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感想范文
时间:2023-03-28 10:0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拓展训练感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11月13日,作为进入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我有幸参加了总公司组织的拓展训练。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了解了自己,考验了自己不言放弃的精神及团队精神,还从各个活动项目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
13日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拓展训练。12号下刚接到通知明天就要去拓展训练,说实话我根本就没有做好,但是第二天也不得不跟着一起去。一路上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在我怀着期待又有点害怕的心情中就到了目的地。下午在总公司有幸聆听了朱总的新员工会议,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你为什么工作,工作是为什么?其实在我来公司之前我从没有想过这句话,大概很大一部分人在听到这句话时先是迷茫,然后会想我为了挣到钱买自己喜欢买的东西,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能够更好一点。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听了朱总一席话我感觉工作不光是为了那些,还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为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奋斗,这样工作着才会更有意义。
会议结束后我们就就踏上了去---白沙水库训练基地的路,在路上教练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和接下来两天要训练的项目。接下来就是起代号,每个人只有一次给自己起代号的机会如果有一个人不同意就大家给起,结果每个人的代号都很特别有搞笑。到了训练基地发完衣服分好房间就都休息了。第二天早上六点集合,我们59个人共分3个小组,训练就开始了。在这两天训练总共有一下几个科目:高空断桥、90秒不NG、疯狂市场、鼓动人心、国家宝藏。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疯狂市场,教练把三个队又分成6个小队每队3次机会每次90秒时间去十米外的正方形圈里把30张卡片从1---30拼起来,最后用时最短的获胜。我就感觉这个太简单了吧,就跟队友商量着第一个先去也许能第一个完成也说不定,结果我们队上去全都傻眼了卡片根本就不是阿拉伯数字,有的是谐音、有的是图片总之什么都有最后总能把它们排列。但是我们后悔等会儿在上也晚了,已经开始计时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大家你说这张我说那张,中间还因为犯规扣了10秒,结果时间过了我们只排了7张卡片就下来了。下来之后我们一群人就开始商量,每个人都很配合一起讨论把确定的卡片都记在了一个本子上面,然后又看了别的小队的配合与合作。但是第二次虽然比第一次排的多,结果还是没排列完。我们就剩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最后一次排不完的话,我们的结果已经可以预想了。最后我们又和我们队的另一个小队商量了一下只有那么几张不能确定了最后我们这一小组决定把最后一次机会牺牲掉特别记住那几张,虽然最后没拼完但是我们已经确定从1到30的所有卡片了,下来后我们和我们的另一个小队商量把答案告诉了他们。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个队完成了比赛,我们的压力有大了几分,但是压力过后是不服输的信念和超过他们用时的信心,最后我们组的另一个小队上去了,我们都在下面紧张的看着为他们加油打气,记过他们不负众望也完成了比赛并且比其他组用时最短,我们顺利的嬴了比赛。我想这就是团队的力量,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从这次训练中我体会到了团队的l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需要团队大家一起来努力,这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只要我们保持拓展训练中的那种激情和协作精神,服从领导、信任伙伴、努力进取;然后,给想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时的人以地位。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篇2
有人这样说过:“人都一样,只有亲身经历的才是最难忘的,只有亲身体验的才是最真实的,只有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我们才会思考那些看似简凡的小问题,由此启迪我们的思维。”通过此次训练,我感悟颇深。
首先,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几个人的力量集合起来将解决艰难的困境。项目——求生墙,也称“毕业墙”。对我来说就是感动,甚至我觉得男生在可爱的同时,也是伟大的。当最后一个队员被大家齐心协力从四米五的高墙下拉上来的时候,那一刻的感动岂能用言语表达。一个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个深情的欢呼都不足以淋漓尽致表现当时大家的心情。徒手翻越四米五的高墙,19名队员全部要到达墙顶,对于我们来说,一开始的反应是“很难”,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彼此的出谋划策下,我们成功的“获救”,在全部逃离“危险地带”到达顶端的那一刻我们是最自豪的,因为我们组成了最优秀的团队。我不禁感叹:力量的源泉来自于团结。同时,我要说的是,男生在此项目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因为没有他们,我们就很难成功。过程中,男生们都主动弯下腰来让女生踏着他们坚实的肩膀向上攀爬,每个男生承受着的是重力的压迫与责任,就算受伤了他们也坚持到最后。“女生先上”,“还有吗?”,“加油啊”是这个项目中听到的最多的话语,简单而充满了责任感,男生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与责任感,让每个女生感到欣慰。我不禁想为自己鼓掌,为整个大家庭鼓掌!
