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icu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icu护理措施

篇1

【摘要】患者病情危重,家属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产生多种需求,了解其需求并予以满足,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icu 家属 心理需求

家属需求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家属对有关患者健康方面情况及自身身心支持需要的总体需求。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ICU)患者病情危重,其家属作为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统,对患者心理及身体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相关资料

1.1 ICU患者及ICU病房的特殊性:ICU患者多表现为各类危重症或多系统功能衰竭,极易发生各种感染,使病情恶化。所以,为了降低ICU感染发生率,现行的ICU管理制度对家属的探视时间和人数都有严格的规定。

1.2 ICU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互相影响:ICU是家属产生严重应激的地方,一位家庭成员突发危重疾病会使整个家庭陷入危机状态。家属的焦虑和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另一方面家属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等可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 ICU患者家属的需求

2.1 ICU 患者家属的需求:在患者入住ICU期间,家属最重要的需求是减轻焦虑,随后才是获取信息,获得支持和个人舒适的需求。凡是同患者生死攸关以及与病情保证相关的需求都是重要的,如患者是否有生存的希望,医务人员是否关心患者等。凡是家属不重要的需求多与家属自身相关,如能够在与护士的交流中表达一些负面情绪,能够关心家属的健康等。

2.2 影响ICU患者家属的需求的因素:年龄:50岁以下患者家属对病情保证和获取信息的需求更强烈。受教育水平:与家属教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的需求是了解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心里和精神状态,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属在对病情保证方面的需求比其他较低文化程度的家属更强烈。收入:收入越高的家属认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越重要,而收入低的家属则认为帮助解决患者住院费更重要。

3 护理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沟通 重症患者受到意外打击,家属强烈希望得到医生护士的精心救治,希望在与医生护士的交流中得到尽量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递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使他们在交流中解疑释惑,倾诉感受,减轻焦虑,增进与护士的感情。护士希望通过和家属的良好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的康复.。

3.2 积极抢救治疗 抢救治疗患者是护士和家属共同的目标。患者入住ICU的目的是抢救生命,去除病痛。在此期间,护士的举止,动作,面部表情,语言声音无不传递着是否急患者所急的信息,家属由此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以得到最佳的救治,医生护士是否值得放心托付。医护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最大的生命支持,竭尽全力救治患者。

3.3 护士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ICU实行封闭式管理,护士少,工作任务重,这无疑给护士与家属的沟通造成空间和时间的障碍,为此,我们改革探视内容。患者在ICU住院期间,让家属有一定的时间给患者进行基础护理,这段时间中,护士可以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护理技能讲解示范。这样可以使家属既能满足探视需求,也能感觉到护士对患者的真诚呵护,全力付出,感受到护士对患者的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倾心关怀,从而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3.4 合理收费 患者到ICU后,家属精神上要承受亲人生死未卜的压力,还要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的压力。ICU要对患者进行科学治疗,精心护理,尽量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减少医疗费用。护士应及时向家属提供患者的病情信息,随时对家属介绍医疗收费情况,满足家属对收费信息的需求,增加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4 小结

篇2

【关键词】 ICU危重患者; 褥疮; 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104-02

ICU危重患者由于局部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组织持续性缺血、缺氧以及营养不良而发生褥疮[1]。褥疮的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会因继发性感染而危及患者的生命[2]。笔者从所在医院选取收治的120例ICU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采用优质护理,同期采用常规护理6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中选取120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试验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45~78岁,平均(56.1±3.6)岁;其中发生褥疮高风险的有42例,中风险的有15例,低风险的有3例。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46~79岁,平均(57.4±3.1)岁;其中发生褥疮高风险的有42例,中风险的有15例,低风险的有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风险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模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每2 h为患者翻身一次,30°侧卧位左右交替进行,对于身体较差的,采取每1 h翻身一次,以防止创面长期受压。给予患者按摩创面周围,为患者的骨突出垫上海绵垫,减轻其受压的程度[3]。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其抵抗力,使创面加快愈合。

