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健康教育是指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全国在校大学生已突破2000万,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7~22岁,处在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心理发展正处于从青年中晚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转折时期。由于他们还缺乏丰富的经验,心理发展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一些复杂问题面前还会表现出幼稚或片面,产生矛盾心理,甚至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①自卑: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评价过低,对自己没有信心,心理承受力很差,经不起刺激,经常多愁善感,容易产生猜疑心理,瞻前顾后。有报道,某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有57%的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1]。②社交障碍:主要是自我防御心理过强,过于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有报道,高校大学生中84%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其中57%学生存在社交困难[2]。③懒惰:大学生普遍存在懒惰的表现。④狭隘:很多大学生喜欢斤斤计较,对一点小事都耿耿于怀,好嫉妒,好挑剔,心胸狭窄。如云南大学生物系学生马加爵,因为和同学打牌时被同学怀疑作弊,就对同学怀恨在心,将3名同学残忍杀害。⑤抑郁:抑郁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据调查,广州医学院学生抑郁症检出率为80.6%[3]。每年全国各地高校都有大学生自杀的报道。⑥焦虑: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竞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⑦过分自我: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娇生惯养,常常以自己为中心,缺乏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的精神。
大学生独立生活自我照料能力差,健康知识匮乏,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和性生理知识。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存在不良刺激。
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
在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一直没有被纳入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传授,一直游走在学校的边缘,有的学校把它作为选修课,但也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和计划,随意性很强,教学质量存在很多问题,而大多数学校根本就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尤其是工科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还没有引起高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引起大学生们的重视。在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还是一片空白。
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是我国未来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为国家培养合格、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所有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等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繁荣,社会的多元化和两极化,也相应的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影响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大学生也必然受到冲击。他们不仅需要有健壮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灵,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已面临严重的威胁,大学生健康教育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葵.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及调适.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1):52-53.
篇2
一、“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问题的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强调方式的合作性,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一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做心理活动课,虽然提供了心理体验的过程,但是不注重讨论分享和归纳总结,淡化了心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体验?互动?合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强调方式的合作性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3.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无论何种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双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接受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教学智慧在主体的互动性中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会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80%的大一新生存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焦虑、人际沟通问题、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地改革“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篇3
中图分类号:G47;G478.2;G81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94―03
奥林匹克的核心是教育。奥林匹克教育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通过体育运动的社会效应传播世界优秀文化,对青少年进行身体、心智和道德的教育。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过:“离开了教育,奥利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这个崇高的目标就是在《奥林匹克》中明确提出的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通过教育实现了奥林匹克宗旨,毫无疑问,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的出发点和归宿。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早已超出竞技体育本身的范畴,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文化活动。它通过改造与完善社会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人的培养与推动社会进步结合在一起。
奥林匹克教育作为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极其成功的教育形式,除了因为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以促进入的身心和谐发展为教育目的之外,更是因为奥林匹克教育采用了以体育运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和基本方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皮埃尔・德・顾拜旦曾经说过:“奥林匹克主义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也是发展身体耐力和力量的学校。”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作为一种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的社会文化理念,所带来的社会教育效果是无可替代的。大学生精力旺盛,充满活力,他们对体育运动有着最高涨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让大学生们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依托体育运动,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更快、更高、更强”,什么叫“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什么叫“公平竞争”等无法通过语言解释和真正领会的抽象理念。在国家大力倡导奥运精神,宣扬“人文奥运”理念的今天,在大学校园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对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奥林匹克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
1.1 坚持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近几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机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不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达到了八成。
对体育运动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是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大,网络生活的泛滥,室内环境的舒适,浪漫爱情的甜蜜,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没有时间锻炼为借口远离了运动场。目前,在高校中进行自发体育运动的学生并不多。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日益被重视的问题。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认识健身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叫。奥林匹克运动内容丰富,生动具体,是鼓舞大学生体育热情,培养终身体育运动兴趣的重要途径。落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就是应当完善体育教学,重视完整运动技术的传授,加深学生对运动的理解。只有运动技术水平达到相应的高度,学生才具有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对运动产生真正的兴趣。同时,要大力开展课外体育竞技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校园运动氛围。众多的参与机会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健身、竞技、娱乐的需求,更能够持续地刺激学生的运动热情,长期坚持锻炼,最终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2 学习榜样,倡导良好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成为需要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包括饮食、卫生、起居、娱乐、运动习惯等。现代心理生理健康研究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现代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在大学生群体当中,除了缺乏体育锻炼之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已成为影响了他们身体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奥林匹克运动来说,奥林匹克明星就是活生生的榜样,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大量的青年学生去学习。每一个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除了刻苦的训练之外,在生活中一定也是严格自律的。在奥林匹克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让青少年远离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合理作息,健康饮食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校园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同时.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更应该宣传他们优秀的人格、严谨的作风,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产生积极的作用。
