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R 193 G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13)08-0897-03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

健康素养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也是近10 a来全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特别关注的一个研究议题。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从公共卫生角度诠释了健康素养的含义,认为健康素养代表着“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持健康”。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步认同健康素养是一个涵盖个体综合能力的概念。2000年Nutbeam提出了目前最广为采纳的健康素养理论模型,将健康素养分为3个层面:反映个体对实用健康相关信息的基本阅读、理解以及表述的“功能性健康素养”;关注个体运用个人和社会技能,参与日常生活中健康活动和交流的“互动性健康素养”;强调人对信息的评价分析能力,关注个体能否运用这些技能发展有效的个人、乃至社会和政策活动的“评判性健康素养”。随后,Zarcadoolas等又将健康素养归结为基本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和文化素养4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素养包含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内涵。它集中强调了作为一种认知和社会技能,有益于个体交流和清晰表达自我健康的需求和倾向,参与有关健康的事务。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念上的一个新发展,其理论框架包括健康促进、健康保护、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利用。

1 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 青少年健康素养界定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不仅有助于其有效地应对自身健康问题,也是保证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目前,国内外有关成人健康素养的研究日趋增多,对成人的相关判断标准已逐步达成共识,但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以及相关的判定标准尚不统一。

美国州立学校教育主管官员委员会(CCSSO)通过《美国国家联合评价学生标准》项目(SCASS)组织诸多专家的论证,将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按照金字塔层次划分,由低至高分别确定为核心概念、获取信息、分析影响因素、决策制定、目标设定、人际交流、自我管理和倡导等能力。即一个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应该掌握有关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概念;具有获得真实有效健康信息、健康促进产品和健康服务的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和减少危害健康的危险行为;能够分析文化、大众媒体、科学技术及其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同时具备运用人际交流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运用目标设定和决策的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倡导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能力。

由此可见,涉及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与对成年人的认定基本一致,指向的是一种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但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更为强调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能够动用身边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包括家庭、同伴、教师、医生、网络等,来帮助自己获取、理解和应用健康的知识、信息与服务,逐步实现对个人健康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环境和他人健康的倡导和促进。

1.2 健康素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第六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健康促进曼谷》,明确将提高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认为健康素养作为一种有效资源,可以通过使个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为个体和社会带来效益。Eichler等通过系统综述发现,美国每年由于低健康素养所导致的额外花费占到全部医疗卫生费用的3%-5%,平均每个病人因低健康素养每年多增加的医疗费用达到143—7 798美元。研究证实,是否具有健康素养及其技能,相比年龄、收入、工作状态、教育水平、种族等对个体健康状况和健康结局具有更强的预测性。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素养,才可能驾驭复杂的卫生保健体系,以及在非临床背景之下更为广泛的卫生环境。

低健康素养问题不仅关系到成人的健康结局,而且已成为影响或危及儿童青少年人群健康的一个潜在因素。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指出,在八年级(即初中)学生中,有26%的学生素养得分低于基本阅读水平,超过1/4的儿童青少年无法认识和理解与健康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概念。2005年,Gray等通过定性研究对英国、美国中学生的功能性、互动性和评判性健康素养现况进行探讨,发现青少年这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都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与挑战。我国2008年首次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指出,15—24岁青少年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6.3%。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和各种行为形成塑造的重要时期,其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密切相关,较低健康素养的儿童青少年更易发生吸烟等健康危险行为、其他问题行为(如侵犯他人、携带枪支)、肥胖等。Brown等就健康素养对早期青少年养成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显示理解健康信息有困难、自我效能低是影响学生将所学健康知识付诸实践的阻碍因素。台湾学者以1 601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健康素养明显关系到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和健康促进行为,特别是有关营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行为。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系统进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童青少年是各种传媒,特别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人群。面对媒体中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健康信息与服务,他们需要具备寻求、判断和应用健康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因此,让儿童青少年学会有效获取和准确应用健康信息及服务意义重大。Ghaddar等对美国得克萨斯州261名高中生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个体的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寻求网络健康信息资源密切相关。与成人相比,尽管儿童青少年接触临床医疗系统相对较少,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也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儿童青少年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一些疾病(如哮喘、结核病、糖尿病以及一些精神性疾病)在17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帮助患有以及面临这些疾病威胁的儿童青少年人群,合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掌握必要的自我健康管理等技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可能风险,直接关系到他们成年期以及终身的健康。

2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

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个体获得健康素养的媒介,而健康素养的充分提高又受文化、语言以及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掌握基本阅读、认知能力的可能和机会,也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获得教育继而提高健康素养搭建了平台。Manganello 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与诸多的影响因素有关,尽管儿童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家庭、同伴、大众传媒、医疗卫生系统等因素都存在作用,但在整个框架中,仅有教育系统与健康素养具备双向的相互关联作用。

