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据统计,住院病人的抗菌药物费用占了全部费用的50%以上,而国外仅为15%~30%,提示我国的抗生素滥用问题已相当严重[1-2]。因此,如何提高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很关键。本文便探讨了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6月在我院住院的200例患者,均为意识清楚、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者,排除精神障碍、精神病患者。男100例,女100例;年龄18~80岁,平均(55.9±12.7)岁;科室,心血管内科50例,呼吸内科50例,神经内科50例、消化内科50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21例,初中及以下79例;职业,公务员67例,工人56例,农民48例,学生2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科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关于安全使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如宣传手册、布告栏、多媒体讲座等,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相关疾病病因及临床体征、抗生素治疗方法、药物代谢部位、保存及变质鉴定方法、滥用的危害、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常用应急措施等;由护理人员专门讲授常用抗生素的相关情况,包括治疗作用、服药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安全用药的基本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患者讨论会,针对前阶段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展开讨论,鼓励与会人员积极提问、发言,帮助患者正确认知、对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行为;每日查房,询问患者用药情况,发现不当行为及时纠正,鼓励患者若有疑问主动询问,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1.3 效果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调查,由住院患者自主完成;调查内容包括安全用药知识、获取用药信息、遵从医嘱3项认知情况,采用5级评分法;将原始总分转换为标准分数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认知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
2 结果
较之对照组,研究组加行健康教育后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情况明显好(P
表1 两组患者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情况比较(±s,分)
3 讨论
抗生素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神奇的疗效,对人类的健康水平及生命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仍有部分伴有许多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致命[3-4]。因此,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才是关键。本组对住院患者加行抗生素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后发现,患者的安全用药知识认知、用药信息获取认知及遵从医嘱认知均明显提高(P
本组总结经验如下:(1)实施健康教育前,应做好充分准备[5],医院领导召开动员大会,鼓励医护人员自觉树立合理、安全用药的观念;各科室成立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带头,制定符合科室需求的管理制度及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及医患沟通技巧。(2)实施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更注意抗生素相关信息的知晓,尤以不良反应表现、应急措施更为明显,患者重视药物信息的知晓,有助于自我监测相关不良反应;在接受治疗时,研究组患者改变了被动接受的态度,积极参与治疗,表现出主观能动性,更加关注药物安全问题如药品信息正确性、效期、是否变质等;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更好,能听从护理人员,按时按量用药,能较好地遵守注意事项如饮食禁忌等,忘记服药及改服其他药品前能主动寻求医护人员指导。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可提高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值得深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锋锦.浅谈滥用抗生素的危害[J].健康必读杂志,2013,(6):423.
[2]张丰三.浅谈关于医院安全用药的问题[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5):235-6.
[3]白晓黎.我院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109-10.
篇2
(1)留守儿童大多都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而且年级越大厌学情绪越浓,厌学人数也越多。表现为学习兴趣不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做作业,做作业也不认真,做作业依赖老师、家长,应付差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
(2)对人多疑恐惧。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
(3)对他人冷漠敌视。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4)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综合起来,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考虑。
(1)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上,心理学健康教育知识未全面普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成绩”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沟通、理解的方式。
(2)学校里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例如,一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老师为纠正该生的毛病,竟然每次上课都让他站在课桌旁听课,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不但没有摘掉“后进生”的帽子,连原有爱劳动、爱帮助人的优点也丢弃了。
(3)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所以导致学生在学校乖巧听话,回到家后又成为皇帝、公主。经常听到学生家长说:“这孩子就听你们老师的,老师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这也充分说明当今的家长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4)留守儿童自身因素。例如,我校有一位父母离异,父亲又是残疾人的一名女学生,因为相貌一般,从上一年级起,学校的文艺节目很少找到她,每当别人出演精彩的节目时,她都在一旁落泪。她说:“老师很少理我,也很少叫我回答问题,我是个没人喜欢的‘丑不鸭’,活在世上是个多余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方法