其次,勇气和拼搏。提起勇气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情,这是我在完成高空抓杠的感想。在下面,作为一个观看者,觉得那非难事,但是当我爬上高柱,在要站立起来的一瞬间,说也奇怪,我其实不害怕,也没想过退缩放弃,但是两条腿就是不听使唤。也许是我恐惧吧,我犹豫了将近十几秒,但是在家庭成员的鼓励下,我对自己说“我行的,没有什么事情我是做不到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到充满了力量,勇敢的跨出了那一步。我成功了。其实,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极端的条件下变得困难重重,此时如果也能拥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而平常心也是需要不断培养历练的,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之一吧。
最后,信任。在玩盲人和哑子游戏后,我发现信任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的就是信任。其实,只要我们彼此互相相信,我们获得的将是源源不断的帮助,也会少走弯路。当自己被遮住眼睛后,总觉得缺乏安全感。在被握着手往前行进的过程中,我告诉自己,我要相信,相信身边的人,要信任对方。在对方贴心的指引下,我们顺利踏过凹凸不平的小路,穿过一道道“防线”,也就是障碍。当自己担当另一角色时,我想到的就是如何能够让对方信任自己,如何让对方不受伤害,如何引导并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
篇3
关键词:起步;激趣;快乐作文
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使学生乐于写作,把自己感到有趣的、想说的话、想象的事物以及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表达出来,就得坚持从一年级起抓说话、写话训练,环环紧扣,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真正达到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
一、说话入手,激发兴趣
凭借教材资源,拓展说话空间。扩展拼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提前接触词语和句子,提前进入说话训练并适当扩充知识面。发挥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发散思维,进一步为作文起步积蓄更多的能量。依据课文内容,进行续说训练。学完二年级上册《风》这个单元中的课文《我们知道》后,我问道:“除了课文中所描写的,你还从哪些现象知道风来了?”学生有的说:“当国旗在空中飘扬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敬礼了。”有的说:“当蒲公英搬家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帮忙了。”我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整理出来,告诉他们:这就是你们的作品。学生既欣喜又自豪,写作的神秘感消失了,由此产生了作文的欲望,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二、广泛阅读,加强积累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密切。除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阅篇目外,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爱好,选择学生喜欢的、有意义的书来读。在一二年级提倡学生读故事、讲故事。利用班队活动和说话课,让学生讲述自己读过的故事,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阅读课上,让学生学习贴近生活的诗作,熟读成诵,丰富语言,体会诗作深意。教学生制作读书记录卡,准备好词佳句摘抄本,边阅读,边积累,同时记录自己的感想、心得、阅读的收获,贵在坚持。学生作文的起步,与大量的阅读积累息息相关。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习作素材,学生起步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了。
三、观察生活,感悟情境
教师应当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置身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体验、感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创造出最佳的语文学习效果。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学生对好奇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引导他们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要留心生活多观察。教学时,我结合单元主题,深入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广泛观察。学习了“色彩”这个单元,我让学生观察秋天。观察秋天的天空、花草树木、田野、水果、人们的衣着变化等。学习“鸟儿”这个单元,我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的外形、生活习性、如何吃食、捕食等。学生兴趣盎然,很多都写出了质量颇高的小练笔。
四、开辟渠道,有效练笔
通常课本当中规定的作文训练量稍显不足,因此,我让学生准备“日记本”,随时练笔,写自己所想,不断创新。为学生习作材料的选取、准备创造条件,为学生习作开辟多种训练渠道。结合课外阅读、看电视、电影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课外阅读后要摘抄,在“自己的话”中写感想、心得就是练笔。学生外出旅游,身临其境去游历、参观,回来后可记下自己的见闻、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练笔。此外,结合其他学科,进行习作训练。如品德与生活、科学、艺术等学科和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为学生习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五、延续兴趣,树立自信
让学生乐于表达,喜欢写作,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标志,也是基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自信心,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尤为重要。教学时,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每个学生的习作中都闪耀着个性的亮点,教师应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对学生的亮点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特别是对学困生,更不能放弃。可以先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做起。做到了就给一个较高等级的评价,之后逐步提高要求。作文教学中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优、帮差,延续兴趣,树立自信,最终使学生达到了写的目标。
(2)佳作宣读。在每次的作文评讲课上,选出佳作,请小作者到讲台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增强了他奋进的动力。其他学生由于羡慕也会暗下决心,努力追赶。
