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市场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石油化工市场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石油化工市场研究

篇1

关键词:棉花检验 数据分析 实验室改造

由于昌吉实验室建立较早,实验室基础建设部分已经老化,对检测数据和相符率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影响昌吉实验室HVI检验数据和相符率的各种因素分析研究,提出改造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从而提高昌吉棉花公检实验室检验数据相符率。

一、环境对检验数据的影响分析及实验室改造

棉纤维的吸湿性改变了纤维的几何形态、物理和机械性能。因此棉花检验工作必须在统一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棉纤维放置在一定大气条件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单位时间内纤维从大气中吸收的水分子数等于从纤维内逸出返回大气的水分子数时,纤维的回潮率趋于一个稳定的值,这种纤维称为吸(放)湿平衡,所达到的回潮率成为平衡回潮率。样品平衡和样品检验必须在20±2℃、65±3%环境下进行。

环境相对湿度对棉花强度的影响

环境相对湿度对棉花长度的影响

昌吉实验室使用的是格力和吉海尔特大型恒温恒湿空调机组,保证两个检验室和两个平衡间温湿度在要求范围内。由于测试环境要求的是动态温湿度平衡,所以实验室环境建设采用的是地回风技术。检验室和平衡间地板底下是空的,作为回风通道。部分地板布满回风孔,使检验环境中的空气达到一种平衡流动方式,从而最大可能保证温湿度环境稳定,从而保证检验数据稳定。

按照中国纤维检验局要求实验室必须控制温湿度在标准范围,每间检验室和平衡间安装有温湿度监控探头,每当温湿度超标30分钟,实验室服务器自动停止接受HVI检验数据,从而使实验室停止检验。从2007年实验室建设至今,已经突显了许多问题。

1、实验室格力空调机组在长时间使用后,湿度会偏离设定的中心线,例如标准范围在62%-68%,中心线在65%。但是在近几年检验期间,格力温湿度极限范围经常达到59%-71%。导致检验中断。

实验室优化改造:根据本人在新疆多家实验室调研分析,计划改造格力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使用现在实验室较为稳定的约顿控制系统。因新疆水质较硬,改造空调的加湿罐大小,增加水质过滤系统,减少加湿罐堵塞。此项工程计划投资10万元。

2、因实验室地板底下的风道和通风地板板位置原因,经常被待测样品的棉样框架压住,从而导致回风不通畅,温湿度异常。

实验室优化改造:施工改变回风通道和回风地板位置,远离待测样品棉样框架,避开棉尘集中区域。加强检验期间对回风通道和回风地板的打扫次数。保证空调各回风通道的畅通。此项工程计划投资5万元。

二、HVI设备外设改造

除了HVI设备本身模块对数据的影响以外,还有设备外设对数据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数据相符率的影响。根据07年至今的检验相符率分析,部分实验室外设需要进行改造。

棉花长度是棉花检验数据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也是影响棉花价格的重要参数。从上图可以看出昌吉实验室12台HVI总体棉花长度相符率为73.62%,相对于全国长度平均相符率75%,还有一定距离。根据本人5年实验室工作经验,除去HVI设备本身原因以外,发现影响棉花长度和强度的重要因素:

1、HVI设备地板不平整对数据的影响

国内最早建设的公检实验室大部分做的是地回风,地板下为空的回风通道,整个地面用钢架支撑。地板上层是绝缘硬质塑料,中下部为浇灌水泥层。HVI设备大约有600多公斤。有两个大型箱体,8个轮子所支撑。实验室地板上层偏软,在经过HVI设备检验过程中的震动和常年的重压下,地板发生形变。导致HVI箱体略微倾斜,从而使HVI测量长度和强度的塔体倾斜。塔体常年在倾斜的环境下工作,会使测量台电压偏移,照影曲线发生变化,导致长度和强度总是偏高或偏低一些。相符率一直无法提高。2011年本人参加美国HVI实验室交流会议时,参观了美国棉花检测实验室。它们的实验室地面用的是水泥加固型地面,没有地回风,地面下为实心混凝土。除尘和控制温湿度使用的是上回风,即每台HVI上部有大型回风通道,吸取棉尘和控制空气流动。

