug/limet ug大于1,会造成烟气抬升液柱,形成假液柱,从而影响脱硫率。

7, 粉尘均过高,超过设计值,经常在340~390 mg/ Nm3范围内。原因分析:灰分影响石灰石活性。

8, 3#塔喷淋时,观察逆流塔喷淋层的高度,启动2大、3小循环泵时,高度在6米左右随着电流的波动而波动,没有达到6.4米设计高度。原因分析:怀疑是旧泵效率下降造成。

9, 浆液密度达不到要求,浆液密度通常控制在1070kg m3。

10, 泵电流值波动范围大,波动范围在10~15A左右,不明原因。

11, 液柱顶部不开花,原因分析怀疑喷嘴的垂直度怀疑不够(一方面是加工制造、另一方面是安装施工),因为工期太紧,安装没有严格验收(建议停机后,彻底检查校正)。

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对珞璜项目进行首次再改造和调整,经过调整过后的吸收塔脱硫率无显著改善。

4.2之后的一系列改造

篇3

中国人第一次在电力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最前面!

2010年7月8日,从四川到上海、全长1907公里、额定输送功率达700万千瓦级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加之2009年1月6日建成投运的从山西到湖北、全长640公里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安全运行近700天,中国人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发展特高压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必要性,为全球范围内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了树立了新的典范。

国际大电网组织评价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是“一个伟大的技术成就”和“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国际电工委员会为此专门指出,特高压输电技术能够极大地解决未来的能源危机。

中国发展特高压技术的执着推动者,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谈起特高压的技术和益处来,总是条理清晰、立场坚定;谈及个人,除了标准的官方报道和一张粗线条的履历表,他几乎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所有特高压工程的建设者都知道,刘振亚的沉默,是对巨大压力的巨大担当。

从追赶到领跑

中国高压电领域的泰斗郑健超院士指出:“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要在20年内完成美国人用50年完成的发电能力方面的飞跃。”技术上的落后带来的是整个产业被动与依赖的巨大压力,而对特高压技术的研究,正是这种转变的契机。

中国对特高压技术的跟踪与储备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本世纪初,当刘振亚从山东电力系统调任国家电力公司并任国家电网公司筹备组副组长时,中国已经储备了相应的特高压研究成果。全国性大电网的建设在即,刘振亚沉下心来在母校山东大学读了研究生,在全面思考中国电网发展方向之后,2002年他做毕业论文时专门选择了“更高的电压等级”这个课题,而且自此刘振亚从未中断对特高压电网的研究,并且先后撰写出版了《特高压电网》等书籍。其后刘振亚拜会了几乎所有在任的、离任的电力工业部门的领导和相关领域的专家、院士。在对日本特高压建设成果的考察途中,刘振亚要求停车徒步上山,他要亲耳听一听日本电网的噪声。2004,刘振亚担任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总经理。2005年至今,国家电网公司的科研经费投入是1951-2004年的总和,大量的老、中、轻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奔赴高海拔等各种电力资源富足的试验基地,全面激活和提升了长期积累的技术储备。

中国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的不平衡使东部一些省、市出现的用电瓶颈也在2004年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全社会煤炭库存量处于20年来的最低水平,电网供应和输送在用电高峰期出现了超过3000万千瓦的巨大缺口,很多电厂存煤不足1天,浙江省除了春节7天长假外,每天都要拉闸限电“商场停电梯,路灯开一半”,江苏省电厂派员四处找煤,广东省许多企业自备柴油发电机……刚刚上任的刘振亚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2004年底,在国家对三峡――广东直流输电工程验收时,在一辆快速行驶的中巴车里,刘振亚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突然将话题一转,对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说,“这几年,电力供应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严重地拖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后腿,我们电力企业也成了挨骂的主要对象。”马凯说“光骂解决不了问题,要找原因,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吗?”刘振亚回答:“电网薄弱是造成缺电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电网‘卡脖子’的问题,应该尽快开展特高压电网建设,这是解决煤电油运紧张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破解能源棋局的一步‘活棋’。”此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认真组织和听取了有关特高压工程的研究报告并展开了广泛的专业和社会和论证工作,这一下,又把刘振亚推到备受社会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

2005年5月,多次连续民间讨论会的意见汇总为《关于发展特高压电网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报告提交给国务院,很多以民间身份发言的老专家,凭着对国家和民族产业关怀的热心与良知,提出了他们的建议与质疑:一个在世界尚无真正运用的电网工程,在中国的研发与投建中会产生多大的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技术自主性问题、稳定运行等问题都备受关注。以至于2005年6月21日,在北戴河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研讨会的头一天,批评和质疑的意见占了重头。会上刘振亚始终在默默地记录,晚饭后,刘振亚独自走出宾馆,凉爽的海风也拂不去他心头的沉重:这是一个真正的历史时刻,如果特高压工程立项遭到否决,电网满负荷承载的危机得不到解决,数千名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三代电网人自主创新的梦想都将付诸东流。在随后的深入论战中,充分的实验数据和完整的技术储备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同,最终有了上马特高压示范工程的定论。2006年8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特高压示范工程的报告,并把开发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列入了《“十一五”发展规划》,一个能源战略的崭新时代豁然开朗。

接下来的四年,是上万名各年龄段科研工作者和国家与地方电网上下游职工并肩奋战的4年,依托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中国形成了功能齐全、综合指标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大电网实验研究体系。创造了一批世界纪录,使中国成为世界特高压技术名符其实的“领跑者”。

特高压电网是战略建设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改都是一个难题。比如美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就经历了一个崎岖的过程:早在1992年,美国联邦政府即开始在电力系统实施被称为“放松管制”的改革,此后各州纷纷推进,但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混乱;到2000年“加州电力危机”爆发,供电紧张,电价飞涨,继而是轮流大停电,最终导致加州最大的市政电力公司破产。危机过后,美国大多数州的电改都陷入了停滞;缺乏统一的协调,致使2003年的美加大停电令五千万人陷于黑暗之中,全球对高协调性的智能电脑的需求突显出来。

2006年,刘振亚曾向媒体解释过国家电网公司的难题:它是中国安全压力最大的企业之一;国家电网公司有150万人,而且这支队伍职工分类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稳定的压力很大;国家电网公司是资产最多的央企之一,但利润利润相对较低;在公众心目中,国家电网总是和垄断联系在一起,而只要是垄断,似乎就应该批判和否定。诸多难题,解决起来从哪里入手呢?

