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服务业不断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货物贸易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全球服务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世界各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服务贸易在调整内部结构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增长方向,展现出新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762.8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92450亿美元。因此,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预测服务贸易在未来将可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一)我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起点较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迅猛,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自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主要以服务贸易的出口为主,导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不算是服务贸易大国。根据我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是713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7.7%,其中进口为4248.1亿美元,出口为2881.9亿美元。
(二)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服务贸易的发挥速度越来越快,服务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我国服务贸易中最具影响力主要是旅游和运输项目。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加深,我们国民出国旅游和留学的机会逐渐增L,促进了旅游和运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促使很多新兴服务贸易的产生,从2016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出现变化,新兴服务贸易的优势逐渐凸显。我国新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很大程度上调整和优化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我国新兴服务贸易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巨大贡献。
(三)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
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服务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深,但是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服务贸易都处于非平衡状态。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服务贸易的顺差或者逆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是我国服务一直处于非平衡状态,主要表现为逆差。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在1995~2008年间逆差程度逐渐加深,在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达到最高峰,逆差额超过115亿美元,长期的服务逆差,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时期长,我国在1995~2014年服务贸易出现持续逆差,逆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四)我国服务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不断加深
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在逐年提高,而且增长速度快,因此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升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占比分别为10.3%、10.8%、11.5%、12.3%和15.3%。我国2016年前三季度中服务贸易占国际对贸易总额的比重升至18.0%,与2015年相比,同期提升3.4%。
(五)我国新兴外包服务迅速发展
在我国服务贸易行业中,旅游、保险、金融和特许服务等行业发展速度快。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常态,我国服务外包领域不断创新,新技术和新的发展模型不断涌现。在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快速发展,服务外包合同金额达到978.8亿美元,执行金额达到678.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0.3%。目前,我国许多服务外包企业正在积极拓展业务,扩大业务范围,加强与亚美欧等国家在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等领域合作,承接服务外包。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一)国际服务贸易高速发展
为什么服务贸易越来越重要,我认为自经济全球化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也没有很大的限制,各国人民可以友好交往,大大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服务贸易在世纪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以后,世界各国可以吸引外资从而提高本国的经济水平,这也就导致各国在逐渐降低贸易壁垒,从而引入外资,提高国际生产总值。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需要逐渐消除贸易壁垒,这也是为什么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大于传统服务贸易项目。我们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可以看出,由于新兴服务产业的产生,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将越来越繁荣,对于新兴服务贸易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所以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将有可能逐渐被新兴服务贸易所取代。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不平衡性
世界上任何国家发展服务贸易,该国服务贸易都将存在非平衡状态,只是不同国家非平衡程度不同。影响服务贸易非平衡的因素是很多的,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从地区分布上进行分析,世界各国分布的地理位置完全不同,不同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不同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发达国家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因此造成发展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其次是从行业分布上进行分析,服务贸易中的行业众多,分布范围广泛,不同行业的服务贸易总量也存在差别,在服务贸易当中旅游、运输、保险和金融等贸易金额较大,因此造成服务贸易行业分布的不平衡性;最后是从产品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产品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产品,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教育水平都很高,他们主要是以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产品为主,因此造成产品结构方面的不平衡性。
