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能源消耗过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虽实现了年均增速超过9%的高速度增长,但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一些产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虽实现了产量的增长,但却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为代价,不但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而且也无益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6年我国以占世界总量15%能耗、30%钢材消耗、54%水泥消耗的巨大投入和消耗仅产出了占全球产值总量的5.5%的国内生产总值①。在过去的20年,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平均为0.5,“十五”期间却超过1.0。我国“十五”计划预测,200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0年的1995万吨降到2005年的1796万吨,结果反而增长了27%,达到了2549万吨②。从我国与西方7个发达国家能源消耗的比较来看(表3一1),G一7国家平均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为n.7*1O(6)焦,而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为:69*10(6)焦,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平均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这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③.
1.2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巧%。①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财政政策出台滞后,公共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不够。如: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目前只有资源税和所得税涉及到环保问题,其他主体税种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项目没有优惠政策,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对排放污染项目缺乏制约作用,有些税种对环保项目本身免税,却对排污项目没有限制作用,同时,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无污染的产品和清洁生产,又没有享受到优惠的税收政策;就现有涉及环保的资源税来说,税率过低,各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征税范围狭窄,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由于资源税收入大部分归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又因为是对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盐等自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征税,往往起到了鼓励地方对资源过度开发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1.3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特别是靠高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长期不足。据统计,从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保持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②。但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消费率)却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6年的50%,而世界平均的消费率是80.1%(2002年),我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①。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支出尤其是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投资所占比重却过高,分别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比重的2倍和1.6倍(见表3一2)。从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国家来看,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几个大国,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费,如美国是国际上进出口第一大国,但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排在国内消费之后。高投资低消费的后果是投资效率低下,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居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自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不仅引发了这些产品的轮番上涨,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还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上涨,致使钢铁产业盲目扩张,这样的生产规模势必造成高投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1.9调整为2007年的11.3:48.6:40.1。与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6.2个百分点。但从国际上看,我国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物质资本密集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高,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见表3一3).
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0.8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5.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高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同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外资,主要发展加工产业。90年代后期,中国更成为发达国家与地区加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从而急剧扩展为世界的“加工车间”。第二产业的急剧拓展成为8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急剧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如资源的极度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农业的相对落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等一些后遗症。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服务业占GDP比重较小,还不到40%,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②。三次产业间的不协调,已经到了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第二产业本身持续发展的地步.
从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比例(各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看,2007年为40.8:26.8:32.4。与一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幅下降了2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了20.2个百分点。但是,我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其就业结构严重不相称: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1%,却集中了40%多的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近一半,却只吸纳了l/4多的就业人数;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其就业比重虽然基本相称,但同国际相比较,其就业比重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也比许多发展中国家低得多(见3一4)。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充分就业这丫最大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1.5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沿海的东部地区,还是广大的内陆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域之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产业结构类同、无序竞争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据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的《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分别比2004年扩大了462元和545元。同时,各地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比上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①.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我国甚至被国际上称为不平等发展最快的国家,改革已经不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有对中国的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描述。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大量居民属于低收入或中低收入阶层是我国GDP中居民消费所占比重过低的根源。这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等税制不健全,再分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直接相关。如: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没有综合考虑居民家庭的人口、生计、健康状况和教育支出等实际负担,税负分配不公.
1.6人力资本资源医乏实现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加强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目前,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偏低,严重影响了科技水平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例如:从教育事业看,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在4%以上,而我国仅为1.32%。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前后实现“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同样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7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360美元,而印度只有950美元),但印度早在2000年就己经达到了该目标,并雄心勃勃地向OECD国家平均为5%的目标努力。②因此,尽管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但由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太低,所以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太低,这必然会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生产率43%,初中生可以提高108%,大学生可以提高300%.
因此,我国人力资本资源是比较匾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急需提高.
1.7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自主品牌缺失现象严重,自主知识产权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并会造成国家创新地位下滑。据央视报道,2002年一2003年度中国“全球竞争力”的排名为第33位,2004一2005年度的排名为第46位①.
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短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税收政策在促进自主创新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行激励自主创新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税收优惠受益不均。如: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的科技发展领域缺乏倾向性,在如何协调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和改革传统技术等方面目标不清晰;现行优惠政策使科技成果的受让者受益较多,而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获益较少。我国对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事后优惠为主,缺乏事前的鼓励和支持。如: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激励的重点在产业链的下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规模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少了对产业链上游的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缺乏针对风险投融资的相关税收政策。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资金风险,而由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所具有的高风险性和收益的不稳定性,一般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支持,而仅仅利用政府的直接财政支出来资助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是非常小的,所以,我国具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高科技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个人,在技术创新的起步阶段,都面临着筹资难、利润低的困难,而我国目前缺乏相关针对风险投融资的税收政策使其在自主创新方面受到影响。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中,对于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并没有明确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尤其是对高科技人才的创新发明所获收入缺乏相应的税收激励,对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等问题也没有得力的税收措施。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得大量人才流向海外.
1.8企业海外投资困难
国际投资有利于全球资本、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外投资问题,部分企业也有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到诸因素的限制,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困难重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8.1海外投资法规与政策落后
我国涉外投资法律体系和结构不尽合理,现行涉外投资立法仅限于有关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方面,而有关企业海外投资方面的立法工作几乎一片空白。长期以来,我国对海外投资企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海外投资处于企业自我发展状态.
