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主线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主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年是“十一五”结束的一年,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十二五”的整个过程和各个领域。
今年我国人均GDP可能要达到4000美元。人均GDP 4000~10000美元属于中等收入范围,世界上能够真正走出这个中等收入范围的国家不多。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方式处于粗放状态,仍然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主,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要么依赖进口,要么依赖外资企业来提供。我们在“十二五”提出把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并且在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对于中国的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按照建议,具体来讲要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转变,主要是要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近几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从50%多逐步下降到现在的35%。而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率是60%~70%,美国是70%,日本是60%多。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用3~5年时间实现需求结构的大转变,使居民消费率由现在的35%提高到50%。对电子信息产业来讲,这意味着消费类的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为此,我们还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个转变是经济增长要以第二产业带动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我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很低,增加值的比例只有43%,就业的比例只有34%,这两个比例同全世界水平相比低很多。美国的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的比重都占了70%多。服务业发展滞后会造成就业比较困难,甚至制约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我国GDP总量和美国相比差9万亿美元,主要是差在第三产业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实行的营业税比第一、二产业实行的增值税的税赋要重,其他费用也高。“十二五”期间,我们一定要通过制定鼓励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来促进服务业更快发展。
第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要从现在以物质消耗为主,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特别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原来提出,到2020年把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降低到20%,现在我们技术对外依存度是50%。技术决定着收入分配,决定着需求结构的调整。所以我们的企业在别的地方可以省钱,在研发投入上一定要舍得花钱。这几年,电子信息产业涌现出很多创新型企业。比如说,华为公司2009年的研发投入是133亿元,去年申请国际专利1847项。如果我们培育出30个华为这样的公司,申请国际专利的总量就有可能超过美国。同时,我们要积极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来提高创新能力,利用一些在国外具有较好科技资源的企业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四个转变是城乡结构要由现在主要是靠城市发展向城乡协调发展转变。现在农村沿海地区面貌变化很快,特别是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后。我们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现在时机比较成熟:一是我们的资金比较富裕;二是有些地方招工难,农村劳动力有转移的出路;三是农产品需求比较旺盛。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农村、农业的现代化都会有较快的发展。
第五个转变是区域结构将由沿海率先发展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中西部的发展速度会明显加快。内蒙古利用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资源开发和深加工,连续六年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领跑者。天津也在加快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仅次于内蒙古,拥有十几个上百亿元的大项目,滨海新区的建设会带动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十二五”将会是中西部加快发展的时期。
篇2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现代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和厂房建筑建设项目中,钢结构建筑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钢结构建筑具备很多优点,性能相对比较稳定,而且施工也比较方便,所以,受到广大业主的欢迎,也极具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在我国当前现有的建筑技术条件下,如何利用好现有的技术对钢结构建筑进行深入的开发与研究,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建筑设计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对于钢结构建筑的理解及其发展
1、钢结构建筑的含义。
建筑可以分为建筑物和构建物,但是不论哪一类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都需要一个支撑的体系来承受整个建筑的重量,也就是所说的建筑结构体系。而在结构体系当中有的是用钢材来作为建筑结构体系的主要承重材料,我们将这种结构称之为钢结构建筑。其实这个名称是从木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建筑衍生而来的。
2、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逐步为人们所认可,到了90年代,随着我国钢产量持续上升,一度达到世界第一的位置,再加上国家对于钢结构的鼓励政策的出台,为钢结构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因此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建筑体系当中,如企业的厂房建设、体育场馆的建设等等,钢结构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1)钢结构建筑国产化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钢结构建筑起步较晚,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受技术、施工设备等方面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大多采用中外合作的模式,建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上海金茂大厦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建筑企业凭借多年的建设经验,开始自主研究、开发和建设钢结构建筑。如1998 年大连远洋大厦的建成标志我国钢结构建筑正式迈入国产化。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施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钢结构建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物的质量及工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钢结构建筑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并以安全可靠、节约工期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建筑中,包括商业建筑、娱乐建筑、民用建筑和体育设施建筑等等。尤其是体育设施建筑,国内最近几年新建的体育场馆,无一例外地应用了钢结构建筑技术。另外,轻钢结构建筑的异军突起,扩大了钢结构建筑的应用范围,目前,一些小型建筑工程也开始应用钢结构建筑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钢结构建筑空间的扩展。
我国的钢结构建筑的建设水平已日益成熟,这可以从钢结构建筑的面积与空间的不断扩展上体现出来。如2008年3月建成的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其建筑面积达到了25.8万平方米,内设永久座席80,000个,临时性座席20,000个,并且造型独特,代表了国际先进的钢结构建筑水平。
钢结构建筑与国外的差距。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水平往往代表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我国的现代钢结构建筑起步较晚,还处于一个上升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而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比例在我国建筑中是非常少的,并且我国建筑用钢主要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钢结构用钢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比例还有差距。
二、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前景
虽然钢结构建筑已经大量出现,但是总体来说,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挖掘,可以说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的建筑特点迎合了现代建筑的发展需要。
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质量小的特点,能够建设一些跨度大、负荷大的结构建筑。这一点是一些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其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建设工期。由于现在地质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期,解决建筑抗震的问题是当前建筑业的一个热点问题。而钢结构建筑恰恰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是因为钢材在应力幅度内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不会因为突然增加的重量而断裂。在日本等一些地震多发国家,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首选结构,事实证明钢结构建筑也是地震中被破坏最小的建筑。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目前钢结构建筑已能进行标准化生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较低,只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焊接和螺栓安装规范拼装即可,从而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2、国家大力支持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的大户,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解决建筑能耗和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国家开始推行环保建筑、绿色建筑理念,而钢结构建筑恰恰满足了建筑行业的这种发展需要。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在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空气污染和噪音问题,也不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损害,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建筑。不仅如此,钢结构建筑即便需要拆除,建筑材料也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产生固体废物污染,有利于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从提高建筑物环保性的角度出发,这种建筑形式也更加符合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3、经济发展对钢结构的需求十分旺盛。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大跨度、高规格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体育场、大型厂房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质量要求高、工期短,并且对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的要求也较高,而传统的建筑形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无论是钢混结构还是砖混结构,由于其施工时间较长,也难以解决建筑物的大跨度和空间节省的要求。而钢结构建筑却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目前来看,我国新建的大型体育场馆几乎均采用钢结构建筑模式,一些大型厂房也是采用这种建筑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大型体育馆建设为代表的大跨度建设项目,对钢结构建筑的需求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比较旺盛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钢结构建筑市场在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钢结构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钢结构在建筑节能、绿色环保方面的优势明显
