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校 科研保密工作 加强对策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做好保密工作是一切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近年来,为了切实加强保密工作,国家及上级部门先后修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评分标准》等法律法规性文件,以强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管理。
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占到全国科技力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产生的科技成果涵盖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为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承担着大量国防科研项目,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并把保密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一、高校保密工作的特点
高校不同于其他科研单位,它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掌握大量国家高新技术秘密,在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上有着以下特点。
1.学术交流频繁。
高校学术交流活动多,国内外考察、讲学频繁,和出版专著量大,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其中一些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同时也参与非密项目,不免参加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这就增大了泄密的可能性。
2.人员流动性大。
高校承担着大量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面向社会的工程硕士和面向国际的留学生的大量招生,人员流动性大。其中大量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毕业后去向分散,给做好保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研究场所分散。
高校没有统一的研究场所,项目的研究场所往往分散在学校的不同位置。多数课题组由于受物理空间限制,往往与非密项目共用研究场所,给保密管理和防护增加了难度。
4.信息化程度高。
高校高新技术云集,新技术、新设备应用超前,信息化程度高。师生大量使用笔记本电脑、U盘、移动硬盘、手机存储卡等新型设备载体,网络四通八达、计算机数量大,并且大量自建的局域网与国际互联网相连,使得泄密渠道增多。
二、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校开展的科技保密工作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部分科研人员保密意识的淡薄。
由于长期生活在和平和开放的环境下,部分科研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残酷性,保密意识淡薄。部分科研人员觉得我国技术落后,对于发达国家没有价值,因此不需要保密;还有部分科研人员认为保密工作只要做好面上工作,能够应付检查就可以了,放松了警惕,为窃密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2.保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已经具有保密资质的高校大多成立了保密委员会和专门的保密部门,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一些制度繁冗复杂,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造成科技保密工作难以做到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3.人员队伍建设不力,责任不明确。
保密工作需要专职的保密工作队伍。但是目前高校保密工作队伍兼职多,专职少,且各部门、院系兼职保密干部更换频繁。这导致保密部门管理松散,业务不熟练,难以承担本单位的保密宣传、监督检查等工作。另外,保密工作责任不明确,分工不细致,导致各部门之间推脱责任,给保密工作的落实带来困难。
三、加强保密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保密意识。
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的保密意识。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的认识深度、重视和关心程度直接影响本单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成效。如果单位领导的认识不到位,对保密工作敷衍了事,应付检查,平时在人员编制、保密设施、活动经费等方面不为科技保密工作提供保障,这个单位的保密工作就绝不可能做得好。
其次,由于高校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应该不断组织师生的保密教育和培训,保证每年的学时数量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保密意识和相关技能。保密培训应当增加实际案例的宣传,使老师学生充分意识到保密的重要性;增加实际操作内容的培训而不仅仅是规章制度的宣讲,使保密工作切实可行,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校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多的优势,利用校园橱窗、报刊、网络等载体,图文并茂地宣传保密知识和保密法规,使保密工作深入人心。
2.完善保密制度,建立保密制度体系。
保密工作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关保密工作的规章制度,增强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相互联系、科学配套的制度体系,确保各个环节闭环可控。根据《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评分标准》,结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我设计了高校科研项目保密制度体系(见图1)。
3.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明确责任分工。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保密工作队伍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保证。要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保密工作岗位上来,并通过组织业务培训、深造,提高保密人员的技术水平,将为做好保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同时,要加强分级管理,实行“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科技保密工作;各单位确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科技保密工作,建立校、院、系、各课题组保密工作人员网络(见图2),做到人员落实,责任明确。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高校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有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保密手段,提高保密工作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保密工作是学校平稳、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充分认清保密工作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与学校战略规划之间的关系、与个人前途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实重视和做好保密工作。高校的保密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保密工作还要常抓不懈,不断完善各项保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努力做到保密工作常态化,使保密工作成为日常办公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源,郑鹂檀.高校开展科技保密工作实践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
[2]黄涛,闰东明,张艳.构建高校保密体系的项目管理方法[J].甘肃科技纵横,2010,39,(2).
