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目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小学教学也越来越重视,由于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教育起始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学校及家长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小学作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就。但是,调查也显示出令人担忧的一面,大多数的小学生认为作文很难写,作文课堂上,很多学生提不起对于写作的兴趣,有的小学生甚至惧怕作文课,认为作文课堂上,教师过于严肃。同时,教师对于小学作文课的态度也较为夏季,多数教师认为小学作文课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方法也不是很规范科学,对于提高学生能够的写作水平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综合上述的调查情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是,其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仍需要学校及相关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小学你作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的目的是为了与读者沟通,而在我国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和学生未意识到的此项目的。小学作文和其他文章一样,学生希望通过作文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教师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只强调写作的方法,忽视学生情感与兴趣的影响作用,这是我国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之一。第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因素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明显,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展现的不再是简单的童趣,他们的写作思维已逐渐成人化,但是,由于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成人水平,语言的组织能力仍处于成长阶段,因此,成人化的思维方式阻碍了他们实际写作能力的发挥。鉴于此类问题,社会各界应该予以重视,努力营造一个应该属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第三,学生能够上课缺乏主动熊,对于写作提不起兴趣,师生在作文课堂上的互动少,学生由于畏难情绪的影响,写作课堂上经常出现焦虑的症状,严重影响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枯燥乏味,上课时,过于注重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的讲授,忽视小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以上几点是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我国的教育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去应对,努力提高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水平。
三、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的措施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如何实施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关系到落实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重大挑战性的课题。作为从事过多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老教师,和担任过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本人结合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几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
教学过程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同样如此。目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包含诸多问题---,必须分别从教师、学生角度去挖掘。
首先,从老师的角度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管理严格,大都属于灌输式教学,无形中给大多数老师提供了依赖机械而简单教学的可乘之机。其主要形式表现为:
(1)教师教学死抠教材或无度拓展。大多数教师认为,凡是课本中出现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凡是教材中提到的知识,都是重要的,都需要学生掌握,重点记忆,这是错误的。教师教学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和备课资料。虽然课本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教材不是死书,只有灵活运用教材,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
(2)朗读指导重技巧,情感体验不深刻。当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以读代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将重点放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或是笼统地提出朗读的要求。这样的指导,不能触及文本的深层,学生的朗读只能是飘浮在文字的表面,不能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3)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处理不当。仔细分析一些课例,许多课的问题都出在教材的把握和处理上,有文意把握不准、教材理解有误、切入点找的不好,缺乏整体把握问题。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自主学习趋于形式。有的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放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2)学生的养成教育被忽视。在小学教学中多数教师关注的不是过程,而是放在学生的学习结果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状态没有正确的引导。如写字教学中,往往忽视坐姿和写字姿势的要求,把精力注重在讲解分析字形结构上;只管写字对不对,不管写得好不好。
(3)学生机械地背课文。要给学生读好背好课文,就要教给学生学会抓住一定线索来进行。这样让学生才能够读好背好。
总之上述种种原因都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已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语文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应做好以下几点:
(1)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形势的语文教育状况,提高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以朗读为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这个“对话”的主体是学生。指导学生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
(2)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第一,小学语文中的课文和词汇,有许多是对大自然的认识,教师可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从身边的事物中来佐证书本中的事物,这不论是对学生理解课文,还是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大有裨益。第二,倡导“师生互动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目的的教学形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不拘泥干教材,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和联想,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保护他们活跃的思维。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心里。掌握她们在想什么,喜欢学什么,然后有选择的进行教学的内容。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实际上小学语文是最有趣的,也是最能触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难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开端引趣。教师可以在上课一开始,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身边的所见所闻开场,也可以一组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或者一组图片等等,都可以将孩子们的眼神迅速凝聚,把他们带入教学内容中。