(三)贸易壁垒的日趋隐蔽化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存在关税问题,那么是否服务贸易也存在关税问题,答案当然是没有,虽然服务贸易不存在关税问题,但是服务贸易也同样面临非关税壁垒。服务贸易逐渐趋向自由化并且影响整个服务行业,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发展,通常都会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维护本国利益,他们通常制定一系列外贸政策,来限制外国服务贸易企业进入本国市场,占据市场份额,政府一般会对本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出口采取隐蔽性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政策。
(四)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全球化自提出以来得到很好的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也逐渐进入全球化阶段,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结构产生巨大变化。传统的服务贸易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源借助劳动力进行加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服务贸易不在像以前仅仅借助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交易,服务贸易的重大创新在于利用知识、技术和资本,逐渐转向非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化服务贸易。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一)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明显
自从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一体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世界经济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化。目前我们很难分辨有些交易活动是属于制造业、农业还是工业,因为服务业几乎遍布所有行业,这些行业相互渗透、融合。各个行业也M行跨界发展,逐渐向综合性行业靠近。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产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可以预测市场的潜力,潜在的客户群,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发展。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拓宽了服务贸易的范围,降低了跨境交易的成本,也使得服务贸易的组织形式、交易方式和交易对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世界经济完全有可能达到高度服务化,因此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我国服务贸易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技术创新,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使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二)服务贸易发展趋向不平衡
服务贸易的发展一般是处于非平衡状态,而我国也是如此,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存在非平衡性,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分布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贸易行业一直拥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而新型的高技术服务贸易产业还不够成熟,还不足以对我国服务贸易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为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因素、历史问题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因此,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不平衡还将持续。
(三)服务贸易的高科技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也逐渐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前进,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中也表现出智能化和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服务贸易近十年来快速发展,这导致很多新兴服务产业不断涌现,比如运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服务的发展,在传统行业和传统服务中也将应用高新技术。我国也将大力推进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工作,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优质企业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种类应该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服务贸易结构合理化,这样有利于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
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我国是一个约14亿人口的大国,人口对服务的需求也很大,所以我国一直以来进口额远远大于出口额,存在长期逆差,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低。为了进一步降低我国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的现状,应该调整我国服务业的结构,提高我国服务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文章我们应该重视培养精通国际服务贸易的人才,当我们拥有众多的国际服务贸易人才时,服务贸易的结构改善、产业的优化以及服务贸易的创新才能得到持久发展。政府可以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建立国际服务贸易培养试验点,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基础。全球经济化以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越来越方便,我国企业应该多和优秀的跨国公司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优秀跨国企业中的精华部分,对我们服务贸易企业进行创新。我们应该大力支持服务贸易行业相关的企业进行改革创新,我国大部分服务企业还在利用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企业经营,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服务贸易企业从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莉.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
[2]胡毅韬.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国际商贸,2012(07).
[3]施菁.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3(03).
篇2
随着国内经济行业的逐步改革和发展,房地产企业有了日异月新的变化。房地产的影响力成为全球经济前进的催化剂。但在发展调整的过程期间,时常会出现某些不定向的干扰因素等待解决。为此,上级领导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进行规划,政策落实后,在某些领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效果,但解决和处理的不够彻底和利落,仍存有或多或少的隐患。对于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房地产的开发投资规模呈现加大趋势。
土地市场与销售市场的有效结合共同进步,关键来源于房地产业的搭建和挂钩,没有房地产业开发商的大力开发,自然也就谈不上销售市场的运营。据部分可靠数据统计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常关键的组成模块,而且占据的空间及地位逐渐扩大,时刻影响和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脉络。从2000年到如今,若将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统计起来与固定投资总额进行对比的话,惊奇的发现,房地产开发投资提升速度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且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这一点显得越来越明显。
第二,房地产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