篇2
政府的财务绩效报告是政府财务报告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结合政府重要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财务内容而制定的综合财务报告。政府财务报告在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可将过程和结果作为双重导向,反映政府所支配的公共财物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具体使用效果,财务报告是对于政府管理效果的一系列报告和文字说明的总称,而政府财务报告基于绩效框架基础上,势必会对于政府的绩效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和必要的数据信息,从而将绩效管理在公共部门的广泛应用中,搜集基础数据和信息,提供更真实的保障。绩效管理框架之下的财务报告,与之前报告类型截然不同,绩效管理是为了能够通过一定具有规定性的奖惩行为,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精确估算。绩效与财务报告的实际实效性紧密相连,绩效的管理,目的和初衷是为了能够将不与实际能力挂钩的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的公示和统一管理。从而调动政府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实际的财务目的的逐步规范和引导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政府财务绩效报告体系的科学架构设计
政府的财务报告类型本身和企业的财报类型有一定的区别,政府财务报告本身有一些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简单来说,就是货币单位作为公共单位的会计主要计量要素,财务报告对于非财务绩效的计量是无法预计的。同时由于财务会计课“抄报告”的历史遗留问题,可能会对于财务报告的未来预测性和前瞻性的信息造成一定的局限。
综合的来说,公共单位的财务报告往往是向内诉求的,财务报告设置初衷和目的是为了反映单位本身的内部财务状况。因此,如何对政府的支出做到全面反映,将实际的财务绩效与公共单位设置财务基准进行科学比较,找出不利的偏差和要素,从而设计出不同的功能分类,以便于向公众告知财政支出和政府预算之间的具体关系,是公共单位财务报告的根本目的。政府贡献的公共成本可以通过成本报表进行反映,同时财务报表中的其他比例和因素可以用来计量政府单位在各个方面的综合财务绩效关系来反映。
三、财务报告的扩展用途与其他政府财务产品关联性
在绩效管理的框架之下,政府的基础性财务信息一般是指通用的对外财务报告信息,这三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些基础信息和数据有助于综合了解政府内部的财政收支情况。而基础信息同样属于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与财务报告信息格式和内容具有极大的相关性。这种关联性往往是为了更加真实总体的反映政府财务的流动情况和政府的财务经济活动。政府是非营利的公共服务部门,其主要费用支出是来自于财政拨款,因此对于政府的财务报表报告内容的要求,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反应,做到政府的财务公开,不奢侈,不浪费,将财政拨款对于国计民生服务的有效性得以充分利用。
政府的财务绩效信息与财务报告以及政府的其他统计类产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人力资源统计表和固定资产统计表等,和财务报告一起都属于政府的财务统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的财务绩效信息的产品,与统计信息的产品具有最大关联性的部分,往往基于统一的政府统计数据。而我国政府在绩效框架下的管理衡量表,就是为了将这些综合的财务产品相互关联,从而有效地导出政府的成本和产出的关系,作为定性和判断的重要数据依据。
四、政府财务报告基于绩效框架下的内容设计
绩效管理是为了更有效的约束和管理规范政府的相关财务工作,以及其他各类政府服务工作。政府的财务绩效报告体系是一个整体的体系,不仅包括预算管理绩效报告和综合绩效报告论述,也可以细化分为服务内容、公共项目内容及其他绩效管理行家报告等不同模块。
对整体预算体系的管理,为了对比的真实有效性,需要设计预算表和实际比较表进行精确的对比,最终制定政府的综合财务绩效报表,将政府与部门单位之间具体财政划拨情况进行综合统计。政府同样拥有服务和公共项目的功能,因此对于服务成本表的设计,与项目成本表的设计应该与具体的服务内容紧密相关。
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的财务报表基于绩效管理的框架之下应具备的管理和衡量的功能,因此政府的财务绩效应该通过政府的预算报告和统计报告以及财务报告来综合计算分析。从而达到对政府的财务绩效情况真实反应的目的。绩效管理衡量表不是简单的将数据进行量化,而是应该分块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绩效比较,从而可以从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政府财务的各种不同层次。
五、政府财务报表的绩效报告体系与实践性的紧密相关性
随着政府管理理论的深入和进步,我国政府的财务报告体系,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改革的主线。会计计量和财务报告不断力求反映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管理的真实情况。因此,权责发生制可作为核算和报告的基础模式,为政府财务提供可持续性的评价。
在理论导向的会计基础的合理构建上,可以将政府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进行具体的统计和财务信息的输出。促使政府层面合并财务报表,同时对于综合的政府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对比。从而可以在政府的实践过程中,将具体的财务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具体的政府财务会计报表,需要构建高效的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同时与政府成本会计和其他会计报表的实践性紧密相连。事实上政府的一些报表都是于实践活动的准入原则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特别是政府机构和单位部门对财务报表的具体应用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的政府财务部门对于财务报表的实践应用重点也不尽相同。
六、总结
篇3
一、实践性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公共管理类专业所要研究的是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针对公共事务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该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及公共政策研究分析的应用型人才,实践与操作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1],实践教学的效果是决定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应用性,如果公共管理类专业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死记教材内容、缺乏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等手段,获得基本技能和感性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活动组合[2]。它既包括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生产和社会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参与性和研究性活动,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假期社会实践。公共管理类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堂实践环节、毕业实习环节、暑期实践环节等,大部分学校把毕业实习环节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以笔者所在的河北师范大学为例,我校所开设的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性质,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同时适当加入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很少涉及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从毕业实习环节的教学来看,这三个专业主要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模式,根据前几届毕业生的实习情况,85%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分散实习的方法。在暑期实践环节,主要采取了学生自由组织实践小分队、并由教师进行指导的方式,大部分调研主题均能够结合当前公共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原有实践教学模式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无论在课堂教学环节、毕业实习环节还是暑期实践环节,均没有很好地体现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这对于应用性极强的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来讲,不能不说是教学内容方面的缺失。(2)由于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找工作等原因,原有毕业实习模式造成了更多的学生选择“分散实习”,在这种模式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实习过程往往变成了“放羊”管理。(3)暑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明显。根据笔者对另外几所学校的调查和访谈,发现上述河北师范大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我们急需探寻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及途径的重新认识
1.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和具体内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除了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基本知识外,更应加强学生公共管理技能的训练。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公共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公共管理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解决管理中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包括管理、组织、决策和执行等一系列能力。[1]结合本科阶段学生的特征,笔者认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阶段所要训练的技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管理技能、社交沟通技能、行政执法技能、调查研究技能、统计分析技能、公文写作与处理技能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应主要围绕上述专业技能展开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技能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水平。
2.实践教学的途径选择
传统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的重心放在了最后毕业实习阶段,由于受到找工作和考研的影响,很难保证效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是每年都要进行的,但实践内容又很难贴近学生所学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重视了知识传授和案例分析,很少有实践和实训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在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我们急需探寻一种常态的、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加以完善:一是通过学生参与管理类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相关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统计分析、项目论证和撰写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技能;二是通过学生接触和参与管理活动,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公共管理专业技能,着重提高学生组织、协调、沟通、社交等方面的技能。
四、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新探索