境外投资的政策依据主要是《海外投资项目审批所需主要文件的内容和要求》,它完全是按中央各部委文件的内容要求而制定,政府并未制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上述《要求》仅仅涉及国有及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没有规定民营、“三资”企业的海外投资审批程序.
1.8.2.境外投资手续烦琐
国家有关部门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批的初衷是试图从严把关,为对外投资项目的落实和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参与审批的政府部门层次太多,范围太广,环节太多,加上各部门把握的尺度不同,为企业进行项目申请带来许多困难。这不仅挫伤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延误商机.
1.8.3外汇管制的制约
我国迄今没有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对境外投资所需外汇的汇出管制严格。尽管中央已经定下了促进海外投资的总体方针,但具体的外汇管理措施还没有相应改变。这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项目外汇管制过严,阻碍了境外投资的发展:利润汇回保证金管理,对企业资金周转不利;现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提高了企业的用汇成本,加大;海外中资企业融资的难度.
1.8.4境外投资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海外投资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海外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能采用的融资方式不够灵活,对国际商业融资的控制,阻碍了企业利用国际资金市场;对租赁业务认识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租赁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肯定,缺乏完善的租赁立法,影响了企业依靠租赁业务增强资金实力并向海外扩展;投资咨询业发展滞后.
1.8.5政策支持措施不完善
我国在对境外投资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科学机制,利益比较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尚未形成体系,甚至连承担海外投资担保的合适机构也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对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和阻碍.
1.8.6信息服务欠缺,境外投资信息不畅
政府尚未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企业服务网络,境外信息渠道少。海外投资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通常要求企业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由于由于我国企业实力薄弱,难以独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了解国际市场信息,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建立涵盖广泛市场空间的境外投资服务网络,为国内企业投资提供从考察、调研、注册到办公场所、经营、税务、法律、会计等全面的咨询服务.
1.8.7对企业海外投资保护力度不够
进入海外市场投资,若遇到东道国经济政策、政治形式、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较大的风险,可能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发达国家对境外企业和境外投资行为都有比较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至今还没有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保险.
1.8.8企业境外投资实力不足
与国内经营相比,企业开展海外经营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因此需要较强的实力。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实力比较薄弱,中小企业尤其突出。从海外投资项目规模来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平均投资规模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60万美元,而我国非贸易性企业平均投资额仅为120万美元。①1.8.9缺乏跨国经营人才成功的跨国企业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跨国经营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且要有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人才匾乏的问题己经显现,国际性、复合型经营人才更是奇缺,这使得我国企业外派人员素质不高。同时,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实力薄弱对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也产生了制约作用.
篇2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实质或深刻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复合概念分二层来解释: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模式,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与上述经济增长相关联的诸方面从数量到质量、从总量到结构的理念升华,或者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新确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变化过程与创新过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实质或深刻内涵可表述为: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理论总要求下的一种模式选择。它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足要把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物为本引向以人为本、从单一生产要素视角引向政治、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多视角”。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转型创新。为了实现全面协调转型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其功能不仅要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还要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第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模式是创新、和谐、节约、友好。即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科技创新型、结构和谐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取向
1 “改变”取向。所谓改变就是改变或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因为任何方式归根到底都是由观念与内容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都足以经济总量的增长、GDP的增长率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使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增长指标单一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物质资源消耗型、环境生态破坏型等方式。
2 “转型”取向。所谓转型就是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近十几年来,我国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人均GDP、还是年均GDP增长率都处于快速增长之中,且波动大,呈快速波动型。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让国人捏了一把汗。因此,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从总体战略上实现经济增长由快速波动型向平稳较快型转变,从具体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 “调整”取向。所谓调整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任务并列一起提出的,可见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是基础与手段的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在:第一,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或低碳经济。第三,借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东风,结合各区域经济状况与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搞好产业的内部调整,第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网络信息、高端制造等在各地,各类开发区自主发展,并在产业结构转型中成为主导产业。
4 “改革”取向。所谓改革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伴随并得益于改革,并一再证明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第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五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介分开,使市场主体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第二,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金融保障、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用得以发挥,使政策支持的效应得以体现。第三,深化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强化公平的公共资源有偿占有与补偿机制,使各利益主体自觉地有利可图地走向新型工业化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道路。
5 “创新”取向。所谓创新就是科技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取向之一就是要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就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创新取向在于:由主要靠物质要素投入推动增长转向创新要素驱动增长,在产业结构转型中创新产业,并使创新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使科技企业成为主体,促进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改善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完善国内统一的要素市场,特别是技术转让市场,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远意义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