学校健康教育早已被公认是一项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进而促进全社会健康的有效策略。Kolbe概括了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计划可以达到的4个目标: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增进健康,提高教育的成果,增进社会的成果。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健康的学生才是最成功的学习者。有证据表明,将促进健康素养技能的发展作为学校健康课程的一部分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投资。Higgins等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模型,以学报的健康教育课程为传播媒介,初步探索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认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帮助学生通向发展健康素养的途径。St Leger研究也证实,学校健康教育最有可能以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养成。笔者也曾对中国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相关作用进行过探讨,结果提示尽管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水平还是有限和不平衡的,但学校确实有能力实现促成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目标。学校健康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提高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最赋潜力的方式。

3 机遇和挑战

目前,提高人群健康素养已成为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挑战,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一项投资,学校健康教育如何帮助儿童青少年发展必要的健康素养,为成年期及其终身健康奠定基础,更是面临着可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篇2

现代生活给人们心理和精神的压力与日俱增,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旺盛时期,也是最为脆弱群体之一,必然受到影响。当前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往往出现在心理健康上,青少年心理偏离和心理障碍患病率也逐渐增多,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医学与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现将青少年心理问题因素及有关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1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志表现为身体健康、认知正常、感情成熟、人格健全、关系和谐和行为稳定。除身体条件之外,心理健康还包括认知、感情、叛逆、浮躁、抑郁、自卑、焦虑、敏感、动力不足、退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甚至攻击意识等。心理卫生问题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因此心理卫生问题也称作行为问题。从世界各地的调查情况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不同国家或地区报道的各类心理问题发生率有较大出入,但各类问题总发生率都在10%以上。发达国家发生率在12.4%~21.8%,发展中国家在10.4%~37.6%[1]。曾有学者对我国青少年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发生率在15%~30%之间[2];近几年又有学者发现其发生率为21.6%~32%,且有上升趋势[3];也有报道,城市与农村青年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0.8%和19.8%,男、女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0.8%和12.2%,但均无统计学意义[4]。各地区发生率也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调查工具和诊断标准不同,也有调查群体的差异[1]。

1.2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因素: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含义。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

1.2.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据美国一项统计,儿童精神神经疾病中肯定与遗传有关的占56.6%[5],包括单基因变异的染色体突然。另有资料显示,母孕期情绪及营养和周岁前安静度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生物学因素[6]。

1.2.2 环境因素: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的社会文化急剧变革与发展阶段,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及新旧观念的矛盾冲突等,增加了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忽视青少年的生活与行为约束的引导,使青少年心理社会发育偏离正常轨迹,情绪和行为问题增加[7]。

1.2.3 家庭因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青少年健全心理的基础。家庭成员间关系、行为、气氛和情感交流、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思想理念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影响[8]。不良的家庭因素和父母与子女间心理上的差异、距离,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异常,如父母死亡或离异、家庭人员关系紧张、教养方式不当、家庭变迁及突发事件等。有文献报道家庭因素中父母养育方式不当,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具有不利影响[9]。

1.2.4 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生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学校因素有教育、学习、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同学关系等,且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相当薄弱[10],如果这些条件和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其身心理健康发育。如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强度学习、高频率考试,强烈刺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11];分好班、差班,考试排名等,造成青少年自尊心精神不经意的伤害;校风、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过重、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就会使青少年的心理压抑、痛苦和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整,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12、13]。

1.2.5 社会因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良好的政治文化背景,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对青少年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社会生活中 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毒害他们的心灵。当前人与人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作用越来越大且负面影响多,生活紧张事件及突发公共案件上升,人口增多包括独生子女和社会老龄化关系显突等,矛盾、冲突、竞争加剧,已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亲子关系及正常人际关系,而且与多种行为和成年期精神疾病有关[14]。

2 心理干预状况

2.1 心理干预方法与措施:心理干预主要从事指教育、医学心理卫生工作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基本原理,对目标人群实施心理及行为治疗的手段和过程。国内外学者针对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状况,对其干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积极尝试[15]。

2.1.1 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和心理问题筛查:目的在于早期发现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常选用专门的心理卫生问题评定量表或自编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表,跟踪随访,发现问题,进行适时、适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16]。

2.1.2 进行心理教育: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其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适宜的情绪、较好的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采用集体授课为主,个别咨询和辅导为辅方法,在学校由老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可由医学心理专家讲授心理卫生知识和焦点问题辅导,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1.3 家庭干预:定期举办家长讲座或专题家长会,介绍心理健康内容和方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指导心理疏通方法,纠正家长不良教育方式和心理状态,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共同疏解孩子的心理困惑。家长要培养孩子宽容大度性格,接受“挫折教育”,不畏困难,舍得吃苦,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17]。

2.1.4学校干预: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达到有德的氛围、智的启迪、体的设施、美的情趣等基本要求,创造一种师生之间友爱团结、同学之间互相关心、老师为人师表、学生好学 上进的和谐生活学习环境,倡导校园心理学,包括向老师传播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讲究教与学的卫生,使教师能根据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实施教育,改善一些教师有害于青少年健康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加速校园心理学发展,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需求[18]。

