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原理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增长的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增长的原理

篇1

关键词镇雄县人力资源;经济增长;生产函数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Human Resources theory by Theodore W.Schultz.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conomic harmony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Zhenxiong county has been analysed with the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on the point of the facts in Zhenxiong county.

Key wordshuman resources of ZhenXiong;economy growth;production function

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西奥多、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理论》一书中揭示了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而言。相同的实物资本总投入量产生的收益异常悬殊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的质量存量(或说劳动投入质量)的差异。舒尔茨明确指出:“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但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而美国学者西多夫斯基也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经济发展的归宿。”这些理论和观点都在启迪人们应该去追求:人力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关于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的概念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内函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的定义有若干种。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把人力资源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人口。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只要有工作能力或将会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视为人力资源。这个定义充分表明了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效应和可开发性。

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其总量由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乘积表示,人力资源的质量即人力资本体现了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综合劳动能力。它体现为劳动者的健康水平、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态度。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就是劳动者与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合理结合。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二)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实际 GNP或GDP是用当期的 GNP或GDP除以价格缩减指数而获得的。即用当期的实际 GNP或GDP 减去前期的实际GNP或GDP ,得到一个实际国民产品的增量。再把它除以前期的 GNP或GDP ,得到实际增长率。这个GNP 或 GDP 的增长率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率指标即公式:(GNPt-GNP0)/GNP0, (GDPt-GDP0)/ GDP0(GNPt GNP0;GDPt GDP0分别代表考察期中t期和基期的国民或国内生产总值)。到目前为止,这一经济指标仍被国际上公认为是反映一国或一地区某一时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综合指标。常常被用作评价和比较经济绩效的主要代表。

《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每年发表的,目的是对世界各国的人类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的主题是讨论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联系。其中强调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当然需要有社会总产品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才有可能不断增加生产性就业和收入,改善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文化水平和参与社会各种事务的能力。没有经济增长,这些能力的扩大都是有限的,也无从谈及发展。

二、镇雄县经济增长现状与人力资源状况

(一)主要年份镇雄经济增长情况

众所周知,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人类社会,人是主体。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无不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人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适度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人口规模过大、人口素质不高、则会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障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镇雄县委、县镇府在带领镇雄人民完成“八五”、“九五”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使镇雄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有所增长,但由于同期人口增长也快,使得镇雄这段时期的经济增长抵消了人口增长增加的消费需要外,效果并不显著;同时也未改变镇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现状。这一点可以通过表1得到说明。

资料来源:《镇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报告》以当年价格计算。

(二)镇雄县人力资源状况

当今世界全球都面临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人口问题。生态的好坏,资源的多寡无不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标准进行评判的。没有人,生态无所谓好坏,资源无所谓多寡,但是如果人过多、增长太快,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极大压力,导致资源供应紧张,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镇雄积重难返的人口压力早已成为镇雄经济发展问题的困扰。镇雄县是一个人口大县,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低、结构不够合理。因此,镇雄县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同人口问题的妥善解决密切关联。这可由表2得到说明。

资料来源:《镇雄人口普查登记表》1995-2000年《云南统计年签》

三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分析理论及方法

(一)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是主观能动性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劳动者的人居于主体地位、与物质要素相比,人的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生产过程、劳动过程、有一个主动的源泉,有一个整个运动的原因,这就是劳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9页)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把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当作生产率增长的一部分,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归结为人力资本内在的积累与增长。世界银行1995年9月在题为《监督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中指出一国或一地区发达与不发达之间最重大的差别在于人力资源。换言之,是人本身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发展来实现创造的财富的增加。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在自然资源消耗不应再增加时,是科学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和社会组织合理的结果,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结果。

(二)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核算

不论是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都一致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孤立进行的,也不是凭空发展的,而是诸多因素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一定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条件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必要的三个基本内部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条件组合会创造出不同的财富。生产函数就正描述了这一点,它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实物量关系。包含:①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给定,那么产出量就被确定。②如果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变化了,那么,产出量会随之变化。③如果技术水平提高了,那么要素投入量不变,产出量也会提高。生产函数作为一种描述投入产出技术关系的分析工具,可以不受不同经济体制的限制。对此,我们可以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指数型生产函数:Q=A.eλt.Kα.Lβ(注:其中Q是产量,A.eλt是代表t期的技术水平,K是t期的资金投入量,α是资金的投入产出弹性,L是劳动投入量,β是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所谓产出弹性:是表示产量变化率与资源变化率的比率,它反映了产品产量变化对资源变动的敏感程度是衡量资源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来分析核算镇雄1990至1999年期间,镇雄县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以及每年投入的资本对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从而有助于分析镇雄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情况。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镇雄统计公报》,1991-2000年。

注:Y:镇雄国内生产总值(以支出法按当年价格计算),K:资本投资完成额是以当年镇雄统计公报上统计的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表示,L:劳动力投入数量以云南统计年鉴上各县主要经济指标中的乡村劳动力人数+城镇职工人数表示。(为了使核算结果符合镇雄实情,在数据选择中,对某些统计口径不同的指标进行了修正和平滑处理)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有关数据我们得到函数:

Y=A.eλt.Kα.Lβ (1) 式中eλt是反映技术进步对t年度产出的影响。e是自然对数的底。λ 正好表示测定时期的年技术进步率。α是资本产出弹性,β是劳动力产出弹性。

那么对(1)式进行对数变换后得到:

lny=lnA+λt+αlnK+ βlnL (2)

设:lnA=a

则根据统计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到下列参数指标的值分别为:

a=-9.926, λ=0.0409 ,α=0.873, β=0.477

这样,我们可以获得镇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量模型:

lnY=-9.926+0.0409t+0.873lnK+0.477lnL

根据该计量模型及有关数据,可以测算出镇雄1990-1999年期间的年技术进步率为4.09%,镇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7% ,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为11.5%,劳动力投入增长率为9.9%。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镇雄1990至199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贡献率=技术进步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3%,根据公式:要素贡献率=要素产出弹性X要素投入增长率/产出增长率。计算得出镇雄1990-1999年期间的资本贡献率为59% ,劳动力投入贡献率为28%。计算结果中:资本的贡献率最高为59% 劳动力投入贡献率只有28% ,技术进步贡献率也只有23% 。这表明镇雄1990-1999期间技术进步缓慢,经济增长科技含量不高,由于镇雄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是整个经济中最大的部门,农业科技推广欠缺,农村人口素质普遍低下。导致镇雄整个社会生产中科技进步率极低。同时又因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正如前所述、使得好多农民的边际效益很低,甚至为负数。因而仅管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相比其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要高,但因其比例太小而抵削农业的负面影响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镇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大量增加投入,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道路,经济呈现一种传统的高投入-低效率的初级增长模式。这符合镇雄实情,但却违背了经济效益原理。比较美国经济学家、W、阿瑟、刘易斯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一书中对经济增长发展的三大阶段的划分标准。若EA代表技术进步贡献率,EK代表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EL表示劳动贡献率的话。那么当EA∠EL∠EK时说明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属于物质资本推动阶段,二战以前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和目前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当EL∠EA∠EK时,经济发展是由技术从“物”到“人”的过度阶段。从50年代初到本世纪80年代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处于这一阶段,目前我国已从第一阶段步入该阶段。当EA 〉EL且EA〉EK时是人力资本决定阶段,随着技术和知识内化于人,人力资本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系统以柔性制造取代大批量生产。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该阶段”这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阶段。我们很显而易见的知道:镇雄目前的经济发展还处于物质资本推动阶段。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于中国平均发展水平,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水平更显得遥不可及。

