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模式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一位26岁的女青年临产后各方面情况都很好,但她在住院生产时,本人及家属都要求医院一定要采取剖宫产分娩,为的是给孩子选择一个吉祥的出生日期和时辰。当时,医生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还是这名妇女,剖宫产后七个月又怀孕了,当她要中止妊娠时因为危险性太大,当地没有一家医院敢于接收她。最后她只得去了市里的一家大医院,人流时虽发生了子宫大出血但因大医院设施齐备她还是挽救了一条性命。最后这个妇女反复强调说自己并不知道剖宫产后在三年内是要禁忌做人工流产术的。
据妇产科医生介绍,这几年来在医院妇产科临床上主动提出要孩子几日几点出生的产妇和家属越来越多。抛开这种做法对医院正常工作的影响不说,单提不必要的剖宫产对胎儿和产妇的近期、远期不利影响就有很多。现实中,似乎医生的这些话都没有人听,社会上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倒是不断有人提出要做剖宫产,倒是不少的家属手里都拿着有一本小册子,诸如什么时辰出生的孩子容易发财、什么时辰出生的孩子适宜做官之类。
科学昌明到今天了,居然还有人相信这些无稽之谈,而且这之类的出版物还竟然盛行,这只能叫我们很多医学科普工作者感到汗颜和悲哀。
我的一位同事是做医生的,他的儿子前年去了新加坡留学。在那里,孩子学会了自己做饭。网上聊天时,孩子告诉爸爸以后家里炒菜时不要等油锅烧得冒烟时再放盐了。爸爸说知道了,问他是在哪里学的?他说公共汽车上每天都播放这些知识。而且,当地孩子知道的健康知识比他从做医生父亲那里得到的多得多。
想想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社会普遍认为健康教育那就是卫生部门的事,具体说是医院的事,而医院要抓业务和收入,就只得把健康教育规划成为医院保健部门的事了,况且上级的健康教育工作检查都集中在那里了。每年一次或二次的检查只要有几幅宣传画,有做了宣传专栏的照片资料,有医务人员学习记录就行了。至于我们的群众,我们的居民掌握了多少疾病预防知识就无从知晓了,谁去做这之类的普及工作呢?
如果不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向专家咨询或是网上搜索、自学阅读,人们就很难通过被动方式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今年8月份《健康报》――《医学论坛》栏目还开展了一个专题的讨论;“医生要不要做科普宣传?”可见,因为诊治工作忙、没有报酬、没有相应的考核,我们有很多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已忽略或没有做这项工作了。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已经把应该面向大众担负起健康教育的基本职责都给忘记了。
回忆在80、90年代的时候,那时报纸的发行量和版面设置都比现在要少,可媒体知道读者需要健康知识,当编辑到每周一期的健康专栏时还会到医院来向医生们征稿。如今,医院就是把写好了的科普稿子送给媒体登载却都是要收取高额版面费用的。长此以往,医院领导就会想,我们单位用于宣传自己医疗服务开展项目、宣传专家的经费都不够,哪有资金投入做全社会都需要的大众健康教育宣传了。
如此一来,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就最后归结到了全国各省、市健康教育所了,一个城市又能有几所健教所呢?于是,我们的广泛的健康教育宣传就陷入了一个无人过问或者说只有极少数几个部门在管的怪圈里拔不出来。在偏远一些的地方,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了盲区,而因为对疾病预防知识的缺乏却导致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幸事件的发生。
一群大山里的孩子爱爬山下溪沟捉生螃蟹吃,结果都患上了肺吸虫。一家父子因为被同一条狗咬伤而未做任何处理患上了狂犬病失去了生命;一个大三阳的产妇因为在孩子出生后没有坚持乙肝疫苗的全程注射,导致孩子也感染了乙肝,后来上幼儿园都无人接收;一个家族性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应该经常检测血压,结果一次突发的中风让他40岁不到就坐上了轮椅。上述种种悲剧的发生折射出我们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责任不清、重视不够、经费不足、普及不力、宣传不足、参与不广。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美容医学生;教育模式
苏联学者安纳耶夫说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心理素质是人在素质系统中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介于美容医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美容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对美容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有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本文将从美容医学专业心理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加强美容医学心理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美容专业医学生的心理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美容医学专业中开设了《美容心理学》课程,该课程目前多为课堂教育,实际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效应,发挥应有的效果,其教育模式问题已成为美容专业医学生教育的新问题。在高等学校现行的美容心理学康教育模式下,其教育的力度及效果是不能满足有效解除美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专业需求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上36学时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多渠道、多途径在美容医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 改进美容专业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1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新型教学模式
单纯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本身比较枯燥,由于联系不上实践,所以有不少学生反应心理学跟其他晦涩难懂的课程一样没什么意思,这样也会大大影响他们将来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如果将PBL教学法[1]和案例教学法[2]( casemethodofteaching)运用到美容专业医学生心理学教学中,将会较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如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一般学生都关心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提供恰当的案例作为学习中心(即“抛锚”),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师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修正并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最后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训练,从而达到认知建构的目的。
2.2课外教学建立新型教育模式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在教学管理群体中创建“三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起来,进行互动教学,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枯燥和单一,延伸了教学效应。
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和管理实践,提出一套有效可型的课外教学新模式,即“三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级层次由最贴近学生的辅导员组成,具有对心理问题迅速反馈、跟踪辅导防范的作用;二级层次由系党委(总支)书记和团总支书记组成,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三级层次由学校心理学专业老师组成,给予一、二级层次专业性辅导。在这种模式的改革中,即弥补了了专业老师一人多课导致的和学生交流不够,又为辅导员接近大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提供了有利条件。
该模式的建立,可以拓展心理学教育的平台,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辅导员手中的重要武器,高校辅导员的常规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以便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借助心理专职教师、家长等多方力量进行积极治疗,以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发展。不可否认,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关键的是建立一支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针对目前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和以往低效,僵化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新一代大学生发展需要的现状,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就显得尤为迫切。
3 结论
美容医学生的心理学教育是现代美容医学理论的大支柱之一,它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于一身,是既有基础学科性质,又有应用学科性质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现代美容医学教育中是必须具备的知识。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美容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学知识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扎实有力的基础, 美容专业医学生的心理学教学只能严格按其学科体系及内容进行只有客观系统地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使他们适应新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大文,戚昕,衣桂花.P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4):479-481.