篇3
关键词:提高 语文 阅读能力 探究
阅读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认识外部世界并获取大量信息、拓宽人们视野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发展人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人的欣赏、评价和理解能力。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在校学生,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和处理信息,使交流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阅读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影响很大,其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理解在语文练习题和试卷中占有很大比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并能熟练运用到教学实际中,通过不断地扩大阅读范围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学生不愿意阅读,觉得阅读枯燥无味、没什么意思,在阅读时不能把握阅读主题,不能从阅读中获取有益的知识。既然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学生长期坚持阅读,就必须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地投入到阅读中。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阅读,进而拓展视野、积累知识,从中受益。
首先,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展开对人物、情景、故事以及景色的想象,要结合课文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课文情节中,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学形式要丰富多样。课文的体裁种类很多,主要有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还有古代诗词和现代诗歌等。体裁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课文体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交流和讨论读书感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完成后,要把内心的读书感受表达出来,并希望这种感受或收获能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这种感受一旦获得赞许,学生就会有成就感,会增加自信心,更增强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如组织读书活动等,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量也越来越大。面对种类繁多的课外读物和书籍,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正确选择。众所周知,阅读方法主要有浏览、泛读和精读三种。浏览是最简单的一种阅读方法,就是把阅读内容迅速地看一遍,能大体掌握读物内容即可;泛读是泛泛地读,比浏览要细,读者通过泛读可以对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精读就是逐字逐句地读,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细致的研读。至于什么文章应该用哪种阅读方法,教师要进行指导:对阅读价值不高的读物,大概看看就可以了,目的是了解其大意,了解重点的句子或标题即可,如对报刊杂志泛读即可;而对课本中的重点课文或优秀的作品则要精读,仔细品味,通过对字句的斟酌吸取其精华。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也是一个动脑思考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对文章的斟酌才能掌握其中心思想。学生在阅读时不但要勤动脑,更要勤动笔,对文章中的重点字词、优美句子或精彩篇章要随笔记下来,以便以后参阅;对不易理解的难点要圈点勾画,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查看工具书或向他人请教及时解决。此外,要想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正所谓“博学多才”,只有学得多了才能有才华。阅读是需要时间的,没有长期的坚持就不可能有阅读量的积累,就不会拓宽视野,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情境;教学评价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语文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受师资、思想观念等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创新能力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智力活动的基础上,其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设想来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落实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体现在成绩、品德等方面,还应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不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尊重学生,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第二,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接受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任课教师要合理组织、安排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知识和进行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可以根据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利用多媒体设置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丰富课堂练习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要设置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使学生养成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创新。此外,还要设计让学生积极动手的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参与课堂表演、演讲、辩论等,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推动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要采取措施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练习形式,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通过问答形式、小组接力赛、即兴演讲、辩论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正意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让评价既成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也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如采用及时评价的方法,当场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并提出改正意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改变单一的将卷面测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同时,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5.加强小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要重视对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引进工作,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注重引进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以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注重教学观念的创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各项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15).
[2]杜淑芳.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华少年, 2012,(11).