篇4

关键词 城轨车辆 受流器 受电弓 控制电路。

一、城轨车辆受流方式简介及特点

(一)城轨车辆受流方式简介

目前广泛应用于城轨车辆的受流方式主要有两种:

(1)架空接触网受电弓受流:架空接触网受电弓受流也有DC750V、DC1200V、DC3000V等电压等级。

(2)第三轨受流器受流:第三轨受流器受流有DC600V、DC700V、DC1000V、DC1500V等电压等级。

(二)架空接触网受电弓受流方式及特点

架空接触网受电弓受流车辆的运行线路需架设接触网,架空接触网根据悬挂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简单悬挂接触网、链型悬挂接触网和刚性悬挂接触网三种。架空接触网具有安全性高,传输功率大,运行速度高等优点。但同时具有建设成本高,维护检修不方便,影响城市景观等缺点。

(三)第三轨受流器受流方式及特点

第三轨受流器受流车辆的运行线路需在轨道旁架设第三轨接触网,第三轨接触网根据与车辆受流器的接触面不同分为:上部接触式第三轨、下部接触式第三轨和侧部接触式第三轨。相比架空接触网,第三轨接触网具有更多的优点:设备施工安装较为简单,维护检修方便,设备投资及线路建设投资小,供电可靠,使用寿命长,城市景观效果好等。但同时也具有库内安全性低、道岔处建设复杂等缺点。

二、上海16号线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集成方案设计与分析

(一)主电路方案

传统的城轨车辆主电路采用单一受流方式,即受电弓受流或者受流器受流。上海16号线主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主电路由受电弓、受流器、避雷器、高压转换开关=31-S110、三位置隔离开关、高速断路器、熔断器等设备组成。该电路相比传统主电路增加了一个转换开关=31-S110,且同时配备有受电弓和受流器,列车既可选择通过受电弓获得高压电源,也可选择通过第三轨受流器获得高压电源。

转换开关=31-S110用于列车在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两种受流方式之间的切换。当列车处于由第三轨供电线路运行时,可通过操作位于司机室内的控制开关,将转换开关=31-S110转换到受流器位,列车可通过受流器获得高压运行。当列车处于架空接触网线路运行时,可通过操作位于司机室内的控制开关,将转换开关=31-S110转换到受电弓位,列车可通过受电弓获得高压运行。

(二)受流器控制方案

受流器受流是上海16号线项目车辆正线运行的受流方式,是列车主要的受流方式。列车受流器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当列车硬线判断列车速度为0,司机室占有后,列车三位置隔离开关处于高压位,列车无紧急停车信号发出,转换开关=31-S110处于受流器位,列车受电弓处于落弓位,且无脱靴命令发出时,司机可操作司机室台的升靴按钮=21-S03,将升靴命令发送给升靴电磁阀,将受流器升起。此时,列车从第三轨获得高压运行。

在受流器升起的情况下,只要列车速度为0,司机室占有,司机即可操作司机台的降靴按钮=21-S01将受流器降下。若转换开关=31-S110不在受流器位,或者受电弓不在落弓位,列车都将发出脱靴命令给脱靴电磁阀,将受流器降下。在落弓继电器=21-K110的33-34触点处并联了脱靴落弓旁路旋钮=21-S02,其作用是在受电弓故障时,将落弓信号旁路,使受电弓的状态不影响受流器的正常工作。

而在升靴按钮触点处并联的升靴命令继电器=21-K106的触点13-14、升靴继电器=21-K107的触点31-32和脱靴命令继电器=21-K108的触点21-22组成的电路,保证列车所有的受流器升靴到位之后才断开升靴命令回路,且不需要司机长时间按压升靴按钮。

(三)受电弓控制方案

上海16号线列车在库内动车,或从库内运行至正线的过程,或需通过上海11号线线路运行至维修厂时,可使用受电弓受流运行。

列车受电弓控制回路如图3所示。当列车硬线判断司机室占有,列车无紧急停车信号发出,列车三位置隔离开关处于高压位,列车受流器全部脱靴到位,转换开关=31-S110处于受电弓位,且无降弓命令时,司机可操作司机台的升弓按钮=21-S06,将升弓命令发送给受电弓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电机驱动受电弓升起。此时,列车从接触网获得高压运行。

受电弓升起的情况下,只要司机室占有,司机即可操作司机台的降弓按钮=21-S06将受电弓降下。紧急情况下,司机可操作司机台上的紧急停车按钮,将受电弓紧急降下。若列车休眠,或者列车有受流器不在脱靴位,转换开关=31-S110不在受电弓位时,列车都将发出降弓命令给受电弓控制箱,将受电弓降下。在脱靴继电器=21-K102的43-44触点处并联了脱靴落弓旁路旋钮=21-S02,其作用是在受流器故障时,将脱靴信号旁路,使受流器的状态不影响受电弓的正常工作。

图3 受电弓控制方案

(四)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转换控制方案

上海16号线列车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转换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当列车从车库使用受电弓受流运行至正线后,需将受流方式从受电弓转换至受流器受流状态;当列车从正线运行回库时,需将受流方式从受流器转换至受电弓受流状态。此时,均需使用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转换控制电路控制转换开关=31-S110动作,使列车选择正确的受流方式。

(1)第三轨供电切换到接触网供电

当列车从第三轨供电线路运行至接触网供电线路时,若列车满足以下条件:列车速度为0,司机室占有,受流器均在脱靴位,受流器位按钮没有被按下。司机可按下司机台的受电弓位按钮=21-S08,受电弓位继电器=21-K120得电,驱动转换开关电机,将=31-S110的触点转换至受电弓位。当触点转换至受电弓位的同时,将转换开关=31-S110的FC12和FC22触点断开,以切断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保证电机不会出现堵转烧损的情况。此时,司机可操作司机台的受电弓控制按钮,控制受电弓的升降。