出于结构安全和节能的考虑,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层建筑和公共设施大多采用钢结构体系。从设计开始,就采用标准化,使用统一的产品标准,使用部件进行组装。比如日本国内的三星级、四星级酒店大多采用钢结构和轻质复合板材建造而成,给人印象较深的是客房卫生间体系和装饰材料,全套的卫生洁具——浴缸、坐厕、洗脸盆,包括地板、墙面,是由一个整体部件安装而成,墙体墙面的装饰材料鲜亮明快,看不到混凝土和瓷砖,所用材料都是复合材质的材料,全部在工厂生产,达到了经济而不失舒适、节能环保又具现代化的效果。
钢结构建筑不仅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更由于其结构抗震性能好,在我国的高层住宅、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中应该优先推广。由于钢结构的特性,便于形成稳定的独立结构,可以在内外墙板材料上推广使用新型节能板材,研制开发门窗、玻璃等具有密闭保温功能的新材料,规格的标准化有利于开发整体式厨卫体系,可以利用工业废渣或粉煤灰等研制各种美观实用的新型组合材料等等,通过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带动新材料、新工艺的革命性变革,逐步减少对沙石、水泥的依赖,最终推动我国建筑领域实现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结论
综上,钢结构建筑具有结构轻巧、稳固,施工工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在我国加快经济建设步伐、鼓励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时期,钢结构建筑必定会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成为整个建筑体系中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李育容,肖亚明.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发展与对策[J].安徽建筑,2004,1
篇3
关键词:生态经济;辐射带动;区域协同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型经济体,大力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将“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努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总要求。就长株潭地区而言,县域生态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发展和壮大县域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实现长株潭区域经济腾飞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
一、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经湖南省政府申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
2007年12月14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该区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核心,区内共有七县一区、四个县级市。长株潭经济发展情况见下表:
表1 长株潭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长株潭地区GDP总量达10539亿元,已经突破万亿大关。相比2010年的6716亿元增长了近57%(不考虑通胀),经济总量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表2 长株潭各县域经济概况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长株潭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发展最好的长沙县和浏阳市已经接近突破1000亿元,其中长沙县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19170元。与此同时,GDP最小的炎陵县却只有不到50亿。
表3 长株潭各县域面积、人口及GDP占比
数据来源:2013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株潭区域总面积28096k,其中县域面积25997k,占比92%;县域人口923万,占区内总人口的65.93%;县域GDP4738亿元,占总GDP的44.96%。县域土地面积较大,有较大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空间,人口相对较多,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可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因此,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区域发展来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有所加快。2013年长株潭各县域经济GDP占比近45%,较2010年县域经济GDP(2911亿元)占总GDP(6716亿元)43.34%的比重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其中,株洲县域实现GDP 995亿元,占株洲市GDP的51%;长沙县域实现GDP 3163亿元,占长沙市GDP的44.22%,湘潭县域实现GDP 579亿元,占湘潭市GDP的40%。长株潭县域GDP占比达45%,由此可见,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为长株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次产业的增长和产业结构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间的联系、比例关系各不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所差别。
表4 长株潭各县域三次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2013各县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步完善。2013年,长株潭地区实现GDP105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64亿元,第二产业5963亿元,第三产业401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5.35:56.68:38.07。长株潭县域实现GDP47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01亿元,第二产业3139亿元,第三产业1096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0.6:66.26:23.14。均呈现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良好局面。县域经济中发展最好的长沙县本年GDP为97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其三次产业结构也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浏阳市本年的GDP为924亿元,同比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72.4:20.9调整为6.7:71.3:22。
二、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生态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长株潭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0000亿元大关,但其县域经济总量仅有4738亿元,经济总量仍相对较小。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长株潭还有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和望城县入围,排名依次为:25、65、73、92。而在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湖南省只剩下三个县市入围。长株潭县域经济排名第一位的长沙县名列全国百强县第13位,浏阳市排名第47位,宁乡县排名第56位,其余均未能入围百强县。同时,2013年排名全国百强县(市)第一名的江阴市实现生产总值2706亿元,几乎与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县三个百强县的生产总值相当,占长株潭县域经济总合的57%。从上述数据反映出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慢,经济总量较小,与其他发展较好的县域经济相比差距较大。
(二)地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不平衡。综合2013年经济发展数据来看,区内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湘潭市下辖三县市经济总量只有579亿元,仅占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和的58%。同时整个株洲市下辖5县市GDP总合又仅与一个长沙县相当。另一方面,各县域生态经济单体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相差巨大。GDP总量最大的长沙县接近1000亿元,而最小的炎陵县只有不到50亿元,相差近20倍。各县市的GDP增速差距也在逐步拉大,2013年GDP增速最大的是浏阳市,达14.5%;而增速最小是的攸县和茶陵县,只有10.2%,相差了4.3个百分点。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对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三)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产业结构有待调整。长株潭县域城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10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2.87: 62.15: 24.98, 2013年长株潭县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66.26:23.14,仍是典型的“二、三、一” 结构类型。县域城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缓慢,三次产业内部问题较多,存在第一产业不优,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大的现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过大,这与生态经济发展是相违背的。第一产业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速度缓慢的现状。第二产业方面,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县域内部与县域之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过度依赖资源。第三产业方面,在资本的逐利性和县域财政有限供给下,服务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城乡需求。
三、长株潭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生态县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充分利用长株潭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的有利契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走生态之路。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必须强化资源环境管理,建立生态经济园开发区;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方能使县域生态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生态技术投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创新应用生态技术助推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的投入与扶持,加快生态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进行生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走节约型的经济发展路子。