我校(河北师范大学)团委一直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由教师指导本科生申报和承担一定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从2006年开始,学校统一开展了“顶岗支教”工程,并走在了全国高师院校的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如何借助“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学校统一的“顶岗支教”大平台,强化公共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1.借助“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在历年科创活动中成绩是比较突出的。例如,2009年全校学生科创项目共有56个结题项目,其中公共管理学院有8项,排在21个学院的首位(与生命科学学院并列)。2010年的数据,同样支撑了这一结论,无论是立项率、结项率、获奖率均远远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表1)。表1的数据说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很强的优势,所申报的研究项目均能紧密抓住本专业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参与管理类项目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和相关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统计分析、项目论证和撰写方面的技能,不少作品获得了全国和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借助这一平台,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借助“学生科技创新”开展实践教学的模式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主要表现在:缺乏针对这种实践教学活动统一的、规范的、专业的实践训练标准;学生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内容分散、方法不得体、撰写不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属于业余活动,未被列入正式教学活动。为此我们建议:第一,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正式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要在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选题、论证、申报、调研、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和报告等各个环节,给予统一规范的指导;第二,学生科创活动应当围绕本专业相关问题展开,学院和专业教师要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联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为学生补充《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管理学数量分析方法》《项目研究撰写规范》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第四,鼓励教师将自己所承担的相关研究项目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第五,学校出台相关政策,对指导学生科创活动的教师计算教学工作量并给予资助和奖励。2.借助学校统一实习平台———“顶岗支教”的实践教学模式我校的“顶岗支教”平台主要针对师范类学生展开,高年级学生在经过系统培训达到中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后到农村中学开展为期半年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并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对农村中学被顶岗教师进行置换培训。目前,“顶岗支教”平台和组织体系已经日趋完善,截至2010年7月,该平台涉及到河北省11个地市的72个县市。公共管理类专业虽然属于非师范类专业,但是可以借助这一大平台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公共管理专业技能,尤其是组织、协调、沟通、社交等方面的技能。借助这一大平台开展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选择一些适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习岗位。目前所考虑到的有以下几个:班主任助理、学校团委书记助理、村干部助理、乡镇社区主任助理。学生进入这些岗位后,应由原岗位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进行系统指导。在具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之前,应当明确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利用一段时间由相关教师对上述技能进行课堂讲授,每名教师应对所需训练的技能进行讲解和分析,并布置专项训练任务。由于实习点比较分散,在学生进入实习点后,每个实习点应至少有两名以上的全程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辅导学生完成在实习岗位上的技能训练任务。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等通讯平台,获取校内或其他实习点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篇4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公共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成为高等院校一个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社会科学的热门专业。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VernonBogdanor.TheBlackwellEncyclopediaofPoliticalInstitutions[M].Oxford:BasilBlackwell,1987:504-506.
篇5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篇6
关键词:大数据 公共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每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重要的生产因素。这种生产要素正在不断驱动着社会管理发生变革。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深刻的影响到了公共管理领域,需要公共管理部门不断的进行反思和探索,如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提升自身的治理绩效,探索新的治理模式。
一、大数据时代的含义和特征
(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在封建的社会,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数据”的传递,烽火台、驿站都是传递信息的平台。接下来到电话的产生,人们首次实现了声音的实时传递,最终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彻底改变了“数据”的定义,也标志着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时代。到如今,各种电子平台、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和传播,社会开始进入到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将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等整合在一起的一个时代。
大数据(big date)的概念最初由《自然》国际期刊于2008年提出,并开始被广为传播,2011年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报告重点发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在全球各个行业、领域都掀起了一片热潮。
(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大数据是一场信息化的革命。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来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大数据时代具有三个特征。
数据量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相当于1 000个T),在每天的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大数据,微信的信息传输、网页的浏览痕迹、政府的数据收集等等。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
数据类型繁多。当下的数据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单纯数字,而是包含了各种网络数据,微博、QQ等网络平台的兴起、地理位置导航的推广,都在不断的扩大“大数据”的数据库,但同时也对多种类型的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价值密度低。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信息量的扩大,也意味着“坏”的信息也逐渐增多,给人们辨别能力带来了挑战,也对计算机如何更快速、更高效的完成信息筛选,提选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提出了要求,这也是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二、大数据时代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不够丰富和开放
我国的公共部门、政府部门缺乏“大数据”意识,同时缺乏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在国内,现在依旧有很多的工作人员不会使用计算机、一些落后的的确甚至还没有普及数字化办公,在数据收集的源头上就存在着很大的欠缺,使得数据不够丰富。同时,由于我国的政府与企业、行业问的信息共享系统的不完善,使得信息共享也难以实现,造成了“信息孤岛”的局面。
(二)管理理念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
国内不少的政府官员处理事情依旧靠直觉和经验,缺乏数据管理的理念。这几年,我国层出不穷。其中一些事件的造成就是由于政府缺乏数据管理能力,没有做出合理的决策,错过了最佳处理时间点。
(三)数据存在失真的现象
现在普遍的绩效考核制度下,不少单位、政府工作人员如果想要评优、评先进、晋升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政绩,如GDP的增长额、财政收入的完成等等。为了使数据达到理想化的要求,往往出现造假、虚假的非真实数据。
(四)数据存在安全隐患
互联网、网络的发展也使得私密信息不断被泄露,个人的隐私、国家的机密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2017年5月水滴直播平台事件的爆发就充分显露出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安全的漏洞,四处不在的摄像头,甚至私人家里的摄像头,这些被我们视为保证安全的措施却成为威胁我们安全的隐患。
三、大数据时代我国公共管理的改革思路
(一)培养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国务院于2015年份的《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要不断加强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政府实际上拥有最多数据资源,掌握了80%以上的数据,要充分利用公共各部门的大数据优势,进行整合,提高真实度,并进行分析整理。用数据来传递实情,避免直觉和经验主义的误判,学会用数据来决策。
(二)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确保数据利用最大化
国务院明确提出201 7年底前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可以有效的推广简政放权,使百姓办事更为简单、便捷,现在国内也在不断完善大数据共享机制,如社保的全国联网、身份证等证件的异地办理都是大数据共享的一个体现。
(三)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篇7
[关键词]公共责任;新公共管理运动;顾客导向;公共服务
ReflectionontheQuestionofPublicResponsibilityinGovernmentAdministration
YANGMeiLIUShu-chun
Abstract:Thearticlestartswiththerelationbetweencountry,governmentandcitizen,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governmentandprivateenterprise,Inviewofthenewpublicmanagementdevelopedinmanycountries,especiallythewesterncountriesandsuchideasas"customerdriven""marketization","theuserpay",etc,itattemptstoannouncesuchaview:Ignoringthedifferenceofthepublicandtheprivateandapplyingtheadvancedmanagementtheoryandmethodofindividualenterprisedirectlytothegovernmentwillcausethedesalinizationeventhelossofpublicresponsibilityconsciousnessofthegovernmentandhisadministrativepersonnelwhileraisingtheefficiency.Itrequiresthatwhenwebringinthemethodsofwesterncountries'reform,wemustre-recognizethetheoryandfunctionofthenewpublicmanagement,combinetheconcretenationalconditionsofourcountry,findoururgentproblemtobesolvedatpresent,andmakeourgovernmentreallybecomeaconscientiousgovernment.
