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城乡学生课堂上英语教学资源使用存在差异在中原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是传统课程资源,如教科书、习题册等;农村的英语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是录音带或MP3,外加一个扩音器。学生学习英语使用的最传统的“跟读模式”。城市的英语课堂则主要使用电脑、投影仪、教学光盘、教学课件、语音室等媒体教学资源。相对于农村学校来讲,在技术上是进步不少,但是大部分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权集中在授课教师手上,基本上由教师主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鉴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及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能力不同,这样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使用。
(二)第二课堂中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利用不充分中原地区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其他学习资源在课堂外的使用状况不容乐观。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如无线电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涵盖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实践应用技能,但大部分学生只热衷于英语电影、英语文学作品、英文歌曲等趣味学习资源的欣赏上,更多的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和音乐节奏上。而现代媒体提供的其他教学、学习资源,例如英文聊天室、英语美文赏析及录音、中英文化差异、跨文化知识等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
(三)学生对于多种资源的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培养不到位由于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较大,进而导致传统的学校英语教育更多趋向应试教育。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对教材的学习和对习题的练习这一初级阶段,学习目标集中体现在通过课程考试及获得相应的外语等级或资格证书等外部层面上。因此,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不强烈,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多种学习资源闲置或浪费。
(四)教师在英语课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完全中原地区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导致英语教师无法从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开展研究性教学。虽然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能用双语或全英组织教学,安排学生进行跟读、分析文章结构及主题、分组讨论、个体发言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表达缺乏自信,或者在表达过程中多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在课外,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虽然学生通过这些环节的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却没有相应的环境实现课本的理论知识向实际的交际能力的转化。
二、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举措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重要战略任务的落实,中原地区建设成熟、多元化的英语环境迫在眉睫。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经济特性。②因此,以语言经济学为指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满足经济及市场需求为目标,建设中原经济区多元化的英语环境,既能保障英语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第一,从宏观与微观,即社会和学校方面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的宏观经济价值是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③因此,作为宏观层面的社会在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社会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接触英语的机会,输入大量的英语语音信息。比如转播英文广播、英文电视节目、开放社区英文图书馆、举办地域性外联活动等,积极营造英语氛围。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使有就业需求的学习者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各类英语职业资格证书。微观方面,主要从学校的培养角度出发。首先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学生的桥梁,尤其是高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校这一学习场所成为外语教学的市场主体。结合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志愿,设置不同层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完善英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形成特有的英语人才培养品牌,最终使创建英语环境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如学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微观方面与英语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政策评价与规划等宏观方面实现英语环境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从投资费用和投资效益方面实现英语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语言经济学认为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人们之所以学习外语,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学习外语的成本及预期收益和效用之间的比率。英语的经济使用价值使学习者在我国出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战略性目标的驱使下看到了英语带给他们的机遇和挑战。学习者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提高英语听说、写作、翻译等应用技能。同时,通过了解英语国家概况、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提高个人修养和情操,培养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学习者在承担支出投资费用并学得用英语思维、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之后,就会向着预期的投资效益迈进。学习者具备了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有效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就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他们更容易受到跨国企业或外资企业的青睐,较一般人才有更多的出国深造、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对外交流文化等机遇。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 区域经济 国民经济
一、带来了区域内部经济的增长
由于地区经济自益性的增强,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研究具体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首先研究其经济增长问题。而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可见要表述为经济增长加经济社会进步等于经济发展。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量的个性,而进步是其质的特性。所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应注重增长问题的研究,才能运用其运动规律,通过产出总量的增长,为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全球化发展使传统的发展战略所需的政策工具日益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传统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的重要性降低。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无论在主观需要还是客观条件上,我们都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通过积极吸引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并与自身资源相结合,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对区域内部产业结构推进起了巨大作用
从进口贸易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作用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口贸易通过需求信号刺激区域供给机能发挥作用,推动区域新产业的滋生和成长,进口区内所没有的产品使消费者偏好逐渐向这些新产品转移,导致区域内需求结构发生变动,当这种需求刺激信息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吸引区域内投资于这类产品的生产:二是进口贸易通过引进国内外的技术或引进生产线,可以加速区域产业的成长。引进先进技术将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活的生产力因素,从而使区域经济活动集聚和吸纳功能不断增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系统优化功能的发挥。
值得指出的是,出口和进口不是孤立的对区域产业结构起作用,凡是成功地实施外贸推动经济起飞和发展的国家或地区,其进、出口之间都有很密切的经济联系。区域内部可有效地利用进、出口把区域内相对落后地区产业结构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较高的互补关系,不仅可以极大地实现地区的比较利益,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提高了区域内部就业水平
解决就业问题,不应是一个被动安排现有劳动人口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努力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过程。根据贸易和就业的关系,当出口大于进口时,按照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贸易顺差越大,一国国民收入增加量就越大,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在通常情况下,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战略会促进就业较快的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就业资源不可避免地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要把就业放在世界范围内考虑,通过各种措施扩大国际交换,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争取把更多的就业岗位配置到我国来。就区域内部的情况而一言,“发展是硬道理”并不简单等同于GDP增长是硬道理。GDP规模再大,若就业规模没有相应的、按一定比例的增长,那么社会稳定就无法保证。因此,面对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相对稀缺的区域内部,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开放服务业,巩固传统市场和开拓新兴的市场,积极吸引FDI,这样可以利用工业国的剩余资本,为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劳动力丰裕是区域内部的优势,通过扩大劳务输出可以减缓就业压力。通常在进出口贸易中扩大劳务输出有两种措施:一是隐性劳务输出,在出口商品中提高物化劳动含量,在进口商品中提高技术含量,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生产,充分利用对外贸易增加就业机会,通过国际贸易扩大潜在的就业含量;二是显性劳务输出,即劳务出口,让劳动力在境外工作或进入国际劳务市场,后者发展潜力很大。
四、加大了FDI的引入
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资金短缺是不发达经济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任何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支撑,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量资本的流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成为资本流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贸易量越大在现实条件下与其可得的外资流入量就越多,但在不发达的区域内部,其出口向资本品转换能力很弱,使之在获得资本品的国际借贷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大量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不但弥补了省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带动了产业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地区之间利用外资的差距比较大,发展很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加速,区域内部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获得了相应的支持与倾斜,在利用外资方面得到了重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形势更趋多样化,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弥补和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促进了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从上面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以上几个方面的作用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反过来又可以综合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区域内部地区开放经济体制下利用外贸作用机制促进其经济发展的表现。我们要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探讨区域内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利用外贸促进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 国际贸易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5~56.
