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类型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江苏经济
一、引言
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的13个城市之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差别,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外向型程度、消费与贸易等都有所不同。各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文化差异、行政区划的差别,相互之间会产生各种差别与联系。
罗代尔曾说过,城市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长期以来经济学者在对城市经济的理论分析却进展甚微,部分原因是由于现有的模型技术难以处理城市的规模递增效应和空间的经济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兴盛,像克鲁格曼、亨德森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用新方法分析城市经济,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对江苏13个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分析,并相应给出将原经济变量降维的因子分析,进而又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因子进行新的聚类分析,并将之与原始变量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出其中的异同。
二、江苏各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的背景
第一,江苏依江傍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1%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600.1万人。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第二,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2008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全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700美元,GDP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10年左右,江苏经济总量将超过台湾。
第三,江苏对外开放日益扩大。2007年进出口总额3182.3亿美元,增长24.1%。这其中出口1849.5亿美元,增长28%。外商直接投资158亿美元,增长52.4%。全年新批境外企业33家,投资额5404.7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额20.9亿美元,营业额19.8亿美元。各具特色的开发区遍布全省,其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对外友好关系不断发展。江苏经济发展非常迅速,2007年中国城市GDP排名苏州、无锡、南京分别位居全国第5位、第9位、第15位,苏州经济仅次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然而,在江苏省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省的各城市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同的区域间的经济结构是否存在地域趋同性与地域差别性,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加以分析。
三、江苏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
本文将根据数据的适当性和可得性选出了如下主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GDPindex,以2006年值为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地方财政收。所得结论如表1、表2所示。
四、江苏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一)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
本文采用最基本最常用的系统聚类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品或指标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样品(或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作。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将所有的样品(或指标)合并为一类。
系统聚类步骤是:一是将各样品各自形成最相似的一类;二是规定样品之间的聚类统计量,称之为距离,选定类间距离;三是计算并比较各类间距离,将距离最小都者合并为新的一类;四是反复重复步骤三,每次减少一个类,直到最后N个样品都归一个总类为止。
本文采用的距离的测量为欧氏平方距离。聚类的结果如表3所示。
分析第一类城市,除徐州外,都是长江三角洲城市,但它们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程度并不强,其中扬州、镇江应属南京都市圈范畴,受南京的辐射影响更强一些。五个城市的第一产业比重都为2%,第二产业除南京外,占GDP比重都接近或高于60%,其中泰州高达68%,第三产业中,南京占GDP比重最高,达到50%,这也是江苏省13个城市中比例最高的。反映了南京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及省会城市在经济中所起的服务性作用。这五个城市的人均GDP相当接近,最低的徐州为49247,南京最高为56953,与其他四类的区分度很明显。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徐州较低,其余城市都处于13个城市的中游位置,与无锡、苏州等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差距较大。
第二类城市为无锡、苏州为典型的苏南城市,它们与上海的距离很近,接受上海的辐射比南京的辐射要大的多,它们的第一产业比重皆为1%,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比为6∶4,进出口的比重及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比重都比较高,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它们的GDP总量和人均GDP都非常接近,财政收入比重也较接近,经济结构的相似度很高。
第三类城市为常州、南通,它们受上海的辐射也较大,但比不上无锡、苏州,也都属重加工业主导的城市,第二产业的比重也都很高,进出口总额与实际外商投资所占比重也都处于中上水平,人均GDP都处于6万这个区间,从图1中可以看到,常州与南通的相似度也很高,仅次于镇江与扬州。
第五类城市为淮安、盐城、宿迁,都处于苏中地区,它们的第一产业比重都较高,都在10%以上,第三产业的比重都不高,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外商投资比重都很低,经济结构相对落后,这反映在三城市的GDP总量和人均GDP总量都处于落后的位置,与长江角地区城市差距较大。
连云港为单独一类,各项指标较为独特,第一产业的比重既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仅次于南京,进出口总额与实际外商直接投资GDP比重也较高,这反映其作为沿海港口城市有一定的外向型经济。其人均GDP处在较低水平,仅高于第五类城市的淮安、盐城、宿迁,但随着国家的发展江苏沿海城市的计划的实行,相信其会有较大发展潜力。
(二)用因子分析法处理后再用聚类
因子分析的的原理:在各种研究活动中,事物的有些潜在属性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比如学生的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为了研究这些潜在属性,往往采取尽可能多设计变量进行测量的办法,例如用各个学科各个方面有关知识的测量题目进行直接测量,测量出来的观测值将可以反映上述能力。但由于观测变量直接测量的不是能力本身,所以对能力的描述只能是间接的。利用较多的变量充分获取事物的信息,是现实研究过程必须遵循的。但这就产生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潜在属性的描述并不明确和清晰,也算不上量化描述,有可能原本设计用来描述事物的一种性质的某变量,事实上它描述的却是另外一种性质;另一方面用大量的变量描述少数的属性,信息冗余严重,其解释程度也很低,即可能描述某种性质的一个变量对该性质贡献并不大,该变量的变化也不能充分反映事物相应的性质。
因子分析的研究方法就是将变量与其所描述的潜在属性用线方程组来表达。由方程组的系数来解释变量与其所描述的潜在属性关系。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这种统计分析方法是将描述某一事物的多个变量缩减成描述该事物的少数几个潜在变量的统计方法。
因子分析的模型:假定某研究过程中有观变量X1、X2、……、Xm等,公共因子F1、F2、……Fn等。其关系可以用下述线性方程组来表示:
X1=P11F1+P12F2……P1nFn+E1
X2=P21F1+P22F2……P2nFn+E2
……
X2=P21F1+P22F2……P2nFn+E3
方程组中的系数Pij(i=1,……m,j=1,……,n)称为公共因子的系数,表示公共因子对某个变量的贡献,即“因子载荷”。Fi之间彼此是正交的,即彼此是不相关的。常数Ei称为残差。
按照各个变量对因子的方差分析情况将可以产生主成分析的结果。由各个变量描述的因子将通过变量贡献的大小依次排列,其中前几个因子就集中了对大部分变量的载荷。
本文中用的因子分析方法用的是主成分析法,旋转方法用的是Varimax(方差最大分析法)。从表5可看出前三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94.613%,故选择前三个因子进行分析。
如表6所示,前三个因子对原各变量的因子载荷图。可以看出因子1主由地区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等八个变量指标构成,因子2主要由第一产业产值指标构成,因子3主要由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所构成。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表7给出了各城市因子得分。再根据因子得分表对江苏省13个城市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仍设定分成5类,得出的结果如表8所示。此分类与前面用原始变量进行分类时的结果差异较大。其中原先与南京归为一类的徐州、扬州、镇江、泰州和原先与淮安、盐城归为一类的宿迁现在与常州、南通合并成新的一类,而原先与淮安、宿迁归为一类的盐城现在与连云港并为一类。
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因子分析中各因子所含有的方差与原变量所含有的方差不一样,实际只有原方差的94.613%,说明因子分析后是损失掉一部分变量信息的。另外在因子分析过程中,坐标轴是旋转的,这样各变量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变化的。
而具体分析下,南京市由于地区生产总值的一支独秀,导致因子分析中因子3相应的变化,并且其因子1与因子2都居于13省市前列,使其成为独立的一类而原先与南京归为一类的徐州、扬州、镇江、泰州由于在因子1上与常州、南通的接近,被归为同一类,而宿迁则是因子2上与常州、南通的相似而被并入。无锡与苏州在三个因子上有着比较大的相似性,故无论是直接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还是先用因子分析再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的方法其分析结果都是将它们并为一类。连云港与盐城在因子1和因子2上较为接近,故因此仍然归为同一类。
参考文献:
1、贺昌政.基于数据分组处理方法的聚类分析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8(4).
