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篇1

一、发展服务经济的区域重点

要把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及其部分转型升级压力大的老城区,作为发展服务经济的区域重点,将其建成发展服务经济的核心区。在这些地区,重点发展以信息化为引领支撑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极。通过加快核心区的产业转型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引领带动和改造提升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服务经济网络节点,形成对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带动效应,为在大城市、特大城市率先建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创造条件。要在统筹规划和鼓励分工协作、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上,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为重点,结合加强各具特色的服务经济网络节点建设,积极引导城市群内部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城市形成各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促进不同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培育城市特色,增强城市群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网络关系。要围绕支持这些重点,直接带动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逐步形成适应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辐射带动更多地区培育服务经济的发展方式。

在我国发展服务经济的过程中,要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重点,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的基础条件较好,要素市场较为发达,人才、知识、信息等创新资源密集,且可得性较强;二是这些地区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较高,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难以承受,容易因此向外转移,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留下空间;三是附加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通过向这些地区集聚发展,可以获得市场需求规模化、集中化的优势,也可以增进企业之间合作交流的便利和互补性,有利于凝聚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求的创新要素和人才。

要把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及其部分转型升级压力大的老城区,作为发展服务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主要理由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往往是城市功能的核心区,也是城市经济、文化、科技资源高度密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是城市现代服务业最为旺盛的增长极,也是现代服务业最具发展潜质的地区,具有主导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式演变的优势条件,容易左右未来城市功能的演变方向。这些大城市、特大城市转型升级压力大的老城区,由于土地等要素价格较高且可得性下降,加之经济结构老化、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突出,往往面临不转型即衰退的尴尬境地。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城区功能转型,是其摆脱困境不可回避的选择。当然,基于国际经验,城市中心商务区建设可以依托城市中心区或老城区改造,也可以选择在新城区或其他更具潜力的地区。

但是,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重点发展服务经济也好,建设城市中心商务区、促进其老城区转型升级也罢,都应放在推进城市化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努力促进城市化与服务经济的互动发展。城市化不仅会带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还会带来产业和创新要素分布的集聚化,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影响着城市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决定了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的程度与方向,影响着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而影响着城市化质量。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它不管是综合型城市,还是工业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专业型服务城市,抑或消费型城市,都与其服务业结构有密切关系。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服务业结构,很容易导致低效劣质的城市化和城市功能老化,影响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服务业结构,往往导致高效优质的城市化和城市功能的新型化,有利于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在一个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各具特色、分工明确的服务业结构,也容易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城市功能。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产权和创新要素的流动与优化组合提供了便利,也会对城市化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产生深刻影响,为城市化和服务经济的互动发展提供新的更高平台;对于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群、城市化及服务经济的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乘数效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还导致城市内外的产业之间、城市之间的组合关系日趋复杂多样,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分化,推动城市化和服务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可见,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重点加快发展服务经济,还需要注意统筹推进信息化和城市化、服务经济的发展。

基于我国实际,为此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建设世界城市、国际大都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等不同目标,因类制宜地重新定位中心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强化各具特色的城市服务业结构。(2)要在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同时,统筹推进城市群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发挥信息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龙头带动作用,培育区域之间、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产业合作机制,引导创新要素交流和互补。(3)跳出盲目模仿、功能雷同的城市发展套路,引导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城市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形成不同的功能定位和服务业梯度,借此促进城市功能优化转型,为增强城市功能和强化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产业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为培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城市群创造条件。(4)跳出以土地城市化和城市美化为重点的传统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提高城市化的发展质量。要加快发展主要面向农民工的服务业,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业向农民工延伸服务能力,疏通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工的通道,让更多的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

二、发展服务经济的行业重点

选择发展服务经济的重点行业,需要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培育新增长点与增强服务业功能并重,优先瞄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二是扩大服务业就业与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重,服务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升适度优先;三是坚持生产业和消费业并重,向生产业适度倾斜;四是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重,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度优先。“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基于前述原则,综合考虑需求扩张潜力、创新能力、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对增强就业能力和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我们认为,在未来10年内,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除应包括“十二五”规划确立的这些行业外,还应包括以下行业①。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

人力资源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十二五”期间,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必然对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重点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推进其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健全人才引进、开发、利用和培训提升的长效机制,可以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持续增强的人才保障。况且,就业是民生之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扩大就业做起,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在总体上比较突出,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特别是高校毕业生、高龄农民工、农村老弱劳动力等特殊人群的就业困难仍将有所加重,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发展和就业稳定性的需求将会迅速强化,由此也会加大其劳动力素质的不适应性。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解决“十二五”期间仍较严重的就业问题,特别是上述特殊人群的就业困难,具有重要作用。今后,应将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服务业和信息传输服务业,也有人将信息服务业划分为信息传输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IT服务业)和以信息内容产业为主的信息资源产业。当今世界,信息化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进一步深化,为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随着服务业乃至三次产业的加快发展,对信息服务业提供平台支撑的需求,也会不断强化。在一定意义上说,信息服务业是服务业乃至产业发展的重要社会性基础设施。

国际经验显示,信息服务业对生产和消费的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高,创新引领作用突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等新型网络体系的出现,信息服务业的功能迅速强化,信息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平台化的趋势迅速凸显,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服务外包规模不断扩大,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催生出大量新兴产业、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②对增强服务业乃至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发挥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今后,我国要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不至落伍,要顺应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潮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必须将信息服务业作为未来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借此,不仅有利于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质量,还有利于发挥现代信息服务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培育服务经济的发展环境。

(三)文化服务业

近年来,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与融合、现代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服务业迅速拓展。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老龄化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文化服务业的娱乐化,促进了文化服务业跨行业、跨媒体的融合发展和文化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创新。③重点发展文化服务业,不仅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还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文化服务业从功能上看,有生产和生活之分。随着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迈进,随着城乡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对文化等精神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逐步提高,文化服务业的需求扩张可望进一步加快。无论是生产业,还是消费业,一旦同文化有效结合,大多会迅速提升品位,显著提升市场魅力和顾客认同度,产生市场价值的“倍增效应”。生产性的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往往推动制造业结构加快升级、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四)健康服务业