镇雄经济发展水平与现代经济发展证明的“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今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和拥有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直接动力”,也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格格不入。作者初步认为导致这一结果发生的原因除了与镇雄的天时、地利较差外(镇雄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云贵高原乌蒙山边缘,特殊的地理环境、地貌构造、极其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交通不便,远离大城市、远离经济发展中心,难以获得新的信息、技术、自我封闭、市场经济不发达。)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人”和“这种特殊的、具有不可替代而又有潜力的人力资本了”。因为虽然从传统经济理论到现代经济的发展都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助推器”的作用。但我们却无法否定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发明创造并由人来掌握,应用于实践活动的。经济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要依靠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去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的生产工具、需要有指挥能力的人去计划、组织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所以说科学技术竞争的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而镇雄恰好在这方面是如此的贫瘠。根据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列克的“木桶原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人口问题严重制约了镇雄经济增长。大势所趋,镇雄要使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也就别无选择只有走人力资源开发这条路。尤其是在今天,镇雄原有资源已倍遭蚕食、侵吞、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因此日益恶化的今天。经济增长不可能再象过去一样依靠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破坏性、野蛮性和浪费性的开采或利用来满足。

四、镇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镇雄国民财富的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

1. 镇雄人口多,消费了大量的同期的产出。镇雄县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几乎都用于满足镇雄每年新增的人口消费需要上。镇雄1990-1999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高达15.09‰。2000年,全县共出生人口27974人,人口出生率为23.13‰ ;要满足这种过多过快的消费支出必然使得有限的国民财富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削弱。很明显的事实是:生产表现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消费表现为一起经济活动的终点,但在终点无法很好的回到起点或超越起点时,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四个环节都必然受到制约和影响。因此镇雄经济增长的有限性和缓慢性与人们需要增长的无限性和人口增长过快性之间的矛盾将需一个较长时期才能得以平衡和协调。正如冈纳、米尔达所说:“显而易见,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空前迅速的人口增长将持续几十年至少一代人以上。这严重阻碍了发展”。

2. 镇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不仅导致资源供应紧张,生态环境破坏;还给就业、教育、住房、能源、交通、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造成诸多障碍。由于人口过快增长,使大量贫困人口有增无减。1996年,镇雄全县还有43.2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为解决吃饭问题,农业不得不长期处于一种单一的“农业=种植业=粮食”的格局。这不仅导致资源不能优化配置,也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另外,人口过快增长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过剩。从而在报酬递减和资源过度消耗两方面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1)人口增长与就业机会增长之间是呈负相关的,人口增长使积累基金减少,抑制就业机会增长。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的增长,就会产生就业不充分的问题。劳动年龄人口有就业岗位才能成为生产者,反之不仅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而且还会消耗掉其它就业者创造的剩余产品;或者以牺牲劳动生产率提高为代价,维持隐性失业,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导致大家的共同贫穷。

(2)镇雄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大部分集中于农业生产;再加上严重的性别年龄结构不合理,不仅在经济结构上影响了镇雄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因为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在农村,政府又没有采取合理适当的人口迁移政策和劳动力流动手段。结果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存在使农业的边际效益降到零,甚至是负数。此外,由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也会影响到农业采用新技术和规模经营。这必然影响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这就是镇雄目前面临的一大困境;一方面人口还在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落后,就业岗位有限,最终导致大量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挤占有限的资源,结果谁也富不起来。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必将连锁的影响到镇雄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二)镇雄县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众多、增长过快是镇雄县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但人口之所以成为镇雄经济增长的严重包袱。根本原因还在于人口素质低下,观念保守,接受新事物慢,破旧立新难。这就是镇雄目前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大困境。

1. 人口素质低导致“越愚越生,越生越穷,越穷越愚”的恶性循环。人口素质与生育水平呈负相关。因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都要占用有限资金。显然,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资金分配,从而影响发展。但是,对人力投资,例如举办教育等不足更会影响到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将会更大程度上抑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从而使人力资源的潜在效应。比如说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资源,节约现有稀缺资源等能力的发挥无法实现,也将不能产生人力资源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研制出新的能源、原材料等来替代原有资源不足等的替代效应。从而也就不会有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倍数效应的发挥。据美国经济学家测算,1900-1957年,物质资本投资增加4.5倍,利润只增加3.55倍;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利润却增加17.5倍,利润增加是人力资本投资的5倍。然而,镇雄的实际却相反,有的只是高投入-低产出的结果。

2. 镇雄由于人口素质低下,阻碍了科技进步和科技的推广。经济增长要以高产为基础、以优质为生命、以高效为目标。而这些却与高文盲率、思想保守、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对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广有着天然排斥性的人相违背。1996年镇雄全县15周岁以上人口中有文盲271003人,文盲率高达23.42%(全国1990年文盲率也才12.17%)而且已经脱盲的劳动者中,不少人只是在扫盲班识得几个简单的汉字而已。其实质等于没学,依然是文盲,科盲。镇雄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人不多,1994年为3.1%到了1999年也只有3.7%而同期宣威是4.3%和5.6%;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和享有大中专文化水平的人更是少得可怜。迄至1999年也只有3.06%而宣威的是6.02%几乎是镇雄的2倍。

3. 镇雄人口素质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表现在由于目光短浅,急于追求短期利益。而往往不愿将资本投在更有潜力和后发优势的教育,医疗保健、科技开发等项目上。例如,1994年镇雄人口中文盲率高达24.1%,而同期用于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资只占当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5%。另外,由于劳动力存在改变职业的障碍,改变工作环境和地点的障碍。再加上人们的思想保守,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即便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也无法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些,都会导致劳动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层次上的禀赋不合理。进而必然影响经济生产率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产生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

综上所述,镇雄的人力资源既丰富又短缺,也正因如此,镇雄要实现经济增长,应将人力资源加以战略考虑和优先开发。否则会使镇雄经济增长的成本更高、损失更大,而这种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参考文献

[1]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镇雄县志》镇雄县委组织部编、昭通地区印刷厂,1998年版。

[3]《镇雄统计公报》镇雄县统计局、2001、2、25印。

[4] 郭熙保主编、《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 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

[6] [瑞典]冈纳、米尔著、陈羽纶等译《反潮流、经济学批判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P192-193。

[7] 葛新权、李富强、谢赤、唐五湘著《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P84-88。

[8]《云南省、国民经济核算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P305。

[9] 郭志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初步理论思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期 P121-123。