(二)利用优势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发展。长株潭区域各市县处于城郊结合部,发展市县的区域性城市对于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打造以中心城市为发展极的核心、以县域中心城镇、小城镇、集镇为“卫星”的城市体系作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县域生态经济的作用,延伸城市产业链,构造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形成中心城市与县域生态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通过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用战略眼光发展周边县域小城镇。
(三)发挥区域协同优势,平衡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把相关资源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实现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长株潭区域县域生态经济要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之路,首先对县域内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研究规划,实现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其次对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实现跨县域的分工协作。显然要实现跨县域间的分工协作非常困难,但是非常必要。必须要突破行政区划,才能形成长株潭地区跨县域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 凌耀初.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12)
篇4
关健词:环境教育 现状 对策
1、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
环境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环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环保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和环保基础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体分为四个方面:以提高在职干部素质为目的的成人教育;以培养环保专门人才一为目的的专业教育,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社会各阶层为对象的社会教育。
1.1成人环境教育现状。目前,我国环保队伍的总体水平与事业要求尚有差距。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和地方环保系统内的近7万名干部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1.5%,中专占11.7%,其他占36.6%,而环保专业毕业的不超过5%,许多同志毕业后,从未参加过业务培训,知识老化需更新。
1.2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专业环境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2003年统计,全国己有近200所各类高校开办了环境保护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己基本满足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专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专业布局不尽合理,人才供需不尽对口等问题。
1.3基础环境教育现状。开展各级、各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由环保事业的地位和环保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决定的,环保问题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需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抓好下一代的环境教育意义深远。一是通过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教育,去影响和教育家长以至社区和全社会,二是面向未来,在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时要避免下一代出现同样的环境问题,需要对下一代灌输环保知识,树立环境观念。三是环境教育本身就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他们爱祖国、爱自然的良好品德。但我国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开展还不尽如人意。在认识上由于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感、环境行为为主与升学和就业无法直接挂钩,往往被学校、教师家长忽视。加外在教材上基础环境教育基本依靠有关具体学科教学进行渗透,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杂乱无章、零散无序的现象,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保理念和预期的环境素质。同时中小学之间环境教育衔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1.4社会环境教育现状。社会环境教育面广而且内容丰富,重点应是两方面:一是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教育,包括各级领导,他们是决策者,在环境保护中起至关重要作用,只有他们牢固树立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有正确韵政绩观,从而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抓好重点污染企业领导的环境教育。企业领导的环境法制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污染物的排放,对他们进行环境法制和环境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从而自觉防治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
中国开展环境保护20多年来,环境教育也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任务的繁重,缺乏有力的支持与保证,目前,环境教一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归如以下几点:环境教育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管理制度,许多市、县环保部门没有机构、没有资金、没有专门人员从事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理一论和方法研究严重滞后,没有系统的教材,而参照欧美的参与式教学,日本的体验式和中国的探究式让环境教育者无所适从;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东西部差异,城市与农村差异、发达地区与贫困落后地区差异,而在西部、在农村、在贫困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巫需理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现行环境教育不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对从事环境教育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要求较高,而现状是此类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
2、环境教育的主要对策
2.1进一步强化基础环境教育和专业教育体系
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分别分析各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克服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基础的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编写适合中、小学特点的教材,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应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意识教育。高等院校要逐步调整学历结构及专业结构,使之完善合理,在专业设置上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结合专业特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以及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环境教育作为绿色大学的基本内涵之一。
2.2加快课程建设。研究调整和完善环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达到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能达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体现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教育规律。
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必须贯穿和渗透新形势下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者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和观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实现生态可承受的工业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与办法等。
2.3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决策层是第一训导顺序己成为国内外的共识,要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的领导干部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开设环境课或讲座,提高决策层对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各级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在环保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环境目标责任制中。一是做好组织保障。由领导亲自挂帅、安排专职或职人员成立环境教育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奖惩制度。二是物质保障。各级政府在安排经费时,要将环境教育纳入预算,给予优先考虑。厂矿企业、医院等单位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中,也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对职工进行环境教育。
篇5
褐色经济悄然逝去 绿色经济时代到来
褐色经济是指建立在对资源环境过度消耗基础上、忽视生态保护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Dennis表示,“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不断变化,人类在享受丰硕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地球的安全,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且难以为继。”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环境危机、能源资源危机以及世界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危机呈爆发式加剧态势,使得长期存在的各类社会问题凸显,深刻影响着世界的稳步发展。2008年以来,为应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从环境发展经济学的专业领域中脱颖而出,并且逐步得到完善,成为世界经济秩序重构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
褐色经济悄然逝去,绿色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转变褐色经济的发展模式,而绿色经济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正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发展成果喜人 国际合作需要加强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绿色经济制定为国策,奋力推行。但是何为绿色经济呢?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的。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绿色经济倡议,其目标和使命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经济、金融、贸易、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环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贡献。
“我们看到,中国在践行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努力。”Dennis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关闭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产企业,努力从源头上减少消耗;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节能,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节能增效。同时,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对火电厂进行大规模脱硫改造。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增加了大量森林碳汇,成果喜人。”