当前,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加强基本健康服务、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健康服务均等化的需求迅速凸显,成为“坚持民生优先”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国内外高收入群体数量的迅速增加,随着国内外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扩大健康消费已成国内外发展的潮流。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营养性疾病、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迅速增加,催生出大量的健康服务需求,要求提高生命质量。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迅速推进,也在推动健康服务需求的迅速扩张和释放。健康服务业作为未来消费热点的趋势,正在迅速显现。

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还会不断形成对居民心理适应性的挑战,加剧精神性疾病和精神健康问题。通过加强健康服务业,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促进其精神健康,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日益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外、对内开放的扩大,也为开拓健康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因此,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我国健康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中,健康服务业不可或缺。

(五)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

从中长期趋势来看,发展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也应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因为,从国内外经验看,生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引擎,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推进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同步发展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为前提。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包括农业发展方式中的许多问题,往往与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不发达密切相关。如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波动问题,与农产品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农业供应链管理落后、农产品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有关。农产品成本的迅速上升,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农业生产业不发达,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因此,选择服务业发展的行业重点,应将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当然,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业,与前述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如物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对此需要引起重视。

注:

①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行业有一定的交叉,甚至部分行业在国内外均无统一定义,有的甚至缺乏一致的分类和统计标准。如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等。

②参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著:《2010年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③参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著:《2009年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87―291页。

主要参考文献:

①荆林波等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9――面向“十二五”的中国服务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②任兴洲、王微主编:《服务业发展:制度、政策与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

篇2

关键词:需求管理;供给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18—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增量改革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从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功经验来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在于面对巨大的体制转轨红利、投资红利、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的条件,充分利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需求管理政策,通过扩张内需和外需尤其是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成功撬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在中国不断提升的经济总量规模下,各种红利条件逐渐稀释乃至消失,中国经济已走到了十字路口。

在产品市场上,由于低附加值、低质量的产品供给使得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侵蚀。与此同时,低利润水平竞争导致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就要素市场而言,在投资需求驱动的增长模式下,利率水平被长期压低,进而致使投资效率持续走低。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也正在由劳动力过剩走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工资水平的持续攀升在所难免,由劳动力要素禀赋产生的比较优势逐渐消退,净出口需求的扩张将面临挑战。单纯的需求管理政策在供给充裕的时期,依靠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高污染、高耗能、高通胀、高贸易顺差、高储蓄和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态势。改变乃至扭转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然选择,基于上述背景宏观经济调控需要从单纯的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转型。

一、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战略转型

旨在短期内促进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均是围绕刺激投资和净出口的需求管理体系展开设计的。然而需求管理难以破解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局,由传统需求管理为主向供给管理的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一)战略目标转型

在传统的需求管理体系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攀升,但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出现了投资与消费失衡、进出口失衡、生产要素的供需失衡等诸多结构性问题。由传统需求管理为主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转型,首先需要对引导方针加以调整。为了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难题,相应的战略目标可以设定为:有效结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供给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要素生产率改进和制度建设为抓手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创造新兴的外贸、技术和生产要素的红利空间,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战略思路转型

传统需求管理的战略思路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扩张型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和扩大出口来提振经济。但其后果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不足,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通货膨胀率较高以及高贸易顺差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战略思路应当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为核心,淡化单一的积极财政政策,灵活使用税收、金融和转移支付等多元化政策工具,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各种所有制结构企业在政策供给、产品供给、技术供给和要素供给的能动性,完善增长成果的共享机制,以创新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战略原则转型

传统的需求管理在发展模式选择上注重短期内以高投入带动高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上突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上述战略原则的指导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重复建设,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较为严重。与之相对应,供给管理的战略原则包括三个方面:重视长期目标、提升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协调区域发展。具体而言,以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为统领,弱化政府行为的相机抉择,强调前后一致性的政策选择,规避由政府和企业的短期行为对经济产生的扰动。打破市场分割,通过完善要素市场机制,提升要素利用效率。借助财税改革,赋予地方经济更多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战略重点转型

战略重点是实施战略思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向和重点突破口。遵循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战略目标和思路,其战略重点布局在以下四个方面: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鼓励技术创新、强化制度建设。即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供给比重。强化内外部监管机制和质量安全的立法和执法力度,降低产品供需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进而提升产品质量。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财税补贴为主的正向激励制度,鼓励自主创新。最终,围绕供给管理搭建起产业发展、财税金融和法制体系等完善的制度平台。

二、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路径转型

从传统的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管理相结合的转型,在实践操作层面的路径转型是以产品供给、技术供给、要素供给、制度供给和供给主体结构改善为核心,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

(一)改善产品供给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企业间低水平竞争的压力日趋增大。在产品供给转型方面,着力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在产品供给总量中的比重,进而大力发展与发达国家的产业间贸易,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提升中国企业的议价能力和利润水平。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应重视产品供给的质量安全建设,通过产品供给转型增强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拉动对国内产品的消费需求。此外,改善产品供给还需要加强品牌形象建设,通过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合作,构筑中国制造的一批国际高端品牌。

篇3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5.改善发辰环境,塑造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质形象。建设区域性中,与改善发展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有柳的统因此,一方面要者力造与区域性中匹配的硬环境,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功能。使之更加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莉要求。另一方面,要着力改善与区]或陛中,市相匹配的钦环境。目前较为重要的是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积极推进体制制度和政策创新。—是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优势产业的制度;政策,真正发挥带哑鞴掳业中自勺促进和保障作用。二是要进—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结构升级、产品品种更新,是一个域市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酋路的关键环节,在科技政策方面要强化激发全社会喧IJ新活力的具体政策措施。科技政策要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三是要深入研究和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不仅要唏赔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要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促进非公有带!脸业参与文化产发展等发挥重要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扶持作用。四是要进~步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政策。区殴陛中,的标志.生除了聚集力和带动力外,还应该体现在这座跋市经济社会充满发展活力,广大市民感到和谐章。因此,建立建全区域性中会保障韦叫系,刘哥增强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搭建参与平台,激发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创造活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从历史上看,一个城市的兴衰始终是同这个城市居民的创造、创新、创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城市的发展活力来源于广大市民参与创造、创新、创业的自觉。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一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落实以人为本。要把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统一于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城市每个组织机构和单位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整合作用。在建设区域性中,屿戎市的实践中,城市各个组织机构和单位广泛发动,有效组织,激励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切实为各方面的人员搭建参与建设区域性中,筛的平台,大力支持“民众创业”,发展“民本经济”,积极探索市场配置资源,人民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的发展模式,真正使广大市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区域性中,啪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