(3)习作园地展示佳作。将佳作由作者本人重新工整抄写或打印,张贴在习作园地中,这样不仅激励了小作者,也起到了榜样示范、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激励性的评语。评语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我采用第二人称的语气,多谈优点,同时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和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提出中肯的建议,使学生真正从评语中得到启示。
(5)收集学生习作,结集出版。班级建立了自己的出版制度,每位学生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我们装订成册。优秀习作集配有新颖的“书名”,学生精心设计封面,还有目录、前言、后记、家长及教师赠言等。班上还举行隆重的“出版仪式”,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阅读计划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其中强调的是读书程度的重要性,然而,读书数量也是很重要的,拓展阅读教学,适度增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通过课外阅读来促进课内学习,同时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也是践行素质教育教学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掌握拓展阅读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实践分析
1.立足课内,拓展课外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实践的开展必须以课内教学为基础,这样一方面使得拓展阅读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带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更乐于通过拓展性阅读训练提高课内语文成绩,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拓展阅读中。
例如:对于“司马光”这一课文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立足“司马光”这一历史人物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训练,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司马光传记的课外书籍,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书籍,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司马光这一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历史贡献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所选教学材料必须符合学生学龄段的认知特点与思维能力,要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掌握这一人物的功勋与思想进步性特点等等,从而为课内学习提供辅作用。
2.注重拓展阅读方法的训练
拓展性阅读教学是在已有的课内教学任务基础上设置的额外教学任务,要想确保这一教学任务发挥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正面支撑作用,就要注重拓展阅读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产生良好的效果。
(1)科学编制拓展阅读计划
科学的计划是拓展阅读实践成功的保证,教师应参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接受能力、兴趣特征、课内教学内容等因素来科学编制阅读计划,形成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等等,其中明确具体“精读书目、涉猎书目”等等,确保学生能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2)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在拓展性书目阅读工作完成后,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日记、读书笔记等形式来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记录下来,深化对所读书目的理解,并在课上将自己的读书感受念给其他学生,形成拓展阅读的信息共享,也确保课外阅读同听、说、读等有效融合起来,实现知识的科学教育与引导,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作为拓展阅读教学的引导者,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就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兴趣引导、分析讲解、分享感受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打造积极、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
二、家长合作,积极促进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训练,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引导,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因为拓展阅读教学属于课外阅读,家长作为学生的课后学习辅导者必须发挥一定的引导与支持性作用,教师要试着与学生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以星期为单位,安排任务,要求家长掌握所安排的拓展阅读内容,并能够同学生一道共同进行阅读学习,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作用,能够正确掌握更多的课外词汇量。
同时,教师也应该试着创办读书交流会,在每周周末举行,汇聚全体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讨论,相互间交流读书感想和感受,同学之间相互发言,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受,培养全体学生更加积极的课外阅读兴趣,形成一个良性的拓展阅读循环,从而产生积极的读书效果,让拓展阅读带来积极的成效和成果。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对语文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通过拓展阅读教学内容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发挥拓展阅读对语文科目教学的正向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提高;写作水平;创新能力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不会写作文或不知道怎么写作文的情况,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丰富作文素材
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初中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是随意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并教给其观察方法。
1.引导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
学生在初中阶段,思维能力处于幼稚的发展期,知识、阅历较浅薄,因此,作文不能脱离学生认知实际,而要求写反映社会生活、具社会价值的大题材。
2.把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