1.2.2 优质护理模式 试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具体步骤如下。(1)成立优质护理小组,由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科内其它护士为组员。(2)入室基础护理。危重患者进入ICU时,首先应给予患者吸氧或接入呼吸机,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对于全麻未醒患者应让患者处于去枕平卧位的休息姿势,预防因呕吐导致的窒息[4];同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血样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此外,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等,注意测量体温,对于体温持续升高的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对于体温不升者,应注意保暖[5-6]。(3)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与干燥。组员每天为患者更换病号服、床单、被褥等,每天一次为患者清洁皮肤,并使用爽身粉或者滑石粉[7]。在患者受压皮肤处和容易发生褥疮的区域内贴透明敷贴或者喷赛肤润[8]。每次患者排便后,先用纸巾擦拭,接着用湿巾清洗,最后用炉甘石洗剂外涂肛周。对于腹泻患者,及时通知医生用药,减少排便的次数[9]。(4)减压护理。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者水垫床等来分散患者身体的压力。夏天使用水垫床,瘫痪急性期的患者使用气垫床。每2 h为患者翻身一次,30°侧卧位左右交替进行,对于身体较差的,采取每1 小时翻身一次,以防止创面长期受压。给予患者按摩创面周围,为患者的骨突出垫上海绵垫,减轻其受压的程度[10]。(5)换药护理。使用0.5%碘伏消毒创面,剪去坏死组织,然后均匀涂抹0.5%碘伏,使用棉签在创面上均匀涂抹云南白药,用纱布覆盖并固定,每天一次。对于创面大且渗出液多的患者,局部配合烤灯照射[11-12]。(6)营养支持护理。根据营养师制定的营养支持方案,鼻饲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矿物质以及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输血、输注白蛋白,以改善患者身体的营养,减少褥疮的发生[13]。(7)特殊治疗与护理。针对输TPN液的患者,注意控制合适的速度,切忌时快时慢,保证24 h的均匀输入,注意患者的血糖变化;针对给予呼吸机的患者,应保持呼吸畅通,定时放Cuff,密切监测患者的SpO2及血气变化,必要时可以逐渐撤机,鼓励患者自主呼吸;针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的畅通[14]。(8)引流管的护理。将各种引流管如胃管、尿管、胸引管、血浆管、T0管、胰管、膀胱造瘘管、瘤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接于床旁并妥善固定好,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完整,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并作好特护记录,若发生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及时的处理[1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褥疮的发生情况以及治愈情况。采用Braden褥疮预测量表[2]评价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性:低风险为25分以上,中风险为19~24分,高风险为0~18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褥疮发生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褥疮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不同风险患者褥疮的发生情况比较 例(%)

组别 高风险 中风险 低风险 总发生

试验组(n=60) 3(5.00) 1(1.67) 0 4(6.67)*

对照组(n=60) 10(16.67) 2(3.33) 1(1.67) 13(21.67)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治愈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ICU危重患者的褥疮60例全部治愈;对照组ICU危重患者的褥疮50例治愈,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危重患者是褥疮发生的高发人群,而褥疮发生的内在因素为患者的感觉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组织缺氧、应激;外在因素为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环境潮湿。因此,采取的护理措施应从这几个危险因素出发,并对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性进行Braden褥疮风险评估,重点预防,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Braden褥疮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为潮湿、感觉、活动、移动、营养、剪切力以及摩擦力这六大部分。每项得分1~4分,总分为6~23分。得分越低说明发生褥疮的风险越高。

通过试验可知,试验组患者褥疮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ICU危重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褥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频华,赵春英.褥疮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10):44-45.

[2]林冬梅.艾灸配合碘伏外敷褥疮在社区患者的应用和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5-66.

[3]王雪萍.压疮护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2):187-188.

[4]伍虹云,文艳梅,褚小丽.老年重症病人褥疮易发相关因素的探讨及预防措施(附194例报告)[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4):605-606.

[5]牛艳,罗月英.两种不同方法在褥疮护理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19.

[6]陈志凤.外科骨折患者褥疮形成原因与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130-131.

[7]叶庆云.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33):114-115.

[8]韩丽,吕宝勇.糖尿病合并褥疮3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89.

[9]诸葛红霞.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褥疮的预防与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8):397.

[10]梁萍.骨科瘫痪患者并发褥疮的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23-224.

[11]贾巧,李白玉.老年人大面积褥疮28例治疗与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5):543-544.

[12]周玲玲.浅析褥疮护理新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106-107.

[13]赵丽.ICU危重症患者褥疮的护理体会[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19(5):319-320.

[14]田燕,杨晓兰.褥疮预防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337-338.

