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指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指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心,其高低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表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配置效率及其组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方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为数量型;如果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则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为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受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规模效益、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劳动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投资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设备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可用来说明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这一指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水平和优化投资结构。
——贷款产出率。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经济活动主体所需资金除部分自有资金外,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客观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谓贷款产出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贷款产出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年平均余额。贷款产出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贷款产出率越高,贷款的使用效益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贷款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耕地产出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发展又离不开耕地。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是农业总产值与耕地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耕地产出率反映的是耕地利用效率,产出率越高,使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耕地产出率不仅受耕地质量的影响,还受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又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并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努力增加单位耕地产出,确保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安全。
二、经济发展的充分性
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是指经济发展潜能的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潜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现有各种社会与经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是否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是否为经济系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性从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角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了充分性就意味着条件允许下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反映,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础和集中体现。没有速度,潜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潜能,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
——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史上众多的实例表明,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0%。稳定、合理、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度“痴迷”国内生产总值,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该指标从劳动就业变化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潜能。
——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是指在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期间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或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充分性,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衡量。所谓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它从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生产能力×100%。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等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工业化的加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用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
——产业结构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各产业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通常用产业结构比来表示。所谓产业结构比是一定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
——城市化率。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与基础。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所谓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部人口。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4+对外资产负债总额×0.3+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0.3)/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指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忽视质量的经济发展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付出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纯用其衡量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可用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来衡量。
——资源供求系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普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资源对经济支持能力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可以用资源供求系数来表示。资源供求系数是资源可供量与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资源供求系数=资源可供量/资源需要量。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可供量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可开发储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资源进口量等有关;资源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相联系。无论是资源供给还是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以资源供求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供求平衡,提升资源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还与资源消耗量有关,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下降,表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由于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来反映资源消费状况。所谓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是指每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即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求矛盾。
——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都会破坏环境、增加大气和江河水质污染等,从而产生环境质量成本。环境质量成本可以用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损失来加以衡量,单位产值环境质量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报告期环境质量成本/基期环境质量成本-1。它是反映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上升,说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反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好。以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对被破坏的环境尽快进行恢复。
五、经济发展的创新性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这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经济学范畴,涵盖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可以用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授予权指数来衡量。
——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财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研究开发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使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高技术产业化是其重要形式。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一般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来衡量,它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反映该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意在用市场换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专利控制在外商手里,我们使用外国专利要付大量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再快,并不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通常用专利授权指数来表示,所谓专利授权指数是反映专利授权变化的动态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获授权专利数/基期获授权专利数。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以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则会造成高失业率。当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发展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稳定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波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健康,必须给出其波动的合理区间范围。一般当经济发增长波动率小于±0.5,且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平稳、过程是健康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或经济系统各主要比例关系处于失调状态时,表明经济发展不够平稳、过程不够健康。经济增长波动率可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除以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年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经济增长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将经济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发展稳定性越差、质量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以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七、经济发展的分享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焦艳玲,1999),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因此,居民能否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可用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来衡量,它要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
——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始终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应把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率是报告期居民收入与基期居民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收入/基期居民收入×100%。居民收入增长率可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是因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及收入统计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别反映,才能更具体、更实际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以居民收入增长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恩格尔系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除行业、地区差距外,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受到平等的待遇。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表明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越差,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八、结束语
篇2
【关键词】GPI;PCII;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一、引言
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自然资源有着较大的需求,由于其开发的速度过快,利用的效率偏低,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该问题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因此,要有效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二者间的关系。对于二者间关系的协调与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提出了环境经济指标,分别为GPI指标和PCII指标,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二者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相关概念
1.环境经济指标
该指标的评价对象为某一环境经济系统,运用定量或者定性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与发展进程等进行考量,从而体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活动二者间的作用与关系。
2.区域经济发展
它主要是指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们,其实际福利的增长,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具备的内容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质量的改进。
3.环境污染治理
环境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中排出的废气、废水与废弃物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它对于人与环境等均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的污染包括土壤污染、水源污染与大气污染等。为了实现对污染的治理,要对其进行投资,环境保护投资指标直接体现着国家或者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
三、基于GPI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研究
1.GPI的概况
GPI指标主要体现着经济增长和环境发展二者间的协调情况,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对于污染物排放的数量。该指标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二者间的关系实现客观的、全面的、定量的研究,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各区域的政府将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与合理的配置,在控制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
2.GPI在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关系的应用研究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增长是最为重要的,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资源的使用与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影响着环境,目前,环境污染直接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要注重对环境污染的处理,并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各个地区要计算GPI,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与分析,GPI的增减与区域的GDP有着紧密的联系,GDP越高,GPI越低;GDP越低,GPI越高。在此基础上,可知,环境污染主要源于人类的活动,即: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同时,它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该问题有效处理的保障为经济的协调、健康与良性发展。
3.基于GPI的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了科学的、量化的与客观的GPI指标,并且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要求政府重视该指标,将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进行有效的联系,积极利用GPI指标,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进行协调与统一,并且要坚持可持续的、协调的发展观,运用环保理念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四、基于PCII在工业污染物与治理投资的研究
1.PCII的概况
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工业化是其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对于工业污染的研究,要制定科学的指标,即:PCII,这一指标能够对工业与环境二者的协调发展进行客观的评价,因此,该指标也能够体现国家或者地区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能力。
2.PCII在工业污染物与治理投资关系的应用研究
工业污染物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废水、废气与废弃物,因此,PCII指标体现着对工业废水、废气与废弃物的治理投入力度及投入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工业污染物的治理进行指导。
3.基于PICC的措施
在污染物排放中工业占有较大的比重,根据PICC指标对工业污染物的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导了政府的管理与工业的发展,为了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治理,要不断加大治理的投入力度,同时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工业污染物进行防治。
在治理投资方面,要保证投资具有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资金的投入,才能够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在此投入中要积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同时,要保证治理投资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可以通过环保投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对于工业污染物来说,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与工业特点等,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使其具有针对性与高效性。
五、总结
综上所述,GPI与CPII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对两个指标进行全面的运用,并根据指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区域的经济才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区域的环境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
参考文献:
[1]杨梦瑶.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评价与应用[D].长安大学,2014.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发展
1.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深入发展,高碳排放量与日俱增,环境破坏严重,人类生存安全面临威胁,已成为目前各国经济向前发展的桎梏[1]。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在减少碳排放量方面,任重而道远。因此,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意义重大[2]。本文在阐述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基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选取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并应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方法构建我国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从而为我国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奠定基础。
2.低碳经济的概念
对于不同国家低碳经济有着不一样的涵义,但是核心都是低碳发展[3]。把低碳经济看作是一种由环境、能源、经济组成的新型经济形态,是一种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把传统生产生活模式和消费观念转变成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手段[8]。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4]。
3.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及指标选取
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应尊重当前经济发展规律,要切实可行,应该做到指标的统一性与标准性。基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选取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科学技术、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消费方式、低碳社会环境等指标作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
3.2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基本原理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及无量纲化处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化为[0,1]区间上的数据。在参考国内外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低碳经济评价等级标准[5],如表2所示。
3.4 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正逐步向低碳经济迈进,但是仍存在一些指标处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上,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一些主客观因素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仍需时间和技术方法改进,不可能一下子迈进低碳经济时代但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是向着低碳经济发展的。
4.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方法构建我国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根据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方法构建出的我国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以便为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所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首先应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其次把能源消费结构进行调整,最后将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低碳经济的目的。(作者单位:吉林市绿化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9–91.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3]邓乃扬,田英杰.数据挖掘中的新方法——支持向量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2-65.