篇4

关键词:经济服务化;中国经济;生产者服务;制造业;互动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60400451)、清华大学CIDE2006重大项目《中国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高传胜(1973-),男,江苏淮阴人,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在站博士后、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李善同(1944-),女,重庆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聘教授、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015-05 收稿日期:2007-05-16

经济服务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的一般趋势,然而,在中国却存在一定的悖论现象。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但是,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都非常之低;而且,服务业也未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等众多难题,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亦称生产业),则有助于这些难题的解决。因此,分析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形成的原因,研究中国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的战略重点与路径选择等问题,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文首先界定经济服务化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悖论现象;然后,分析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及其形成原因;紧接着,分析中国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的战略重点选择;此后,结合中国制造业大国的现有基础,以及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和紧密的产业联系,研究中国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的战略路径选择;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一、经济服务化趋势及其在中国的悖论现象

1.经济服务化的内涵与产生根源

按照三次产业演化规律,经济服务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趋势。一方面,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即通常意义上的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会逐渐上升,直至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机器设备和各种自动生产线的广泛采用,第二产业当中的加工制造装配等环节会变得相对简单,而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增加值都来自于生产者服务环节,如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营销组织与管理、供应链管理、品牌经营和售后服务等。经济服务化趋势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得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而对服务的巨大需求,则带动了消费者服务业(con-sumer services,亦称消费业)的日益兴起与充分发展;二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泛化和深化,加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环境的日臻完善,使得原本内化在各产业当中、实行自我服务的生产者服务,逐渐外部化而形成各种独立的专业化产业。

2.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现象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与此相伴,服务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服务业增加值已经从1978年的881.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72967.7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4.4倍,高于同期GDP增幅;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1978年的24.2%上升到2005年的39.9%,增加了15.7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1978年为4890万人,到2005年增加到23771万人,净增加18881万人,年均增加699万人,比第二产业高出286万人;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在1978年为12.2%,到2005年上升到31.4%,上升了19.2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增幅12.7个百分点。

尽管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但并没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从图1可以发现,中国第三产业在绝大多数年份的增长率都低于第二产业。正因为如此,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在绝大多数年份也都低于第二产业。具体数据与差距可参见图2和图3。从图2可以看出,在1994年,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差距最大,达到42个百分点,最近几年差距有所缩小,即使是这样,在2003年一2005年间,差距也分别达到20.3、12.1和15.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拉动情况也与此类似。如图3所示,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在1994年差距达到最大,为5.6个百分点,其后差距有所减小,甚至在2001年第三产业还略高于第二产业,但随后差距又有所拉开,比如从2003年~2005年,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分别大了2.0、1.2和1.6个百分点。因此,服务业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此其一。

其二,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与国外的差距非常大,国外的数据参见表1。如果以比重来衡量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那么,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2005年的服务业发展水平(39.9%)不仅远低于2004年世界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70%),也远低于中、低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56%和52%),分别比它们低了近30、16和12个百分点。即使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的比重也比高、中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低,分别比它们低了近14和6个百分点。

因此,无论是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看,还是与国外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中国服务业发展状况与经济服务化趋势都有所相背,由此形成了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现象。

二、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影响与形成原因

1、中国服务业发展不足的影响分析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相对不足,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服务的可得性、选择性较差,服务的效率、质量较低和服务的使用成本较高等,而这又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首先,服务业发展不足直接造成服务的可得性、选择性较差。不妨以物流业为例。为什么现在国内很多企业,不论大还是小,都偏好于自建物流体系、实行物流服务的自我供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外部市场上的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服务的效率、质量、多样性和成本等方面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因而,如果它们能够自我提供高效、及时、高水平的服务,便可以营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也正是海尔等国内著名企业都竞相打造自己的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原因。虽然有人会以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但进一步看,即便是大中型企业,它们内部的物流服务需求也不如整个市场的物流服务需求更能满足规模经济的要求,更何况,物流服务市场中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有些需求则需要专业化的设备与人员,而企业内部的需求往往难以满足这些专业化设备与人员使用的规模经济性要求。再进一步,每个企业都自建物流服务体系,就会把本来应该是统一的物流市场给分割掉并封锁起来,这既不利于物流服务的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也无助于中国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培育与增强。

其次,服务业发展不足,通过影响服务的效率、成本和质量等,又进一步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仍然以物流业为例。虽然专业化物流的重要性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中国物流服务的水平和效率还是比较低的,具体表现在:(1)服务方式、手段和内容原始、单一。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是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信息服务、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因而与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相去甚远。(2)企业规模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例如,全国从事公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业户有274万,平均每个经营业户拥有的运营车辆仅1.43辆;拥有运营车辆超过100辆的只有中远、中外运等少数企业。(3)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难以提供规范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4)物流成本较高,影响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据估计,中国运输和物流成本占到GDP的20%,而美国和欧洲国家仅占5%~10%。虽然这一差距中有部分是因为各国GDP核算方法的不同,但客观地说,中国经济同欧美国家经济相比,在物流效率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的形成原因