2 奥林匹克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受到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我国医学界和残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精神病患者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长,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万精神病患者,平均年龄25岁,每天自杀人数是400人,有自杀动机的更多。在这些统计资料中,青年学生所占的比例达到50%以上。大学阶段,由于学习和就业压力巨大,一些学生很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情绪,进而导致孤独、抑郁以至自杀等心理疾病的产生。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讲座、咨询等形式开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与这些方式不同.奥林匹克运动以其特有的活动方式,不仅促进人们增强体质.还能激发人的精神力量.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使人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尽管还不能准确阐明体育运动有助于心理疾病治疗的内在机制.但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的确能够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等症状。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1750名心理医生中.自6u%的人认为应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心理医生认为体育运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体育运动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已经被日益广泛地采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通过身心不断努力,掌握了运动技能,克服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更能磨练意志,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同时,在参与大量的集体项目时,有利于调整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大学生产生孤独、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高校中运用奥林匹克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 奥林匹克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准则
3.1 拼搏进取,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大学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断进取、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这六个字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拼搏
精神。它既是指在比赛场上面对强手时要发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又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说过:“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人生的奋斗如运动场上的追求一样是永无止境的。奋斗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而又普遍缺乏的。在今天的大学校园中,经常会看到有的学生不求上进,上课睡觉,考前突击,考试作弊。大量时间沉迷网络,惧怕困难,不愿面对挑战,终日浑浑噩噩。通过弘扬奥运精神・大学生应该摈弃各种迷茫、困惑、畏难、心理失衡等消极心态,以奥运精神鞭策自己,树立目标,奋力拼搏,健康向上,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3.2 积极参与的意识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格言最早是美国一位主教提出来的。1908年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时,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并解释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参与”的可贵之处在于“参与者”有着高尚的品质、真诚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理想的追求,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名次和奖牌。
正是由于“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意义才能超出竞技体育的范畴。正是因为有众多国家、地区运动员的参加,才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成长和壮大,而且通过各国运动员的友谊和交往,对全世界的和平以及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重在参与”的精神,使人们在交流中获得友情和情感的充实。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冠军只有一个,受人瞩目,但所有的参与者,都在艰苦的训练和比赛中付出了努力,虽然没有得到冠军,一样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品德得到了提升。
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艺术生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张继玉(1975- ),女,江苏响水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项目“艺术生自我价值感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gmky2010007)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很多学者开展了关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与和谐人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就如何推进艺术类大学生(以下简称艺术生)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成果还比较少,作为培养未来精神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的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一直注重培养艺术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艺术院校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更是我们艺术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期望状态。
一、艺术生心理特点和心理趋向
与普通类大学生相比,艺术生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特点,例如追求独特与个性,不崇尚时髦与流行;单纯而直率,心理设防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创造性强,随意性大;心理矛盾冲突严重,角色反差大等。由于这些特点,艺术生在心理问题的呈现上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一)适应困难化
艺术生由于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群体中角色地位的变化、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他们出现很多适应困难,例如感情无以寄托的孤独感、人际关系困扰、优势地位丧失的失落感、生活适应和自理能力差的困惑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等。
(二)学习浮躁化
部分艺术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仅凭兴趣学习、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不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弱等原因,出现浮躁化倾向,例如盲目、急功近利、见异思迁、不求甚解。
(三)交往矛盾化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为独生子女群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艺术生又崇尚独立、自主,使他们个人主义地关注自我,特别是随着网络资讯的发达,很多艺术生更多地在网络中寻找寄托。
(四)认知片面化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一般从小都有艺术特长,优越于他人的感觉伴随了他们多年,但到了大学之后,这种优势变得越来越少,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出现问题。
(五)情感随意化
2005年9月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来,大学生对待婚恋情感问题较以前明显开放、随意,而初尝爱情滋味的大学生比较容易迷失,部分学生分不清友谊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
(六)个性自我化
艺术生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强烈,容易养成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他们崇尚艺术自由的同时也强调行为自由甚至落拓不羁,不易为周围环境接受。
(七)价值多元化
艺术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背景、成长经历、专业特点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倾向及发展规律。
(八)就业功利化
艺术生职业价值观感性、直接,个人本位突出。个人本位的职业观在自主择业时往往导致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需要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加以引导。
二、积极心理学对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创新型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支撑。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所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独立评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艺术生是未来社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培育他们和谐、健康、阳光的积极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高智力水平、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自尊心的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艺术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艺术生敏感直率,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和情感体验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