篇4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电表;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095-02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将不断地开发消耗能源和资源,为了实现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节约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之路。从2012年开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阶梯电价和分时供应这一举措,为保护能源及合理的电力消耗等作用带来的划时代意义,同时是促进节能环保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飞速发展,同时引起智能电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智能电表具有功能非常现代化,具有远程抄表、远程控制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用电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其强大的功能上传统的电能表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对智能电网应用智能电表的作用分析以及前景的展望是十分重
要的。
1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电表简述
行业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智能电表的概念即互联网技术和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设备组成的计量应用。在现时期,我国对智能电表的理解仍然没有达到与国际其他国家统一,各个国家基本都是根据智能电表具体特点而定义的,我国的智能电表的定义基本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具有存储测量信息功能,并且能够实时分析并且处理仪器的测量结果。国家电网对智能电表的概念做了如下总结:即从数据测量开始,数据经过处理,电子通信和其他结构单元,具有计量电能、数据信息处理、自动化的实时控制功能,并且具有信息交换功能,可以看出,我国对智能电表的定义充分地概括了其强大的功能及性能。目前,我国由于智能电表的发展应用和持续完善,它的功能比仅仅是单一的能量测量作用要大得多,结合目前国外和国内对智能电表的概述,现在,对智能电表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论述为:智能电表主要是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发展需求,利用微处理、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核心技术,通过数据检测、处理和通信单元结构与电力数据测量,实现双向电能计量,实时电能质量监测,多种计算费率时段以及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的智能型仪器仪表。
2 智能电表在电网中的作用分析
2.1 费用核算
由于智能电表可以实时和准确地进行计费信息处理,使能源成本的复杂过程更加简单化,从而简化了平常的会计处理过程。以此同时,电力市场在当前的经济系统的背景下,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电表的及时使用,快速地转换能源,以后有很大的可能实现自动化的切换。同时,用户可以利用智能电表的进行能耗数据和相关的计费信息分析,以更好地去节约能源,所以智能电表发挥作用是将工作流程简单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电力公司与用户的和谐
关系。
2.2 配电网络实时状态估测
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各个分销网络数据信息测试不够准确,追究其根本原因是信息网络模型建设,变电站的高压侧载荷估算值等综合处理后的影响。使用户端处增加测量点,可以减少负载数据损失和网络信息更加及时,将准确和有效的方式进行计算传递,避免了超负荷的电力设备运行和降低电力质量的情况发生。以此同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可以实现为止数据的估计测量,将对已得到数据的准确性进行监测。
2.3 电力需求侧相应
电力需求相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价格调控和载荷控制,其实本质是对用户用电负荷能力进行有效控制,以便更好地分布电力资源的目的。价格控制具体包含以下内容:限时定价、峰值电价和分时电价,这样的方法将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电力用户的需求,短期消费需求高峰负荷控制是由网络调度人员负责,根据实际网络运行情况,通过远程命令来访问或断开过载大,最终达到控制电力不超负荷工作。
2.4 管理作用
能源利用效率的监管和控制。智能电表可以为使用电能的用户提供有关信息,帮助广大用户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使剩余能源应用到需要的地方。通过使用分布式发电设备的用户,可以提出有效、合理的发电和用电建议,以更好地帮助用户取得最大的利益。
用户能源管理。随着智能电表不断提供的信息数据,在能源管理系统上创建用户服务功能的板块,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能源服务,达到最低消耗的能源控制目标,这样一来会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损失,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智能电表的管理维护。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施电表资产管理,定期反馈电表使用情况,电表数据库的升级,安装电表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智能电表的信息和用户信息正确地保存在指定的位置,并积极宣传推广。
2.5 远程监控及非法用电检测
通过智能电表的功能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服务和随时断开过载,而且还对部分电力用户进行强制监督,电力公司通过使用控制开关按钮,远程控制一个特定的过载,智能电表能随时检测打开电表箱,使电表的软件更新升级,如果出现私自改线等现象,可以及时发现该情况,通过获取大量的仪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是能够准确地检测私自篡改线路的情况,此功能为各个用电用户和电力公司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3 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的应用前景展望
我国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就已经在应用智能电表了,而且智能电表的应用规模也比较大。我国电力公司对于智能电表的投入力度也是比较大的,最开始智能电表的投资就达到了十亿人民币之多,这还仅仅只是开发和研究的第一阶段。随着我国对于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我国也制定了智能电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我国电力公司已经预测了在2015年左右,我国将会基本完成全面的智能电力管理模式。虽然目前来看,智能电表的各方面功能已经成熟,但长远的眼光来看,改进的空间依然很大,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 接口一体化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电能表的测试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耗时的工作,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协调工作,广泛地推广应用智能电表势在必行,必要对目前的安装检测模式进行变革,最终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监管。由于智能电表各种接口连接薄弱,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是频繁快速地切换工作,大大增加了测试的时间,而且占用太多的资源和管理成本,从而影响运营效率,导致过多的接口设置复杂,不能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要加强智能电表接口一体是非常重要和有发展空间的,这也将成为后期发展研究和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
3.2 功能设置模块化
为了适应我国未来大规模的智能电网建设,满足电力用户不断增长的要求,智能电表必须支持更新和写入的功能和服务功能需求,模块化的功能是目前最基本要素,不断地对智能电表功能进行优化设置。在使用过程中,依照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的功能和需要解决问题方案进行远程设置,使实际操作过程和修改所有功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实现彼此独立地避免彼此之间的干扰,这是确保智能电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环节,从而不断地增加智能电表,这样即使电网规模的扩大了,用户也并不需要更换智能电表。
参考文献
[1] 于中美,王栋.试论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
[2] 赵靖,潘俊民.基于STM32的具有谐波分析功能的智能电表设计[A].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上海市电工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11).