实验室改造:针对上述情况,本人建议在每台HVI下面铺设5毫米厚的防锈钢板,铺设完成后做水平。使得HVI处在一个有一定的承重、抗压、平整的地面上工作。此项工程预算1万元。

2、输入电压对长度和强度的影响

HVI设备输入电压为220V,HVI自带有变压器,经过变压器的电压为美国标准电压110V。根据本人在实验室实地的测量,实验室的输入电压不能稳定到220V,会在在每天早上上升至235V左右,每天晚上的用电高峰期降低至190V左右。经过HVI变压器后,输入各电路控制板上电压会波动,从而导致测量长度和强度等数据上下浮动。使得相符率降低。

实验室改造:针对上述情况,本人建议在每台HVI输入电源处安装小型稳压源。使得电压稳定在220V,从而使长度和强度测试数据稳定,提高数据的相符率。改造预算为5000元

三、HVI操作手法和校准对检验数据的影响分析

HVI操作人员手法非常重要,特别是做长度、强度和马克隆时,不同操作手法和校准手法对于检测数据产生直接影响。

1、做马克隆模块时,不按照要求称量9.5-10.5克棉花,全部放入马克隆腔体,会导致马克隆腔体内棉纤维天平称取重量与实际测试重量不符,导致计算错误,数据错误。不按照要求开松棉样就进行测试,会使成团的棉纤维堵塞标准气流的通过,使得测量压差不准确,测试结果不准确。

2、做长强模块时,放入测量口的棉纤维必须避开样品的刀切面,手撕面应该向下。否则测量长度时会从刀切面量取样,测得长度数据偏小。

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现场一般是指施工作业的场所,其主要包括:生产现场、经营现场和生活现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就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去管理生产要素即人员、机具、物料、方法、环境、资金、能源和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职能,保证现场施工在低耗,高效的条件下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企业发展,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素质。

1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建筑施工的进度和成本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质量是施工环节中三大基本要素(质量、进度、成本)之一,一般在施工环节中我们将质检这一工作认为是甲方、监理或质检站的工作,其实不然,我们在现场施工中应该建立“三检”体系,即自检、报检、复检。单项工程完成后各个班组先自行组织自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自检必须签订质量保证书之类的文件,如果自检认为合格但是却未能通过正式的检查,那么将由该班组承担相应责任,这样才能对各个班组形成压力。报检则是在自检通过后报质检机构进行的质量检查。而复检,则是在正式检查完成之后施工班组内部进行的再次复查,这在我国目前大部分施工项目现场是没有的。其实通过复检,可以让整个施工班组集体反思为什么没有通过,对于通过了的,也可以复检为契机对施工人员进行对当中技术要点的再次分析讲解,以加深印象。通过“三检”体系,整个施工团队的质量观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各个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才能逐渐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对错误心服口服,从而为我们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必须符合由国家建筑主管部门公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范》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以上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防火、防毒、防洪、防尘、防雷击、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高空坠落、防环境污染等方面。特别注意整体提升外架、工程安全防护、塔吊和施工电梯使用安全。第一,施工组织设计应对深基坑、基槽、挖孔桩的土方开挖,首先应了解土壤种类,选择土方开挖方法,放坡坡度或固壁支撑的具体做法。总的要求是:防坍塌。第二,施工组织设计应从建筑或建筑工程整体考虑。土建工程首先考虑施进度内对周围道路、行人及邻近居民、设施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平面布置应考虑施工区与生活区分隔,施工排水,安全通道,以及高处作业对下部和地面人员的影响;临时用电线路的整体布置、架设方法;建筑工程中的设备、构配件吊运,起重设备的选择和确定,起重半径以外安全防护范围等。第三,施工组织设计应有塔吊、施工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的拉结、固定方法及防护措施,其安全与否,严重影响进度甚至造成群伤事故。