[2]满春燕.新教学模式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294-295
篇3
【关键词】计划生育 服务站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06-02
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是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基本任务,以提高人口的基本素质为主题的工作[1]。其要求我们不断健全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管理机制,并满足育龄群众的整体需求[2]。因此,计划生育服务的有效性,需要不断完善和切实落实。我站为了更好地宣传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妇女保健,采用了网络化健康教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3月~~2011年8月分为两阶段。在2011年1月起开展网络化健康教育。2011年1月~2011年8月为实验阶段,随机选择辖区150名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其中患者年龄在21~43岁之间,平均(32.76±5.38)岁。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27例,大专41例,高中及中专57例,初中及初中以下25例。
对照阶段为2010年3月~2010年12月,随机选择辖区150名育龄妇女进行调查,患者年龄在21~43岁之间,平均(32.76±5.38)岁。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25例,大专39例,高中及中专57例,初中及初中以下29例。
两组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网络化健康教育方法
由我站工作人员同辖区各镇办通过网络建立健康教育论坛,制定详尽的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进行广泛宣传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及生育、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知识,使居民能够积极参加,仔细阅读问卷,认真回答问题。
鼓励居民提出自己平时遇到的疑惑,并给予及时准确的解答。对有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居民,要给予安慰和支持。
对咨询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尤其对新婚、妊娠、妇科疾病的女性,要给予全程的优质服务,跟踪随访,了解其健康状态和心理状态。
对有隐私需要倾诉的居民,还可通过网络或到我站悄悄话室与工作人员咨询。针对不同的问题分别给予医学指导,如果疑似其患有特殊疾病,鼓励居民到医院及时就诊。
1.3 调查指标
采用我站自制的调查量表及调查问卷对居民的计划生育健康知识进行调查。调查两组患者妇女保健、孕期保健、避孕节育、人流危害、国家相关政策5个方面的知识,每方面满分为10分,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不同阶段各150例居民进行调查,实验阶段居民对妇女保健、孕期保健、避孕节育、人流危害、国家相关政策了解更多,与对照组阶段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居民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计划生育服务站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健康教育方法,向个人、家庭、社会传播卫生保健知识,使其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并养成健康的行为,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而消除各种危险的因素,避免疾病的发生[3~5]。
以往常见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讲座、海报、墙报、宣传板、宣传标语等。这种健康教育方法,尽管有助于提高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知识的了解,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人们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阶段。
我站实施网络化健康教育,通过网络建立健康教育论坛,能够在居民遇到疑难问题时,在论坛里提出自己的疑惑,由我站工作人员进行解答。这种方法,不但提高了居民对此类知识了解的主动性,同时还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沟通,间接为有焦虑等状态的居民,形成了一种社会支持系统。而部分居民,还能够在论坛里了解到更多的卫生保健知识的内容,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通过这种健康教育模式,调查结果显示,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等知识了解更多,与对照阶段比较,差异明显,p<0.05。进一步说明了在以往的健康教育模式上,联合使用网络化健康教育,有助于计划生育服务站提高宣传力度,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艳华,戴伟江,史文通等.计划生育服务站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4):202-203.
[2] 张文辉,李芝兰,彭玲等.甘肃省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人员现况调查[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2,28(1):31-33.
[3] 陈长英,陈莉.健康教育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的促进[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17(3):183.