随机观察就是把眼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凡是新鲜的感受,就及时记在观察本上,为写作提供素材。这样下去,学生发现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写作时就会文如泉涌。
3.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素材定期进行归类整理,使零碎的变为系统,分散的变为集中
4.引导学生定期交流,开展素材汇报交流会,互相启发、补充、强化对生活原型的再认识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材料,拓宽写作思维
1.为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
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诵读,之外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的作用,丰富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
2.要求对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抓小练笔,减缓作文训练坡度
小练笔即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训练,这样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一旦作文需要,就可以随手拈来,灵活运用。二是形式活泼多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三是通过小练笔,可使长期积累在学生头脑中的记忆得以复苏。
四、拓宽训练渠道,适当增加作文的训练量
教师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训练渠道。
1.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有的课文上完后,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制作。学了《桥之美》,就可以让完成一件“未来的桥”手工制作,并让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
2.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作文资源,通过改写叙述的顺序或改变文章的体裁,进行写作训练
例如,学了《木兰诗》后,让将课文改写成《木兰的自述》;学了朱自清的《春》,让写自己家乡的《春》。
3.在班级墙报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心里话”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感想、展示才华的平台
五、强化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式,培养发散性思维。(1)可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如,写《妈妈》,多数人写的是妈妈怎样关心自己,教师可启发从妈妈的脾性、品德、爱好、在家庭和社会的中的作用等角度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2)可同一中心多种选材,教师可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写出各具特色的作文来。(3)可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引导学生挖掘同一材料的多义性。(4)可同一材料多种体裁。如,围绕学校这材料,可设计一组题目:“我们的校园”(侧重于记叙和抒情);“我们的学校”(侧重于说明);“我们学校的未来”(侧重于想象)。
六、构建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1.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热情
教师可采取生活再现、模拟表演、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作热情,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2.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告诉学生写作时考虑的不是写作方法,而是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
3.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
可按学生作文程度搭配成组,也可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互评互改。
4.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新动机
激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产生自信。作文教学中变“纠谬法”为“评优法”,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要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训练;适度延伸
作文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技能,它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除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外,还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反复的练习。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将作文训练重点分割到每节课上,立足教材文本,在最有利于写作的情况下开展灵活机动的写作训练,由浅入深,这样既可以解决单元作文费时的问题,又不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手脑口并用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写作时倾注了强烈的思想情感。读者也应为有情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用美读或是充满激情的语言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回忆、联想和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去越过文字这座桥梁,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深切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引起情感共鸣,触感体验,在喜怒哀乐之中得到升华。这样每篇文章的学习都会有新意,都会有兴趣。
如教教《从百草园到三味屋》一文,教师在用美读来引领学生感知体会冬天雪地捕鸟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回忆自己所经历过的“比捕鸟更有趣的事”。稍作准备后,学生一个个先说为快:有捉泥鳅的,有钓龙虾的,有在海边捉螃蟹的。于是这位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说“童年虽已离我们而去,但那份记忆却仍清晰如初,让我们用笔记下来,把它珍藏在心的深处,好吗?”学生们个个兴奋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诉之于笔端。其实,像这类情境文本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挖掘。
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
