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价值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07-21 17:4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金价值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金价值的含义

篇1

16年传承 千万家长的选择!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66-911转分机73732

【关于我们】

京翰教育成立于2000年,是由京城名师联合创办,专注中小学个性化辅导的专业教育机构。

历经十五年的发展,京翰教育立足北京拓展全国,已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武汉、天津、哈尔滨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100余所分校。累计服务数十万学生,成为中国教育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开设课程】

高中一对一辅导课程:

高考/艺考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金牌作文

初中一对一辅导课程:

中考/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作文

小学一对一辅导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奥数/作文

国际项目

澳大利亚游学/美国夏威夷游学/美国加州游学/大学精英留学/高中精英计划/京翰国际留学

【哪些学生适合来学 】

【为什么选择我们】

1.好老师 在京翰!

优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京翰教育的突出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京翰教育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合作,开创性的以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建立了“个性化教师”培训基地,采用标准化的流程,通过资格审核、师资培训、资质认证、考核评价、激励体系五个步骤打造京翰优秀教师,这就是京翰教育名师培养公式。

2.“定制式”教育,对症下药,药到分提!

京翰个性化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分析、测试和诊断,进而根据学生的潜质特征和自我能力,为其量身定制教学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组织相关专业老师采用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方法和知识管理技术,配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达成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目标的教育培训体系。

为每名接受个性化教育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制定科学的短期、长期目标,确定符合学生特质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四个一”教学服务体系,全力保障效果的达成!

3.规范化服务流程,为学生的成绩保驾护航!

京翰不仅有强大的师资和科学的教学方案,我们首先推出四个一的服务模式,规范化的服务模式,学生放心,家长安心!一课一次的短信回馈、一周一次的回访、一月一次的测试、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京翰以人为本,为您负责!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66-911转分机73732

接听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0:00

拨打方式:先拨总机号码,听到语音提示后拨打分机号码。拨打过程中可能会有延迟,请您耐心等待!

【武汉市校区分布】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武珞路中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73730

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武广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73731

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徐东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2

武汉市洪山区光谷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3

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永清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4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武汉中学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5

篇2

关键词:黄金价格 股票价格 投资策略 一、引言

具有商品、货币、避险、增值保值、规避通胀等多重属性的黄金,一直以来受到全球投资者的极大关注。据测算,从1999年8月到2011年8月,处于大牛市中的黄金涨了650%,2012年10月,国际黄金价格攀升至18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持续10多年的牛市让黄金投资者收益颇丰。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楼市限购、股市低迷、基金乱象,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开始进入黄金市场,在黄金大热的背景下,各家金融机构开发的黄金产品也层出不穷,但是具有避险属性的黄金,其价格在2013年出现剧烈振幅,显现出投资风险,2013年4月12日和4月15日,国际金价经历暴跌,从1550美元/盎司下挫至1321美元/盎司,金价下跌背景下,中国的黄金市场依然火爆,大量中国投资者入场“抄底”,6月份国际金价跌幅进一步扩大,现货黄金价格跌破1200美元/盎司,最低至1176美元/盎司,创2010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即便如此,依然有大量中国投资者入场“二次抄底”。

具有最终保障作用的黄金近年来备受瞩目,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市场对股市的担忧情绪。金融界网站于2013年7月1日的2013中国股民压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股民压力指数为66,整体属于比较焦虑层次,接近七成股民亏损超10%,约四成股民亏损超50%。2012年年底,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为229,571.83亿元,2013年的6月28日,两市总市值已经缩水至212,812.92亿元,平均每个股民账户2013年上半年亏损了3.08万元。的受到严重损失的股民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方式。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股票和黄金,中国投资者最关注的两个投资产品,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对我们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有什么启示?现实背景使得研究股票价格与黄金价格的关系迫切而重要,诸多学者对黄金价格和股票价格进行了关注,关于影响黄金价格因素和影响股票价格因素的研究也颇丰,但是鲜见研究两者关系的文献,两者是否可以进行组合投资以降低投资风险缺少实证支持。鉴于此,本文将对股票价格对黄金价格的效应展开实证研究,以期为投资者利用黄金和股票的投资组合规避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二、变量说明和数据描述

考虑数据的可获性和权威性,以及月度数据相较于年度数据的精确性和灵敏度更高,本文选择2008年3月到2013年5月期间黄金价格和股票价格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所用到的中国黄金价格样本数据来源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网站,中国股票价格样本数据来源于中经网。使用的统计软件是Eviews7.2。具体的变量定义和数据说明可参见下表1。

表1 变量含义及指标说明

三、实证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为防止伪回归,我们首先采用ADF(augment dickey-fuller)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的方程如下:,检验零假设为“=0”,即序列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序列;备选假设为“

表2给出所有相关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对于变量GOLD、STOCK的水平值序列,ADF检验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这说明两个变量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同时,对于这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ADF检验分别在5%、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单位根存在的原假设。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可认为这两个变量都是单整变量。

表2 变量之间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1)D为差分算子,检验形式(C,T,K)中的C、T及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0表示不包含。(2)滞后期选择以AIC和SC最小为准则。(3)*、**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非平稳假设。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于用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建立模型会带来虚假回归,因此需对回归序列做出进一步检验。因此,我们进一步对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性检验。协整模型从变量之间协同发展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由以下表达式给出:其中,为所有内生变量构成的向量;Γ和Π为n×n系数矩阵;为外生变量;为信息变量。

所涉各变量都为1阶单整变量,符合Johansen协整检验条件。本文接着对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全面考察黄金价格指标与股票价格指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因此在进行检验之前需要先确定VAR模型结构。本文建立两变量之间的VAR模型,并根据EVIEWS的Lag Length Criteria功能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数。具体的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检验结果

根据Johansen检验结果,以上两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黄金价格和股票价格虽然相关性明显,但是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不存在。这一方面与我国黄金定价权缺失有关。国际金价几乎是由欧美金融大鳄们决定的,国内黄金定价依附于国际金价,张志刚,黄解宇(2007)的研究显示,两者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国际金价每提高 l%,上海黄金交易所当天金价会提高0.6694%。而国际金价更多的是受美元走势、大宗商品走势、石油价格、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美国股市的影响,中国股市对其影响甚微。另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于我们的金融体系,我们的股票市场和黄金市场相对割裂,达不到资金融通和黄金互动的状态。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为如何利用黄金和股票的投资组合进行资产配置提供重要启示:

(一)纳入黄金,投资组合多元化

从个人投资者的层面看,由于黄金的增值保值效应以及与股票价格呈现负相关关系,投资者可以将黄金投资纳入到自己的投资组合中,优化资源配置,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许多投资者因为近期黄金的涨涨跌跌而担忧重重,但是作为一种同时具有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的特殊商品,黄金抵御通货膨胀、保值增值的属性,证明了黄金的投资价值,特别是金融危机后,黄金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鉴于从长期看,黄金的价值还是取决于其内在属性,所以尽管当下黄金价格波动剧烈,普通投资者为了应对通胀和资产缩水,为了进行风险对冲,都应投资组合多元化,投资黄金都是有必要的。

(二)防范风险,长短线结合

诸多研究结果表明,道琼斯指数与国际金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杨柳勇、史震涛(2004)的测算显示道琼斯指数上升100点,每盎司黄金价格就会下跌312 美元。这表明全球最大资本市场与黄金市场之间的替代关系明显,这种强烈的负相关关系使得美国投资者可以更好的利用黄金和股票进行风险对冲。但是我国股票价格和黄金价格虽然相关性明显,但是长期均衡关系并不存在,这启示我国投资者,我国的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尚不完善,面临的风险更大,在把黄金纳入投资组合的同时,投资者更加要注意风险的防范,尽可能规避风险。这一点在当下黄金的大起大落背景下尤要注意。要注意买入和离场时点,同时要摆脱单纯看多和看空的传统思路,要把趋势线投资和灵活的短线结合起来。

(三)掌握黄金定价权,增加市场联动性

考虑到我国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替代关系没有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的美国股票市场与黄金市场之间的关系明显,要想使得我国投资者也更好利用两者的负相关性进行风险规避,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争取黄金的定价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黄金消费国,我们微乎其微的定价权与之是非常不对称的。我国的黄金市场应进一步与国际黄金市场接轨,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使得我国黄金市场更为成熟,争取更多话语权,提高中国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定价权。另一方面,应该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加强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内在联系,达到资金互动的状态。

参考文献:

[1]Eric J.Levin& Robert E.Wright.Short- run and Long- run Determinants of the Price of Gold.World Gold Council Research Study,2006,(32)

[2]范为,房四海.金融危机期间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评论,2012,(3)

[3]金融界网站.2013年中国股民压力地图出炉 港澳台股民压力小[EB/OL].(2013-07-1). http://.cn/tech/2013/07/01202215469451.shtml

[4]杨柳勇,史震涛.黄金价格的长期决定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04,(6)

篇3

关键词:国际金融市场;市场价格;预测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8-0004-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8.01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观察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价格进一步加剧下跌的考验与挑战,市场的心理恐慌并未极端发作,市场操作的淡定与稳定特色十分突出。伴随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和国际黄金价格的不景气,整个金融市场的争论和调节十分激烈。截至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尚无一致见解或准确、有效评估,而市场状态则显示基本稳定,预期心理的不稳定更凸显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一)错综复杂的经济走向引起市场价格波澜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在世界经济一波两折中度过,其中第一季度悲观笼罩较为明显。第一季度的三个月月末,美国商务部对2012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从-0.1%逐渐调整为0.4%,随后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转向乐观,经济增长率从2.4%到1.8%,美国经济在发达国家经济体中的十分突出而且稳定。然而,第二季度的美联储例会则保持低调和谨慎态度,显示美国经济不稳定进而使整个世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和难以确定,直接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欧元区和欧盟连续15个季度的经济衰退使欧洲经济脆弱悲观加重,不仅不利于欧洲自身,同时也不利于全球信心的维护。日本经济伴随安倍政策的发力略有进展,经济增长显示乐观增多,但依然具有较大的隐忧,前景争论与不确定也难以摆脱。发展中国家经济压力普遍扩大,结构性和周期性矛盾使经济与金融面临双重压力与风险。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作用直接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甚至恐慌连锁反应加大。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状况严重恶化,不稳定略显,矛盾性较为突出,而实际调控与调节能力相对稳定利好。