为了推行绿色发展,各国绞尽脑汁,创新技术。同时,人们还看到一种现象——污染转移。近年来,发达国家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已是世人耳闻目睹的现实。面对这一现象,Dennis告诉记者,“绿色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革命,我们要解决问题,而非转移问题。问题转移,究其根源,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资源不均等导致的。相较于处在较高发展阶段、条件好、技术成熟、具有独特优势的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则囿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局限,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面临很多实际困难。然而,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绿色经济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所以,绿色发展应从全球视角着眼,淡化国别与地域之分,不断加强国际间合作,作为绿色发展同盟军的一员,各发展中国家彼此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创新绿色经济发展引擎
实现绿色发展,关键是创新。Dennis以手机报为例,从微观层面强调了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手机报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帮手,让我们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移动拥有3500万收费手机报用户,累计发行份数近550亿份;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相较于报纸,手机报节约用纸约15.7万吨,相当于少砍伐约260万棵20年以上的树木。手机报的诞生转变了相当数量读者的阅读习惯,所节省的自然资源也不言而喻。
篇6
关键词:建筑经济;公有建筑经济;国有建筑企业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所有制成分分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公私合营所有制以及工商业主个体所有制,统称为五种成分。经过演变到十五大时,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概括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业也分化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大类型。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公有制建筑经济无论在完成建筑任务、创造就业岗位上,还是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只要看到公有建筑经济的作用,更要看到私营建筑经济的作用,私营建筑经济不仅促进建筑市场管理,有效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更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上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1.我国公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我国公有建筑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有一些企业经理移花接木,,借用改制的名头,“重组”国有资产然后成立新的公司,由自己或者亲属掌握控股权,把利润丰厚的肥差都交给改制后的公司来做,这样就堂而皇之的把国家集体的利润转到自己的囊中。还有一些国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借用负责制的名义,打着国有建筑企业招牌,无视企业生存和发展,只顾自己捞钱,导致国有建筑企业出现企业穷、职工穷,只有领导富裕的现状。
2.我国民营建筑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我国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首先缺乏有利的法制环境,民营建筑企业经常会遇到建筑管理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民营建筑企业缺乏有效的民营建筑经济法律保护。其次民营建筑企业规模不大、形式单一,融资能力较弱,多为独资或者合伙企业,大大制约了其融资能力,也阻碍了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抵御风险和市场竞争上缺乏优势。
三、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
1.积极发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建筑经济行业要通过积极探索以工程、贸易、劳务与境外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经营水平、资金实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建筑工程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与国内企业强势联合,充分利用其它行业的国际优势带动自己走出国门,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整合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与有实力、有新技术、新材料的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不断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经验;建筑工程企业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境外常驻机构,广泛搜集信息,及时跟踪了解国际承包工程的市场变化以及发展趋势,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战略结构,拓宽建筑工程企业的经营深度,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
2.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发展公有制建筑经济时,要牢牢以下把握指导思想:推动企业产权多元化,发展包括国有、集体、个人多种方式交叉渗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排除国有经济分布过宽的问题,把企业员工发展成为集体经济的中坚力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实现角色的转变,由单纯的劳动者变为集劳动者和投资者与一身,让他们成为无产者,为实现社会共同富裕而努力。通过组建股份合作制经济;买断、参与、租赁国有中小建筑企业,并改组为国有建筑经济参股的新型公有制经济;明晰产权实现多元化,实现老集体建筑企业的改组。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壮大国民经济力量。
3.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通过转变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认识,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正确处理国有建筑经济和私营建筑经济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要看到私营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发展好私营建筑经济,促进建筑企业的改革,提高私营建筑经济的水平,使中国建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适当控制国有建筑经济的总量,使国有建筑经济数量和私营建筑经济数量达到合适的比例,通过让国有建筑企业采用参股、转股和出售等方式,有计划地淡出建筑经济,转为民营经济,促使建筑经济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4.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把产权制度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重点,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建立科学完善的产权制度改革制度,并不断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用于本国的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国有小企业采用出售、租赁、股份合作以及兼并等形式,为私有建筑经济提供发展空间。落实有关建筑经济政策,加强建筑经济领域的法制建设进程。
四、结束语
建筑经济领域中不同的经济体制造就了建筑经济的繁荣多样性,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异常活跃,需要我们对建筑经济有深入的了解,才能促进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为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不仅要改变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认识,看到私营建筑经济在促进就业、增加经济效益、搞活市场方面的积极作用,更要看到国有建筑经济面临的问题,坚决严厉打击国有企业领导,只顾个人利益、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最终达到促进建筑经济市场良性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亚俊.暖通空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3]黄健.浅谈建筑经济中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2.
[4]罗晓菊.论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
[5]李长江,吉鸿丽.论国内外建筑经济与发展状态[J].科技信息,2009(34).
[6]张燕及.调优结构是提高建筑经济质量的重要着力点[J].现代商业,2008(2).
篇7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建筑材料;资源化;环境保护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建筑材料的发展又是整个行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们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传统建筑材料,如砖、石、砂、钢筋等等。对这些材料的运用我们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它们也确实推动着整个人类的发展。然而,传统材料在开发与生产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比如,在新建筑物的建设和旧建筑物的维修和拆除中会产生许多建筑垃圾,至今我们还不能合理而快速的处理这些建筑废弃物。我们急需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便应运而生。然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尤其应该受到重视,因为它同时解决了垃圾存放、天然建筑材料紧缺和环境压力等多方面的问题。
1. 什么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我国的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所代替,拆建会产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传统的方法就是将它们运至郊外进行填埋或者堆放,最多就是在填埋土地上方做好绿化。这样的处理方法短期内看来似乎比较有效,问题得到了解决成本也偏低。但长远的看来这样的处理方法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可想而知的。况且在建筑垃圾中很多都还是可用资源,把它们置于荒野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新的理念就是将这些“没用”的垃圾回收、分类、再生产,它们可以在水泥、混凝土等的生产中被利用到。这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进来,不是常说本没垃圾可言,它们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它的发展趋势。
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物经过分捡、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就目前而言,我国各种废弃物在建筑材料中的运用并不普及,再生材料生产企业的数量也比较少,但许多其他国家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比如欧盟国家建筑废弃物的平均资源化率超过70%,韩国、日本等一些亚洲国家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率也已超过90%。而在我国,由于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缓慢、激励政策措施不配套、产品应用标准缺失等原因,资源化利用水平比较低,只有有少量建筑垃圾被用于生产再生建筑骨料,再利用率不足1%。
日本是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政府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与再生利用就非常重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他们称建筑垃圾为“建筑副产品”,政府先后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等规范,大大推动了再生建材的发展与应用。