篇5
关键词:职业需求 中职 语文教学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社会各界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而语文教学则是中职教育的有机组成元素,对提升中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应当充分重视中职语文教学,及时革新教学模式。中职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当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职业需求为基础,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我国职业岗位不断变化,产业结构也逐渐调整,这使得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但部分中职院校并未及时革新教材内容与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内容相对落后,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内容虽然涉及交通、科技、医学等众多方面,但教材内容依旧处于初级水平,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需求,这无疑对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效率极为不利。其次,教学模式单一。调查显示,当前许多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多运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只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则负责识记和模仿练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知识性、逻辑性训练,很难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对语文语法概念、课文结构和文体表达形式很难形成系统认知,对专业实践缺乏有效指导。再次,教师综合素质较低。中职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未能形成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缺乏必要的专业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工具,未能根据时展形势,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这就导致语文教学效果枯燥无味,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积极性。可见,若要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根据专业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职业技术的核心能力就是创新能力,而培养高超的职业核心能力,就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中职院校的语文教材大多重视文章的可读性,内容较为贴近生活,但对职业能力J知的课程设置较为少见。这显然不符合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所以,中职院校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内容。比如,若教学对象为音乐专业类学生,就应当选取《无题》、《春江花月夜》、《虞美人》、《琵琶行》等,与此同时,还可以补充相关的音乐评论知识。如果是戏曲专业类学生,则可以选取《雷雨》、《牡丹亭》、《窦娥冤》、《茶馆》等篇章学习。
2、革新教学评价方式
首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相比较而言,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掌握较差,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标准,例如综合能力、文化基础、兴趣爱好等。同时,对语文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应当适当降低标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其次,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鼓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语文教学评价,在语文教学中实行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以便营造更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进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加强自我教育。再次,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中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应用文写作考核、卷面理论考试考核、口语表达考核、诗歌朗诵考核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能够促进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
3、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困生转化 探索研究 方法策略 转化情况总结
一、转化语文学困生的策略
1.1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和习惯是转化语文学困生的前提和基础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能源,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学习就会进入一种“我要学”的可喜的境界。然而,许多语文学困生就是对语文的兴趣不浓,成绩也就很不如人意。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兴趣,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使学生能自觉地去阅读、探索和钻研,感觉学有趣味,学得轻松,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学困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一切良好习惯的教育。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求具体,言出必行,认真督促,反复检查,以身作则,持之以恒。首先,要求学生把握今天,争分夺秒,时不空过。其次,要就语文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坚持原则,认真进行督促检查,不合要求者重做,不折不扣,坚持不懈。相信只要语文教师重视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严格要求,具体指导,长期坚持,肯定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使语文学困生学而不困,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1.2 把双基教学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是转化语文学困生的关键和重点
突出双基教学,这是由语文学科工具性这一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语文首先是工具,学习语文首先要落实双基,即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也就是说,字词句要落实,篇章结构要弄清,手法技巧要学习,听说读写能力要得到训练和提高。这是第一位的,任何课文教学都应保证做到这一点。忽视或者削弱双基教学,语文教学就可能舍本逐末,误入歧途。而对于语文基础本就比较弱的语文学困生来说,就尤其显得重要了。夯实语文基础对于语文学困生而言是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坚强后盾。语文教师必须把双基教学放在语文教学过程的突出地位,必须极其重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语言知识和读写知识、听说知识、文学知识的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识字训练、汉语拼音训练、写字训练等基本技能训练。
二、引导“学困生”探索适应个体的学习方法
实施理由:“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通过调查和分析这些学困生我们知道造成这些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是无法记住老师讲授的知识,少数学生甚至在阅读上就存在极大的困难,而那些抽象思维和综合性的写作更是他们难以掌握的。所以,转化学困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同时,我们知道,人是有差异的,运用到学习方法上有应该是有差别的,我们只有根据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智力和已有的知识等制定出适合学困生个体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落到实处。
具体措施:
2.1 分层读书法
对学优生和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在朗读方面,我们要求他们力争读通顺、读流畅;在理解方面,我们要求他们能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大致是怎样写的?感知文章语言怎么样?在掌握方面,我们要求他们能够背住经典美文、掌握重点常用的词语、联系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来谈感受等。这样,不仅降低了要求的难度,避开了烦琐枯燥的写法分析、结构剖析等,给了他们读书的乐趣,而且也让他们在预习的操作中逐步找到正确的读书方法。
2.2 分层预习
在预习时,要求学困生首先预习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其次熟读、做到先字、后词、再句;然后将文章写什么?大致是怎样写的?感知文章语言怎么样?以及自己哪方面的经历与此相似等反映到预习本中。最后将自己未解决的和疑难问题反映在预习本上收集给老师。学生在自己的预习中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预习方法。
2.3 分层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必须设置几个符合本班学困生实际的问题,让这些学困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在参与中逐步体会和寻找适合自己的思考和参与的学习方法。
2.4 优先批改辅导法