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 政策 研究
2013年9月与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构想,后称之为“一带一路”战略。此构想的提出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学界与国际大企业之间引起了广泛讨论。人们一致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对战略沿线,对全世界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
“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致力于亚欧非区域的多元化互联互通,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恪守联合国的宗旨,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构建全方位的合作体系、互联互通网络平台、战略对接项目,增进沿线各国人民交流和学习,增进各国人民感情。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的圈定范围有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13省。海上丝绸之路在我国的圈定范围是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一带一路”已经从倡议变成了具体的国际战略措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应者云集。沿线国家中,已经有近60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和积极参与建设。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1978年改革开放后,先后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以及多个享受特殊政策的开发区域。近四十年来,东南沿海的经济增长飞快,与内地区域的经济发展区域性差异越来越大。上世纪末,我国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扶持工程。这些战略与扶持计划对内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与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的差距仍然没有缩小。一带一路战略首先是要开发我国内部地区,挖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潜力,全面施行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加大对外合作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不但涉及对以往合作区域、国家的加深,更是涉及到更多的合作区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要以欧、美、日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的放缓,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以及对外合作需求量不断的增长,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极,一带一路便是加强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两个方向合作,加深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往来的重要措施。
(三)符合我国经济要素转型与国际产业转型的要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在经济要素引进的方向主要是以资本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引进为主,与劳动力、原材料、半成品出口为主,我国一带一路的策略包括“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是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相通,让沿线各国共享合作成果,进而辐射到全世界。
三、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转型的要求与策略
(一)产业经济转型,创新要求的提升
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我国面临着更大的深化改革与产业经济转型的要求。在一方面我国面临着调整带来的阵痛与风险,另一方面对我国也是个对外加强合作,加强“开放”的机遇。对于产业转型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过剩产能的转移向其他急需的国家共享。需要分析各国的需求与供给,在加强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对我国过剩产能的转移。二是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体制。对于新经济形势,必将有很多国外值得借鉴的方法,我国必须要与周边加强联系,共同商讨度过难关的策略。三是加强我国中西部产品的输出。一带一路很重要的部分是发展西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我国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开放力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变中西部以资源型产品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四是加强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力。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了国际的一项重要标签,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形势下制造业必须加强自身技术含量与产品质量,以提升自身影响力。
(二)金融创新的要求提高
我国亚投行、丝路基金的建立,使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纷纷积极响应参与。在金融合作的形式上大大的丰富,在资金的流通上进一步合理。对于我国来说,金融产品也大大的丰富,对于我国涉及一带一路战略的企业,在资金引进方面也有了更多渠道与优惠。对于我国的金融机构来说,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优化经济发展策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策略需要相应的一系列政策作为支持。在沿线各国的参与下,政策的制定者从单元结构转向多元。这样的政策制定会更多的考虑区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的合作来说,都有很大的促进,同时,正确策略的制定一定会对各行各业产生影响,会使政策、法制建设有更加科学的优化。
(四)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需要加深
我国一带一路思路主要涉及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我国未来的关键经济增长点,也是我国对外合作的重要方向。只有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加深合作的环境下,才能加快我国的资金流动以及过剩产能消化,进一步优化我国乃至区域的经济结构,真正的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一体化;城乡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our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circles. Scientific treatment of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wo yuan of economic break, combine the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great.
Keywords: integration; urban plann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bin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经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发展重点方向,我国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打破固步自封的二元体结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和乡村以各自发展为主、互向割裂的据面。目前的城乡管理与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不够科学,土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城乡一体化要想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好良好的基础。城乡一体化主要实现行政区域内部之间城乡的协调与发展,但是行政区域化则更多地是侧向于跨行政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所以说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前期和基本基础。另外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与空间的一体化等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但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与实践任务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性。本文在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化经济的发展谈了一些看法。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城乡一体化从规划指出就必须树立城乡并重的观念,为实现经济的再发展就必须彻底消除规划只为城市服务的思想,在城乡一体的规划中既要充分重视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还要重视兼顾公平与平等的原则。对于城乡规划中各组成部分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平等的对待,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以前的二元制结构一方面造成了农产品难以顺利的走进市场,一方面还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剥削。在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各自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造成了经济组织对行政机构的严重依赖,其作用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经济一体化更是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城乡规划必须循序渐渐地把分裂型的管理向空间性的行政管理转变,把有“户”的管理向“人”的管理转变,注重实现上岗就业的平等,注重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综合而言,就是建立协调性、互利性的新经济模式,形成合理的市场分工体系,可见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尤为重要,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城乡一体化就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基础之上,实现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与各种资源的流通顺畅化,配置合理化,建立起相互协调发展经济模式,达到通过城市经济来带动乡体经济,利用乡体经济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再发展的目的,形成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生态等融合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打破对立的形态,实现和谐与共荣,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现代化、生态和谐等方面的新格局。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具备的基础之上。它要具备的条件是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逐步迈向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步开始向郊区开始扩散;具有都市型风格的农业现代化已经基本成型;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把多个行政体经济进行组合建立起更加大的经济共同体。它能起到把区域作为基础来提高资源配置率的作用。达到这一条件必须要把涉及整体影响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消除掉;彻底消除掉以区域界线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歧视政策和行政行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已经形成了区域之间比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建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城乡一体化要实现在市场、交通、制度、产业和空间的一体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实践任务,其关系非常的密切。
三、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统筹的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城乡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
对城乡经济进行科学的统筹,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把城乡的发展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城乡之间的今后发展和规划布局进行合理的协调。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既不能照搬照抄,又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而周密的统筹规划,打破以城乡为界限的经济运作模式,把依靠城市为中心发展的经济团体和附近的乡村乡镇的据点联系成一个整体。科学的编制在人口发展、土地的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之间空间布局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科学,已达到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不断地在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现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
对城乡产业进行统筹必须要以新型的工业化作为主导,必须调解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不断地推进比较优秀的工业结构布局,把工业的整体实力进行提高。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向城市中心和集聚点转移,由此来动产品的竞争实力和经济素质的提高。改变旧的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地使农业产业体系得到健全,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使农业市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体系,把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措施逐渐向农村倾斜,推进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对各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规划,建立起城乡产业分工相对合理的发展格局,打造新的经济格局,实现配置的一体化,打造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体。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
对于城乡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必须合理对待、认真安排,尤其是要加快在县城与乡村之间的绿化、重点道路、排水、供气、供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引导城市基础建设发展向农村地带,建设成综合性比较高的交通网络,切实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地位与带动作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立,提高公共服务的同享度,能有效地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差距,通盘规划农村的服务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实现以城市为主要中心和城市带乡镇的经济体,做到城乡建设的一体化。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
把国家公共财政的范围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保证农村的服务体系和社会的保障体系更加的完善,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加快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的并轨。农民、市民必须同等对待,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等。在整体管理上农村达到城市享有的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等社会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制定科学的城乡发展战略,切实发挥中心城市之间的区域性经济纽带作用,切实缩短城乡之间的存在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学,2007,1.