学校最常用的方法是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与“知心屋”相结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首先是向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为此,我们小学开设了团体辅导课,每周一节,四十分钟,采用湖北省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生心理健康》为教材,每一课包括观察岛、活动营、分享拓展园四个部分,学生、家长、。为了充分表现心理辅导课的特点,课堂座位改成了园座形式,教师时说时问,可以直接和同学们对话,营造了融洽和谐的气氛。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或讲道理,或讲故事、或教方法、或同学们相互讨论。例如在本周的心理健康课中我们就做了一个两人两足的游戏,让其中一个同学的脚踩在另一个同学的脚上,然后再向前走,看谁走得远,走得稳。通过此项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顽强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同学们说:“上完课后感到特别轻松愉快。”
个别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习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在每个班级内都设立了心理咨询箱,学生有什么要问的,可以写成小纸条投入箱内,我们每个班主任及时开箱解答。同时,我校开设了“知心屋”心理辅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每周一.二.四.五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样的咨询针对性强,又使学生讲出了在全班学生面前不变讲的心里话,弥补了团体辅导课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化了。
篇3
【摘要】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在护理工作中,笔者通过对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1],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8例均为2002年9月~2005年9月收入的住院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病例中男65例,女33例;年龄47~76岁;离休人员36例,退休人员62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0例,中专以下68例;病史在1年以内有20例,1年以上52例,其余26例为初发病例。
2实施方法
收集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并查阅门诊病历,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
确定健康教育方式,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如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示教与自学相结合。
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内容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如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酗酒、情绪波动等,经临床观察,这些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忧虑、恐惧、否认、角色紊乱等[2]。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3.1焦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3],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3.2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3忧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
3.4否认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3.5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3.6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4效果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占洁.急性心肌梗塞后胸痛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347.
篇4
[关键词] 健康教育;精神病患者;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114-02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自知力,往往被强制住院,抵抗治疗和护理,给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而精神病又是一种慢性病,它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用健康教育的形式来解决。例如:患者对疾病的否认,夸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药,对治愈疾病失去信心等。通过护士的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以及与疾病有关的内容,解除其思想顾虑,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这样护理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沟通,是护士通过有效的沟通把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知识传递给患者。如果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健康教育就无从实施。精神病患者一般说来呈现较多的人际关系冲突和心理问题,如对家人及同事的不满,对医护人员的敌视和抵抗等。此外,由于精神症状的干扰,如抑郁患者的悲观失望,躁狂患者的兴奋躁动,分裂症患者的幻觉猜疑等,严重地妨碍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精神科护士必须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敏锐地体会患者的感受,熟练地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乐于接受护士所传递的健康知识。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由于患者的病情、年龄、生活阅历、知识层次、家庭条件等不同,对健康的要求和理解就不一样。因此,实施健康教育时要因人、因病、因时采取各种灵活的教育方式。
2.1口头式教育
口头式教育是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交谈。正式交谈是选用适当的时间,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教育。可用个别教育也可用集体教育。非正式交谈是随时随地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2.2书面式教育
可采用黑板报、墙报、住院须知、探视制度、出院小结等一切可以让患者看得见或者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可看的资料。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疾病知识
向患者宣讲精神病的有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害,怎样预防复发、治疗和护理的措施等。
3.2药物知识
包括治疗疾病常用药物的名称、药理作用、服药方法、注意事项、药物副反应和价格等。精神药物的副作用无论是在急性期治疗还是在康复期巩固治疗,都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这一点,即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副作用与病情复发的利害关系,同时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开始前,向患者及家属宣讲可以预见的副作用,使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克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提高依从性。
3.3心理指导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指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应急事件,如何配合治疗、预防复发等支持性的心理辅导,同时请恢复期的患者讲授自己的实际体会。会客时间、各科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查房、吃饭、洗漱、就寝、自由活动的时间等内容。还要训练患者克服不良的思维和习惯,增强心理防卫能力。