(三)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艺术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又往往和他们三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因此,要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教育,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三、构建艺术生积极心理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过去把重点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挖掘人类的潜力和优势。所以心理学不仅仅应该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该对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心理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同志曾经指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阳光心理”,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播撒“心理阳光”。尤其是针对艺术生这一既敏感又直率、心理设防能力差、接受暗示能力强的群体,更需要心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提高服务艺术生心理的意识和能力,开启他们“心理阳光”之门。
(一)确立一个目标——全面塑造艺术生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
阳光校园的基石是人人具有开放、健康、成熟的心态,实现我与自身、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展示的是“人的价值实现”。艺术院校要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在播撒“心理阳光”的过程中,贯彻“引导与咨询并重、实践与研究并举、成长与服务并进”原则,突出教育性,坚持积极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突出全体性,坚持普及阳光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突出全面性,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主体性,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全面塑造艺术生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
(二)以心理志愿者为抓手,以两个心理健康节为契机推进艺术生积极心理的发展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和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都推进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心理健康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有的还拓展到学生宿舍,形成了“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宿舍楼心理辅导站—楼层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体系。苏州工艺美院于2010年将班级心理委员、楼栋朋辈心理委员、心理协会三支心理骨干共同组建成苏州工艺美院心理志愿者队伍,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队伍立体体系,该体系以“自助、助人、互助”为宗旨服务广大同学。
苏州工艺美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学期都要依托心理志愿者开展“5.25”和“12.5”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5.25”(“我爱我”的谐音)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2.5”(“要爱我”的谐音)为心理健康活动周。苏州工艺美院在心理健康活动月期间曾经开展了心灵导航——新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我知我心——心理测量、心灵之约——咨询与约谈、心灵友聚——心理志愿者建设、心随师动——名师引航、心随影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灵之港——团体辅导、我演我心——校园心理剧、心随身动——户外拓展训练、心灵成长——知识竞赛、心的奉献——服务社会等十一项心理健康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艺术生心理健康、锤炼艺术生心理品质、塑造艺术生健全人格、开发艺术生心理潜能、优化艺术生心理素质、实现艺术生自我价值。
(三)扎实做好三项常规工作
1.全面、深入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包括静态和动态宣传,静态宣传有电子媒体宣传、各类文字宣传、教学和讲座,动态宣传主要指开展各类新生主题团辅活动,例如新生主题班会、主题活动、户外拓展等。通过宣传增进新生心理保健意识,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促进潜能开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一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要求,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苏州工艺美院心理中心结合艺术生的专业特点和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制定了具有美院特色、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和体系。内容包括:关注心灵,阳光心理——心理健康概述;适应生活,乐活大学——心理适应;悦纳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意识;健全人格,塑造人格——大学生人格;志存高远,快乐学习——学习心理;管理情绪,快乐生活——情绪管理;直面挫折,笑对人生——挫折承受;悦纳他人,和谐相处——大学生人际交往;把握情感,让爱成长——大学生爱情和性心理;厚积薄发,设计未来——择业就业心理。该体系强调施教者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浸润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动转化状态。采用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种课程表现形式,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开设“心理学与生活”“设计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选修课或专题讲座,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并举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心灵关爱,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通过平面文字、电子影像、以及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将积极心理知识和理念向更多同学播撒。尤其是心理网站可以提高宣传效果,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苏州工艺美院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开展网络宣传,“美院大学生阳光心理”网站成为主渠道,包括心闻快递、心灵成长、心灵驿站、心语心愿、心灵友聚等栏目以及心闻预报、访谈预约、新生专栏、毕业班专栏等几个移动专栏组成。版面清新自然、色彩明快,除了活动的预报和总结之外更多地吸纳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积极心理力量。
2.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访谈。一是坚持心理咨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积极开展个体咨询服务和团体心理辅导。二是推进以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为目标的一系列集新颖性、操作性、灵活性、提高性于一体的户内户外心理拓展训练。三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探索苏州工艺美院关工委“关爱学生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例如苏州工艺美院为了发挥退休老教师的热量,从2010年开始,关工委每学期举办一系列的心理沙龙,曾经开展的“2012,你准备好了么”“把握情感,让爱成长”“如何拥有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收效良好,成为苏州工艺美院心理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3.积极推进新生心理成长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发放心理宣传单、新生心理讲座、新生心理测评、班级心理团体活动等。在军训期间,苏州工艺美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给新生开设“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大学品质”专题讲座,从一个全新的健康观、两个目标、三个重要意义、谨防四类心理疾患、五个重要时期、六条重要指标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内容,对当代高校心理健康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尤其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阳光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和创造的个性”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将新生心理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参考价值。军训结束后组织所有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评、筛选、跟踪、反馈新生心理健康情况,做到指导科学得力、教育有的放矢,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努力实现四个促进——科研促特色、交流促提高、活动带辐射、爱心托阳光
在科研方面,促进积极心理与艺术设计相结合,致力于深入研究艺术生职业价值观、自我价值感、幸福感等课题的研究;在交流方面,积极加强调研、沟通与合作,走出校门,考察学习优秀高校的工作管理经验,积极推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提高,例如苏州工艺美院推进了苏州国际教育院心理工作者联席会和案例督导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作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为国际教育园举办高质量、高水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活动奠定了深厚基础;在活动方面,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展以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学生负面情绪和不恰当的自我认知、价值观等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宣泄、弱化,自身优势、特长、潜能在体验中不断被开发、显现、成长;鼓励心理志愿者利用自己的心理知识和艺术技能优势,成为心理阳光使者,用充沛的热心、爱心、耐心,走进社区、走入灾区、走进特定人群,奉献爱心,传播阳光心理,用爱心托起一片心灵的阳光。
[参考文献]
[1]张继玉.艺术生心理特点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6(5).