首先,不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各项事务中存在着怎样的矛盾,但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个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的根本问题上,利益却是一致的。同时,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阶段任务不同,但对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科技进步、环境、资源、人口因素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共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此外,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在创新型经济中力图突破资源、环境、技术制约或壁垒,走上制度创新型、知识创新型、技术创新型道路,凭借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网络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作为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并迎头赶上的突破口或机遇。我党审时度势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国际视野下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刻的理论创新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源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经历了“增长”一“发展”一“科学发展”的理论创新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统一了全国人民的发展观思想,坚定了我们在要发展、如何发展问题上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正确态度。特别是其精神实质或深刻内涵中: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思想方法指引,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形成与创新也是学习的结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当代世界经济的前沿课题,伴随这一研究进程,产生了许多理论成果,如均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创新理论,还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等。我们吸收了有益的理论成果,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不断提升或升华,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建立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之上。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与使用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与方法。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竞争局势日趋激烈,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1.过度消耗能源
能源就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展观念的限制,通常实施的方式就是通过对能源的过度消耗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的整个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粗加工的模式,由于资源的附加值比较底,因此,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也就处于低级阶段。由于资源过度消耗,我国经济发展必然受到资源紧缺的影响。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走集约式经济发展路线是我国政府当前必须实施的,其现实意义不可替代。但是,真正意义上要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对土地、河流、空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关资料来分析,以及我国煤量、石油消耗的增长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依然居高不下,这是当前研究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
2.科技创新能力低
科技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保障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的因素。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在整个国际经济竞争局势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真实的现状是高端知识型人才比较少,而低段劳动型人口比较多,在国际经济局势分局中,我国自觉承担了初级劳动力分配的责任,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属于劳动生产型,例如:生产无数双袜子可能才能换来一台所谓的进口汽车。可以说,我国就是低段产品的发源地例如:某些产品性能也比较好,但是由于品牌产权意识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缺乏,白白浪费了市场良机。与发到国家对比起来,我国在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竞争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方式都是模仿中开始创新;但是经济竞争一旦进入高级阶段,企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唯有自主创新,不然将被市场所淘汰。我国已经进入了世界经济的前列,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变,通过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引领经济高度增长。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1.实物本经济发展观到人本经济发展观的转变
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是以物为本,而物本经济发展的含义是指:以资本增值为本或以财富增长为本的发展观,将作为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存在的物视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但是作为生存者的人其价值却被资源价值所覆盖,人的价值还必须在资源的价值基础上才能体现出来。世界经济发展观应该是以人为本,要以人为中心,人才是整个世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与受益者,人真正的价值应该被充分挖掘出来。而人本经济发展以劳动解放为本或者以人类增值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当前人本经济发展观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发展经济与福利经济等等方面。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可以说是人本经济发展观念。当前虽然积极推行人本经济发展的观念,但是并不代表人就至于万物之上,必须要对万物的规律进行遵循,才能充分人的潜能,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这是解决能源过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2.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
当前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科学技术,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催化剂。科技创新包含了管理创新、知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创造与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新工艺,对生产对象与生产方式进行改革,通过产品研发与试验、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等等手段,打造质量更高、实用性更强的新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贡献程度比生产资料与金融资本的贡献度大了很多。发达国家目前开始实施的大科学计划,就是为了促进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来将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能力提高,进而在国际竞争趋势中占据制高点,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需要借鉴这些优秀的经验,对科技创新机制进行必要的完善,完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要能提升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倡自主创新,构建产学研一体的框架体系,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最大限度使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逐渐转向国际化,能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
三、结语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对生态学规律严格遵循,要对自然环境与资源容量进行合理使用,坚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合理的工业化之路,以最小的投资与损耗取得最为理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总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当前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华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湘潮2008.
篇4
【摘要】借助科技创新驱动,达到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性转变,不仅是一个关键的理论以及现实问题,同时还是社会发展大局的主要战略选择。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科技创新 驱动 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
党的十报告当中明确指出,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发展由一个核心的思想,变成我国发展和面向维护的主要战略。这也表明我党对于现代经济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特点的掌握。利用科技创新驱动,达到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性转变。因此,下面进一步阐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将推进自主创新当作主要环节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获得发展先机以及主动权,最基础的是借助科技力量,最主要的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拥有较强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可以在世界竞争不断加剧中掌握主动权,实现创新型的国家。从而朝着世界科技抢过迈进。自主创新,既能够理解成一种科技创新的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和创新的途径。在十报告当中明确的说明,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这个道路,将全球视野计划加快创新。提升原始和集成创新,同时引入并消化在进行创新的能力,还要重视协调创新,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加强创新能力。所以,坚持走我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路径。不仅要适应全球发展的浪潮,依照科技规律,同时还要发挥四个优势,也就是汇聚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结合各种经济成分的体制优势,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还有使用两种资源和市场开放这一优势,进而走出一条赋有我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路径。
一、培育创新文化当作动力
国家文化,和科技创新拥有相互促进和激荡的紧密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着创新事业,而创新事业又激励着文化创新。由于经济和科技以及文化三者一体化发展越来越明显,突出了创新文化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进入新世纪之后,一批主要工程和项目捷报频繁传播,实验快堆,超级计算机和杂交水稻这些领域创新成果纷纷涌现,这也反映了创新文化的厚积薄发,凸显了创新文化富有的内涵,均是由创新文化思想作为支撑点,重点培养创新文化,不仅要主动让创新变成一种习惯,给社会经济发展内部动力以及整个社会的普遍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弘扬由爱国主义当作中心的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当作中心的时代精心,提升对于创新文化的信心以及自豪感。这样才能够让创新融入我们的血液当中,变成民族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加快军民融合当作主要依托