(二)混乱的政策判断错估了美联储意图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最大的特色在于美联储收缩流动性、全球则加码流动性,全球流动性数量与规模实际上不变,而结构与效率则发生分化与分解。由于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理解与分析的不准确和不透彻,整个金融市场对各国货币政策的判断处于被舆论调动和被利用之中。尽管美联储的政策并未有根本性的转变,即美联储一直坚持QE方向与舆论宣传的不转变,实际上QE的内涵与操作发生质的变化,扭曲操作实际是调整结构数量和资产组合。由于解读的不准确导致行为方式偏激或极端,反而迎合美联储的政策效应:全球资金价格上涨、资产价格下跌,即使得全球成本代价增加,利润回报减少。这不仅顺应美联储政策的初衷,更显示美国战略设计的全球构架的新意和转变,甚至进一步扩大美元定价与报价优势局面。实际上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伴随美元货币政策的全球构想,市场流动性依然过剩,美欧日市场乃全球市场出现国债价格上涨与资产价格下跌,这显示美元基础的赤字结构和经济结构得到修复与保障,进一步体现出美元夯实结果后的全球不同价格走向。这是美联储高端战略与策略的效果,并非简单数量模式的循环。

(三)理论基础的变化冲击传统理论

当前国际金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少理论指引和参考依据。流动性过剩与美元霸权回归使我们对市场的判断与分析需要新的观察力与思考性,尤其是严重缺失理论性的指导与参考。新型金融危机的表现使得金融风险具有控制力,但严重缺少识别力。因此金融市场简单套用理论与表面议论十分严重,并非是真实和有效的论据与判断,而极端性的货币政策猜想和期盼严重脱离正常和真实的市场。流动性过剩时期的市场关键要素是投资扩张甚至极端的投机行为,并非是利率回报或政策工具的简单推论和模式循环。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并不是传统版的推进与实施,而是调节总量、规模和结构。目前发展中国家依然套用货币传统的工具,更多参照西方货币学原理的教科书理论或论据,并未关注自己的实践特性和时代变迂,尤其忽略实际演变与变量转化的现实,最终并未实现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调控,不是推进实体经济,而是退化实际经济竞争力,欧洲与我国的教训更多,我国的实际情况更加突出,其中对美联储政策的理解偏差有很大的关联。

2013年上半年的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变异,对心理与技术因素的破坏性较大,引发价格、价值与流动性之间的严重错乱,评估的不够准确导致状态的不稳定甚至震荡。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论述

2013年上半年,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十分复杂、论据十分混乱、预期十分悲观,交叉性与关联性关系十分不确定。

(一)外汇市场——组合型准备性突出

2013年第二季度的美元指数呈现相对稳定和相对高位徘徊状况,升值状态不断推进。美元指标基本点维持82点价位,与70点左右水平比较是高水平,但与90~120点水平比较,远远不足以说明是强势货币的反弹。美元指数区间价格有过80~84点低高不同性,其中大多数时间为80点左右,期间6月中旬以80.748点为相对低位,这也是2013年2月20日以来美元指数的最低点,美元指数的最高位为84点。但2013年第二季度美元指数在82点长达一个半月的盘整表明美元并未放弃贬值意愿;5月中旬为83~84点,随后6月为80点。2013年上半年的美元指数呈现逐渐和全面上升态势,但浮动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在自己的需求意愿操控之中。强势美元并非是美元意愿和政策主张,不代表美元政策方向的转折与改变,而是美元无奈与无法的选择。2013年上半年美元兑篮子货币的组合发生较大的调整,全面升值是主要特点。2013年上半年,美元兑欧元升值1.41%,幅度最小,美元提携和要挟欧元升值意愿与对策明确;美元兑日元升值14.27%,美元兑澳元升值12.09%,美元兑瑞郎升值12.64%,美元对日元、澳无、瑞郎等货币较大升值,显示了美元贬值技术准备的意义与国际关系的作用不能忽略;美元兑英镑升值6.41%、美元兑加元升值6.02%、美元兑新西兰元升值6.54%,这三组属于温和型货币对策。观察美元操作意向的突出特点在于第一组:美元兑欧元汇率保持美元贬值策略,美元兑英镑汇率也随之变化,但英镑贬值更值得关注辅助作用;第二组:美元兑加元和瑞郎汇率,一高一低、一上一下,方向与对手清晰分辨;第三组即是美元兑澳元和新西兰元汇率过度升值,既有技术铺垫准备待发的含义,更有美元技术组合成熟性的体现。

(二)股票市场——高涨型差异性明显

全球股市的两极分化愈加严重,发达国家股市高涨十分突出,且分化也十分明显;发展中国家由于股市普遍低迷徘徊、分化愈加明显。美国股市的高涨十分醒目,美国三大股票指数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甚至高涨局面持续性扩大。2013年第二季度美国三大指数比一季度分别上涨2.3%、2.4%和4.2%不等,其中高科技股的价值魅力和支撑力更加突出三大指数。尽管美国标普500指数2013年6月收低,却是4年内首次在第二季有所斩获。道琼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也都在2013年6月下滑,但在第二季收高。道琼工业指数从2013年4月初的14572.85点上涨到6月末14909.6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从1562.17点上涨到1606.28点,纳斯达克指数从3239.17点上涨到3403.25点。美国股市对发达国家的股市引领至关重要。欧洲股市上涨有限,并未达到与美股相同的节奏与涨幅,也并未受到欧元向心力不足或经济低迷的影响,但股票价值根基和实力依旧。因投资人担心欧洲央行停止向市场注入资金,欧洲股市2013年第二季度是一年内首次季度收低,且6月份更是自去年5月来首次月度下滑。其中,英国股票指数从2013年4月初的6411.74点下跌到6月末的6215.47点,下跌幅度为3.0%;德国从7795.31点下跌到7959.22点,下跌2.1%;法国从3731.42点收平为3738.91点,基本稳定。另外,日本股市的上涨也十分突出,震荡性最大。日经指数从2013年初的10688.11点上涨6月末的13677.32点,上涨幅度为27.9%,期间最高点已经达到14000点水平,但第一季度的上涨和第二季度的下跌反差极大。亚洲主要股市涨跌互现,上涨幅度参差不齐。新加坡2013年年初至6月末下跌1.85%,韩国下跌6.7%,越南上涨20.57%,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泰国分别上涨了3.96%、0.36%、4.6%和0.62%。

(三)黄金市场——低迷型徘徊性主导

2013年第二季度,国际黄金价格经历了1920年以来最大季度的下跌,为45年来最差的季度表现。2013年4月初和6月末的两跌,第一波金价从1700美元下跌到1400美元,第二波金价从1400美元下跌到1200美元。自2013年6月初以来金价已下跌11.6%,第二季度至今黄金价格已经累计下降了约25%。特别在第二季度末的8个交易日中,有7个交易日下跌,金价水平逼近1200美元关口。据美国期权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3年6月18日的一周内,对冲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持有的黄金净多仓位大幅减少至38951张期货和期权合约,创下今年2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其中黄金空头头寸激增14%,增幅为8周来最大。世界最大黄金ETFSPDR黄金ETF黄金持仓也从2013年4月初的1217吨减少至6月25日的969吨,在整个第二季度减持幅度达到20%,其持仓价值也从625亿美元下滑至398亿美元,降幅达到36%。2013年上半年以来的黄金价格的不景气最为敏感,备受关注。

(四)石油市场——稳固性徘徊性依旧

2013年上半年,国际石油价格企稳于相对高水平,90美元的常态是推高未来油价的基础价位和准备的策略。201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石油市场的最大特点是:伦敦与纽约的石油期货价格差异缩小,两者溢价水平跨度从15美元缩小到5美元,这种价格配置的技术要领与战略规划十分耐人寻味,更值得关注未来的风险战略动向。2013年第二季度的国际石油价格从97.07美元下跌到95.56美元,但上半年水平整体为上涨,上涨幅度为2.6%。伦敦布兰特石油价格收盘102.16美元,上半年下跌8.95美元水平。石油价格比较与价格基础的分化要素发生较大变化与调整,尤其是纽约与伦敦的价格错位具有战略与长远性,其中战略核心更是值得紧密观察与高度跟踪。

(五)利率市场——分化型差异化凸显

美联储货币政策引起的全球变数与调整较大,美联储不变中有变的政策,进一步刺激和调动全球货币政策的宽松扩大。2013年上半年,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印度、巴西等诸多国家纷纷采取进一步刺激的政策,宽松政策基调进一步强化。但市场简单停留在货币工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忽略现实状况的真实性和对症性,出现判断上错觉与误区较大,货币政策的宽松是否适合本国经济值得探讨,但全球宽松的局面十分有利于美元霸权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原因分析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不仅面临极其复杂的特殊环境,更存在现实差异与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梳理清楚问题的症结与来龙去脉至关重要。纵观2013年上半年的状况,其原因在于三个层面的影响与冲击。

(一)预期心理和资金流向调节错乱了市场价格

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于股市和黄金价格的严重错位。全球股市,尤其是美国和日本乃欧洲股市的全面上涨和局部上涨十分突出,攀比性的上涨刺激资金结构的调节加大。一方面是华尔街银行的盈利水平连续15个季度刷新纪录,带动股市强劲高涨;另一方面是美国股市的高科技竞争力和战略型产业的竞争力十足,股价上涨的激情调动资金配置加强。美欧日股市的吸引力导致黄金市场资金严重分流、金价下跌,而黄金价格趋势性的反转。同时伴随金价下跌的恐慌、悲观情绪,国际大投行进一步推波助澜,金价下跌处于混乱与紧张不确定之中。2013年6月末,国际上著名的投行,如汇丰、高盛、瑞银、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等纷纷下调2013年和2014年黄金和白银价格预期。其中最看空的高盛更认为,因美联储逐步减少刺激规模,将今年和明年的金价预期下调至1300美元和1050美元。德意志银行则将2013年金价预期下调6.8%至1428美元。摩根士丹利将2013年末黄金价格预测目标调降5%至1409美元/盎司,2014年目标调降16%至1313美元。法兴银行认为市场存在泡沫,金价年末将跌至1200美元。汇丰银行将2013年金价预期从1542美元下调至1396美元。瑞银集团将2013年金价预期从1600美元调降至1440美元,2014年金价预期从1625美元调降至1325美元。虽然我国现货黄金需求旺盛,市场此前预期我国现货黄金需求将会支撑黄金价格,但在2013年4月现货市场疯狂购买之后,5月和6月国内现货市场黄金并未延续大幅购买势头。同时,由于黄金价格下跌导致进口激增,黄金消费大国印度也不断上调黄金进口关税以减少黄金进口,并减少甚至停止涉及黄金的贷款以抑制国内黄金需求,改善经常账户赤字情况。这些对策与状况进一步导致后期金价下跌,金价处于更加没有信心的状况,超跌预期心理强烈,加之全球资金结构性重组,预期心理因素加技术应对扩大跌幅。