(2)接触网供电切换到第三轨供电

当列车从接触网供电线路运行至第三轨供电线路时,若列车满足以下条件:列车速度为0,司机室占有,受电弓均在落弓位,受电弓位按钮没有被按下。司机可操作司机台的受流器位按钮=21-S09,受流器位继电器=21-K119得电,驱动转换开关电机,将=31-S110的触点转换至受流器位。当触点转换至受流器位的同时,将转换开关=31-S110的FC11和FC21触点断开,以切断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保证电机不会出现堵转烧损的情况。此时,司机可操作司机台的受流器控制按钮,控制受流器的升降。

图4 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转换控制方案

三、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城轨车辆的的受流器受流与受电弓受流集成方案,提高了城轨车辆的通用性,使列车无论在架空接触网供电线路,还是在第三轨供电线路均能正常运行。有利于城轨车辆用户灵活选择供电线路的建设,在车库架设架空接触网,保证库内地面检修人员的安全。在正线架设第三轨接触网,降低线路建设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美化城市景观等。

参考文献:

[1]周利.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列车控制电路设计[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9(3).

[2]李骏.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牵引系统集成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1).

篇5

我国华北地区,进入冬季后天气较为寒冷,为每一个老百姓提供温暖、舒适、清洁的工作、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了供热企业每年冬季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同时冬季供暖工作关乎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也成为了政府部门较为重视的一项工作。目前,供热企业根据热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燃煤锅炉为热源的供热企业,二是以地热资源为热源的供热企业,三是以热电厂为热源的供热企业,即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本文着重围绕着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成本管理流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成本管理;流程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是以热电厂为热源的供热企业,因此热价成为了此类供热企业盈利与否的主要制约因素。据统计,供热企业总成本的80%-90%来自于其运营成本。但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致使能源价格持续彪涨,生产用水电价格不断走高,造成供热成本大幅增加,给供热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热价始终由政府主导以及热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导致供热企业盈利空间十分狭小,“保本微利”已经成为供热企业运营的唯一法则。所以供热企业如果想扭亏为盈,摆脱日趋沉重的运营负担,必须把重视成本管理,努力降低供热成本摆在首要位置。

1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行业现状及特点

截至2011年底,我国664个供热设施城市中百分之四十二(286个)已具备城市集中供热能力。其中蒸汽产量为72242吨/时,热水产量126249兆瓦/时。供热量分别为蒸汽37655万GJ/年,热水100192万吉焦/年。2010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的80%来自东北、华北、西北三大主要供热区域,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约为146329万平米。全国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6000千瓦以上,年供热量128743万吉焦的供热机组共1583台,总计超过22万人投身于集中供热工作中。目前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北京市热力公司,现有供热管网为514公里,其中竣工热力管网规模为:蒸汽管直径DN1000,热水管直径DN1400。供热面积7000万平米,蒸汽供应能力为897t/h,工业用户数105个,大小热力站总计1223个。

与其他制造企业相比,热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是导致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区别于其他制造业的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金技术密集,进出壁垒高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热源引进方式为以热电厂为热源进行集中供热,所以在供热之前先要进行供热管网的铺设,而建造热力管网需要的技术资金是非常巨大的,其建设期体现出周期长、资金技术密集等特点。由于冬季供热保障的需要,短期的供热管网建设为一年,长期项目有可能达到数十年之久,资金投入巨大,门槛相对较高,而一旦建成转成热力资产,又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很难转作他用。

1.2 安全稳定是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重中之重

热能在当下已成为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等方方面面。热电联产型供热是指供热企业通过大型水泵,变频器以及换热设备等将热电厂提供的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通过供热管网供给企业或者居民,这种加工热能的生产工序是十分复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建,供热企业迎来越来越多的对热能产品的需求,为保障供热的稳定安全,机器设备通常都是二十四小时连续作业。由于供热的特殊性,管网设备一旦供热出现问题,必须马上在最短时间进行修理。热源厂大多地处城市偏远郊区,供热管网出现问题会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所以供热企业从管网铺设到运行生产,无时无刻不将安全稳定放在第一位,这是供热行业的重中之重。

1.3 热能产品的无差异性

目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都拥有自己的产品体系,很少生产单一品种或者单一领域的产品。但是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生产的热产品是单一的,从实用价值上来看具有无差异性。这是由热产品的特殊性和行业的公共服务性决定的。虽然有些供热企业在保障稳定供暖的同时,积极拓展业务,涉足管网工程建设等项目,但是其主营业务收入还是依靠供热来实现的,终究摆脱不了供热企业的特点。由于热能产品的无差异性,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无法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所以成本管理成为供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优战略。

1.4 热能产品的公共服务性

热是一种基础能源,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由于冬季寒冷的天气,需要供热企业为老百姓提供温暖、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供热成为了政府部门十分重视的一项保障性工作。热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其价格将会影响到出厂价格,要受到政府管制,从投资新建管网到出售热产品都要经过政府批准,受政策影响十分大,这种模式约束了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经营过程。所以在供热行业,“保本微利”成为了每年供热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优质稳定的热能成为供热企业的责任。

2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成本构成要素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供热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通过铺设供热主管网,从热电厂购买热能的热费,将外购热能转化为热水蒸汽的生产水费以及生产电费。直接人工是指供热企业在供热期间参与生产的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奖金等费用。制造费用是指除去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生产热产品发生的费用。它包括很多内容:供热企业厂房设备和管网的折旧费用,设备检修维护费用,办公用水电取暖费,汽车修理费,燃油费,节能技改实验费,热产品温度检测费,远程控制费,差旅费以及劳保费,保险费等等。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的期间费用,是指供热企业在供暖期或大于供暖期的特定时间段,为销售热产品、组织和管理正常供热以及筹集资金发生的费用。它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个部分。供热企业的销售费用主要是指供热企业设立收费营业站,委托银行代收费等发生的费用之和。管理费用是指供热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管理供热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供暖前临时组织片区补漏等。财务费用则是指企业供暖期银行利息收支净额、金融服务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相关费用等。由于不同供热企业间的差异,经营的产品有可能存在不同,实际发生的费用也依具体情况而定。