篇5
[关键词]潍坊市 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 主成分分析法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地区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对全面、科学的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对如何制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全市有4个市辖区,2个县,6个县级市,土地面积16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908.62万人。然而,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差异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分析方法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将潍坊市的12个县市区作为评价对象,根据《2011年潍坊市统计年鉴》,特选取事关经济、社会、民生等10项指标,构建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分析方法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变量个数而又同时保留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认为部分变量之间所包含的信息是有一定的重叠。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
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潍坊市各县市区差异情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评价时,首先要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简化指标特征根和累计贡献率。
表 1
根据表1,前面四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就达到了93.3753%,符合提取因子的条件,计算出这四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0.4709、0.2843、0.1552和0.0895。然后根据各县市区在四个主成分方面的得分计算出综合分数和位次。
表2 潍坊市各县市区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
根据得分我们将12个县市区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为潍城区、奎文区、寒亭区,均属于潍坊市的市辖区,经济起步早,经济较为发达;第二类地区为寿光市、坊子区、诸城市,工业体系科学合理,交通通信便利;第三类地区为昌邑市、高密市、青州市,工业底蕴深厚,但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第四类地区为昌乐县、安丘市、临朐县,境内多山,交通不便,工业由于交通因素发展缓慢。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其中,奎文、潍城等中心城区依旧经济发达,寿光、诸城等工业大市增长迅速,青州、高密等老牌强市亟需优化提高,临朐、安丘等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为了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步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再继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全力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1.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要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区的优势,继续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好辖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注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2.寿光市、诸城市、坊子区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要继续发挥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头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围绕其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3.高密市、青州市、昌邑市等工业底蕴较为丰厚的地区,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的二次腾飞。
篇6
[关键词]中国三大半岛 域差异 动力
[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2-0080-06
研究海岸、岛屿、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及海底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交接界面的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海洋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1]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和研究传统的局限,我国的海洋地理学还缺乏专门研究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学术队伍,中国代表在国际海洋会议上往往心中无底、没有发言权。[2]任美锷、曾昭璇等全面介绍了我国三大三角洲的自然地理背景、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发展远景和问题。[3]王颖等在《中国海洋地理》中回顾了海洋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内容,系统总结了中国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经济和区域海洋地理的研究成果。[1]张耀光对中国的海疆与海洋地缘政治战略、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特点与发展重点以及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4] [5]但是很少有人对半岛这一特殊的海岸带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
半岛是三面临水、一面连接大陆的陆地。半岛位于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属于液态的水体、固态的岩石和气态的空气的三相交界面。由于半岛地区三相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频率与陆地和海洋内部差别显著,因而半岛这一种三面环海的水陆镶嵌体系的组成要素与结构比一般的海岸带更为复杂。海岸线漫长、海洋灾害频繁、干旱缺水等成为半岛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人类在开发利用半岛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的过程中,也会相应地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与三角洲地区、湖泊地区、河流流域等地域类型相类似,半岛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研究应该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半岛研究(半岛学)应该成为海岸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中国的三大半岛指的是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山东省的山东半岛和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由于开发历史和开发方式不同,中国三大半岛在发展基础、发展状态以及驱动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中国的三大半岛
中国的三大半岛在地质构造、环境演变、资源赋存状况等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是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基础。
辽东半岛地处辽河口至鸭绿江口一线以南、渤海和黄海之间,总面积2.16万平方千米。地质构造上,辽东半岛属于华北地台的辽东台背斜。半岛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盆地和滨海狭窄平原。千山山脉纵贯半岛南北,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最高峰黑山海拔1181米。山地两侧丘陵面积较广,沿海为多级滨海平原。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辽东半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8-10℃,年雨量600-1000毫米。辽东半岛的地带性植被是油松、赤松-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性土壤为棕壤。辽东半岛是我国果品和柞蚕的主要生产基地,盛产苹果、梨、葡萄、山楂等水果。
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北临渤海、东临黄海,总面积3万平方千米。山东半岛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的山东台背斜,崂山、昆嵛山、艾山等为白垩纪花岗岩山地,安山岩、流纹岩分布在荣成、文登一带,即墨、莱阳一带有凝灰岩分布,栖霞、蓬莱、庙岛群岛等地分布有上新世晚期喷溢的玄武岩。[6]山东半岛地貌以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200-300米,丘陵间有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最高峰崂山海拔1133米。半岛南北均为岩穹断块隆起地带,中部夹一地堑盆地断陷平原带。海岸线弯曲,多港湾岛屿,岸线总长约2400千米。山东半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山东半岛盛产粮、苹果、梨和花生,是我国著名的温带水果和花生产地。[7]
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北部湾与雷州湾之间,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总面积1.42万平方千米。雷州半岛地质上主要为玄武岩台地和河湖相沉积台地。玄武岩台地海拔多在80-100米以下,由晚更新世喷发的橄榄玄武岩组成,北部分布在螺岗岭、湖光岩一带,南部以石峁岭为核心。河湖相沉积台地海拔多在25米以下,集中分布于半岛的北半部,中更新统的北海组平行不整合覆盖于下更新统的湛江组之上。[7]雷州半岛地处热带北部边缘,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23.0-23.5℃,l月平均气温15.5-16.0℃,全年基本无霜,偶有奇寒。年降水量800-1700毫米,降水变率大,干旱严重。半岛植被稀疏,大部分地区为草地和灌木丛。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风化程度高、土层深厚,适于种植甘蔗、菠萝、剑麻、芒果等经济作物。
二、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为对比分析我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与准确性,本文根据l996-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8] 中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以及l996-2005年《湛江统计年鉴》的相关资料,选择大连、青岛和湛江三个代表性城市对三大半岛进行比较分析。
1. 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辽东半岛是我国著名的重化工业基地,山东半岛则是以家电、轻纺、饮料为主的轻工业生产基地。雷州半岛是重要的蔗糖和热带农作物生产基地,三大半岛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非常显著。2004年,大连市的地方生产总值达1961.8亿元,青岛市的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163.8亿元,湛江市的地方生产总值为608.2亿元。在国家统计局“2005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大连市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南京等城市居第7位,青岛市居第21位。尽管三市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相差不大,但湛江市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不及大连、青岛两市的l/3。从发展水平角度来看,湛江市单位土地面积GDP仅相当于青岛市的0.24倍、大连市的0.31倍,人均GDP只及青岛市的0.29倍、大连市的0.24倍,湛江市与大连、青岛的差距更为悬殊。
2. 产业结构变化的区域差异。近年来,大连市积极发展临港型产业,优化重化工业的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化、电子、机械制造等产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青岛市则先后实施技术引进战略、名牌战略、大集团战略、工业园战略等发展港口、海洋和旅游特色经济,形成了电子信息、信息家电、石化橡胶、食品饮料、车辆船舶、纺织服装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塑造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等名牌企业。2004年,大连、青岛两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低于10%,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而湛江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5%,农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的地位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44.4%。根据产业结构层次系数S= (i),[9]计算得S大连=234.3;S青岛=230.9;S湛江=214.6,这表明湛江市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
如果计算大连、青岛、湛江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i(t)-si(t-1)/100,[9]则l995-2004年间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分别为0.058、0.194、0.224,2000-2004年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分别为0.072、0.108、0.14。从产业结构的演替角度分析,青岛市近十年的演替速度较快,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稳定上升,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尽管湛江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值最高,然而由于工业化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不大。
表2中国三大半岛产业结构的变化
注:根据大连市、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湛江统计年鉴》整理。
