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关系的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品牌塑造的重要性
品牌塑造不仅仅是宣传一个产品的名字,更多的是将成功产品的名字贴在企业生产的包装盒上,从而实现品牌的延伸。企业只有建立了一个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品牌的塑造虽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但是其目的比较明确,即一个企业、团队或是个人身份的创建与开发。品牌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且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将品牌拥有的特质展现给公众,从而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品牌的塑造不单单是广告的宣传、营销活动或是品牌标记。每一个被人熟记的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持续了几十年,表面上来看两家公司的产品都相同,这就使得两家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区分彼此的产品。因此,品牌塑造就是产品推广与创新的过程。品牌能够体现在产品的方方面面,是无数员工努力的结果,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二、品牌塑造的三个要素
(一)广告
广告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因此,公众往往都是通过广告发现某个品牌。相反,如果公众在观看广告之后仍无法认知这一品牌,这就意味着广告宣传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全都白费。广告的目的在于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消费者认可的、公众口碑好的品牌。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即使是全球知名品牌也需要不断的在各种媒体上播出广告。苹果手机每年可以卖出数百万台,不但没有减少广告M用的支出,反而还增加了广告宣传费用。广告能够确定品牌的特征,进而定位消费者的特征。但是品牌的塑造不仅仅是通过广告宣传就能够实现的,因为广告无法确定产品的形象,而这一途径则是由营销活动实现的。
(二)市场营销
在品牌塑造前,必须选择对应的产品。产品与品牌之间的连接渠道就是市场营销。营销不但能够实现销量的增长,还关系到销量决策的制定,包括销售产品类型、如何进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规划。总而言之,营销活动是一种精确产品定位和塑造品牌形象的方法,能够让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寻找适合的消费群体,然后给消费群体提供想要的信息和产品。营销活动无法确定生产产品的类型与质量,但是营销活动能够影响公众对其的看法。营销活动的开展需要质量优良的产品,优良的产品更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但这并不意味着好的产品就更加容易进行推广,而是因为只有质量一流才是市场中销售量好的产品。
(三)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主要是为了宣传品牌,纠正公众对品牌的错误认知,在某种情况下是在公众毫无察觉时进行品牌的介绍。品牌塑造需要公共关系的支持,如果说广告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那么公共关系就是隐藏的“轰炸机”。虽然许多人对于公共关系对品牌塑造的重要性并不了解,但是不影响其对品牌塑造的重要性,且公共关系是品牌塑造中的关键环节。公共关系不像广告那样简单,因为人们对产品的赞赏往往要高于品牌自身的宣传。同样,公共关系也不同于市场影响,因为市场影响主要是向公众宣传产品的特点,或者说是“品牌特征”,但是公共关系无法决定向公众宣传具体的产品特征。公共关系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是逐渐展现的,实际上公共关系是将广告与市场营销有机结合。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s involved in a number of industry and the division of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k of each stage, could finish smoothly construction task for highway safety, high efficiency operation provide the necessary guarantee. This paper, from the highway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ive stage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each phase of the focus, and for management department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highways; an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界面跟踪阶段
在机电工程招标工作完成之后,就要着手机电工程施工单位的进场,但进场之后并不具备立即投入施工的条件,因为机电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它在招标阶段只能完成初步设计,而初步设计涉及的内容并不能指导施工,只是提出了系统的框架。要使工程实质性实施,必须完成施工图的设计,而施工图的设计就要根据路基、桥涵的施工实际,服务区、房建、监控中心、收费大棚的设计方案来综合考虑。若要进行设备选型和技术路径的确定,就必须掌握上述现场资料,就要进行界面跟踪,界面跟踪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桥涵、隧道的长度和结构形式的变化以及路面结构层的组成,这些方面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通信管道和消防管道的布设。
(2)桥涵、隧道的预留、预埋情况。由于桥涵、隧道施工单位不了解机电设计单位提供的预留、预埋设施布设图的用途,经常出现遗漏、错位和不合要求的情况。这就需要机电施工单位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其施工方进行整改,已不能整改的只能改变机电设计方案,在下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中调整。
(3)跟踪房建、监控中心、收费大棚的建设,根据其设计图纸,提出机电工程的线缆路由和设备布设方案以及施工方需提供的界面和接口。
(4)跟踪供电路由和消防水源,及时提出变电所和泵房的选址及内设规划。
(5)机电工程内部各承包商互通设计思路,确定双方界面,统一接口类型,做到设备匹配。
(6)吃透当地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连网技术要求和治理超限、超载的有关规定以及设备选型情况,与交通主管部门的监控、收费结算中心进行技术沟通。
(7)研究初步设计方案,进行材料、设备的市场调研和比选工作。
这一阶段要花费较长时间,也是机电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阶段。
2联合设计或完善设计阶段
经过界面跟踪阶段,机电工程各施工方对其他工程所能提供的界面和接口以及机电系统内部的协调需求有了明确的思路,如何将规划和初步设计的要求付诸实施并形成一套运行可靠的机电系统,这就需要业主、监理、设计、承包商和专家共同研究解决并确定最终方案,付诸于施工图的设计。
2.1联合设计
具体到某一条路是搞联合设计还是完善初步设计即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待,有下述情况的一般需要进行联合设计:
工程规模较大,机电系统由两个以上不同的设计单位来完成。
同一条高速公路由几个建设管理方同步分段实施。
收费、通信、监控三大系统不属于一家承包商独立完成。
建设周期较长,初步设计完成较早,但机电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
其他相关工程提供的界面情况不很理想,引起的变更较大。
2.2联合设计注意事项
出现以上情况就需要进行联合设计。对于初步设计方案经过完善优化即可实施的,可直接转入施工图设计。但联合设计时,尤其要避免以下情况的发生:
(1)个别承包商在投标时存在不平衡报价,以各种方式有意减少亏损细目及其工程数量,达到减亏的目的。
(2)增大利润较大细目的工程量。
(3)更换产品的品牌和规格 投标时主要设备和材料要求授权,但在实施时又出现所推荐的产品停产或废型的情况。要抓住两个重点:一要厂家提供停产或废型的证明,防止承包商假借停产之名更换所要换的产品;确实需要升级替换产品,指标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尽可能不换品牌,价格尽量不做调整,避免借指标提高增加费用,杜绝将国外知名品牌变更为国内品牌。
(4)借“优化设计”之名变更原设计方案 从原则上讲,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优化,以维护招标投标的严肃性。但对于有益、合理的优化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优化后的设计比设计前功能更强、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或合理,离开了性能价格比,就谈不上优化。
(5)避免搭车增项目 加大工程投资 联合设计方案评审通过,要以文件形式予以确认,作为施工承包合同的组成部分。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是指导工程施工的根本大法,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但长期以来,这一步骤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项目采用以招标图纸与联合设计文件为基础,边设计边施工,干成什么算什么,工程结束设计也完成,施工图设计也就成了竣工图纸,结果造成施工质量低下,返工现象严重,系统功能浪费与缺失并重,工期延误等问题。正确的程序是联合设计完成后,开
始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经过专家评审并报批后据此开始设备采购和工程施工。评审要考察其设计的广度和深度,即所谓的“六性”:符合性、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确定性和合理性。
3.1施工图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1)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
(2)定系统功能和技术性能。
(3)定工程量清单(强调“量”的准确性)。
(4)定设备、主材的规格、型号、指标和供货厂商。
(5)定设备安装位置、尺寸、线缆路由和连接长度。
