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23 09:3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发展县域经济几点建议

篇1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 发展策略 长沙

1、长沙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经济型酒店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公认的定义。就我国目前而言,经济型酒店是指投资较小,规模不大,以整洁的客房为主要产品,以清洁、安全、舒适为主要特点,价格低廉,服务质量较高,设施齐全的旅客之家型酒店。其核心是服务周到细致、设施简单、物美价廉,市场定位为普通大众旅游者、中小企业商务人士、家庭旅游者、青年学生等。

长沙作为湖南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地处中南地区交通枢纽,京广等多条铁路交通干线汇集于此,为长沙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长沙凭借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众多的大众型观光旅行者和中小商务旅行者的到来,活跃的经济环境和不断提高的城市魅力、人们生活水平和素质,为经济型酒店在长沙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目前长沙的旅游住宿结构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即:质好价高的高星级酒店和质次价高的低星、五星级宾馆数量大,而质量和价格比较适中的少。根据调查可将长沙火车站周边地区的酒店房价分为三个价位:1、每晚200元以上的星级饭店,2、每晚100-80以内的低星级旅馆,3、每晚50-20元左右一个床位的小型招待所。这些酒店、旅馆的普遍存在干净、安全、价格三方面不合理的现象,这对消费有限,消费水平不高,但生活要求和标准不低的大众旅游者形成了制约。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情况下,利润空间巨大,长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经济型酒店的“一方热土”。

2004年底,美商独资企业--上海美兴大酒店投资800万美金,打出“美商独资”、“全球连锁”、“大陆首家”、“169元/天”…… ,在长沙人流量最大的五一商圈地段买下了长沙中汇公司的地产,决定在长沙开首家“现代经济型连锁酒店”旗舰店,正式拉开了长沙经济型酒店蓬勃发展的序幕。至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如家快捷、莫泰168、七天、美兴、七斗星、锦江之星等经济连锁品牌已纷纷抢占长沙地盘。外来品牌强势进军长沙,本土品牌也不甘寂寞。中国饭店业集团20强、全球300强的湖南本土强势品牌——“华天”也已进军经济型酒店

2、长沙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缺少行业规范和引导,经济型酒店定位不明确

目前我国饭店行业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实施的标准化管理。然而,当星级标准遭遇经济型饭店时却出现了“尴尬”。如用星级标准去评价某个经济型饭店,可能得到的结论是:客房硬件达到四星级甚至以上标准,餐厅硬件及配套设施没有,同时缺少专职行李员、客房送餐等服务,其服务项目达不到三星级标准要求。目前,在长沙迅速发展“如家”、“七天”和“锦江之星”等主要经济型饭店品牌无一家是“挂星”饭店。

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缺乏及经济型酒店定位的不明确影响了经济型酒店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经济型酒店行业内出现很多炒作概念、鱼龙混杂的低质量经营的饭店,很多招待所、社会旅馆也纷纷改头换面称其为经济型酒店,但其无论从酒店装修设计、内部设施还是服务等方面均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因为缺乏行业标准及准确的定位,消费者对经济型酒店没有形成统一的正确认识,还只停留在关注价格的感性认识阶段,很多消费者误以为价格便宜的就是经济型酒店,这可能会形成对经济型酒店认识的一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型酒店的良性发展。

2.2 产品同质化严重,客源市场培育尚不完全

经济型酒店在国外最早是从汽车旅馆发展而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国外的经济型酒店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已细分为汽车旅馆、商务旅馆、长住饭店、家庭旅馆、青年旅社等。而目前长沙的经济型酒店主要定位为城市商务快捷酒店,以一般商务客人、游客、学生等为目标市场,提供的产品相对单一,同质化严重。一方面造成不同商家间为争取更多的客源纷纷打价格战,如华天之星与7天连锁酒店的外墙颜色差别不大,都是以黄色、橘红为主色调,客房类型都是以标准间、双人间为主,两者间只剩下了价格之争。另一方面,相对单一的产品,将酒店的顾客也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客源市场不完全。比如针对目前自驾游出行的热潮,长沙目前高标准汽车旅馆几乎没有,只有部分家庭式的招待所,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够满足现有的客源市场。

2.3 管理经验不足,高素质管理人才匮乏

目前,长沙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的局面是兵源充足,将帅稀缺。经济型酒店的部门少,要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星级宾馆还要高。长沙现有各种层次的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按照高星级酒店的服务规范和特性培养出来的,无法适应经济型酒店一人多岗,一职全能的技能要求。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很少有既精通连锁经营又掌握酒店管理的人才,国内有关经济型酒店培训的教材也很少。

2.4 市场竞争力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有一部分客源流向高星级酒店;同时高星级酒店的价格策略,会削弱经济型酒店的竞争能力,影响到经济型酒店的消费市场。位于芙蓉中路的和一国际大酒店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其标准间/双人间每晚298元,并提供免费的双人早餐、宽带上网等项目,让客人以低消费享受高星级的服务。而位于相同路段的7天连锁的双人间每晚227元,提供简单的早餐。相较之下,经济型酒店所提供的服务很单薄。

3、促进长沙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策略

篇2

[关键词]因子分析县域经济浙江省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区域经济学所探讨的一个核心主题。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省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与区域差异十分显著,因而研究省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对深入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十分必要,而且对各省区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浙江省历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山东以及江苏,省内强劲的县域经济实力是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浙江省58个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几点建议,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县域经济实力研究回顾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构造地带经济、经济区、省区、城市(城市群、大都市区、一般城市)等区域经济的基础(彭宝玉,2007)。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明显变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的趋势,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李小建等,2001)。而中国东西、中、西部地区之间总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来源于三者之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地区之间总的经济不平衡扩散更快,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因(郑炎成等,2004)。因此,深入研究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的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特定省份而言,张小军等(2005)指出浙江省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全球化程度、科技支持能力等这五个方面。部分学者对一些省份的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解释。黄飞飞等(2009)通过建立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与空间自相关技术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与解析,指出经济实力在江苏省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空间集聚不明显,全省经济格局从南到北呈现“三峰两谷”的空间格局;苏南地区随着距上海距离的增加,经济实力空间集中度逐渐递减。其他学者如周慧秋(2000)、刘伟东(2009)、彭宝玉(2007)等也分别对黑龙江、辽宁省、河南省的县域经济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宝贵的结论。

总体上,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以及特定省市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寻找影响县域经济的因素以及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同时,关于浙江省县域经济实力分析的文献较少,因此以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分析与评价

鉴于市辖区产业结构、经济密度等与县或县级市相比有很大不同,本文所指的县域经济是指以县或县级市为地域单元的经济体。目前,浙江省共辖35个县,22个县级市以及1个自治县,县域经济个体数共58个。2009年该58个县市GDP总值占全省GDP总值的52.0%,总人口的68.4%,从业人数的60.7%,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评价指标的选取