篇4
论文摘要:借鉴国外先进护理模式,研制适合我国医疗制度改革需要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推行高质量、高效率工作方法,建立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管理及评价体系、工作职责条文、记录表格等,并选择5家省、市级医院作为主要试点对象,对全国10个省、市、地区医院的3000名护理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93%省级医院和84%市级医院护士对研制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满意,80%地区级医院护士认为模式中的主要项目可以应用。结论:研制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在不同等级医院和社区应用推广。
近几年,护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医院迅速发展和崛起,一些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人力资源浪费、工作中盲目性等现象表现突出。有调查分析表明,造成上述原因除了护士缺乏相应知识外,更主要的是缺乏一套科学、系统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以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1]。为此,探讨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该工作稳步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学科价值。近4a,我们借鉴国外护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结合中国护理现状,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模式,经过临床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全国10个省、市的300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主任护师36人,副主任护师141人,主管护师2045人,护师778人;95%以上为护士长,年龄25岁~62岁。选择3家省级医院和2家市级医院作为主要试验对象。
1.2方法
1.2.1设置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建立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组织管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护士工作职责条文及记录表格。
1.2.1.1建立4套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①评估、目标、计划、实施和评价;②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2];③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④评估、目标、方法、实施、评价。
1.2.1.2建立2种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①三级管理体系,即院级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健康教育科和病房健康教育小组;②二级管理体系,即院级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病房健康教育小组。
1.2.1.3建立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为二级管理,即护理部及病区。护理部每月进行质量评价,病区每周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和效果。
1.2.1.4建立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职责条文包括健康教育能力、水平、责任心等方面。
1.2.1.5建立健康教育记录表格包括内科、外科和简易病人健康教育记录表。
1.2.2临床试验将研制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3家省级医院和2家市级医院试点应用。
1.2.3临床评价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主要在《护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时进行,使用问卷和当堂提问2种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共设30个问题,20个问题是用问卷形式,要求被调查者在10min内完成;10个是用提问形式,穿插在授课过程中进行,以举手表决形式。
2种提问形式均采用单项选择。
调查表设计从4方面进行: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水平、职称、所在医院性质、科室;②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包括4种不同步骤、思维方法、可操作性和难点等;③规范化评价标准,包括规范化记录、标准化评价体系、评价分类及内容等;④组织管理体系,包括3级管理体系、2级管理体系、健康教育专业护士的设立。
1.3资料分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5家试验医院经过2a多的运行,人力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改善,工作质量得以提高,病人的满意率上升5个百分点。
调查资料结果显示:93%省级医院和84%市级医院护士认为,研制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80%地区级医院护士认为,研制的主要项目可以在临床应用和推广。其中97%护士认为有必要参加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培训;95%省、市、地区医院护士认为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可以在不同等级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和社区站应用和推广;90%护士认为有必要建立该评价标准体系;87%护士认为我国目前缺少规范化、科学化、易操作的护理健康教育管理标准体系;85%医院目前没有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3讨论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是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改革,深化整体护理,有效保证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
3.1研究和建立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适应医疗制度改革的需要医疗制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改革,不仅涉及医院而且涉及社区医疗,它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高质量、有效率的原则。健康教育是当今各级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也将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适应这种医疗制度,开展高质量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工作模式,以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能真正达到促进康复、降低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的[3]。
3.2标准化、科学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的价值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科学的系统工作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重复性、低效性等弊病,促进护理工作从经验型管理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发展[4]。通过调查,95%省、市、地区医院护士认为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可以在不同等级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和社区站应用和推广,其中50%赞同用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标准化工作程序;39%赞同用评估、目标、计划、实施、评价的工作程序;8%建议用评估、目标、方法、实施、评价的工作程序;3%赞同用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工作程序中,开展整体护理病房时间较长的与开展整体护理时间短的或没有开展整体护理病房的护士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
3.3建立医院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的作用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可以建立三级管理体系:①建立院级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②建立健康教育科,主要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教育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工作;③建立病房健康教育小组,主要负责本科室的健康教育指导、实施、检查和贯彻上一级的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在试行的5家医院中,有3家采用三级管理体系,2家采用二级管理体系。调查资料表明:85%医院目前没有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但有迫切需要建立的愿望。
3.4建立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标准化评价标准体系为使健康教育工作能达到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建立组织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注重建立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根据近10a国外护理文献检索的情况:发达国家有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并指出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对保障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获取健康教育最佳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指导和管理作用[5]。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从评价的分类标准、测量标准、结果标准、标准化病人健康教育简易记录表、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管理评价表等来考虑,其具体内容可以从行为改变、健康状态、自我照顾技能、生理健康状态、精神健康状态、使用专业知识资源、健康态度和行为[6]等方面来考虑。调查资料表明,87%护士认为我国目前缺少规范化、科学化、易操作的护理健康教育管理标准体系,90%护士认为有必要建立该评价标准体系,以保证和监督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5加大护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力度护理健康教育是我国护理改革的又一项工作内容,涉及的学科广泛,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因此,各医院在开展健康教育或推行健康教育模式时,必须首先对实施者进行培训,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她们弄清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联系及区别,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础[7]。调查资料表明:95%护士认为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培训。
标准化、科学化的工作模式是高效率、高质量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只有贯穿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才能促使其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2]RedmanBK.Theprocessofpatiented-ucation[M].St.Louis:CVMosbyCompany,1993.15~20.