3严格落实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包括:质量、进度、成本三个要素,其中对于施工进度计划的严格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有效解决现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施工进度管理在时间上覆盖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将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每一项具体活动置于实时控制之中,都要纳入目标管理,进行PDCA循环。每一项具体的施工活动,必须事先有计划,事中有监控,事后有检查、考核、处理。在具体操作上,可借助相关的工程现场管理软件,对进度实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进度计划进行滚动式管理,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定期进行调整、更新,确保以相对优化的进度计划指导现场的施工进度管理。

4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现场管理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

4.1 材料供应及采购管理

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同时,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4.2 材料分类管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4.3 材料发放管理

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5结束语

适时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大量资金,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强化施工质量和进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内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和工程项目参与各方一定要高度重视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研究,并且认真组织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祝浩炳,刘立军.建筑施工企业现场优化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后,人们逐渐开始重视起精神文明的丰富。《泰囧》掀起泰国旅游的大热足以说明,旅游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已经是一件极其普遍的事情。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当前社会,每个人所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适当的旅行计划能更好地完善精神世界并放松心情、调剂生活。因此,在旅游如此普及的情况下,良好的旅游公共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旅游公共服务状态及政务作用

1.1 旅游公共服务的状况

旅游公共服务是主要由政府供给安排的,以满足公众旅游和消费需求为核心具有公共特性的服务总称,是一种公共服务在旅游中的具体实践。这是属于一个公共服务项目的,但目前由政府所承担的大部分职责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无法满足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而日益上涨的需求,旅游公共服务的供需就是当前所存在的主要矛盾。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市场中不断涌现了科技旅游、农业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等诸多全新的旅游业态,这使得支持这些新业态发展的信息平台以及相关公共硬件设施的建设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状况完全达不到大众所期望的状态。

旅游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重视精神文明提升的一项重要需求。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当前十分重视的一个话题,这将有效地促进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得社会能更加和谐发展,良好的旅游公共服务是所应具有的基本行为。这是作为公民的权利与诉求,政府有职责承担起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

1.2 政府部门所起的作用

政府部门终究是为人民服务、替人民办实事的部门,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公民的合理需求是政府部门所应尽到的职责。旅游公共服务是属于政府职能,良好的建设与改善是政府部门应该做到的事情。但是面对上述现象足以说明当前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并未做好这一点。

良好地促进旅游的发展能极大地提高当地财政收入,合理的开发固然重要,但配套的旅游公共设施也一定要跟上进度。毕竟来旅游的人都是来享受生活,来放松心情的,相应的设施条件跟不上,又怎么能有一个良好的口碑来吸引游客呢?最后即便来了,没有一个好的体验感,又怎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来增加收入,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呢?旅游业的兴起是能全方位地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完善的公共旅游设施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政府部门所应该承担的部分,做好这一点才能更为有效地将旅游业发展起来,这才是真正地为人民利益着想,替人民办实事。

2 旅游公共服务应当引入市场化机制

2.1 市场化机制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提升竞争力

对于公共服务决策问题其实就是对于公共物品均衡配置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具体体现。虽然公共物品供给配置问题绝不可能通过一个机制就能彻底解决,但市场化机制的引入能够良好地促进竞争力的形成和体现。

我国现有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中,是以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和控制,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也就是说,市民的需求、旅游公共设施的建设全都由政府部门来自行决策,这也就导致了大量地区出现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单一落后、更新缓慢的现象,达不到旅游时游客的自身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永远都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群体。特别是在资金条件的限制下,旅游公共服务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更多地偏向于政绩的提升而非实际群众的真实需求偏好,这就导致了在经济的一定支出下却起到了反效果,让旅游公共服务并未达到具体的现实效果。因此,良好地引入市场化机制就是改革当前决策机制的根本方案,这样才能让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建设能真实地体现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2.2 让旅游公共服务真正地适合当前消费者需求