多指标评价涵盖的信息会比较广,所以本文拟采用多指标来评价县域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按人均指标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或经济结构以及反映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方面。本文对相关学者采用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可行性等原则,指标体系如下: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二产比重、三产比重、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县域经济活力的指标有,全社会固定资产、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GDP增长率;反映县域经济潜力的指标有,教育事业费、专利申请授权量、境内公路通车里程。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绘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被描述的变量一般都是实际观测的随机变量,而哪些因子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而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其优点是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得到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14个指标之间的KMo=0.83,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主因子选择原则,选择的特征根分别是8.623、2.184和1.040,累计方差贡献度达84.6%,包含了绝大部分信息(表2-1),因此,这里提取前3个因子分别作为第一因子、第二因子和第三因子。

表2-2中,公因子反映的变量特征如下:

公因子1的贡献率为61.59%,其在GDP、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教育事业费均在0.95以上,反映出上述因子对县域经济实力的影响情况。公因子2的贡献率为15.60%,其在二产产值比重载荷比较高为0.96,反映出工业对经济实力的影响。公因子3的贡献率为7.43%,其在境内公里通车里程上的载荷为0.80体现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实力的影响。根据公因子的贡献率,得出综合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出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公式如下:

根据F的高低,将其分成三部分,(-∞,0]、(0,0.5)、[0.5,+∞)。图形如下:

3.综合实力评价

从总体上来看,综合得分F大于0的县(市),共25个地区,占全省53.1%,即浙江省近一半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大于0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高。综合得分小于0的县(市),共33个地区,综合得分小于0的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低,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从分类的具体情况看,综合得分大于0的县(市)中,位于杭州的有4个县(市),位于宁波的有2个县(市),位于温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嘉兴的有5个县(市),位于绍兴的有4个县(市),位于湖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金华的有3个县(市),位于台州的有3个县(市),衢州与丽水均未有综合实力大于0的县市。其中,全省排名前四的县市为:慈溪市、绍兴县、诸暨市以及余姚市。以从图一可直观了解到,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强劲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浙东北地区,尤其以杭州湾周边地区的县市。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出从浙西南到浙东北的梯度差异,与浙江地势相似。丽水-金华-绍兴-宁波沿线为典型梯度带。其中丽水与衢州地区为全省经济低洼地区,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均小于0。杭州湾地区以及部分沿海地区县(市),如慈溪市为浙江县域经济领跑者。目前,浙江经济实力强劲地区主要位于浙东北,中部地区正形成崛起之势,西南低洼地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提升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继续发挥浙东北地区县域经济辐射力

浙江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强劲的经济实力。浙东北地区与上海、江苏相邻,地理位置优越,腹地经济活跃。杭州湾周边地区以及温台沿海部分地区大部分县域地区综合实力大于0,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核心,继续发挥并提升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扩大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度值得深思。由于经济发达的县市在开发过程中较早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三方面的压力。优化开发这些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城市功能,有条件的县(市)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县(市)的竞争层次,积极优化开发这些县(市),对今后浙江省整体的经济腾飞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区产业集群有着紧密的联系,浙江省是典型的块状经济省份,经济发达县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是今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难点之一。浙东北地区应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的派头兵,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2.积极引导低洼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差异的扩大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浙江省丽水、衢州等地的经济滞后,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浙江省经济差异的重要来源。通过重点扶持低洼地区,提升该地区产业层次,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使其形成发达县(市)所具有的产业集群形态,从而加快实现经济低洼经济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最终降低省内县(市)之间的经济差异,促进全省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丽水市、衢州市以及温州市应当积极抓住海西经济区的开发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建设中。例如温州南部的苍南县与福建地区语言互通、气候较为相似,抓住海西建设中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等,从而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浙江省正稳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并向工业化后期转变。政府应切实改善海、陆、空交通运输和解决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工业化“先行官”问题,破除工业化的“瓶颈”,为浙江省工业化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积极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政策,如对低洼经济地区的优惠政策扶持等,从而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在衢州、丽水等地融入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就农业方面浙江省应尽早出台地区对台优惠政策,对台商创业中遇到的诸如投资基础设施方面给予适当补贴,从而推动外资(港澳台)进驻低洼地区,最终推动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21

[2] 胡良民 苗长虹 乔家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68-274

[3] 彭宝玉,覃成林,阎艳: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3):409-412

[4] 李小建 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8(2):136-144

[5] 郑炎成 鲁德银: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异的解释力分析[J].财经研究,2004,30(7):121-129

[6] 张小军 李植斌: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8(12):21-23

[7] 黄飞飞 张小林 余华 崔开俊: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空间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9,24(2):84-89.

[8] 周慧秋 李友华 等: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0,(2):49-51

[9] 刘伟东: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25-129

[10] 彭宝玉 覃成林: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45-50

[11]黄源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147-153

篇3

【关键词】金融业 发展 思考 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省五莲县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坚持市场化推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加快金融创新,加大政府扶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抓手,引导和支持金融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五莲县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自2010年以来,五莲县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畅通了政、银、企沟通渠道,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初步形成,金融业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全县金融机构共上缴各类税收6057万元,其中县级税收实现5179万元,同比增长38.1%。

(二)金融体系初步完善,贷存余额稳步增长

该县现有金融机构31家。其中,银行机构10家,保险机构16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融资担保公司2家,金融机构数量比以前大为增加,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完善。存贷款金额快速增长,金融总量持续扩张。2013年3月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91.54亿元,比2010年初增加50亿元,增长121%;各项存款余额158.32亿元,比2010年初增加74.3亿元,增长88.6%,为全县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金融产品稳步创新

多次召开金融创新服务县域经济对接会议,推进了政、银、企的交流、合作、共赢与发展。先后推出了适应地方经济特色的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采矿权、林权和收费权质押贷款以及保理融资、集合信托融资等新型信贷产品,累计信贷投放7.6亿元,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四)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注重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出台《关于A级信用企业培植的意见》,大力实施“三信”工程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对优质企业授信评级,目前A级信用企业达202家,是2010年初存量企业数的2.5倍;出台《五莲县信用镇、村、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标准》,启动了市北经济开发区“信用示范区”建设工程,评选表彰了首批12家诚信企业,对首批诚信企业增加授信4.5亿元;实施利率优惠倾斜政策,一次性利息优惠273万元。

二、制约该县金融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该县金融业在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大幅提高、资产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支持和保障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仍有很大空间,金融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金融业的氛围不够浓厚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该县针对金融业的考核激励机制尚不完善;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财政在担保基金、专项财政贴息、信贷风险补偿等方面投入力度还不够大。

(二)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大

金融产品创新还有很大潜力,重存轻贷、重大轻小、重城市轻农村以及重利润轻责任的思想仍很明显,怕险保稳现象仍很突出,导致满足县域经济独特需求、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商业信贷模式不健全、担保方式单一、贷款手续繁琐、担保成本高。

(三)金融存贷款总量小、存贷比不高

到2012年底,该县存贷款总量为224.9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8%。存贷比仅为57.5%,远低于全市的89.6%、市辖区的100.2%。各金融机构之间存贷比不平衡,差距大。

三、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要在充分尊重金融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主动作为,就会有效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金融业真正在成为实体经济“血脉”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一)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引导作用

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机构的联系沟通,协调金融机构争取信贷额度、提高存贷比和上级行直贷方面的倾斜支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引导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与金融企业的联系渠道,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和项目推荐、金融新产品推介等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的政银企关系,健全良性互动交流平台,全力推进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鼓励发展地方银行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积极支持国有银行和地方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步伐,引导银行机构加大银行业务、产品创新的本土化程度,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投入,扩大信贷投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建立小额贷款和担保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为金融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应大力培植扶持龙头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使企业做强、产业做大,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创造更大空间。