仿写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仿写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他们就会用心来说话,用心来写文章,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我们学的课文都是精选的名篇名段,课文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要觉得某个地方写得好,不论是句还是段,都可模仿。比如分析《渔夫的故事》中魔鬼的外貌描写“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模仿上述的外貌描写,用一种句式写几句渔夫的外貌。学生肯定会跃跃欲试,借“瓶”装“酒”,摹中有创。
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续写、改写等形式,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可谓五彩缤纷,其大胆的想象,丰富多采的形式,富有个性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对课文的改写比续写更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实践表明:培养、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仿写、续写、改写不失为一剂灵丹妙药。仿写是写作训练中一个起始阶段,续写、改写是拓展学生的想象力的方法之一,我们最终目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写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当启发学生“多角度”观察客观事物,从“多方向”进行思维,打开学生闭塞的思维通道,激发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动情点和思维的闪光点。
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某段文字是写学生上网的利弊,可以请学生以“网”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学生就会联想到关系网、人情网、法网等与社会实际联系密切的话题,这样就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开拓他们的思维。
篇7
一、模仿创新
“模仿”就是学模仿样,与“创新”似乎距离很远,其实它是“创新”的起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写话模仿练习,可以一句话或一小段,提高写话的训练效果。例如,在教《假如》一诗后,让学生模仿写一写: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______________。又如《黄山奇石》,第2~5自然段都是佳段,可让学生读后自选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模仿,再任选第6自然段略写的三种奇石中的一种写一段想说的话。
二、问题拓展
教材往往在课后安排了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如学习伙伴说的话,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这为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写话训练提供了好机会,因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例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以根据课后问题“我还知道别的辨认方向的方法”写一段话。先让学生说出平时看课外阅读知道的辨认方向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写下来。又如,《植物妈妈有办法》可以根据课后问题“我还知道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引导学生写一段话:“________妈妈有办法,她_______。只要_______,孩子们________。”
三、画中写话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古诗的一大特点。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可以提倡“画中写话”的训练。这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可根据古诗中的图画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从而进一步拓展学习。比如,学生在学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后,可以要求学生看诗中的插图来演一演,再编个故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文中的小孩与蝴蝶嬉戏的经过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另外,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画画、写话训练。《动手做做看》《充气雨衣》《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是二年级下册中的第四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鼓励学生探究发现,教学中应注意教材的实践性。因此,可以在学生学完这几篇课文后,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出发,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如自己去设计一枚邮票,并写出设计制作邮票的经过;自己画风,再写出画风的过程。学生有话可写,且很有新意。
四、续编故事
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学生爱听故事并产生编故事的强烈欲望。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坐井观天》,课文的结尾这样写:“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这段话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而儿童又是最富有想象的,他们常常通过异想天开地想,描绘出一个个神话般的世界,编出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于是,我们可以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续编下去。这样,刚好给了学生想象、表达的机会,学生的创作欲望非常高涨。又如《泉水》一文的结尾是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泉水还要去很多地方,接着往下写。
五、说写结合
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因此,在写话训练中,要注意说写结合。如,口语交际《夸家乡》在进行口语交际后就可以把它写下来:“我的家乡在_______。那里风景迷人,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那里物产丰富,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还有________。我家乡的变化可大了!以前_______,现在可不同了,_________。”
六、角色换位
角色换位是指学生变课文的读者为课文中的人物或相关的人物,设身处地去处理文中的事情。例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插图中的一位傣族小朋友,写出自己是怎样和一起过泼水节的一段话。
七、扩充情节
扩充情节是指把课文中写得比较概括简略的情节内容扩充具体。例如《丑小鸭》中讲到:“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疼爱”的情况是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扩充情节写一段话,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创造想象力。
篇8
今年广州语文中考的试题结构仍比较固定,但也增加了对综合性题型的考察。预计2016年语文仍保持稳定,备考应仍以2015年考纲为基本。