篇3

【关键词】 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08-01

ICU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一种主要的急救手术方式是气管切开术,因为危重患者较低的抵抗力,较差的自理能力,对气管套管需要保留较长的时间,所以气管切开术一个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肺部感染。现对2011年1月至2011年我院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的良好效果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8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1年我院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男26例,女性22例,年龄31~79岁,平均59.4±5.8岁。气管切开时间6 d~3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2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种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措施

1.2.1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操作的严格化执行:保持定期消毒与监测,病房内安静,紫外线每日都能照射入内。进出ICU室的工作人员,在衣着上要着专门的工作服、专用的拖鞋、必须戴帽子和口罩,还要及时地进行洗手,对于患感染性疾病的人员,要禁止出入ICU室。如果病员感染了高度耐药菌或者其他特殊的病菌,要对其予以保护性隔离,住单间病房。对于病室,日均使用三氧消毒机进行2次的严格消毒,按时进行通风换气作业,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人员的流动,病人要求无陪护。冷凝水和呼吸机管道等每天也都必须要更换。

1.2.2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的严密化:对于进入ICU病房的患者,要严密的对患者的血压、体温、意识、呼吸、脉搏、肢体活动的变化、对光的反射及瞳孔的大小进行密切的监测观察,发现患者是否有脑疝、颅内再出血等先兆性症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求护士的动作尽可能的轻柔,避免因为连续过度的护理操作产生医源性刺激,造成波动血压。

1.2.3气管切开操作后的良好护理措施:对患者的伤口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是否有出血的现象,对于气管切开的局部位置,应尽可能的保持干燥和清洁,按照伤口敷料的清洁程度以及分泌物量的多少,决定换多少次药。正常情况下,每天换药1~2次即可,如果纱布被痰液浸渍,则要马上更换,对于切口周围,用使用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每天进行2次消毒操作。气囊压力保持的范围应该在低于2.45Kpa。气囊放气的时候,患者要平卧, 气管内的痰液要先被吸净,然后吸净口鼻分泌物,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因为痰多,使得气体测压不准,产生高压力或者因为发生了漏气,产生了坠积性肺炎。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

2结果

2.1两组的预后情况对比

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1.67%(22/24),对照组为79.17%(19/24)。两组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表1 两组预后情况对比(n/%)

2.2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1/24),对照组为16.67%(4/24)。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3讨论

ICU气管切开后,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一个并发症是合并肺部感染,这个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本身的病情关系密切,比如有其他合并性疾病、高龄、较低的FEV1/FVC、有较长的吸烟史、营养不良等等;因为较长的手术时间,较多的术中失血,在手术后,长时间的采用抑酸剂、PCEA等等:这些就会减弱老年人的呼吸肌力量,使得其咳嗽能力被降低,使得患者进行深呼吸(清除痰液)的能力也被降低;如果患者术前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吸烟史,这些都使得患者的储备能力和呼吸代偿能力较差;在手术的负面影响下,比如伤口的疼痛等等,这些都会延迟老年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本研究对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进行了研究分析,按照具体的结果,可以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优势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得护理质量被提高,非常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ICU;睡眠障碍;原因

睡眠是人体生命的重生理过程,由中枢神经系统主动调节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行为,良好的睡眠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过程有重要的意义[1]。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几乎所有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ICU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影响患者的预后。随着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老年患者不断增多。ICU的老年患者由于环境变化、各种仪器的使用、疾病自身的影响等原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本文通过对ICU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ICU老年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0例,男49例,女31例,患者年龄在60~90岁。

1.2方法 对每位患者进行两次调查问卷,均在入ICU的第3d,及采取护理措施后第3d进行。

1.3结果 入院前2d有38例老年患者有睡眠障碍,采取护理措施干预后3d 29例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消失。

2原因分析

2.1心理因素 老年患者住院时心情复杂,有离开亲人的孤独寂寞感及由于患病而紧张、焦虑、恐惧,对疾病检查、治疗、经济负担、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各种顾虑等,这些不良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患者的睡眠状态[2]。

2.2环境因素

2.2.1噪音 ICU常见噪声包括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机械运转声、患者痛苦的、电话声以及医护人员的说话声、走路声构成了ICU病房内的噪音。国际噪声协会建议ICU的噪声白天不超过45dB,傍晚不超过40dB,夜晚低于20dB[3] 。

2.2.2光线 ICU病房白天和夜间常需持续照明,可导致患者对时间丧失正确认知,从而生物钟发生紊乱,加重睡眠障碍[4]。此外过多的视觉刺激还可导致危重患者的感知障碍。

2.3疾病因素

2.3.1疼痛 疼痛原因包括神经性疼痛、术后疼痛、慢性疾病的疼痛等。外科手术切口的疼痛刺激、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作时的心前区疼痛、重症胰腺炎剧烈的腹部疼痛等,由于危重患者的身体状态不能充分表达这些疼痛,如医务人员对疼痛估计不足,就会加重患者的焦虑、躁动和谵妄,引发严重的睡眠障碍[5]。

