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4-07 21:1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窃读记读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窃读记读后感

篇1

文章里国文老师说的话让我印象最深,想想这句话的意思:粮食哺育的是我们的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我们的灵魂。如果没有了书籍,世界将是多么的无味!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所以书很重要,因此,让我们爱护书,和好书为伴吧。

说起窃读,我也是身有体会的,因为我也经常去书店读书。不过,我们现在比林海音小时候幸运多了,好书天天看,不用偷偷摸摸的了,很多人都在那里光明正大地看书,一看就看个没完没了,书店也支持人们读书,还有椅子呢。

篇2

其实,每一个用心写好、反复修正作文的人,写的作文都会很棒,都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窃读记》也不例外,童年时的“窃读”,让“我”从书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从第一自然段中我觉得作者很爱看书,因为如果一般人写作文说自己爱看书,就不会去写菜的香味,而作者恰好利用这一点,在文章开头写出了菜香,让我隐隐约约感到书在作者心中就像美味佳肴一样清香扑鼻。

但不管在多么晴朗的天空下,也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作者因为家庭情况并不能富裕,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偷溜到书店里“窃读”。而且这样的“窃读”,也会有被发现的时候。作者提心吊胆地看书,一点一滴地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粮食。所以,为了看书,作者把自己的“窃读”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者酷爱读书的境界让我值得学习,作者对读书那种如饥似渴的精神令我敬佩。21世纪的青年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让我们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为座右铭,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为学习的榜样,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毅力,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篇3

我学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感受极深。一个勤奋好学的小女孩的形象深深印入我的脑海,久久不能忘怀。

这个小女孩可能和我是同龄人,不难想象这个小女孩一定很聪明、机灵——“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主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我的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这些句子在我面前勾勒出了酷爱读书和机灵朴实的小女孩的形象。

这个小女孩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她的家境一定清苦,因而买不起书,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没有钱买书就偷着到书店看书,有时为了读完一本书,要去好几家书店,并且还要经常忍饥挨饿。我的学习条件比小女孩要优越的多,但我的学习精神却远远不如她。我的书橱图书非常丰富,各类的书也很齐全,但是因为贪玩常常忽略了它们,有的书已经买了很久了,但却没有看过几次,这些书到了我的书房,不久,那股喜爱的热情也随之消散,一次也不再动它。和笑女孩相比,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小女孩确实值得我学习,学习她的勤奋好学,学习她的坚毅刻苦,我一定会努力赶上她,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篇4

这个人,一有时间就跨进书店急忙打开书,躲在一角边,一页,两页,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她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读书的滋味!她害怕被书店的老板发现,所以进来看书时,把自己藏起来。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才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现实生活中,只要一打开书,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书的征服;是你征服了书,还是书征服了你,还是书与你之间正在互相征服之中?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管答案是什么,都包含着一个意思——成长。

或许书征服了你,那就意味着你被书迷住了。这时的你,沉迷在书里,忘了吃饭;忘了睡觉……祖宗的遗训,先哲的思想,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都通过书向你灌输,默默地影响着你,教育着你,陶冶着你……在这样的氛围里,你长大了。

篇5

《海的女儿》这部作品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停留在小时候看的那种画比字还多的童话书中。那时的我只是为这小美人鱼感到惋惜,那时的我也不知道有一种可怕又幸运的东西——命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海的女儿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初二海的女儿读后感1安徒生的这个童话,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结局以悲剧结束,给人们留下了叹息。其实,我不知道安徒生在童话里表达的悲剧爱情的意义是什么,因为我弄不懂这个童话到底是写给儿童的还是成人的。如果这个童话故事是写给儿童的,那故事的悲剧性很显然超出了儿童的阅读期待,让儿童无法在欣赏中体会到童话的完美性。一般来说,童话故事的爱情都是相当完美的,而且适合儿童的兴趣,基本都是王子公主的完美结合。读了《海的女儿》,我认为,安徒生这个童话故事应该是写给成人的,故事中的悲剧爱情和痴痴苦恋的意义,只有成人才能领会。