从表面上看,是统计原因造成了中国服务业比重较低,进而出现中国悖论现象(李善同,2005)。无论1993年~1995年进行的第三产业普查,还是1994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都表明,服务业存在着严重的低估现象。比如在2004年经济普查多出的2.3万亿元GDP总量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就增加了2.13万亿元,占到多出部分的9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7)。中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业经常性统计调查制度,统计的遗漏现象比较突出。例如,计算机软件服务、网络服务、律师服务、会计师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统计调查有待完善。传统服务业的统计调查范围也存在缺口,特别是对非正规部门的服务业活动就存在统计的遗漏现象。国家工、农业普查都曾显示工业与农业产值都有被高估的现象(吕政,2006)。不变价统计中的价格剔除方法也可能导致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的相对低估。考虑到这些因素,有估计认为可将中国服务业比重上调6~7个百分点。即便是这样,我国服务业的比重(46%~47%)仍然低于2004年低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52%),而仅达到1960年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46%),仍然没有破解经济服务化中国悖论的难题。

从深层次看,服务特别是生产者服务的内部供给现象严重,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不足则是经济服务化中国悖论现象的根本原因。除了企业出于商业机密与市场竞争战略的考虑外,中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根深蒂固,市场制度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则是造成中国服务内部供给严重的重要原因。内部化不仅影响外部统一服务市场的形成,而且影响到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当今社会,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化,缺乏专业化基础的产业,不仅效率、质量、水平低,而且成本较高。这既影响到服务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而且直接关系到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日益国内化、国内竞争亦日趋国际化,而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GVC)当中的主要增值点与盈利点越来越集中于微笑曲线(smiling CHIve)两端的高端生产者服务(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环节,如研究开发与设计、品牌经营、营销管理和售后服务等,而这些方面恰恰正是中国产业的软肋。这样不仅造成相当多的中国产业缺乏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厂商与品牌,而且在嵌入GVC过程中,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或者是资源消耗比较大、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产品的生产,因而所能实现的增加值和利润都非常微薄。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是以消费者服务为主导,中国是以生产者服务为主导,而中国生产者服务又存在严重的内部供给和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不足的问题,因此才造成了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现象。事实上,中国生产者服务虽然占服务业的比重比发达国家高,但其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却远没有发达国家的高。

三、促进生产者服务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中国经济服务化的重要着力点

1、服务业分类与生产者服务的中国内涵

服务业是一个内容庞杂、行业众多的非同质性产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别。生产者服务则是基于功能(function-based)视角的分类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类别,与它并列的还有消费者服务、分销(distributive services)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government services)。事实上,分销和政府公共服务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生产者服务和消费者服务。因此,从根本上讲,服务(业)最终可以分为生产者服务和消费者服务两大类。所谓生产者服务,按照加拿大学者Grubel&Walker(1989)的定义,就是指“那些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与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服务相对,它满足的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对服务的中间使用需求。根据我们利用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研究,中国目前比较典型的生产者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行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

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2、生产者服务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推进经济服务化的战略重点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经济服务化进程的战略重点应该选择生产者服务业,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收入水平状况使然。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发展阶段,不仅居民收入水平比较高,而且消费性需求也比较旺盛,因此,他们的生产者服务所占比重较低,只有30%~45%左右,消费者服务所占比重较高,虽然他们的生产者服务业优势明显,且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都比较高。而中国与他们有着根本性不同。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比较低,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比较低;不仅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而且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新“三座大山”又带给人们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即便老百姓手里有钱,由于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往往也不敢像发达国家居民那样尽情地消费;更何况,中国人消费习惯与西方居民也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消费性信贷也远没有惠及中低收入群体。鉴于此,可以认为,中国还不具备消费者服务业主导国民经济发展的条件,因此,通过大力发展消费者服务业,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时代还远未到来,虽然消费者服务业也是中国当前需要突出发展的产业。

第二,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且以工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适合于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三次产业演化规律虽然指出了在一个国家一、二、三产业依次实现转变的趋势,但它是以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为基本素材的。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且又处于经济转型过程当中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不能简单地按照三次产业演化规律来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而且,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中所处的位置也不允许我们轻言放弃工业发展。毕竟,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目前还是中国具有一定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培育出来之前,中国显然不能轻言放弃工业的发展,即便是一些组装加工工业;更何况,中国严重的区域发展差距与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容纳非常多的工业发展。

中国工业化的水平决定了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仍然是中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需要突出发展的产业。当代研究也充分表明,现代制造业没有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的生产者服务业做支撑,是发展不好的。因为现代制造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都集中在生产者服务环节,因此,缺乏发达生产者服务强有力支撑的制造业,不仅竞争力提升会困难重重,而且产业升级也会步履蹒跚。中国制造业,目前对此感受应该是最深最切。

研发设计、品牌经营和营销管理等关键性生产者服务的水平较低、功能不强,造成中国制造业的相当多行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知名厂商与品牌。因此,中国本土企业在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打交道时,经常会受到它们的“横向挤压”和“纵向压榨”,最终所能实现的增加值、赚取的利润都极其微薄。

鉴于以上两点,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只能选择生产者服务业。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不需要发展消费者服务业,只是说,基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加快中国经济服务化进程,需要选择生产者服务业为主要着力点。

3、促进生产者服务的外部化、专业化发展,是中国加快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关键

生产者服务具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一种是仍然内化在各种产业或者部门(包括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当中还没有外部化形成独立产业的形态;另一种是已经外部化、市场化而形成独立产业的形态,即我们常说的生产者服务业,亦就是市场化的生产者服务提供者的集合。虽然二者的本质内容都是生产者服务,但是,在谈后者时我们更多的是用“生产者服务业”,而说“生产者服务”,更多的是指前一种还没有外部化、市场化的生产者服务形态。

以前一种形态存在的生产者服务太多,是造成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不足、功能不强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并使服务业早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就必须推进仍然内化在各产业当中、可以外部化的生产者服务逐渐与母体产业实现垂直分离(vertical disintegration),进而形成外部化、专业化发展态势。只有这样,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效率、质量才能得到根本性提高,服务业的竞争力才有望登上一个新台阶。