2.3.2舒适的改变 舒适度的改变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管道和监护仪及治疗设备,使患者有一种捆绑感,患者不敢活动,害怕管道脱出而产生紧张和压力,身体活动受限不能采取舒适卧位,从而使其产生睡眠障碍[5]。

2.4医护人员因素 频繁护理和治疗的干扰可影响患者的睡眠。

3 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ICU护士应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介绍环境及ICU工作特点,解释呼吸机、监护仪使用目的,有关报警的原因,向患者解释如何活动躯体不影响监护和治疗,并随时将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露给患者,尊重患者的感受,注意倾听、观察,再进行针对性的疏导,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患者[6]。

3.2改善ICU环境

3.2.1降低噪音水平 加强对ICU医护人员进行噪音知识的教育,要求医护人员做到"五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移物轻。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种仪器操作时动作应轻柔,放置仪器时尽量避免靠近头部。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适当调节报警范围,夜间减小报警音量[7]。要定期检查维护仪器设备,将转运声降至最低。另有研究显示[7], 夜间使用耳塞的ICU患者,可以改善其睡眠质量。

3.2.2改善光照 减少光线的不良刺激,调整室内光线,病房的灯光应使用相对柔和的光线,不要直射患者面部,关闭窗帘及走廊的灯光,应用加罩的壁灯或地灯,使夜间病房保持在较暗的状态,易于患者入睡,必要时提供眼罩,现已有多项研究显示患者佩戴眼罩能有效改善睡眠[8,9]。白天应拉开窗帘,让房间保持足够的亮度,尽量使患者白天清醒,使机体保持正常的昼夜节律性。

3.3合理应用镇静与镇痛药 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止痛剂,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和去痛剂联合应用。ICU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往往需持续应用镇静药物以治疗患者的焦虑、烦躁和疼痛,保证患者舒适度。近年来,镇痛与镇静治疗成为ICU常用治疗方案之一,以达到保持重症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

3.4合理安排治疗时间 尽量在患者清醒的时间里安排干预性操作,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减少对患者睡眠的打扰。如无特殊情况当患者入睡时尽量少打扰患者休息,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白天应与患者多交谈,尽可能减白天睡眠。

3.5其他方法 研究显示[10]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可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夜间的护理操作要集中进行,应合理穿插于患者的自然醒觉时进行,努力减少打扰患者的次数。

4 讨论

ICU中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是比较常见的, 睡眠障碍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对80例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ICU患者干预前睡眠质量较差,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能起到改善效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了患者的睡眠障碍。因此,应重视ICU老年患者的睡眠护理,建立规范、标准的睡眠护理模式,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

测量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前瞻性干预,针对患者个体化差异制定出个性的护理计划。将改善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重列入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范畴[11]。因此,针对影响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的睡眠因素,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改善其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郝秀丽.新生儿异态睡眠与疾病相关性的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9):1186-1188.

[2]李惠聪.肝硬化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1(22):188.

[3]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7):387-388.

[4]董秀云.ICU患者睡眠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44-45.

[5]张洁,丁艳琼,冯锦茶.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术后早期ICU 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2918-2919.

[6]韩希芬.骨转移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护理[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6,27(21):127.

[7]于静.监护仪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及维修[J].中国实用杂志,2006,22(2):56-57.

[8]Richardson A,Allsop M,Coghill E,et a1.Earplugs and eye masks:do they improve critical care patients'sleep [J].Nurs Crit Care,2007,12(6):278-286.

[9] Hu R F,Jiang X Y,Zeng Y M,et a1.Effects of earplugs and eye masks on nocturnal sleep,melatonin and cortisol in a simulated intensive care unit environ-ment[J].Crit Care,2010,14(2):R66.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01-01