[3] 胡年平.智能电表在低压电网故障抢修的应用探究[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1,(6).
篇5
关键词: 地理标志产品,旅游经济;发展对策;桂林市
课题:广西区教育厅“多学科视角下的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资助课题。
所谓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对地理标志产品产业的重视和保护,有利于地方经济增长,符合我国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
一、桂林市地理标志产品产业概述
桂林因其特殊的地形、气候样态和民族文化风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产品、风味小吃,颇受世界各地人民青睐。为此,我国将桂林米粉、桂林三宝(腐乳、三花酒、辣椒酱)、永福罗汉果、阳朔金桔、灌阳雪梨、恭城月柿、柑和油茶、荔浦芋头和马蹄、全州荷花鱼、桂林西瓜霜、龙胜翠鸭和凤鸡、资源红提、湘山酒、桂林腐竹等19种特产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此带动了餐饮、医药、和农贸等系列地理标志产品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桂林地理标志产品既可以作为具有宣传意义的一般旅游商品资源,又是承载着当地客观环境和人文风俗的特殊纪念品,其产业仍有广大的发展空间。结合旅游经济背景科学地发展地理标志产品产业,有利于发扬地方特色,实现地方富强。
二、当前桂林市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法律制度层面,不注重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
首先,我国缺乏专门性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不利于桂林市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我国对于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简称工商总局)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对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进行注册管理(简称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符合条件的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均可使用工商总局颁发的――“中国地理标志(GI)”标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受理审查,审查合格后,批准该产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符合条件的生产者可向当地质检部门申请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国家农业部(简称农业部)根据《农业法》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符合条件的生产者、经营者可以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对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出多门,导致地方政府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混乱。
其次,司法审查不重视,普法宣传不够。桂林几乎没有审理地理标志产品的侵权案例,并不意味着法律保护已经相当到位,而是老百姓并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没想到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对此,桂林市应该在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国家保护后,及时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结合地方特色和突出问题,出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据,从制度上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有效保护。
(二)在部门监管层面,桂林缺乏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也缺乏对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的规划。
第一,注册商标,维护品牌工作不够重视。现实中由于某些产品没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致知名度不高,销售价格低,使特色农产品不能形成规模和产业,故而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组织和帮助申请产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二,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仿冒混淆行为和虚假广告行为审查不严。以桂林米粉为例,因其取自桂林本地的稻米制作成米粉、配以当地清澄的水质和桂林百姓传承的制作经验,形成桂林米粉独特的风味,因而闻名。但是不难发现,外地经营者无论有无师承正宗桂林米粉的技艺,均可以在全国各地经营桂林米粉,这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而且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再者,也可能对桂林米粉品牌造成信誉毁损。
三、旅游经济背景下的桂林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对策
(一)将桂林地理标志产品与桂林独特的自然观光风景相融合并进行推广。
某个地方的特色产品和自然风光往往反映了一个旅游地区的地貌环境和民俗风情。桂林三花酒、辣椒酱、米粉等地理标志产品、壮族手工艺品以及喀斯特地貌,奇峻诡谲的山,明净的水,都是桂林旅游的亮点和典型代表,故要从旅游经济的大背景出发去推广地理标志产品。
赋予地理标志产品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游客对一方民族文化的尊崇和新奇,往往会成为地理标志产品的畅销媒介。比如桂林腐乳、永福罗汉果的加工制作,是当地农民经过长期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凝聚而成的独特酿制技艺和加工技术。因而对特定地理标志产品的消费,可以让消费者眼观其生长环境和制作过程,更能满足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期待和好奇,也可以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信服。通过深入发掘地理标志产品的人文价值,可以达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同时增加产品的纪念意义和消费需求。
借助旅游资源进行推广。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桂林特产却鲜为人知,不妨用有名的风景忖托还未闻名的特色产品。达到睹物思物的效应,增加知名度。当然,不可忽视的还有导游或者当地人的推荐和解说。一般游客很少能探寻每一样地理标志产品背后的意义,如果在旅游参观的过程中提到,必能加深印象,而且在游客购买赠送友人的同时也有对该产品历史渊源的谈资,从而扩大宣传范围。
(二)依据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规划纲要,制定桂林地理标志产品产业未来发展规划。
随着国务院、发改委正式批准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规划纲要》,桂林今后将致力于深入发展旅游经济,面向全国、全世界,营造一个综合开放的旅游城市,指明了未来桂林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的发展方向。这对地理标志产品产业来说,也将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根据该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可以提出桂林市地理标志产品产业的发展规划:
第一,面向国际,提高竞争力。游客来自世界的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消费观念各有不同,为迎合广大消费群体的要求,必须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适时更新营销策略。同时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地理标志产品的出口量、销售量。充分利用东盟博览会等展销平台,加大与外国的交流合作,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生态农业,采用先进科技。目前的地理标志产品多为农副产品,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改进生产水平,才能提高作物产量,保证产出优质的粮食、果蔬。采用塑料大棚等先进技术,生产反季节农产品,稳定地理标志产品的供应。而且,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是今后旅游项目的一个新突破点,也是旅游胜地建设规划纲要的目标之一。
篇6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扩展矩阵法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10-0077-04
1 前言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时点,对照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标准和办法,重新审查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效果,审核其环境管理的可靠性和水平,综合评价项目运营后对沿线地区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以便督促环评单位严肃认真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环评工作质量:评价项目业主、施工单位和运营单位落实环保设施、污染治理措施、“三同时”制度的情况及效果,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及水平,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项目参与各方环境保护意识和环评工作质量。
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的构建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取决于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尽管不同的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会有一定的差别,但从一般意义来看,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包括四项内容: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对美学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和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的后评价。
2.1 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大气、水、噪声、电磁、振动和固体废物六个要素的影响。
2.1.1 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后评价
在铁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项目施工现场尘土飞扬,燃油机械排放的尾气CO、SO2、NO等会增加对大气污染的负荷;在项目运营阶段,内燃机车、生产及生活锅炉、旅客列车上的餐、茶炉灶等排放出的烟尘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时,应重点监测、评价施工及运营中所排放的气体污染物,如烟尘中SO2、NOx、CO及CoHm浓度是否超过当地的容许浓度。主要评价依据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2.1.2 对水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沿线河塘水库密集,灌渠密布,施工中生产、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污染饮用水源,此外,项目运营过程中机务段、车辆段、加油站、给水站、大修厂及其它辅助企业产生的污废水,清洗机车、货车产生的污废水和铁路生活用污废水等均会对自然环境中的水环境造成影响。铁路污废水不同于各种化工厂排出的水,水中有害物质成份基本固定。因此,对铁路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的后评价主要考虑施工及运营中排放的污废水是否达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监测评价水中石油类、BOD5、SO-2、CL-含量及PH值是否超标。主要评价依据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地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等。