这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童话。童话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海的深处,是一条美人鱼。她可以在海底世界里度过三百多年的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她一生的幸福。她的寿命比人类长几倍,但是她没有人类特有的那种“不灭灵魂”。她喜欢上了一个王子,为了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她忍受了这些痛苦把自已的鱼尾换成了一双人腿。那个王子和人间女子结婚了,她的希望没有了。她如果要继续成为“海的女儿”,就要刺死那个王子,然后就可以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已的世界。但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已投入海中化为了泡沫。

健康,是一种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东西。用一座金山,换取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人愿意做这个买卖吗?我想是没有的。用一座金山,换永远踩在刀山上那样的痛楚,有人愿意吗?至少我是不愿意的。失去了健康,拥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乐趣?然而有时候,爱情,却比健康来的更加重要,对小人鱼,就是如此。巫婆显然也知道这些,对于小人鱼,重要的不是珍珠制成的花环,也不是象征着高贵身份的大牡蛎,而是她引以为傲的嗓音……但美人鱼却愿意用这一切来换一个不灭的灵魂。后面的故事,就如巫婆所说,是一个悲惨的结局。人鱼变成了泡沫。她没有得到王子的爱情,也没有将尖刀刺进王子的胸膛,以换回三百年快乐的生命。人鱼变成了泡沫,这是故事的悲剧结局。

然而,安徒生在歌颂这种悲剧性的爱情的同时,是否也为这样的结局而无奈呢?或许,安徒生在这篇童话里揭示的是爱情的悲剧性一面,还有人鱼公主的美丽与纯真。美丽、执着、纯真而伟大的人鱼,也许是安徒生心里的一个完美的人鱼!

初二海的女儿读后感2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叫《海的女儿》。这本书让我感受很深,主要讲了:海王的小女儿用性命救了王子,自己变成了泡沫。

从前,蔚蓝的大海里有一个海王。他和他家人都住在大海的最深处,那里有一座华丽的宫殿。海王有6个女儿,她们都非常漂亮。她们的上身是人身,下身是鱼尾,这样就可以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海里小女儿是最漂亮的了。小女儿声音听,就是不爱讲话,但喜欢听祖母将人类的故事。小女儿很想看到人类,但祖母说:”只要你15岁,就可以看到人类了。“渐渐地姐姐们一个个都可以浮到海面上看到人类了。终于有一天,小女儿也能浮到海面上看到人类了。

有一天,王子掉到了海里小女儿赶快把王子送到海上,自己走了。回到海底,小女儿更加想王子了,姐姐们问妹妹究竟是什么事?妹妹告诉了姐姐们。姐姐们告诉妹妹王子是在哪个国家。从此,小女儿天天浮到海面上看王子,突然,小女儿想起了巫婆,小女儿来到了巫婆的住处。告诉巫婆,巫婆说:”必须拿你最爱的东西交换,你唱一首歌吧!“小女儿喝下药水,王子很爱她,但王子和其他人结婚了。姐姐们给妹妹一把剪刀,说:”把剪刀刺进王子的心脏,你就可以变成鱼了。“小女儿把剪刀扔进大海,最终小女儿变成了泡沫。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美丽的小人鱼为了接近心爱的王子,不惜失去声音,为爱情义无反顾地承受了所有的痛苦。虽然王子并不爱她,但小人鱼仍然感到非常幸福。最终,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王子的爱。

初二海的女儿读后感3在我的世界,书就像一架神奇的天梯,有着无穷的诱惑。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海的女儿》,妈妈走过来直接把我拉到床上睡觉。人虽然躺在床上,心却浮想联翩:美人鱼找到了王子吗?王子会认出她吗?无数的画面和一大堆问题占领了我的脑海。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走到书柜前,拿出手电灯,悄悄爬上床,开始了我的“窃读”。当我看到王子就要迎娶人间的公主时,我觉得很可惜,为美人鱼难过,忍不住在日记本上写了一段长长的读后感,放到书桌上伤心地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妈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你这家伙是不是不要眼睛了?昨晚黑灯瞎火的你还写读后感日记!”糟了,我被“暴露”了,突然想起昨晚忘记把日记本放回书柜了。