4、加强市场制度与环境建设,是推进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政策着力点

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发展对制度环境有较高的敏感性(陈志武,2005)。服务这种特殊商品,不仅是无形的,而且具有经验品(experience goods)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说,只有在购买使用后才能知道其质量究竟如何,而不像搜寻品(search goods)(尼尔逊,1970)那样,在购买之前便可以通过搜寻来了解商品的质量。正因为如此,所以其发展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市场制度和环境作保障,否则,服务市场便难以进一步扩大,而这直接影响到产业的持续发展。鉴于此,中国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升级,必须将市场制度与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来抓。只有让市场诚信之风盛行,服务业发展才会有辉煌的明天。

强调加强市场制度与环境建设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在整体上仍然是一个垄断性较高、缺乏市场竞争的行业。长期以来,无论是事关经济安全的金融、通讯行业,还是事关民众发展的教育、卫生行业,或是非常普通的交通运输行业,一直都处在国有企业的垄断经营之中,不仅外资进入审批程序较繁,民营资金进入也比较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垄断程度较高、缺乏竞争的行业,永远都是发展绩效较差、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行业。也许有人会用自然垄断性来做挡箭牌,事实上,即使是这样的行业,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做法引入竞争、抑制垄断,进而提高整个行业发展水平与绩效。而这些做法的核心不外乎降低行业进入壁垒,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四、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加快中国经济服务化进程的战略路径

中国推动经济服务化进程,其可行的路径选择是促进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之所以有如此判断,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二者互动发展的历史依据

从产业演化角度看,大部分生产者服务原本都是内化在制造业当中而实行自我服务的。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泛化和深化,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加之市场环境也日趋完善,它们才与制造业逐渐实现垂直分离,并外部化形成各种独立的产业,比如金融、会计、法律、物流、研发设计、广告宣传策划和营销管理等。虽然有些服务功能,有些企业出于保护商业机密和竞争战略的考虑而没有将它们完全外部化,但是,随着外部市场上进入者的不断涌入,市场竞争程度会逐渐加剧,如果市场环境能够进一步完善,最终,外部化的生产者服务会

越来越多。因此,可以预测,到一定时候,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型”产业结构必将形成,其中两头粗的部分就是从制造业当中外部化,并经过专业化发展的生产者服务业,而中间细的部分就是利用现代化机器设备和各种流水线、自动线进行生产加工装配的制造业。从这一演化过程中可以看出,生产者服务业是从脱胎于制造业母体的生产者服务,经过专业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这二者之间的天然渊源关系,为促进二者互动发展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

2、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联系:二者互动发展的理论依据

对于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国内外流行着几种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者服务业处于需求遵从地位,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补充(Cohen&Zysman,1987;Rowthorn,1999;Klodt,2000:Guerrieri,2003)。一种观点认为,服务业处于供给主导地位,是制造业生产率提高和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Pappas&Sheehan,1998;Karaomerlioglu,1999;Eswaran,2001)。事实上,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作为市场供求的两面,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彼此依赖的关系。因为随着经济规模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扩大,对服务的需求会迅速增加,这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支撑制造业的发展、升级与竞争力提高。因此,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二者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Park&Chan,1989;Shugan,1994;Bathla,2003)。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ICT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有些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一定的融合趋势(Lundvall,1998;植草益,2001),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了二者融合论。事实上,ICT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只是一种个案现象,并不适合大部分生产者服务业;而且,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证实,外部化、专业化发展是主流趋势。具体到中国,很多生产者服务还没有外部化形成独立的专业化产业,因此还没到奢谈产业融合的时候。毕竟,产业融合是指具有独立形态的产业,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边界模糊进而达到合二为一的现象。

3、中国制造业大国的现有基础:二者互动发展的有利条件

根据最新研究,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大制造国,而包括纺织、服装、家电、医药、电子、钢铁、水泥、化肥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的80余种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吕政,2006)。虽然中国制造业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缺乏自主知识产业的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国际知名厂商与品牌、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所处的位置较低、制造业发展的粗放型特征还相当明显等等,但是,随着国人对这些问题的意识逐渐增强,必然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研发、设计和创新,加大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力度,由此必然带动相关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更何况,现有的制造业基础已经为相关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市场条件。而发展起来的生产者服务业,又会进一步支撑制造业的发展、升级和竞争力提升,因为生产者服务可以通过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推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培育产业竞争优势、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泛化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作用于制造业发展与集聚。作为长三角生产者服务中心的上海,其生产者服务对长三角三省工业高达0.918的贡献弹性(高传胜、刘志彪,2005)就是最好的说明。

事实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之所以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影响和表现,其中的重要原因即在于它们具有上海和香港这两大生产者服务中心的支撑。上海和香港相对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制造业实现了良性互动,虽然这种互动的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相对于国内生产者服务落后的其它地区,它们已经具有了相当的优势。而另一方面,这二大生产者服务中心的崛起,也是与两个地区制造业的大量集聚与发展分不开的。

4、以产业互动发展推进中国经济服务化:基于中国产业实际的战略性选择

篇5

【关键词】示范性 高职院校 发展战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创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职业院校的领头羊,应按照《纲要》的基本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实现自身又好又快且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眼光将有助于示范高职院校选择明确的发展目标,战略有助于示范性高职院校理顺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力量的复杂关系,战略可以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起到导向作用,解决发展方向、价值选择等关键问题。

1.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定位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问题为什么引起如此高度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供需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从卖方向买方市场转变。在高职教育自身影响力欠缺的前提下,更加需要准确定位来指引学校发展,需要鲜明的办学特色来增强自身社会吸引力。“任何一所高校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外部环境与自身特点做出准确的定位;而定位的前提是分类。从而构成了这样的链条:分类—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研究自身学校的定位时,也应该按照上述定位链条,坚持明确目的、突出核心,适时而变、注重反馈,全员参与、全程管理,三者相结合的原则,来确立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在《刚要》颁发和国家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首要目的应是创建职业技术大学,实现从大专层次的高职教育向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转型。示范性高职院校尤其要密切追踪国家的宏观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适时而变。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师生员工对发展战略的认同感,保障发展战略取得成功。因此,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谁先按照“分类———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定位链条,确立了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就能在未来的高职教育竞争中占据主动。总体来看,按照定位链条,示范性高职院校不仅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而且应区别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属于开放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大学。