(二)政策误区和对策并举调错方向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受制于美联储政策控制之下、市场依然处于不真实的解读与理解,为美元调节和美国经济利益输送创造空间。尤其是美联储2013年6月18-19日的例会,其影响完全超出实际结果,未改变的政策伴随市场巨大的变化,使得价格震荡与心理不稳定扩大。一方面是价格全面性的下跌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是政策的宽松扩大。尽管美联储并未触及利率的转变基数,未有利率变动意图与行为,但随之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采取利率工具调节宏观经济与微观市场,利率下降蜂拥而至。即使美联储声明直至2014年6月才会有政策转变可能,但其实际操作已经转向结构配置和数量收缩对策。但这并未影响全球资金供给和流动性数量概念,美联储变中不变的“神秘”对策引起世界范围跟进宽松的政策扩大,其战略意图与目标是核心。2013年上半年,日元宽松紧锣密鼓、欧洲宽松继续扩大、新兴国家继续放量,进而全球在美联储政策期待中继续扩张的宽松货币政策,价格基础不变与价格变数扩大的源头在于舆论与认知上的复杂与混乱。

(三)短期因素与长期战略侧重错行了差异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十分突出美国相关因素的利好,美国战略性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短期因素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转好和结构性改善的效果。如美国经济增长率保持2%左右的水平,远好于2012年年末的状况;失业率虽不如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却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生产潜力保持旺盛局面,耐用品订单、工业订单以及房地产指标都显示明显的利好趋势;结构性改革卓有成效,尤其是美国财政赤字大幅度减少;高新技术产业回报率高涨,带动股市上涨凸显动力充足。美联储货币政策发挥巨大威力,不仅震撼价格,并且牵动心理因素加剧调整。美元地位与市场技术成熟性凸显其能力与水平高人一筹。加之各国本质上的经济差异并未改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与金融实力不对称与不对等,进一步扰乱了舆论和资质的评价,在思路不清状态下的混乱分析和论证,严重干扰甚至加剧价格的错位、错觉和错乱。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不平常却超稳定,值得思考背后的真实原因和变化,并非是简单推理和照本宣科,尤其是需要观察战略诉求和利益收获,短期问题长期化设想,局部问题综合考量,技术问题战略定位,从而把握自身和远期目标。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前景预期

(一)2013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

1.新兴市场危机概率加大。百年不遇和前所未有金融危机不在于眼前的伤害,更严重的挑战在于未来,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实力逐渐脆弱,并不强大的金融实力面临更大的风险压力。其中,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危机的风险概率更大,甚至有可能爆发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金融危机,重创新兴市场经济实力是核心战略意图与目标。

2.欧元问题加剧瓦解概率。欧元问题不是在消化矛盾和压力,而是在消耗实力,不对症的救助措施不仅救助不了欧元,反而使欧元的前途更加悲观和渺茫,最终欧元被瓦解将逐渐显现。欧元爆发危机概率极低,因为欧元区并不存在体制与体系的实力风险,各自为政和独立特色是各自风险屏障保护的基础,欧元因问题严重而瓦解,并不会发生金融危机。美元和欧元是对手,但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是同盟,既有实力特权和特色,又有合作基础与战略目的。美国会击垮欧元,美国也会反手救助欧洲经济。

3.通胀压力风险可能大。经历半年多甚至已经延续一年多的资源价格与商品价格的调节与准备,未来这些技术与结构性因素将会使得全球通胀压力显现,其中包括资源、商品以及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将会急速而突起。但目前主要国家乃全球货币政策选择与取向将不是以实际状况,尤其是错估未来的通胀局面,这将使全球价格震荡以及失控的风险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年内的一波三折、一波两折将严重影响信心和心理稳定,并破坏健全与合理的基础要素,金融风险的心理作用扩大加剧金融风险失控。

(二)2013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

预计2013年下半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尤其是汇率的变化十分值得关注。美元继续贬值引起不同货币汇率的走向将十分复杂而脆弱,金融危机的隐忧将随时爆发成风险冲击。预计主要市场的基本方向与动荡区间将会加大,具体表现如下:

1.预计2013年下半年外汇市场美元贬值为主的策略将继续,但操作难度较大,不利于美元贬值的氛围与环境将会受阻。预计美元指数的最高点将在85~86点左右,美元指数的低点将可能为76~78点。因此,预计美元兑欧元汇率将会在1.22~1.36美元之间波动;美元兑英镑汇率将会在1.48-1.64美元之间;美元兑日元汇率将会扩大升值,日元贬值继续扩大,两者之间水平区间在80~106日元之间;美元兑瑞郎和加元汇率将以相对稳定为主,瑞郎的稳定将更突出;美元兑澳元和新西兰元汇率的幅度将加大,贬值与升值并举。

2.预计2013年下半年美国股市的调整将会扩大,必要的休整将会影响全球资本与资产调整,价格因此受到振动将会加大。预计2013年下半年美股上涨将会延续,年内的高端将会进一步扩大。预计道指将达到最高点15800点,标普将会达到1750点,纳指将会继续上涨到3900~4000点。欧洲股市上涨有限,基本稳定但震荡性将会扩大。日经指数将会进一步上涨,预计指标高点将会达到15000点。亚洲与发展中国家股市上涨有限,下跌可能性较大,资金流和资本流的调整将不利股市。

3.预计2013年下半年诸多因素都不支持国际黄金市场金价回升,有人说2013年上半年的下跌只是黄金熊市的上半场,下半年较难看到大级别的反弹,振荡走低将是大概率事件。但笔者依然看好黄金涨势,股票调节与休整就是黄金上涨的机会,金价刷新纪录的机会不能排除,下跌扩大意味上涨也会扩大。流动性基础不变、央行买金对策不变、美元保险抗风险需求不变,这些都是金价潜在上涨的推力。

篇4

0引言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现有融资渠道之外另辟蹊径,尽量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以及政府在其中应扮演何种角色,做到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的双赢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现有融资途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中小企业目前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而且融资门槛较高而无法获得所需资金,虽然政府的政策导向是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等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导致其贷款风险大,贷款成本高。如:有些中小企业贷款数额小,商业银行为此类贷款要付出和大额贷款相同的固定成本,两相比较,商业银行更愿意选择向大型企业提供高额贷款;有的中小企业在成立初期,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不完善,银行根本不敢发放贷款。商业银行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担保,一部分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提供,这也是阻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原因。中小企业的市场淘汰率远远高于大型企业,银行如果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承担的风险和其所获得的收益不相称,许多商业银行就此放弃了中小企业。从上述分析来看,目前的融资渠道不畅通,极大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获得机会。除了对现有融资方式进一步挖掘潜力,扫清障碍之外,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开辟资金新源头才是解决之道。放宽视野,我们会发现除银行、证券市场之外,作为现代三大金融机构之一的保险公司也可以成为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者。

2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是保险公司经营目标

2.1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作用保险公司基本职能是对保险资金保值增值。在人身保险公司中,该职能格外重要。人身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增值的需求要远远高于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的范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2008年,人身保险的保险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例76%,其中的人寿保险更是一枝独秀,远远领先于其他险种。

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公司的主要产品,其特点包括:保险期限长;保险风险稳定;人寿保险采用“均衡费率”经营,即保险期间内,前期收取的保险费要高于保险人为风险事故支付的保险金,这笔多出的资金即寿险责任准备金。提取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原因在于“人身保险合同是长期合同,只有以有效保险单的全部净值为基础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才能充分保证寿险公司履行合同给付义务”。它不是保险公司的利润,而是在保险期间后期弥补按均衡费率而导致的保费收入不足,寿险公司有义务对其保值增值。寿险责任准备金的使用期限较长,可以充分利用责任准备金进行各种投资。

2.2现行保险公司投资渠道根据上文分析可知,保险公司有充分的资金来源进行投资,也有对保险投资收益的迫切需求,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取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现有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都存在不足。银行存款安全性高但收益低;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风险大;债券收益较低;不动产投资和项目投资流动性差,因此,寻求新的投资方式迫在眉睫。

2.3贷款是可考虑的投资渠道发放贷款是保险公司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之一,前文已经介绍,中小企业资金匮乏,而商业银行和其他贷款方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现有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坐拥资金,急需找到投资方向,如果国务院能够允许保险公司向社会开放贷款业务,无论是对资金需求方还是资金供给方都非常有利。

目前人寿保险产品向投保人提供保险单质押贷款的业务,这种服务只针对购买了保险产品的投保人,投保人以其保单项下积累的现金价值作为质押,向保险公司进行贷款。这类贷款的限制非常多:贷款者只能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该贷款最高不能超过保单的现金价值;贷款时间很短,通常在六个月之内。综合以上情况,保单质押贷款还不是真正符合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含义的贷款。很难想象中小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取从保险公司的贷款而先为自己购买一份高额人寿保险,并为积累现金价值和维持保单效力,不断交纳保险费,这只会给经营者造成更大的财务压力。中

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可以尝试进行针对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这样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也能为保险公司增加收益。那么,究竟如何设计这种贷款制度,在现今的监管体系中会遇到何等问题,下文将予以讨论。

3我国保险公司贷款可行性探讨

3.1经营风险任何投资都会遭遇风险,保险公司进行贷款也不例外。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许多企业缺乏有效的担保,保险公司对中小企业放贷要冒着无法收回贷款的风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保险公司是否能向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关键。笔者认为防范信贷风险,减少投资损失,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保险公司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核查,对无法提供担保的中小企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来决定是否放款。保险公司必要时可以主动了解该企业生产和销售、资金回收、员工评价等情况,通过这些来考察该企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对那些拥有新技术、新产品,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而言,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对该企业的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在无担保的前提下对其贷款。