我国房地产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曾经历过营销时代与产品时代,如今正向资本经营时代跨越,尤其是中国房地产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史程,表现出的资本经营模式最为突出。房地产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资本化的演变趋势和程度已作为衡量房地产业成熟的主要标准。以往十多年,因为我国对于房地产金融的管理及规划政策尚未完善和成熟,加之房地产行业运营的特殊性,造成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时常处在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从另一角度分析,许多金融行业很难融入到房地产业行列之中,出现了房地产市场路线与资本相脱节,然而银行作为房地产融资渠道的组成部分,远远不能解决房地产业发展瓶颈的症结。当前这种资本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紧密接触,将会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入资本经营的时代。
二、我国房地产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调整,企业产品的生产及分配均需经过政府政策商讨之后决定实行。所谓福利,不是按照劳动者所完成的劳动工作量,而是根据劳动者自身对物质的需求量发放的。这种结果使房产再生产资金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房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一,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处于发展的瓶颈期,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房地产经济还处于比较繁荣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上升的时期,因此,未来的发展,市场的调节作用一定会体现出来,再加上国家政策的调整与积极有效地引导房地产经济在改善人民生活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仍然起着巨大的作用。
第二,房地产企业集约化求变。
国内房地产行业存在不同区域的缺陷,比如环境变化、操作不规范等引起的问题,尤其是准入管理比较松懈、对开发商能力、资质监管不够等等。我国房地产业整体规模不算大,全国有6万多家开发商,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运作能力较弱,银行信贷自然成为开发商的主要资金来源。此外,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的预期造成需求的泡沫化、购房的非理性、预支消费都加速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银行房地产按揭贷款、低首付不仅助长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之风,透支了住房市场的正常需求,也推动了房地产企业的暴力行情。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H122
引言 机械工程是动态的机械,作为工程社会发展动力的一个要素,在机械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铺垫的作用,设计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设计决定其他步骤如何发展,合理的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不断发展的前提,也就决定了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一、机械设计准则
1、技术性能准则
技术性能包括产品功能、制造和运行状况在内的一切性能,既指静态性能,也指动态性能。例如,产品所能传递的功率、效率、使用寿命、强度、刚度、抗摩擦、磨损性能、振动稳定性、热特性等。技术性能准则是指相关的技术性能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例如振动会产生额外的动载荷和变应力,尤其是当其频率接近机械系统或零件的固有频率时,将发生共振现象,这时振幅将急剧增大,有可能导至零件甚至整个系统的迅速损坏。振动性稳定准则就是限制机械系统或零件的相关振动参数,如固有频率、振幅、噪声等在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又如机器工作时的发热可能会导致热应力、热应变,甚至会造成热损坏。热特性准则就是限制各种相关的热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2、标准化准则
与机械产品设计有关的主要标准大致有:
概念标准化: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符合标准;
实物形态标准化:零部件、原材料、设备及能源等的结构形式、尺寸、性能等,都应按统一的规定选用。
方法标准化:操作方法、测量方法、试验方法等都应按相应规定实施。
标准化准则就是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要满足上述标准化的要求。现已的与机械零件设计有关的标准,从运用范围上来讲,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等级。从使用强制性来说,可分为必须执行的和推荐使用的两种。
3、可靠性准则
可靠性:产品或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预期的寿命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准则就是指所设计的产品、部件或零件应能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4、安全性准则
机器的安全性包括:
零件安全性:指在规定外载荷和规定时间内零件不发生如断裂、过度变形、过度磨损和不丧失稳定性等等。
整机安全性:指机器保证在规定条件下不出故障,能正常实现总功能的要求。
工作安全性:指对操作人员的保护,保证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等等。
环境安全性:指对机器周围的环境和人不造成污染和危害。
机械设计技术是基于上述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出的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
二、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销售市场。相比制造和市场的成熟状态,工程机械行业的资源流通状况令人担忧。资源的粗犷式利用,同样成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相比欧美国家成熟的工程机械产品回收体系和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中国发展节能、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结合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进军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机不可失。
近年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保证了再制造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与国外成熟的再制造行业相比,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工程机械再制造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国家政策并不健全;其次,再制造的行业标准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再次,国内用户对再制造产品普遍存在排斥心理,需要行业对再制造进行宣传引导。虽然国内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政策的支撑和丰厚的利润,已经引起了工程机械行业巨头的关注。
三、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机械制造业的持续进步,而机械制造业也始终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着。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由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强劲增长的需求拉动,全球机械制造业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但在随后的经济危机中,全球机械制造业遭受重创。
展望未来的全球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三大趋势影响深远,将显着地改变未来行业的版图,这三大趋势为: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重心将迁向亚洲;全球市场的竞争将聚集中端市场;节能环保将越来越受到用户和制造商的重视。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地区的集中,作为设备供应商的机械制造业也越来越多地移往亚洲,以获得本地化的成本优势及更好地报务本地客户。与此同时,以我国机械制造业为主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在快速成长中,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逐年扩大。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重心将逐步移到亚洲地区的趋势已几成定局,其中我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国成为见证这一产业迁徙的重要标志。