[10] 李忠民著《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2版。

[11] 《农村经济统计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版P181-183。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字:人力资源经济增长作用

中图分类号: D0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的一项重要资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它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从我国不断地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可以看出,科技人才等一些列人力资源对我国经济、市场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一词来源于管理科学,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的国家或者一定的地区内,年龄符合工作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的人口数量,这些人是具有一定素质并且愿意付出劳动的人。人力资源中具有特殊能力或者技能的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人才。这些人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将知识转化为劳动力,从而为社会和人们造福。

经济增长指经过一段较为长的时期,这个时间可以为5年或者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定国家范围或者特定的地区中,制造出有价值的物品商品或者劳务的潜在的能力的增长和扩大。其特点是在长时间里有各种要素投入量的变化,要素质量特点的改变或者创新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调整扩大。

经济增长也可以指一定时间段内,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等,在这些特定的时期内商品物资和劳务的实际增加量或它们的实际增长率,即用能够货币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

库兹涅茨提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一直是社会及学者们关心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一直牵动着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心,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如果市场中各种投入要素不变,那么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将会为社会带来高效率、高科技、高效能,从而大大加速企业等发展,推动经济进步。

人力资源和劳动力是不一样的,人力资源是通过教育培训而得来的劳动力资源,这些资源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这些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对本身能够产生机械劳动力所不能及的生产率,并且,这些人力资源具有外部正效应,外部正效应就是人力资源能够通过自身进行对外影响,使其他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生产力,优秀合理的人力资源能带领企业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革新,领导市场达到一次又一次的。人力资源相互间的传递,提高了生产效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现在社会,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等已经成为不发达地区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增长不断受到人力资源的影响,这是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作为一项最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发展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因而如何更好地把工作人员社会人员的素质提高到新的层次,如何激励员工,使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全面的挖掘和利用,更加合理的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甚至做得到开发更为优秀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吸引外国人才,洋为中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这些重要的人才的引进等,是人力资源研究的重要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已经被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所重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不同于与美国和日本的模式,中国应该更加注重于职业教育培训和普通教育,将形式教育抓紧。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对于人力资源来说,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迅速,数以千计的工作者和社会人员都在接受职后职业教育培训,且这些接受培训的人的数量增长趋势迅猛,直到今天依然有增无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之前的国家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或者企业岗位再培训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这就导致了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投入不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支持与鼓励方面。例如,对大规模的职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对转岗的劳动者再培训缺乏支持措施,企业不注重员工的培训,不注重员工长远发展及自身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忽视员工技能和心理成长等。在普通教育方面,由于教育投资有一定的不足,影响了社会上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及技术等素质。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各种职业的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者只占3.6%,与美国的46.5%、日本的20.7%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5.1%,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占51.3%,这样的现象表明,我国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的,劳动力素质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长期处于对人力资本投资过低的情形中,使现代科技人才、专业人才等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调查,2000年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为2165万人,仅占员工总数的27.5%。而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为454人,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这些数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认识。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各界学者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很多国家开始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一方面是来自经济组织内部即企业或者单位的人才竞争。

从跨国经营的角度看,未来社会依然对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富有创造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多功能人才需求量巨大,尤其是那些综合素质高,对企业具有衷心和创造力的人才,将受到社会的亲睐,当然,优秀的管理人才和项目经理将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典型人才。

另一方面是来自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

经济全球的发展使整个世界变平,世界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大量的外国投资者和跨国公司不断的涌入中国市场,国内各类企业不断的面临各种挑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人力资源挑战,这样的挑战给企业提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市场上存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外国公司在待遇上等大大优于国内同类企业,且能够提供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因此有很多具有专业知识、高精尖技术人才和优秀的管理人才纷纷选择外国市场和公司,这样一来中国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是十分严重。

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企业和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需要不断的更新。这些竞争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来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机遇就需要我们有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中国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发展速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了使人力资源跟得上中国的发展脚步,世界市场的发展,能够真正的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必须有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并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在人力资源上上一个新台阶。加快人才流动和素质的提高,发挥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企业和社会都应该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无论从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具体到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都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加强人本管理思想不断地给员工创造发展的环境和机会,提高员工素质和实现目标的能力,增强其自我激励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管理部门应从宏观到微观上对管理作全面的认识,应积极的改进管理体制,加大着力解决的是人力资源价值链中的价值分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整个激励体系的坍塌。“努力寻找组织和员工利益的共同点,主动与员工分享组织发展的成果,通过建立价值分享体系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对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应该更重视管理活动,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更好的效益和更高的效率。

结语: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保证,没有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和认识,人力资源会落后与经济增长,从而不能发挥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人力资源应该得到社会、企业的高度重视,使其为经济增长做贡献。

篇3

摘 要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经济增长的事实也证明,人力资源丰富、优质的国家或地区有可能在长时期内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人力资源是影响地区差距长期趋势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区域 经济增长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性资源,是包含在人体的一种生产能力,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是一种无形资源,尽管物力源与财力资源是衡量一个地区实力的重要尺度,他们都是有限资源,而人力资源却是一种可以不开发并使其不断增值的增量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实质上是指采用各种切实有效手段,充分挖掘了劳动力的潜力,提高劳动力的质,改善劳动力的结构,加强劳动力的组织和管理,激发劳动力的积极性,以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过程。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

(一)人力资源结构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没有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源开发就不会持久;缺乏人力资源的开发,经济增长也难以维持。目前区域人力资源无论是基数大,且增长速度快的数量,还是较为低下的素质,都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一定的负面效应,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一定的开发,形成具有资本价值的人力资本,则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源除了数量方面的特征外还应该包括质量方面的特征,即人力资本,它指的是凝结在人体中的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对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的研究,大量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索洛、丹尼森等从宏观角度解释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的模型大量出现。也引导经济增长理论从外生经济增长阶段过渡到了内生经济增长阶段,也开辟了“新经济”时代。内生经济增长阶段充分说明人力资源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然,这一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也同样适用。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快接受新技术、较好的技术转化能力,从而能够有较高的产出。鉴于实践中数据的局限,以专业技术人员代表人力资源质量。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

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就要充分认识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意义和作用,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大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力度,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1.人力资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质量来实现的。虽然工作质量状况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劳动态度、管理体制、职业道德等等,这些都是由人力资源所决定的人口素质关键性作用。

2.人力资源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不论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家、生产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都有赖于人力资源不断发展来实现。

3.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更新观念的先决条件。开发人力资源不但是为了经济发展,而更重要的是重塑人的道德品格、精神本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贡献要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技术进步的贡献中有很大一部分应归于人力资源,丹尼森用经济增长因素法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将技术进步中60%的原因归于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是人力资源提升的基本因素,依此看来人力资源的贡献是巨大的。因而加强区域人力资源投入,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教育投资资源利用效率有着积极作用。目前由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和劳动力相对过剩,严重限制了人口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严重的负效应,形成了数量对质量的劣性替代。这既拖累了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步伐,又制约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而且,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比重偏低。