4 健康教育的过程
4.1入院初期
包括入院介绍、病区环境、主治医生及主管护士姓名、会客时间、各科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查房、吃饭洗漱、就寝、自由活动的时间等内容。此时,患者处于急性发病期,不一定能接受护士的宣教,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宣教,而要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等到患者病情控制后他就能理解宣教内容了。
4.2住院期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出院的具体问题进行宣教,如有的患者想家,不安心住院,有外走的可能,还有的患者有冲动、伤人、自杀等行为。我们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外,还应向患者讲解安心住院的意义及重要性,劝导患者既来之则安之,家人及医护人员不会加害于他,使其能安心修养,利于疾病恢复。
4.3出院前期
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复诊的时间,地点,指征,内容,目的,联系人,所服药物的名称、服法、注意事项,病情观察和预防复发的措施等,并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适合其情况的咨询指导。
4.4加强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精神疾病的复发一直是围绕着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而且,残留的精神症状和药物副作用严重地影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与患者出院后的沟通,指导合理用药,讲解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式,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患者随时提供技术、情感、信心、知识等方面的支持,提高患者对各种治疗康复手段的依从性和对人际关系、社会压力的应对能力。精神科护士不能把患者的出院作为我们健康教育工作的结束,出院后也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访谈,随时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和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5注重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在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达到临床痊愈后重返家庭和社会,但并不代表治疗和护理的结束,出院后仍需家属提供大量的护理照顾、支持和指导。这就需要我们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如何督促和检查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合理安排好患者的日常生活,调剂好娱乐和休息,帮助患者解除生活和工作压力,进行生活和工作技能训练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
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向他们宣讲精神疾病的有关知识,使他们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让他们主动参与治疗的全过程,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住院治疗和维持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缩短疗程。
篇5
【关键词】初产妇;助产士;基础护理;剖宫产;第一产程时间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19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28-02
为了有效地降低初产妇的剖宫产率,提高初产妇的分娩效果,临床护理学也应当寻找一条合适之路。对此,本文选取我院妇产科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间接诊的2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间接诊的200例初产妇,依照这些孕妇自身意愿,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以上初产妇的年龄集中处在18-34岁,平均年龄为30.4岁。这两组初产妇在病程、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上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B组采取基础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A组在基础护理前提下实施助产士产前教育,在此之前,护士长应当组织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生及临床护士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产前教育,其措施有教育演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法、真人模拟法等,并交予助产士具体实施:①教育演示法。助产士应当采用现今最常用的多媒体、视频形式教学,也可以以专题纪录片的途径向初产妇播放孕期、胎儿形成的基本医疗知识,重点介绍孕妇的宫口开大时所采用的减痛呼吸法、孕期产妇日常生活所注意的事项及分娩时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产妇到产房观察、熟悉环境,这样可以消除他们对陌生产房的疑虑。[1]②采用问题教学法。对于孕妇所提出的问题,助产士应当以自己的专业角度为这些孕妇解答;同时仔细收集孕妇最常见的生育方面的问题,以便统一解答。[2]③真人模拟。助产士邀请自然分娩的人现场说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孕妇解答各种问题,如如何注意宫缩时急速短浅呼吸、减少疼痛等。
1.3统计学方法在文中,笔者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是在使用SPSS16.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本文的计量的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χ±s来表示,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3]P
2结果
经过我院助产士的精心护理,这两组产妇均取得一定成效的护理效果。在剖宫产率比较中,观察组(A组为25%,对照组(B组为5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产妇生育是一件大事,对于初产妇而言,具有更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社会及个人心理因素,造成我国初产妇的剖宫产率逐年攀升,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和母子间的健康问题一直为临床医学界所关注。
临床上,助产士要顺利展开工作,还需要采取如下几点措施:第一,与初产妇建立信任关系。学会各种沟通技巧,与负责的孕妇及家属建立稳定、信任的关系,这样就可以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尽自己最大的职业限度为他们提供帮助。[4]第二,进行心理辅导。由于受制于社会因素,初产妇怕难以忍受生产过程中的剧痛,而选择剖宫产,对此,助产士应当把握孕妇的心理脉络,耐心向孕妇及家属讲解自然分娩有益于母子,剖宫产是备选,同时动员孕妇的家属,由他们为孕妇做思想工作,以期达到孕妇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5]
综上所述,对于初产妇而言,由于第一次生育,缺乏经验和信心,为此需要对其采取健康教育。本文结果显示,对初产妇采取助产士的产前教育,一方提高了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了初产妇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另外一方面提升医患的配合治疗的效率,效果显著,很值得临床各医院妇产科采用。
参考文献
[1]王锦惠,陈梦捷.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13(03:163-164.
[2]郑丽.助产士全程陪护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21(17:147-148.
[3]顾春怡,张铮,朱新丽.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18(06:263-264.