Keywords:publicresponsibility;newpublicmanagement;customeroriented;publicservice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的公共责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中,政府组织面对着财政压力、传统官僚制的低效以及对公众的回应能力的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面对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技术革新和公众需求多样化等诸多外部环境的挑战。为了提升国家的竞争能力,适应技术变革的要求,增强政府的合法性,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自身进行了重大变革,形成了政府治理变革运动。这场运动已经不单是政府在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方面的小幅度变化,而是在整个社会层面所引起的政府职能与角色定位以及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从这场“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企业化”的改革开始,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批判的基础上,采用企业管理技术,强化服务和顾客导向,在政府体系内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功能,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益,已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政府改革潮流而备受推崇,这就是新公共管理运动或称为管理主义。
毫无疑问,作为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和反思,新公共管理具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创见。行政职能市场化,行政权力分散化,公共服务社区化,政府理念的企业化,都是这场运动高举的大旗。但从其根本意图来看,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在政府及公共组织中引进私人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全新的管理理念,从而使政府组织和公营部门变得更富有生机和效率,对公众更有责任和回应性,更能适应不确定的、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冲击和挑战。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它是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新选择,是在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的政策导致政府失灵时找到的新出路。国内的许多学者也认为它反映了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政府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对我国行政理论和改革实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然而,新公共管理绝不是完美无瑕的。随着各个国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政府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它内在的矛盾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对它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有学者就指出,由于来自不同学科的观点,却没有经过系统的梳理,导致了新公共管理在理论上的内在矛盾:承认公私部门的异质性却又强调管理的一般性,赋予公务员公共精神却又以理性自利的经纪人假设为理论基础,主张政府掌舵却又极力推崇市场机制的作用,尊重公民却又倡导顾客导向。由于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领域过于广泛,笔者理论水平又十分有限,而且考虑到本文的主旨,在这里仅仅想谈一下新公共管理中一些涉及政府公共责任的具体措施。
1.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普遍的做法是实行合同出租,即在不扩大政府规模,不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政府通过投标者的竞争和履约行为,将原先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权和提供权向私营企业、非盈利组织等机构转让,完成公共服务提供的“准市场化”,进而为改善公共服务提供质量,提高行政效率,增强行政能力。这样的确改变了传统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唯一提供者的状况,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推向社会,从而减轻政府负担,缩小政府规模,精简政府人员。这种做法在西方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行政改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公共部门不同于私人企业,不能只考虑效率而忽视了政府更为重要的存在价值——公平和责任。政府行政部门是需要为公民谋求公共利益的公共机构,而私人企业是为顾客提供商品和劳务、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竞争者。政府在保障平等、防止歧视等方面起着私营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这种做法虽然有助于提高效率与效益,但却缩小了公共责任的范围。市场的基本价值是效率,企业追求的是效率背后的利润,政府尽管也追求效率,但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时还要考虑作为公平的正义、公共利益、公民权利和公共责任等。
2.使用者付费制度。政府以某种形式吸引私营部门参与基础建设或提供某项服务,在政府规制下,私营部门通过面向消费者的价格机制来实现投资回报,这样既借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生产能力,又借价格机制显示真实的社会需求。但是,私营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它投资公共服务的目的和它投资一般的生产一样,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由于投资公共事业或多或少会得到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而且提供公共产品的垄断性更强,这样也许会使它们比从事一般生产获得的收益更多。从另一角度来讲,公民在获得公共产品的消费之前,就已经通过纳税的形式向政府支付了一定的费用,政府本应该为它的公民提供可能的管理和服务,再要求公民向提供服务的私营企业付费的做法是否合理是值得探讨的。如深圳市对公民收取日常垃圾处理费就曾引起了市民的质疑。说通过使用者付费制度能反映真实的社会需求,以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我认为这种说法实在值得怀疑。比如对于某项公共服务,某个公民不购买很有可能并非因为他不需要,而是因为他根本支付不了它的费用。公共服务市场化本身就意味着增大资本的影响,必定会削弱政府对公共事务和经济的调节能力。莫尔就尖锐地指出:“以市场机制解决公共问题基本上违背了政府存在的目的。”
3.倡导顾客导向。新公共管理为纠正传统官僚制下公民只能被动接受服务的情况而提出顾客导向,要求政府在管理中将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各种具体措施给公民提供“用脚投票”,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并定期征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期望“顾客”能形成对公共机构的压力,达到改善公共服务的目的。这种顾客至上的理念虽提供了回应性、多样化的服务,但却把公民降低为一般的消费者。“公民”和“顾客”是分属于两个领域内的概念,公民是社会契约的一部分,顾客是市场契约的一部分,顾客仅仅是公民的一部分,公民位居顾客之上。顾客各具特色的消费需求之间没有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生产者可以满足不同的顾客需要,而公民对公共事务的需求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每个公民个体在政府所提供的所有服务当中都有一种利害关系,国家和政府正是这些矛盾无法解决的产物。而且,政府难以协调满足顾客私利和促进公利之间的矛盾。政府及其公共管理作为整个社会的调节领域,其目标是实现和捍卫公共利益,解决公共问题。
二、构建中国政府的公共责任
长期以来,我们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将经济建设始终放在政府工作的中心位置,再加上政府对社会采取的集中化社会管理体制,使我国的社会总体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并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十分缺乏,作为“多中心主体”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发育仍显迟缓,还未能真正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阻碍了政府行政改革的推进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公共卫生覆盖面不足以抵御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风险,社会应急系统不健全。
而且,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旧的社会资源分配体系,控制机制趋于解体,而新的体系和机制尚未完善并充分发挥作用,诱发和加剧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实际上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风险加剧的时期。这一切都使得政府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确定义为政府的主要职能。现阶段政府所承担的公共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需要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中,所谓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规范和管理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等。我们还提出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由行政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