[2]何国清,易明,张继玉.大学生素质育化:第六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篇5
一、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但它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一个鲜活的小社会。生活在这个小社会中的大学生,并不像象牙塔里的花朵那样不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是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环境的影响,这些复杂多变的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由于人生阅历较浅,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够强,对自己又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因而,他们的心理既复杂又敏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学适应问题
很多大学新生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问题,是由于他们第一次从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刚入校的大学生感觉不习惯,一方面,常常思念家乡和父母,另一方面,需要独立生活,但又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例如,某高校新生报到嫌校门太破,报到当天欲退学。另外,学习方法的改变,很多大学生还沉浸在高中时被老师"赶着走"的学习习惯中,导致成绩不理想,甚至需要补考、重修等问题,这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沉重负担和压力,以致出现紧张、恐惧、头痛、失眠、情绪不稳等焦虑心理。
2、人际交往问题
在大学阶段培养与老师、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对于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大学阶段由于与老师直接接触的机会比中学阶段要少,加之缺乏沟通,许多同学往往对老师“敬而远之”,与老师关系不佳;同学之间由于学业竞争、兴趣爱好不同、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容易产生一些摩擦,导致关系不合。有些学生由于遭到同学不理解、排斥和冷落,往往性格孤僻、不合群,有时与人争吵打架,甚至引发自杀、他杀等高校恶性事件。2004年马加爵事件敲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近期发生的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刺杀事件,凸显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薄弱。
3、情感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身体逐渐发育成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由于恋爱观不成熟,不少大学生把谈恋爱当成一种炫耀,一种相互攀比的资本。他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畏惧爱情。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很多都是初恋,由于不成熟和感情过分专注,一旦失恋便会感到万分痛苦,当他们感到难以忍受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时,便会由怨恨引起轻生的念头。例如,苏州某高校一对男女大学生跳楼殉情自杀。因此,失恋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大学生的失恋、单相思,容易引发心理障碍。
4、就业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情绪,感到“无的放矢”,担心“毕业即失业”,由此产生的紧张和烦躁情绪使他们郁郁寡欢、过分悲观,甚至发生自杀事件,例如,某名校硕士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而愧疚自杀。他们对未来的职业产生的恐惧和颓废心理,影响了正常的择业和就业。
5、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恋爱等问题的压力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很多已经超出了心理困扰的程度,发展为心理障碍,主要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由此产生的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怖、悲观、颓废、淡漠等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如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就可能发展为心理疾病。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1、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由于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干预,对避免由心理困扰发展为心理疾病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生刚入学、高年级学生开学时,通过发放心理健康调查表来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全面掌握和了解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态、高年级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为学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资料,做到尽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向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治疗,并且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最终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调适能力。
2、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
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室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建设规范的心理咨询室首先要保证其基本功能健全,再根据建设地点实际条件、来访者情况合理地增加发展性功能模块。并且注意心理咨询室的布置以简洁、温馨、舒适、安全,符合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为原则,使其在建设规范化的基础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在各院系设置专门的、规范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帮助大学生疏导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恶性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发掘潜能,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调查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载体,心理健康知识得到快速传播,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取得了不小成绩。但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单纯依靠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必须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利用网络所固有的隐匿性、平等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因而,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开办专题网站(网页),在校园BBS上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专题,并通过QQ、微博、飞信等网络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气息。(下转第158页)
(上接第161页)
篇6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教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72-02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而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因此,在大学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大学音乐欣赏课程有着特殊的价值。音乐不仅具有自身的韵律,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流等方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我国的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精神疾病而退学,并且在调查中还发现有28%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其中具有中等程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占一半以上。根据最近几次的大学生心理调查结果,发现大约有16%的大学生有着精神行为异常的表现,还有大约3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通过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心理弱势群体。直至今天,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说法,通过对以往说法的归纳得出:大学生十分渴求知识的给养,对学习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能够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感到欣慰,自信而不自傲;能够正常与同学交往,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保持良好的心境。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为学生的个体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学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潜在的作用
音乐是一种艺术,它对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并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孔子曾经说过“程风易俗,莫过于乐”。人们几乎都喜爱音乐,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为音乐是最原始,并且能够深入人心的一种艺术。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声音和听觉的艺术,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潜能被大大地发掘出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应用,人们逐渐地开始关注音乐对个人、对社会、对文化的影响,对音乐的实用价值和功能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音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音乐可以使大学生精神得到愉悦,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2)音乐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促进其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3)音乐可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人际和谐。下面就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1.音乐可以使大学生精神得到愉悦,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冼星海是我国的人民音乐家,他说:“音乐,是人的一生中所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快乐。”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他曾经说:“为了使全世界都能够快乐,我将音乐投入到人间。”人们在审美音乐的同时,不仅可以享受音乐带来的感官上的和满足,而且还可以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例如我国的民乐《二泉映月》,莫扎特的《浪漫曲》,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这些音乐作品都可以使人们从抑郁、焦躁的情绪中得到舒缓,具有放松人们心情的作用。特别是当代社会,音乐的愉悦精神就主要体现在流行音乐的盛行方面。甚至《史记》中都对音乐作出了解释:“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合正心也”。音乐是通过声波的震动,传到人的耳朵中,引起人的听觉,再通过这种听觉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和情绪的反应,使人的生物规律得到调节,与此同时,人体内的细胞就会发生和谐统一的震动,将人体的良好的运动状态保持下去。例如,音乐在医学方面的应用,音乐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所以,大学音乐教育应该将精神特征作为音乐的立足点,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活动来获得满足,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调节自身的情绪变化,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音乐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促进其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现如今,困扰大学生成才的两个主要因素就是缺乏足够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因为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振奋,进而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所以,可以利用音乐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克服两大障碍,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的消极颓废,拥有足够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共同存在的缺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注定会遇到竞争过程,而在竞争过程中,有时遇到挫折也是在所难免的,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培养出柔韧的心理,大学生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这也是成为人才所需要必备的。而音乐教育可以调节和控制学生的情绪情感,并且还可以打开心灵,有效地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进而促进了情感和友谊的发展。