2.1.5 社会行政干预:近年来,青少年吸烟率不断上升,早恋、自残、网络成瘾患病率增多,为此,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提出必须加强行政干预,争取社会支持[19],从青少年家庭、社会、生理、心理的角度研究分析,采取综合干预策略[20],制定一个家庭、学校、社会、传媒、公安、医院和社会工作教育机构相结合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家庭关爱、健康教育、社区监督、传媒过滤、社区警务、医疗跟进等,指导青少年应付问题的方式,即发挥他们自身的潜能,调动自身的内省力和理解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人格特征和应付机制[21]。

2.1.6 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法,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心理咨询,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如通过网上聊天、热线电话、心理门诊、E-mail对话等多种方式,并可采取一些特殊心理治疗,如行为治疗、催眠疗法、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等,以帮助青少年及早摆脱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对伴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专科医生在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给不良反应小的抗焦虑、抗抑随药物治疗,定期随访。

2.2 心理干预效果:国内外近20年来开展的有关心理干预的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22,23]。经过心理问题检测、筛查,早期发现问题进行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后,学生、家长和老师不仅统一认识,且都提高了认识水平,更加重视青少年心理卫生,端正对学 生和子女的教育态度,掌握正确教育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消除对青少年不利影响,矫正青少年认知和思维上的偏差,减少心理问题发生;通过心理咨询和家庭、学校干预,改善父母的不良行为、情绪和家庭教育方式,改善老师教育思维与方法,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动机,自尊心得到保护,增强了自信心和适应能力,使偏离行为得以纠正,多学科参与综合训练和行为矫治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疗效显著。由于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应针对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进行专题研究,探索适合他们身心健康发育的心理干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碧秀,程灶尤,袁国桢,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流行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3):184.

[2] 叶广俊.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启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2):68.

[3] 杨寰仪.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研究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

[4] 何海英,王 玲,王 梅,等.广西北海市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6):581.

[5] 何 级.儿童精神病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5.69.

[6] 李国红,瞿 静,刘金同,等.初中生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1):28.

[7] 杨玉凤.全国第四届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与临床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1):87.

[8] 王延社,瞿 静,张天亮,等.初中生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4,17(1):26.

[9] 沈鉴清,吴杰娟,赵梅青.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之研究[J].中国儿保,2006,14(2):133.

[10] 何 蓓,庞清红.青少年心理问题诱因分析及其教育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599.

[11] 楼玮群,齐 栋.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研究[J].心理科学,2002,23(2):156.

[12] 王桂平,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及其控制点、自尊心和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31.

[13] 魏运华.学校因素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12.

[14] 静 进.重视中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及相关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1):257.

[15] Johnson RL. Pathwaysto adolescent health:tarly intervention [J].A dolesc Health,2002,31(6):240.

[16] 瞿 静,刘金同,李国红,等.小学生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3.

[17] 徐光光.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95.

[18] Oakland To.International school Psychology:pschology’s worldwide Portalto children and youth [J].Am Psychol,2003,58(11):985.

[19] 刘 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西青少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校,2004,17(1):12.

[20] 孙 静.唐纳德期图沃特.中国儿童的心理健康适应力[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60.

[21] Pincus OB,Friedman AG.Improving children’s coping with every-day sttess:transpomting treatment interventions to the school setting[J].Clin child Fan Psychol REV,2004,7(4):223.

[22] 王 莉,李瑞芹,王 锋,等.综合干预对城乡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4):259.

篇3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小学生;口腔健康;口腔卫生

Abstract:Objective The importance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elementary students' oral sanitary conditions,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is discussed. Methods 300 case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in our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principle.Oral health knowledg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supervised strictly to brush teeth and maintain oral hygiene seriously;intervening measures were not given to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The oral hygiene and oral health conditions of students in two groups in 3 month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ppeared for both the o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score comparison and oral cavity inspection health rate comparison before study for students of the two groups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study,the score and health rate of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Oral health education;Elementary students;Oral health;Oral hygiene

提高民健康水平从儿童抓起,其中口腔健康问题是威胁儿童早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认识较差,缺乏良好的口腔卫生常识和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1-2]。据目前统计发现,15岁以前儿童的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病率占有较高比率。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病率,树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我区针对小学生口腔健康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将对我区进行研究的300例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现文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区两所小学300例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0例给予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并严格监督其认真刷牙维持口腔卫生,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8.3±1.3)岁;对照组150例未给予干预措施,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7~11岁,平均年龄(8.4±1.2)岁。两组小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小学生进行3个月的观察比较。