2.1.3 对噪声影响的后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的噪声来源于工程的施工爆破、大型机器设备的作业等。对其进行噪声影响后评价,依据是《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而铁路建设项目运营过程的噪声来源于轮轨的振动辐射、集电系统的高速摩擦、结构的二次振动辐射及气动噪声,表现为三种噪声:轮轨噪声、集电系统噪声和气动噪声。在对铁路建设项目噪声影响的后评价中,重点评价距线路外侧200m(高速铁路300m)内区域轮轨噪声的影响。评价的依据是《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2525-90)限值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规定,对普通铁路采用的是等效声级Leq[dB(A)]评价法,对高速铁路噪声一般可以在不考虑背景噪声的情况下采用SPT值方法测量和统计高速列车的噪声强度和分布,进而采用时段总量评价法进行后评价,运用LAmax和累积百分声级L10声级作为评价指标,因为高速铁路噪声一般高于其他背景噪声。
2.1.4 对电磁影响的后评价
这一类影响主要存在于交流电气化铁路项目。对交流电气化铁路项目产生的电磁影响后评价,主要考虑其对线路附近的各种无线电接收设备及通信设施的影响,重点放在沿线附近短波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距外轨30m范围内的居民电视信号与电视接收机的干扰和平行于铁路的电信线路的信号传输干扰长度和程度。
2.1.5 对振动影响后评价
列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特别是随着铁路的进一步提速,这种影响将会更大。对铁路建设项目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行后评价,根据实测的振动影响,对照《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2.1.6 对固体废弃物影响后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弃土、弃碴对周围环境会带来影响,容易引起泥石流,危险地面,淤积河沟等;项目运营中蒸汽机车燃煤排放的炉碴,生产站段各类炉窑排放的炉碴,机务段、车辆段等机辆检修产生的电石渣、金属废屑,污水处理中产生排放的污泥、旅客列车垃圾、洗罐站、洗刷所垃圾、办公和住宅生活垃圾以及铁路医院的医疗垃圾等各类生产生活垃圾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如果对这些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时点,对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影响进行评价,重点是对蒸汽机车、站段生产、生活锅炉、茶炉、窑炉的废碴以及旅客列车、车辆的生活垃圾、塑料废弃饭盒,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量等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
2.2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是大规模的线型工程,穿越地的水文、地质、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其建设与运营必然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一般来说,线路越长,通过地段的生态系统越复杂,植被覆盖率越高,其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就越大。另外线路经过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不同,其影响程度亦不相同,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的途径大致如下:
2.2.1 对动植物种类的分布和丰度造成影响的后评价
一方面,铁路线路穿越或绕经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敏感地带可能引起各类不同生
态平衡的破坏,如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自然栖息、繁衍和生长,造成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水生生物数量减少、草原载畜量减少、土地沙漠化等恶果。我国一些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已极其脆弱,其恢复能力和再生能力很低,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挽救。另一方面,大气污染(如SO2、氟化物、烟雾和粉尘等)对动植物生长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污水使动植物生长发育不良或中毒。野生动物直接摄入较高浓度的污染物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和繁殖机能,甚至产生疾病而死亡,从而减少种群和数量。污染对水体中微生物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大气和土壤污染中也是如此,而细菌、微生物是许多疾病的病因,与动植物乃至人群健康关系极大。因此,一旦发现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对动植物种类的分布和丰度造成了影响,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消灭或最大程度的减少这种影响,注意维持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2.2.2 对土地平衡系统造成影响的后评价
一方面,线路路基、站、厂、段、所、住宅占用土地会使沿线耕地减少,造成农业减产和植被覆盖率下降,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土地占用为永久性的,一旦造成影响无法挽回。另一方面,铁路路基土石方工程非常大,大量的路基填土、路堑挖土以及取弃土和隧道开挖、桥梁施工等,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取土时破坏土壤植被,弃土占用各类土地,易破坏土壤结构和肥力,造成农业减产、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沼泽化。再一方面,不良地质或特殊地质处理造成线路两侧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影响山体稳定,造成滑坡、坍方、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大量泥砂、土体可能掩没植被、耕地、堵塞河道,水利设施等。这些都会打破土地平衡系统,影响生态平衡。主要评价依据为《上环境质量标准》。
2.2.3 对地表水、地下水平衡系统造成影响的后评价
隧道开挖可能改变地下水自然埋藏和运动条件,破坏正常的开采规律,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桥渡位置改变河流形状;长大路堤、路堑破坏和干扰地表水、地下水流向,改变其流动规律和洪水排泄通道,影响部分植被的自然生长。而且地下水流向改变和水位下降将是一种长期影响,并非施工完毕后即可恢复。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处理或补救措施。主要评价依据为《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
2.3 对美学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对美学环境的影响是指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对与美感有关事物的作用。尽管美感是人们对环境质量,从耳、鼻、眼感官开始,通过想象、情感、道德等多种心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综合而成的一种心理感受状态。然而一些基本性质,如清新的空气、色彩和尺寸的和谐等,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比较一致的评价标准,因此,铁路建设项目对美学环境的后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的兴建对土地、空气、人造景物的影响,如山脉、溪流和大气的能见度,已建铁路项目造型与原有景观是否谐调。
2.4 对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的后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后评价是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各级、各单位的环保管理工作好坏情况进行评价,司从环保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环保设施落实和运转情况、后续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效果四个方面进行。
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上述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4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的扩展矩阵法
目前理论界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的探讨研究成果不多,见参考文献8~12。本文提出的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的扩展矩阵法是在环境影响评价矩阵法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综合考虑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短期、长期、直接和间接影响,修改而得到的一种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它通过一张如表2所示的矩阵表来表示和计算。
这张表有两个轴:横轴与纵轴。横轴表明铁路建设项目各环境影响因素的权重以及各专家对铁路建设项目各环境影响因素的短期影响值、长期影响值和综合影响值的判断。纵轴表明影响铁路建设项目的各种因素。这样就得到了一张由许多方格组成的矩阵表。在每一小方格画两条斜线,斜线左上方数值表示短期影响值的大小,斜线右下方数值表示长期影响值的大小,中间斜格中的数值表示综合影响值的大小。
综合影响值=α・短期影响值+(1-α)・长期影响值
式中α――短期影响值对综合影响值的影响程度,0≤α≤1
短期影响值和长期影响值又分别由直接影响值和间接影响值构成。即:
短期影响值=β・短期直接影响值+(1-β1)短期间接影响值
长期影响值=β2・长期直接影响值+(1-β2)长期间接影响值
式中β1――表示短期直接影响值对短期影响值的影响程度,0≤β1≤1
β2――表示长期直接影响值对长期影响值的影响程度,0≤β2≤1
直接影响值和间接影响值,常用某一对称的正负数来表示其范围。正数表示有利影响,正数越大有利影响越大,负数表示不利影响,负数的绝对值越大不利影响越大,零表示无影响。判断影响值大小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将实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它可通过巴特尔的函数曲线(数值函数图)进行转化;也可按其原理作本地区特殊的数值函数图来转化。二是由专家判断得到。这时影响值判断的准确程度与评价人的知识面和经验有直接关系,为避免影响值判断的偏误,应邀请多个专家评定,最后综合确定短期、长期的直接影响值和间接影响值大小。
再通过下述计算公式计算已运营的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总综合影响值,以总综合影响值的大小,综合评价已运营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大小和程度。
式中λ1――给第j个专家的权重。
式中分配给每一因素的权重,可通过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或组合赋权法,借助专家的知识、经验和以往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大小加以确定。
5 结束语
5.1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忽视。但目前理论界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内容认识不一,影响着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实践,本文给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涵,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包括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对美学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和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的后评价。