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最关键的就是要完全脱离以往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方式,让社会能够迈向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这个路径,这就一定要解决军民分割和自称系统的这样的模式。经过国防创新系统和知识创新系统以及技术创新系统,还有区域创新系统,中野服务系统的紧密结合,协调合作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利用军民结合式发展,能够培养出一批军民兼容的战略新兴产业,占据科技至高处,将促进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用军民结合式发展,能够让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真正的融入到社会经济体系当中,让其直接应对源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挑战,能够帮助改进构造,增加收益。在融入社会经济系统当中之后,和国防以及军队构建有关的主要产业以及广大中小规模企业将会直接进入到武器装备市场,得到生产任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主要产业调整振兴,同时还能够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针对抓变经济发展模式十分关键。采取军民融合式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多种民用资源当作国防以及军队建设服务,不仅能够拓展国内消费的需要,同时还能够带动一二三产业合作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探索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转变成科技创新驱动,要求产业政策要更加偏向于宏观导向性和指导性,主要在于要支持产业系统科技创新,找到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模式,这样才能够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给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篇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入手,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联系做出评析,并基于对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现状的评述,提出促进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行对策。
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关系
区域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区域经济结构包含区域需求结构、区域城乡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总量结构与区域所有制结构;而狭义的区域经济结构主要指区域的总量经济结构。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概念来看,二者是有区别的。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主要涵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而区域经济结构则主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各次级区域的经济总量结构。由此,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将侧重于区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提升等,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将侧重于次级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化以及区域经济总量的匹配等方面。当然,二者之间更多的是联系。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将是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可行路径。
二、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重庆市的区域经济格局基本呈现出“一圈两翼”的发展格局,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和决策层在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问题上形成的基本共识。其中,“一圈”是指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两翼”是指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南翼)。
通过对比分析重庆市各区县生产总值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呈现出一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特征,这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且基本上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型发展态势。从2007―2009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GDP占全市比重来看(表1),“一圈”地区各区县GDP占比基本上都在2%以上,而两翼地区则基本上在1%以下,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态势。
其次,从“一圈两翼”发展格局来看,“一圈”独大,“两翼”失衡。从2007―2009年“一圈”地区和“两翼”地区GDP占比情况来看(表2),“一圈”地区的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大致维持在77.7%左右,呈现出“一圈”独大的发展态势;并且,两翼地区的发展也并不均衡,其中,“渝东北翼”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大致恒定在为16.8%左右,是“渝东南翼”地区生产总值的3倍还多。
与此同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是稳态的。这首先体现在区县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稳态上,从近3年来各区县GDP的排序来看,人均GDP排序始终处于前10位的区县有8个;始终处在第10―20位的区县有4个(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荣昌县);始终处在第21―30位的区县有6个;始终处于第30―40位的有9个。这说明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整体排序情况较为稳定,重庆市区县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正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一圈两翼”地区的非均衡增长也是稳态的,这可以从“一圈两翼”地区的GDP占比相对稳定而且环比增长率也相对较为稳定中得出。
综上所述,重庆市区县经济结构发展极不平衡,呈现出了典型的“金字塔”格局;而区域发展呈现出“一圈两翼”的基本格局,但一圈独大,两翼失衡;同时,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态的非均衡增长态势。然而,这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而言,将可能是一种灾难。毕竟按照增长极理论和累积因果关系原理,这种极核式非均衡增长将意味着对极核周围地区的资源吸附而导致极核周围地区发展的滞后。
三、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结合重庆区域经济结构的稳态非均衡增长特征,以及以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内在传导机制,本文认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将主要包括:
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视角来看,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首先,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圈”地区对“两翼”地区的扩散效应,弱化其集聚效应,同时,充分发挥作为重庆“一圈”地区中心增长极的主城区和作为“两翼”地区内部中心增长极的万州区和黔江区对“一圈”和“两翼”内部其他地区的扩散效应,并弱化其集聚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极由集聚过程向扩散过程的转化。其次,在加快“1144”国际贸易大通道战略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区域贸易通道,充分改变传统主要依赖外向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起主要以区域贸易通道、兼顾国际贸易通道为基础,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潜能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而从区域空间生产力布局优化的视角来看,首先,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潜能发挥。在构建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大对“一圈”地区和“两翼地区”生产要素的补偿性引导,同时,充分发挥各次级区域生产要素潜能,加大吸引内外资、人才以及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力度。其次,促进次级区域产业发展体系的合理配套。最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平台。积极探索“两江新区”发展新模式,优化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发展布局于合理的区域板块和功能区划。
参考文献:
①张慧霞,杨卫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1):65―67
②李青.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基于东中西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③吴柯,刘钟吉.江西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研究[J].理论导报,2004(12):8―9
④卢艳,刘治国,刘培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1978―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54―66
⑤杜家廷,冉茂盛,罗富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收敛度分析[J].经济纵横,2008(24):102―104
篇6
关键词:西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在依据,基本思路
一、西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依据
借《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难得机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随着西咸新区的实质性启动而迈出新步伐。未来的“大西安”势必成为陕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担负起引领大关中、辐射大西北的重任,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新的经济增长极。科学把握西安率先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根据,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西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发展全省经济的必然要求。西安作为全省经济的中枢,具有辐射、示范、引领等作用。GDP占全省1/3,人均GDP位居全省前列,进出口总额占全省86%,城镇化率居全省第一,“四区一港两基地”建设已具规模,沣渭新区也起航,西安对全省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只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服务全省经济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省内城市间经济合作与交流,才能带动全省转变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到实处。
2、西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确保战略地位的必然要求。西安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龙头,在全国和区域的经济战略地位十分显著。但从目前的形势看,成渝经济区的快速发展,西安与成都、重庆这三座传统西部中心城市之间的均势局面已逐步被打破,西安市的战略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在全国和区域的战略地位,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更好落实统筹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与西北内陆不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
3、西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西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处于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所有制结构不尽合理,分配结构有待完善,消费结构差异明显,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要素投入结构存在缺陷。虽然三大产业比2009年为4.1∶42.2∶53.7,但优势产业依然不大不强,五大主导产业实现的增加值不到全市GDP的一半,特别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虚高以及产业升级缓慢、关联度和集中度较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只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完善优化经济结构,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做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水平,促进三大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