课后辅导是指导学生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最佳机会。所以,我们在课后就主动了解学困生学习方法的缺陷,乘机给予指导。这样,学生在反思中明白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不足,就会根据老师的建议主动地改进,形成有效的复习方法,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语文学困生转化情况总结
3.1 本学期中着重分析了学困生的实际情况
学困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好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他们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不良的影响而出现反复。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2 转化措施的反馈情况
我班岳阳是一个不爱完成作业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针对他经常犯错误、自卑心理强、与老师在情感上有一定距离的特点,我从情感上接近他,给予他关怀和爱护,从而使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可亲可敬,愿意接近老师和接受教师的帮助。
我班赵天是一个对学习比较懒惰但爱劳动的孩子。针对他的特点我做到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长善救失,激励上进并采取措施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的求知欲,利用课外时间给他补课,指导他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他学好语文的信心。
对于学困生在前进过程中出现反复时,我能够以最大的耐心和冷静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进步。对学困生进行教育不仅要靠教师去做,还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运用班集体良好的班风、传统以及优秀生的模范行为来感染和影响学困生,以激励了他们的上进心。
参考文献
[1]陈维斌.城乡结合部语文学困生成因与对策探究.当代教育论坛
篇7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存在问题 加强措施
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师生之间共同学习知识、探讨问题的地方,既要通过教师的教促进学生学,又要通过学生的学改变教师教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之间互动形式单一。
在目前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一般采用提问的方式,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有些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不注重问题的质量和达到的效果,在一节课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提问,问题的数量过多,学生一直处于快速思维的状态,容易使学生出现疲倦感,学习效果也不好。还有些教师的问题过于简单,不用进行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互动的效果也不好。
2.学生参与性不强。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都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仍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不到有效增强。而且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时,比较喜欢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导致那些不善言谈、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互动当中,学习效果自然不佳。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有效互动的措施
1.转变教师的观念,增强师生互动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容易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教师要积极地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使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脑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了解诸葛亮是怎样靠近水寨,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样做的?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出问题的答案,学习更具积极性。
2.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加强互动。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师生就谈不上互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开阔,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多,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并且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有效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七颗钻石》这节课时,我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通过情境设置,促进学生思考,加强沟通与交流。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互动,首先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而且是否愿意学习一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科教师的喜爱程度,如果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好,喜欢这位老师,学生就会认真积极地学习,如果关系比较僵化,学生就容易对其所教的学科产生厌烦的心理,失去学习兴趣。所以,为改善这种状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为其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些日记、周记,记录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或者通过网络途径与教师交流,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沟通。
4.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掘学生的优点,鼓励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拥有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加强探究与交流,促进语文教学的双向进行。
总之,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促进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于自春.浅析小学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10(14).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国学教育 问题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特别是对孩子语言与文字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其中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加强小学生国学教育,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而在现实当中,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多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国学教育重视不够。作为中国的国学是具有五千多年光辉灿烂文化的代表,内容非常丰富,博大精深。其中古人所总结的教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价值观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学教育对社会、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但事实是,国学教育在国内小学中受到无意识的淡化,国学教育仅限于背诵古诗文。尽管由于某些政治原因,孔子学院在国外也遭受些挫折,但这并没有影响国外有识之士研究中国国学的热情,相比之下,国内中小学对国学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2)国学教育内容欠科学。作为中国的“国学”内容非常丰富。国学学什么?古代对于学生国学启蒙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较全面的内容体系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特别是《三字经》中对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先后顺序都做了说明,古人启蒙孩子特别重视立德树人,而如今小学国学教育主要是以学习诗歌背诵为主,由于各种原因,教人重视德行、诚信的内容往往被忽略了。这与没有充分认识国学教育对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意义具有很大关系。
2国学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社会层面,由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国学等传统优秀教育内容重视程度逐步淡化。当前人们物欲膨胀,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少,国学中重义轻利的品德已渐行渐远,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反而成了时髦。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普遍患上了“近视病”,很少再有人从国家民族的发展去考虑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文化传承、血脉延续这些离普通老百姓较远的问题,最终导致很多丧失诚信与社会良知现象的发生,如“毒奶粉”、“地沟油”等的出现。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国学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对于重塑现代人的价值观至关重要,这一点却往往被人忽视了。早在2011年著名雕塑家、政协委员吴为山就认为,应大力弘扬汉字文化,大力普及汉字书法,以书法教育作为中国人文教育的基础,接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脉。