2.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重点

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纲要》指出,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示范性高职院校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高端应用型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是,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提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这为建设应用型职业技术大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基本方向。

职业技术大学由示范性高职院校升格而来,应用人才培养依然是学校的主要任务。职业技术大学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应用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三大任务,必须真正契合中国产业发展的高端需要。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做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应用学科的课程体系。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职业技术大学要高举开放办学的旗帜,按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及时了解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走出校园,采取多种形式与社会沟通,体现与外界对接的要求,提升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重点推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转变封闭性的办学模式,需要推进中等、高等和职业技术大学的协调发展,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积极探索基于社会经济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向上延伸体系,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应用本科院校教育和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学位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3.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举措

示范性高职院校要积极实施办学转型战略、服务地方战略、特色兴校战略、合作联盟战略,全方位推进学校的战略管理和发展。就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战略转型而言,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学科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转型和封闭式办学模式转型和校企合作模式转型上。

实施服务地方战略是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引领示范作用的基点,是学校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是彰显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例如,作为全国首批河北首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置身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终坚持“根植军工、产学融通、服务军地、振兴区域”特色,根植中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按需培养”,开创了高职教育的“邢台模式。

实施特色兴校战略,以以特色占领空间、以特色开拓场、以特色提高和体现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是发展战略基本立足点。地方特色是示范性高职院校转型建设中的新亮点,是示范性高职院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

实施战略联盟战略,把现代企业竞争和合作的理念引入高校,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搭建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随着高职教育竞争的加剧,合作联盟战略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适用性。实施战略联盟可以优化和加强高职院校甚至和本科院校之间的资源整合,提升其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基金项目:河北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示范性高职院校向职业技术大学转型路径研究》,编号:S2011239。

篇6

公路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十五”期间的艰苦努力,全县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初步改变了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状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一五”是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继续加快我县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一、“十五”公路建设回顾

“十五”期间,在上级有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县通过积极争取自治区、自治州投资,并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加快了县乡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国省道干线公路改扩建,全县公路交通运输能力大大增强,公路通行条件极大改善,初步扭转了公路交通交通运输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

二、“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和利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继续保持较高的建设速度;县乡道路建设必须符合经济发展战略及布局要求,要与自治州公路网布局衔接,完善本县公路网;正确处理公路建养并重的关系,提高投资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县公路通乡率和硬化率达到100%,通村率和通村硬化率达到80%,农村公路网络骨架基本形成,建立县城与重点乡镇相连的三级以上公路为主的畅通公路网;基本实现乡镇客运站标准化建设。

三、“十一五”公路建设的重点

根据自治州公路发展计划和和静县经济发展战略及布局,“十一五”公路建设以县乡公路建设为重点,大力支持国省道公路改扩建。县乡公路是农村的主要交通线路,要坚持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当地小城镇建设、资源利用以及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相结合,重点抓好通往经济中心、交通中心、连接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出口路”建设;抓好农业、生态、矿山、旅游等资源开发和贫困乡村联片开发的“经济路”建设;抓好不通油路的乡镇和行政村、自然村的“公路”建设;加大客运站点建设力度,基本实现乡镇客运站标准化建设。

1、通达工程全县共有58行政村,至目前通油路的村仅有19个,在“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工作力度,按照上级交通部、交通厅政策,力争实现村村通,有条件的尽量采取一切办法铺油,对于里程长,经济社会影响力较大的行政村列入通达工程,完成砂石路面的改造。预计完成823公里的四级油路和砂石路新建工程。

2、通畅工程

针对目前已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以及需要改建的专用公路、资源公路,下大力气争取资金,进行改造升级。预计完成128.6公里的三级和四级公路改建任务。

3、重要的村与村之间的道路

根据目前的发展来看,重要的村与村之间的道路道路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严重制约着各乡镇和重要的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大新建力度,将重要的村与村之间进行连接,预计新建600公里的四级油路或砂石路,以形成功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

4、贫困村和较少民族村公路建设

加强贫困村和较少民族村公路调查工作,切实摸清这些村的公路现状,在“十一五”期间有限安排建设项目,我县共有6个自治区级贫困村,需新建195公里的四级油路和砂石公路,以解决贫困村和较少民族村同公路的问题。

5、客运站点建设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渠道

五、实现规划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1、继续将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继续把公路建设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条件。继续将公路建设项目优先考虑,把公路建设项目作为基础设施优先发展。

2、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州交通局公路发展规划,努力适应本地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篇7

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潜力,既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和基本的立足点。我国有占世界20%的人口,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建设都孕育着巨大的需求潜力。

他说,目前为了挖掘居民的消费需求,我国将实施就业发展的优先战略,5年城镇新增就业的人数将达到450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的劳动力达到4000万人以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5年内使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51.5%。

此外,我国还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积极发展新兴的消费业态,促进文化、旅游、建设等消费,加强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逐步使国内市场的总规模能够位居世界的前列。

他强调,我国将继续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无论是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供给能力,还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都需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我们要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张平说。

为此,他表示,我国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投资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卫生、科技、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建设。同时,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

篇8

[关键词] 吉林省 新型工业化 评估 发展战略

一、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1.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出发,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信息化程度、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利用等方面选择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

2.评价方法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数大小,运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综合值。目标值及权重值见表1。加权平均的具体公式如下:

Si=(p/m),q当指标为正指标时;Si=(m/p),q当指标为逆指标时;其中Si是每个指标得分,p为指标实际值,m为评价标准值,q为权数。约束条件是0≤p/m(或m/p)≤1,总得分公式:S=∑Si。

我们采用吉林省2005年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吉林省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指数。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同时计算了同期东北地区的黑、辽两省以及全国平均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指数(表2)。

表2东北三省与全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综合指数比较

数据来源:《2006吉林统计年鉴》、《2006黑龙江统计年鉴》、《2006辽宁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2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吉林省不仅比同处东北地区的黑龙江(59.38)和辽宁省(59.96)低,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90)。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信息化程度、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利用大多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中下水平,发展水平不高。