3.音乐可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人际和谐。因为音乐具有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的作用,所以音乐教育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非常推崇音乐的教育作用:“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异,化民也著。”音乐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间获得精神力量,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平。音乐可以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音乐能够促进沟通交流,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协作关系和整体意识。例如,合奏和歌咏活动都是通过一个集体的面貌而出现的,这就需要大家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就认为艺术是人们之间实现交流的一种方式,艺术可以将孤立的个体同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让人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三、如何加强和完善音乐教育,以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我认为大学音乐教育,应该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通过:(1)将音乐作为优化校园文化的载体。由于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和精神两种文化组成,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高校音乐教育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阵地,丰富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引导他们向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2)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创新音乐教育模式。大学音乐教师可以引进优秀的流行音乐,而流行音乐也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趣味反映了出来,同时也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3)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应定位为以音乐审美和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从这几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大学音乐教育,可以充分地发挥出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露.音乐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体论;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037-02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不同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目标、指导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构建了不同模式,有效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化、专业化方向的发展。沈德立、林崇德、梁宝勇等人着力打造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体系,通过编写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培训教材,组织骨干教师专业培训,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编制《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等工作,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关主体问题的探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明确教育主体,有利于有针对、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因此对主体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并相继提出了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双主客体论、三主体论等观点。但是无论是单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单纯以学生为主体,都忽略了二者之间的互动,打破了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互相依存的关系。在双主客体论中,“潜在主体”说将学生看作现实的客体和潜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现实主体,需要通过教育促使学生成为现实主体;而“轮流主客体”说、“主体移心”说等,将教育和接受教育简单的割裂开来,打破了教学双方面的有机联系。在“三体论”中,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第三方面因素看作教育活动的三个主体,共同作用于教育实践。例如于光远将环境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并列,认为其同一般的认识过程不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被教育者、客观环境共同发挥作用,将教育者看作第一主体,发挥着主动的因素,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对象,外界环境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认识的来源和对象。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促进教育功能的发挥,而构建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式,主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的整合模式”、“多维立体的心理教育模式”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活动,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围绕教育的目标、主体、内容、途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评估方法等方面,构建了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塑造优良心理品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论哪种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在各个高校可以广泛借鉴的模式。
四、以“三体论”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及分析
在以“三体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中,既要重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要重视师生关系的主渠道作用。
1.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心理健康教育的道德要求和职业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确立以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为基础,引导其积极、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首先,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构建普及性、拓展性、专业性心理学课程体系,保证全体学生必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普及性课程。科学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团体训练等内容穿插其中,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其次,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组织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开展新生心理适应、自信心培养、阳光心态、考前心理调适等专题讲座,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通过组织校园心理情景剧展演大赛、趣味心理运动会、心灵书签设计大赛、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等,分层次、分阶段的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最后,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中心职责、辅导教师工作职责、预约流程、普查流程、危机干预流程和心理咨询值班、预约、反馈等制度,重视心理咨询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信息反馈和个案分析、研讨,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2.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积极搭建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的朋辈教育平台,通过构建宣传网络平台、打造学生自助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内在成长动力。首先,教育者要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微信公共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并实现心理咨询的预约、测评、普查的网络化。利用展板、广播、宣传单等媒介,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升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其次,要积极打造以班级心理宣传员和寝室长为主体的学生骨干队伍,切实发挥其在班级、寝室的“心理活动员”、“心理观察员”和“心理关怀员”的作用。不断强化学生骨干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开展理论培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水平与互助水平。最后,要建立并科学指导学生自助组织,通过印刷发放心理健康辅导报、朋辈咨询热线、班级心理活动、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充分发挥朋辈互助优势,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主渠道作用。师生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在教育者的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情况下,促进受教育者逐渐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促使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心理需要的满足和心理压力的缓解,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师生关系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教师要加强个性品质修养,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优秀教师应当具备积极热情、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真诚关心学生的需求;知识渊博,具有卓越的才能;正确的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待人真诚,尊重学生的观点与想法。其次,要构建平等对话互动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教育者与学生互动模式,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和科研学习,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网络、微信平台等途径,结合移情体验、换位思考等方式,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互动的过程中听取其内在的情感和思想;建立教育者对学生的鼓励和关注的新模式,教育者应对学生的行为采取及时合理的回应与关注,既要尊重学生的观点与想法,又要避免空洞赞赏夸奖现象的出现;建立教育者对学生期待的新模式,通过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学生追求成功,不断激发学生对取得成绩的向往和抱负水平;建立尊重共情的教育新模式,不仅需要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还需要掌握其心理动态变化,尊重学生观点、想法,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的失败与缺点。这些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师生相互沟通,塑造敞开、接纳、理解、包容的良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集群意向
【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GCX12061),本文为其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54-0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以达到5.13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2012)。网络已经渗入每个大学生的生活,他们作为网络上一个比较活跃的群体,面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集群事件,在从众心理及网络匿名性情境的作用下,增加了其参与的可能性。研究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意向,可以为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指导性作用。