(6)定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3.2施工图设计要明确的部分
工程量清单中要准确地列出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生产厂商和实际数量。系统设备连接图中,设备之间的连线必须标明线缆的编号、规格和型号。系统设备接线表中,必须标明线缆连接的起终点设备名称、连接端子、线缆规格、型号和所用长度。机房设备的安装图中,必须注明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尺寸,如相邻设备之间的距离、设备与机房四周的距离。设备基础的施工图上,必须注明外型尺寸、混凝土标号、配筋图和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关键性的施工项目,必须在图纸上详细地写明施工方法、流程和所采用的工艺。例如车辆检测器的线圈施工。非标设备的机加工图,如龙门架、电视墙等,要按照制图规则注明所用材质、数量、封闭尺寸和加工精度。光缆和线缆的敷设图中,必须标注出管道或线槽的路由、接续与分支的操作要求和施工工艺,接头盒的规格以及防雷接地的措施等。
4现场施工与设备安装阶段
进入现场施工与设备采购、安装阶段,业主和监理的重点就是设备的厂验和现场施工质量的抽检。
4.1设备厂验
关于厂验,现在存在一个误区,业主把厂验放在联合设计之前,去考察准备采用的设备供货商的资质、生产能力,测试厂商提供的样机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要求。但在实际供货中却
出现贴牌、副厂生产、二三类产品、技术指标降低、功能减少的情况,业主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正确的做法是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承包商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供货商生产产品自检合格后,业主和监理到工厂借助厂家完善的试验检测设备,对照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的技术性能要求,对拟品进行全面测试,符合规定的设备登记其出厂编号,索取合格证书和质保卡。设备装箱封存,启运安装现场。不合格的设备不予接受。
4.2现场施工质量的抽检
由于机电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设备、材料五花八门,不可能象主体工程施工建立完善的工地实验室进行自检、抽检。监理单位同样不具备检测手段和检测资质,如何保证现场施工质量和材料的合格是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盲区。现在各省市已开始积极筹备机电检测的试验室和人才培养。针对这种情况,建议业主委托国内具备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现场施工质量的抽检和交、竣工验收检测。受委托方要根据设计文件编制过程性检测的项目、频率和交、竣工验收检测实施方案。
5设备调试和试运行阶段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 机电工程; 质量;
Abstract: with the new technology, new equipmen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with the constant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because the highway that involves several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itself has more professional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of nature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ne to quality, progress of several key management link,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Keywords: highways;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施工管理各个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针对机电工程管理中易出现质量、进度问题的几个关键管理环节,进行总结和论述,谈谈几点体会。
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联合设计工作
以某工程为例该工程的机电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当前领先的、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产品,为运营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满足招标文件功能要求、高可靠性、使用方便简洁的机电系统,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畅通、安全的行车环境,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目标顺利实现。
为实现上述工程目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组织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经过图纸会审、施工现场调查、设备选型优化等前期准备工作后,以招投标文件为基础,依据施工图设计文件、主要系统设备的技术特性和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业务需求,完成了对监控系统( 含隧道监控) 、收费系统、通信系统和隧道供配电、照明、通风系统、隧道消防系统施工图设计的优化、补充和完善工作,共同编制了联合设计文件,经业内专家进行评审论证后,审批、出版正式文件作为现场施工、监理和工程验收的依据。
在组织实施的联合设计工作中,我们着重强调了如下环节。
1.1组织精干的技术、管理队伍进场,尽早开展各阶段联合设计工作
建管处主管领导十分重视机电工程联合设计工作。施工、监理合同鉴定后,建管处立即督促各参建单位组织精干的技术、管理人员于 2010 年 12 月 5日进场开展工作。由于进场早,使得该项目联合设计具有 6 个月的充足工作时间,同时大批优秀设计、监理、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全身心投入和良好合作,有力地保证了该项目联合设计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1.2制定周密计划,根据各时间节点的任务要求,检查、验收阶段性成果
联合设计工作的各阶段,需完成如下任务:
准备阶段: 图纸会审; 设计单位现场进行技术交流和答疑; 施工现场调查; 投标设备材料符合性自查; 提交设备考察定型初步清单。
方案和设备初步优化阶段: 承包、监理、设计、业主单位沟通讨论; 四方进行方案和设备优化; 补充、完善图纸; 关键设备考察。
专家评审论证阶段: 关键设备评审论证会; 联合设计专家评审会; 召开评审专家意见落实会议,确定联合设计最终内容。
根据建管处制定的联合设计总体工作计划,由监理单位牵头,督促各承包单位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落实、开展各阶段联合设计工作。建管处会同监理单位,根据各时间节点的任务要求,检查、验收阶段性成果。
1.3精心论证,审慎处理关键设备选型工作
联合设计是对招标文件的补充、完善和修改,对设备的选型及调整都直接影响整个机电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建管处选派有经验的、技术能力较强的工程师全程参与联合设计及关键设备选型审查工作。同时要求各单位务必认真、仔细,尽量减少变更、尽量不做设备品牌的变更,使联合设计更符合工程的实际,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为使该项目关键设备、材料品牌的比选、论证工作得到业内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完成联合设计工作,该项目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组织 3 次专题论证会,邀请业内专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对关键设备、材料的品牌、厂家进行比选、论证,最终确定本项目关键设备、材料的选定品牌。
2 强化监理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
建管处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力量强、工作认真负责的监理单位,投入充足的监理人员和试验检测设备,组建该项目总监办,加强监理工作力度。同时通过制定下发本项目工程管理办法、签订质量目标责
任书、加强管理人员日常、定期检查指导等手段,对质量管理的重点环节进行控制。
2.1严格进行设备、材料进场检验,把住质量管理的第一关
设备、材料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设备、材料质量达不到标书和设计要求,优良工程就无从谈起。因此,设备、材料检验是严把质量关的关键。
2.2加强各道工序的转序申请与审批监理工作
工序监理分两种情况:
(1)隐蔽工程的施工,必须坚持全旁站监理,如从开沟、敷管、测试、回填夯实; 电力电缆及光电缆敷设及接续、电缆的防护、接地装置的安装、设备基础制作等,监理工程师必须坚持在现场,及时记录、跟踪检验,严格计量。
(2)设备安装工程,从场地准备、定位划线,安装等每道工序,承包单位都要做详尽的随工记录,每道工序的随工记录都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检验签字。
总监办在现场监理服务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文件、经批准的联合设计文件、监理规范,对单体设备、软件的安装、调试,线缆的接续、测试,系统的调试及运行,联网调试及试运行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监理,作好检验和转序审批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
总监办严格监理,督促施工人员积极配合相关其他项目进行联网调试工作,确保整个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联网的顺利进行。
2.3抓好应用软件的开发、测试、安装、调试及系统联调工作
为使路段能顺利纳入高速公路联网系统,除建设先进的、适用的、稳定的硬件系统外,还需重点抓好监控软件、收费、办公自动化及社会服务等软件的开发、测试、安装、调试及系统联调工作。