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做好扶植中小企业的工作。毕竟保险公司是商业企业,为保证资金安全可能不愿贷款给某些企业,政府可以制定政策通过减免税款等方式补助保险公司可能失去的利润,效果要好于直接给予中小企业补助。同时,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保险公司会格外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会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要求做到事先防范,尽可能的消除风险。

3.2监管制度贷款业务传统上是一项银行业务,保险公司涉足贷款领域,意味着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从销售保险产品、提供保险服务扩展到了银行业务,这和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并不相容。我国的金融体系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银行、证券、保险三大支柱各行其是,各有各的经营范围,对它们的监管也相应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来承担。一旦保险公司开展贷款业务,这对目前的监管体系来说是个难题,因此,如何克服监管方面的障碍,使这项新业务健康有序的开展,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4结论

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这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内在需求。如何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防止以安全性为主要原则的保险资金的损失是该项制度能否成功的关键,保险公司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政府也应通过对保险企业的补助政策,尽量弥补保险公司的损失。金融监管体系是实施该方案的另一障碍,怎样调整现行监管体制,将保险公司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纳入监管体系中,实行有效的监管,是下一步要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中图分类号:F830.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057-03

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定义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FTP)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集中利率风险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在FTP 管理模式下,银行内部与资金相关的部门可划分为三大类,即资金来源部门、资金运用部门和资金管理部门。资金管理部门是全行的资金运作中心,其管理的资金就好比是被放在一个资金池里。按照FTP管理模式的要求,所有资金来源部门吸收的资金都注入该资金池,所有资金运用部门所需要的资金也都取自于该资金池。资金来源部门和资金运用部门与资金中心之间转移资金的价格就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下简称FTP。对于资产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成本,业务经营单位需要支付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业务经营单位从中获取利息收入。

二、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法综述

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应既能弥补银行内部资金来源部门的成本,使资金来源部门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从而调动资金供应方的积极性,又能真实反映资金使用部门的资金成本,准确反映资金使用部门运用资金的收益。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商业银行先后采用过历史成本法、现金流量法、和期限匹配边际成本法来计算银行的FTP。

(一)历史成本法

1.全部平均成本法

历史成本法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算FTP,其主要包括全部平均成本法和加权成本法;其中全部平均成本法又包括所有资金成本加总平均法、有息资金成本加总平均法、利率敏感资金成本加总平均法,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2.加权平均成本法

对应于不同的资金来源,存在着相应的资金成本,而加权平均成本法正是将不同的资金成本加权的方法,权重为不同的资金在总资金中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运用历史平均成本法来估计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它比较简单易行,但该方法较大的缺陷在于,它是一种“事后”成本概念。由于仅考虑银行当前资金组合的成本状况,而没有考虑未来利率变化对银行资金成本的影响,因而历史平均成本几乎不能为银行提供任何有关银行未来筹措资金的成本信息。

(二)现金流量法

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产品,其现金流量有三种形式:单期的、不定期的、多期的,对于不同现金流量的金融产品有不同的资金定价方法。

现金流匹配法适用于具有多期现金流量的产品。该方法将某一金融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现金流量分为几个部分,假设产品各期的现金流是分别融资的,不同的子现金流对应着不同的资金成本或收益。最终通过不同模型的计算,将产品全部现金流分别对应的一组内部资金利率,转换成为适用于产品不同阶段的单一内部资金利率。

例如,银行发放一笔金额10万元、利率10%、期限10年、每月等额还本付息一次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用10年的内部资金利率作为该笔贷款的资金成本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该笔贷款每月都偿还一部分本息,因此,实际占用银行的资金并不是10万元、10年。根据现金流匹配法,该笔贷款在生命周期内会发生120笔现金流,因此可以把该笔贷款看作是由120笔独立的1个月、2个月直至120个月的贷款组成。每笔贷款的内部资金利率分别由各自对应的期限决定。最后通过不同模型的计算,将所有内部资金收益曲线上的点进行平均处理,合成为该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单一的内部资金利率。

1.期现金流量,指只有在到期时才发生一次现金流量。单期现金流量金融资产的资金成本唯一地由金融资产的期限决定,例如,定期贷款,由于这类金融产品并不是分期摊派的,而是在将来的某一时点一次性还本付息,因此我们可以从内部收益率曲线上找到一个点,借以确定对应的内部资金价格,而没有必要进行复杂的计算来确定该点。

2.多期现金流量

像分期偿还的个人住房贷款这类金融产品,其整个生命期中的现金流量是多次的,对于这些产品资金成本的确定,则要复杂一些。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方法:存续期法、加权本金法、加权平均价格法。上述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在商业银行已经构建了内部收益率曲线的基础上,试图将收益曲线上不同的点经过平均处理,使之成为一个单一内部资金价格。

(1)存续期法

存续期又叫久期(Duration),主要考虑金融产品现金流量的特征(每一笔现金流量的大小和发生时间)来计算某金融产的平均成熟期。用Mac-Caulay 公式表示:

其中:N=贷款的期限

r=贷款的折现率,也就是相同期限和风险的贷款的平均市场收益率

这种方法假设存续期是以现金流量的对应现值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平均存续期。通过该公式可以得到某项贷款的存续期,并依此在银行内部收益率曲线上取一个点,从而得到对应的FTP。例如,对于一笔6 年期的贷款,经过计算它的存续期为4.5 年,那么其对应的资金成本就是4.5 年期的价格。但在使用存续期时,一个弱点是贷款的折现率r 不容易确定,因此,只能取相同期限、相同风险的贷款的平均市场收益率。

(2)加权本金法

这种方法考虑了分期付款时每期偿付的本金额。把每期的内部资金价格用相应的本金额加权,得到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这种方法多应用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这里:N=贷款的期限

r =贷款的折现率,也就是相同期限和风险的贷款的平均市场收益率

(三)期限匹配边际成本法

期限匹配边际成本法是一种适合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较好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管理的银行由资金部门统一管理利率风险,负责监督和管理资产负债期限的不一致性;同时,缺口管理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分支机构仅仅负责销售金融产品,而不直接参与利率风险的管理。分行的资产和负债被资金部所匹配,分支机构的业绩基于一种没有利率风险的情况,其管理人员可以集中精力于营销业务,同时分支机构可在授权内对产品定价。

边际成本法指银行将从公开市场上能够快速、无风险、不受金额限制取得资金的边际成本或将资金运用到资金市场上的边际收益作为FTP的方法。在此方法下,银行FTP的制定通常盯住市场利率,资金使用部门所支付的FTP基本上反映的是在市场上取得资金的价格。国外银行用边际成本法确定FTP时,通常采用90天CDs的利率。因为在国外CDs是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银行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通过发行CDs来筹集稳定的资金。边际成本法反映了新资金的价值和新资本的成本,因此它为银行各部门提供了一个准确评估各项业务成本和收益的标准,能够促使银行合理地分配资金,开拓业务。

但是边际成本法也存在着以下缺点:一是利率波动大。由于边际成本法所确定的FTP是盯住市场价格的,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导致银行FTP随之一起波动,因此FTP缺乏稳定性。而FTP除承担为资产、负债业务的定价提供依据的职能外,还是核算各责任中心效益的标准。因此,频繁变动的内部资金利率不利于各责任中心制订净利息收入计划,管理本部门的净利息收入。二是政策信号作用弱。商业银行用边际成本法制定的FTP,由于盯住市场利率,不做任何调整,因此无法传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战略意图,政策信号作用弱。

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实施路径

根据第二部分的商业银行FTP方法综述,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的FTP方法应该采用现金流量法,具体而言,各商业银行实施路径如下:

(一)构建适用于本行的内部收益率曲线

FTP实施过程中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就是收益率曲线构建问题。西方经典理论认为,收益率曲线可以通过市场公开利率来构建,但其前提是资金市场高度发达、基准利率体系健全、其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公允的边际成本,并且能够反映资金的流动性成本。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是基准利率体系尚不成熟,SHIBOR基准利率刚刚建立,利率互换市场很不发达,这一特性决定了短期内人民币业务的资金转移定价以市场收益率为基础并不是最佳选择,因此实践中要创造性地解决这一难题。

1.利用市场可选工具构建人民币内部收益率曲线

各银行都面临多个可营运的资金市场,比如银行间债券回购、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所债券回购、低风险短期融资券发行与转让等短期资金市场,中长期央票、债券发行市场等中长期资金市场,由于存在市场分割,且各市场的容量不同,因此可根据各市场的资金量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某期限的基准利率,即:

(二)构建账户册

从资金转移定价角度出发,根据账户的币种、现金流特征、利率特征等属性对账户进行分类。

(三)基准利率和定价算法的匹配

根据帐户的分类配置基准利率和定价算法。匹配原则为:对于有确定期限且本金不变的账户,按重定价期限匹配内部资金价格;对于有确定期限,但本金有多个现金流的情况,则按照现金流方法匹配内部资金价格。

(四)每个账户的定价计算和价格

根据帐户册的设置对每笔交易进行定价计算,进行价格并生成相关报表。

(五)确定FTP的调整频率

调整频率根据资金市场发达程度、本行管理水平、效益观念及FTP技术支持程度确定。资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本行效益观念越强、管理水平越高、技术越先进,调整频率就越高。总体来说,在FTP系统支持的前提下,对外币要每日紧盯国际市场利率调整,对人民币则要每月调整。

四、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意义

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主要意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FTP有利于银行在交易层面分离存款利差和贷款利差,为建立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价提供明细的资金成本数据,实现对网点、客户经理的考核和对产品、客户的盈利分析;二是FTP有利于银行在管理过程中从分支行剥离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集中于总行司库统一管理;三是FTP的运用为未来的产品定价提供了最基础的资金成本数据;四是FTP的实施为区域经济特点不同、资产负债结构不同的分支机构提供一致、公平的定价体系,提高增加存款的积极性,抑制盲目的高风险信贷;五是FTP的公布为总行提供了一个能够控制单笔交易的价格杠杆,对微观的经营行为施加影响,有效传导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和机构优化的意图。

参考文献:

[1]何尧华,潘小明,王雄洲,张颖.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国内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J].金融论坛,2007,(5):48-53.