3.教育发展落后。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积累方式,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的高低、人才资源的形成状况,从而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首先,教育供给的控制抑制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而政府财力的匮乏又制约了其对教育的投入,结果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的供给不足。其次,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使教育供给很难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相适应,由此造成了一种反常现象,即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与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两种现象并存。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开发区域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为提高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奠定经济基础

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人均收入,为提高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奠定经济基础。只有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增强其供养子女受教育的能力,从而延长受教育的年限。其次,通过发展经济,使得GDP总量增加,可以提高财政教育经费的数量投入。

(二)强化继续教育,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围绕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可以通过在职教育,让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得到提高,知识得到更新,技能得到提升,工作效率得到加快,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

(三)加大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

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政府作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承担者的职责。加大地方财政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并通过健全的转移支付制度和财政分担机制扶持落后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和基本教育经费投入,协调和平衡地区间教育投资的非均衡关系。

(四)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

应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压缩传统的专业,适度扩大新兴的专业,使教育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调整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主要应当向新兴学科和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方向倾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人才储备水平。

(五)建立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使用的最终目的是人力资源全部价值的实现。而这种全部价值的实现,就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应是一种反映“高素质――好工作――高工资”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表现为如下几方面:一是建立市场工资机制。行政机关不再干涉用人主体的工资分配方式,劳动力的价值按优质优价的原则,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工资报酬按市场机制调节,政府建立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尽可能消除不公平竞争,调控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二是建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保障机制,使劳动者在工资收入中除获得劳动力价值补偿的工资外,还能获得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三是实行优质优价的工资制度。积极推行工效挂钩、技术承包和岗位工资制,加大奖励力度,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技能、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紧密挂钩。四是建立多元化的分配制度。根据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要求,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以知识技能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施办法,实现知识向资本转化。

此外,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可以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的经济增长率,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本竞争力。政府要系统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既包括硬件环境建设,比如对劳动力的物质保障和激励,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又包括软环境建设,比如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制度环境、文化氛围。

四、结论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切实改善高层次人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并为他们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人才,完善竞争奖优的人才使用机制,健全催人奋发的薪酬分配机制,建立持久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改善他们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从而使这些优秀的人才能够安心地留在本地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向前.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经济师.2002(11):8-12.

篇4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资源核心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核心,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于人才和基础人力资源质量,本文也将从实践角度探讨人力资源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具体方式。

1基于微观人力资本视角的人力资源经济增长贡献理论

早期的管理学家们已经认识到工人的产出是企业效益的关键,他们使用了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工作。科学管理学派的创始人泰罗主张摒弃经验主义的管理方法,形成科学的管理和操作规范,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致力于让工人学会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工作,而不是让职工通过经验的摸索来提高技能,他还主张让人与工作之间相互匹配,管理的目标应让雇员的财富最大化,从而保证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即“大蛋糕”理论。在科学管理阶段,理论界意识到雇员对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贡献,破除以前将雇员视为“机器”的传统观点,对人性做出了“经济人”的假设,提倡通过金钱的刺激来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些观点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为后来的人事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尤其是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并进入高增长。舒尔茨、贝克尔、乌扎华、卢卡斯和罗默等经济学家认为利用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经济增长现象,只有引入了“人力资本”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分析和解释。他们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成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并自此掀起了人力资本研究的。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综合起来,表现为人的素质。

上述分析虽然是从企业这一微观视角进行分析,但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组织,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国有控股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都是一致的,或者说人力资本就是知识经济时代替代传统资本核心地位的经济发展源动力。

2基于宏观视角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第一,基于经济市场的环境需求来看,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同时能够对生产效率功能提供较高的贡献力。首先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投入要素,在现代社会生产不能全面实现机器自动化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就永远是社会生产中的必要要素,而且人力资源在作为资本形式进行投入时所实现的收益周期要远高于物质资本投入。其次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效率的基本促进力,通过对人力资源质量和规模的发展能够对国内各个行业综合发展质量提供有效促进力。

第二,人力资源发展所形成的知识积累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推动力。目前时代经济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知识资本积累对于区域内经济增长的实际价值已经无须赘述。从人力资源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源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人力资源规模、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其中后两个关键要素中都涉及了对高级人才发展以及高级人才服务的内容,由此可以实现知识资源回拢的渠道的优化,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促进性。

第三,人力资源发展可对国内就业市场完善提供贡献力,从而带动人均收入和消费动力提升。人力资源发展会直接带来就业市场压力,这种情况下国家政策会更多地倾向于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岗位增加,在就业条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社会基层劳动者收入水平会有所提升,进而会带动消费增长。无论是社会平均收入还是大众消费能力增长都会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3基于宏观视角的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促进作用

第一,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都出现了持续的转变,这带动了国家政府对于经济质量的深化认识。在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式上来看,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特点在于向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方向靠拢,这会直接推动高级人才的规模性发展;区域化经济增长过程中强调区域经济平衡,在具体的解决策略上国家主要以投资环境改良、人力资源市场改良为基本方式,这都与国内人力资源综合水平的改善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中央政策更多地倾向于农村区域发展,其中基础推进项目包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农村人力资源回拢,这也涉及了人力资源的优化分配。

第二,在经济环境逐渐完善的情况下,我国在经济政策中也开始不断增加民生性的内容,例如推出了更多关于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的刺激性政策,这对于人力资源发展提供了直接的保障条件。十,我党提出了未来经济发展应当更多地向保障与改善民生条件的方向发展,其中着重提出了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为增加投资带动就业,中央将在投资审批过程中增加就业评估和考核;中央亦将增强对地方政府就业政绩的考核和问责,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从而真正实现“惠民生”。

第三,我国经济增长当前爆发期接近尾声,在向下个爆发期过度的过程中保持着相对稳定但缓慢的发展速度,这一条件下综合经济市场的发展仍表现良好,但一些传统产业(主要指未进行内部改革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与生存存在一定障?K,对此国家也提出了相应的促进策略。自2011年以来国家开展了大量促进中小企业、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促进政策,完善了社会就业环境的内部稳定性,消除了我国经济增长过渡期人力资源发展的部分环境障碍。

第四,经济增长中并行的开放化经济环境促进了国内其他社会领域的发展,尤其是人力资源服务理念和信息化技术。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新理念的运用为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拓宽了视角,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各项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为行业的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用工单位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也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新的形势下我国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深入总结行业的发展规律,探究人力资源服务新的核心价值,才能实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增长在当前时代所表现出的人力资源发展推动力。

篇5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增长;关系

中图分类号:F207;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与科技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以自然资源为代表的资源型经济逐渐退出历史发展的舞台,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的知识型经济逐渐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明星。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不仅仅是时代的召唤,更是人类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要求。因此,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经济开发区持续发展和推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