1.综述
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各种信息充斥这每一个角落。对于经常接触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海量的信息更是让他们难以消化,对其真伪的判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刘培进,李克洲,陈涛(2012)调查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认知还不够成熟,面对形形的网络信息时,仍缺乏理性的判断,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靠直觉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假。原因之一便是大学生的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还不大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观察社会现象(吴越,2006)。他们的行为极易受到网络中信息的影响,就如郭加书,王鑫(2010)分析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部分大学生将网络行为社会化, 以网络化的视野看待社会, 指导自己的行为。
此外,从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看,其情绪控制能力还不是十分成熟,情绪波动比较大。部分大学生不能理智地进行思考,理智驾驭不了感情,情绪的两极性和爆发性,稍强的刺激就易突然爆发出强烈的情绪或冲动的举止(桂世权,2002)。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各种情绪的宣泄,极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而对大学生非理性情绪的引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开设的,其理念就是引导大学生对非理性情绪的调节能力,正确处理情绪、情感问题,促进个体的发展。并且有研究证明了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点与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邓丽芳、郑日昌,2003)。此外,刘宣文,梁一波(2003)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理性情绪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概念和增进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理性情绪教育课程适合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适合作为学校实施、推进发展性辅导的重要课程。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研究不仅探讨大学生的上网行为特点,还重点研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集群意向,查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集群参与意向。
2.研究结果及分析
此研究的被试为某高校的大一~大四的本科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本科生的网络集群意向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使用SPSS16.0对结果经性分析。研究的被试区分为低年级(大一、大二)和高年级(大三、大四),其中大三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导,而低年级的大学生还没有机会参与到课程中。
2.1 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
表1 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分布特点
表2 大学生周上网频率分布特点
表3 大学生网龄分布特点
由表1~表3的数据分析来看,发现高年级的每天上网时间都比低年级较长;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周上网的频率为每天的人数相对比较多,每个频率短的人数分布基本一致;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生的网龄相对较长,网龄为7年以上的比例为58.6%。总体上,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次数都比较多。同时,调查也发现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报纸、电视等传统的信息了解渠道已不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倾向于利用网络了解外界,了解信息,微博、论坛等互动类网站是他们经常浏览的网页,从中他们可以便捷地得到想要的信息。
2.2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等维度的差异分析
研究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大学生的网络集群意向,分别是对集群事件的认知、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以及对集群事件的情感。对集群事件的认知主要是指个体认为网络集群事件能够给相关群体来何种结果,积极的结果或是消极的结果。在此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越认为集群事件能够带来积极结果,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积极结果”是指事情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群体自身目标定义的,而这个目标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主要是指个体是否支持网络集群事件的发生并参与到现实集群事件的可能性。在此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参与现实集群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对集群事件的情感主要是指个体对已经发生的集群事件在情绪上的支持情况,愤怒、气愤(不希望其发生)或是开心、高兴(希望其发生)。在此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对已发生的集群事件越是感到愤愤不平,不希望其发生。通过分析大学生在这三者上的差异,能够更加详细地认识大学生的集群参与意向,得到的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等维度的差异分析
由表4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维度上不存在差异,在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维度上存在差异,而在对集群事件的情感维度上差异显著。
3.讨论
此研究中重点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集群参与意向,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维度上,虽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差异,但是仔细分析可知大三学生在此维度上的得分是最低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对相关群体发动集群事件在认知上还是持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而不是盲目地认同集群事件为相关群体带来的效应。在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维度上存在差异,大三学生在此维度上的得分也是最低的。其参与现实集群事件的可能性相对其他年级而言,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大三学生对集群事件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其参与到其中的概率就小一些。而在对集群事件的情感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此维度上他们的得分是最高的。即表明他们对已发生的集群事件越是感到愤愤不平,不希望其发生。
从整体的分析结果上看,初步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实对大学生的集群意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结论,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提供了很好的证明。因此,在高校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引导,不仅利于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更利于高校预测学生心理状态和教育成果的巩固。
4.小结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1)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普遍较长,并倾向于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网络集群的支持度、情感上存在差异;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集群意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6-28
[2]刘培进,李克洲,陈涛.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分析及网络德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2,(3):76-78
[3]吴越.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J].科技教育,2006,(12):111-112
[4]郭加书,王鑫.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1):55-58
[5]桂世权.试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86-89
篇9
引言
如今我们处于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受益于网络新技术,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环境,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基于此,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受到的影响
(一)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受到威胁
网络资源共享非常方便,而且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所以网络环境中有很多不同的价值观与信息,尤其是一些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待世的信息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三观,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很多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鉴定网络资源的能力较弱,就很容易在网络中的不健康的信息所迷惑,不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对与错,价值分析能力受到限制。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趋于紧张
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于外界交流更加方便,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理情绪得到宣泄,对于减轻内心压力很有利,但是?@种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并不具备直接交流的好处,如果一直处于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化的交流会使得大学生的面对面与人交往的能力下降,会逃避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交流,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学生还会出现极度压抑、烦闷的甚至是自闭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出现问题
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可以在网络中尝试所有在他们看来刺激、有趣的事情,也不用害怕被家长老师责备,或者是被同学朋友嘲笑,这样他们的行为就会无限的放纵,其行为与现实中的差异就会无限拉大,大学生内心的不正确的想法和愿望都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得以实现,让他们对网络环境产生依赖,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混淆虚拟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最终出现人格分裂,导致行为异常或者是出现心理扭曲。
二、网络环境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基本途径
(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完善
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要在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加入相关的思想整治教育课程,促进二者在内容上面的有机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传授正面的网络道德知识,让学生的识别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在网络环境中识别出正确的观念与价值观,避免其心理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腐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当代大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学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对于这些学生最好使用比较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对其进行疏导教育,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时,需要将网络心理教育和传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结合,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从而保证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具备健康的心理。