[2]刘涛.精细化贷款定价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06.

篇6

【关键词】 国有银行;盈利能力;战略

盈利能力理论的兴起并非偶然,现代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渐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日益国际化经营的选择。在管理中采用对盈利能力具有主要、长期影响的策略和关键性决策,这些策略和决策通常包含了有意义且不易被撤消的资源约定。战略的重要联系包括:

1.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的深层次因素是银行的组织机构和与此高度相关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组织机构和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既包括组织资本,又包括社会资本。

2.从长期看,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的最直接的单个因素是相对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寻找到盈利市场、进行金融创新、加强营销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银行可实现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溢价、规模化优势扩大和相对成本下降,从而实现业务的增长和利润的提高。

3.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和国有银行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造成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状况特别是经营效益差距很大,必须通过实施有效的地区发展战略,合理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目的是使有限的资源集聚到效益最大的地区,使资源收益率最大化。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业务,他用以调节行际发展最佳的经济手段就是货币资金和资金价格―利率。

4.经营利润作为营业收入经营成本的差额,其获得的不仅在于能够通过市场开发获取更大的收益,还在于能够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战略,合理控制成本,这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是一种收益。

通过建立起战略与国有银行盈利能力的有效联系,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实施战略管理,就可达到两者间的有益互动。对我国国有银行而言,通过战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国有银行迫切需要快速提升经营能力,解决制约国有银行发展的盈利能力问题,并通过盈利能力增长实现对积存风险的消化,资本增值和业务创新,真正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建立分层的产品服务体系和研发体系,选定盈利市场

一项成功业务战略的起点是选择要参与的“正确”的市场。有些竞争领域具有较高的利润潜力,在另外一些区域,即使是勤勉的竞争者也只能获得中等收益率。国有银行普遍存在的客户贡献率低的问题,是银行产品价值含量、目标市场定位等综合因素造成。要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市场开发和盈利的同步增长,重要的是保持产品的相对质量优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通过产品或服务的精心确定和正确地选择目标市场相结合而获得相对质量优势;(2)通过获得相对质量优势能使一项银行业务获得较高的价格;(3)通过获得相对质量优势使银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并建立起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产品成本优势。

要建立起产品研发的流程体系。历史数据表明:与市场弱势者相比,银行市场强势者一般具有高水平的产品创新能力,其营业额的27%来自于最近三年导入市场的新产品。在市场演进的早期,市场先入者通常享有专有技术的巨大质量优势,此后银行业竞争就转入价格方面,进而导致收益率下降。国有银行要形成产品先发优势,首先要提高产品研发能力。产品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和流程性工作,期间的过程管理对于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影响极大,过程管理是指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需求设计、产品开发试运行到产品投产后的信息收集反馈等的一些列管理工作。这一流程体系:一是有利于产品组合;每项业务推出都需要经过市场、产品、参谋部门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并由产品部门统一开发,可有效避免产品多头开发问题;二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体现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产品开发前期和投产后都由接触客户内部的市场部门统一收集、反馈信息,有助于在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不断的修改中体现客户的需求。

二、努力增加客户资本,提高目标市场盈利率

客户资本是指客户作为外部资源,同银行的资产、负债、人力资源等一样,通过有效管理和配置、可以为银行创造价值和获取收益的那一部分资源强化客户资本管理是增强国有银行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客户满意度是客户资本形成的基础,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使银行产品符合客户购买时的预期;二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当客户为获得产品付出的总成本超过所得到的总价值时,客户就会感到满意。由于产品创新总是受到监管、成本、技术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国有银行增加盈利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应着力于加强客户资本。

1.建立健全客户管理和服务系统。一是要建立客户信息子系统;要对账户系统进行整合和改造,将现有的按账户提取信息,每一个客户拥有一个总账户,其所有业务均在这一总账户下反映。客户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助于银行掌握各类客户的消费习惯和需求状态,并进行产品改进和营销服务。二是建立客户满意度监测和反馈子系统,全面把握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态度、意见和建议,以此作为调整银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而确定最佳的营销方案。

2.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品质。作为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的专门人员,客户经理对客户提供一揽子的业务产品和服务,一揽子产品和服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将产品部门提供的单一产品进行整合,即提供系列产品,使其满足特定客户的特定要求;二是在推销核心产品的同时,对优质客户加大附加服务的推介。附加服务包括便利和支持,前者包括自助服务、电子银行服务以及客户经理上门服务;后者包括快捷的资金划拨、优惠的收费标准或资金价格、业务推介过程中的咨询服务、账户管理服务与客户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并提供其他领域的帮助等。附加服务可用来提高银行的产品价值、区分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改进客户关系,从而保持银行对优质客户的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利用利率手段建立符合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资金营运机制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其内部逐渐建立一套利益激励机制,各级分行、支行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毫无疑问,确定各级行自身利益并使其成为全行发展和运转的根本动力是符合市场经济取向,但当前国有银行以利益为驱动里的机制仍然存在一些矛盾:

一是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不同地区在不同时点的资金供求情况不一样,决定了资金要按一定内部价格再不同行之间进行流动。由于各级行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实现出发,资金宽松的行由于缺乏贷款市场而不愿加大吸存力度,资金紧张的行却由于无资金来源,可能放弃一些好的贷款市场,影响了全行的整体利益。

二是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就目前来说,发放贷款可能在近期内反映利息收入提高、增加存款、三项贷款比率下降,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行在新增贷款收息率不高甚至还存在新增不良贷款、贷款实际收益率略低于上存收益的情况下,仍热衷于发放贷款的重要原因,这必然对全行的长期稳健经营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分支行体制,总行如何指定政策来引导各下辖行在吸存、上存和贷款等各方面的自利行为符合全行利益,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银行作为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这一协调全行发展的战略所依据的也应该是资金及其价格---利率,即利用利率手段建立符合国有银行经营要求的资金营运机制,从而使总行可以据以对全行进行合理配置、协调管理。

参考文献

[1]廖为民.《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事实战略与经验借鉴及案例分析》. 北京:中国文化科技出版社,2005

[2]谢荣,钟凌.《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管理决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57-01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因为财务报表的使用人,是不同的人,其中包括政府人员和一些与单位利益相关的人员,他们使用财务报表的目的都不尽相同,所以使用起来都是需要报表里面的不同信息内容,不同的程序。

(一)所谓债权人指的是借款给企事业单位的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还款给的个人。这种借款过程,关系到时间和金额,借款前必须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款,这种行为不应由借款公司的亏损和经营不善造成的业绩不好而改变,当然发生的天灾人祸除外。但是遇到的比如说经营状况不好,整个单位陷入了财政危机,这时债权人的自身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在债权人借款给企事业单位时,必须先对此单位的财务报表有所了解,明确企事业单位的信用度是否高,这样可以帮助债权人决定是否提前收回债权。

(二)经理人员指的是所属企业雇用的,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负债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雇用的经理人员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公司的经营发展,盈利情况以及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管理。经理人员在管理公司的同时,要对财务部门进行不断的管理,对财务的分析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在这其中,他们可以及时的对会计工作进行更新,对财务工作进行分析。他们可以根据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对现金业务进行改善和加以修正,发现新的价值项目,最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让企业的债权人满意。最终就是,经理人员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就是管理财务报表,改善财务报表。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

财务报表的分析对象主要是公司或单位的基本活动内容。财务报表的内容纷繁复杂,里面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这些信息的。财务报表的分析的目的就是从中获取财务报表人使用的信息,从每项的消息内容中分析企事业单位活动,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业绩进行监督,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资料

财务报表分析的使用的主要资料是对外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和附注及文字说明等。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一)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的资产、负债的所有者权益等项目予以适当排列而编制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是提供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其主要作用表现在:(1)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对应关系,据以分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是否合理,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等。(2)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等;通过资产负债表计算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全部资产的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可以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状况;通过前后各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资产分布、资金来源、资本结构等的发展变动趋势。总之,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二)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活动成果的报表,是两个资产负债表日之间的财务业绩。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期间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和生产经营成果,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利润表同资产负债表提供的资料相结合,可以进行企业基本的财务分析,如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可以说明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及盈利能力,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判断企业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三)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主要提供企业有关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现金充足,可以随时购入所需的材料物资和固定资产,及时支付工资、偿还债务等,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反之,则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重者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非常关注企业现金流转情况。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了首先要理解“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含义。这里的“现金”是指广义的现金,包括企业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具体包括:第一、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持有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与会计核算中“库存现金”账户所包含的内容一致。第二、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随时可以用于支付存款,与会计核算中“银行存款”账户所包括的内容基本一致。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中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包括在现金流量表的现金范围内。第三、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存在金融企业具有特定用途的现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等,与会计核算中“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所包括的内容一致。

篇8

我们习惯了陆地上的生活。朝阳与暮霞中的小溪、池塘、湖泊,总是那么温馨静谧,那么富有诗情画意,我们多情地陶醉在储蓄中。涓涓细流形成的长江、黄河、珠江,拥挤在崇山峻岭和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银行中,尽管也波澜壮阔,但还是没有显示出水流的英雄本色。一旦融入了大海,流水就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天地,遵循着独特的规律,形成潮起潮落、洋流、飓风、台风。这些水流可以翻江倒海,也孕育着无穷的生命。地形的起伏变化,可能会模糊我们的双眼,但却不会模糊大海能量运行的规律。游资、热钱,就是市场大海中的魅力四射的水流。游资不会带着多情的双眼,同情人间的悲欢离合。在1997年手持量子基金让东南亚国家心寒的国际游资大亨乔治・索罗斯如是说。游资只会带着海水般的能量,在市场中展现自己的规律,无情地、大胆地、倾心地、信任地利用人性的一切弱点,并将此转化为超额利润。投散闲置的居民储蓄小溪,是无法与在市场博弈中获得了自己生命的巨额游资相提并论的,因为游资可以实现获得巨额利润的使命。