三、结语
认识到我们现在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时期,就应该借鉴学习西方国家的市场化、民营化的先进经验,将政府的职能交给社会去承担,不但能够减轻政府的负担,还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无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没有充分认识到西方的公共管理市场化是在市民社会成熟、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强有力的社会自治力量和规范的市场机制对政府过度规制的一种回应。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发育很不成熟,市场机制很不健全。无论是市场制度的约束力量,还是经济个体或者市场中介组织的自律能力都十分有限。市场化、民营化的结果不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造成一些公共管理领域的真空地带,出现了公共服务的责任缺失问题(市场化中最常见的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因为市场化后,政府把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包了出去,非政府机构承担了这些职能,在市场化机制下,这些机构都有盈利取向,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它们可能会忽视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而政府已经把公共职能转包出去了,所以也常常推卸责任。因此,我国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想成为公民心中有责任心的政府,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真正解决好我们自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海洋行政管理海洋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随着陆域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大,海洋资源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海洋的地位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对领海甚至公海的开发。由此,海洋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尽管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对海洋管理表现出极大的热忱,但实际上关于海洋管理的涵义及学科构建尚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框架。尤其是海洋行政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当前对海洋行政管理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两个角度:一是从行政法的角度对海洋行政管理及其它海洋管理概念作了梳理,如滕祖文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即是按照行政法的角度来编撰。二是从管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海洋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如郑敬高等人编撰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但是目前尚没有学者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加以论述。而明确海洋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学科地位,不仅有利于海洋行政管理(学)自身的理论构建和发展,而且可以从一种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海洋行政管理与其它海洋管理概念的关系,有利于整个管理学科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尝试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角度对海洋行政管理的定位及构建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
关于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部分的学者已经作了一定的阐述。鹿守本把海洋管理的对象分为自然系统对象;海洋使用者和海上活动者对象两部分,将海洋管理定义为:“在海洋事业(含开发、利用、保护、权益、研究等)活动中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和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即是海洋管理。”[1](P49)鹿守本对海洋管理的定义着眼于一般管理的角度,未体现出对海洋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郑敬高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把人类以海洋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和以这种实践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区别开来,前者称为海洋管理,后者为海洋行政管理。[2]或者更为详细一些,前者称为海洋经营管理,后者称为海洋行政管理。笔者也认同这种划分,只是认为海洋行政管理还应该包括政府对自身介入海洋活动的管理,因此,海洋行政管理的定义可以表述如下:海洋行政管理指海洋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依法对自身及社会组织介入海洋活动的管理行为。他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政府在介入海洋活动过程中对自身的管理;二是海洋行政机关对社会其他主体在海洋活动中的管理、协调和监控。
此外,笔者更倾向于将海洋行政管理理论作为海洋管理理论的发展主体。首先完善海洋行政管理,由此带动海洋经营管理的发展,其学科的发展脉络与陆域的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如果说陆域管理理论沿着一条“企业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包括公共管理理论)”的脉络发展,后者的发展更多的建立在对前者理论的借鉴上,那么海洋领域管理理论则应该相反。其脉络是“海洋行政管理——一般海洋管理理论——私人海洋管理理论”。其原因主要在于:
1.海洋实践活动更具公共性,需要政府行为的有效介入。人类诞生于陆地,发展于陆地,在陆地上的活动较之海洋,成本较低,个人和私人组织有能力支撑自己活动的成本,且收益的周期较短,个人和私人组织也愿意为其活动进行投资。因此,在陆域,私人管理的理论占据主要地位,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有赖于借鉴私人管理理论的发展。而海洋活动和陆域活动不同,其不可预测性较之陆地要大的多。个人和私人组织在面对海洋活动时,由于力量和承受能力的有限,或是不愿过多的介入,或是其开发多带有短视效能,其成本—收益比例远远低于陆地,影响对海洋的进一步开发。换言之,人类探索海洋规律的活动,其“公共性”更加明显,这种具有不可分割性的规律探求,由政府来提供更为适合。政府在介入海洋活动时,必然需要建立对自身活动有效管理的理论体系,海洋行政管理的价值正是体现于此。
2.海洋活动具有更强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externalities),即不属于买卖或交易双方的预测,但却是组织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物。[3](P9)它体现出一种活动不仅产生活动者所希望的或只影响他自己的结果,而且对他人和环境造成影响。通常而言,活动的外部性倾向于特指其负外部性。绝大多数海洋活动都产生影响公共利益的负外部性,尤其是海洋环境的破坏更是具负外部性的公共问题。海洋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就这些外部性很强,影响公共利益的海洋管理活动进行管理,而且也只有海洋行政管理能更好的消除海洋活动的外部性。[4](P39)
3.海洋活动涉及更多重要的利益主体,其协调需要政府的参与和主持。尤其是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加强对海洋的开发。美国在1998年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开发、保护、恢复海洋资源的建议,并从2001年起对海洋环境和法规进行全面研究,对国家海洋管理政策重新做出全面评估,从而为21世纪美国海域经济开发政策勾出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又于2004年4月了一份长达514页的研究报告。1997年日本在《海洋开发年度推进计划》中,已经把“探求新的海洋开发的可能性,立足于国际角度推进海洋的开发”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起来。[5]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利益摩擦,我国如果要在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成效,不仅需要完善国内的开发管理,而且需要探求国际开发的协作和协调。这两方面都属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范畴。
如果将海洋行政管理作为海洋管理理论的发展主体,即将探索政府管理行为作为重点,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界定海洋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三者关系的明确是海洋行政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二、海洋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