(四)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

强化激励引导,调整优化指标设计和考评体系,突出贷款增幅、对地方财政贡献等量化考核指标,加强对保险、小贷、担保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考核,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五)大力招引、培养金融人才

篇4

一、加快发展我县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我县的小城镇建设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小城镇是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对我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县城镇化进程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县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还在增加。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还为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版权所有

(四)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我县小康的早日实现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具体分析我县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实际,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缓慢。由于在自然资源、地理交通区位、经济发展基础以及科技、文化、人口等方面存在差异,各乡镇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无论是发展县域经济还是发展小城镇,建立体现本地优势、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经济是最重要基础。各乡镇在确定发展思路、选择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时,应紧紧围绕优势和特色做文章,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但由于市场发育滞后,信息不灵,很多乡镇对自身的优劣势不清楚,对其他乡镇的优劣势不了解,一讲优势就要大发展,没有充分考虑有没有竞争力,能否取得好的效益,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如何。因而造成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缓慢,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城镇化平面扩展,缺乏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结合。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一些乡镇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单纯地搞城镇设施建设,城镇设施建成后没在产业支撑,没有市场需求支持,不能有效地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由于县域经济对小城镇建设的承载能力弱,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三是政府对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履行,制约了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落后,制约了潜在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限制了消费增长。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优质、高效农产品的发展。由于医疗卫生、广播电视、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滞后,也制约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四是小城镇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县域经济发展没有畅通的投融资渠道。在很多地方,县域经济发展多是依靠农业项目和农业加工项目,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因此,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现行金融体系又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服务体系,使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利用外资更受到种种限制。这个问题不解决,县域经济的发展就难以实现大的跨越。二、促进我县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1、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乡村经济的良性互动。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和工业化发展。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的重要环节。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最根本的途径仍是工业化的推进。因此,要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县域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就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搞好小城镇规划,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兴办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2、大力发展小城镇优势特色经济,实现强县富民的良性互动。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增强竞争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加快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群。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把握好五个关键: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调整重点;加大科技进步,增强调整支点;搞活产品流通,攻克调整难点;建设龙头企业,开展调整亮点;完善落实政策,抓住调整焦点。特别是要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因地制宜地确立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断培植区域特色产业,壮大产业优势。

篇5

关键词:县支行 功能作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09-02

2010年,人民银行县级支行迎来新的“曙光”,人总行、分行及中心支行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均把“加强县支行建设”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还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建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更加明确了县支行的职能定位和履职重点。围绕“五项职能”清晰定位,县支行在当前形势下发挥功能作用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如何在县域经济金融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重塑基层央行的形象,本文结合辖区实际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供上级行及同仁们商榷。

一、新形势下县支行功能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经办业务的调减,动摇了金融服务的基础和自身地位

近些年,发行库零库存管理割断了县支行与县域金融机构的主业联系,县域货币流通的情况再无法迅速准确地掌握,不仅造成市场流通中的人民币整洁度差,县域和农村客户合理的大额现金支取得不到供应和满足,而且与县域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及协作关系由紧密走向疏散;商业银行数据大集中信息化建设对业务流程和组织体系影响的结果,迫使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不断跟进,会计核算体系也随之提位上升到中心支行层面,同时取消县支行的同城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使得县支行对资金清算管理监督流于形式,与辖区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再度“冷却”;金融统计信息数据集中上系统后,辖区金融机构统计数据停报的同时情况反映也中止,造成县支行的金融统计信息不对称,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质量下降,向上级行和当地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可用性低,协调沟通能力递减。金融服务功能的衰退动摇了自身在当地的社会地位。

(二)金融监测机制的不完善,难担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重任

在实际工作中,县支行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风险监测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尚未得到应有的明确,对辖区金融运行的监测配套措施和政策措施不够完备有效。一是县支行日常风险监测缺少银监部门的风险报告,不能对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实施现场检查,只能靠收集一些监测指标数据对辖区金融机构风险状况进行简单分析判断,监测力度不大,效果不佳,对辖区系统性金融风险做不到及时分析预警。二是在征集社会信用和保证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安全的信贷征信系统管理中,金融机构不及时向人民银行数据库录入重要信息数据,致使信息系统反应滞后,功能弱化。三是县支行的金融稳定工作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等方面并未单设,一直归口金融管理部门,其相关职能范围不十分明确;同时县支行也缺少真正熟悉金融稳定业务的专业人才,在建立维护金融稳定机制方面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工作开展难以达到较为理想效果。四是与银监部门、地方政府沟通协调难以到位,形不成监管合力,遇到金融突发事件往往会形成处置不及时或处置效果欠佳。

(三)货币政策工具的缺失,梗阻了信贷政策的传导和贯彻落实

目前,人民银行县支行贯彻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的工具缺失、手段单一,督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县域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主要依靠“窗口指导”,但“窗口指导”约束力较弱,县支行又没有操作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的自,无法激励约束辖区金融机构,导致信贷政策的传导作用弱化。况且,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和实施需要全面的经济金融监测信息体系作支撑,目前信息反馈的指标体系县支行没有建立,难以形成稳定长效的数据采集,且一些信息指标地方政府没有反馈部门难以收集。加之,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涉及的相关部门配合不积极,县支行履行做好货币信贷政策的传导职能不是不尽其力,更多的是无奈和“望洋兴叹”。

(四)依法行政能力的低下,抑制了功能性监管的执法效率

县支行金融执法队伍中既懂金融理论知识,又懂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欠缺,法律事务部门没有单设,人员多为兼职,全面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的人力基础相当薄弱。所以在开展功能性监管的执法检查中,正确全面地运用法律法规有一定的难度,常常是经验替代法规,行政程序只求合理,大大制约了金融执法质量的提高。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了9项检查职责,县支行至少有6项可以开展,但除了反洗钱外,其他做的都不够好。更重要的是金融法律法规要么缺少处罚尺度,要么规定的处罚额度普遍较高,在贫困地区依法执行较难,因自由裁量尺度不好把握,往往以象征性的处罚替代法律规定的处罚条款,形成了不作为甚至是滥用权力的隐患。还存在的困惑因素是执法检查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仍沿用看报表、翻传票、查台账等传统方式,使得执法检查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五)行员年龄的老化和短缺,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履职的要求

以某县支行为例,现有的28名员工中,按第一学历划分,初中生11人,占总数的39.29%;高中生7人,占比为25%;中专生10人,占比为35.71%,没有一名科班出生的大专以上毕业生。按年龄划分,30岁以下的一人,30至40岁的一人,两人均为转业军人,占比为7.14%;40至50岁的14人,占比为50%;50岁以上的12人,占比为42.86%,平均年龄48岁。显而易见,支行的整体状况是: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老化,员工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尽管实施了内设机构职责调整,但支行内设机构及岗位均按上级要求对应设置,内设部门职能的“小而全”和专业人才“少而匮乏”的矛盾比较突出。以目前支行的人力资源状况,主要精力集中在国库会计工作和内部管理,难以“面面俱到”地充分履行基层央行的各项职责。