在未来,我国必将成为主导全球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力量。
首先,在2010年-2015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制造业仍将保持远高于发达国家普遍3%不到的增长速度,无疑会拉动今后几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增长。
其次,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以萁巨大的规模优势正逐步获得全球机械制造业的领导权,到2015年接近半数的全球细分市场将由我国领导。
最后,我国正在技术水平上加速追赶领先国家。由于产业的亚洲地区迁移的殷墟,欧洲厂商未来几年处境艰难,也缺乏继续推进技术进步的资金和意愿;而我国的机械制造商本身还处于市场的中低端,他们一方面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明确的学习对象;另一方面,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也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去提升技术水平来获得更大的增长。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下,中欧两地机械制造业技术的差距预期将在未来几年不断缩小。
四、总结语
机械制造的首要前提就是机械设计,为满足人民不但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从机械设计的传递和发展角度来讲,应该不断迎接新挑战,拓展新路,制作出更好更加完美的机械产品,更好的服务与社会。
参考文献:
1、于勇,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焦煤科技,2010年第1期
篇4
【关键词】信息共享 满意度 智能化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使传统交易上常见的受时空以及相关信息制约的情况得到了新的突破;此外,广告,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方式等都相应的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对物流行业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加强与完善,物流的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都会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不仅仅限于国内,国际上的整个物流行业都会有新的推动力。
一、电子商务使国际物流的地位得到提升
(一)拓宽了国际物流的服务面
电子商务在生活中的普及,物品交易,资金交易都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而物流行业成为了唯一连接着整个市场的实质性纽带,加上进出口贸易的推动,各个企业,各个商家都只能通过这最为集中的,最有实力的物流方式将产品供应给客户,所以说,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国际物流的服务面得到了拓展。
(二)国际物流行业的管理得到重视
如今的互联网科技,只要客户想得到的产品,就不会找不到,网络交易平台上的产品琳琅满目,各种各样,而且,产品的品种还在不断的增加,因此,要实现销售业务的完成,物流的配送就被更多的关注起来,为了实现更好的客户满意度,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跨国际的贸易,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物流服务是否周到,价位是否合理等条件都应该考虑到其未来的发展中。
二、电子商务下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提升实时信息的处理能力
由于电子商务模式是世界性的,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个人与企业的交易时间,消费地点都不断的变化,各种订单的数量也就不断的增加,传统物流模式下的信息处理多是由人工完成,但在这种商务模式的压力下,信息的处理就必须得到改革,单纯的人工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无论是国际上的海路运输,还是新兴的航空运输,都不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平,电脑智能的应用,信息高效的捕捉与处理,都将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新挑战。
(二)仓储的成本控制
商品货物等在物流传输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短暂的滞留,或是简单的存储,而电子商务的推动,原有的货仓及保管都必须有更大的规模与更强的安全措施,这也就对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求变得苛刻,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必定要实现用更少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保证货物安全的条件下,得到更加高效的仓储。在硬件方面,要使库存更加精确,及时,就必须加强产品条码,粘贴的技术的革新;在软件方面,通过使用相应的管理系统,来保障库存货物的查询能力,更加有效的实现快速准确的出厂,减少仓存量,以此来降低成本,实现物流企业的资金高周转率,物力设备的高使用效率。
(三)运输节点的信息共享
当货物实现了线上交易,那么何时到达购买者的手上,某一时点,货物运输到了哪里,这样的问题就成为了整个交易最为关注的环节,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从供应商那里接过货物这一刻开始,就要实现整个运输过程的节点信息共享,供应商和客户都能在最需要的时间里查询到相应的信息,来做好相应的准备,从而就要求物流行业要有更好的追踪和监控能力,通过使用GPS,GIS等技术手段对运输车辆,船舶,飞机等实现实时定位与跟踪,实时监测整个货物的运输状况,并将信息及时的发送至供应商与客户都能查询到的平台,虽然有些知名的国际物流能够做到一部分,但实现整个行业的普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加强管理与监督,通过合理的调度,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与合作企业的信任力。
(四)配送阶段的人性化
配送是整个物流运送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阶段,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对其货物进行分类和配备,有时可能需要临时存放,通过管理系统的帮助,实现货物的就近保存,合理调配,方便客户领取,重要的货物要实现验收,客户本人签收,这才是整个运输过程的完结。硬件水平不是评价物流服务的重要指标,对客户服务的高效和质量才是应该追求的根本。
三、总结
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得到了加强,国际上物流行业也变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物流企业自己的形象,往往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无论是国际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变化,还是居民个人的购买力,消费能力的增加,都将直接对物流行业产生各个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一种信息化的,多元化的,智能化的,及时性强等的发展趋势,只有抓住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大好机会,综合所有信息,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强化服务,才能实现国际物流行业的健康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机电系统;中国制造;制造装备;集成科学
1 复杂机电系统的特点及内涵
1)特点
现代复杂机电系统是机、电、液、光等多物理过程融合于同一载体的复杂系统,其共有特性至少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1.集成了多种高新技术的多功能复杂机电系统,具有物理结构复杂、技术深度高与宽度广、多学科知识密集交叉与融合的核心特征。
2.系统由多个相同或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通过耦合构成结构复杂的有机整体。
3.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通过耦合和协同进行能量流.物质流与信息流的传递、转换及演变,实现多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并形成系统的基本功能。