篇6
关键词: 班主任 心理健康 开展方法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而且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正确的工作方法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目标和任务灵活采用多种具体方法和形式,可以单独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将多种方法有机组合。
一、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是朋友的关系。因此,和儿童谈话时,教师要把自己摆在和儿童平等的位置上,像对待朋友和同事那样对待儿童:让儿童和你面对面坐着,最好儿童平视时能看到你的眼睛。说话的态度要亲切、诚恳,语气要温和、委婉,不能简单生硬,更不能讽刺、挖苦。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深层心理的分析。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问题,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还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心理得到发展。
由于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教师和儿童谈话时不能使用同一模式。有的儿童个性强、脾气急、服软不服硬,和这类孩子谈话就得慢言细语、以柔克刚。有些儿童自尊心强,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和这类儿童谈话不能“直来直去”,可以先从他们的优点说起,从侧面指出其缺点或错误,或借周围其他人类似的问题进行评说,让他自己体会和领悟,引导他自己教育自己。有些儿童性格内向,胆子小,自卑感强,任凭你怎么启发,他半天也不说一句话,跟这类儿童谈话,要特别谨慎,不能表现半点急躁的情绪和生硬的态度,要让儿童始终觉得你和蔼可亲。总之,在与儿童谈话时,要睁大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耐心细致地劝导,热情地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爱护,让学生看到自己不断进步的身影,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动法
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活动,通过体验和调整,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包括游戏、学习、劳动和社会交往等,这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班主任工作中,活动法可以采用班队活动和校内外各项活动同时进行,这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讨论法
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讨的方法。一般程序为:先确定讨论题目;查阅和整理有关资料;准备发言提纲;论证或辩论;最后由教师或学生代表总结发言。讨论法对学生的智力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讨论法可以采用班级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四、观察法
对于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老师通过细心观察后归纳出一些典型行为,这样在心理辅导课上就大大增强了针对性和说服力。例如:在学生的交往辅导中,当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一下你,这时你该怎么办呢?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小朋友的讨论、表演和平时的观察归纳出几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行为:打回别人、去告诉老师、生气地走开、告诉他以后要小心并要求他道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从而让学生做出选择,以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
五、咨询法
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书信、电话、宣传、现场咨询等。咨询者应注意掌握交友性和保密性原则,预防性和疏导性原则,教育性和整体性原则。对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用个别咨询或团体咨询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六、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把所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明易答的问题,让被试者据实答复,根据收回的答案经过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我们在一个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中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存在认知与行为不统一的情况,这样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就不应侧重说理,而是侧重行为的训练。这样在实际操作时,针对性就大大增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个案研究
我们在心理健康课上的辅导往往是一种团体的辅导,而对于一些非常突出的个体,单单进行团体辅导是非常不够的,需要对个体进行比较系统的辅导,这时个案研究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个案研究时,可先动用一定的测量表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从而得出学生在这方面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的评定,从而对症下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重测和评定,以检验训练的效果,从而调整训练的方案。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工作是必要和有效的。只要以班主任工作为载体,遵循素质教育“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的特征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多种形式辅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疏解困惑、控制情绪,以促使学生保持心理的平衡、有序与和谐,就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各自水平上得到健全而良好的发展,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妇科;化疗;症状体验;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37-02