[3]郭清.社区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8~20.
[4]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临床问答[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132.
[5]TwinnS.Theevaluationoftheeffec-tivenessofhealtheducationinterven-tionsinclinicalpractice[J].AdvanceNursing,2001,34(2):230~237.
篇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疼痛是关节炎中疼痛最严重的一种[1],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降低痛风发病率对提高人们身体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使痛风病人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长期维持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是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的关键,其中重要的措施则是健康教育。现我们将赋能教育模式的理念引入对部分难以维持长期行为改变的痛风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对其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非首次发作的、年龄为50岁以下的、学历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痛风病人1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例,将赋能教育理念引入健康教育后,比以往的说教式教育收到了更为显著的效果,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2 方法
2.1 赋能教育的定义。赋能被定义为帮助别人发现或使用其内在的能力去控制自己的疾病,它是美国糖尿病协会着重推荐的糖尿病教育理论,其核心是病人具有自我管理的完全责任。其5个基本步骤:确立问题,表达情感,设立目标,制定计划,效果评估[2]。我们将其借鉴过来,应用于痛风病人的教育中。
2.2 赋能教育理论的实践。
2.2.1 确立问题。根据病人填写的自我生活习惯调查表,针对性地向病人提问,问题如:当你得知自己患痛风时的感受是什么?你了解痛风这个疾病吗?你觉得痛风是可以实现自我管理的吗?你觉得在自我管理中最困难的是什么?
2.2.2 表达情感。问题明确后,鼓励病人表达情感。目的是帮助病人进行宣泄,确认和讨论痛风的危险因素,促进病人思考和承担自我管理的责任。病人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已经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经历,讲到自己工作的劳累、应酬的无奈、内心的挣扎等。此时需充分体现赋能教育的灵魂——以病人为中心,教育者更多的是倾听、鼓励、支持,且对病人的言语不加任何判断。然后再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给予提问。如病人讲到:“自己工作没规律,吃饭没规律,应酬也很多,很多时候身不由己,我也知道不能吃的太好,不能多喝酒,但是……”。此时教育者说:“你说的情况,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但有更多的人克服了困难,改变了生活方式,缓解了或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那你认为该怎么办?”“您打算怎样改变这些问题?”“一小步一小步,慢慢改变,能做到吗?”。
2.2.3 设立目标,制订计划。此阶段教育者不能强加给病人目标,而是要通过谈话引导病人自己设立目标,目标可以使体重得到控制、饮食运动习惯的改变、心理状态改善等。目标可以很具体。这样的目标是病人应用自己的内在动机自己做出来的,这样就使病人更进一步地承担起自我管理的责任。在讲到痛风控制目标时需向病人强调控制的目标不是让病人做教育者认为对的事,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逐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2.2.4 效果评估。评估结果时同样多采用提问的方式,如“目标完成了,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病人回答问题的过程同样是回顾经历和总结经验的过程。
2.2.5 积极坚持随访教育。痛风健康教育应延伸到病人出院后,保证病人定期、规律随访教育,是住院保健效果的重要保证和延续。随访教育中同样遵循赋能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旨在使病人成为被赋能的、知情的、积极的病人,使其主动维持长期行为改变。在进行赋能教育时灵活应用以下技巧:强调痛风病人有责任对自己的疾病自我管理负责;尊重病人的信仰、生活习惯;教育的同时充分结合每位病人的临床特点、社会心理状况、自我管理状态;教育病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同时注意引导病人设立切实可行、能够达到的目标,而不是依从于教育者的指导,积极为病人创造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支持;强调病人有充分的能力做好自我管理。
3 效果评估方法
3.1 需求满足程度。饮食和运动习惯的改变对患者生理,心理满足程度的影响,分为完全满足,大部分满足,基本满足,少部分满足,完全没有满足5级评分,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
3.2 沟通的效果。显效:能有效及时的反映出病人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并立即想要设立目标,制订计划,沟通的时间≤30分钟;有效:能反映病人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并表示可以考虑将护理人员讲述的痛风的知识自行实现管理;无效:不能及时反映病人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分别分值为3分、2分、1分。
3.3 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大部分满意,基本满意,少部分满意,不满意5级评分,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
4 结果
经统计,病人制定目标并实施后,需求满足程度、沟通效果及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需求满足程度评分≥4分者15例,其中5分者1例,4分者14例。沟通效果得分≥2分者15例,有效沟通率100%。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4分者15例,其中5分者10例,4分者5例,满意度100%。
5 讨论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发作时痛苦万分,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只要病人掌握该病的防治知识,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运动及治疗等,是可以避免反复发作的。传统的健康教育仅仅是以痛风这个疾病为中心,多关注病人的试验室指标,护士作为教育者不断的填压式的灌输痛风知识给病人,告诉病人需要依从教育者的建议。但往往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忽略了病人的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从而教育的结果是病人觉得的确是应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但是这样的改变会大大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往往无法坚持延续那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赋能教育模式却是以病人为中心,兼顾了病人的生理与心理,社会各方面,同时护士和病人是合作者,护士为病人提供信息和支持,鼓励病人做出决定,而病人才是痛风自我控制的主人,让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改变找到内在动力。我们将赋能教育模式应用于痛风病人的健康教育中,迎合了健康教育向强调个体化,着重行为改变和健康促进方向发展的趋势,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护士在行为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6