(二)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
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习惯相适应。但是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系统化,所以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与全方面,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
首先,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站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的问题都愿意通过网站搜索来获得答案,因此可以建立起特色化的、与大学生要求相符的网站,在网站中创建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模块,通过网站吸引大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去查阅网站信息,积极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可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速度得到提高,让更多地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由于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所以大学生会乐于向网络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问题,通过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帮助其改善不正确的想法和观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促进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已经进入到了网络信息化时代,所以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与网络环境不相适应,因此,在新的网络环境当中,为了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促进工作队伍的建设,对工作队伍进行心理知识训练和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与素质能力,同时还要将网络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结合起来,通过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准确而详细的了解,从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提出具体的应对办法。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处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众多严重的网络心理问题,可能会出现上网成瘾,或者是孤独自闭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休学或者是轻生等,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并且和同学、朋友亲人的关系更加融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学生性情更加温和,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帮助作用,让大学生能够自觉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成为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篇10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生命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1-0059-05
收稿日期:2012-12-17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1SK3110)。
作者简介:刘颖洁(1982-),女,湖南长沙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生命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日益加剧,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面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伦理观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发生了极其微妙但又十分深刻的变化,内在表现为困惑、迷茫、焦虑、不安或恐慌等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消沉、冷漠、空虚亦或是伤害自我、伤害他人等轻视生命的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轻视、漠视和浪费生命的现象,是与现时代的社会特点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代大学对生命意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部分大学在生命意义教育的研究探索上仍是空白,没有及时地、经常性地开展积极有效的生命意义教育,由此才导致了大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出现生命意识缺失、找不到人生坐标的情境,“困惑于生命的失落与无常,惶惶然不知如何安顿身心”[1]。
在国外,生命意义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在很多西方国家兴起了,大都通过课程教学、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等三大途径,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和尊重的重要性。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生命意义教育起步比较晚,而且开展得不系统、欠深入和细致。令人欣慰的是,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提出“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的理念,当下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很多有识之士也多方呼吁把生命意义教育作为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有效推广和加强生命意义教育并加大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比重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生命意义:人一生的不懈追求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懂得生命的真谛,都能珍惜生命,都能参透生命的意义。
在西方的生命哲学中,人格的完整、独立与自由是个体在世界中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命不断进行反思,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尼采曾说过,人如果知道了为什么而活,那他就可以面对任何生活。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则认为,人本身就具有一种努力探究生命意义的原始驱动力,因此人的本性是追求生命意义的。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生命观认为,唯有人的生命的存在是真实的,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现实生活中人的本真生命的关注和呵护。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生命本身就是美好的,宝贵的;活着,好好地活着并感受之,这本身就是我们的存在,就是人的最高幸福”[2]。
纵观中国古代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以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最为典型也最具代表性。他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生命意义在于道德、精神、灵魂的陶冶与升华。比如,儒家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乐天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也就是说,只有“知命”,人的生命才可以挺立起来,人的生命才会充实,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才有价值,才能获得永恒。而道家则认为生命比名誉、利益、权力等更真实、更可贵和有价值,他们提倡“知足”,人不能因实现生活中的虚名而牺牲了自然本真的生命。佛家的生命思想则是让人放下生命之外的一切物欲,以平常心去超越现实的矛盾,寻找生命的本真,实现心灵的自由。
由此可见,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追求,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它既可以是抽象的生命意义,也可以是特定的人生使命或天职,它既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活着,更要求我们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作为大学生来讲,在思考与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首先要看到的是,生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它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亦是一种社会存在,同时,更是一种价值存在。它要求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地迸发激情,追求理想,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我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这就是人对生命价值的探寻,是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正如裴多菲所说,“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生命价值是人生所有价值的基础,也是体现人的价值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如何去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愈发多元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思维活跃但心智却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们在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大都陷入了短期或长期的彷徨、困惑与迷茫之中,找不到人生坐标,不仅谈不上实现其社会价值,连如何去实现自我价值都无法正确定位。因此,在推行生命意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全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确认知和充分实现生命意义的前提和保证。
二、心理健康:认知生命意义的前提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大学生形成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学业、毕业、就业是摆在所有大学生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面对所有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冲击和压力,他们的心理活动十分活跃,心理问题比较易发也比较多发,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对他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育从业者应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生命意义,使年轻的大学生能勇敢面对问题、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大胆追求和主动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意义。
第一,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随着市场化元素侵入大学校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变得庸俗浮躁,学习没动力,生活无趣味,表现为沉迷网络、考试作弊、大肆消费、无所事事等。教育者要科学引导大学生作好人生规划,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把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个体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帮助其把握人生方向,找准人生定位。因为,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所在,这是一个人能否正确认知生命意义的基础。
第二,要引导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与人生价值观紧密相关的,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工作、学习、生活的看法及行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乐观向上是新时代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只有培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人们才能不被矛盾所困扰,不为挫折而忧虑,才能热爱学习、积极作为,才能实现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第三,要帮助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健全的自我意识也是衡量健康心理的维度之一。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即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这种自我意识的偏差使得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无法准确定位自己。因此,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才能扬长避短、自我完善,才能不断去追求新的目标,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幸福感和存在意义。