3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成本管理流程

热电联产型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3.1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指根据供热企业上一年的费用发生情况以及当年利润目标倒推出来的费用预算。通过一定方法根据财务信息,对本年的某个期间成本进行估计。帮助供热企业了解本年的经营目标和费用发生的限制额度,也为后面成本计划控制考核等流程做了铺垫。

3.2 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指根据成本预测得出的各项经济费用指标,为各部门制定当年的考核计划,但可以随生产进行时的实际发生和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3.3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根据成本计划制定的作为标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最终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不超过预算指标,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3.4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归集和分配,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划分到成本对象中去,在汇总得出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准确的成本核算才能保证费用信息的有效性,它是成本管理中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内容,其他成本管理程序都需要依靠它才能进行。

3.5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指根据成本核算得出的费用信息与成本计划制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计算分析其完成情况,在依照实际发生费用的水平、构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的。成本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对全年生产成本管理情况由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成本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个生产周期提高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指明了方向。

3.6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指在生产年度初期根据企业制定的成本计划指标,分解成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让各部门对各类费用进行归口管理,保证公司总体经济目标的顺利完成。年末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和计划进行对比,对完成指标的部门给予奖励,对超额发生费用的部门给予处罚。为成本计划的贯彻执行,成本管理的有效进行提供保障。

根据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供热企业的特殊性以及成本核算对象的构成情况,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主要表现为控制生产费用的发生,监督成本计划的实施,按生产需要进行供热人员调整,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控制供热设备能耗,提高设备生产力,减少设备维修次数,节约生产直接原料的使用,通过节能实验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工艺等等。

【参考文献】

[1]葛家澎.《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2]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刘伟勋.《供热企业寒流来袭》.法人,2008(8):33-34.

[4]郭维圻.《对北京供热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5):21-22.

[5]胡晋湘.《对供热企业亏损的审计浅析》.会计之友,2011(25):78-79.

篇6

【关键词】 汽车总装 电子电气 工艺 设计模式 流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汽车厂商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不断地推出新车型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汽车厂商在满足客户们对汽车驾驶的易操作性和舒适性的同时,也要满足国家所倡导的节能低排原则,这对汽车厂商来说是一个挑战。

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采用现在的电控技术和计算机微处理器。现在的车型配置已经非常之多,对其生产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因此就对汽车总装电子电气工艺设计模式和立场有个更高的要求。

一、汽车总装电子电气的特点

现在汽车总装电子电气系统不仅能够满足零件的标准化,同时也满足一些配置的特殊化功能的需求。但是现在,这些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已经对汽车总装方面的方案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

首先应该将电控单元硬件标准化,再者就是可以按照订单上的一些要求来进行现场软件植入,在这些软件植入之后,可以对电控单元之中的参数进行设置,以此来让每一辆车在配置上达到提样的标准。

二、对工艺设计模式上的开发

首先就是设备型的设计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与一些其他工业设备派和起来使用的,它是由工艺设计人员在工艺编程系统当中来完成的。这个设备是工业设备系统的一个辅助设备,它是一个接收主机信息,进而反应信息的一个设备。还有一个就是进化型工艺设计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简单的工艺操作的,在这个模式中,工艺人员需要采取上面所说的辅助设备,来获取车辆的信息的,然后进行操作的。还有就是最后一个返修性工艺设计模式。这个模式针对的是电子电气返修工艺上,对电子电气故障的返修处理。

三、工艺流程上的设计开发

1、在整个车辆叫进行装配完成后,在电气系统第一次通电之后,要对车载系统电子电气进行初始化操作,只有在完成了初始化操作之后才能对车进行首次启动。在进行初始化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到几个方面,就是要注意一些对电控单元的一个激活,还有就是对防盗安全系统在进行初始化之后,要检查一下防盗安全系统是否处于一个激活状态,是否有效。

2、四轮定位仪和前束调整台,四轮定位仪是用来对汽车方向性检测调整的一种设备,如果车辆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会减少轮胎的磨损,对车辆有一定的操控性。这个主要是检测前后车轮的一个前束和外倾,校正方向盘。前速调整台是对汽车前轮侧滑检测的一个保障,它是动态检测调整车辆前束的。对于有些车型上是配备了车胜电子稳定系统的。这要利用车辆的前束调整台在完成前束调整时的一个标准的几何领围状态。然后记录下这个零位值,以此来保证电子电气系统的稳定,在车载系统电子电气初始化操作没有完成前,因为这个系统还没有正常的运行,所一中间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也会被记录下来。对于这些错误的信息,为了以后的检测的准确性,这些错误是要删除的。

3、电检是对车辆进行电子电气故障检查的一个重要工序,这道工序做得好坏,对车辆的质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对生产装好要出场的的车辆都要进行电检,不能遗漏任何一辆。在对硬件和电控单元检验室要保持其统一性,再者就是还要对点检结果进行一个总体上的分析,方便以后工作上的进一步改进。接下来的这一步就是车辆的入库了。因为车辆一旦入库之后,可能会长时间不用,这样就必须把车辆调到省电模式,对于这些比较简单的操作,采用的是简化型的工艺设计模式的方案。

4、最后一个就是电子电气的返修。车辆在生产中出现一些故障是很正常的,对于各个故障都要进行返修。返修是要利用一些诊断工具来进行故障处理的。在完成最后的装配工作之后,一定要对一些工序在电子电气上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检查。如果有什么故障,立即进行返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总装电子电气工艺设计模式和流程的开发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对汽车总装电子电气工艺设计模式和流程的开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汽车总装电子电气的特点,对工艺设计模式上的开发,工艺流程上的设计开发。

笔者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投身到这个课题的研究当中,望能够指出笔者在文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能够开发出更好的汽车总装电子电气工艺设计模式和流程,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郑伟,操小军.汽车总装电子电气工艺设计模式和流程的开发[J].北京汽车,2014,(3):1-4.