3. 发展速度的区域差异。据统计,2004年,大连市的生产总值为1961.8亿元,比上年增长l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983.3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825.4亿元,增长l3.1%。同期,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2163.8亿元,增长16.8%,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4亿元,增长21.l%,第三产业增加值830.6亿元,增长14.2%。2004年,湛江市完成生产总值60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增速创近九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5.4%,第三产业增长l0%。人均生产总值9708元,增长l0%。在发展速度方面,雷州半岛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也存在着差距。青岛、大连两市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了l6%,湛江市仅为11%,落后了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中,湛江市只有第一产业发展速度高于青岛,其他各产业均远远落后于大连、青岛两市。尤其是第二产业增加值,与青岛市相比,湛江市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了5.7个百分点,而大连、青岛两市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0%左右。
4. 发展效果的区域差异。发展效果是指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过程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财富的积累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等。选择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个统计指标,对比分析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总体效果。计算结果显示,辽东半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最好,山东半岛其次,雷州半岛较差。辽东半岛的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是雷州半岛的4.11倍,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是雷州半岛的2.98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雷州半岛的l.46倍,山东半岛三个指标分别是雷州半岛的2.37、2.67和1.27倍。
以大连、青岛、湛江三市1995-2004年的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为指标,对比分析中国三大半岛区域经济发展效果的时间变化规律。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三大半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不断转好,呈现出持续的上升势头。辽东半岛的经济发展效果最好,无论是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还是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都比山东半岛、雷州半岛高,其中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最为突出,远远高于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近年的增长势头也最为强劲。
表3中国三大半岛发展效果的区域差异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和《湛江统计年鉴2005》整理。
山东半岛的经济发展效果居次,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项指标都比不上辽东半岛,但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辽东半岛比较接近,而且增长率基本上同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与辽东半岛有较大的差距,这可能与居民的储蓄习惯有关。
雷州半岛地方财政预算内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年底人均存款余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三项指标在三大半岛中都最低,而且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对而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势头稍好。
三、中国三大半岛区域发展差异驱动力分析
如果进一步对比分析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参照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难发现三大半岛在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同,同时在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分析,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地理区位、国家资金投入、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产业政策等几个方面。
1. 经济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对区域的经济腹地大小和外部经济联系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少。交通条件等发展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强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分别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南北两侧,紧靠京津冀地区,同时与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是辽东半岛的经济腹地,山东半岛的经济腹地主要在山东范围内,并向冀、豫、晋、陕等地区拓展。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崛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经济辐射能力有望大幅度提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成为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大连市已形成以港澳、日本、美国、韩国、中国台湾、欧洲为重点的投资体系,青岛市前五位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为韩国、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雷州半岛位于环北部湾经济圈东部,毗邻广西、中南半岛等欠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港澳等发达地区的辐射相对有限,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外的经济联系较弱。2004年,大连市实际利用外资22.03亿美元,青岛市为38.17亿美元,湛江市仅7136万美元。湛江市实际利用的外资中,香港4176万美元,维尔京群岛1586万美元,泰国l07万美元,而日本、韩国、美国等均为空白。
图4、图5分别为大连、青岛、湛江三市1995-2004年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变化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尽管湛江市近两年的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稍有回升,但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与大连、青岛两市的差距正在拉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雷州半岛的经济地理区位正在下降。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经济地理区位正在稳定上升。大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口岸优势,把大连港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青岛市的客运总量一直处于领先增长的发展状态,货运总量表现更为突出,在波动中不断加速增长,2000年首次超过大连市,并不断地扩大了领先优势。
2. 国家资金投入。由于地理区位和战略意义的不同,国家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战略定位。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的发展均给予了积极优惠的政策。1984年4月,大连、青岛、湛江被列为我国首批开放的l4个沿海城市之一。l984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同年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设立。中国的三大半岛几乎同时都成立了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放区。各个经济技术开放区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拥有一定数量的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还拥有工商税务登记、土地征用、海关监管、商品检验等方面的审批权。同时,国家根据战略布局的需要,对三大半岛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投入。2004年,大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80.36亿元,青岛市为778.62亿元,而湛江市为152.94亿元。大连、青岛两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湛江市的3.79倍和5.09倍。与2000年的1.62倍和3.16倍相比,湛江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入差距不断扩大。
3. 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赋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不仅注重人力资源的数量,而且重视人才质量与队伍结构。目前,大连市的人才总量已超过94万人,一、二、三次产业的人才比重为136,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结构比例为l3.54.3。拥有院士2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人,国家首席科学家2人,博士生导师和长江特聘教授607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1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l330人。青岛市为了引进急需人才放宽人才落户条件,还建立了“专家学术休假”制度、专家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使用机制,使青岛市的人才总量增加至94.07万人。尽管雷州半岛制定了人才工程实施计划,采取高薪引聘、技术入股、技术分红或资金支持等多种办法,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但人才队伍规模有限、人才结构也有待改善。湛江市9.52万专业技术人员中,教学人员为6.43万人,占68%。
4. 区域产业政策。近年来,辽东半岛利用特有的口岸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优势和良好的城市环境优势,发展了石油冶炼化工、数字化电子视听产品、装备制造、造船等工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连确立了建设“大大连”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产业强市、工业先行”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港兴市”,实现“两个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构筑“一个中心,(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四个基地”(石化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造船基地),构筑新型工业体系。[10]辽东半岛紧紧立足于自身优势和国内外市场,营造区域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吸引国内外投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半岛坚持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和信息、海洋与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环保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三大特色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四大产业基地(电子家电基地、汽车机车造船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新材料基地)、五大产业群(家电电子产业群,石化产业群,汽车产业群,造船产业群,以港口运输、集装箱作业、现代物流、临港加工分拨、港务机械制造为核心行业的港口经济产业群)”的发展方向。[11]山东半岛围绕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以名牌企业集团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在企业名牌的基础上建设城市品牌,通过发展工业项目来吸引投资,通过产品的输出来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雷州半岛也逐渐重视港口资源优势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湛江市提出“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12]一方面,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临港石化、能源、造纸、钢铁、机械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传统工业,形成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糖业、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以建设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国际港口为目标,以提高湛江港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构筑以港口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为骨架,沟通国内外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很显然,三大半岛在区域产业政策中都重视以国际港口为依托发展港口经济,但在产业部门的选择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大连、青岛市提出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推进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湛江市将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传统资源加工工业的做大做强上,虽然提出了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四、结语
半岛是特殊的海岸带。中国的三大半岛中,雷州半岛在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效果等方面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综合地分析,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地理区位、国家资金投入、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产业政策等方面。因此,雷州半岛应该借鉴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国内外半岛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立足半岛地区的特色资源和当地的竞争优势,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地方特色明显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王颖. 中国海洋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l996.