1.2.1口腔卫生维持 ①观察组: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进行定期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口腔卫生健康的重要性。本组均制定统一的口腔卫生标准,每日三餐后清水漱口,每日坚持早晚各刷牙一次应用口腔损害性小的牙膏,每次刷牙维持3 min;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2.2口腔卫生教育 ①观察组行全面口腔卫生健康教育[4]:给予口腔卫生健康材料进行宣教,可采用口腔卫生相关的视频、动画、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的口腔卫生故事书和宣传画。并有专业指导教师根据提供的口腔健康材料对小学生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常见口腔疾病以及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定期根据培训内容进行相关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根据目前常用的基本口腔保健问卷(满分100分)对口腔健康知识、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对比两组口腔卫生知识,对两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常规体检,比较两组口腔健康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5软件对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小学生经过三个月教育后口腔卫生知识以及口腔检查健康情况见表1。两组小学生学习前口腔保健问卷得分情况及口腔检查健康率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观察组口腔问卷得分、口腔检查健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青少年口腔健康问题一直是家庭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青少年口腔健康意识低,口腔卫生保护观念较差,而且青少年时期口腔疾病的发生率高,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为了有效的改善小学生青少年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提高青少年儿童口腔健康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观念,近期我们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方式,包括动员全社会、家庭、学校广泛参与口腔卫生的自我保健活动,其中关于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在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在近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应用口腔健康知识问卷分析得知,青少年组的口腔卫生习惯差,口腔知识贫乏,口腔健康问题严重,是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青少年健康情况,有效改善减少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是目前我们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6]。口腔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口腔卫生改善中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可以使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知识,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情况。在国外的相关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口腔健康教育能够在短期内降低菌斑数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龈炎。小学生作为口腔健康知识的主要培养对象,在小学生时期由于小学生接纳新事物能力较强,是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具有的重要时刻,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因此,在小学生时期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良好的口腔护理观念养成,有效的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实施,对于小学生成年后的口腔健康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7-8]。通过在小学生时期根据区域、生活水平等特点,对小学生制定相应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口腔健康的意义,同时对于特殊存在口腔健康问题的学生给予专门的指导与培训,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教育,使其可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最终使小学生口腔健康问题得到了最终的提高和改善。

在本文研究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进行口腔健康卫生教育之前,两组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均较低,可见青少年缺少足够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其口腔健康检查中可以发现,其口腔卫生情况差,口腔健康存在严重问题。在经过3个月的积极教育改善情况下,观察组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口腔卫生知识及口腔健康情况均明显优于未接受教育的对照组学生。可见,良好的口腔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改善口腔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在实际行动中帮助小学生改善口腔健康问题,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时期给予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卫生正确认识比例,可以明显的改善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对于改善青少年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薇,⒑椋严俊,等.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02:220-222.

[2]储月琴.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180-182.

[3]倪成励,周孟平,柴梅.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医学专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03:13-15.

[4]金迎春,张丽,曹正国.口腔健康教育对社区特定人群口腔卫生状况改善的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9,06:790-792.

[5]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7,12:1594-1595.

[6]罗维,胡德渝,范旭.2种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改善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效果的比较[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03:266-268.

篇4

近十年中,在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的议题已经有过多次的争论,而最近围绕《成长的脚步》一书所争论的焦点,已不再是该不该在学校里开展性教育的问题,而是聚焦在如何“适时”和“适度”的问题上。在笔者看来,一方面人们已经意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但又在何时开展以及如何把握教育内容和尺度的问题上各持己见;另一方面反映出人们仍摆脱不了对性教育的一些认识误区。因此,笔者现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阐述几点对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看法。

一、“性”并不是无师自通、水到渠成的知识

在这次讨论中,仍听到个别人持“性”是无师自通的观点,认为没有必要在学校中开展性健康教育。虽然,至今仍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不多,但对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还是形成了比较大的阻力。这使笔者想起最近到四川旅游,导游谈起的一件有关大熊猫的趣闻。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已经濒临灭绝。因此,四川大熊猫保护基地的科研人员经过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大熊猫的人工繁殖。但是,当这些人工繁殖的大熊猫长大到了生育年龄时却不,不会跟异性,这就给科研人员带来了新的难题。怎么办?后来,有人出主意,把其他熊猫的过程拍成录像,然后放给这些人工繁殖的大熊猫看,结果竟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想,这就是性教育啊!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类呢。虽然过去一直没有在学校专门开设性教育课程,但青少年还是可以通过各种社会途径获得性知识,这就给我们造成“无师自通”的错觉。上述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一项生物学、医学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推测,如果让一个人自出生后就与世隔绝,那么,很有可能也会出现类似人工繁殖大熊猫的状况。

二、“性”是伴随人类终生的重要生活内容,因而性教育是终生的事情

在我国,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性教育存在很多误区,其中“何时开展性教育最为合适”就是误区之一。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性”只有到了婚育年龄才可以谈,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只有到了登记注册结婚,才获得一本有关婚后性生活的指导手册,后来又增加了婚姻学校,有了面对面学习辅导的机会。这就是我们来自“官方”的正统的性教育。在学校,长期以来健康教育不受重视,更不用说是性教育。后来,由于在青少年中发生的问题实在太多太严重,不得已才有一些地区的高中年级开设了一门叫“青春期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一方面不敢直面问题,羞羞答答,连“性教育”“性健康”这样的字眼都不敢提,内容上纯理论灌输,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是开设的时间太晚。像这种只有到了结婚时才可以堂堂正正地接受性教育,只有青春期来了才进行青春期教育,都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所致。这种错误观念也导致人们长期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种人群的“性”问题。因此,一旦向儿童开展性教育,就担心会不会教“坏”孩子;独身的老年人找到情投意合的老伴结为夫妇,同样会招来明显带有世俗偏见的眼光和议论。