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高速公路市场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高速公路建设的逐渐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向投资大、资金密集型行业靠拢,为此,加强高速公路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高速公路的修建,在方便车辆通行的同时带动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车辆出行频率增加、消费增加也为其管理带来压力。因此,目前以及今后一项突出且艰巨的任务便是: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市场的需求,如何建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运输市场,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逐步向系统化、法律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
一、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
(1)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商品经济中,无论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必然产生市场经济,应运而生的交通运输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适应现代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的客观稳定性增长,相关部门则必须运用综合性、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对高速公路经济管理展开工作。
(2)是公众出行利益的有力保障。高速公路是积公益性、公共性、网络性等多种特点与一体的复杂综合体。高速公路方便人民出行,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形成沿高速公路经济带。由于建设工程量浩大,与高速公路经济发展的企业、单位部门很多,所以,要想真正的让高速公路对人们的出行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就必须使用经济管理体制来保障每一环节的工作,避免出现漏洞与隐患。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一般采用全封闭收费制式,因此形成了排他性特点。但是,就疏导交通、适应交通量这一高速公路的功能,使其同时具有了共享性的特点。面对诸多特点集合的高速公路,只有采用经济管理体制,才可以达到同时克服排他性和共享性,更好的保证公众出行的安全和利益。
(3)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需要。目前,国家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按照物权法取得所有权。即便是由非国有的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国家也保留其所有权。因此,不管高速公路的投资者是谁,其所有权都归国家所有。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在实际的运营当中,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暗箱操作,使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了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使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更加平稳,作为高速公路所有权拥有者的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创新经济管理体制,这样才能使高速路运行安全畅通,保证国有资产安全。
二、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要点及措施
(1)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法律法规是确保管理措施落实的保障,完善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是保证市场持续稳定运转的重要环节。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公路方面的法制建设还亟待完善,需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同时,相关部门应当紧密结合社会发展,补充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规,尽快实现公路经济管理的法制化。
在完善相关法律之后,执法部门也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目前,高速公路执法主体冗多,且效率较低,综合执法能力还需加强。相关部门应当统一调度高速公路的各种管理资源,形成快速反应能力,避免出现杂乱、重复的处罚现象。其次,及时更新管理设施和配套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够提高路政执法效率,减少交通事故,为维护高速公路的安全提供保障。
(2)经济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由于高速公路的规模性、公共性、非营利性,使得其建设及管理的投资及经营风险较大、建设投资回收慢等。许多企业对于高速公路的投资与经营望而却步,从而造成了高速公路的垄断经营特点较为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入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也难以调动市场积极性,无法收到良好效果。因此,政府在此时需要扮演“有形的手”,对市场进行行政干预,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政府进行行政干预时,经过调查和决策,可以赋予某个企业特许经营,让其对某条高速公路实施垄断管理,同时政府对其进行监督和治理。这样,一方面适应了高速公路运营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减少因企业垄断而带来的负面问题。其次,当政府赋权予企业特许经营时,应该使合同签订正规化,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在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中,政府只有调整好各方利益的分配,才能实现公路经济管理的规范与长远。
(3)严格控制成本。每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都需要成本的有效控制,尤其对于高速公路这种投资大、回收慢的项目,更加需要严密的成本控制。通过对项目的成本费用进行分析,掌握实际消耗的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偏差,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将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施工之前,要对项目进行详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预算,才能够在施工中有可靠地参照。第二,项目的设计方案中,也需要体现出保证项目资金的投入合理化细则。第三,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成本控制进行,控制施工材料的使用,要严格控制审批程序,严禁浪费现象的出现。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人工消耗的费用则需要灵活机动地控制。例如在采购方面,实行材料领取签字负责制;对于项目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则需要预先做好使用计划,尽量的减少设备的闲置时间;合理安排人员的调配,保证岗位有人、随时到岗。第四,在施工后,要及时跟进项目成本考核,总结经验及优点,对于新出现的问题及漏洞及时补足,对下一个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优化。
(4)从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发展。科学管理强调管理的严格与精准,在以往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中曾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换,科学管理中的非人性化矛盾变得日益突出,难以适应时代“创造性劳动”的要求。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经济市场中,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理念也应该转向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首先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重视项目中人员主观能动与发挥,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管理构架的搭建中,可采取职务扩大化、目标管理、全员参与、团队重组等管理技术,激励员工的行为动机,调动全体项目中员工的积极性。其次,在经济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赋予企业以灵魂,体现人文关怀。员工的关系管理得如何,将直接导致员工工作氛围愉悦与否,也是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丰富员工生活,充分调动员工情绪,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第三、把握人本管理的专业化。相比较于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的机动性大,也就意味着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漏洞的风险增加。为了效避免管理混乱的出现,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在管理中重视团队精神,同时将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中的特点有效地融入进去。
3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市场将会快速地发展。相应机构部门应当致力于研究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政府拥有公路设施的所有权,在不断完善公路设施以及运输市场的同时,还应该研制出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
【参考文献】
[1]郭名春.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关键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12).