2、王庆丰,党耀国,王丽敏.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18个县(市)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3).
3、苏静.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4、廖志芳,,刘克准,樊晓平,瞿志华.数据聚类分析新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10).
5、赵丽君.江苏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7).
6、陶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因子分析及评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篇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也即是通过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方式发展本科阶段的职业教育。在转型过程中,“应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普通院校如何转型”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解决,因此,需要理清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的概念逻辑:1.应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从属逻辑;2.高校发展类型与地方高校转型的关系逻辑;3.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的层次逻辑。
在明晰了上述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阻碍和困境,首先是制度,这是一种外在阻滞,它包括:1.教育相关政策制度限制过严;2.高校招考制度失之偏颇;3.学校评估制度重“标准”轻“特色”;4.教师评聘制度重“学”轻“术”。其次,存在条件性束缚,这是一种内在窘境,包括:1.办学定位盲目攀高;2.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3.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度不高;4.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单一;5.内部治理结构封闭单一;6.教师队伍专业实践能力偏低。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的“立交”路径建构:1.高屋建瓴:顶层设计制度层面的标准体系;2.优质竞争:筑构公平公正的政策制度环境;3.扩大自主:建立管、办、评分离的制度;4.优势链接:对接区域经济的“地气”以长高校发展的“底气”;5.纵横贯通:构建交互融通的立交贯通体系。
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
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童卫军、任占营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中撰文,分析了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所存在的三大困境,阐述了当前职业教育形成产教融合的新生态,并针对三大困境,提出了行业和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建设性意见。
首先,作者分析了导致行业企业办职业院校存在的三大困境:1.“身份困境”,主要表现在院校办学性质的模糊带来政策缺失,院校的公益性质与企业逐利目标的背离等方面;2.“资金困境”,表现在缺少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导致办学经费很难得以保障,以及办学身份尴尬,导致政策扶持缺位;3.“模式困境”,具体表现在,一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实现,二是“产教融合”的优势不能发挥,三是行业的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其次,随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也开始呈现新的生态。作者着重介绍了新生态的四个方面:1.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规有新突破;2.行业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3.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初步形成;4.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更加明确。
最后,基于当前我国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三大“困境”,并结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的新生态,作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和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明确参与主体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为不同办学主体的职业院校提供平等的政策待遇和评价体系,创新多元化职业教育培养机制,为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提供法律支持;2.改善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办学环境,包括认可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公益性,明确职业教育企业办学主体的相关制度,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3.保障行业企业办学的资金来源,明确生均拨款政策适用于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加大其专项经费投入,促进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4.创新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促进行业企业办学,由行业牵头组成由多家企业剥离院校组成的股份制职业教育集团等。
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运行
机制及启示
胡茂波、朱梦政、伍海泉在《高教探索》2015年第12期中撰文,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的动因,分析了当前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机制框架、特征和政策效应,并对我国完善现代高等教育机制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英国高等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经历了从普职分离到普职融通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一元制到二元制和二元制到一元制的两次转变。其中“二元”指自治高等教育机构和公共高等教育机构,前者以传统大学为主,后者主要由多科技术学院、开放大学等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组成。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质量要求的趋同转变,推动着英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二元制到一元制的普职融通改革。
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运行机制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确保普职平等发展的统筹管理机制,包括高等教育体系中统筹管理及决策的教育部(DfE)和商业、创新与技能部(BIS),以及高等教育领域中负责制定产业政策和技能培训政策、扩展学徒制、发展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体系的英国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Ofqual)和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2.确保普职学分转换的协调评估机制,包括英国职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认可框架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以及行业技能委员会(SSOs)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3.确保普职质量对等的监管机制,包括由院校自行完成自我评估与改进的内部质量保障系统、资格监管机构和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资格审查与质量评价的外部质量保障系统。
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运行具有管理模式市场化程度高,职业资格证书与学术资格证书并重,普职院校质量评价归一的特征。同时具有能够提供多样教育机会选择,促进人力资源供给市场定位,扩大技能创新人才供给的政策效应。
通过解析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的发展背景与改革经验,作者提出了我国完善现代高等教育的现实启示,具体表现为:1.构建普职融通的有效通道,建立普职衔接的资格证书框架,从制度上实现普通教育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等值,保留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办学特色的前提,改善教育质量,发展学位制度。2.构建市场主体参与普职融通的管理模式,突破职能部门利益格局的束缚,实现高等教育普职融通体系中政府宏观管理下各职能主体的合作式管理。3.构建质量归一的普职院校质量评价体系,营造竞争与公平兼具的环境,结合质量评估结果与拨款资金或优惠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激发高等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内生动力。
关于以效果为导向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唐以志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6期中撰文,从质量概念变化趋势及国外评估模式和质量评价标准的分析入手,借助过程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将效率、效益、相关性、影响、有效性等效果指标作为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质量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根本,是提升职业教育活力和院校竞争力的关键。质量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初源于工商业领域并被工商企业看作是未来市场上最重要的制胜法宝,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美国学者加文(David A.Garvin)曾经在1984年对战后30多年出现的各种质量定义进行分类,他认为存在着五种主要的质量定义,即超验的质量定义、产品导向的质量定义、使用者导向的质量定义、生产导向的质量定义、价值导向的质量定义,并且随时代变化每种定义体现出不同的质量观和质量评价标准。
近年来,在质量管理和评估中,效果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从国际评估理论和实践来看,效率、效益、有效性、相关性、影响、可持续性等效果指标成为衡量质量的主要指标。
作者举例阐述了当今主流的评估模式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共同发展趋势:1.新的CIPP评估模式突出了效果要素。2.SPO的质量评价模型是一种效果导向的质量标准体系。3.世界银行“逻辑模型”(Logic Model)指明了效果导向评估模式的发展方向。因此,从评估理论和实践的视野来看,将产出(Output)及其使用产出(Use of Output)后产生的成果或直接效益(Outcome)以及带来的影响或间接效益(Impact)等作为构建评估体系的基础是当今主流评估模式共同的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按照输入(Input)――输出(Output)――成果(Outcome)――影响(Impact)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的逻辑模型,职业教育活动可以理解为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的多个相互关联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要素包括:输入源、输入、活动、输出、成果。有了这些质量标准,我们就可以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如果按照这种标准对职业教育进行评价,我们就建立起了以效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建设
框架与实施保障
刘晓、申屠丽群在《教育与职业》2016年第1期中撰文,描述并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和问题,厘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保障措施。