5.2 基于上述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四大内容,按照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要求,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四大类20个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衡量了铁路建设项目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的环境影响。
5.3 从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两个角度,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扩展矩阵法,该方法通过将铁路建设项目和环境影响因素集中于一个非常容易观察和理解的矩阵表中,清楚地表示出铁路建设项目建成和运营后与环境影响因素的关系,便于从事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人员标示敏感的和易引起争论的因素,以确定受影响的领域,以便更为客观和科学地进行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该方法不仅考虑了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还考虑了对环境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更全面地衡量了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
作者单位:1.广州市番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篇7
1.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其一,客观全面的原则。因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是预警模型体系的基础,确保预警指标客观。全面、真实、准确,才能够进行后续的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评估、分析,调整等工作。其二,“3R”原则。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一定要做到“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这三点。其三,先行性原则。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实施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预警指标,通过预警指标对循环经济现状予以分析。为了充分发挥预警指标的作用,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一定要具有先行性。在以上三则原则的约束下,科学合理的构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可以促使所构建的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有效果应用。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构建的具体指标如下:区域环境发展预警指标包括三个大方面,经济社会方面、资源方面和环境方面。其中经济社会指标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R&D占GDP的比重、自然人口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GDP的比重和恩格尔系数。资源指标包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土地产出率、单位GDP耗能、单位GDP耗水、煤炭自给率、石油自给率和人均发电量。环境指标包括:万元产值三废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单位GDP的COD的排放强度、化学氨肥的使用量、可降解农膜比重、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率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2.循环经济发展警度测度模型循环经济发展的警度是根据期望水平,对循环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期望水平向偏离的程度进行度量。目前,在国内,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警度的预测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或者压力指数法。本文将在现有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向量夹角对循环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期望水平的偏离程度进行预测,利用向量的夹角将循环经济发展偏离期望值的程度表示出来。对于循环经济发展警度测度模型的构建,主要是:①数据规范化处理。为了确保所构建的警度测度模型可以充分表现循环经济各方面,在数据规模化处理中,采用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这两种方法。②循环经济发展偏离度为了确保所设置的循环经济发展偏离度能够充分体现一段时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期望值,在此采用的循环经济发偏离度测量方式是利用两个向量的夹角余弦值来测量。
二、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
体系的具体应用综合上文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笔者就江苏循环经济发展进行预警验证,确定江苏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江苏循环经济发展预警实证的内容为:
1.明确江苏预警指标。江苏站我国国土面积的1%。,承载着全国6%的人口,在发展经济方面又要保证环境良好,又要提高全省经济水平的确是较难的一项任务。在此种情况下,明确江苏经济预警指标,对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参照循环经济期望水平,掌握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调整,可以大大促进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综合当前江苏省所开展的各种金融活动及江苏省当前现状,江苏省循环经济预警指标包括:人均GDP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土地产出率、人均发电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等。
2.循环经济发展警度的测度。对于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警度的测度,主要是根据所构建的循环经济发展警度测度模型,对江苏省近些年经济发展警度值进行计算,将其作为了解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依据。
3.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警度的预测。利用上文所构建的循环经济发展精度预测模型,对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警度值序列进行光滑性检验,得到警度值序列的所满足的光滑性条件及其所满足的准指数规律条件。从此点出发,对江苏省未来循环经济发展予以科学、合理的预测。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相对准确的评估出当前我国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江苏省循环经济与期望的循环经济水平之间的偏差。按照江苏循环经济发展预警中所得到的内容,适当的调整江苏省经济发展战略,可以促进江苏省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循环经济的良好发展将逐步实现。
三、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作者简介】史贞,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生,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080-04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层次的区域经济,是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结合点,属于中观经济范畴。它能够有力地结合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为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延伸拓展提供平台。可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健调控的关键环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国的县域经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如中国的“百强县”等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带动落后地区也将是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尝试以县域经济转型带动整体经济发展,中央更是在县域经济的制度规范、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但同时,由于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很多县域缺乏合理的规划与产业布局,导致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趋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以中西部更为严重,导致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区域非均衡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所以,进行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研究,不仅是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减少城乡差距、合理区域布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所在。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可以作为衡量我国“十二五”规划完成效果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栋生教授认为:县级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范畴。它是一个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具有地方特色,以小城市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体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法棠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县市区这一行政区划内开展的全部经济活动,是按行政区划认定的区域经济。综上观点,县域经济问题首先是区域经济问题。相对比而言,大区域的发展主要是以资源和第二、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而县域经济的产业都过于单一。由于其行政区划和经济发展的环境特点,市场体系并不健全,环境因素、体制因素和政策因素成为制约县域经济的主要因素。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具有代表性的有:谢自奋等(1996)从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的角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从经济管理网络关系角度对县域经济进行了研究。凌耀初(2005)论述了县域经济的特征、地位和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陈志德(2006)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入手,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背景以及现状,提出了吉林省发展县域经济主要运行机制的创新机制及创新模式。禹新荣(2010)基于竞争力理论,从中观的层次和产业的视角,首次完整提出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的命题,对其基本理论、形成机制和评价体系进行阐述和分析,创新产业竞争力研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模式,构建了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轮动模型。崔征(2011)通过寻找落后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利用2004年到2009年的数据对通榆县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静态、动态的对比分析,寻找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王鹤春等(2012)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G-R-I-E模型,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及对策。朱士鹏等(2013)采用主成分和ESDA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县级行政区(县、区、市)为研究单元,以2000年到2009年的县域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对贵州省10年来的县域经济实力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县域经济实力差异显著,并有所扩大。