[2]任萍.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及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篇5
关键词:自主管理;实施要素;自驱动;市场竞争力
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市场呈现碎片化趋势,商机一瞬即逝。在企业内部,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企业员工的自尊意识与日俱增,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内外的生存环境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在寻求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企业员工的自主管理是当下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方向。
一、自主经营管理内涵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下的市场碎片化现象,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按客户需求进行反映、独立核算投入产出的自主营管理新模式。打破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消除部门隔阂,将策划、研发到生产、市场销售等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自发的链接起来,实现按需供应,激发员工潜力和自我创造力,让企业人员的自驱动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自主管理是将员工的权利职责进行高度统一,将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目标高度统一,实现员工价值的最大发挥和企业凝聚力的快速提升。通俗一些的描述是将企业平台化、员工形象化,即企业是员工发挥的平台,员工代表企业形象,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生产经营、代表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直到客户满意。实现企业和员工的高度整合,对外呈现的经营模式是客户――员工――客户的密闭完整循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自主管理所需的内部支持
(一)倒三角管理理念
倒三角管理理念是相对于正三角管理而提出的概念,在传统的正三角企业管理理念下,管理者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员工位于底层,管理者指令,经层层专递,最后由员工执行,员工处于被管理和被动经营地为。而在倒三角的管理理念中,员工直接面向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向管理者索要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客户需求主导员工和管理者的工作内容,管理者从指令者变为资源提供者,为员工的工作提供保证。
倒三角管理理念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必要内部支持,可以改变员工的被动工作地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客户的直接接触是实现自主经营、进行按需供应的前提,员工与客户的直接接触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二)企业文化建设
自主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进行尝试的管理模式,需要具备较高的员工素质基础、企业与员工的互相信任基础。企业文化建设是实行自主管理所需基础条件的建设性工作。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带动员工个人思想觉悟的提升,有利于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一,从而将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形成无形的约束力,在实行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其生产经营活动偏离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三)信息共享
自主管理需要企业将决策权下放给员工,包括资源调动权利,客户选择权利以及财务收支权利等,这种权利下放依托于信息的高度共享。在自主经营管理模式下,企业员工直接面对客户,客户的需求即是生产经营的指令,员工根据客户需求调动所需资源,需要对资源清单了如指掌,了解企业的生产能力,给客户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企业应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员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动用了多少企业资源、取得了多少收益,掌握自身的自主经营情况。
三、实现自主管理的要素分析
(一)利益一体化
自主管理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员工内动力的充分挖掘,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生产经营技能,激发员工潜力。出了思想认识上的引导,完善的员工成长制度与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是实现员工自助管理的重要保障。
在新时代下,企业员工普遍追求长远发展,完善的员工成长制度不仅是实现自主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员工懂得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渴望得到合理的回报,公司应通过建立透明的资源财务信息平台,让员工看得到自己创造的利益,以及与企业的分配比例,这也是企业尊重员工创造价值的体现。建立合理的分配原则,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利益一体化。
(二)完善评价制度
改变企业管理制度,需要配合改变评价制度,对自主管理模式下的员工生产经营情况作出合理评价,否则管理制度的改变就是无效的、不符合实际的。在自主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者的职能体现为资源提供者,为企业员工的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也要负责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效果作出评价。制定损益表、日清表、人单酬表等,对企业整体的战略方向,执行过程和战略结果进行把控。
四、结束语
自主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新方向,自主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一定的企业管理基础、需要企业提供一系列必要的制度支持。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把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保证自主管理的有效性,为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卓卓.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D].武汉大学,2009.