二、围绕职能定位,探索县支行提升功能作用的一些途径

(一)延伸和拓展金融服务功能,保障县域金融体系高效运行

县支行金融服务方面的传统业务虽然有所调减,但新的业务职责在不断增加和完善。为了做到“有为才有位”,重树人民银行县支行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和地位,必须创新服务手段,拓展县域金融服务领域。一是拓展和创新国库服务功能。将国库服务功能拓展到改善民生、提高国库行政效率的各个层面。比如:涉农补贴资金的直拨到户、社保资金的直拨到户、非税收入的直达入库、国库资金的直接支付和财、税库银的横向联网工作等。二是依靠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县域金融和经济发展。大力推广银行卡业务改进县域支付清算环境,尤其要鼎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尽快推出农民工卡,解决农民外出打工结算不便的问题。完善县域身份核查系统、支票影像系统、反洗钱系统运行,为县域金融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支持。三是贴近县域经济主体、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宣传货币政策、反假币知识、外汇知识、征信知识、金融法律法规等,提高县域经济主体的金融素质,在金融领域充分体现人民银行县支行金融服务的效果。

(二)着力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辖区的金融稳定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利用两大数据库(企业和个人信贷信息基础数据库)功能加快县域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充分挖掘现有的经济金融数据资源,监测辖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向,分析资金使用情况,主动开展风险提示,为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拓展对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将国家职能部门采集到的企业及个人信用资料充实到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征信支持。另外,加大对金融诚信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是县支行最重要的职责,要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维护金融稳定的工作协调机制,困难再大也要克服,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三条赋予的职责。为了确保辖区的金融安全,县支行要积极主动协调融通,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密切配合与合作,定期召开辖区金融稳定协调会议,共同维护辖区金融稳定;要搞好辖区经济金融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定期对辖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制定辖区应对金融风险预案,不断提高应对金融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增强“窗口指导”的效力,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渠道

针对人民银行县支行在新形势下“窗口指导”作用在实践中的弱化趋势,当前,应进一步设计和明确县支行窗口指导的工作原则,完善工作制度,提高窗口指导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窗口指导的总要求是使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落到实处,经济变量按照人民银行的意愿发生变化,让存款类金融机构获利或免遭损失。县支行窗口指导的原则应设计或明确为:双赢原则,只有以成本最低化和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存款类金融机构才会真正自觉地去执行政策;地方特色原则,窗口指导工作必须高度关注辖区的经济特色,才会引起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足够重视;现实可操作性原则,既要有现实政策基础作保障,又要有实际工作意见可以执行。遵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建立窗口指导工作的奖惩机制,对认真执行窗口指导意见的金融机构给予激励,减少其工作成本,对拒不执行窗口指导意见的,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二是县支行利用贴近微观经济金融主体和县级政府部门的便利,可以不定期地通过召开金融联席会、形势分析会、贷款项目推介洽谈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传达窗口指导意图,扩大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影响力。同时,积极对外履职,服务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承担银政、银企沟通桥梁,配合当地政府搭建多层次的融资平台,积极解决“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三是探索开展金融机构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效果评估,配合上级行研究信贷政策评估的程序办法。四是注意充分发挥县支行对县级政府的经济金融专业参谋和助手作用。通过信息调研等有效载体,做好县级政府部门的专业参谋,尤其要主动承担县级政府安排的金融调研课题和任务,通过高质量的信息和调研成果,准确、全面、及时地反馈县域经济典型情况。

(四)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县域金融协调管理

在当前金融业务分业监管的框架下,县级银监办事处仅3~4人,力量有限。人民银行县支行几乎是县域唯一健全的金融行政管理组织,面对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朝着有利于县级行政体制发展方向去调整的实际情况,县支行的基础作用、独立作用可能越来越突出,而不是越来越弱化,在改革中人民银行县支行完全可以胜任金融管理、组织协调的职责。一方面,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县支行应主动履行其法定金融管理职责,既要搞好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又要强调金融管理,牢固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观念,发挥县支行在整个县域金融服务领域的核心作用、引导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另一方面,应吸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重新赋予人民银行更大、更多的金融管理权和金融监督权,同时县支行的上级行应加强对县支行开展金融监管工作的指导考核,从而提高人民银行系统维护金融稳定的水平。

(五)弱化县支行部分职能,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履职能力

针对县支行人员短缺、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的现状,建议取消或弱化县支行一些内部管理或形式上的事务,如内审、纪检监察、工青妇、宣传教育、劳资统筹、部门信息等,由上级行统一调度和管理,缓解县支行人员少、岗位多的工作压力,减负后以利于更好履行社会职责,提升功能作用。对现有职工要加大培训力度。一是要开展全员性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全员队伍素质。二是强化岗位培训,对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中青年骨干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专业培训和岗位轮换培训。三是要制定统一的县支行业绩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履职水平。

三、加强县支行建设,增强其功能作用的几点建议

1.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和考核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实施合理的激励手段,促进人才的合理选用。

2.建议上级部门健全有关法规,尽快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便于县支行工作开展,特别是在反洗钱、信贷征信、金融稳定工作等方面。建议在法律上赋予县支行更多的权限,尤其要强化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监督处理权,确保县支行顺利、有效地履行各项职责。

3.加大年轻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县支行整体素质,加快金融改革步伐,防止在机构整合的过程中,县支行人员过于老化,不能适应新职能的需要。

4.适当增加政策工具在基层行的运用。赋予县支行更多的货币政策传导职能,将直接与地方金融机构密切相关的政策工具和手段,分层次、分阶段地向县支行延伸,使基层央行有职、有责、有权。比如:恢复县支行再贷款运用权和再贴现窗口,使其成为县支行传导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逐步消除阻碍货币政策传导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洪章.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2009(18)

2.西安分行课题组.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能力建设思考.中国金融,2010(1)

3.杨道法.围绕县政改革强化人民银行县支行职能.西南金融,总第339期

篇6

一、县金融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机构及体系建设情况

近两年来,县金融部门在县委、县政府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改革,已初步建立起了针对“三农”、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专业化与多样化并存的多元金融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金融营业网点80个,金融从业人员921人。其中:工、农、中、建4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共设有营业网点25个;政策性银行网点1个。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年央行发行专项票据4366万元,用于置换不良资产,20年3月按期实现央票兑付,20年启动农合行组建进程,今年6月29日县农村信用联社正式改制为县农村合作银行,拥有营业网点30个,5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59亿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县支行年4月挂牌成立,网点发展到21个,正式结束了“只存不贷”的历史,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3.87亿元,贷款业务有序推进,各项贷款余额9490万元;市商业银行于年7月在县设立分支机构,7月末存款余额为16827万元,各项贷款4746万元。我们还相继设立了两家“只贷不存”的金融机构,年12月促成美国花旗银行在我国开设的首家贷款公司——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注册资金1700万元人民币。年12月,县宏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开门营业,注册资金3000万元,7月末两家贷款公司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442万元和3100万元。组建了1家民营担保公司——县民生担保公司,注册资金1500万元,实有担保资金3200万元,近两年累计为263家企业担保贷款4.6亿元。