篇7

【关键词】 热电厂锅炉 烟气脱硫除尘工程 实施

热电厂烟气污染物规模较大的特点决定,其烟气脱硫除尘工程必须选择效率高、成本低、效果理想的技术才能够实现无二次污染的工程目的,现阶段热电厂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主要应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常规氨法脱硫工艺系统和流光放电氨法烟气脱硫工程等,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针对烟气脱硫技术展开研究。

1 烟气脱硫工程技术方案设计研究

氨气脱硝烟气脱硫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喷淋+筛板+电除雾”吸收结构将氨逸出和酸雾的指标分别控制在5ppm和75mg/m3以下,能耗指标相对其他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更理想,经济性突出,氧化效果可观,二次投资较少,所以将其应用到热电厂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中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1]。例如针对案例燃煤火电厂在应用氨气脱销的过程中脱硫效果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对比分析,在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吨SO2脱除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防污染效果较理想,其具体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实现锅炉烟气脱硫除尘,首先将经过除尘和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输入预洗塔,使烟气中含有的热量缩减;其次将处理后的烟气输入吸收塔,使SO2和NOx实现热化学吸收;然后利用湿式电除雾器强化吸收SO2,实现对SO3排放的控制;再次利用电厂高度在180m以上的烟囱排放,在此过程中要利用吸收液对排放气体进行循环的吸收,而吸收液在处理后可作为农用氨肥使用,可有效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考虑到热电厂的正常运行,在此脱硫除尘工程系统中应建设旁路烟道,通过提升烟气抬升阻力的方法节约建设烟气-烟气转换器的成本费用。在除尘过程中需要注意,在利用电袋除尘器的同时应用小仓泵式间断交替排灰和双灰管连续输灰,并将采集的灰集中输送至粉煤灰库的方式可实现除尘效果在99.8%以上,效果较为理想。

案例燃煤火电厂结合生产过程和生产水平在建设锅炉脱硫除尘工程的过程中选用电袋复合除尘器,实践证明其除尘效率可满足99.8%以上,在其出口烟气浓度可控制在50mg/Nm3以下;考虑到在常规燃烧的过程中NOx的生成主要集中在煤燃烧的过程中,所以其将脱硝反应器安装于风机与预洗塔之间并在预洗塔的底部设置亚盐氧化反应器;为实现全面的烟气降低温度提升湿度、浓缩硫铵溶液、氧化位于塔底的亚盐,案例案例燃煤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中将预洗塔设置在吸收塔之前;而吸收塔为控制烟气的温度,实现对SO2和NOx的高效吸收,在吸收塔中设置双层双向喷淋层并向其循环水中注入氨水;在其流程后设置电除雾器,实现对残氨和其他污染物成分的控制[2]。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的实现,不仅需要工艺水系统、氨水供应系统、烟气系统、预洗塔系统、吸收塔系统、硫氨排放系统的高质量规格设备,而且要建立在高水平、全面化的自动化及信息控制系统基础上,案例化工公司在控制方面应用分散控制系统,对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中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管并制定紧急事故处理方案,例如对吸收塔出口SO2浓度、循环液pH值进行控制;对除尘脱硫脱硝系统运行状态顺序进行控制;对烟气压力越限异常进行控制等。流光放电氨法烟气脱硫工程的实现对分散控制系统的依赖性较强,所以在建立分散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控制台、柜、箱以及就地设备,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方面的仪表进行较为严格的甄选。

2 氨气脱硝法烟气脱硫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对案例燃煤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的各分系统调试和运行状况检测,其进行了168小时试运行,在运行中发现工程中各系统运行稳定,经环保部门检测,其烟气量为每小时265800Nm3,入口和出口的烟气中SO2的浓度分别为898mg/Nm3和30.4mg/Nm3,可见脱硫效率已经达到96.7%左右,另外,整过过程中氨水的PH值恒定在5.4至6.3之间,浓度保持在5%至8%之间,使脱硫的效率和对残氨的控制得到保证,外运硫铵母液浓度也控制在35%至38%之间,符合生产农用氨肥的标准,所有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对相关设备数据整理发现,其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的脱硫率在95%以上、残氨逸出在8mg/Nm3以下、尾气雾浓度在72mg/Nm3以下、亚盐氧化率在98%至99.9%之间,可见此烟气脱硫工程实施效果非常理想,应推广使用[3]。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热电厂实施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是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其有效的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可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热电厂实施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要结合国家的相关需求和自身生产过程、规模等方面的实际条件,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方面共赢。

参考文献:

[1]李磊.热电厂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的研究与实施[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篇8

【关键词】PDM;电子数据;流程;审签

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系统为企业的设计和生产构筑一个并行产品开发的平台环境。PDM系统作为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起到了沟通设计部门与管理信息系统及制造资源系统之间的桥梁作用,解决了设计、生产计划、经营管理等信息的传递和数据共享问题。PDM的基本核心是管理产品设计数据和设计流程,它解决了制造企业信息化中的产品电子数据来源问题。

PDM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对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资源一体化集成管理的技术。是一门管理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电子文档、数据库记录、数字化文件等)和与产品相关的过程(包括工作流程和更改流程)的技术。PDM提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并可在企业范围内为产品制造和设计建立一个并行化的协作环境。PDM的基本原理是在逻辑上将各CAX信息化孤岛集成起来,用计算机系统控制整个产品的开发设计,通过逐步建立虚拟的产品模型,最终形成完整的产品描述、生产过程描述及生产过程控制数据。技术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集成,构成了支持整个产品形成过程的信息系统,同时也建立了CIMS的技术基础。通过建立虚拟的产品模型,PDM系统可以有效的、实时的、完整的控制从产品规划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种复杂的数字化信息。