“语文的备考,打好基本功很重要。”
备战中考语文,一方面需严抓基础,牢固掌握语音、字形和课内古诗文;另一方面需要扩大阅读面,多进行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训练,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以积累素材,善于挖掘、提炼生活的“动情点”,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建议考生多做典型的、知识含量大的、能力训练强的题目,有效使用练习题;多做分类练习,少做综合练习;做题有计划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加强答题规范训练。
数学:难度降低,加强运算能力
2016年中考数学比较大的可能是延续这几年的命题方式,以双基的考察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总体难度在降低。但也有可能遵照“大小年”的规律,2016年提高整体试卷的难度。中考数学的要求,基础题和中档题必须占到一定的比例,提高难度的是两道压轴题,可能会在一道题目里面融合多种考查方式。
对于如何备考,广大附中初三数学王老师认为,“首先要提高运算能力,离开运算,数学无从谈起,这是基本。历年中考数学的难题主要涉及图形和函数图像, 攻克这些也意味着拿下难题。”除此之外,一个错题本也很重要,比较有效的错题本是抄下题目,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解答,再写下解题思路和一些感想。
英语:改革变幻莫测,需多读英文报刊杂志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演讲
一、结合讲读课进行训练
1.教学生字词时,可以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连词成句或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意思。这既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讲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现情景、补充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人物的把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讲完课文后,请学生谈体会、感想,联系实际提建议、措施,或者续写课文等,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安排专门的三分钟限时口头作文训练课
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节口头作文课,也可以把口头作文课和书面写作课安排在一起。这堂口头作文课要进行一些专项的训练,最好是要订计划,有目的、有序列、有系统地进行。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如果能有个系统的教材或辅导材料会更好。
三、三分钟口头演讲的指导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口头述事的能力。如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发言和交流,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仿照课文的段落或句式说一段话。在学习《荷塘月色》后,仿照“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语段,说一段自己的感受等。也可以联词成段或口述见闻或对某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进行描述。总之可供训练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很多。通过训练,对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思路的开阔、条理化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着重进行说明事物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或实物,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层次清楚地加以说明。可做这样的游戏:叫一个同学到台上看一个实物,没有实物也可在纸上写上实物的名称,(其他同学不能看),由这位同学进行描述,但不能说出实物的名称,让大家猜猜他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可分小组进行竞赛,学生的兴趣很高。
也可利用资料或课件,看一段风光片,让学生说一段解说词。或者由学生口述每个物品、某种食物的制作方法及过程等等。通过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说明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高述事说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论事说理能力。论事说理要求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有详有略,有说服力。可以就某则新闻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点谈感想或发表评论。可以围绕“话题”让学生“说说看”。设计如下:课前先让学生自己设计话题十个(最好是一周前),并把话题公布出来让学生做好准备。(一个话题还可设计十个子话题或关键词)。上课时,学生按一定顺序上台抽取话题(可分组进行),一组派出一名代表,然后围绕话题及关键词的提示,快速思考,三分钟完成口头禅。学生抽到话题后可自行选择子话题,这样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最后由学生评说,再由老师总结。把竞争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完成学习与训练,学生没有感到压力,兴趣深厚,训练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对前三阶段的总结与提高。可采用演讲比赛、辩论会、记者采访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语言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还要考虑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的配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2.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口头作文的指导既要有“点”,也要有“线”及“面”。“点”的练习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的训练内容。如学生在景物描写中比较缺乏,就进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专项训练。可由炼字、炼词、炼句到景物描写的顺序来训练,这样分细来练,让学生有的放矢,懂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对其写作奠定基础。“线”的练习相当于扩展训练。要求学生把某件事写具体,或把某个人写生动。如:放学后,校门口真热闹!要求学生进行具体描述。“面”的练习是让学生围绕话题口头成文,跟书面作文相似。要有头有尾、条理清楚。练习时要先列提纲再口述,切不可前后矛盾,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前言不搭后语,这对学生的整体思维及构思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3.互动原则