二、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1.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从省到市到县甚至到乡镇,经济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的相继成立。在各地政策的各显神通下,各经济开发区均成为了该地区的政策洼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扶持也是如此。以尤溪经济开发区为例,从2006年升级为省级开发区以来,各级领导对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先后出台了人才引进、培养、培训等各种政策,大大促进了本地以及部分省内外的专业人才、优秀人才向开发区集聚。作为中国革基布名城的尤溪县,其开发区内的纺织企业达到了50多家,产值占区内总产值的80%,在提供专家楼、专家基金、科研基金、本土非差别化待遇、公租房、高管个人所得税返还等人才措施,已经集聚近千名具有专业素养的纺织专业人才,2014年成功在区内设立了姚穆院士工作站,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可见一斑。

2.人力资源开发对开发区的推动力不断加大

相对丰富的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在这些经济开发区中高素质人才的贡献和帮助下,各地经济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再以尤溪经济开发区为例,2006年以来的十一五、十二五两个时期的发展实现了量与质的双重突破。十一五期间的2009年,在大量的纺织人才支撑下,获得了中国革基布名城、中国纺织产品检测中心等的突破;在十二五期间,在姚穆院士工作站等人力资源的支撑下,作为农业大县的内陆山区尤溪县实现了高端纺织产品的突破,填补了省、市、县多项纺织产品空白,纺织产业链由革基布成功向高端面料和服装产业转型。与纺织产业同步推进的食品加工业,也在省内外多名行业专家的引领下,成功打响沈郎乡、绿竹露等省级名牌。

3.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

经济开发区的人力资源开发,虽然近年来的力度越来越大,所显现的效应也越来越好。但,作为经济开发区、作为一地一区的经济发展主力军,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上前还存在着两个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人力资源的开发过度依赖于引进。不论是察看资料还是实地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各地开发区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重头戏都是出台了多少政策、引进了多少人才,尤其是中高级人才基本靠引进。以尤溪经济开发区为例,本土的人才多是车间一线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设计、研发、管理、技术人才90%以上都是从省内外引进,来自于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五湖四海。可以说从政府到企业,自主培养高端人才的观念还没有形成。

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开发过于集中在微观。以尤溪经济开发区为例,人力资源的开发均集中在某一领域、某一技术、某一优势,目前还没有将企业主、投资人、大股东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缺少战略性人才、宏观领域人才,在经济发展已经步入转型升级的开发区来说,这是很大的一个缺陷。因为在进入工业4.0时代的经济开发区,更需要的是帅才、领导型人才。如果企业的领导者、拥有者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开发,经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永远只能步人后尘、拾人牙慧,永远被动。

三、开发区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虽然国家已经在宏观调控上对各地蜂拥而上、良莠不齐的经济开发区进行转型和整顿,但近二十年区域经济以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的格局还未根本改观,可以预见的是在若干年后的未来,经济开发区仍然将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以尤溪经济开发区为例,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270亿元,其中130亿元是开发区企业贡献的,开发区企业的用电量更是占到了全县的60%强,企业税利也占到全县的50%以上。经济开发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而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开发区经济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因此,世界各国和不同地区加大了对人才争夺的力度,而那些已经拥有了大量人力资源的地区经常会花大力气将人力资源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可持续、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开发区人力资源的特殊作用不可替代。由于目前存在的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见,站在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结合各地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努力探寻存在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策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分析

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将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放置于经济增长的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不断追加教育投入、通过各种政策的实施,并结合本地区的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来培育、吸引、挖掘人才,为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以广度的理念来加大对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开发

经济开发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以全面、全线的广度理念去开发。一方面要彻底扭转现有的只注重技术、只注意操作层次的开发模式,领导者、管理者、实践者等多个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均要加大,要突出将企业领导者的眼界、思维、胆识、担当等资源开发出来,并使这些资源在开发区人力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扭转只注重引进而忽略自主培养的局面,要突出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利用引进的各类人才资源来培育本地的人才、开发属于自己的人力资源。

2.以深度的行动来加大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开发

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以多元、务实的深度行动去开发。首先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建立科教兴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扎实推进人力资源的培养与教育,这些教育上的投入不仅包括九年义务教育,更重要的是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其次要以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依托,将开发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为人才培育做好承接与转型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新鲜活力。第三要提高高素质的劳动者、拥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的经济、社会地位,真正做到物有所值、人有所盼,让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双向的、自主的行为。

总之,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知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各地经济开发区应不断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战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玲,梁涵,刘志春.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23-25.

篇6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人力资源 ;创新

一 概念的阐释

1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增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多种因素组合与利用的不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具体地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途径、手段、方法、方式和形式的总和。

经济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分类,主要有:第一,从经营方式或经济增长效率的角度,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增长就是主要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来支撑,其结果是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其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忽视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集约增长则是主要依靠提高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利用率来增加产品的生产量,这种方式更注重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通过提高要素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提高生产质量和增加社会效益,其结果是低消耗、高质量、高效益。第二,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外延型和内涵型。外延型增长方式是指扩大再生产主要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内涵型增长方式是指扩大再生产主要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采用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出的经济效益也是截然不同的。

2 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或尚未直接投入建设的人的能力。作为具有现代管理能力的新企业,组织的成长发展,企业的兴旺发达需要具备有效地员工个人能力开发的机制,使事得其人、人尽其刁‘、才尽其用。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在新经济时代有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源在各国现如今都被视为第一位资源的战略地位。

二 经济增长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进程中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多种因素组合和利用的不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随着资源和资源竞争的时代正被以科学技术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所代替,人力资源尤其是创新型人力资源的作用将愈益凸显。人力资源不仅要具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具备团结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这些客观要求迫使人们必须树立长期的、终身学习式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改变和更新自身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全面发展为宗旨,适应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其对人力资源产生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就业机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活劳动减少,必然是资本替代劳动力。如果被替代的劳动力不能被其他产业所吸纳,将难以避免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从人力资源来说,主要是劳动力素质较低的人群。劳动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持续的经济增长与新兴部门、产业的兴起也将更好地吸纳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产生相应的就业派生效应。

(2)对人力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格局必须有所改变,人力资源的配置区间更需趋于平衡:一是对职业间配置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力资源由直接参加劳动变为对劳动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实现劳动过程的无人化,人们更加倾向于服务性的工作。二是对地区间、国际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地区间、国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们更多的关注是如何与竞争对手共存、共赢、共利、寻求多方合作与发展。

(3)对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影响。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新兴人才不仅要面临随时变化的复杂环境,还要能够专有所长,解决突如其来的难题。这使得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高素质人才对管理的标准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管理主体加大管理的深度与广度,使高素质的人受到更加丰厚的物质待遇和更为人性化的人文关怀。

三问题及对策

多数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总体上还是典型的粗放型,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受投资拉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从我国与其他国家情况比较看,我国的资本要素投人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一指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约为2.5倍;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即使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贡献率上升到30%左右,缩小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但仍明显偏低。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时期适合了中国的国情,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投入、低产出、经济效益差的同时,相伴随的是资源消耗高、浪费严重,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综合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而现实情况是,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不少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石油为1/8,天然气为1/20,中国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在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下,显然是难以达到的。