气管切开手术是直接迅速解决气道阻塞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及途径,已经成为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1]。但是气管切开会使得各种细菌直接经气管切口侵入患者的支气管及肺部等部位,加上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从而引起患者肺部感染的出现。在对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2]。本研究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入住我院ICU行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00例,将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9~78岁,平均(62.19±5.49)岁;其中脑出血11例,脑梗死18例,颅脑外伤10例,呼吸衰竭7例,心脏骤停复苏术后4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6~77岁,平均(60.28±5.67)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19例,颅脑外伤9例,呼吸衰竭8例,心脏骤停复苏术后4例。经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保持ICU室内空气流畅,温度及湿度保持适宜的程度,每日定时对ICU室内装置与地面进行消毒,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与陪床人数,医护工作人员操作前后勤洗手并注意佩戴无菌手套,预防患者出现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健康宣教。患者在入住ICU之后,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实际病变发生部位、文化程度以及疾病控制等针对性较强的健康宣教活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对肺部感染进行全面地了解,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先兆症状,应立即告知值班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急救措施,确保呼吸道的畅通性,预防窒息的出现。(2)药物使用指导。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性格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告知患者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告知患者药物应用的必要性,提高患者配合度。如:患者在输注抗生素时,护理工作人员应强调输液滴速的控制情况,千万不可自己调节滴速。若出现心慌与脸煞白的情况应及时地向值班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通报。(3)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气管切开创口的恢复情况进行密切地观察,并仔细检查是否有出血症状的出现以及创口是否清洁,按照分泌物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消毒等。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包括[3]:(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以及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2)有效:患者肺部感染症状出现显著好转,且生命体征趋于正常水平;(3)无效:肺部感染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或改善。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转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由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的形式进行表示,其他指标以“ X±s”的形式进行表示;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临床情况观察对比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转出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篇6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078

ICU为临床治疗急重症的主要场所, 往往入住ICU患者病情较重, 患者周围由各项仪器包围, 且周围患者病情不同, 且操作为大多为侵入式操作, 使得患者患有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患者抑郁、焦虑、恐惧、记忆力受损以及判断力受损等, 严重者甚至会因拒绝接受治疗导致病情恶化[1], 相关研究发现患者患ICU综合征可影响疾病愈合, 甚至由于神?紧张、恐惧、焦虑导致身体激素过速分泌, 加重病情或延长疾病愈合。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77例。实验组男39例, 女38例, 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48.32±5.56)岁。对照组男37例, 女40例, 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48.52±6.16)岁。与患者沟通告知相关事宜和注意事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已取得患者和家属配合, 排除患有肝肾衰竭、心脑血管、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 避免由于参加研究影响疾病治疗的发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采用预防ICU综合征综合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改善环境: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 环境整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机械通气的原因以及其必要性, 告知患者有另外的呼吸支持系统, 并将简易的呼吸囊放在患者视线之内, 以免患者担心呼吸机出现故障。对呼吸机储水罐中的水进行及时的倾倒, 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室内光线避免直射患者或光线过强刺激患者, 且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之间和湿度保持在50%~55%之间, 每日应更换床铺床单, 保持患者床铺整洁。②心理护理: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前提下, 适当的让家属接触患者, 可以给患者带来支持与安慰。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 缓解患者内心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同时为患者介绍疾病的成功病例,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多数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会产生依赖性, 在撤机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已经可以自主呼吸, 并对患者进行正确呼吸方法的指导。③翻身、扣背:护理人员应每3小时给予患者翻身, 根据患者体重给予压力处实施按摩, 防止压疮发生, 且应给予患者扣背, 促进患者排痰以及锻炼患者自主排痰功能, 加强肺部锻炼, 每2小时应告知患者深呼吸, 自主排痰锻炼一次, 减少吸痰等侵入性操作, 若患者需要排痰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2 min, 避免患者呼吸道黏膜损伤。

1. 3 判定标准[2] 若患者出现以下症状, 则代表发生ICU综合征:①患者处于谵妄状态;②患者患有情感障碍、思维障碍、智能障碍或者行为动作障碍;③其他表现, 如失眠、头痛、便秘、腹泻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3例发生ICU综合征, 74例未发生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发病率为3.90%;对照组患者中27例发生ICU综合征, 50例未发生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发病率为35.06%。实验组ICU综合征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患者抑郁、焦虑、恐惧、记忆力受损以及判断力受损等[3]。经分析发现, 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病因与环境、疾病以及药物、心理等因素有关, 由于ICU病房内环境陌生, 且周围密布抢救仪器加上ICU病房内采用通宵照明, 患者很容易产生头痛、幻觉以及生物钟紊乱等不良反应[4]。相关研究发现, 下丘脑过速分泌激素, 可影响患者全身愈合速度[5]。患者在ICU病房内无人陪护, 且丧失与外界语言沟通的能力, 加上疾病的折磨, 患者很容易产生孤独、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 影响患者的治疗。由于患者气管插管, 可能会出现由于呼吸机调节不当而导致憋气、痰不能及时的被吸出等情况, 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加重患者的不安全感, 患者很容易对自身病情过度的评估, 丧失对治疗的信心, 临床护理和治疗过程中应与患者积极主动沟通, 排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情绪, 对于意识清醒患者应告知相关恢复进程以及预期恢复目标, 协助患者树立信心和取得患者配合, 且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操作应拉起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床帘, 防止各项操作被外界观看, 影响患者心理, 给予患者压力, 护理操作应遵循无菌操作, 防止由于护理操作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 影响患者康复。