1.由于复杂机电系统在功能、结构、耦合关系和物理过程等各方面所具有的复杂性,表现出一般复杂系统的典型特征。
2)内涵
系统集成是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只有当各个物理和功能摇苏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匹配的整体系统时,这样的过程才能称之为集成。因此,本文中复杂机电系统集成科学的内涵是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复杂机电系统的功能生成与躲屋里过程耦合机制,寻找和发现复杂机电系统集成、融合与演变过程的规律;从系统的角度研究机电装备的“融合集成效应”,从融合集成过程中的预期效果与实际差异中研究和发现系统集成的复杂规律,从系统动态行为的奇异性中研究系统集成中的功能保障与突变机制;基于复杂机电系统集成融合的新知识、新原理和新方法,逐步构建复杂机电系统的集成科学理论体系。
当代科技发展趋势表明,各领域各学科知识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多种知识和技术的融合集成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因此,在加强原始性创新的同时,积极调整科技创新的模式,从注重单项创新转变到更加强调各种技术的集成,强调在集成科学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的战略需求。复杂机电系统集成科学需要解决的多场、多过 程、多界面耦合及多尺度效应等问题,反映了当代科技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是机械与制造科学的研究前沿。机械工程学科也正在形成“复杂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集成科学”,将“机械”设计提升到系统集成科学的层面,扩大与深化设计的科学内容,如界面科学、非线性科学和信息传递科学等;将传统的注重“设计方法”变革为设计“机械”载有的物理过程如何经集成演化产生机械功能;将模块化设计变革为“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全系统协同设计”。从集成科学的高度构建“设计-制造-运行”由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融合协同的理论体系,将促进多物理过程耦合、多技术模块协同、多几何结构选择性增强、无奇异动力演化的功能极端强化以及高性能、高智能、节能环保型复杂机电装备的创新研究、设计与开发。
2 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1)复杂机电系统的发展现状
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环境、食品、住房、水资源、交通、健康等问题日益突出,加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创造更为精彩的未来世界,人们对高速度、高功效、高精度、智能化机电产品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
复杂机电系统的市场需求持续上升。节能环保基本上是所有现代机电系统必须具备的特性,对于生产能源的机电装备显得尤为重要。节约型和新型能源装备技术市场需求强劲。例如,风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绿色能源之一,被称为“未来的能源”。截至2008年年底,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1.2亿kW;2008年全球风电增长速度达到28.8%。中国风电发展强劲,2008年连续第四个年度新增装机翻番,已实现风电装机容量1324万kW,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风电大国。
复杂机电系统产业分布高度集中。复杂机电系统是高成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容易出现“木桶效应”。一些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需跨行业配套制造的技术装备,其设计与制造涉及多个学科、多种技术,需要多个企业和部门联合开发制造,容易形成高度集中的产业链。例如,全球风机市场由老牌制造商主导,仅维斯塔斯、通用、歌美飒、Enercon、Suzlon和西门子六家公司就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
2)驮踊电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总体来说,复杂机电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复杂机电系统不断挑战技术极限;复杂机电系统不断提升多学科知识融合、高新技术集成的水平。基于目前复杂机电系统的研究进展,可以预测未来机电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1)系统功能愈加丰富,速度和精度大幅提高,运行工况进一步极端化。
(2)系统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先进机电设备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自动控制和信息自动检测采集及处理,具备自凋节、自诊断和自动保护等功能,甚至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3)复杂机电装备的系统性更强,各子系统间协调性要求提高,多种技术的综合及多个部分的组合更具科学性。
3 结语
近20年来,我国机械、力学、数学等领域内的学者在复杂机电系统动力与控制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创新性成果。基于复杂机电系统的研究现状及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围绕复杂机电系统的基础性研究仍显不足,明显滞后于国家对重大机电装备的发展应用需求,因此,未来仍应加强对复杂机电系统共性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应与实际装备结合起来开展,特别是结合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深化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产生一批既有理论创新、又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重大标志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管理会计 现状 发展趋势
一、 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现状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及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由产品化时代进入市场化时代,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也随之加大,对管理知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管理理论由此而产生,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说相继建立。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其组成部分及具体管理方法体系的“标准成本制度”、“全面预算体系”、“标准差异分析”等,相继引入到会计中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其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也由早期的应用工具,逐步发展为参与决策,最终上升为战略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多元成本计量目的要求相应建立多维成本概念,正如杨纪瑰教授所述:"服务于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和包括不同范围所进行的成本计算的结果,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成本概念和成本数字。"在管理成本的大框架下,各种成本的涵义和外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发展。
(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篇7
一、我国电子商务现状
1.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外部环境的完善。近年来,随着国务院有关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电子签名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以及相关宏观调控措施的开展,为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应用领域逐渐拓展