从生理角度来说,“性”是人的本能,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就和人要吃饭、要呼吸空气一样重要。只不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对性的需求有不同的特征。当人一从母体生下来,那么家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哦,是个男孩”或者“是个女孩”,然后,就给孩子起一个与其性别相吻合的名字,接着在以后对孩子的哺养过程中,都是按照孩子的既定性别来养育。例如,在给孩子做衣服、买玩具等时候都是男女有别的。实际上,性教育从此就已经开始了。但我们大多数家长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事实。大量的研究证明,幼儿在2岁时性别同一感就开始发展起来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则认为,儿童自幼就有,它是与生俱来的。但儿童的对象和表现方式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的,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婴儿从口腔、和生殖器区域得到,男孩依恋母亲,女孩依恋父亲。随着儿童知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他们感到了社会的压力,因而把表现的行为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一直到青春期,才得以重视。在这个阶段,孩子随时会向父母提出“我是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因此,到了小学再讲就太晚了。

由于幼儿期与儿童期性教育的缺位,导致现在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基本上是一种“补救性”的教育,即发现出问题了才想起该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了。近些年来,笔者也经常扮演“消防队员”的角色,接受学校的邀请去给学生进行“补救性”的教育,感觉收效甚微。因为到了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对性知识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但又感到羞于启齿,加上青春期所特有的叛逆性,所以在青春期教育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故意打岔捣乱。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笔者终于明白其中的原因,也就是在学校对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之前,孩子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秘密地、隐蔽地探求和了解到了性知识,当在课堂这种大庭广众的场合去跟他们谈论性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十分敏感和不安全,于是就采取了不配合甚至抗拒的态度作自我防御。遇到这样的情形,经验不足的教师连自己的心理关也难以逾越,更难将学校性健康教育开展下去。

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位,导致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的问题重重。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的老师告诉笔者,到咨询室求助的中学生大多数都是为与性相关的问题而来的,其中,最严重的是少女怀孕的问题。每年在学生健康体检时都检出怀孕的女生;一位在医院妇产科门诊工作的大夫告诉笔者,她每天在门诊接诊的基本上都是穿着校服来堕胎的女学生,她很痛心,质问笔者为什么学校不开展教育工作。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类学校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规范》的卫生标准,2008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包含了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此外,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也是对性健康教育的一个补充。也有一些省市开设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教材,以生命教育的形式面向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知识和性健康知识的教育。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在广州市教育局的主导下,我所组织了4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广州市中小幼性健康教育实验”的课题研究和试点,将性健康教育前移至学龄前儿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事实证明,“什么年龄开展性健康教育最合适?”这样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因为“性”是伴随人终生的重要内容,性教育应贯穿在人的终生过程中。因此,笔者个人观点倾向于以“生命教育”的形式向青少年开展性健康教育。

三、“参与性教学”是开展学校性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目前学校的性健康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令学生不容易接受的就是我们的教育都是传统的、生硬的、单向的教育形式,而且经常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能做到与学生平等,也就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心平气和地讨论性健康的问题。近十年来,我们在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一直都在积极地探索和解决这个问题,向教师们介绍和培训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

所谓参与式教学就是通过提供各种机会,发动学员用积极的方式和别人(包括与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采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如何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环境与青少年就有关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克服了传统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乏味,性教育内容敏感、受传统偏见束缚的弊端,为参与者提供互教、互学的机会,有利于学习各种趣味性强、有意义的内容,使学习动机得到提升并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篇5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本市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初期,人们对此项工作重视不足,“中心”教育指导工作只能面对本校具有不同程度残疾的学生开放。为了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我们利用板报、广播、媒体,广泛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走进社区、家庭、学校,介绍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通过走访,我们发现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远远超过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关注,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和精神需求及思想道德培养,一些青少年心理存在着严重的不健康因素,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走进学校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下发心理测试题和辅导资料,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予以教育指导。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接待了一批又一批、一个又一个来访者,从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广泛的宣传,满腔热忱的工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和氛围,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真情沟通,让青少年不再迷茫,牵手爱心,让孩子们走出困境

1. 以人为本,深入调查研究,从源头上解决心理问题。据调查统计,有26%的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青春期逆反、交友早恋、脸上长青春痘等,而学习压力大、缺少最佳的学习方法、青春期逆反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分别召开了家长面谈会、学生座谈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家长的困惑,我们发现一些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溺爱、粗暴、放任不管、事无巨细、期望过高、挖苦讽刺,还有一些家庭父母离异、留守儿童、隔辈管理,这些都是引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在全市开展了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各学校征订了家教指南,坚持每周五下午家长接待日接待家长的来信来访,通过热线电话、网上答疑等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坚持每月一次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发讲座材料、反馈教育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家庭、走进学校、走进社区,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2. 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让青少年正确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青少年年龄小,简单地说教、乏味地劝说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生动有趣的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心智、疏导他们的心理。