[2]吴传钧. 迎接中国地理学进入发展的新阶段[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3).
[3]任美锷. 中国的三大三角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l994.
[4]张耀光. 中国的海疆与我国海洋地缘政治战略[J]. 人文地理,l996,(2).
[5]张耀光,陶文东. 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J]. 经济地理,2003,(1).
[6]赵济. 中国自然地理 (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l995.
[7]任美锷,包浩生. 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M]. 北京:科学出版社,l992.
[8]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1996-2005)[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l996-2005.
[9]吴殿廷. 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http://www.pc.dl gov.cn/cygh.
[11]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http://www.sdjw.gov.cn/fzgh.
篇7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海洋?济发展快速,在整体经济增长中处于重要位置,已经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1]《“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将海洋旅游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对建设海洋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洋旅游经济的开发是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也是象山融入长三角经济区的战略方向。
二、象山海洋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象山海洋旅游经济因区位条件优越性、渔文化多样性和海洋资源多元化的优势而得到发展。《宁波日报》数据显示,象山2016年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年接待游客196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868亿元,同比增长101%和147%。[2]
(一)港湾旅游资源丰富
象山地处浙江省沿海的中间地段、长三角经济区南面,三面环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3]全县海岸线长925公里,建有象山港、石浦港两个港湾,具有独特的港湾资源。象山位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域中极具海洋旅游特色的地区,充分利用港湾资源,将港景、礁景、山景等自然景观融于一体。
(二)海岛旅游资源充足
海岛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众多海岛因自然景观优美、气候宜人,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象山拥有的大小岛礁数占整个宁波的80%以上、浙江的214%,在全省居首位。海岛大多毗近大陆,尤其南田、高塘、檀头山等10余个岛屿,每个岛的旅游资源都各具特色,吸引着长三角地区的游客。
(三)渔文化旅游资源独特
象山渔文化是象山人在长期耕海牧渔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内涵深远和历史悠久的特点。[4]象山的养生丹文化、海防文化以及商贾文化一并构成了极富象山特色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象山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问题也同样突出:(1)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当地独特的渔文化资源。象山的海洋旅游产品单一,主要形式为自然景观,导致游客难以对渔文化产生共鸣,无法吸引回头客。(2)旅游产品同质性较高。由于周边县市存在海洋旅游资源相似、游客来源重叠、位置相邻等问题,导致象山与周边县市旅游资源同质化开发、项目互相模仿等现象严重,从而大大地制约了象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对象山海洋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象山发展海洋旅游经济,面临诸多困境,为应对时势,必须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完善渔文化产业特色。根据当前经济条件与实际考察,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给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一)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
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依托于当地特殊的渔文化来发展。象山可创造文化体验特色产品,随着象山的“四全四特”工程推进,通过“联动发展、合力兴旅”的氛围营造,利用具有石浦渔港特色的传统滨海小镇及其古街老巷,发展具有渔文化特色的传统渔家文化产品,打造传统海洋民俗艺术街区。[5]
(二)优化旅游空间结构
象山海岛总数占据最多,凝聚“海、港、岛、渔”等综合优势,应在充分整合海洋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松兰山旅游度假区和石浦渔港古城,让长三角的游客感受别样的旅游;体验石浦渔港古城和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的独特格局,令游客流连忘返。
篇8
一、总体的多边、区域和双边战略
(一)美国总体的多边、区域和双边战略
美国贸易政策的中心目标是扩大美国出口商的市场份额。在二战后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多边主义是首选政策,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中美国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由于多边自由化进程发展缓慢,美国逐步改变了对区域和双边优惠贸易协定的看法,采取了“双轨制”的策略,即一方面促进WTO多边谈判,另一方面通过区域和双边自由化逐步达成全球自由化。美国官方强调,贸易自由化和遵守WTO承诺是它们自由贸易协定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多边自由化仍是美国的最终目标,这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而区域和双边自由化是美国的过渡目标,这从理论上讲虽然是“次优”,但从现实看是最为可行的做法。
从1985年至2005年,美国已经签署的、正在商谈的或处于倡议中的FTA协定有20项。这些FTA协定勾勒出了美国设想的由美国主导的“轴心―辐条”体系。从地理区域看,主要包括三个区域,即美洲、中东和亚太地区。在美洲地区,美国参与的FTA协定有九项,占其全部FTA协定的43%,这反映了美洲地区在美国区域贸易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美国与西半球伙伴国的谈判可以被看作是达成美洲自由贸易区进程中的一部分,那么更远距离的FTA伙伴国的选择则是由包括经济及其他因素在内的多个目标决定的。从目标国或地区的选取和先后顺序来看,美国采取了“先单边后区域,以单边促区域;先近邻后远邻,以近邻促远邻”的策略。美国贸易谈判代表佐利克表示,美国要“大力推动地区和双边FTA”,用“累积扩大的方式推进自由贸易,激励各国竞相开放”。从1994年起,美国就开始了与33个美洲国家的FTA谈判,考虑到谈判的难度和谈判时间的旷日持久,美国先与其中部分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以发挥示范和促进作用。在亚太地区,美国先与新加坡签署了FTA协定,并希望以新加坡为突破口,推动与东盟各国的FTA谈判。从FTA协定条款看,其包括的范围比WTO多边贸易体系更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把FTA当作多边谈判的“试验场”,许多FTA协定的条款将来会以相似的形式成为多边贸易体系的内容。
从总体上讲,WTO多边体系下的自由化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是美国追求的长期目标。FTA是达到长期目标的手段,同时也会为美国带来小范围的局部的利益;APEC是由手段到目标的桥梁,APEC涵盖了东亚、北美、拉美以及大洋洲的多个国家,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为融合位于不同区域的FTA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因此,美国在WTO、APEC和FTA中的政策关系和政策取向可以归结为WTO是目标,FTA是手段,APEC是桥梁。
(二)欧盟总体的多边、区域和双边战略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并且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其对外贸易政策可分为三个层次,即WTO、欧盟的扩大,以及优惠贸易安排。
欧盟是WTO的积极参与者,在WTO框架下参加了一轮又一轮的国际贸易自由化谈判。据欧盟委员会估计,74%的欧盟对外贸易是建立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的,其中大约一半是在WTO体系下进行的,另一半是和优惠贸易协定的伙伴国进行的。因此,欧盟既重视WTO框架下的多边自由化,也重视优惠贸易安排。
欧盟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整合过程,既包括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也包括成员国数量的增加。欧共体在成立之初,就表达了将一体化扩展到整个欧洲的愿望。2001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指出:“稳定我们大陆的关键在于欧盟的扩大。”欧盟在2004年实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张,使欧盟成员总数达到25位。目前,欧盟与四个申请国保持着密切关系,并且和西巴尔干的许多国家签署了稳定和结盟协定,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国内改革,最终使这些国家加入到欧盟的行列中来。欧盟的扩大不仅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大欧盟的内部市场,使欧盟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欧盟通过FTA、关税同盟以及其他方式和许多国家、地区或集团性国家缔结了优惠贸易协定。从时间结构和地理区域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前,欧盟的重心放在欧洲,主要目的是渐次实现欧盟在欧洲的扩大。上世纪90年代以后,欧盟的重心放在欧洲以外,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日益兴起的区域贸易协定,从而避免被边缘化,同时也能促进WTO框架下的多边自由化谈判。从目标国或地区的选取和先后顺序来看,一方面,欧盟优先选择已处于自由贸易区“轴心”的国家,如智利和墨西哥,以有效利用“轴心国”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在欧盟的自由贸易区设想中,欧盟创造性地提出了“南―南―北”一体化模式,即先通过援助方式和非互惠的优惠贸易安排(如地中海协定,科托努协定等)增强南方国家的经济贸易水平和一体化程度,然后再与“南―南”一体化的区域性集团结成自由贸易区,这种方式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南―北”一体化方式的优点,同时又保留了“南―南”方式的积极因素,并且减少了同时存在过多优惠贸易安排的不利影响。目前,欧盟已经停止启动新的优惠贸易安排谈判,目的是要消化由欧盟的扩大和多个优惠贸易安排带来的政策协调上的困难。