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及生命[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化学疗法(化疗)逐渐得到广泛使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而长时间、多周期、反复住院接受化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使患者经历多种与疾病本身及化疗相关痛苦的症状体验[2,3]。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会影响患者对疾病及治疗副作用的认知,健康教育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癌症幸存者的生存质量[4]。国内有关妇科化疗患者健康需求报道较少,若仅凭临床护理人员的经验及直觉来护理患者,无法很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解妇科化疗患者症状体验与健康教育需求的状况及关系,本研究对200例妇科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某市妇科病房住院化疗的患者。纳入标准:(1)病理报告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且正在接受化疗者;(2)年龄≥18岁;③愿意配合完成调查问卷者。排除标准:(1)不知晓自己病情者;(2)存在沟通障碍,经解释后对量表填写方法及内容仍无法理解者。
1.2调查问卷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程、疾病类型、BMI值、是否从医务人员那里得到过有关疾病化疗的健康宣教、是否需要健康宣教等。
1.2.2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5]
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研制,为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评估患者症状体验的量表,从症状的发生率、症状出现的频繁程度、严重程度多方面评估患者的症状体验。包括心理症状、生理症状、总困扰指数(GDI)、MSAS总分4个维度共32个条目,其中24个条目的得分为该症状频繁程度、困扰程度、严重程度的平均值,8个条目的得分为该症状困扰程度、严重程度的平均值。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症状体验越严重。
1.2.3健康教育需求量表
由研究者查阅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经咨询相关专家并预调查后形成最终问卷。包括对化疗方案及效果、化疗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希望获取健康教育知识方式等。本研究测得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25。
1.3资料收集
经医院科室同意后,遵循患者自愿原则,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患者填写问卷。所有问卷经调查者检查、纠正后当场收回,保证所收集资料的客观、真实性。本研究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198份,有效率99.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选取P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年龄(39.78±14.28)岁,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上居多(56.68%);肿瘤分期Ⅰ期占46例(23.23%),Ⅱ期52例(26.26%),Ⅲ期100例(50.51%);1~3化疗疗程40例(20.20%),4~6疗程65例(32.83%),7~10疗程48例(24.24%),>10疗程45例(22.73%);BMI
2.2患者症状体验得分状况
本次调查中,患者症状体验各维度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MSAS总分为(1.96±0.74)分。见表1。
3 讨论
篇8
关键词: 中小学生 龋齿预防 牙周疾病 干预方案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 青少年时期是牙齿发育的关键阶段,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础, 龋病、牙周病是少年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齿列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并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威胁着成人的健康,同时也导致儿童龋齿等疾病的发生。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患龋齿和错颌畸形的高峰期,从青少年时期重视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和预防成年后的口腔健康问题。为此我们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调查和口腔状况检查,获得基本的数据以制订相应的口腔健康促进计划,同时探讨影响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估其与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儿童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
1.中小学生牙齿健康的现状
1.1研究方法:选择衡水市康复小学、人民路小学、胜利小学的2-4年级(7-9岁)528名小学生(下称小学组),衡水市六中、八中12-14岁545名中学生(下称中学组)为研究对象,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专业口腔医生现场检查。调查项目包括:细菌是引起龋齿的主要病因,常吃含糖食物或饮用含糖饮料可以导致龋齿,刷牙率,每日刷牙次数,刷牙方法(横式或竖刷式),等等;检查项目包括患龋率、龋齿充填率率、牙菌斑等。
1.2结果显示:小学组知道细菌是引起龋齿的主要病因的占69.4%,中学组为100%;知道吃含糖食物或饮用含糖饮料可以导致龋齿的小学组占58.7%,中学组占98.7%;刷牙率小学组为30.8%,中学组刷牙率为87.2%;每天早晚两次刷牙人数小学组占28.3%,中学组为80.9%;刷牙方式小学组多为横式,且持续刷牙时间短,中学组多为竖式,持续1-3分钟。小学组乳牙患龋率为47.3%,中学组恒牙患龋率达33.4%;龋患充填率小学组为15.95%;中学组充填率为60.29%;小学组牙菌斑检出率为21.1%,中学组为70.2%。
调查情况表明,我市中小学生的牙周疾病患病情况比较严重,中学生健康知识比小学丰富,但有相当的学生表示知道应该怎样做但实际行动中懒得做好,说明在小学阶段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口腔保健意识、普及有效刷牙方法等方面开展不够,中学阶段仍应加强宣传和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
2.预防龋病和牙周疾病的主要方法
牙周病预防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致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牙周病贵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好是每年进行二次口腔检查),减轻已发生的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其发展。
2.1窝沟封闭是目前有效预防牙齿咬合面龋,预防龋病和牙周疾病的主要方法。
2.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是清除牙菌斑去除致病微生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使牙周支持组织免遭破坏,每天早晚各一次,还要按正确的方法刷牙将牙刷毛放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牙刷毛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先水平短距离颤动后,再顺着牙缝竖刷。
2.3药物防龋,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预防龋齿发生,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达到防龋的目的。最常用的方法有含氟牙膏、氟泡沫、含氟涂膜等。