(二)县辖金融存、贷款情况

近两年来,全县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以优化增量、促进调整、规范创新、深化改革、互动互赢为目标;以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品种为手段,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资产、负债业务得了较快增长,信贷结构、投向及质量逐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1、各项存款持续增加,增长平稳。年各项存款余额89.7亿元,比上年净增19.3亿元,增长27.4%。年各项存款余额1.7亿元,比年净增18.7亿元,增长20.84%。两相比较,各项存款增长额和增幅分别下降6000万元和6.56个百分点,存款增长虽有波动,但总体增长平稳,今年头7个月增加了13.1亿元,余额达到122.8亿元,增长11.9%,与、年同期相比增幅加大0.4%。各项存款居市第一位,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稳定、强大的资金来源。

2、各项贷款放量增长,增幅超历史。年各金融机构积极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4.6亿元,比年增加6.17亿元,增幅21.7%,创历史新高。今年前7月各项贷款新增6.5亿元,增长18.78%,余额达到了41.1亿元。这还不包括花旗和宏泰两家贷款公司的信贷投放,花旗信贷20年贷款余额为3000万元,今年1至7又新增贷款442万元。宏泰贷款公司自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迅速,不到8个月时间贷款余额就达到了3100万元。加上上述两家贷款公司的贷款,县7月末实际贷款余额达到了41.8亿,在市排名第二。

3、信贷结构逐步优化,票据融资占比增大。一方面信贷结构出现较大变化,表现为:短期贷款占比降低,年短期贷款余额为2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75.37%,比年减少了9.5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比增加,年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4亿元,占比15.6%,比年增加6.9个百分点,票据融资余额3.1亿元,占比9.03%,比年增加2.58个百分点。最大票据融资额出现在年4月分,余额达到创记录的7.9亿元,占比也一度达到23%。信贷结构的变化,表明金融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同时,配合中央及地方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另一方面信贷投向趋于均衡,20年全年累计投放贷款32.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4.65亿元,农业贷款9.45亿元,个体私营企业贷款3.57亿元,票据融资(贴现)10.5亿元,占全年贷款投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4.13%、28.72%、10.85%和31.9%。增幅与年相比,工业贷款增加2.%,农业贷款减少了9.7%,个体私营企业贷款增加1.78%,票据融资增加2.1%。

4、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扩大,资金上存量有所减少。年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全年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仅为1.88%,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导下,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达到33%,今年7月末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达到49.6%。这表明县金融机构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较好地落实了国家货币政策,将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虽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但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在逐步加大,发展势头良好。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近两年来,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县域经济金融经历了危机暴发、蔓延、见底、复苏的全过程,其间国家货币政策也由年上半年的“从紧”转变为年4季度的“适度宽松”,再到今年的信贷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并重。可以说,近两年,县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首要目标是“保稳定、保增长、保巩固、保提高”,在此过程中,重点围绕四个方面来开展:

(一)拓展信贷产品线

县的县情决定了金融主要扶持对象就是中小企业和“三农”。近两年来,为了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难的问题,我们积极开展了信贷产品创新,延长信贷产品线。全县各金融机构通过自主创新、借鉴引进,推广应用了林权抵押贷款、渔池经营权抵押贷款、仓单(仓货)质押贷款、法人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商业门店抵押贷款、汽车营运及消费贷款、农户共同风险基金担保项下的小额农户联保贷款、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大量切合本地实际的信贷产品。如:林权抵押贷款,以森林资源作为抵押,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短缺而发放的担保贷款,扩展了原有贷款用途;仓单质押贷款是针对棉花购销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依托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开办的,由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指定交割库、农发行三方共管的棉花仓单质押信贷业务,该贷款产品现已在全省推广应用;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贷款是年由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信社共同推出的,专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支持的财政贴息信用贷款。目前县各金融机构正在运用的信贷产品有98种,这些信贷产品较好地满足了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贷款主体的资金需求。其中仅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贷款年就发放了4000多万元,财政贴息70余万元,惠及800多户创业者。

(二)创新服务模式

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上,首推农行创立的支农模式,被农总行誉为信贷支农的“模式”。具体由以政府为依托的“银行+政府+企业到农户”、以协会为纽带的“银行+协会+会员到农户”和以信息员为平台的“银行+网点+信息员到农户”等三种模式组成,年市政府在农行组织召开了有全市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现场会,隆重推介支农模式。营销模式的推出,对强化县农业基础地位起到很好支撑作用。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客户分散、弱势金融需求量小、抵押物品缺乏、经营风险较高、管理成本过大”的实际,为了强化风险管理。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还探索实施了以“五包、三保”、“四包一挂钩”的风险管理新模式,较好地控制和防范了信贷风险。

(三)延伸服务范围

一是业务范围向乡镇延伸,花旗信贷和宏泰小额贷款公司将业务范围逐步由县城延伸到周边乡镇,邮政储蓄银行依托遍布全县各乡镇的21个网点办理存取款、资金汇划和信贷业务;二是支付结算向乡镇延伸,有45个农村网点加入到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全县共设置安装各类支付机具2769台(部),其中ATM机72台、POS机430台、商易通227台、转账电话2042部,结算机具遍及全县16个乡镇、村组;三是银行卡服务向乡镇延伸,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92.7万张,其中发行惠农卡12.8万张,覆盖率达全县乡镇农户17.68万户的72.4%。全县累计持卡消费1.25亿元。

(四)健全服务机构

一方面引入信贷专营机构,如从年起,县先后引进设立了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县宏泰小额贷款公司和市商业银行县支行,充分发挥他们管理新颖、经营灵活的优势,专为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和个人服务;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立信贷专营部门,对服务进行细分。如县信用社设立了公司客户部和个人客户部,县农行分设了法人客户中心、个贷中心和“三农”服务中心,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实行分工负责、集约经营。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手段的出台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金融也获得了发展良机,各项金融指标较两年前都有了较大进步,并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由于受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体制与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金融发展仍然面临一此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金融服务经济的功效有待进一步发挥。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中、建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基本退出了农村市场,3行贷款余额合计仅为5.47亿元,而县域金融服务的重点恰恰就在农村,“三农”和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逐步占居主流位置。二是信贷资金分配不合理,存贷比严重失调。大部分资金都上存到上级行,致使县域经济发展严重贫血。三是信贷产品设计不合理。在县域经济体系中,企业单位和个人投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单位和个人没有参与货币市场交易,除了向银行申请贷款支持、把资金存入银行几乎没有别的渠道。而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市场的信贷品种相对缺乏,准入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常常遭遇“贷款难”。四是县级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居民由于对未来的收支不能预见,加上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较窄,居民存款一直呈大幅增长趋势,贷款增长缓慢,存贷差距大,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

2、信用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信贷投放的平台不够扎实。一是征信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不健全。目前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积累的贷款客户资料数量偏少,不能适应信贷征信体系创建的需要。尤其是个人和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在非银行信息采集上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二是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制约了信贷投放。随着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防范风险意识的增强,贷款手续也逐渐严格,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保证贷款成为主流。由于县域企业全部为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可用资产少,民营信用担保机构资金缺乏,规模小,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三是缺乏有效保全信贷资产的法律支撑平台。金融机构在诉诸法律后,虽然是打赢了官司却输了钱,有时虽然得到一些强制执行的实物,但因无法变现,等于一堆废物。