在旅游公共服务中合理地应用市场化机制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来组织旅游公共服务的生产方向和具体实施。通过在旅游公共服务部门的内部合理引进竞争机制,从而达到让公众有自由选择公共服务的机会,并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模板的效果,让公众作为监督,达到适应当前旅游消费的相应需求。

通过绩效的引入和评估对旅游公共服务部门进行一个良好的监督和促进,让具体建设和工程实施的真实效果反映在绩效中,能更好地了解到群众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真实反响。良好的监督和合理的竞争机制的推进将更为有效地促进当前旅游公共服务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推广和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从而提升经济水平,为人民真正谋取福利。

3 政府部门在其中所承担的职责和作用

3.1 建设服务中的供给者

在结合了当前民众和消费者的一定综合需求之下,政务部门依然不能忘记自身的根本职责,就是旅游公共服务的最终供给者。旅游公共服务同样是属于公共设施范畴,也就属于了政府部门的建设管理范围之内。

即便引入了市场化机制后,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时更加偏向于公众和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决策的实施和管理,同样需要政府部门的负责完善和规范化操作。按照民众的最终需求偏向来进行相关建设将是政府部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竞争机制此时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推进作用。合理的竞争将更好地推进整个旅游公共服务的进程。项目的完成度和与预期的符合度通过绩效加以显现,让政府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认真地对待当前工作,良好地以民众为需求的旅游公共服务实现才是最为符合消费者利益的,也才能更好地体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真正职能。

3.2 生产现实中的监督者

在完成了供给者角度的任务的同时,不要忘记自身的监督职责。公共设施是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维护和管理监督的。在进行建设维护的同时,也需要良好的监督才能促进旅游公共服务的正常发展。放任自流或者仅以民众自行监督是难以将一个好的旅游公共服务流程一直走下去的。政府作为权威部门,也是建设实施的供给者,要更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旅游公共服务的正常发展。不完善的监督最终只会导致旅游公共服务的虎头蛇尾,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在缺少完善的监管机制下,大都难以长期地维持下去,一段时间后又变回原样,使得经济的投入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率,这一点是非常不可取的。

公共设施属于公共和国家的财产。从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利益来看,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就是在公众财产安全的具体保障,这才是对人民、对国家真正负责。

4 结语

政府部门只有结合民众和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决策,才能更好地贴近人民自身的生活利益,达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政府在了解人民的需求的基础上也要严格履行好自身供给者和监督者的建设监管任务,有效地让旅游公共服务运行下去,从而让人民利益得到真正的维护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熊元斌,常文娟.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作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1).

[2] 韩钟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行为分析――以承德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1).

[3] 吴冬颖.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增强哈尔滨旅游业发展后劲[J].学理论,2015,(7).

[4] 任轶男.提升地方政府旅游公共服务能力途径探析

篇4

一、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现状

(一)施工管理力度不够。根据我国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来看,现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力度远不能满足房屋建筑质量的要求。由于我国的房屋建筑的施工监督主要由相关政府部门完成,而在政府部门对施工管理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出于对地方企业的保护或是对政府利益的保护,就会出现忽视施工质量监督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其中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施工质量管理方法也存在不足,并且施工质量管理的力度也不够。

(二)施工质量管理理念落后。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有专门的法律用于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约束,并且有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技术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施工质量管理理念落后,并没有落实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导致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其中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为了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缩短建筑施工周期,导致房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三)施工质量管理的投入较小。根据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现状来看,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管理上的投入较少,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其中一些施工单位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导致施工质量控制无法开展。而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导致施工质量管理不能正常开展。

二、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开展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能让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并且能够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通过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懈怠的情况,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的顺利完成。