2.4合理的营养可促进牙周结缔组织的代谢和生理性修复,可增强牙周组织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因此经常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D、C及钙和磷的营养物质如五谷杂粮、豆类,奶及奶制品,鱼、肉、蛋,蔬菜瓜果等,少吃糖果、甜饮料和其他含糖的精致食品,减少对牙冠表面有珐琅质的酸蚀作用。
2.5定期口腔检查。龋病和牙周疾病在早期时没有任何疼痛和其他不适的感觉,只有口腔医生用器械才能检查出来。早期治疗没有痛苦,远期效果好,费用低。医生还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采取预防措施,保持口腔健康。
3.有效的干预措施
3.1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增强牙周病预防的意识,提高自我口腔保健和维护牙周健康的能力,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模仿性强,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学校应将口腔健康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日程, 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龋病与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3.2定期到专业口腔医院查治口腔疾病,已发生龋齿的中小学生要及时去牙科进行龋齿充填,或采用机械去除牙菌斑的方法,如牙线等辅助用品。大量实践表明,在定期作口腔保健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日常自我菌斑控制是预防牙周病发生和控制其发展的最有效方法。
3.3密切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尤其小学生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有赖于家庭因素,在家督促、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少吃甜食,饭后漱口,家长本身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家长会或家长课堂对其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家长口腔保健意识,从而带动、督促子女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讨论
龋齿是少年儿童常见口腔疾患,由变形链球菌在口腔中遇到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酸腐蚀牙齿形成,对已钙化的齿组织造成进行性的损害,如不予以处理,则龋齿最后可导致受累牙齿的全部破坏。牙周病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病程长,进展缓慢,因早期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较轻而容易被忽视不及时就诊,使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丧失。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调查结果中有近14.12%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更谈不上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说明部分学生对刷牙缺乏足够的认识,每次刷牙不到3分钟的占79.12%,没有达到有效刷牙的目的。要求学生养成饭后或吃糖果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特别要强调晚间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为重要,目的在于清除残留食物,减少控制菌斑,目前已经明确牙周病的最大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控制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必需措施,通过正确刷牙可以机械清除牙面堆积物和牙菌斑,漱口能清除食物碎屑和部分软垢, 是自我清除牙菌斑的主要手段,能有效减少牙周病的发生。
另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学生乳牙患龋率较多,且充填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牙齿特别是乳牙龋病重视不够,认为乳牙始终要被恒牙替换,治疗不治疗无所谓,不知道乳牙龋会直接影响恒乳牙根下恒牙的萌出和牙颌骨的发育,导致恒牙发育不良,有的恒牙刚一萌出即已患龋齿,或由于患龋牙早期缺失,引起新萌出的恒牙排列不齐,这种严重的牙齿排列不齐临床上称错颌畸形,它不但影响面部结构的美观,而且是以后发生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晓阳.论医学模拟教育平台构建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68-69.
[2]冯奕文.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621-1623.
[3]武剑,阮世红,彭绩,等.深圳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04-605.
[4]邹红玉,诸运清.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188-189.
篇9
在新世纪的十余年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作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信息化的强烈冲击。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工作者不仅认识到了信息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更认识到信息化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需要,以及信息化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冲击问题,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并已经深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这一特殊背景条件下提出的,它标志着在信息社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是指广泛利用现代信息设备和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标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加强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心理疾病,矫正不良的心理及行为偏差,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人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简单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而普通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笔者认为,是指在普通高中校园内外,将现代信息设备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宣传、心理预警等领域,让高中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代先进的科技水平下得到最佳发展。那么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后一站,普通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实现信息化,以及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信息技术挑战的大潮中顺应潮流,推动学校德育乃至学校教育的现代化,以实现“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一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是我们现代心理健康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本文试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尝试着在普通高中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探索与实践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道路。
