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前言
中学生时期是形成社会价值观念、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具有较强可塑性,此阶段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但因对外界的强烈探究欲望及敏感的性格时期,容易使先入为主的不良习惯占据主导地位,若不能及时加以纠正则易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新生事物不断产生,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发生改变,外界及思想的变化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且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国教育以分数至上为原则,注重智力的发展而忽略品德的培养,长期如此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者导致人格障碍。生活质量直接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的增加、离婚率的升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等使得家庭教育不合理现象越来越严重,更多的学生、儿童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独立性差、人性、安全感缺失等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学生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很多不健康内容,抑制身心健康成长。加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积极、健康心理,形成健康、良好行为及生活习惯。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心理健康除了要不存在心理疾病外,还需要具有正向性发展的心理状态,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可从学习态度、自我修养以及与人关系等方面考究,学习占据学生的绝大数时间,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及智力,在正确认知自己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学习,进行自我修养的提高;中学生的主要交往人群为同学、老师及父母,学生进行自我正确定位,合理安排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平行关系以及与老师、父母之间的垂直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使用心理教育方法及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使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心理健康是一个长期且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依据学生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状态,形成健康人格。中学阶段是学生认知世界的开始,尚处于接触社会的初级阶段,想法还不够成熟且对可能发生的事物存在不可预知性,不能准确判断个人行为且造成的后果。初中生心理状况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处处充满关爱且和谐稳定的生长环境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相应的,不良的生活环境则会形成不利影响,使学生误入歧途,在外界恶意挑战及诱导下做出过激行为[1]。
三、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树立大教育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综合性教学活动。首先,老师需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教育观念,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只是进行单纯的教学,还需要通过开展各项健康教育工作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机智勇敢、积极开朗的个性特点。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趣味性
通过讲解具有趣味性故事及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表达,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健康心理教育课程的乐趣,而且能够培养团队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培养创新、发散思维能力,促进个人素养的形成,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组织学生讨论如早恋等正面对的问题,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进行佐证,使学生正确面对并处理、解决问题,强化教学目的[2]。
3.健康教育与实际结合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精神、物质和谐共生,物质条件逐渐得到满足后,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生,因生长环境、社会地位等原因,多数学生出现不同程度心理偏差,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3]。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化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民族自豪感。老师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宽容、理解的态度面对学生行为及想法,循循善诱,使学生充分认知自身存在的问题。
篇2
一、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时代在改变,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无论是在文化素质方面还是心理素质方面都合格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年龄较小,正处于学习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提升适应能力的最佳阶段。初中生的社会适应,包括社会环境适应、人际交往适应以及自我适应等内容,其中社会环境适应是最主要的一项内容。适应社会环境是指学生不仅要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乐观对待身边环境的改变,不急躁。面对环境的改变,应该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原有的学习和生活模式,逐步适应环境,逐步成长。
二、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是导致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教育活动,不仅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也是学生自己的任务。对于教师而言,要仔细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问题,教师要主动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和开导,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对于家长而言,要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精神压力,与学生加强沟通,及时舒缓学生的压力;当然学生自身也必须具有缓解压力的能力,一旦发现自己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学生要及时寻找缓解压力的方式,加强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要建立起自身的压力缓解模式。
篇3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 探索 沟通
当一个男生上课睡觉的时候,当一个女生烫发、染发的时候,当学生都不爱穿校服裤子的时候,当女生给同桌传纸条的时候,当男生抽烟打架的时候,老师都是怎么处理的?是生气,还是理智地认为是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一系列微小变化?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我们要不断观察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则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但是我们应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呢?