篇7

【关键词】ICU护士;压力源;应对措施

ICU是危重病人密集的场所,具有病人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医疗仪器集中,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等特点。这就导致了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甚至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适应能力,保持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就此对ICU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1 ICU护士压力源分析

1.1 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ICU患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相对病死率较高,时常面对频死患者的不良刺激,另外许多有毒的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核辐射的威胁,拥挤的工作空间以及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等,都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使用多种医疗仪器的噪音污染以及患者的声等,均可导致护士的心理压力。

1.2 高风险压力 ICU是一个全封闭、全方位、高质量的精细护理场所,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工作责任重,风险大,一个小的疏忽或失误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担心发生差错事故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1.3 护理工作负荷过重 目前国内ICU护士处于严重缺编状态,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护士上班连续工作8—10小时,加上夜班多,频繁的倒班扰乱了正常生理节律,造成ICU护士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休疲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1]。另外,由于大多数医院辅助支持系统不健全,护理人员承担了大量的非护理工作范畴更回剧了护理人员资源不足。

1.4 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 ICU的护士要求专业理论强,技术操作水平高,面对ICU新技术、新业的开展,所以ICU的护士面临着知识结构快速更新和精密仪器熟练使用的压力。另外,护士还要面临医院大大小小的理论考试、技术操作考试,从而使护士在完成了紧张的工作之余,护士还要抽出相当一部分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增加了护士压力。

1.5 人际冲突 ICU内人际冲突包括医护关系、护技关系、护患关系的冲突[2]面对病人和家属的问题与需求,有时是他们的无理要求,护士必须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作出精神妥协。这种长期的精神妥协,会使ICU护士精神耗竭,产生巨大的压力。而越来越多的护理纠纷也使护士加重心理负担。

2 对策

2.1 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ICU工作人员的噪声管理意识,从ICU的建筑、布局、日常管理等方面重视减轻噪音污染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尽量减少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声。

2.2 采取自我身心放松,缓解工作生活压力 管理者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抢救方案,使护士抢救有章可循,降低紧张感。同时,护士在工作之余要学会自我放松,如进行深呼吸训练,看轻松的节目,听音乐及旅游等。护士在工作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有计划工作,巧妙交替脑力和体力劳动,记住以往的教训,尽量不犯同样的错误[3]。

2.3 减轻工作负荷 管理者合理调配人员,ICU床护比达到1:3,缩短夜班时间,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实行弹性排班制,建立休班需求本,护士提前1周登记,护士长根据需求并结合科室作量,合理安排班次[4]。为ICU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考虑到护士工作中的需求,例如工作期间的饮食、饮水问题和休息场所问题,分批组织护士户外游玩,缓解护士身心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注意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培养幽默感和多样化的生活情趣,提高心理耐受力,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5]。

2.4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ICU护士在监护室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适当增加护士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支持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科室不定期举办各种业务讲座及技能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使其全面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抢救药品、器械及监护仪的性能、位置、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并判断分析各种监测数据,及时、准确、迅速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使自己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突发变帮能够应付自如,做到临危不乱,胸有成竹,进面承提救护危重患者的重要职责,减缓由于自己能力和知识的缺乏所引起的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感。ICU护士个人知识的积累是不断完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

2.5 加强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ICU护士之间的交流及医护、护士与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技巧非常重要。浪好的勾通技巧,可以增虽同事之间的交流,使彼此之间获得尊重,减少个人工作压力,有助于工作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充分的动员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心理压力,通过媒体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正面宣传,提升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刘彦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 (11) :6452649.

[2] 徐东娟,臧小英,迟蔚蔚,等. 护理部主任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 3) : 59 -60.