上个世纪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其重大举措之一是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五个二级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学,其研究对象和范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政府自身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不同领域的管理(部门公共政策和管制);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如学校和医院的内部管理)。[6]但实际上,公共管理学科的五个二级学科,对这三个层次的划分并不明显,或者说,很难界定五个二级学科到底应该归属哪一个层次,它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重叠和交叉的关系。尤其是面对新的领域扩充时,很难明确新领域的学科地位,至少现在的学科体系就并没有凸显海洋行政管理的位置。[1]这说明当前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周志忍为公共管理的学科发展提出了两条思路:第一,公共管理应该留有向外发展的余地,随着社会需求和基础条件的成熟,增设或新添其他的二级学科,只是增设的二级学科应该着眼横向分工的专业领域如环境保护等,而不是具有综合特征的学科;第二,将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基础和平台,建立开发式的学科体系,即行政管理与其他的四个二级学科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某种基干与分支的关系。在不变动现有的学科体系下,可以容纳增加的研究领域。[7]
暂且不论这两种思路,哪一条更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我们所关注的是,对于海洋行政管理的发展,哪一条思路更有力呢?如果选择第一条思路,作为与土地资源管理并列的二级学科,海洋行政管理称为“海洋资源管理”更为合适一些,这就面临着学科名称的再次变化。[2]笔者倾向于第二条思路,即海洋行政管理以行政管理为学科平台,将行政管理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借鉴其他二级学科的成果,逐渐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可以厘清海洋管理的学科类别,完善各自的发展。如上所述,当前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存在一定的模糊,本文赞同海洋管理划分为海洋经营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而且以后者为主体的观点。若坚持第一条思路则面临“海洋资源管理”概念的诞生,如何界定海洋管理、海洋经营管理、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这将为整个海洋管理的发展人为增设一些壁垒,不利于学科的相互借鉴和发展。
2.当前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不足以成为一级独立的学科。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不仅不能和行政管理相提并论,也远不如其他的四个二级学科。海洋行政管理所借鉴的行政管理理论,要远多于自身的独特理论。将海洋行政管理归属于行政管理的一个研究系统,一方面可以继续沿着当前的研究脉络发展下去,继续借鉴,另一方面也不会与当前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发生冲突。有利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3.海洋行政管理以行政管理为学科平台,可以突出海洋行政管理以完善政府行为为核心的学科特点。如上所述,与陆上管理行为和理论的发展脉络不同,海洋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组织强有力的介入。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探索如何有效提高政府效率和加强政府行为的学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如何管理政府和政府如何管理方面,积累的大量的理论和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如果作为海洋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基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促进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完善。
三、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
在明确了海洋行政管理的内涵和学科定位后,如何构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课题。当然,国内外的部分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在范畴上作了一定的诠释。美国的J.M阿姆斯特朗和P.C赖纳在他们合著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将国家对海洋活动的管理分为十项职能:组织海洋研究;从事海洋资料的收集、存储与分配;财政赞助;税收;监测;实施法律;解决冲突;制定政策;制定法规;制定规范等。而国内的学者郑敬高在《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中将海洋行政管理的体系分为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海洋立法与执法管理;海洋政策与决策;海洋权益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滕祖文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主要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阐述,全书的体系也类似于行政法教材的体系。[9]
笔者在综合不同学者的分类基础上,根据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认为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体系,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职能。其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在海洋活动中的职责定位,政府应该介入何种海洋活动,介入的程度多大,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介入,以及随着海洋环境和行政环境的变化,政府应该做出何种反应。
2.海洋制度。针对海洋职能,国家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何种的组织体系,其机构的设立、权责、相互关系等一系列内容;此外,权力机关针对海洋管理的立法,行政机关涉及海洋方面的行政立法,都应该属于这一层面。
3.海洋战略。尽管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并没有涉及战略管理,但是公共管理,尤其是新公共管理将战略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要将战略思维融入行政管理的所有阶段之中。[8]对于海洋行政管理而言,其战略思维更为重要。战略的涵义本来就蕴含着一种竞争,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正是战略思维的体现。海洋战略的重点在于探讨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变化,海洋未来的国际地位,世界各国针对海洋的举措,以及我国如何保护领海和有效参与公海开发。
4.海洋决策。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海洋决策的研究范畴同样应该立足于此。在借鉴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海洋战略和海洋环境,提高政府的海洋政策水平。
5.海洋实施。即海洋立法或海洋决策做出后,海洋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贯彻法规和政策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它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海洋行政指挥、海洋行政沟通、海洋行政协调、海洋监控和海洋方法。海洋实施应该是整个海洋行政管理内容最为庞杂的部分,也应该成为其他海洋管理汲取海洋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主要部分。
6.海洋财政。主要涉及政府在海洋管理活动中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机关如何界定海洋开发的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和地位;二是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手段有效的调控整个海洋开发的进度和规模,以达到海洋开发的最佳效果。
7.海洋伦理。主要探讨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海洋长期利用与近期利用之间的关系、各国在公海的行为规范等。
[参考文献]
[1]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论[M],海洋出本社,1997
[2]郑敬高.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郑敬高等.海洋行政管理[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5]李靖宇于良臣.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7]周志忍.论公共管理学科整合:问题、挑战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藤祖文.海洋行政管理[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OceanPublicAdministration:ConceptandBuildingfromPublicManagement
[Abstract]howtodefiniteoceanpublicadministrationanddistinguishoceanpublicadministration,oceanmanagement,publicadministrationandpublicmanagement,somescholarhavemade.Buttheyhavenotmadefromtheangleofthecourseofpublicmanagement,whichisthefirstproblemoceanpublicadministrationneedface.