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普通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这是最常用的信息化手段。由于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课与学科的系统教学有较大不同,心理课更多倾向于活动体验形式,所以除了运用传统的电脑课件进行教学外,还可以利用多功能教室的先进设备,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人际关系交往、情绪辅导、思维力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例如在高一新生适应性心理辅导一课中,笔者运用畅销书《谁却了我的奶酪》制作的动画片头来引入高中生适应这一主题;又通过观看动画中迷宫里四个小主人公面对奶酪消失后的不同反应,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进入高中后的不同学习生活状态;之后又继续来猜测主人公积极应对的方法,并请学生来扮演角色……整部动画十五分钟,但是贯穿整堂课。通过动画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改变,区别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信息手段的引入更生动简洁地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适应高中生活的教学目标。
2.建立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信息系统。建立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信息系统,让学生能够通过远程进行知识的交互式学习。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信息系统能够通过网络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甚至电影和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的综合信息,使学生获得的信息全面而生动,具有较高的信息传递效率。它不仅能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大量的信息内涵,而且由于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加工,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自2012年秋季《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大大提高了选修课的比例,同时我省教育厅和教育技术中心推出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平台,每一个普高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喜爱的各类选修课程,随时获取同类课程的教学库,远隔千里的师生或同学可以进行协作学习。截止当前,该课程平台上已有十余门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类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以及认知方式,选取各个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材料生成知识。
(二)网络心理辅导平台的构建
1.心理测评系统的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评测基本上都是采取开展问卷调查或者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结果的统计不具有实时性;同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时,巨额的数据录入往往让我们一线心理老师望而止步。而建立在线的心理测评系统则可以有效克服这些不足。在录入充足实用信息的同时也是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心理预警系统预警的依据,为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的学生心理辅导提供参考意见。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自2009年引进一项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安装于学校机房。该系统拥有64套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常用心理量表,如《90项症状清单》、《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采用的是先进的开发技术,优化的网络设计以及安全的数据库管理进行开发实现,服务器所采用的系统是安全性较高的XP系统,数据库系统采用的是分布式的大型数据库SQLServer,保障了数据的安全。除心理测量的预警作用外,在线的心理测试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生涯作指导。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2010年引进高中生生涯规划系统,该系统不仅拥有自我、个性、能力和价值观等测试,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为文理分班做出科学选择,还集中了各大高校的录取信息和专业信息,为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服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领域得到了更为人性的发展,为学生的获得最大利益服务。
2.在线心理咨询服务的实现。笔者在普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多年,实际工作中遇到大量的学生心理问题,从普通的学习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青春期恋情受挫问题到较严重的抑郁症、强迫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在每日咨询时段总是应接不暇,而一个完整的咨询一般是60分钟左右,至少是45分钟,因而咨询室每天最多只能接待3~4个学生。这使得很多确切需要专业心理咨询、或者急切渴望得到心理老师关注的学生得不到有效帮助。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我认为在线心理咨询服务是一种非常合适普通高中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效途径。首先,在线心理咨询服务不受时空的束缚,具有快捷、高效的特点。其次,在线心理咨询服务让学生有自由的选择权,且隐秘性强。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巅峰,他们有很强的自我保护心理,往往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心理问题,即使面对心理辅导老师,也无法袒露心声。而网上心理辅导不受时空限制,没有尴尬之说,操作方便、简洁,隐秘性强。像早恋等隐私问题,学生可能不愿或不敢与老师直接交流,而把自己的心声写到网上,不仅可以使他通过虚拟化角色出现在辅导老师面前,避免了尴尬,而且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求助方式。在线心理咨询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即时的聊天工具,如ICQ、OICQ等,也可以是网络论坛、留言簿、电子邮件等,这就需要用到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