4、西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西安作为全国的教育和科研中心,科教实力雄厚,科研人才济济,具有自主创新的潜在优势。但科技资源和自主创新的潜在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步伐缓慢,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规模效应不强,本地企业吸纳技术的能力不足、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低。只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以建立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通过产业集聚为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才能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5、西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西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正在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但是部分区县在引进项目、发展生产上忽视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换取GDP增长的现象仍然存在,仍在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子。只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实施生态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推进城市人文化、生态化建设进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西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6、西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西安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别较大,农民尚未做到老有所养,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只有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强化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加大城乡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科文卫现代化水平,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制定实施扩大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逐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改变农村民生滞后状况,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实现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目标。
二、西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及路径选择
西安应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要求以及西安市政府坚持以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和建设人民满意的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唯有理清转变思路,科学选择转变路径,才能破解发展难题。
1、针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西安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十二五”时期西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的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契机,以体制改革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抓手,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路径
针对“十二五”时期西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十二五”时期国内外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调整升级新趋势,遵循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实现西安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遵循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规律,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遵循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规律,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第三、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变动规律,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篇7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迈入21世纪的前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球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不仅经济总量有了快速发展,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连续多年保持国民经济年均二位数的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年均增长水平的一倍以上,是以来增长快、运行稳、效益好、人民富的小康时期,改革开放、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迈出了新的步伐。在此关键时刻,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下,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方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投入、高耗能、低回报来实现经济的增长的;与此相反,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的投入,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只强调经济增长,同时还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生产技术的创新与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完善等,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就不只是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或者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而是一个系统的全面转变:
1 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
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减少失业的程度等指标的考察来实现,但这些指标当中经济增长仍是首要的。
2 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的前列,但说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强国了还为时过早。我国500强企业不论资本规模、利润总额、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已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以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尚不足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实现了年均9.4%增长速度的同时,其增长方式的粗放性特点也日益明显。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这种转变主要强调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增加经济总量,并没有明确要求提高质量和效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更没有要求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正式提出了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的思想。这就是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要求国民经济从原有的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更为系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经济转变方式的途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综合起来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世界各国投资率平均是20%多一点,而我国2007年投资率高达42.1%。即使考虑到在工业化过程中投资率一般较高的因素,与国外同样发展阶段相比,我国投资率也明显偏高。而投资高带来的一个严重结果就是我国居民消费被压抑,我国消费率在2007年为49%,其中居民消费仅占35%,而世界平均水平在78%上下,其中日本为73%左右,美国为86%左右,我国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消费率低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导致内外需经济失衡;而从长期看,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速度就会减慢,发展后劲不足。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2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加工业过度、低效率的扩张带动了给需求膨胀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不协调,已经到了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第二产业本身持续发展的地步。因此促进三大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应该是我们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首先,我们要巩固第一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次,我们要做大第三产业,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我们要着力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既要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也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主要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特别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最后,我们也要提升第二产业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要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
3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篇8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公路经济 发展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公路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需要,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加快公路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有着它自身独特的优点,与传统的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方式显得更加灵活、便捷、高效且其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公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使用十分广泛普遍。就我国公路发展现状而言,公路发展在许多方面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加快公路建设与发展才能适应现今时代的需要。因此,探究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方式尤为重要。