总之,多边自由化和欧盟的逐步扩大是欧盟追求的两个并行的目标。从经济效率上讲,WTO框架下的多边自由化是最优的,但WTO覆盖领域的狭小和谈判进程的缓慢促使欧盟不断追求区内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成员国数量的增加。欧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一部分是实现欧盟扩大的桥梁,另一部分则是维护自身利益、促进WTO多边自由化进程的手段。
二、各自贸区关税政策的协调
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贸易转移。不同时间签订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将使贸易转移更加复杂,由于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时间不同、过渡期不同、优惠安排的内容不同、伙伴国的比较优势不同,可能会使贸易转移多次、反复地发生。因此,需要协调各个双边贸易政策以减少优惠贸易安排带来的损失。美国和欧盟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立即免税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每一个新签订的FTA协定会产生贸易转移,同时也会产生贸易创造,这些贸易创造可能会纠正先前FTA协定产生的贸易转移,为了尽可能利用新自贸区协定的这一功能,就需要协调各个FTA协定的条款。从总体上看,美国和欧盟先后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立即免税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就是为了尽快利用新贸易协定来纠正先前贸易协定产生的贸易转移。例如,在1985年生效的美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协定中,立即免税的商品范围覆盖了部分工业品,而农产品则排除在外。后来与约旦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立即免税的商品范围覆盖了46%的工业品和大多数农产品。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生效的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和美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中,几乎所有工业产品和农产品都列入了立即免税的范围。
(二)削减关税的过渡期逐步缩短
削减关税的过渡期逐步缩短也是为了利用新的自贸区协定来纠正先前自贸区协定产生的贸易转移。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大多数产品的过渡期为10年;与约旦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的过渡期分为四类,大多数产品的过渡期少于10年;与智利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大多数工业品的过渡期为四年;与澳大利亚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农产品的过渡期仅为三年。
(三)单边降低关税和促进多边谈判
自贸区协定成员方的净收益直接取决于其外部贸易政策的姿态,与区域一体化相配合,成员方应采取一种开放性的外部政策。在高外部关税情况下,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相对价格差异会更大,从而引起更多的贸易转移。多边自由化能够消除贸易转移,并能带来最大的福利效应。因此,通过单边或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外部关税,将进口转回更有效率的供应商,能够把贸易转移限制到最低限度。
长期以来,美国通过谈判或单边地放松其贸易限制措施。从2001年多哈回合启动以来,美国已经正式提交了70项议案,大幅降低了贸易壁垒,同时加强了世贸体系的规则和纪律。另外,美国单方面为范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免税待遇的计划,包括普惠制、《安第斯贸易优惠法案》和《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等。欧盟参加的各个自由贸易协定,无论在覆盖的范围上还是在自由化程度上,都比WTO多边贸易体系走得更快更远。另外,欧盟还通过《地中海协定》、普惠制和稳定与联盟协定等方式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优惠,这也降低了外部关税。
三、各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的政策协调
自由贸易区内建立的原产地规则一般用来防止“贸易转运”,即阻止非成员国原产地的产品经由保护程度低的成员向保护程度高的成员转运。除了承担转运的成本外,贸易转运在经济学上是有效率的。但贸易转运阻碍了FTA某一成员方向另一成员方出口发生贸易转运的产品,同时也破坏了成员方的关税结构。所以,自由贸易区都制定了原产地规则来限制贸易转运。除了减少贸易转运之外,FTA原产地规则还会增加区外资本的流入和区内生产中当地原材料的使用,但这在经济学上是低效率的。总之,原产地规则越严格,产生的效率就越低。
(一)广泛的累积制度
广泛的累积制度能使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原材料进行生产,从而减少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原产地规则的累积制度规定了从何种国家进口投入品可以被视为受惠国的原产品。有三种类型的累积方法:双边累积(bilateral cumulation),对角累积(diagonal cumulation)和完全累积(full cumulation)。除了实行双边累积制度外,欧盟签订的许多自由贸易协定使用了对角累积制度或完全累计制度。例如,在与突尼斯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对于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原材料可视为国产原材料对待;在与埃及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对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塞浦路斯等国的原材料可视为国产原材料对待;欧盟与南非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南非产品中可包含来自南非关税同盟中任何国家的原材料;欧洲经济区(EEA)使用完全累积方法。
(二)统一和简化的原产地规则
统一的原产地规则有助于出口商调整生产,使出口产品符合原产地规则的规定,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使其产品较易进入目标市场。统一的原产地规则也能节省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在各个自贸区协定没有统一的原产地规则的情况下,政府容易因地制宜地制定某种原产地规则作为推行贸易保护措施的工具,而在统一的原产地规则下,政府的这种行为就受到了一定的约束。
近年来,美国分别与新加坡、智利和澳大利亚签订的自贸区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除汽车以外产品的原产地规则几乎完全一样,这必将产生较高的效率。欧盟近年来积极推动现有的和将来的优惠原产地规则协调一致。1997年,欧盟发起的“泛欧制度一体化”使已有的优惠原产地规则以统一的方式实施。1997年以来,泛欧模式已融合进欧盟新的优惠贸易安排的伙伴成员。在协调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同时,欧盟委员会在2005年10月决定,将简化其在与第三国签署的优惠贸易协议中有关原产地规则的规定。
(三)对敏感产业的保护逐步加强,对非敏感行业逐步放松原产地规则
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不仅是判定产品能否取得享受优惠待遇的标准,同时还可以通过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特点的规则,实现保护敏感行业以及增加就业等经济目标。这在汽车和纺织服装业产品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加拿大自贸区协定规定,汽车产品的增值比率按净成本计算为50%,而NAFTA规定将这一比率提高到62.5%,目的在于阻碍日本汽车产品以墨西哥为跳板进入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在纺织服装产品上,美国―加拿大自贸区协定未对原材料构成加以限制,NAFTA规定服装采用“纱以后”原则,棉纱和人造纤维线采用“纤维以后”原则,NAFTA之后的自贸区原产地规则对纺织服装产品的加工过程又做了进一步限制。
美国对非敏感行业逐步放松原产地规则。2003年1月,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美国联合加拿大、墨西哥对酒精饮料、甘油酯等产品解除了原产地规则。2003年10月,NAFTA缔约方宣布了一项旨在追求更加自由的原产地规则的建议。
四、各自贸区服务贸易和投资措施的协调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服务贸易多边框架,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在乌拉圭回合结束之后,各成员方又就金融、电信、海运和自然人流动等服务部门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后续谈判,至今各成员仍在执行和消化这些承诺。多哈回合开始以来,除部分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有重大利益和优势的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缺乏进行新一轮谈判的热情。为了推动本国服务贸易出口,美国和欧盟在其签订的自贸区协议中都列有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条款,其广度和深度超越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为了保护对外投资者的利益,美国和欧盟在其签订的自贸区协议中也都列有关于投资的条款。
(一)负向清单方式
在大多数自由贸易协定下,美国和欧盟自贸区对服务贸易自由化都采取了“负向清单方式”,除了包含在保留清单中的领域外,其他的服务贸易是没有贸易限制的,并且新的服务部门被自动地纳入到该协定下。这一方式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方式不同,服务贸易总协定采用列明清单方式。“负向清单方式”有效地扩大了协定覆盖的领域,能够产生更大的贸易创造。同时,由于新的服务部门自动地同时纳入到各个自由贸易协定下,从而减少了贸易转移。