健康教育目标人群的确定,是健康教育计划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根据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包括院内、院外两部分。院内健康教育以来院患者为服务导向,包括患者的门诊健康教育、入院宣教、住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出院宣教等。院外健康教育以在全国建立心血管培训中心的模式推动全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整体提高。
2院内健康教育管理实践
2.1制定《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标准》推动健康教育促进工作不断进步
为推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事业发展部健康教育科与护理部依据《北京市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考核标准》出台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健康教育考核标准》,要求各科室按照考核标准不断查找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增强全体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的责任感。依据考核标准,健康教育科与护理部组织各科室进行年终评比工作。在评比考核中,设立集体奖及个人奖,个人奖包括健教工作优秀奖、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奖、《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完成优秀奖等。通过设立以上的奖项来提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医院健康促进工作的持续进步。
2.2开展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活动
针对医院门诊与病房患者的特点,事业发展部健康教育科与护理部共同制定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健康教育科与护理部定期对全院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问卷调查。由患者或患者家属对调查问卷中的相关题目进行回答,题目包括患者对医院整体环境、门诊工作人员提供的健康教育相关工作是否满意;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形式、内容、健康宣教栏方面的满意程度等。健康教育科对收集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包括对调查者的学历、健康知识讲座的知晓途径、居住地以及对开放型题目的分析,并对每个科室的得分情况进行汇总与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医院健康教育中需要改进的环节,不断完善医院的健康促进工作,倡导公众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促进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
2.3全院科室健康教育知识共享
2.3.1健康教育知识共享
为促进全院的健康教育工作,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2013年要求各科室的健康宣教员将本科室的健康教育知识上传至健康教育公共邮箱,使各病区的健康宣教员可以共享全院科室的健康教育知识,方便大家的学习与沟通,促进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
2.3.2讲座内容分享
鉴于部分内科患者需要转到外科病区进行治疗,医院健康教育科要求各病区将本病区的讲座内容、时间通知各科室,供各科室的患者或患者家属分享与交流。
2.3.3相关科室协力配合,共同做好健康促进工作
由于心血管专业的特殊性,有时需要科室间互相配合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例如,急诊病人到医院后急需马上手术,手术后即回到恢复室,因对术前、术中的宣教知识没有获取,术后的宣教工作很难开展。针对这种情况,医院门诊与恢复室互相配合,在无时间进行个体宣教的情况下,通过发放相关疾病的宣教材料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通过对健康教育材料的阅读与医护人员的指导来了解与掌握术后的相关疾病健康教育知识。
2.4定期召开全院健康教育工作
会议促进学习型组织建立每季度利用召开健康教育会议的机会,健康教育科与护理部会邀请1~2名健康宣教员对本病区的健康教育工作亮点与大家进行交流与分享。由最初的优秀宣教员的带动作用,到目前各病区宣教员轮流介绍本病区健教工作的亮点与经验。通过各病区宣教员的轮流沟通与交流,使各病区宣教员能够学习到其他病区健康教育的优点,对于医院健康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宣教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分享对提升全体宣教员的工作责任感与工作技能,实现自我超越、系统思考、团队学习的目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5重视医务人员心理健康
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由于慕名前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患者众多,医务人员工作压力非常大、工作强度非常高。医院每年外请心理学专家对全院职工讲授如何减轻心理压力、增进院所员工的心理健康素养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学讲座。2012年下半年,医院邀请安定医院的崔永华医师为全院的职工讲授《让我们忙碌并快乐着》的心理学讲座。2013年05月,在西城区健康教育所的支持下邀请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部主任给全院职工讲授《缓解医护工作者压力,发挥工作正能量》,以此来提高全院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医院健教工作的开展。
2.6健康教育走进社区
在全国健康宣传日,如世界卫生日、全国高血压日等节日,医院会组织工作小组走进社区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为群体及个体提供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由医院的单一救治模式即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实现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促进为目标,不断探索健康教育管理医学服务模式。
3院外健康教育管理实践介绍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依托单位,承担着全国心血管疾病防控工作的任务。在贯彻落实新医改政策的前提下,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一直以在全国普及与提高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为己任,秉承“用心守护健康”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发挥技术、人才优势,推动全国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整体提高。通过全国范围内合理规划布局,挂牌成立心血管病技术培训中心,针对技术培训中心所属医院的技术特点和病种结构,派出专家团队,为地方技术培训中心送去全新的心血管病防治技术和防治理念。并以各省市区域心血管技术培训中心为依托,形成功能互补、相互支持的心血管技术培训与交流的服务网络体系,示范、推广心血管诊疗的新理念、适宜新技术,指导基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综合能力,促进全民心血管健康。自2009年5月至今阜外医院共成立心血管技术培训中心40余家,遍布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了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全国性心血管病防治网络。
4健康教育取得成效
通过以上院内、院外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已经形成一套相对规范、管理科学的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对提高全国心血管防治综合水平,促进全民心血管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如何做好自身疾病的防控工作,对改变患者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不良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增加彼此的信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健康教育对提升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心理健康素养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5健康教育建议