[2]李家龙.对自我管理要素体系及其实现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9.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 合同管理 风险控制
在建筑建设组织过程中,在法律环境内,围绕建设工程合同的一系列行为,按照施工合同,建造师是管理团队核心,需具备较强合同管理能力,掌握建设工程法律与法规,保证工程管理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确保承包商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国际化发展,承包商不仅面对国内激烈竞争,需考虑国际层面竞争。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分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要素,旨在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重要性
对于合同管理概念,它是一种权责利的规定,利用程序性条款内容,制定双方工作程序,限制双方不法行为,利用责任条款形式,分析双方工期与造价责任。若发生建筑行为问题,例如,地质勘查异于勘查报告,发生设计变更时,设计单位不能及时出图,建筑业主的特殊施工队进度较为滞后,供应商提供设备、材料检测不合格等问题,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可给予相关处理。通过合同管理,能明确合同可操作性,防止双方深陷矛盾纠纷中,当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出现不合格问题时,根据相关条款,可给予相应处理。
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职能要点
首先,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以合同管理为起点,仔细分析项目合同,进而控制整个建筑项目的管理。
其次,合同管理的工作过程、管理职能。合同管理由合同“分析—资料—网络—实施控制—索赔管理”等所构成,形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网络化、子系统化。
第三,加强合同管理,实现管理职能。例如,工程计划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建筑信息管理、组织计划管理等,它们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该类联系即可作为工作流程,解决工作的顺序关系,也可作为信息流,进行信息流通、信息处理。
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因素
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材料设备消耗大、产品固定、施工生产流动性强、受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合同管理中风险因素主要包含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首先,客观风险。在建筑合同管理中,客观性风险是由合同条件与法律法规确定,风险责任由合同双方共同承担,是无法回避的,当合同形成之后通常无法改变。实施清单报价时,建筑商中标之后,综合单价的建筑企业无法改变,只能根据合同条件内容,承担一定的市场价格风险。
其次,主观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利用人为因素也可规避合同风险,国内大多数建筑合同中,业主通过竞争地位、起草合同条款形式,以苛刻条件形式,在合同条款中隐含风险,有些承包商着急承揽工程,不注意自身权利,使得合同签订呈不平等状态,合同签订具有随意性、盲目性特点。同时,某些承包商受到业主限制,合同平等性原则难以体现,进而增加了合同风险性。
四.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对策
首先,树立利益原则,重视合同管理重要性,强化合同作用认识。签订建筑合同时,合同经办人必须全面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合同的质量、违约责任、计量、支付、变更处理、合同期限等内容,必须明确表述与解释,严格合同可操作性、严密性,避免发生歧义。另外,签订建筑合同时,应提倡利益指导原则。在法律上,合同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承包商签订“平等互惠”条款,以利于承包商降低合同风险。同时,承包商可劝服业主,修订部分严重苛刻性、不合理的合同条款,以提高承包商权益,通过对比、平衡合同双方的权责关系,尽可能降低单方面、苛刻性与约束性的合同条款。
其次,清晰风险责任意识,转移、限制合同风险,合理安排合同策略。针对承包商而言,在合体管理中,必须善于转移、限制风险,力求合理分配风险,当业主处于何种情况时,需认真分析免除责任条款,对于业主请求的免责条款,应仔细考虑后再接受。不然,在合同履行期限内,业主极可能引用合同依据,拒绝补偿承包商损失,利用免责条款推卸责任,给承包商带来重大损失。所以,针对业主风险条款,必须明确、具体规定合同责任。
第三,坚决签订“书面式”合同,在合同签订、实施过程中,不能相信口头承诺,拒绝口头保证,合同管理时,必须做到“少说多写”,注重“一字千金”,经过双方商讨之后,再确定合同结果,只有将对方承诺“写”入合同,并经过双方签字署名之后,才可算合同确定。
第四,全面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保证合同管理质量。针对大型、中型的建筑合同,通常均由业主起草,聘请专业法律专家、咨询顾问进行合同起草,合同中可能隐含了许多对承包商不利的风险责任条款,甚至反索赔条款。所以,针对承包商的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与能力,掌握合同签订、合同索赔、合同变更的相关程序,具备造价管理与施工管理能力,方可确保合同谈判过程中,双方处于智力均衡与信息对称状况,进而提升风险合同管理能力。
第五,选择多样化措施,实现风险转移。风险转移主要呈现保险与索赔、担保与联营等方面。保险作为风险转移的重要方法,是风险风险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一般由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所有险,第三方责任险等。同时,针对合同管理可能发生的不可预测风险,通过索赔方式,承包人可给予合理转移。另外,利用分包、联营等方式,分包单位可承担部分风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市场作为发包方市场,建筑公司承担承包方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随时可能发生各种风险,同时因不确定性、客观存在性,施工合同必须强化合同管理,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才能加强用法律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依法控制工程风险,全面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有效控制合同管理风险,防止建筑工程风险。
参考文献:
[1]曹乾江.浅谈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10):31-32.
[2]李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2,(16):249-249.
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市场;要素;功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88-01
一、校园文化市场的要素及其特点
(一)校园文化市场的要素
我们知道,在市场的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市场的主体和市场的客体。市场的主体指的是参与到市场的活动中的人和经济组织。而市场的客体就是指市场中的产品以及市场中服务、资金、技术等等要素。
在校园文化市场中,同样也存在着主体因素以及客体因素的分类。校园文化市场中的主体因素指的是校园的文化部门以及工作者和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和消费者。而校园文化市场中的客体也是包括产品、服务、资金以及技术等等的要素的。并且随着作为市场主体的校园文化生产者的攻击能力的变化,校园文化市场中会出现不同的客体因素。
(二)校园文化市场的特点
1、校园文化市场对于校园文化工作者的主观性比较敏感
校园文化工作者主要包括校园中的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骨干等等。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决定了校园文化市场供给情况以及这个市场中的内容、形式以及数量和质量等等。可以说,校园文化市场中的课题因素很大程度上要收到市场中的主体因素的控制和决定。所以,在校园文化市场中,各个客体因素对于校园文化工作者的主观性,也就是校园文化市场的主体因素的主观性要有比较强烈的敏感度。
2、校园文化市场中的产品消费者有自主性以及选择性
校园文化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就是学生主体还有一定的教师和教师家属等等。由于校园文化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也就是校园文化有很强的自主性以及可选择性,所以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所产生的校园文化产品也有很强的自主性以及可选择性。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如果对校园文化的产品以及服务不满意或者是不愿意接受的话,任何方式都是由校园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所决定的。他们有完全的自由选择什么样的文化产品。
3、校园文化的资金有一定的制约性以及有限性
校园文化产品作为校园文化市场中的一个主要的产物,是市场中的一个主要的部分。所以,在校园文化市场中,一定的资金才会有一定的市场存在。但是,繁荣校园文化市场,为师生提供比较优质的校园文化产品以及服务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校园文化市场的繁荣以及发展。
二、校园文化市场的功能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中,市场在调节经济中有着主要的基础性的作用。校园文化市场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文化试产过的资源配置功能
校园文化市场对校园文化资源以及要素的调配功能的实现,首先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会根据自身的利益进行最大化的实现,也就是实现最大化的校园教育效果进行资源的配置。但是校园文化资源的配置是否如何校园文化消费主体的需要,还是要进过市场的检验的。其次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会在校园的文化配置的基础上,在满足校园文化产品的教育功能的基础上,还要满足最佳的经济效益的目标来实现目标的最优化配置。
(二)校园文化的联系反馈功能
校园文化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将供应与需求的双方联系起来。校园的文化产品的供给以及需求在没有任何的媒介的作用之下,彼此之间是相互孤立的。如果没有市场这个媒介的话,校园的建设者就往往不会了解校园文化的消费者的要求,也就无法生产提供比价合适的文化产品以及服务。我们平常在校园文化的实现中,要时常到学生中了解相关的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这也就是一恶搞进行市场调查的过程。
(三)校园文化市场的整合功能