(二)资金的充分流动性
结成自由贸易区后,同盟内各国经济从一个均衡点向另一个均衡点的发展将产生过渡性调整的代价。短期内这种代价可能很大,表现为暂时的失业和生产能力闲置,从而引起过渡时期福利的损失。在过渡时期结束后,资源将通过重新配置转向较好的用途。显然,在区域集团的成员国之间劳动和资本的流动性越强,这些过渡性损失就可能越小。美国和欧盟签订的自贸区协定中,大多数都包含了资本转移和避免资本控制的承诺,实现了企业资金、利润的自由流动。
五、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在多边进程受阻和已有FTA的示范效应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参与了至少一个自由贸易安排。目前中国以各种形式、在各个层次上参与了贸易自由化进程。就多边来看,有WTO;从区域来看,有APEC、曼谷协定,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在双边上,中国与香港、澳门也是一种事实上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同智利的FTA以及中国同巴基斯坦关于早期收获的协定也已经签署。同时,中国还不断加强区域和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此外,与许多国家和组织的FTA谈判或对建立FTA的可能性的探讨也在进行当中。这在客观上需要对对外贸易政策进行协调,制定合理的FTA发展战略,确保整体目标的一致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根据以上分析,相互重叠的FTA协定会带来贸易转移和成本损失。因此,中国在建立FTA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坚持多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在当前情况下,应采取多边、区域、次区域和双边贸易自由化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力争在各个层面上获取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而且针对中国原有对外区域经济合作中心比较简单――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的非均衡发展状况,坚持立足于亚太的同时,构筑自己的多元重心模式框架,实现由单一重心向多元重心发展,在每一地区都重点培养贸易伙伴。
应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从性质上讲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具有一定机制的区域经济合作;论坛性质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实质性优惠安排的贸易协定。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既加强了联系,避免被孤立,又为将来进一步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建立FTA――打下基础。一旦时机成熟,低层次的、非机制化的合作可以方便快捷地升格到更高层次,而不用经过漫长的可能性研究和冗长的谈判过程。
(二)坚持规则的一致性和层次性
各个FTA协定的规则应协调一致,包括协调一致的关税和非关税水平及减让进程、原产地规则和便利化措施等。这有助于节省谈判成本和行政成本,有助于企业形成稳定的预期,也有利于FTA范围的扩大和不同FTA的合并。
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在国际上引起了注意。2005年APEC《釜山宣言》就呼吁推动建立高质量、透明、趋于一致的区域贸易安排和自由贸易协定,鼓励各国使用APEC关于区域贸易安排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示范条款。
各个FTA协定应具有层次性。这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注意APEC签订的先后顺序。在与不同国家签订APEC协定时,顺序不好会导致贸易转移的反复发生,由此会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发展混乱和调整成本增加。对此,一个应遵循的原则是:应先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相近的国家合作,再逐渐扩展到和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这样能减少贸易转移的反复发生。当然,这纯粹是经济学的考虑。事实上,签订APEC协定的优先顺序选择与其说是一个经济问题,更不如说是一个政治外交问题。二是新的APEC应当能够减少旧的贸易扭曲。如果新APEC伙伴国比已有的APEC伙伴国更具有比较优势,那么优惠措施就应当足以消除旧的贸易扭曲。如果不比已有的伙伴国更具优势,优惠措施就以不产生新的贸易扭曲为限。
(三)自贸区数量和规模的适度
自贸区数量应适度。过多的和重叠的自贸区协定会带来多次的、反复的贸易转移,并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行政成本和调整成本,所以自贸区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当一个国家刚开始签订自由贸易区的时候,随着签订协定数量的增加,所获得的贸易创造等收益大于贸易转移和调整成本等损失,因此整体收益随自贸区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数量达到某一界限时,边际损失就会大于边际收益。
篇9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新形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竞争也在逐渐增强。将各国贸易纳入全球贸易这个大环境之中,各国之间竞争激烈,研究当前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一、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价值
(一)是当前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科技、政策等其他因素的综合推动。国家的竞争力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还有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综合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将企业纳入世界版图之中,科技所带来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曾经,我国是世界工厂,进行大量的代加工,是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剥削”的。但是,现如今,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实现自身的发展,切实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从而促进贸易产品的更新。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外部市场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撑,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说,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间接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我国应该从当前新形势的特点出发,寻找自身发展优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对其利弊有着清晰的认知,才能够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占据有利地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世界话语权。总之,把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才能够实现自身长足的发展,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是其中又一影响因素。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过程中,需要的是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才能够迎接来自世界的竞争。因此,科技和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过程中,除了表面的经济贸易外,还会带来经济背后科技的交流,使得科学技术进一步提升,推动科技产品的优化升级。对于各国经济贸易发展来说,需要不仅仅是加强经济贸易,还应该主动抓住贸易背后各方面的优势,大力引进陷阱技术,加强自身科技研发,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一方面是迫于当前世界市场竞争压力,而另一方面是来自世界科技交流的产物。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需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和挑战,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投入,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把握好国际竞争与贸易这一机遇。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并不是简单某一个国家处于优势或劣势,提高了多少经济总量,而是推动了一个企业、整个行业以及国际分工格局。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下降,将各国企业纳入巨大的市场之中,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压力。迫于这种压力,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便从侧面推动了企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搭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不再是“闭门造车”,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地迎接“世界贸易的风雨”。因此,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能够主动推动企业将自身的眼界放到世界之中,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自身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的竞争模式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使各企业处于良性的竞争之中,不断推动行业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的多元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的迅速提升。