篇7
内地中职学生会因文化差异,对新环境会产生适应困难,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多途径了解学生,要针对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决方式。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促进藏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
关键词: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内地班是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扩建的一个民族教育教学模式,这个教育模式在现代的民族教育中逐渐显现出重要的地位,而且,现在内地班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
一、内地中职班的管理模式
内地中职班,不仅要为培育高素质智能型的全能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把藏族学生培育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维持民族团结、拒绝人格分裂的在政治上可靠的专门人才,在工作以后,可以为做出杰出贡献,要促进民族之间共同发展,实现民族之间的公共的繁荣和发展,这是开办中职班的主要目的。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的水平提高作为基础内容,在内地中职班的管理过程中,学生的政治素质是价值观领域,而专业的技能水平是科学观领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内地中职班学生有发展地区经济的责任。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技能是内地中职班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全能人才的关键。
二、内地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内地中职班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在青春期离开父母,远离家乡,长途跋涉,来到内地求学。同时,他们的同龄孩子还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然而这些孩子还要独自生活,自己解决生活的困难和麻烦。现在的班学生相对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在班学生的心理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现在的班学生大多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例如,自卑、焦虑、恐惧、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在懵懂的时候独自来到陌生的环境,会遇到很多适合困难,例如学习适应困难,人际交往适应困难等等,所以,在教育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三、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文化背景差异(文化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人的不同性格,然而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文化模式决定着不一样的人格。各民族在历史的形成中,各自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藏族学生在接受藏区文化后,第一次来到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陌生地区,然而心理还在不成熟的青春期年龄段,这些文化超于的不同会给藏区学生带来心理影响,会使他们产生很多方面的不适应。
(二)认知能力差异。现在社会、家庭、学校都对学生们寄予深厚的期望,希望学生能够很快的适应环境,学习到使用的本事,尽早为家乡做出贡献,现在这个年龄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希望和异性之间有所交往,情绪不稳定,会出现各种叛逆问题。
(三)学习能力差异。中职教育和初中教育不同,它有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需要学生拥有很强的文化基础和很强的动手能力,然而,藏区学生因为某些别的原因,文化的基础很低,有个别的学生还有语言沟通困难,汉语的交流障碍,和汉族学生共同学习时,会有学习困难的情况产生,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能完成学习的任务,这样会使他们在学习上面产生焦虑情绪。
四、内地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一)加强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家庭、亲友、同事、伙伴、社会等对个体在物质或精神上所提供的帮助。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缓解生活压力,增强主观幸福感。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校,对内地藏生给予了巨大的社会支持,但仍有部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原因在于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直接关爱,足见以亲情为内容的社会情感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一方面父母要尽量克服困难,多去内地看望孩子;另一方面学校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建立起以师生情同学情为内容的社会情感支持系统。只有当师生情、同学情足以代替亲情时,他们才会更好地适应内地的学习生活。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的心理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利用学校的心理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最为重要,首先是对于班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内地的班的心理教育课程,这是需要对藏族学生的民族文化作为背景,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别的地方上学的学生会发生的不同的心理问题作为最主要的目的,要有明确的主题内容组织每节活动课。与普通的心理课程有很大的差别,班的心理教育课程应该把学生刚入学的心理适应状态作为中心教育,然后是学习适应性、人际和谐性和增强抗压能力这些方面做出正确引导,是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活动课程中形成正确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个是注意学生的个别心理教育问题,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要采取不同的心理教育方式。做好内地中职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不仅是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更关系到民族友好团结,使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要成为有丰富情感、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健全人格的优秀个体。所以,我们要一直深入了解藏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和时代紧密相连的教育对策,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培育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打下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严庆林,刘雪杉.民族交往: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关键[J].民族学院学报,2011(7).
[2]胡卫防.破解职教德育创新[J].江苏教育,2008(12).