首先,作者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与问题。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战略一年多以来,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各自区域的本科院校转型方案,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初步构建成型。然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在初期自然面临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院校定位不清,发展面临困境;2.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结构比较单一,院校特色和优势不明显;3.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其次,作者厘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框架。由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内容上构建大致框架,主要包括:1.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定位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具有一定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拥有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能承担专业技术开发、应用、实施的多元任务。2.基于综合素质的学生评价体系转型。新形势下,教育评价应该趋向于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立体评价”。3.基于“术学型”的教师队伍转型。“术学型”教师应偏重于应用以及实践,既在学术领域有一定造诣,又熟谙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集专业知识讲授和专业实践指导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教师。4.基于校企合作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最后,作者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施保障。地方本科院校能否成功按照预设的框架进行转型,需要能够支撑的配套的保障措施:1.政府进行良性引导而非硬性强制;2.构建高职与本科有效衔接的制度保障;3.完善行业企业参与院校转型的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平台建设研究
童卫军、姜涛在《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1期中撰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的启动和建设,带动了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但目前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资源库的平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首先,作者分析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的现状。目前,网络上有关教育类的资源平台系统非常多。有国家层面的教育服务平台,有高等教育出版社运营维护的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平台,也有企业投入的教育服务平台,同时还有很多地方和院校自主开发的资源平台,适合于局域网的安装系统,有的不提供互联网模式。而教育部官方指定使用的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目前有两个:“数字校园学习中心”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存在的问题:1.资源建设缺乏标准和规范。2.资源库应用忽视师生互动。3.缺少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机制。4.推广应用缺少利益驱动机制。
其次,作者提出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构建与思考。1.构建应对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应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依照区域产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胜任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并细化为“能力单元”,形成涵盖一个专业所有岗位“能力单元”的教学标准体系。2.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站式学习平台。教学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资源、课程管理、项目管理、互动教学、实训管理、作业测试、分析评价等;学习系统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学业档案、在线学习互动、职业生涯定位导航等。3.创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运行机制。行业企业应作为建设主体主动参与资源库平台的建设并享有一定的权益,专业教学资源库应成为行业企业职工培训的重要平台,资源库学习平台不仅仅面向学生,还要为在职者与社会访客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提供支撑。4.借助平台战略建立利益驱动机制。整合各类利益相关方的资源与需求,明确各类资源建设者、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利保障机制,完善利益驱动机制和自我造血功能,从而构建多方联动的生态环境。
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资格衔接难点与实现探讨
李梦娥,张登银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11期中撰文,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关系,剖析了与职业资格衔接的难点,并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途径。
职业资格衔接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制订、课程设置以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职业资格衔接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和属性;2.与职业资格衔接契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标准;3.与职业资格衔接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有五个:1.行政程序不通畅。2.找不到利益的最大结合点。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质量规格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契合度有待磨合。4.个别行业有强烈的职业专属特征,但却没有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5.职业资格体系不完善。
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不同、需求不同,各个专业学位类型设置的背景不尽相同,各行业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也各有差异。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总体思路可以归纳为横向分批次和纵向分模式。在某一时期某一类别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实施途径可以有制度政策、行政审批、改革试点以及主动合作四种方式。最后,基于上述分析,作者以教育硕士为例,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基于A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玲、黄宸、邹联克在《教育与经济》2015年第6期中撰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A省76个样本县(区)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运用ESDA方法分析了资源配置效率县(区)际差异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并就所得结果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作者先对国内已有的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基于综述结果,作者从研究方法、数据来源、指标选取三个方向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设计。首先,作者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得出,各县(区)的平均水平表现为9项投入指标均存在冗余现象,资源配置的平均技术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不理想。其次,作者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得出各县(区)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最后,作者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资源配置效率接近的县(区)在地理空间上趋向聚集,特别是效率较低的决策单元集聚效应更为明显。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资源配置效率空间特征的形成机理进一步分析,主要从内在依据和外部归因两个方面展开。内在依据为:1.作为资源配置动力机制重要内容的政府竞赛具有空间性;2.作为资源配置信息机制重要内容的信息传递具有空间性;3.作为资源配置决策机制重要内容的财政分权具有空间性。外部归因为:1.不同的地理位置塑造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异质性;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1.考虑邻近县(区)域之间的中职发展互动,建立中职教育发展集群与合作机制,加强区域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中职教育发达区域产出效率不高的现状;2.制定按地理区位成片推进的中职教育发展战略,发挥相邻区域中等职业教育联动功能和外溢效果,推动相邻县(区)域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与规划的协同制定和联动实施,促进省域中等职业教育整体效率的提高。
中职学生的群体偏好:基于社会
认同理论的分析
王卓琳在《教育学术月刊》2016年第1期中撰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分析,以广东省一所中职学校为个案,证实了社会认同理论更适用于解释低地位群体的群际偏好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证预言”效应的观点,回应了两大理论学派尚未达成共识之处,并提出了它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旅游景区;银行信贷;风险控制
一、银行发展旅游景区类企业信贷业务的目标客户分析
不同等级景区的游客平均接待量差异较大,2012年,全国5A级景区平均接待量为425.17万人次,4A级景区平均接待量为68.58万人次,3A级景区仅为30.02万人次。根据企业周期理论,结合景区平均接待量,大致可以将旅游景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我们认为:3A级及以下景区可视为起步阶段景区,4A级景区可视为成长阶段景区,5A级景区可视为成熟阶段景区。4A级及以上景区声誉效应显著,周边的交通已经较为便利,也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消费客户群,经营收入也较为稳定,同时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企业管理较为规范,财务实力较强。对于这类企业,银行可以采信的财务数据较多,对风险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发展旅游景区类企业的目标信贷类客户应定位在经营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企业。
二、旅游景区类企业客户独特的风险特征
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大多经营的是稀缺性的资源或独具地理位置,因此它们自然的与政府联系密切。因此,存在以下风险:
1.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旅游景区类企业普遍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不同资源对应不同行政机构,最直接的管理部门为国家旅游局、建设部、林业部,从而造成某些景区的产权不清晰,也造成缺少合格的抵/质押物。
2.承担资源保护、文物维护等职能的景区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于政府补贴,一旦政府补贴政策发生变化,就会影响经营收入。
3.一旦有民间资本控股或参与,股权结构就更加复杂,易存在利益输送及关联方侵占资金的情况,且信息透明度差,财务报表失真。
三、商业银行发展旅游景区类企业信贷客户的相关建议
鉴于旅游景区类企业的风险特征,我们建议商业银行发展旅游景区类企业信贷业务时,选择景区收费权质押融资。