我们针对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开展了“我的青春我做主,学习方法大比拼”活动;针对孩子与父母对立,青春期逆反,开展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亲情互动”活动;针对师生关系紧张,开展了“教师心语、学生感言师生交流”活动;针对学生交友、早恋等心理问题,开展了“走进花季,青春宣言”主题教育活动;针对学生青春期生理变化,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各项活动紧扣主题、抓住问题、设计新颖、参与面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篇6

[关键词]家长教育;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21-02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己的关注,尤其是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他们都认识到青少年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对待青少年成长,帮助青少年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时,要用“青少年意识”来对待他们,而不能把他们当作“小大人”。家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者应了解青少年成长特点、环境及接受教育和家庭等方面的因素,以便与他们融洽相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顺利地进入成人社会。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正在完成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生理、心理上会出现许多令人苦恼的、躁动的和不可预知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海文赫斯特指出,青少年的这些变化都是由于他们在青春期的需要和面对的压力而产生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如果能比较顺利地理解并完成以下九个发展任务,就能适应青春期的成长: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建立与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伴关系,从情感上独立于父母,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备,发展合格公民所需要的素质和智力技能,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

一、青春期的特征

家长、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熟悉青少年发展的独特性,了解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知识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正常或非正常情绪、行为方面的知识。

(一)青少年认知特征

1.自我意识高涨

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思想表现为强烈地沉迷自我,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错位。由于二者之间时常出现不统一,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信任危机。

2.幻想

此时青少年极富幻想,丰富的幻想源自青少年体验到的强烈冲动和情感。幻想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控制情绪、行为冲动的途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感。

3.表达的需要

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在家庭、学校和同伴中诉求自我及需要,并表现出为获得独立与父母之间进行种种抗争的冲突情绪和行为。

4.哲学抽象、理论和理想

青少年心中充满了诸如“绝对真理”、“极限真理”等哲学问题,形成他们自己关于世界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常常与权威的既定理论和观点相反。

5.对异性感兴趣

青少年对与性有关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喜欢接近异性,并对之理想化。他们变得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表和衣着,花大量时间打扮自己。

6.从众

青少年的从众行为和特征经常通过衣着和其他兴趣表现出来。他们喜欢大众文化流行的东西,崇尚歌星、影星和球星等公众人物,与同伴关系密切,有共同喜好和风尚,不论有益或无益,完全沉迷于满足感官的享受,即便引起父母、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也是我行我素。

7.崇拜时尚

公众人物的穿戴打扮成为青少年追逐的目标,喜欢穿奇装异服,戴五颜六色的首饰,化妆以公众人物的模样为标准,甚至以奇怪的装饰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二)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特征

1.高敏感性

此时青少年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指点和评价,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可能会造成大问题,有时甚至会做出过激反应。

2.情绪波动

快乐和悲伤的情绪反应可能会突然甚至同时发生,情感变化很快,也很强烈。

3.行为冲动

行为冲动常常给青少年和其他人带来麻烦,叛逆现象在这个阶段十分普遍,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4.行为抑制

青少年情绪表现的两极化,往往导致他们可能会出现对自己情绪、行为的过分抑制现象。

(三)青少年社会化特征

1.亲子关系紧张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父母与青少年在独立、权力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进入一个比较动荡、多事的时期。

2.同伴关系密切

进入青春期以后,朋辈交往成为青少年社交的主要途径,它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在这种特有的关系中学习并适应解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个人与伙伴之间的矛盾,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立场,掌握如何协调关系和处理冲突的办法,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心理和行为基础。

3.师生关系疏离

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再盲目接受一位老师,他们品评老师,挑剔不喜欢的老师。每个中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两位自己最敬佩的老师,也有他们不喜欢的老师。

4.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不喜欢父母和老师控制的逆反状态下,在好奇和探究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会接受外面世界的不良信息,做出错误的事。

二、解决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办法

青少年与成人和儿童有明显的区别。与儿童、成年期的相对静止来讲,青春期是一个充满不可预知的变化阶段。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和生理发育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为自己的身体变化和情绪反应产生困惑,表现出高焦虑和低忍耐的情绪、行为倾向,并努力寻求伙伴、老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帮助。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立场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家长要主动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系统中来,通过提供各种帮助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个别咨询

心理咨询师向寻求帮助的青少年及父母提供心理帮助,解决青少年在成长中遭遇的心理困惑,引导他们走出错误的观念世界,客观看待现实,学会爱并接纳他人。

(二)小组辅导

由辅导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举办成长性、任务性或探讨性成长小组,由小组辅导者事先确定小组活动主题和目标,通过小组活动掌握例如人际交往、有效沟通、情绪管理等技能。

(三)同伴指导

由掌握一定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的朋辈学生指导其他学生,既可以是同一级的指导,也可以是跨年级的指导。

(四)家庭沟通

通过父母教养技能训练、青少年成长小组和个体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习在家庭中有效沟通、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增进亲子关系的方法。

(五)课堂讨论

班级学生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活动由辅导老师引导,并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