(二)提升质量管理意识

在开展房屋建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不要的培训,强化其质量管理意识,并且要让其掌握正确的质量管理方法。在开展施工活动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进行强化,让施工人员切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从而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保证其能够完成质量控制任务,从根本上完成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三)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的管理

在开展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随之注意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使用是否正确,避免因施工技术使用错误或是施工人员技术掌握不熟练而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同时,在开展施工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其中既要避免施工材料被偷盗,也要避免施工材料在保存的过程中出现损坏。而在使用施工材料的时候,还要先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

(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

对于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而言,要让施工现场管理力度得到加强,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员要予以严肃处理。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做好对施工的监督,加强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约束,避免因这些人员的个人原因而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案。

篇5

关键词:长春市城区;供水水源;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1.11 文献标识码:A

长春市是一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城市,水资源一直是困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这种“多水源、多用户”供水格局的城市供水水源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水源的危机情形、是否能保证供水安全,是民生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需要从长春市的政治、经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的不同视角去分析城市水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水源危机的紧迫性,以保障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研究城区供水水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方案,对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及城市供水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和遭遇特枯水期2种情形予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城区供水与蓄水矛盾的办法和水源应急配置预案,显得十分迫切。本项目源于水利部下达的长春市节水型社会专题研究项目,方案的编制结合长春市供用水的实际,研究成果可以做为今后水资源管理与供水调度的理论依据。

1 长春市经济社会及水资源状况

1.1经济社会状况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松辽平原的东部边缘。地理位置为东经124?18?~ 127?02?,北纬43?05?~ 45?15?。长春市市区面积3126km2(不含双阳区),长春市城区由朝阳区、绿园区、宽城区、二道区、南关区5个城区及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和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组成。建成区面积350 km2。

长春作为吉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素有“汽车城”、“电影城”、“光电之城”、“科技文化城”、“大学之城”、“森林城”、“雕塑城”的美誉,是中国汽车、电影、光学、生物制药、轨道客车等行业的发源地。

1.2 水资源状况

长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46亿m3。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3.26×108m3,地下水水资源量为16.36×108m3,地表与地下重复计算水量为2.16亿m3。长春市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148.0×108m3,多年平均出境水量158.1×108m3。

长春市共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6座,总库容为25.38×108m3,兴利库容8.91×108m3。

长春市城市供水水源有常规水源和非常规水源两类,常规水源为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二座大型水库、引松入长工程及地下水水源;非常规水源为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现有城市供水厂4座,设计总供水能力102万t/d ,实际供水能力89万t/d。

2 水资源配置与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多目标优化问题,其目标不是追求某一方面的效益最好,而是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并力图保持系统的良性发展。即水资源优化配置不仅要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还应尽可能的满足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

2.1 需水预测

根据长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成果预测: 2015年长春市城区人口为308万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40.1亿元,与此相对应的用水定额值分别为:123L/人.d、11m3/万元、7.6 m3/万元;2020年城区人口为351.8万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4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26.6亿元,与此相对应的用水定额值分别为:131L/人.d、10m3/万元、6.3 m3/万元。2015年总需水量为4.00×108m3;2020年总需水量将达到5.40×108m3。

2.2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配置的基本思路是:安全第一,统一调度,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充分利用本地水,减少外调水,加大生态用水,补足景观用水,并做好水库的汛末蓄水储备;偏枯年,适当调水,尽量满足农业用水;特枯年,加大调水,减少农业、生态用水,适当超采地下水,尽量利用回用水,保证城市供水。不同水平年供需分析见表1。

表1 不同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单位:104m3 )

水平年 需水量 供水量 余缺水量

蓄水 调水 地下水 中水 合计

工程 工程 利用

2015 39954 25680 7414 1580 5280 39954 0

2020 53962 25680 15972 1750 10560 53962 0

通过以上配置,各水平年能够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需求,尽量保证农业用水,基本满足了配置的目标。