1.采用景区收费权质押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法律风险:《担保法》第七十五条第(四)项关于“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这一规定,虽然为新型质权预留了可以出质的空间,但却未明确规定新型质权出质的法律条件,从而使新型质权出质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障碍。一是:新型权利范围不明确。二是:法律没有规定新型权利质押的具体登记部门。传统质权要么有权利凭证,要么有特定的登记管理部门,而新型质权则难找特定的登记管理部门。由此可见,以包括景区收费权在内新型质权为标的出质,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2)经营风险。以景区收费权出质,对于银行来说还可能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一是价值评估难,二是质权实现难,三是第一与第二还款来源的高度叠加,银行信贷资金的偿还依靠景区客户的经营收入,而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景区经营收费,所以以景区收费权质押使得第一和第二还款来源产生高度叠加,当景区经营不善或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景区收费收入减少,收费权质押保障的功能相应降低。
2.景区收费权质押的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1)确保建设项目合法合规。对景区项目贷款,或以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融资用于景区范围内综合配套等新项目建设的,必须确保项目取得合法有效,相关施工建设手续完整齐全。
(2)合理确定贷款总量及期限。贷款总量应考虑按景区未来5~10年可用于还贷的经营净现金流现值进行控制,或按其上年度经营收入的3~5倍控制。景区建设项目贷款或特定资产支持融资期限原则上控制在5年(含)以内,最长不超过10年(含),且贷款到期日至少早于借款人对景区经营期限终止日3年。可以考虑采取按月或按季分期还款方式,对经营季节性突出的景区,应根据景区经营现金流特点,合理确定分期还款计划,避免集中还贷可能产生的风险。
(3)严格落实景区收入账户监管,防止资金挪用和分流。景区收入是还款的主要来源,必须要求借款人在银行开立景区收费专用账户,所有景区收费收入应进入该账户,接受严格的监管,确保银行有权从该账户中直接扣划景区收费收入。
(4)落实景区收费权质押担保及其他保障措施。
篇4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特征;空间格局;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38-02
引言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的高度关联性[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研究,对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明确的实际指导意义。目前,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多侧重全国或全省的宏观尺度,对市域的研究较少。进入21世纪,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忽视了城市化速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使得城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国际和河南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通过定量的比较方法,侧重从市域的空间尺度出发,分析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空间格局特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陈明星等提出的引入偏离程度的象限图分析方法[2~3],该方法以多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为客观判断标准,能够对各地区的指标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更直观的反映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增加地区类型的区分度。
具体数据处理方法如下:(1)选取2009年河南省多个地市的人均GDP(PCGDP)和城市化率(UBRAN)作为处理数据。(2)将两个指标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生成经济发展水平指标(ZPCGDP)和城市化水平指标(ZUBRAN)。标准化处理主要是由于数据单位不同,通过标准化处理来消除量纲的影响。
具体处理计算方法如下:z=(xi-x)/s
式中,i是样本观测值(1,2……n);x为xi的平均值,x=xi /n
S为样本标准差,s=
(3)数据分析,经过处理后的数据ZPCGDP和ZUBRAN分别代表了其偏离PCGDP和ZUBRAN样本中心的程度。把ZPCGDP和ZUBRAN求差,当ZPCGDP-ZUBRAN=0时,表示两者偏离其样本中心的程度完全相同,即完全协调。当ZPCGDP-ZUBRAN>0时表示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反之,当ZPCGDP-ZUBRAN
ZUBRAN|>0.1为轻微偏离型,1>|ZPCGDP-ZUBRAN|≥0.5为中度偏离型,当|ZPCGDP-ZUBRAN|>1时,为严重偏离型。据此,把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划分为七个类型,即:城市化严重超前、城市化中度超前、城市化轻微超前、基本协调、城市化轻微滞后、城市化中度滞后、城市化严重滞后。
2.数据来源。本文旨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市域间比较分析,主要数据指标为城市化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URBAN)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的城市化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人均GDP(per capita GDP以下简称PCGDP)来衡量,人均GDP是一个包含综合信息的指标,能表达出多个经济相关的维度信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均主要采用其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产业结构、工资收入等信息,因为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关联关系[3]。另外,多国的数据比较方法在城市化水平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采用[3]。因此,本文采用世界多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数据作为比较研究数据,其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在线数据库,样本选取采用2009年216个国家和地区数据,去除数据缺失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90个样本点。河南省的各地市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共18个地市,最终样本数为208个。
二、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
1.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2009年河南省GDP在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排名中,排第十九位。河南省2009年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总体特征是:除郑州的GDP最高外,其他地市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增加走势,与该时期城市化水平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其中,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人均GDP最高,达到44 231.3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济源次之为42 180.83元。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郑州市、济源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洛阳市、许昌市、鹤壁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开封市、信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周口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
2.河南省城市化水平格局。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7.7%,其中郑州高达63.4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城市化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郑州市、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开封市、许昌市、漯河市、安阳市、南阳市、濮阳市、信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周口市。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三、2009年河南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格局
1.各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类型划分。根据前述数据处理方法,对河南省地市的人均GDP和城市化率数据进行处理,根据计算结果和划分方法,把河南省18个地市分为五种类型(见图1),即城市化中度超前(I)、城市化轻微超前(II)、基本协调(III)、城市化轻微滞后(IV)、城市化中度滞后(V)。
I类区属于城市化中度超前地区,属于该区的只有郑州市,其城市化水平为63.41%,人均GDP为44 231.35元,是河南经济最发达、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
II类区属于城市化轻微超前类型,属于该区域的只有鹤壁市,其城市化水平为49.62%,人均GDP为25 369.96元。鹤壁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但总人口数较少,因此其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发展态势良好。
III类区属于基本协调类型,包括济源、焦作、三门峡、洛阳。其城市化率分别为 49.01%、46.95%、45.4%、44.17%。其人均GDP分别为42 180.83、31 356.15、31 586.92、31 170.19。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潜力较大。
IV类区属于城市化轻微滞后类型,包括新乡、平顶山、开封、安阳、漯河、许昌、南阳、濮阳、信阳、商丘。城市化率分别为40.96%、41.75%、39.58%、38.93%、39.25%、39.26%、36.63%、35.43%、34.09%、33.38%。人均GDP分别为17 992.17、23 080.59、16 564.91、21 578.38、23 777、26 226.61、16 997.38、18 855.28、13 780.48、12 779.49。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城市化水平落后。
V类区属于城市化中度滞后类型,包括周口、驻马店,其城市化率分别为29.49%、29.49%。人均GDP分别为10 648.65、11 708.35。还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较低。
2.各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特征。根据上述分类结果,用ARCGIS软件绘制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空间分布图,其特征如下: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变化,从城市化中度滞后型到城市化基本协调,城市化超前的城市郑州和鹤壁相对分散。
结论
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可划分为五个类型。城市化中度超前城市1个,郑州市;城市化轻微超前城市1个,鹤壁市;基本协调型4个,济源、焦作、三门峡、洛阳;城市化轻微滞后型10个,新乡、平顶山、开封、安阳、漯河、许昌、南阳、濮阳、信阳、商丘;城市化中度滞后型两个,周口市、驻马店市。
河南省在市域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既存在城市化中度超前的城市,又存在中度滞后的城市,部分属于基本协调,多数属于轻微滞后型。
河南省在市域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关系区域分布特征上,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变化,从城市化中度滞后型到轻微滞后型,再到城市化基本协调,城市化超前的城市只有两个,并且相对分散。
上述研究,对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空间格局特征,为各地认识自身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推动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Handerson J V.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so-what question.Journal ofEconomic Growth,2003,(1):47-71.
[2] 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J].地理研究,2009,(2):464-474.