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走在了应用电子商务的前列,正在由普及走向深入,在能源、交通、电力、银行、保险等行业尤为突出,有30%的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来做交易,可见,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3.电子商务模式成熟现商机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以《电子签名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完善,促使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迅速从点到面铺开,这给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4.盈利模式日趋丰富
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开始,被风险投资家青睐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就在不断演化。从初期的网络接入,到门户、B2B、B2C等,而后从B2C、B2B又分出很多新的模式。
二、我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1.纵深化趋势
电子商务企业将从网上商店和门户的初级形态,过渡到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产品和服务更贴近用户需求。更多的传统企业将参与进来,新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将更庞大、更完善,新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会在细分的市场上出现。
2.个性化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使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有了一个更加有利的平台,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
3.专业化趋势
网络本身就蕴含着时尚和前卫的因素,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
4.国际化趋势
随着我国在电子商务立法上和国际接轨,以及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完善和规范,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外的企业进行交易、合作,同时,庞大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子商务企业和投资公司参与进来。
5.区域化优势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东西部不平衡,同一地区城乡之间经济收入差距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超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仍将是电子商务的主要市场。
6.融合化趋势
电子商务网站在最初的全面开花之后必然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兼并,包括同类网站之间优胜劣汰后强者对弱者的兼并,和不同网站之间的互补性兼并。二是战略联盟,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以共享客户和资源、提高竞争力,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今后信息交流的热点,成为各国争先发展,各个产业部门最为关注的领域。中国电子商务虽然还处在初始阶段,面临着体制、技术、管理等诸多问题,但是已迈出可喜的一步。我们只有具备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眼光,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努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宋玲.电子商务――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8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 现代工业 发展
电气自动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先进科学的核心技术,是使产品的操作、控制和监视,能够在无人(或少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按预定的计划或程序自动地进行的技术。其具有提高工作的可靠性、运行的经济性、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等作用,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能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PC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Internet 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IT 平台的融和,而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这一过程。Internet/Intranet 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等各方面的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功能和设计理念
2.1 特点
与热机设备相比,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少、信息量小、操作频率低,但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由于电气设备要求较高的保护自动装置可靠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较高的抗干扰能力,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较多连锁保护,能够满足有效控制的要求。
2.2 功能
基于电气控制的特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要实现对发电机—变压器组等电气系统的有效控制,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功能:发电机—变压器组出口隔离开关及断路器的有效控制和操作;发电机—变压器组、励磁变压器、高变保护控制;发电机励磁系统起励操作、灭磁操作、增减磁操作、稳定器投退、控制方式切换;开关自动、手动同期并网;高压电源监视和操作及切换装置的监视、启动、投退等;低压电源监视和操作及自投装置控制;高压变压器控制及操作;发电机组控制及操作;LPS、直流系统监视等等。
2.3 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有集中监控、远程监控、现场总线监控3 种设计方式。集中监控方式的特点是由一个处理器集中系统功能进行处理,优势是设计简单、防护要求较低、运行维护方便。由于处理器工作量过于繁重,导致处理速度较低,对全部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将导致主机冗余降低、电缆数量增多,导致投资加大,而且长距离电缆干扰也会影响系统,隔离刀闸、断路器采用硬连接也容易产生辅助接点不到位、查线不方便等问题,增大了误操作的几率。远程监控方式有着组态灵活和节省电缆、安装费用、材料以及可靠性高的优点,由于电气设备通讯量比较大,而Lonworks、CAN等各种现场总线通讯速度不高,该方式仅仅适用于小型系统的监控,无法满足大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由于现场总线、以太网等技术的普遍应用和相应运行经验的积累,智能化电气设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网络控制系统逐渐应用到电气系统中,现场总线监控方式能够针对电气系统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不仅具备远程监控方式的所有优点,而且还节省模拟量变送器、隔离设备、I/O 卡件等。另外,智能设备安装简便,可以节省控制电缆和相应的投资及安装工作量和维护工作量,成本更低。由于通过网络相连的各装置功能独立,网络组态灵活,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装置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装置,更不会使系统瘫痪,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3.电气自动化及节能设计
电气自动化作为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气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企业运行成本以及劳动生产率,并且在提升和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绿色工业革命”的影响逐渐深入人心,节约能源,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已经成为现阶段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就目前趋势而言,积极地推进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采用自动化技术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已是大势所趋。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谁率先掌握节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权,那么谁将主导未来的全球经济。但是就电气自动化系统而言,由于城市电网在升级改造以及扩大增容过程中,会使用数量庞大的变频器、整流器等,造成大量的谐波产生,极大地影响了电网安全。因此,为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应该有效地消除谐波,综合考虑节能因素,从电气自动化的变压器、无功补偿、有源滤波器等多项技术上努力,减少电路传输损耗、优选变压器、补偿无功、使用有源滤波器等多种方法达到电气系统运行时的节能效果。