3、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及管理机制与县域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不突出。一是受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的影响。基层商业银行只有贷款推荐权,而缺乏贷款决策权。二是贷款投向集中。投资方向和重点描准几家明星企业,造成贷款投量集中,投向扎堆的现象。在此投资理念的影响下,基层行上报的项目如不属其上级确定的投放取向,很难获得核准。三是商业银行趋利性与货币政策社会性的矛盾,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就是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盈利的最大化,使自己的信贷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政策性的、公益性的项目,比如下岗失业贷款、助学贷款业务兴趣不大,不愿作为。

(二)几点建议

1、打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健全信贷资产保全法规。一是要切实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增强全民信用观念。二是要搞好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的建设。政府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积极帮助金融机构落实债权,盘活资金。要对逃废债务的行为严厉打击,营造一个清正、公平、安全的投资环境。其次要搞好企业和个人信用建设,增强企业和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身信用度,以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从而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四是健全中小企业和社会个人征信系统,以适应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需要,降低风险程度。

篇7

一、我县旅游发展现状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局能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发展,深化完善重要旅游区域规划,着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大等级景区创建力度,努力提升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档次,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想方设法克服因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全力加快我县旅游经济的提升和跨越。规划先导,依托产业,创建品牌。我县在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全面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能以规划为先导,整体谋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前期旅游规划。依托传统区域产业的发展,努力挖掘和培育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地域优势,成功创建旅游特色品牌,为后续发展增强后劲。20__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1876人次,比20__年的3.15万人次增长18倍多,年均增长53.68%;旅游总收入39590.91万元,比20__年的1349万元增长29倍多,年均增长65.7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7305人次,比20__年的1516人次增长18倍多,旅游外汇收入1015.12万美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和“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正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目前我县旅游发展存在困难和不足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我县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旅游经济经营情况有所下滑,游客数量明显减少;二是一些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融资困难;三是旅游产品促销和市场开发水平不高;四是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不够。

三、几点建议和对策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建议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整合旅游六大要素,拉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推进实现既要“外部的投入拉动”又要“内在的经费拉动”双轮驱动式的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而继续保持全县旅游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1、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深化“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坚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提高人们旅游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游客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不断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尤其是要继续努力打造“旅游景区精品、文化旅游名品、度假休闲新品”,同时,也要总结大众化旅游产品,要为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美、更加方便、更加实惠、更加安全的旅游环境;要着力解决好与广大旅游者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让游客和人民群众享受“进得来、玩得起、想再来”的旅游生活。

2、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拓宽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注重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特色旅游。二是注重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牧家乐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项目。三是注重区域旅游共同发展,积极发展区域旅游互补和联动,利用我县有利的交通优势,积极打造人流、物流平台,为红河州旅游大市场做好服务。充分利用我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大力引项目、引资金、引创意,不断改善旅游业基础条件,提高景区规划、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篇8

一、近五年常德市信贷投放总量及结构

从投放总量看,增量和增速均实现大幅增长,平均增速高于全省水平。2009年-2013年,常德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新增82.1亿元、76.5亿元、78.5亿元、96.3亿元、157.5亿元,增速分别为25.5%、18.9%、13.4%、17.7%、24.6%;平均增速为18.6%,高于全省水平1.2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长沙、株洲、衡阳2、0.8、1.5个百分点。2013年末,贷款余额在全省排第5位,与2009年持平,贷款新增额在全省排第4位,与2009年相比,分别赶超株洲、娄底和郴州。

从投放期限看,中长期贷款占比迅速攀升,贷款的中长期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从占各项贷款余额看,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呈逐年递增趋势,2009年末-2013末年分别为40.5%、49.4%、56.7%、59.5%、62.5%。2013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高于短期贷款余额占比25.4个百分点。从占各项贷款新增看,2013年,中长期贷款新增占比高达74.5%,比2009年提高15.4个百分点,远高于短期贷款新增占比48.4个百分点。贷款的中长期化趋势加剧与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近年来,常德市正处于城市扩容提质加速发展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全力推进,尤其是去年“三改四化”全面推开,掀起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中长期贷款需求非常旺盛。此外,近几年,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商品房价节节攀升,房地产投资热情高涨,带动了房地产行业贷款的大幅增长。

从投放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仍是信贷投放的主渠道,市场份额总体保持稳定。从新增占比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减弱,但仍发挥着信贷投放的主渠道作用。2013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新增66.5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的42.2%,比2009年下降12.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2.5个百分点,也高于农村信用社15.6个百分点。从余额占比看,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总体保持稳定。2009年末-2013末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稳定在45%左右,分别为45.3%、45.8%、45.8%、46.3%、45.5%。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由2010年的1.4%上升至2013年的7.8%,四年间上升了6.4个百分点。

从投放行业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力度较小。常德市金融资源的投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等领域。2013年末,五大行业贷款余额合计346亿元,占全部行业贷款的(不含境外贷款、个人贷款及透支)70.2%,新增贷款合计70.3亿元,占全部行业贷款新增的(不含境外贷款、个人贷款及透支)75.8%。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力度较小。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占比由2009年末的0.13%下降至2013年末的0.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较2009年微幅提升,但占比仍然严重偏低,2013年末分别仅为0.08%、0.24%、2.25%(见表1)。

表1常德市分行业贷款及占比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20092013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全行业贷款33392761004935013100

五大行业贷款210720063.1346032570.1

其中:制造业52081415.698482620

批发和零售业92982227.9

91638818.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00114.56896221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5542110.653389510.8

房地产业1511324.5335594

6.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4170.1317180.0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10280.03

38720.08

文化、体育和娱乐42310.1312000

0.2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2442

1.61112032.3

二、信贷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贷投放屡创历史新高,但存贷比偏低现象仍未根本改变

近年来,常德市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2009年-2013年分别新增贷款82.1亿元、76.5亿元、78.5亿元、96.3亿元和157.5亿元,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量均创当年同期历史新高。但与经济总量与存款规模相比,贷款增长仍然相对滞后。2009年-2012年,常德市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分别为51%、49.9%、47.2%、46.1%;新增存贷比分别为46.1%、44.8%、41.6%、40.4%,呈逐年递减趋势。2013年余额存贷比略有提升,为4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5个百分点;新增存贷比为65.8%,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见表2)。

表2省、市存贷比对比情况表

单位:%

年份

全省全市

余额存贷比新增存贷比余额存贷比新增存贷比

20096879.35146.1

201069.275.949.944.8

201169.373.247.241.6

201267.65946.140.4

201367.565.74965.8

(二)信贷资源产业配置不尽合理,第一、二产业信贷供给不足与第三产业供给过度并存

2013年末,三次产业贷款占行业贷款比重分别为3.4%、23.6%、73.1%,第三产业贷款份额远高于一、二产业。从比重变化趋势看,第一、二产业贷款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第一产业贷款比重降幅较大,由2009年的16.4%下降到2013年的3.4%,说明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空心化趋势明显;而第二产业在产值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09年的42.9%上升到2013年的48.9%),贷款支持比重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唯独第三产业贷款比重继续高位上升,由2009年的58.6%上升到2013年的73.1%(见表3),而产业增加值占比由36.4%上升至37.2%,仅上升了0.8个百分点。