篇5
关键词:东部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我国是世界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最大的大国之一,不但存在着东西和南北间的大尺度地区差异,而且存在着省际之间中尺度和省内小尺度的地区差异。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东部沿海地带内部的地区差异也日益明显。东部沿海地带内部’过大的地区发展差距,不但有悖于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的基本目标,而且不利于东部地区和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确定东部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并探究其成因,对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带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东部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的确定
(一)东部沿海地带的确定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涉及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以及台湾、香港、澳门14个省、市、特别行政区;按经济类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划人西部地区。但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选取山东、江苏、上海、福建、广东6省市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涉及72个地级以上城市,陆域土地面积为66.86万Kmz,占全国陆域土地面积的6.96%。2003年该地带总人口为33506.7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5.93%。201)3年该地带CDP总量为59404.24亿元,是全国的50.6%;人均GDP为17729元,是全国的1.95倍。
(二)欠发达地区的确定
人均GDP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重要的指标。参考世界银行的通用分类标准,可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分为高收入、上中等收入、下中等收入和低收入4种类型,分类标准如下:
――低收入类型是指人均GDP低于全国或区域平均水平75%的地区;
――下中等收入类型是指人均GDP为全国或区域平均水平75%-100%的地区;
――上中等收入类型是指人均GDP为全国或区域平均水平100%~150%的地区;
――高收入类型是指人均GDP高于全国或区域平均水平150%以上的地区。
为确定沿海地带欠发达地区,本文选用研究区域6个省市的人均GDP和全国2003年人均GDP两个尺度分别进行分类,并把低收入类型确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以全国人均GDP(9073元)水平作为标准,从表l中可知,只有山东菏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占该地带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1.39%。显然,这没有反映出该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实际情况。原因就在于这个标准是全国标准,它不能真实反映东部沿海地带内部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该地带经济发展的差异情况,应采用沿海地带人均GDP标准。
以沿海地带人均GDP(17729元)水平作为标准,从表2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共有15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占该地带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20.83%,即1/5多。这个结果基本符合该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实际情况。在这15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山东省共有3个(枣庄、聊城、菏泽),江苏省共有2个(宿迁、淮安),福建省共有2个(宁德、莆田);浙江省共有1个(衢州),广东省共有7个(揭阳、云浮、汕头、梅州、清远、河源、汕尾)。
(三)东部沿海地带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布特征
分布相对集中,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分为南北两片,基本处于我国京津塘、长三角和珠三角3大经济发达地区的隆起地带之间,并以山东省和广东省为主,这两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占到东部沿海地带全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66.67%。
从地貌单元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中分布在丘陵山区和黄泛平原,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相对较差。大多处于省际交界地区。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位于省际交界处,远离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枣庄、菏泽、聊城就处于山东、江苏、河南3省交界处;梅州、河源就处于广东、福建、江西3省的交界处。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是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如枣庄。
二、成因分析
(一)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对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或地区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本。良好的自然条件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相反,恶劣的自然条件,将非常不利于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分布特征上可知,这15个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要么集中分布在丘陵山区和黄泛平原,要么多数位于省际交界处,有的甚至还是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因此,它们的自然条件都比较差,并造成了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形成。
(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原因。自然条件虽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条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这15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三产比例不甚合理,具体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15个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中,有8个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地区平均水平13.17%,占地区总数的53.33%。这8个地区中有7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78%,占地区总数的46.67%,占同类地区的87.5%。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虽成明显的“二三一”型,但和全国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高,使得第二产业比重相对偏低,进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人口文化素质方面的原因。人口文化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一方面,劳动者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反作用。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对教育的投资就会相应提高,进而推动劳动者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人口文化素质方面的原因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以山东省为例,2003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为6069.35元,其中教育消费支出为500.30元。而同期枣庄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4420元,为省人均的72.82%;菏泽是4571元,是省人均的75.31%。如果教育消费支出所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不变,则枣庄和菏泽城镇居民对教育投资的不足是非常明显的,由此而形成的经济落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篇6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环境监测站内蒙古包头014100
摘要: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随着经济发展给环境的破坏程度逐渐加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话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内关注。本文从环境危害的根源入手,提出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并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对其进行了可行性
的分析,最后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经济;环境;技术进步;非对称性
1 概述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对环境变化具有主导作用,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工业革命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损害;环境的恶化,极大的降低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命题由此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及依据
2.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2.1.1 技术进步非对称性问题。商品生产技术与自然现象生产技术是不对称的,虽然两种技术对人类都有用,但技术进步更倾向于前者;之后另一专家指出资源开发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发展同样存在不对称性,技术进步更倾向于资源开发。经过长期研究,人们根据技术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分为资源开发和产品生产的A 型技术,该类型技术对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用于环境治理的B 型技术;用于资源开发和产品生产的C 型技术,该类型技术对环境影响较少或者不会产生影响,如循环经济技术、核聚变发电技术等。C 型技术虽然对环境不具备治理作用,但该技术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可以用来取代A 型技术,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随着工业的长期发展,三种类型技术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这被称为技术进步非对称性。
2.1.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根据工业发展史不难发现以下规律,当A 型技术发展迅速时,环境污染问题会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而加剧;当B、C 类型技术得到重视并发展迅速时,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低。这就表明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在于技术进步非对称性,因此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2.2 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可行性分析
2.2.1 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技术方面可行性。根据技术分类标准,以系统发展观为出发点,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可行的,可用三种方式进行消除:淤发展可取代A 型技术的C 型技术;于加快B 型技术发展速度,以A+B 型技术匹配使用,减少环境污染;盂对A型技术进行改进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上三种方式中,方式淤最为理想,但需要C 型技术发展为支持,在当前情况下,这一方式是难以实现的;方式于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属于末端质量路径;方式盂相对于方式淤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三种方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进行互相取代或者同时使用,当前形势下可采用方式盂为主,其他为辅的治理路径。
2.2.2 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经济方面的可行性。不同类型技术成本与其效益之间的规律是呈现反差的,以A 型、B 型、C 型技术为例,其技术研发成本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最终采用后的成本,即技术应用与生产、服务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成本则是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的。按此规律进行推算,研发成本较高的B 型、C 型技术在应用后,其产生的最终应用成本可能会低于A 型技术成本,这就为企业研发C或B 型技术,取代A 型技术,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提供了经济可能。
3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3.1 发挥国家的管理职能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对于采用重型污染技术的企业,应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或禁止措施;对于一般污染的技术,可采取一般的环境经济政策;对于采用B 或C 型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总之,国家应依靠法律的强制性促使企业研发新型技术,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拉效应,可极大的推进企业研发新技术,纠正技术进步非对称性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率,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3.2 设立技术统计指标,监督技术进步非对称性
技术统计是国家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技术活动的规模、结构、应用状况、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而进行的定量测定。当前的技术统计体系中,缺乏技术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增设能反映A、B、C 型技术创新活动的统计指标,对技术创新的监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优化产业结构及行业技术结构
产业结构不同,企业的技术结构也不同。如第二产业主要从事与物质相关的经济活动,采用的技术类型多为A 型,对环境的危害较大,第三产业多为服务性活动,采用A 型技术较少,对环境危害较轻。因此,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可从宏观上消除技术进步的非对称性,提高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同一产业内,其技术结构同样存在差异,优化技术结构可采取的措施为加大新型技术的研发力度,以C 型技术取代A 型技术;淘汰重度污染的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技术给环境的危害;发展B 型技术,以循环经济解决污染严重,但无法替代的部分A 型技术,减少生产活动给环境的危害。
3.4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人类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及能源利用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对经济系统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及废物排放的一种经济方式。在循环经济中,A 型技术可通过系统组合,设计为首位相接、左右相连的中间环节,从而使其在整体上表现为生态效率较高的C 型技术。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接口技术是需要解决的关键,只有解决好资源节约利用和废物再利用的接口技术,才能有效消除技术进步的非对称性,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创琳.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0,06:699-704.