从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要求来看,我国必须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人力资源现状而言,又不能完全选择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应选择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粗放集约过渡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以下特点。粗放型经济增长强调人力资源数量的投入,集约型经济增长则重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过渡型经济增长方式兼顾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作用.从长远看,我国必须加快过渡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的进程,而这一进程的快慢,最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明确人力资源结构配置的层次性

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看,人力资源配置有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人力资源呈现出层次性结构,因此,我们要根据层次性特点来配置人力资源,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第一,地区性配置要合理。要以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状况为基础,以该地区的物质条件与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地区性的人口和劳动力迁移以及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劳动力政策的调节予以实现。第二,行业性配置要合理。对人力资源行业性配置,要以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为主要目标。

(2)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是使劳动者进入需要他(她)的产业、地区和企业的动态过程,它是通过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人力资源市场是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的载体。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要重视其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使其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服务。第一,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基础建设力度,全力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针对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和人力资源区域分布、行业分布、能级分布等结构性矛盾,在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上变政府行为为市场行为。第二,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在服务领域方面,挖掘人力资源市场社会化服务潜力,全面推行人事制度。

(3)优化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政府应坚持人力资源投资市场化与公共教育投资重点化的政策取向,各级学校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适时调整培养模式。首先,加大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力度。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源的普通高等教育是公共教育政策的支持重点。由于基础学科研究、高尖端技术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等,对社会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效应,能够使社会的新知识或新技术得到增长,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公共资助来纠正市场失灵,比如让公立高校担负精英教育之责。作为高校,则应采取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高度结合的培养模式,在通才教育基础上培养创新人才―――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使受教育者的创新技能不断增强。

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1702

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或者是在具体的经济增长的实践中,相比于劳动力、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及制度创新等其他要素而言,资本积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不计其数,其中大部分经济学家或者学者都将资本积累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作为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对经济增长作用更为直接和显著,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一直作为各国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首要手段,是宏观调控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并不是决定者与被决定者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通过投资的两大效应作用于经济增长,即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相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着GDP中用于投资的规模和水平,亦即经济增长为投资的扩张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1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1所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8942.1亿元,与1990年相比超出约5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也较为迅速,与经济增长的趋势总体保持一致,由1990年的4517亿元迅速增至2012年的374694.74亿元。

图1 1990-2012我国GDP和固定资产

投资FI时间趋势图(单位:亿元) 目前来说,相关资料文献大部分运用计量经济学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下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较统一的三种看法:(1)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没有投资就没有经济的增长;(2)经济增长是资本形成的决定因素,快速的资本形成是由快速的经济增长水平决定的;(3)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些建设性的观点有利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模型建立,也为我们在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方法论的依据。

2 理论基础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1 理论基础

根据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用支出法核算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时,通常会用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指标来综合衡量。固定资产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其他形式的投资而言是巨大的。根据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中主要介绍了投资乘数理论、加速原理等。投资乘数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凯恩斯加以利用,该理论认为投资的增长将会引起扩大的数倍的GDP的增加。加速原理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利昂提出,该理论认为当产量或收入增加时,投资是加速增加的。“投资乘数理论”与“加速原理”所要说明的问题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本质上都说明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只不过是“投资乘数理论”说明了投资的轻微变动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说明了收入的轻微变动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

对于某一个的国家而言,投资乘数和加速数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究竟是投资乘数占主导地位还是加速数占主导地位,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选择我国1990-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拟合计量模型,以此来确定该时期内是投资乘数理论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还是加速数原理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2.2 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

2.2.1 数据来源

经查阅《中国统计年鉴2013》(1990-2012)得到相关数据。本文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增长的指标,FI(固定资产投资,Fixed Investment)作为衡量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以1990年的不变价格进行折算,消除价格因素对GDP和FI的影响,以此来更好地反映数据之间的的相关性。

2.2.2 模型的估计、检验与调整

(1)葛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看出,当显著性水平α=0.05,取滞后长度为1、2、3、4时,均拒绝原假设,即近些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均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前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者。

(2)数学模型的建立。

①初步建立模型

图2 1990-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y

与固定资产投资x相关图 如图2相关图表明,国内生产总值y与固定资产投资额x存在较明显的曲线关系。因此现将函数初步设定为对数模型,本文对固定资产投资额x进行自然对数变换,用lnx来表示,即:

t=β0+β1lnxt+εt

其中t为地区生产总值,xt为固定资产投资额,εt为随机误差项。由EViews最小二乘计算结果可知:

t=-71729.04+11022.17lnxt

T=(-13.4975)(20.9724)

R2=0.9544 2=0.9523

DW=0.4952 F=439.84142

②模型的检验。

1)经济意义的检验。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lnxt前的系数为正值,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固定资产投资x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y将平均增长110.2217亿元。

2)统计推断检验。从回归结果看,可决系数R2=09544,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即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95.44%都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决定的;系数显著性检验: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21时得临界值2.080,由于解释变量的t值大于临界值,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3)计量经济学检验。取显著性水平α=0.05,观察DW值可以看出,因为n=23,k=2,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查表得dL=1.257,dU=1.437,而0

表1 对数模型的偏相关系数检验

从中可以看出,对数模型的第1期偏相关系数的直方块超过了虚线部分,存在着一阶自相关。也验证了DW检验的结果,我们考虑采用广义差分法进行调整。

(3)自相关性的调整。

加入AR项后,可以发现估计过程经过8次迭代后收敛:ρ1的估计值分别为0.7556,并且t检验显著,说明对数模型确实存在一阶自相关性。调整后模型的DW=1.5079,n=23,k=2,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查表得dL=1.257,dU=1.437,而dU

t=-62461.12+10213.50lnxt

t=(-3.9238)(6.8877)

R2=0.9777 2=0.9754

DW=1.5079 F=417.2563

模型2的拟合优度较模型1变大了,F检验也是高度显著的。这里,解释变量、常数项的t检验值都比较大,显著性概率都小于0.05,因此模型2较模型1更为合理。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可以看出,通过上述拟合的回归方程,能够说明投资的乘数理论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实践中是适用的。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还应继续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选方式和手段,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人们更多是关注投资的规模而不是投资的结构,因此,如何使投资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和如何使投资资源的效率得到提高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具体研究的问题。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1)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首先,维持一定的投资总量,以此来适应经济增长对投资规模的续修;其次要时时刻刻维护好投资增长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为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率和优化投资结构做好投资发挥作用的过程准备。通过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来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效应。

(2)投资不可持续,实现多元增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历了一个高投资和高增长的时期,这种方式的投资无可厚非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支持,然而我国不能过分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否则势必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经济增长方式由依赖投资实现经济增长逐渐向以消费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转变政府职能,统筹协调发展。政府应充分履行其经济职能,合理引导资金的流向,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不合理的投资规模进行一定的约束,尽量减少一系列的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另一方面,在保证政府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应统筹各方面的因素,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要时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214.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 经济增长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适度性