表3常德市分产业贷款及占比情况

单位:万元、%

时间产业贷

款余额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20093960640

649276

16.4

990528

25

2320836

58.6

2010

4770657

228028

4.8

1253254

26.3

3289375

69

2011

5435558

322536

5.9

1432966

26.4

3680057

67.7

2012

6370805

245788

3.9

1785689

28

4339327

68.1

2013

7956210

266366

3.4

1873459

23.6

5816385

73.1

(三)信贷投放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县域金融支持不足与有效需求旺盛矛盾加深

2013年,我市7个县(市)创造的GDP占全市的52.9%,人口占78.5%,财政预算收入占8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9.9%,但全市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仅为370.6亿元,比年初仅增加57.5亿元,只占新增贷款的36.5%,与县域经济发展旺盛的金融需求相比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缺乏符合条件的优质客户群体,与商业银行对盈利需求的经营目标相矛盾。二是县域内金融机构逐渐减少,信贷权限上收,放款环节增多,使得县域范围内贷款增量远远低于存款增量,县域金融机构已逐步变为上级行的“储蓄所”,加上邮政储蓄的超常增长,加剧了县域资金的外流。三是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占比较高、资本金严重不足、资金实力较弱,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相对滞后,根本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需要,严重制约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存、贷款期限结构严重错配,隐含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

近两年,在有限的信贷规模控制下,金融机构出于追求利润的目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被竭力压缩,中长期贷款占比越来越高,常德市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现象明显。存款活期化虽然能够降低银行的资金组织成本,但是也会带来的负债稳定性不足问题。据统计,常德市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与定期存款1的新增之比由2012年的1.7上升至2013年的3.1,上升了82.4%。虽然中长期贷款投放较多,且大多数信贷资金投入水利设施、交通运输等与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项目中,有利于在建工程的顺利推进,但是贷款长期化的同时,存款却趋于活期化,“短存长贷”面临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大中型企业信贷资金集中度过高,小微型企业贷款有效需求难以保证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风险意识的不断加强,经营战略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压缩基层和低效网点,客户拓展“抓大限小”指导思想明显,信贷资金过多地集中于大中型企业。2009年末,全市大中型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为72.3%,2013年末虽有所下降,但占比仍高达68.5%;新增占比从2010年开始稳步上升,由2010年的58.1%上升至2013年的71.5%。在信贷总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大中型企业贷款投放过多势必会对小微型企业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导致其旺盛的信贷需求难以保证。2009年-2013年,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和新增占比均分别不超过35%和45%,其中余额占比最高的是2011年,新增占比最高的是2012年,分别仅为33.4%和44.8%。

三、信贷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一)信贷结构调整应形成财政信贷政策合力。一方面,建议政府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从注重规模支持向注重结构性支持转变,出台《财政、金融支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高该领域信贷投放的奖励比例、财政贴息等,加大对旗舰企业、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加速地方性支柱企业成长;另一方面,建议在引进企业时坚决摒弃“两高一资”等落后产能企业,出台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绿色环保的工业企业来常落户。

(二)信贷结构调整应发挥银行自身的优势。一是真正细分客户市场。要先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评估,再对客户进

行准确归类,分析客户分布状况和市场潜力,掌握客户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立并完善客户市场评价评估体系,有针对性地细分市场。二是确定目标市场。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目标市场,再围绕目标市场制定金融服务方案,要避免一哄而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出现。如农村信用社应发挥“小额农贷”的品牌优势。三是培育独特的信贷文化。借鉴西方银行经营管理中所形成的信贷文化,打造自我品牌。如摩根银行以大财团、大富豪客户为主;花旗银行则重点发展零售业务。四是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模式,建立和健全信贷投入激励机制,积极推进贷款营销创新,因地制宜地实行“一行一策、一地一策”的信贷政策,从而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篇9

一、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人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因素

(一)可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少,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票据市场、窗口指导等途径操作,但从现实情况看,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人行不仅无再贴现运用权,原来仅有的对辖内金融机构发放流动性再贷款权也被上收,再贷款的调控作用仅限于支农再贷款,主要靠加强存款准备金、现金、利率管理及窗口指导等来传导和贯彻实施货币政策,而作为基层人行最常用的工具——窗口指导,客观上只是一种道义劝说,对辖内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最多也只能是出台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实质性的有效调控手段根本没有,县级人行在贯彻实施货币政策中时常处于被动地位,致使货币政策时滞延长,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效应。

(二)高度集中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使货币政策传导失去着力点

一是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信贷管理权限的过度上收,导致货币政策通过商业银行向县域企业、居民等实体进行传导的过程中出现阻滞现象,县级人行很难引导辖内商业银行适时增加对地方经济发展合理有效的信贷投入,致使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及非国有经济实体贷款难度加大,限制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山西省沁水县为例,辖区4家国有商业银行均没有中长期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只负责辖内企业贷款的可行性调查,只有10万元以下小额存单质押贷款的审批权,其他贷款都需报批,贷款审批权全部集中在市级分行以上;二是信贷投向集中于“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造成中小企业发展贷款难度加大。如2012年,沁水县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1.19亿元,剔除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贷款9.47亿元,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只有1.72亿元,仅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额的14.5%。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较为僵化。普遍实行了贷款发放终身责任追究制,对新增贷款实行零风险考核,但在加强信贷约束机制的同时,却没有建立和完善贷款营销激励机制,这种权责不对称的信贷管理制度,导致基层行贷款发放慎之又慎,致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县域资金流失严重,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金基础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资金流失较为严重,主要原因:一是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统一法人管理,资金投向主要为大中城市和大企业、大项目,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的资金大部分上存,在本地运用很少;二是邮政储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却无法留在当地使用,客观上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金基础。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因资金实力有限,对落实支持“三农”、支持中小企业、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等货币信贷政策显得“心有余力不足”。因资金外流导致的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加剧,使货币政策传导失去了承载体,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四)企业缺乏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敏感性,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

据调查,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县域中小企业产权不清晰,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对货币需求的约束软化;另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大量增加,但大多数财务制度不健全,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低,资本金不足,客观上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条件,金融机构从经营效益和风险防范的角度考虑,新增贷款集中投放于少数优势大企业、大项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效果。

(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影响了货币政策在基层的贯彻实施

随着当前医疗、教育、住房制度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广大城乡居民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增大,对支出的预期(包括购买住房、社会保险支出、教育支出等)增加,对收入的预期减少,而失业保障、退休养老制度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善,加之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人们对未来生活保障缺乏轻松感和安全感,大多数普通居民普遍存在较强的储蓄倾向,参与资本市场交易的人较少。特别是在县域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几乎不持有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限制了货币政策通过金融资产价格广泛传导的机制。