篇7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评价及地区分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推进,全国城镇化水平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2009年底全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46.6%。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虽然同样得到普遍提高,但是发展的差距却日趋于扩大。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省(区、市)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上,那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不是处于同一水平上,因此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任务已经存在明显的差别。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镇化水平
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人均GDP来看,各省区存在明显的差别。全国内地31个省(区、市)按人均GDP分类见表1:
在省区中,人均GDP最高的为浙江省,达42214元,而贵州省只有7264元,相差5倍多。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总的说,人均GDP高的省区,其城镇化水平亦高。
2.城市经济聚集程度决定城镇化水平
虽然我国城市数量在各省(区、市)的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城市不单是一个经济单元,同时又是一级重要的行政组织。所以,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数量多少,城镇化水平与城市数量不属于一个概念。城镇化水平虽然主要通过人口指标,特别是城市人口的比例来决定,但城镇化的核心涵义是经济发展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代表了一个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我们将2009年GDP总量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城市进行了初步统计,并对其省区分布做了描述。(见表2)
3.按城市发展水平对省(区、市)进行分类
对省区及城市的分类已经很多,但是可以按照城镇化进程及其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判断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以及进一步制定城镇化政策和方针是非常必要的。
按照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至少可以分以下几类(见表3):
从全国来说,省区中最高的为广东省,2009年末,已经达到63.4%,而最低的是贵州省,2009年末仅为29.9%,不到30%。一般说,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辽宁等省区明显高于西部的甘肃、云南、新疆等省区。目前,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城镇化水平处于40~50%的水平。
各类地区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和特点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差异,城镇化进程,因而城镇化不同类型的省区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1.城镇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同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自然表现。一般说,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两者相辅相成,水到渠成。所以,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而盲目地追求城镇化。当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企图通过规划、户籍、征地、福利等行政手段,人为拔高城镇化水平,其结果恰恰适得其反,最终反而会延误城镇化。
2.面临的经济社会主要矛盾不同
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仅存在客观的发展规律,而且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每一时期或阶段,有着自己的主要矛盾和迫切问题。就产业结构而言,对一二类地区的城市来说,主要是工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工业比重过大,至今有的城市的工业比重仍然高于50%,甚至60%以上,第三产业却发展不足,所以对这些地区和城市,要在工业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加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实现对旧厂区、旧厂房、旧村庄和旧城镇的改造。在改变经济结构的同时,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而对三四类地区和城市来说,城镇化偏低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因此需要通过发展工业,包括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促进城市经济的壮大,同时扩大就业,增加城市人口。所以,不同类型的地区,城镇化的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是不完全相同的。
“十二五”规划期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将保持在2500万左右,而新增就业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200万人。中国面临着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农村转移就业三碰头的就业困境。而其中农民就业的复杂程度也将大增加。不同类型的地区和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数量、比例和构成,解决就业的途径和产业重点并不相同。
3.城镇化的目标任务不同
城镇化需要实现许多任务,不仅在不同时期其任务不同,而且对不同类型地区和城市,其任务也不相同。如,户籍,对某些地区,特别是对三四类地区和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户籍问题,让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民工进城,并适时转化为城市居民;可是对某些地区来说,特别是已经富裕起来的地区,或城乡一体化建设卓有成效的地区,或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接近甚到好于城市居民的个别地区,户籍并不是突出的问题。许多本地进城农民不愿意将户口迁入城市,变成为城市户口,而希望保持农村户口。招商引资也是如此,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竞争力较强,城市资金十分充足,而企业进入门槛很高,甚至遭遇种种阻力和障碍。对这些地区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开拓市场和资金投资出路问题。所以,不能以一个地区的政策去包揽所有的地区。不同类型地区下一时期城镇化的任务已经出现极明显的差异。
4.城乡关系的不同
城乡关系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城镇化不仅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农村,特别是城市周边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代,城乡关系已经处于极其复杂的局面,形成多类型的城乡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已经部分实现了农村城镇化,涌现大批现代化的新农村。这些新农村,从人口规模到经济总量,从产业结构到生产方式,从居住条件到出行工具,从经济收入到生活方式,从基础设施到交通通讯,从民主制度到管理方式,已经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毫无二致,基本实现了城乡的融合,按目标完成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可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农村的落后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主要劳动力仍然以外出,到外省、外城市打工为生,经济收入、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教育事业、医疗条件、基础设施仍让人堪忧,城乡差别继续延续和扩大。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面临艰苦的任务,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赶上经济发达地区。
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促进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
国家城镇化总战略和地区发展战略需要建立在对不同类型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和进程充分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采取不同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形成科学开发国土空间,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逐步地、扎实地和有针对性推进全国城镇化。
1.坚持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不可能没有经济发展而有城镇化的提高。所以,对一个地区只有经济社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城镇化才能逐步提高。同时,经济发展水平、方式和实力决定了推进城镇化的途径、速度和水平。我国目前,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发挥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对一二类地区的城市来说主要是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此,推进城镇化与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类地区是重点开发城镇化地区,首先需要增强产业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快实现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和实现新型工业化,逐步建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四类的省区主要是加强第二产业的发展,包括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2.实现多元化的城镇化路径
中国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已经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各地特点的城镇化道路、路径和经验,如江苏的华西、浙江的龙江、广东增城的大敦……,在未来发展中,其创造的空间更大,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
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社会结构、历史发展过程、城乡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要素,采取不同的城镇化路径和方式,绝不能只是动员农村人口进城,集中发展大城市一种方式和路径。
3.因地制宜解决城镇化问题
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城市对推进城镇化和发展经济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建立科学的城镇体系的前提下,现时期着重发展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这是正确的。但是,对一些经济较落后的省区来说,发展大城市仍然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从前述资料可以看出,2009年千亿以上的大城市,有的省(区)已经达到10多个,而有省区却没有一个。省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一个省区如果没有一个大型城市,并对该省区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省区的经济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总之,地区城镇化的推进必须是因地制宜。
佛山市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全市土地面积3868平方千米,2009年末总人口常住人口59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1.1万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4814.50亿元,总量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市居广东城市的第三位,在全国居第11位,其总量分别超过贵州、新疆、甘肃、海南、宁夏、青海、七个省区,相当于后四个省区的总和。可见,城市经济,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对一个省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4.采取多样灵活的城镇化形态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具有不同的形态,从目前来说,一二类省区由于城市布局偏向于过度集中,有的城市规模已经偏大,个别城市已经超出负荷,所以今后可以推进适度分散型的城镇化,或逆城镇化、郊区化。而三四类省区其主要城市,甚至一些省会城市,仍然偏小,经济总量有限,城市的中心和主导地位没有到足够的发挥,今后一段时间仍然以集中型城镇化为主,积极发展有实力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同时推进小城市与城镇的协调发展。不能对推进城镇化采取同一方针的任务。