一、尊重并且理解学生,不断沟通,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校园生活中,当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千万不要急躁,不要不问原因地批评他们、指责他们。而应该心平气和、温柔地询问他们为什么,以尊重、关心的口吻询问他们,从朋友角度关心他们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我班有一男生,在校表现很好,而有一天其家长却打电话来说:在家很不听话,双休日经常出去玩,在家基本不学习。后来我找该生谈心,他很委屈地说:“我的兴趣都被剥夺了,还有什么值得我去做的呢?”原来他喜欢踢球,而父母却不让他踢,每踢球一次就被父母责骂一次,以至造成了他反抗父母的心理。如果遇到这类问题,则肯定要和学生心平气和地沟通并且告诉他们占用大部分时间踢足球的缺点及跟父母顶撞的不对。在和他进行良好沟通的同时,也要与他们的父母沟通,告诉他们不能绝对控制学生的踢足球时间,应保证他既不影响学习,又没有耽误兴趣需求。这样既可以极好地处理学生遇见的问题,更能让他们的身心不受伤害,以后在此类问题上肯定不会出现类似问题[1]。
二、老师和家长应该拥有同样的心理
在跟学生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拥有孩子一样的心,要学会站在别人角度思考,像朋友和同龄人一样关心和交谈。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家长是朋友,是真正关心他们的,对我们真正敞开心扉。例如:某男同学因被某女同学骂而打了她一下。我找到那个男同学,第一句我先这样说:“你很气愤,是吗?老师明白你当时被人骂的滋味一定不好受。”这样,该男生的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然后我问他:“但是你打人对吗?”他摇了摇头后说:“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会向她道歉的。”最后我说:“很好,不过以后可不能再干这样的傻事,打伤了别人怎么办?”他说:“我以后一定吸取这次教训。”
三、多多激励并且鼓励孩子,增强信心
每一个人都喜欢听美言美语,初中生也一样,每个学生都是依靠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在学生心里,他们的每一个成绩和努力成果都是需要别人肯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特征,不能总是强调缺点,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奖惩制度,制定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奋斗,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增强学生本身的自信心。如可用量化计分法给予表扬或送小礼物以示鼓励[2]。
四、要重点培养心理教育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是教育的出发点。”可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每个人的生活及教育的成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对人才的选拔非常重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应该具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初中阶段非常重要,是孩子们从孩童过渡到成人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常常伴随青春期。这个时期学生的生理特征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心理状况也会发生很大转变,因为生理上的变化,与不同学生进行交流、相处,学生会对自己的外表和造型非常关注,造成很多学生喜欢照镜子,由于学生心理的巨大改变,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内心发生变化,喜欢与异往,喜欢一起交流爱情。他们大都宁愿相信自己同伴的话,也不愿意相信父母的话。他们的独立自我意识非常强,但是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成熟,性格也不是很成熟,辨别能力不强,导致孩子们的辨别能力很差[3]。
数据表明,大多数初中生的心理都存在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沟通和教育,或者教育方式不得当,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打架、与父母顶撞、离家出走、往坏方向发展等情况。学校和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多多进行心理方面的沟通和开导。
老师和家长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多多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开导,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吸取最佳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成人,而且可以使学生成才,在正确的引导中茁壮成长。美国心理专家特乐曼研究表明:智商在人的成功因素中并不是决定因素,一个能够取得成就的人,往往是有责任感的,对于生活充满信心的,有恒心、自信且有威信的人。
参考文献:
[1]王芳.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6).
篇4
关键词:初中;心理教育;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53-02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日渐严重,社会上青少年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案件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生物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承担起优化学生心理结构的责任。生物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懂得生理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做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利用这种优势,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将来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入手,同时结合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指导他们消除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从而选择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如:在进行《人的生殖和发育》一课时,教师结合本课的内容,可以将其与“母爱”联系在一起。在新课授课前,教师布置几项任务:与自己的母亲聊天交流,问问母亲当初怀孕时,有什么记忆犹新的事?哪个时候最艰难的事情有哪些?在此基础上,教师课堂上与学生进一步交流,告诉学生:人的生命是伟大的,因为人的出生本身就是个奇迹,母亲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是生命危险,将我们生下来,因此我们的生命是母亲生命的延续。“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伤害自己,就等于伤害了自己的母亲。通过这样的教育,感染学生,体会到母亲的伟大,并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母亲的爱。同样爱己及人,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能够以合理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打架、斗殴等不文明方式来进行解决矛盾。
二、挖掘教材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保持一种积极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就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在工作学习中就能保持高效率。不良的社会现象、残缺不健全的家庭、不尊重人的教育方式等等,都是形成不良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如学生压力过大,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学生的孤独感和强烈交往的矛盾。学生在种种矛盾面前,他们的心理障碍就尤其显得多。因此,生物教师面对学生的这种状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要适时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主要采取了:①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细腻健康辅导。在讲《人的生殖和发育》时,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如怎样看待性心理现象?男女同学怎样相处?早恋的危害等等。使学生明白青春期是性意识的萌动期,产生爱慕心理未必不正常,不过要正确把握感情,建立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发展健康友谊;②个别心理辅导,对一些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如厌学、自卑、恐惧等现象,帮助分析产生障碍的原因,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重塑自我,使其恢复积极的心理状态,发挥其潜能,搞好学习。