第四,要纠正大学生的非理性观念。比如,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背景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冲击下,持“考个好大学、读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平时学不学无所谓,考试之前加个班就行”、“大学就是为了混个毕业证,为就业弄块敲门砖”等观念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再比如,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愈发多元,大学生的功利心空前增涨,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存在拜金主义倾向,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等。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从分析自己的心理需求入手,帮助大学生客观地分析社会发展要求与自我成长进步及心理需求的关系,正确对待外来物质利益的诱惑,自觉摒弃一些非理性的观念,积极树立理性的有意义的理想和追求。
另外,有的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三个结合”,即道德灌输与道德践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也有的学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大学生达到“五个学会”,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等等。百家之言的出发点可能不同,但落脚点应该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塑造优秀的品质,养成健康的心理,从而顺利完成学业,为未来生命之旅提供坚强的心理支撑。
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要对每个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层次性、非同一性的客观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众口难调之难,教育者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也很难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此,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主动培养健康心理。比如,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且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宠辱不惊;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乐于奉献、以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荣的良好作风,使个人价值从为他人的服务中得到体现和肯定。
三、生命意义教育:实现生命价值的航标
生命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生命的成长不仅包括自然生命的成长,同时也包括精神生命的成长。精神生命成长是生命成长的核心,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方向和动力,也是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之所在。生命意义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其内容不仅涉及到生老病死、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而且还包括生命与健康、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安全的关系问题。推广生命意义教育是一种觉醒、一种进步,是从单一注重知识到更加注重生命的必然选择。积极有效的生命意义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主动从生命视角来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理解生命的终极价值,促使他们最终能够自觉地热爱生命,自发地实践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第一,要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近年来,大学生不珍惜生命、践踏生命的自杀或他杀案件有多发趋势。从主观上说,这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心智不健全、心理不健康造成的;从客观上讲,这些问题的发生又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比如说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大、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等。但作为“培养全面的人”的大学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校园是他们以专门形式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能否进一步健全的主要场所。而现实是,学校只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养成教育;只重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成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被放到突出的位置,生命意义教育更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在“教”与“学”的光影交错中,教学成了一个纯而又纯的教和学,教师只是“扬声器”、“传话筒”,大学生也只是“录音机”、“知识的容器”和“教育者的代言人”,很少有人去关心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倾向。往往等到相关问题暴露出来,或是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教育者才扼腕感叹,才呼吁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因此,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唤醒大学生生命意识,正确引导并深化他们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启发学生的自我精神世界,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调节生命成长中形成的压力,使其能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不能仅仅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专业课来教授,更重要的是要将其纳入到整个教育活动中去,将课堂教学、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真正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珍视生命存在,使其能够积极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第二,要让大学生们回归生活本真,体验真实生活。社会发展到今天,应试教育的影子在我国各个领域无处不在,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用人单位一味要求高学历。为了那“美好的明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原本应拥有的青春、活力,以及对生活的热情,早已消逝不在,只留下了那一个个在书山题海中作战的佝偻身影。愈来愈多的学者逐渐意识到我国教育的这一特点,开始提倡教育要回归生活,因为只有生活世界才是万事万物的发祥地。郭元祥教授在其《生活与教育》中写到:“生活是人在自然与社会之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和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能动的活动”[3]。因此,教育只有回归到他(受教育者)所在之处的“生活世界”中去,使每个人都成为“人”,才对他的生存和发展有价值和意义。而生命意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学生注重对本真生活的全身心体验,因为只有有着丰富生活体验的人才能有丰富的生命情感,才能真正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才能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一位著名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与认识因素相比,情感体验主宰着人的内心活动和精神自由;而体验使人的情感世界日趋丰富,走向成熟。因为体验不仅是‘忍受痛苦的能力’,而且也是‘心理上战胜情境的能力’”[4]。所以,我们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不仅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问题为基本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的生活情感,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促进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使生命得以健康成长,从而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意义的最高追求。
第三,要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出生命的创造力。人是否能积极、主动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关键是生命的主体,即个体是否能得到尊重。只有当个体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生命的自身力量、内在活力,生命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才有可能得以发挥。但是在现实的教育中,“应试教育”以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育模式、统一的教育方式等为特征,缺乏个性化培养,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关注生命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要从尊重生命主体开始,相信人的生命都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相信人的生命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是一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更注重的是自我选择和自我创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个体的发展是一个主动摄取、积极自主构建的过程,是一个与个体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随意塑造、被动接受的过程”[5]。“创造的本质内涵是生命内在的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而这种内在的创造力开始只是一种潜在的生命力量,这种潜能只是人的发展的一种能动因素,这种能动因素要获得现实的生命力量,必须依靠诸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6]。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教育,就要从生命内在的自我实现创造潜力出发,从人的生命成长的角度去开发人的创造性,激发生命的潜在冲动,为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创设教育环境和条件,提供良好的教育情境,使人内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实现生命的优化与超越。
第四,要引导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总是在满足自然生命需求的基础上,进而不断追求超越自然生命的精神生命的。精神生命是人的意识行为,是以抽象的形式赋予生命理性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的升华,是社会生命的体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多方面的、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心理、思想、情感、性格、习惯、理想和追求。所以,人处于“社会关系”之中,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忽视人的生命及其生活的社会性,看不到社会存在、社会生命对人的自然和精神生命的决定性作用,就很难理解人的“命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规定性[8]。可见,存在于社会中的人,社会生命成长是受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影响的,人也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9]。
总之,生命意义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生命意识,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生命的和谐、充实与完满。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拥有浓烈生命意识并坚定不移地推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突出生命意义教育,从而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建立在正确的生命观的基础之上,使其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并不断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信念,最终使自身成长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遭遇道德教化问题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338.
[2] 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31.
[3] 郭元祥.生命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
[4] 刘惊铎.道德体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3.
[5] 张天宝.试论主体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08):14.
[6] 吴安春.德性教师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7.
[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8] 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75.
[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5.
On Life Meaning Education
LIU Yi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