[3] 邹恂.护理程序入门-现代护理新概念[M].北京:中国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

篇8

关键词:ICU;人性化护理;运用

在我国疾病临床治疗治疗过程当中ICU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CU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目前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的进步人性化护理是ICU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化护理措施就行改变单纯的以医生和护理人员为主的护理模式当中,在实际的护理当中以患者为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15年1月~9月来我院ICU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当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32.56±1.25)岁,女性患者25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33.11±1.3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0.13±1.78)岁,女性患者30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2.78±1.67)岁。所有患者都符合ICU治疗标准,患者在性别、年龄大小和疾病差异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55例患者当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组55例患者当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深入人性化服务意识 在ICU患者的实际护理过程当得知,人性化意识非常重要,它是指导ICU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操作的关键。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ICU护理人员要充分的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当中要语言和蔼温馨,操作文明,给患者贵宾一样的服务。另外在ICU患者的人性化护理过程当中,要加强护理人员人性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实际人性化专业护理技能。

1.2.2专业的心理护理措施 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上都是非常的紧张和恐慌,对治疗没有信心。因此在实际的护理的过程当中ICU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清楚疾病的治疗病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护士在每次操作前,都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给患者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对患者说声:谢谢你。对于会引起疼痛的或不太成功的操作,如静脉穿刺一次后不成功,会向患者说一句对不起。

1.2.3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要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提高实际的护理效果。ICU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如果单纯的以白色的色调的治疗环境,患者一天到晚看到的是枯燥的治疗仪器,心理压力较大,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当中,护士站挂有各种面部表情的卡通人物,时刻提醒护士要面带微笑。将病房墙壁、床单、被罩、枕皮、床头桌及护士服改为淡蓝色,两床之间以色彩淡雅的围帘隔开,淡化了ICU肃穆的感觉。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遮盖患者的隐私部位。将灯光调暗,符合昼夜节律,减轻仪器和报警的声响,这样提高实际的人性化护理水平。

2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对ICU治疗满意度为80.32%,有80.73%的ICU患者感到紧张。观察组对ICU治疗满意度为96.12%,有50.36%的ICU患者感到紧张,见表1。

3讨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疾病临床治疗治疗过程当中ICU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CU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于志红[1]研究指出人性化护理措施就行改变单纯的以医生和护理人员为主的护理模式当中,在实际的护理当中以患者为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首次见面,护士会向患者做自我介绍,为了加深印象,护士会用幽默的语言提醒患者注意她的特征,每天上、下班都会打招呼,给患者老朋友般的感觉。

芦丽娟[2]和张晓燕[3]研究指出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ICU护理人员要充分的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当中要语言和蔼温馨,操作文明,给患者贵宾一样的服务。陈雪[[5]和陶雪江[6]研究指出ICU设立了一个区域,通过缓冲区的方式与病房隔离,在这里家属可以进行简单的告慰或者告别,这样即方便了管理,也更具有人性化,收到了广泛的好评。通过本次看就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对ICU治疗满意度为96.12%,有50.36%的ICU患者感到紧张。这说明在ICU治疗过程当中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ICU治疗满意度,缓解ICU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的紧张心理,提高ICU实际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志红.浅谈人性化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75-576.

[2]叶小芳,王艳.德国医院人性化护理与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3,20:12-14.

[3]芦丽娟.人性化护理在ICU病房中的应用与体现(附835例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32:146.

[4]张晓燕.内科ICU中"以人为本"护理管理理念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20:259-260.

篇9

【关键词】 ICU;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常规性护理效果分析

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实施,主要是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和情感上的付出。能有效的增加患者同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相互信任,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近期我院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ICU治疗患者162例,其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83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45.5±3.5)岁,所有患者均在ICU内进行监护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常规性护理方法 甲组患者8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主要是依据医嘱及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措施干预。

1.3 人文关怀护理 乙组患者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主要是依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详细如下:

1.3.1 入ICU前人文护理干预 在患者进入ICU治疗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将病房主要设施、治疗过程及入室后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某些患者由于对ICU的了解不多,对进入ICU治疗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心理,以及疾病本身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容易导致烦躁心理。所以及时对患者讲述ICU内的环境和治疗方法及要求,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2 构建舒适的治疗环境 在ICU病房中的医疗设施及抢救器械较多,同时治疗环境为封闭环境,在这种治疗环境下容易导致患者感觉到孤独和烦躁,严重者甚至导致产生心理障碍,所以在ICU治疗室内工作的医护人员,要避免大声说笑及谈论生活琐事,要多同患者进行沟通,态度和蔼、可亲,语气要平缓,使患者放松心情。同时还要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尽量降低治疗仪器和护理操作中的噪音,以免引起患者焦虑的情绪,针对情况较好的患者可适宜地播放一些音调平缓、清新雅致的音乐,舒缓患者的情绪,或是在治疗室内放置杂志和报刊,供部分患者阅读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磨时间。