(六)解决冲突

通过接受过训练的学生辅导员的干预,解决青少年之间的纠纷。

(七)自我促进

青少年采用认识自我,反思自己的情绪、行为来学习如何看待和评价自我意识、自我接纳、信任、责任感、冲突解决、对他人敏感性、应对压力等与自己成长有关的观念及事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理解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更好地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H.T.普劳特.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中学生;背景;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91-01

一、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为师者单以次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社会情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

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围,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和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的能骗就骗,能瞒就瞒,结果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3.社会环境污染。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儿童蜕变的场所,如青少年儿童是电子游戏厅里实际消费的群体,尤为严重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等影视片,不少青少年儿童“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心理咨询。帕特森认为,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围或条件,使对象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形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成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成员。

2.个别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是相对集体心理治疗而言,是以单个病人为对象的心理治疗,实际上大多数传统心理治疗均是采用该种形式,与本章中其他心理治疗在理论和方法上会有所重叠。

篇8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困难问题;解决途径;教育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青少年总数的五分之一,在农村这个比例更高。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恐惧、任性、怯懦、孤僻等,重者则表现为偷窃、抢劫、自虐甚至伤害他人。2013年冬,重庆女孩电梯虐童并致其坠楼的新闻引起了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心理健康教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可见,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刻不容缓。

一、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困难

现今农村地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校方主观意识缺失和客观条件不足两方面的原因。

1.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观念上的缺失

在农村,许多中小学校领导依旧持着“成绩才是一切”的旧观念,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更对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概念。有关数据显示:在农村,有15.7%的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只有8.5%,而这些教育机构的设立多数是作为科研的课题实验点,研究课题的结束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束。

2.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客观条件的支持

(1)农村中小学鲜有专业素养的心理健康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从教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缺乏对该项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的,我国当前的教育水平仅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成功的典范可以效仿,导致农村有些学校确实想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却无从下手。

(3)农村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时很难找到能适用于农村中小学生的教材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1.转变传统理念,深入了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

只有学校在精神上高度重视才能真正促进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学校要真正认识到在农村地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其次,老师要转变传统教育中只重视文化素养的提高,而把这项教育看做对资源浪费的旧观念。

2.加强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建设

加强客观物质条件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聘请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或专业的社会人士,同时加强对普通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巧的培训,建成独立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2)投入专项教育资金。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育目标的落实必然需要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提供相应的资源,就要求有专项资金做保障。

(3)尽量将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习环节。在没有材的情况下,采取适合农村实际情况并且切实可行的方式进行。例如:课堂情景模拟、辩论等方式对学生耳濡目染。

篇9

【关键词】 人工流产;生殖健康;性健康;性教育;保健服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7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82-02

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明显地区别于成年人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确定青少年的年龄范围为10-24岁。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为10-19岁。青少年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栋梁,性与生殖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经历了从形态、功能到心理情绪的剧烈变化,性器官和发育成熟,体格发育增快,但心理成熟滞后,性生理、性冲动提前并处于性活跃期,他们是被服务机构容易忽视的人群,据专家统计:我国婚前青少年占64%。最近两年,全国每年进行人工流产的未成年少女达到8000-10000人(实际远远高于这个数,年龄的真实性及私人诊所无法统计。我国青少年未婚人群人流占30-40(%。有多次人流史占35%。全球有1亿青少年感染性病。我国青少年性病感染率占38.5%。当他们面临这些危险时有可能做出错误选择,从而改变他们今后的生活历程,还会形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繁荣和安定,所以青少年身心健康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调查试图通过对未婚怀孕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分析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殖健康知识已及对性健康、性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对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年在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24岁以下的青年女性1988例。年龄最小14岁。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由经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向调查对象说明目的并指导填写,以保证所搜集的资料真实可靠。

1.2 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情况 包括避孕及信息、生殖健康知识、性知识及相关的信念、态度、行为等,填写完由医务人员核对后收卷。

2 结 果

2.1 人工流产的青少年年龄分布情况 见表1。

2.2 导致青少年婚前〈及意外妊娠〉的因素主要有:

2.2.1 生物因素 性成熟提前,在性意识萌发之后,不能区分友情和爱情,对性冲动缺乏控制力。

2.2.2 社会环境 大众媒介;书籍的刺激,同辈人的影响,青少年会模仿互联网的内容。

2.2.3 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父母对子女缺少关心和教育,或父母忙于生计,使青少年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刺激下。

2.2.4 学校方面 缺乏充分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和方式,不良的健康行为得不到纠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我放纵。

2.2.5 服务部门 为青少年提供的生殖健康服务明显不足。

2.2.6 犯〈性暴力〉的发生 见表2。

2.3 青少年婚前导致的危害

2.3.1 生殖道感染 性传播疾病(乙肝、艾滋病、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多发生在性活跃期青年人。

2.3.2 在人工流产时,在宫内操作的避孕措施或分娩过程中或手术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生殖道感染,留下后遗证。