[3]顾国清.内地中职班教学衔接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9):112-116.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口腔科的92例进行口腔检查儿童。纳入标准:年龄3~10岁;首次进行口腔卫生检查;既往无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史。排除标准:存在牙齿缺损;合并全身系统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存在认知障碍。儿童及其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17±1.28)岁。干预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24±1.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给予口腔保健的常规健康教育,调查儿童口腔清洁及牙齿保健情况、指导儿童正确刷牙、指导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等,每2个月进行1次。干预组儿童给予口腔保健的综合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手册、多媒体视频与图片、宣传讲座进行健康宣教,向儿童发放以生动趣味图画为主的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合理刷牙次数、正确刷牙姿势、不良口腔习惯及其危害等内容,向家长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手册,纠正家长如龋齿无需治疗的错误的口腔保健观念,指导家长正确刷牙方式、日常口腔护理内容、限制儿童吃糖果及其他零食等;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片向儿童及家长宣传局部用氟的好处、沟窝封闭的重要性,鼓励儿童积极提问,耐心、详细地解答儿童与家长的疑问;介绍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良口腔习惯,增强儿童与家长建立防龋齿意识,加强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的监督;介绍儿童常见不良饮食习惯,强调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向儿童与家长推荐健康合理的饮食方案,叮嘱家长严格控制儿童饮食,避免进食过多甜食、酸性食物;强调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叮嘱家长定期带儿童来院检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健康教育每2个月进行1次,每次教育2h以上,针对个别儿童与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6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刷牙情况(正确刷牙姿势、刷牙时间、每日刷牙次数≥2次)、不良口腔行为(睡前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龋齿与牙龈炎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刷牙情况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保持正确刷牙姿势比例73.91%、每日刷牙次数≥2次比例69.57%均高于对照组的43.48%、39.13%,刷牙时间(2.96±0.42)min长于对照组的(1.78±0.3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口腔行为比较
干预前,两组睡前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龋齿与牙龈炎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龋齿与牙龈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龋齿与牙龈炎发生率分别为4.35%、2.17%,均低于干预前的21.74%、13.04%,且低于对照组的17.39%、13.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龋齿与牙龈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篇9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 班学生共150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对照组各50人,通过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口腔健康 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教育效果。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在教育前3组差异无显著性(f=1.03、1.54,p>0.05);教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性 (t=9.38~24.14,p<0.001),空白对照组调查前后差异无显著性(t=0.07、0.38,p>0.05);教育后,模式教育组 和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16.56、40.78,q=10.12~19.41,p<0.001),而模式教育组 与医生教育组差异无显著性(q=1.51、1.82,p>0.05)。结论 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可使这项工 作有效、经济、广泛、持久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关键词] 农村人口;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ork mode on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inhabiting in rural area.
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150 children of 12 years old of grade 6, three classes, from a rural primary school, who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as: mode education (me) group, doctor-education (dg) group and blank-control (bc) group. the ef- 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was evalu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of oral health and formation of oral health behaviour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via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before education,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behaviour (f=1.03,1.54;p>0.05). a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of me and dg group was significant (t=9.38-24.14,p<0.001), while that of bc group, not significant (t=0.07,0.38;p>0.05).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de and bc groups were signif- icant (f=116.56,40.78;q=10.12-19.41;p<0.01), b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and de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q= 1.51,1.82;p>0.05). conclusion the mode education for oral health enables this program to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 eco- nomically, extensively, and enduringly, which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dental hygiene of rural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child; mouth; health education; work mode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资源有限,长 期以来没有规范有效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 式,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持续开展,造成农村儿 童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针 对这一情况,本课题组总结多年农村儿童口腔健康 教育工作经验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发了一套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这套模式的特点就 是将一套成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交由幼儿 园、学校老师,替代医生完成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 这项工作可以科学、有效、长期、广泛开展,逐渐形成 规范的教育模式。本研究对这套模式实际应用效果 进行科学评估,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实际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班学生共150 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 对照组各50人。模式教育组教师参加过由当地教 体局组织专业医生举办的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 作培训.
1.2 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本模式健康教育教材针对教育对象实际情况分 为3~5岁、6~11岁、12~18岁3种版本,分别制作 了教育幻灯、手册、展板、教案等材料,本研究使用 12~18岁版本。其教育内容如下。①口腔生理知 识:牙齿的解剖构造、恒牙介绍、口腔健康标准;②口 腔疾病危害、治疗知识:龋病、牙周病、牙列畸形的病 因、危害及治疗知识;③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刷牙方 法,牙刷的选择,含氟牙膏的使用,牙线的使用,窝沟 封闭,健康饮食及定期检查牙齿等知识;④儿童前牙 外伤的紧急处理知识.
1.3 口腔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 为养成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口腔保健 知识、态度和行为,学生在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前1 d 和教育后3个月用相同调查问卷测试.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1]统计软件对结 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 晓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03,p>0.05)。教 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 性(t=25.14、15.83,p<0.001),而空白对照组调 查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t=0.07,p>0.05)。教育 后,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显著意义(f=116.56,q=19.41、17.90,p< 0.001),而模式教育组与医生教育组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q=1.51,p>0.05)。见表1.
2.2 口腔健康行为养成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养 成情况差异无显著性(f=1.54,p>0.05)。教育前 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t=11.30、9.38,p<0.001),而空白对照组调查前 后差异无显著性(t=0.38,p>0.05)。教育后,模 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 显著性(f=40.78,q=11.94、10.12,p<0.001),而 模式教育组与医生教育组差异无显著性(q=1.82, p>0.05)。见表1.