在我们国家,虽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已在部分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我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缺少政府的扶持,让建筑垃圾的回收、材料再生产、推广使用都有一定的难度。二是人们的惯性思维所致,大多数人都认为再生建筑材料质量不够好,从而不愿意使用。
对于第一点,政府的力量是强大且快速的,对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是非常实用的。现阶段,这方面的企业生产和应用有自发、分散、重复、规模小、不系统的特点,离产业化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并且国家相关法规政策不配套、强制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标准体系不健全。在推广使用方面,我认为政府可以强制规定某些工程中再生建筑材料的用量,强制性的普及未必不是一个好方法。有的地方政府已经带头在政府投资工程中使用再生建筑材料,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另外还可以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加大对再生材料生产企业的扶持。
关于群众的传统思维,专业人士可以系统的向大家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或者是公开的做一些对比性试验向公众证明。也可以在结构非承重部分试使用再生材料,让老百姓慢慢接纳这种新材料。媒体的力量当然也不容小觑,借助媒体的宣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百姓们也应该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待再生建筑材料,主观的猜想、判断是不科学的。
3. 建筑垃圾重新利用的发展前景
往后走,任何行业都是向着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垃圾再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技术、政策都还不完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我们自己也需要做到在资源的投入、消费、废弃各个环节都将材料的利用做到最大化,不浪费任何一点材料。投入时,应该想好我们的建造目的和使用量,有针对性的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最好能多使用再生建筑材料。消费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较少的材料。并且尽可能少的使用一次性施工材料,多利用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工具,施工成本也会随之减少。废弃阶段,要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不是单单将它们搁置、掩埋。
可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再生建筑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强度、耐久性、耐火性等。其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也应该有深入的研究。这些就要求我们有专门的研究人员、组织、机构,系统化的去研究和试验。相信各方面性能都提高并有了保障后,大家都会认识到再生建筑材料的各方面优点,自然而然的就会接纳它,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也就扩宽了。
综上所诉,就我国目前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生产为再生建筑材料是非常必要的。即解决了垃圾堆放占地大、污染环境的问题,也解决了天然建筑材料匮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各个工程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再生建筑材料的各方面质量,加大对施工工艺的研究,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大范围的推广使用。这么长期坚持下来,整个行业的发展将会有新的突破,对环境的保护也会有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清仁,吴善淦编.《生态建与环保》,化学工业出版社
篇8
论文摘要:安徽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对策是:提升自我发展的机制和能力;确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创新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在确立了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发展、全面推行东向发展三大战略的基础上川,要真正实现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还必须有一些具体的对策措施,我们认为,这些对策措施,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自我发展的机制和能力
要把安徽省的区位、资源和发展的优势(潜在)转化为实际的优势,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即后发地区需要强健自身,提升自我发展的机制和能力。
1、提高自身接受能力,是提升自我发展的机制和能力的关键。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外部的援助,中央政府和先发地区的援助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财政资金投入并直接参与投资生产领域的微观经济活动,而是转向主要实施宏观调控,为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和支持,也将更多的是以企业为主体,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办企业,发展经济技术协作与联合,参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这些支持和扶助方式能否顺利实现并产生良好效益,使欠发达地区在一些产业领域首先实现发展水平的跨越,则取决于欠发达地区自身能否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条件,并找到有效的途径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21世纪初期,国家及东部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和援助也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将为改革支付更高的成本,用于扶持欠发达地区的财力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东部地区还将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也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援助欠发达地区。因此,实现安徽省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练好“内功”,强健自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开拓创新,奋发图强。
2、加强体制和管理创新,是提升自我发展机制和能力的核心。
体制和管理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取得后发优势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并不是中央给了多少投资,而只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体制上获得了优势,社会的资金、人才、科技就开始向这里集聚。同样,对安徽省来说,发挥后发优势的先决条件是全方位对外开放,而实现对外开放和巩固开放成果的关键,是推进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在后发优势中,模仿和引进发达地区(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借鉴其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体制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资本积累的制约或促进因素。资本的流动、技术的选择、技术效率的发挥、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技进步机制的形成,都要求有优良和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安徽省要想真正取得后发优势,就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和提高政府效率,构建好与成熟市场经济对接的条件。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包括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落后,归根结底在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从而导致观念及相关环境的落后,使经济发展缺乏新思路、新举,制约了后发优势的发挥。因此,安徽的下一步发展,必须首先在深化体制改革上下功夫。
二、确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
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对安徽省来说,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的科学合理与否,更是决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1、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缓解就业压力,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安徽省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15-64岁劳动力资源人口数达4242.1万人(2002年),占总人口数的72.2 %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常常被引以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优势。但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它又对就业形成巨大的压力。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需要安置就业的劳动力约350万人,农村需要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1000万人以上,而且安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因此,解决就业问题是安徽省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的关键制约因素。
(2)发挥比较优势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在市场竞争尤其是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差别优势总是竞争力的基本来源。安徽省的比较优势,最重要的还是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因此,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和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这意味着,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还要处在国内国际产业链条的低端,只有今天的低端,才可能有明天的中端、高端。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一定意味着技术落后,如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加工装配等产业也有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一些在国内、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企业,而且我、们今后也要逐步发展这样的企业和产业。但是,就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来说,还必须从现实出发,把技术路线的选择定位在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上。
(3)适应高新技术挑战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竞争,欠发达地区必须充分关注这一发展趋势。从继往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看,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阶段。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工业化作为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推进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则成为工业化的推动引擎和提升动力,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正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突出体现。安徽省是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面临着既要加快信息化又要完成工业化的双重任务。在选择经济发展技术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挑战和机遇,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及发展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争取在发展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上的主动性。