二、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一)观念与意识的欠缺
许多问题出现在公路经济发展转型当中,需要我们去摸索和解决。在现阶段,我国管理层普遍缺乏采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意识。许多单位普遍存在对于目前公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没发现、不重视的情况,更没有去对公路经济进行整改与创新。只满足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却没有意识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而且大多数公路管理部门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更没有领会到公路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缺乏合理完善的转变方案
一个完善合理的转变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当下,许多公路管理部门缺失科学合理的转变机制,使得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方法难以高效开展。从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步骤混乱、利益混乱与工作方式混乱等一些问题。由于转变机制的不完善,许多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好,监管不严格,因此工作效率往往较低。由于缺乏针对地区的经济转型方案,在实际的地区经济发展中缺乏相应的指导方向,在实际经历转型过程中容易发生调查研究不足而引起的发展不匹配甚至是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
(三)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公路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着公路建设重心不明确、各项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国家的公路建设大多以建设与经济上的投入为管理工作的重心,而对于后期的运营管理、经济收入管理以及后期维护都缺乏重视,因此发展很不平衡。而发展上的不平衡当然就会使得整个公路经济的转型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够实现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
目的。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对经济转型的重视
现在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经济发展方式停留在过去较为落后的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速度慢,直接影响了公路的经济发展,因此想要推动公路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加强对经济转型的重视。首先需要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类型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类型、数量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的具体贡献,并研究相关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公路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将这种关系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明确各种经济发展方式对公路建设发展的作用以及公路建设发展推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更加适合现在社会发展情况的优化发展方式。加强地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地区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解决以往存在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导致的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引发公路经济发展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二)制定专业的经济转型方案
国内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第一产业而对其他产业的重视程度较少,这就导致了国内的经济发展方式单一同时相对落后的问题,而现在的地区相关部门也没有针对现有情况来制定详细的经济转型方案,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作出改变。首先需要考察当地的主要经济发展类型和发展情况,同时结合当地的公路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资源情况、公路发达程度以及实际开发程度来制定相应的经济转型方案。经济转型的方案需要当地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避免由于单一部门制定经济转型方案而导致方案的不全面性和不客观性,也需要根据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来不断修正相关方案,保证经济转型方案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并发挥作用,并对相关方案影响当地公路建设发展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作出相应研究,保证相关方案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整体实力的
提升。
(三)加快公路建设
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公路发展,为公路的建设提供了建设的条件和资金,同时公路的建设也会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地区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建设也会同步推进。加强公路建设需要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制定,如地区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可以加强相关区域的公路建设来发展地区的旅游业与服务业,对于传统的第一产业进行转变并提供发展的条件,同时交通的便利为地区发展新的产业并提供相关的资源、科学技术以及资金提供了可能,可以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来作出有效的指引。地区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有效地改善地区经济发展产业模式不科学的问题,同时公路的建设也为地区的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建设地区公路并利用带来的优势和实际利益进一步推动公路的建设,在公路的实际使用中创造更多的公路经济收益,为公路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四)地区发展实例
陕西省西安市某一地区长期以来依靠种植业与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维持地区经济发展,但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类型与速度都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为了摆脱现有的经济发展情况,该地区对现在经济形势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于2014年修建了高速公路,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而以传统农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新形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该地区经济转型为公路的使用提供了推动作用并促进了公路经济发展,最终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在推进地区经济转型中发挥公路建设的重要作用,将传统的低产能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确保地区的经济和其他方面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青州市公路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转型;增长的外延和内涵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112-02
《资本论》之中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叙述,虽然主要是针对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而言的。但就情况而言,基本上可以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一般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而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也没有本质性的变化。中央已经提出要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来对待,因此,对于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其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显然对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一、经济发展转型问题的提出
1.经济发展的转型。经济发展转型对于我国而言是比较迫切的问题,但就更广泛的范围而言,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的时候,那些走在前面的国家已经基本上同步开始了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型,而且就当下的效果而言,发达国家的转型固然有其产业空心化的过度弊端,但就发展程度和结果而言,也确实是做到了经济整体效益乃至于社会发展的和谐运转,并且成功地做到集约化和全面发展。因此,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从原有的粗放式的、投资主导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的、结构均衡的、资源环境友好的、以经济全方位发展为目的的新的发展方式。
2.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经济发展转型的论断。马克思最早在讨论农业经营的时候,采用了粗放和集约的概念,并且简单阐述了一下两个阶段的经营差异,即投资是否集中和持续性的问题,可以看作后来的粗放型和集约型差异的滥觞。再者,在讨论再生产问题的时候,马克思使用了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外延”是指通过规模的扩大来实现扩大再生产,并实现经济增长;而“内涵”对于扩大再生产而言则是通过技术的进步、管理的提高来实现生产效能的增长。通过这一论述也区分了扩大再生产方式的差异,并且进一步可以扩展到经济增长方式上面来[1]。
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瓶颈问题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而言还算好,但是旧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开始遇到瓶颈,有些地方难以寸进,付出的代价和消耗逐渐难以令人接受,而问题的凸显也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单纯的增长来解决。因此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
1.过度依赖投资和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投资和国际市场是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持续性不足的一大原因,由于对该投资拉动和外贸利润的过度需求,导致了这样的经济发展存在持续性不稳定需求也不稳定的情况,而一旦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弱化,就很容易导致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对于经济形势的依赖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任由外部因素主导,不去发掘内生性的动力的话,那么很难保证发展的持续性。毕竟投资也好,出口也罢,都是不常有而不稳定的东西,更不可能长期持续地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如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样,虽然用起来的时候很痛快,但是必须得考虑在没有的时候应当如何去保持、去适应,否则便无法保持持续性的进步。