3 讨
论 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 教育的手段向人们传授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术, 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是实现 人人参与并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的根本途径,也是口 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2]。通过口腔健康 教育,增加了人们的口腔保健知识,同时口腔保健意 识也会相应提高。在本研究中,模式教育组和医生 教育组在教育后无论是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口
表1 口腔健康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 (n=50,-x±s) 组别时间知识知晓率(χ/%)行为形成正确率(χ/%) 空白对照组教育前23.25±16.94 19.25±16.60 教育后23.50±16.68 20.25±16.51 医生教育组教育前25.25±16.27 18.25±14.77 教育后 73.75±24.12*# 52.25±24.83*# 模式教育组教育前20.50±16.51 14.50±10.81 教育后 78.00±17.96*# 58.00±24.71*#
与同组教育前比较,*t=9.38~24.14,p<0.001;与对照组教 育后比较,f=116.56、40.78,#q=10.12~19.41,p<0.001.
腔保健行为养成率都比教育前有了显著提高,证明 该模式可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
由于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基本而持久的工作, 其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可以在临床、学校、社区等场 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3]。与学 校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 知识[4]。小学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养成 期,小学生接纳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学校中学到的 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对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显著 的意义[5]。本模式将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交由学校老 师完成,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项优势,解决了农村医 疗保健资源不足的问题,使这项工作能持久广泛地 开展.
本模式的研究突出针对我国农村现状,由于我 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设施相对落后,所 以在模式研发过程中,不仅制作了多媒体教学系统, 也制作了简易展板,使这项工作能在各种教育条件 下实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的教育效果与专 业医生所达到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为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9年,我们在青岛周边农村实验推广这种模式, 通过当地教体局组织,对该区学校相关教师进行了 培训,在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 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踪观察,以便更深入地研 究本模式教育的远期效果.
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 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 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6]。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经被我国所重视,但是 这项工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创建一套行之有效 的工作模式尤为重要,我国现阶段没有这方面的报 道。本课题组通过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研 究,使这项工作有希望科学、有效、广泛、持续开展,作为农村儿童口腔 疾病预防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我国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 [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1):91-93.
[2]马涛.口腔预防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
[3]王祥才,张展堂.山东省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
[4] chapman a, copestake s j, duncan k. an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j].int j paediatr dent,2006,16(1):40-44.
篇10
【关键词】立体模式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共识,世界各国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1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及时摆脱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担负着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担,要想实现这个任务,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各个年级的共性问题和各个年级学生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通过对学生进行测验,发现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法,通过谈话、心理咨询等方法来解除各种心理障碍,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及时为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 能力增强,学生之间互爱互助,关系融洽,师生关系也进一步改善,相互能够信任与理解,班级气氛和谐。学生对学习较过去感兴趣,较认真,自觉,不懂的问题也敢于向老师求教,敢于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学生能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承受能力增强。
2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协作构筑学生心理健康的防护墙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通过班主任创造性的劳动,建立起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和道德规范,而且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面临应激源增多,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如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他们解开心中的郁结,抚平心理创伤,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完善,潜能的发展与自我提高,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要当好班主任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还要当好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班级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心理的巨大变化,学生的优劣变化使他们对外界对自己都有探索的愿望,所以,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及时进行心理医疗。特别应注意的是要因材施教,对差生投资感情,创设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竞争意识和自信心。班主任可通过班级活动为载体,举办各种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除此之外,科任教师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缺少科任教师的配合,班主任的教育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只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联手,才能为学生筑起一道心理健康的防护墙。
3创设学生主体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良性心理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各个地方和学校都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问题,各年龄段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低年龄段较多表现为行为问题,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焦虑、自我中心等;而高年级的同学出现人格问题居多,如胆怯,敏感,交往障碍等。我们平时对外显的行为问题关注较多,而人格问题由于相对内隐,常常不为人注意,但人格问题往往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更大,行为问题则通常较易矫治,如多动症等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症状得以减轻,甚至消失。
过去,我们往往把心理问题归因为学生主体的内心问题,现在,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心理发展上的“生态”问题。他们认为,要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不能只着眼于个人,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不可能仅来自于主体内心,事实上,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心理生态系统失衡的反映。目前,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但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心理问题与不良心理生态环境有关,据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心理问题与家长有关,可以说是家长的心理问题在孩子身上的折射。如家长自己生活没有规律,孩子也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的焦虑,家长对别人缺乏宽容,孩子也变得心胸狭窄,家长动不动打骂孩子,孩子也经常对别人挥舞拳头,脾气暴躁,甚至,有些教师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问题,所以教师也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运用心理学原理优化教育教学心理环境,从优化学生心理生态环境出发,我们强调主体应与环境和谐发展。
4面向全体,以预防为主,着力于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以正常人研究对象,研究真正属于人格各种层面的问题,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只是为了了解人性,而是更进一步的通过改善环境,促进人性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在这一理论影响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不只是局限于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治疗矫正,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已逐步认识到心理咨询要以预防问题的发生作为目的,而不等到产生心理问题再去进行矫正,基于“预防甚于治疗”的理念,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把发展性放在首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了解的方式有个别谈话,家访等,并据其特点帮助他们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实现目标,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加大心理健康普及力度,使教师学生家长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以达到学生心理疾患的目的。
5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