工业自动化是现代先进工业科学的核心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石,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主要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其结构的主要特点,希望能以需要此方面资料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篇9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 问题 创新措施 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经济发展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处理好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等多重关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开展改革与发展工作,本文从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措施,并就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我国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和理论分析,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就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如下,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1)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我们发现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管理理念严重滞后于现实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居于核心地位,而与之配套的其他管理则显得相对缺乏,这依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作祟。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对存在的能动反映和合理超越。思维对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当思维不适应存在发展的需要,就会严重阻碍存在的发展。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理念东西应该属于思维的范畴,而企业经济的现实发展则属于存在的范畴。就目前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管理理念已经严重落后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势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层的理念更新和创新意识培养,以符合现实企业经济发展需要。
(2)理念落后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上述经济管理理念严重滞后于现实经济管理发展的要求,相应导致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体制。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运行的根据和依存性法规,在企业整个运行管理中地位举足轻重。这种缺乏主要表现在:没有一套总体上的规范性制度,其次是整套的管理制度没有相应的配套机制,三是制度建立要么落后于现实经济发展要求,要么超前于现实发展需要,不具有可操作性,这是我们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认真反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3)管理部门缺乏和相应的管理队伍不完善。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企业经济管理最根本的是需要企业主体的参与,即人的作用的发挥。那就是没有完善的制度的根源在于没有配套的制定制度措施的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制度建设部门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管理人才,而企业对人才管理的缺失归根结底又来源于企业领导层管理理念的落后,或者是不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那么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缺乏那种战略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必然是盲目的和囿于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发展思路。一方面是企业管理部门的严重不足,各方面配套部门也没有上位,企业管理缺少多部门联动机制就会大大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增加成本,不利于管理促进生产和经济增长,更不用说提高企业的经济活力,增加企业员工收入更是天方夜谭式的乌托邦,严重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管理现代化。
二、问题的解决:创新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案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及分析,我们根据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全球化背景,提出了若干可供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几个方案,现简要表述如下:
(1)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转变传统发展方式,严格按照国际化、人本化要求,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升级换代。具体来说,我们要求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真正贯彻落实员工为主体,改革为先导的管理理念。只同时我们还要强调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兼顾效率公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根据企业理念更新的要求,我们提出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法制根据,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创新体制机制,才能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在不断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需要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活力,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我们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配套制度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全员参与的监督管理体制建设,不断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使管理不再是家长式的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是立体化、多元化的创新体制建设和发展。