建立在本国国情基础上的经济带有鲜明的个性化标签。比如,中国互联网、通信领域的慢慢崛起,改变了当前世界互联网格局。毕竟,经济发展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只有永不止步的前进者。时代的快速发展,让贸易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当前国际贸易和信息技术的巧妙结合,打破了传统贸易限制,拓展新渠道的同时,拓展了各国贸易信息渠道,实现了教育、商业、农业等多方面的发展。基于这一发展趋势,不同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世界这一个大市场开始新的分工,让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下降,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多元化的趋势,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交流和竞争,也是当前中国在新形势下所要采取积极主动地策略,夯实自身经济基础,搭建多样化发展格局,在国家经济与贸易中崭露头角,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科技含量逐渐增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过程中,科技占据着重要地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科技化趋势已经成为各国不可忽视的一大方面。首先,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实现了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对于提升本国的科技实力具有重要价值。其次,便是科技竞争力影响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充分展现自身的科技优势,将服务行业外包,实现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绝对的话语权。但是,近些年,美国科技实力略有下降,虽然说仍旧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美国一些高新企业其竞争力却略有下降。因此,从当前国际经济贸易与发展趋势来看,科技化竞争仍旧是国际竞争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各国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体系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科研实力,实现自身国际经济与贸易良性、快速发展,进一步规范国际经济与贸易,不断提升竞争力。
(三)自由贸易趋势扩大在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快速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贸易秩序。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相对稳定贸易平衡会被逐步打破,实现在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前提下的自由贸易。自由贸易能够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满足各个贸易国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经济效益。虽然自由贸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乱的局面,打破原本的贸易稳定的状态。但是,就长期而言,自由贸易能够实现各个贸易国的自身需求,实现“优胜劣汰”,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也需要看到自由贸易背后带来的挑战,每一个贸易国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伙伴,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对一些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增加科研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便更好地承受“自由贸易”下的压力。
(四)区域合作趋势加强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不少的贸易国都建立了区域性组织,实现合作下的竞争。在1991年,欧洲六国建立在“欧洲联盟”(欧洲经济、政治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市场、资源共享,在推动区域各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意义,让欧盟成员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近些年,我国积极推动区域合作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金砖五国”等等都是区域合作趋势加强重要标志。在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深入贯彻落实“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构建坚固、稳定的伙伴关系,团结起来面对国际竞争。区域合作,能够实现充分利用区域组织的优势,形成一定的保护罩,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在未来,区域贸易与合作将会是一大趋势,也是各国开展积极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体现。
篇10
(一)集群品牌有利于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集群品牌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知名度的国际或国家集群品牌,是整个产业集群的无形资产,也是产业集群成功的重要标志。在产业集群内部,有大量的相关品牌,它们的通力合作不仅有利于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同时,集群品牌的群体效应更易形成区域品牌,进而使得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得到加强。
(二)集群品牌延伸有利于实现无形资产的增值。在产业集群中,很多中小企业品牌聚集在某个知名品牌下,并以知名品牌为纽带,既可以通过共享销售渠道来获得价格上的优势,又对集群品牌进行了延伸。这样可以在品牌收益共享、产品附加值提高以及降低品牌培育费用方面得到很好的应用,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集群品牌的无形资产增值。
二、集群品牌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打造集群龙头品牌。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集群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而且很多产业面临进入门槛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知名的龙头品牌充分发挥其引领产业方向的作用,带动周边企业发展。因此打造龙头品牌对培育集群品牌至关重要。
(二)注重提升集群品牌质量。品牌质量是指使用该品牌的产品质量,主要反映该品牌产品的耐久性、可靠性、精确度、易于操作和便于修理等有价值的属性。品牌质量应从顾客感受的角度进行度量。优势的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质量差的品牌必然走向衰败。①因此,产业集群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提升集群品牌质量:
(1)努力打造核心技术和创建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价值,给产品带来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
(2)努力改进产品整个服务过程的细节问题,重点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进而不断提升其美誉度。
(3)加强品牌经营,提高品牌发展效益。品牌应被作为主导因素来带动其他资源和资本的发展,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集群内已有的知名品牌企业来说,更要做好自身的品牌经营,不断将品牌优势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三)加强集群品牌营销与保护。所谓品牌营销就是集群要通过市场营销使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不断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品牌推广方式很多,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也可以通过一些博览会和产业博物馆等形式来宣传,达到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的目的。所谓品牌保护,就是对品牌的所有人、合法使用人的品牌实行资格保护措施,以防范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和侵权行为,包括品牌的经营保护、品牌的法律保护和品牌的社会保护三部分。集群企业要提升保护意识,加大力度,对集群品牌以及核心技术采取相应的保护机制,比如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等。
三、培育集群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为集群品牌形成打下基础。政府在集群品牌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集群品牌的发展中,政府主要充分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具体体现为:通过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促进有发展潜力的集群品牌形成地方网络。但是,政府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如适度干预,尤其是在给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时候,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必须要让市场机制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二)提升集群品牌系统的综合功能。产业集群要注意通过增强集群品牌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系统的综合功能,促使其自觉形成有序结构,以能够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积极反应,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 上一篇: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
- 下一篇: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