校园文化市场的整合功能在于最大限度的实现了校园文化产品以及服务的经济和文化礼仪。这个主要表现在校园的文化市场为实现这个双重的效益提供了一种尽可能的大的空间场所和尽可能快的时间上的保证。同时,校园的话市场有良好的竞争机制,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优胜劣汰,从而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双重效益的最佳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高速公路 财务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是经营计划数量化、价值化的表现形式,能有效地链接企业整体战略与具体行动目标,为管理当局全面掌控和评价经营活动绩效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以下特征:全面性:是指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涉及到企业运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如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考核及奖惩等,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预算,如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等;机制性:预算是一种管理上的机制安排;战略性:预算是以公司战略为导向,是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系统性;科学性:预算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主要表现为基础资料充实、计算方法先进、执行过程高效;整体性:预算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甚至每一个员工,但却是把他们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规划和编制预算,以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的预算目标。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机制,通过预算目标的分解与编制、汇总和审核、执行与调整、评价与考核,其在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将其以下作用:
(1)有助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中,要真正做到全面预算管理,就应先做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并做好每年的工作计划,在这基础上才可以编制与自身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相适应的综合财务预算,确保各项投入符合自身发展要求。
(2)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形式,它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功能,是战略落地的工具。
(3)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实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化,从而提升企业的总体竞争力。
(4)在企业实施分权管理条件下,实施预算管理,有助于完善权力约束机制,同时还利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1)经营预算:即指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预算,其包括通行费收入预算(整个预算管理的基础)、管理经费预算、养护费用预算、设备购置费用预算等。经营预算构成了项目法人的经营活动范本,是指导项目法人进行经营活动的制度规范。
(2)投资预算:投资预算和企业发展的战略以及长期计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新建、购置、扩建、改造和更新、资本运作的可行性研究情况。投资预算表明了企业投资的时间地点、投资额度、收益确认、回收期、筹资和现金流等。
(3)财务状况预算:主要预算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通过财务状况预算,盘活资产,保证高速公路资产的完整、有效,达到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4)劳动力成本预算:主要预算人员工资、社会保险统筹等费用支出、人员的结构状况等;通过劳动力成本预算,掌握人员信息及劳动力成本水平,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5)现金流量预算:即企业在预算期内的现金流,通过对各业务支出费用进行分类,形成各部门的费用预算。通过现金流量预算,可掌握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现金流动信息,平衡资金余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证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降低资产负债率。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操作流程
(1)预算编制。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和基础环节就是预算编制。首先要确定预算的目标,确定预算目标能将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方向具体化、数量化,从而变成各部门、各层次员工的行动准则。预算目标的确定与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现实状况密不可分,其应与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要求和自身的发展目标为依据,须实事求是,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定位。目前,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预算编制的方式有:
以零基预算方式为基础,对公路运营成本费用进行全方位细致的预算,充分发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零基预算是对预算收支以零为基点,对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或者各项收入的可行性以及预算数额的大小,逐项进行详尽的审查、分析、考核,从而予以确定收支水平的预算。
以传统预算为起点,确立合理的预算基点辅以使用弹性预算法弹性预算,是指按照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而编制的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量情况的预算。它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能弥补固定预算的不足。
根据预算目标,合理组织应用各种预算方法,才能确保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各项预算指标的控制效果。
(2)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就是要调动各级预算责任人和所有经济资源须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按预算执行程序进行,以确保预算总目标与各预算责任中心预算分目标之间的协调一致。
(3)预算调控。为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须对各种预算目标、各种经济资源、各级预算组织进行调控、监控和仲裁,须对预算执行进行日常控制,以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一般情况下,预算调控方式有预算协调和预算调整。预算协调是指为维持预算的全面平衡,只对企业的各项经济资源进行微调,使各项资源都能够合理利用;预算调整(分为预算偏差纠正、预算总目标调整)是指当微调已不能确保预算顺利执行时,在经过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核准后,对预算进行调整。
篇9
关键词: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中等收入陷阱
0 引言
世界银行2006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指一个经济体个人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相对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难以突破1万美元;同时,快速发展中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滞后、社会矛盾凸显等。
中国经济在2010年就超过了4000美元,名副其实的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根据历史经验,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鸿沟,难以逾越;阿根廷、巴西等都已深陷其中,只有少数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所以,中国不可轻视它的存在,而要以更多准备去迎接新一轮挑战。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问题上,不得不提到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10年民营经济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6%,而国有经济的贡献缩至34%;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绝对值很大,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很小。以2007年为例,民营经济的TFP达到了0.48,国有经济TFP为0.44,而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在1990年就已在0.7以上。显然,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刻不容缓。
从本质上来看,不管是中等收入陷阱还是新的改革发展战略,其核心问题还是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世界银行也认为,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模式一直缺乏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并与产业适时的衔接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干中学与自主创新应齐头并进。所以本文认为,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上,着重要提高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提高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对民营经济发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如王蕊、杜凤娇、汤建光(2013)通过分析我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各类企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指出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林毅夫(2011)运用理论分析得到提高民营经济话语权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周四军(2009)采用统计方法证实了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全毅(2012)从制度变革方面着手,在东亚经验下,阐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文献回顾可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从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角度来思考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于是本文从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国有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及对比出发,实证研究了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和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的关系。
1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1.1 模型设置
TFP是指除了资本、劳动要素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测算TFP的方法有数据包络分析法、SFA方法、索洛残值法等;本文采用索洛残值法对我国民营经济、国有经济、国民经济TFP进行估算。