5.正确处理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城镇化的质量是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其实质是在扩大城市人口比例的同时,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建设水平。前三十年我们主要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对城镇化的质量有所忽视,或速度与质量不协调。目前有的省区的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60%,对这些省区来,可以适当的放慢城市化速度,着重调整城市发展结构,特别是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的和谐和质量,而对于三四类地区来说,仍然必须加速城镇化的进程,通过人口的集中,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城,特别是让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进城农民。
6.制定灵活的人口和户籍政策
户籍问题非常复杂,与许多因素相关联,需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来制定和决定,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但是,城市流动人口情况非常复杂,新生代农民工呈现三大特点: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就业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更多融入城市转变,由以谋求生存为主向谋求发展为主转变。各地城市发展中,对户口的要求,对户口转化的承受力,以及进城农民工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通过观念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政策和手段,促使城市人口在不同类型、级别和地区的城市间的合理布局。
7.采取区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
篇8
农村经济作为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党和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然而,农村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在带动农村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最基本的收益,在促进农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阶段,随着农村经济的日渐发展与繁荣,农村企业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企业的内外环境都相应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改变,具体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下,不少农村企业逐渐向着产业和小城镇集中的区域聚集,实现了空间结构的重组。第二,在改革产权制度的影响下,95%农村企业逐渐实现了从个体经营到混合所有制的转变。第三,农村企业的地位与城市企业同等,不再单独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享受同样的待遇。第四,农副产品的加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且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第五,农村新兴的服务业蒸蒸日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在发展中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2农村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农村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企业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农村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带动了农村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地区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确保每个农民都能获得最基本的收益。
2.1农村经济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
农村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自身的运行中,或多或少的会利用一些比较发达的与农业有关的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在东北某个农村企业比较多的区域,由于当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得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非常良好。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如完全依赖人力和牲畜的操作方式,使得在播种、收割等众多环节中的生产效率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如此一来,农村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2.2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
农村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适当的引进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农村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农村企业在保证农村整体经济产业不断升值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农村经济的内部生产结构,从而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效提升其现代化的水平。
2.3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增长
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能力往往比较低下,无法对突发状况和具体的自然状况进行科学的预测,相应的就使得农业生产中经济发展不稳定的状况时常发生。然而,农村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并且在面临突发状况和自然灾害时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或者方法予以很好的解决,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平稳的发展。
3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3.1农村企业的规模
农村企业在自身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企业规模越大,对于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更明显。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并使他们充分的参与到农村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同时还能够提高剩余劳动力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有助于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更深层次的深远影响。
3.2农村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支持方面的影响
技术性是农村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特性,对于人才和资金的聚积和互联网的共性是其最为显著的优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企业在业务方面的交易主要是在电子平台上完成的。但是,在众多农村地区技术型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一些具备高学历的人才由于不肯吃苦普遍不愿意在农村就业,再加上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的更新速度过慢,导致不能及时的有效的处理最新的消息,农村企业中的工作者大都对于自身工作的实质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除此以外,不少农村企业普遍存在着发展模式异常单一且创新力严重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农村企业一定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视,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在企业原有基础上对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适当的改造,不断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从而有效的促进农村企业由“粗放型”逐渐向着“集约型”的方向转变。将人才发展战略逐渐深入到农村企业的发展中,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使得员工的整体素质都有所提高;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引进一批优秀的城市工人来逐步促进农村企业人才结构的改善;对企业文化进行积极的宣传,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促进企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
3.3农村企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关联性
农村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大多数情况下是建立在当地具备充足资源的基础上的,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资源有很大的关联性。如:木材加工厂、家具制造厂的创办与当地具备丰富的树木资源分不开;小煤窑、水泥厂、石材厂的建立与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石材分不开。事实上,农村企业的发展不仅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很大的关联性,在民风民俗、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以及市场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同时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越大,更加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4农村的经济类型影响
农村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经济的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农村企业的经济类型通常都比较多,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型和创业型,甚至还包括外贸型,而正是由于众多类型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对农村具体的经济类型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且不断的推动农村经济类型逐渐朝着立体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类型的丰富,可以保证农村经济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扶植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在带动农村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最基本的收益,在促进农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农村经济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提升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增长。在此基础上从农村企业的规模、农村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支持方面的影响、农村企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农村的经济类型影响等对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而有助于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更深层次的深远影响。
作者:李清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亚娥.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J].时代农机,2016(01).
[2]李娟.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因素[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
[3]高艳书.探究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J].商,2015(11).
[4]姜军.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学,2015(08).