二、吉林省新型工业化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经济实力不强

2005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为36140.9亿元,仅列全国的第18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350元,位于全国的第13位。政府运营成本的本省自给率仅 70.7%。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均处全国中下游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低必然带来经济增长的粗放;同时,也导致财政资金的积累少,影响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和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2.信息化发展滞后

吉林省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2003年,信息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57%,距离新型工业化目标值的8%还有很大的距离。

3.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吉林省经济发展走的基本上是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工业化的路子,即依靠利用低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粗放经营维持经济增长。由统计数据看,工业污染排放等指标远远超过了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值。虽然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早已经提出,但投入还远远不足,环境恶化较为严重。

三、吉林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

1.发展循环经济,积极鼓励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环保型产业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型经济,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改变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用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相适应。吉林要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经济效益。

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城市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加快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信息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信息服务的快捷化、社会化,积极拓展硬件开发和制造、软件设计和应用、网络建设和推广三大领域,加快发展光电子、计算机及软件、通信网络、数字音视频等产业,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为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3.发展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目前,机械、冶金、轻纺、建材、建筑等传统产业在吉林工业总产值中仍占据较大比重,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和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这部分传统产业的技术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高新技术装备的设计生产仍然依赖进口。因此,吉林要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促使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加速吉林的工业化进程。

4.培养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新型产业基地

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聚集形成了制造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和食品、医药、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并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省应立足于现有支柱、优势产业基础,以扩大内需为主,以国内市场为主,围绕做大做强加工制造业,加快建设汽车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中药和生物药基地和光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五大新型产业基地,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构造具有吉林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5.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就业机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一方面,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要发展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促进非国有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制定优惠政策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农民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的收入,转移农村人口,扩大就业。

6.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推进

工业化在现代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工业化离不开城市化,同步推进的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日益扩大的市场,还通过其聚集效应使工业生产率大大提高。提高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以此为基础,加快形成中部聚集区。尽快扩大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加速产业聚集和人口集聚,增强辐射功能,构建承上启下、带动周边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赵国鸿: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 现代大学 社会服务职能 大学科技园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37-02

21世纪的大学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显露出重要的社会地位,它的作用也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发挥。大学不是孤立的前人的机构,它与自己所处的社会必定产生互相影响。”人们必须要认真审定大学在新世纪的职能,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社会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的需要为大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任务,而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要扩大社会合作,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实现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途径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传统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上,向知识化和信息化社会形态迈进。这种迈进是由传统的资源性生产方式向知识及信息性生产方式转变,对大学的服务性职能定位提出了挑战。大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

(一)主动地融入社会

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客观上要求大学主动融入社会,以自己的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科技产业等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开公司,办实业,搞科学园区,致力于高科技开发等,是大学发挥第三功能的最有力的措施和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已成为国家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主要阵地,成为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力量。适时、恰当的扩展大学功能,能形成大学发展的良性循环,并能真正地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

(二)增强为社会直接服务的理念

现在,美国大学“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已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我国的大学也是为此。因此,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大学都应该增强为社会直接服务的理念,大学和它的教师去主动参与变革社会、参与发展经济的积极姿态,直接与外界交流,这种氛围有利于继续改变传统大学“象牙之塔”的古老风范。其结果,将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注入与时代同步的精神品质,从而使他们更能成为适应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这正是我国大学改革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二、武汉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内外环境分析

武汉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三大集中地区之一,东湖高新区继中关村之后,第二个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对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肯定,同时也是推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进而促进武汉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一大历史机遇。武汉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对于更好发挥高等教育优势,使大学积极融入社会,为实现社会服务职能起到重要作用。

(一)政策支持

武汉市政府近年来加大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强化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的营造来将高校存有的能量得以充分发挥。比如武汉大学科技园,建设以武汉汤逊湖高科技产业园为战略重点,集中力量把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新药产业和环保科技产业培育为武汉的支柱产业。武汉市政府积极营造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大环境,从而来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

(二)资金倾斜

几年来,市政府代交了大学科技园土地出让金1.54亿元,减免道路建设配套资金4000万元,拆迁、建设补偿金8000万元。在科技园内实施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推荐列入国家、省、市各类产业发展计划,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创新基金。对大学科技园内资信良好企业的贷款担保、科技骨干技术入股、企业员工个人所得税等还制定了优惠的政策,以推进大学科技园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引进。

(三)科研环境

武汉市高校作为武汉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担负着武汉多种科技项目特别是应用基础项目的研究工作,现已拥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据统计,武汉科技从业人员有50多万。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世界其他国家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都有上万名大学毕业生毕业。比如光电产业,仅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有3万多人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在武汉的50多名两院院士,有10多名是全国光电子技术的学科带头人。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大学科技园的立足之本。

三、武汉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战略重点与运行机制

(一)战略重点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重点。该开发区是国内唯一融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智力密集区。 首先是光电子技术及产品。以光谷为发展基地,形成企业孵化器,最终发展成光电子产业的有效聚集。二是移动通信技术及产品。依托武汉市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第三、四代移动通信(CDMA)技术和产品。建立相关关键技术验证系统,达到“引导国际标准发展”之目的。三是生物基因技术及产品。依托武汉电子生物医学学科及其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实验室,重点发展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基因产品。

(二)运行机制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办的,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在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充分依托各个大学的优势,借助市场化机制,实行企业化运作。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在这方面作了非常好的探索,他们紧密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鼓励园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产品,大大加快了产业化进程,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东湖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对实现社会服务职能所得的启示

现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分为四个大的环节:一是先有原始创新思想和火花在校内萌芽,后经师生反复验证、推理和探索,逐步将思想和火花变成科技成果;二是将科技成果和社会资本结合,借助大学科技园这个创新创业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孵化、转化科技成果,诞生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三是科技企业家带着孵化成长的科技企业进入大学科技园产业化基地或国家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其它工业园中进一步成长壮大;四是科技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走向社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的主体。