2.3.3 心理方面 恐惧、害怕,从而导致情绪压抑、痛苦、焦虑,不敢或不愿就医,甚至掇学、抑郁症、自暴自弃。

2.4 对性健康、性知识及性传播疾病的认知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对于生殖道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的了解依此为淋病、尖锐湿疣和梅毒,知晓率为17.0%。不知道性病如何预防的占42.0%,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占56.0%。调查中,90.0%的对象知道即能避孕又能防止性传播疾病,但69.0%不知道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时间。

3 讨 论

人工流产虽然是一种安全、简便的终止早孕的方法,但对女性尤其是未婚青少年女性生理、心理及未来造成很大不良及消极影响,有些可造成生殖道感染导致严重后遗症。通过调查显示,调查对象的性知识及避孕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同性、同学、朋友、书刊杂志、互联网中获取。很少是从学校生理课中获得。当生理方面出现问题时,他们会直接寻求医生或专业人士帮助;或找同学、书籍、互联网查询,无一例向父母或老师求助。当进行人流术后,全部希望从医生那里获得保健及避孕知识。

3.1 加强重点教育对象的教育 此次调查的1988人中,学生比例占25-30%左右,外来务工人员及社会人员占50-60%、其他占10%左右。这部分人员缺乏文化教育,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生殖健康知识更是缺乏,在繁忙、枯燥的打工生涯中,因刚踏上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诱惑,所以加强这一人群的生殖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1.1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幸福惠州、文明惠州”要从每一个人及每一个细节抓起。

3.1.2 政府、学校、妇联、工会、医院、社区等服务部门应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让广大青少年获得准确、合适、易懂的性知识、性健康教育的途径或场所。市教育局、青年团委关注青少年健康工作,制定以中学阶段为重点,以小学高年级为起始阶段,以初中阶段为重点教育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①设置不同于一般儿童和成人医院的固定服务模式和场所。

够吸引青少年,并能满足他们的需求。②教育部门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定期请医疗机构专业人士,对在校青少年进行生理、心理、性卫生、性心理、及犯的防范等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普及青少年身心健康保健知识,倡导安全。

3.1.3 提供有关避孕以及避孕失败补救措施的信息 09年12月1日全国预防艾滋病宣传日,对在校学生发放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和宣传资料近10000份,2010年3月24日惠州市惠城区学校发放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及其网卡5000多份,2009年4月29日举办了“初中青春期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2010年3月24日广东省计划生育“青春期健康项目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惠州市第九中学成立了“心理小屋”。

3.1.4 媒体密切配合 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提供信息,普及青少年身心健康保健知识,“关注两性,尽享幸福生活”首届惠州性文化节于2010年12月31日举行,让广大群众有机会了解和健康理性对待“两性”问题。开通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接听记录、归档、回访程序。与青少年工作息息相关的单位为依托建立了“青少年维权岗”,为青少年提供“犯”的法律援助。主要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维权及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一旦青少年的权益受到侵犯,则可通过“青少年维权岗”寻援助及咨询,做到切实保护青少年的权益,引导青少年正确的认识性犯罪的严重性。

3.1.5 大力倡导社区和谐、家庭及邻里和谐互助,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3.1.6 对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性健康、性教育等问题要加大普及力度。

参考文献

[1]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阿托品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篇10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村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所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变的尤为重要。

1 留守儿童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1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1.2 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监护不力。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1.3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这样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1.4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这样疏于照顾,人身安全容易忽视。

1.5 "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更现实一点儿,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

1.6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不好等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他们普遍存在孤僻、胆小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并且诱发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

1.7 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我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却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久而久之,其人格表现或是攻击性较强,或是偏向抑郁。

2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2.1 学校要有所作为。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个一点",即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怀,多一点问候。比如通过造册登记,把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材料记录在案,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亲帮亲,邻帮邻",让在农村工作的党员、教师,常常关心这些孩子,嘘寒问暖等。

2.2 基层非政府组织,如妇联、民兵、团委、治保等,积极建立帮助机制,搭建起信息沟通平台,让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能真实关注到"留守儿童"的最新状况,共同关心他们。

2.3 治标还需治本,教育体系改革才是关键。怎样使留守的孩子不留守,如何解决进城读书的费用、学位等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和政府共同商议,尽快解决问题,消除障碍。

2.4 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对每一个做父母的人来说,天经地义的义务和职责是,一方面,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应该给子女以父母亲情和家庭温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但是,在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家庭里,这两个职责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这就要靠学校或监护人积极培养和引导。

2.5 学校老师和监护人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耐心的辅导和帮助。树立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实事求是地进 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 "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人辅导"。研究人员发现,多数"留守儿童"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少"留守儿童"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是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监管。还有极少数教师对他们缺乏耐心,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逃学、辍学,过早流向社会。

2.6 培养 "留守儿童" 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自救能力以及正常的行为反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 最让家长和监护人觉得头疼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对突发性事件几乎没有应变和自救的能力。 "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另外,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

2.7 疏通思想,老师或监护人经常和他们谈心,培养正常的交往能力,能与周围人们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防止离家出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城里打工,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糟糕的是,这些孩子在农村缺少管理和控制,这更加大了他们出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