从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发展状态的相对封闭性,折射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性。大区域由于资源秉赋和产业结构等因素所形成的经济非均衡发展会直接引致县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每个县由于先前的自然条件、政策扶持力度、社会结构等都不尽相同,彼此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差较大。为了能够科学地了解和反映我国各县的经济、社会活动状况,本文从县域经济水平、县域经济活力和县域人民生活三方面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用以研究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找出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因素,从而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思路和对策。
二、指标体系
由于县域经济本身既属于综合性经济,又属于区域性经济,又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单位,故本文综合其所具有的上述特征,选取14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来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指标体系见表1。
其中,县域经济水平指标用以反映各县的经济水平在其所在市域经济水平的重要性,主要通过各宏观经济指标占市域指标比来实现;县域经济活力指标用以反映县域的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状况间接反映其经济活力和潜力;县域人民生活主要通过城乡人口结构和收入状况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差距(其中城乡收入比和城乡人口比是逆指标)。
我国整体处于经济转型期,而以山西省这一资源型省份的转型更具有代表性,所以,本文以山西省为例,通过对山西省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本文所用指标均来自于《山西统计年鉴2012》,为实现指标评价过程中的可比性,各指标均转换为相对指标形式。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大致分类和综合排名,并且对影响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三、综合评价
利用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关键是要获取各级指标权重并通过加权平均获得上级指标。指标权重获取的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大类方法,其中主观赋权法主要利用专家打分进行,而客观赋权法更能通过数据信息体现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指标赋权时综合了两种方法,既利用主观评价将指标进行分类,又利用客观数据信息为指标赋权,这样更能使信息科学、有效。
第一步,依据各一级指标下所包含的二级指标计算主成分,依各指标在其相应主成分中的载荷系数大小,进而计算各二级指标的主成分即为一级指标。以县域经济水平为例,其包括六个二级指标,依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计提主成分,依其特征向量矩阵可将Y1表示为
Y1=0.4864X1*+0.4796X2*+0.3244X3*+0.4597X4*+0.455X5*
其中,Xi*分别为Xi经过标准化之后的数据,经计算后即可得县域经济水平的总得分。其他一级指标Y2,Y3均按此方法计算。
第二步,再视Y1、Y2、Y3为三个变量,重复之前的赋权过程,可得各指标Y1、Y2、Y3的权重。测算结果分别为0.326、0.328、0.346,权衡考虑这三个一级指标对县域经济评价的作用。本文认为三个指标均反映了县域经济的不同方面,所以视三个指标具有同等权重。最后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分为:
Y=(Y1+Y2+Y3)/3
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分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可以看出: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的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评价指数得分大于1的,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水平得分和县域人民生活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县域,说明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县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衡状态,而这些地区恰好是山西省资源分布较为密集的县域。以孝义市为例,孝义市以综合得分4.8625居于榜首,说明孝义市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处于全省先进水平,尤其是孝义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为7.8685,遥遥领先于其他县市,表明孝义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很高。但是,孝义市的县域经济活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与其他各地区差异并不明显,说明其经济发展过多依赖资源,其发展动力不足,也没有实现真正的惠民。这表明孝义市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亟需转型发展以求谋取持续繁荣发展。整体看,这些县域的发展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在经济转型时期,这些区域是否具有后续动力将成为这些县域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二类是评价指数得分大于0小于1的,从各一级指标得分可知,该类县域的经济动力和潜力得分相对其他两个指标较高,同时可以看出,介休、应县、右玉、平遥等旅游资源开发较好的县域均在此类,说明其经济发展的后劲较大,具有可持续性。第三类是评价指数得分小于0的,从指标得分的结果看。该类县域在三项指标得分均偏低,属于县域经济中发展严重滞后的群体。
由主成分分析求得山西省各县综合评价指数分值,得出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本文进一步运用快速聚类分析方法验证主成分分析的结论,其聚类结果见表2。
从表2中的结果可以看出,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中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综合评价方法是有效的。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各县市的发展特征作进一步的讨论。第一类是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县市,但正由于其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更多地是建立在资源依赖的基础上,所以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出现诸多问题。第一类县市由于过多地重视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农业的发展,导致该类县市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人口比的得分是最低的,说明在农业和城乡结构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工业畸重发展势必会带来后序的一系列经济问题。所以,此类县市应成为山西省经济转型的重点城市。第二类是经济活力较好的县市,这些县市在各项指标的表现居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虽然这些县市目前在市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突出,但其具有经济发展的动力,人均劳动生产率较高,如果能够加大经济投入,合理规划经济结构,其未来的经济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第三类是整体发展水平均较弱的地区,说明这些地区是山西省今后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的着手点,这些县市缺少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优势不突出,说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规划,没有明确其在山西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该对这些县市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构建了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山西省96个县(含县级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4个指标进行赋权计算,通过其结果与聚类分析对比,并结合各县域实际发展水平,说明该方法可行,能够有效地对各县市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2.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得分显示,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非均衡,两极差异严重,资源依赖地区经济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这并不能说明山西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就高。由于对资源过度依赖会为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起到足够的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所以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更应重视各县市在经济中的角色定位。
篇9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740-0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中国农业一直经历着大量投入、大量产出的线性经济发展历程。农业生产中过量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现象屡见不鲜。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指出,中国农药及化肥用量已高达1 750万t和5 600万t,分别比2009年增长2.40%和2.90%;农膜覆盖面达1 600万hm2,残留量达65万t;废水中的CDD和氨氮有47.40%和31.70%来自农业;《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焚烧及废弃的秸秆量达2.15亿万t,达秸秆总量的31.30%。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对农村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它以农业科技进步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基础,提倡按照物质利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合理地组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最终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赢[1]。