三、将真情实感融入教学,懂得尊重和理解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客观认识自己的位置,将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也是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教师要彻底转变“一言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用自己和蔼的态度,艺术的语言,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尤其是针对一些基础较差学生,更加应该给予肯定,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比如:在进行《植物的生殖方式》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水稻是从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新个体的,而带着芽的马铃薯块茎能够繁殖,想一想,它们的生殖方式相同吗?有的学生回答,后者是无性生殖。有的认为前者是无性生殖。此时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水稻和马铃薯块茎都是通过芽长出来的,为什么大家认为他们的生殖方式不同,它们不是出芽生殖吗?在这个提问之后,学生各抒己见,同时,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肯定学生的争辩,倡导他们有不同意见,一定要提出来,懂得质疑,才能够进步,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四、积极展开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你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帮别人实际上也是帮自己。“众人划桨开大船”,愿同学们都有合作精神,互帮互助。课内课外,我给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合作的价值。
比如:在进行“有性生殖”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讲这样的事情:一位小伙子从外地买回来一批玉米良种,经过辛勤耕耘,细心栽培,玉米的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村民们很羡慕,想买小伙子的玉米良种,可小伙子不愿意。第二年,小伙子把他家所有的地都种上这批玉米良种,期望得到更大的丰收。然而让他沮丧的是玉米不但没有丰收,而且比过去普通玉米的产量还要底。原来,是良N玉米接受了附近地里普通玉米的花粉所致。假如村民都种上了良种玉米,就不会出现这种结果了。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合作很重要,好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
五、培养合理的竞争意识,注重提升能力
现代社会,人与人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竞争非常激烈,有时候甚至是残酷。而在学校里面,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比拼的方面,但合理的竞争意识会让彼此更懂得尊重对手,也会让对手钦佩。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很好利用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引导。比如,我们进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时,动物发生攻击行为,胜利的一方不会对另一方造成致命伤害,是因为它们懂得竞争规则。所以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应产生嫉妒、厌恨等心理障碍,影响自己的心智健康,而是应该发愤图强,增强自己的实力,以期在以后比拼当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出彩的机会。再者,我们学到《生物的进化》中“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同样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类似现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百尺竿头,为以后人生打下夯实的基础,增强实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即使暂时失利,也要屡败屡战,培养坚强斗智,不至于挫折中消沉。这样,学生以后碰到困难,会迎难而上,以健康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磨砺。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健康的学习习惯,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构建,强化学生对客观社会的认知,能够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青春期,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变化的关键期。而农村的信息与交通又相对来说十分闭塞,以至于学生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和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例如:盲目从众心理、自闭自卑心理、过度内向心理以及过分依赖等心理问题。下面将针对这些心理现象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在农村中学设置心理健康课程
在我国城市中的一些学校基本上都已经开设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要想使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获得发展,也应该在农村的学校中设置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一些心理调节的方式。主要是一些扮演角色以及交流方式训练等内容,让学生掌握一些克服自卑感、合理宣泄情绪等方式,有效防范学生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
二、加强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我国学校实行的是班级制,学校的活动主要是以班级的形式组织实施的,班主任负主要责任,所以使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就成为班主任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使命。众所周知,班主任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技能,这样不仅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误区,而且还能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课堂;教育;调查
一、调查背景及对象
(一)调查背景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的生理健康、心灵健康、行为规范等都直接决定着人一生的发展。因此青春期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
2.2016年3月,县内一初中学生因不懂月经的生理卫生知识,又羞于跟老师、父母交流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3.由分管副县长牵头,联合教育、卫生等单位,全县欣起抓实青春期健康教育进课堂热潮。
(二)调查目的
1.通过对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调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对男女生殖器官的认识,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
2.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并根据已有知识结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将青春期健康教育融入课堂。
(三)调查时间
2016年12月26日至12月30日,共5天
(四)调查地点
思南县思林初级民族中学
(五)调查对象
7―9年级12个教学班的615名学生
二、调查过程及获得信息情况
通过围绕以下七项内容与来自思林中学12个教学班的615名学生交流,获取信息统计如下:
三、结论分析及建议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急切渴望获取生理、心理健康知识,但他们又羞于跟父母、老师发问,仅仅是与要好的朋友、同学进行有限的交流,而他们的有限知识来源主要依靠的是网络,这就使他们很容易进入黄色网站,对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成人感”的突出,对异性的好奇心理,性意识的萌动,加之身体上突如其来的第二性征变化,都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始料不及,因此在初中生的课堂中适当地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四、抓实措施及方法
根据调查情况,结合县教育局、县卫计局文件精神。思林中学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并取得成效。
一是开展好教师二级培训,由到县局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二是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用生动、直观的事例教育学生。三是由生物教师牵头,确立青春期健康教育专项课题,开展青春期教育进学校课题研究。四是举行学生手抄报比赛,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在学校展板中展出。五是开展青春期健康小论文竞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收获到了很多的青春感悟和认识,为他们安全地度过美好而烦恼的青春期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活动图片(部分)
⒖嘉南祝
[1]浙江省青田县船小:洪毓桢.《浅谈心理健康教育进英语课堂教学体会》,2013.01.