[Keyword]oceanpublicadministrationoceanmanagementpublicadministrationpublicmanagement
--------------------------------------------------------------------------------
篇9
[关键词] 价值理性 生态要素 效能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内,政府行政的效率和政府形象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压力,一些地方政府开展“效能革命”,目标之一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轻管理重服务,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行政机关的服务功能。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绩效时代”,政府行政治理也进入了随大流趋势,政府工作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人民,所以,为了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政府,必须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能。塑造政府机关形象,是政府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种的一切都要求我们认真创建效能型政府,从根本上、体制上改善行政发展环境,提升政府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行政治理的价值理性
马克斯・韦伯将人的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所谓价值理性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1]。”价值理性基于某种价值信仰之上,强调终极的价值关怀。在政府的公共治理中的价值理性,更多地强调了公共管理过程中的的公共性、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这些特性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政府的效能化目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公共管理不仅坚持原始的“公共性”的价值理性和“合目的性”的工具理性,更多地是主张走企业化改革的政府,强调组织的效能,提出建设绩效型政府,在政府治理过程中要求不仅将公民视为“顾客”,更应该给“顾客”以满意的、效率高的服务。将政府治理中的理性价值界定到公平效应、服务取向、意识责任和有效治理,这些都体现了市场理念不断地融入到政府管理的最具有操作性的环节,重点是要强化对公平、服务、责任和回应性等的关注,不断体现现代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理念,从而不断推进政府的效能建设。
二、行政价值理性中的生态要素与效能政府
对于行政理性价值的内涵,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是行政生态要素。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们已经习惯于将生态问题上升到政治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行政生态理论认为,任何行政系统都不能与其社会环境截然分开,因为任何级别的行政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要必然地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且行政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对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敏感,越善于接受社会环境的需要,它就越能提高自己的效能和适应力。尤其是面对迅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存在依据和基本职能的行政组织(政府)更必须不断做出相应调整和变革,以完善组织结构,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伴随着行政效能的提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在《关于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标准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效能建设是以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科学配置机关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改善机关运作方式,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构筑机关效能保障体系的综合性工作[2]。可见,虽然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效能政府给出的定义从字面上看存在表述的不同,但其实质内涵都是一样的,即:强调效能政府是特定环境下能最佳实现政府的组织功能的政府。当然,现实中,由于不同级别的政府对自身组织功能的认识及其职能重心的把握不同,致使各级别政府所致力于建设的效能政府实践呈现出多元状况。不过,虽然目前各地效能政府实践的重心各有差异,但无庸置疑的是,各地政府所建设的效能政府一定是匹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服务型政府。
三、理性价值下效能目标的实现
秉承着服务行政范式的推行和强化,各级政府响应政策号召,提出效能化办公,建设效能型政府,实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把发展环境综合整治与完善政府功能形象相结合,进一步搞好公共服务、管理服务和便民服务,建设廉洁、亲政、务实、高效政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
(一)强化政府行政的效能意识和优化人员素质
政府行政效能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是离不开服务于一线的政府公务人员,他们是治国理政的主体,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政府的公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有较强的为民服务意识,提供效能服务的意识。公务人员应该具备“公务员精神”,这也是公务员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道德情操、工作态度、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具体包涵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等几个方面[3]。所以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关系着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成效。因此,在各级政府建设效能政府的号召下,必须要求公务人员应该有“公务员精神”,只有具备这样的精神,才能使其工作目标明确,在业务开展中有所追求,强化服务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效率。具体而言应该从“官本位”转变为“民本位”,做到执政为民和掌权为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核心来展开工作;从“暗箱”到“透明”理念的转变。这是要求政府的行政行为应该是一个受到广泛监督的政府,这样的政府才可能是腐败最少的政府,这样的政府也理应是效能最高的政府。同时,行政人员的良好素质是效能政府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不断优化提升行政人员的总体素质,必将对效能政府的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种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而且还体现在行政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优化才能更好地完善本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治理法治化
建设效能政府必须要做到从“人治”向“法治”理念的转变。法治的理念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要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按规则办事,不能随意行事,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全面法治化。主要是:依法提供合法服务,也即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时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不得随意做出影响社会公民和相关组织利益的决定程序,而且,当政府提供具有强制性的管理服务时,应注意听取民众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相对人、厉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诚实守信服务,即政府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提供高效便民服务,即政府公共服务应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如政府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保证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治理的开展和效能政府的构建提供更为优越的社会环境,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于建立公共治理体制,改进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及市场化进程,不仅是推进绩效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同时也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开辟了一条实践路径。现代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而不是“万能政府”,政府职能有一个界限,发挥着有限的作用。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活动的结果未必能校正市场失灵,政府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即政府失灵,主要包括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和政府干预的无效率。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政府的职能定很不明确,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该管的又没管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为了更好的控制行政成本,必须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公共部门引入私人部门市场竞争的工作方式“不仅可以为改革提供道义上的支持,而且可以为政府更有效地运转提供切实可行的证据。”将一些原来由政府履行的公共服务职能交由非营利组织承担,政府不再是“承包方”,而是“投资方”和“发包方”[4];同时考虑到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较晚,力量较为分散,应该积极的培养非营利的发展,制定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的合作关系,使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其“政府助手”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政府内部的分权,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从而大大减少政府的隐性成本,减少行政支出。