在20世纪的60、70年代,企业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开始使用CAD、CAM等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制造企业而言,各单元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虽然已经日益成熟,但都自成体系,互相缺少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利用,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并且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快速发展,各种数据也急剧膨胀,对企业的管理形成巨大的压力: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重复冗余,数据检索困难,数据的安全性及共享管理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实现信息的有序管理将成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新的管理技术,即PDM。PDM定位为面向制造企业,以产品为管理的核心;数据、过程和资源为管理信息的三大要素。PDM管理的两条主线是静态的产品结构和动态的产品设计流程,所有的信息组织和资源管理都是围绕产品设计展开的,这也是PDM系统不同于其它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如制造资源计划(MRPⅡ)、项目管理系统(PM)、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等。

西开电气自2004年实施PDM,目前已被设计部门广泛应用,并为生产管理系统、车间装配系统等提供源头设计数据,成为下游部门信息来源的重要依据。设计部门应用三维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同时也应用一些有限元分析软件等。随着产品设计手段的转变,传统的纸质图纸逐渐向电子图纸转化,并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数据。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有效控制及管理,可以使电子图纸、文件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利用,使电子数据的更改、归档、存储等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采用工作流程管理的目的是对设计过程中的动态数据进行管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工程设计体现为产品数据的创建,发放及更改。比如在一个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设计成千上万的零件,对每个零件,由不同的人创建、修改、浏览、校核和审批,而且设计每个零件使用的应用工具不同,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数据。当一个产品的设计人员被要求对某个零部件进行更改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原有的设计和工程进行更改,还需要参考许多设计文件、表格,而且也有可能牵涉到其他的产品设计成员。

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与工作流程管理相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签署及发放

对产品设计结果进行审阅、校核等。CAD技术给原来的工作流程管理带来了新问题, 如电子文件无法用手工签字的方法来进行校核、审批及发放。原有的手工审批制度在用CAD设计的电子文件前变得毫无办法,设计人员则把计算机中的二维工程图样打印输出,然后再拿去审签,这样则大大减少了使用计算机的优势。

2.设计流程及更改流程

一个产品的设计需要经过许多次的更改,传统的更改完全依靠人工管理,更改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种差错,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可以较好地改善更改管理环境。工作流程大到一个产品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小到一个审批流程。同样,工程更改流程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另外,流程也可以嵌套,工作流程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串行的也可以是并行的。流程管理有助于增强实时监控、跟踪管理,及时掌握产品的技术准备情况,同时通过对企业流程的管理,可以发现原有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瓶颈,实现对企业工作流程的重构。

3.信息传递

目前我公司的产品开发及设计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设计人员利用PDM平台和三维软件进行产品设计的技术准备工作,生产计划人员利用生产管理系统完成其规定的作业计划。由于设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互和状态控制,给设计和生产部门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人员需要获取产品数据的状态并需要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生产系统中,以便可以实时控制产品开发设计进度,有效的协调生产过程。

我们公司在PDM升级项目中将工程设计数据流程审签作为重点实施内容,实现了电子图档生成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使得相关人员可以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得到正确的任务,并可以实现电子签名,从而能够保证企业设计工作有序地进行。通过设计部门全面应用PDM系统,统一设计平台,并按照企业相关标准定制审签流程模板。使设计员设计的技术文件在PDM软件中进行电子流程审批,包括技术文件的编制、校核、会签、标准化、审定、批准等环节。在技术文件入库前,改变原来同一文件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同时审批为只进行电子流程审批,节省纸质文件打印,生效的技术文件最后统一由底图室打印入底图库。

解决了电子流程审批问题,使目前的设计方式变为设计人员以底图为中心的设计方式。方便技术管理部门理顺产品电子图档审签、流程并实现数据流程审签。

根据PDM系统的特点,结合本企业建立起工作流程管理模型,实现对工作流程的定义以及产品设计过程中工作流程的管理和控制,能够解决企业在产品设计工作过程中的数据流动控制问题,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产品开发、设计环境。当排除困难,成功的实施PDM流程管理后,可以极大的推动企业无纸化办公的进程,形成真正的基于网络应用的工作环境,加速企业现代化计算机管理的步伐。 [科]

【参考文献】

[1]范文慧,李涛,熊光楞.产品数据管理(PDM)的原理与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张斌,王爱玲.PDM系统中流程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现.中北大学机械工程系,2006,02.

[3]梁萍萍,宋曰聪.PDM系统中工作流程管理模型的设计[J].考试周刊,2007,(22).

篇9

关键词:脱硫改造,浆池增容,吸收塔,烟道。

中图分类号: TF704.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以及脱硫电价考核管理办法、节能减排调度的实施, 火电机组二氧化硫排放超标不仅给企业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损失(如排污费、脱硫电价考核、发电量损失等) , 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 从而会对企业的形象和后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符合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利益, 是大势所趋。

1、阳城电厂#5、#6机组脱硫系统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阳城电厂一期工程安装6×350MW湿冷发电机组(编号#1-#7),最后一台机组于2002年7月27日建成并转入商业运行。2007年配套建设6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FGD ), 并于2008年投入运行。脱硫系统设置烟气换热器( GGH ) , 按照燃用收到基全硫分为0.6% 的设计煤种, 脱硫效率不低于95%进行设计。

阳城电厂二期工程安装2×600MW空冷发电机组(编号#7、#8),同时建设烟气脱硫装置,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不小于95%,并于2007年投入运行。

公用系统(石灰石制浆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为四台机组公用;四台机组分别为#5、#6号机组(2×350MW机组)和#7、#8号机组(2×600MW机组)。

近年来, 电力供应紧张, 新建机组迅猛增加,因燃煤供应紧张, 导致电厂燃用煤质较杂。电厂实际燃煤的硫分远大于设计值, 导致原脱硫设施及设备超负荷运行, 使设备磨蚀严重, 脱硫效率不达标。并且随着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2011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二氧化硫排放标准要求更为严格,原有的脱硫系统不能满足二氧化硫排放标准要求。基于以上多种因素, 为提高脱硫系统对煤种的适应性, 保证机组在燃烧高硫煤时达到当前环保排放的要求, 必须对原脱硫系统进行增容改造。本次脱硫改造先对#5、#6机组进行脱硫增容。