为了看书,我还闹了几次笑话。有一次,妈妈叫我去楼下买两袋盐,我点了点头,就带着书边走边看地下去了。走着走着,感觉便利店到了,我迷迷糊糊地对老板说:“老板,我要两袋盐。”老板瞪着大眼睛,看我就像看外星人,不耐烦地说:“我这里只有包子卖,没有盐卖”。这时我才发现便利店在隔壁。顿时我的脸红的像一个熟苹果。

还有一次,我去书店看书,正看到起兴时,一位阿姨走过来对我说:“小朋友,都12:45了,你还不打算回家吗?”我一听,突然想起妈妈叫我12:00回家吃饭的,便急忙放下书,飞奔回家。

虽然“爬天梯”的结果有时让我像个小丑,难堪又可笑,可“爬”的过程却令我如痴如醉,趣味无穷,受益匪浅。

初二海的女儿读后感4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海的女儿》。这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小美人鱼为了追求人的高洁和不死的灵魂,放弃了华贵的生活和三百年的寿命,甘受种种的痛苦,最终在希望幻灭之时,不惜抛弃生命,去诠释何为真正的人。当年曾经问自己:这样值得吗?年幼的我当然无法明白这个故事的真。即使是今天,每当这个问题浮现,答案仍不清晰。长大后,学习压力使我喘不过气。别人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的总有回报。

然而,有时我明明付出努力,却无所收获。还深深记得那次考试:夜以继日地刻苦,换来的却是不可接受的低分。我开始埋怨上天的不公平,我开始放弃原本的努力,无论做什么事,都显得有所松弛。妈妈看着我的变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再去读一读《海的女儿》吧,你一定会受益匪浅,你会为自己现在的表现感到羞愧。”我真的会羞愧吗?我再一次翻开了那本书。当故事中的一个个章节、一句句话,甚至是一个个字,再次进入我的眼帘,我感到一股甘泉涌入心田,她象初春的第一抹阳光,使我的心豁然开朗。我佩服故事中的小美人鱼,她追求美好的目标,但对于追求过程本身的看重,远胜于结果。而我看重的却只是结果。一点点困难,已然使我退缩。但这点痛苦,对于小美人鱼来说,算得了什么?她的每一步都象是在刀尖上行走,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即使是在追求的目标已没有实现可能的时候,她仍在前行。难道美人鱼真的没有获得人类不灭的灵魂吗?不,她分明被作者赋予了人类最美好的灵魂。表面上小人鱼失败了,她没有成为人,但在精神上她至高无上,芸芸众生望尘莫及。是的,无论怎样,你努力地追求,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地拼搏,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有遗憾。

追求本身就是回报。追求就是一种美丽。

初二海的女儿读后感5今天,我读了《海的女儿》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所以,我把感想写在了博文上。

故事说:从前,在大海的深处,住着威严的海王。海王总共有6个女儿,其中,要数小女儿最漂亮,不过小女儿和他的姐姐们都没有腿,下身只有一条鱼尾。

小时候,祖母常常跟她们讲许多人间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小美人鱼。小美人鱼多想浮出海面,去体验故事里的那些美妙的情节啊!可它太小了,鱼尾巴还没有长全呢。

小美人鱼满15岁后的一天,她从因风暴翻了的船上救出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并深深地爱上了他。为了和心爱的王子在一块,小美人鱼以牺牲自己美丽的歌喉为代价,从巫婆那儿换来了将鱼尾变成人腿的魔药。当她来到王宫后却发现王子和另外一位公主结了婚。小美人鱼伤心地留下了眼泪。

姐姐们交给小美人鱼一把短剑,告诉她:“将短剑刺进王子的心脏,把血抹在自己的腿上,你就能恢复原形,回到大海里。”

当晚,小美人鱼悄悄来到王子的房间,看着熟睡的王子一脸幸福的样子,她的心都要碎了。“我宁愿失去生命,也不愿伤害自己心爱的人!”她扔掉手中的剑跳入了大海,她的身子变得越来越轻,渐渐变成了一堆洁白的泡沫。