[2]顾维红,曹莹文.《心理班会:中学心理教育进课堂的新思路》,江苏教育・心理健康10/2016.
[3]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苗世荣.《少女课堂与女学生健康成长》.
[4]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华光中学:刘佳武.《优化体育课堂对“待进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周刊2008年第31期.
篇7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农村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健康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因此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渗透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1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现状
现在对教育的目标已经改变,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优秀,还要从心理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基本的教学都是一种困难,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种奢望,生物的教学更是注重课本上知识点的疏导,对于学生健康教育的渗透基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从而导致农村学生对健康卫生知识一无所知,并且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敏感的时期,因为的他们身体开始二次发育,进人青春期,初中生物教学中会对青春期过程中人的身体变化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却忽略了他所教导的对象正是一群面临青春期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的讲解,并没有着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之,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农村学生健康教育的渗透还是不够完善、不够彻底。
2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方式
2.1 把握渗透时机,促进健康教育
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选取适当的生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知识,并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将健康教育渗透于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讲解“人体的呼吸”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当提出问题“人类的什么行为会对呼吸道产生伤害?”学生在此时陷入深度思考中,有的学生会说吸烟会给人体呼吸道造成严重上盖,也有的说,吸毒会伤害人体呼吸道。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本次生物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并把握好健康教育的时机,告知学生环境污染、吸烟、吸毒等都会伤害人体呼吸道,尤其是吸烟和细度,会严重损伤人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器官,让农村初中学生认识到吸烟和吸毒的危害性,适时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在生物活动中融入健康教育
为改善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并有效的渗透健康教育,教师应当结合生物教学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比如在《健康地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有关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以及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讲解,告知学生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进而组织生物探索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食物营养成分表,自行制定合理的食谱。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学生所制定食谱的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农村初中学生到其家庭附近的市场调查食物价格,并进行准确记录,确保自己所制定的食谱价格满足相关要求,尽管这一活动的难度较大,但在实际调查以及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有助于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促进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度的健康教育
农村初中学生受到家庭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与城市初中生相比,心灵更加敏感,个体身心发展比较特殊,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转变以往填鸭式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厌烦情绪,在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易于学生理解和接收,并深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比如在《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在生物教学课堂上展开调查,了解农村初中学生的基本健康情况,简单分析并评价学生的生活习惯,或让同学之间互相分析和评价,促使学生认知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准确把握自己身体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深化农村学生对健康的认知,促进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改善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2.4 利用生物知识与健康教育的联系,使之相结合
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的科学,以医学、卫生与健康为基础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应该将生物知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对问题的预设,让学生发现健康教育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了解,还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例如,在对学生讲解生物生殖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偷偷翻阅过,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他们自身的一个变化也是很关注的,生物生殖知识点主要是对人体的一个发育过程以及生产过程的阐述,笔者联系青春时期,学生会出现的一些身体变化,如女生月经,男生遗精,开始变声等学生所遇到的变化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告诉他们,这个时期这些变化都代表着他们向大人更进一步,而且随着生理的变化,他们的性意识也开始萌动,性心理上也产生“好奇感”和“神秘感”,只要正视这些就可以避免学生面对这些的时候采取不健康的方式来满足好奇心,也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改变了农村初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一无所知。
结束语