凯恩斯经典的“政府干预论”为政府宏观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运用成为政府的首选。财政政策中的政府转移性支出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项。多数理论认为政府的社会保障性支出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同时也有学者谈到过度的社会保障会改变居民的储蓄行为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已经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适度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内研究社会保障适度性比较早的当属穆怀中教授。穆怀中(1996)提出了一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算模型,为比较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提供了依据。马会(2007)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进行具体测算,提出中国应该放慢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欧阳琼、丁日佳(2011)认为社会保障政策需要考虑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控地方社保水平差异,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责权利”。还有大量的学者针对各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实际上,从大量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还是沿袭着穆怀中教授提出的“一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算模型”框架下展开的。本文从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负效应出发,利用我国1989-2009年的相关数据,借助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社会保障支出要保持适度性的原理进行了论证。

基本模型和原理

在很多情况下,解释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可能在瞬间发生,两者的作用过程通常都有时间滞后,也就是说解释变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完全作用于被解释变量。同时,由于经济活动存在惯性,因变量的当前变化往往受到自身过去取值水平的影响。这种因变量受到自身或其他经济变量过去值的影响的现象称为滞后效应。滞后现象在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中非常常见。但是, 当按一般回归模型讨论滞后现象时,不得不引入较多的滞后变量,带来观察数自由度的损失。就此阿尔蒙Almon提出了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Yt=a+β0 Xt+β1 Xt-1+…+βs Xt-s+μt

在分布滞后模型中,回归系数β0称为短期乘数或既期乘数,它表示解释变量X变化一个单位对同期被解释变量Y产生的影响。β1,β2 ,β3,…称为延迟乘数或动态乘数,因为它们是测度以前不同时期X变化一个单位对Y的滞后影响。

阿尔蒙Almon估计法,对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Yt=a+β0 Xt+β1 Xt-1+…+βs Xt-s+μt,将参数βi(i=0,1,2,3…,s)看成是相应滞后期的函数βi=β(i),即βi=a0+a1i+a2i2 +…+amim(i=0,1,2,…,s),此式为Almon多项式变换,具体列出来就是:

是,把它们代入

Yt=a+β0 Xt+β1 Xt-1+…+βs Xt-s+μt

就得:,其中

式中,解释变量不再是X,而是X的线性组合Z,多重共线性将因此而明显减弱。显然,只要随机误差项满足线性回归模型的假定,就可以用OLS估计得到a0,a1,…am的估计值后就由可得β0,β1,…βm的值。

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初步分析

我国以前实施的是国家社会保障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进行了一些改革,向社会化保障体系过渡。从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社会优抚与社会救济等项目组成。其中,后三项是政府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它与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和构成了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社会保障制度也随之改变,因此在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中存在三种口径:一是不含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的保障水平,称“小口径统计分析”保障水平;二是含住宅投资的保障水平,称“中口径统计分析”保障水平;三是含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的保障水平,称“大口径统计分析”保障水平。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福利分房制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大口径、中口径”的统计口径也不再适用。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同时考虑1989年前没有分离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一项,本文按 “小口径”计算我国1989-2009年社会保障支出(SB),并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调整到以1989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格。国内生产总值(GDP)取值为以1989年为基期的扣除价格因素影响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二)实证分析过程

由于本文是以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负效应为出发点来研究社会保障的适度性原理,因此考虑了两个变量:社会保障支出SB和社会保障支出的平方SB2,借助SB2的引入来虚拟出社会保障支出的变大。

考虑到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相关关系以及社会保障的滞后效应,本文采用阿尔蒙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来分析,得到如下模型一:

根据具体分析结果的反复比较,笔者认为社会保障支出时滞7期2阶效果最好,使用Eviews计量经济软件的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功能可算出模型系数,具体公式如下:

为了对比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增长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可把社会保障支出的平方SB2引入模型中来,得到如下模型二:

其中bi,βi(i=0,1,2,3…,s)

模型二在保留社会保障支出时滞7期2阶的情况下,根据分析结果的反复比较,笔者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平方项时滞2期2阶效果最好,使用Eviews计量经济软件的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功能可算出模型系数,具体公式如下:

回归分析输出结果见表1。

从回归拟合方程的具体数据结果来看, 两个模型方程的F值远大于临界值, 方程的总拟合显著。Akaike info criterion和Schwarz criterion的检验值也比较理想,说明没有异方差。方程一和方程二的杜宾瓦森(D.W)值分别为1.71和2.30, 经检验没有自相关。方程一的R-squared 值为0.997,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也高达0.995,方程二的R-squared 值为0.999,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也高达0.999,两个方程的各项指标也都通过了t检验。

结论

从两个方程的社会保障支出系数计量来看,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时滞作用总体上是显著的,说明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时期比较长,特别是在延后5期、6期和7期,社会保障支出的正效应尤其明显。说明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个长期过程。但同时也应注意到,随着代表社会保障支出增大的虚拟变量社会保障支出的平方SB2的引入,两个方程的某些变量的系数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在第二个方程中滞后二期、三期和四期社会保障支出系数为负值,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负效应,同时我们还看到社会保障支出的平方SB2的三个系数也都为负。由此可说明宏观经济中确实存在着一个最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其水平较低时对经济增长起着持续正的效应,水平过高时反而出现负的效应,总体说来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抛物线状。

合理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在兼顾公平同时,保持了一定的收入差距,更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过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超过财政、经济和社会的负担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同时容易形成平均主义,不利于激发社会的进取和创新意识,降低经济运行效率。

相关建议

鉴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要充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不应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社会保障不仅对社会具有安全网、稳定器的功能;还应对经济发展具有加速器、推动器的功能。它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但又能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们在发展社会保障过程中,要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合理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完善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政策不协调、管理不到位、资金缺口大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努力解决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合理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吸取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出现“福利国家危机”的教训,避免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过高影响经济发展。要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时滞效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要认识到社会保障工作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效应是个长期过程,它的作用发挥是一个累积效应。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长期性角度来把握社会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穆怀中.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J].经济研究,1997(2)

2.马会.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适度性的计量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7(3)

3.欧阳琼,丁日佳.我国地区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研究[J].中国劳动,2011(4)

4.董拥军,邱长溶.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分析[J].生态经济,2007

5.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2008

7.田维明.计量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EB/OL].stats.省略/ index. htm

篇9

经济增长的过程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各种资源的组合和配置。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不同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同,使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而就有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伊达尔戈认为,复杂产品(从企业到机器人,从应用程序到汽车)是经济知识的物理生活,是一个对其教育、基础设施和能力的可衡量体现。美欧上演的一波波金融危机故事告诉人们,发达国家超脱于实体经济发展之外的繁荣终归是一场幻梦;国家的良性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来保证。

经济秩序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模式,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都需要这种行为模式,也只有在这种模式里才能够正常进行。尽管我们不能指望经济学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对新的思路期望过高,但是它会给予我们启示,改变我们的观念,拓宽我们研究经济的思路。一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所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个增长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我们把各国的经济增长看作是通常由人口的增加和广泛的结构变化所伴随的每个人或每个劳动力产值的持续增加。”