(2)学校层面,迫于各种压力,学校无力无心加强对小学生的国学教育。小学教育重点普遍放在了课本基础知识的教学上,除了古诗背诵等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外,没有人去关心是否进行国学教育。首先,作为小学面临的是学生升初中考试的压力。尽管现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按规定应该不用考试,学生自然升入初中。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加上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作怪,小学特别看重有多少学生升入好的初中。特别是在城市里,这种择校情况更是如此。其次,教师为了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多些升入名校初中,也无心在国学教学方面“恋战”。第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加强国学教育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激励措施,更谈不上监督和检查了,加剧了小学对国学教育的忽视。
3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国学教育的对策
篇9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紧张而忙碌的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结束了。本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2)班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以及本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回顾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
1.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
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思想、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备课的过程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编写每一份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工作;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
2.教研工作
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二、业务学习
1.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我对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转变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
2.为了拓宽知识视野,本人在手机上购买听书APP,有时间就听书,主要是文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觉得收获不少。
三、取得的成绩
1.在我的教育和管理下,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开学初端正很多。
2.学生的书写水平也有所提高。
3.学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练习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今后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要狠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把握,采取措施加强练习。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少力度,今后加强对差生的教育和管理,把他们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篇10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现状;展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主动的和生动活泼的过程,学生除接受学习外,还应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在现有教学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合作教学模式贯彻不彻底
新课改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关注越来越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重点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小学生懂得“热爱自然,学会善待自己与他人,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但是到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贯彻还不彻底,学生往往不能科学地学习。
2.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不成熟
传统教学下,课堂上往往以教师作为主体,教师通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机械式记忆知识,被动学习,且合作学习自从诞生以来也未能完全脱离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只是以教为主体,而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不符合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真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这一教学特性去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学能够真正适应学生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教师对于合作学习认识不清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总认为学生不能够独立学习知识,下意识地认为将学生凑在一起,学生就只会玩耍。但是这一点经笔者研究是存在偏差的。笔者认为,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只有让其健康成长,国家才能有美好的未来。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要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样的教学才具有生命力,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法无疑是一项绝佳的选择。因为小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自身的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常方便有效的资源,必须重视并加以利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展望
1.选择合适的内容
合作学习需要老师对于所教授的知识有整体的把握,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课程,而且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时,笔者在教学设计上首先为学生设立了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结成小组,让他们分别选择角色,再进行课堂表演,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学生对故事本身就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省去很多麻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正确合理的分组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势必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而在分组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感受,也要考虑整体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忽视那些学得慢的学生,由于他们没有学习上的优势,很多学生就不愿和他们结成小组。为此,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措施,例如实行“一帮一”等活动,在班级里结成互帮互助小组,在分组的过程中尽量兼顾,让学生互帮互助。
3.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是合作学习的核心部分,教师必须在实施合作学习前,设计好合适的评价标准,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应该采用“鼓励进步”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合作学习中若某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要高于其他的小组,那么对于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加分;对那些小组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鼓励他们发表意见,进而促进他们努力学习。
教师的责任在于育人,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也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是重要的,教师在对这一教学模式现状有较为清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课程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
- 下一篇: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