武汉东湖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的设立,在专利技术成果的研发、转化、孵化和产业化方面凸显出重要的作用,并且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结合武汉市国有企业改造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入驻、孵化和成长,彻底调整和优化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将进一步激活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专利资源,进一步促进专利成果的运用和产业化,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必将对以“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打造科技强省”为主要内容的“科教兴鄂”战略的实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10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发展 北部湾

一、问题提出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的欧美、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部分东盟国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越南等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雁行产业转移过程。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着产业的梯度转移过程,因此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间,也可以而且应当促进这样的产业梯度转移。然而事实上在欧美、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部分东盟国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越南等国家之间曾经出现的这样雁行产业转移却较少在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沿海省市和内地欠发达省区之间出现。我国东南沿海开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经济高速增长持续了近三十年。按理,这样的产业转移早应发生,但是,它不用说在不同省区之间,就是在发达省区及周边省内也较少出现。

即便如此,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对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产业转移逐渐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及国外开放地区的大势所趋,经济欠发达省区都在抓紧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因此研究如何实现产业大规模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经济欠发达地区又该如何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如何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等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当前北部湾(广西)建设正备受世人的瞩目,北部湾区域的发展将打造中国新的一极,那么北部湾区域该怎样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又快又好的发展,它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呢?本文将兼论北部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与定位。

二、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可行性

1、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产业梯度转移能够实现区域合作 “双赢”。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更适合低成本扩张的水、电、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这缓解了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的资源瓶颈。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可使先进地区加快产业升级,集中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而后进地区则可以较低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和技术,以“后发优势”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和接受转移方的“双赢”。

2、欠发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可行性分析。

(1)发达地区要突破产业发展困境和挑战需要进行产业转移。根据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东部沿海和粤港澳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经过20年的发展成熟,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衰退产业必须逐步退出。而根据产业布局的成本理论,应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优区位。由于成本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面临向周边低成本地区扩散和转移。

(2)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有利于产业进行转移。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一个经济区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高梯度和低梯度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使其具备一定的梯度差别,有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

(3)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将更好地促进各省区建立产业转移的协调机制,为产业转移铺设平台。

三、欠发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途径探讨

笔者认为欠发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分为各层次,宏观层次的政府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和引导、微观层次的企业实体承接转移的实质性项目对接、中观层次的社会各界对产业转移所形成的社会环境和区域条件。当然产业转移就必须协调好层次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又快又好的发展。

1、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欠发达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首先,应确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主导产业;其次,优先承接有利于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转移,并对不同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制定相应的产业准入政策;再次,鼓励欠发达区域已有的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新增投资向高新技术环节和新兴产业发展。

2、承接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统筹发展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措施承接不同类型的产业,将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和弥补产业结构缺口同时考虑。因此,对不发达地区需要同时承接来自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通过提高项目效率和质量等方式来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承接方式的多样化,欠发达区域应根据产业转移方式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坚持直接引资与间接引资并重,实现产业接纳方式的多样化,如BOT融资、项目融资等。

3、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积极培育企业集团发展区域经营,利用产业转移带动其转型升级,在与大型公司的合作、竞争中促进欠发达区域企业规模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将承接技术转移与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相结合,在承接产业转移技术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总之,欠发达区域要认识到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承接产业转移是发展经济的正确选择。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都是涉及各地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能否做好产业承接,主要取决于层次间的协调和结合的紧密度。

四、北部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与定位

1、北部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充分发挥北部湾区域比较优势,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创新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努力把北部湾区域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壮大经济总量,实现北部湾区域跨越式发展。北部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应该坚持以“市场导向、发挥优势、可持续性、扩大就业”为原则,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1)明确可以承接的产业转移的来源。既要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也要主动承接我国中西部地区需要转移到沿海发展的产业,不断扩大区域合作,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当前要把承接产业的重点放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域,进一步扩大与东盟等区域的产业合作,拓展与港澳台地区及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2)进一步细化具体区域的承接产业的布局。根据北部湾产业布局、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各区域该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综合成本优势,选准产业承接点,注重承接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玉林可充分利用与广东的地缘优势,加快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市场对接,率先建成北部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已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进一步拓展);南北钦防可在加快培育形成石油化工、重工业、林浆纸、电子、能源、海洋生物、港口及高新技术和环保等产业方面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崇左市可以发展糖业和锰工业为主要方向,通过承接相关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2、北部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1)政府力量合理介入市场失灵和不足的领域和环节。政府力量合理介入市场失灵和不足的领域和环节,对于推进区域合作必不可少。产业布局中的协同有序原则需要正确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指导、规范、协调、服务的职能。

(2)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梯度性和互补性实施产业转移。广西资源丰富,与大珠三角山水相连成为交通枢纽,可与粤港澳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成为拓展与东南亚、南亚经贸关系的战略通道。首先,正确定位各自的比较优势;其次,寻找区域互补空间,组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再次,完善投资环境,承接珠三角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加工基地、劳务输出基地。

(3)把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利用与东盟国家合作的优势,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经验,依托北部湾新产业区打造一个类似的科技园区。新加坡在园区开发方面有着很好的经验,凭借着一块小小的土地和高度集中的园区,使得新加坡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新加坡开发园区的经验在苏州等地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北部湾要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路线,走传统发展道路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力找准打造科技园的区位,然后进行切入点选择,突出园区的特色和科技指导作用,然后通过园区的学习与示范作用带动产业的开发,园区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道路,在依靠已有园区(如南宁国家经济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发基础上实现多途径引资开发,强化园区的管理与协调,提高其效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

(4)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首先,完善现代交通网络建设,重点扶持海上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现代交通网络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东盟国家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降低流通费用;其次,优化政务环境,加强组织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良好的政务环境。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全区域营造浓厚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

(5)增强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间转移,使欠发达地区实现高效地进行承接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2]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张孝锋、蒋寒迪: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华龄出版社,2006。

[4] J.FalandandJ.R.Parkinson.ThePaliticalEconomicofDevelopment,FrancePinter,Ltd.London.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