3 优化调度方案

城市供水的特点是,水量大而集中,保证率高,水质要求高。长春市城区供水水源调度遵循以下水量调度总原则:

a.安全性原则。水量调度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对各种水利工程的操作运用都必须控制在设计或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

b.防洪优先原则。水库必须保证设计的防洪库容可用于防洪,汛期水库的蓄水位不得高于防洪汛限水位,汛后逐渐抬高水位蓄水兴利。

c.先地表、后地下、先境内、后境外的原则。

3.1 正常情况下的调度方案

3.1.1不同水平年的调度方案

由于长春市城区2015年之前正常情况下供水可以满足用水需求,所以本调度方案主要保证供水安全,尽量减小供水成本。

为满足政府部门宏观管理与调控的要求,确定不同保证率调度方案的控制性指标:

a.水库水量指标:根据2座水库的来水情况、供水能力和调度运行规则而定,在供水紧张时首先保证长春市城区用水,农业灌溉保证率75%,可适当破坏。2020年 “中部城市引松”工程通水后,水库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都要退还。

b.引松入长工程指标:按照一期工程为常规水源,二期工程为备用水源调度。在本地水资源能够满足供水时不启动引松入长工程。启动时间根据汛前、汛后的时间段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理论启动时间为石头口门水库库容小于24000×104m3时。

c.地下水指标:地下水开采在本单元的可开采量的范围内。

d.中水利用指标:在长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已经明确了中水利用的主要行业,中水主要用于热电厂冷却循环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并有相应的约束机制。长春市第一、二、三热电厂已经与水务集团签订了中水利用协议书,近期2015年前利用中水5280×104m3/a,2020年利用中水10560×104m3/a。

长春市城区年用水量虽然存在季节性差异,根据长春市水务集团供水资料统计,日用水量在不同季节变化不是很明显,因此不考虑各月用水量的微小变化,按各月平均分配水量。引松入长工程根据水库的来水量由石头口门水库调节为城区供水;远期“中部城市引松”工程主要由新立城水库调节为城区供水。

3.1.2特枯干旱年的应急对策

特枯干旱年或连续枯水年,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其次是保证重要工业用水,适当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适当超采地下水,补充城镇供水量的不足。连续干旱年,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渠道开源,保证生活用水。

a.工程措施:

尽最大可能加大外调水的供水量,加强输水调度管理,确保调水量最大化和使用高效化。并适当超采地下水;多渠道开源,加大污水利用的力度;外调水量不够时,启动备用水源。

b.非工程措施:

制订用水计划,错时段定量供水。供水紧张时,定时限量向住宅供水,限制或禁止洗车、游泳场馆、洗浴及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用水,按照浅宽式破坏的规则合理安排生产用水;压缩农业用水,保证城镇供水。适当减少灌溉面积,减少灌溉用水量;采用经济杠杆,实现节约用水。采用梯级水价,通过超额加价的办法来限制用水,最终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向缺水严重的地区提供紧急援助措施。包括消防车送水等。

3.2应急调度预案

随着长春市城市规模的扩大,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繁发生,城市供水系统的脆弱性不断凸显。但由于引松入长工程效益的发挥,未来再发生类似2000~2003年的连续干旱情况也不会出现严重缺水的局面。但若是发生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干旱,或者某一水源地出现突发性水质状况时,还是有一定的供水压力,要提早考虑和提出相应的对策。编制针对各种意外事故的城市供水应急预案,提高城市供水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水资源供给,维护社会稳定。

3.2.1现状工程条件下的应急预案

如因某一水源地水质污染造成供水严重不足时,关闭被污染的供水水源,及时启用备用水源,并查找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等,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水。按照出现污染的水源地不同,和供水影响的区域大小,适当启用特殊干旱年的非工程措施。

a.第一种情况:

当新立城水库出现水质问题时,直接影响三水厂供水区域。解决措施是:增加一水厂供量,利用10.5公里管线,每天向三水厂转供成品水9万t;利用二水厂向西部调水3.5万t,四水厂每天替代二水厂向二道地区送水1.5万t;启动长新街加压泵站,利用“3.5公里”北环城路DN1200供水管线应急工程每天向西部调水2万t。以上措施,可为缺水地区运送14.5万t水,但由于管网限制,仍有近3万人无水可用,只能靠消防车向无水区送水。

b.第二种情况:

当石头口门水库突发水质问题,引松入长工程也无法发挥功能,直接影响长春市3/4左右区域,应急措施是:加大新立城水库供水,三水厂向大成玉米区域送水3万t;启动净月潭水库每天为一水厂供水15万t,新立城水库利用明渠为净月潭补充水源;超采地下水,尽量维持缺水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通过以上措施,仍有近一半居民处于严重缺水的状况,只能靠送水车送水。

由此可见,在某一水源地突发水质状况时,因工程原因限制,无论如何调度,也无法解决短时期内的缺水状况。如果2个水源地同时出现水质状况,后果不堪想象。为此,提出应急工程规划。

3.2.2应急供水对策

a.引松入长与水厂对接工程

目前引松入长工程是将第二松花江水通过管线引至石头口门水库,如果石头口门水库出现水质状况,引松工程将无法供水。规划建设引松入长源水管线绕过石头口门水库到达放牛沟泵站,可以直接向净水厂供水。

b.应急备用水源地水井与管网配套工程

长春市应急备用水源地设计布井275眼,可连续开采90d。水源井与配套管网应建设至少要45d,不能保证应急供水,要提前建成,做到有远备而无近忧。

c.三水厂引石工程

规划将石头口门水库原水引至三水厂。目前石头口门水库输水管线已到达一水厂,需从一水厂与三水厂之间铺设10.5km管线。

d.一水厂引新工程

规划将新立城水库原水引至一水厂。新立城水库到一水厂有明渠,由于区间有排污已无法使用,需沿明渠铺设一条管线即可自流入厂。

4 结论与建议

4.1主要结论

通过对供水方案的研究,摸清了长春市城市供水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水资源供需结构、利用效率和工程布局合理性的基础上,编制出正常情况下水源地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提出了特殊干旱年的供水对策和措施,同时对多水源联合调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正常情况下,通过调度,可以保证供水安全,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基本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保持地下水水位降深在允许范围内,废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满足相关规划要求;通过对多水源联合调度方案的研究,为极大地提高城市供水的保证程度,提高城市供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水资源,减少供水成本,寻找了途径。

4.2建议

加大源水输水管网配套建设力度,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尽早对城市水源与净水厂的对接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以保证突发状况下的应急供水安全;继续推进水源地保护专项规划的实施进度。近年来,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如石头口门水库采取栽植芦苇、生态治污的办法,新立城水库实施了增容改造、退耕还林、还草治理等措施,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水源地的污染源治理力度还要加强;升级改造现有净水厂,提高制水能力,保证水质要求。抓紧进行一水厂、三水厂的设备升级,力争在2011年达到其设计制水能力;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进程,降低漏失率,可实现节约用水。另外,目前城市供水管网已经形成环路,但净水厂之间还没有做到互通有无,应该未雨绸缪,尝试将净水厂形成联供,提高成品水的供给保证;理顺“二次供水”管理体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吴泽宁,索丽生.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4):1-5.

[2] 姚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3] 谢新民.城市水资源配置工程网规划理论与实践[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4] 万玉文,李振森.玉林市区周边水资源配置及供水水源方案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1.04:73-75.

[5] 吴险峰,王丽萍.枣庄城市复杂多水源供水优化配置模型[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01

[6] 廖资生.21世纪长春市城市供水水源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02.

[7] 金冬梅.吉林省城市干旱缺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8] 黄继军,王红艳.城市需水量预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2004.10.

[9] 胡庆和,胡军华.水资源管理模式发展趋势探析[J].人民长江,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