2、#5、#6机组烟气脱硫增容改造方案改造原则

在“充分利旧、节省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下, 综合分析自投运以来入炉煤硫分的平均量, 确定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改造;在燃煤收到基全硫分达到2.0%时(SO2浓度5100mg/Nm3),整个FGD系统的脱硫效率不低于96.1%,SO2排放浓度不超过200mg/Nm3的国家排放标准。经过与电厂多次沟通, 共同完成了技术改造方案的优化工作。

针对实际运行煤质含硫量及烟气量的变化,确定如下改造原则:

1)增容改造对象为2x600MW(#5、#6)机组烟气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煤质及烟气参数对比如下:

煤质成分

FGD入口烟气参数

2)根据脱硫增容改造设计参数进行物料平衡计算, 确定吸收塔石膏浆液循环量、氧化空气量、供浆量、石膏浆液排出量、脱水系统及工艺水量等脱硫系统参数及容量。

3)最大限度地提高增容改造工程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原有的设施尽量考虑利旧。

4)对原有的FGD 系统设备进行检查、修复或更换, 并保证脱硫系统整体性能指标。

3、脱硫增容改造方案

1)吸收及排放系统

(1)对塔体原结构设计进行校核并采取加强措施。

(2)为保证脱硫效率, 每塔增加第4层喷淋层,包括喷嘴及支撑结构;原有喷嘴更换。

(3)每套脱硫系统增加1台浆液循环泵,考虑原有设施尽可能利用,本工程利用原#7、#8机组4台浆液循环泵。

(4)原平板式除雾器改为屋脊式, 设4层冲洗水, 对原有的除雾器冲洗水系统进行改造。

(5)增加原塔浆池高度以增加浆液池容。

2)氧化风机

当硫的质量分数由0.6% 增加到2.0%时, 氧化空气量由3200Nm3/h增加到13000Nm3/h。结合现场实际, 改造设计如下:

(1)每塔原来2台3200Nm3/h风量的罗茨氧化风机更换为风量为13000Nm3/h的离心氧化风机,全部采用曝气方式进入吸收塔, 塔内的合金曝气管道及其支撑结构重新设计。同时采用离心氧化风机噪音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氧化空气管道需重新设计。

3)浆液制备系统

新增2套出力为35t/h的湿式球磨机制浆系统, 包括相应的石灰石卸料间、振动给料机、斗式提升机、石灰石仓、流化风机、称重皮带给料机、石灰石浆液旋流器等配套设备。

4)石膏脱水系统

当煤中硫的质量分数由0.6%增加到2.0%时, 单台机组的石膏浆液排出量由40m3/h 增加到75m3/h, 原有的一级、二级脱水系统已无法满足出力要求, 需要对原有的石膏脱水系统进行改造。

5)其它改造

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土建部分进行相应改造。

4、脱硫增容改造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1)公司于2004年引进的AE&E脱硫技术的吸收塔典型设计为喷淋空塔,浆液含固量15%;而此次阳城#5、#6机组增容改造吸收塔型式为折返塔,浆液含固量为25%。若采用公司原有AE&E技术,一是工程改造量大,增加工程总造价;二是设备选型容量大,增加运行成本。基于以上原因,只能按照折返塔的型式进行增容改造。通过公司领导和同仁的共同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了技术上的难点和突破,并掌握了改造折返塔的技术要领。

2)对原吸收塔环形切割分段抬高增容,增加浆液池容积和一层喷淋层,保持原吸收塔结构基本不变,将原吸收塔壁板割开整体抬高,分别增加浆液池和喷淋层区所需高度。为保证施工进度,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进行多次沟通论证,确定采用倒装形式进行安装,最终在工期要求内顺利完成了吸收塔的全部改造工作。

3)原有吸收塔高度增加后,造成了吸收塔入口垂直段烟道高度的增加,原计划在新增垂直段入口烟道四周新建烟道支架对其进行支撑,施工过程中现场反应空间过于狭窄,无法新立烟道支架。最终在本工程中首次创新地采用在垂直烟道段直接设置水平拉杆与吸收塔上的加固肋相连接,并加固原有烟道底部支墩的形式。这种新型的垂直烟道支吊方式对于改造现场空间紧凑,无法新立烟道支架,且改造后的垂直烟道段总长度不超过20m的改造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4)此次增容改造结合机组大修进行, 采取分阶段施工方案, 大大缩短了改造工期, 降低了工程改造投资。

5、结语

大唐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6机组改造自2011年2月签订技术协议开始,同年9月29日#5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行,10月9日#6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运行至今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两台机组的脱硫效率均不小于96.1%,达到了预期改造效果。

设计团队曾于2011年底对阳城脱硫项目进行设计回访,业主对改造后的脱硫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脱硫效率十分满意。改造后的脱硫系统运行良好达到了业主预期的改造效果。

篇10

一.概述

近些年我国煤矿瓦斯抽采量迅速上升,2005年23.5亿m3,2008年已达到52亿m3。然而,约80%的瓦斯是采用卸压抽和采空区抽瓦斯的方法获得,抽出瓦斯的浓度较低,55%以上的抽采瓦斯浓度低于30%。低浓度瓦斯接近燃烧爆炸浓度限,出于安全性考虑,现行规程规定:浓度低于30%的瓦斯不得利用。使得抽采瓦斯的利用率在逐年下降。不符合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

为保证能源充分利用,防止破坏环境,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瓦斯技术研究。瓦斯发电技术,是抽取煤矿井下瓦斯气体,将其输送至内燃机气缸,通过吸气与压缩、做功与排气过程,推动发电机旋转。近些年来,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成功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优化了能源结构,通过促抽采,实现煤矿良性循环发展。

在2006年以前,我国煤矿瓦斯量丰富,每年能够抽取纯瓦斯量5000万立方左右,然而,只有450万立方浓度的高瓦斯输送到煤气公司,以供居民使用,其他低浓度瓦斯排放至大气,浪费了洁净资源,造成环境污染。

在2006年7月,我国焦作煤业集团加大研发力度,对瓦斯发电立项考察,在同年11月份,瓦斯发电工程进入动工和设备安装阶段。通过几年运行和发展,瓦斯发电技术积累了一定经验。然后,通过技术交流和异地调研,不断创新、改进技术流程不合理之处,获得较好效果。