假设中国经济的生产函数中的两项主要投入要素为K、L,将生产函数设定为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
Yt=AKtαLtβUt (1)
式(1)中α和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A代表全要素生产率,Yt、Lt、Kt分别表示t期的产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对函数左右两边同时取对数有:
LnYt=lnA+αlnKt+βlnLt+lnUt
令A*=lnA; U*=lnU;于是,上式可变为:
LnYt=A*+αlnKt+βlnLt+Ut* (2)
当α+β=1时,即规模报酬不变时,可得:
Ln(Yt/Lt)= A*+αln(Kt/Lt)+Ut (3)
对式(2)和式(3)进行回归,可得到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α、β,将之进行正规化后,可得α*=α/(α+β)、β*=β/(α+β)。则t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为:
TFPt=A=Yt/(Ktα*Ltβ*)
则,第t年的TFP增长率为
tfpt=(TFPt/TFPt-1)-1
1.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所需要的的数据为产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下对其做简要说明。
1.2.1 产出数据
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产出的基本指标,并以1978年价格为不变价格。
1.2.2 劳动投入数据
劳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发达国家一般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来衡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分别采用民营经济的就业、国有经济的就业、全社会总就业来衡量民营经济的劳动投入、国有经济的劳动投入、国民经济的劳动投入。
1.2.3 资本投入数据
投入资本是指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是指出资人作为资本实际投入企业的资金数额,进一步划分为资本金与资本公积。
本文以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基本数据,利用固定资产投资流量数据和永续盘存法估算1978年不变价格的各时期资本存量。其基本公式为:Kt=(1-σ)Kt-1 +It。Kt和Kt-分别是t期和t-1期资本存量,It是t期的实际投资额,σ是几何折旧率参照大多数学者的做法,假定σ=5%。按照国际常用的算法计算基期年的资本存量K0=I0/(g+σ)其中,g是样本期真实投资的年均值,K0和I0分别是基期年的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形成额。
4)本文采用的有关民营经济的数据都是在民营经济的广义含义下来提取的。
5)本文数据取自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1.3 回归结果
表1是在多个不同形式的回归结果中找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
表1 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
第一种回归中,所采用的回归方程为:LnYt=A*+αlnKt+βlnLt+Ut*;分别对国民经济、民营经济、国有经济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从表1的结果来看,此方法下有许多变量的t值在统计上并不显著,ln(l)、ln(lg)的系数估计为负值,与我们的预期正好相反。进一步进行检验,发现资本和劳动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假定α+β=1,即生产规模不变,则回归方程相应地变为: Ln(Yt/Lt)= A*+αln(Kt/Lt)+Ut
由表1的结果可见,第二个回归的各项数据的指标均相当不错,因此本文以第二个回归结果为最终结果。
1.4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1.4.1 对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根据表1的回归结果,资本的产出弹性α=0.735,劳动的产出弹性β=1-α=0.265。则根据定义,第t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为:TFPt=Yt/(Kt0.735Lt0.265)
图1给出了1980-2007年的国民经济的TFP。可以看出从1980年以来国民经济的TFP比较稳定,变化幅度较小,总体趋于减小。
图1 1980-2007年国民经济、民营经济、国有经济TFP对比
1.4.2 对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根据表1的回归结果,资本的产出弹性α=0.652,劳动的产出弹性β=1-α=0.348。则根据定义,第t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为:TFPt=Yt/(Kt0.652Lt0.348)
图1给出了1980-2007年的民营经济的TFP。可以看出从1980年以来民营经济的TFP趋于减少。
1.4.3对国有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根据表1的回归结果,资本的产出弹性α=0.777,劳动的产出弹性β=1-α=0.223。则根据定义,第t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为:TFPt=Yt/(Kt0.777Lt0.223)
图1给出了1980-2007年的国有经济的TFP。可以看出从1980年以来国民经济的TFP趋于上升。
通过国民经济TFP、民营经济TFP及国有经济TFP的折线图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从1980年开始,民营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总体上却呈现出减小的趋势,且1980年为0.67,2007年为0.48;而且就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在经济总量有了如此之大的飞跃后,全要素生产率却没有多大变化且绝对值较小。可见在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上,我国完全没有利用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是说,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如果解决好了这一问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很有希望的。当然,要发挥好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就不得不提到导致民营经济TFP相对低下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融资困难。在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短期贷款占比上,2005年分别为85%、15%,到了2008年扩大到89%、11%,足见此问题的严重性。一个企业如果融资不畅,就如一个人血液不通,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在中国,资源过度倾向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无经济实力何谈技术创新。
1.5 Granger因果检验
对民营经济、国有经济TFP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在滞后两阶的情况下,很明确的可以得出国有经济TFP的变化不是民营经济TFP变化的原因,反之亦然。这个结论看上去很符合实际情况,但仔细想想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怎么会没有技术溢出呢?这就是说国有经济TFP与民营经济TFP应该存在相互影响。但是,以下检验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在相信检验结果真实可靠的情况下,不难发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交流很少促使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小,所以应该加强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加强它们之间的技术溢出创造条件。
2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2.1 主要结论
本文着重从民营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研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利用1980-2007年的国民经济数据分析了民营经济的作用。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民营经济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大,但相比其他国家,TFP绝对值还太小且这一结果主要是因为,民营经济融资困难,资源偏向于国有经济,民营企业在技术发展上受挫;而且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流极少对这种情况也有加速作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分配体制;着实发挥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发展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深远意义。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文认为,帮助民营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2 政策建议
1)创造条件扩大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交流力度。不应让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只是在形式上存在于我国的经济之中,更要让二者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下融会贯通。
2)在政策上,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鼓励个人创业,为我国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3)在税收上,适量给予民营企业税收优惠。这个举措将有利于民营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本存量,从而为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4)在融资上,贷款要适当的照顾到民营企业。为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方面建议设立民营企业金融体系,完善中小企业银行与创业板市场,将更多的民间资本流入到民营企业;另一方面,也希望各发展银行着实发挥好自己的功用,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一个方便之门。
5)民营企业要加快粗放型生产到集约型生产转变的步伐。民间资本要发展,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外,民营企业也要不辜负众望,在有了足够的资本存量之后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技术投入,增强其对国民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岩.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探索: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视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 王蕊,杜凤娇,汤建光.浅析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作用[J].经济探索,2013,(2):1-9.