2.超过资源环境和人的承载能力。资源和环境不友好也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大弊端,由于生产效能比较低,需要足够的产出不得不依靠高消耗高投入,进而导致大幅度地破坏环境,这些都是因为生产方式的低水平导致的。而且,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有其极限性,不可能无限度地进行开发和破坏。如果继续吃子孙饭,超强度地掠夺性发展,那么必然会导致无法持续的后果。同样的,人自身的承受能力也会受到资源环境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人的承受能力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而这也是粗放式发展方式所不能带来的。
3.产业结构发展不具有持续性。现阶段在产业结构方面也不具有很好的契合性,首先表现是第二产业的畸重,工业的发达本身是好事,但是如果是非正常的发达就未必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活动空间,然而自身的发展粗放,缺少持续空间,更是内部以低附加值的低端加工业为主,自主内生推动的工业部分比较缺乏,可以说在制造业的发展中也是很难过于看好。
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不得不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始终偏低,也很难能够真正完全地发挥作用,更不容易吸纳劳动力,对于产业转型之后的富余劳动力问题也显得滞后很多[2]。就总体而言,第三产业的进步比较有限,发展前景虽然广阔但是现阶段确实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不足。需要承认的是,在技术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方面我国也只有在少数部分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技术应用率和贡献率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自主拥有和开发的核心技术数量还比较少,能够在实践中发展壮大的更加有限。不得不说在科技水平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大短板,如果不能有效的克服,将会带来相当的阻碍和迟滞作用。
三、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的指导意义
1.对于社会生产的结构方面。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有着比较详尽的描述,并且通过剩余价值累积率、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作为决定因素构建了资本主义下的经济增长范式。应当说在市场经济的整体框架下,这属于可以通用的东西,也是可以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基础性构建的材料。
2.对于经济发展的类别和应用方面。在《资本论》中,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别和应用同样有一定的研究,通过以小见大,从微观的企业扩大再生产,进而达到宏观方面的社会扩大再生产。以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展作为主要增长方式的外延增长和以生产效率和技术改进为主要手段的增长作为内涵增长作为区分,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
同时,通过对于以上的阅读,也可以了解到经济转型方面最需要做的几点。协调全面的发展以及通过技术进步的内生式核心创造,都是值得去注意和深究的地方。
四、在实践中完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注重内生式发展,扩大内部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自身的发展才是推动经济持续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在推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做得不太好而且畸形化,如果不能够将居民消费向需要的地方引导,反而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消费,压缩生活成本之外的机动空间,或者鼓励对于生产没有有效刺激的无效消费,则必然会导致消费的拉动提不上来。
事实上随着本身的经济发展,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性都会下降,但是对于消费而言,这个因素所占的比率只会不断提高,因此提高和引导消费,对于经济转型而言非常重要[3]。
2.建设资源环境友好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经济转型而言,致力于发展的持续性,就必须保证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对于资源和环境的合理运用,才能够保证经济发展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协调,能够使得经济发展在社会效果方面达到正相关。
建设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氛围,首先需要从制度上保障,然后要从结构上调节,再者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相关的配套措施,保证能够严格地执行下去。在法律和行政手段之外,也应该充分运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惩罚对于资源环境的损害行为,保证转型的及时和彻底性。
3.针对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单一的结构模式。在产业结构方面,最主要的就是改变盲目的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小工业企业的状况,改善工业的技术结构,促进产业转移,以避免工业畸形的状况。然后则是通过工业对工业的反哺,以及二、三产业对于多余人口的容纳,促进农业进一步的集约化发展和现代式经营,以及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扩大其覆盖范围,保证第三产业能够推进更多的实体发展。
在总体上,需要保证产业结构的均衡和协调,并且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避免损害到工农业生产,在各个产业之中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就能够有效地推动三大产业的共同进步。
4.加强核心技术开发,推动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归根结底是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作为最终的推动力,依靠投资拉动确实有其增长的限制,但是科技的进步是无限发展的,而且只有通过自己掌控的核心技术,才能够保持高起点下一个比较低成本的快速发展。
对于科技水平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核心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并且不断地通过引进和对比来强化自身的开发水平。其次就是对于技术研发的制度方面应当保持一定的弹性和宽容度,并且有足够的实践和鼓励来激发人们的开发热情。在获得研发的技术进步的时候,其效益通过应用是可以达到很大的倍率的。因此,对于科技的进步,是属于经济发展最根本性的依赖对象,作为经济转型的源头活水来对待,是不会有问题的。
总体而言,马克思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是从抽象的,一般性的构建方面来进行阐述的,因而在进行具体的执行操作的时候,是必须将实际情况加以考量,并且根据理论的结合加以运用的[4]。
五、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就是经典的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的有机结合,既有传承的部分,也有自身的发展。将经济的增长转变到发展,也不仅仅是词义的变化,更是整个理念的变动,从单纯的经济量的进步,变为实质上的效果的发展,能够做到又好又快的时候,就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本质性变化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
篇10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4
一、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系统协同理论可知,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续的、多维的交互作用。因此,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进行评价需要构建一套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系统演进过程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考虑
本部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指标体系是多个单项指标的有机组合。一般而言,建立评价系统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指标体系能够对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反映,从而为系统的调控者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某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突出问题,以便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三是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引导政府部门完成其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四是指标体系能够进行区域间、部门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比较,进而从比较中发现差距和薄弱环节,并分析原因。五是指标体系能够对某一区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提供相关依据。
2.指标体系的作用和功能
评价系统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需要具备三个主要功能,一是描述和反映特定时点或某个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现实状况;二是描述和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与速率;三是综合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各方面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整体上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状况和变化趋势。
3.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指标体系建立包括单项指标选择及指标体系内部结构关系确定两个过程。单项指标选择考虑了指标的重要程度、数据可获得性及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指标体系内部的结构关系,本文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表现和“功能”体现两方面要求,分为总体层、功能层、结构层⑴、结构层⑵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其中,总体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总体情况;功能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功能体现;结构层和指标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
(二)指标体系建立
按照本文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我们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根据指标的可量化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一个包括46个单项指标在内的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在社会发展方面选择了较多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与指标权重确定
数据标准化和无量纲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对于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意义重大。这里,介绍了本文数据标准化和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和相关说明。
(一)数据来源与相关指标计算说明
本文将1990-2012年作为评价区间,各单项指标数据来自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相关国家统计年鉴,有些单项指标需要通过相关数据计算而得,缺失的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相应的估测值。其中,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1.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一般指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消费指数折算法、GDP折算法或生产指数折算法来间接地加以表示。相比而言,消费者价格指数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因此,本文采用CPI来替代通货膨胀率。
2.经济波动系数