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有效评估是其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幅原辽阔,各地由于自然地理、人文、风俗的差异,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地产生了针对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2-6]。根据区域特点,姜法竹等[7]从投入、利用、产出、效应4个方面设计了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多层次定量指标体系。
1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1.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①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能体现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即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②具备实用性原则:指标数据计算应简单,易操作,且能够在国家规范性数据库中检索到;③具有可比较性原则:指标数据在其他地区和国家间易查到,可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和国家间进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④符合整体性原则:指标应反映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单项指标应涵盖农业循环经济的各个环节;⑤客观性原则:尽量采用可定量指标,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1.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特点,提出了由经济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和社会效益4个指标层及18个单项指标组成的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为评价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指标权重[8]。同时,根据指标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将其分为正向和负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表明循环经济发展越好的指标即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表明循环经济发展越好的指标即负向指标。表1中,X代表目标层,Xi代表指标层,Ai代表指标权重值,Xij代表单项指标,Aij代表单项指标权重值。
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能够避免由于指标间量纲、评价标准、数量级等的差别造成的可比性差的现象,本研究采用极差正规化法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采用公式(1)和(2)对正相关指标和负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公式(1)和(2)中,Sij+和Sij-分别表示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指标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原始值,Xijmax和Xijmin分别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3 综合评价模型
本研究采用加权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模型如公式(3)和(4)所示。在公式(3)和(4)中,P为循环经济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数,Yi为各指标层的评价指数,Ai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权重值,Aij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权重值,Sij为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P和Yi值越大,表明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分类的发展水平越高。
2 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2.1 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为例,根据表1的评价指标体系,从《黑龙江统计年鉴》等资料中搜集了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少数没有找到的数据根据变化率进行推算得出。采用公式(1)至(4)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趋势图(图1),同时对经济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和社会效益4个指标层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图2)。
2.2 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分析
2.2.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根据图1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001-2010年黑龙江省的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水平呈稳步上升的趋势,10年间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了0.31。其中,2001-2005年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了0.14,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06-2010年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了0.17,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图2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指标层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再利用和社会效益发展指数均呈上升发展趋势,且发展指数均上升了1.00,只有减量化发展指数呈下降趋势,且在10年间下降了0.41。指标层发展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再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减量化。农业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是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2.2 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符合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十五”规划(2001-2005年)期间,提出了通过选育优良作物品种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优质化的政策,并重点提升农产品的价值链,充分发展乡镇企业。到2005年实现绿色作物种植面积达100万hm2,乡镇企业增加值达500亿元。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黑龙江省提倡以科技进步带动农业的发展,健全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农产品的绿色化和有机化为目标,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在2008年提出的《黑龙江省农村循环经济示范村建设标准》中强调了循环经济比率、循环经济规章制度完善率等指标,完善了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到2010年实现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333.33万hm2、科技进步贡献率60%、农业机械总动力2 500万kW、人均居住面积21 m2。可见,农业发展已不局限于经济的进步,而是推广到了社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此,此阶段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
3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
加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补偿力度,如通过建立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提高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效率;对实施农业循环经济以及购置农业机械化产品的农户给予补偿,促进农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动性,使农民成为农业经济体制转变的主体。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和谐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循环经济知识普及和环保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公众对绿色农副产品的关注程度。
3.2 推进农业技术发展
推进“产、学、研、销”一体化进程,建立农业科技研发基地,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生产的联系,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推进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黑龙江省一年中有近半年的时间温度在0 ℃以下,传统的农业废弃物沼气发酵技术运行时间短,若在冬季运行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因此,应重点开发低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途径,以适应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通过菌种驯化或筛选,开发低温下的农业有机废弃物降解菌相关产品。
3.3 提升农副产品价值
由于气候限制,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率较南方低。因此,农产品价值提升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推进特色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加工项目建设,发展绿色及有机农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特色畜牧业和水产业,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应加强落实生产与后期加工并重的方针,发展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企业,大力提升农产品价值,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 结论
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和社会效益4个指标层及18个单项指标。指标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反映了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程度,即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
对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程度,找出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是限制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最后,根据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技术发展、提升农副产品价值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良强,郑雨苹.农业循环经济[J].福建农业科技,2008(3):98-101.