1.3.3 增加心理干预 在ICU病房治疗的患者,为保证治疗时间、效果,同时减小外界刺激的影响,对患者采用的是封闭的治疗管理,因此患者常会产生孤独和寂寞的心理,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的顾虑及随着病情变化而出现的不同问题,针对患者的困惑进行详细的解答。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同时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增加患者治疗和康复的自信心。

1.3.4 增加舒适护理干预 对ICU内治疗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措施,依据患者的情况,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适宜的进行调节以患者舒适为宜,调整患者的饮食,适宜增加患者创伤活动及增加按摩的频率。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χ±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 乙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能力 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优越于甲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在ICU内进行治疗的患者均为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所以发生危险及情绪不稳定的情况较多。人文关怀就是对人,对生命以及身心健康的终极意义上的尊敬与敬畏,从医学上来看,其主要体现在医疗技术、质量,人性化卫生服务,病人无痛或者少痛等[2]。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及护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护理学干预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护理技术操作及遵从医嘱进行治疗,据相关文献[3]及本文中实践结果显示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增加患者康复几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4]。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理解,还能有效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5]。

参考文献

[1] 李丽,沈乐,赵继军.国内外ICU患者家属支持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09,26(12):23-24.

[2] 赵志荣,陈苑平,王瑞婷,等.ICU综合征产生原因及护理进展[J].麻醉与监护论坛,2006,13(2):92-93.

[3] 王芳.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17-18.

篇10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6月 2011年6月ICU护理患者与162例。根据时间段:2010(对照组),2011年组(观察组)分为两组。观察在护理过程中的院内感染率,护理缺陷率,事故率,意外拔管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院内感染率,护理缺陷率和意外拔管率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管理

重症监测治疗护理病房是重点抢救的危重病人,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测,治疗的场所。 ICU集中收治各类危重病人,抢救频繁,仪器操作复杂,护士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对较高,因此,ICU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2010-2011年ICU患者的分析,发现其中薄弱环节,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 2011年6月在我院ICU护理患者162例,97例男性,女性65例,年龄11-92岁,平均年龄62岁。按时间段分为两组:2010例作为对照组为一组,2011年作为观察组为一组。观察组83例,其中男39例,女44例;对照组病人第79例,40例男性,女性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无显着性差异(P> 0.05)。1.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院内感染率,护理缺陷率,意外脱管率等情况,并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院内感染主要包括中央静脉管感染,留置导尿管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意外脱管主要包括气管,导尿管,胃管,中央静脉管等意外脱落。1.3 统计分析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院内感染率,护理缺陷率及意外脱管率都存在明显差异(P

3 讨论 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ICU这种高风险的特殊科室对医疗护理管理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目前加强ICU护理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ICU是医院内感染高发科室。ICU院内感染率虽然2011年与2010年相比显著减少,但仍高达7%。曾有文献报道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达16%,显著高于6%的普通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原因:1.ICU本身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人员流动频繁;2.基层医院缺乏资金,缺乏先进的空气净化设备,而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缺乏合理用药的理念,管理层不能严格把关,因此院内感染率是比较高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管理措施:①加强ICU病房流动性管理的,并严格控制ICU护士流动频率;②改善ICU空气净化设备和定期的ICU常规无菌处理,如每日定时两次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及紫外线消毒循环机杀菌消毒,开窗通风1小时;③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管理和护理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概念。随着相关法律法则的健全,护理人员承担的责任也相应的增多。据悉,医疗事故近年来稳步增长,我院近3年来对护理的投诉事件显著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护理工作整改措施:①加强法规理论学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系统。具体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实施:在任何时间即使告知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家属安排合理参观时间;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在进行如气管插管,静脉穿刺和其他侵入性操作时,充分尊重病人家人的知情同意权,详细和具体对其可能的风险和预后进行告知;在进行导尿,擦浴等涉及患者隐私的操作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护理文书的书写要客观,准确,及时。 ICU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和监护导线,患者往往处于强迫,不可避免地造成导管或导线脱落。此外,国内床护理比1:3左右,明显低于国外1:5?6的比例,在基层医院床护理比会更低。因此,我院自2011年开始加强了护理床位监管力度,意外脱管率显著降低,起到了显著作用。总之,通过一系列护理防范管理措施, ICU护理管理较前有了明显进步。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是整个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要充分认识到护理管理重要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创造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