目前,经济波动系数据计算方法较多,比如李永友(2008)和刘志刚(2005)采用的方法。根据本文研究的现实需要,在综合上述方法基础上,我们选择任保平《以质量看待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反思》一书中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公式
计算各指标的标准差,其中
其次,利用公式
计算各年份的经济波动系数。
3.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
二元对比系数为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反差指数为非农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
4.地区不平衡指数
衡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指标。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得到:地区不平衡指数=各地区人均GDP标准差/各地区人均GDP平均值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全面性,本文以内蒙古的12个盟市①为基本空间单元计算1990-2012年间的地区不平衡指数。
5.能源产出率
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 、风电等一次能源。能源产出率是资源产出效率指标之一,是一定范围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量的比值,反映单位能源的产出情况。因此,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产出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6.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从劳动要素投入角度反映产出效率的一种指标。一般用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实现的增加值来表示,可由以下公式计算而得:
7.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是从资本要素投入角度反映产出效率的一种指标,本文用下列公式计算评价区间内各年份的资本产出率:
8.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能够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的程度,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由于《内蒙古统计年鉴》中无法全面获取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为此本文采用田卫民(2012)1995-2010年的估算结果,缺失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估测值。
9.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是一个能较好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不仅考虑城乡居民绝对收入的变化,而且考虑相对应的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内蒙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牧民人口比重较大的实际,泰尔指数更适用于度量内蒙古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采用王少平、欧阳志刚(2008)的泰尔指数计算公式:
其中,j=1,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牧区, Zjt表示 t时期城镇或农牧区的人口数量, Zt表示t时期的总人口, Pjt表示城镇或农牧区的总收入(用相应的人口和人均收入之积表示), Pt表示t时期的总收入。
10.城镇相对贫困程度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一种社会生活状况,能够反映社会各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一般情况下,我们用相对贫困组别或者人群与相对富裕组别或人群的收入差距状况来表示相对贫困程度。本文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11.环保投入强度
反映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指标。本文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之间的属性、量纲、量级不同,所以属性、量纲、量级方面选择“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当xi为“正”指标时,
当xi为“逆”指标时,
(三)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选择先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相关系数,再计算复相关系数,最后确定指标权重的思路。
1.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公式⑶利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的相关系数,KMO检验均在0.5-1的合理区间。
2.复相关系数
在相关系数矩阵基础上,根据公式⑷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的复相关系数。
3.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公式(5)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三、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数计算与评价
在计算权重基础上,这里根据公式计算出了1990-2012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数、各效应指数以及经济结构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总体评价
这里,我们根据公式 可以计算出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数和各个维度的评价指数(见图1、表3、图2、图3和图4)。
从图1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数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表明近年来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进展。从图2中看到,功能层面的各效应指数中,环境效应指数贡献最大,权重达到0.283621;经济效应指数排第2位,权重达到0.255576;社会效应和资源效应指数的权重分别为 0.243382和0.217421。从功能层内部结构关系变化看,1990-2012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效应指数、资源效应指数和环境效应指数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但环境效应指数波动幅度很大,而经济效应指数2005年以来总体呈缓慢下降态势,这从侧面说明内蒙古经济领域的发展方式转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反还有可能出现了某种“倒退”。图3显示,近年来经济效应指数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指数和经济结构指数下降造成的。一方面,经济增长指数下降主要出现在2005年以后,从内部结构看主要受通胀率提高、经济波动幅度增大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稳定性的降低造成了2005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指数的下降(图4)。
(二)经济结构指数变化分析
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经济结构指数一直处于下降态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开始呈现较快下降趋势。从图5中可以看出,除工业化率指数、城镇化率指数、二元反差指数外,反映经济结构状况的其他指数都呈较快下降趋势,这表明2003年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十分较慢。
1.产业结构演进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率由2003年的32.40%上升到2012年的48.7%,但服务业占GDP比重快速下降,由2003年的41.9%下降到2012年的35.5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9.15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内蒙古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之一。从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看,产业重型化、资源化、产品初级化、产业链低端化特征十分明显,工业结构单一化和刚性化问题十分突出,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十分低下。
2.总需求结构演进
从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情况看,近年来呈现“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和外贸依存度过低”的特点,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特征十分明显。投资率由2003年的56.7%快速上升到2012年的84.60%,9年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不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我国大多数其他省区市。与此同时,内蒙古的消费率和外贸依存度出现快速下降的态势,消费率由2003年的52.74%下降到2012年的39.4%;外贸依存度也由2003年的10.79%下降到2012年的4.24%,这与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地位极不相称。
3.空间结构演进
近年来,内蒙古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人口城镇化率较快提高,二元反差系数有一定改善,但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仍然在0.4以上,地区不平衡指数也由2003年的0.58上升到2012年的1.06,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十分突出。2012年,内蒙古人均GDP最高的阿拉善盟是人均GDP最低的兴安盟的7.5倍。
四、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在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环境效应指数贡献最大,社会效应指数和资源效应指数贡献度在不断增强,经济效应指数虽然贡献率排在第2位,但2006年以来有下降趋势,这成为影响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关键性因素。从经济子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分析,经济效应指数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指数和经济结构指数下降造成的。经济增长指数下降主要受通胀率提高、经济波动幅度增大等因素的影响,而经济结构指数中除工业化率指数、城镇化率指数、二元反差指数外,反映经济结构重要状况的其他指数都呈较快下降趋势,这表明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十分较慢。
总之,“八五”以来,虽然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部结构关系和经济效应指数变化趋势看,经济结构变迁十分缓慢、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当前和今后内蒙古必须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注释:
① 内蒙古的12个盟市分别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参考文献:
[1] 张保法.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
[2] 韩延春.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J]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 葛新元,王大辉,袁强,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1).
[4] 陈平,李广众.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J] .世界经济,2001(3).
[5] 陈晓光,龚六堂.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05(2).
[6] 陈体标.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07(4).
[7]程漫江.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与出路[J] .中国市场,2013(47).
[8] Blanchard O, Shleifer A.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sia [N]. MIT Working Paper 00-15, 200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