2、安徽省经济发展技术路线的选择
(1)继续采用适当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足比较优势,简言之,“适当的技术”是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成本条件下使企业能够赢利的技术。当然,“适当的技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技术应用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本身就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欠发达地区资本积累增加,技术应用和经济的发展,生产者技术素质的提高,我们所采用的“适当的技术”的水平将会不断提高,最终达到能够在更多的领域采用高新技术,并能自我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的水平。
对安徽省来说,采用适当技术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的。在存在大量社会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时,在经济体制、教育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还不理想的条件下,我们不要盲目追求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利用高新技术,否则企业将会因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造成生存危机。从社会角度看,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本身是社会财富,扩大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本义,是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劳动者如果不能充分就业,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由于劳动权利的不平等导致社会危机。因此,在安微的下一步发展中,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资发展来料加工、发展各种加工装配业务和能体现低成本优势的各类产业,增加工业经济的总量,扩大就业,特别是让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转移到从事工业生产,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虽然这样的技术路线使我们不能获得与资本、技术相联系的高附加值,但却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能增加国民收人,能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省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能量积聚过程。这种选择并不排斥同时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某些高新技术产业,这二者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2)继续发展传统产业,不失时机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
安徽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2003年为例,加工制造业GDP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48.89%,加工制造业总资产占全部工业总资产的74.11 %,加工制造业的税收占全部工业的80.70 %,加工制造业的利润占全部工业的77.47 %。加上其他的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安徽省工业经济的总量水平。在国际上,传统产业也还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如2000年世界500强的前十位,基本上是传统产业,他们的营业额合计占、500强营业总额的11.3 %,其比重比上年还提高了0.2个百分点。同时,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还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对性,在时间上,产业发展总是要从低级向高级演进,今天的传统产业正是过去的新兴产业,同时也必须向新兴产业过渡和发展;在空间上,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视为传统产业的产业,在欠发达地区可能仍然是新兴产业。
安微省发展好传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传统产业的产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无论对人均GDP几万美元的发达国家还是人均GDP刚超过100()美元的中国,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还主要由传统产业来提供,如纺织业、服装鞋帽业、食品加工业、家电业等等。但一些传统产业对发达国家或地区来说,由其比较经济利益决定,已不适宜生产,安徽省可以利用自身的低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挖掘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二是传统产业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一般说传统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高新技术产业要低一些,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传统产业并不必然意味着低技术结构,从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地区的实践看,恰恰是一大批传统产业因为其技术素质的不断提高。才使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且创造了更多的技术革新者、创业者。
安徽省在努力发展传统产业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升产业的技术结构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要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一些现代适当技术武装传统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以实现产业升级。要使我省的传统产业在技术和标准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要跟踪世界和全国科技发展趋势,尽量采用最新科技成果,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有计划、分层次地选择不同的技术进步重点,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的综合技术经济实力。
(3)有限目标、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安徽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浪潮中,我们决不能迟疑和懈怠,必须不失时机地在有优势的领域加快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构成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形成后发地区后发优势的关键,安徽省首先需要有选择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有限目标上实现重点突破,在有限领域抢占制高点。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三种技术创新模式:一是自主开发模式。主要依靠自身的科技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和独占性的商业利润。但自主开发投入大、风险高、成果前期要经历中试和孵化过程,需要有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必要的研发设施。二是引进消化模式。即通过技术引进,在引进的专利或专有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或作进一步的开发。这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系统集成、改进完善的二次创新模式,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济快速发展的“秘决”之一。其缺点是引进技术多是在专利保护期内,购买费用较高,同时关键技术难以引进,模仿中技术破译难度大,模仿技术如果有利可图,可能引发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三是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它是前二种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型技术创新过程。
对安徽省来说,自主开发的原始创新由于其投资和风险大,要仔细选择领域和项目,以便能集中资源、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相对较容易实现技术跨越的领域,获取关键技术突破,在某些领域走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前列。此模式适合在有很强的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院所(高校)采用,并且需要国家财政资助。
对安徽省来说,引进消化的二次技术创新是大多数产业和企业可以运用的技术进步模式。它要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引进大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有规模的项目,在较短时期内实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跨越。既解决改造传统产业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又解决先进技术的来源问题。这一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大大提升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将能在传统产业和严格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边缘产生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安徽省产业的现状是:农业大而不强、工业散而不优、服务业小而不多、三次产业比例不合理。因此,安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应该是: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的目标,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由大到大而强;全力提升第三次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1、工业领域
(1)要选择、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规模较大、市场成熟、增长稳定、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特殊意义的产业。安徽省在“十一五”及以后的时期的支柱产业应为:以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和专业设备、非金属矿物、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通用机械、橡胶制品、烟草加工等为主导的加工制造业;以天然、绿色、特色、保健食品为主导的食品工业;以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煤炭采掘、加工为主导的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大水泥、建筑和装饰陶瓷等为主导的建材工业。这些产业在我省有广泛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资源条件。技术进步较快,主导产品市场正处在高速成长期,前景广阔,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强。要通过重点扶持,上一些大项目,发展一批大集团,培养一些有重要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形成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中坚,以名牌产品为形象的支柱产业群。
(2)大力发展高加工层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产品,彻底改变过去历史形成的以上游产业为资源配置重心的结构格局。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要采取更加“迁回”的生产方式,衍生出更多的加工专业,形成更加细化的零部件、工艺设备等机电产品生产部门。要凭借我省的劳动力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利用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转移的机遇,努力把我省建设成加工制造业基地。
(3)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运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有重点、分步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要牢牢把握住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只能是传统产业这一基本点,克服相对忽视乃至放弃发展传统产业的倾向。