[2] 赵 波,李根荣.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4):8-12.
[3] 杨 文,李世平.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2008(6):101-105.
[4] 那 伟,祝延立,庞凤仙,等.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9-212.
[5] 刘晓敏,李志宏,范凤翠,等.基于密切值法的河北省市域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145-149.
[6] 李娅婷,张 妍.北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09-112.
篇10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原则的指引下,才能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开展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工作,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依据真实的数据资料进行评价。进行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最为重要的是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于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设计,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标准。因此,应围绕着评价主体的现实状况,选择能够真实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
1.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在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的选取时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应当综合考虑,使得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指标选取严谨,并选取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1.3系统全面性原则
系统全面性原则,要求在设计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要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全面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选择的评价指标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当站在整个区域系统的角度,选择能够反应综合水平的核心指标。
1.4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要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的选取应当具备可操作性。对于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应当保证选取的合理性、数据的可收集性和可计算性,计算方法应当标准和规范,评价方法的选取应当具有可操作性。
2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低碳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客观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较多,但目前国内外并无统一标准。低碳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涉及了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等各方面。本文以低碳经济相关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主要从低碳经济系统、低碳社会系统、低碳环境系统和低碳技术系统四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为系统的分析甘肃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三个层面的指标:
2.1目标层
目标层主要反映一个区域、城市或行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如何。通常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甘肃省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其目标层就应当为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2.2准则层
准则层主要是围绕着目标层展开,是对目标层的进一步细化。为了反映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主要从低碳经济系统、低碳社会系统、低碳环境系统和低碳技术系统四个方面来构建低碳经济评价的准则层。
2.3指标层
指标层是围绕着准则层展开,是对准则层的进一步细化。为了反映甘肃省低碳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主要选取了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个指标;为了反映甘肃省低碳社会系统的发展水平,主要选取了城市化率、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运营数、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四个指标;为了反映甘肃省低碳环境系统的发展水平,主要选取了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城市绿化覆盖率四个指标;为了反映甘肃省低碳技术系统的发展水平,主要选取了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人均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三个指标。
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
本文主要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省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进行综合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主要是将模糊逻辑原理引入到层次分析法中,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层析分析法原有的弊端,拓宽了其运用范围,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可以将定性的问题定量化处理,评价结果较为直观,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3.1模糊矩阵的构建
3.1.1数据的来源对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指标数据的来源为2005~2012年甘肃发展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3.1.2指标的标准化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体系表中各指标数据的选取方法、量纲不同,不能对其直接进行综合评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1)指标的正向化。对于逆向指标,比如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指标,需要转换成正向指标后才能进行测度和比较。本文对逆向指标采用取其倒数使其正向化。(2)指标的无量纲化。指标的正向化造成各个指标的离散程度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量纲不同使得指标产生异化性。为了使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本文采用Z标准化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数据的标准化采用SPSS.16进行处理。
3.2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利用模糊层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时,需要根据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据乘以各自的权重,计算出低碳经济各个子系统的评价得分,然后再乘以低碳经济子系统、低碳社会子系统、低碳环境子系统和低碳技术子系统的权重,计算出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Z。
3.3结论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甘肃省2005年至2009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得分。甘肃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05~2007年,在此阶段低碳经济的评价得分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说明甘肃省在这三年中,低碳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第二个阶段是在2007~2008年,在此阶段低碳经济的评价得分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说明甘肃省的低碳经济发展在2007年取得最佳成绩后在2008年出现了显著的退后,成绩很不理想;第三个段是在2008~2011年,在此阶段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得分出现了缓慢的上升趋势,说明在2008年出现低潮后,从2009年开始甘肃省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又逐步的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总体而言,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4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4.1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对于不同能源的燃烧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的多少是不相同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低碳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技术就是要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技术进行大力度的开发和应用推广。通过对甘肃省低碳技术系统的评价,可以看出,近年来其在低碳技术的开发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如何开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通过政、企、高校合作的方式,召集具有专业水准的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专家,重点研究节能减排技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低碳技术。(2)政府应通过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鼓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实验。(3)政府应制定出相应的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甘肃省的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主要包括石化、有色、电力、冶金、机械、食品、煤炭等工业,这些工业企业都是能源的主要消耗体,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消除第二产业,而是要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先进产业,对于某些能源消耗比较高、环境污染比较大、经济产值比较低的落后产业而言,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已经小于其环境污染所付出的代价,因此应当实施关闭。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当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污染甚至零污染的第三产业,比如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物流、低碳旅游等行业。
4.3加大低碳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低碳意识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的低碳理念息息相关,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实现产业的低碳化,而且要实现居民生活的低碳化。根据上述对低碳社会系统的评价,可以看出甘肃省近几年的低碳社会系统发展水平出现波动性的降低趋势,这说明甘肃省居民的低碳意识还比较单薄,没有深入人心。因此,加大低碳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低碳意识非常重要。甘肃省应该通过电视和广播宣传、低碳知识竞赛、海报宣传、低碳实验演示、评选低碳生活模范居民等方式向公众宣传低碳理念,提高居民低碳意识。
4.4完善低碳政策体系,营造良好低碳经济环境
- 上一篇:经济增长的原理
- 下一篇:建筑工程安全消防措施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