[3] 林毅夫.让民营经济有更大话语权[J].IT时代周刊,2011(11):18.
[4]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17-24.
[5] 周四军,宋光辉,周小福.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资金投入产出不对称的统计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7):69-72.
[6]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在建筑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具有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仅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项目赢得良好的商誉,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获利。同时,还能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使企业达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筑工程通常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方以及其他实施实施细节,科学规范的招投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建筑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市场自由化程度加深以及监督管理存在缺陷,招投标市场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给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一、建设项目的招标与投标的现状
1、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难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标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项目应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媒体招标公告。采取邀请的应当向3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邀请书。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的投标人。招标单位针对投标人能否肩负起投标的能力和资质是较难依据书面的资料来做出定夺的,“挂靠”“串标”的投标现象也屡禁不止,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事情也常有发生。
2、建设项目招标评标方法
经过多年来招标市场的摸索,伴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不断完善,建设工程承发包及实施阶段的全过程管理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统一。评标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更合乎市场竞争规律、科学规范。
二、改进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法制建设重点关注的对象,近些年我国出现的一系列施工安全事故和建筑质量问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操作,我国颁布了《招标投标法》等促进市场的规范化,促进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质量的提升能够打破行业垄断、保证公平公正竞争,对于避免由于招投标腐败造成损失能够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1、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操作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攻坚期,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仍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建筑工程领域就是施工垄断现象的发生。通过改进招投标管理,能够将建筑产品进行商品化处理,使投资方和施工方能够在一定的制度规范下完成交易。
2、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招投标管理能够促进施工单位之间的公平竞争,并在竞争不断改进自身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市场的优化。实施科学有效的招投标能够使投资方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前提下做出最佳决策,从而在缩短工期、控制造价、提升质量方面获得保证,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规避了建筑工程施工风险
目前我国招投标市场中的主要不和谐因素就是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此外还有大量不具备竞标资格的施工单位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施工权利,并将其通过工程转包获取经济利益,使建筑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通过改进招投标管理模式能够通过法律机制和政策手段等规范市场和招投标程序,时期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有效规避了建筑施工风险。
三、我国建筑市场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问题
1、招投标市场主体利益化趋势
招投标制度的实行能够使不同规模的企业参与到竞争中,对于建筑市场的结构优化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运行一段时间以后,相关规范建设滞后以及经济利益的诱导会使很多在招投标体系中的主体发生严重的质变。只要表现为参与个人只关注自身利益,招投标人员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等,这些利益主体的异化直接导致招投标腐败、挂靠、转包现象的发生。
2、评标定标体系不完善
招投标得以有效推行并发挥在市场中的规范作用前提是制定完善的评标定标方案,并按照实施标准予以严格落实。但是在制定评标办法时,往往存在有失公正、操作方法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招投标体系的长远发展。评标体系不完善的结果是建设单位过分注重价格而对其他影响工程效益的因素有所忽视,此外评价小组组织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建设单位在评价小组中占据多数位置,失去了评价的公正性。
四、提高招投标管理水平的措施
1、完善招投标制度建设
建筑市场中村下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提升招投标质量要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抓起。首先要对招投标的实施程序进行规范,使各项工作能够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完善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制度,对于不具备招标资格或者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单位坚决不允许其进入招投标体系;再次,要加强招投标结果的公式制度,保证招投标全过程的透明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加强对招投标监督制度的建设,通过对薄弱环节的监控和反馈,保证招投标在合法范围内进行。
2、评标过程公平化与合理化
(1)可以依托电子化平台开展招投标交易,并通过信息规范促进电子文件的标准化建设、评选远程化操作以及网络监管体系的成立。构建以网上招投标平台、诚信数据库和身份安全认证等为主要内容的招投标管理系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招投标运行成本,促进公开化操作和监督力度。
(2)建设工程投标的评标方法上一定要科学、合理。尽可能使用电子化评标,防止具有重大利益关系的人员进入到评审小组干扰评标结果的公正性。评标方法要综合、系统才能做到公平有效,对投标人资格的审查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初审和复审,对于大型的、重点项目可增加实地调研,综合评分方法就是对投标人的全面考察、分析,比如说中标单位的财务能力、执行能力、信誉、技术能力、组织和设计能力以及业绩等等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中标人。
(3)招标和投标的过程尽量透明化,要选择合理地报价单位为中标人,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够过低,既要节省资金又要保证质量和工期,保证市场竞争良性循环,保证招标、投标、评标、中标等全过程的公平、公正,以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4)简化开标模式。通过优化开标模式,简化开标程序的方式降低报价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招投标工作的效率。
3、程序公正化
建设工程在招标和投标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法律法规,要杜绝招标和投标的过程中出现垄断招标和投标的现象,招标和投标要实现透明化,要加强招标和投标的监管制度,招标和投标要本着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工程项目招标和投标工作,对于招标和投标的相关事宜要做好相关统计和报告,要对中标单位的资格说明清楚作为中标依据,严防“黑白”合同使项目招标、投标、合同严格统一,不留隐患,要杜绝不健康的利益关系出现,做到依法办事和按章管理。
同时,招标、投标活动应在有形建筑市场上进行,并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有形建筑市场应建立电子化招标平台,可有效避免挂靠投标现象和投标单位在报名及开标前的串通。
4、对合同进行高效管理
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中,要明确规定合同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合同的处理上一定要谨慎,对于要进行修改的合同条款,必须经过合同签订双方的共同协商,要保障修改的合同真实、有效和合理;合同条款中要明确违约条款、承包人的责任,对于违反合同的行为一定要严厉制约。
结束语
建设工程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要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而招投标管理对于促进建筑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不仅保证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还保障市场公平地竞争,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确保了建设工程的质量,提高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此外,合同的管理作为对建设工程的招标和投标工作的延续,是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香丽,王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控制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