(3)建立健全企业部门建设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在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要破除不合理的管理理念和健全相应的制度外,还需要通过完善和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引进和培养一大批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和技能的管理人才,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中坚力量。具体来说,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健全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和监管部门,对内部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的部门进行拆并改革,对于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部门要进行机构改革,并通过明确职能分工,加强内部调控。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通过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企业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预算和投入,为企业经济管理培养有力的储备人才,在这方面我们的路还很长,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还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协调度 耦合 区域经济 物流业 温州
一、温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国际间竞争与合作趋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全球范围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大环境中,温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其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体来看,温州的轻工制造业极其发达,这就要求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业发展必须形成一定规模
温州的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轻工制造业的发达与第三产业对物流的依赖性,决定了物流业在温州经济发展中的新贵地位。现阶段温州物流业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仍需大力完善,但是,在未来温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中,物流业的发展壮大是温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作为物流体系支柱的传统运输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物流企业整体实力偏弱,缺乏有代表性的骨干运输企业。二是运力结构不合理,普通载货车辆较多,集装箱运输车辆较少。三是货运业发展不均衡,从事危险品及大件货物运输的专业运输企业较少。四是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物流企业长期存在恶性价格竞争。另外,海运与铁路运输也是组成温州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存在如基础设施落后、综合运输体系衔接不畅等多种问题。
二、温州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定量评价
对于多指标系统的分析,一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投影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在损失较少数据信息的前提下,对数据指标转化为多个有代表意义的综合指数,有效地消除了分析指标的共线性,充分利用了指标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其结果的可靠性较高,如表1所示。而层次分析法在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上存在很强的客观性,容易导致分析结果失真。在对温州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析中,笔者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公式(1)为:
使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特征值、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并以公因子贡献率占所选去公因子累计贡献率的比重为计算权重,对温州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进行计算,其公式为:
三、温州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耦合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出现协同现象。耦合是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各子系统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设变量ηi作为耦合系统中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参量,其中i=1,2,3,…,n。Pij作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其中j=1,2,3,…,n。其公式为:
以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建立物流与区域经济这两个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
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度模型的建立,可以及时准备地了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各自的发展水平与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特殊情况,即所在地区物流水平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但是两者数据协调的异常情况能有效避免。表2选取代表性省、市对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
由表2可知,温州物流业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其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协调。而北京与上海的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属于幼稚协调,其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辽宁省的物流业发展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指数均不高,但是其耦合协调度数值较高,属于伪协调。就温州整体经济发展而言,大力提高物流业的发展对整体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潜力巨大。温州在产业调整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物流业的整体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温州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地区经济运作效率,对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形成 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从温州的产业结构来看,其第二与第三产业发达,这就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条件。从耦合协调度分析来看,温州物流业的发展相较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处于滞后状态,物流业发展的欠缺制约了温州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温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整体经济腾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守红,蔡海亚.长江三角洲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5)
[2]赵阳,夏雪,韩增林.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苏州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1)
[3]张亚贞.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J].物流技术,2014(5)
[4]王啸啸,欧阳新欢,李爱增,李文权.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J].物流技术,2014(17)
[5]李宝庆,陈琳.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演化及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研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J].人文地理,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