篇6

一、学生阅读现状

三年前,我曾几次到校阅览室明察暗访,发现我班孩子读课外书的劲头并不高,心里总不踏实,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尝试了许多做法。直到今天,教学《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之后,我更坚定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成功的经验,也是公认的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良方。“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靠的是大量的阅读。为了了解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情况,以便梳理分析,有效指导,切实提升孩子素养。我首先在学生中做了一次摸底调查,调查对象为三年级(2)班全体学生,发放调查表46份,回收44份,有效样卷40份。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学生的藏书类别单一,书籍内容良莠不齐。调查表明学生家庭藏书量尚可,但与孩子交谈获知,这些书籍大多为教辅资料与作文选。内容陈旧单一,学生读来索然无味,如同嚼蜡。新买的书籍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女生偏爱童话故事,男生则沉迷于漫画读本,《爆笑校园》《偷星九月》《洛克王国》《乌龙院》《蜡笔小新》等成为孩子的掌中宝。这些书籍整套以画面为主,文字寥寥无几,鲜见生动富有灵性的词句,但内容逗趣逗乐,往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像《查理九世》这些芜杂的阅读材料,挤去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得益却微乎其微,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不浓,不会利用身边的阅读资源吸取知识养料,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52%的学生从来不上图书馆、学校图书室看书、借书就是一个明证,身边的阅读资源任它荒芜,甚是可惜。“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的阅读习惯决定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从调查表中我们遗憾地看到阅读时能主动作笔记的人微乎其微,82%的学生读书从来不作笔记,学生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

3.家长观念滞后,阅读环境不如人意。学校有不少学生是从乡下或外地转入的,家长文化层次不高,教育观念滞后。家长认为,一定要培养孩子上大学,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高分作保障,必须多做题。因此,家长在购买习题集、作文选方面舍得花钱,但能为孩子主动买课外读物的不多见。有的家长不主张甚至反对学生读课外书,认为那是闲书,对考试无多大帮助,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有的家长囿于自身的文化水平,无力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放任自流。

二、思考与对策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我们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几点思考与对策,以期尽早改变现状,让浓浓的书香弥漫孩子澄明的心湖,在精神上给他们“补钙”。

(一)点燃兴趣,使之乐读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读书。为了在学生中形成读书热潮,老师可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体验读书的快乐,形成自觉读书的氛围。

1.讲故事,激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中外有许多益智、有趣的故事都符合少年儿童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三年级时我常利用班队活动课或课余时间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我便顺势引导他们自己去看、自己去读;再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比一比,看谁读得多、讲得好。这样一来,学生都乐于去读这一类课外书。

2.找楷模,定目标

榜样能让学生产生奋发向上的心理,并能让学生比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因此,我向学生介绍、、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事例,使学生以他们的行为为楷模,时时督促自己。在作文训练时,我常常让写作水平较好和写作进步较大的学生谈谈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及取得的效果,借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我在班级组织开展了读书“小博士”和“小硕士”的评选活动,起初制订评选办法(由班队会讨论决定5本必读书目和10本选读书目,读完5本必读书的学生可申请“小硕士”称号,在此基础上再读完5本选读书目可申请“小博士”称号,读书效果也有考核细则,并成立班级考评小组,凡获得“小硕士”称号以上的都吸收进入考评小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什么时候符合评选条件了,就可以获得“小博士”“小硕士”的称号。

3.勤交流,互学习

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情况交流、讨论的机会,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看书的益处。单周,班级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在会上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双周,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同学互相借阅自己的好书,资源共享。久而久之,连一些平常不爱读书、不愿读书的学生也渐渐养成了乐于读书的习惯。

(二)授之以渔,使之会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掌握好方法对语文教学有莫大的帮助,而且能让学生获益匪浅。因此,教师要多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

1.传授读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他们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边读边想,并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的地方进行圈点勾划,细细品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学写读书摘记

许多学生看书都是囫囵吞枣,只注重一些情节内容,收效甚微。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明确要求学生把所看到的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分类摘录下来。如分好哪些是写景的,哪些是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等,并恰当地用于平时的写作中。此外,要求学生每看完一本书都要写下读后感,定期进行检查、评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我班的“书谜”王奕同学,不但把从课外书上看到的好词句、片断摘抄后装订成本,还通过日记的形式把书上学到的知识,从中懂得的道理记录下来。我把王奕的学习方法向全班推广,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她的影响下,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写作水平也日渐提高。

(三)推荐好书,使之爱读

当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有益身心健康、有思想教育作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籍,让他们多读多看,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多信息(推荐书目列入必读、选读书目,和班级考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