二、疏通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赋予县级人行必要的金融调控手段,增加其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建议人总行适当赋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人民银行根据辖区经济金融运行整体状况、特点以及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制定相应的区域性货币政策的权力,或按照区域性经济的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政策,适当增加县级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如给予县级人行一定限额内向辖内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的审批权限,要求其根据辖内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变化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灵活掌握发放与收回,以进一步增强国家货币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赋予县级人行在控制辖区信贷规模方面一定的管理权,对于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对货币政策反应积极、上级行授信比较宽松的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在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和金融业务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反之,对于资金大量上存、“惜贷”行为严重、对货币政策反应不积极的商业银行实施一定的制裁措施。

(二)改革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扩大基层行贷款发放自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授权授信管理。根据不同分支行的经营环境、业务能力和客户类型,授予基层行不同的信贷决策权限,尽量避免信贷权限过于集中和权责不对称,充分调动基层行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废除不合理的考核指标,如新增贷款本息百分之百收回、贷款终身责任制等,建立促进贷款有效增长和效益提高的激励机制,对信贷员发放的贷款确定一个合理的风险控制比例,严格奖惩,实现规避风险和利益驱动的对立统一;三是要正确处理发放贷款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应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督促指导基层行在控制过热行业贷款的同时,加强对重点行业和瓶颈产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三农”和有效益、有市场、有信用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努力打造县域“资金洼地”,促进信贷资金回流

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资金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因此,打造“资金洼地”,促进信贷资金象血液一样回流县域,是排除货币政策传导障碍的当务之急。一要加大支农再贷款的调控总量,以此激活县域广大农村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充实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载体;二要限制商业银行县域机构的资金外流,保证县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将不低于资产负债比率的资金用于本地。同时,要努力在产业政策、社会信用环境等层面上打造县域“资金洼地”,鼓励和吸引外来资金流向县域。

(四)不断提高县域企业综合素质,争取金融强有力支持

一是应改善和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自身信用度。坚持依法经营,牢固树立信用观念,将信用变为企业的一种资源、一种品牌来经营,以信用赢得市场,以信用谋求发展;二是要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增强吸纳银行资金的实力。要充分的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取得银行资金支持创造条件,为国家货币政策在县域的传导和有效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微观经济环境。

篇10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体制改革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推动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对县财政管理方式,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我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有四种不同的管理类型:一是以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以及海南省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型;二是以浙江、湖北等省为代表的全面管理型;三是以山西、辽宁等省为代表的补助资金管理型;四是以山东、广西等省为代表的实行的省市共管型。这些不同的类型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有很多创新之处,在规范省市县间财政分配关系、调动各级发展积极性、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催生了一些矛盾,如削弱了地级市的调控能力,省级政府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省市县事权、财权未能理清,地方政府财政分配关系混乱等等。

二、云南省关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推进情况

随着各省相继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2009年云南省在腾冲、镇雄、宣威三个县也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同时,省财政厅也对此次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操作细则。其基本内容为:

1、统一收支划分

除省级收入外,市级与试点县财政收入,按收入属地原则,尊重历史事由,划分收入级次。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事权"的要求,明确市级与试点县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后,市不得将应属于试点县范围内的收入划归市级;不得以任何方式集中县级财政收入和资金;不得下放或转嫁应由市级承担的支出责任。

2、核定并划转基数

将省对县、市对县的各项补助,县对市的各项上解以及市对县的返还等项目进行清理,列出清单并核定基数,经省、市、县认可后以确定的基期年为基数进行划转。对收支划分不符合要求、基数划转不清楚的事项,省财政厅予以调整重新核定。

3、转移支付直达县

省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按照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办法,统一计算分配下达到县。试点县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直接向省直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财政厅申报。省财政的专项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厅或省财政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直接分配和下达到县,同时抄送市财政及有关部门。

4、财政结算直接对县

年终财政结算项目、结算数额,由省财政直接结算到县。市对县的各项补助、转移支付及资金往来扣款等,年终由省财政根据市财政有关文件分别与市、县财政办理结算。

5、资金调度直接对县

省财政直接确定各县的资金留解比例。预算执行中的资金调度,由省财政直接拨付到县。

6、政府性债务监管到县

市、县之间原有政府性财政债权债务,经双方清理确认后报送省财政厅备案;原省与市、县之间的政府性财政债权债务,经清理确认后,相应明确为省与市、省与县的债权债务关系,按既定还款规定归还。改革后,各县举借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和中央财政有偿资金等,由县财政直接向省财政承诺偿还,到期后由省财政直接对县进行结算扣款。省财政将根据县的债务情况,分类指导县市债务举借、归还等管理工作。

7、配套措施

一是全面推进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二是着力推进专款切块到县改革;三是探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四是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五是建立省对县财政的激励约束机制;六是加强对县乡新增财政供养人员的控制;七是省直有关部门尽快制定配套改革的相关办法。

从试点情况来看,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在增加对县级财力支持力度、提高县级财政资金运行质量和效率、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开始显现,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省直管县"的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

1、行政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不对称

在财政管理方面取消了市级这一中间环节,而行政管理仍然是省管市、市管县,造成了行政管理与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对称。

2、改革思想贯彻不到位,县级对省级财政依赖性过高

县级广大干部群众对"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利益实惠期望值过高,产生了"建设省出钱、经费省供足、工资省统发"思想,以至于不少农村、县直单位和部门纷纷要求增加项目资金、增加办公经费、兑现地方补贴,无形中给县级财政带来很大的支出压力。

3、市财政热情不高,依靠省财政思想严重

市级财政认为"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大减少了本级财力,市级履行经济调节的能力削弱,支持县级财政经济发展的责任也相应减轻。目前市财政对县财政的管理职能集中体现在业务指导、报表汇总、督促检查等方面,由于缺乏了资金控制权,使其管理职能变为了"软约束"。

四、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建议

1、理顺省市县三级财政关系

一是在理顺省与市的财政关系方面,省级财政部门应对财政运转较为困难的市级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单元来看待,逐步加大对其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市级财政部门应服务大局,转变观念,认真履行对"省直管县"的财政支出责任,积极做好预算执行、财政统计、信息化建设等其他财政管理工作,确保省直管县改革的顺利推进。二是在理顺省与县的财政关系方面,省级财政部门通过改变管理方式,加快信息建设,克服区域限制和行政级次的差别障碍,倾力扶持县级财政,并帮助解决体制遗留问题,为县级财政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各县也应强化自力更生为主、争取上级扶持为辅的工作观念,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三是在理顺市与县的财政关系方面,市级财政部门对县应做到既全面履行管理监督职能,又积极承担财政责任,更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放手发展、放权激活,为县级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各县业也应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市级财政部门的工作指导,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2、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县级财政实力

在财力性转移支付方面,进一步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省直管县"转移支付的倾斜力度;在专项转移支付方面,进一步降低县级专项资金增量的配套比例,提高省市两级资金配套比例。在保障基层政权运转和事业发展财力需要的同时,积极调动基层财政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内在主动性,逐步增强其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3、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整合教育布局,精简人员编制,以有效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过快增长,大幅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遵循"摸清底数、制止新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消化"的原则,研究出台防范和化解县级债务的具体办法,提高县级财政的保障能力;拓宽县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县级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按照"经费上划、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管理方式,本着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方针,全方位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吴叶青.关于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4).

[2]陕西省财政厅预算处.对我省"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情况的调研[J].江西财税,2009,(2).

[3]杨杨,杜剑.对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析[J].新西部,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