在中国,市场经济正逐渐获得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也逐渐富裕起来,少数先富起来的人甚至拥有了巨额的资本。这些国内的巨额资本,还有国际上的更庞大资本,都要寻求自己的生命价值。1994年,当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5.4元增加到8.3元时,游资就开始在中国游荡,引发了世人的注意。1997年底到1998年初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让中国人见识了国际游资无与伦比的威力,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都从国际游资那里接受了惨痛的教训。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股票、各地房地产、山西煤炭等产品价格的暴涨,都有国际游资和国内游资推波助澜的神秘身影。当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2005年的8.2元升值到2009年的6.8元时,游资时隐时现。迪拜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更是见证了国际游资的潮起潮落。对于刚刚在市场经济中湿脚的中国人来说,游资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恐惧。遏制国际游资进入中国、规范国内游资的口号不绝于耳,好像我们能控制大海的潮起潮落似的。

犹如水在引力的作用下总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一样,资本也在利润动机的引导下从低利润的行业不断转向高利润的行业。游资是所有资本中最能快捷地实现资本的使命和价值的一部分。只要市场经济存在并表现出产业和地区的不均衡,资本就会游动不止,游资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利用自己巨无霸的力量,游资就会从弥合这种价格差异中获得超额利润。掌握这些游资的人,往往是市场的弄潮儿。他们有胆量,有气魄,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真实信奉者,因为他们相信市场是按照内在的规律运转的。

粗略地说,面对市场的股票、外汇、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涨落,人们往往采取两种不同的投资态度。一种人是经验主义者,他们从各种产品价格的历史变化中探寻产品价格的未来趋势。在经验主义者中,有些人比较乐观,有些人比较悲观。当悲观主义者的资本金额较大并采取竞抛的行为时,股票、外汇、房地产的价格就会下跌。当乐观主义者的人数较多且所持投资的金额较大时,市场的价格就会上涨。当两者的人群和金额势均力敌时,市场就处于上下起伏不已的状态,犹如2010年1月份的上证指数在3100点至3300点之间搏杀一样。这些乐观或者悲观的情绪,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看来,就好像动物的血性一样。后来的经济学家,把这些经验主义者统称为适应性预期主义者,我们在报刊杂志上把这些人称作图表派或者技术分析派。如果市场只有这些经验主义者,那么,市场会处于毫无限制的熊市或者牛市中,繁荣后面总是繁荣,熊市后面总是熊市,市场经济就具有高度的内在不稳定性,甚至泡沫连着泡沫,崩溃连着崩溃。还好,市场还有第二种投资者――基本价值分析派。这些基本价值分析派从经验主义者的投资中看到了市场的投资机会,发现了投资的价值,并最终稳定了市场的运转机制。当多数交易者是经验派成员时,市场的稳定性会下降,抢购和竞抛的风潮就会出现。但是,这会造成资产的价格与其基本价值的差距拉大,基本分析派就会进行充分的投机,从而为股票市场和其他资产市场提供了恢复稳定的补救机制。这里,资产的基本价值是充分利用一切市场信息和政府政策信息所产生的价值。在经济学上,这个基本价值就是人们理性预期下所形成的资产价值。基本分析派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搜索这些市场信息和政府政策信息,以便发现市场的不均衡或者政府政策的偏向所隐含的投资价值。游资的投资人,就是这些基本价值分析派成员中的一部分。他们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所颂扬的企业家精神的代表者,与经验主义者的投机行为具有根本的不同。温州商人就是中国的游资代表,频繁出现在各地的房地产、山西煤矿、迪拜房地产市场进行炒作。游资的投资人与进行长期投资的企业家是可以合二为一,也可以是一分为二的。

由于游资需要从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其基本价值的差价中获得利润,游资的移动就会遵循特定的规律。第一,在最短时间内追寻价格差、利率差、汇率差,游资就必须依靠资本的力量和大脑的智慧,尽可能减少劳动的投入。因此,游资不会涉足那些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和较长时间进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游资不会慢慢地开采,也不会慢慢地去制造,它们只想快捷地追求市场的价格差。字画、邮票、古董、文物、稀世珍本书籍具有投资的价值,但都需要专业知识和鉴赏能力,对于游资不具有投资的价值。因此,游资的投资对象就是需要最少的专业知识与技术、鉴赏能力的领域。出租车牌照的价值在过去二十年中,已经涨了十几倍,从三五万元增至到四五十万元不等,但游资很少有进入的,因为这需要劳动的投入和持续地营运,还有管制的限制。第二,游资涉足行业的交易成本足够小。由于游资的利润来自价格差和交易成本的差额,因此,存在巨大交易成本的行业会限制游资的进入或者退出。例如,外汇资金进出的管制、征收资本交易税、征收高额的房地产交易税等,都会抑制外汇、股票、房地产市场的游资进入。火车票、飞机票,因为时效性、地域限制、耗费劳动力和管制太强,也不具有游资的投资价值。第三,游资只能出现在高度不平衡性的产业、市场和城市的布局中。那些完全没有市场经济或者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国家中,是很难见到游资的身影的。从世界各国来看,最贫穷的国家对游资没有吸引力,像美国、欧盟这些具有信息充分披露的国家实体也对游资的吸引力不大。高度不平衡性的产业或者市场,往往出现在快速工业化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东南亚国家、俄罗斯、巴西、中国等国也就容易成为游资的集散地。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均衡,也会见到游资的身影。第四,游资要进入的产品和行业领域,必须要具有可交易性、可储藏性、供给集中性、需求分散性、预期基本价值稳定性等特点。完全由政府控制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不具有可交易的产品和服务,就不具有游资投机的价值,因为政府可以随时改变政策。电影、球队的比赛、、赌博等行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也不具有游资的投资价值。

2010年1月份是近五十年来所遇最冷的天气。渤海湾出现了三十年罕见的海面冰冻局面,平均冰层比往年加厚一倍,有的地方冰层厚度高达1米,渤海海域结冰面积达到四万平方公里以上,约占渤海海面的45%。大面积的冰冻造成烟台、威海、潍坊、青岛、锦州、葫芦岛等地的滩涂贝类和海上网箱养殖损失严重,鱼类产品在短期内呈现供给短缺现象。但很少听说游资快速进入鱼类、蔬菜领域进行投资,尽管供给的减少造成了蔬菜、鱼类的价格快速上涨。理由非常简单,各个地区的鱼类、蔬菜的供给高度分散,数量大,且具有可替代性、储存期较短的特点,不易形成长期的垄断价值,这就破坏了鱼类、蔬菜的投机价值。

从历史上看,游资投资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投资于具有固定价值比例的产品。当一种产品的市场价格急剧上升而另一种与之关联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或者轻微上升时,后一种产品就可能成为游资投资的对象。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每桶石油价值2美元,每盎司黄金价值35美元。根据历史经验和大量研究表明,黄金和石油在价格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即每盎司黄金价值相当于大致18桶石油。当每盎司黄金涨到1200美元时,每桶石油的价格将达到70美元左右,黄金价格的上涨将推动石油价格的上涨,反之亦然。所以,从2005年起,石油的价格从每桶35美元猛涨到2008年的140美元,并在2009年后回调到70美元左右。当石油价格在2005-2009年猛涨时,在单位能量内与石油具有完全可替代性的煤炭价格在长时期内保持不变,这自然成为游资的投机对象。温州商人的热钱涌入山西煤炭,就是一例。只是煤炭不是国际大宗商品,加上政府的强有力限价政策,才避免了煤炭价格像石油价格一样疯涨。

二是投资于政策支持的固定价格或者预期价格的产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受到美国的大规模国际收支逆差和美国海外投资的困扰。当时,1盎司黄金被固定在兑换35美元的水平上。在经过多次国际游资的攻击和调整后,美国放弃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现在,1盎司黄金已经从1973年的38美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1200美元。随着发达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发展中国家却采取了盯住美元、欧元、英镑或者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为国际游资提供了投机的机会。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国际游资根据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固定汇率与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的实际均衡汇率的差异进行的疯狂投机所致。由于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较少,国际投资基金在很多的时间内就催生了这些国家的汇率大幅度贬值,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利润。

除了外汇市场外,各种政策左右的房地产市场也是各地的游资投资的主要领域。当政府采取房屋拆迁或者其他政策措施营造了大量的房地产需求者时,这个地方的房地产就成为游资的投机对象。对于一般来说,由于政策在不断波动,解读政策的含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游资的投机人都是一些政策解读专家,他们从政策的变迁中发现巨大的投资价值。主要大城市的房屋拆迁和快速经济增长无疑形成了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在政府控制土地供给的局面下,房地产投机就成为游资的主要投资对象。海南省的房地产价格飙升就可以作为近期的例子。2009年12月31日,中央政府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种媒体也对海南岛国际旅游建设的政策、措施和目标进行了推波助澜的解读。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从2009年底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千亿元的房地产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涌进海南岛,海口、三亚等地的房价在国内外购房客的疯狂抢购下飙升。在短短的几天内,海南的房价以每天1000元/平方米的速度高速增长。海口市海甸岛的“荣城”楼盘,每天有200多批外地客户来看房,该楼盘的房价从2010年元旦的每平方米1.5万元增长到1月20日的每平方米1.98万元。“三亚・凤凰岛”楼盘被界定为超星级国际养生度假中心后,2009年底内部认购的“诚意金”就高达50万元到100万元,房价从每平方米5万元到9万元不等,短短几天内所有房屋销售一空。这种投机性炒房让海南省政府决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在国家发改委批准前,暂停商业性开发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尽管海南省政府在近期内不对土地成片开发项目和大型主题旅游公园项目作出任何承诺,但是,国际旅游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却是具有不可逆转的信息,也不是海南省政策所能扭转的,海南省政府也不可能放弃这样一个取得自我发展的天赐良机。因此,海南省政府“限制投机性热钱”的措施是不可信的短期策略,这无疑会进一步推动房价的飙升。有这样的投资机会,大量的闲散资金自然疯狂抢滩登陆海南了。

不得不提的是,当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暴跌至1664.93点时,中央政府在短短两个月内迅速出台了刺激经济的“国十条”、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金融“国30条”、振兴九大行业的计划等政策措施。游资坚信中央政策的真诚与决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让上证指数达到了3300点的高峰,也让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在2009年上涨了近60%。