(4)集中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加速工业化的载体,有利于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中应围绕降低发展成本、增强集聚效应,在“两个集中”上下功夫:一是引导工厂向工业园区集中;二是引导人口向城市和重点城镇集中。集中力量办好省、市、县三级工业园区,增强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工业园区建设还必须创新建设模式,提高其市场化程度,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投人以财政为主转变为以社会投人为主,使工业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
2、农业领域。
(1)要立足安徽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业、水产业、果蔬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农产品的良种率和商品率,以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把开发活力大、附加值高的产品放在首位,合理布局和集约化经营,形成规模。
(2)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安徽农业的主导产业建设起步晚,内部体系发育滞后。一方面主导产业缺乏特色,力量分散,另一方面布局重复、结构趋同,结果是相同产业共同生产后的低水平过度竞争,农户利益受损。我省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植,既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包括资源、技术、资金、产业发展现状等,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强调控和规划,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由低级向高级推进。
(3)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村具有相对较强实力且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扶持龙头企业要注意其层次性和结构性,正确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抓大企业只能是少而精,更多的是鼓励和扶持中小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不同所有制、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多种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围绕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的功能发挥,结合各地实际,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多样化。
3、第三次产业领域。
安徽省第三次产业总的状况是:第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小,人均水平较低,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因此,必须全力提升其规模和水平。首先,要确立安徽第三次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以重点行业的加快发展为火车头,带动第三次产业的全面发展。我们认为,安徽第三次产业的重点行业是:旅游业、社会化大流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以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其次,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为服务业的生存拓展空间,更好地扩大就业。再次,运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理制、多式连运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第三次产业的传统行业。
四、创新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我省县域经济的耕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1.7%和74 %,但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在全省新创造的GDP和新增财政收人中分别才占到40%和30%多一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我省跨越发展式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如何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问题。我省与沿海地区发达省市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就是农村工业发展不足,农村非农化滞后。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变化,我省又不可能完全照搬沿海省市农村工业化的模式,而必须在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上有所创新。
沿海的农村工业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已壮大到能与城市工业、国外大公司竞争的程度,其生成与发展的背景主要是:第一,在供给短缺、价格双轨制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就能卖出去,并能赚得高额利润;第二,率先进人市场的体制条件和优惠政策;第三,沿海地区的率先对外开放和邻海、紧靠世界级大城市和发展地区的区位优势。以上条件使得沿海地区的农村工业化以超常的速度和特有的模式发展起来。而对我省现在的农村工业发展来说,面临的情况则是:第一,发展农村工业已不是当年的拓荒新市场,而是要在别人已有的市场中挤进去谋求一定的份额,必须有实实在在的竞争实力;第二,城乡间企业在市场进程上已经同步,农村工业体制上的优势已不复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第三,国内对外开放的进展已无空间行业之分,安微的对外开放已无先期开放的好处和优势,甚至给农村工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其竞争对手不仅有国内城市工业企业,而且要和国外大公司直接对抗;第四,沿海地区农村工业已完成原始积累,实现了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管理提高、人才引进和职工队伍培训,对后发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挤压力和排斥力。
显然,在这样的新情况下,安徽的农村工业发展完全照搬沿海地区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但是,我们认为,沿海地区农村工业的历史进程仍有许多值得我省发展农村工业借鉴的地方,择其要者有:第一,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以民营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实行灵活的经营与用工制度,依靠自身完成原始积累;第二,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大城市和产业集中的各类城市,依托于大企业和各类优势企业;第三,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在空间上形成某一产业或产品的集中和规模,达到提高规模效益、降低交易费用和节约成本,克服农村工业相对分散的缺陷,实现农村工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性。在此基础上,安徽农村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即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提高农村工业的竞争力。虽然现阶段农村工业在制度上的原有优势丧失,但这更说明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对发展农村工业的重要性。我省要想提高农村工业的竞争力,必须在打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上下大力气。首先要进一步优化环境,以扩大引进国内外资金,加快农村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这里的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其中优化政务环境最重要的是减少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项目的审批。其次是政府要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政府提供的服务必须以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为原则,这样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才能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壮大自己。再次,要实行优惠政策,降低政策成本。
2、推进城乡工业分工新模式,为农村工业化提供新的增长源泉。过去的农村工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第二次产业的所有领域,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体系,城乡工业结构趋同,几乎没有分工,资源配置效率低。在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今天,城乡工业之间应通过垂直分工的方式分工协作,推进生产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进程。这种城乡工业分工的新模式的要义是:城市企业主要从事相对高端产品的生产并主要集中在组装、关键性设备上,零部件和小产品及低端产品分散到农村加工生产。这样城市企业可以减少扩大生产规模中庞大的厂房、仓储等投人,降低劳动成本,农村低廉的要素可以得到开发利用。同时,专业化本身就能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而农村工业的块状集中也会节约交易和运输费用。当然,这种专业化分工必须配之以严格的产品标准化和发达的社会化服务。
3、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升发展起点,走集中化的路子、发挥后发优势。我省农村工业化的比较势势是土地和劳动力。现在一些地方的土地资源升值过快,不利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保护耕地的严格措施,必须因地制宜,我省不能象沿海那样严厉,否则农村的工业化将受到土地的严重制约。我省农村劳动力优势发挥仅仅靠低工资也是无法保持长久的,必须把提高劳动力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尤其是职工技术教育,为我省的农村工业化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与此同时,我省的农村工业化也不能再走过去那种分散布局不经济的路子。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全国90%的乡镇企业办在村以及村以下,安徽也出现过村冒烟的情况。现在的农村工业则应相对集中,应该也可以办在县城和重点乡镇,办在工业园,这是新一轮农村工业化的后发优势之一。这种集中,不仅可以导致基础设施投人上的外部经济性和就业能力的扩张,而且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把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落到实处。这种集中必然导致生产某产业产品上形成块状集群,节约合作、交易、信息传递和运输的成本,提高效益。这种集中必然要求把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放在县城等少数城镇上,从而使工业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的水平,使农村工业有可能达到和城市工业平等的竞争地位。
4、实现经营理念、品牌和融资方式创新,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安徽的农村工业化和江浙相比,在经营理念上有较大差距,必须努力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首先要克服因小利而不为的观念,不要总想一下抱个金娃娃,而要学习温州人把利润精确到分厘,积小成大的经营理念。其次,要艰苦创业,工业化中的原始积累是十分艰难的历程,资产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必须艰苦创业才有望成功。再次是观念转变。作为农村工业化主体的农民,由传统农业生产进人工业部门,必须实现思维方式、行为和经营观念的转变,否则在市场竞争中是无法立足的。
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 工业园区 肥西县
项目名称:工业园区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肥西县桃花工业园区为例
项目编号: 201310378054 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工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工业园区是县域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土地资源得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得到共享,可大大节约工业经济发展成本。而且,工业园区所形成的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间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2000年以来,肥西县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并充分发挥紧靠合肥市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依靠园区工业经济发展推动了县域经济迅速崛起。肥西县县域经济总量由2000年在安徽省的第39位,上升到2012年全省第1位。