篇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6-0012-03
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作为目前管理模式的一种补充,是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简称上海市疾控)主导的项目,即在现行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对各个管理细节进行完善,通过设立健康管理专员岗位、加强医生培训、开发疾病管理软件、采用患者自我管理、引入家庭支持、制定个性化的诊疗管理方案、加强双向转诊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质量、效率、效果。本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干预社区,在2008年5月~2009年8月对476名高血压患者实施细节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报道如下。
1 细节管理的主要举措
1.1设立健康管理专员职位本干预社区设立2名健康管理专员,由有经验的综合防治科长和高血压心脑条线的成员承担。与团队成员一起负责患者的招募、随访、干预等工作,成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为患者提供健康计划。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
1.2重视健康管理专员和社区医生的培训把细节做好,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认识。二是训练。针对社区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能,上海市疾控对健康管理专员和社区医生合理安排形式多样的各有侧重点的业务技能培训。
1.2.1专家授课包括高血压饮食、高血压运动疗法、高血压防治进展和认识误区、吸烟与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等内容。同时还聘请编辑部专家传授如何撰写论文,论文写作技巧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社区医生在日常工作和实践中,勤于思考、努力探索,在总结社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将工作中的点滴经验提炼升华,以促进细节管理的规范化和成果转化。
1.2.2榜样示范合理膳食是高血压细节管理干预活动的一大重点,为借鉴和学习,组织健康管理专员、社区医生和患者三方到石门二路社区现场观看高血压膳食健康教育示范活动。该社区健康教育科通过一年多实践,已经在社区居民中成功举办数十次高血压膳食健康教育活动,深受广大居民欢迎。老师按照一系列程序示范,首先介绍高血压营养菜谱,然后现场配料、烧的技巧、调料放置的注意点、大家品尝点评、请两名参观者上台演示其中的一道菜烧法、最后再次品尝、点评等。整个过程生动有趣。在轻松的环境中,既学习了高血压膳食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又获得了与患者互动的新技能。
1.2.3健康管理专员的特训作为一名健康管理专员,不但要自己掌握健康知识,而且要将所学知识广泛、生动、深入地传播给患者。因此。我中心先后十余次选派健康管理专员参加上海市疾控组织的培训。培训内容有血压正确测量方法、与病人沟通技巧、细节管理健康专员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演讲技巧等。同时还组织人围华东地区演讲比赛的成员和上海社区演讲比赛中获胜的成员,上台演示交流经验。通过组织健康管理专员的演讲比赛,将所学知识、技能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
1.3加强患者随访和干预
1.3.1患者随访高血压细节管理随访规定中危患者3个月随访1次,高危患者1个月随访1次。每次随访内容有清晨未服药的血压3次,身高、体重、腰围,服药种类、方法、剂量,服药的依从性。是否需要转诊等。
1.3.2患者干预本社区成立15个自我管理小组,各小组按照饮食、运动、吸烟、自我效能、老年人等主题组织干预活动至少3次。期间为患者发放通俗易懂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宣传册5520本,如:认识高血压、高血压与饮食、高血压与肥胖、高血压与吸烟饮酒等,为高血压患者读健康教育报,结合杨浦区名医师讲团为社区居民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讲座,共计1253人次。
1.3.3开展情况患者干预活动参与率68.96%,活动平均满意率90.68%,活动需求率90.68%,活动备案合格率100%。
1.4注重质量控制高血压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注重随访中的每个环节,才能更好地显现高血压管理效果。血压测量是高血压管理中随访医生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最常用的手段,许多医生认为测量血压再简单不过了。往往忽视许多细节,然而“细节决定成败”。听诊器放置不当、袖带绑得太松太紧、患者等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值……如何做到正确测量、准确读数,是需要不断改善的环节。杨浦区疾病控制中心对每次患者随访进行血压、体重、腰围等指标的测量进行质控,以保证随访质量。上海市疾控定期反馈项目阶段中各区存在问题、如何改进、下一阶段工作安排等,组织各区疾病控制中心条线负责和健康管理专员参加细节管理项目阶段回顾会议,汇报工作进度、结果、存在问题。为各区县搭建了互相学习的平台,对项目实施中的细节进行分享、补充、完善、控制。
2 细节管理的体会
2.1加强细节管理的意义
2.1.1患者方面通过细节管理,患者获得免费体检、免费化验、听课、培训,免费咨询、健康教育等。患者近距离与医生沟通和接触的机会增多,加深了对高血压病的发病、危害等的不断深入了解,改变了不看病药房买药、不运动、饮食不合理等错误观念,促进了患者从被动加入到主动参与到细节管理中来。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善,逐步树立良好生活方式,为高血压的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2医生方面通过招募患者、体检、随访、干预等一系列活动,医生有了进一步贴近患者的机会。可以从生活和日常接触中了解患者的病痛和忧虑,增加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了基础。经过细节管理中的培训,社区医师了解高血压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高高血压基本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拓展了社区管理的内涵,提高了随访干预质量和科研能力,并能在社区中为患者生动地传授。
2.1.3医院方面细节管理,为医院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也为考察医生的综合能力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为医院和居委的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配合更加默契。为日后的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成熟的管道,为强化社区卫生管理工作打下了新的基础。同时。医患关系的改善,提高了医院满意度;促进了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