三是投资于固定价值比例与政策结合的产品。现在,美元、英镑、欧元、日元、加元、澳元等发达国家的汇率都是浮动汇率,国际外汇市场的游资或者短期资本就根据不同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状况及货币政策的变动来进行投机。当发达国家的政府为了国内的就业、财政赤字等原因而采取宽松或者紧缩的不同货币政策时,国际游资就会把资金从宽松货币政策的货币转换成紧缩货币政策国家的货币,从而通过套利获得巨额利润。只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海外投资的增长速度不同,以及政策不具有完全的同步性,国际游资就会在外汇市场进行投机。 这就是游资坚信政策基本价值的威力。有人说,游资跟政策走,市场跟游资走。这至少是2009年的中国股市和楼市的真实写照。

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股票成为游资投机的主要对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明确参与向市场透露了预期的价值。各个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规划纲要,就是释放了特定区域市场的潜在价值。区域越小,政府的战略和工作报告的市场投机价值越大。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振东北的国家战略,由于其区域过大,其投机价值必然体现在特定的小地区,如成都、重庆的特定市场。对于游资来说,政府的承诺、市场的刚性需求都是有价值的,游资就是帮助人们实现这个价值的手段。政府的承诺越严格,承诺的价值就越大。当一切价值都处于市场的起伏不定的波动中时,投机的范围和幅度就会小了,因为没有明确的承诺就没有游资投机的明确对象。在金融经济学中,有效市场假设断言,所有的信息都会被市场充分地利用,很快地体现在股票价格或者资产价格中。特定房地产、特定股票的供给都是非常有限的,当其市场价格与其政府支持或者基本经济指标支持的基本价值相差较大时,这些产品成为游资投机的对象。而且,特定地区的房地产具有特定地区的内在价值,较大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会形成不同地区之间的的房地产分割市场,削弱了不同地区房屋的替代性。天津市滨海新区在2010年投资550个、每个高达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1000亿元。这些项目的投资,一旦完成,必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配套产业的投资,这将提升滨海新区的房地产价值。尽管如此,由于绝大部分产业项目都是资本密集型项目,较少的劳动力需求和较低的工资妨碍了房地产价值的提升空间。因此,滨海新区没有成为游资的投资对象。相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房地产却容易成为游资投资的对象。

篇9

关键词:黄金;信用;黄金非货币化

一、黄金地位的演变

黄金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演变情况如下:刚开始是皇权垄断时期,时间是19世纪以前,那个时候黄金极其稀有,只有帝王才能享有,它象征着权势和财富。第二个时期是金本位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金矿资源被发现和黄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才有可能去持有黄金,人类之所以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是因为黄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然后过渡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继金本位制下的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黄金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按兑换比例兑换黄金,美元成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主角。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面临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储备不断流失。到1959年底,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到勉强偿付其全部对外流动负债的水平。此后,美元继续外流,美元信用大为动摇,第一次大规模的美元危机由此爆发。金融危机的风暴吹击,使美国再也无力维持自由市场的黄金官价。进入70年代,随着美国通货膨胀的加剧,国际收支逆差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致使1971又连续爆发两次美元危机。1976年,牙买加会议召开,黄金官价被取消,实施了黄金非货币化。

二、黄金非货币化的含义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美国想削弱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彻底实行黄金非货币化。黄金官价被取消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就不再用固定价格作为定值标准。在世界各国的汇率决定过程中,黄金不起决定作用,黄金价格也随即剧烈波动,平衡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也不再用黄金储备。

然而,黄金并没有完全退出货币制度。由于浮动汇率的频繁波动及有效的国际货币合作难以实现等问题,黄金的货币作用又想在一些西欧国家恢复,并以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的主张。但由于黄金产量已经满足不了世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黄金再恢复金本位制时代所具有的那种作用已经没有多大的可能性,所以目前的主要趋势仍是黄金非货币化。非货币化,顾名思义即黄金不再具有货币职能,普通百姓可以自由持买卖和持有黄金。

三、增持黄金的重要性

1.在国际上,黄金依然是国际储备。黄金的特殊功能,在被当做国际储备上还是能被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的。随着国际资本间的流动性加强,国际合作日益密切,当一国发生经济危机时可能会危及到其他国家,所以来增加黄金储备来保护自国的经济发展是各国央行的不二选择。而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黄金与信用货币比的优势在哪呢?黄金本身具有价值,它是稀有的贵金属,价值含量比较高。而信用货币都是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了一定的资产。黄金的流动是真正价值的流动,而信用货币则不然。其次黄金不是债务,持有黄金可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只要你想兑换成所需要的货币或者物资,就可以兑换。而且,黄金在国际上可以作为融资的手段。比方说在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俄罗斯通过减少大量的黄金储备避免了经济崩溃的灾难;韩国则利用黄金来兑换成债权国的外汇来偿还债务,使本国的实体经济快速地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这都是黄金融资功能的体现。除此之外,黄金最主要的功能是避险,虽然在之前黄金经历了一个暴跌,有人对黄金的避险功能提出质疑,但从我的个人角度来看,黄金依然是一个很不错的避险选择。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黄金在全局性的避险情况中表现的非常出色,使得资金更多的流向黄金市场。这就是黄金的魅力所在。

2.在中国,我国是当今外汇储备蝉联第一的国家。但自2003年以来,这种外汇储备更多的是以美元来表现。而相对于黄金来言,中国对黄金的外汇储备太少,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所以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要改善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加大黄金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2015年01月,世界黄金协会了最新世界各国黄金储备排名,中国黄金储备量是1054.1吨,排行第七,仍可能会继续增持黄金。我国要实行储备多元化,尤其是我国处于外汇储备冠居全球的地位。黄金储备是一国的经济保障,在中国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稳定人民币币值,使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一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各国之间经济的联系得到了不断加强。但在另一方面,保护自国的发展不受到影响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因此,持有黄金可以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经济的发展。

四、有关争论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和凯恩斯经济学的问世而产生了黄金非货币化论。第一次美元危机在60年代初发生,以美国经济学家R.特里芬的观点为代表,黄金非货币化形成思潮。

在中国,学术界关于黄金非货币化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黄金已不再是世界货币,决定货币汇率的主要因素也不再是黄金;另一种观点认为,黄金实际上只是被人为地非货币化,尽管如此,在不远的将来还有可能发生黄金再货币化因为它仍然维持其世界货币地位。

参考文献:

[1]周洁卿.黄金和黄金市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2).

[2]陈尚林.黄金与美元危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09).

[3]陈炳才.黄金是否仍然具有储备、投资价值[J].金融研究,2003(07).

篇10

首先,“银泰系”与鄂武商大股东达成股权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其次,“银泰系”把握鄂武商股价大跌的机会,通过二级市场和法人股市场进行双线并购,并一再掩盖自己争夺控股权的意凰第三,等到鄂武商公布了对“银泰系”有利的股改方案之后,“银泰系”收购报告书,表明控股决心:第四,“银泰系”借助一致行动人继续增持股份,缓解短期资金压力;第五,在武汉国资机构态度发生变化,“银泰系”进人董事会受阻之后,“银泰系”借“武汉广场提租”议案获得中小股东拥护。鄂武商的控股权争夺战仍在继续,即便“银泰系”不能如愿控制鄂武商、实现产业整合的构想,其通过资本运作获得的潜在收益也仍然相当可观。

相比于开设新店所面临的漫长培育期和风险,对于“银泰系”来说,显然更愿意选择通过兼并收购快速扩张,占据重要核心城市稀有的最佳商业网点,从而创造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沈国军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甚至将这一模式描述成一种新的蓝海战略。他认为:“盖楼、租楼,再去开店,速度比较慢。我们通过重组、并购来发展,我觉得这与众不同。如果把百货业比喻成一种红海、一种传统行业的话,我们现在正从红海走向蓝海。”通过剖析“银泰系”并购鄂武商的案例,有助于全面了解“银泰系”高超的并购财技。

为什么选择鄂武商?

鄂武商股价被低估

鄂武商作为湖北省最大的零售类上市公司,旗下拥有5家百货门店,其中的3家商场位置连成一体,构成武汉最重要商圈――汉口商圈的核心,此外,还拥有29家连锁超市(主要为5000-7000平方米的大型仓储店)以及1家电器连锁企业。公司在2005年中国零售企业销售100强中排名第27位,其经营的武汉广场、武汉商场和世贸广场已成为武汉市最大的购物中心群,其中武汉广场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单体零售商场效益头名,并且鄂武商自有商业物业经营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大多位于武汉的黄金地段,由于会计准则的约束,这些资产价值不仅没有体现在公司的财报之中,相反还必须进行折旧处理,因此进一步加深了账面资产与真实价值之间的低估程度。仅地产升值,就有丰厚盈利可期。

2004年10月,以王东生为首的新任管理层上任,提出了突出主业、收缩非零售业务的经营思路,并且在当年把坏账一次性提足,仅对武汉证券以及中贸联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就达到1932.66万元,包括核销债务在内的营业外支出更是达到了3477万元,这就造成了鄂武商2004年账面巨亏6915.2万元,而公司2003年的净利润也不过195.3万元。与此相应,公司股票也出现大跌,2005年4月22日,鄂武商的股价跌到了2.02元,这显然是大好的并购时机。

整合区域商业资源,增强盈利能力

商业企业特别是连锁商业企业实际上是准金融企业,其凭借日益稀缺的渠道终端网络资源,占用供应商资金并将其作为无成本融资转作他用,进行资金体内循环实现盈利。于是,渠道价值高低成为决定商业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银泰百货以百货业态为主,2005年之前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在未来商业领域竞争的焦点――渠道资源的竞争中并不具备突出优势。通过收购鄂武商,银泰百货可在武汉的核心商圈占据优势渠道资源,并获得区域竞争优势,增强盈利能力。

与鄂武商大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

2005年4月29日,作为“银泰系”与鄂武商大股东武汉国资公司合作载体的武汉银泰正式成立,在武汉银泰的股权结构中,“银泰系”持有85.87%,华汉投资持有14.13%。华汉投资以其拥有的鄂武商1232.2万股作为出资,按2004年经审计的净资产每股1.72元作价,折合人民币2119.38万元。这种合作关系的形成对“银泰系”此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为以后的并购打下基础,不至于出现类似于并购百大集团当中被大股东狙击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为其后的股改争取到有利条件。