口头作文有一个优点,就是互动。它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学生说,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而在书面作文中,“学生写——老师改”的形式,老师改完后,学生不知道有没有去看,能不能理解,老师不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每次改完作文后,学生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作文能力依然没有提高。而每次的口头作文,通过师生的互动,并不亚于老师的一次的作文面批。而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口头训练趋于完美,再写成文章就能更有效的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了。
四、基本功的训练
有些同学在说话时,我们会觉得听不清楚或感到他说话很平淡。那么就要针对学生的自身弱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项练习。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速一过快就会把某些音节吃掉,就需要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小、吐字不饱满,缺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
五、思维能力的训练
篇10
所谓拓展,顾名思义,“拓”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展”就是展开,发展,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的自我之意,同时拓展还体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又能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具体一点说,就是结合教材,让学生多读一些与教材有联系的文本材料,多知道一些,多思考一些,使他们既会做人,做思想品德高尚、情感健康丰富、审美意识较强的人,又会作文,写出思想积极,思维新颖,构思富有创意,语言别具个性的文章。那么如何拓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实践。
一、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来拓展
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身边的自然生活都有所涉及。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来关注我们人类生活,自然和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视野、思维的拓展。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本人的生活体验,说一说自己童年的乐趣,那么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童年时玩水、上山摘野果、同屋场小朋友姓氏大战等有趣的事,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认识。
又如《观舞记》这一课,先叫一个同学表演一段舞蹈,然后请同学说说感受,并讲讲对舞蹈的认识,且请同学做一个动作。经过这个铺垫,再学习这篇文章就象在感受平时生活一样简单了。
二、通过续写课文来拓展
续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续写,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富于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如《最后一课》这一课,在教学可设计让学生续写小弗朗士下课后所做的事情。
如《羚羊木雕》这一课可以让学生用一段话来说说“我”从万芳家拿回了羚羊木雕后,回到家中父母对“我”的态度。
通过这样拓展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通过改写课文来拓展
对课文的改写,本人认为比续写更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它能够更加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的目的。如《木兰诗》这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改写:假设木兰在战场上就已经被战友们认出是一个女将,那皇帝将会如何处置?战友们又将会如何看待?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这样的改写,学生的思维应是异常活跃的,笔下所涌现的也就是一个个不同的、令人深思中发笑的结局了。
《福楼拜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写的是欧洲当时的大文豪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在福楼拜家聚会作客的情景,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所写的,但却没有写到莫泊桑本人。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做些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模仿课文从外貌、语言、行动描写人物的方法,用一段话来刻画莫泊桑在福楼拜家作客的情形。这样的改写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却能大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组织辩论来拓展
在课堂上组织辩论,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激活课堂的气氛以及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如在《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中就可针对羚羊木雕既然已送给了别人,该不该再去取回这个问题进行辩论。辩论分甲乙双方,甲代表爸爸的意见,乙代表“我”的意见,分别来陈述自己的理由。
五、通过更换课题来拓展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或者是中心、主旨的体现。在教学时就可以考虑利用课文的标题来作文章,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设计其他标题来代替课文的标题呢?
如在进行《木兰诗》一课的教学时,就可向学生提问:“可以用其它题目来代替吗?如在人名前加一个修饰词,那该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好呢?”学生纷纷回答:“英勇的木兰”,“智慧的木兰”,“可亲的木兰”等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文章主旨的理解,很明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合字词教学来拓展
拓展不仅体现在上面的步骤中,就是在字词教学中也可以应用。传统教学中字词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掌握字词的音义的基础上,学生学的枯燥,也提不起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局面,在字词教学上努力进行一些尝试。
如在教学《邓稼先》这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生字词,并且提出要求:在弄懂音义的基础上,写一段话,这一段话要用上所有的生字词,到上课时念给同学听。这样的字词教学,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七、借助艺术来拓展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在心灵上引起共鸣。在教学中如能适当引用它,将能取得很好效果。如教学《黄河颂》时,先放出录音让学生欣赏,然后再由学生说听后的感想,接下来分析课文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