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过来,社会经济又决定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即科学一技术一社会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发展过程。伊达尔戈认为,“我们首先(要)理解与人类紧密相连的信息物质――这些信息体现了人类的知识技术”,即“对知识技术的实际运用”。根据伊达尔戈的解释,一种新的技术或工艺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并带来利润和潜在的赢利前景,才称之为“创新力”。从历史上看,世界科技中心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国家就是强国。当然,世界科技中心可能不是只有一个,而是会有几个中心。

创新性思维的产物,不同于其他东西,具有自己的特性。尽管土地、机器、资本、资源等都是稀缺的,但是思维与创新及其相应的知识则是丰富的。“因此,我们真正在试图解决的经济问题,其实是关于在人类关系网中知识、技术实体化的问题。”正如伊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中所言的,知识存量,包括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知识存量在不断增加,利用知识存量就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所以,增长的根本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在经济体系中,信息的发展――也是经济发展最核心的一点……”

篇10

关键词:经济增长 单位根 单整 协整 收敛性

一、 导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先前推行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密不可分。根据2010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东部沿海地区GDP总额占全国GDP的60%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数字,它表明现今中国将近有六成的财富集中在狭长的沿海地带,而面积广袤、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则不同程度的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这种区域经济的差距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直观体现。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首先,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稳定的大局,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形成中国经济的三个阶梯;其次,无法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生产要素,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其中一个表现是,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却大量闲置;再次,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法规、人才、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等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西部部分地区仍处在贫困线以下,而中国经济的潜力蕴藏在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所以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影响了经济的长远发展;最后,大量高级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涌入东部沿海城市,造成一系列社会影响,包括劳动力流出地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间接推动了东部发达地区房价的高涨。可喜的是,国家已经意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危害性,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比如,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而随着这些战略的不断落实,地区之间以及各地区内部经济增长的差距究竟有没有缩小呢?

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试图运用所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通过对三大地区之间以及各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单位根、单整和协整检验,然后利用检验结果,根据Bernard & Durlarf(1995,1996)对于共同趋势和收敛的定义,来考察中国三大地区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二、 检验原理与数据说明

(一)检验原理

本文采用的检验方法是:首先对每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 和单整检验,如果要考察的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并且是同阶单整的,则进一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然后根据下述原理来判断其收敛性。

判断收敛性的原理:根据Bernard & Durlarf(1995)给出的定义,研究国家间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关键在于确定这些国家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关系,当人均产出序列协整关系的个数r等于p-1(p为人均产出序列的个数,即为要考察的国家个数)时,各国间的经济增长有收敛趋势 。当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关系个数r小于p-1时,各国家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只有p-r个共同趋势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正如大多数文献中所用到的那样,本文用人均GDP来近似代表人均产出,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为了更真实的看出经济增长的情况,同时也为了提高时间序列分析的检验力,本文把样本时期选为1953―2008年。原始数据均为省际数据。对于地区人均GDP序列,本文是采取将地区内各省份人均GDP家总求和然后取算数平均值的方法得到。

一般而言,按经济意义对中国进行区域划分的标准为: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中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由于数据缺失,本文删去了云南。另外,有些省市在某些年度没有数据记录,这里取1代替。

另外,为了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在以下的检验过程中,均对相应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三、 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首先,如果对以区域为单位,每个区域画一个以时间为横轴,以GDP增速为纵轴的GDP趋势图,从直观上看三大区域之间的人均GDP序列的大体趋势,很容易得出,三个人均GDP序列均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由此可推测上述三个序列均是不平稳序列。更进一步,可以看出这三个序列具有大致相同的增长和变化趋势,故可推测三者具有协整关系。下面将对这些直观上的推测进行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检验。

为严格说明其不平稳性,对上述三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为:东部GDP序列的ADF统计值为-0.910506,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统计量的值-4.137279;中部GDP序列的ADF统计值为-1.035228,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统计量的值-4.133838;西部GDP序列的ADF统计值为-0.520825,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统计量的值-4.137279。由此,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均GDP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大于1%显著水平临界值,故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三个序列均存在单位根,均为不平稳序列。

下面对上述序列进行单整检验,结果为: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分别为:-5.347881,-5.196129,-5.420404,而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分别为:-4.137279,-4.133838,-4.137279。由此可得:各地区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小于1%显著水平临界值,可以拒绝原假设,即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各地区人均GDP序列为一阶单整I(1)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故可以采用Johansen方法检验他们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1.当显著性水平为1%时:

由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检验结果可得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迹检验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均显示没有协整关系。

2.当显著性水平为5%时:

由Joansen Cointegration Test检验结果可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迹检验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均显示没有协整关系。

3.当显著性水平为10%时:

由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检验结果可得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迹检验检验显示没有协整关系,最大特征值检验显示有一个协整关系。

综上所述:

东中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序列的协整检验表明,三大地区之间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没有协整关系,即r=0,根据Bernard和Durlarf(1995,1996)中的定义,这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序列协整关系的个数r(等于0)小于p-1(等于3-1=2)。即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最大特征之检验显示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r=1,根据Bernard和Durlarf(1995,1996)中的定义,这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序列协整关系的个数r(等于1)小于p-1(等于3-1=2)。

故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从长期来看,各地区受三个或者两个(p-r)共同冲击的影响。

四、 区域内部各省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采用与第三部分相同的检验方法,分别对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的人均GDP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为:

东部地区各省份GDP的ADF统计量、一阶差分ADF统计量依次为:北京:-1.1705,-5.8749;天津:-0.4345,-6.2800;重庆:-1.5100,-7.4692;福建:-1.2538,-4.7843;广东:-1.6461,-5.5881;广西:-1.2670,-4.2004;海南:-2.2064,-7.4148;河北:-1.3812,-5.7715;江苏:-1.5357,-4.8729;辽宁:-1.1712,-5.7000;山东:-1.0581,-5.7691;上海:-1.2292,-52.6537浙江:-1.6792,-4.0412;而显著性水平为1%,5%,10%时的临界值分别为:-4.1373,-3.4953,-3.1766。

同理,可以检验得出中部、西部各省份的ADF统计量、一阶差分ADF统计量和显著性水平为1%,5%,10%时的临界值。

由以上检验结果可得: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人均GDP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大于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不可以拒绝原假设,即人均GDP序列是不平稳的。但其各自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可以拒绝原假设,即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各地区人均GDP序列为一阶单整I(1)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下面可以采用Johansen方法检验他们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人均GDP序列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协整关系的序列数r均小于p-1。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东部地区具有协整关系的序列数r(等于12)等于p-1。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收敛性。

五、 本文的结论

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从长期来看,各地区受三个或者两个(p-r)共同冲击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收敛性。

参考文献:

[1].Peter J. Brockwell, Richard A. Davis, Introduction to Time Series and Forecasting (Second Edition), Springer;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0;

[3].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经济的增长收敛于收入分配,Working Paper;

[4].陈晓玲、李国平, 地区经济收敛实证研究方法评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08期;

[5].陈安平、李国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