把握股价大跌机会双线并购

武汉银泰成立后,“银泰系”发动了对鄂武商的并购,“银泰系”采取的是流通股与法人股收购并举的策略,由浙江银泰在二级市场收购流通股,武汉银泰则针对法人股协议收购。2006年1月10日鄂武商的股东权益变动公告显示,武汉银泰持有尚未办理完毕过户手续的一般法人股2452.6万股,占鄂武商总股份的4.84%;而浙江银泰于2005年7月11日起至2005年12月5日止通过二级市场收购持有鄂武商2334.7万股流通股,占全部股份的4.60%,浙江银泰买入鄂武商流通股份的价格区间为2.89-3.78元。2005年4月份是鄂武商近几年来股价最低的时候,股市也正处于牛熊交替的时期。“银泰系”从2005年7月份就开始大量买入鄂武商的流通股,选择这样的时机开始收购,非常有利于减少收购成本。同时,由于鄂武商尚未完成股改,流通股含权,“银泰系”选择大量收购流通股的策略也有利于降低收购成本。

掩盖争夺控股权意图

2006年1月14日,鄂武商再次股东权益变动公告:2006年1月13日,武汉银泰与泉州新鸿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等九名非流通股股东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其持有的一般法人股共计1860.7万股,占全部股份的3.67%。上述股份过户完毕后,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浙江银泰共计持有鄂武商股份6648万股,占其全部股份的13.11%。其中,流通股2334.7股,占股份的4.60%,法人股4313.3万股,占股份的8.51%。不过这个时候“银泰系”并未暴露争夺鄂武商控股权的意图。根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06年2月9日鄂武商股东会上,鄂武商董事长王东生曾十分肯定地表示,“银泰系”成为公司战略持股股东的增持计划已宣告结束。根据“银泰系”与国资部门的书面约定,“银泰系”将不再增持鄂武商股票。而武汉银泰董事长周明海亦称,“银泰系”将不再谋求成为鄂武商第一大股东。

等待有利的股改方案出台后再摊牌

鄂武商股改方案对“银泰系”有利

就在“银泰系”首次举牌鄂武商的前一天,鄂武商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程序。改革过程异常顺利,鄂武商一路绿灯走过“股改关”,并且鄂武商的股改方案明显对“银泰系”有利:鄂武商的股改方案是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每10股送3.5股,对价支付颇为丰厚;同时鄂武商的股改对价完全由武汉国资公司等8家发起人股东支付,其余的非流通股东则无需支付对价也可获得流通权,这就意味着武汉银泰并不需要支付股改对价,这样一来也就进一步降低了“银泰系”的收购成本。2006年4月3日鄂武商股改实施后,由于武汉国资公司支付股改对价,股权比

例由29.75%降至17.23%,而流通股所占比例则上升至54.37%,鄂武商的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显然有利于降低控股成本。

“银泰系”股改前就持有大量的鄂武商流通股,“银泰系”持有的流通股获付股改对价股份约817万股。同时股改实施当天的2006年4月3日,之前一直收购法人股的武汉银泰购入鄂武商流通股800.6万股,占总股本的1.58%。选择在股改复牌当天大手笔增仓,无疑将大大降低“银泰系”的收购成本,再次体现了“银泰系”对收购时机的把握能力。增持之后,加上华汉投资尚未过户的2.43%股份,“银泰系”持股总比例刷新至16.30%(其中流通股7.80%,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比例为8.51%),股份比例落后大股东武汉国资公司不足1%。

“银泰系”公布收购报告书,表明控股鄂武商决心

2006年4月13日,鄂武商再度股东持股增加公告,武汉银泰再次购入鄂武商流通股285.4万股,占总股本的0.56%;同时浙江银泰购入鄂武商流通股636.4万股,占总股本的1.25%,武汉银泰与浙江银泰合计增加购入鄂武商流通股921.8万股,占总股本的1.81%。加上华汉投资尚未过户的2.43%,“银泰系”持股总比例达到18.11%,超过了武汉国资公司。

由于“银泰系”成为鄂武商的第一大股东,触发了信息披露义务,2006年4月14日鄂武商公布了“银泰系”的收购报告书,在报告当中“银泰系”表达了志在控股的决心:“收购人认为鄂武商资产优良,相信其业绩将会出现良好的增长,从而能分享未来鄂武商业绩增长带来的良好回报。因此,收购人目前计划继续购买上市公司股份,并且长期持有收购的鄂武商股份。收购人武汉银泰已在武汉银泰成立时,已经合法拥有华汉投资所持有的鄂武商2.43%的股份(目前尚未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过户手续),不论武汉银泰合法持有的鄂武商股份是否过户到武汉银泰名下,收购人目前计划继续购买鄂武商股份,直至获得控股地位,并且长期持有收购的鄂武商股份。”

借助一致行动人收购,缓解短期资金压力

“父子对决”,武汉国资重夺鄂武商控股权

就在“银泰系”收购报告书的同日,武汉国资公司了关于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情况公告,在公告中武汉国资公司提示“华汉投资持有武商集团股份1232.2万股,占总股本的2.43%。截至2006年4月13日,华汉投资所持有的武商集团股份仍在其名下,属于华汉投资所有。鉴于华汉投资是我公司绝对控股子公司,与我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因此,截至目前,我公司实际持有武商集团股份9973,3万股,占总股本的19,66%,仍然为武商集团的第一大股东”。这样,“银泰系”与武汉国资对鄂武商控股权的争夺公开化了。

同时,武汉国资公司与华汉投资之间上演了一场“父子对决”的官司。根据公告,2005年5月6日、2005年8月2日,武汉国资公司与华汉投资签订《借款协议》,华汉投资分别向武汉国资公司借款2000万元、2900万元,到期未能偿还。武汉国资公司为此向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讼井申请诉讼保全,冻结华汉投资的资产包括其所持有鄂武商的股份1232.2万股。法院判决,华汉投资应偿还其所欠武汉国资公司本金及其利息。经双方协商,华汉投资将所持鄂武商股份转让给武汉国资公司作为偿还其所欠款项e此举的用意显然是阻止华汉公司持有的股份过户给武汉银泰。如此一来,武汉国资公司的股权比例上升到19.66%,而“银泰系”股权比例则下降到15.68%,武汉国资公司再度夺回控股权。2006年9月1日,华汉投资在武汉银泰中的出资改为以现金2119.38万元出资,股权比例不变,并于9月8日完成验资。武汉国资公司保全了股份,但同时也为武汉银泰送去了现金。

借助一致行动人,争夺控股权

2006年9月,15日,“银泰系”再度举牌。根据公告,2006年8月8日至9月14日,“银泰系”的一致行动人中信信托购入鄂武商流通股1124万股,占总股本的2.21%;8月28日至9月14日,“银泰系”的一致行动人杭州卓和贸易购入鄂武商流通股1101.65万股,占总股本的2.17%。截至2006年9月14日,“银泰系”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鄂武商20.24%(期间,“银泰系”公司亦有小幅增持,不合华汉投资未过户的2.43%股权),持股比例反超武汉国资公司。2006年9月26日至28日间,浙江银泰通过大宗交易分别买入其一致行动人卓和贸易和中信信托持有的鄂武商11016500股和7100000股。“银泰系”此举恰好解释了之前其一致行动人增持鄂武商股权的举动:通过借助系外一致行动人的力量,变相获得融资,也缓解两线作战的短期资金压力。

针对“银泰系”的行动,武汉国资公司迅速作出了反应。9月18日,武汉国资公司与持股3.02%的小股东天泽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一致行动人。加上华汉投资2.43%股权,武汉国资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鄂武商22.68%的股份,再次恢复第一大股东的身份。

进入黄事会受阻,借“提租案”获得中小股东拥护

2006年9月9日,鄂武商突然“银泰系”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的公告。由于“银泰系”持股超过10%,此次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符合《公司法》相关规定。“银泰系”在公告中称,2006年8月9日,已就有关任免董事的议案向鄂武商董事会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请求:至同年8月18日,鄂武商董事会未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明确回复,武汉银泰、浙江银泰于8月19日就上述同样议案向鄂武商监事会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请求;8月23日,鄂武商监事会给予“近期不宜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回复意见,因此“银泰系”才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

9月11日,合计持有鄂武商5.47%股份的深圳市银信宝投资、鼎能置业、杭州卓和贸易等3家小股东向临时股东大会召集人书面提交了一项临时提案,要求重新审议《1995年1月14日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广场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的议案》,即从2006年9月30日起,租金标准拟按8元/天/平方米,每年不少于2.17亿元人民币(根据租赁合同,2005年度武汉广场商场租金为人民币6545万元),且自2007年9月30日起,每年租金在前一年的基础上递增5%。如果该提案所述租金价格最终能够获得租户全部或部分认可,则鄂武商的业绩可以获得提升,鄂武商的业绩提升将使“银泰系”持有的股权增值,此方案自然得到“银泰系”的支持。不过对此武汉国资公司却有不同的意见,9月19日,鄂武商了独立董事对此事的独立意见,称独立董事经过与“银泰系”及武汉国资公司沟通后,认为提高武汉广场商场现行租金是必需的,但是8.0元/天/平方米的租金价格在近期内,是很难实现的,如果对租金问题处理不妥,将会影响公司业绩。

该次临时股东大会如期召开。根据2006年9月23日鄂武商的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现场50人投票,仅24.44%的股东同意提高租金。然而,有669名小股东,代表1.22亿股,在网上投票支持提租,占网上投票总股数的93.94%。这一结果把赞成票的合计百分比拉高至51.57%,“提租案”以微弱优势通过。而在对增补武汉银泰董事长周明海为董事的事项上“银泰系”出人意料投了弃权票,此事自然未获通过,当然,“银泰系”做这样的安排实际上有更深层的含义(见主文)。

“银泰系”提出的提租议案可谓用心良苦。一方面,如果武汉国资公司对此议案投反对票,则将面临损害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指责,而“银泰系”则将获得广大中小股东的信赖,增加对鄂武商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如果该提案所述租金价格最终能够获得租户全部或部分认可,则鄂武商的业绩可以获得提升,从而使“银泰系”持有的股权增值;即便租金价格没有得到租户认可,也为鄂武商未来利润提升带来想象空间,为其二级市场股价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