一、肥西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肥西县是安徽省会合肥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合肥滨湖新城、高新区、经开区和政务文化新区连为一体。曾经的巢湖明珠,如今又是工业新都,已经形成汽车、家电、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的位次迅速前移,综合实力更是连续几年跻身全国百强。近十年来,肥西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安徽省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生产总值占安徽省的比重从2000年0.7%提高到2012年的1.52%(以2000年为基期对生产总值进行GDP平减指数调整)。2012年肥西县地区生产总值416.69亿元,位居全省县域第一,地方财政收入24.29亿元,位居全省县域第二。
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肥西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用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反映一个区域工业化程度,同时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以2000年为基期对生产总值进行GDP平减指数调整。从图1可以看出,肥西县的工业化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工业化水平由2000年19.66%提高到2012年的50.48%,平均每年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化发展速度明显快速全省的平均水平。2012年肥西县工业化水平达到了50%以上,并仍呈快速提高的趋势,工业已经成为肥西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图1 肥西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二、工业园区经济助推肥西县经济大发展
肥西县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工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园的建设。2012年肥西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895.4亿元,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00.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总产值的67.08%。2012年肥西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04.5亿元,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6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5.37%。从图2可以看出,2009―2012年工业园区对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均在55%以上。工业园区经济大发展推动了肥西县工业的迅猛发展,为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奠定了基石。
图2 工业园对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肥西县桃花工业园发展情况分析
桃花工业园成立于1991年,是肥西县建立最早的工业园,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是肥西县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聚功能较强的工业园。桃花工业园位于合肥西南,与合肥两大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经开区及政务新区、滨湖新区连为一体,周边坐落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院校59所,拥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人才优势等。
桃花工业园已经成为肥西县工业发展的主力军。2012年,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52.75亿元,占全县的3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57亿元,占全县的20%;招商到位资金71.5亿元,占全县的38.2%;税收21.55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7.8%。
在与肥西县另一个主要工业园柏堰科技园比较上看,桃花工业园在全县工业经济中的贡献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从图3可以看出,2007年以来桃花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肥西县比重虽有所下降,但桃花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肥西县比重一直高于柏堰科技园的比重,2012年桃花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2.75亿元,是柏堰科技园的1.4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09亿元是柏堰科技园的1.3倍。
图3 桃花工业园与柏堰科技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肥西县的比重
四、加快桃花工业园经济发展经验和有效做法
(一)坚持招大引强,推进招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
园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重点围绕汽车、家电、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产业配套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将招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建立“四项标准”即招商项目评价标准、产业定位标准、签约文本标准、项目推进标准,科学考察评判企业实力,准确定位产业的园区分布区域,按周、月、季度制订项目推进计划。
篇10
【关键词】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特点;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煤矿运输是煤炭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任务的不同,煤矿运输分为主要运输和辅助运输。煤矿辅助运输是泛指煤矿生产中除煤炭运输之外的各种运输,主要包括材料、设备、人员和矸石等的运输。它是整个煤矿运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可分为轨道辅助运输和无轨辅助运输两种。轨道辅助运输以铺设双轨或悬吊单轨为主要特征,采用架线电力、防爆柴油机、蓄电池和钢丝绳为牵引动力;而无轨辅助运输则以胶轮或履带为行走机构,采用防爆柴油机、蓄电池等为牵引动力。
1、煤矿辅助运输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在煤矿井下主要运输大巷,采用机车运煤时,材料、设备、人员和矸石也用机车运输;若用带式输送机运煤,则需要另设专用的辅助运输设备。在采区巷道内,一般都采用刮板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运煤,采用钢丝绳绞车或蓄电池机车运送材料和设备。使用综采机组的工作面在综采机组调换工作面即综采设备安装搬家时,由于设备的整件质量大、数量多、时间紧,且要求安全、快速、高效,因此对辅助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采用高效的辅助运输设备,可大大缩短综采工作面搬家时间,对提高煤炭产量及机组的利用率有很重要的意义。
2、辅助运输的特点
(1)运输线路随工作地点的延伸(缩短)或迁移而经常变化。
(2)运输线路水平或倾斜互相交错连接。
(3)工作地点分散,运输线路复杂,运输环节多。
(4)待运物料品种繁多,形状各异。
(5)井下巷道空间受限制,并有瓦斯和煤尘等爆炸性物质,需用防爆净化设备。煤矿辅助运输系统及其设备具有复杂性和类型的多样性。除了过去常用的常规辅助运输设备,比如矿用绞车、调度绞车、电机车和一般的矿车、平板车、材料车之外,近几年还出现了许多新型高效的辅助运输设备,如单轨吊车、卡轨车、齿轨机车、胶套轮机车、无轨运输车、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等等,这些新型高效辅助运输设备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煤矿辅助运输的落后面貌。
3、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现状
传统的辅助运输方式又称常规辅助运输方式。轨道运输是我国大多数煤矿井下采用的主要辅助运输方式。在没有出现现代化的辅助运输设备之前,通常选用的常规辅助运输设备有架线电机车、蓄电池机车、斜巷绞车和调度绞车等。有的设备以运煤为主,兼作辅助运输。矿井辅助运输系统的构成以及辅助运输设备的选用,与煤层地质条件、开采方式和采掘机械化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我国早期建成的大中型矿井中,由于采掘机械化程度不高、矿井生产能力有限,一般采用一矿多工作面的生产方式,其辅助运输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类型构成:井下主要水平运输大巷一般采用架线电机车运输,采区巷道主要采用矿用绞车、小型蓄电池机车等。这种运输方式目前仍有许多煤矿在采用,被称为传统辅助运输方式。传统的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的主要问题是:运输环节多、系统复杂、占用设备多,由井底车场至采区工作面需经多次转载和中转编列,辅助人员多。近几年来,除少数几个矿采用新型高效辅助运输设备外,国内大多数煤矿的辅助运输仍是小绞车、小蓄电池机车等多段分散落后的传统方式,与综采综掘等现代化系统很不相称。虽然我国煤矿辅助运输机械化起步较晚,但已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了一些新型高效的设备,如柴油机单轨吊、绳牵引卡轨车、柴油机胶套轮齿轨卡轨车、无轨胶轮车及无极绳巷道连续牵引车等,改变了我国煤矿无国产辅助运输设备可选的状况。有些设备如柴油机胶套轮齿轨卡轨车、无轨胶轮车和巷道连续牵引车已推广应用。CK-66型柴油机胶套轮齿轨卡轨车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已达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某些性能如牵引速度,牵引力和使用范围等已超过国内外同类型产品。无极绳巷道连续牵引车为我国首创。神府矿区大柳塔煤矿和兖州矿区济宁三号煤矿引进的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创造了10d运送和安装1个综采面的我国综采搬家最快速度。
4、矿井辅助运输设备的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矿井辅助运输设备的发展趋势为:无轨化、自动化、智能化。
(1)近几年来,无轨辅助运输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青睐,由于系统简单,运输高效,适应性强,胶轮车运输实现了单一化及连续化,彻底改变了轨道运输环节多、系统复杂、运输效率低的状况。无轨胶轮车是用于井下的、在巷道底板上运行的胶轮运输车,不需要专门的轨道。无轨胶轮车特别适用于赋存较浅、倾角不大的近水平煤层矿井,理想的是12度左右的斜副井,用胶轮车从地面到采区直接运送人员、材料、设备和矸石。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大量减少了专职运输人员和采掘区队辅助人员,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作业条件和安全环境,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类运输事故的发生。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还能实现井上、井下一条龙直达运输,从而大大提高全矿井效率。采用无轨运输虽较有轨运输设备一次性投入高,但总体经济效益要大大高于有轨运输方式,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2)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作为我国科技工作者首创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煤矿辅助运输设备,特别适合我国煤矿的需要,是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煤矿辅助运输设备,很值得推广应用,基本上可取代目前运输巷的调度绞车接力运输。但总的来看,设备种类还不多,未形成系列产品,产品质量也不稳定,某些技术性能尤其是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自动化单轨吊柴油车日益引起国外专家的注意。特别是2005年末第一台无人驾驶单轨吊柴油牵引车在德国OST矿井1条1250m长的试验路段运行的成功,说明煤矿辅助运输设备的控制操作自动化、轨道网的可视化是今后煤矿辅助运输工作的发展方向。
5、结论
总之,发展我国煤矿辅助运输机械化现代化势在必行。为了加快我国煤矿辅助运输机械化现代化的步伐,一方面要大胆采用高新技术,努力推广适合煤矿需要的高效辅助运输设备,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国矿井类型和生产技术条件,尤其应考虑采区的巷道条件,继续开发多品种、多系列、能够用于综采快速搬家,综掘高效运料和运人的新型高效辅助运输设备,使不同情况的矿井或采区有相应的设备可选用。同时,在矿井和采区设计时也应该严格按照运输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巷道布置,确保选用的设备能够在相适应的使用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牛树仁,陈滋平.煤矿固定机械及运输设备[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
[2]王守彪.综采运输机械[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114-115;139-14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