因而,研究低浓度瓦斯抽采、输送、利用、排放环节的安全保障技术并形成系列标准能有效规范低浓度瓦斯抽采、排放、输送和发电利用各环节的安全行为,促进瓦斯抽采利用产业的迅速发展,提升中国节能减排的技术水平。

二.煤矿瓦斯水雾输送系统和发电技术

首先,瓦斯水雾输送系统。对于低浓度瓦斯,建立水雾输送系统,是通过水位自控阻火器和瓦斯管道,混合细水雾和瓦斯进行输送,将低浓度瓦斯输送到瓦斯发电机组,实现发电。系统进气技术:“抽放泵、水位自控阻火器、瓦斯管道阻火器、低温放散阀、防爆电动碟阀门、水雾输送系统、溢流水封阻火器、放散阀门、旋风重力脱水器、瓦斯发电机组”。在水雾输送系统中,将矿井瓦斯所抽放的瓦斯气体,输送至始端水位阻火器,利用雷达,对水面进行监控,实现自动放水、补水,确保水位不变,提升输送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利用水位自控阻火器,和瓦斯管道阻火器连接,实现阻火速每秒1220m,能够有效阻火,确保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对于瓦斯管道,设置专用阻火器之后,安装低温放散阀门。如果管道内瓦斯压力比设定值要大,放散阀门会自动打开。对于湿式放散阀门,安装防爆碟阀门后,再安装水雾发生器。如果溢流脱水阻火器安装后,连接自动放散装置,利用防爆闸阀门,自动控制放散,对压力扰动进行调整。如果每台瓦斯发电机组能够配置一组重力脱水和旋风装置。待脱水之后,通过瓦斯专用阻火器、手动碟阀门,实现发电机组发电。

其次,燃气发动机工作原理。对于瓦斯气体,进入到发电机组内燃机气缸内,通过吸气与压缩、做功与排气过程,推动发电机旋转,发动机完成一个循环,活塞运动两次,主轴和发电机连接,旋转两圈之后产生电能,实现化学能量转换成机械能量,再实现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过程。对于燃气发动机,可循环运动产生热量,通过机油、冷却。对于机组自带换热器,可实现冷却水循环换热。

三.煤矿瓦斯的进气系统工艺流程改造

进气系统是煤矿瓦斯发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瓦斯水雾输送系统,处于试运行期间,就暴露诸多问题。因此,对该技术进行改造,可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调整低温放散阀门位置,在防爆碟阀门前安装,避免发电机故障跳闸之后,将防爆碟阀门自动关闭,导致运行人员无法及时打开抽放站,将瓦斯气体排空,引起抽放泵憋气故障。瓦斯抽采泵房、输气站加压机房和低浓度瓦斯管道系统中所选用的电器设备、仪表均应满足矿用防爆要求。

其次,因瓦斯管道长期存在气体混合物,收到长期腐蚀下,产生氧化铁渣,堵塞阻火器,影响瓦斯流通,导致燃气机组无法正常运行,不能满负荷出力。同时,材质、设计原理决定了拆卸清洗难和体积大。为了增加维修方便度,经过分析和调研,改进了瓦斯管道。对于瓦斯管道,在专用阻火器前后位置,安装波纹膨胀节,确保瓦斯起到的阻火器清洗方便。安全设施安设段管道应选用钢管,其他输送管道可选用非金属管;瓦斯输送管应采取防腐蚀、防漏气、防砸坏、防静电等措施。同时,在实践时,更新了输送管道材质,选择新型耐用磨损和防腐蚀材质,取代钢制管道,减少阻火器清洗次数,节约防腐处理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第三,对于雾化泵的管道设计,选择Y型过滤器,更换出口管过滤器,选择C型细过滤器,采取双重过滤器,对杂质清理,防止杂质堵塞水雾系统喷嘴器,确保瓦斯气体能够彻底雾化,确保输送安全。

第四,对于每台机组的重力脱水器和旋风,在水排水过程中,均含有少量瓦斯。在主回水总管和排水管间隔,设置隔离球阀,避免脱水器在检修过程中,雾化水池的残留瓦斯,顺着主回水管进行倒灌,导致瓦斯泄漏。

第五,针对瓦斯管道的末端设计,一般为小型自动放散阀门。如果瓦斯气体发生压力突变,系统会自动启动放散阀门,将部分瓦斯排放,维持压力处于小范围波动状态,降低系统扰动,解决瓦斯压力突变的紧急停机问题。在现场施工时,尽可能缩短瓦斯泵房、溢流阻火器之间的距离,防止低浓度瓦斯产生非水雾化输送问题。

四.循环水系统工艺流程的创新改造

对于冷却水循环系统,在水泵泵前,安装Y型过滤器在吸水管内,设置闸阀,将水池杂物清除干净,保证冷却水畅通。同时,必须控制好发电机缸温度,提升泵效率。在水池安装家属网,避免秋季树叶散落到池中,发生泵堵塞,引起故障。在清洗Y型过滤器时,将闸阀关闭,避免发生水池水泄漏。安装吸水泵的出口管道时,需设置旋体式逆止阀,避免停泵重锤效应,破坏叶轮。另外,为方便循环水泵的拆卸,安装伸缩节于泵体两头。将循环水池标高调高,确保循环水泵体低于水位,让冷却水自动灌入到泵,省略启动泵前的注水程序。

五.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瓦斯发电技术日益发展,瓦斯发电站数量逐渐增多,每年CO2排放量逐年减少,节能减排效果理想,社会效益明显增加,基本实现了瓦斯气体零排放。同时,对于瓦斯发电技术,我国技术人员还需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创新、改造循环水系统和进气系统,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瓦斯能源利用率,促进社会绿色、节能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元.煤矿通风瓦斯的蓄热氧化处理装置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

[2]王飞.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3]杜学工,李庆海,赵永城,张信国.鸡西矿业集团高寒地区低浓度瓦斯发电及工艺设计[J].中国煤炭,2015,06:125-12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