篇9
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是指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学校的专业结构和布局要和连云港市的经济地位现状和发展趋势之间相适应,教学目标设置和调整要和教学计划及大纲的编制、教师、教室、实验室和其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以适应教学资源的配置和连云港各个产业的发展。
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产业结构是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基础,科学的专业设置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因此,中职的专业设置要能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
一、产业结构决定中职专业设置
各个地区的产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及技术结构也都不相同,不同的经济特征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也不同。例如,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大,就业人口也更多,人才结构和类型就得以第一产业的需求为主。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其他行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大,那这一区域的人才结构和人才类型也应该以此为主。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区域也是同样。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可以直接反映在区域人才需求的类型和结构上,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不仅应反映区域人才构成的状况,也应该是区域人才供给状况的反映。人才的需求和供应结构要求产业结构相应进行调整,专业设置的依据和基础也是中职学校人才类型培养渠道。因此,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必须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
二、中职专业设置影响产业结构
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如果产业结构是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和依据。反之,中职学校合理的专业设置又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如果符合目前当地行业、产业现状,培养的人才结构才会满足社会经济所需求的人才结构,才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结构的层次,并为当地的行业和企业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这样既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学校也会因此不断地壮大和发展。但是,如果专业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那就不能为行业和企业提供其为之需要的人才,不但会阻碍当地的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更会限制学校自身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把握好几条原则:适应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原则、效益最佳原则、前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灵活多样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适应区域经济和人才需求原则。
篇10
关键词:空港经济;类型;路径选择分析
空港经济在国外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航空专家Way为首相继提出了许多关于空港经济的概念。本文主要是综合剑桥系统、Kasarda的“航空都市区”、Way的“空港综合体”等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空港经济是指随着扩散效应、集聚效应的持续强化,致使机场周边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机场与其周边区域的经济融合形态。空港经济的发展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及成熟期。根据以往历史研究可知,当货邮量大于20T或者是客运量大于1000万人次时,即形成空港经济。据2012年数据资料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空港经济由形成期转入成长期新阶段,但是对空港经济的产业类型、路径选择分析及其重要性、必备条件等方面并没有系统的梳理。鉴于此,本文主要是在历史研究基础上对空港经济的产业类型、路径选择分析等作出梳理,便于关于空港经济后续研究更加顺畅的进行。
一、空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必备条件
1、空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空港经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的产物,是城市发展趋势不断上升的重要标志。空港经济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三方面:第一,空港经济有益于推进城市发展战略进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端资源频繁聚集于空港周边,这些资源具有典型的技术先进性、市场敏感性等优势,进而形成了空港经济、腹地经济以及空港枢纽三者的联动机制,使得空港区域的综合竞争力空前提高,促使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研究结果显示,首都机场所在地区(北京顺义)高出其城市生产总值增值平均值10.88%;上海虹桥机场(上海长宁)为3.16%。第二,空港经济有益于加快城市发展进程的转变。当下空港经济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运送货物及旅客,机场周边区域越来越具有高附加值、高智力因素、低资源消耗率等特点,对机场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逐渐增强。同时,空港经济也促使周边地区产业集群的不断优化升级、集聚调整,催化了区域经济的高端化、价值链创新化及其城市发展进程的增速。另外,空港经济的发展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既可以缩小城市贫富差距,又可以有效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进而加速自身的发展。
2、空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空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制约因素。根据阿姆斯特丹及苏比克湾的机场研究结果显示,空港经济具有三方面的必备条件:一是运输网络畅通,运输体系健全。由于空港经济不是独立的,它依附于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便利性,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是相互依存的,相辅相成的。二是客货运输量。根据国际机场协会对142个机场的调查结果显示,就国际机场而言,每100万人的客货量就会产生1100-1600个就业岗位;就客货吞吐量大于500万的机场而言,每100万人的客货量就会产生750-1100个就业岗位;就客货吞吐量小于500万的机场而言,每100万人的客货量就会产生350-750个就业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空港经济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量的客货量。三是具备丰富法区域资源。对于不发达城市来说,周围的发达城市会对其产生“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致使城市如果没有丰富资源的支撑,将会使空港成为经济的负累。
二、空港经济产业类型
本文对空港经济产业类型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发达地区机场,具体可分为航空核心产业和航空关联产业,包含六个核心产业集群。
1、航空核心产业
航空核心产业主要是指直接利用机场的设施或者服务进行生产的产业,包括航空物流、航空维修与制造及航空运输与服务三个产业集群。其中航空物流主要是指快递转运(如顺丰速运快件枢纽转运中心)、保税物流(如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航空货贷等;航空维修与制造主要是指航材及机械设备、飞机制造、飞机维修等;航空运输与服务航运保障服务和航空客货运输。
2、航空关联产业
航空关联产业主要是指对快速便捷流通具有高需求的产业,是基于航空的低时间成本优势。包括航空高技术及轻型制造业、空港商务与进展、临空总部经济三个产业集群,其中航空高技术及轻型制造业是指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设备、通信设备、高附加值轻型设备等;空港商务与进展是指国际商贸、会议展览、空港商务等;临空总部经济主要包含临空企业区域总部和航企区域总部等。
三、当前城市空港经济的路径选择分析
本文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四方面的路径选择分析,即设施建设分析、吞吐量分析、产业体系建设分析、城市发展分析。
1、立足当前空港经济基础建设,完善空港经济综合性建设
立足当前空港经济基础设施,完善空港经济综合性建设是目前空港经济城市建设急需采取的重要措施。当前空港经济基础建设主要集中于各功能区的明确划分、林地建设、民用机场的增建或者是民军两用的机场建设,而空港经济综合性建设则较为缺乏。空港经济要实现迅猛发展,就必须强化其综合竞争力,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完善周边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铁、陆、海、空等多元交通运输的无障碍对接,更有效地发挥空港的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另一方面要综合提升空港运输的服务效能。正如美国达拉斯沃斯堡机场,其向美国国内的133个地点提供直飞服务,向国际36个地点提供直飞服务,这样的服务能力为高端企业进驻空港区域提供了基础条件。据研究资料显示,荷兰的史基浦机场虽然其旅客吞吐量难以与国际大机场相媲美,但是其服务能力却使其空港经济的综合性建设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准确预测客货吞吐量增量及吞吐能力
准确预测客货吞吐量及吞吐能力也是发展空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扩大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准确预测未来吞吐增量,对机场的周边设施进行改善;要将预测机场吞吐量结合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动,借鉴国际机场的发展模式,科学计算本城市吞吐增量所需扩建或者是引进的内部与外部设施数量,改进机场与附近机场的联系,强化水陆空交通的对接能力,建设“航空-铁路-公交”三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国际航空组委会的标准,新增旅客数量要与直接岗位、间接岗位增量、经济增长量、周边设施增量等具有一致性。
3、逐渐健全空港经济产业体系,提升其发展承载力
逐渐健全空港经济产业体系,提升其发展承载力是当前城市发展空港经济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健全完善的产业体系是发展空港经济的重要支撑。首先健全空港经济产业体系需要明晰产业的发展定位,突出产业的发展重点,顺应产业发展的规律,一方面要巩固已有的产业,另一方面要强化其辐射效应及其扩散效应,增加产业链条。当前社会尤其注重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样有益于构造完善的空港经济产业体系。例如天津滨海机场建立了“航空城”,其中包括了教学科研、商务会展、航空物流等6个功能区,成为了超越第三产业的多元化空港经济模式。其次空港经济产业要提升其发展承载力,在基础产业与附加产业体系基础上研发相对传统产业附加值高、性质比较高的产品,扩展空港经济航空服务业的规模与衍生产业,尝试通过科技含量与信息产业的结合达到有效强化空港经济发展的承载力的目标。正如香港国际机场依靠毗邻的珠江三角洲,尤其是东莞和深圳,所提供高技术产品建立了信息科技产业体系并成为了世界第二的国际物流航空港。
4、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加速信息化及其绿色发展
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加速信息化及其绿色发展是当前城市更好地发展空港经济的必要途径。首先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对于建设空港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深化体制改革,协调部门间关系,加强空港与国际机场政策环境对接,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制定严格的空港计划方案,建立空港经济发展议事制度,对重大事项的决议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另一方面,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扩大空港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对于外部引入资源要严格把关,控制引进资源的质量与规模,全面优化城市结构环境。其次要加速信息化及其绿色发展,目前信息技术的强化对空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城市绿色发展作为空港经济发展具有辅助作用。要加速信息化与绿色发展,一方面要培养与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与科技产量较高及国际化的大型枢纽机场密切合作,要严格遵照国际惯例及准则引进高端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对机场周围区域进行绿色建设,完善城市的绿色发展规划体系。
四、结语
空港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经济学家对于空港经济的新阶段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在系统的梳理空港经济的产业类型及路径分析方面却很缺乏。虽然本文提出了四方面的路径分析,即设施建设分析、吞吐量分析、产业体系分析及城市发展分析,但是空港经济的全面发展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待于后续研究加以补充、完善。空港经济建设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仍然需要在不断的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寻求进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丽娟: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 上一篇:云计算的学习内容
- 下一篇: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