(四)加强政府绩效管理
2007年2月,温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要在全国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度,抓紧建立政府绩效管理评价制度。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在积极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政治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统一的基础上,为获得公共产出最大化的过程[5]。英国财政部把对政府绩效“3E”要素结构定义为:“经济,即输入成本的降低程度;效率,即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最常用的效率测定概念是劳动生产率及单位成本;效果,即产出对目标所作贡献的大小”。从政府绩效管理的定义和要素结构来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都是实施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要实现政府行政效能,必须加强政府全面绩效管理。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绩效目标、绩效预算、绩效评估等过程,对政府活动的全过程都进行绩效监控,每政府行政的每一项工作都纳入过程化管理,每个环节都在程序规定中对号入座,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都要有保障,确保政府活动低成本、高效率的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政府绩效管理还应充分利用一些现代管理技术,建立起对政府绩效全面的评估与控制体系,做好对政府行政的时候控制。可见,推行绩效管理在控制我国行政成本的非理性增长从而提高行政效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中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J].江淮论坛,2009(4).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关于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标准的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3(3):8-16.
[3]陈群祥.构建行政效能建设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前沿,2009(1).
篇10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研究综述
一、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成果回顾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界定。
1.关于绩效审计的称谓
国际上对绩效审计的称谓较多,有货币价值审计、有效性审计、效率性审计等;在我国,主要有经济效益审计(娄行,1987)、管理审计(王光远,1996)。
2.国内外关于绩效审计内涵的界定
在国外,政府绩效审计通常界定为绩效审计就是客观地、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地评价的目的,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为实施监督和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方面进行决策提供信息;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政府部门、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分析评价其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以进一步改善经济管理工作,提高政府部门、单位或项目绩效的经济监督活动(王会金,2004)。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与作用。
1.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有两目标说和三目标说。其中两目标说主要是解除受托责任和实现决策有用(谢志华、孟丽荣和余应敏,2006),三目标说主要是指评价所审项目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
2.政府审计的作用
李凤雏,王永海,赵刘中(2012)从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其作用具体表现为监督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制约公共管理权力、推动民主法制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王晓梅(2007)以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基础,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在于社会契约理论与人民学说、委托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绩效审计作用在于评价政府工作的成绩和效果,解决人民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政府对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同时控制公共服务社会化不过于偏离正常轨道。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施青军(2006)认为绩效审计具体方法主要是指绩效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具体来说搜集证据的方法包括观察、审阅、访谈、抽样和案例分析、二手分析和文字查询、研讨和征求意见法。证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统计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前后对比分析法。师修繁(2011)证据分析方法包括比率计算、成本效益分析、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法、查阅对比法、问卷调查分析法。
(四)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
1.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关于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政府审计评价标准组成部分的研究。温美琴(2006)认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标准包括政府施政纲要和目标、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历史纵向和横向的数据。二是关于政府审计评价标准建立原则的研究。周勇(2008)认为政府审计评价标准的原则包括相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赵奂(1999)认为政府审计评价原则应当符合市场经济规则、适合环境审计、立足效果考核、确立便于操作的标准体系、审计人员运用标准时坚持社会性、公众性、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并重的原则。
2.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温美琴(2007)提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公共资源耗费审计指标、政府管理绩效审计指标以及项目绩效审计指标,周勇(2008)认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总体绩效评价指标、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以及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其中总体绩效评价指标中包括公共资源耗费类审计指标、政府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以及政府行政潜能审计指标;政府公共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包括总体评价类指标、人力资源类投入指标、资源投入类指标、资源管理类指标、机关管理指标和产出类指标;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一般类指标、项目评价的个性指标以及特殊指标。
3.政府绩效评价方法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胡慧娟,2006),这种方法、净现值法(温美琴,2006)、加法合成法(温美琴,2006)、模糊数学评价法(温美琴,2006;顾正娣、王会金,2012)、逻辑框架法、公众评判法、目标评价法、历史动态比较法、综合指数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周亚荣,2007)。周亚荣(2007)提出了政府绩效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通常在对公共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时,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最低成本法 综合指数法 逻辑框架法;在评价政府部门绩效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历史动态比较法、目标评价法和公众评价法、
4.政府绩效评价实践
王烁(2012)分析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准则建设水平低。二是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明确的陈述和指导;3E核心地位不突出;重视对过程的评价,缺乏对结果的评价;选择评价标准来源单一;三是评价指标缺乏总体性指导、反映3E的指标不足。
二、文献评述
当前学术界从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界定、目标、作用、评价、方法、实践现状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政府绩效审计作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缺乏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没有对绩效审计的框架进行研究;第二,现有研究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较少;第三,在政府绩效审计质量与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第四,较少有学者对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如何应用进行研究,这些都是政府绩效审计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俊.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机制研究――基于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辩证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
[2]覃易寒.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运行方式改进与政府绩效审计[J].审计研究,2010(4).
- 上一篇:健康教育的主体
- 下一篇: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