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选取合理方式渗透健康教育,在强化农村初中学生生物知识储备的同时,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辅导,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生物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技能,塑造优良的生物教学课堂氛围,从而实现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农村 初中生 青春期 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外界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今后性格的形成。初中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做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个人,对于社会有重要意义。农村初中生就是一个典型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农村的发展。针对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农村初中生由于出生于一个范围相对而言比较狭窄的区域,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状况也远比城市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复杂。做好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认真研究现状。
一、我国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呈现多元化色彩,农村初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心理承受能力差;极端自私;自卑心理;情绪波动大;虚荣,攀比心严重;孤僻,不爱说话。
1.心理承受能力差。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极端案例,因为承受不住挫折因而自杀。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也不在少数。出现这种情况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影响。
2.极端自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极端个人主义在我国盛行起来。这种风气也逐渐深刻影响到农村青少年使得他们不能变得自私自利,学生间的关系得不到正确处理。
3.自卑心理。少数农村初中生由于出生环境的贫寒,在与同学的对比中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与有钱的同学相比,他们看不到自身优势,从而变得非常自卑。情况严重的甚至还因此产生了自闭症。这种现象值得注意。教学工作者应该对此高度重视,在工作中应引起反思。
4.情绪波动大。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定型时期,在这段时期里,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引起青少年情绪的极大波动。农村初中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或者由于自身成绩的波动或者同学之间的关系波动,从而导致他们情绪出现很大波动。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与农村初中生之中。
5.虚荣、攀比心严重。虚荣心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农村初中生这种现象表现的特别明显。学生之间由于不能正确看待财富,从而出现互相攀比的心理,虚荣心严重也是一个典型症状。
6.孤僻、不爱说话。孤僻不爱说话,主要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而使的我国广大农村出现老人留守现象,老人由于自身年迈且与青少年存在着沟通障碍,导致虽然他们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衣食住行,但对于学生的思想状况却是不那么了解。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孤僻,不爱说话的性格。
二、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在有的问题上甚至非常普遍。产生这种现象既是学生青少年时期固有的特点,又是受外界影响的结果;既是受传统的影响,又带有时代特点。一方面是传统的缺陷给学生造成的不自信和自卑,另一方面受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影响,农村中的留守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父母与学生长期隔离,因而导致他们孤僻,不爱说话。
三、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主动同学生交流,用真诚地心打动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有效沟通。只有实现有效沟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学工作者必须以真诚的心来打动他们,要主动同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来了解学生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办法。
2.在课堂中教学尊重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需求来进行讲解。心理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3.要增加实践课和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同学生的交流,要通过增加实践课和活动课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来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来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绪,要以名人名言来激励他们。要让他们树立正确财富观念。
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自己的成长,对于农村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以真诚的心来打动他们。
参考文献:
[1]齐会军.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时代青年.2011(09).
篇9
课后,我找到了他,询问他的身体状况与生活情况,了解他功课有什么困难,并很恳切地问他:“这段时间是否有什么心事?”他不置可否。我心里想这孩子肯定有苦衷,便委婉地说:“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即将到来,我相信你一定会掌好自己的舵,把握住人生的航向。如果生活中遇到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可以随时来找我。”
我一直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兼合作伙伴,和学生能心理相容,师生关系融洽,我相信他会来找我的。
记得那是第二天的晚自习课下,他主动找到我,神情局促不安,说话断断续续:“姚老师……我……我有件事……想跟你说……”说完便慢慢地低下了头。
“噢,”我发现他浑身都在颤抖,我的心一惊,但仍语调平和地说,“你说吧。”
他声音很低,眼睛不停地闪烁,一边不时地抓自己的头发,一边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我喜欢我们班上的一个女生……她就是王慧。”王慧这小女孩干干净净,长得清纯脱俗,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挺讨人喜欢的。
“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年龄,喜欢异性尤其是出色的异性同学,这是一份朦朦胧胧的情感,是很正常的。”
他欲言又止,看他的神情,我知道事情并不这么简单,便问:“你向她表白了?”
“我们有好些同学都有QQ,我们组成了一个QQ群,周末我们经常会探讨学习上的一些问题。有一次我鼓起勇气打了‘我喜欢你’四个字发过去,她回发‘我们现在年龄都还小,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况且我爸妈也是绝对不允许有这样的事发生的’。”
“她的做法很好啊,这也说明王慧在对待这样事上还是很理智的。青春期这种朦胧的情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的一种美丽。虽然她美得幼稚,但它是属于这个生命阶段的特别风景。老师希望你也能够善待这份情感,保持她天然的美丽与纯洁。把这份美好的情感好好地收藏在自己的青春记忆中,不要让她变味……”
“可我现在每天不由自主地想着她,觉也睡不好,书也读不进……”说罢,他抬起头望望我,从眼神中看出,他感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
一个花季的男孩,把心头的秘密和盘托出,我十分感动,看着他依然神情紧张、忐忑不安的样子,我微笑着点点头,肯定地说:“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们本来就是朋友嘛。我会给你保密的。其实,到了这个年龄,愿意与异往是很自然的事……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他猛地抬起头睁大眼睛,惊讶地望着我。
“我上初三时,曾对同桌的男同学有过好感……”
听着老师谈到自己感情生活中的秘密,他的表情放松了,心理舒展了,他关切地问:“后来呢?”
“后来,”我说,“我没忘记人生道路上,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主题,当时的主题是:复习、毕业、中考。所以,我很快抑制了这份感情,把精力投入到复习上。后来我才知道,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心理的萌动,不是什么‘爱’……”
他若有所悟,似有惭愧地点点头。
我又说:“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易冲动,情感不稳定,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极易感情用事,做出越轨的事情。过早恋爱,感情往往被对方所牵制,学习容易分心,会导致成绩下降,学业荒废,将一事无成。如果这个时期去交异性朋友,就一定会分心,陷入情网不能自拔,如果这样就耽误了当前的大事。你说是不是?”
“这些我也知道,可是我该怎么办呢?”
“你可以运用转移法,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也可以用冷处理法,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感情;还可以运用自我宣泄法,试着把情感写进日记,把纯真锁进属于自己的抽屉,以一副崭新的姿态面对每天升起的红彤彤的太阳……”
真诚必然换回真诚,夏宇的心理包袱放下了,他脸上顿时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当即表示:“姚老师,我都明白了!”
我连忙夸奖他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从此他又重新振作起来,闯过了青春道路上这个“美丽的小波折”,订了复习计划,跑步追上了同学们的步伐……
这件事过后,我又同班上的许多同学谈心,还召开了主题班会,诚恳地叮嘱他们:“中学阶段正是为各方面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充满了青春活力,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记忆力强,对于新生事物极为敏感,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每位同学都应该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情窦初开的花季,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自己那一份美丽的朦胧的情感,用理性去对待她、呵护她……生命在这个季节的确会开花,但开花的最佳时节并不是现在。同学们只有把握好现在,做现在最该做的事,才能拥有未来真正的幸福……”
古人治水,堵,水害加剧;疏,变害为利。同样是水,同样在治,功过不在于水,而在治水之人。这对教育者正确疏导青春期的情感萌动具有深刻的启示。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恋爱是不能禁止的。”他认为:“对学生精神生活和他们隐秘的角落,采取粗暴态度,最容易从青年男女之间的相互之间关系中逐出一切高尚、有道德的、明快的审美情感,并把爱情的生物本能的一面推到了首位。”
篇10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中学生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由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作为老师不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1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时期。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
1.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1.2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1.3人际关系不协调。中学生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爱又爱别人,把友谊看成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伙伴,会使他们感到苦恼孤独。友谊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支持,来自朋友的鼓励和安慰、赞扬,往往比家长、老师的作用大。但由于中学生自尊心很强,感情丰富而起伏性大,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带来心理不平衡。
1.4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不平、认识能力的差异。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处在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2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2.1学习方面: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有精神萎靡不振, 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
(1)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可以说“厌学心理”在中学生中已经有一定的普遍性。
(2)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分好班、差班,考试排名次,张榜,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等,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2.2人际关系方面:
(1)与老师的关系不和谐产生对抗心理。在中学时期,老师仍然是学生心目中的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护。如果老师对学生缺乏理解,缺乏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就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影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2)同学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学之间也缺少了交流和沟通。如果老师疏于引导,同学之间就会产生隔膜,缺乏应有的同窗情。
(3)与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能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 而专制式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会造成这样的家庭中的学生孤僻、专横的性格。加上“单亲”家庭等问题的存在,使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或制造了痛苦,会因此憎恨父母、家庭。
2.3青春期方面:
(1)自卑情绪严重。青少年时期处于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过渡的阶段,认知特点是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现实性的成分少,正如“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旦将他们的主观想象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灭,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有自卑倾向的人就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深入内心。
导致中学生形成自卑的直接因素有:成绩落后、交往受挫、生理原因、家庭背景等因素。
(2)逆反心理普遍。中学生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许多问题的认知上,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将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独立。但是在家长和教师的眼里,他们还是个孩子,还很幼稚,惟恐他们上当吃亏,于是对他们关爱有加,喜欢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另外,中国传统 “师道尊严”、“父为子纲”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十分深远。于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无论正确与否,都要求中学生接受他们的观点,这引起中学生的强烈反感。于是,部分中学生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和老师的观点无论对错一律拒绝。以免家长和老师对自己进行干涉,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
3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面对中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那么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3.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3.2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耐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3.3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4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4让学生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4.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4.2、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为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光磊.《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中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
-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分类管理
- 下一篇:环境污染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